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的农村现状研究

时间:2019-05-14 13:56:15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的农村现状研究》,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的农村现状研究》。

第一篇: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的农村现状研究

毕 业 论 文

题 目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的农村现状研究

姓 名

张浩 所在学院 专业班级

09本科

日 期

2011 年 05 月 22 日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的农村现状研究

09本科班 张浩

摘要: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我国现代化进程中的重大历史任务,是统筹城乡发展和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的具体化,是遏止城乡差距拉大趋势、扩大农村市场需求的根本出路,是解决“三农”问题、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大战略举措。新农村建设是一个庞大的系统工程,涵盖了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和社会建设。建设新农村,必须坚持统筹城乡发展这个根本指导方针,在符合农民意愿、带给农民实惠、得到农民拥护的基础上扎实稳步地推进。当前,应集中解决农民生产生活中最迫切需要解决的实际问题,真正带给农民实惠。通过实地的调研,本文研究了农村的建筑类型、宅基地、建材、居住环境等,并结合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指出当前农村在规划与建筑等方面存在的问题,初步探讨了解决这些问题的一些方法与建议

关键词:收入;住宅;居住环境;建材;宅基地管理;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一个重要方面是“新村镇”建设,表现在房舍新和环境新。新房舍,不仅是指农民住房的外表看起来新,而且房舍体现出新的理念。一要美观,体现出具有地方特色和地域风情的建筑风格;二要实用,房舍大小高低、内部结构、光照、保暖、通风等方面都要实用;三是要节约,包括节约土地、材料和能源。新环境,指生态环境良好、生活环境整洁,尤其是要加强农村村内和农民院内的环境整治。本文结合实地调研,研究了当前农村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及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大形式下如何解决这些问题。笔者所调研的农村中的住宅类型。

一、生土结构。

这类住宅的主要承重结构由生土构成,屋面主要结构材料为木。这类住宅同时又可分为几种类型:1)板筑墙。墙体由黏土、水、麦杆等材料组成,用木做模板夯筑而成。2)土坯墙。先将黏土有模具做成土坯,晒干之后用来垒墙。3)“金包银”。外层为蓝砖,内层为板筑墙或土坯墙,这类墙砖不起承重作用,只是美化了建筑外观,同时起到了防潮的作用。生土结构的住宅由于结构材料的力

第1页

共10页

学性能的限制,一般上采用木过梁或者是砖拱的形式来开门和窗,所以门窗洞不可能很多,近而造成室内通风采光效果较差。同时由于生土受潮后容易失去承载作用,所以在雨季时有倒塌现象发生,这种类型的住宅现在已不多见,仅有的也基本上废弃不用。

二、砖结构。

这类住宅在农村中是最常见同时数量也是处于绝对多数的,其主要承重结构都是砖墙,但根据屋面材料,大体上可以分为3类:1)木结构屋顶。这类屋顶是传统木结构的处理手法,梁上架檩,檩上架椽,屋面用白灰或瓦做防水,门窗洞用砖拱,这是教早期的砖结构住宅。2)预制板屋顶。这类住宅的屋面承重材料用预制空心板,上面用白灰或混凝土做防水层,门窗洞用钢筋混凝土过梁。这类住宅多是20世纪90年代到2004年前。3)现浇混凝土屋顶。这类屋顶出现的较晚,同时也是当前最主要而且是技术含量最高的屋面形式。由于农村中的工匠主要靠经验来指导施工,缺乏相应的理论基础,有时配筋不合理,且不管屋顶面积多大,混凝土通常都浇成一块,容易造成混凝土的下沉开裂,容易使防水失败且屋顶隔热效果差。

三、框架结构。

这种结构类型的房子在农村种基本上不用于住宅,而是用在商店等个体户的店面上。无论从结构的整体性还是从功能上讲,这种结构类型无疑是最优的,但其高昂的造价让大多数农民望而却步,而且用其他结构形式基本上也可以满足日常的生活。

当前农村居住建筑中存在的问题

1.规划不够或者没有规划,土地浪费现象严重。这种现象的形成有三个主要原因:

一、从80 年代中期开始,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我国农村经济得到了迅猛发展,富裕起来的农民无处投资,于是纷纷造起了新房,形成了农民建房热,一

第1页

共10页 3

些农民大兴土木、盲目攀比,不断在村子边缘的模糊地带(既不属于耕地又不属于宅基地)另建新宅,有的则把自己的耕地作为宅基地使用。

二、改革开放前农村实行人民公社制度,修建了相当数量的集体建筑如工厂、食堂等,在当前的形式下这些集体建筑基本上失去了使用价值,废弃不用而又没有及时拆除,致使废弃地和空白地,如笔者所调研的村中就有一座纸厂(纸厂由于要向外排污水,在村中形成一条小的水路,水路两边十几米范围内也是空地),一座食堂和一个面积大约有1000平方米左右的广场处于废弃不用的状态。

三、村中有些农户由于家中只有女儿没有儿子,在女儿出嫁老人故去后,宅基地处于无人继承的状态,但由于其他亲戚的干预,村委会又不能把这些宅基地给他人使用,造成这些宅基地处于无人使用而又无法收回的状态。一方面是村中大量的宅基地无人使用,另一方面则是很多人不断的把耕地作为新的宅基地使用,致使耕地日趋减少。2.农村建房材料依然采用实心黏土砖,耗用大量的优质耕地。在城市禁用实心黏土砖的同时,农村建筑因未执行墙改政策而处在放任自流状态,其黏土砖的耗用占到全部实心黏土砖产品的绝大部分。另外,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收入,富裕起来的农民不断滋生了攀比之风,建房时不断加高地基,完全没有必要地大面积建房,借以凸显自己家的实力。这种不正之风大大刺激了农村对建筑用土的消耗,浪费了大量宝贵资源。以笔者所调研的村庄为例,以前村周围有着不少的沙丘,近年来已经逐渐被消耗掉,五年之后将再无沙土可用,不得不转向耕地中的黏土。

3.居住环境差。基础设施是农村建设最头疼的事,城市的基础设施依靠政府投入来解决,而对许多经济不太富裕的农村来说,内部基础设施建设靠村集体、农民自身力量很难解决,造成基础设施的缺乏,如缺乏给水、排污、公路等基础设施的配套,许多村庄普遍存在路面不硬、污水乱排等现象。农村中建房基本上是施工队老板根据经验自己进行绘制,没有经过专业人员的设计,不能充分考虑农民的实际需求,功能明显不合理,如人畜不分,人住与厕所不分,住房与灶房不分,做饭时,炊烟满屋,极不卫生且利用率低。由于缺乏正确合理的引导,不少农民的建房观念还比较落后。一般的农户待孩子长大要成亲就得建新房,这样一轮轮地拆建,增加了经济负担。

第1页

共10页 4

这些问题的形成一个复杂的过程,要改变这种情况也不是一朝一夕能做成的事情,然而一些基本的措施也应该及时采取。

1.增加农民的收入。从宏观上讲,制约中国经济发展的是农村、农业、农民问题,从微观上讲,农村风貌的改变、农民居住环境的提高都离不开农民收入的增加。

一、从农村住宅建设的模式来看,在改革开放前,农村实行集体制,计划经济体制,除了集体所分配的一些生活必需品外,一家农户几乎没有其他的资源可以利用,当这家农户要建一座住宅时,所能利用的资源就是自家和亲戚家的劳动力。另外,如果自家或亲戚家有有手艺的工匠,也是很大的资源优势(如笔者的爷爷是烧砖的工匠,大伯父是泥水匠,二伯父是木工,父亲是司机),建造住宅的难度相对会较小。改革开放初期,由于土地由集体制改为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农民的积极性大大的提高,粮食产量也有很大的增加,所以这时候一家农户要建住宅通常是请人帮忙,包吃(但没有工钱)。当前,由于社会的发展和社会分工越来越细,农村有个人成立专门的施工队,建房的模式发展为包工或包工包料,主人只需准备足够的钱来应付开支,其他的事情都由施工队来做。

二.从建筑材料上来看,笔者所调研的村子在改革开放前所建住宅多为土坯承重结构,木材屋顶,土坯结构有黄土、水、麦杆等构成,木材屋顶由梁、檩、椽、屋面材料构成,这些建材农户都可以免费得到,仅需一点点钱用以购置屋面的防水材料如石灰、瓦等。改革开放初期,农村住宅的结构发展为砖结构或混合结构,对砖的需求增加,仅靠自己生产无法满足日益增长的需求,于是专门的砖瓦厂出现了,农户需要购买砖、防水材料、砂浆材料用以建造住宅。当前农村的建材多为砖、混凝土、钢筋,这些建材农户自己无法生产,只能通过购买的手段获得。

所以,无论从建造住宅的模式还是从建筑材料来看,农村住宅的建设越来越依靠经济的发展,要提高农村居民的居住生活水平,增加农民的收入是第一位的。同时,政府拨款无法满足农村公共设施建设的需求,只能靠农民集资建设,没有农民收入的增加,这一切都无从谈起。

第1页

共10页

2.整治农村宅基地。

对于农村中大量宅基地闲置而又有大量耕地被用作新的宅基地使用这样的情况,要加强整治。

一、要加大立法、执法力度,限制将耕地作为建筑用地使用。《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第四条明确规定:严格限制农用地转为建筑用地,控制建设用地总量,对耕地实行特殊保护。前款所称农用地是指直接用于农业生产的用地,包括耕地、林地、草地、农田水利用地、养殖水面等;建设用地是指建造建筑物、构筑物的土地,包括城乡住宅和公用设施用地、工矿用地、交通水利设施用地、旅游用地、军事设施用地等;未利用用地是指农用地和建设用地以外的用地。使用土地的单位和个人必须严格按照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确定的用途使用土地。农村中将耕地作为建筑用地使用的情况时有发生,一方面是国家实行土地的长期承包责任制,另外一个重要方面就是执法力度不够,对违规建设不闻不问。

二、要对村庄要进行规划,明确集体土地的所有权、使用权和使用性质,对村中废弃的宅基地和空白地要根据规划进行合理的利用。

三、要对农村居民进行教育,让农村居民更加注重室内居住环境的提高,同时把资金投向有更高收益的地方,而不是再无谓的增加新的宅基地,新建住宅。

四、村委会要承担起自己的责任,对占着多余宅基地或村中空白土地的居民进行说服教育,使他们自动归还不属于自己的土地。

五、可建立宅基地有偿使用制度,从经济上使农村居民减少无谓建房的需求。当然,对于经济上有困难而又确实需要新的宅基地的农户要另外对待。

宅基地的整理是一个系统工程,要根据实际情况利用经济、行政等多种手段进行综合治理,在宅基地的整理过程中必须从农村的长远发展出发,从农村居民的整体利益出发,依法进行,切不可急于求成,引起农村军民的反感情绪。3.推行建筑材料的改革。

当前农村的主要建筑材料是实心黏土砖,实心黏土砖,俗称红砖、机砖。由于它的生产方式基本上是就地取土,手工或半机械化操作,在生产和使用中,存在着严重破坏耕地、污染环境、消耗能源(实心黏土砖的制作需要用煤来烧)及保温隔热性能差等缺点,而且其生产工艺简陋,产品质量低劣,也会影响到工程

第1页

共10页

质量,它的这些缺点在城市建设中已经被认识到,而且全国大多数城市已经禁止使用实心黏土砖,只是在农村,这种建筑材料还处于放任自流的状态。目前市场上已有实心黏土砖的替代产品出现,如加气混凝土砌块、陶粒砌块、小型混凝土空心砌块、新型隔墙板等,这些新型墙材主要以粉煤灰、海泥、石粉等废料为主要原料,具有环保、节土、抗渗、保温、隔热、阻燃等优点,但未能得到很好的推广,纠其原因,经济是第一位的。因此,在农村推行建筑材料的改革,必须遵循以下基本原则:

一、在价格上,新的建筑材料要比实心黏土砖要经济。

二、在物理和热工性上,新的建筑材料要比实心黏土砖要有优势。

三、要加大宣传力度,使农民认识到采用新的建筑材料的必要性。同时可以考虑引进技术,利用农村的地方材料生产建材,如农作物的秸杆通过一定的加工手段可以制成建筑板材、砖材,稻灰壳除可以加工成建筑板材之外,还是沙浆、新型水泥的原材料,淤泥也可以制作砖瓦等。

4.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驱除居住建筑中的迷信色彩。

由于悠久的历史传统与知识文化水平不高,在农村中,大部分村民还存在着迷信思想,体现在住宅上主要是风水观。笔者所调研的存在位于北方,住宅的主要形式是胡同+合院。一般情况下,新建住宅要先找风水师选个好日子破土动工;北方的住宅一般是坐北朝南,不同的单元在东西方向上并列,在“左为尊”的观念的指导下,靠东的住宅无论是在基础的高度、建筑的高度还是建筑的进深,都不能比西边的小,不然就是被“压”。由于建设年代不一,新建住宅总是不顾一切的赶超老建筑,无谓的抬高基础,增加建筑面积,浪费了大量的建材,同时也给出行带了不便,如有的住宅的基础已经比村里的公路高成了近两米,攀比之心完全取代了实际用处,同时,以前村周围的沙丘已全部被建房所消耗,如此持续下去,终有一天会面临无土可用的窘况。因此,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对农民加大力度进行宣传和教育,使他们驱除迷信思想,了解国家大的方针政策,拓展眼光与思路,积极配合新农村建设,在科学的设计和施工上建设住宅已是必须要走的路。

中国的建设最重要在农村,农村的建设占中国建设的半壁江山,然而农村的建设面临着巨大的困难,农村集体经济薄弱,农民增收乏力,村庄规划建设滞后,第1页

共10页

农民科学文化素质较低,农村缺乏长期投入的机制,新农村的建设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我们要不断的深入研究农村的现状,针对具体问题提出相应的处理办法,同时还要有整体思维,从全局的角度出发深入理解新农村建设。

参考文献

[1] 郭蕊。发展劳务经济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要途径[j]。理论导刊,2006,07:48-49。

[2] 聂传定。农村剩余劳动力非农业化与新农村建设[j]。台湾农业探索,2006,03:45-46。

[3] 木子。新农村建设的重点之一是农民增收[j]。吉林人大工作,2006,04:14。

[4] 单胜道。“空心村”问题及其对策研究[j]。农村经济,2001,03:24-25。[5] 尹惠斌覃事娅。“新农村”建设过程中的城乡土地利用问题及对策研究[j]。国土资源导刊,2006,01:44-46。

[6] 纪永茂。改造“空心村”建设新农村[j]。发展研究,1998,08:40-41。[7] 谌种华。耕地保护新举措——浅谈农村宅基地的清理整顿[j]。农村经济,2004,s1:18-20。

[8] 张正河卢向虎。农村宅基地的整治与增值[j]。调研世界,2006,01:24-27。[9] 赵小敏于少康。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土地集约利用研究[r]。2006中国科协年会12专题分会场第4单元会场,2006。

第1页

共10页 8

[10]谢曦。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墙体改革能做什么——关于墙改工作纳入新农村建设发展战略思考[j]。墙改论坛,2006,07:20-22。

[11]赵霄龙。就地取材新农村建材本土资源化[j]。建设科技,2006,11:15。[12]傅明。新农村:建设 建材建言[j]。建设科技,2006,11:28。

第1页

共10页 9

第二篇:社会主义新农村文化建设现状研究

社会主义新农村文化建设现状研究

摘要: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大命题,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中国适应时代形势在现代化进程中的重大任务。在新农村建设进程中,新农村文化建设是其重要组成部分,对新农村建设起着强有力的推动作用,因此,对社会主义新农村文化建设现状的研究,有利于我国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顺利进行。

关键词:社会主义;新农村;文化建设;现状

收稿日期:2010-09-14

作者简介:王鑫(1983-),男,山西阳泉人,太原科技大学人文社科系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马克思主义的理论与实践。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我国现代化进程中的重大历史任务。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不但是发展经济问题,也是发展文化的问题。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以来,各地村庄的文化建设呈现出健康、积极、向上的发展趋势,不仅在一定程度上满足了村民多样化的文化需求,提高了村民的文化素质,而且极大地丰富了农村的文化活动。与此同时,我国的新农村文化建设现状中也存在着一些问题,如农村文化建设的相对滞后等,影响了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和现代化的进程。所以,关注并研究新农村文化建设现状对更好的进行新农村文化建设具有重要的意义。

一、社会主义新农村文化建设取得的成就

(一)农村的教育状况有了较大改善,农民整体文化素质有所提高

1986年全国人民代表大会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1999年初国务院批准教育部制定的《面向21世纪教育振兴行动划》,提出了跨世纪教育改革和发展的蓝图,2002年5月,国务院办公厅下发了《关于完善农村义务教育管理体制的通知》,强调农村义务教育应实行“在国务院领导下,由地方政府负责,分级管理,以县为主”的体制。这些对农村普及义务教育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据统计,到2004年各地区乡村6岁及以上人口有68905.9万人,具有小学文化程度的达27486.5万人,初中文化程度达28133.6万人,高中文化程度达4535.8万人,大专以上文化程度的达613.7万人。农村人口文盲率已由解放前的80%以上下降到13.65%,[1]2006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又颁布了《关于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若干意见》,强调加快发展农村义务教育,着力普及九年义务教育,2006年对西部地区农村义务教育阶段的学生全部免除学杂费,对其中贫困家庭学生免费提供课本和补助寄宿生活费,2007年在全国农村普遍实行这一政策。这将近一步的推动着农村教育事业的发展,有利于农民素质的提高。

(二)农民文化生活消费逐年增长

随着农村改革的继续深入,农村的经济发展日益壮大,农民的收入持续增长,农民的生活消费水平和消费质量不断提高,近几年农民家庭文化娱乐用品的拥有二量迅速增加,农民的文化消费力度逐年加大。电视机普及率超过温饱且增长较快,在传统的娱乐用品不断增加的同时,一些高档耐用消费品如电冰箱、生活用车、影碟机、一对对电话、电脑等也开始进入农民家庭,且品牌增多,增长迅速。

(三)农民自办文化逐渐增多,农民文化生活逐渐丰富

近年来,随着农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农村自办文化开始在农村各地有所发展,各村庄充分发挥本村文化人才、组织、设施和文物的优势,认真组织引导广大村民开展健康向上的文化活动,农村的文化活动呈现出越来越活跃、越来越丰富的趋势。如:歌舞晚会、擂台赛、地方戏演出、老年秧歌等。农村基层政府积极鼓励和扶持农村自办文化的发展,组成数量众多的民间乐队、民间舞蹈队、家庭文艺队等农村文艺队伍到各地进行演出,大大丰富了农民的文化生活。

二、社会主义新农村存在的问题

(一)公共文化设施和文化活动稀缺

我国农村中公共文化设施和文化活动发展滞后,大多数农民认为农村的文化活动贫乏,文化设施不足。随着农村机械化程度提高,农民用在农业劳动上的时间越来越少,有一个说法是“两个月过年,两个月种田,八个月休闲”,大部分农民拥有了大量的空闲时间。村庄里麻将厅、麻将桌随处可见,正如一句顺口溜所言:“衣食不用愁,住着小洋楼,土地不用兴(种),处处麻将声。”在我国农村,许多农民把打牌打麻将作为他们唯一的娱乐形式,很多村里没有公共文化设施,除打麻将外没有地方可以娱乐。所以,农村需加强农村公共文化设施的建设,如果文化建设跟不上,农村社会的不良风气就会助长,农村的社会稳定和经济发展就会受影响。

(二)农村教育相对落后,农民整体素质偏低

我国农村教育水平低主要表现在,首先,农村师资队伍严重滞后。“一个学校能不能为社会主义建设培养合格的人才,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有社会主义觉悟的有文化的劳动者,关键在教师。”[2]然而由于各种原因,农村教师队伍严重滞后。农村教师大都学历低下、能力不高、年龄结构偏老,很难适应新农村形势下教育的要求。其次,农民受教育程度不高,农民的整体素质偏低。有资料显示,我国农村居民人均受教育年限仅为7.6年,比城镇居民低3年;农村的小学和初中文化程度人口在总人口中占75%;全国92%的文盲、半文盲在农村。在农村4.97亿的劳动力中,具有小学文化程度的占40%,初中文化程度的占48%,高中文化程度的占12%,受过职业技术培训的不足5%,受过技能培训的仅为1%。我国农村教育无论和城市还是和发达国家农村相比,都明显落后。以英国为例,1900年英国农村不识字的人约占6%,由于英国政府及时做了农村普及教育和扫盲工作,目前英国农村不识字的农民己低于1%,[3]而我国2002年农村文盲、半文盲人口还占14%左右。现在发达国家农业劳动力平均受文化教育的年限为12年以上,而我国农业劳动人口平均受教育的年限仅为7.6年。据2004年国家统计局统计全国农村7一15岁儿童入学率仅为94.4%,有近一半的省在90%到95%之间,其中云南、西藏、青海在90%以下,一些地方中小学辍学率偏高,有的地方甚至高达10%以上,这意味着每年仍有上百万计新文盲出现。[4]同时由于村民教育水平的低下,使得农民思想保守落后、生活方式陈旧,封建活动盛行,思想道德建设薄弱,同时使不良社会风气蔓延。这些都表明我国农村文化建设急需提上日程。

三、农村文化发展滞后的原因

(一)农民自身素质不高

文化素质普遍偏低。在我国农村,人口多,劳动力多,且整体文化素质较低,不适应新农村建设的需要。九亿农民中,文盲、半文盲还占相当的比例,有些地区的贫困户中,文盲、半文盲占到了80%。在我国农村人口中,文盲占20%,小学占40%,初中古29.5%,高中占10%,大专以上仅占0.4%。根据全国第五次人口普查资料计算,全国人均受教育年限为7.79年,而美国农民大部分是从州立农学院毕业的;法国7%以上的农民具有大专文化;德国67%的农民具有大学文凭;日本农民中5%是大学毕业生,高中生毕业占78.4%。另外,受到妇女生理条件的限制和传统“男主外”、“女主内”观念的影响,致使妇女及其家庭无法正确认识妇女教育的提高有利于提高妇女劳动生产能力,有利于提高妇女的人力资本,从而造成了农村妇女劳动力素质不高,更低于男性劳动力素质。全国从业人员中,初中文化程度以下的男性从业人员占83.9%,女性从业人员则88.1%。2000年我国男女人口总人口之比分别为51.63%和48.37%男性人口比女性人口高3.26个百分点,以农村总人口8.0739亿人计算,女性人口应为3.9亿多.在广大的农村农村,由于青壮年很多都外出务工,在这些外出务工的人员中,男性居多农村剩下的多半是女性、小孩和老人,可以说农村女性不仅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的一支重要力量,也是农村文化建设的重要支柱,她们的文化素质的高低直接影响农村文化建设的发展状况。

(二)城乡二元体制的制约

二元结构又称社会二元化或经济二元化,是指在同一国家由于种种原因而导致城乡长期分设、分治、分管,致使二者在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等方面出现明显的差别特征。城市中所形成的社会结构、社会组织形式,以及人们的价值观和行为方式,都是现代文明极为重要的组成部分。然而,由于城乡二元体制的影响,农村文化发展边缘化,先进文化得不到传播,落后文化沉渣泛起,封建迷信活动肆虐,形成形形色色的农村“亚文化群”。更为重要的是,“贫困文化”具有代际相承性,从而贫困文化的群体规模越来越大,城乡文明的差距也越来越大。

四、加强社会主义新农村文化建设的对策

(一)优化农村教师队伍结构,努力造就一支稳定的高素质的教师队伍

教师作为知识的传播者和创造者,应该与时俱进,不断以新的知识充实和完善自己的知识结构和知识体系,成为热爱学习和终身学习的楷模。因此,必须优化农村教师队伍结构,提高广大农村基层教师水平,以适应教育现代化的要求。当务之急,我们应该采取切实措施夯实农村基础教育的基础:其一,严格教育考试制度,加强对考试工作人员的监督,加大对违纪人员的惩处力度,国家应该适时出台一部考试法,确保考试的透明度。从而既能保证学历达标,又能够提高能力。其二,要严格教师资格认证制度,对教师队伍的编制、资格实行有效管理,严把资格证书发放关。其三,鼓励大学生充实基层,发挥他们现代青年的创新精神、旺盛的工作热情、较强的社会适应能力,来改变农村基础教育落后的现状。同时,国家也应该对那些志愿扎根“老、少、边、穷”地区的青年予以各方面的照顾,予以政策上的支持。其四,基层老教师如果确实无法适应现代教育的要求,必须在保障他们正当权益前提下,让他们“退居”二线,发挥余热,搞好传、帮、带作用。

(二)坚持统筹城乡文化发展的原则

我国二元社会结构非常严重,发展很不平衡,文化、教育等资源的分享也存在严重的不平衡。落后的农村还处于传统的自然经济社会,城乡一体化进程和市场化进程面临着更复杂和更艰巨的任务。统筹城乡文化发展是加强农村精神文明建设,推动广大农村由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转变的重大举措。它不仅是加速我国现代化进程的需要,也是改善农村社会风气、维护农村社会稳定、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需要。但是,在当前我国的文化建设和发展中,存在重视城市、忽视农村的现象,导致城乡文化发展差距过大、极不协调。为此,必须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统筹城乡文化发展,促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和全面小康的建设进程。

参考文献

[1]国家统计局.中国人口统计2005[M].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2005.[2]邓小平文选: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3]求实编译.世界教育发展的统计分析[J].外国教育动态,1986.[4]中国社会科学院农村发展研究所、国家统计局农村社会经济调查总队.2003一2004:中国农村经济形势分析与预测[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4.[责任编辑:周来顺]

第三篇: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村民自治法律问题研究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村民自治法律问题研究

[摘要]村民自治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农村基层民主制度和农村治理的有效方式,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基础和制度保障。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必须科学界定村民自治的含义,完善村民自治法律制度,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提供法律保障。

[关键词]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村民自治;法律

党的十七大报告把发展基层民主、保障人民享有更多切实的民主权利作为社会主义政治建设的一项重大任务,并要求把它作为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基础性工程重点推进。这在党的全国代表大会报告中还是第一次。村民自治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农村基层民主制度和农村治理的有效方式,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基础和制度保障。我国1982年宪法正式确立了村民委员会作为农村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的法律地位,为村民自治的发展提供了基本法依据。1998年《村民委员会组织法》(以下简称《村组法》)的修改和颁布,使村民自治具体化为法律,标志着我国村民自治开始进入发展完善阶段。

一、村民自治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基础和制度保障

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指出,要按照“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要求,扎实稳步地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新农村建设的“二十”字目标,包含了物质文明、精神文明、政治文明三个既相互区别又有紧密联系层面的内容。其中,以“管理民主”为内容的村民自治制度的不断完善,是新农村建设的重要保障。

1.村民自治促进了农村经济发展,为新农村建设奠定了物质基

治才干进一步增强,一大批乡村政治精英脱颖而出,成为推进乡村民主化进程的积极力量。

4.村民自治加强农村公共事务的管理,为新农村建设创造了发展环境。实行村民自治,一方面,村民自治组织可以把农民组织起来,为农业生产提供产前、产中、产后的服务,帮助农民解决各个环节遇到的难题;另一方面,村民自治组织发挥自身公共管理和公共服务能力,加快农业和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如农村公路、通讯、能源、水利、教育、医疗卫生、文化设施、生态环境以及农村社会保障体系和社区等建设,促进农村物质文明、精神文明、政治文明和生态文明,从而为新农村建设创造良好的发展环境。

5.村民自治有利于维护农村社会稳定,为新农村建设营造和谐氛围。实现新农村建设“乡风文明”的目标,必须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通过民主选举,实现了村干部上对政府负责和下对群众负责的统一,村干部由村民代表大会直接投票选举产生,必须把群众利益放在心上,群众对自己选出来的带头人也倍加支持,形成干群相互信任、相互支持的局面。通过民主监督,村民既可以通过测评的方式警示不称职的村干部,也可以通过罢免程序,将问题严重的干部拉下马,使干群之间由误解变理解。通过民主管理和民主决策,一方面把村民的意见和建议及时准确地反映给村党组织、村委会和上级有关部门,使各部门在决策时充分考虑群众的利益和意见;另一方面把上级领导部门的决策、指示及时传达给群众,并利用代表的民意基础获得群众的认同和支持,发挥党和国家联系农民的“桥梁”作用,密切干群关系,述三种代表性的观点中,第一种观点较为全面地揭示了村民自治的基本内涵,但是对于村民自治的内容仅用“事情”表述显得不够准确,强调了基层政府对村委会的指导,但忽略了村委会对基层政府工作的协助,即只看到村委会与基层人民政府之间的单向关系。第二种观点,只突出村民自治某一方面的特点,或突出村民自治的主体及目的,或重在强调村民自治的法律性,亦不全面,不利于对村民自治的理解与把握。笔者赞同第三种观点,但认为,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对村民自治的内涵加以拓展和深化。

1.关于村民自治的主体。目前学术界主要存在三种分歧:一是认为村民自治的主体是村民个人;二是认为村民自治的主体是村民委员会;三是认为村民自治的主体是以自然村为基础的全体村民。笔者认为第一种观点与村民自治的立法和实践相违背,因为在一个村的范围内,不同的村民对自治的事务往往会持有不同意见,若将村民个人视为自治的主体,则在自治的过程中难免出现意见分歧难以达成一致。而根据村民自治的立法与实践。村民在行使自治权时是由全体村民召开村民大会选举产生村民委员会,由村民委员会具体地行使自治权。由此可见,自治权的拥有者实际是全体村民,而不是村民个人。第二种观点将村民自治的主体理解为村民委员会显然与《村组法》相矛盾。从《村组法》第2条的规定可以看出,村民委员会是具体行使村民自治权的基层群众组织,它不是自治权的拥有者,而是具体行使者,即代表一村全体村民的意愿对村事务进行管理。因此,笔者认为第三种观点即将村民自治的主体定为全体村民是更为合理的。它一方

主要包括民主选举权、民主决策权、民主管理权和民主监督权。其中民主选举权是自治权的逻辑基础,只有通过全体村民选举产生的村民委员会,才能代表全体村民,行使具体的自治权;民主决策权是自治权行使的关键,对于村中的重大事务,村民有知悉和决定的权利,《村组法》规定应由村民委员会提议召集村民会议,由村民集体讨论决定;民主管理权是自治权的核心,由全体村民共同参与、共同管理、共同决定村内各项事务,维护自身权益;民主监督是自治权的保障,一方面村委会应定期向村民会议或村民代表会议报告工作,村委会干部应定期述职,接受村民评议,另一方面村委会通过村务公开,使村民能充分了解各类与自身利益相关的事务,从而对村委会的工作进行有效的监督。

4.关于村民自治的方式。《村组法》规定村民自治的事项是“村务”,即村的“公共事务和公益事业”,乡镇政府可委托村或者村民委员会办理某些事务。村民依照国家的法律法规,通过村民自治章程规定的基本自治事项,并通过村民会议、村民代表会议、村民委员会等组织形式来依法处理与全村村民切身利益相关的公共事务。这其中,村民会议是村民自治的一种最高的自治组织形式,村民委员会是村民自治的执行机关。

三、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村民自治法律制度存在的缺陷

我国有关村民自治的法律制度正不断完善,但亦存在如下缺陷,影响着村民自治制度的健全和完善,影响着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推进。

括村民委员会,又包括村民大会,还包括村民委员会主任;而村民自治的执行机关只是自治组织的一个重要组织部分,村民大会是村里的最高权力机关,村民委员会只是由村民大会选举产生并代表村民集体行使自治权利的一个组织,而非自治主体,真正的自治主体是村民集体;村民委员会主任只是集中行使村民自治执行机关权力的代表,其主要职责是对外代表整个村集体。

2.《村组法》对村民委员会与相关组织的关系规定不明确,不利于村民委员会正确行使权力

(1)《村组法》中关于乡村关系的规定比较模糊,不利于村民自治的实现。《村组法》第4条第2款规定,村民委员会协助乡、民族乡、镇的人民政府开展工作。这个规定在实践当中主要有协助乡镇收缴税费、完成计划生育等。这种权责的实现,往往就意味着村民委员会身份的异化,由自治执行机关转为乡镇基层政权的下属机构,村干部也就成了乡镇政府的“代理人”。《村组法》第22条第4款规定,村民委员会不及时公布应当公布的事项或者公布的事项不真实的,村民有权向乡、民族乡、镇人民政府或者县级人民政府及其有关主管部门反映,有关政府机关应当负责调查核实,责令公布;经查证确有违法行为的,有关人员应当依法承担责任。该条款的立法本意是要监督村民委员会、保障村民权益,但其效果却恰恰相反,不但不利于对村民委员会的监督,反而呈现出乡镇政权与村委会的上下级痕迹:因为只有在上下级隶属关系中,才存在这种调查、责令改正权力。这种监督关系类似于行政机关内部的行政复议。由此强化了乡镇及县

3.对村民自治权利的法律保障不足,抑制了村民自治的正常实现

现行村民自治权利除涉及村民的财产权、人身权的事项可以通过司法途径如通过行政复议、行政诉讼、民事诉讼等予以救济外,其他的并没有纳入司法救济途径。《村组法》第4条规定:乡、民族乡、镇的人民政府对村民委员会的工作给予指导、支持和帮助,但是不得干预依法属于村民自治范围内的事项。当乡镇干预了村民自治的事务时,应负什么责任并无规定,所以,一些乡镇领导肆意干预村民自治事务的情况时有发生,但却奈何不了。

《村组法》第15条规定:以威胁、贿赂、伪造选票等不正当手段,妨害村民行使选举权、被选举权,破坏村民委员会选举的,村民有权向乡、民族乡、镇的人民代表大会和人民政府或者县级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和人民政府及其有关主管部门举报,有关机关应当负责调查并依法处理。由于村委会选举与县乡政府利益直接相关,因此,要县乡有关组织公正处理很难做到。从法理上讲,“有权利必有救济”,如果当事人认为县乡行政组织处理不公,应有司法途径给予救济。而我国目前还没有这方面的法律。一些地方的农民依据《行政诉讼法》的规定,到法院进行诉讼,而法院则以“法无明确规定”为由,不予受理。

总之,不仅《村组法》对村民自治权利的保障缺乏法律责任的规定,而且相关法律如刑事诉讼法、行政诉讼法等也没有为村民自治权利提供充足的司法救济途径。不少村民自治权利受到侵害的农

1对内对外代表村集体。在宪法和《村组法》中作出相应规定,确立村民自治的真正主体是村集体,明确村民委员会只是实行自治的执行机关,这样可以真正强化村民的主人意识,摆正村民委员会的位置。

3.在《村组法》中明确两委关系。村民自治的实践证明,村党支部对村民自治的不当干涉主要源于法律规定的模糊性和巨大弹性,这种现象与法律的明确性、可执行性是背道而驰的。笔者认为,法律应明确规定村党组织对村民自治的领导作用仅限于政治领导、推荐候选人、宣传政策等方面。

4.完善保障村民自治权利的配套法规政策。一是把村民自治权利作为农民享有的重要权利纳入《农民权益保障法》,并使这一权利体现在管理农村基层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事务的方方面面;二是尽快制定一部统一的《村民委员会选举法》,以规范村委会选举程序,维护社会主义法制的统一;三是制定或修订地方配套法规,根据《立法法》的要求,结合本地实际情况,进一步修订完善《村组法》的实施办法和村委会选举办法;四是指导农村根据大多数村民的意愿和本村的实际情况,修改完善村规民约和村民自治章程,用村民自治的原则规范和约束村干部和村民的行为,实现村民的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五是建立村民自治的司法救济途径,把村民自治权利纳入行政诉讼范围之内,切实保障村民自治权的有效实现。

第四篇:浅谈新农村建设中农村人力资源开发现状及其思考

浅谈新农村建设中农村人力资源开发现状及其思考

字体: 小 中 大 发布: 07-02 11:35 作者: 学术发表网

来源: 中国知网

查看: 150次

论文关键词:人力资源 开发 新农村建设 措施如何发表论文

论文摘要:我国是一个13亿人口的农业大国,其中9亿多是农村人口,因而人力资源十分丰富,如果有效地开发好这一资源就能产生巨大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本文结合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新形势下,分析了农村人力资源开发的现实性与必要性,就如何开发农村人力资源更好地服务于新农村建设也提出了相应的对策与措施。

为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大历史任务。按照中央关于“生产发展、生活富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五个要求去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就必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以人为本,加快农村人力资源开发,塑造一支高素质的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新型农民人才队伍。新农村建设涉及亿万农民的切身利益,是农民的愿望和要求,为的是农民、靠的是农民,农民是新农村建设的主体[1]。开发农村人力资源也是解决“三农”问题的最根本出路。因此,分析农村人力资源开发存在的问题,提出相应的对策和措施,以更好地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服务。同时对促进农村人力资源开发和管理也有重要的意义。农村人力资源开发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1.1 农村人力资源现状

我国是一个13亿人口的农业大国,其中农村人口9亿多,农业劳动力5.6亿人,约占总人口的43%。这是我国农业发展极其可贵的一种优势资源。但是,我国农村劳动力中文盲半文盲占相当大的比重,农村劳动力中受过高中以上教育的仅占5.8%,初中文化程度的仅占38.04%,且青壮年农民中掌握现代科学技术知识的人才十分匮乏。同时,由于我国非农产业的发展受到众多因素的制约,城市和非农产业的发展吸纳劳动力的能力赶不上农业剩余劳动力的增长,造成大量农村隐性剩余劳动力的存在。[2]

总结以上情况我们可以发现,尽管我国农村人力资源数量极其丰富,但是人力资源质量都不高,而且农村人力资源结构也不合理。面对这样的现实情况,我们必然要考虑农村人力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如何有效地开发和利用这一丰富的人力资源,是新农村建设中必须考虑的问题。

1.2 农村人力资源开发问题的集中体现:

(1)农村剩余劳动力闲置过多,形成人力资源的浪费。

据统计,目前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高达1.5亿人左右,每年还将增加600万[3]。如此庞大的农村劳动力资源与有限的耕地资源的矛盾,必将导致人力资源的浪费。在人力资源还未得到有效的利用和开发前,大量的剩余劳动力涌向城市,给城市也带来诸多方面的压力和困惑。

(2)农村人力资源结构不合理。

据2005年《中国统计年鉴》资料,我国农村人力资源所从事的产业,第一产业的人数占总人数的61%,第二产业的人数占总人数的18%,第三产业的人数占总人数的21%。农村人口多集中在第一产业,即以劳务为主。

(3)地方政府对农村人力资源开发认识不够,观念转变还不到位。全国很多地方政府没有把农村人力资源开发放在新农村建设的首位,还没有树立起强烈的人才意识,多数乡镇政府没有把农村人力资源开发作为一项准公共服务而纳入公共财政框架。如何发表论文

(4)大量优秀青壮年和有知识人才外流,加重农村人力资源开发难度。

随着工业化、城市化的不断推进,农村人力资源大量向工业和城市转移,在这个转移进程中,青壮年和有文化的劳动力必然是首当其冲。事实上,在滚滚的“民工潮”中,最有能力留在城市的就是那些青壮年和有一定文化水平的优秀人才。于是,在劳务输出地区,农业劳动力就呈现出为女性化、老年化和儿童化倾向。因此,在这样一个人口质量和结构基础上进行人力资源开发,必然会引起很多的困难。新农村建设中农村人力资源开发的紧迫性与必要性

我国农村人力资源数量庞大、质量低下的现状已成为建设新农村、实现农业现代化的巨大瓶颈。如何把丰富的农村人力资源转化为雄厚的人力资本,把巨大的人口压力转化为强大的发展动力,培养高素质的新型农民,是新农村建设中一个亟待解决的重要难题。

当前,我国要实施科教兴农战略,其中重要的一环就是大力开发农村人力资源。农村人力资源的开发主要指对农村劳动力的挖掘、培训及合理使用,即通过农村各种形式的文化教育、技术教育,提高农村劳动力素质,培养出实际所需的各层次人才。加快农村人力资源的开发不仅重要而且十分迫切,主要表现在这样几个方面:(1)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必要条件;(2)能够加快和推动农业科学技术转化为现实农业生产力;(3)加快我国农业现代化进程具有特殊重要的意义;(4)为提高农村劳动力资源利用率起到保障作用;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和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社会财富的增加越来越依靠提升人力资本来实现,农村人力资源丰富,提升农村人力资本是我国经济发展的基本立足点和长期的战略任务。

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明确指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需要一大批“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今天,培育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是新农村建设最迫切的要求,也是新农村建设最核心的内容。因此,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进程中,充分和有效地开发人力资源,对促进新农村建设具有巨大的推动作用,是当前新农村建设中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之一。新农村建设中农村人力资源开发的对策与措施

2007年中央一号文件《关于积极发展现代农业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若干意见》指出,建设现代农业,最终要靠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必须发挥农村的人力资源优势,大幅度增加人力资源开发投入,全面提高农村劳动者素质,为推进新农村建设提供强大的人才智力支持。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要“培育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发挥亿万农民建设新农村的主体作用”。[4] 如何发表论文

第一,必须正确认识农村人力资源开发的重要性,加快发展农村教育事业。

在新农村建设中,各级政府应树立人力资源是第一资源的思想,把人的全面发展和农村人力资源开发放在第一位。

第二,利用现代教育技术,培养新型农民来打造现代农业。新农村建设的目标就是要打造现代农业。因此,实现新农村建设的战略目标,必须扩大和加强农村实用型人才和技能型人才培养的范围与力度,提高农民应用技术的能力,大面积惠及现代农业先进实用技术和改变农村经济结构[6]。诸如举办各种实用技术培训班,传授农民“一技之长”;建立各类职业学校、业余学校、夜校等进行教育培训。当前,在大量农村优质劳动力转移到城市的背景下,应该就地取材培养实用型农民,为新农村建设提供“留得住、用得上”的高素质实用型技术人才和现代新型农民。

第三,完善农村人力资源开发的流动和使用制度。

对传统体制下建立起来的就业制度、户籍制度等一系列行政制度进行创新,建立起便于农村现有人力资源自由流动的行政制度。农民流动催化乡村发展,既有农民外出就业促进不发达地区乡村开放,引起资金、信息向乡村流动的作用,又有回乡农民工自身持续发展的作用。以市场为中介,促进农村剩余劳动力的有效转移,实现人力资本商品化、市场化、社会化。按照人力资源的价值量和转化的资本量,建立人力资源的使用制度,从而实现劳动力的最优配置。

第四,为返乡农民工提供创业绿色通道。提升农村人力资源整体素质。起始于80年代农村人进城务工到现在已经有二十余年。农民进城务工是农村人力资源的第一次转移,通过第一次转移让农村富裕劳动力进入城市,接触现代化的大工业,部分农民工中的优秀者通过自身的努力和企业的锻炼,学到了管理和技术,提升了本身的价值。农民工返乡创业是人力资源的第二次转移。通过两次转移,极大的提升了农村人力资源的整体素质。引导他们回家乡发展,既把城市文明带回了农村,提升了农村的文明程度,又利用所学到的一技之长,为新农村建设注入新的活力。如何发表论文

第五,改变农民思想观念,更新农民生活方式。

新农村建设不仅是农村面貌的改变,更重要的是农民思想观念和生活方式的更新。劳动者的思想素质影响着劳动者的行为选择。要淡化农民封闭保守、不思进取的守成意识;同时,普及现代文明思想,大力发展新农村的社会主义文化。要对农村人力资源进行有效和持续的开发,最重要的还是要提倡树立“人人学习、事事学习、时时学习”和“学习即工作、工作即学习”的理念。通过学习,让农民树立“知识致富”的思想,真正掌握科学技术,运用各种知识指导劳动,实现知识致富[7]。

总而言之,农村人力资源开发要为新农村建设服务,在农村教育与新农村建设的互动中,优先安排农村教育的发展。要解决农村教育与新农村建设不相适应的问题,必须优化农村教育资源,以新的教育理念为指导,推进新农村教育的改革和发展。新农村人力资源开发不仅仅是农村要考虑的问题,而是需要举国统一行动的全局性问题。所以,国家要统一部署,城市要主动参与,农村要全面动员和全员参与。

参考文献

[1] 张晓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的农村人力资源开发研究[J].农业经济.2006(12).[2] 魏敏.我国农村人力资源开发现状及对策分析[J].经济师.2005(9).[3] 俞敬忠.如何破解世界上最大的就业难题[J].农业经济问题.1999(8).[4] 胡锦涛.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 为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而奋斗[N].人民日报,2007-10-25.[5][6]易小芳等.新农村建设中我国农村人力资源开发问题创新研究[J].安徽农业科学.2008,36(5).[7] 孙巧丽.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视野下的农村人力资源开发[J].鲁东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3).

第五篇:浅谈新农村建设中农村人力资源开发现状及其思考

浅谈新农村建设中农村人力资源开发现状及其思考 字体:小中大发布: 07-02 11:35作者: 学术发表网来源: 中国知网查看: 150次论文关键词:人力资源 开发 新农村建设 措施如何发表论文

论文摘要:我国是一个13亿人口的农业大国,其中9亿多是农村人口,因而人力资源十分丰富,如果有效地开发好这一资源就能产生巨大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本文结合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新形势下,分析了农村人力资源开发的现实性与必要性,就如何开发农村人力资源更好地服务于新农村建设也提出了相应的对策与措施。

为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大历史任务。按照中央关于“生产发展、生活富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五个要求去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就必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以人为本,加快农村人力资源开发,塑造一支高素质的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新型农民人才队伍。新农村建设涉及亿万农民的切身利益,是农民的愿望和要求,为的是农民、靠的是农民,农民是新农村建设的主体[1]。开发农村人力资源也是解决“三农”问题的最根本出路。因此,分析农村人力资源开发存在的问题,提出相应的对策和措施,以更好地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服务。同时对促进农村人力资源开发和管理也有重要的意义。农村人力资源开发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1.1 农村人力资源现状

我国是一个13亿人口的农业大国,其中农村人口9亿多,农业劳动力5.6亿人,约占总人口的43%。这是我国农业发展极其可贵的一种优势资源。但是,我国农村劳动力中文盲半文盲占相当大的比重,农村劳动力中受过高中以上教育的仅占5.8%,初中文化程度的仅占38.04%,且青壮年农民中掌握现代科学技术知识的人才十分匮乏。同时,由于我国非农产业的发展受到众多因素的制约,城市和非农产业的发展吸纳劳动力的能力赶不上农业剩余劳动力的增长,造成大量农村隐性剩余劳动力的存在。[2]

总结以上情况我们可以发现,尽管我国农村人力资源数量极其丰富,但是人力资源质量都不高,而且农村人力资源结构也不合理。面对这样的现实情况,我们必然要考虑农村人力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如何有效地开发和利用这一丰富的人力资源,是新农村建设中必须考虑的问题。

1.2 农村人力资源开发问题的集中体现:

(1)农村剩余劳动力闲置过多,形成人力资源的浪费。

据统计,目前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高达1.5亿人左右,每年还将增加600万[3]。如此庞大的农村劳动力资源与有限的耕地资源的矛盾,必将导致人力资源的浪费。在人力资源还未得到有效的利用和开发前,大量的剩余劳动力涌向城市,给城市也带来诸多方面的压力和困惑。

(2)农村人力资源结构不合理。

据2005年《中国统计年鉴》资料,我国农村人力资源所从事的产业,第一产业的人数占总人数的61%,第二产业的人数占总人数的18%,第三产业的人数占总人数的21%。农村人口多集中在第一产业,即以劳务为主。

(3)地方政府对农村人力资源开发认识不够,观念转变还不到位。全国很多地方政府没有把农村人力资源开发放在新农村建设的首位,还没有树立起强烈的人才意识,多数乡镇政府没有把农村人力资源开发作为一项准公共服务而纳入公共财政框架。如何发表论文

(4)大量优秀青壮年和有知识人才外流,加重农村人力资源开发难度。

随着工业化、城市化的不断推进,农村人力资源大量向工业和城市转移,在这个转移进程中,青壮年和有文化的劳动力必然是首当其冲。事实上,在滚滚的“民工潮”中,最有能力留在城市的就是那些青壮年和有一定文化水平的优秀人才。于是,在劳务输出地区,农业劳动力就呈现出为女性化、老年化和儿童化倾向。因此,在这样一个人口质量和结构基础上进行人力资源开发,必然会引起很多的困难。新农村建设中农村人力资源开发的紧迫性与必要性

我国农村人力资源数量庞大、质量低下的现状已成为建设新农村、实现农业现代化的巨大瓶颈。如何把丰富的农村人力资源转化为雄厚的人力资本,把巨大的人口压力转化为强大的发展动力,培养高素质的新型农民,是新农村建设中一个亟待解决的重要难题。

当前,我国要实施科教兴农战略,其中重要的一环就是大力开发农村人力资源。农村人力资源的开发主要指对农村劳动力的挖掘、培训及合理使用,即通过农村各种形式的文化教育、技术教育,提高农村劳动力素质,培养出实际所需的各层次人才。加快农村人力资源的开发不仅重要而且十分迫切,主要表现在这样几个方面:(1)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必要条件;(2)能够加快和推动农业科学技术转化为现实农业生产力;(3)加快我国农业现代化进程具有特殊重要的意义;(4)为提高农村劳动力资源利用率起到保障作用;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和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社会财富的增加越来越依靠提升人力资本来实现,农村人力资源丰富,提升农村人

力资本是我国经济发展的基本立足点和长期的战略任务。

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明确指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需要一大批“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今天,培育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是新农村建设最迫切的要求,也是新农村建设最核心的内容。因此,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进程中,充分和有效地开发人力资源,对促进新农村建设具有巨大的推动作用,是当前新农村建设中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之一。新农村建设中农村人力资源开发的对策与措施

2007年中央一号文件《关于积极发展现代农业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若干意见》指出,建设现代农业,最终要靠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必须发挥农村的人力资源优势,大幅度增加人力资源开发投入,全面提高农村劳动者素质,为推进新农村建设提供强大的人才智力支持。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要“培育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发挥亿万农民建设新农村的主体作用”。[4] 如何发表论文

第一,必须正确认识农村人力资源开发的重要性,加快发展农村教育事业。

在新农村建设中,各级政府应树立人力资源是第一资源的思想,把人的全面发展和农村人力资源开发放在第一位。

第二,利用现代教育技术,培养新型农民来打造现代农业。新农村建设的目标就是要打造现代农业。因此,实现新农村建设的战略目标,必须扩大和加强农村实用型人才和技能型人才培养的范围与力度,提高农民应用技术的能力,大面积惠及现代农业先进实用技术和改变农村经济结构[6]。诸如举办各种实用技术培训班,传授农民“一技之长”;建立各类职业学校、业余学校、夜校等进行教育培训。当前,在大量农村优质劳动力转移到城市的背景下,应该就地取材培养实用型农民,为新农村建设提供“留得住、用得上”的高素质实用型技术人才和现代新型农民。

第三,完善农村人力资源开发的流动和使用制度。

对传统体制下建立起来的就业制度、户籍制度等一系列行政制度进行创新,建立起便于农村现有人力资源自由流动的行政制度。农民流动催化乡村发展,既有农民外出就业促进不发达地区乡村开放,引起资金、信息向乡村流动的作用,又有回乡农民工自身持续发展的作用。以市场为中介,促进农村剩余劳动力的有效转移,实现人力资本商品化、市场化、社会化。按照人力资源的价值量和转化的资本量,建立人力资源的使用制度,从而实现劳动力的最优配置。

第四,为返乡农民工提供创业绿色通道。提升农村人力资源整体素质。起始于80年代农

村人进城务工到现在已经有二十余年。农民进城务工是农村人力资源的第一次转移,通过第一次转移让农村富裕劳动力进入城市,接触现代化的大工业,部分农民工中的优秀者通过自身的努力和企业的锻炼,学到了管理和技术,提升了本身的价值。农民工返乡创业是人力资源的第二次转移。通过两次转移,极大的提升了农村人力资源的整体素质。引导他们回家乡发展,既把城市文明带回了农村,提升了农村的文明程度,又利用所学到的一技之长,为新农村建设注入新的活力。如何发表论文

第五,改变农民思想观念,更新农民生活方式。

新农村建设不仅是农村面貌的改变,更重要的是农民思想观念和生活方式的更新。劳动者的思想素质影响着劳动者的行为选择。要淡化农民封闭保守、不思进取的守成意识;同时,普及现代文明思想,大力发展新农村的社会主义文化。要对农村人力资源进行有效和持续的开发,最重要的还是要提倡树立“人人学习、事事学习、时时学习”和“学习即工作、工作即学习”的理念。通过学习,让农民树立“知识致富”的思想,真正掌握科学技术,运用各种知识指导劳动,实现知识致富[7]。

总而言之,农村人力资源开发要为新农村建设服务,在农村教育与新农村建设的互动中,优先安排农村教育的发展。要解决农村教育与新农村建设不相适应的问题,必须优化农村教育资源,以新的教育理念为指导,推进新农村教育的改革和发展。新农村人力资源开发不仅仅是农村要考虑的问题,而是需要举国统一行动的全局性问题。所以,国家要统一部署,城市要主动参与,农村要全面动员和全员参与。

参考文献

[1] 张晓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的农村人力资源开发研究[J].农业经济.2006(12).[2] 魏敏.我国农村人力资源开发现状及对策分析[J].经济师.2005(9).[3] 俞敬忠.如何破解世界上最大的就业难题[J].农业经济问题.1999(8).[4] 胡锦涛.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 为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而奋斗

[N].人民日报,2007-10-25.[5][6]易小芳等.新农村建设中我国农村人力资源开发问题创新研究[J].安徽农业科学.2008,36(5).[7] 孙巧丽.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视野下的农村人力资源开发[J].鲁东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3).

下载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的农村现状研究word格式文档
下载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的农村现状研究.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新农村建设中的农村人力资源开发研究

    新农村建设中的农村人力资源开发研究摘要:在经济社会快速发展的今天,我国农村的发展明显滞后。开发农村人力资源,培养社会主义新型农民,是促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战略举措......

    社会主义新农村研究

    关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调研报告-----以峄城区新农村建设为例为了进一步地学习科学发展观,了解掌握新时期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现状和存在的问题,更好地培养自己的人生观、世......

    新农村建设中三农问题研究

    四、当前农民的基本素质状况及原因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从根本上说取决于农民的发展,只有农民素质提高了,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才有保证。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农民的素质有了很大的......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的生态文明建设研究(模版)

    摘 要: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不仅有利于我国农村的经济发展,丰富广大农村居民的精神文化生活,而且对于生态文明建设向农村地区推进,实现农村地区可持续发展具有重大现实意义。当前,......

    社会主义新农村现状调研

    现代农业与乡村旅游的完美结合——江油市新安镇“农业公园”发展模式调研学院:哲学与公共管理学院专业:行政管理学号:290302233姓名:唐敏任课教师:王音选课班序号:*7二0一0年八月......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甘肃小城镇发展研究南邮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甘肃小城镇发展研究小城镇,是区别于大、中城市和农村村庄,具有一定规模、主要由从事非农产业生产活动的人口所聚居的社区。是一定区域政治、经济和文化的......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存在的主要问题与对策研究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存在的主要问题与对策研究 自从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按照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要求,扎实稳步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新农村建设中生态农业发展研究

    新农村建设中生态农业发展研究摘要 针对经济欠发达地区新农村建设的现状,探讨积极发展生态农业的重要意义,深入分析现阶段经济欠发达地区发展生态农业面临的主要问题,同时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