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上半年信托行业经营情况报告(共5则范文)

时间:2019-05-14 07:41:05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2018年上半年信托行业经营情况报告(共)》,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2018年上半年信托行业经营情况报告(共)》。

第一篇:2018年上半年信托行业经营情况报告(共)

2018年上半年信托行业经营情况报告

来源:云南信托 内容摘要

目前共有62家信托公司公布了2018年上半年未经审计财务数据,数据显示,随着资管新规的出台,金融强监管背景下,2018上半年信托行业经营业绩增长有所放缓,整个行业营业收入小幅增长,主要由固有业务收入的增长所贡献,而信托业务收入及净利润规模有所下降。2018年信托行业主要围绕“控规模”经营,大部分信托公司积极响应监管政策,主动控制通道业务规模,截至2018年一季度,信托资产管理规模两年内首次出现下降,其中事务管理类业务规模下降明显,通道业务“控规模”效果初显。

跟踪行业信托公司2017年年报公布的战略重点,即创新业务方向,可以发现,营收排名前列的信托公司高度聚焦“投行、资管、财务”,并往综合方向发展,中游信托公司依据股东资源地域优势、历史积累等资源禀赋发展差异比较大,下游信托公司则呈现布局点状业务,寻求重点突破的业务特点。通过公司研发部进一步跟踪与调研2018年上半年信托公司转型业务方向,发展主动管理业务已经成为必然趋势,消费金融/普惠金融受到多家信托公司重点关注,部分信托公司依然在坚守地产领域不动摇,ABS/ABN受关注度不减,其他方面例如服务信托、长租公寓受到部分信托公司重点推进。

一、信托行业的盈利状况分析

依据上半年信托公司公布的经营情况,信托公司增资热持续,行业净资产持续增加,整个信托行业的营业收入同比仅增长2.70%,信托业务收入同比下降9.72%,固有业务收入同比上升71.46%,净利润同比减少4.70%,行业测算的ROE则下降 1.71个百分点。总体而言,行业的盈利能力有所下滑。

(一)信托公司增资热趋势持续,行业净资产持续增加

2018年上半年共有7家公司实现增资,增资规模共计139亿,其中华润信托增资额最大,以未分配利润转增50亿注册资本后注册资本达110亿元,超过昆仑信托和中信信托,行业排名升至第四位。至此,共有6家信托公司注册资本达百亿级别,依次为重庆信托(150亿)、平安信托(130亿)、中融信托(120亿)、华润信托(110亿)、昆仑信托(102.27亿)、中信信托(100亿)。资管新规去通道、减嵌套背景下,行业内许多公司寻求转型,增强主动管理能力,布局新业务的开展,这都对资本实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截至2018年6月30日,可统计62家信托公司的净资产合计为5090亿元,较2017年底的4841亿增长5.14%。其中净资产规模在200亿以上的有平安信托(241.94亿)、中信信托(238.90亿)、重庆信托(212.91亿)。其中江苏信托净资产增速行业排名第一,较2017年底增长50.00%,其次是英大信托,增速为40.37%,华鑫信托紧随其后,增速为39.64%。行业净资产迅速增长与增资相关。

(二)信托公司营业收入略有上升

2018年上半年,可统计公司62家,营业收入总额453.3亿元,按比例估算行业营业收入总额为497.26亿元。2017年同期,可统计公司60家,营业收入总额431.17亿元,按比例估算值行业营收总额为484.17亿元。2018年上半年行业营收总额增长2.70%。观察2018年上半年的数据,将2017年与2018年上半年均公布半年报的59家信托公司中,同比实现增长的公司为30家,同比下降的公司为29家,其中,平安信托上半年营收总额26.80亿元,在营业收入方面为业内第一位。而光大信托则以95.23%的增幅,位列行业增长速度第一位。从各家信托公司的情况来看,营业收入规模行业排名前五的公司是平安信托、中融信托、中信信托、建信信托、华能信托,行业规模前十的公司中有八家保持正增长,中融信托则因为17.97%的降幅而让出行业第一的位置。从增速看,其中增长速度最快的是光大信托,其增长速度达到95.23%。

(三)行业信托业务收入下降明显,两级分化趋势加剧

2018年上半年信托业务收入总额估算值368.98亿元,与2017年同期的408.71亿元相比下降9.72%,行业两极分化迹象明显,26家公司为负增长,33家公司为正增长。其中,平安信托上半年信托业务收入总额21.53亿元,依然排名第一,民生信托则以177.56%的增幅位列增长速度第一。

信托业务收入行业规模前十的公司中有八家保持正增长,排名前五位是平安信托、中信信托、中航信托、民生信托、建信信托,前十位中仅平安(-2.31%)与华能(-13.58%)出现负增长,民生信托(177.56%)为前十位信托业务收入增长最快,同时民生信托所有信托公司中增长最快的公司。

(四)信托公司固有业务收入增加明显 2018年上半年,信托公司固有业务收入总额估算值129.64亿元,与2017年同期的75.46亿元相比增长71.46%。行业26家公司为负增长,34家公司为正增长。其中,中融信托上半年固有业务收入总额15.03亿元,排名第一;英大信托则以223.06%的超高增速引领增长。

行业规模前十的公司中除重庆信托(-5.92%)之外,其他九家均保持正增长。2018年上半年,行业前十位发生较大变化,2018年建信、平安、百瑞、昆仑进入行业前十位,而中信信托、民生信托、中诚信托、上海信托则退出行业前十的位置。另外,中融信托依然位列行业第一,英大信托增长速度最快。

(五)信托公司净利润出现下滑

2018年上半年,信托公司净利润总额估算值269.03亿元,与2017年同期的282.31亿元相比减少4.70%。行业29家公司为负增长,30家公司为正增长。其中,平安信托上半年净利润总额16.60亿元,排名第一;湖南信托则以149.52%的增速引领增长。

净利润规模前十的公司中有7家保持正增长,民生信托、华润信托、中航信托、平安信托增长迅速,华能信托、建信信托、江苏信托稳健增长。

(六)信托公司平均净资产收益率有所下降

观察2018年上半年、2017年上半年均披露数据的59家信托,2018年上半年59家信托公司加权平均年化净资产收益率为10.56%,2017年同期加权平均年化净资产收益率为12.27%,净资产收益率下降了1.71个百分点。59家公司中,仅有19家信托公司实现了ROE的提升,其余40家信托公司ROE都出现了下滑。可见2018年上半年信托公司盈利能力较2017年上半年有所下降。

大业信托净资产收益率以29.10%排名行业第一,其次是爱建信托,为22.63%,万向信托排名行业第三,净资产收益率为20.83%。ROE提升最快是光大信托和民生信托,光大信托同比提升9.37个百分点,民生信托同比提高6.70个百分点。

二、信托业务规模与增长情况

2018年一季度信托规模呈现出环比收缩、同比增速回落的发展趋势,截至2018年一季度,信托资产管理规模为25.61万亿,两年内首次出现增长收缩,其中事务管理类信托规模减少了5044亿元,占比也有所下降,可见通道业务“控规模”效果初显。另外,通过公司研发部内部调研也了解到,行业大部分信托公司都通过暂停所有或者部分的通道业务对通道规模进行控制。

(一)行业规模下降显著,通道规模增长受到控制

2018年一季度信托规模呈现出环比收缩、同比增速回落的发展趋势。截至2018年一季度,行业信托资产规模为25.61万亿,与2017年底的26.25万亿相比,下降了-2.41%,两年内规模首次出现收缩。与2017年一季度的21.97亿元相比,同比增加16.60%,同比增速大幅回落。

2018年一季度与2017年底相比规模减少了6322亿元,其中融资类信托规模小幅增加35亿元,投资类规模减少1245亿元,事务管理类规模减少5044亿元。除了融资类小幅增加以外,投资类和事务管理类都出现收缩,其中事务管理类规模收缩较多,占比较2017年四季度下降0.5个百分点。事务管理类业务规模收缩主要是因为监管加强了对通道现象的整治,引导信托行业回归本源,许多信托公司因此主动控制通道规模,停止所有或者部分的通道业务,导致通道业务规模出现收缩。1 集合资金信托占比有所提升,事务管理类规模出现收缩

从信托资金来源分析,2018年一季度单一资金信托余额为11.66万亿,占比45.54%;集合资金信托余额9.92万亿,占比38.73%;财产权信托余额为4.03万亿,占比为15.73%。与2017年底相比,集合资金信托小幅增加0.02万亿,占比提升近一个百分点;单一资金信托有所收缩,虽然占比仍接近一半,但占比较2017年底下降了0.19个百分点;财产权信托规模减少,占比下降。

从信托功能角度分析,2018年一季度融资类信托规模为4.43万亿,占比由16.87%上升至17.28%,投资类信托规模为6.05万亿元,占比由23.51%上升至23.60%,事务管理类信托规模为15.14万亿元,占比为59.12%。与2017年底相比,事务管理类信托规模出现收缩,占比也下降了0.5个百分点,2018年通道业务“控规模”效果初显。实业信托、房地产信托规模增长,同业信托收缩幅度较大 从资金信托投向领域来看,2018年一季度占比最高的仍是工商企业(28.25%),然后依次是金融机构(17.78%)、基础产业(14.40%)、证券市场(13.86%)和房地产领域(10.99%)。投向工商企业领域和房地产领域的占比较2017年底有所提升,投向金融机构、基础产业、证券市场的占比则有所下降。

2018年一季度工商企业信托余额为6.15万亿,较2017年四季度环比增长0.90%,为2018年一季度仅有的两个规模增加的领域之一。房地产信托余额为2.37万亿,较2017年四季度环比增长3.87%,在五个领域中增速排名第一,主要是由于目前房地产市场强监管压力下传统融资渠道进一步受限,信托成为部分地产缓解资金压力的重要渠道,加之房地产通过信托融资不受自有资金限制、房地产信托在结构设计上较为灵活等优势,导致房地产信托需求一直处于高位。

一季度投向金融机构的规模为3.84万亿,较2017年四季度规模环比下降了6.61%,为五个领域中下降幅度最大的领域,观察同比数据也可以发现,金融机构信托同比增速持续走低,主要是由于近年来通道、多层嵌套等现象受到了整治,强监管背景下套利空间进一步缩小,同业业务出现一定程度的收缩。2018年一季度投向基础产业的规模为3.11万亿,较2017年四季度环比下降2.07%;证券投资信托规模为2.99万亿,较2017年四季度下降3.53%。

观察同比数据,可以发现,2018年一季度所有领域同比增速均出现不同程度的下降。同比增速最高的为房地产,其次为工商企业,而金融机构、基础产业、证券市场则同比增速较低。特色业务规模均有所收缩,银信合作下降明显

2018年一季度信托公司各项特色业务规模都出现收缩,占比变化较小。2018年一季度银信业务规模为59713.65亿,较2017年底下降3.22%,这与去通道、减嵌套的强监管下,银信合作通道业务的减少有关。2018年一季度信政业务规模为11919.15亿,较2017年四季度环比减少4.75%,自从43号文出台以来,地方政府举债受到严格规范,传统的政信合作模式受到冲击,近几年信政业务规模连年走低。一季度私募基金业务规模为6872.45亿,较2017年底减少1.50%。

(二)2018年上半年调研显示控规模确实得到执行

截止2018年7月底,信托业协会尚未公布2018年二季度规模的情况,为进一步掌握行业规模变化动态,公司研发部调研近20家信托公司,仅两家公司因为主动管理业务占多数且本身信托规模小,因而控制规模的压力不大,其他18家左右的公司均在大力控制规模增长,例如某行业排名前三的信托公司,上半年规模与去年年底相比减少7.5%,另外其他三家信托公司的规模与去年年底相比也在7%左右,甚至有2家公司表示目前完全不开展通道业务,其他剩余的公司均在不同程度上进行规模的控制。总的来看,依据调研反馈的情况,2018年信托行业基本围绕“控规模”主旋律经营,采取停止所有或者停止部分通道业务方式。

三、战略重点及创新方向

依据行业信托公司2017年年报公布的战略重点即创新业务方向可以发现,营收排名前列的信托公司高度聚焦“投行、资管、财务”,并往综合方向发展,中游信托公司依据股东资源地域优势、历史积累等资源禀赋发展差异比较大,下游信托公司则呈现布局点状业务,寻求重点突破的业务特点。通过进一步跟踪与调研2018年上半年信托公司转型业务方向,发展主动管理业务已经成为必然趋势,消费金融/普惠金融受到多家信托公司重点关注,部分信托公司依然在坚守地产领域不动摇,ABS/ABN受关注度不减,其他方面如服务信托、长租公寓受到部分信托公司重点推进。

(一)行业信托公司战略规划情况的梳理

依据信托公司公布的2017年年报,大部分信托公司也在积极调整新的发展战略,适应形势的发展和变化。依据2017年信托公司年报及公开信息显示,共有54家公司开展了创新业务,相比2015年增加了5家。从2015年到2017年,创新业务整体范围变化不大,但是资产证券化,消费金融及家族信托等业务在创新业务中的占比上升。以2017年营业收入为准将68家信托公司分为前列(1-20),中游(21-40)及下游(41-68),可以发现不同梯队的战略选择有所不同。依据观察,三个不同区间内的公司战略方向有着明显共性,但随着行业排名由高到低变化,战略表述越来越具体到业务层面,业务关注面由宽变窄。第一梯队,前列公司高度聚焦“投行、资管、财富”三大板块。前列公司战略表述高度一致,业务范围较广,普遍致力于打造一流综合金融服务提供商,总体来看,排名靠前的信托公司战略制定显示了高度一致性,关注业务范围广泛,定位清晰。第二梯队,中游公司依据资源禀赋不同差异性较大。中游公司战略差异较大,优势类别不一致。中游公司依据不同优势资源禀赋,主要可以分为三大类,即股东背景优势、地域战略优势及上市集团优势,其中尤以依托股东背景优势最为普遍。第三梯队,下游公司布局点状业务,寻求重点突破。下游公司聚焦点状业务,整体方向较为分散,力图寻求重点突破。依据观察可以看到,大量下游公司专注少数业务类别而非整体板块,寻求重点突破的优势业务,期望争取单项超前。

(二)行业转型主动管理业务,资产证券化、消费金融等受到行业重点关注 从具体的业务层面来看,依据各家信托公司公布的2017年年报,创新业务整体范围变化不大,个别业务权重起伏较大。与2015年创新业务开展情况对比,资产证券化、小微消费金融、家族信托、财富管理及以能源环保为代表的绿色信托业务增长迅速,分列2017年创新业务开展的前五名,是各家信托公司业务创新的重点。相比之下,并购重组,定增,新三板等创新业务萎缩严重。2015年各层次资本市场火爆,之后两年进入平稳期,一定程度上造成了上述业务的萎缩。供应链金融及农业类信托逐渐成为了一些公司重点关注的创新方向。此外,多家公司与保险公司合作推出保险金信托,实现将保险、养老、医疗等业务与信托服务相结合,降低专属私人高端财富管理门槛,提供私人保单管家等服务。为进一步了解各家信托公司的2018年公司战略的执行情况,公司研究发展部进一步对2018年上半年近20家信托公司的创新业务发展方向进行跟踪与调研。依据调研的结果,消费金融、资产证券化、家族信托、股权投资、供应链、小微企业、家族信托、资本市场、地产成为主要的创新业务,部分信托公司也有开展不动产特色业务,例如长租公寓、船舶投资等不动产的投资。

第二篇:信托行业调研报告(最终版)

信托行业调研报告

一、信托行业概况:

信托公司是“受人之托、代人理财”的专业财富管理机构,可以直接跨越资本市场、货币市场和实业投资领域。它与银行、公募基金、保险并列金融业四大支柱。近年来我国信托业发展迅速,2015年末,全国68家(其中陕西省3家,分别是长安信托、陕国投、西部信托)信托公司管理的信托资产规模为16.30万亿元,较2014年末13.98万亿元,同比增长16.60%,较2014年28.14%的增速有所下降。2015年末,信托资金运用于贷款5.3万亿,占比36.49%。信托资产按来源划分,单一资金信托余额9.35万亿,占比57.36%;集合资金信托5.34万亿,占比32.78%;财产管理信托余额1.6万亿,占比9.87%。2015年末,信托业实现营业收入1176.06亿元,较2014年末的954.95亿元同比增长23.15%,较2015年3季度环比增长27.27%。相较2014年14.70%的同比增速,2015年经营业绩表现良好。2015年末信托业的风险项目个数为464个,资产规模为973亿元,比第3季度末的1083亿元减少110亿元,环比下降10.16%。在973亿元的风险项目中,其中集合类信托占比为61%,单一类信托占比为37%。对应16.30万亿元的信托资产规模,不良率为0.6%,比3季度末的0.69%略有下降。

二、信托资金投向:

2015年末数据显示,14.69万亿元资金信托依然投向五大领域,资金信托投向依次是:工商企业(22.51%)、证券市场(20.35%)、金融机构(17.93%)、基础产业(17.89%)、房地产业(8.76%)。主要行业: 农、林、牧、渔业9770178.98、租赁和商务服务业141772598.37、采矿业20953684.61、房地产业138821884.66、建筑业98556752.13、制造业40977441.57、水利、环境和公共设施管理业141070160.55、电力、燃气及水的生产和供应业27140404.66、居民服务和其他服务业9516464.73、教育1568273.8、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50031671.7、卫生、社会保障和社会福利业2664539.12、信息传输、计算机服务和软件业10447556.29、文化、体育和娱乐业8549489.56、批发和零售业50720795.41、公共管理和社会组织7512295.04、住宿和餐饮业6946729.72、金融业531207154.64、科学研究、技术服务和地质勘查业3602495.54、其他108147684.06。

1、工商企业。支持实体经济是信托行业科学发展的基本点。就流向工商企业的信托资金规模来说,2015年末为3.31万亿元,比2014年的3.13亿元增长5.75%,比2013年的2.90亿元增长14.14%。2013年后,工商企业占比出现了下滑倾向,2013-2015年占比分别为28.14%、24.03%、22.51%。工商企业占比下降的主要原因是总需求疲软,在供给大于需求的经济形势下,企业有盈利的投资机会相对较少,信托公司将资金投向工商企业变得十分谨慎,必然减少流向工商企业的资金数。

2、证券投资。2015年证券投资超越金融机构和基础产业成为资金信托的第二大配置领域,规模为2.99万亿元,同比增长61.62%,2015年末规模占比为20.35%,高于2014年末的14.18%。从细分结构来看,债券投资规模为1.55万亿元,较2014年末的1.16万亿元增长33.62%;2015年末占比是10.55%,高于2014年末的8.86%,债券占比超过股票。2015年末投向股票的资金信托为1.11万亿元,较2014年末的0.55万亿元增长101.82%;投向股票的信托资金占比为7.56%,比2014年末的4.23%多3.33个百分点。就资金配置增长率来说,2015年流向基金的信托资金规模为3296.52亿元,同比增长131.40%,增幅名列前茅,占比为2.24%,比2014年末的1.09%占比多了一倍以上。

3、金融机构。自2013年以来,金融机构一直是第三大信托资金配置领域。2015年末,资金信托对金融机构的投资规模为2.63万亿元,同比增长15.86%,环比2015年3季度末增长10.97%;资金占比为17.93%,比2014年4季度末的17.39%略高。

4、基础产业。2015年末,资金信托对基础产业的投资规模为2.63万亿元,较2014年的2.77万亿元同比下降5.05%,较2013年的2.60万亿元增长1.15%。2015年末规模占比为17.89%,比2014年4季度末的21.24%减少了3.35个百分点。基础产业长期来是第二大信托资金配置领域,但规模占比一直呈下降趋势,2015年末下降到第四位,排在金融机构之后,与经济下行社会需求不足有一定关系。

5、房地产业。房地产业是资金信托配置的第五大领域。2015年末的信托资金规模为1.29万亿元,同比下降1.53%,与2015年3季度末的1.29万亿元持平。2015年末资金占比为8.76%,比2014年末的10.04%减少1.28个百分点。

三、当地主要信托公司情况

1、陕西省国际信托股份有限公司(简称陕国投,证券代码:000563)前身为陕西省金融联合投资公司(简称陕金联)。1984年陕金联的设立,标志着陕西现代信托业的诞生。1994年1月10日,陕国投在深圳证券交易所上市,标志着中国非银行金融上市机构的诞生。陕国投是陕西首家上市的省属金融机构,也中西部地区唯一的上市信托公司。公司总股本12.15亿股,公司净资产38.14亿元。2014年实现营业收入8.35亿元,实现利润总额4.68亿元,为省内融资334.27亿元。2015年上半年实现营业收入7.19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68.36%;计提1.48亿元减值准备后实现利润总额3.86亿元,比上年增长31.38%;实现净利润2.89亿元,比上年增长31.62%;新增信托项目249个,新增信托规模726.01亿元。截至2015年6月底,公司管理信托总资产规模1,878.06亿元。目前,实际控制人为陕西省国资委,大股东是陕西省煤业化工集团公司。客户性质:国有企业占比90%左右。如:西咸新区组团、西安曲江临潼管委会、浐灞土储、西投控股、榆林城投、阳光城集团、天朗地产、雅荷地产、恒天地产。客户行业分布:运输业、装备制造业、采掘业、房地产业、文化旅游产业、矿产能源、公共基础设施等。贷款余额:全省共计334亿,信托形式:单一信托占比70%,集合信托占比25%,财产权占比5%。贷款到期解决方案:大部分贷款业务到期后借款人可以正常还款,其次少部分业务出现风险信托公司会刚性兑付后直接走司法程序,如无法刚性兑付则考虑使用自有资金还旧借新,后续再发新的信托产品填补,或者在贷款到期前发行新的信托产品归还原贷款。

2、长安国际信托有限公司于1986年经中国人民银行批准成立。1999年12月公司增资改制为有限责任公司,更名为“长安国际信托投资有限公司”。2008年2月经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批准,公司换领新的金融许可证。2011年11月经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批准,并经工商登记,公司整体变更为股份有限公司,同时更名为“长安国际信托股份有限公司”。长安国际信托股份有限公司立足古城西安,业务伸展至环渤海、长三角、珠三角以及西南重镇,与2007年相比2012年公司信托资产规模扩大91.12倍,集合资金信托计划发行扩大14倍,营业收入扩大46倍,信托业务收入扩大73倍,净利润扩大25倍。目前公司注册资本为人民币33.3亿元,股东西安投资控股有限公司、上海证大投资管理有限公司、深圳市淳大投资有限公司、陕西鼓风机(集团)有限公司、西安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科技投资服务中心、西安电视台作为股份有限公司。客户贷款余额:全国目前有1250亿,陕西大约有400多亿。客户性质:90%以上国有企业;客户行业分布:以房地产、矿产能源、基础设施、医疗、工商企业等为主。信托形式:单一信托占到60%以上,集合信托约30%,财产权占比10%。到期解决方案:绝大部分贷款业务到期后借款人可以正常还款,其次少部分业务出现风险信托公司会刚性兑付后直接走司法程序。

3、中航信托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航信托”)的前身是江西江南信托股份有限公司。经中国银监会批准,公司于2009年12月底完成重新登记并正式开业。公司由中国航空工业集团公司、中国航空技术深圳有限公司、(新加坡)华侨银行有限公司等5家机构共同发起设立,注册地为江西南昌市,目前注册资本为16.86亿元。公司是中航工业旗下重要的金融平台之一,具有强大的股东背景和现实资源优势,对促进业务发展和强化经营管理提供支持。公司按照“立足江西、依托航空、面向全国”的思路,积极搭建业务团队及直销网络,已在北京、上海、广州、深圳、西安等14个城市设立了20个信托业务团队和10个区域财富中心。客户性质:国企占比95%左右。客户行业分布:基础设施建设,民用航空,房地产,科技型工商企业。贷款余额:陕西地区客户比较少,仅有5亿。信托形式:单一信托占比70%,集合信托约占20%,财产权占10%。到期解决方案:到期解决方案:绝大部分贷款业务到期后借款人可以正常还款,其次少部分业务出现风险信托公司会刚性兑付后直接走司法程序。

4、中融国际信托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融信托”)是经中国银监会批准设立的金融机构,前身为哈尔滨国际信托投资公司,成立于1987年。注册地为黑龙江省哈尔滨市南岗区嵩山路33号,主要办公地为北京市西城区金融街武定侯街2号。公司目前注册资本60亿元,经纬纺织机械股份有限公司(央企恒天集团下属A+H股上市公司)、中植企业集团有限公司、哈尔滨投资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及沈阳安泰达商贸有限公司分别持股37.47%、32.99%、21.54%和8.01%。公司目前员工1700余人,分布于全国20余个主要城市。银监会对公司2011年监管评级(最新)为2C级。2014年末,公司管理资产 7,227.93 亿元,较年初增加 2,345.7 亿元,增长48.05%。其中,自有资产 122 亿元,占 1.69%;信托资产 7,105.93 亿元,占 98.31%。公司实现收入 55.31 亿元,较上年增加 6.33 亿元,增长 12.93%;公司净资产 98.05 亿元,较年初增长 28.25%;净资本 87.13亿元,较年初增长 25.38%;风险资本 74.83 亿元,较年初增长 54.89%;净资本覆盖率116.43 %,净资本结余 12.3 亿元。客户性质:国企占比85%以上。行业分布:房地产、证券、工商企业及基础设施领域,其中房地产业务重点由住宅项目转至保障房业务、工业地产转商用、城市写字楼改造升级等方向,同时谨慎开展新增业务,逐渐压缩房地产业务规模。贷款余额:陕西地区总金额36亿,民营企业10亿。信托形式:单一信托占比40%,集合信托占比45%,财产权占比15%。到期解决方案:到期解决方案:绝大部分贷款业务到期后借款人可以正常还款,其次少部分业务出现风险信托公司会刚性兑付后直接走司法程序。

5、中信信托有限责任公司是以信托业务为主业的全国性非银行金融机构,是资产管理规模最大、综合实力领先的信托公司,2009年被推举为中国信托业协会会长(理事长)单位,并于2012年获得连任。中信集团由原国家副主席荣毅仁先生于1979年创办,而中信信托是中信集团旗下系统重要成员企业。公司注册资本为人民币100亿元(其中外汇2,300万美元),股东是中国中信有限公司和中信兴业投资集团有限公司。截至2014年12月31日,公司实际管理资产规模超一万亿元人民币,连续第8年位居行业首位;为受益人分配信托收益超370亿元,上缴各类税金16.66亿元,创造净利润28.12亿元。客户性质:国企占比50%以上。客户行业分布:房地产、政府融资平台、矿产能源。贷款余额:西安地区有40多亿,其中民营企业占20亿。信托形式:单一信托占比55%,集合信托占比20%,财产权占比25%。到期解决方案:到期解决方案:绝大部分贷款业务到期后借款人可以正常还款,其次少部分业务出现风险信托公司会刚性兑付后直接走司法程序。

四、市场情况总结

根据近期走访了解陕西市场上的信托公司情况我们发现,目前各家信托公司的贷款发放对象主要以大型国有企业或各级政府融资平台为主,也有少量实力非常强的大型民营企业,行业主要集中在政府公共基础设施、文化旅游、房地产、矿产能源、工商企业等规模较大风险较低的行业。在陕西地区贷款余额以陕国投、长安信托、西部信托规模较大,其他外地信托公司在陕西的余额普遍较小。信托形式大部分以单一资金信托为主,集合信托占小部分。贷款到期解决方案:大部分贷款业务到期后借款人可以正常还款,其次少部分业务出现风险信托公司会刚性兑付后直接走司法程序,如无法刚性兑付则考虑使用自有资金还旧借新,后续再发新的信托产品填补,或者在贷款到期前发行新的信托产品归还原贷款。与我司转贷业务可能进行对接的主要集中在民营房地产企业单一资金信托贷款,其他国有企业或政府融资平台项目很难与我司业务进行对接。

第三篇:《中国家族信托行业发展报告2016》

独家 |《中国家族信托行业发展报告2016》

12月8日,北京银行联合北京信托与中国社会科学院金融研究所财富管理研究中心、**财经大学中国银行业研究中心合作发布了《中国家族信托行业发展报告(2016)》。智信资产管理研究院首发。

12月8日,北京银行联合北京信托与中国社会科学院金融研究所财富管理研究中心、**财经大学中国银行业研究中心合作发布了《中国家族信托行业发展报告(2016)》。这是国内首份权威的家族信托行业研究报告。报告预测,羽翼渐丰的中国家族信托市场将在财富管理大格局中振翅高飞。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国家金融与发展实验室理事长李扬,中国银行业协会党委**、专职副会长潘光伟,**财经大学校长王广谦,中国信托业协会等相关机构专家学者出席发布会。

《中国家族信托行业发展报告(2016)》指出,家族信托肇始于英国、发展于欧美并盛行于离岸市场,在历史与实践中成为私人银行与信托制度的本源业务。作为私人银行与家族财富管理的核心工具,各类形式的家族信托近年来在亚太地区蓬勃兴起,其未来业务重心在中国。经历了30多年的财富快速积累期后,中国“第一代”富豪已经进入了世代传承、家业交替的历史时期,从财富规模和财富人群的社会学特征来看,当前中国正开启一场人类历史上规模最大的财富转移运动。自2013“中国家族信托元年”北京银行、北京信托等国内首批商业银行、信托公司推出家族信托业务以来,财产传承和保障的关注度正创新高。三年来,家族信托从业机构和资产规模快速发展,家族信托业务未来将成为财富管理领域新的蓝海。

报告研究了中国家族信托市场概况,并从我国传统文化渊源、目前家族信托业务参与机构、产品服务主要类型等方面进行了深入分析,对未来五年家族信托行业的前景进行展望和预测,同时针对性地提出发展建议。报告主要观点如下:

中国境内目前已有21家信托机构和14家商业银行开展了家族信托业务,家族信托规模约为441.8亿元。展望2020年,中国本土家族信托规模可达6275.5亿元。

中国家族信托业务的兴起源于水到渠成的客户需求与私人银行的供给侧创新。目前国内居民可投资资产中的金融产品及服务转化率仅为27%,提升空间巨大。

中国本土家族信托业务必将陪伴当代民营企业群体的家业传承。以课题组研究的100家民营企业为样本来看,民营企业家业治理仍然处在初级阶段,正在或已经完成传承的家族企业占比不足40%,创始人多在60岁以后才考虑传承问题。其中已完成传承家族企业中“传贤传亲比”为三七开(即70%由家族继承人接力家族企业);家族传承的“传男传女”性别中男性占比达71%。中国第一代家族正面临金融、产业、姻缘与血缘 “三期叠加”的风险。家族与企业的股权、不动产等财富主要构成有待梳理;家族宪章与家族办公室(Family Office)等家族治理顶层设计尚属空白;家族信托在家业治理方面的应用将是一片蓝海。中国家族信托业务发展如今方兴未艾,正是中国传统信义文化与现代信托制度结合的良好开端。信托制度虽始于英国,但中华文明在5000年的发展历史中,也呈现出源远流长的信义重托文化:典型案例如春秋时期的赵氏孤儿、三国时期的白帝城托孤。儒家文化对现代家族信托服务具有重要借鉴意义。清末民初的盛宣怀家族愚斋义庄制度、李经方家族五代传承架构以及曾国藩家族无形资产有形转化等案例对今天的家族财富传承具借鉴意义。目前国内从事家族财富管理的机构以信托公司和商业银行为主,还包括第三方机构、家族办公室等,从事家族财富管理的业务模式各具特色,初步归结为资产管理型、竞争合作型、投行/基金型、机构部门型和三方平台型等模式。

国内家族信托服务主要采取量身定制的服务模式,具体业务主要围绕资产配置、事务管理、财富传承、保险信托和公益慈善等方面开展。客户关系的主导权、信托方案的设计能力、资产配置的实施水平是当前国内家族信托服务的三大核心要素。由此决定了商业银行私人银行在本土家族信托市场的主导地位。

中国家族信托行业经历三年的探索与创新,目前仍处在市场培育的初级阶段。展望未来,家族信托在中国的推广将经历雏形、成长与成熟三个阶段。在雏形阶段,“中国式家族信托”将聚焦老龄化时代的姻缘与血缘风险防范;在成长阶段,本土家族信托将成为超高净值客户财富管理的中枢,担任金融、不动产等主要载体;在成熟阶段,中国家族信托行业将成为民营企业家家族与事业管理载体,服务于客户家族财产与企业股权、债权综合管理,通过家族信托与家族办公室(Family Office)有机结合陪伴家族的永续传承。

基于现有法律法规的保障和支持,在我国境内设立家族信托具备法律可行性。“一法三规”构成了当前国内营业信托监管的法律制度体系,《信托法》与《合同法》等基础法律为中国本土设立他益信托奠定了法制基础。中国本土的家族信托业务应当受到客户、业界、监管机构和公众媒体的充分肯定。杜绝崇洋媚外、立足中国特色、量身打造家族信托契约是中国第一代私人银行从业者的历史使命。

中国本土家族信托面临的八项不利因素:主体地位的单一性;保密制度的不足性;隔离功能的弱有效;登记制度缺乏操作性规定;税收制度的空白点;监察制度的局限性;信托判例的稀缺性;财产运用的域内性。

以家族信托方式开展家族财富传承规划,建议:一是做好家族分析,特别是无形资产中的社会资本、教育资本和人力资本等科学分析。二是优选最佳传承方式,特别是价值观理念的传承。三是莫忘动态调整,制定家族财富管理策略时要根据实际情况留有调整余地。四是选择专业机构、依赖专业人才是家族财富管理的王道。在监管政策方面,建议规范准入门槛,针对家族信托业务实施牌照准入,考虑给予银行私人银行业务财产信托牌照;创新服务主体,鼓励商业银行与信托公司合作设立家族财富管理子公司。

第四篇:我国信托行业深度专题研究

我国信托行业深度专题研究(附68家信托公司最全信息汇总)

信托公司虽然号称金融业的四大支柱之一,但在我国金融业中地位曾经是那么不显眼,当年信托规模超过保险业还引起市场一片惊呼。从发展过程来看,它曾经历六次大整顿,现在可能正面临第七次整顿,信托乱象伴随着金融乱象,信托公司的发展历程中也印着金融业的发展痕迹,繁华抑或是遗梦。

一、信托的基本内涵及发展历程

(一)基本内涵

信托行业和银行业、证券业、保险业并称为中国的四大金融行业,也是经营范围最广的一个领域,我们目前所熟知的受益权、收益权等等均来源于信托行业。信托最早起源于英国,但美国开办了世界上第一家信托投资公司(最初由保险公司经营,农民放款信托投资公司,1822年)。发展模式上看,英美国家的信托主要以私人财产传承和税收规划、公益信托、财富管理(包括私人银行和家族信托等)、资产证券化(天然的SPV载体)等四个业务为主(即个人事务和证券投资信托)。日本的信托模式主要以资金信托为主,业务范围上和银行相互补充,经营长期融资业务。谈到信托主要涉及三个概念,即信托、信托公司、信托业务。

1、信托是指委托人基于对受托人的信任,将其财产权委托给受托人,由受托人按委托人的意愿以自己的名义,为受益人的利益或者特定目的,进行管理或者处分的行为,简而言之即为“受人之托、代人理财”。定义来源于《信托法》。

2、信托公司是指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和《信托公司管理办法(修订稿)》设立的主要经营信托业务的金融机构。

3、信托业务是指信托公司以营业和收取报酬为目的,以受托人身份承诺信托和处理信托事务的经营行为。定义来源于《信托公司管理办法(修订稿)》。

信托的投资起点均是100万,但单笔委托金额在300万元以上的自然人投资者和合格的机构投资者数量则不受限制,其中我们常常听到的信托受益权为等额份额的信托单位。

(二)信托业的发展历程:近40年经历六次整顿

1、我国信托业始于上海(1921年成立中国通商信托公司),在1949-1978年期间由于实行计划经济体制而没有发展信托业务。1979年国内恢复信托业务,同年10月我国第一家信托机构成立(中国国际信托投资公司),之后信托公司纷纷设立,在1988年达到最高峰时甚至有1000多家。不过在21世纪之前,由于我国一直没有一部统一的信托法(2001年才发布),导致我国信托业的发展一直比较紊乱,2001年之前信托业经历五次大整顿,2001-2007年是规范调整的阶段,2007年之后银信合作不断深化让信托业迈入快速发展的轨道。

2、我国的信托业在早期发展阶段,定位较为不清晰,基本上是变相从事银行信贷业务,罕有真正从事信托业务的信托公司。可以说进入21世纪以来,信托业的每一次快速发展都离不开和银行的合作,包括资本市场的配资、房地产与政信合作业务、理财合作业务、利用信托优势帮助银行规避监管等等,这期间,银行与信托相互鼓励与打气,不断进行金融创新,在助力银行发展的同时,也迎来了信托业的发展机遇,信托业规模也得以大幅增长,银信合作成为金融业中最为耀眼的创新业务。2012年,券商、基金、保险等领域纷纷依照信托业的模式,放开监管,中国所谓的大资管元年正是从2012年开始,银行与非银机构的合作造就了近5年的影子银行疯狂发展。具体来看,2003年银监会接手信托公司的监管权后,重塑监管架构。2007年银监会发布新两规(和《信托法》并称为“一法两规”),使信托公司的业务发展逐步迈入正轨,之后适逢2006-2007年的大牛市、2008年的金融危机以及2008-2009年的4万亿元刺激计划,银信合作得到空间发展,这期间由于银行信贷规模受到管控、表外业务需求急速增长的情况下,配资业务(两轮大牛市)、政信等基建业务和房地产业务(源于信贷规模管控等)、理财资金通过信托发放贷款等通道业务开始大幅发展。当然,业务在不断发展的同时,风险也隐患也明显增加。2010年以来银监会开始出台相关政策进行约束,但信托公司天然的业务优势总能为其打开新一轮的业务发展空间。当然这一银监体系内部的合作模式使得证监会和保监会艳羡不已,2012年之后证监会体系下的机构也复制信托的业务模式得以快速发展,保监会也出台相关政策放开保险资管业务。在2012-2017年的这五年时间,大资管业务为主的影子银行业务催生了各种业务类型,也导致金融强监管和去杠杆进程在2017年正式开始。

3、进入2017年以来,信托业正面临日益严厉的监管,金融监管一统是大趋势,回归本源正成为各信托机构的努力方向。

二、信托公司的监管架构、业务范围及规模演变

(一)信托业的监管架构:一体三翼

目前信托业的监管架构包括中国银保监会信托部、中国信托业协会、中国信托登记公司和中国信托业保障基金。1、2015年3月,中国银监会内部监管架构变革,正式成立信托监督管理部(之前由非银部管理),信托被独立出来进行监管,第一任主帅为邓智毅(据悉将出任东方资产总裁,湖北银监局局长赖秀福将接棒)。

2、中国信托业协会成立于2005年5月,是信托业的自律组织,于2015年推出《信托公司行业评级指引(试行)》,简称“短剑”体系(CRIS)(包括资本实力指标、风险管理能力指标、增值能力指标和社会责任指标四个方面。该评级体系与银监会的《信托公司监管评级与分类监管指引(2014年8月修订)》相互弥补。

3、中国信托登记公司(简称中信登)于2016年12月26日正式揭牌成立,其中中债登持股51%,中信信托、重庆信托、中融信托、建信信托、上海信托、民生信托、中航信托、平安信托等8家信托公司分别持股3.33%,中国信托业协会和中国信托业保障基金分别持股0.33%和2%。中信登的业务范围包括:信托产品、受益权信息及其变动情况登记,信托受益权账户设立和管理,信托产品发行、交易、清算、结算、估值、信息披露、查询、咨询和培训等服务以及部分监管职能。

4、中国信托业保障基金于2014年12月12日成立,保障基金主要由信托业市场参与者共同筹集,用于化解和处置信托业风险的行业互助资金。

(二)信托业的业务范围:几乎无所不包

信托业可能是业务范围最广的一类金融行业,几乎无所不能,具体包括信托贷款、投行业务、证券业务、基金业务、租赁业务、保管业务等等。具体来看:

1、包括资金信托、财产(权)信托、公益信托、慈善信托等四大信托业务,其中财产(权)信托又包括动产信托、不动产信托、有价证券信托及其它等。

2、可以发起设立基金公司从事投资基金业务。

3、可以从事重组、并购、项目融资、公司理财、财务顾问、证券承销等投行业务。

4、可以办理居间、咨询、资信调查、保管及保管箱、对外担保、外汇信托业务。

5、信托公司管理运用或处分信托财产时,可以依照信托文件的约定,采取投资、出售、存放同业、买入返售、租赁、贷款等方式进行。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另有规定的,从其规定。信托公司不得以卖出回购方式管理运用信托财产。

6、可以根据市场需要,按照信托目的、信托财产的种类或者对信托财产管理方式的不同设置信托业务品种。

但是对于信托公司的固有业务,则有一些限制,信托公司固有投资业务限定为金融类公司股权投资、金融产品投资和自用固定资产投资。此外,《信托公司管理办法》规定信托公司不得开展除同业拆入业务以外的其他负债业务,且同业拆入余额不得超过其净资产的20%。且对外担保余额不得超过其净资产的50%。

三、信托业的规模演变:快速扩张的15年几乎一路高歌

信托行业的资产分为固有资产(表内)和信托资产(表外)两类,这里面讨论得主要是信托资产,而事实上从信托的法律属性上来看,表外业务是信托行业的天然业务,反倒是表内业务显得较为另类,这一点刚好和银行业相反。

(一)2002年底我国信托资产余额仅为7000亿元,2012年大资管元年规模突破5万亿元(2008年金融危机时尚不足1.5万亿元),10年时间增长了6倍左右。

(二)2012年之后,我国信托业开始快速发展,2017年底信托资产余额达到26.25万亿元,大资管的最初五年,信托资产实现超过5倍的增长,这两次增长均利益于信托与银行的深度合作。

(三)在金融监管加强的2017年,信托业仍然一枝独秀保持快速增长,特别是在其它通道(如基金子公司、券商资管等)规模明显压缩的情况下,信托资产余额全年反而大幅增长了6万亿元,规模从20.22万亿元大幅增长至26.25万亿元。

(四)进入2018年,监管重点由银行转移至信托,并且开始查缺补漏,信托业业务面临萎缩,一季度规模下降0.64万亿元,这是15年以来的第二次下降(上次为2015年3季度下降0.25万亿元),不得不引起警惕。

(五)在2013年三季度至2016年一季度期间,信托资产增速保持长达三年的趋势下降,这一时间主要是由于大资管时代,各类监管机构纷纷放松所辖行业(如证券、保险、基金等),使得竞争变得尤为激励。

可以看出,实际上从2010年开始信托资产的增长便相对比较稳定,这同样是利益于银信合作,2008年的4万亿元刺激计划以及信贷规模管控为银信合作提供了天然的土壤,只赚取通道费的信托省时省力,在这期间取得了飞速的发展。

四、信托产品的结构演变:偏离主业越来越远的水中映月

银监会在2016年曾试图将资金来源和资金运用两个角度混合,把信托分为八大类(债权信托、股权信托、标准化产品信托、同业信托、财产信托、资产证券化信托、公益信托和事务信托),但后来出于各种原因,而不了了之,分类方式是否有变化尚不确定。现在我们仍然从资金来源和资金运用两个角度进行拆分研究。

(一)信托资金来源结构:单一资金、集合资金和财产权信托的来来往往

1、从资金来源看,信托可以分为资金信托和财产信托,而资金信托(就是把货币资金直接给信托公司)又可以根据委托人数量进一步划分为单一资金信托(只有1个委托人)和集合资金信托(超过1个委托人)。其中,集合信托期限不得少于1年,且信息需要公开,风险相对较小。而财产信托是指将非货币形式的财产、财产权等委托给信托公司管理(包括房产、股权、债权、名画、古董等等)。

2、集合信托一般投资于监管部门批准发行或上市的金融品种,且委托人多为自然人、信托公司在资金运用过程中起主导作用,在股权投资和证券投资的集合信托产品中经常借助于分级,是最正常的信托产品,就像是买一个理财产品。

3、单一信托由于信息无须公开、私密性较好、资金运用和来源几乎均较单

一、委托人在资金运用过程中起主导作用等特点,通道业务类较多。

4、从构成来看,单一资金信托一直占据主导地位,其占比最高在2008年底曾达到83.27%,之后趋势性下降到目前仍然高达45.54%。我们看到集合资金信托占比已升至近40%%,管理财产信托占比也已升至15%以上。

5、本质上看,现在集合信托、财产权信托很多情况下也是为了规避监管,如地方政府如果需要融资,出于监管需要无法从银行获得,便会找到信托公司,发一个集合资金信托计划募集资金。对于财产权信托同样如此,即商业银行将贷款类资产或其收益权直接转让给信托公司,由信托公司发行财产权计划进行接盘等等。

(二)信托资金运用结构:事务管理类信托一骑绝尘、投资类信托步履蹒跚 从信托资金运用来看,可以分为三大类(即融资类、投资类和事务管理类)。

1、融资类信托是指在信托资金与借款人之间形成债权债务关系的信托,即像贷款类资产一样,有固定的收益来源、有明确的抵押担保等,具体包括贷款类信托、债权投资信托、融资租赁信托等等。而与此相对应得是投资类信托,即在信托资金与借款人之间形成股权关系的信托,收益来源不固定,风险相对来说较小,具体包括证券投资信托、股权投资信托、权益投资信托等等。

2、事务管理类信托目前还没有明确的定义,可以简单理解为除融资类信托和投资类信托之外,既不负债募集资金、也不负责寻找资产,只是负责监管、结算、托管、清算、通道等事务性工作,这里面通道业务的性质更多一点,即为规避投资范围、杠杆约束等监管要求的通道类业务,没起到什么作用,也是今年监管的重点督察对象。

3、可以看出,从2012年开始,事务管理类信托占比便开始大幅攀升,从2012年的12%左右已经升至2017年底的59.62%,5年的时间提升了47个百分点以上。

4、相较之下,融资类信托则从2008年60%以上大幅降至目前的15%附近,投资类信托则有起伏,目前也仅略超过20%。

5、不过,今年一季度,事务管理类信托占比略有下降,已由59.62%降至59.12%,下降0.5个百分点,监管效应已经在发挥作用。

五、信托行业面临的风险和一些常见业务

监管部门在2017年重点整治了银行业,今年的重点已经明确是信托业,去年再次疯狂一年的信托业在今年一季度已现疲弱的迹象。这里主要考虑信托行业所开展的那些以规避监管为目的的业务。

(一)信托行业面临的三大风险

从整个信托行业来看,主要面临信用风险、流动性风险和交叉性风险三个方面,并且主要集中在融资类信托、证券投资信托等斋,这里面最大问题是规避监管要求的信托业务,面临的潜在风险较高,直接表现为资金池业务、出表业务、规避投资业务等等。

(二)信托公司的几种典型风险业务

1、通过TOT模式来做资金池

一层信托有时没办法达到监管的要求(如期限完全匹配等),因此TOT(Trust of Trust)是一种可行的方式,即通过滚动发行的多期限开放式信托产品向投资者募集资金,通过第二层信托产品投资于非标资产,即母基金和子基金的形式,通过这种方式可以达到规避监管、藏匿风险的目的,当然这种模式如果穿透的话仍然存在期限错配的问题,流动性风险不能忽视。

2、通过北金所、银登等交易平台变相开展“非标转标”类资金池业务

这类模式是信托公司首先委托第三方去投资一个资管计划(底层资产为非标等),再设立一个信托资金池,第三方将上述资管计划受益权在交易平台(如北金所、银登等)挂牌,信托公司通过信托资金池去摘牌,以此达到规避投资的目的。从表面上看,信托资金池投资的是标准化份额资产,但究期本质还是通过协议转让的方式完成对接,一是没有流动性,二是价值不公允,三是底层资产不清晰等等,也属于资金池业务,存在流动性风险。

3、帮助银行在体外设立资金池(即名义代销)

这种模式下,银行代销不同期次、滚动发行的信托产品,并负责这些信托产品的统一管理,信托公司在这里仅起到提供资金归集和发放产品的作用,是一个事务管理型信托,但存在责任划分不清的问题。

4、通过财产信托的形式帮助银行信贷资产出表

这里面其实蕴含着两种模式,第一种是商业银行将不良资产转让给资产管理公司代持,并承诺到期回购,资产管理公司将代持的不良资产委托给成立的财产权信托,形成信托收益权,由商业银行负责不良资产的处置清收工作等,并承诺回购信托收益权。其本质上是一种代持行为(即假出表、为了规避监管)。

第二种模式是商业银行直接将信贷资产(收益权)委托给财产权信托,并通过挂牌、证券化等形式由理财产品或第三方机构对接摘牌,达到非标转标和信贷资产出表的目的。这两种模式存在的统一问题是隐性担保以及信托公司面临合规风险。

5、以资金信托方式为银行代持他行资产提供通道便利

这种械下,由于商业银行1受困于监管指标及合规等影响,无法做项目,便将该项目推荐给商业银行2代持,通过资管产品和信托产品两层来做,同时商业银行1与信托公司成立了一个资金信托产品来对接,并对该项目提供保函和承诺回购信托受益权。表面上看是由商业银行2来代持,但实际上是信托代持,信托公司同样面临风险。

六、我国信托公司现状分析

(一)68家信托公司基本情况汇总

1、目前国内只有68家信托公司,这68家信托公司可以进一步划分为16家央企控股,13家金融机构控股(包括金控集团、ABC和银行),29家地方控股、10家民营企业控股。可以说,68家信托公司各有不同,主要因为其股东背景和作业风格不同。2、68家信托公司有11家位于北京、7家位于上海、4家位于杭州,其余如成都、合肥、南昌、南京、深圳、乌鲁木齐、武汉、西安、郑州、重庆等10个城市分别有2家信托公司。

3、目前监管机构已经允许外资机构参股国内信托公司(可以突破20%的比例限制),现阶段国内共有8家信托公司有外资背景,分别为紫金信托(三井住友信托银行,19.99%)、国通信托(东亚银行,19.99%)、中航信托(华侨银行,19.99%)、中粮信托(蒙特利尔银行,19.99%)、百瑞信托(摩根大通,19.99%)、北京国际信托(威益投资,15.30%)、兴业国际银行信托(澳大利亚国民银行,8.42%)和新华信托(巴克莱银行,5.57%)。

4、目68家信托公司中有3家完成了正式上市进程(安信信托和陕国投信托于1994年在A股上市、山东信托于2017年在港股上市),一再被拖慢了发展进程,信托业在最早也一直被视为金融业的异类(有点像今天的P2P),虽然本不应该如此。同时,还有其它3家信托完成了曲线上市(通过借壳),如江苏信托借壳ST舜船曲线上市(2016年12月1日)、昆仑信托借壳ST济柴曲线上市(2016年12月15日)、五矿信托借壳ST金瑞曲线上市(2016年12月16日)。此外,由于信托业的经营范围非常广,某种程度上和证监会的管辖机构具有非常大的业务交叉性,因此上市并不容易,其理由便是主营业务不清晰,所以才有了上述3家信托公司的借壳上市。

(二)51家信托公司2018年以来的产品发行情况

我们搜集了51家信托公司2018年以来发行的产品数据汇总如下,可以看出每家信托公司几乎都有自己的特点,风格差异较大,有的信托公司执着于做通道,信托产品类型全部为其它类(事务管理型)。有的信托公司沉迷于融资类业务,贷款和债权类信托占比较高。也有的信托公司在股权类信托方面造诣较高,如华能信托等。整体上看,做主动管理类的信托公司仍然较小,这里面的中航信托、云南信托、四川信托、国投泰康信托、金谷信托、西藏信托发行了较多的证券投资类信托。七、一些思考

(一)信托业一直被认为是金融业的四大支柱之一,无论是国外还是国内来看,基于信托架构的法律关系优势,信托行业几乎均拥有比较广泛的牌照资格,这是其它四大行业所无法比拟的。

(二)然而,这一优势信托业并没有好好利用,乱象一再丛生,2000年之前的五次整顿,2000年之后的两次整顿(包括本次),金融乱象在信托行业中可谓是体现得最为明显。

(三)信托公司可以发起设立基金、做投行业务、做银行业务等,然而由于通道的便利、赚钱的容易、风险较低等,信托公司沉迷于融资类业务和通道类业务,这虽然有中国经济大环境的使然,但信托公司置自身主业于不顾,拿来主义的作风一次双一次地将自己置身于危险的境地,从这个角度看,2000年以后和2000年以前似乎并没有太大差异。

(四)信托的主业应集中于做高端财富管理、家族信托、慈善信托、资产证券化,信托的风险隔离载体是天然的SPV,是最适合做资产证券化业务的,目前来看信托公司的资产证券化业务似乎仍处于低级阶段,它面临诸多同业的竞争,如基金子公司、券商资管等等。

(五)财产权信托目前在信托业中的发展仍然不够,信托公司的财产信托似乎总是局限于贷款等债权类资产,这实际上是变相的银行的业务,发展在房产、股权等为主的财产信托是当务之急。

(六)我国的阳光私募最初就是基于信托,证券投资类信托目前在一些信托公司也开展得如火如荼,而目前的68家信托公司相较于之前的数百家,具有更高的牌照资源价值,应好好发挥利用信托公司在股权类和权益类领域的先天优势。

(七)关于资管新规的影响,目前市场上的解读仍然比较宏观,严格来讲,信托产品多以私募为主,其适用的内容仍然需要相关细则进一步明确,如果按照资管新规的要求来一一对应难免不合理,有失偏驳,包括通道业务、打破刚性兑付、禁止多层嵌套、禁止期限错配等等。

第五篇:信托

信托公司是如何运作的:

信托公司属于金融机构,严格意义上与其他金融机构的运行并无不同,纵向可以分为后台运营支持、中台风控合规产品研发、前台业务部门,横向业务范围可以分为自营业务与信托业务。

自营业务相对好理解一些,就是信托公司以自有资金进行投资获利的行为,投资的范围和标的基本可以覆盖目前市场上主流的各种投资方式,如果沿着信托公司发展并不长的历史上溯的话,在此前还出现过信托公司作为控股平台上演各种资本运作的好戏,这其中有很多活动就是基于信托公司的自营业务进行的。

与一般的投资型企业和基金不同,信托公司受到净资本管理的约束,因此自营业务的投资应当特别慎重,以确保信托公司在风险资本管理上有足够的腾挪空间。自营业务全行业规模加起来恐怕也不会超过3000亿元,与信托业务的10万亿规模实在相距甚远,因此一般大家关心信托公司关心的都是信托业务。

信托业务的结构相对更为复杂多样,在近几年也吸引了大量的关注,也背负了很多误解,众口铄金,积毁销骨。这也不能苛责现状,毕竟电视上报刊上那些言之凿凿的专家们大部分时候也不甚了了,有时候甚至是在凭想象讲故事。废话少絮,进入正题。

理解信托业务首先要理解信托的概念,信托是一个泊来品,最早是为了解决教会的土地传承问题,以委托-管理的法律关系代替了所有权占有的关系,个人认为古埃及和罗马的遗嘱信托与现代的信托制度还是有些不同的。信托随着时间的推移在英美法系国家逐渐成熟成为一种惯常的处理财产及财产权转移的工具,即财产的所有人将财产委托给第三人,由第三人负责按照约定的方式(主要是为了谁的利益)管理和处分财产。

信托制度传入日本之后,在大陆法系的框架下发生了一定形式的变化,最终形成了日本独特的信托银行制度,这里不再展开。由上述可以看出,信托本质上是构建了一种法律关系,这种法律关系处理的是财产的所有、管理、处分等等一系列事宜。

广义的信托关系在目前的金融市场上无处不在,公募基金本质上就是信托的一个细分领域,银行的表外业务其实也可以理解成为信托的一种,现在如火如荼的券商基金资管业务本质上也是信托,只是国内的金融业是分业持牌经营,展业范围受到监管部门的约束,因此叫信托业务的只能是信托公司开展,理解了信托的概念,将有助于理解信托业务。

信托业务顾名思义就是处理信托的业务,信托公司就是开展这一业务的主体,笼统来说,信托公司接受客户的委托,按照信托合同的约定处理被委托的财产。委托的标的是现金,这就是一个资金信托,委托的标的是财产或财产权、这就是一个财产权信托,委托的标的可以多种多样。管理的目的是为了委托人的利益进行的,这就是一个自益信托,是为了他人的利益进行的,这就是一个他益信托。

上面是主要的分类方式,其余还有诸如委托人是一个人的资金信托叫做单一资金信托,委托人是多个人的资金的信托叫集合资金信托计划(这个应该是大部分人最最眼熟的一个概念),当然也有资金信托中资金运用的标的是发放信托贷款的叫融资类信托,以各种投资形式进行运用的叫投资类信托等等分类方式,这样分类下去可以无穷无尽,因而分类太多也就毫无意义。说到这里差不多就可以讲清楚为什么信托被成为目前金融市场上最灵活的工具了。你看基本没什么不能干的,也体现了信托法立法中“法无禁止即可为”的精神,虽然这在实际业务中只能是一个最最美好的理想。

接下来谈谈信托公司的具体业务怎么开展的:

其实重点也就是说说资金信托是怎么玩儿的,毕竟这是市场上最最主流的业务方式,而且最近几年都被玩儿出花来了,可能就快要被玩儿坏了。资金信托是大部分信托公司主要的业务,也是收入的主要来源,最近有些行业大佬主推的土地流转信托、家族信托之类的,目前还只能说是未来的战略方向之一,暂时还无法构成行业主要的支柱业务和收入来源。

资金信托本质上是信托公司接受投资人的委托,为投资人的利益管理和处分受托资金,从而实现资金的保值增值目的的一类业务。信托公司接受委托的资金如何使用完全由信托公司决定的业务,一般归类为自主管理业务;信托公司接受了委托人的资金同时也约定投资指令由委托人决定的,一般归类为通道业务;在这两类业务中,信托公司作为受托人的责任是完全不同的,当然普通的投资人并不需要了解的这么详细。

至于前文答案中大量提到的政府融资平台、房地产融资等等只不过是近两年来资金信托的头像比较集中的领域,并不能与信托业务划等号,在当年股市6000点的时候信托的主流可是阳光私募,资金的运用对象是二级市场股票投资,2012年债市火爆的时候也有一些针对债券市场的信托制阳光私募出现,近期货币市场利率走高,相信各家信托公司的资金池投向有很多都是同业存款。这些都只是资金的运用方式不同而已。

考虑到单一信托基本属于机构业务,与普通投资人关系不大,下面主要谈谈集合资金信托计划。集合资金信托计划的出现本意是监管层希望约束和管理国内信托业务的发展,因而制定了一个标准的产品规范,并且出台了一个重要的管理办法。在监管层指明了方向之后,集合资金信托业务做为合法集资的利器就突飞猛进的开始发展。之所以叫集合资金信托计划,首先是因为这个信托可以集合很多很多个投资人的资金,通常来说,很难有大量的有钱人意见完全一致的自发把资金用于同一用途来获利,而信托公司可以通过明确资金的投向、期限以及可能的预期收益,来制定一个计划,并以这个计划通过信托的形式向多个有钱人进行募集资金,因此这个东西叫做集合资金信托计划。

这样也就形成了目前主流的反向操作方式,也就是说作为信托公司我应该先找到一个投资的标的(也就是很多人提到的融资项目),然后制定一个计划(包括期限、规模、收益、风险控制措施),然后向投资人募集资金(就是各种卖,自己直接卖、通过银行卖、或者其他机构等等)。前面描述的这个过程,就是超过80%的信托业前台业务人员在做的事情。可以简而言之为找项目、批项目、卖项目。

具体到一个房地产项目或者一个政府融资平台项目或者一个其他不管什么项目,集合资金信托计划对于投资人而言,解决的是资金投放出去获得收益的问题,对于资金获得者而言,集合资金信托计划是资金提供方,解决的是其融资的需求,对于信托公司而言,集合资金信托计划是信托公司自主管理的对象,要承担项目筛选、后期管理、收益分配清算等等工作。在这个过程里,资金获得者要支付相应的对价,无论是以贷款利息还是强制分红还是什么其他的方式,而信托公司收到收益之后,要按照预先的约定扣除自己的受托管理费用(这就是信托公司的收入来源)和其他相关的费用(律师费、保管费等等)之后向投资人分配。

写到这里,对于简单的信托业务或者信托计划应该大致讲的差不多了,下面谈谈经常会出现的几个误解,顺便吐槽一下:

1、信托就是理财产品:这是完全错误的一个概念,在国内的语境下,理财产品单指狭义的银行理财产品,即银行表外的特定业务的名称,对于银行理财产品的风险属性和判断这里不再展开,但信托计划不等于理财产品。甚至更夸张一点来说,集合资金信托计划不管是不是在银行柜台卖的,不管是不是银行的理财经理明面或者私下里卖的,跟银行关系都不是很大(中诚那事儿得另说),银行既不为资金安全负责、也不为投资收益负责,所以在银行买信托出风险了去银行拉横幅是很无厘头的事情,虽然信托公司多数乐于见到这一景象。

2、信托是保本保收益的:这是更加错误的一个概念,任何一份信托合同里都不会出现保本保收益的描述,当然销售信托的各路“神仙”们口头上可能说成各种各样,但是,信托如果承诺本金和收益不受损失,就是直接违反信托法,可以起诉信托公司欺诈,估计一告一个准,收益比买信托高多了。一个集合资金信托计划的风险属性与投资标的和信托公司的管理能力息息相关,信托计划出风险了,要么是信托公司选择项目水平有问题,要么是投资下去之后管理没跟上。

3、信托计划有刚性兑付所以万一出风险信托公司会出钱赔偿:这句话在目前的环境下部分正确,信托公司作为受托人,责任是尽职,这是一个职业道德感很强的概念,在目前完全无法衡量职业道德感和从业水平高下的环境下,在监管层的维稳思路下,各家信托公司只能用刚性兑付代替品牌和声誉建设。但是从业务实质来看,信托公司的义务不包括以自有资金补偿受托人的损失,投资标的出风险了还有增信措施,增信措施无法弥补损失的话那就要看信托公司在选择项目和管理过程中是否尽责,极端一点来看,如果哪个房地产项目摊上地震,投资标的全部标的资产和抵押担保资产全部震没了然后变成了一个湖泊,这种情况下恐怕刚性兑付就毫无道理了。只是现在监管层认为放开刚兑风险太大,而且投资人群体也不那么成熟,恐怕距离那一天还比较遥远。

4、信托计划都没风险/风险很大,可以随便买or不能碰:任何极端化的说法多半都是错的,怎么判断一个信托项目的风险,我对于普通的投资人的建议只有一个,找到你周边认为最专业的人咨询一下,考虑到国内这个类型的付费中立机构基本没有,只能是找朋友找亲戚找你信任且懂得的人去替你判断你不能了解的风险。毕竟从现在的情况看,信托计划确实是相当数量的投资人能够接触到的收益比较高的投资标的。不得不吐槽一句目前劣币驱逐良币的情况实在太严重,很多人总是习惯了对专业的不尊重,从对待医生的态度到对待投资的态度都一样,宁愿听信舆论的忽悠也不愿意相信专业人员的判断,宁愿投资的标的出了问题去拉横幅也不愿意在事前被忽悠的时候做一点了解咨询一下别人。有些时候,看到市场上一些高风险的信托产品在信息披露里模棱两可含混不清的表述,都不知道他们怎么卖出去的,销售过程不可想象。

5、政府项目风险很高/很低:只能说一句,不同地方的政府的不同项目的风险水平相差非常之大,甚至可以说判若云泥,写不动了就不展开了。

上半年信托业就业情况大起底: 风口上的调整

2014年6月末,68家信托公司共有员工1.4万,平均每家200人左右,但分布极不均匀。排前五的分别为中融信托(1500人)、平安信托(1000人)、新华信托(600人)、中信信托(500人),以及四川信托(400人),排末尾的为长城信托(40人)、西藏信托(30人)(见附表)。

信托行业这几年是站对了风口飞上了天,以至于从业人员的待遇,让传说中的保代都相形见拙。然而风口渐变,随着刚性兑付神话的有序破灭,行业景气度不再那么明朗,就业市场又发生了哪些变化呢。

一、信托公司招聘数量情况

今年上半年,信托行业用人需求环比下降,不再延续自2012年以来的稳步攀升态势。根据金才研究院的职位跟踪系统显示,上半年,信托公司招聘岗位下降8%左右,部分公司开始处于净流出状态。6月末,68家信托公司的招聘职位数为1107个,平均每家16个岗位,环比明显下降。

这一趋势与信托产品发行走势基本一致。上半年,共有63家信托公司参与发行,共发行1077款新集合信托产品,市场参与度为92.65%。新发行产品量较去年下半年减少了8款,下降了0.74个百分点。

二、信托公司招聘大户情况

目前,68家信托公司中的招聘大户主要有6家,包括中融信托、华信信托、陕国投、新华信托、中泰信托、民生信托。每家的公开招聘职位数介于40-100之间。而北方信托、国元信托、华融信托、华润信托、建信信托、江苏信托、昆仑信托的公开招聘职位数较少,基本在10人以下。

招聘大户的业绩表现如何呢?可考察集合信托发行数据。2014年1-6月,中融信托发行了106款集合信托产品,市场占比达到9.84%,列位第一。紧随其后的是四川信托,共发行了79款集合信托产品,市场占比为7.34%。中江信托发行了62款集合信托产品,市场占比为5.76%,位列第三。前三名中的中融信托、四川信托都在市场上有较旺盛的招聘需求。

三、信托公司熟才跳槽情况

据不完全统计,2014年上半年,信托公司熟才(从事信托工作2年以上)跳槽人数达到147人。上到高管,下到信托经理和业务人员,主动跳槽或被挖的挺多,有不少高管跳槽到券商资管、基金子公司、保险资管以及正在试水的银行资管部门。

最重要的原因有三点:一是泛资管的竞争,导致信托业不如前几年那么好做了;二是经济相对疲软,面对转型期的房地产业和信托业,不少熟才已然失去信心;三是大数据引发证券业的捕鼠好戏,而信托业的反贪风暴力度也在提升。甘肃信托便是个中典型,从副董事长到旗下财富管理中心经理,仅一家公司就有7人牵涉贪污受贿问题,因此不少熟才提前换东家。

四、信托公司招聘职位情况

信托公司提供的中高端职位主要包括产品经理、金融市场、风险控制和渠道营销四大类。从占比看,产品经理类、风险控制类岗位需求上升,占比分别从2013年的18%、13.2%提高到今年上半年的21%、16.5%。主要原因是,资管竞争加剧,老员工主动流失概率提高,业务增长和刚性兑付压力带来新增需求,交相作用下导致上述两类人员需求增长较快。从供给情况看,中高端人才求职投递量与需求量之比为3.8:1。

目前,信托公司最急需的人才包括两类:一是通晓互联网技术的人才,部门总的年薪在50-80万之间。二是资产证券化人才。目前,信托、券商资管公司、基金子公司都在找资产证券化人才,来者不拒。起点年薪都在40万以上。有兴趣者可以往这个方向积累人脉和经验。

五、信托从业人员薪酬情况

信托从业人员2010年平均薪酬逾30万元,而2011年增长至48万元。到了2012年、2013年,更是超过60万元,排在金融各子行业之首。根据金才研究院的样本监测数据,2014年上半年,信托业熟才(从事信托工作2年以上)跳槽者的平均年薪约57万元,生才入职的平均年薪约28万元,比其他金融行业要高出不少。

高管薪酬普遍看涨。与几家挖角公司的HR接触中发现,开出的条件很诱人,薪水可以高到原来的3倍,且一两年内不背任务。看来,信托公司难免成为资管人才输出的大本营。有能力的高管和信托经理,哪个信托公司都会抢着要。挖角方通常都会允诺诱人的薪资待遇和职位。

六、信托公司老总变动情况

2014年上半年,共有14例信托公司老总变动案例。横向来看,较2013年上半年的4例变动多出不少,整个行业进入了高层频繁变动期。其中上海信托总经理傅帆离任,北方信托刘惠文离世,甘肃信托邵禹斌、四川信托陈军接受调查都在业界引起不小反响。信托公司高管的频繁变动,引起了市场的担忧,这变动是否预示着信托行业走向低靡,让高管们都想另谋高就呢?根据格上理财的梳理,这些信托公司高管的变动原因大致可归为四类,按占比看排序如下:

2014年上半年信托公司老总变动原因一览:

一是换届、内部调动因素导致,有4例。这属于公司正常调动、任命,是为了契合发展方向和内部管理,无较大不利影响,但管理风格上可能会有所变动,需要一个适应过程。

二是退休、死亡、身体原因,有2例。到期退休与换届、内部调动等一样,公司早有心里准备和安排。但身体问题,或意外死亡等突发事件,会形成高管职位的临时空缺,给公司带来一定的不利影响,不仅要在短时间内找到合适的继位者,还要兼顾管理上的缺失。

三是接受调查、撤职,有2例。被调查、撤职是最不光彩的了。甘肃信托便是个中典型,从副董事长到旗下财富管理中心经理,仅一家公司就有7人牵涉贪污受贿问题。这类问题导致的高管职位空缺,不仅棘手,还会给公司带来严重声誉影响。

四是跳槽、挖角,有1例。除了负面原因外,跳槽和被同行挖角骨干人员,也是所有信托公司领导和股东最不愿意看到的。

七、信托股东增资及其影响

出现股东增资潮。6月19日,中融信托把注册资本金从16亿增至60亿元,挤掉兴业信托,资本实力跃居行业第二位,仅次于平安信托。泛海控股公告称,全资子公司浙江泛海与控股股东中国泛海将参与民生信托增资。增资后,民生信托注册资本金达到20亿元。今年以来,还有包括安信信托、兴业信托、渤海信托、国投信托、山东信托在内的多家信托公司启动了增资扩股计划。目前,注册资本20-30亿元已经成为行业“标配”。

但是,股东往往增资不增人。把招聘需求与增资行为对比分析后发现,信托公司的增资主要还是提高风险防御能力、应对外部竞争,除中融信托之外,信托公司在增资的同时对人员没有太多增量需求。

八、信托股东变动及其影响

股东方变动频度对信托的影响远较公募基金显著,成为引发高管队伍调整的首要原因。华宸信托就是一个最典型案例。此前,华宸信托大股东为内蒙古国资委,持股比例为50.2%,第二大股东为华菱钢铁,持股比例为48.95%。经过2013年底的股权转让,包头钢铁出资比例达36.5%,成为华宸信托的第一大股东;而大唐资本出资比例为32.45%,位居次席;内蒙古国资委出资比例降为30.2%。

2014年一季度中国信托业运行情况报告

2014-04-23 作者:中国信托业协会 来自:中国信托业协会 将本文收藏至: 0 字号: 小 中 大

一、季度信托业总体运行情况 2014年一季度,信托业总体运行平稳,开局良好,呈现出“三平稳四优化”的格局。

(一)信托资产规模增长平稳。

截止2014年1季度末,全国68家信托公司管理的信托资产规模11.73万亿元,比年初增长0.82万亿元,增幅7.52%。自2013年1季度以来,信托资产环比增幅一直维持在7%-8.3%之间,结束了2010年至2013年1季度平均单季增幅11.77%的高速增长,增速有所放缓,冲规模的势头有所遏制。

(二)信托公司资本实力提升趋势平稳。

截止2014年1季度末,信托公司全行业固有资产总规模为2984.63亿元,所有者权益为2683.68亿元,环比分别增长3.94%和2.18%,继续保持了近年来固有资产规模和所有者权益规模逐季平稳上升的趋势,增强了行业风险抵御能力,为信托业健康发展奠定了良好基础。

(三)信托产品收益率波动平稳。

2014年1季度清算的信托产品平均年化综合收益率为6.44%,低于2013年全年的7.40%,仍处于近年来6.30%至7.50%的平稳波动区间。这一收益率在理财市场上仍处较高水平。在近期经济下行压力较大、资本市场低迷的背景下,实现这样的收益率实属不易。其中一个重要原因是在市场竞争压力加大、利率市场化加速的环境下,信托公司为适应市场发展需求,主动让利于客户,正因为这样,2014年1季度已清算的信托产品平均年化综合信托报酬率为0.44%,环比下降0.27%个百分点,降幅达到38.02%。

(四)信托资金来源结构有所优化。

截止2014年1季度末,信托财产中主要由信托公司主动管理的集合资金信托计划规模占比24.97%,环比增长0.07%,同比增长0.97%;单一资金信托占比69.48%,环比下降0.13%,同比下降0.33%。这说明信托资产中集合资金信托计划规模占比逐渐提高,单一资金信托占比逐渐下降,信托资金来源结构有所优化。

(五)信托资金运用方式进一步优化。

截止2014年1季度末,信托资金运用方式中贷款等业务占比为62.51%,环比减少0.78%,同比减少2.15%,金融资产投资和长期股权投资合计占比37.49%,环比增加0.78%,同比增加2.15%。整体来看,信托资金运用于长期股权投资和金融资产投资的占比有所提高,对实体经济的支持效能进一步提升。

(六)信托资产投向结构趋于优化。

截止2014年1季度末,工商企业、基础产业等实体经济重点领域仍是信托资产的前两大投向领域,占比分别为27.85%、24.78%,合计占比高达52.63%,保持了平稳态势。

(七)信托业务功能得到优化。

截止2014年1季度末,融资类信托业务占比延续了近几年来逐季下降的趋势,从2010年末的61.55%降至2014年一季度的43.94%。事务管理类信托业务占比23.58%,较2010年末增长了6.44%。以上占比变化说明信托的受托服务功能得到进一步发挥。

二、信托业发展趋势与展望

总体来看,信托业整体上继续保持了持续健康发展态势,为丰富我国金融市场、支持实体经济发展发挥了积极作用。与此同时,也要清醒地认识到,信托业未来发展仍面临诸多困难与挑战。一方面,发展环境“五期叠加”。当前,我国经济正处于增长速度换挡期、结构调整阵痛期和前期刺激政策消化期,对信托公司来说还要再加上两期,一个是利率市场化的推进期,一个是资产管理业务的扩张期。另一方面,受“五期叠加”影响,信托业现有发展模式可能面临“三个难以为继”的压力:一是信托产品“高收益、低风险”特性将难以为继;二是信托行业“冲规模、轻管理”的发展路径难以为继;三是以信贷类、通道类为主的业务结构难以为继。

目前,信托业转型发展到了关键时期,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为巩固信托业良性发展势头,切实解决行业存在问题,防范与化解潜在风险,真正发挥信托业的优势,开创信托业又一个黄金时期,监管部门和信托行业做了很多努力,从一季度的数据看,已经取得了一定成效。下一步工作的重心在于如何因势利导,趋利避害,推动信托业加快转型发展。这方面,近日银监会发布了《关于信托公司风险监管的指导意见》(以下简称“99号文”),已经给出了明确的方向、系统的方法和一系列政策利好。

(一)初步绘就信托业转型发展的蓝图。

主要是明确了“五个定位”:一是明确了发展目标定位,即推动信托公司发展成为风险可控、守法合规、创新不断、具有核心竞争力的现代信托机构;二是明确了发展路径定位,即在总体原则上坚持风险防范化解与推动转型发展并重,在具体方法上综合运用市场机制、法律手段等解决问题、化解风险,为转型发展创造空间和条件;三是明确了功能定位,“受人之托、代人理财”的金融功能;四是明确了业务定位,即将资产管理、投资银行、受托服务等多种业务有机结合,走差异化发展道路;五是明确了服务定位,即服务投资者,服务实体经济,服务民生。

(二)明晰了受托人的勤勉尽责要求。

“受人之托,忠人之事”,不仅是做人的准则,更是信托业生存发展的基本法则。对此,99号文提出了明确的具体要求,即信托公司的业务运营中必须做到“七个尽责”:一是产品设计尽责,不得“埋地雷”;二是尽职调查尽责,防止存盲区;三是风险管控尽责,避免有漏洞;四是产品营销尽责,不得有欺诈;五是后续管理尽责,不得有疏忽;六是信息披露尽责,不得有隐瞒;七是风险处置尽责,不得谋私利。同时,信托公司应对这七个尽责进行全方位、全过程、动态化管理。

(三)强化了信托公司股东责任要求。

信托业与其他金融行业一样,有很强的外部性。正因为如此,无论是监管部门,经济部门,还是社会大众,都希望金融企业持续稳健发展,能办成“百年老店”和“常青树”。这也是信托公司股东获取特许牌照价值、实现长期价值的“不二法门”,自然也就要求股东平衡好短期与长期、速度与质量的关系,对所投资的金融机构有清晰、长远的战略发展规划,做好信托公司风险防范与化解,防止风险外溢,切实维护金融稳定。在这方面,99号文突出强调了三大责任:一是出现流动性风险时,需要提供流动性支持;二是资本不足时,应推动压缩业务或补充资本;三是经营管理出现重大问题时,更换股东或限制权利。

(四)严格规范了产品营销的四条标准。

信托产品营销问题一直是市场诟病最多、反应最突出的问题之一,也是广大投资者最关心的问题之一。对此,99号文从保护投资者合法权益出发,进一步严格了四条标准:一是严格合格投资人标准,明确不得违规汇集他人资金购买信托产品;二是严格私募标准,不得公开销售,即不得以任何形式向不特定客户发送产品信息;三是严格操作标准,不得误导销售,要充分揭示风险,并逐步实现录音或录像保存营销记录等;四是严格代销标准,禁止信托公司委托非金融机构推介信托计划。

目前,这些工作有的已有了行动,并初见成效。近期通过央视澄清“百元信托产品疑云”,发布风险提示,提醒社会公众远离非法金融活动,警惕各类虚假宣传,引起了广大投资人的良好反响。

(五)落实中央简政放权的精神。

一是对具体产品实行报告制,在报告期结束后即可自主展业,不需要监管部门的前置审批;二是简化报告要求,仅要求报告不超过两页纸的《信托公司固有业务、信托项目事前报告表》;三是优化报告渠道,99号文要求专门推进建设信托产品登记信息系统,将相关信息登录进入该系统,即算作报告工作完成。

(六)加强信托从业人员管理,严防道德及案件风险。

人才是信托公司的核心竞争力,“管好人”是行业健康发展、防治案件风险的根本手段。其核心有两条,“谁可以进来,谁应该出去”。对此,99号文要求把握好三个环节。一是“准入”环节,设立“资质门槛”,推动开展从业人员考试和资质准入工作;二是“持续管理”环节,实施“履职评价”,建立从业人员诚信履职情况的评价机制;三是“退出”环节,建立“黑名单”制度,严格实施违规问责和案件问责工作。近期启动对甘肃信托个别员工涉嫌违法犯罪的调查,就是信托业清除行业“害群之马”,严防道德风险的主要行动之一。下一步,我们还将继续对案件防控等保持高压态势,整顿市场,净化环境,维护行业形象。

(七)清理非标准理财资金池业务,加强影子银行监管。

在去年下半年,我们就已经开始了这项工作。99号文在摸索规律、总结经验的基础上,对清理非标准理财资金池业务提出了科学严密的工作推进方针,那就是要求“各信托公司要结合自身实际,循序渐进、积极稳妥推进资金池业务清理工作”。具体来讲,主要有三条要求:一是必须尽快推进清理工作,不许拖延,更不许新开展此类业务;二是不搞“一刀切”,而要各家信托公司依据自身实际,“因地制宜、因司制宜”,自主自行制定清理整顿方案;三是不搞“齐步走”,而要各家公司遵循规律,循序渐进,不设统一时间表,不设标准路线图,确保清理整顿工作不引发新的风险。

(八)确立信托公司“生前遗嘱”计划,建立恢复与处置机制。

所谓“生前遗嘱”,就是在出生之前或者活的好的时候,就把遗嘱写好,目的是让人“居安思危,未雨绸缪,防患于未然”。“生前遗嘱计划”也叫恢复与处置计划,是在充分汲取国际金融危机教训的基础上形成的国际重大机制改革成果。借鉴这一成果,制订信托公司的“生前遗嘱计划”,是维护信托行业稳健发展的核心机制之一。其主要内容有:一是“薪酬回吐”。要求信托公司建立与风险责任和经营业绩挂钩的科学合理的薪酬激励机制。二是“红利回拨”。股东承诺或在章程中约定,在信托公司出现严重风险时,要减少分红或不分红,必要时应将以前分红用于信托公司补充资本或风险化解。三是“业务分割”。就是说在某些业务出现问题之后,要壮士断腕,马上把这部分砍掉或者托管出去,以免影响公司整体。还有,如果公司不行了,怎样让好的业务继续经营下去。四是“机构处置”。就是要事先写好公司风险处置的安排。这个机构真要是不行了怎么办,是股东救助,还是兼并重组,谁来出资,谁来安排,采取什么措施都要事先写清楚。

(九)探索设立信托行业稳定基金,建立风险防控长效机制。市场法则告诉我们,市场竞争肯定是优胜劣汰,肯定有生有死。怎样使被淘汰的机构不至于影响到行业整体,这就需要有一个行业稳定机制。对此,99号文做出了重大创新,那就是指探索设立行业稳定基金,发挥行业合力,消化单体业务及单体机构风险,避免单体机构倒闭给信托行业乃至金融业带来较大负面冲击。这是化解行业风险的核心机制,也是行业稳健发展不可或缺的制度安排。

(十)明确转型方向,推动信托公司业务转型发展。

信托公司转型发展对信托业的长远健康发展是至关重要的大事,已讨论了很长时间,但很多机构对向哪里转、怎么转还在探索之中。对此,“99号文”释放出六大“利好”:

一是改造信贷类集合资金信托业务模式,研究推出债权型信托直接融资工具。这将使信托公司真正回归管理人、受托人的角色定位,同时也使得信贷类集合资金信托业务透明化、标准化。

二是大力发展真正的股权投资,支持符合条件的信托公司设立直接投资专业子公司。这对于充分发挥信托工具的优势,拓宽产品线,完善盈利模式,对于促进全社会股权投资增长,优化社会融资结构将发挥积极作用。

三是鼓励开展并购业务,积极参与企业并购重组,推动产业转型。这将为新兴产业和中小企业的发展提供创新融资工具,为传统行业的整合提供更好服务,为国民经济的结构调整和产业升级提供助力。

四是积极发展资产管理等收费型业务,鼓励开展信贷资产证券化等业务,提高资产证券化业务的附加值。这不仅有利于盘活存量信贷资产,还将为信托公司发展提供新的业务增长点。

五是探索家族财富管理,为客户量身定制资产管理方案。这是家族财富进行长期规划和风险隔离的重要金融工具,是信托回归本源的重要业务之一。

六是完善公益信托制度,大力发展公益信托。这将更好地推动信托业履行社会责任。纵观信托业一季度运行情况及发展趋势,马年开局平稳,转型发展可期。机遇与挑战并存,发展机遇大于挑战。可以预见,在99号文指导下,坚持风险防控与转型发展齐头并进总体发展思路,伴随着各项机制建设与制度创新的落实与深化,信托业将在加快转型中持续稳定健康发展。

下载2018年上半年信托行业经营情况报告(共5则范文)word格式文档
下载2018年上半年信托行业经营情况报告(共5则范文).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2011-2012年中国钢铁行业经营模式分析(推荐5篇)

    Steel3g钢铁资讯网-内部资讯 2011-2012年中国钢铁行业经营模式分析2011年钢铁公司盈利能力减弱,年报情况普遍低于市场预期。 从统计数据来看,2011年全年综合钢价同比上升了9%,......

    银行与信托行业会计比较(五篇材料)

    银行与信托行业会计比较 一、银行会计与信托会计的概念 银行是以经营存款、贷款为主的金融企业。银行会计反映的内容主要是吸收公众存款、发放贷款、办理结算等业务。存款......

    2010上半年中国农药行业经营报告(5篇)

    农药行业半年经营报告更新时间:2010年8月16日 农药工业协会分析,国内农药行业上半年形势尚可,但草甘膦这个目前世界上用量最大、中国农药产量中最大的品种似乎一直在低迷中徘徊......

    教育行业连锁经营

    教育行业最佳商业模式 (2011-06-29 17:43:49)标签: 朗训教育 少儿英语教育培训市场教育 转载▼分类: 校务管理 连锁经营这种商业模式已经在全球70多个行业中被广泛采用。中......

    连锁经营行业知识集锦

    连锁经营业行业知识集锦: 一、三多三少 1、三多:多帮助、多鼓励、多赞美; 2、三少:少批评、少指责、少抱怨。 二、五定人生 1、定心;2、定位;3、定型;4、定目标;5、定计划。 三、......

    五小行业经营基本情况

    五小行业基本情况 一、基本情况 辖区内共有“五小”行业 1606 户,有证数 1537 户,无 证数 69 户,持证率 95.7%(其中小餐饮店 1012 户,有证数 972 户,无证数 40 户,持证率 96%;公共场......

    2013-2017年中国书店连锁经营行业发展前景预测与投资分析报告

    - 1 - 2013-2017年中国书店连锁经营行业发展前景预测与投资分析报告 【企业网址】(点击看正文)正文目录第一章2013年世界图书出版发行行业发展动态分析1 第一节美国1一、美......

    年羊肉行业市场前景预测报告

    2011-2015年羊肉行业市场前景预测及市场调研报告《2011-2015年羊肉行业市场前景预测及市场调研报告》对我国羊肉的市场环境、生产经营、产品市场、品牌竞争、产品进出口、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