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甘肃小城镇发展研究南邮

时间:2019-05-13 10:31:36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甘肃小城镇发展研究南邮》,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甘肃小城镇发展研究南邮》。

第一篇: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甘肃小城镇发展研究南邮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甘肃小城镇发展研究

小城镇,是区别于大、中城市和农村村庄,具有一定规模、主要由从事非农产业生产活动的人口所聚居的社区。是一定区域政治、经济和文化的中心。通过土地、劳动力、技术、资金等要素在镇区内聚集,形成区域核心,并对整个区域的社会经济发展产生辐射作用,以促进区域经济更大、更快地发展。它介于城市和乡村之间,是连接城市和乡村的纽带和桥梁,在经济性质、人口构成、文化特征等方面处于城市和乡村过渡状态,具有乡村和城市的双重性。这种双重性决定了它在城乡交流、特别是城市先进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和文化观念向乡村扩散传播过程中,有着特殊的地位和作用。

一、优先发展小城镇是新农村建设的重要抓手

党的十六大和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了繁荣农村经济和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大历史任务。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中,面对不断出现的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问题和农村人口不断向城市集中的局面,加快推进小城镇建设,走具有中国特色的城市化道路是一个重大的战略选择。统筹城乡发展,构建和谐社会,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关键在小城镇。实践证明,小城镇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龙头”。只有龙头发展好了,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才有巨大潜力和发展前景。新农村建设不仅是当前解决我国“三农”问题的重大战略决策,也是我国工业化与城市化发展到一定阶段后,统筹城乡良性互动,实现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

(一)发展小城镇是新农村建设的客观要求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城镇化建设取得积极进展,城镇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的建设力度不断加大,整体功能逐步提升,人居环境明显改善。但发展很不平衡,与大中城市相比,小城镇建设滞后,建设水平低,出现了繁华的“城市”与落后的“农村”并存现象。基于对这一基本国情的分析和判断,党中央自1998年提出“小城镇、大战略”以来,就发展小城镇作出了一系列的战略部署。2000年6月专门下发了《关于促进小城镇健康发展的若干意见》;2005年10月11日,十六届五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的建议》中指出:“坚持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按照循序渐进、节约土地、集约发展、合理布局的原则,促进城镇化健康发展”;2005年12月31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若干意见》中进一步明确:“着力发展县城和在建制的重点镇,从财政、金融、税收和公共品投入等方面为小城镇发展创造条件。”

(二)发展小城镇是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必然选择

目前我国有1亿多农村剩余劳动力,且数量每年增加,而大中城市吸纳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能力又有限。农村小城镇处于城市之尾,农村之首,起着连接城市和农村的桥梁作用,不仅可以通过减少农业人口,增加城镇人口的方式,有效解决工农两大产业间的利益失衡问题,还可以扩大农产品市场的空间范围,提高农民收入水平。同时,小城镇建设可以集中相当多的文化、教育、科技、卫生、体育、信息和服务事业资源,对于提高农村人口生活质量,促进乡村精神文明建设将会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

(三)发展小城镇是实现城乡统筹发展的关节点

以党的十六大为标志,城乡二元结构下实现城乡统筹发展已经上升为国家战略。新农村建设的一个重要战略目标,就是要统筹城乡发展,从宏观政策和体制上改变“重城市、轻农村;先市民、后农民”的做法,扭转 “城市象欧洲、农村象非洲”的现状。实现城乡统筹发展的关节点在小城镇。针对城乡差别客观存在的现状,积极发展小城镇对于城乡统筹发展具有多方面的推动作用:一是有助于探索改革城乡分割的户籍制度,逐步建立城乡统筹的公共财政、社会保障、教育卫生、城乡规划、基础设施等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为农村社会进步提供可靠的依托;二是有助于实现城乡劳动力市场一体化,逐步消除对农民进城的体制和政策障碍,建立市场经济体制下新型的城乡关系,为农民进城务工创造有利条件;三是有助于引导农民在小城镇创业,为农民创造条件立农成才、立乡成才;四是有助于进一步加强小城镇基层政权建设,提高农民的合作能力。

确定是哪儿都能找到新农村建设调查报告,原因是新农村建设调查报告很容易找的,而且新农村建设调查报告现在也不是太难找。关于找具体的新农村建设调查报告,我建议你到这里看看新农村建设调查报告,之所以这里的新农村建设调查报告比较全,其他地方的新农村建设调查报告网,可能不如这里的新农村建设调查报告全面,确定是哪儿都能找到新农村建设调查报告,原因是新农村建设调查报告很容易找的,而且新农村建设调查报告现在也不是太难找。关于找具体的新农村建设调查报告,我建议你到这里看看新农村建设调查报告,之所以这里的新农村建设调查报告比较全,其他地方的新农村建设调查报告网,可能不如这里的新农村建设调查报告全面

第二篇:新农村建设中生态农业发展研究

新农村建设中生态农业发展研究

摘要 针对经济欠发达地区新农村建设的现状,探讨积极发展生态农业的重要意义,深入分析现阶段经济欠发达地区发展生态农业面临的主要问题,同时提出相应的对策和建议,以期为经济欠发达地区发展生态农业和新农村建设取得突破性进展提供理论参考。

关键词 新农村建设;生态农业;主要问题;对策建议

我国经济欠发达地区与农业大省(区)之间具有很强的一致性[1]。当前经济欠发达地区农村正处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发展阶段,面临着“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要求,有各种挑战和任务需要去面对。2007年中央1号文件提出,发展现代农业是新农村建设的首要任务,要把发展现代农业作为新农村建设的总抓手并贯穿始终。这为经济欠发达地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指明了方向。到目前为止,全国各地在建设实践中探索出了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现代农业建设和运作模式,不仅有利于解决当前农村经济发展矛盾,还能为推进当地新农村建设提供了更为现实的路径。生态农业与新农村建设的关系

生态农业是根据生态学和生态经济学原理组织农业生产,充分利用当地自然资源,利用动物、植物、微生物之间的相互依存关系,也利用现代科学技术,实行无废物生产和无污染生产,提供尽可能多的清洁产品,满足人民生活、生产需要,推动乡镇企业发展,同时创造一个优美生态环境的农业建设模式。它是农、林、牧、副、渔综合起来的大农业,又是农业生产、加工、销售综合起来,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的现代农业[2]。

1.1 生态农业既是新农村建设的基础,也是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近几年来,尽管国家在农村生态环境建设方面的力度不断加大,但目前生态环境的基础仍很脆弱,农村生态环境进一步恶化的趋势在整体上尚未得到遏制。生态环境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基本条件,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基础。保护生态环境、实现可持续发展是农村经济发展的重大战略。良好的生态环境和生态条件是农业发展和农村生态系统运行的基础和条件。可持续发展是我国现代农业发展的基本要求,发展生态农业则是坚持科学的发展观、实现我国农业可持续发展的主要途径。

1.2 生态农业既是解决“三农”问题和农村环境问题的重要手段,也是新农村建设的重要内容 生态农业是生态化的现代农业,是一个高效益和不造成破坏的现代集约持续农业生产体系。生态农业可实现生态和经济的良性循环,达到经济、环境和社会效益的统一。作为绿色、生态、高产、高效的农业模式,生态农业成为解决农村、农业、农民“三农”问题的重要手段,也是解决我国传统农业所面临的环境污染、生态破坏、资源耗竭等问题的有效途径。生态农业也体现了新农村建设中“生产发展、生活宽裕”和“村容整洁”的目标要求,所以也是新农村建设的重要内容。

1.3 生态农业既是建设和谐友好型社会的重要保证,也是新农村建设的必然选择 我国正在进行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的战略性调整,发展绿色农业,主动适应市场对农产品多样、优质、安全、生态的需求,可以从根本上提高农业与农村经济的整体质量和效益,增加农民收入,改善农村面貌。另外,发展绿色农业还可以实现我国有限资源的持续、高效、循环利用,实现经济、社会和环境效益的协调统一;可以有效提高农产品质量和数量,提高其市场竞争力,促进农业产业化进程,最终实现农业现代化。生态农业是可持续发展和循环型经济的重要内涵,也是人与自然协调发展的核心内容,发展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生态农业是新农村建设的重要途径和必然选择。经济欠发达地区发展生态农业面临的主要问题

2.1 农业理论基础有待完善,农学综合学科体系研究比较肤浅 生态农业是一种复杂的系统工程,它需要包括农学、林学、畜牧学、水产养殖学、学生态学、资源科学、环境科学、加工技术以及社会科学在内的多种学科的支持。以往的研究通常是单一学科的,对这一复杂系统中的某些方面有了一定的、甚至较深入的了解,但对这些方面之间的相互作用还知之甚少。因此,需要进一步从系统、综合的角度,对生态农业进行深入的研究,特别是在要素之间的耦合规律、结构的优化设计、科学的分类体系、客观的评价方法等方面。这种研究应当建立在对现有生态农业模式进行深入调查分析的基础上,必须超越生物学、生态学、社会科学和经济学之间的界限,应当是多学科的交叉与综合,需要多种学科专家的共同参与,需要建立生态农业自身的理论体系。

2.2 农业资金投入不足,使用分散近年来,中央在增加农业投入方面做出了一系列重大部署,经济欠发达地区农业投入不足的矛盾得到很大地缓解。但是,资金缺乏仍然是困扰经济欠发达地区新农村建设的最大问题,而且从现代农业发展的需要看,农业投入仍严重不足。这一方面表现在政府公共财政资金投入不足,由于经济发展实力不强,市县两级财政较为困难,资金空缺约为1/2,有个别地区更为严重,资金空缺接近3/4。据专家估计,经济欠发达地区建

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在未来15年内全国平均每位农民需要投资约1 700~4 900元,如果按6亿农民计算,新农村建设的资金缺口将在10 200亿~29 400亿元;另一方面表现在金融支持力度不够,需要贷款的人贷不到款。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统计表明:在农村只有不到1/3的农户能贷到款,农户的土地、房屋不能作为信贷抵押,农户和中小企业信贷覆盖面窄,农村金融服务水平远远不能满足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需要[3]。与此同时,当地政府对农业的投入分散在5~6个部门,增加了管理成本,降低了农业投入资金的使用效率。

2.3 农业科技水平落后,科技支撑力量薄弱 据农业部统计,2005年农业科技对经济欠发达地区农业增长的贡献率已经上升到40%,但与经济发达地区50%~60%的先进水平相比还存在不小的差距,远不能适应生态农业发展的需要。另外,农业科技研发体系不健全、农业科研成果储备不足,缺乏像薪柴、沼气、小水电以及太阳能、风能、地热能等在内的农村能源综合利用技术;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率低,仅为30%左右,比经济发达地区低约10个百分点;基层农业技术推广体系不完善,存在着人员缺乏、管理体制不顺、业务素质不高、服务手段落后等问题,新技术一般需要至少3年的时间才能逐渐消除百姓的惧怕心理,但也只能达到30%左右的推广率。由于科技推广经费不足,乡镇农技推广队伍大多以经营农资维持生计,科技推广工作处于“心有余而力不足”的状态;乡镇畜牧、经管、水利、农机等站所也存在类似情况。由于乡镇干部“生活清苦,工作辛苦,条件艰苦”,当地农村大学生毕业后纷纷离乡别土,乡镇科技推广服务后备力量严重短缺,致使村组科技推广服务基础不牢,难以满足广大农民群众对科技致富的迫切需求。

2.4 农业基础设施薄弱,设备陈旧、老化 基础设施陈旧、老化也是制约经济欠发达地区生态农业建设的重要因素。农田机电排灌面积比重低,水土流失严重,土壤肥力不高,有机质含量下降,中低产田面积大,农业抗灾能力不强;农田基础设施配套较差,有“大动脉”而缺“毛细血管”,常常是“有机械没路走,有渠道无水灌,有良种无田用”。据国家统计局统计资料显示,部分地区现有小一、二型水库和大中型水库不少,但是其中的约95%是60、70年代修建的,因而病险水库达1/3以上。农业环境保护设施落后,使生态环境得不到应有的保护,并有恶化的趋势[4]。

2.5 农业产业化水平偏低 发展生态农业的根本目的是实现生态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统一,但在经济欠发达地区的许多农村,促进经济发展、提高人民生活水平,仍然是一项紧迫的任务。目前生态农业的实际情况还不能满足这一需求,农业的产业化仍然是一个问题。土地资源相对短缺,耕地面积还在不断减少,而人口在继续增加,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也已经成为困扰农村地区可持续发展的一大障碍。为了解决这些问题,必须通过在生态农业中延长产业链、促进农业的产业化水平。

2.6 农业生产经营主体文化素质和科技素质比较低 目前,经济欠发达地区农民的科学文化素质较低,致富能力不强。据农业普查统计资料显示,经济欠发达地区农业劳动力中,文化水平在小学以下程度的占58.9%,高中及以上程度的仅占农村人口总数的6.2%,平均每个农业从业人员受教育程度为6.9年,只达到初中一年级的水平。许多有文化、有知识、懂技术、善经营的青壮年劳动力都外出打工。现在务农的劳动力中,大多是老、幼、妇及文化水平不高的劳动力,由于科学文化素质差,观念滞后,信息闭塞,对新技术新品种的推广应用,对农业农村的长远发展,缺乏长远的眼光,安于现状,不思进取[5]。有些地方许多农民不会应用科学种田技术,不会操作配方施肥,不懂科学养殖,盲目使用化肥、农药,过量使用各种添加剂等。这些既制约农民的就业致富,也制约了农业劳动生产率的提高和生态农业的深入发展。经济欠发达地区发展生态农业的建议

3.1 加强对生态农业的认识和宣传力度 生态农业与现代农业在概念和内涵上是相辅相成的:一方面,现代农业是农业发展的方向和新的历史阶段,在突出现代高新技术的先导性、农工科贸的一体性、产业开发的多元性和综合性的基础上,强化资源节约和环境的零损害;另一方面,生态农业实质上是可操作、可实现、生态化的现代农业。按照这种思路,生态农业的发展既符合农业生态可持续发展的方向,也符合农村社会人文发展的方向。为了促进生态农业的进一步发展,还必须加强宣传工作,以引起更为广泛的重视。具体来说,可以通过广播、电视、电影等媒体宣传发展生态农业的重要性和必要性;通过举办函授班、培训班、轮训班等形式,讲授生态农业的重要性和基本知识;通过墙报、黑板报、宣传栏等宣传全国生态农业的典型事例,真正做到人人知道生态农业,个个重视生态农业;重点宣传生态农业与食品安全的关系,了解生态农业对确保食品品质的重要作用。

3.2 加大农业投入,整合财政资源 要大力争取国家政策性资金投入。国家的政策性资金投入是扶持经济欠发达地区经济发展的,要尽力争取国家农业综合开发资金、世界银行贷款、丘陵山区治理资金、扶贫资金,改造中低产田,建设电站,配套建筑物,从而为发展现代农业打下坚实的物质基础。要大力招商引资,吸引外资投向农业。其中主要通过吸引外资创办农产品加工企业,吸引外资购买土地、森林、水田等进行农业生产承包活动;综合运用税收、补助、参股、贴息、担保等手段,为社会力量投资建设现代农业创造良好的环境;企业捐款和投资建设农村公益设施,可以按规定享受相应的税收优惠政策。要改善农村金融环境。农村金融体系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要力量,所以要合理设置金融服务网点,提高农村金融服务水平;改革信贷管理体制,加大农业信贷投入的力度;加强制度建设,健全农村金融风险规避机制;明确市场定位,完善农村金融服务功能;创新农村金融服务工具,延伸金融支农的深度和广度。依靠农民自身投入[6]。培养新型农民光靠中央补助是不够的,首先要让农民增收,“三农”问题的核心是农民收入问题。新农村建设或是其他的农业政策,主要目标都必须建立在提高农民收入上。因此,发展生态农业所需要农民自身投入资金的关键点,就转化成如何促进农民增收的问题。农民手中有钱了,就从根本上解决了发展生态农业的资金来源问题。另外,对于资金

使用分散问题,应科学合理地加以解决。向农业投资时,国家可以采取灵活多样的支持方式,如实行以物代资、以奖代补和先建后补的方法,支持农民开展农田水利基本建设;各涉农部门应加强沟通和协调,根据统一部署安排资金;资金到达基层后,应组织专门机构进行整合,集中投放到生态农业建设特别是农业基础设施建设上。

3.3 加大生态农业科技投入力度 科技创新和推广是决定一个地区生态农业建设进程快慢和竞争力强弱的关键因素,科技进步是突破资源和市场对我国农业双重制约的根本出路,必须不断加大对农业科技进步的支持力度,着眼增强农业科技自主创新能力,加快农业科技成果转化应用,提高科技对农业增长的贡献率,促进农业集约生产、清洁生产、安全生产和可持续发展。具体措施为:①加强农业科技创新体系建设,大幅度增加农业科研投入,逐步提高农业科研院所的人均事业费水平,对推广农业新品种新技术的企业和科研院所提供税收优惠等;②给予农机企业更加优惠的政策环境,鼓励这些企业从事农业领域的技术创新;③加强农业科技推广队伍建设,不断深化农业科技推广体制改革,健全完善公益性农技推广机构,强化服务功能和服务手段,提高服务效能,探索建立社会力量广泛参与的新型、多元化的农技推广服务体系,鼓励、扶持涉农企业、民营科技机构、农民合作组织等社会力量,广泛参与农业新技术、新成果的推广应用等农业科技服务活动,有效整合科技资源,加速农业科技成果转化步伐;④通过信贷、税收等方面为农民自身进行科技装备投入提供更加优惠的政策,鼓励农民加大对生态农业技术装备的投入;⑤加强对国内外成熟农业新技术、新品种的引进、消化、吸收和再创新,特别是在新品种培育引进、病虫害防治、节本增效和资源综合高效利用等方面力争取得新突破。⑥结合政府的作用与市场的作用,注意发挥市场的力量。在发展生态农业技术装备方面,政府不要所有的技术问题都“包干”,这样既不合理又没有效率,该政府做的由政府 做,该市场解决的一定要由市场解决。

3.4 加强基础设施建设 发展生态农业,离不开相应的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改善农业设施装备,是建设生态农业的重要内容。这一过程主要包括抓好农田水利建设,切实提高耕地质量,加快发展农村清洁能源,加大乡村基础设施建设力度,发展新型农业工业,提高农业可持续发展能力等多项工作。具体要求为:①大力加强农田水利基本建设,加快高标准农田建设。要加大农村水利重点工程的实施力度,组织实施好中低产田的改造、河塘的疏浚整治工作及其配套设施和绿化工程建设。要鼓励社会力量参与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加大资金投入,探索建立长效的管养机制。②继续推进农村公路建设。要继续抓好农村公路建设,逐步把乡村公路延伸到规划的农民集中居住点。要广开资金渠道,采取向上级争取、利用“一事一议”筹集、能人大户捐助等多种形式,切实解决农村公路建设资金不足的问题。③加快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建设。要做好农村改水工作,优先解决经济欠发达地区农民饮水安全问题,让经济欠发达地区的农民都能饮用上清洁、安全的自来水。④加强农村能源建设。要积极推广沼气、太阳能等清洁能源,以民用沼气带动农村改圈、改厕、改厨,切实改善经济欠发达地区农民群众的生活和居住环境。⑤积极发展农业机械化包括粮食生产和优势特色农产品生产的配套机械,提高现代农业的设施装备水平;培育扶持和发展农机大户和农机专业服务组织,健全农机服务体系,推进农机服务市场化和产业化。

3.5 加速生态农业产业化 大力推进生态农业产业化,关键是必须加大对龙头企业的支持力度,做大做强一批带动力强的生态农业龙头企业和合作经济组织,发展壮大一批覆盖面广、效益好的生态农业支柱产业[7]。首先,制定和运用好政策,协调好相关各方的利益关系。要加强领导,打破条块壁垒,发挥部门合力,变相对分散的投入为相对集中的投入,支持基地、主导产品、龙头企业尽快上规模、上档次、上水平。尤其是要逐个对单向产品的产业化研究,拿出具体的操作办法,强力加以推进。其次,进一步完善生态农业产业化支持体系,加强宏观调控的制度化建设。为发挥龙头企业开拓市场、带动农户的作用,有必要在财政、信贷、税收、外贸等方面实行特殊的扶持。再者,下大气力组织力量抓好规划,并逐个对单向产品的产业化进行研究,在产业链上做成具体项目,能自己做的自己做,自己做不了的,对外招商引资,不能再去简单地卖原料。最后,理顺产业化链条中各经营主体之间的利益关系。农企互利双赢是农业产业化的核心。在市场经济条件下,龙头企业组织需要稳定的农产品原料基地,并从农产品加工和销

售中获得利润,农户需要稳定的销售市场并能分享到农产品在加工和销售环节中的利润。只有协调好双方的利益,才可能实现农企之间的双赢,促进农业产业化经营的巩固和发展。

3.6 提高农民文化素质 生态农业的发展离不开新型农民,只有培养出具有创新观念、敢于接受新鲜事务的新型农民,才是生态农业生产力的核心所在。这就要求:加快发展农村教育事业;加强农民的技能培训;重点搞好专业大户、职业农民和新型农场主等核心农户的农业实用技术和经营管理知识的培训,为发展现代规模经营和农业专业化生产培养合格的生产经营管理人才;加强农村的思想道德建设和文化建设。结语

生态农业不仅可以充分、有效、合理地利用自然资源,发展农业及农村经济,提高农业生产力,而且能维护自然界的生态平衡、保护环境、净化污染、提高生物能的利用效率和物质循环的利用效率,以创建一个优美、舒适、文明和高功能的生存环境。因此,经济欠发达地区要根据自身相对地环境污染少、生态环境好等特点把发展生态农业作为当地现代农业的发展方向,这样才能更好地发挥自身资源优势,实现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宏伟目标。参考文献

[1]陆立军.区域经济发展与欠发达地区现代化[M].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2002.

第三篇: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村民自治法律问题研究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村民自治法律问题研究

[摘要]村民自治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农村基层民主制度和农村治理的有效方式,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基础和制度保障。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必须科学界定村民自治的含义,完善村民自治法律制度,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提供法律保障。

[关键词]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村民自治;法律

党的十七大报告把发展基层民主、保障人民享有更多切实的民主权利作为社会主义政治建设的一项重大任务,并要求把它作为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基础性工程重点推进。这在党的全国代表大会报告中还是第一次。村民自治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农村基层民主制度和农村治理的有效方式,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基础和制度保障。我国1982年宪法正式确立了村民委员会作为农村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的法律地位,为村民自治的发展提供了基本法依据。1998年《村民委员会组织法》(以下简称《村组法》)的修改和颁布,使村民自治具体化为法律,标志着我国村民自治开始进入发展完善阶段。

一、村民自治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基础和制度保障

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指出,要按照“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要求,扎实稳步地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新农村建设的“二十”字目标,包含了物质文明、精神文明、政治文明三个既相互区别又有紧密联系层面的内容。其中,以“管理民主”为内容的村民自治制度的不断完善,是新农村建设的重要保障。

1.村民自治促进了农村经济发展,为新农村建设奠定了物质基

治才干进一步增强,一大批乡村政治精英脱颖而出,成为推进乡村民主化进程的积极力量。

4.村民自治加强农村公共事务的管理,为新农村建设创造了发展环境。实行村民自治,一方面,村民自治组织可以把农民组织起来,为农业生产提供产前、产中、产后的服务,帮助农民解决各个环节遇到的难题;另一方面,村民自治组织发挥自身公共管理和公共服务能力,加快农业和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如农村公路、通讯、能源、水利、教育、医疗卫生、文化设施、生态环境以及农村社会保障体系和社区等建设,促进农村物质文明、精神文明、政治文明和生态文明,从而为新农村建设创造良好的发展环境。

5.村民自治有利于维护农村社会稳定,为新农村建设营造和谐氛围。实现新农村建设“乡风文明”的目标,必须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通过民主选举,实现了村干部上对政府负责和下对群众负责的统一,村干部由村民代表大会直接投票选举产生,必须把群众利益放在心上,群众对自己选出来的带头人也倍加支持,形成干群相互信任、相互支持的局面。通过民主监督,村民既可以通过测评的方式警示不称职的村干部,也可以通过罢免程序,将问题严重的干部拉下马,使干群之间由误解变理解。通过民主管理和民主决策,一方面把村民的意见和建议及时准确地反映给村党组织、村委会和上级有关部门,使各部门在决策时充分考虑群众的利益和意见;另一方面把上级领导部门的决策、指示及时传达给群众,并利用代表的民意基础获得群众的认同和支持,发挥党和国家联系农民的“桥梁”作用,密切干群关系,述三种代表性的观点中,第一种观点较为全面地揭示了村民自治的基本内涵,但是对于村民自治的内容仅用“事情”表述显得不够准确,强调了基层政府对村委会的指导,但忽略了村委会对基层政府工作的协助,即只看到村委会与基层人民政府之间的单向关系。第二种观点,只突出村民自治某一方面的特点,或突出村民自治的主体及目的,或重在强调村民自治的法律性,亦不全面,不利于对村民自治的理解与把握。笔者赞同第三种观点,但认为,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对村民自治的内涵加以拓展和深化。

1.关于村民自治的主体。目前学术界主要存在三种分歧:一是认为村民自治的主体是村民个人;二是认为村民自治的主体是村民委员会;三是认为村民自治的主体是以自然村为基础的全体村民。笔者认为第一种观点与村民自治的立法和实践相违背,因为在一个村的范围内,不同的村民对自治的事务往往会持有不同意见,若将村民个人视为自治的主体,则在自治的过程中难免出现意见分歧难以达成一致。而根据村民自治的立法与实践。村民在行使自治权时是由全体村民召开村民大会选举产生村民委员会,由村民委员会具体地行使自治权。由此可见,自治权的拥有者实际是全体村民,而不是村民个人。第二种观点将村民自治的主体理解为村民委员会显然与《村组法》相矛盾。从《村组法》第2条的规定可以看出,村民委员会是具体行使村民自治权的基层群众组织,它不是自治权的拥有者,而是具体行使者,即代表一村全体村民的意愿对村事务进行管理。因此,笔者认为第三种观点即将村民自治的主体定为全体村民是更为合理的。它一方

主要包括民主选举权、民主决策权、民主管理权和民主监督权。其中民主选举权是自治权的逻辑基础,只有通过全体村民选举产生的村民委员会,才能代表全体村民,行使具体的自治权;民主决策权是自治权行使的关键,对于村中的重大事务,村民有知悉和决定的权利,《村组法》规定应由村民委员会提议召集村民会议,由村民集体讨论决定;民主管理权是自治权的核心,由全体村民共同参与、共同管理、共同决定村内各项事务,维护自身权益;民主监督是自治权的保障,一方面村委会应定期向村民会议或村民代表会议报告工作,村委会干部应定期述职,接受村民评议,另一方面村委会通过村务公开,使村民能充分了解各类与自身利益相关的事务,从而对村委会的工作进行有效的监督。

4.关于村民自治的方式。《村组法》规定村民自治的事项是“村务”,即村的“公共事务和公益事业”,乡镇政府可委托村或者村民委员会办理某些事务。村民依照国家的法律法规,通过村民自治章程规定的基本自治事项,并通过村民会议、村民代表会议、村民委员会等组织形式来依法处理与全村村民切身利益相关的公共事务。这其中,村民会议是村民自治的一种最高的自治组织形式,村民委员会是村民自治的执行机关。

三、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村民自治法律制度存在的缺陷

我国有关村民自治的法律制度正不断完善,但亦存在如下缺陷,影响着村民自治制度的健全和完善,影响着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推进。

括村民委员会,又包括村民大会,还包括村民委员会主任;而村民自治的执行机关只是自治组织的一个重要组织部分,村民大会是村里的最高权力机关,村民委员会只是由村民大会选举产生并代表村民集体行使自治权利的一个组织,而非自治主体,真正的自治主体是村民集体;村民委员会主任只是集中行使村民自治执行机关权力的代表,其主要职责是对外代表整个村集体。

2.《村组法》对村民委员会与相关组织的关系规定不明确,不利于村民委员会正确行使权力

(1)《村组法》中关于乡村关系的规定比较模糊,不利于村民自治的实现。《村组法》第4条第2款规定,村民委员会协助乡、民族乡、镇的人民政府开展工作。这个规定在实践当中主要有协助乡镇收缴税费、完成计划生育等。这种权责的实现,往往就意味着村民委员会身份的异化,由自治执行机关转为乡镇基层政权的下属机构,村干部也就成了乡镇政府的“代理人”。《村组法》第22条第4款规定,村民委员会不及时公布应当公布的事项或者公布的事项不真实的,村民有权向乡、民族乡、镇人民政府或者县级人民政府及其有关主管部门反映,有关政府机关应当负责调查核实,责令公布;经查证确有违法行为的,有关人员应当依法承担责任。该条款的立法本意是要监督村民委员会、保障村民权益,但其效果却恰恰相反,不但不利于对村民委员会的监督,反而呈现出乡镇政权与村委会的上下级痕迹:因为只有在上下级隶属关系中,才存在这种调查、责令改正权力。这种监督关系类似于行政机关内部的行政复议。由此强化了乡镇及县

3.对村民自治权利的法律保障不足,抑制了村民自治的正常实现

现行村民自治权利除涉及村民的财产权、人身权的事项可以通过司法途径如通过行政复议、行政诉讼、民事诉讼等予以救济外,其他的并没有纳入司法救济途径。《村组法》第4条规定:乡、民族乡、镇的人民政府对村民委员会的工作给予指导、支持和帮助,但是不得干预依法属于村民自治范围内的事项。当乡镇干预了村民自治的事务时,应负什么责任并无规定,所以,一些乡镇领导肆意干预村民自治事务的情况时有发生,但却奈何不了。

《村组法》第15条规定:以威胁、贿赂、伪造选票等不正当手段,妨害村民行使选举权、被选举权,破坏村民委员会选举的,村民有权向乡、民族乡、镇的人民代表大会和人民政府或者县级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和人民政府及其有关主管部门举报,有关机关应当负责调查并依法处理。由于村委会选举与县乡政府利益直接相关,因此,要县乡有关组织公正处理很难做到。从法理上讲,“有权利必有救济”,如果当事人认为县乡行政组织处理不公,应有司法途径给予救济。而我国目前还没有这方面的法律。一些地方的农民依据《行政诉讼法》的规定,到法院进行诉讼,而法院则以“法无明确规定”为由,不予受理。

总之,不仅《村组法》对村民自治权利的保障缺乏法律责任的规定,而且相关法律如刑事诉讼法、行政诉讼法等也没有为村民自治权利提供充足的司法救济途径。不少村民自治权利受到侵害的农

1对内对外代表村集体。在宪法和《村组法》中作出相应规定,确立村民自治的真正主体是村集体,明确村民委员会只是实行自治的执行机关,这样可以真正强化村民的主人意识,摆正村民委员会的位置。

3.在《村组法》中明确两委关系。村民自治的实践证明,村党支部对村民自治的不当干涉主要源于法律规定的模糊性和巨大弹性,这种现象与法律的明确性、可执行性是背道而驰的。笔者认为,法律应明确规定村党组织对村民自治的领导作用仅限于政治领导、推荐候选人、宣传政策等方面。

4.完善保障村民自治权利的配套法规政策。一是把村民自治权利作为农民享有的重要权利纳入《农民权益保障法》,并使这一权利体现在管理农村基层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事务的方方面面;二是尽快制定一部统一的《村民委员会选举法》,以规范村委会选举程序,维护社会主义法制的统一;三是制定或修订地方配套法规,根据《立法法》的要求,结合本地实际情况,进一步修订完善《村组法》的实施办法和村委会选举办法;四是指导农村根据大多数村民的意愿和本村的实际情况,修改完善村规民约和村民自治章程,用村民自治的原则规范和约束村干部和村民的行为,实现村民的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五是建立村民自治的司法救济途径,把村民自治权利纳入行政诉讼范围之内,切实保障村民自治权的有效实现。

第四篇: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的农村现状研究

毕 业 论 文

题 目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的农村现状研究

姓 名

张浩 所在学院 专业班级

09本科

日 期

2011 年 05 月 22 日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的农村现状研究

09本科班 张浩

摘要: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我国现代化进程中的重大历史任务,是统筹城乡发展和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的具体化,是遏止城乡差距拉大趋势、扩大农村市场需求的根本出路,是解决“三农”问题、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大战略举措。新农村建设是一个庞大的系统工程,涵盖了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和社会建设。建设新农村,必须坚持统筹城乡发展这个根本指导方针,在符合农民意愿、带给农民实惠、得到农民拥护的基础上扎实稳步地推进。当前,应集中解决农民生产生活中最迫切需要解决的实际问题,真正带给农民实惠。通过实地的调研,本文研究了农村的建筑类型、宅基地、建材、居住环境等,并结合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指出当前农村在规划与建筑等方面存在的问题,初步探讨了解决这些问题的一些方法与建议

关键词:收入;住宅;居住环境;建材;宅基地管理;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一个重要方面是“新村镇”建设,表现在房舍新和环境新。新房舍,不仅是指农民住房的外表看起来新,而且房舍体现出新的理念。一要美观,体现出具有地方特色和地域风情的建筑风格;二要实用,房舍大小高低、内部结构、光照、保暖、通风等方面都要实用;三是要节约,包括节约土地、材料和能源。新环境,指生态环境良好、生活环境整洁,尤其是要加强农村村内和农民院内的环境整治。本文结合实地调研,研究了当前农村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及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大形式下如何解决这些问题。笔者所调研的农村中的住宅类型。

一、生土结构。

这类住宅的主要承重结构由生土构成,屋面主要结构材料为木。这类住宅同时又可分为几种类型:1)板筑墙。墙体由黏土、水、麦杆等材料组成,用木做模板夯筑而成。2)土坯墙。先将黏土有模具做成土坯,晒干之后用来垒墙。3)“金包银”。外层为蓝砖,内层为板筑墙或土坯墙,这类墙砖不起承重作用,只是美化了建筑外观,同时起到了防潮的作用。生土结构的住宅由于结构材料的力

第1页

共10页

学性能的限制,一般上采用木过梁或者是砖拱的形式来开门和窗,所以门窗洞不可能很多,近而造成室内通风采光效果较差。同时由于生土受潮后容易失去承载作用,所以在雨季时有倒塌现象发生,这种类型的住宅现在已不多见,仅有的也基本上废弃不用。

二、砖结构。

这类住宅在农村中是最常见同时数量也是处于绝对多数的,其主要承重结构都是砖墙,但根据屋面材料,大体上可以分为3类:1)木结构屋顶。这类屋顶是传统木结构的处理手法,梁上架檩,檩上架椽,屋面用白灰或瓦做防水,门窗洞用砖拱,这是教早期的砖结构住宅。2)预制板屋顶。这类住宅的屋面承重材料用预制空心板,上面用白灰或混凝土做防水层,门窗洞用钢筋混凝土过梁。这类住宅多是20世纪90年代到2004年前。3)现浇混凝土屋顶。这类屋顶出现的较晚,同时也是当前最主要而且是技术含量最高的屋面形式。由于农村中的工匠主要靠经验来指导施工,缺乏相应的理论基础,有时配筋不合理,且不管屋顶面积多大,混凝土通常都浇成一块,容易造成混凝土的下沉开裂,容易使防水失败且屋顶隔热效果差。

三、框架结构。

这种结构类型的房子在农村种基本上不用于住宅,而是用在商店等个体户的店面上。无论从结构的整体性还是从功能上讲,这种结构类型无疑是最优的,但其高昂的造价让大多数农民望而却步,而且用其他结构形式基本上也可以满足日常的生活。

当前农村居住建筑中存在的问题

1.规划不够或者没有规划,土地浪费现象严重。这种现象的形成有三个主要原因:

一、从80 年代中期开始,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我国农村经济得到了迅猛发展,富裕起来的农民无处投资,于是纷纷造起了新房,形成了农民建房热,一

第1页

共10页 3

些农民大兴土木、盲目攀比,不断在村子边缘的模糊地带(既不属于耕地又不属于宅基地)另建新宅,有的则把自己的耕地作为宅基地使用。

二、改革开放前农村实行人民公社制度,修建了相当数量的集体建筑如工厂、食堂等,在当前的形式下这些集体建筑基本上失去了使用价值,废弃不用而又没有及时拆除,致使废弃地和空白地,如笔者所调研的村中就有一座纸厂(纸厂由于要向外排污水,在村中形成一条小的水路,水路两边十几米范围内也是空地),一座食堂和一个面积大约有1000平方米左右的广场处于废弃不用的状态。

三、村中有些农户由于家中只有女儿没有儿子,在女儿出嫁老人故去后,宅基地处于无人继承的状态,但由于其他亲戚的干预,村委会又不能把这些宅基地给他人使用,造成这些宅基地处于无人使用而又无法收回的状态。一方面是村中大量的宅基地无人使用,另一方面则是很多人不断的把耕地作为新的宅基地使用,致使耕地日趋减少。2.农村建房材料依然采用实心黏土砖,耗用大量的优质耕地。在城市禁用实心黏土砖的同时,农村建筑因未执行墙改政策而处在放任自流状态,其黏土砖的耗用占到全部实心黏土砖产品的绝大部分。另外,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收入,富裕起来的农民不断滋生了攀比之风,建房时不断加高地基,完全没有必要地大面积建房,借以凸显自己家的实力。这种不正之风大大刺激了农村对建筑用土的消耗,浪费了大量宝贵资源。以笔者所调研的村庄为例,以前村周围有着不少的沙丘,近年来已经逐渐被消耗掉,五年之后将再无沙土可用,不得不转向耕地中的黏土。

3.居住环境差。基础设施是农村建设最头疼的事,城市的基础设施依靠政府投入来解决,而对许多经济不太富裕的农村来说,内部基础设施建设靠村集体、农民自身力量很难解决,造成基础设施的缺乏,如缺乏给水、排污、公路等基础设施的配套,许多村庄普遍存在路面不硬、污水乱排等现象。农村中建房基本上是施工队老板根据经验自己进行绘制,没有经过专业人员的设计,不能充分考虑农民的实际需求,功能明显不合理,如人畜不分,人住与厕所不分,住房与灶房不分,做饭时,炊烟满屋,极不卫生且利用率低。由于缺乏正确合理的引导,不少农民的建房观念还比较落后。一般的农户待孩子长大要成亲就得建新房,这样一轮轮地拆建,增加了经济负担。

第1页

共10页 4

这些问题的形成一个复杂的过程,要改变这种情况也不是一朝一夕能做成的事情,然而一些基本的措施也应该及时采取。

1.增加农民的收入。从宏观上讲,制约中国经济发展的是农村、农业、农民问题,从微观上讲,农村风貌的改变、农民居住环境的提高都离不开农民收入的增加。

一、从农村住宅建设的模式来看,在改革开放前,农村实行集体制,计划经济体制,除了集体所分配的一些生活必需品外,一家农户几乎没有其他的资源可以利用,当这家农户要建一座住宅时,所能利用的资源就是自家和亲戚家的劳动力。另外,如果自家或亲戚家有有手艺的工匠,也是很大的资源优势(如笔者的爷爷是烧砖的工匠,大伯父是泥水匠,二伯父是木工,父亲是司机),建造住宅的难度相对会较小。改革开放初期,由于土地由集体制改为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农民的积极性大大的提高,粮食产量也有很大的增加,所以这时候一家农户要建住宅通常是请人帮忙,包吃(但没有工钱)。当前,由于社会的发展和社会分工越来越细,农村有个人成立专门的施工队,建房的模式发展为包工或包工包料,主人只需准备足够的钱来应付开支,其他的事情都由施工队来做。

二.从建筑材料上来看,笔者所调研的村子在改革开放前所建住宅多为土坯承重结构,木材屋顶,土坯结构有黄土、水、麦杆等构成,木材屋顶由梁、檩、椽、屋面材料构成,这些建材农户都可以免费得到,仅需一点点钱用以购置屋面的防水材料如石灰、瓦等。改革开放初期,农村住宅的结构发展为砖结构或混合结构,对砖的需求增加,仅靠自己生产无法满足日益增长的需求,于是专门的砖瓦厂出现了,农户需要购买砖、防水材料、砂浆材料用以建造住宅。当前农村的建材多为砖、混凝土、钢筋,这些建材农户自己无法生产,只能通过购买的手段获得。

所以,无论从建造住宅的模式还是从建筑材料来看,农村住宅的建设越来越依靠经济的发展,要提高农村居民的居住生活水平,增加农民的收入是第一位的。同时,政府拨款无法满足农村公共设施建设的需求,只能靠农民集资建设,没有农民收入的增加,这一切都无从谈起。

第1页

共10页

2.整治农村宅基地。

对于农村中大量宅基地闲置而又有大量耕地被用作新的宅基地使用这样的情况,要加强整治。

一、要加大立法、执法力度,限制将耕地作为建筑用地使用。《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第四条明确规定:严格限制农用地转为建筑用地,控制建设用地总量,对耕地实行特殊保护。前款所称农用地是指直接用于农业生产的用地,包括耕地、林地、草地、农田水利用地、养殖水面等;建设用地是指建造建筑物、构筑物的土地,包括城乡住宅和公用设施用地、工矿用地、交通水利设施用地、旅游用地、军事设施用地等;未利用用地是指农用地和建设用地以外的用地。使用土地的单位和个人必须严格按照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确定的用途使用土地。农村中将耕地作为建筑用地使用的情况时有发生,一方面是国家实行土地的长期承包责任制,另外一个重要方面就是执法力度不够,对违规建设不闻不问。

二、要对村庄要进行规划,明确集体土地的所有权、使用权和使用性质,对村中废弃的宅基地和空白地要根据规划进行合理的利用。

三、要对农村居民进行教育,让农村居民更加注重室内居住环境的提高,同时把资金投向有更高收益的地方,而不是再无谓的增加新的宅基地,新建住宅。

四、村委会要承担起自己的责任,对占着多余宅基地或村中空白土地的居民进行说服教育,使他们自动归还不属于自己的土地。

五、可建立宅基地有偿使用制度,从经济上使农村居民减少无谓建房的需求。当然,对于经济上有困难而又确实需要新的宅基地的农户要另外对待。

宅基地的整理是一个系统工程,要根据实际情况利用经济、行政等多种手段进行综合治理,在宅基地的整理过程中必须从农村的长远发展出发,从农村居民的整体利益出发,依法进行,切不可急于求成,引起农村军民的反感情绪。3.推行建筑材料的改革。

当前农村的主要建筑材料是实心黏土砖,实心黏土砖,俗称红砖、机砖。由于它的生产方式基本上是就地取土,手工或半机械化操作,在生产和使用中,存在着严重破坏耕地、污染环境、消耗能源(实心黏土砖的制作需要用煤来烧)及保温隔热性能差等缺点,而且其生产工艺简陋,产品质量低劣,也会影响到工程

第1页

共10页

质量,它的这些缺点在城市建设中已经被认识到,而且全国大多数城市已经禁止使用实心黏土砖,只是在农村,这种建筑材料还处于放任自流的状态。目前市场上已有实心黏土砖的替代产品出现,如加气混凝土砌块、陶粒砌块、小型混凝土空心砌块、新型隔墙板等,这些新型墙材主要以粉煤灰、海泥、石粉等废料为主要原料,具有环保、节土、抗渗、保温、隔热、阻燃等优点,但未能得到很好的推广,纠其原因,经济是第一位的。因此,在农村推行建筑材料的改革,必须遵循以下基本原则:

一、在价格上,新的建筑材料要比实心黏土砖要经济。

二、在物理和热工性上,新的建筑材料要比实心黏土砖要有优势。

三、要加大宣传力度,使农民认识到采用新的建筑材料的必要性。同时可以考虑引进技术,利用农村的地方材料生产建材,如农作物的秸杆通过一定的加工手段可以制成建筑板材、砖材,稻灰壳除可以加工成建筑板材之外,还是沙浆、新型水泥的原材料,淤泥也可以制作砖瓦等。

4.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驱除居住建筑中的迷信色彩。

由于悠久的历史传统与知识文化水平不高,在农村中,大部分村民还存在着迷信思想,体现在住宅上主要是风水观。笔者所调研的存在位于北方,住宅的主要形式是胡同+合院。一般情况下,新建住宅要先找风水师选个好日子破土动工;北方的住宅一般是坐北朝南,不同的单元在东西方向上并列,在“左为尊”的观念的指导下,靠东的住宅无论是在基础的高度、建筑的高度还是建筑的进深,都不能比西边的小,不然就是被“压”。由于建设年代不一,新建住宅总是不顾一切的赶超老建筑,无谓的抬高基础,增加建筑面积,浪费了大量的建材,同时也给出行带了不便,如有的住宅的基础已经比村里的公路高成了近两米,攀比之心完全取代了实际用处,同时,以前村周围的沙丘已全部被建房所消耗,如此持续下去,终有一天会面临无土可用的窘况。因此,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对农民加大力度进行宣传和教育,使他们驱除迷信思想,了解国家大的方针政策,拓展眼光与思路,积极配合新农村建设,在科学的设计和施工上建设住宅已是必须要走的路。

中国的建设最重要在农村,农村的建设占中国建设的半壁江山,然而农村的建设面临着巨大的困难,农村集体经济薄弱,农民增收乏力,村庄规划建设滞后,第1页

共10页

农民科学文化素质较低,农村缺乏长期投入的机制,新农村的建设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我们要不断的深入研究农村的现状,针对具体问题提出相应的处理办法,同时还要有整体思维,从全局的角度出发深入理解新农村建设。

参考文献

[1] 郭蕊。发展劳务经济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要途径[j]。理论导刊,2006,07:48-49。

[2] 聂传定。农村剩余劳动力非农业化与新农村建设[j]。台湾农业探索,2006,03:45-46。

[3] 木子。新农村建设的重点之一是农民增收[j]。吉林人大工作,2006,04:14。

[4] 单胜道。“空心村”问题及其对策研究[j]。农村经济,2001,03:24-25。[5] 尹惠斌覃事娅。“新农村”建设过程中的城乡土地利用问题及对策研究[j]。国土资源导刊,2006,01:44-46。

[6] 纪永茂。改造“空心村”建设新农村[j]。发展研究,1998,08:40-41。[7] 谌种华。耕地保护新举措——浅谈农村宅基地的清理整顿[j]。农村经济,2004,s1:18-20。

[8] 张正河卢向虎。农村宅基地的整治与增值[j]。调研世界,2006,01:24-27。[9] 赵小敏于少康。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土地集约利用研究[r]。2006中国科协年会12专题分会场第4单元会场,2006。

第1页

共10页 8

[10]谢曦。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墙体改革能做什么——关于墙改工作纳入新农村建设发展战略思考[j]。墙改论坛,2006,07:20-22。

[11]赵霄龙。就地取材新农村建材本土资源化[j]。建设科技,2006,11:15。[12]傅明。新农村:建设 建材建言[j]。建设科技,2006,11:28。

第1页

共10页 9

第五篇:小城镇发展研究

中央广播电视大学

课 程 论 文

题目:姓名:班级:学号: 小城镇建设发展研究 朱娟 经济管理

2013年6月9日

小城镇发展研究

电大经济管理班

朱娟

摘要:城镇化是一个国家和地区实现现代化的必由之路。进入21世纪,在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进程中,我国的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建设速度都处在快速发展时间,中国将驶入城镇化的“快车道”,预计到2030年左右全国城镇化水平将提到到50%以上,基本完成由传统的农业社会向现代城市社会转型的社会结构变迁过程。制定科学合理的发展战略与对策是促进小城镇健康发展,强化镇域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重要方法和手段,小城镇在国民经济发展中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目前,我国小城镇类型多样,发展水平差距较大,发展战略和对策也各具特色。

关键词:小城镇 建设 管理

一、我国小城镇建设的概念和意义

(一)小城镇的概念

我国的《国史通鉴》中指出:小城镇是指县城和县城以下比较发达的集镇或乡所在地,以及大城市周围农村建设的卫星城。它包括两个层次:一是城市型小城镇即县城和县属镇,二是乡镇和村镇,统称为农村集镇。小城镇是一种介于城市和乡村之间的雏形城市,或称为初级城市。它是城市经济向农村渗透和农村生产力在一定区域内聚集的结果。

(二)小城镇建设的意义

针对我国的现实国情,有重点地发展小城镇仍然是现阶段推进城镇化、带动农村经济社会协调发燕尾服的一个“大战略”。从宏观方面讲,小城镇建设具有以下三方面的意义。

1、小城镇建设是解决“三农”问题的重要途径。

“三农”问题已经引起全社会的重视,成为中国现代化发展的重要内容,因为农村、农业和农民问题不解决,中国的现代化就不可能实现,这是被理论和实践反复证明了的一个基本事实。社会发展到今天,“三农”问题已经不可能在农村和农业内部得到解决农业问题必须靠发展工业来解决(即我们现在所说的工业反哺农业),农民问题要靠农动力的非农就业来解决,而农村问题则要靠城镇化来解决。这三者中,城镇化是解决其他两个问题的基础和载体。只有实现城镇化,乡村工业的发展才能产生聚集效应,实现可持续和高效率;只有城镇化,农民的就业转移才能实现。

2、发展小城镇有利于城乡的协调发展。

我国农村需要转移到城镇的人口数量之庞大,客观上要求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必须协同分流。我国需要一批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大城市、特大城市和大城市圈,同时也需要建设一批富有特色的、专业性强的小小城市和小城镇。不同类型的城市具有不同的功能和吸引力。大城市具有中小城市不可替代的作用,中小城市具有大城市所没有的特色。这就要求建立合理的城镇体系,即在一定地域范围内,形成若干规模不等、性质不同而又互相依赖、互相补充的城镇体系结构。要以特大城市、大城市为龙头和中心,小城市、小城镇为基础,中等城市为纽带,它们之间相互依托,相互协调,形成一个具有内在联系的有机整体。

3、发展小城镇是我国现阶段城市化道路的一种必然选择。

城市化道路的选择不仅要考虑最优,更重要的是考虑可能和可行。人们过去的抉择和决定了他们现在可能的选择。我国经济发展格局的变化已民彻底改变了以往城市化模式的经济基础,小城镇长人口增长已经在城市化进程中扮演了重要角色。只有在原有乡村集镇的基础上发展小成镇是具有中国特色的城市化道路,这是由中国的经济体制转轨、工业化道路、农村人口流动和文化背景等综合因素决定的但是发展小城镇的策略,并不是鼓励小城镇遍地开花,那样会导致国家建设基础分散,大量耗费农业用地,也不利于聚集效益的发挥。

二、小城镇发展的现状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小城镇建设取得了丰硕的成果,国际经验表明,城镇化水平超过了30%后就进入了快速增长期。中国城镇化水平到2003年已经达到40.53%,表明中国的城镇化速度已经进入快速发展阶段。

(一)小城镇数量与规模 据建设部公布的《2001年城市建设统计公报》显示,至2001年末,我国有设市城市664个,建制镇20374个,建制镇较改革开放之初增长近10倍,而乡的数量则下降了近3倍,为19341个,建制镇数量首次超过乡的数量,这标志着我国城镇化进入崭新阶段。小城镇除了在数量上的增长外,其规模也不断地扩大。

(二)小城镇建设的空间分布

从分布情况来看,小城镇的发展是不平衡的。这反映在两个方面:区域分布不平衡和不同地区小城镇类型的差异。

三、小城镇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由于发展时间短,总体上讲,我国小城镇建设尚处于起步阶段,需要从数量扩张向质量提高和规模成长转变。我国小城镇数量虽多,但平均规模小,不足9000人,按非农人口统计则规模更小,聚集效益不明显。许多小城镇的建设还有很多需要完善之处,如基础设施简陋,城市景观差;人均占地多,用地制度需要健全完善;非农产业基础薄弱,就业机会少,对农村劳动力吸纳力小;社会保障不完善等问题存在,农民“扎根”还有后顾之忧。分而言之:

(一)乡镇企业发展遇到的困难直接阻碍了小城镇建设的待续稳定发展。从20世纪90年代中期开始,乡镇企业发展的社会背景和外部环境发生了变化,整个国民经济进入了新的发展阶段,产业结构调整,市场经济不断完善,工业获得长足发展,告别了短缺经济,工农业产品普遍过剩,由卖方市场转入买方市场,乡镇企业的发展也遇到了结构性困难,使乡镇企业吸纳农村劳动力就业的能力明显减弱,也使小城镇的发展失去了资金及人流、物流的支持。

(二)“二元化”的户籍结构影响人流向小城镇聚集。城乡分割的户籍管理制度是1958年以后逐步建立和发展起来的,是计划经济的产物,更是短缺经济的结果。附加在原有户籍制度上的就业、上学、医疗、住房等各种权利和福利因素等都是计划经济条件下的特殊产物,赋予了户口不应有的福利功能。本质上正是这些不合理的功能把城乡居民区分成了两个发展机会与社会地位不同的阶层。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初步建立,二元户籍管理结构对现代化和城市化进程的制约和阻碍越来越明显。社会经济的发展呼唤建立现代户籍管理新体制。最近几年,在国务院和公安部等有关部门的推动下,户籍制度改革步伐明显加快,各地结合本地实际,对改革户籍管理制度进行了一些有益地实践和探索。但户籍制度的阴影还在,户籍制度的限制还在,还需要国家制定和配套相关政策、制度和法规。

(三)小城镇经济结构趋同,产业层次偏低。我国80%以上的小城镇均由农村型居民点发展而来,使这些小城镇均具有较为典型的农产品集散和初加工型城镇的特点。这种建立在农业开发之上的城镇类型在发展中无疑缺乏足够的竟争力,趋同的产业结构和发展模式使各级小城镇难以形成有效的竞争力。

(四)基础设施不完善。现有的许多小城镇的城市建设沿袭了农村型居民点的发展模式,造成了城市用地集约性差,城市基础设施建设不配套、城市景观风貌缺乏特色等许多问题,使小城市镇的舒适度、安全性等不尽人意,进而减小了小城镇的吸引力,影响到小城镇的进一步发展。

(五)城镇功能不健全,对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拉动力、整合力不强。正是由于城镇建设水平低、管理薄弱,使城镇功能普遍较弱,对区域经济发展的的拉动性不强。由于城镇规模小,金融、信息、技术等方面的服务水平低,生产要素市场发育不足,使小城镇在人才和资金的引进、产品技术的更新、产业升级等方面都受到很大的限制,影响了小城镇功能的提高

四、加快小城镇建设步伐的对策

(一)提高对农村城镇化的认识,把发展小城镇作为农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一个大战略来抓。各级政府要从实现跨世纪战略目标和两个根本性转变的高度。充分认识发展小城镇对形成农村新的经济增长点,实现农村现代化和扩大内需、推动国民经济持续稳定增长的重要作用。加强对农村城镇化问题的研究,把握小城镇发展规律,协调和处理好有关农村城镇化研究、规划、建设和政策等问题,把农村城镇化作为其中的一个重要方面来抓。

(二)要高起点规划,分阶段实施,确保小城镇建设健康有序地发展。一定要牢固树立规划是龙头的观念,用规划去统领小城镇的建设,做到规划和设计先行。要深化传统建设方式的改革,实行统一规划、统一设计、统一施工、分片开发、配套建设。

(三)要构造支柱产业,增强小城镇的经济实力。要把小城镇建设与发展乡镇企业、农业产业化和市场体系建设相结合。根据我国的国情,乡镇企业要大力发展农业产业化经营,培植以农产品加工、包装、营销为主的龙头企业。同时还要办好市场,激活经济,带动相关产业。一定要引导乡镇企业到镇区进行集中建设,只有这样才能形成企业规模经营和聚集效应,才能真正解决污染问题,才能共事能源、交通、信息和市场。

(四)要研究和制定有利于农村人口向小城镇流动的政策,实行进城人口的市场化安臵。通过各种途径,千方百计为进城农民就业创造条件。要改革现有的户籍管理制度,促进农村人口向城镇流动。为了鼓励农民进城,一定要在政策上予以倾斜,让农民进得来,住得下。

(五)充分调动社会各方面建设小城镇的积极性。小城镇建设不仅是政府行为,更应是市场行为。应按市场经济规律,建立起以个人投资为主,政府和企业共同参与的投资机制,走地方财政投入启动,基础设施有偿使用,公用事业收费和引进外资等多元化、产业化、市场化的路子。

(六)尽快建立符合小城镇经济社会特点的行政管理体制。我国许多建制镇的行政区划偏小,总体实力偏弱,资源配臵不合理,农业的产业化、规模化、现代化受到行政区划的限制和制约,影响了小城镇辐射和带动作用的正常发挥。因此,有必要结合机构改革,对规模较小的建制镇进行撤并,同时还应逐步减少镇级机关工作人员。

参考文献:

1、胡顺延 中国城镇化发展战略 2002

2、朱启臻叶齐茂 小城镇建设 2004

3、俞燕山 中国小城镇发展问题研究2001

4、乔忠 王敬华 我国小城镇发展状况、对策与展望 2003

下载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甘肃小城镇发展研究南邮word格式文档
下载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甘肃小城镇发展研究南邮.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社会主义新农村研究

    关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调研报告-----以峄城区新农村建设为例为了进一步地学习科学发展观,了解掌握新时期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现状和存在的问题,更好地培养自己的人生观、世......

    新农村建设中三农问题研究

    四、当前农民的基本素质状况及原因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从根本上说取决于农民的发展,只有农民素质提高了,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才有保证。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农民的素质有了很大的......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的生态文明建设研究(模版)

    摘 要: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不仅有利于我国农村的经济发展,丰富广大农村居民的精神文化生活,而且对于生态文明建设向农村地区推进,实现农村地区可持续发展具有重大现实意义。当前,......

    小城镇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反思

    小城镇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反思 小城镇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反思 一、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认识 所谓“新农村”包括5个方面,即新房舍、新设施、新环境、新农民、新风尚。这......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存在的主要问题与对策研究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存在的主要问题与对策研究 自从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按照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要求,扎实稳步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发展小城镇,建设新农村(精选5篇)

    发展小城镇,建设新农村——论发展小城镇建设与促进农村经济发展的关系赵香红(湖南省新宁县金石镇连村六组,湖南新宁422700)发展小城镇建设 ,不仅是我国城市化的重要途径,更是解决......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研究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研究——以攀枝花西区**镇为例 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的“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推进现代农业建设,全面深化农村改革,大力发展农村公共事业,千方百计增加农......

    谈延寿县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水利发展任务.[最终版]

    谈延寿县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水利发展任务 摘 要:从防洪减灾、水资源安全供给、节水建设、水资源保护及水土保持等方面,阐述延寿县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水利发展任务。 关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