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来凤县工商行政管理系统食品安全监督管理
来凤县工商行政管理系统食品安全监督管理
责任及责任追究办法
第一条 为进一步加强流通环节食品安全监督管理,切实履行市场监管职责,严格责任制度,保障食品市场消费安全,根据《食品安全法》和国务院《关于加强食品等产品安全监督管理的特别规定》(第503号令)及《湖北省流通环节食品质量安全监督管理办法》(省政府第305号令)等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以及国家工商总局《工商行政管理系统流通环节食品安全监督管理责任及责任追究办法〈试行〉》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各基层分局(所),按照属地管理原则,对流通环节食品市场等场所进行日常监管,并对本地区食品安全负总责:
(一)依法办理从事食品生产经营企业及个体工商户食品流通许可证和营业执照,对食品经营者的主体资格进行规范和管理;对食品经营者进行经济户口管理和信用分类监管;依法查处取缔无照经营食品违法行为。
(二)对辖区食品经营者宣传有关食品安全的法律、法规、规章、政策和食品安全知识,指导、监督流通环节食品经营者建立进销货台帐、索证索票,亮证亮照经营,签订食品安全责任书,落实食品经营管理自律制度和食品质量责任等制度。
(三)依法对流通环节食品质量进行监督管理,实行食品质量市场准入和食品分类监管;组织实施流通环节食品质量检查、监测和快速检测;对不合格食品进行市场清查和退市,按照有关规定公示流通环节食品质量监测等食品安全监督检查信息。
(四)依法对食品经营者的经营行为进行监督检查,查处制售假冒伪劣食品、销售不合格食品、无QS标志、欺诈消费者、侵犯食品商标专用权、违法广告、违法印制食品包装和商标标识以及仿冒知名食品特有的名称、包装、装潢等违法行为。
(五)按照来凤县工商系统重大食品安全事故应急预案的要求,及时防范和妥善处置本地区食品安全事故和突发事件。并按照有关规定预防和应急妥善处置流通环节重大食品安全事故。
(六)依托“12315”行政执法体系建立健全食品安全监管网络,受理和处理消费者有关流通环节食品安全方面的咨询、申诉、举报。
第三条 在食品安全监督管理工作中有下列情形的,追究责任:
(一)未按照规定履行食品安全监督管理职责;或者未及时贯彻、落实上级工商行政管理机关和地方人民政府关于食品安全监督管理工作的部署和要求,执法监管不到位,检查落实不力、把关不严或者未及时作为,造成严重后果的;
(二)未按照《食品安全法》进行日常监督管理,造成食品安全事故和严重后果的;
(三)在食品经营者行政许可和登记注册工作中审核不严,对不符合行政许可和登记注册条件的食品经营者予以许可和登记注册的,或者违反条件许可和登记注册规定的;
(四)食品经营者未建立和落实进销货台帐、索证索票,未亮证亮照经营、无照经营,未落实食品安全自律制度和签订食品安全责任书,造成严重后果的;
(五)在食品监督检查、食品违法违章案件查处工作中违反法律、法规、规章规定,执法不严或者执法违法,造成严重后果;
(六)对应当进行应急处置的食品安全事故不按照有关规定、上级工商行政管理机关、地方人民政府的安排部署及时采取积极措施进行提前预警防范和应急处置;对应当上报或者通报的食品安全事故和食品安全监管信息不及时公示或者瞒报、谎报、缓报、漏报的;重大食品安全事故应急处置等食品安全监督管理工作中处置不当、工作不力的。对上述行为造成严重后果的。
(七)有其他徇私枉法、渎职行为,造成严重后果的。第四条 有第三条规定情形之一的,根据过错程度、具体情节和后果,按照干部管理权限,由本级或者上级工商行政管理机关追究相关单位和人员的相应责任;构成违纪的,依照《公务员法》和有关纪律规定给予处分;涉嫌犯罪的,移送司法机关处理。
第五条 本办法自下发之日起实行。
二○○九年六月一日
第二篇:2010全县工商行政管理系统商品质量和食品安全监督工作责任状
2010金山工商分局商品质量和食品安全监督工作责任状
为深入贯彻落实《食品安全法》及其《实施条例》,以及《国务院关于加强食品等产品安全监督管理的特别规定》,按照国家工商局“四个转变”“四高目标”的要求,为有效提高流通环节食品质量和安全监管效能,切实广大人民群众的身心健康和生命安全,分局特与各网格片签订本责任状:
一、分局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继续贯彻党的十七大精神,增强大局意识、服务意识和
法制意识,扎实履行法定职责,确保辖区内流通环节不发生因工商部门监管不力导致的致人死亡或中毒等商品质量和食品安全事故;否则,将县局依照有关规定追究有关领导和责任人的责任。
二、分局要加强对商品质量和食品安全监管工作的组织领导。做到组织领导、工作任务、工作措施、工作责任、工作经费、人员力量“六落实”。全分局人员形成合力,齐抓共管,切实履行好工商部门流通环节商品质量和食品安全监管职能。
三、分局主要负责人是本辖区流通环节商品质量和食品安全监管工作的第一责任、要亲
自抓,分管副局长为主要负责任人、要具体抓。分局要进一步严格责任制和责任追究制,将商品质量和食品安全监管工作责任层层分解落实,即分局与网格片区负责人、责任人、基层分局与辖区食品经营户均要签订本商品质量和食品安全监管工作责任状,形成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的食品质量和食品安全监管网络。
四、分局将要深入贯彻落实《食品安全法》等法律法规,进一步加大食品安全整治工作
力度,深入开展六项食品安全专项执法检查,深入开展家用电器,建材,儿童玩具等商品市场专项执法检查,逐步推进“食品经营示范店”创建工作,积极推进流通环节十大类商品进、销货台帐等制度建设,努力健全商品质量和食品安全长效监管机制,切实规范流通环节食品经营行为和市场秩序。
五、第一网格和第二网格要认真落实《流通环节食品安全监管八项制度》,依法加大对
食品经营者履行法定责任义务情况的检查力度,依法监管食品经营者建立健全进货查验制度和记录制度,严格落实食品经营者对食品安全质量管理的责任制度,促进食品经营者提高自查自律管理水平。要突出加强农村市场监管,加大对分散在社区、城乡结合部和村镇的各类食品批发市场、集贸市场、个体商贩、小食杂店及学校周边食品经销店的监管力度。
分局负责人(签字)第一网格片负责任人(签字)
(盖章)第一网格片责任人(签字)
第三篇:昆山工商行政管理系统
昆山工商行政管理系统 “五五”普法工作规划
为了进一步增强昆山工商行政管理系统广大干部职工的法治观念,切实提高行政执法能力和依法行政水平,根据国家、省及昆山市“五五”普法的工作要求,结合我局工商行政管理工作实际,制定昆山工商行政管理系统“五五”(2006年至2010年)普法工作规划。
一、指导思想
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落实国务院《全面推进依法行政实施纲要》中关于“建立行政机关工作人员学法制度,增强法律意识,提高法律素质,强化依法行政知识培训”的要求,紧密围绕工商行政管理的中心工作,以推进昆山工商系统依法行政为核心,坚持法制教育与法治实践相结合,坚持法制教育与道德教育相结合,通过深入开展法制宣传教育,增强全体干部职工和行政相对人的法律素质,为全面建设“监管工商、服务工商、法制工商、创新工商”,构建和谐工商,营造良好的法治环境。
二、总体目标
通过深入开展法制宣传教育,进一步增强全体干部、职工法律素质,提高法律在调整管理关系中的基础主导作用;进一步增强干部、职工的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提高依法行政的能力;进一步增强各级领导依法决策、依法治理的观念,提高依法监管和服务社会的水平。努力实现由提高干部职工法制观念到增强法律素质的转变,由注重依靠行政手段管理向注重运用法律手段管理的转变,由一般性学法用法到全方位推进依法行政的转变,全面推进依法行政,全面提高工商行政管理工作的法治化水平。
三、主要任务
(一)继续深入学习邓小平民主法制理论和党的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基本方略,学习宪法和国家基本法律,学习与工商行政管理工作密切相关的法律法规及规章,努力提高广大干部职工的法律素质,培养干部职工现代法治观念,增强干部职工学法、用法、遵纪守法的自觉性,注重提高广大工商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的社会主义法治理论水平,提高依法决策、依法行政和依法管理的能力。
(二)紧紧围绕工商行政管理的中心工作,积极开展法制宣传教育,牢固树立依法治国、执法为民、公平正义、服务大局的理念。积极面向管理和服务对象,广泛宣传与工商行政管理相关的法律、法规,特别是与规范市场经济秩序相关的法律法规,为改革、发展、稳定创造良好的法治环境。加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法律法规和契约自由、公平竞争、诚实信用等市场经济基本法律法规的宣传教育,促进市场主体依法生产经营和管理,努力在全社会形成重信誉、守信用、讲信义的良好风尚。
(三)加强法制教育和思想道德教育的结合,把依法治国与以德治国紧密结合起来,促进工商行政管理系统民主法治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坚持法制教育与法制实践相结合,妥善处理学法与用法的关系,以依法履行行政执法和市场监管职能为重点,积极推进依法行政进程。同时加强反腐倡廉法律法规的宣传教育,预防和减少职务犯罪。
- 2 -
四、普法学习的主要内容
全体干部职工都要认真学习宪法、国家基本法律、法规、法学基础理论知识和行政执法业务技能,不断提高依法行政水平,努力做到学法、知法、懂法、守法、用法、护法。具体学习内容是:
(一)宪法、国家基本法律及党中央和国务院发布的关于依法治国、依法行政的相关文件。包括:《立法法》、《行政诉讼法》、《行政复议法》、《行政处罚法》、《行政许可法》、《国家赔偿法》、《公务员法》、《全面推进依法行政实施纲要》等,以及国家在“五五”期间公布施行的其他基本法律。
(二)工商行政管理基本法律、法规、规章。包括:《民法通则》、《合同法》、《反不正当竞争法》、《产品质量法》、《商标法》、《广告法》、《消费者权益保护法》、《公司法》、《合伙企业法》、《中外合资经营企业法》、《中外合作经营企业法》、《外资企业法》、《担保法》、《拍卖法》、《中外合资经营企业法实施条例》、《中外合作经营企业法实施细则》、《外资企业法细则》、《个人独资企业法》、《公司登记管理条例》、《企业法人登记管理条例》、《商标法实施条例》、《广告管理条例》、《无照经营查处取缔办法》、《直销管理条例》、《禁止传销条例》、《企业名称登记管理规定》等法律、法规以及相配套的工商行政管理规章。
(三)法学基础理论知识。结合行政执法工作的实际,着重学习与工商行政管理执法有关的法学基础知识,重点包括:行政法学、民法学、刑法学、行政诉讼法学、民事诉讼法学、刑事诉讼法学,证据法学、公司法学、竞争法学、知识产权法学等法学基础理论知识中的有关内容。
- 3 -
(四)工商行政管理基本业务技能。包括:调查取证、采取行政强制措施、实施行政处罚、做出行政许可、受理消费者投诉、主持行政调解、做出行政答复、举行听证会、办理行政收费、审理行政复议、参加行政诉讼等。
根据工商行政管理工作的需要和省局的统一部署,昆山局可于每年年初公布要求全系统学习的法律、法规、规章和其他规范性文件的目录。
五、普法活动的原则
(一)服务大局原则。紧紧围绕 “十一五”规划和工商行政管理中心工作,切实抓好新形势下法制宣传教育的各项任务,力求全面提高干部职工法律素质及依法监管水平,服务于“法治昆山”建设的顺利实施,服务于全市经济社会的持续健康发展,服务于社会的和谐进步。
(二)以人为本原则。以提高工商行政管理人员法律素质,依法维护广大经营者、消费者合法利益作为法制宣传教育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用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积极引导、开展群众性法制文化活动,宣传与经营消费密切相关的工商法律法规,着力解决群众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在监督管理中引导群众,在服务群众中教育群众,并以群众对工商法律知识的接受度作为法制宣传效果的评价尺度。
(三)求实创新原则。研究科学发展,构建和谐社会、实现“两个率先”是对工商法制宣传教育工作提出的新要求、新任务,把握全社会对工商法制宣传教育的现实需求,探索工作的内在规律,转变工作观念,倡导并尊重基层和群众的首创精神,坚持创新工作思路、创新组织机制、创新方法手段。
- 4 -
(四)分类指导原则。把重点对工商执法人员的学法用法活动与行政相对人的法制宣传教育相结合,把握不同时期、不同行业、不同对象的特点,研究确定不同的法制宣传教育的目标要求和重点内容,采取切实可行的方式方法,提高工作针对性;加强对法制宣传教育工作考核评估,杜绝形式主义,确保工作实效。
(五)学用结合原则。坚持法制宣传教育与法治实践相结合,认真组织实施《法治昆山建设纲要》,推进“法治昆山”建设,努力以法制宣传教育工作推动依法行政工作,以依法行政工作深化法制宣传教育工作;坚持法制宣传教育与道德实践活动相结合,把社会主义道德观的要求贯穿到各种形式的法制宣传教育活动中,积极引导行政相对人遵纪守法、明辨是非、明礼诚信。
六、普法活动的组织
“五五”普法活动原则上以昆山局机关科室、分局为单位组织开展。各科室、分局应根据本单位实际情况,参照当地政府部门的要求,结合省局苏州局规划和本规划进行细化落实。昆山局将根据省局公布的学习篇目,确定公布学习内容,提出学习要求,制定学习目标。各单位要按照昆山工商局的统一部署开展学习。为了更好地促进学习,各级工商部门都要对本单位、本系统干部职工的学法情况及时进行检验。昆山局还将充分利用省局“红盾杯”法律知识竞赛的平台,推动和促进全系统普法学习活动的开展。
七、普法活动的形式
普法活动以自学为主,各地可从本单位实际出发,因地制宜,采取专题辅导、举办学习讲座、研讨会、交流会、演讲会、报告会、- 5 - 知识竞赛等多种形式组织学习。有条件的还可利用局域网开展远程辅导,还可以根据本单位的实际情况分期分批安排干部脱产或半脱产轮训,使个人自学与课堂教学,分散自学与集中辅导有机结合,切实提高学习的实效。
八、基本要求
全系统各级领导干部要充分认识开展普法活动的重要意义。要将普法学习作为加强工商行政管理队伍思想道德建设、业务能力建设的一项重要举措,切实抓紧抓实。要学用结合,全面、准确地理解依法治国基本方略的精神实质,掌握宪法、国家基本行政法律法规和职位需要的专门行政管理法律法规,努力提高业务素质,严格依法行政。
(一)领导干部学法要制度化、规范化。要继续完善党组理论学习中心组集体学法制度,坚持有针对性的组织法制讲座、法律培训和考试制度及重大决策前法律咨询审核制度,不断完善领导干部任前法律知识考试制度,使各级领导干部逐步做到依法决策、依法执政、依法管理,带头学法用法,为全体干部职工学法做出表率。
(二)加强公务员法制宣传教育,着力提高依法行政能力。要培养公务员有权必有责、用权受监督、违法要追究、侵权需赔偿的观念;行政执法人员要带头学法用法,着力提高依法行政、严格执法、文明执法能力,确保工商法律法规的正确实施;要组织行政执法人员进行法律专业学历教育,使其能熟练掌握与本职工作相关的法律法规,不断提高公正、高效执法的能力与水平;加强公务员廉政法制教育,促进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建设。
(三)建立完善公务员学法用法考试、考核制度。根据《公务
- 6 - 员法》和《江苏省法制宣传教育条例》,将公务员学法、用法情况与公务员考核、评议结合起来,作为公务员任职、晋级的一项重要条件。进一步完善公务员法律知识的培训、考试、考核制度,每位公务员每年学法时间累计不少于80学时,其中集中培训不少于40学时,确保每年不少于15天的法律知识更新学习培训。一般公务员学习的重点是:邓小平民主法制理论;依法行政的基本原理;宪法和规范我国公共行政管理的法律,包括《公务员法》、《行政诉讼法》、《行政复议法》、《行政许可法》、《国家赔偿法》、《行政处罚法》》等法律。行政执法人员学习的重点是与本职岗位相关的工商行政管理常用法律法规和执法基本业务技能知识。继续推进公务员法制培训和考试工作,(四)建立健全分工负责、协调配合的法制宣传教育工作机制。各业务条线、业务部门是法制宣传教育重要职能部门。应侧重部门行业相关专业法的宣传和普及,运用各种手段和途径面向行政执法人员和行政相对人开展法制宣传教育活动。
——党组、人教部门,要结合对公务员的管理,抓好领导干部、公务员的法制宣传教育工作。应当将基本的法律知识和与业务有关的法律知识教育列入培训课程。
——法制部门应当统筹法制宣传教育内容的总体安排,加强对法制人员法律知识培训、考核。
——注册登记、企业管理、外资登管、个私、市场合同、商广、公平交易、消保,个私协会、消费者协会等部门应当结合各自职能,开展多种形式的法制宣传教育活动,组织相关法律知识培训,向行政相对人普及工商行政管理相关法律知识。
- 7 -
九、普法成果的检验
建立健全法制宣传教育评估考核机制,完善评估考核体系。昆山局每年对各科室、分局组织一次法制宣传教育综合考核验收,专项工作随时组织检查验收,促进法制宣传教育规划的落实;各级、各部门要认真履行领导、组织、指导和考核监督的职责,做到法制宣传教育工作有五年规划,有计划,有工作部署,建立健全监督与激励机制,严格考核奖惩,开展和阶段性总结表彰工作。到二○一○年,昆山局将对各科室、分局在“五五”期间普法活动进行检查的基础上,对全系统贯彻落实“五五”普法规划的情况进行全面总结验收。
深入开展社会主义法制宣传教育,提高全体干部职工和行政相对人的法律意识和法律素质,是贯彻依法治国基本方略,建设法治工商的重要内容和基础,是实施“十一五”经济社会发展规划和实现“监管工商、服务工商、法制工商和创新工商”的重要法制保障。各级工商行政管理机关要高度重视法制宣传教育工作,把它纳入本系统工商事业发展总体规划,摆上重要议事日程,切实加强领导和监督,确保昆山工商系统 “五五”普法规划各项任务落到实处。
二
OO六年十一月八日
- 8 -
第四篇:山东工商行政管理系统
山东省工商行政管理系统
网络商品交易监管工作规范(试行)
(征求意见稿)
为加强网络商品交易监管工作的制度化、规范化、程序化、现代化建设,促进网络商品交易监管工作扎实深入开展,建立规范有序的网络商品交易秩序,推动全省网络经济持续健康快速发展,根据国家工商总局《网络商品交易及有关服务行为管理暂行办法》(以下简称《办法》)等有关法律法规规章,结合我省实际,制定本规范。
一、组织领导
(一)保障措施。
各级工商机关要高度重视网络商品交易监管工作,将其纳入重要议事日程,切实加强组织领导和督促检查,强化人员、经费、物资等保障,建立健全工作机制和规章制度,将网络商品交易监管工作列入对辖区单位工作考核和评先树优的重要内容。
(二)职责分工。
各级工商机关相关机构既要明确分工,各负其责,又要加强协作配合,形成工作合力。市场管理机构(网络监管机构)负责辖区网络商品交易监管工作的组织协调;其他相关职能机构按照职责分工负责相关网络商品交易监管工作的指导、推进和落实;基层工商所具体负责辖区网络经营主体的建档、巡查和指导,监督落实有关管理措施,查处有关网
络违法违章经营行为。
(三)人员配备。
各级工商机关和基层工商所应分别至少配备一名熟悉市场监管业务和信息化技术的专职或兼职网络商品交易监管工作人员,并制定网络商品交易监管机构和监管人员的具体工作职责。
(四)工作部署。
每制定下发工作方案,对网络商品交易监管工作进行部署。实施重点突破和典型引路,积极开展监管工作试点,培育辖区工商机关网络商品交易监管工作和网络经营主体先进典型,组织开展现场观摩和经验交流活动,总结推广先进经验,以点带面,推动工作全面展开。
(五)设备配置。
各级工商机关和基层工商所要分别配备至少一台性能较好的网络商品交易监管专用计算机,并开通互联网(或安装无线上网卡),同时配备打印机、传真机、照相机等相关器材,还要适应查处网络商品交易案件的需要,根据本地条件购置相应电子证据取证设备,以保障网络经营主体搜索建档、巡查监管、执法办案等工作的高效开展。
(六)督促检查。
各级工商机关要经常基层一线,对辖区单位网络商品交易监管工作开展深入调研,加强工作指导和督促检查,及时了解工作进展情况,解决实际困难,促进各项工作措施落实。
(七)部门协作。
各级工商机要加强与辖区公安、通信管理、联通、移动、电信、铁通、网络技术服务企业等部门、单位的联系和协作,及时沟通相关信息,积极争取支持配合,提高监管效能。
二、学习宣传
(八)业务学习。
采取集中授课、以会代训、以案说法、集体讨论、经验交流、实地观摩等多种形式,以电子商务基本知识、相关法律法规规章、网络商品交易执法办案、网络商品交易监管系统操作应用等为主要内容,对网络商品交易监管人员进行专题培训,切实提升网络商品交易监管能力和水平。将总局《办法》纳入学法普法计划,组织开展全员学习,主要领导和分管领导要带头学。
(九)社会宣传。
各级工商机关要通过发放宣传单、召开座谈会、举办培训班等方式,向辖区内网络商品及有关服务经营者广泛宣传《办法》等相关法律法规规章,使其了解网络经营行为规范和法律责任,引导其自觉诚信守法经营。充分利用报刊、网络、电视等媒体,广泛宣传有关网络商品交易监管的法律法规规章,及时报道本地网络商品交易监管工作动态和成效,为网络商品交易监管营造良好舆论氛围。
(十)消费教育。
积极向消费者普及网络购物和网络交易安全知识,并根据网络商品交易监管和受理投诉举报中发现的问题,及时发布消费警示,提高网络消费维权意识,引导科学安全网购,促进网络交易发展,保障网络消费安全。
三、软件应用
(十一)系统操作。
网络商品交易监管工作人员应详细掌握“山东工商网络商品交易监管服务网”和“山东工商网络商品交易监管信息系统”(以下简称“一网一平台”)的各个组成模块及其功能,并能够熟练操作使用“一网一平台”开展网络经营主体经济户口数据导入、搜索、建档、巡查、办案和信息报送审核、邮件通知收发等工作,充分运用现代信息手段实现“以网管网”,不断提高监管效能。
(十二)系统维护。
各级“一网一平台”操作人员要妥善保管网络商品交易监管平台登录用户名及密码,严格遵守有关保密规定和内外网隔离规定,确保有关资料数据安全。做好网络技术支持、保障和系统、设备维护管理工作,定期对外网进行清理杀毒,保持系统运行正常。
(十三)定期登录。
各级“一网一平台”操作人员在每个工作日至少登录“一网一平台”一次,查看上级通过系统发布的动态、通知、通报、邮件等信息,及时处理有关业务和反馈有关情况,实现全省一体、上下联动、高效运作。
(十四)数据导入。
各市局应及时将本地经济户口数据库中的新增和变更数据导入网络商品交易监管信息系统,原则上每两个月不少于一次,导入数据要准确、全面。辖区各单位要按照属地监管原则,及时完成本地经济户口数据的认领排查和搜索建档工作。
(十五)搜索监测。
县级工商局或工商所网络监管人员要运用系统提供的搜索引擎对导入的经济户口数据进行搜索监测,至少每两个月对新导入经济户口数据全部搜索一次,每年3月底前对以往导入的经营主体全部搜索一次。各工商所按照属地监管原则,对搜索监测数据及时进行认领排查和录入建库。同时,要结合登记注册、日常巡查、年检验照、申诉受理、案件查办、实地走访、部门提供等途径,全面摸清辖区内网络经营主体的数量、类别、规模等情况。
(十六)主体建档。
基层工商机关要将通过上述途径收集的辖区内从事网络商品交易及有关服务行为的企业、个体工商户以及其它经营主体(具体包括网络商品交易和服务提供商、经营性互联网信息服务、网络接入、域名注册、服务器托管、电子支付、虚拟空间租用、搜索引擎服务提供商等)全部在系统中建立经济户口档案(包括官网、平台、网页、网店等类型),准确、全面记录网站名称、网址、类型、IP地址、ICP/ISP许可证号、主办者、经营范围、服务器机房地址、经营地址(住所)、接入服务提供商、开办日期、联系方式、电子邮箱等数据信息,同时建立辖区网络商品交易平台和企业官方网站的分类管理书式登记台帐。
(十七)数据管理。
要根据日常监管情况不断维护完善网络经营主体经济户口数据库,数据项目不完整不准确的要及时进行补充修正,经营主体情况发生变动的要及时予以更新,对新发现的
尚未建档的网络经营主体要及时录入,网站(网页)已关闭或停止使用的要及时注销,以确保网络经营主体建档数据信息准确、完整、有效。
(十八)平台报送。
监督辖区平台经营者索要和审查网店身份资料,建立网店档案和登记台帐,详细记录网店的登记信息或其姓名、住址、身份证号、联系电话、电子邮箱等实名登记信息,并通过系统及时报送网店登记资料和有关统计资料,网络监管人员要及时将其导入数据库。
(十九)统计分析。
网络监管人员在每个月末对辖区各单位网络经营主体搜索、巡查、建档、营业执照信息公示、自然人经营者身份信息标记、网络违法案件等指标进行统计分析,报本单位主要领导和分管领导,并将有关工作进展情况通过监管系统向基层通报。
(二十)信息发布。
各地要主动、及时上报有关信息(包括图片信息、工作动态、典型案例、警示信息、行业资讯、监管信息、工作交流等各类信息),上报的信息应具有实质性内容,用语准确,格式规范,并经网络商品交易监管工作负责人审核把关。各级“一网一平台”操作人员对下级机关上报的信息要及时审核处理,符合要求的及时逐级上报省局,省局操作人员要及时审核,符合要求的及时发布。
四、日常巡查(二十一)巡查方式。
采用网上巡查与实地巡查相结合、日常巡查与专项检查相结合、定期巡查与不定期巡查相结合、定向巡查与非定向巡查相结合的方式,通过网页浏览、关键词搜索、现场检查、经济户口信息比对等途径,对辖区网络经营主体开展全面巡查,实施动态监管。
(二十二)巡查重点。
网络巡查监管的重点对象是辖区网络经营主体开设的交易型网站(B2B、B2C、C2C等网络交易平台)、重点商品信息发布网站(特别是提供医疗、保健食品、药品、医疗器械、食品、化工产品、品牌服饰、电子产品等关系人民群众身体健康、生命安全、公共安全的商品信息服务的专业广告网站)、发布商务信息较多的综合性信息网站以及其他需重点监管的商品经营主体的网站(网页)。
(二十三)信用监管。
积极探索实施网络经营主体信用分类监管,制定完善信用指标体系,全面归集各类信用信息。根据守法诚信情况,将网络经营主体划分为A级守信主体、B级警示主体、C级失信主体、D级严重失信主体。建立健全信用激励、信用预警、失信惩戒、严重失信淘汰机制,根据网络经营主体信用度和行业风险度以及监管工作实际,合理确定巡查频率,制定分类监管措施,有针对性地开展网络巡查,实现科学有效监管。
(二十四)巡查内容。
重点检查网络商品交易经营主体资格、经营行为以及遵守有关规章制度和履行《办法》赋予义务的有关情况,具体
包括:具备登记注册条件的经营者是否依法办理了工商登记注册,是否擅自改变营业执照核准登记的有关事项;已登记网络经营主体是否按照规定在网站主页面或者从事经营活动的网页醒目位置公示营业执照登载信息或其营业执照的电子链接标识;提供网络交易平台服务的经营者是否对暂不具备工商登记注册条件,申请通过平台提供商品或者服务的自然人身份进行审查,并加载真实合法身份信息证明标记,是否制定交易规则、交易安全保障、消费者权益保护、不良信息处理等有关规章制度等;经营者是否存在虚假宣传、违法广告、不正当竞争、损害消费者合法权益、侵犯注册商标专用权和企业名称权、销售假冒伪劣和违禁商品或提供禁止性服务等违法违章行为;经营者提供的电子格式合同条款是否符合法律、法规、规章的规定等。
(二十五)巡查记录。
网络商品交易巡查工作结束后,要在监管信息系统中如实、全面地记录本次巡查的有关情况,包括是否公示营业执照登载信息、是否存在违法违章行为以及处理措施等,以随时更新完善网络经营主体信用档案。必要时应截取有关页面制作成图片文件,作为巡查结果附件上传。
(二十六)结果处理。
对巡查中发现存在违法违章行为的,根据情节轻重对网络经营主体相应做出提示、警告、告诫、责令限期改正等处置措施,并加强后续跟踪回访检查,确保监管规范到位。需要立案查处的,应做好相关证据的采集工作,并按照有关规定报请立案查处。
(二十七)行政指导。
采取提醒、建议、引导、警示、告诫、约谈等方式,积极指导、监督辖区网络交易平台与网店经营者签订网络服务协议,建立健全并严格落实经营资格审核登记、签订经营协议、自然人实名登记、商品准入、交易安全保障、投诉举报处理、消费纠纷和解和消费维权自律、商品和服务信息检查监控、不良信息报告处理等制度,完善自律措施,规范经营行为。要督促符合条件的网络经营主体依法办理工商登记注册。
(二十八)培育扶持。
与辖区内重点网站建立定期联络制度,经常上门走访,了解网站经营情况,宣传有关政策法规,同时发挥职能优势,积极建言献策,整合各方资源,提供帮扶建议,引导支持发展电子商务,积极培育行业门户网站,加强知识产权保护,支持网络创业,鼓励行业自律,促进辖区网络经营主体健康发展、做大做强。
五、执法办案(二十九)执法重点。
及时发现和查处辖区网络经营主体存在的虚假宣传、商标侵权、违法广告、无照经营、欺诈交易、不正当竞争、销售劣质和违禁商品、侵犯消费者合法权益、网络传销以及未公示营业执照登载信息等不履行《办法》规定义务的违法违章行为,有效净化网络市场环境,维护网络交易秩序。
(三十)执法规范。
依法办理网络商品交易案件,严格遵守行政处罚的相关
要求,做好相关证据特别是电子证据的采集工作(包括检查、保全、固定、提取、确认和保存、运输等),做到程序严谨,证据确凿,事实清楚,定性准确、适用法律正确,处罚措施得当,案卷资料规范,并按照规定发布有关案件信息。对按规定应当移交公安机关和其他部门、其他地区工商机关的案件线索要及时移交,并积极配合查处。
(三十一)执法方式。
查处网络商品交易及有关服务违法行为要注重社会效果,坚持教育与处罚相结合、预防与惩戒相结合、整顿与规范并重,对轻微违法行为,采取提示、告诫、警告、责令限期改正等措施,督促改正违法违规行为;逾期不改正的,依法予以处罚。对违法情节严重的网站,应当依照有关规定提请通信管理部门责令暂时屏蔽或者停止接入服务,直至关闭该违法网站。
(三十二)案件登记。
及时收集本级工商机关查办的网络商品交易案件信息并建立登记台帐,记录案件来源、违法企业、违法行为、主办人、结案时间、查扣物资、案值、罚没款数等内容,并及时录入监管信息系统的违法案件信息中,同时积极选择上报典型案例,每市每年报送不少于2件。
(三十三)申诉受理。
多方位开辟网络消费维权渠道,对群众反映、上级交办或其他部门移交的网络商品交易申报举报和案件线索,按照工商系统内部机构职责分工及时分流,认真调查,积极处理,按要求及时向交办、移交单位和举报人反馈查处情况,并建
立申诉举报和案件线索受理记录,详细登记受理时间、受理人员、申诉举报内容、调查处理结果、反馈情况等,并做好统计分析。
第五篇:山西省工商行政管理系统
山西省工商行政管理系统
人员着装管理规定
第一条:根据国家工商行政管理总局《关于下发工商行政管理人员着装规定的通知》(工商办字[2000]第38号)和《关于转发<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整顿统一着装的通知>的通知》(工商办字
[2004]第20号)以及财政部和国家工商行政管理总局财行
[2005]242号、工商办字[2005]第210号和工商办字[2006]19号文件精神要求,为加强工商行政管理队伍建设,规范工商行政管理人员着装行为,严格执法管理秩序和执法环境,树立“仪容严整、着装整齐、举止端庄”的执法人员的仪表形象,结合系统实际,特制定山西省工商行政管理人员着装管理规定。
第二条:工商行政管理人员着装,是指工商行政管理人员按照规定,穿着全国统一的2005式工商制式服装,佩戴统一的工商标志,原有的工商制服和标志从2006年7月1日起停止使用。
第三条:着装人员范围
工商制服的着装范围为省、市(含开发区)、县(含县级市)工商行政管理局(含工商所)的正式公务员和省局批准着装的其它工作人员。
第四条:着装标准
工商行政管理着装人员必须按本规定着制式工商行政管理服装,佩戴工商标志,保持仪容严整、着装整齐、举止端庄的仪 1
表形象。具体的服装种类及着装标准如下:
(一)帽子
男性着装人员为春秋、冬季和夏季大檐帽两种,分别与相应季节的服装配套佩戴。佩戴时,大檐帽前缘与眉同高,大沿帽帽墙黄色装饰带应平整,与帽沿成水平状,风带应放入帽内并固定。女性着装人员为卷檐帽,一年四季均可佩戴。佩戴时,卷檐帽前缘稍向后倾,略高于眼眉,但最高不超过4.5厘米。(寒区男、女性戴冬帽时,护脑下缘应当距眉一至二指)。
工商行政管理人员着装时,应当戴制式工商帽(除不宜戴帽外)。在室内脱帽后应将其挂在衣帽钩上(帽徽朝下)。立姿可以将帽用左手托夹于左腋下(帽顶向体外侧,帽徽朝前)。
(二)春秋、冬服
穿着春秋服、冬服时,必须配套穿着长袖内穿衬衣(冬季着制式毛衣除外),并扎系制式领带。一般情况下,男同志应扎系蓝色领带,女同志应扎系红色领带。
(三)长、短袖衬衣
男、女着装人员夏季着长袖外穿衬衣和短袖立领衬衣时,应与夏裤配套穿着,下摆必须扎在裤腰内,并扎制式腰带,系制式领带;着短袖翻领衬衣时,下摆不得扎入裤腰内,女性着装人员应与女裙配套穿着。
(四)防寒服和中长大衣
穿着防寒服和中长大衣时,应将所有衣扣系好,并内穿制式冬服或春秋服。
(五)工商标志
1、领花、帽徽的缀订。穿着春秋服、冬服和短袖翻领衬衣时,必须缀订领花。缀订时,领花的中心点与衣领角边缘左右应相距约2厘米。帽徽分为大小号两种,男性大檐帽缀大号帽徽,女性卷檐帽缀小号帽徽。
2、肩章的佩戴。穿着春秋服、冬服时,应佩戴双斜角硬肩章;着长、短袖外穿衬衣时,应佩戴双斜角软肩章;着防寒服时应佩戴单斜角软肩章;着中长大衣时应佩戴单斜角硬肩章。
3、胸徽的佩戴。胸徽应佩戴在制服左上兜正上方或者相应位臵。春秋服、冬服佩戴铜质胸徽,夏服、防寒服和中长大衣佩戴树脂胸徽。
第五条:着装要求
(一)着装时机和场所。在规定工作时间内,工商行政管理人员上岗或外出执行公务时,必须按规定着工商行政管理制服(外出执行公务时必须佩戴帽子)。
全省各级工商行政管理着装人员在参加工商系统正式会议及参加重大活动或集会时,必须按要求统一着制式服装。
(二)工商行政管理着装人员应按规定,不同季节着相应制服。
季节换装时间为:春秋装3月15日至5月14日,9月1日至10月31日;夏装5月15至8月31日;冬装11月1日至3月14日。
(三)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不得着装:
1、非公务、非工作时间一律不得穿着工商行政管理制服;
2、到经营性场所消费的;
3、女性工商行政管理着装人员怀孕后体型发生显著变化的;
4、因涉嫌违法违纪被停职、接受审查的;
5、辞职、调离工商行政管理机关或者被辞退、开除公职的;
6、其他不宜或者不需要着装的情况。
第六条:执法着装时应严格遵守下列规定
1、扣好衣扣,不得歪戴帽、披衣、敞怀、挽袖、卷裤腿。
2、夏服、春秋服、冬服不得混穿,制服与便服不得混穿。
3、穿着工商制式服装时,男同志不得留长发、大鬓角、剃光头或者蓄胡须;戴帽时,头发不得外露到帽沿外2厘米。女同志不得系扎围巾,不得染指甲、染彩发、化浓妆;不准戴外露饰物。
4、着装时应当举止文明。不得边走边吃东西、扇扇子;不得背手、袖手、插兜、搭肩、挽臂、揽腰;不得嬉笑打闹、高声喧哗;不得席地倒卧;不得在公共场所以及其他禁止吸烟的场所吸烟。
5、应当佩戴胸徽并随身携带工商行政管理机关统一制发的执法证件和工作证件。
6、着工商行政管理制服时应穿深色皮鞋(含凉鞋),鞋跟高度女同志不得超过4厘米,男同志不得超过3厘米;不得赤脚穿鞋或赤足。
7、两名以上工商行政管理执法人员着装巡查或外出时,应
当两人成行、三人成列,威严有序。
第七条:纪律要求
(一)各岗位工作人员上岗时,必须严格遵守着装纪律,要保持严谨的政容风纪,树立良好的执法形象和公众形象。
(二)着工商行政管理制服应按规定佩戴帽徽、肩章、领花、胸徽。不得佩戴其他与工商行政管理执法人员或者执行公务无关的标志。
(三)工商行政管理制服不得擅自拆改或借给非工商行政管理人员;工商行政管理着装人员调离系统、辞职或退休的,其帽徽、肩章、领花、胸徽等工商行政管理标志一律交回本人所在单位人事教育部门(或由人事教育部门收回)。
各市工商系统的胸徽管理和发放由市、县局人事教育科(股)分别负责,要指定专人负责,加强管理,胸徽的发放应逐人进行登记并逐级上报备案。同时,各单位工作人员的工作证件办理和使用要启用省局2004年统一下发的新式证件样式,证件的编号原则上必须同胸徽编号一致。
工作人员系统内部跨区县分局调动时,应向调出单位交回原有胸徽和证件(或由人事教育部门要主动收回),并由调入单位重新发放。
(四)严禁将工商制式服装当便装、劳动服穿着,更不得转借他人。严禁任何单位和个人私自制作和买卖工商制服和标志。严禁非工商行政管理执法人员穿着和佩戴与工商制服和标志式样、颜色、图案相仿并足以造成混淆的服装和标志。任何单位和
个人不得用工商制服和标志作商业性广告。影视制作、文艺团体因拍摄、演出需要使用工商制服和标志的,应报省工商行政管理局机关批准,并严格跟踪管理。
(五)对违反着装规定的工作人员应视情况给予批评或警告,对多次违反着装规定而不改正的,给予必要的行政处理并撤销行政执法资格。
第八条:监督检查
省、市、县工商行政管理局的人事、纪检监察部门负责对所属人员着装的监督检查和政容风纪纠察,发现问题要及时予以纠正。
各级工商局要经常进行政容风纪教育,建立健全检查制度。尤其是在执法外出时,要及时进行政容风纪检查,及时纠正问题,保持工商行政管理人员良好的精神面貌。
第九条:本规定由省局人事处负责解释,自发布之日起执行,原有规定与本规定有冲突的,以本规定为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