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新农村建设中农村集体土地流转制度改革与创新研究(定稿)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是我国长久以来取得较好成果的新农村建设制度,但是在一定程度上还是存在许多的弊端,这成为了阻碍我国小康社会进一步建设的一大障碍。由此可见,当下最紧要的是不断改革和完善农村集体土地流转制度,使得资源合理有效的进行配置,比如明确产权基础,创新农村流转体制,完善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等。
一、土地流转制度的研究背景
党的十八大指出,要统筹三农建设,推进现代化农业的发展,进一步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这对于农村流转体制健全,激活农村经济发展,增加农民收入分配等带去了福利。建立一个较为完整的、流转可行性强的、明确权利以及保护严格的农村集体产权体制,从内部就可以提高农业的发展活力。因此在十八大以后土地流转问题显然是中国农村发展的重要问题,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以及社会、经济方面也存在有一些联系。从具体的研究情况而言,在全面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建设过程中,土地流转的健康发展显然已经成为新农村建设以及现代农业发展进程的制约因素。
土地流转工作较为复杂,其所涉及的范围较广,需要考虑的政策因素较多,不单是与农村利益及稳定发展存在关系,还和农村经济的健康发展存在着很大关系。最主要的是农村集体土地流转工作也在一定程度上制约着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建设进程。在我国现阶段土地制度改革条件下,土地作为农村收入的主要来源,国家一系列惠农政策的提出,也是在致力于农村经济的发展,土地流转的面积的扩大,使得农村土地使用率的上升,优化了生产,达到了很好的土地配置效果。
二、土地流转制度的理论基础
1.土地转让
土地流转指的是具有土地承包经营权的农户将土地的经营权(使用权)转让给其他农户或经济组织,顾名思义,就是保留其承包权,转让其使用权。土地转让是指一些所拥有的、而没有到期的土地承包经营权,承包商再达成一定的协议,以某种有利的条件转让给其他农户主体。
2.土地入股
土地入股,是指在整个承包期间,就土地承包经营权而言,承包方有权对其进行量化处理,可以将其转化为具体的股份,再通过具体的股份以入股的方式同其他的主体进行生产活动,最后根据所持股份的份额进行分红。
3.土地转包
土地转包,是指在承包期间承包商可以将全部土地或者部分土地的承包经营权,通过条件限定,将其转让给同一经济组织中的某个农户个体用于开展农业生产经营活动。使得土地集中利用,流转较为便利,农户负担较轻。
4.土地出租
土地出租,是指承包商作为出租的一方,把自己所持有的属于承包期间内的所有的土地或者一部分土地的承包经营权,限定一定时间后再租给其他的主体用于农业生产经营活动的开展,再向租入土地的一方收取租金。这样的土地利用较为灵活,避免了许多地方出现荒地的现象。
5.反租倒包
反租倒包,是指通过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将农户所拥有的承包地进行反租之后,将反租过来的单个承包地再进行集中,然后对相应的农户作出一些补偿,之后再把集中的土地发包给个人或者企业。这样的方式使得土地利用较为集中合理,大面积的产出保证了相对应的收入。
6.土地托管
土地托管,是指承包商把自己拥有的所承包的土地委托给农户个体或者专门的农业服务组织代为进行具体的经营管理活动,与此同时承包的一方和受托管理的一方应在达成协议后签订具体的合同,以及受托方会向承包方收取一定的管理费用。
7.土地互换
土地互换,是指拥有土地承包经营权的人通过一定的方式,可将其拥有的经营权交换给另外的主体进行使用,而自己则可行使从其他主体那交换过来的土地经营权。大多数的农户都可自行交换土地使用权,使得土地利用更加的充分有效。
三、农村土地流转制度改革与创新的选择
1.适度深化农村土地产权制度改革
为了给土地流转制度提供必要的产权基础,政府必须适度深化农村土地产权制度的改革措施。农村土地产权具有有效性、预期性、可分性以及可转让性等特点,就我国目前而言,农村的土地属于集体经济组织所有,农民依法进行承包经营,对土地享有占有、使用、收益的权利,但是许多人在享受这些权利的同时,却故意回避对土地的处分权。所以这还是一种不完善的土地经营产权,必须进一步明确农民承包土地的权能与职责,真正做到权责分离。政府在确保农民集体享有农村土地所有权的同时,必须赋予农民更多的权益,使得农村土地充分归农民所有,政府要给予肯定和保护。只有土地承包经营产权得到进一步的完善,农户土地制度的主体地位才能真正地确立起来,才能促进我国土地流转制度的和谐发展。
2.继续稳定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想要稳定土地的承包关系,就必须保持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稳定,这是具有我国特色的农业发展模式,也很适合我国的国民状况,所有必须继续稳定这一政策,并在一定程度上使之进一步发展起来。由于就大多数农民而言,土地依然是其收入的主要来源和谋生手段,也是保障社会生存的基本条件。所以,进一步稳定和完善土地承包关系是很有必要的,把土地使用权流转的决策权界定给农民,使农户成为土地流转使用权的主体,获得长期使用该土地的权利,保护好、利用好土地,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
3.增强土地承包经营权的商品性
就目前而言,我国的土地政策相关法律法规还不够完善,使得土地承包的问题得不到很好的解决,相应的法律地位也凸显不出来,所以,我国的农村土地承包的相关法律条文需要做进一步的完善。第一,应该赋予土地承包经营权物权相应的法律地位;第二,取消土地承包经营权的户籍性限制;第三,积极探索满足新增人口土地诉求的新途径。
四、总结
农村土地流转制度是我国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客观要求,同时也是化解许多农业问题的有效途径,为使得土地流转制更加合理通畅的进行,政府需要时刻关注农业发展的动向和农户对于土地的利用。深化土地产权,完善各项政策制度以及法律法规,建立起更好的更健全的农村土地流转制度,促进我国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第二篇:农村集体土地流转合同书
农村集体土地流转合同书
发包方:民勤县苏武乡泉水村八社联户18户(以下简称甲方)承包方:民勤县三雷镇三陶村四社周生忠(以下简称乙方)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农村土地承包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及其相关法律法规和政策规定,甲、乙双方本着平等、自愿、有偿的原则,签订本合同,供双方共同信守。
一、土地的面积、位置
甲方受泉水村第八生产合作社18户联户村民委托(委托书附后)经泉水村民委员会同意,报苏武乡人民政府批准将位于民湖路13公里总干渠东泉水村委会所属泉水八社18户联户经营的东荒地200亩,依法流转给乙方使用。
土地范围:东起沙丘西沿,西至总干渠东边路东沿,南至五社荒地界线,北至总干防洪渠南岸(后附图)。
二、土地用途及流转形式
1.土地用途为种植业和林果业。
2.流转形式:承包经营。承包范围内现有机井及水电线路等附着物一并移交乙方使用、维护(清单附后)。
三、土地的流转经营期限
该地流转经营期限为20年,自2014年4月1日起至2033年4月1日止。
四、土地的流转费标准及金额
该宗土地流转费每年每亩200元,合计每年流转费金额4万元,20年 1
共计金额80万元。
五、土地流转费支付方式及时间
乙方负责将土地流转费分三次支付给甲方,第一次于合同签定时一次性付清前五年的流转费20万元;第二次于2018年12月31日前一次性付清第二个五年的流转费20万元;剩余十年的流转费于2023年12月31日前一次性付清。
六、甲乙双方的权利和义务
(一)甲方的权利和义务
1.依法拥有土地的所有权。承包到期后,甲方有权收回乙方的土地经营权。
2.有权监督乙方仿照流转合同约定的用途合理利用土地。
3.按照合同约定时收取土地流转费。在合同有效期内,如遇政策性调整,甲乙双方可共同商量解决,但必须充分考虑由此对乙方造成的损失,并予以赔偿。
4.维护乙方的土地承包经营权,不得单方面解除流转合同,不得干涉乙方依法进行正常的生产经营活动。
5.甲方应当保障乙方正常生产所必须的水权配置和通路条件。
6.甲方按合同签订时的现有状态无偿向乙方提供机井、取水设施设备、供水渠道、供电设施设备及取水、供电手续。
7.经营过程中,若发生土地权属地界纠纷及当地群众干扰、阻挠、破坏等情况,甲方应及时出面,按时化解,若给对方造成损失,甲方应给予相应赔偿。
8.乙方如果发展政府鼓励提倡的产业,甲方应当给予乙方相应的政府政策性扶持。
(二)乙方的权利和义务
1.按照合同约定的用途和期限,有权依法利用和经营所流转的土地。
2.享有流转土地上的收益和林权和按照合同同约定购置财产的所有权。
3.享有对公共设施的使用权。
4.乙方可在流转的土地上建设与农业生产有关的生产、生活设施。
5.不得随意改变土地用途。按合同约定只能用于种植业、林果业,决不允许用于搞工业厂房修建、养殖小区的修建、砖厂等办企业用地。
6.乙方不得用流转土地抵押贷款。
7.乙方不得用流转土地抵偿债务。
8.承包期内,若甲方提供的原机井和供水、供电设施不能正常使用,由乙方负责更新,产生的费用均由乙方承担,流转期满后,乙方保证归还甲方原有农电设施的完整性(以清单为准)。
七、合同的转包
1.在合同有效期内,乙方可以将流转的土地全部或部分转包给第三方。
2.转包时签订转包合同,不得擅自改变原来流转合同内容。
3.本合同转包后,甲方与乙方之间仍应按原流转合同的约定行使权利和承担义务;乙方与第三方按转包合同的约定行使权利和承担义务。
八、合同的变更和解除
1、本合同一经签订,即具有法律约束力,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随意变
更或者解除合同。经甲乙双方协商一致签订书面协议方可变更或解除本合同。
2、在合同履行期间,任何一方法定代表人或人员的变更,都不得因此而变更或解除本合同。
3、本合同履行期间,如遇国家建设征用该土地,征地补偿归甲方所有,乙方自建的地上附着物和林木的补偿归乙方所有。
4、如甲方重复发包该土地或擅自断电、断水、断路,致使乙方无法经营时,乙方有权解除本合同,其违约责任由甲方承担。
5、本合同期满,如继续流转,乙方无条件享有优先流转权,双方应于本合同期满前续签流转合同。
九、违约责任
1、乙方应当按照本合同约定的期限足额支付流转费。如乙方不能按合同规定时间缴清土地承包费,则甲方有权解除本合同。
2、本合同转包后,因甲方的原因致使转包合同不能履行,给转包后的承包方造成损失的,甲方应承担相应的责任,导致合同不能履行的应承担相当于承包期所有流转费的违约金。
十、合同纠纷的解决办法
本合同履行过程中发生的纠纷,由双方协商解决,双方协商不成的,首先请求村委会和苏武乡人民政府调解;调解不成的,向民勤县农村土地承包纠纷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或直接向民勤县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十一、本合同未尽事宜,依照相关法律法规及政策的规定,由双方约定后作为补充协议,补充协议与本合同具有同等法律效力。
十二、本合同经甲乙双方签章后生效,一式五份,甲乙双方和见证人各执一份,乡镇农经部门存档一份。
附件:
1、流转土地示意图
2、流转土地地上附属物移交清单
甲方:民勤县乡村民委员会(盖章)
法定代表人(签字):
乙方:三雷镇三陶村四社(印章)
负责人(签字):
监证单位:民勤县苏武乡人民政府(盖章)
负责人(签字):
民勤县农村经营管理站(盖章)
负责人(签字):
签订时间:二O一四年三月二十二日
第三篇:新农村建设中土地流转问题研究开题报告
新农村建设中土地流转问题研究—以荥阳为例
一、选题的背景、目的、意义
背景:一直以来,“三农”问题始终受到党和政府高度重视。近年来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化和市场经济的日趋完善,农业、农民、农村问题十分突出的摆在了社会发展的前沿,“三农”问题已经不仅是一个经济问题,更是一个重大的政治和社会问题。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要按照“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要求,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这是党中央统揽全局、着眼长远、与时俱进作出的重大决策,是一项惠及亿万农民、关系国家长治久安的战略举措,也是我国在当前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关键时期必须担负和完成的一项重要使命。
有关“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问题涉及经济、政治、社会诸多领域,内容十分宽泛,但深入研究后我们不难发现,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进程中,加快土地流转已成为决定农业现代化和新农村建设的关键因素。土地流转工作是一项巨大的工程,工作政策性强、影响面广,既关系到农村经济的健康持续发展,又关系到农民的切身利益和农村社会稳定,最终也影响到我国的新农村建设的整体进程。在现行土地制度下,土地承载着农民经济收入、满足就业、家庭养老、社会保障等多种功能,是农民赖以生存的基础。长期以来,各级党委政府始终在
为更好地推动农业产业化发展,促进农民增产增收探索有效途径,尤其是自《农村土地承包法》等各项土地承包制度改革和实施以来,农村土地流转面积不断扩大,农业生产结构调整和规模经营的发展,土地资源使用效益的提高,有效地实现了生产要素的合理流动和优化配置。
目的:加快土地流转已成为决定农业现代化和新农村建设的关键因素,当前,在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中,制度、机制、认识等各方面存在的问题严重阻碍了农村土地的正常流转,在目前新农村建设和深化产业结构高速的大前提下,如何加快推进农村土地流转已成为社会的热门话题,因此笔者试图通过本文分析土地流转中存在的现实问题,探讨解决的途径,加快推进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
意义:农村土地流转对于新农村建设、产业结构高速和现代化农业建设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新农村、农业产业结构高速、农业现代化根本目标就是农村经济的发展和农民的增收致富,农村经济发展决定性因素就是农村土地问题,解决农村土地流转中的问题,加快农村土地的流转,有利于解决农村人地矛盾和耕地抛荒问题, 有效改善土地资源配置效率, 激活农业剩余劳动力的转移,保持农村土地承包关系的长期稳定;有利于提高土地利用率,促进农业生产结构调整和稳定农业生产;有利于进一步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为农业规模化、集约化、高效化经营提供广阔空间,加快农业发展,并促进农民增
收。构建和规范农村集体建设用地的流转机制,可以使农民更充分地参与分享城市化、工业化的成果,显示集体土地资产价值,促进农民获得财产性增收。同时,它规范了集体建设用地市场秩序,隐性交易行为大大减少,政府对集体土地市场的调控和监管得以加强。此外,这一政策还有利于缓解经济建设对国有土地的需求压力,减少建设占用农用地的冲动。土地流转将开启城乡一体化的新路径。一方面通过适当的集中与合理的土地置换,可以避免农村居民点过于分散的住房方式所造成的土地浪费,推进新农村建设并化解耕地红线失守的尴尬;另一方面“宅基地换住房,承包地换社保”,有利于提高农民非农转移的稳定性,从而有利于弱化城乡二元体制并推进城乡一体化进程。此外,当前新农村建设与发展的一个重要瓶颈是农村金融服务严重滞后,而宅基地及其建筑物的流转和抵押,无疑会有力推进农村金融及农村土地的资本化与市场化,融资渠道的扩宽,必然为新农村建设提供资金保障。
从这个角度来说,解决了农村土地流转中的问题,很大程度上来说就是解决了农村经济发展最根本的问题。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目前国内关于农村土地流转的问题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研究:一是从国内关于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的制度、机制和法律政策进行理论;二是就土地流转的发展趋势进行充分的分析论正;三是针对当前农村土地流转中存在的问题,分
析原因,提出解决的对策。学术界普遍认为,当前土地流转中,主观上是思想认识方面的问题,客观上流转制度、机制和市场不完善、农民的得益无法得到最大程度上的保障,解决此问题,多数学者认为应从服务引导入手,进一步完善服务体系,健全农民保障机制,探索创新土地流转模式。
国外关于土地流转方面的研究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土地流转与土地利用效率,二是土地可持续利用理念研究;三是土地流转过程中土地产权保护和土地流转过程掠夺的成因及应对措施方面的研究。在具体实践上以法国为例,法国是拥有传统小农经济结构、土地分散、人地矛盾较为突出的国家。为解决这一问题,法国政府主要采取两方面的改革措施:一是改革土地继承制度,以保证土地不再继续细碎化。二是支持中等规模的农场发展,促进小规模农场转移,稳定大农场。法国农地流转主要通过用益权制度来处理土地的租佃关系。法国农地用益权可通过转让、出租、抵押等方式流转。另外,法国还先后颁布《农业指导法》、《农业指导补充法》及成立“土地整治和农村安置公司”来推进农地流转和规模化经营。
我国的土地流转尚处于起步阶段,问题主要存在于流转的基础层面,因此国内的研究主要针对表现出来的浅层问题和具体的应对措施。国外尤其是发达国家关于土地政策的研究和实践,很多方面的经验值得我们借鉴,在保护弱势群体的利益上更应该汲取发达国家土地流转研究的理论经验。
三、选题的学术价值和实践价值
从理论上讲,借鉴世界上现代化农业发达国家的经验,农村土地的流转,对于促进土地资源的合理配置,加快农业现代化进程,推动农村劳动力向城市转移,加快城乡一体化进程都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但在农村土地流转中表现制度、机制、认识等方面的问题起来越凸显,并且这些问题很难由参与土地流转的农民通过市场自主解决。从实践上讲,解决目前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中的各种问题,已成为中国各级政府高度关注的问题,也已经成为理论学术界研究的热门课题。探讨本课题,对于解决农村土地流转中的问题具有重要的学术价值和实践价值。
四、论文基本思路、主要观点和研究方法
基本思路:本文遵循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思路,把农村土地流转置身于现代农业建设、城市化进程的大环境下,对农村流转形式、途径、作用和意义等现状进行深入分析,在此基础上,深刻剖析农村土地流转过程中出现的问题,针对当下存在的问题,本文提出服务引导、政府管理、制度机制建设、流转市场的完善来解决土地流转中存在的问题。
主要观点:农村土地流转越来越多的被各界所重视,针对当前农村土地流转中的主客观两方面的问题,应着重做到以下几点。第一,各级政府加大宣传引导的力度,破解基层干部群众对土地流转的抵触情绪。第二,各级政府、职能部门、合作
组织应从制度、机制、规范、市场入手,为土地流转提供服务平台。第三,要不断探索新的符合实际的土地流转新模式。
研究方法:(1)文献分析法:根据选题的需要,通过中国知网、维普资讯、万方等数据库,对相关的文献资料进行检索,查阅了大量的书刊、论文、研究报告等资料,经过整理与分析,形成文献综述,并为论文的进一步研究提供了很好的理论基础。(2)访谈法:以荥阳为重点,对荥阳及周边的部分地区进行实地的访谈和调查,了解河南省新农村建设中土地流转的实际状况、主要问题以及各地党委政府的具体措施等,使论文的研究更具实践意义。通过访谈等方式所得的统计资料,对实践中存在的典型问题进行深入思考,以寻求解决的措施。(3)比较分析法:在对土地流转进行研究时,采用横向的世界范围内的比较,参照法国、日本、越南等国家的先进经验和特点进行了横向的比较分析,通过这些比较分析,对相关问题的认识更加深入和全面。(4)实证研究和规范研究相结合:新农村建设中的土地流转问题既是一个理论问题,更是一个实践问题,具有重要的实践意义。因此,其研究离不开对现实的把握和对实践的总结。本文立足于实践,通过实证研究和规范研究相结合的方法,对荥阳市土地流转过程中取得的经验和存在的个性及共性问题进行分析研究,提出相应的对策。
四、论文框架结构 第一章 本论文的相关理论
(一)新农村建设的背景
1、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的难点和关键在农村。
2、农民收入的增长速度相对缓慢。
3、城乡差距继续扩大。
4、我国总体上已经进入了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的新的发展阶段,初步具备了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的经济实力。
5、基于巩固农村改革和发展的成果,提高农业国际竞争力。加快农村改革、促进农村发展,不仅是广大农民的迫切愿望,是全社会的普遍共识,而且是应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挑战和参与日趋激烈的国际竞争的客观要求。
(二)新农村建设研究的理论基础
1、舒尔茨的传统农业改造理论。实行农村土地制度改革,建立适应市场需求的农业转型体制和制度等理论对我国新农村建设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2、可持续发展理论。20世纪90年代,世界环境与发展委员会提出了可持续发展理论,其核心是发展经济兼顾保护资源和改善环境,以求经济发展和社会发展相协调、自然界和人类社会持续发展。可持续发展理论为我国新农村建设的目标定位起了指导作用。
3、发展经济学理论。发展经济学阶段理论与我国现阶段采取的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实现工业与农业、城市与农村协调发展这一策略相符合。
第二章 农村土地流转的历史沿革(一)农村土地流转概念界定(二)农村土地流转历史进程(三)农村土地流转现状
1、流转形式出现新模式
2、流转途径呈现多样化
3、流转效果表现为多重化
第三章 国外农村土地流转的经验做法及启示(一)国外农村土地流转的经验
1、法国农村土地流转的经验做法
2、日本农村土地流转的经验做法
3、越南农村土地流转的经验做法(二)国外农村土地流转的特点
1、重视农地流转与土地规模经营的关系
2、充分发挥政府在农地流转中的引导作用
3、农地流转形式多样化
4、农地流转法律体系比较健全(三)对我国农村土地流转的启示
1、我国农地流转与规模经营需因地制宜、分类指导
2、应加大政府推动和引导的力度
3、建立和完善多种多样的流转方式
4、建立健全农地流转的法律体系
第四章 荥阳及周边地区土地流转情况实证分析(一)荥阳市土地流转实践情况
1、以贾峪五村联建和槐西新村为代表的“引进社会资本参与新农村建设”模式
2、以唐垌中心村为代表的“村企联建”
3、以郑庄中心村为代表的“土地增减挂钩”模式
4、以桃花峪村、霸王城村、刘沟村、二郎庙村等代表的“沿黄生态旅游”模式
5、王村镇西大村“绿色农业”模式(二)新密市土地流转实践情况
1、新密市土地流转的主要做法
2、取得的成效
第五章 农村土地流转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一)对农村土地流转的需要性认识有偏差
1、基层干部的重视程度
2、群众的后顾之忧
3、落后的思想意识
(二)农村社会保障制度严重滞后 1.土地流转收益较小。
2、股田制存在风险性。
3、农民缺乏投入资本,农民工的社会保障问题十分突出。(三)农村土地市场不完善,监督机制不健全
1、土地流转缺乏中介服务组织,信息服务滞后。
2、管理监督薄弱。
第六章 加快农村土地流转的对策(一)加强宣传引导(二)明确管理职能(三)健全投资效益机制(四)完善服务体系(五)探索土地流转新模式(六)规范明确土地流转范围 第七章 结论
五、论文的写作计划: 本论文完成的进度:
1、定题及确定研究方向:2010.6.1——2010.8.1
2、文献资料的收集及组织:2010.8.2.——2010.9.10
3、完成开题报告:2010.9.11——2010.11.30
4、撰写论文,完成初稿:2010.12.1——2011.3.10
5、修改定稿:2011.4.1——2011.4.20
六、主要参考资料
[1]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若干意见》.2006-2一1.[2]熊毅.多视野中的新农村建设重点问题探析[J].广东经济管理学院学报,2006,(8.):26一30.[3] 梅付春.欠发达地区农村劳动力过度转移问题探析[J].河南农业科学,2008(6):13-14.[4] 李华杰.关于对农村土地流转情况的调查[J].现代农业,2010(7):52.[5] 张建军,程诗惠.成都锦江农村集体土地流转的主要做法及启示[J].中国国土资源经济,2010,23(6):33-35.[6] 吴锦猛.土地流转中的权益归属及实现[J].法制与社会:旬刊,2010(21):297.[7] 张英,邓腾林.农村土地经营权流转的相关分析[J].科技与生活,2010(11):202.[8] 钟迎春.农村土地流转存在的问题及建议[J].中国科技博览,2010(25):228.[9] 张芝露.农村地使用权流转模式的培育与发展研究——济源市土地使用权流转模式实证分析[J].河南农业科学,2008(12):9-13.[10] 镕基,皮修平,王辉.当前农村土地法流转的制约因素与化解路径.中国论文下载中心,2009(10),http://www.xiexiebang.com/Article/ShowArticle.asp?ArticleID=76251.[12]张国锋,曹海林.荥阳“五村联建”调查.维普资讯,2010(9),http://www.xiexiebang.com/onlineread/onlineread.asp?ID=34893932&SUID=EGBNBFDHDNCBCOPIBOLGEMCBCDOIPNFP.[13] 钟琼乳.土地流转制度改革下农村社会保障制度的趋向.湖南社会学网,2010(2).12
第四篇:关于规范农村集体土地经营权流转
关于规范农村集体土地经营权流转
和宅基地管理的指导意见
为进一步优化土地资源配置,促进农业、农村经济发展和农村社会稳定,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农村土地承包法》、农业部《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管理办法》(农业部第47号令)等法律法规和政策,现就规范我镇农村集体土地经营权流转工作提出如下指导意见。
一、不得改变土地集体所有性质、不得改变土地用途、不得损害农民土地承包权益。要妥善处理好近期利益与长远利益的关系,严格遵守农地农用原则,严禁从事非农建设,严禁破坏耕作层,有效防止破坏耕地等侵害农民长远利益的行为发生。禁止在承包土地上搭建生产、生活等设施。确需搭建临时性工棚、简易房屋等建构筑物的,建构筑物的面积不得超过50平方米,必须经村(社区)集体经济组织同意后,依法办理临时报建手续。
二、合理确定农村土地流转期限。农村土地流转期限应当尊重流转双方的意愿,根据流转土地的使用情况由双方协商确定,但不得超过原承包合同的剩余期限。我镇在1999年进行了第二轮土地承包,承包期为30年,即现阶段的农村土地流转期限不能超过2029年12月31日。
三、土地流转必须严格依照法定程序和使用规范的合同文本。必须使用市农业行政主管部门统一印制的农村土地承包合同或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合同,并建议到镇法律服务所统一办理农村土地承包合同或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合同的鉴证。村(社区)集体经济组织应当在同意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之日起15日内到镇政府农业主管部门办理备案手续。
四、因地制宜,科学合理规划、利用宅基地
(一)镇政府因发展需要,依法征用农村集体土地,在规划控制范围40米以内规划宅基地(即村民住宅控制区域线内),必须报相关部门依法核准。因征地方填沙,土地耕作层已受破坏的五边地,在相关政策允许的前提下可规划为宅基地,经所在村民小组会议决定,依法分配或竞投。参与分配者,必须是本经济小组内符合分居条件的村民;参与竞投者,必须是本村农业户籍的村民。
(二)对村内原属农业性质的地块,不能规划为宅基地,禁止违规流转。
五、各部门要齐抓共管,加大监管力度。农业部门要确保农村集体土地流转的合同规范;国土部门要杜绝农村集体土地破坏耕地及随意改变土地性质;城管执法部门对乱搭乱建行为要依法查处。
六、对目前违规发包并已收取订金的经济小组,由各村做好双方解释工作,将订金退回投包者,将土地重新依法投包。如经济小组不愿退回订金,建议投包者通过法律程序解决。
七、各村要完善土地承包管理,加强监督,发现问题及时向相关部门汇报,将矛盾化解于萌芽状态。
第五篇:农村集体土地的流转难点研究论文
[摘要]伴随着我国经济的高速发展,我国农业也由传统的农业向现代农业进行转变;农村集体土地流转制度的创新与改革已经成为农村经济发展的必要之路。另外农村集体土地流转制度改革和创新更需要国家和政府的宣传和推动。改革农村集体土地流转制度能够增加农民的收益并且对保护国家粮食安全和完善土地制度等起到一定的作用。虽然农村集体土地制度改革已经有了一定的进步,但是农村集体土地流转制度还不够成熟,需要我们更多的努力。
[关键词]农村集体;土地流转;政府主导;法律规制
集体土地使用权流转是农村家庭联产承包制度所产生的,因为我国的农村土地流转还处于刚刚开始的初期体制没有完善,土地使用权在流转的过程当中还有一些不规范的行为和损害农民权益等一系列问题,如果这些问题和矛盾不能够快速解决,将会影响到农村土地的使用权的发展,不利于土地流转的综合管理。
1土地流转制度的现状
1.1缺乏完善的法律法规
土地流转方面有着不规范的操作程序,所以很容易引起一些不必要的纠纷,从根源上来说是因为土地流转制度不够完善。同时农民对于我国土地流转相关的法律法规认识比较淡薄,其次是法律上没有明确的要求,这表明在土地流转方面的相关法律也是存有漏洞,这也就导致了纠纷很难解决。土地流转是在农民自愿的基础进行的,但是一些部门采取不正当的方式让农民进行土地流转;还有承包商让农民签订了一些不平等的土地流转合同,承包商为了短期的经济效益,擅自改变土地用途,在合同期满后,农民无法恢复耕地的使用价值,给土地造成严重的损害,也不能让农民能真正感觉到自己是土地的主人。
1.2土地的流转渠道较少,大多数存在于亲戚朋友之间
一些企业因为利益的原因不愿意投资农业领域,土地承包缺少积极性,所以土地流转市场化并不明显,而且农民的合法权益也得不到保障。一些农业企业也不想直接和农民打交道,成本较高而且在短期之内也无法成片地承包。大多是通过乡镇政府直接越过农民与企业签订土地包租合同。如果在经营不善无法收回成本的情况下,承租企业无法向农民返还租金还是由政府出面解决,农民的合法经济利益也很难以得到切实的保障。
1.3缺乏专业土地流转服务机构
农村集体土地使用权的流转首先是村集体产业结构的调整需求。村集体为了发展集体产业,就会鼓励农民把土地的使用权交给企业发展集体经济,通过租赁流转给集体产业的负责人。当土地进行第二次承包时,使农村原本存在的人多地少的矛盾更加突出。导致大量劳动力向外地大量的转移,因为部分劳动力的转移将会带动全家转移,致使将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给他人。现在一些农村土地流转的信息不够通畅,而且租赁双方的信息不能进行及时的沟通,这就导致了一种“农民要转的转不出去,企业需要转的转不到”这种局面。就现在而言我国大部分的农村地区还没有成立专门的土地流转服务机构,造成了双方的信息交流受阻,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土地流转的效益。
2土地流转的对策建议
2.1加强农民主体地位
由于受传统观念的长期影响以及政府在农村集体土地流转制度方面的决定权,因此政府在农村集体土地流转过程当中占据主导地位。但是由于政府在建设的新农村时,对集体土地流转的制度过程中缺少理性,严重地阻碍了农村集体土地流转制度的发展,所以我们要更加维护支持农民在土地流转过程中的主体地位,健全农村集体土地流转的法律法规,有利于实现农村集体土地规模化,提高农村集体土地使用率。
2.2加快发展新型的农业经营模式
鼓励和引导农民加入合作社进行大规模发展,有利于实现农业现代化。农户把土地承包出去,可以定期得到分红,还可以利用闲时进城务工,可以使自己得到更多的收益,在经济上也有了双重的保障。还要对农户进行定期的科技培训,引导科技人员到田间地头进行指导;邀请农业专家进行现场培训,让农业科技走进田间地头;或者让农民加入农业科技合作社,增强农业科技的知识;培养农民的科技素质等等。
2.3加强政府重视
政府要对当前的农村土地流转问题引起足够的重视,并且要尽快地制定相应的法律法规,并对已存的法律法规进行修订,使农村土地流转按照法定程序依法进行。还要限制农村土地流转的用途,来确保流转的土地是用于农业,在集体土地流转当中,坚持农民自愿、有偿原则。在土地流转方面还要进行创新经营的方式,例如家庭农场等。总而言之要依法规范土地流转工作健康有序地持续发展,让农民真正实现利益的增收,才能实现农业现代化。稳定和完善农村的集体土地承包权利义务,政府要出台相关的政策,对于农村土地承包的面积进行统计,要真正的把各个区域的面积和权属权利关系来统计,并在土地流转前首先要排除会产生纠纷的潜在因素;而且政府也要对农村土地进行调整,以适应社会的发展。
3在土地流转方面政府采取措施
3.1出台优惠政策
近几年,我国农村集体土地使用权流转的速度呈上升趋势,流转的土地面积不断扩大农户数量不断增多,政府也要出台一些优惠政策鼓励农民进行土地流转。农村集体土地使用权流转分布区域不均,农村城镇化水平较高、经济发展较活跃的地方,集体土地使用权流转速度比较快、数量居多,经济欠发达的地方,集体土地使用权流转相对慢一些。政府要多进行宣传普及土地流转的知识,或者均衡一下两极分化的趋势。因为土地流转的类型不一样,土地使用的类型比例不均。政府需要按照不同的标准,来将农村集体土地使用权流转分成不同的类型。以流转方式为标准分为转包、出租、互换、转让、投股或参与股份合作等其他方式流转。
3.2严格监督土地流转制度
开展对土地流转的严格监督,并且要对非法征用土地的单位和个人采取一定的处罚,进行行政追责,政府要出台相关政策措施,政府还要对农村的土地承包面积进行明确的清点工作,并进行存档,做到真正的了解每一块地的面积和它的权属关系,提前把存在于土地流转之间的潜在不安定因素先排除以防发生纠纷。同时政府也要对农村土地进行适当的调整,以达到最优化。自从我国实施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以来,我国多数地区农村分配的土地很多年都没有发生过变化,这也不符合现在农村不断增长的人口对于土地的需求,所以政府应当急时进行适当的调整,来适应当代社会的不断发展。
3.3加大土地流转宣传
政府还要在乡镇以及其下的村集体中进行大力的宣传,让农民了解到土地流转的法律法规,尤其是要加大对农村土地流转政策的宣传力度,以防农民上当受骗。农村可以建立土地流转咨询小团队,切实为农民解决土地的相关问题。政府还可以聘请专家来农村为农民开展讲座,为农民普及土地流转的相关知识,转变农民传统的观念,从而营造良好的流转发展环境,通过多种方式加大对农村土地流转政策的宣传,做到家喻户晓。以使流转速度加快,渐具规模。
4结语
进行合法的土地使用权流转可以更好地保护农民的利益,保证农村土地的可持续发展。在某些方面农村土地使用权的流转形式不单是指农村集体经济组织之间的流转,为了稳定农业的地位,实现农业现代化,为社会提供基本的社会保障。农村土地流转制度的改革是需要长时间的努力的,在农村土地流转制度改革的过程当中要努力学习其他地区的土地流转的经验,针对我国的实际情况来发展合适的并且能够促进土地制度发展的体系,解决农村土地的现有问题。
[参考文献]
[1]刘莉君.农村土地流转的国内外研究综述[J].湖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01).[2]李力行,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综合课题组.合法转让权是农民财产性收入的基础——成都市农村集体土地流转的调查研究[J].国际经济评论,2012.[3]王朝华,吴向阳.新型城镇化进程中加快农村集体土地流转的重要意义[J].农业经济,2014
[4]崔俊敏.传统农区农业产业集群形成的制度障碍及对策[J].求实,2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