扩大党内基层民主的调研报告5则范文

时间:2019-05-14 06:27:44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扩大党内基层民主的调研报告》,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扩大党内基层民主的调研报告》。

第一篇:扩大党内基层民主的调研报告

扩大党内基层民主的调研报告 [来源:组织部 | 作者:区委组织部课题组 | 日期:2010年5月21日 | 浏览1285 次] 字体:[大 中 小]

“党内民主是党的生命”是党总结历史经验得出的科学结论和重要命题。如何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届四中全会精神中对党内民主建设提出的新要求,推动和扩大党内基层民主建设,最大限度地激发党的创新活力,调动基层党员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是当前基层党的建设工作的当务之急。为此,赤坎区委组织部组成调研组,对这一问题进行深入调研和思考。

一、党内基层民主工作的现状

赤坎区现有党组织253个,其中基层党(工)委18个,总支部2个,支部233个。党员5125人,其中女党员1968人,街道社区党员1963,农村党员505人。近年来,我区坚持把发展党内基层民主作为党的建设的一项重要内容,立足尊重党员主体地位,充分保障党员民主权利,建立健全党内民主制度,在扩大党内基层民主多种实现形式方面进行了有益的探索和实践,有效增强了党组织的凝聚力和战斗力,激发了党员参与党内事务和干事创业的积极性。

(一)推进党务公开,落实党员知情权。我区将实行党务公开作为保障党员知情权的重要途径,积极探索党务公开的途径和方法,出台了《赤坎区委党务公开工作实施意见(试行)》和《赤坎区委机关开展党务公开工作实施细则(试行)》等文件,增加党务公开透明力度。一是充实党务公开内容。各基层党组织从群众普遍关心的党内事务和涉及党员群众切身利益的实际问题入手,坚持“党员群众关注什么,就公开什么”和“只要不涉及党内秘密,都最大限度地予以公开”的原则,把党务与村(居)务、财务公开有机结合,围绕容易出现不公平、不公正甚至产生腐败的环节,重点公开村(居)务、支部决策决议、党组织活动、村集体债权债务、落实各项惠农政策、救济款物和低保金发放等情况,努力做到内容全面、具体。二是丰富党务公开形式。各基层党组织根据党务公开的内容和范围,探索既节约资金、又有影响力,既简便实用、又灵活多样的公开形式,多渠道扩大党员知晓面。主要包括4种形式,即公开栏公开。在办公场所或醒目位置建立党务公开栏将组织基本情况、年度工作目标等内容进行公开;党内活动公开。利用会议通报、文件通报等形式将党务工作情况进行公开;网络公开。利用赤坎区党务工作网、村务“e”路通等网站中将党的政策、工作动态等进行公开;其它形式公开。通过服务热线、印发宣传小册子、民情访谈等辅助形式公开。三是严格党务公开程序。围绕党务信息提出、审核、公开、反馈、归档等五个环节,要求各基层党组织根据实际情况于每季度末提出党务公开的具体方案,由党务公开领导小组对方案进行审查、补充、完善,再提交党支部大会议讨论确定,及时予以公布,接受监督,并做好相关记录,将党务公开工作贯穿于党内重要事务的酝酿、决策、实施、监督的全过程。四是规范党务公开时间。采取定期公开和随时公开两种方式。对领导班子自身建设、年度工作目标任务、党员责任区和民主评议党员、帮扶贫困党员、特困党员包户情况等内容进行定期公开。对干部考察、发展新党员、无职党员设岗定责落实情况等内容随时公开。这两种形式确保了党务公开的实效性。

(二)改革选举制度,落实党员选择权。我区以提高选人用人的公信度为目标,积极探索实践党内选举方式,将组织意图与党员群众意愿进行有机结合,努力确保有强烈为民服务意愿、有较高文化素质、有公道正派作风的人选进党组织班子中,努力实现党员、群众、党组织“三满意”的效果。一是改进候选人提名制度。为打破以往基层党组织班子提名过于强调组织意图,导致党员群众意见所占权重偏低的实际情况,我区积极探索改进候选人提名工作。一方面,认真提前做好调查摸底工作。如,2008年村党支部换届选举前夕,通过发放调查表、开展以党支部书记进行述职述廉为主要内容的届终考察、民主评议等形式,摸清广大党员的心里期盼的候选人。另一方面,把组织提名与党员群众提名结合起来。党支部民主选举普遍实行了、“党组织提名推荐”、“党员推荐”、“群众推荐”、“党员个人自荐”等形式,使提名既体现选举人的意志,又发挥党组织的引导功能。二是改革基层党内选举制度。利用村(社区)“两委”换届选举为契机,对三种选举方式进行探索实践,在社区党支部换届选举上,探索实行“三推一评一选”选举办法。“三推”,即:组织推、党员推、居民代表推;“一评”,即:候选人现场接受党代表、居民代表、普通党员对其参选目的、动机、施政纲领等方面的提问与质询,在加深了解的基础上先举行一次民主评议;“一选”,即:民主评议后,由全体党员进行最后的选择投票;在村党支部换届选举上,探索实行“两推一选”选举办法。“两推”,即:党员推、群众推;“一选”,即召开全体党员大会进行无记名投票;在村(居)委会换届选举上,探索实践“公推直选”选举机制。由党员群众公开推荐候选人、基层党支部全体党员共同参与投票,直接选出村(居)委会班子成员。三是严格选举程序。科学设置选举程序和选举方法,如在选票设计上,候选人姓名以姓氏笔画为序排列,划票地点能够充分体现选举人的自主选择,投票方式科学合理。同时,严格民主选举的组织实施、管理监督,区委组织部和各街道党工委严格把关,对选举中出现的一些技术性问题通过规范加以解决,对基层党组织选举办法不断完善和细化,严格制定选举的程序、纪律、监督等规则。此外,对选举程序、选民名单、候选人名单、投票结果等重要环节进行及时公示,使广大党员清晰了解选举全过程,以便更好地行使选择权。

(三)实行民主决策,落实党员参与权。各基层党组织将实现决策科学化、民主化作为推动基层党内民主的重要内容来抓,建立健全民主决策制度,力求决策符合客观规律、顺应群众意愿。一是健全党员议事会制度。各基层党组织坚持贯彻民主集中制,不定期召开党员议事会,对重大事项和重要决策、措施进行集中讨论和集体表决,做到“一事一议”。如,各村党支部围绕村务财务公开、土地承包、整村改造等涉及全村大多数群众切身利益的事情,召集村干部、党员代表、村民代表等人员,进行民主讨论。通过集中议事,让群众享有充分的知情权、参与权和决策权。此外,基层党组织加强决策执行中的信息反馈,不定期将对上级和本级党组织的重大决策、重要部署、重点工作等决策在基层贯彻落实进展情况进行公布,并通过建立党员代表信息反馈制度,对广大党员普遍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的解决情况进行督促跟踪检查。二是加大信息收集力度。各基层党组织重视畅通党员意愿和党内意见诉求的表达渠道,积极疏通和拓宽党内交流沟通的渠道,了解党员关注的有待解决的各种问题,收集有关意见、建议。同时,坚持重大事项经常征求“两代表一委员”、群众、社会人士对基层党组织工作的意见建议,坚持在重大决策前召开各界人士参加的座谈会对决策事项进行评估、论证。如,在开展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期间,我区举办了赤坎区科学发展战略研讨会,邀请中山大学、华南理工大学等院校的专家学者以及市直有关部门领导对我区争当湛江市科学发展排头兵进行论证,问计于专家。此外,通过向党员发放调查表、在工作网上开辟意见交流专栏、设立党员服务热线电话等形式,主动搜集来自基层的意见、建议、问题等,详细记录并把重大问题作为下次党员议事会的讨论范畴。如,我区组织基层党组织党员干部开展“我为赤坎科学发展献一策”活动,营造了发动群众找问题、广开门路纳诤言的浓厚氛围。民主街道党工委在街道工作网上设立书记、主任信箱,围绕党组织工作的热点、难点问题,征集辖区居民群众的意见,进行集思广益等。三是发挥普通党员作用。拓展联系服务群众的参与范围,普通党员共同参与入户走访和接待群众工作,跟踪了解基层党组织贯彻执行党的优惠政策、党务工作的开展情况,向街道和村(社区)反馈合理化建议和要求。如,寸金街道党工委向基层党员群众派发“寸金街道民生服务卡”,引导辖区普通党员和街道、社区党员干部深入到居民户、流动人口中开展服务的同时,注重深入调查摸底,围绕党组织建设、居民低保、医保、就业、计生等情况挖掘存在问题和提供合理化建议,为街道、社区改进工作和提供更优质更细致的服务创造条件。

(四)加强民主监督,落实党员监督权。各基层党组织认真贯彻落实党内监督条例,坚持从实际出发,采取有力措施,努力改变党员监督权利难保障、监督作用难发挥的现象。一是畅通监督渠道。各基层党组织采取设置公开栏、建立党建网站、召开报告会、设置信箱、开通热线电话等形式,大力推进党务公开、政务公开、村(居)务公开,让群众广泛参与、民主监督,发表意见、提出建议。如,组织全区各村党组织开展民情日记和党员承诺制活动,通过村党支部党员干部在年初确定承诺事项,年末考核评定履诺情况,接受全体党员的监督,有效促进了农村党员干部干事创业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又如,针对农村财务管理混乱、漏洞较多等实际,通过建立民主理财监督小组或监事会,大力推行财务审批使用管理制度,全面推行村财区代理制度等行之有效的措施,对农村财务进行规范化、科学化管理发挥了积极作用。二是建立民主评议制度。围绕基层党组织领导班子工作,制订每年年底、届中、届满换届前等进行述职述廉评议制度。如,社区党支部干部就年度工作计划、个人廉洁自律等内容向群众作出公开承诺,并报街道党工委留存。年底召开有街道党工委领导和全体党员、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居民代表等成员参加的述职述廉大会,由社区党支部书记向大会报告个人履行职责、工作作风、廉政勤政等方面情况及存在问题和整改措施。与会人员根据述职述廉述效情况、平时掌握的情况,对述职对象进行评议,提出批评、意见和建议,并进行测评。干部的述职述廉述效报告、会议提出的意见建议及测评结果向群众公示,作为年终考核、评先奖优、兑现工资的依据。三发挥民主生活会的自我监督作用。各基层党组织不断完善民主生活会制度,规范程序,严格把关,充分发挥其自我管理、自我完善、自我提高的作用。基层党组织领导班子召开民主生活会前,都提前征求本级党代表对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的意见。根据会前征求意见的情况,会中进行深刻的批评与自我批评情况,制订整改措施的落实。上级党组织对下级党组织和领导成员情况作经常性、动态性的了解和掌握,对民主生活会整改措施的落实适时给予指导和监督,并把领导干部是否参加民主生活会及在会上的表现纳入领导干部年度考核和晋升考察,以避免民主生活会流于形式。

二、基层党内民主建设存在问题 总的来看,近年来的实践和探索,各基层党组织扩大党内基层民主建设进入了一个新的层次,广大党员参与党内事务的积极性不断提高,基层党组织的生机和活力不断增强。虽然我区在党内基层民主建设上取得了一些成效,但也必须清醒地看到,扩大党内基层民主仍然存在一些与当前形势任务要求不相协调和亟待解决的问题,制约和影响了党内基层民主建设的进程。

(一)民主意识缺失,存在担忧顾虑心理。部分党员干部和党员思想认识上存在误区,担忧顾虑心理明显,主要存在“两怕”,一是部分领导干部怕“削弱权力”。一些党员干部担心扩大民主会影响自己的领导权威,削弱手中的权力,往往只是在形式上听取群众意见,只图制度的规范齐全,不求执行的实际效果。一些本应该让所有党员知道的事情,却总是捂着、盖着,不让党员知道;一些本应该让所有党员参与的事情,却总是堵着、瞒着,不让党员参与;一些本应该让所有党员去监督的事情,而总是应付着、回避着,不让党员监督。二是部分党员怕“被穿小鞋”。一些党员认为讲民主就是给领导提意见,常常心存顾忌,害怕冒犯领导或没有领会领导意图而被指责乱掺合、瞎搅和等现象,怕遭到打击报复;一些党员对中央在新形势下扩大基层党内民主的决策心存疑虑,片面地认为是搞形式主义,走过场,致使部分党员对民主产生不会参与、不敢参与、不愿参与的现象。

(二)民主氛围不浓,主动参与动力不足。由于部分基层党组织立足于“管”,习惯于“统”,对民主的宣传不够,集中强调得多,民主坚持得少,“组织意图”强调得多,群众意愿尊重得少,党员义务要求得多,党员权利落实得少;有的基层党组织负责人官僚作风严重,搞个人说了算,“一言堂”,致使党员的主体地位得不到充分体现,一定程度上削弱了党员民主参与热情。同时,随着当前形势的不断发展变化,形成社会利益主体多元化和党员身份多样化新格局,加之一些基层仍沿用过去的“党组织本位”模式,致使党员权利落实存在的“虚泛化”,致使党员主动参与民主的意识相对淡化,基层党组织民主氛围普遍不够浓厚,主动要求和参与民主的动力和需求不足。如在民营企业、个体经营业户等领域的少数党员对不涉及自身利益的问题存在“事不关己,高高挂起”的偏见认识,少数离退休党员存在“不在其位不谋其政”,认为“多一事不如少一事”,怕麻烦,认为“说了也白说”,存在“不愿表达”的思想;农村特别是文化程度较低的党员有参与民主的愿望,又怕说出来不被重视,不敢大胆表达自己的想法;下岗职工党员、外出务工党员因流动性较强,工作地点变动频繁,特别是与流出地党组织比较远,加之与流入地党组织不熟悉,联系不密切,致使有想法但不知道如何表达等等。

(三)民主体制不健全,人治现象明显。民主体制机制不够健全,有的制度缺乏可操作性,缺乏相关配套保障措施;有的制度、法规滞后于基层民主实践的发展;制度要求过于繁琐,不利于基层简便快捷地工作。现有的一些制度没有落到实处或在实际工作中走样变形,甚至在制度的外衣下掩盖某些不民主或伤害民主的行为,从而导致了人治现象突出,主要有三种人治现象,一是显性的人治现象。在基层党组织都不同程度地存在“一言堂”的现象。部分基层在制定重大政策、作出重大决策时,在充分征求广大党员群众意见方面“小范围”或“个别领导说了算”;部分单位在尊重民主权力、听取意见建议方面做得不到位;二是隐性的人治现象。以形式上的民主与法治掩盖人治的实质。如一些党组织研究的精神只在会议上作一下传达和通报,并形成决议,缺少了个别酝酿的环节;三是忽隐忽显的人治现象。权力执掌者个人或少数人以某些环节上的民主代替全过程的民主,在次要环节或环节的次要方面的民主来代替主要环节或环节的主要方面的民主,以事后的民主来代替事中、事前的民主。

(四)民主能力不强,民主参与水平不高。首先是基层党员整体素质与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要求不相适应。一些党员平时由于忽视学习,遇到实际问题不敢正视,更谈不上研究处理,理论知识贫乏。一些党员科技文化知识偏低、观念更新缓慢、管理意识薄弱、市场经济意识淡薄,其所领导和推崇的基层民主建设与群众意愿和现实的需要大相径庭。其次是部分党员的整体素质与时代赋予民主建设新的内涵不相适应。如,在村党支部选举过程中,有个别地方由于党员不能起到带头和引导作用,导致村霸得势、恶人当权、宗族势力当政,严重影响了村里的工作。个别党员甚至不是谁为百姓办事就选谁、不是谁公正就选谁,而是谁跟我是一个家族就选谁,谁给我好处就选谁,丧失了党性原则。再次,基层党员呈现出年龄老化、作用弱化、思想僵化的现象,有的党员对民主的认识出现偏差,认为民主只是形式,是骗人的东西,是掩人的把戏,集中才是目的;有的党员认为党内民主对自己的影响不大,对党内活动漠不关心;有的党员表达民主意愿人情化、利益化严重,习惯见风使舵,看势行事,使党员民意表达不客观,民主决策水平不高,党员的主体地位体现很少。

(五)民主渠道不畅,行驶权利途径欠缺。在有的单位,党员民主权利行使现状与《党章》规定存在很大差距,党员应该享有的知情权常被忽略,表决权流于形式,选举权难于体现意志,监督权形同虚设,存在“无法民主”的问题。主要体现在四个方面,一是民主监督途径欠缺。有的单位党组织民主生活会质量不高,批评与自我批评隔鞋瘙痒,庸俗化倾向比较严重。有的单位纪检部门对本单位存在的问题监督不到位,工作大多停留于教育党员层面;二是民主参与途径欠缺。当前在扩大党员群众民主意愿表达机制方面,重大事项一般通过召开会议、投票表决的方式进行;一般事项往往通过发放征求意见表、设立意见箱等方式进行,党员群众参与党内基层民主的途径相对来说单一,许多形式沿袭了多年,有些甚至滞后于形势的发展需要;三是民主扩大范围欠缺。从目前现状看,党内事务虽然说是“党内”,但涉及到的利益却关乎“党外”的群众,但民主决策前群众知道得很少,参与的很少,往往都是党员参与其中,特别是在干部选拔任用方面等涉及保密的重大事项,常常是到党员领导干部这一级,一般党员真正了解得很少;四是民主公开方式欠缺。有的基层党组织该公开的党务不公开或少公开,有所公开的也避重就轻。特别是一些领导干部的公务活动、职务消费、决策过程和权力运作过程,更缺乏公开和透明度,广大党员知情渠道狭窄。

三、基层党内民主存在问题的原因

发展党内民主意味着权利和义务的调整,对不同的主体意义和后果是不同的。目前,基层党内民主大多采用党员和党组织上下互动的复合型推进模式,这种模式极可能形成互相牵制,导致责任不清或不能彻底放开推进,从而造成影响党内基层民主深度推进的心理障碍和体制机制障碍。

(一)党员主体意识薄弱,对民主漠然处置。要求民主,在民主的基础上表达自己的意见,行使参与党内事务的权利,是党员的基本价值追求。当前,受体制和制度的影响,党员的民主要求仍然较弱化。尤其是在党组织和主要负责人掌控利益分配权的格局下,党员维护民主权利、监督领导者,往往有自身利益和安全的顾虑,在维护个体利益和要求民主难以兼顾的取舍中,不得不偏向前者。个别党员在参与基层民主方面的积极性不高,主观能动性不强,少数党员对行不行使党员权利持无所谓的态度,对围绕党内事务如何表达意愿、怎样表达诉求、按什么样的方式实现不关注、不过问;群众从思想上把自己当成“局外人”,觉得党内事务与己无关,有置身事外的思想。

(二)基层组织信心不足,对民主心存疑虑。党内民主的推进最终要靠基层党组织实施。在民主趋势面前,要取得广大党员的支持,必须以民主推进者的形象展示给党员。目前基层党组织还没有在民主环境下掌控局面、推进工作的有效方法,还离不开传统的权力后盾,计划经济时代的基层党政权力运作模式还有较大的市场空间,因此有强烈的集权情结。同时,也不排除一些基层党组织负责人怀有发展民主会削弱他们的权力合出动他们利益的顾虑。从而导致基层党组织在如何实现党内基层民主形式方面,对党内公开程度还“有所保留”,个别党员甚至群众存在有意愿无处表达的现象,有的途径因程序繁琐,渠道不够便捷,比如什么事情需要决策,哪些人参加决策,按什么程序决策等等,广大党员不能全面、深入的了解,有的因公开程度不明确,公开内容缺乏实质性,党员、群众的知情权在某种程度上受到一定限制。

(三)民主体制机制滞后,对民主谨慎处之。在民主集中制下,基层要不要发展党内民主,如何发展,何时加大力度,在相当大程度上要取决于上级党组织。对民主内容、范围等谨慎处之,相当部分处于试点范围,有的对于扩大党内民主的尝试也因担心缺乏党内法规依据或不被上级认可而不愿冒“风险”。同时也有和基层党组织负责人相似的维护自己权力和利益的需要。制度的可操作性不够具体。现实的体制机制是促进党内基层民主实现形式的关键,虽然《中国共产党党章》和《党员权利保障条例》等党内法规明确规定了党员的民主权利,党的十七届四中全会进一步强调了积极发展党内民主的现实意义和历史意义,但是作为基层党组织,如何围绕新形势下产生的新情况、新问题逐个破题、细化分解,缺少制度层面的符合基层实际的可操作性、针对性强的具体措施,让基层在具体实施过程中“无从下手”,不敢“搞创新、求突破”,造成“上有政策、下无对策”的尴尬局面,缺少必要的监督制约机制。保障党员正确行使民主权利,监督制约必不可少,特别是对党员领导干部,如何让权利在阳光下运行,使他们能够在党员群众的监督制约下正常开展工作,缺少党员群众对他们的工作提出意见或建议的权利和机会,另外有的党内事务因缺少必要的配套保障机制,存在有“因”无“果”的现象,即决策前积极参与民主表决,决策后的监督却无人问津。

(四)领导维稳责任重大,对民主望而却步。当前,随着市场经济的深入发展,社会阶层加速分化,社会转型加剧发展,社会不稳定因素明显增多,地方各级党员领导干部,特别是党政“一把手”承担着越来越艰巨的维稳责任,出于维护一方政治社会稳定的考量,生怕由于扩大基层党内民主造成干部群众思想混乱,从而引发社会不安定事件,因此,都不想触及“扩大党内基层民主”这一“雷区”。

四、对推进和发展基层党内民主的几点思考和建议

推进党内基层民主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必须以落实党员主体地位为出发点,以程序性、保障性制度建设为着力点,以广大党员干部最为关注且有一定实践基础的工作为切入点,重点突破,整体推进。

(一)以保障党员主体地位为基础,提高党内民主发展度。

党员是党内民主的主体。党员在党内的主体地位是通过党员民主权利的充分行使和切实保障来实现的。要在教育引导、保障权利、关怀激励、发挥作用等方面下功夫,切实尊重和巩固党员的主体地位,稳步推进基层党内民主建设深入发展。一是提高党员的民主意识。增强党内民主意识,是推进党内民主的前提。我们要从多个渠道掌握党员思想现状和使党员了解民主的基本常识,充分认识党内民主建设的重要意义,增强发展党内民主的自觉性和责任感。同时,通过问卷调查、走访座谈等形式,及时掌握基层党员思想状况,对思想松懈的党组织和党员进行重点教育和引导。此外,加大党内民主政策法规的宣传力度,利用报纸、电台、广播、网络等媒体,广泛宣传党内基层民主建设的政策法规和实践探索活动,努力营造浓厚的民主氛围,使广大党员干部群众多角度多渠道认识和了解党内基层民主建设,不断提高基层党员民主意识。二是增强党员的整体素质。建立科学、高效的党员民主教育长效机制,以“学习党章、学习党的十七大报告、学习十七届四中全会精神”为主线,组织党员系统学习中央关于发展党内民主、保障党员民主权利的一系列重要论述,深刻领会并掌握其精神实质,扭转忽视民主的思想观念,引导广大基层党员以主人翁的姿态积极参加党内民主生活实践,不断自觉加强民主修养。要充分整合教育资源,创新教育方式,充分发挥基层党校在党员培训中的主渠道作用,拓展党课教育内容,改革党课教育课程设置,增设与民主有关的知识讲座,利用党员远程教育等现代网络技术将民主意识和民主素养的培育贯穿到党员教育的始终。要在党课、党内民主生活会、集中培训、党员活动日、围绕党建设工作中的重要问题开展大讨论,在民主评议党员、创先争优中,开展党员自我教育和民主实践活动,加强民主实践,培养参与党内事务的能力,做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全面增强党员的党性修养、理论素养和实践技能,从而提升党内基层民主的整体水平。三是落实党员的民主权利。只有党员的主体地位和权利得到充分的肯定和保障,党员的价值得到实现,党员才会自觉地行使权利、履行义务,更好地发挥先锋模范作用。以服务凝聚党员,增强其主体意识和归属感。要以党群和谐促进社会和谐为目标,定期走访慰问党员,定期与党员谈心、交心,及时解决党员在思想、生产、生活等方面存在的问题和困难,做到“平时有人访,惑时有人解,难时有人帮”,激发党员履行义务的意识。强化基层党组织服务功能,为党员提供学习、工作、生活、文化、心理等方面的服务。做好党内关爱工作,建立党内帮扶和表彰激励机制。

(二)以改革党内选举制度为根本,提高选人用人公信度。

党内民主程度的高低,根本上取决于党员的选举权利能否真正得到落实。要推进基层党内选举的改革创新,就要从候选人提名方式、选举形式、完善制度等方面进一步大胆探索创新并逐渐深化完善,不断扩大党员在党内行使选举权的范围,提供行使选举权的平台。一是改革选举提名方式。按照公开、平等、竞争的原则,积极探索候选人提名办法,建立和健全自上而下和自下而上相结合的候选人提名制度,变单纯由组织提名为组织推荐、党员推荐和个人自荐相结合,切实将大多数党员群众的意愿作为推荐候选人的基础,差额确定初步候选人,实现党组织意图与党员意愿的有机统一,使新产生的党组织班子具有广泛的群众基础和公信度,增强党支部发挥领导核心作用的合法性和能力。二是完善差额选举制度。不断扩大差额范围和差额比例,坚决杜绝人为干预和操纵选举、变相等额选举的现象,试行基层党组织书记、副书记差额直接选举,克服搞形式、走过场的现象。探索在党内选举中引入竞争机制,由上级党委组织候选人参加竞职演说,组织候选人与选举人见面,回答党员提问等,为候选人提供一个公平竞争的舞台,帮助选举人对选举对象有更直观、更充分的了解,有效地激发基层党员的政治热情,增强基层干部对群众负责、为党员服务的自觉性。逐步扩大党员和群众提名的范围,适度降低提名的要求,适当扩大候选人差额比例,努力克服搞形式、走过场的不良现象。三是改进选举任职形式。提倡和推广村(社区)党支部书记和村(居)委会主任“一肩挑”,党支部成员和村(居)委会成员交叉任职。逐步推行村(社区)支部班子人选先参加村(居)委会的选举,当选后再选为党支部书记或支委成员。支部书记人选在村(居)委会选举中落选的,不再提名为村(社区)支部书记候选人。这样可以实现党组织意志与群众意愿的有机统一,从管理体制上理顺两委关系,进一步增强班子的责任意识和班子成员的团结协作意识,有效提高基层党组织班子的战斗力和强化基层党组织领导核心地位。四是扩大直接选举范围。要逐步扩大基层党组织的直选范围,促进村(社区)支部委员会、村(居)民小组以及书记、副书记、村(居)民小组长等都由党员直选和差额选举。此外,还要努力探索建立与选举制度相配套的罢免制度,形成党内选举的“选与管”的联动机制和“民主罢免”的自我纠错机制等。

(三)以健全党务公开制度为重点,提高党内工作透明度。

党务公开在落实和保障党员知情权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是推进党内民主的一大抓手,应进一步健全这一制度,使之成为党员群众了解掌握党内工作的主渠道。应针对党务工作中不敢公开、不愿公开、不懂公开等突出问题进行对症下药,采取有力措施,不断提高党务公开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一是深化教育宣传,切实解决认识不到位问题。在基层党组织特别是农村推行党务公开,由于涉及面广,影响大,触动基层干部的自身利益较多,推行有一定的难度。因此,首先应抓住解决思想认识这个关键,加强领导,加大力度,扩大范围,充分利用各种方式和渠道,广泛宣传党务公开的目的、意义、方式、方法以及具体要求和标准。教育党员干部克服思想顾虑,树立公仆观念、群众观念和法制观念,勤政廉政,切实解决少数干部怕公开、担心公开,不愿公开,不敢公开,不重视公开和不懂公开的问题。同时,要广泛深入地宣传广大党员群众的知事权、议事权和监事权,充分调动他们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参与性,切实解决群众不关心公开,不参与公开和不会监督公开、不敢监督公开的问题,不断为党务公开奠定坚实的思想基础。二是完善规章制度,切实解决公开不规范问题。要以“实际、实用、实效”为原则,以有关法律、法规和政策为依据,围绕每个环节的严格、规范操作,制定一些相关的配套制度,包括建立和完善财务管理、财务监督、财务公开、干部任用、干部任期离任审计在内的各项规章制度。同时,对党务公开的内容、程序、方式、时间及管理监督等工作也应逐一作出明确规定,并不断予以改进和完善,使公开工作进一步做到有制可循、有制可依、依制办事、违制必究,从而更好地推进公开工作在管理上由“以人管”到“以制度管”、“靠制度管”的大转变。对党务管理的重大事项和公开后干部群众的反馈意见,及时认真处理,始终做到事事有交待,件件有回音,个个有落实。三是严格考核奖罚,切实解决责任不落实的问题。进一步推行党务公开目标管理责任制,把党务公开纳入对街道及村(社区)整体工作的目标管理和考核内容之中,坚持量化考核,严格奖罚,并同经济利益挂钩。对工作搞得好的要及时进行通报表彰,对工作一般的进行诫勉谈话或批评教育,要求限期整改,对工作差甚至造成不良后果的,按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有关规定实施责任追究,做到严惩重罚。四是强化制约机制,切实解决监督不到位的问题。要进一步建立健全党务公开的内部监督机构。如党务公开监督小组,村民理财小组等,并促其真正发挥作用;要强化群众监督。建立党务公开意见登记簿,设置举报箱和举报电话,广泛收集和听取群众意见建议;要强化人大、政协和纪检监察机关的监督。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对党务公开工作应定期进行巡视,广泛听取群众意见建议,纪检监察机关应充分发挥监督职能,结合执法监察和纠风工作经常性地检查党务公开工作的开展情况,并对蓄意应付差事,不公开、半公开、假公开的人和事予以严肃处理。五是注重协作衔接,切实解决成效不明显的问题。当前党务公开由多家部门、单位依据各自的职权范围和工作分工,分别从不同的角度去抓,在具体工作中容易产生相互间的依赖或推诿,最终结果是效率低下,成效不明显。为此,各相关部门应切实加强工作中的相互沟通和协作配合,既履行好自身职能,又取长补短,优势互补,形成合力。同时,要注意公开内容的对应性、公开目标的一致性,民主评议的统一性、组织领导的整体性,使党务公开工作及时互动,衔接配套,取得实效。

(四)以改进决策方式为手段,提高党员群众参与度。科学的决策离不开群众的智慧。党内重大事务的决策,必须按照有关程序扩大参与范围,体现广大党员群众的意志,确保决策的科学性、准确性。只有建立在民主民意基础上的决策和措施,才会得到广大农民群众的衷心拥护和配合。一是建立党内重大事项征求意见制度。基层党组织要确定重大事项的范围,列出重大事项清单。决策重大事项,要加大党员的直接参与的力度,事先通过邀请党员参加座谈会、讨论会、意见征询会等形式,畅通党员表达意见的渠道,组织党员对事项的可行性、解决的办法以及未来的发展方向等进行思考、讨论,使民主讨论的合理意见成为决策时应考虑和吸纳的重要内容。畅通党员权益诉求的渠道。进一步细化党员和党组织意见建议的反映渠道和收集处理办法,采取党员谈心、信件等方式,确保党员真实地表达自己的意见和建议;建立以互联网为基础的党员与党组织的交流沟通平台,开设如党员论坛、党员信箱以及领导干部在线交流,为普通党员自由表达权益、诉求心声创造条件;继续坚持定期或不定期开展民主恳谈会、党员议事会等活动。二是完善科学民主决策制度。基层党组织领导班子决策时要严格执行民主集中制,进行重大决策时实行“三不”,即不调查研究不决策、不征求意见不决策、不集体讨论不决策。在方案确定时,坚持集体研究讨论等。采取党员旁听制。基层党组织将近期要研究的议题向全体党员公布,党员可以通过自荐、党员联名推荐等方式进行报名,基层党组织通过随机抽取和组织选定相结合的方式确定旁听的党员。旁听的党员直接参与基层党委的议事会议,并可提出意见和建议。加强决策执行中的信息反馈。基层党组织决策后都能基本做到定期将每一项决策,如对上级和本级党组织的重大决策、重要部署、重点工作等在基层贯彻落实进展情况进行公布,并通过建立党员代表信息反馈制度,对广大党员普遍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的解决情况进行督促跟踪检查。基层党组织选举党组织班子成员和出席上级党的代表会议代表、党员发展和预备党员转正、党员表彰和处分、集体收益管理使用等重大问题,应召开全体党员会议票决。党组织研究决定党内重大问题和重要干部任免,要按照“集体领导、民主集中、个别酝酿、会议决定”的原则,进行无记名投票表决,防止“私下授意、背后通气”的行为。三是探索推行党员代表常任制和任期制。积极探索党代会闭会期间发挥党代表作用的新途径。结合区情,认真执行党中央颁布的《中国共产党全国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代表大会代表任期制暂行条例》。要实现党代会对重大问题的决策作用和党员的广泛参与,必须完善区党代会代表选举制、代表年会制,明确党代表的会议审议权、决策权、选举权、提案权和闭会期间的督查权、视察权,定期听取和审议党委年度工作报告、提案办理工作报告以及提交的其他重大事项,共同讨论和决定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发展重大问题并作出决议。同时,建立党委委员联系代表、代表联系党员、党员联系群众的制度,建立健全上情下达、下情上传和基层党组织、党员、群众反映意见的便捷通道,构建党代表特别是基层党员参与党内事务的平台。创新载体,积极开展各类活动,如开展视察、调研活动,组织党代表就涉及经济、社会、文化和党的建设等重大事项,开展调查研究,区委做出重大决策前,收集、听取部分党代表意见,参与有关政策问题的讨论,落实好代表的参与权。开展建言献策活动。鼓励党代表平时认真听取、收集党员和群众对区委领导班子和班子成员的意见和建议,并及时进行反馈,作为决策的重要依据。

(五)以注重民生评价为关键,提高党员群众满意度。党内民主要不断地发展和推进,就必须要强化监督。只有建立起规范和完善的监督途径和机制,有效实现党员充分利用自己的权力制约党内权力,才能保证党内民主的生机和活力。通过坚持“四结合”,强化民主监督。一是要坚持党内监督和党外监督相结合。党内监督方面,要健全报告工作制度。定期召开党员大会,充分发挥基层党员大会的监督作用,建立健全基层党组织向党员大会定期报告工作制度,党组织主要负责人向党员大会或党代会定期述职述廉制度;尝试建立党员在党的大会上对党组织及其主要负责人询问和质询制度;考虑建立党员旁听党委会和党代会制度;建立基层党组织对工作报告和述职情况的意见收集和反馈机制。探索建立对基层党组织领导成员决策的质量进行专项考评的制度,并纳入干部综合考评内容;实行基层党组织领导班子民意测验制度,创新党员对党组织领导成员的民主测评形式,并使之制度化和经常化;党外监督方面,要重点发挥好人大、政协和人民群众的监督作用。让社会各界人士最大限度地享有知情权、参与权、选择权和监督权,形成强大的监督合力。二是要坚持专门监督和群众监督相结合。专门监督主要是加强组织、纪检、监察、公安、检察、法院、审计等部门监督,注重加大对权力运行中的重点环节和部位的监督力度,加大对领导班子和主要领导干部的监督力度,及时整合各自掌握的监督信息,严惩党内的违纪违法违规行为,使党务的有关工作始终处于专门监督部门的监督之下。群众监督主要是完善干部群众广泛参与的监督渠道,如举报电话、民心热线、领导接访日以及投诉电话、来信来访等,方便群众监督。充分利用各方面力量加强对党内基层民主的监督,可以通过聘请民主监督员、开展公示、组织听证、党员评价等民主形式,进一步丰富监督形式。要对各单位落实各项民主制度情况进行检查,加强对各项民主制度落实情况的监督。三是要坚持上级监督和下级监督相结合。上级监督通过督查、督导、座谈、访谈等形式,全面、准确、及时地了解情况,对党的领导干部为官从政和廉洁自律情况实施监督。下级监督主要是同一部门(单位)内的干部职工通过民主生活会或信访举报等形式对领导实施监督。同时,注重加大对举报人的保护力度,打消党员群众对监督的顾虑心理。四是要坚持同级监督和自我监督相结合。同级监督主要是在党政班子成员之间树立正确的监督意识,克服不愿监督和不敢监督的现象。平时发现同事有不良苗头时,要敢于上报早提醒,把问题解决在萌芽状态。同时一定要按照议事规则办事,对重大事项决策、重要干部任免、重大项目招标和大额度资金使用等,必须经集体讨论决定。自我监督主要是各级领导干部自觉遵守道德法规,筑牢思想防线,勇于开展自我批评,敢于查纠自己存在的问题,做到慎言、慎行、慎独,争做一名清正廉洁的党员干部。

第二篇:探索扩大党内基层民主调研报告

党的十七大明确了“探索扩大党内基层民主的多种形式”的要求,为此,根据市区有关文件要求,曹家渡社区综合党委在今年换届选举及新成立的党组织中全面实行公推直选,要求其紧紧围绕“建立和完善科学的党支部领导班子选拔任用机制和监督管理机制,创新党内民主长效机制”的总体工作目标,结合自身特点,分步骤、重程序、求实效地做好此项工作。经过一个

时期的努力,已初步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一、基本情况

“公推直选”是指在基层党组织换届选举中,在一定范围内公开推荐候选人,由党员大会直接选举产生书记、副书记和委员会成员。今年,曹家渡社区综合党委共有8个支部需换届选举,共有党员82名。成立总支1家——上海东方投资监理有限公司党支部,共有党员32名。其中上海工程勘察设计有限公司党支部及上海东方投资监理有限公司党支部为直选书记、副书记及委员。在全部9个“两新”企业党组织中,已完成公推直选的4家,组织实施过程中的5家。

二、主要做法及成效

(一)突出重点,确保选举的有效推进

1、组织一次动员大会。在实行公推直选的党组织中党员大会进行动员,邀请全体党外群众列席,由支部书记作动员,明确选举工作的意义,了解选举工作的要求、做法和时间节点。积极发动全体党员和党外群众参与支部的换届选举,使公推直选的目的意义和要求程序做到家喻户晓,深入人心:实行“公推直选”,目的在于扩大基层党内民主和党的群众基础,增强执政意识、强化执政基础、巩固执政地位,拓宽党的基层干部选拔任用渠道,真正把德才兼备的优秀党员选拔进基层党组织领导班子,提高广大群众对基层党组织领导班子的公认度,以扩大党内民主带动人民民主,进一步增强基层党组织的创造力、凝聚力和战斗力。

2、做好二个民主推荐。采取组织推荐、党员推荐、群众推荐和个人自荐相结合,公开推荐基层党组织的书记、副书记和委员候选人,社区综合党委根据“公推直选”的职位要求、条件和有关程序,对公开推荐人选进行资格审查。在此基础上,做好二次推荐:(1)民主推荐,产生候选人初步人选:各“两新”组织党支部以一定的形式,向全体党员和群众代表发出新一届党支部领导班子成员候选人《推荐表(自荐表)》,对通过资格审查的人选进行民主推荐,在满足班子结构的前提下,根据党员和群众民主推荐得票总数的多少,按40%左右的差额比例确定党支部领导班子成员(委员、副书记、书记)候选人初步人选,列为考察对象。(2)组织考察,确定候选人预备人选:按照20%的差额比例,通过在此的民意调查、民主测评,根据对初步人选的考察结果,由各“两新”组织党支部的上届委员会研究拟定候选人预备人选,报社区综合党委审批。社区综合党委根据干部管理权限,对经过充分酝酿的候选人预备人选进行德、能、勤、绩、廉方面的综合考察。

3、实行三方评议支部。在换届选举过程中同步推进对上届党支部的民主评议工作。通过《群众民主评议表》及《党员民主评议表》广泛听取党员对党支部领导班子的3年工作成效的整体评价;听取群众对党支部先锋模范作用实效的整体评价;听取企业业主对党支部在企业中战斗堡垒作用的整体评价。对支部3年中的得失成败以及换届后的努力方向、希望建议提出宝贵的意见和建议,作为新一届支部领导班子的重要工作内容。

4、把握选举四个关键。四个关键为:(1)三个报告:党员大会当天,上届支部需向与会党员作党支部工作报告及党费收交使用管理情况报告,并提请党员审议。向有选举权的党员发出党支部领导班子成员《选举表》,并当场进行计票,公布选举结果。(2)1个承诺:党组织领导班子成员候选人在投票选举前,向全体党员作任职责任承诺,并接受和回答党员的提问。

(二)注重基础,提高选举的民主参与

1、精心做好选举的筹备工作。各“两新”企业党组织根据曹家渡社区综合党委下发《关于开展“两新”组织党支部领导班子成员“公推直选”试点工作的指导意见》,结合各自实际,制定选举工作方案,成立选举工作领导小组和工作小组,同时向社区综合党委提交选举工作的请示,征得批准。

2、明确候选人的任职条件。为确保将想干事、能干事、干成事的党员选入新一届的支部领导班子,保证选举产生的班子的战斗力,对于被选举人,除了党章规定的条件外,根据“两新”企业的实际情况,社区综合党委又提出了相应的标准:(1)具有一定党务工作经验,对党组织工作积极热心;(2)有一定威信或影响力,能切实开展党组织各项工作;(3)有较强组织协调能力。

3、提升换届选举的民主内涵。充分体现党员主体地位。严格按照党章及有关规定,结合“两新”企业党组织的实际特点,提高党员对公推直选工作的知晓率,充分听取党员的意见建议,切实体现党员主体地位。在产生党组织领导班子候选人预备

第三篇:加强和扩大基层党内民主

创新机制

注重实效 不断提高基层党内民主水平

——仪陇县加强和扩大基层党内民主探索实践

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党内民主是增强党的创新活力、巩固党的团结统一的重要保证。”基层党内民主是构建整个党内民主的基石,是发展社会主义民主的基础性工作,也是推动党的民主执政、科学执政、依法执政的重要方面。近年来,仪陇县切实尊重广大党员的民主愿望,以创新精神推进基层党内民主建设,在基层党内民主建设制度、程序和方法上进行了一些有益的实践与探索,并对推进基层党内民主作了进一步的思考。

创新选任机制,提高选任公信力。民主选举是衡量党内民主发展程度的重要标志。近年来,基层党内民主选举有明显进步,但由于党员干部对民主选举认识的片面性、重视程度不够、选举制度不完善、监督机制不健全等原因,还存在候选人确定不规范、差额选举范围小、竞争性不强等问题。对此,仪陇着眼于扩大选举民主,坚持德才兼备、以德为先、实绩突出、群众公认的选用原则,在村(社区)党组织换届选举中全面推行了“两推一选”和“公推直选”办法,保证党员的初始提名权和选举权;不断完善民主选举机制,将总结形成的“四荐三评一选”方式延伸到县级机关党组织选举和干部选任上,把公开、公平、公正和差额原则贯穿于干部选用的各个环节;在选拔方式上引入非定向选拔、竞争上岗等机制,推行差额提名、差额考察、差额酝酿、差额票决的全程差额方式,制定县委常委会干部任用票决制度,实现干部任用票决制全覆盖。近年来,采取公开选拔的方式先后选拔了8名学校校长和64名乡镇副科级领导干部,公推直选了永乐镇党委书记,通过竞争上岗产生了仪陇中学、仪陇二中等学校41名中层干部,提高了选人用人的公信度和党员群众的满意度。

创新管理机制,发挥党员能动性。发展党内基层民主直接关系到党员基本权利的实现和主体作用的发挥。由于计划经济时代基层党政权力运行模式影响,多数基层党组织没有掌握在民主环境下驾驭局面、推进工作的有效方法,甚至出于集权考量,对民主心存疑虑,谨慎处之,加之部分党员民主意识淡薄,民主素质参差不齐,导致党员参与党内活动积极性不高,民主权利行使不当,作用发挥不够。针对这些问题,仪陇县着眼于党员作用发挥,坚持党内“政策先传达、情况先通报、意见先征求、工作先落实”的“四先”原则,大力推行以“民意征集卡、表决公示卡和村两委联席会议制、重要事务党员首议制”为主要内容的“双卡双制”,广泛开展“党员先锋岗”、“党员责任区”、“无职党员设岗定责”、“结对帮扶”等主题实践活动,增强了党员主体意识;深入开展“五化”活动,建立党员列席党委会和党员动态质询制度,保障党员建议权和监督权;建立健全县委常委联系党代表、民主生活会征求意见、定期情况通报、定期视察调研等制度,促进党代表在闭会期间有效发挥作用。

创新决策机制,扩大决策民主度。党员参与党内事务的决策管理是党内基层民主的重要内容。但由于程序不规范、操作性不强、系统性不够等原因,一些领导班子内部缺乏民主,存在“一言堂”现象;有些领导干部把民主视为班子内部事务,没有充分听取党员意见,片面强调党员义务,忽视党员民主权利,使民主流于形式。对此,仪陇县着力决策程序的规范,在农村全面推行村务管理“五权”模式,明确了职责,理顺了关系,保障了村两委有序运转;积极探索“五权”模式在乡镇和社区的有效实现形式,从规范“决策、服务、监督、管理”四个流程入手,创新推行乡镇党委议事决策“八步工作法”,认真落实党委委员、党代表、党员三联系制度,在社区大力推行民主管理意见收集、公开听证、民主决策、执行督办、群众评议“五步法”,提高了党员群众的参与度;实行重大事项集体讨论决策,制定并严格执行县委常委会、县级部门领导班子集体议事决策规则,实行“一把手”末位发言,充分讨论后集体票决,切实规范了决策程序。

探索充满艰辛,成效令人振奋,问题发人深醒,在新时期、新形势下,加强和改进基层党内民主建设的任务更加艰巨,生动的实践给我们以深刻启示。

加强领导班子民主作风建设是基层党内民主的核心。领导班子成员民主作风是干部优良思想品行的综合体现,是执政为民的具体表现,关系党的形象。新时期基层干部民主作风主要存在三个问题:一是刚愎自用,轻视民主;二是迷恋“权力”,害怕民主;三是避重就轻,应付民主。转变干部民主作风,必须坚持以教育提高觉悟,以制度规范行为,常抓不懈。在干部任职谈话、集中培训、经验交流等现有教育形式的基础上,进一步深入研究和探索民主集中制教育的新方法、新途径,强化干部党性修养,增强贯彻民主集中制的自觉性;广泛开展“问计于民、问政于民”活动,建立组织生活会“遇事即开”制度,提高开会议事频率,经常性开展党务“知晓度”测评,严格责任追究,强化民主集中制度的执行力。

提升党员民主素质是基层党内民主的基础。党内民主是党的生命,而党员民主素质则是决定这一“生命”强健与否、延续发展的关键。当前基层党员对党内民主的认识存在三个误区:一是认为党内民主就是领导干部的民主;二是认为党内民主就是会议民主;三是认为不开会,党内事务就与己无关。走出误区必须坚持以强化培训教育为突破口,组织党员学习党章、《中国共产党党员保障条例》等党内规章条例,加强党员宗旨观念教育,增强政治使命感和权利、义务意识,促使党员珍惜民主权利,正确行使民主权利,鼓励党员建言献策,扩大普通党员参与党内事务的渠道,不断提高基层党员民主素质。

创新民主机制是基层党内民主的支撑。制度建设带有根本性、全局性、稳定性和长期性,强化制度支撑,是加强新时期基层党内民主建设的必然选择。目前,基层党内民主制度还存在三个缺陷:一是制度执行的“弹性”大;二是制度规定内容虚;三是监督考评标准不明。补齐机制缺失的短板,必须加快机制创新,进一步扩大“两推一选”、“公推直选”范围,完善基层领导干部竞争性公开选拔机制,严抓对违规选举行为的惩处;建立完善领导干部下访、接访、回访常态化制度,公开领导干部电话、设置人民来信直通信箱,畅通基层党员建议表达渠道;推进党务公开,探索建立公开内容备案审查制度,规范公开程序,丰富公开内容,努力做到群众想知道什么就公开什么。

第四篇:如何进一步扩大党内基层民主

如何进一步扩大党内基层民主

完善基层党组织议事协商制度

党内基层民主是党内民主建设的基础工程。党的基层组织是党的组织体系中的基础层级,是党的全部工作和战斗力的基础。推进党内民主建设,必须夯实基层党内民主这个基础。随着民主意识的普遍增强,基层广大党员群众对发展党内基层民主也寄予了热切期望,而党的基层组织又是广大党员群众参与党内事务、行使民主权利的基本单位。为更好地保障党员民主权利,进一步推进党内民主建设进程,不断完善基层党组织议事协商制度,我们就必须认清目前党内基层民主的现状,理清基层民主建设仍然存在的问题和薄弱环节,积累经验,剖析不足,积极探索扩大党内基层民主的方法和途径,确保党内基层民主得以健康有效快速的发展。

一、我镇党内基层民主的现状:

我镇现有163个基层党组织,党员3501人,包括社区党工委3个,党总支29个,事业单位党支部16个,非公企业党支部115个。而其中党内基层民主工作最基础、最广泛,与老百姓生活最直接、最息息相关、也最复杂的就是农村党内民主,我们就以农村党内民主的状况出发,来谈一谈如何进一步扩大党内基层民主这个问题。

这几年来,通过我镇党委、政府的努力和正确领导,农村集体经济总量有了较大的发展,农民的生活福利也得到了明显的提高,党内民主也得到了不断的改进,各村党总支也相应制订了‚村务公开‛、民主选举、‚三重一大‛、村民代表议事会、党员代表议事会等一系 1

列民主议事制度,并成立了相关监督小组,对民主协商事项和过程进行一系列的监督。农村的党内民主发展,也一定程度激发了农村党员群众参与农村事务的积极性。这种热情,为扩大农村民主建设打下了较好的基础。

二、目前存在的问题:

虽然我镇的民主建设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同时我们也清醒地看到,由于现实和主观、客观上的一些原因,党内基层民主建设还仍然存在一些薄弱环节和亟待解决的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上级职能方面:上级政府机关职能缺乏有效约束力,一般情况下较多的只停留在下发文件、精神宣传这一块,但对文件精神和制度规范的真正落实情况缺少有效的检查手段和跟踪监督方法。

2、内在机制方面:民主管理的内在机制还不够完善,制度制订的有效性尚待加强。现行的有些文件、制度,有些缺乏操作性,或者实际操作效果比预想的不理想。

3、主观意识方面:基层班子领导对党内民主的主观意识还不强,重视程度还不够。有些村的村班子领导,内心还是保持着‚一言堂‛、‚将‘民主’弱化、将‘集中’强化‛等陈旧的‚权威‛观念,主观意识上没有重视民主建设这件事。没有思想上的重视,实质工作上就更加谈不上如何真正民主了。

4、下级执行方面:执行力还不够,形式重于实质。民主管理所意味的权利很多被避重就轻,群众的一些参与权、决定权、监督权等被不同程度的忽略,有些只转移到知情权上,表面现象、“走形式”

现象较多。

5、外部氛围方面:民主管理的外部氛围还不够浓厚。百姓对于自己行使相关权利的内容、程序、方式方法都了解的不全不透,养成了‚一切服从组织‛、‚上级说什么,我们就做什么‛等依靠心理,放弃了自己发挥民主的权利,有些甚至认为‚说了也白说‛,不信任民主权利的作用,缺乏相应的民主意识,在百姓中的民主意识宣传还不够到位,行使民主权利的氛围还不浓厚。

三、进一步完善党内基层民主的方法和途径:

1、‚自上而下‛地规范、监督。

上级党委、政府领导首先应看到基层民主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和薄弱环节,并采取积极的措施,自上而下对基层民主建设工作加以规范、及时给予指导、有效落实检查监督。

(1)进一步加强公开机制规范,切实增强操作有效性。进一步健全民主建设工作的各项制度和机制,形成‚党委统一领导、党的部门各负其责、纪委协调监督、党员群众广泛参与‛的党务公开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对于公开范围进一步明确,要求涉及基层重大决策、重点建设和重要工作的,不仅在党内公开,还同步向群众公开;对于公开内容进一步细化,按照党的工作类别、项目确定公开内容,每一类再分别进行细化,确定具体公开项目;对于公开形式进一步丰富,要求各单位针对不同的公开内容,采取党内有关会议、下发文件、定期通报、网络、建立党务公开栏、设立电子显示屏、意见箱和媒体公布等灵活多样的形式进行公开,切实增强党员的参与和监督意识,增

强党组织的公信力,提升党内民主建设。

(2)进一步加强农村班子建设,切实提高班子人员民主意识。首先,要配足配强村‚两委‛班子成员,班子成员间形成互补其强、互相监督的良好氛围。并加强对村‚两委‛班子成员的培训,从‚要我民主‛向‚我要民主‛的思想意识积极转变,切实提高党员干部自身的民主意识。

(3)进一步加强民主建设检查监督,切实提高民主建设效果。将常规检查制度化,并更多的采用不定期的抽查、情况上报、监督小组工作交流等方式,多形式的对民主建设工作进行监督检查,切实提高检查的效果。

2、‚自下而上‛地推进、落实。

基层单位要以落实好党员群众的知情权、参与权和监督权为重点,自下而上积极推进基层民主建设、切实落实民主建设要求。

(1)运用多种形式,切实落实知情权,做到‚群众事情群众知‛。可通过公开栏、服务窗口、会议、文件、媒体等方式,积极建立健全党内情况通报和反馈、社情民意反映和处理等工作制度。对涉及村民的所有公务活动的办事程序、依据、时限、结果、投诉渠道等在村务公开宣传栏和村网站全部公开;对全村资产情况、收入情况、管理费用、公共福利支出以及农业基础设施建设维修支出等,由村财务监督小组组长签名后定期在村务公开栏中公布,让村民第一时间了解本村村务情况和工作动态,切实做到‚群众事情群众知‛。

(2)完善决策机制,切实落实参与权,做到‚群众事情群众定‛。

建立公开议事规则,健全民主决策程序,凡是重大事项必须经过提议、合议、审议和决议。明确重大事项由村两委会联席会议、党员代表大会和村民代表会议共同议事的方式决定,坚持把重大问题交给群众,充分吸取群众的意见,扩大民主的范围和质量,对于多数党员、村民不赞成的议案不予提交村民代表大会表决,同时进一步做好党委委员联系党代表、党代表联系党员、党员联系群众和群众评议党员、干部的联动测评机制,扩大群众对相关事务的参与途径,让村民当家作主的愿望得到切实呈现,切实做到‚群众事情群众定‛。

(3)拓宽监督渠道,切实落实监督权,做到‚群众事情群众管‛。以班子领导述职述廉、召开座谈会、设立意见箱、公布监督电话等多种形式,畅通党员群众反映意见、建议和要求的渠道,接受广大党员群众的监督。全面建立村务公开监督委员会,并设‚党务、村务、财务‛三个方面的监督小组,分别对村委工作、民主理财、干部作风、制度执行、实事工程完成情况等工作进行监督,同时,定期对村民代表进行监督情况汇报,并在公开栏中公布监督,让村民随时了解监督工作的落实情况,切实做到‚群众事情群众管‛。

青村镇党代会常任制党的建设专题工作小组

2010年11月1日

第五篇:扩大党内民主的几点思考

推进党内民主建设的几点思考

胡锦涛总书记在十七大报告中指出,党内民主是增强党的创新活力、巩固党的团结统一的重要保证。刚才,王部长在讲话中又着重强调了党内民主建设的有关要求。结合我区近年来组织工作的实际,我想就发展党内民主谈一些粗浅认识。

一、推进党内民主建设,必须以提高党员的民主素养为前提

党员是党内民主的主体,党员的民主素养直接影响了党员对党内民主的认知和评价,关系着党内民主的发展进程和路径选择。从党内民主的政治实践来看,虽然党员的思想日趋活跃,对党内事务的关切度和参与度越来越高,但仍有相当数量的党员未能意识到自己的主体地位和权利,习惯于“拥护”和“服从”,对党内的具体事务关心不够,参与和监督的主动性不够高,对党的路线、方针和政策理解力和执行力不够强;一些党员干部的民主意识也需要增强,一些基层干部或多或少还存在着“家长制”﹑“一言堂”、“拍脑袋”等现象。因此,要推进党内民主建设,只有针对不同层次、不同层面,采取不同方法,广泛深入地开展“学习十七大、学习新党章”主题教育和党内民主建设教育活动,切实增强教育的针对性和有效性,才能提高广大党员和党员干部的民主意识和民主素养。一方面,在普通党员中,组 1

织他们认真学习十七大精神、学习《党章》、《党内监督条例》、《党员权利保障条例》等章程规定,使他们了解自己在党内应该享有的民主权利,逐渐形成一种“权利本位”意识,提高他们参加党内事务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另一方面,在党员领导干部中,重点进行民主集中制教育,重点解决一些领导干部民主意识淡薄、忽视党员民主权利的问题。

二、推进党内民主建设,必须以保障党员的民主权利为基础

《党章》对党员权利做了八条规定,其内容大体上归纳为三个方面。一是参与权,包括参加有关会议,对党的工作提出建议。二是选举权、被选举权和监督权。三是对有关问题的申诉权、控告权、作证权与辩护权。发展党内民主,就是要以保障党员这八项权利为重点。落实到具体工作中来说,需要在以下五个方面努力:一是要全面推行党务公开。切实疏通和拓宽党员对党内事务的广泛参与、有效管理、切实监督的渠道,做到重要事情及时向党员通报,在党内先讨论,使党员了解大局,最大限度地调动党员的积极性,保障党员的知情权。二是要着力扩大党内基层民主多种实现形式。大力推广我区各基层党组织创新开展的“支书沙龙议事”、“党群议事会”、“党员民主听证会”、“党员旁听领导干部民主生活会”、“参事制”、“党务公开代言人”等活动,不断拓宽扩大党内民主的有效形式,切实保障党员的参与权和监督权。三是要广泛听取党员的意见和建议。通过设立

意见箱、电子信箱,开通热线电话等方式,建立健全党员领导干部干部联系党员、定期接待党员的制度,广泛听取党员的意见和建议,确保党员的申诉权等权利。四是要大力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坚持把民主贯穿于干部选拔任用和监督管理全过程,进一步拓宽选人视野和选人渠道,丰富干部选拔任用方式,更好地保障党员群众的权利,更好地体现公平、公正、公开、竞争、择优的原则,不断提高选人用人的公信度。五是要改革和完善党内选举制度。进一步深化我区开展的“公推直选”试点工作经验,积极探索试行基层党组织领导班子成员由党员和群众公开推荐与上级党组织推荐相结合的办法,在全面试行“两推一选”的基础上,在有条件的村、社区逐步扩大基层党组织领导班子直接选举范围,推动党内基层民主。

三、推进党内民主建设,必须以推进党代表常任制为内容 我认为,实行常任制是发展党内民主、推进民主政治建设的一项重要内容,有利于克服党的代表大会不能充分行使职权,而党的委员会职能往往超越党的代表大会职权,形成党的权力体系结构倒置的倾向。实行常任制,可以还权力于广大党员,促进党内权力结构体系的“复位”和“正位”,真正实现党内民主。着眼于此,一方面,要进正确划分全委会与常委会的权限,切实发挥全委会的作用,着力理顺党内权力体系结构关系。尤其是在干部选拔任用上,要认真落实区委全委会表决办法,扩大选人用人的透明度和公信度。另一方面,要按照《**区党代

表大会代表常任工作制度(试行)》,通过组织党代表广泛开展以“办百家事、解百家难、连百家心”为主要内容的“三百”走访调研活动和“形势宣讲聚人心、联系走访暖民心”等主题活动,进一步落实和完善代表团活动、代表团联络员、代表教育培训、代表联系、代表列席会议、代表调研和视察、代表提案与提议等制度,积极探索党的代表大会闭会期间发挥代表作用的途径和形式。

四、推进党内民主建设,必须以加强党的民主集中制建设为保障

党的民主集中制是我们党的重要组织原则,也是我们党的建设的优良传统。早在1980年,邓小平同志在《党和国家领导制度的改革》的讲话中,深刻指出了我国政治体制中存在着党的权力过于集中的现象。时隔20多年,这种问题在基层仍然或多或少地存在,有的还存在着“开大会解决小问题,开小会解决大问题,不开会解决关键问题”等现状。解决这些问题的有效办法,就是要真正地贯彻党内民主集中制。首先,要坚持分工负责制。尤其是在探索和完善常委分工负责框架下新的领导体制、工作机制和运行方式。其次,要完善民主决策机制。坚持规范党内情况通报、议事决策、重大决策征求意见和决策评估及修正机制,坚决用决策前的调研与专家论证制度、决策中的集体讨论制度、决策后的督办落实制度,来逐步提高决策的科学化、民主化水平。

五、推进党内民主建设,必须以正确的制度程序为导向 发展党内民主既是一个作风问题,更是一个制度问题。这几年,我们在党内选举、党代表大会常任制、党内干部人事制度改革、党务公开等方面有了不少创新举措,也形成了一定的制度框架。要推进党内民主建设,还需要解决好制度规定的程序建设问题。从实施目的的角度来看,各项制度程序的设计出发点是要减少党内协调成本、形成和维护党内生活的民主秩序,使党的组织运转顺畅。因此,必须要处理好民主与集中、民主与纪律的关系。从工作方法的角度来看,党内民主建设必须在有利于保持党的团结统一和社会的稳定发展为前提,正确处理好积极发展、循序渐进和累计创新的关系,正确处理好试点和推广的关系。从价值取向的角度来看,制度程序的制定和实行,必须正确处理好党内民主和人民民主的关系,正确处理好发展党内民主与抵御西方民主影响的关系。

总之,推进党内民主建设,需要我们进一步解放思想、大胆探索,着力在拓展渠道、创新形式、丰富内容、完善机制上下功夫,切实把十七大关于发展党内民主的各项要求和部署落到实处。

下载扩大党内基层民主的调研报告5则范文word格式文档
下载扩大党内基层民主的调研报告5则范文.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农村党内基层民主开题报告(★)

    1、选题意义:中国共产党十六大和十七大政治报告旗帜鲜明地指出,“党内民主是党的生命 ”、“人民民主是社会主义的生命 ”。胡锦涛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 90周年大会的讲......

    推行党代会常任制 扩大党内基层民主(定稿)5篇

    推行党代会常任制扩大党内基层民主 ——福泉市试行市乡两级常代会常任制工作情况综述 为进一步扩大党内基层民主建设,巩固党在基层的执政地位,更好地发挥党代表在闭会期间的作......

    扩大党内基层民主充分保障党员主体地位

    扩大党内基层民主充分保障党员主体地位 一是完善党务公开,扩大党员知情权。出台相关意见,要求基层党组织重大事项必须由党员大会讨论决定,一般和常规性工作要及时向党员通报,并......

    打造阳光党务扩大党内民主(精选合集)

    打造阳光党务 扩大党内民主 青理东 近年来,南江县以打造阳光党务为抓手,全面加强党的建设,取得了一定成效。坚持定期公开、随时公开、逐步公开、及时公开的原则,以阳光决策、阳......

    实行党务公开扩大党内民主

    实行党务公开扩大党内民主五乡镇党委一、党务公开背景长期以来,由于党务工作的特殊性质,党内事务通常在组织内部进行通报,存在着公开渠道窄,信息量小、决策不透明等问题,成为基层......

    实行党务公开 扩大党内民主

    一、党务公开背景 长期以来,由于党务工作的特殊性质,党内事务通常在组织内部进行通报,存在着公开渠道窄,信息量小、决策不透明等问题,成为基层组织建设的一个薄弱环节。我镇的党......

    四川省党内基层民主建设调研报告(定稿)

    四川省党内基层民主建设调研报告 2009年09月09日 09:57:25来源:党建【字号 大 中 小】 【留言】 【打印】 【关闭】【Email推荐:】改革开放以来,四川各级党组织在扩大党内基层......

    基层党内民主贯彻情况汇报[精选五篇]

    麻山区关于贯彻落实进一步加强基层党内民主 的若干意见情况的汇报市委组织部: 根据市委组织部《关于进一步加强基层党内民主的若干意见》通知要求,我区认真开展贯彻落实工作,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