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吉林省人民政府关于印发吉林省集体林权制度改革指导方案的通知(%90
【发布单位】吉林省人民政府 【发布文号】吉政发〔2009〕10号 【发布日期】2009-03-31 【生效日期】2009-03-31 【失效日期】 【所属类别】政策参考 【文件来源】吉林省
吉林省人民政府关于印发吉林省集体林权制度改革指导方案的通知
(吉政发〔2009〕10号)
各市(州)人民政府,长白山管委会,各县(市、区)人民政府,省政府各厅委办、各直属机构:
现将《吉林省集体林权制度改革指导方案》印发给你们,请遵照执行。
二○○九年三月三十一日
吉林省集体林权制度改革指导方案
为深入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全面推进集体林权制度改革的意见》(中发〔2008〕10号)和《吉林省人民政府关于深化集体林权制度改革的意见》(吉政发〔2007〕39号),扎实有序推进全省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工作,特制定本方案。
一、指导思想
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七大和十七届三中全会精神,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生态建设与产业发展并重,不断创新集体林业经营体制机制,依法明晰产权、放活经营、规范流转、减轻税费,进一步解放和发展林业生产力,促进传统林业向现代林业转变,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和构建和谐社会做出贡献。
二、总体目标
到2010年年底,全省基本完成产权明晰的主体改革任务。在此基础上,不断深化配套改革,逐步建立和完善现代集体林业产权制度,形成集体林业的良性发展机制,实现资源增长、农民增收、生态良好、林区和谐的目标。
三、改革范围
(一)改革范围为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区划界定的集体所有的商品林、公益林和宜林地。
(二)按照中共吉林省委、吉林省人民政府《关于加强东部山区生产建设的决定》(吉发〔1980〕81号)规定,从国有林业局和森林经营局划拨给社队经营的林地林木,目前由村集体使用管理的,纳入改革范围;由乡(镇)政府使用管理的,暂不纳入改革范围,要积极探索改革思路,逐步落实经营主体。
(三)对被非法侵占蚕食的集体林地,要加大清收力度,依法收回,一并纳入改革范围。
(四)对权属有争议且暂时难以解决的山林,暂不纳入本次改革范围。各级政府要强化林权纠纷调处工作,待林权纠纷解决后,再落实经营主体。
四、基本原则
(一)坚持农村基本经营制度,确保农民平等享有集体林地承包经营权和林木所有权。
(二)坚持统筹兼顾各方利益,确保农民得实惠、生态受保护。
(三)坚持尊重农民意愿,实行民主决策,确保农民的知情权、参与权、决策权和监督权。
(四)坚持依法办事,规范操作,保持政策连续性和稳定性,确保农村社会和谐稳定。
(五)坚持因地制宜,分类指导,不搞“一刀切”,确保改革符合实际。
五、主要任务
集体林权制度改革是以明晰产权、放活经营权、落实处置权、保障收益权为主要内容的综合性改革,分为主体改革和配套改革两个部分。
(一)主体改革。在坚持集体林地所有权不变的前提下,依法将林地承包经营权和林木所有权落实到本集体经济组织的农户或其他经营主体,建立以家庭承包经营为主、多种经营方式并存的集体林经营制度。
1.对集体统一经营管理的集体林,通过均山均林、均股、均利的方式明晰产权。原则上实行无偿分林。具体可采取以下三种方式:
家庭承包经营。只要资源条件和经营条件允许,就要在本集体经济组织成员内部平均分配林地林木,以户为单位划片承包经营或自由组合联户承包经营。
股份合作经营。对不宜实行家庭承包经营的集体林,可以采取“先分后股”、“先分后联”的方式,将现有集体林地林木按实物或价值量均等分配到人,再实行股份合作经营,落实经营主体。
有偿转让经营。人均集体林面积较少的村,可以对其集体林评估作价,通过公开招标、拍卖等方式,落实林地经营权和林木所有权。同等条件下,本集体经济组织成员享有优先受让权。有偿转让收益用于本集体经济组织成员分配的比例,原则上不低于70%,剩余部分用于发展林业和集体公益事业。
采取家庭承包经营和股份合作经营的,林地承包期为50年。承包期届满,可以按照国家有关规定继续承包。有偿转让经营的,承包期不宜过长,以一个轮伐期为宜,具体期限由农民自主决策。
为统筹集体和农民的利益关系,允许留出少部分林地林木由集体统一经营管理,留取比例原则上不超过本村林地面积的10%。留用部分也要落实承包管护责任。
自然保护区、森林公园内的集体林地、林木,要明晰权属关系,依法维护经营管理区的稳定和林权权利人的合法权益。
2.对已承包到户和流转的集体林,要进一步规范和完善。
自留山,由农户长期无偿使用,林木归己,允许继承。
责任山、“谁造谁有”和退耕还林地,产权明晰并依法经营的,要予以维护;产权明晰,但林地面积不准、承包合同部分条款不完善的,要重新核实林地面积,规范和完善合同;产权不清的,要落实林地承包经营权和林木所有权,明确经营主体;违法违规经营的,要依法处理,调整、变更或终止承包合同。
通过竞价拍卖等方式已经流转的集体林,凡程序和期限合法、合同形式和内容规范的,要予以维护;对权利和义务显失公平、合同程序和内容不完善、大多数村民对部分条款有异议的,要本着尊重历史、依法办事的原则,完善合同或签订补充协议;对不符合法律规定或者严重损害大多数村民利益的,予以纠正或终止合同。
(二)配套改革。
在主体改革任务基本完成后,围绕放活经营权、落实处置权和保障收益权,积极推进配套改革,通过完善政策、减轻税费、规范管理、健全服务,逐步形成集体林业的良性发展机制。
1.完善集体林木采伐管理机制。编制森林经营方案,实行林木采伐审批公示制度,简化审批程序,提供便捷服务。
2.规范林地林木流转。加快林地、林木流转制度建设,积极筹建林业要素市场,不断完善运行机制,拓宽市场功能,促进林地经营权和林木所有权有序流转。
3.完善森林生态效益补偿基金制度,逐步提高补偿标准。不断加大对林业生态建设的投入。
4.推进林业投融资改革。加大林业信贷投放,完善林权抵押贷款制度,大力发展林业小额贷款。
5.加强林业社会化服务。扶持发展林业专业合作组织和专业协会,引导和规范林业中介服务健康发展。
六、实施步骤
时间安排。全省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分三批推进。第一批通化市所属7个县(市、区)和大安市、梨树县、抚松县,从2007年11月开始,到2009年5月末全面完成主体改革任务;第二批延边州、松原市和白山市,从2009年1月开始,到2010年6月末全面完成主体改革任务;其他市、县(市、区)作为第三批,从2009年4月开始,到2010年年底前全部完成主体改革任务。有条件的县(市、区),在推进主体改革的同时,可以同步开展配套改革。
阶段安排。根据集体林权制度主体改革任务要求,林改工作分为四个阶段。
第一阶段:宣传发动。主要任务是:召开动员大会,组建林改机构,市、县、乡制定林改工作方案。省、市、县逐级举办政策和业务培训班,广泛深入进行宣传。
第二阶段:摸底调查。主要任务是:开展森林资源和经营状况、林木林地流转、参改人口调查,摸清矛盾纠纷情况和群众改革意见,调处解决存在的矛盾和问题,张榜公示各项调查结果。
第三阶段:组织实施。主要任务是:制定和审批村组实施方案,按方案组织实施,结果张榜公示,签订承包合同,进行林权登记。
第四阶段:总结验收。主要任务是:自我总结,查缺补漏,开展自检,归卷立档,省、市(州)联合检查验收。各县(市、区)通过验收后,开始核发或换发林权证。
七、保证措施
集体林权制度改革,是农村综合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事关经济社会发展全局,各级政府必须加强领导,落实好保证措施,确保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工作顺利推进。
(一)切实加强领导,建立强有力的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工作责任体系。
1.成立组织机构。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实行政府负总责,林业部门牵头抓,其他有关部门密切配合,建立“市(州)组织领导,县(市、区)直接领导、乡镇组织实施、村组具体操作、各部门搞好服务”的工作机制。要成立林改领导小组,落实工作责任,政府一把手负主责,分管领导具体抓。省、市、县、乡、村要逐级签订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工作目标责任状,将改革的任务、目标、责任分解落实到人。各级林业主管部门要主动当好参谋,做好政策咨询和技术服务工作,发展改革、财政、农业、法制、监察、档案等部门要分工负责,相互支持配合,合力推进林改工作。要加强林改工作机构建设,配齐配强林改办事机构工作人员,专职专责,扎实做好组织协调、监督检查等各项日常工作。各县(市、区)要成立林改工作组、选配指导员,派驻到乡、村具体指导林改工作,做到乡乡有工作组,村村有指导员。
2.加强督导检查。各级政府要围绕农民得实惠、生态受保护的基本原则,加强对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工作的督导检查,建立督导机制,一级抓一级,一级对一级负责。各级政府督查部门要将林改工作纳入督查内容,定期开展林改专项督查活动。各级林改办要及时调度林改工作进展情况,对工作难度大、群众意见多的地方,要派人蹲点督导。对林改中遇到的新情况和新问题,要深入调查研究,及时提出指导意见,重大问题要及时向上级部门报告,确保林改工作按照正确的方向顺利推进。
3.保证林改经费。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工作经费,实行以地方为主、中央财政和省级财政适当补贴的办法予以解决。市、县政府及其财政部门要及时将中央和省财政补助资金拨付到位,确保专款专用。同时要积极筹措资金,解决好林改所需经费。
4.严肃工作纪律。在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工作中,各级党员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要以身作则,廉洁从政,严格按照政策规定办事。坚决做到“林改五不准”:不准干部利用部门、政策、资金、信息、技术优势参股、入股;不准违背农民意愿,强迫农民转让林木林地,与民争利;不准干部违规干预和插手集体山林承包经营或招投标、拍卖转让经营;不准干部暗箱操作,搞权力承包、垄断承包;不准巧立名目乱收费,增加农民负担。各级监察部门要加强对林改工作的监督检查,对违法违纪、损害群众利益的行为,要坚决严肃查处。
(二)精心组织,扎扎实实做好集体林权制度改革的各项基础性工作。
1.开展宣传和培训。要充分利用各种宣传工具,广泛宣传林改的目的、意义和有关政策,大力宣传林改先进经验。各新闻媒体要将集体林权制度改革作为宣传工作的重点,采取设立专栏、专题、专版等形式,及时跟踪报道林改动态信息。各地要设立林改宣传栏,张贴宣传画,悬挂宣传标语,并要采取政策解答、专题讲座等形式及时解答群众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要制定培训规划,按着实际工作需要,切实做好培训工作。省级主要培训各市(州)、县(市、区)政府分管领导、林业局长和林改办主任;市级主要培训各县(市、区)林业局分管局长、乡镇长、林业站长和业务骨干;县级主要培训乡村干部、林改工作队员和村民代表。重点讲解林改法律法规、政策、工作任务、操作流程、技术细则、经验作法和标准要求。
2.制定林改方案。市、县、乡要制定林改工作方案,村组要制定以确权为主要内容的实施方案。要严格实行方案逐级审批制度。市(州)方案必须经省林改办审批;县(市、区)方案必须经市(州)林改领导小组审批,报省林改办备案;乡(镇)林改方案必须经县(市、区)林改领导小组审批,报市(州)林改办备案;村组林改实施方案要经村民大会或村民代表会议表决通过,由乡(镇)人民政府批准,并报县(市、区)林改办备案。要加强对村组制定实施方案的指导,确保方案符合政策规定,符合本地实际,符合广大农民群众意愿。
3.坚持试点先行。各地要坚持积极稳妥的原则,层层开展试点,要选择确定有代表性的乡镇、村组作为试点单位,集中精力,抓实抓好。在试点取得成功经验的基础上,再逐步推开。
4.认真调查摸底。摸清底数是做好林改工作的基础,必须抓实抓好。一是查清森林资源底数。对所有集体林地、林木,包括自留山、责任山、“谁造谁有”和退耕还林地、承包和以其他方式流转的山林以及被非法侵占蚕食的集体林地,都要逐项逐块核实权属、面积、蓄积、树种、林龄和四至界线。确定林地边界四至,要由调查人、四至地类所有权和经营权人现场签字确认。对本次调查面积与森林资源档案数据不符的,要逐块说明情况,报县级林业主管部门核准确认。二是查清流转情况。对已经流转山林,要查清承包人、流转时间、流转形式、民主决策程序、承包期限、承包价格等状况。三是查清参改人口状况。参改人口为本集体经济组织成员,原则以在册户籍为依据,查清户籍、人口以及人在户不在、户在人不在等情况。确认参改人员资格,要坚持集体经济组织成员一律平等。
5.抓好林改档案建设和管理。林改档案建设要与林改每个阶段的工作同步进行,实行分级负责,建立县、乡、村三级管理制度,每个工作阶段都要及时收集整理档案资料,规范做好归档立卷工作。各级档案行政管理部门要加强对本行政区域内林改档案工作的监督和指导,确保林改档案资料的真实、准确和完整。
(三)规范运作,实行全过程阳光操作。
1.规范工作程序。省林改办已制定了统一的林改工作流程,各地可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补充和完善,但只能增加,不能减少。从组建机构、制定方案、会议动员、宣传培训、调查摸底、村民决策、划界分配、结果公示、签订合同、检查验收、确权发证等每个工作步骤,必须严格按程序规范操作。各地对每个阶段都要制定具体指导意见,每个阶段必须经过上级验收合格方可转段。
2.尊重农民意愿。从调查摸底、资源评估作价、方案制定到收益分配等重要事项,必须依法经本集体经济组织成员的村民会议2/3以上成员或2/3以上村民代表同意。林地属村集体所有的,由村集体经济组织成员决策;林地属村民小组集体所有的,由村民小组的集体经济组织成员决策。坚持实行“三签”、“五公开”制度。“三签”,即会议通知签收,参加会议签到,议定事项签字。表决事项他人不得代签。“五公开”,即做到改革政策、内容、程序、方法和结果五公开。对重大事项必须张榜公示,接受群众监督。公示主要有以下几项内容:林改组织机构、参改人口、森林资源底数、林权现状、林改方案、招标拍卖公告、确权结果、收益分配及林权登记申请等。林权申请登记公示期为30天,招标、拍卖公告需提前15天发出,其他事项公示期不少于7天。
3.清收被非法蚕食林地。各级政府要利用林改的有利契机,采取有力措施,把清收林地作为林权制度改革的重点工作来抓,保护好林地资源和农民利益。对清收回的林地,要一并落实林地承包经营权,及时退耕还林。
4.妥善处理林权纠纷。各地要高度重视林改纠纷调处,切实做好各类纠纷的排查,制定调处办法,本着“依法依规调处与民主协商相结合以民主协商为主”的原则,层层落实责任,实行分级管理。组与组间争议由村级调处,村与村间争议由乡(镇)调处,乡与乡间争议、集体林与地方国有林间争议由县(市、区)调处,地方与国有森工间林权争议由省林业厅调处,报国家林业局批准。做到组里矛盾不出村、村内矛盾不出乡、乡内矛盾不出县、县内矛盾不出市,把矛盾和问题解决在基层。对历史遗留问题,本着尊重历史、更要尊重法律的原则,主要采取利益调整的方法来解决,既要维护经营者权益,又要保护农民的利益,切实维持农村社会和谐稳定。
本内容来源于政府官方网站,如需引用,请以正式文件为准。
第二篇:八道江区人民政府关于印发八道江区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实施方案的通知
八政发„2009‟11号
八道江区人民政府
关于印发八道江区集体林权制度改革
实施方案的通知
各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区直有关部门:
现将《八道江区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实施方案》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按照执行。
二〇〇九年二月十五日
4.坚持因地制宜、分类指导的原则。实行“一村一策”、不搞一刀切。
5.坚持以人为本、尊重民意的原则。从资源底数、林价评估、改革方式、疑难问题解决到方案制定、资源流转收入分配等重要事项必须尊重农民的意愿,由本集体经济组织成员的村民会议三分之二以上成员或三分之二以上村民代表同意。
二、改革范围
区级以上人民政府区划界定的集体所有的商品林、公益林和宜林地。80年代从国营林场划拨给社队经营的林地林木,目前由村集体使用管理的,纳入本次改革范围;由镇林场集中统一经营管理的,要积极探索改革思路,逐步落实经营主体。被非法侵占蚕食的集体林依法清理回收后,一并纳入改革范围。对权属有争议且暂时难以解决的山林,暂不纳入本次改革范围。
三、参加改革人员
以户籍为依据,合理确定参改人员。以下人员应确定为参加林改的集体经济组织成员: 1.户口在本村的集体经济组织成员及其子女; 2.与本集体经济组织成员结婚且户口迁入本村的; 3.原为集体经济组织成员的在校学生、现役军人和正在服刑人员;
4.户口迁入本村时间较短,但能够承担本集体经济组织义
形式,将现有林地、林木折股均等分配,落实经营主体,实行股份合作经营,财务单独核算,收益按股分配。
(3)有偿转让经营。对于不便实行以上两种方式的集体山林,可以将现有集体林评估作价,通过公开招标、竞价拍卖等方式,按照先村内、再村外的顺序,转让给集体经济组织内部成员或其他社会经营主体。凡实行有偿转让经营的,必须进行森林资源资产评估,评估工作按有关规定由区级林业主管部门具体组织协调。
集体所有的国家重点公益林,可以采取家庭承包经营的形式落实到户,确定林地使用权和林木所有权。
为发展集体公益事业,允许留出少部分林地、林木由集体统一经营管理,留取比例原则上不超过本村林地面积的10%。留用部分也要落实承包管护责任。
2.对已流转的集体林,本着尊重历史,更要尊重法律的原则,妥善处理。凡程序合法、合同规范的,要予以维护;对签订合同程序不规范,大多数村民对部分条款有异议的,应完善合同或者签订补充协议;对合同极其不合理,不符合法律规定,严重损害大多数村民利益,显失公平的,应予以纠正或终止合同。
3.实行山林管护经营承包的集体林,属于集体所有的山林资产,应当纳入林改范围。可以经过承包双方同意,并在充分考虑承包者经营投入及成果的前提下解除或终止合同,然后采取村民认可的改革方式落实经营主体,确定林地使用权和林木所有权。
第一阶段: 成立领导机构、宣传发动、人员培训(2009年2月15日至2009年3月15日)各镇(街)要成立以行政一把手为组长的林改领导机构,领导各村的林改工作;每个行政村要成立林权改革领导小组,森林资产评估小组,林权纠纷调解领导小组以及林改工作监督领导小组。(要求领导小组名单于3月5日前报区林改办)镇(街)要召开集体林权制度改革会议,进行全面安排部署。充分利用广播、电视、报纸、标语、板报等各种有效形式,广泛深入宣传改革的目的、意义、政策法规、方法步骤和先进经验,统一思想,提高认识,消除干部群众的疑虑,让广大群众真正了解改革,支持改革,参与改革。
区林改办要举办培训班,对负责集体林改革工作的人员进行集中培训,切实掌握集体林改革政策规定、工作程序、方法步骤、技术要求和解决林改问题的办法,提高他们的工作水平,保证林改工作质量。
第二阶段: 根据调查摸底情况制定方案(2009年3月15日至6月30日)我区林权制度改革调查摸底工作从2008年1月20日开始到2008年年末,历时一年时间,外业工作已全部完成,现正统计汇总。我们要将调查摸底的全部资料按照“政策、程序、内容、方法、结果”五公开的要求,在村组内张榜公示调查结果。
提交自检报告。省、市集体林权制度改革领导小组依据《吉林省集体林权制度主体改革检查验收办法》组织联合检查验收。
区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工作经省、市集体林权制度改革领导小组联合检查验收合格后,对已签订承包经营合同、落实经营主体并勘界认定的集体林,由申请人填写林权登记申请表,进行登记并核发全国统一式样的林权证。做到林权登记内容齐全规范,数据准确无误,图、表、册一致,人、地、证相符。合同要明确规定森林资源保护、更新造林、森林经营、防火、防治病虫害等责任。
六、保障措施
(一)加强领导,高位推动。各镇(街)要站在维护广大农民群众利益、推动林业发展的高度,切实加强对集体林权制度改革的领导,实行一把手负总责,分管领导具体抓,按照“区直接领导、镇(街)组织实施、村组具体操作、各部门搞好服务”的工作机制,层层建立集体林权制度改革组织领导机构。要求每个镇(街)都要出一名主要领导负责此项工作。同时,区里将成立集体林改工作组,对全区林改工作进行督导检查和指导,以保证集体林改工作顺利进行。镇(街)与村要层层签订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工作目标管理责任状,采取包村的办法,将任务分解到村、组,责任落实到人。要加强上下级之间的信息沟通,出现重大问题要及时报告。
(二)严肃工作纪律,保持社会稳定。集体林权制度改革涉及
副组长:李祥君 副区长 成 员:纪 俊 区林业局局长
邱 玉 区发改局局长
曾凡胜 区信访局局长
焦增才 区农业局局长
徐亚龙 区监察局局长 宋海霞 区财政局局长
何福生 区政府法制办主任
姜兆富 区司法局局长
时林典 区民政局局长
李福恩 区国土分局局长
杨传光 区法院副院长
宋爱武 区档案局副局长
各镇(街)行政一把手。(二)工作机构设臵及其职责
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办公室设在区林业局,负责领导小组决定的集体林权制度改革日常工作。办公室主任由区林业局副局长高云峰兼任,林希聚任专职副主任。办公室主要工作职责是: 1.研究提出集体林权制度改革的政策建议;
2.组织开展各镇(街)主管领导和林改工作骨干的政策、业务和技术培训;
1附: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区级领导督查(包保)责任区
第三篇:集体林权制度改革
集体林权制度改革
相关政策及工作程序讲座
集体林权制度改革涉及到广大群众的切身利益,政策性强,技术要求高,为了在全区范围内统一政策和技术规程,自治区林改领导小组下发了《广西壮族自治区集体林权制度改革确权发证办法(试行)》,这是我区林改工作的规范性文件,它包括林改相关政策和操作规程两个部分。我们这个讲座主要是对这个《办法》进行学习、理解,掌握《办法》的精神要点,以便在林改工作中能够熟练运用。第一部分林改相关政策法规
《广西壮族自治区集体林权制度改革确权发证办法(试行)》,对我们在林改工作中经常用到的一些相关政策都做了明确的规定。共有
1、自留山政策,2、责任山政策,3、未承包到户的集体林地政策,4、谁种谁有政策,5、林地流转政策,6、生态公益林政策,7、退耕还林政策,8、确权发证主体与对象的政策等八个方面。
1、自留山政策:《广西壮族自治区集体林权制度改 革确权发证办法(试行)》第三条 规定,自留山长期稳定不变。继续实行“生不补,死不收”、长期无偿使用、允许继承的政策。自留山属于农民集体所有,其成员只有使用权,不得擅自用于建房等非林业生产用途。自留山长期归农户使用,其经营权受国家保护。
自留山划定后集体经济组织收回的应当退还农户或者划定新的自留山给农户,但农村户口转为城镇户口,其自留山在林改前已由集体经济组织按照有关规定或者协议收回的,不予退还;尚未收回的,维持不变。
集体经济组织在农户自留山统一组织造林的,不得改变自留山的使用权,所造林木可由集体经济组织与农户协商确定分成比例和采伐时间,也可由集体经济组织向农户收取营林费用后将所造林木归农户所有。
林业“三定”后,自留山、责任山合并,实行“两山并一山”管理,农户要求区分自留山、责任山的,应当按照农户的要求分别确权发证;农户不要求区分的,可按责任山的形式予以确权发证。
有自留山但无证的,要查看“三定”时的档案。当时已经过县级人民政府造册登记的,应认定为自留山,并及时发放林权证;未经造册登记,但经村民会议三分之二以上成员或者三分之二以上村民代表同意的,可以确认为自留山。
自留山位于自然保护区或森林公园内的,由集体经济组织、自留山使用权;人与自然保护区或森林公园经营管理单位共同协商处理。可以由集体经济组织给予等量置换;也可以由自然保护区或森林公园经营管理单位与自留山使用权人签订合同,明确林地使用权和林木所有权归属、利益分成、使用期限。集体经济组织的山林全部纳入自然保护区或者森
林公园的,应将生态公益林的补助、补偿落实给自留山使用权人。
自留山使用权人死亡后没有继承人的,其自留山使用权由集体经济组织收回,原存在的承包经营等法律关系不变。
2、责任山政策:《广西壮族自治区集体林权制度改革确权发证办法(试行)》第四条 规定,责任山在承包期内保持稳定不变。承包方必须与发包方签订全区统一规范的承包合同,明确双方的责权利,承包期限为70年,承包期内承包方依法享有责任山的使用、收益和承包经营权流转的权力,并允许继承。
集体经济组织与成员已签订有承包合同,但没有明确承包面积、四至范围和期限的,要完善承包合同,明确承包面积、四至范围和承包期限,承包期满后可以按国家有关规定继续承包。责任山已落实到农户但没有签订承包合同的,要补签承包合同,明确承包面积、四至范围和承包期限。
承包期内,发包方不得擅自收回和调整承包的林地。承包期内,承包方全家外迁,其要求保留承包经营权的,应当予以保留。承包合同生效后,在承包期内,发包方不得因承办人或负责人的变动而变更或者解除承包合同,也不得因集体经济组织的分立或者合并而变更或者解除承包合同。承包期内,承包人死亡,其继承人可继续承包。
承包的林地,应当按照法律、法规的规定进行开发、经营和利用。未经依法批准,不得改变林地用途,不得将承包的林地用于非林业建设。
责任山由集体经济组织收回统一经营,承包方要求归还的,应当归还。
3、未承包到户的集体林地政策:《广西壮族自治区集体林权制度改革确权发证办法(试行)》第五条 规定,林业“三定”时未承包到户,目前仍由集体经济组织统一经营的,凡适宜实行家庭承包经营的集体林地,按本次林改时确定的人数承包到户;不适宜实行家庭承包经营的,经村民会议三分之二以上成员或者三分之二以上村民代表同意,可以按下列办法之一处理:
(一)通过招标、拍卖、出租、公开协商等承包方式确定由本集体经济组织成员或其他经营主体经营,所得收入按规定在集体经济组织内部进行分配;
(二)采取“分股不分山,分利不分林”的形式,继续由集体经济组织统一经营,但要将现有的林地、林木折股分配给集体经济组织成员均等持有,收益按股分配。
农户在本集体经济组织所有但未承包到户的集体林地种植的林木,由该农户与集体经济组织协商林木处置办法,林木处置后,林地使用权收归集体,并按照本条前款的规定落实经营主体。
集体经济组织统一经营或者通过流转获得的收益,应用于本集体经济组织内部成员分配或公益事业,其中70%以上应当分配给本集体经济组织各成员。分配方案应经村民会议
三分之二以上成员或三分之二以上村民代表同意。
4、谁种谁有政策:《广西壮族自治区集体林权制度改革确权发证办法(试行)》 第六条规定,在荒山、荒沟、荒丘、荒滩种植的林木,坚持“谁造谁有,可以继承,可以作价转让,林木依法采伐,产品自主处理”的政策。集体经济组织未与农户签订承包合同的,应补签承包合同,确定林木所有权和林地使用权。第十七条规定,集体经济组织成员在本经济组织所有且未承包到户的集体林地上种植的林木,由林木所有人与集体经济组织协商林木处置办法,林地使用权收归集体,落实经营主体后登记发证。
5、林地流转政策:《广西壮族自治区集体林权制度改革确权发证办法(试行)》第七条 承规定,承包方可以在一定期限内将全部或者部分林地使用权通过转包、出租等方式流转给第三方,发包方与承包方的承包关系不变。流转期限不得超过剩余的承包期限。
承包方有稳定的非农职业或者有稳定的收入来源的,经发包方同意,可以将全部或者部分林地使用权转让给其他从事林业生产经营的农户,由该农户同发包方确立新的承包关系,原承包方与发包方在该林地上的承包关系即行终止。已经实行流转的集体林地,符合法律规定、流转合同规范的,要予以维护;流转合同不规范的,要予以规范;不符合法律规定的,要依法纠正。
第四篇:集体林权制度改革承包方案
柳林镇上卓村集体林权制度
改革承包方案
为了进一步深化集体林产权制度改革,加快林业发展,解决集体林归属不清、权责不明、利益分配不合理、经营机制不活、产权流转不规范等问题。根据省、州、县、镇有关林改文件精神,召开村民大会幷结合本村实际,特制定柳林镇上卓村集体林权制度改革承包方案。
一、基本情况
上卓村共有五个村民小组,380户,1606人(其中涉及本次林改的组共五个,分别为上卓村第一、二、三、出路、哇路组,涉及本次林改的共计 380户1606人)。全村共有林业用地面积 1233 亩,其中有林地面积223 亩,灌木林地面积837亩,宜林地面积173亩。林改前有林权证的护村林面积0 亩,在上卓沟与唐尕川、上城门、寺台子争议面积1077亩。
二、组织机构
1、成立了上卓村集体林权制度改革领导小组;
2、成立了上卓村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工作小组;
3、成立了上卓村集体林权制度改革理事会;
4、成立了上卓村集体林权制度改革矛盾纠纷排查调处小组。
三、承包方案坚持的原则
四、1、坚持村民平等享有集体林地承包经营权的原则,按照户籍在册每户所有人员的人数来确定承包份额(以户籍证明人口为准),切实做到按户承包,按人分山,但比例不低于80%。
2、坚持以家庭承包经营为主,联户合作经营、集体股份合作经营等经营形式为辅的原则,但其他比例不高于集体林面积的20%。
3、坚持有利于保护和发展森林资源、有利于农牧民增收致富、有利于农牧村经济发展,将产权改革和林地经济发展有机结合的原则
4、坚持公开、公平、公正的原则,充分尊重群众意愿,承包的程序、方法、内容和结果四公开。确保农民群众的知情权、参与权、决策权和监督权。
5、坚持尊重历史,保持林业政策连续性的原则。
6、坚持经营和管护并重,切实保护现有林木的原则。在处理农民得实惠与生态受保护关系上,要加强现有林木的管护,不论以任何形式取得承包经营的农户,不得乱砍滥伐,林改不能以林木资源消耗为代价,更不能以破坏生态环境为代价。
五、改革的内容、办法
(一)本次林改参改人员确定
以本村现有农村人口在2010年4月30日以前出生的人口为准(调取户籍证明为标准),截止时间以后新出生和落户人数不再享受本次林改政策;户口在本地,人员长期在外的参加本次林改;退役军人(没有落实工作)的参加本次林改其中志愿兵不参加本次林改。
(二)改革办法
1、本村经三分之二以上村民或村民代表商议,五个村民小组集体林面积已确定,四至界限明确,没有争议,原则上以1982年 林业“三定”时所颁发林权证的面积和界限为依据。
2、本次调查集体林面积,按林地小班确定四至界限,有争议的,在争议调处后确定四至界限和林地面积。
3、严格按照《实施方案》规定的“五个阶段”,“十五个环节”工作流程开展了工作,并坚持以“四签字”,“五会定案”,“四榜公示”,“两个三分之二”等规定性动作确定了各组集体林改革办法,确保了上卓村本次改革的顺利开展。
4、经以上工作的开展和村民的同意,上卓村坚持按照《柳林镇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实施方案》中的第一种和二种,(1)家庭承包经营。由集体经济组织成员平等享有林地承 3
包权,采取家庭承包的经营方式,按人均确权到户,以户为单位进行承包经营,这种确权方式的比例要达到80%。(2)以村民小组经营承包,经召开村民小组会议,三分之二以上村民代表同意,采取由村民小组统一经营、统一管理,以“分股不分山,分利不分林”的方式,均股均利到人,也就是利益共享,共同管护。这种确权方式的比例要达到20%。
(三)改革的年限
承包林地的年限按70年计,面积按县上1982年所发林权证测量面积为准,重新签订合同,重新申请登记,重新颁发林权证。
1、所承包集体林必须由集体管护,个人不得私自砍伐、偷盗,集体所需林木必须申请上级部门批准,没任何部门同意,集体不得随意砍伐。
2、本次林改的形式:以村民小组为单位承包到户。
3、本次林改暂不参与改革的:国家重点公益林,退耕还林地。
4、在承包期内,如遇国家征占林地,其林木费、林下作物补偿费全部给承包方,林改补偿也给承包方并按组人口进行分配。
六、林权登记发证
确权到户并合同签订结束后,有林权权利人填写《林 4
权登记申请表》,附申请人身份证复印件或户籍证明,原林权证(需要变更的)、自留山证、林权承包合同等材料,一并报镇政府统一汇总后报县林改办进行审核、登记并公示无异议后,报县人民政府核准,依法颁发全国统一制式的林权证。
村民或村民代表同意(签字):
村民或村民代表弃权(签字);村民或村民代表反对(签字);
镇林改领导小组组长签名: 驻乡(镇)林改工作组组长签名; 上卓村林改小组组长签名: 撰写本方案工作人员签名:
二0一0年七月二十八日
第五篇:集体林权制度改革承包经营方案
为顺利开展我村林业产权制度改革,按照镇政府发号文件精神和本镇林改工作统一安排,结合本村实际情况特制定本村改革实施方案。
一、林权原则
1.坚持按政策办事。按照旗委旗政府《巴林左旗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实施方案》的实施要求,进一步明晰林地使用权和林木所有权,放活经营权,落实处置权保障收益权,依法维护经营者合法权益,调动广大林农和社会各方参与林业建设的积极性,发展林业经济,增加林农收入。
2.坚持尊重历史,保持林业政策的连续性。本次林改是对公益林的进一步规范和完善,维护公益林的林地权属不变。对改革中出现的问题,坚持维护大局稳定,按照有关法律、法规或通过协商方式予以解决。
3.坚持公开、公平、公正,尊重群众意愿。对改革中涉及到的具体内容、程序、方法、结果公开,广泛征求群众建议和意见,尊重大多数群众的意愿。改革中的各项措施及重大事项,都已经本村(组)村民或村民代表大会三分之二以上成员同意
二、实施操作方法
通过开会协商以多数举手通过的方式确定集体林权以“竞争方式”向外发包,将林地划分成块,没20亩为一块。按照1500元/30年每亩方式竞争,可根据竞争情况将价格做适当的波动。
三、集体山林收益分配办法及林改经费收支办法
(一)收益范围:纳入林权改革的林地范围。
(二)收益分配:对集体林权改革范围的收入实行财务单独核算。
(三)林改经费收支办法
1.按照1500元/30年每亩竞争。在竞争前,竞争者必须先交押金,按照每20亩交押金三万元为准。
2.林改结束后,收支张榜公布,经费有余作公益事业用,不得挪作他用或私分。
四、林改实施步骤
(一)宣传预备
1.进行政策宣传。召开村委会、村组民大会讲解政策、组织发动、成立机构,征求广大群众的意见和建议。把握所存在的问题,对山林权属情况进行初步摸底。
2.制定实施方案。在镇工作组的指导下,切合本村实际,制定林改实施方案,经村民或村民代表大会三分之二以上成员讨论、通过,报上级有关部门审核批准实施。
(二)组织实施
1.摸清“集体林权属基本情况,及登记林权流转、变更情况,汇总造册,进行公示。
2.对公示时群众所反映的问题,逐宗、逐件进行调查、调解。明晰一宗件、公榜一宗件。
对已流转山林、责任山已签订的合同进行补充、完善未签订进行补签。
3.进行实地勘查确定林地实际情况,为顺利开展林权改革奠定基础。将实地勘查结果进行第二次公榜,对公示内容有异议的,重新调查。
4.进行汇总,报镇政府审核,经确认无争议确权发证。
5.完成林改各项任务,做好材料汇总。组、村逐级进行。
五、上报镇人民政府审核报县人民政府批准实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