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新农村建设中的人力资源问题研究
新农村建设中的人力资源问题研究
【摘 要】 当前,我国农村人力资源数量虽然丰富,但整体素质较低,与新农村建设的需要有较大差距。为了实现新农村建设的“五项目标”必须注重对农村人力资源的有序开发,加大对农村教育和培训的投入,改善农村人力资源禀赋,确保新农村建设目标实现。
【关键词】 新农村建设;人力资源;开发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我国继农村联产承包责任制以来,又一项重大的制度创新。这一制度创新不只是要改变农村的贫困状况,创造一个富裕的农村,更是要实现农村的全面发展,建设一个文明、和谐的农村。农民则是新农村建设这一伟大历史变革的主体。从新农村建设的需要来看,无论是产业发展、基础设施建设,还是精神文明建设、社会事业发展,无论从当前着眼,还是从长远考虑,都需要强大的智力支持和人才保障。加强农村人力资源开发、提高农村人力资源的供给水平,是新农村建设的关键。
一、农村人力资源供给不足:现状与原因
当前,我国农村人力资源数量虽然丰富,但整体素质较低。我国是人口大国,但不是人力资源强国和人力资本大国。长期以来,我们重视物质资本投资,轻视人力资源开发。在城乡二元结构固化和农业投入较低的情况下,对农村人力资本投资非常有限。很多地方把农民教育工作看成是软的、虚的。而物质资本投资效果的外显性常常博得决策者的青睐,从而有限的农业投入经费被用于结构调整、粮食企业的经营性补贴甚至政绩工程,导致长期以来农村教育事业落后,职业技术教育“发育不良”,农民得不到教育和培训的机会,农村人力资源远远落后于农村改革和发展的要求。由于农村人力资源开发不足,我国人口以低级劳动力为主体,低素质人口中90%在农村。正是“教育”的缺失,导致农民思想观念相对陈旧,整体素质普遍偏低。对现代科学技术运用少,接受现代生产技术和知识的欲望不高。从而导致我国农业生产效率低,农业经济落后,农民收入增长缓慢。
二、农村人力资源开发的实质
农村人力资源开发的实质是投入资金作用于农村人力资源,以改善原有资源禀赋,形成具有更大潜力的人力资本,以期得到更高回报。资源与资本在经济过程中的区别在于,前者只强调价值的转移,后者却强调价值增值和价值回报。人力资源开发的过程就是人力资本投资与积累的过程。人力资本投资的途径可以通过普及教育、职业教育、短期培训或各种形式的继续教育进行。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人力资本理论的创始人西奥多•W•舒尔茨在20世纪60年代就明确指出,人力资本的收益高于物质资本。按照舒尔茨的研究,在美国半个多世纪的经济增长中,物质资源投资增加4.5倍,收益增加3.5倍,人力资本投资增加3.5倍,收益却增加了17.5倍。
我国经济学家根据我国1978年至1996年间有关的统计资料计算出,每增加1亿元人力资本投资,可带来次年近6亿元GDP增加额,而每增加1亿元物质资本投资,仅能够带来2亿元GDP增加额。另据2000年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詹姆斯•海克曼的测算,中国各级政府现在大约把国民生产总值的2.5%用于教育投资,30%用于物质投资,这两项投资在美国分别是5.4%和17%;在韩国是3.6%和30%。也就是说,物力资本投资与人力资本投资二者的比例,中国是12:1,韩国是8:1,美国是3:1。詹姆斯•海克曼的分析说明中国对人进行投资的支出,远远低于各国平均数。如果中国过多投资于一种资本,而另一种资本投资不足,那么财富增长的机会就会丧失。
因此,在我国进行新农村建设的过程中,必须要着眼长远,少走弯路,大力开发农村人力资源,这是建设新农村的前提条件,是从根本上解决我国“三农”问题的良策。
三、提高农村人力资源供给的措施与方法
第一,高度重视教育的战略地位,加快发展农村教育事业。人的素质的提高需要通过教育以获得知识和能力。全面振兴农村教育是提高全民族素质的基础,是农村人力资源开发的根本,也是农民学科学、学技术,实现职业转化的必要基础。在新农村建设中,必须切实落实教育优先发展战略,创新农村教育模式。一要认真贯彻落实《义务教育法》,保证农村适龄青少年上得起学、念得起书。二要通过完善立法等措施,实现依法治教。用立法的方式制定和实施教育发展的中长期目标,同时建立一套检查普及九年制义务教育实施进程的评估制度和普及不同年限或阶段义务教育的评价指标体系,加强教育督导,建立健全教育执法的监督制度。三要加大教育投入。按照财权和事权相对称的原则,可考虑建立省级财政统筹、中央和地方各级财政根据各自职责共同分担的教育财政体制。即,中央政府承担义务教育经费中的教师工资部分,省级政府承担公用经费的支出,而像校舍建设这样弹性比较大的项目,由监督距离最短的县级政府承担经费。做到权利和义务明确,财权和事权相匹配。除了政府加大教育投入力度外,还要多渠道筹措教育经费,充分调动社会力量办学,注重义务教育的民间资本开发和利用。四要大力调整教育结构,优化教育资源配置。积极扩大职业技术教育和成人教育,构建终身教育体系框架。要在实践中努力探索适应新农村建设、培育新型农民要求的农村教育新模式。既要考虑“升学有望”,更要考虑“致富有路”。在保证一部分学生上大学的同时,还要承担农村人口向城镇转移的培训任务和农村社会可持续发展的教育任务。此外,还要优化农村教师结构,加强农村教师队伍建设,加大城镇教师支援农村教育的力度,全面提高教师待遇和整体素质,建立一支素质优良、结构优化、相对稳定、充满活力的教师队伍,促进城乡义务教育均衡发展。
第二,正确处理自然资源开发与人力资源开发的关系,把农村人力资源开发放在新农村建设的首位。在新农村建设中,各级政府应当树立强烈的人才意识,改变重物质投入轻人力资源开发的传统观念,正确认识农村人力资源开发的极端重要性,增强农村人力资源开发的紧迫感、责任感和主动性,树立人力资源是第一资源的思想,把人的全面发展放到第一位,把农村人力资源开发放在第一位。着重加强对农村人力资源开发工作的领导,根据实际研究制定农村人力资源开发的方针、政策,搞好农村人力资源的规划和管理工作,落实具体措施,实现农村人力资源开发的经常化、制度化、规范化。努力加强农村公共文化设施建设,构建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营造农村人力资源开发的良好环境。
第三,强化对农村劳动力的技能培训。新农村建设要着力培养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就必须加强农村劳动力的培训。一要围绕现代农业建设,加强对从事农业生产农民的培训,以现代农业适用技术和实用农业技术培训为主,结合发展现代农业和建设新农村的要求,加大现代信息技术、生物技术、清洁生产技术、环保技术等的培训力度,提高农民的科技素质,促进科学种田、科学养殖。二是要面向城乡劳动力市场需求,围绕农民转岗就业,对广大农村劳动力进行转移培训。要注重发展多种形式的农村职业教育和成人教育,加快建立政府扶助、面向市场、多元办学的培训机制,要整合各级各类培训资源,依托农校、农业技术推广机构、职业学校和其他培训机构,建立各种培训基地,多层次、多形式、灵活多样地开展培训,使农民能够掌握一技之长,增强其竞争能力和转移就业的能力,不断提高收入水平和整体素质。
第四,加强农村人才市场建设,建立农村人力资源和人才开发机制。农村人才市场是沟通城乡人才交流的枢纽,是优化人才资源结构、配置各类人才的重要手段。在新农村建设中,应进一步加快农村人才市场网络体系建设,积极拓宽人才市场服务领域,完善服务功能,加快市场规范化运作,为人才流动创造良好的条件。一是采取必要措施,建立乡镇人才市场(工作站),以县(市)级人才市场为依托,下联乡镇人才市场,运用市场功能,构建适应农村人力资源开发与配置的运作框架,形成以县级人才市场为龙头、乡镇人才市场为网络的农村人才市场运行框架,为农村人力资源开发打造基地。二是健全信息服务功能。及时准确了解掌握各类人才的供求信息,定期向乡村发布人才信息,为农村人力资源开发搞好信息服务,为实现农业产业化和农村经济的快速发展提供强有力的人才支撑。三是不断提高服务水平。坚持以服务为本,及时为农业生产和农民提供各种人才、技术和信息服务。农村人才市场应根据农时季节和农民需求及时举办各种交流会,组织有关农业专家、技术骨干深入田间地头为农民进行技术指导,解决疑难问题。四是采取优惠措施,提供宽松条件和待遇,吸引城市人才到农村发展创业。
第五,继续推行计划生育政策,建立健全农村基本保障体系和初级卫生保健服务体系,全面提高农村劳动力素质。应继续控制农村人口的高出生率,坚持少生优生,为从整体上提高劳动力的素质创造一个良好的前提。根据实际采取适合农村现状的措施,加大对计划生育的物质投入和精神投入,促使人口发展迈上健康科学的轨道。同时,要在健全初级卫生保健服务体系和以家庭养老为主的基础上,探索适合农村不同地区的各种保障形式,满足广大农民的基本保障需求。应加强农村疾病预防控制,推进农村卫生服务体系建设,建立社会化农村卫生服务网络,加大农村卫生投入力度,建立和完善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和医疗救助制度,从而为农村人力资源开发和农民素质的提高奠定良好的基础。
总之,大力开发农村人力资源,这既是把农村巨大人口压力转化为人力资源优势的根本途径,也是持续推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力量源泉。
【参考文献】
[1] 瞿振元 李小云 王秀清:中国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研究.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6.3.
[2] 窦鹏辉:中国农村青年人力资源发展报告(2005).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6.2.[3] 孙百才:农村教育发展现状与对策[J].教育探索,2004.3.
[4] 刘道吾 钟世文:农村人力资源开发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文史博览•理论,2007.1.
【作者简介】
刘显升,工商管理硕士,西安外事学院经济管理二院教师,西安外事学院西部经济发展研究所研究人员.
第二篇:新农村建设中的农村人力资源开发研究
新农村建设中的农村人力资源开发研究
摘要:在经济社会快速发展的今天,我国农村的发展明显滞后。开发农村人力资源,培养社会主义新型农民,是促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战略举措。文章分析了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背景下我国农村人力资源开发的现状与存在的问题,着力从系统论的角度探索了农村人力资源开发的战略措施,试图构建中国特色的农村人力资源开发理论,从而为实践操作提供一些指导。
关键词:社会主义新农村;农村人力资源;建设;开发
中共十六届五中全会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全局出发,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大历史任务,表达了党和政府坚持以人为本,执政为民的新理念,同时也反映了全国人民特别是农民建设美好家园,创造幸福生活的共同愿望。实际上,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就是要使农民的聪明才智和创造力得到充分的发挥,使改革和发展所创造的机会和成果能够惠及到全体人民,特别是农民,使党和政府同人民的关系更加密切,使安定团结的局面更加巩固。而农村人力资源开发在实现这一战略任务中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与作用。因此,人力资本必将成为未来经济增长和社会发展的主要推动力量。从某种意义上说,开发农村人力资源就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要组成部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也必然要求大力开发农村人力资源。因此,探讨农村人力资源开发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具有重要意义。
一、农村人力资源开发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关系
(一)开发农村人力资源是实现社会主义新农村“生产发展,生活宽裕”这一经济目标的根本途径
中央提出,我们要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这种新农村首先是“生产发展,生活宽裕”的新农村。然而,要实现这一切,建成社会主义新农村,必须紧紧依靠亿万农民,因为“人民,只有人民,才是
创造世界历史的动力”。因此,必须提高亿万农民的素质,把他们塑造成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主体一新型农民。因此,大力开发农村人力资源,培养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新型农民,是建设“生产发展,生活宽裕”的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根本途径。
(二)开发农村人力资源是实现社会主义新农村“乡风文明,村容整洁”这一社会目标的根本保障
我们要建设的社会主义新农村,不但是要“生产发展,生活宽裕”的新农村,更要“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的新农村。而开发农村人力资源,提升农民的综合素质是实现建设“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的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关键所在。因此,开发农村人力资源,培养造就亿万社会主义新型农民,是建设“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的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根本保障。
(三)开发农村人力资源是实现社会主义新农村“管理民主”这一政治目标的根本举措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除了要实现“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外,还要实现“管理民主”这一目标。显然,没有高素质的农民群众的参与,要实现这一艰巨任务是不可能的。在现阶段,开发农村人力资源就是提高农民政治素质,创建乡村民主政治,推进农村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的伟大历史运动,这正符合建设杜会主义新农村“管理民主”这一要求。因此,开发农村人力资源,培养造就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新型农民,是实现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管理民主”这一政治目标的根本举措。
二、农村人力资源开发的制约因素
(一)主观制约因素
1、政府官员思想认识不到位。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今天,要成功地开发农村人力资源,没有政府的积极主导参与是不可想象的。然而事实是,政府官员脑海里往往装着物质资料生产蓝图和“官本位”思想,行动上追求看得见的政绩,政绩工程、形象工程处处皆是。思想是行动的先导,只有各级政府官员在思想上真正认识到开发农村人力资源的重要性,认识到开发农村人力资源是建设社
会主义新农村的根本举措,才能以农村人力资源开发为“抓手”,着实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2、农民的教育投资需求不足。从上文中已知我国农民的教育观念淡薄,这直接导致了农民对教育,特别是基础教育投资不足。我国现在正处于建设全面小康社会的新阶段,正需要大量人才,理应大力发展基础教育。然而,由于政府对基础教育投入很少,特别是农村地区,结果教育负担基本上落到农民身上。然而事实是,农民对教育投入积极性不高。
(二)客观制约因素
1、人口政策因素。众所周知,我国在建国后没有实行计划生育政策,有的时候甚至鼓励人们多生,这在当时具有其合理性。一是由于受到“人多力量大”传统思想的影响;二是由于当时国际国内实际情况使然。但是,这种“放任自流”的政策在客观上造成了我国人口的快速增长。而且,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近年来计划生育政策有弱化的趋势,计划外生育屡禁不止,特别是农村地区。因此,强大的人口增长惯性增加了人口控制的难度,给教育和人口素质的提高带来前所未有的压力。
2、有效制度供给缺失。在我国,由于长期的城乡二元结构的存在,导致农村许多制度缺失,特别是户籍制度和有效的农村教育制度的缺失,使得我国农村长期处于贫穷落后的境地。一是户籍制度障碍。我国的户籍附加了太多的社会功能。二是教育制度障碍。农村教育经费捉襟见肘,师资力量良莠不齐。三是产业障碍。我国的产业状况也制约着农村人力资源的有效开发。这种结构非常单一的局面,造成农村大量劳动力拥挤在第一产业,农民收入上不去,从而农村的发展也就处于艰难的境地。四是劳动力市场降碍。劳动力市场是农村人力资源开发,流动,配置和利用的客观机制,是劳动力和生产资料相结合的调节机制。由于存在着二元经济结构,我国的劳动力市场依然存在着许多不尽如人意的地方。
三、农村人力资源开发的战略措施
西奥多•舒尔茨曾经指出:“没有对人的大量投资,就不能享受现代农业的硕果,也不能拥有现代化工业的富裕,我们经济中最突出的特征就是人力资本的形成问题。”因此,必须采取措施,从多方面开发农村人力资源,培养社会主义新型农民,从而推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一)开发农村人力资源的核心——加强党的建设
1、强化政府官员思想认识。各级政府官员必须认识到农村人力资源开发对我国经济社会,特别是对当前我国正在兴起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战略意义。必须要站在“科教兴国”、“科教兴农”战略的高度,认真学习人力资源与人力资本理论,深刻理解知识经济时代“人力资源是第一资源”的思想,从而增强开发农村人力资源的自主性与自觉性。
2、加强农村党组织建设。农村基层党组织是党在农村开展全部工作的基础和核心力量。开发农村人力资源,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也离不开党的有力领导。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得好坏,直接关系到我国农村的发展和繁荣。因此,加强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是大力开发农村人力资源,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保证。
3、改进农村党组织的领导方式和工作方法。过去,在党的“一元化”领导格局下,农村基层党组织形成了包办一切的领导方式和工作方法。如近年来出现的“包揽型”领导和“放任型”领导就是明证。因此,要使农村党组织领导好,完成好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历史任务,必须努力改善农村基层党组织的领导方式和工作方法。始终要把握一点:要坚持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工作方法。
(二)开发农村人力资源的关健——实施正确的人口政策
1、坚持计划生育政策,加大农村人口调控力度。政府要加强农村人口综合调控,控制农村人口数量,优化人口结构,提高人口素质,稳定低生育水平。政府要加大对计划生育工作的投入,要从我国经济社会的长远发展的战略高度,将计划生育工作纳入农村人力资源开发中。
2、大力提高农村女性综合素质。发展经济学认为,妇女在农村发展中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目前在我国农村,妇女劳动力占农村劳动力的65%以上,成为农业生产的主力军。因此,开发农村女性人力资源对我国显得尤其重要。
(三)开发农村人力资源的重点——调整产业结构,拓宽就业梁道,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
拓宽就业门路,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是农村人力资源开发的重要途经。我国农村人口众多,耕地稀少,人地矛盾相当突出,农业效益很低,依靠农业本身的发展来实现农民致富奔小康,在短期内是不现实的。因此,要富裕农民,就必须拓宽农村剩余劳动力就业渠道,加快农村剩余劳动力向非农化和城镇化转移。
(四)开发农村人力资源的保证——强化有效制度供给
1、建立中国特色的杜会保障制度与体系。社会保障制度是指国家为公民提供一系列基本生活保障,使公民在年老、疾病、失业、灾害以及丧失劳动能力等情况下,从国家和社会获得物质帮助的制度。一要加强立法,为农村社会保障制度建设提供法律支持。二是建立完善的社会保障资金筹集体系。三要建立健全农村社会保障管理体制。
2、建立和完善人力资源配套体系。建立和完善人力资源配置体系,根本的就是要统筹城乡就业,建设城乡统一的劳动力市场。一方面,要统筹规划人力资源开发利用与管理体系;另一方面,要完善公共就业服务体系,加强和改善针对农民工的就业服务。
(五)开发农村人力资源的基础——切实加强农村教育
1、加强农村基础教育。一是加大对农村基础教育的资金投入。中央和各级地方政府要明确职责,加大投入,巩固“以县为主”的农村义务教育体制。二是推进农村中小学人事制度改革。加强农村中小学编制管理,全面推行教师聘任制。三是推行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工程。总之,必须强化农村基础教育,满足农民对教育的需求,为新农村建设培养合格人才。
2、发展农村职业技术教育和农村成人教育。开发农村人力资源,必须大力发展农村职业技术教育和农村成人教育,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培养大量的合格人才。按照“面向农村,面向农民,面向农业”的方针办好农村职业技术教育,是有效开发农村人力资源的重要举措。同时,要大力发展农村成人教育体系。农村成人教育担负着农村普及教育和培养农村中、高级人才的重任,只有努力构建农村成人教育体系,才能培养出农村急需的大批人才,才能加快提高农村劳动力素质
参考文献:
1、许文兴.农村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M].中国农业出版社,2005.2、邓涛.对当前我国农村人力资源开发的思考[J].农村经济,2004(1).3、陆学艺.转型时期农民阶层的分化[A].陆学艺.“三农论”一当代中国农业、农村、农民研究
[C].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2.4、谢爱辉.新农村建设中的基础教育投融资问题[J].特区经济,2006(1).5、王秀梅.中国农村女性人力资源现状及开发对策[J].河南师范大学学报,2005(1).6、资本论[M].人民出版社,2004.(作者单位:宜春学院学生工作处)
第三篇:新农村建设中三农问题研究
四、当前农民的基本素质状况及原因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从根本上说取决于农民的发展,只有农民素质提高了,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才有保证。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农民的素质有了很大的提高,但农民素质从整体上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与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要求还不相适应。
(一)当前农民的基本素质状况
1. 农民的文化素质偏低
文化素质是一个人整体素质的基础,其主要体现指标是农民受教育的程度。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农民的知识文化水平从总体上讲呈逐年上升的趋势,但整体的文化水平仍然偏低,文盲、半文盲还占相当的比重。2007年,《农村经济绿皮书》中指出:据统计,占全国劳动呼总量比重约为70%的农村劳动力中,初中及初中以下文化程度比重高达78.8%。据不完全统计,目前我国15岁以上的文盲、半文盲有1.5亿人以上,其中青壮年文盲达3500万人,每年还有新生文盲100多万人,在一些贫困边远地区及少数民族地区文盲人数还在上升。文化水平低制约了农民学习应用农业科学技术的潜力。而且,农村文化程度高的人员流出较多。这就使本来已经步履维艰的农村发展雪上加霜。据资料显示,异地常年转移农民人数占同类文化程度人数的比例是:大专和中专文化程度均为100%,高中文化程度为49.7%,初中文化程度为33.9%,小学文化程度为18.4%,文盲和半文盲为8.95%。由此看来,我国农村人口的文化素质不仅偏低,而且大量外流的人员均是文化程度较高的一批人,这在一定时期内影响了农村经济的发展和农业现代化进程。
2. 农民的职业技能素质偏低
农民的职业技能素质通常是指农民所具备的科技知识水平,反映在农民所掌握的科学技术知识的数量、质量以及运用于农业生产实践的熟练程度上。现代农业的发展过程,实质是先进科学技术在农业领域广泛应用的过程。只有用现代农业科技知识培养造就新型农民,让农民学生使用先进的技术和装备,才能有效推进现代农业进程。改革开放以来,农民的科技文化素质得到明显提高,但是总体来看,农民群体掌握的职业技能还较少,不能适应农业现代化的进程。
(1)农民的科普知识缺乏。农民对于与农业有关的知识大多来源于祖辈相传的经验,而这些经验有些是科学的,有些是完全错误的。对于农民来说科普知识的缺乏直接导致农业生产中常识性知识的无知,比如土壤、肥料等的认识误区,对环境保护以及可持续发展理念的缺失都会导致农民在生产过程中错误的施肥操作;再比如对一些农作物和果树的生长知识把握不准,不但不会增加自己的收入,还会造成减产甚至绝产,影响农民的生产和经营,进而影响农民的发展和增收。
(2)农村科技人员数量少。从全国农村技术人员的拥有水平来看,远远满足不了现代化农业建设的需要。在日本,80%的青年农民都具有高中文化程度,德国35岁以下的农村劳动力中有70%的人受过农业职业教育。据报道,我国农村平均每万人中的技术人员不足7人,约占全国农业人口的0.06%,远远低于美国的0.24%和日本的0.28%。平均每406.6 h㎡耕地只有1个农技人员,大约平均100多个乡镇企业只有1名科班出身的专业技术人员。这种状况与我们农业大国的地位是不相称的,对我国农业现代化的建设与发展也是相当不利的。
(3)科技在我国的农业生产中的贡献率还很低。目前,世界经济发展中科技的含量越来越高,一些发达国家的农业科技在整个农业生产中贡献率一般已达60%----80%,而我国大部分地区的农业仍以人畜力为主,机械化程度不高,农业科技在农业生产中的贡献率只有20%左右。这种文化科技水平距农业现代化发展的需要相差甚远。农民掌握的劳动技能少,大多数农民往往只知道从事粮食生产,而且是传统方式,近几年虽然状况有所改善,但掌握多种技能的现代农民依然很少,特别是缺乏农业技术推广人员。
(4)农民的职业技能水平较低。根据教育部职业教育与成人教育司综合改革处的统计,到目前为止,在我国农村劳动力中,接受过短期职业技能培训的只占0.20%,接受过初级职业技术教育或培训的只占3.4%,接受过中等职业技术教育的只占0.13%,而没有接受过技术培训的竟高达77%。目前,我国农业科技推广人员只有88万人,初中文化程度以下的就占了60%.此外,职业教育供求矛盾突出。一方面,农民迫切需要提高驾驭现代农业的知识和技能,外出务工农民迫切需要加强职业技能培训;而另一方面,大多数农村职业学校“等米下锅”,招生不足。与现在农村劳动力80%以上的职业学校正面临生存危机,农业中专更是难以为继。出现这种落差的根本原因在于这些学校教育脱离农民生活,脱离农村经济状况,不能为农村学生带来很好的就业出路,致使许多农家子弟面临“升学无望、就业无门、致富无术”的尴尬局面。
3. 经营管理素质偏低
改革开放以来,农民作为生产经营者,其市场观念逐步增强,经营管理素质有了较大的提高。但总的说来看,农民的经营管理素质与农业现代化建设的要求还很不适应。具体表现在:
(1)市场观念和信息观念比较淡薄。由于长期受计划经济、封建传统思想等诸多因素的影响,我国农民市场意识淡薄,不懂市场经济运行的规律,驾驭市场能力差,不能及时捕捉经济信息、预测农业市场走势,缺乏根据市场变化调整和组织生产的能力。适应社会化大生产的经营、管理、组织、协调能力不强,缺乏经营观念、科学管理方法、勇于承担风险的创业精神和敢于竞争的素质。
(2)经营知识匮乏,参与市场的能力不强。由于大多数农民没有接受过经营管理方面的教育和培训,不了解农业经营管理的基本知识,因而缺乏现代化的经营意识和经营能力,缺乏科学的经营管理方法,怕承担风险,无法适应现代化经营管理。农村从事种植业的农民,多半停留在传统耕作水平上,生产方式简单,劳动手段陈旧,经营管理粗放。他们不计劳动资料成本和劳动力投入成本,不讲投入产出效益,不会合理配置劳动资源、调整生产结构,无法预测市场变化。从事乡镇企业、交通运输、商业服务等第二、第三产业的农民,其经营管理素质优于种植业的农民,但绝大多数的经营管理关非自觉意识下的行为,而仍是一种凭直觉经验的、带有相当程度盲目性的行为。
(3)短视行为严重,缺乏长远的可持续发展观念和发展规划。农民由于综合素质偏低,往往在生产经营中缺乏长远打算和可持续发展的观念。特别是在瞬息万变的市场环境下,在生产经营中不能随社会的发展很好的调整自己的产业,往往手足无措,缺乏再发展的能力,所以大多数的农民产业往往停留在低层次上运转,难以向高附加值产业转换。
(4)从众行为严重,从众行为在我国小规模的农户经营中非常普遍,表现在农业生产劳动中有两种:一种是谨慎从众,一种盲目从众。谨慎从众行为是农民思想保守、缺乏自信、谨小慎微心态的表现。据2001年中国公众科学素养调查显示,81.3%的农民群众对新技术、新产品的态度是“观察别人用的结果再做决定”。这种谨慎从众行为虽在一定程度的降低了生经营风险,但却容易丧失得利机会。盲目从众行为是农业劳动者在生产中急于求成心理的表现,其结果造成我国农产品市场缺少个性和特色,放大了产品生产过剩或短缺的信号,扭曲了农业生产结构,增加了农业生产的市场风险。
4.农民思想道德素质较低
农民的思想道德状况决定着农民的社会经济行为,是体现农民素质的重要方面。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农民的思想道德素质有了较大的提高,农民的竞争观念、时间观念、科技观念、人才观念等明显增强、助人国乐,勤俭节约、勤劳朴实等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得到了弘扬,关心社会、关心集体、当家作主的观念开始强化。但是,我国农民在思想素质和道德观念上仍然存在一些缺陷,与市场经济、经济全球化发展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要求极不适应。具
体表现在:
(1)爱国主义、集体主义淡薄。市场经济发展的近二十年来,由于受功利主义、个人享乐主义的影响,一些农民比较关心自己的得失成败,不再热衷于国家大事、集体事业。
(2)道德失范、价值判断失准。在市场经济大潮的冲击下,农民固有的一些优良道德传统所剩无几。特别是由于我国处于市场经济发展的初期阶段,根植于自然经济的传统道德价值观念由于市场经济而出现水土不服的情况,于是农民头脑中出现思想道德价值观的空白,再加上市场经济下不良风气如拜金主义、趋利主义等影响,产生了诸如损人利已、缺乏同情心等错误观念。而农民纯朴、善良、乐于助人等优良品质已经越来越少,只讲利益的不良风气开始侵蚀着过去社会中最纯朴的群众——农民。体现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的“孝顺”正越来越受到忽视,一些农民由于多种多样原因而出现阶段“宁给孩子(后代)万元钱不给父母一碗饭”的情况。
(3)生育观念陈旧。表现在农村的计划生育中,大量农民依然寻求生个男孩以“传宗接代”,甚至有些农民宁愿交罚款也要生男孩。直接的后果是超生和新生儿男女比例严重失调,导致农民经济收入的下降和素质的降低,越落后超生越严重,农民越贫困,从而使超生与人口素质低下、贫困互为因果,恶性循环,很难摆脱落后的面貌。
(4)封建迷信死灰复燃。以求医问药和丧事活动为主的封建迷信活动近几年在有些地方又有所抬头。建房修坟问卜占卦看风水,遇灾患病求神拜佛请巫婆等现象在增多;制作、兜售封建迷信用品的人员在增多;一些人打着科学的旗号,拉帮结社,传播邪教理论和组织邪教活动;有些地方迷信活动频繁。
(5)宗族观念有所抬头。近几年,在农村复古落后的宗族观念有所抬头,这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新农村“管理民主”的目标是格格不入的。表现在续家谱、建宗祠等活动上,并与地方基层政权形成了一种形式上的对抗,威胁农村的稳定和团结。
(6)心理素质低下。具体表现在:①自卑。农民的自卑表现为胆小、怯懦,不敢面对困难,害怕竞争,保守。因此,他们一般害怕与陌生人打交道,尤其是离开家乡去外闯荡的农民更是如此,害怕“有事求领导”。流动农民对自己的人生不敢有过多的设想,大部分人抱着过一天算一天的想法。对财富的追求使一些农民存在侥幸心理,甚至不惜铤而走险,于是赌博、欺骗甚至犯罪都是在这样的暴富心理之下产生的。②狭隘的攀比心理。在农村普遍存在着攀比心理和行为,农民修建的楼房要尽可能比别人的高,比别人的豪华,拿出的“红包”要比别人的厚,家里所办洒席要比别人的热闹,在亲朋好友之间的相互攀比中得到应有的自尊和自我成就感。③盲从与固执并存。这是当前影响农民发展的主要心理因素。在市场化过程中,农民尝到了科技的甜头,所以一旦看到别人靠科技致富,他们就会不管不顾,缺乏理性的思考盲目跟从,但是同时在生产中他们又会非常因执,不管你宣传的科技多么先进、产品多么畅销,在农民没有亲眼看到成果之前,他们大多都会固执的坚持原有做法。这种集盲从与固执于一身的心理特点使农民既容易在生产上遭受损失又容易错失机会。
5.农民民主法制意识相对薄弱
农民民主意识弱,政治参与积极性低。民主作为一种社会观念和一种信仰能够深入民心是民主政治建设的追求;公民拥有高水平、深层次的民主意识是民主政治建设的直接目标之一。在我国,农民是人数最多的社会阶层,占全国人口的绝大多数,农民民主意识不平的高低可以直接反映出我国现阶段的公民整体民主意识水平。目前,在政治建设过程中,我国已经在农村实施了多项有益的改革,特别是大力提倡完善村民自治制度,加大了对农民民主意识的关注。但是,总的来说,由于受教育水平普遍较低,再加上受小农意识的封闭性影响,我国农民的民主意识仍然十分缺乏。对待政治问题,表现出参政热情不高,参政程度不够等情况。他们较少关注国际国内的重大事件,在最能体现广大农民政治意识意愿的村委会选举中,许
多人都抱着无所谓的态度。同时,农民参政议政能力不够,许多农民表达自己政治要求的能力比较低,所以往往在政治活动面前处于被动地位。农民的政治民主意识以及观念淡薄,已经阻碍了农村民主化进程。
与此同时,农民的法律素质自欺欺人 依法办事能力还比较薄弱。近年来,随着农村普法宣传教育的展开,农民的法律意识和法制观念不断增强。但由于农村人口基数大,加上农民本身接受能力、理解能力有限,整体上农民的法律知识水平还非常有限,仍有相当一部分农民法律意识、法制观念还比较淡薄。比如有的把计划生育超生视为自己的事,把伤害别人视为自家的事;有的横行乡里、欺行霸市、小偷小摸;有的因不懂得用法律武器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尤其遇到纠纷时不善于用法律解决问题,导致斗欧伤人、触犯法律。一些很小的纠纷激化为刑事案件;有的因私利作祟,侵占或盗窃他人财物; 有的将权利和义务对立起来,对法律条文中与自己有利的抠着不放,于自己不利的不予承认,等等。
6.农民的身体健康素质普遍偏低
农民的身体健康素质主要体现在农民的发育是否健全,智力是否完好,体质强弱等方面。农民的身体健康素质是开展农业生产劳动的基础和保证。由于农业生产劳动中有较多的属于体力劳动,大部分工作仍然需要在野外进行,条件相简陋,工作时间较长,而且农民在农忙季节往往需要加班加点、超负荷劳动。因此,农民的身体健康水平对于生产效率影响极大。但长期以来,由于我国农村居住条件差、饮食不卫生、医疗保健条件差、婚配范围狭窄、近亲结婚多等原因,造成我国农村人口身体素质普遍偏低。特别是在部分贫困地区,由于农村经济相对落后生和生活贫困,身体素质受到严重影响。据统计,中国每年约有20万---30万先天生畸形儿出生,加上出生数月和数年才显现出来的先天残疾儿童,总数高达80万——120万。每年新生儿因发生窒息而导致脑瘫、癫痫和智力低下者有20万----30万,而这些情况更多发生在农村。农民身体健康素质的低下,不仅严重制约和影响了我国农业和农村经济的发展,而且严重影响了我国农民脱贫致富的步伐。据统计,目前我国因农业劳动者身体健康状况而导致贫困的农户约占贫困户总数的30%~40%。
(二)造成目前农民素质偏低的主要原国
1.城乡二元结构和国家的投入不足
在过去相当长一段时期里,城市优先发展的战略致使农村落后于城市,农村各类学校在校舍建设、教师待遇、师资队伍的质量与数量、学生学习条件等方面都远不如城市学校。农村基础教育整体水平落后,农村升学率低于城市,加上农村家庭经济条件和婚育观念等因素的影响,致使农村青少年接受教育的年限短,女性接受教育的年限更短。这种状况是有一定的历史客观原因的,随着国家财力的改善和“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的时机到来,应逐步改变这一局面。
2.乡村思想文化教育活动内容贫乏
由于政府投入不足,政策制度局限,基层政府对农村文化建设不够重视,导致农村基层思想文化教育基础设施落后。大多数乡村没有规模较大的村级图书室,有的连可供农民日常学习的报刊资料阅览地点都没有。有线电视近几年才面向农村铺开,网络等现代传媒手段还未在农村广泛延伸,农民进行自我学习的渠道少。另一方面,基层政府虽然较重视农民的科技培训,但对农民的思想引导及乡村文明教育活动开展得较少,广播、电视等远程教育中适合农民收看的节目也不多,基层思想教育和文化活动的贫乏,必然影响农民综合素质尤其是人文素质的提高。
3.农民教育培训缺乏总体部署,未能充分发挥作用
虽然承担农民培训的部门不少,但却没有专门的部门来统一组织、部署,大多数各自为政。培训的系统性、连续性、针对性不强,有时培训内容、人员安排存在重复、交叉。一些地方虽有较好的培训规划,但因机制和资金不足,能全部落实的少。职业教育、成人教育应是农
民接受教育的重要途径,但大多数农村职教成教起步晚、师资力量弱、办学条件差,未升格的中等农业学校及农业职业高中针对大农科的招生逐年萎缩,甚至停招。加之实习基地不健全,教学手段落后,难以培养学员的动手能力。很多乡镇农民文化技术学校处于停办状态,在农民教育方面发挥的作用越来越小。一些公办培训机构市场开拓意识不强,时办时停。因此,面向农业和农村的职业教育、成人教育未能充分发挥其应该有的作用。
4.未充分重视农民的主体地位,科技培训未能在农民中大范围推广
在以往的农村工作中,普遍存在对农民的主体地位认识不到位的现象,农民教育也不例外。各级地方政府虽为农民举办了一些文化科技培训,但组织实施却是政府包办代替,很少让真正的农民参与进来。过去的培训对象主要是村组干部、种植养殖大户、科工贸骨干等,然后希望通过他们把学到的知识和经验再传授给农民。但实际上由于基层条件和各种主观因素制约,先期受训的人很难将当地农民组织起来再培训、再学习,对农民的知识传授出现“断点”、重复性培训多,导致少数人多次参训,多数农民却很少参训,培训收益覆盖面小。
5.劳动力转移使农村从业人员素质呈现结构性下降
第二次全国农业普查显示,在全国34874万农业从业人中,20岁以下占5.3%,21~30岁占14.9%,31~40岁占24.2%,41~50岁占23.1%,51岁以上占32.5%;男性占46.8%,女性占53.2%。显然,由于“高考跳农门”和“转移出农门”,导致目前农村从业人员中,40岁以下的青壮年劳动力不到40%,有文化技能的少,女性劳动力和老龄者偏多,农村和农业从业人员素质已呈现结构性下降和女性化的特征,这种人力资本结构对农村和农业的长远发展是极为不利的。此外,很多农民甚至包括一部分村组干部,思想上安于现状,认为学文化误生产,上学还花钱,缺乏忧患意识和学习发展意识,在一定程度上也影响自身素质的提高。
第四篇:新农村建设中农民集中居住问题研究
楚国良:新农村建设中农民集中居住问题研究
2011-09-07 23:35:24
作者:楚国良
来源:作者赐稿
点击:2866
评论:0
条
【字号:大 中 小】 评分等级:0 摘要:引导农民集中居住是“三个集中”政策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缓解我国的“三农”问题,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探讨了我国农民集中居住实践中存在的问题, 分析了天津、成都两地农民集中居住的相关实践,并从中得出了有益启示,最后给出了相关建议.关键词:中国农村;农民集中居住;初步研究
一、两地推动农民集中居住的基本经验
1、创新农村土地经营机制。
天 津、成都两地在既有的政策框架内用活、用足土地政策,解决用地难题。天津东丽区华明镇利用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的既有政策,在不增加建设用地指标的前提 下,先由土地行政主管部门供给居民点建设用地周转指标,在一定时间内以农民原有宅基地统一组织整理复垦还田,实现耕地占补平衡。华明镇原有农村宅基地12071亩,可复垦耕地8427亩,其中3600亩用于集中居民点建设,另外4000多亩土地规划了工业区和商务区,土地挂牌出让,土地收益预计可达40亿元,除去居民点建设资金37亿元外,还略有盈余。成都市则重点在推进建立集体建设用地使用权流转市场和交易平台方面做出探索。在全面开展农村产权制度改革、确权颁证工作到位后,每个农户按权证所确定的土地面积交由村集体经济组织统一经营,再以镇为单位,流转各个村集体经济组织的土地成立“农锦公司”,农锦公司统一经营全镇集体土地,打破了原有农村土地组为界线,改过去分散经营为适度规模经营。成都市建立了集体建设用地交易中心,为农村土地合理流动提供了平台。
2、创新农民集中居住模式。
中 国国土面积广阔,经纬跨度很大,在历史的演变和社会发展过程中,各地农民形成了自己独特的居住习惯,北方喜聚居,南方喜散居。推动农民集中居住是中央的政 策方针,但在集中模式上各地应有差别,考察中我们发现,天津、成都两地因地形地貌、传统习惯的不同形成了不同的集中居住模式,但两地都是依据本地实际探索 适合本地需求的集中方式这一点是相同的。
华明镇模式。
天津东丽区华明镇以平原地形为主,处于大城市近郊,紧邻开发中的滨海新区,区位优势十分明显,不久的将来即将成为城市的一部分,为给未来城市发展(尤其是滨海新区建设)留足空间、增加建设用地指标、降低拆迁成本,东丽区成功探索出“宅基地换房、城中村改造、依托大项目有序撤村”三条城市化的基本路径。2005年10月,天津市批复同意东丽区华明镇实施以宅基地换房为核心推进小城镇建设的方案,同年,国家发改委批准华明镇为全国小城镇发展改革试点单位,华明模式得到的政策支持是前所未有的。2006年4月,华明镇启动建设农民集中居民点,2007年10月竣工。共建设居民房17830套(458栋),整镇动迁华明镇12个村,共4.2万人入驻集中居民点,实行以镇为单位的整体集中,实质上看,华明模式为以镇为单位的整体拆迁和整体安置的结合。华明模式得以推动有几个条件是必不可少的:
一是邻近大城市近郊,非农产业较为发达,劳务收入在当地农民收入中占有很大比重,相当一部分先富起来的当地人已经移居城市,纯农业生产的情况并不多,当地农民基本已经不依赖于土地而生存。
二是华明镇原有农村房屋以土房为主,生活设施配套不完整,生活质量不高,农民愿意集中到条件更好、配套更完善的居民点居住,以面换面、宅基地换房,不会增加集中带来的额外负担。
三是华明镇地处海河冲积平原,宅基地复垦为耕地的比例高,能够保证复垦的耕地数量和居民点建设用地指标之间的平衡,甚至还有剩余指标用于商业开发,平衡建设资金。
四是华明镇采取的是一种高位协调的途径,其示范镇建设得到了国土资源部、国家发改委等强势部委的全力支持,因此推动较为顺利。
战旗村模式。
成都市郫县唐昌镇战旗村地处成都平原腹地,是市、县两级的新农村建设示范点,全村2.1平方公里面积,耕地2158.5亩,农业人口1676人,该村在农民自愿的前提下,积极实施“拆院并院”土地综合整理项目,净增有效耕地320亩。在靠近原有聚居点附近规划197亩土地修建9万平方米的新型社区,新增耕地中除去居民点建设用地197亩外的用地指标挂钩到县城周边,实行市场化运作,采取“农村建设项目锁定城市资源,城市资源置换农村建设资金”的办法,由成都市小城镇投资公司投资8900万元,垫资修建新型农民集中点和配套基础设施,用城市土地经营的预期收益偿还公司。目前战旗村已建成新型社区,基本实现了全村人口的全面集中。战旗村以村为单位,灵活运用“宜散则散,宜聚则聚”的原则,通过大力完善集中点配套,培育农业产业解决农民后顾之忧等利益引导机制实行农民自愿前提下的逐步集中居住。其集中模式成功运作的条件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拥有发达的集体经济组织。该村现有集体企业7家,私营企业5家,村集体资产达1280万元,通过集中经营村内承包地,集体资产不断做大做强。
二是拥有较发达的农业产业体系,村内土地基本实现规模经营,食用菌、蔬菜等产业发达,大量吸纳当地劳力,就业比较充分,解除了农民的后顾之忧,加之政府利益引导机制的建立,当地农民集中居住意愿不断提高。
3、建立新型农民保障机制。
在医疗保障方面,两地都积极利用国家现有政策提高农民医疗保障水平。一是充分利用新型农村合作医疗政策,加大新农合参合率,华明镇参合率达到100%,农民医保达到全覆盖。二是允许集中居民点农民参加城镇职工医疗保险,政府适当补助,提高了农民参保积极性。
在养老保险方面,华明镇采用集中点农民可享受城镇职工养老保险政策,在一次性交足26000元后(政府有适当补贴),可按月领取520元养老保险金。成都市独创设立耕保基金的办法将耕地保护责任和养老保险有机结合,达到双赢。即由成都市政府从土地出让收益中拿出资金设立耕保基金,主要用于承担耕地保护责任农户的养老保险补贴,其中基本农田400/亩.年,一般耕地300元/亩.年,耕保基金发放到每位农户的财政专户,但只能用于购买养老保险。农户利用耕保基金购买养老保险,既解决了耕地保护问题,又解决了农民的老有所养问题,一举两得。
4、创新农村发展管理方式。
农村人口向城镇集中,带来的是农业型社会向城市型社会的转变,在农村管理体制构建上,华明镇突破原有管理模式的束缚,成立了华明示范镇管理委员会,负责日常行政管理,改变了原来以村为主的管理方式,以3000户为一个社区,300户 为一个邻里,组建以社区党支部为核心,居民代表大会为权利中枢,居委会和邻里、居民小组为基础的新型社区管理体制,形成管理有序、服务完善、环境优美的新 型社区。华明镇重点突出对农村,尤其是居民集中点实行社区化管理,提高了管理、服务水平。成都市重点在加强农村基层民主、发挥村民自治方面进行了积极探 索。按照“三分离、两完善、一加强”(决策权与执行权分离、社会职能与经济职能分离、政府职能与自治职能分离,完善农村公共服务和社会管理体系、完善集体经济组织运行机制,加强和改进农村党组织的领导)的原则,构建和完善“党组织领导下村民会议或议事会决策,村委会执行,其他经济社会组织广泛参与”的 充满民主和活力的新型村级治理机制。如在都江堰市柳街镇的农村产权制度改革过程中,房屋测量面积的认定,承包地面积的确定统统都是经过村民议事会的形式通 过的决议,一经确定不得更改。村民议事会的民主决策形式有效满足了农民的民主意愿,提高了农民的参与度,解决了以前由政府职能部门无法解决的问题,不失为 农村村级管理的一种好模式,值得我们学习借鉴。
二、两地推动农民集中居住带来的启示
启示之一:尊重农民意愿、发挥农民主体作用是推动农民集中居住的先决条件。
两 地在推进农民集中居住的过程中,每一环节都渗透了尊重农民意愿,发挥农民主体作用的基本原则,也正因为有了农民群众的支持,两地在推进集中居住工作中遇到 的阻力较小,推进较顺利。如天津东丽区华明镇实行宅基地换房的村,村民要自愿向村委会递交拆迁还迁申请,做到了不强迫一户、不强拆一户,只有同意的农户达 到90%以上,方可实施换房工作。实际操作中,农民的支持率达到了95%以 上。在征地补偿、置换标准制定、房屋测量、还迁户型设计等环节都充分尊重农民意见,让群众自主选择,以村民代表大会形式广泛听取群众意见和建议后制定具体 实施细则并张榜公布,真正做到了让人民群众满意。成都市在推进土地综合整治中发挥农民主体作用,项目实施让农民提前知情和全程参与,切实做到整治前农民乐 意,整治后农民满意。同时当地还建立了村民议事会制度,把突出的矛盾和问题交由群众讨论,防止简单通过“少数服从多数”的方式侵害部分农民的合法权益。凡是农民不同意的项目,坚决不实施,凡是农民不同意的拆迁,坚决不强制,防止代民做主,以行政命令方式违背农民意愿搞“大拆大建”。
启示之二:实施制度创新、发挥政府引导作用是推动农民集中居住的关键环节。
城 乡统筹、农民集中居住是一项战略工程,是一场涉及思想观念、领导方式和机制体制的深刻变革,必须全面推动各个领域的综合配套改革,着力解决制约城乡统筹、科学发展的突出问题,在构建以工促农、以城带乡,农村产业经营机制、城乡公共服务均衡发展机制、市场化配置资源机制、农村基础治理机制及统筹城乡发展管理 体制等方面深化改革,以制度创新推动城乡统筹。在制度创新过程中政府的作用显得尤为重要,政府既是现有制度的制定者也是政策的执行者,打破体制性障碍成为 政府推动城乡统筹的必修课。天津东丽区华明镇在农村土地流转、小城镇管理体制、建设投融资方式、社会保障制度等8个方面进行了制度创新。如投融资方式上,集中居民点建设需要大量资金,依靠政府财力农民自身积累显然不可能,华明镇大胆创新“以政府直接投资为主导”建设小城镇的投融资方式,积极推行以宅基地换房为手段的“以地生财,以城养城”的 做法,在投融资模式方面开创了国家开发性金融与小城镇建设结合的先例,有效解决了建设资金问题。成都市郫县战旗村创新农村土地经营机制,将全村集体土地统 一交由村集体经济组织经营,农民以土地入股,年底按股权分红,从而推动土地向规模经营集中,促进产业向集约方向发展,帮助农民从粗放型生产中解放出来,从 延长的农业产业链条中获取更多的就业机会。
启示之三:坚持市场运作、发挥社会辅助作用是推动农民集中居住的重要手段。
考察中我们发现,实现农民集中居住由政府全权包办的方式是行不通的,政府既没有这个财力,也没这个精力,纯粹的行政手段也不利于整合各类资源,实现资源优化配置。在政府主导下,充分发挥市场化运作优势是两地推进农民集中居住的重要特点。天津东丽区政府成立了政府全资的“宾力”公司,全权负责华明镇集中居民点建设、农村宅基地复垦、规划商业区工业区开发、市场投融资等工作。其集中居民点的37亿建设资金全部以“宾力”公司名义从银行融资。集中居民点建设剩余的4000多亩土地也全部划入“宾力”公司,进行市场化运作,融入资金达40亿元,全面保障了集中居民点项目建设资金需求。都江堰市柳街镇在成都率先成立了农村产权交易服务站,充分发挥市场机制的作用,将农村产权挂牌交易,加快了农村资源向资本的转化。成都市锦江区2007年成立农业投资公司,全面负责锦江区农村土地经营,利用1970亩国有土地作为资产,加大市场融资力度,目前已从银行贷款累计达24亿元。
启示之四:解决后顾之忧、发挥产业带动作用是推动农民集中居住的有力保障。
解决动迁农民的后顾之忧,让农民“住得进”还能“住得起”是两地在推进集中居住中着力破解的难题之一,从两地的经验看,依靠较发达的产业体系就近转移、安置农民和依托较完备的社会保障体系解除农民集中的后顾之忧是两地推进集中居住并使集中模式具有长久生命力的有力保障。如天津东丽区华明镇,在集中点周边规划7.33平方公里的华明工业园,已有110多加企业入驻,23家企业投产达产,加之华明镇紧邻天津滨海物流加工区,较好地吸纳了适龄就业人员就近转移就业。通过就近就业和自主创业,集中点近1.8万劳动力实现就业。华明镇还成立了专门机构,集中安置缺乏劳动能力的农民就业,仅集中点社区物业服务、保安保洁、环卫清扫、治安协管等岗位就安置了1100多名村民。再如成都郫县唐昌镇战旗村拥有村级企业7家,个体企业5家,集体资产1280万元,该村总人口1679人,其中具备就业条件的农民800人,另有100多人在外就业,本地企业只要能吸纳700人就业,即能全面解决就业问题,该村大力发展食用菌、蔬菜、花卉苗木等农业产业,仅“成都榕珍菌业有限公司”一家公司年吸纳当地劳动力就达300余 人,当地较发达的产业体系,为农民的充分就业提供了保障,做到了农民失地不失业,解决了农民收入来源问题。在依托产业实现较充分就业的前提下,两地还积极 探索农民社会保障制度改革,解决农民病有所医、老有所养的问题,进一步解除农民的后顾之忧。如东丽区华明镇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参合率达到100%,农民就医问题基本解决。在一次性交足26000元(政府有部分补贴)后,集中点农民可享受城镇职工同等的养老保险待遇,每月可领取520元养老保险金,养老问题初步解决。成都市从土地出让收益中筹措资金,设立耕地保护基金(400元/亩.年),专项用于承担耕地保护责任农户的养老保险补贴,农民的养老问题与耕地保护有机结合,既保护了耕地红线,又解决了农民养老问题,一举两得。当然,由此政府承担的财政压力也较大。
三、让农民集中居住必须面对的五个问题
从 实地调查来看,无论是天津的“宅基地换房”,还是成都的“三个集中”,本质上是地方政府通过推动农村宅基地拆迁、复垦和农民集中居住来获得建设用地指标的 行动。不同地区的改革措施虽然有所差别,但主要体现在拆迁补偿水平和集中居住标准上,一些地区条件比其他地区要更优惠些而已。但无论是宅基地拆迁补偿水平,还是集中居住标准,补偿安置政策基本上是由地方政府部门主导制定,缺乏公共参与和讨论,也就不可避免地会出现一些问题,值得政府、学术界以及公众去关 注和深思。
问题一 :是否有足够法律依据?
这种通过宅基地拆迁复垦来实现土地发展权转移的做法是否有足够的法律依据?
从 指标供给的形式来看,不论是成都“拆院并院”、天津的“宅基地换房”,还是各地以“城镇建设用地增加和农村建设用地减少挂钩”名义进行的农村宅基地拆迁复 垦行为,都不是通过比较完善的市场交易实现的,而主要是行政手段。在很多地方其与“征收”行为的界限十分模糊,因为尽管农村宅基地被拆迁复垦后土地所有权 依然保留在集体,这个过程中农民的住房及附属房屋、天井、院落、晒场等财产被剥夺,依旧符合征收的特点。问题是,既然没有纳入征收范围,地方政府有什么法律依据来拆除和复垦农民的合法住房和宅基地?这样做是否与现行法律相悖?如果发生纠纷,是否可以有权利的保护救济?
更 进一步讲,为了获得建设用地指标,通过动用征地权来推动农村宅基地拆迁复垦是否恰当?把农民的宅基地拆掉复垦,让农民集中居住,并由地方政府获得建设用地 指标,这样的行为是否符合“公共利益”?如果像某些地方政府宣传的那样,农民可以获得那么多好处,为什么地方政府不通过推动农民或农民集体为交易主体参与 的土地发展权市场交易,而非要通过一种近似于征收的办法来实现宅基地复垦?拆除和复垦农民的宅基地并不是为了国家或地方重要的基础设施、能源、教育、军事 等公共项目建设,甚至也不是为了一个特定的商业或居住项目,而是为了获得地方政府可以灵活使用的建设用地指标,为什么要动用征地权?
问题二 :农民集中居住应在什么范围内推行?
农民集中居住到底应该在一个什么样的范围内推行?大规模、运动式的整村拆迁复垦是否有必要?
根 据我们的调查,农民集中居住的范围在各地差别很大。有的地方采取小范围就近集中居住的做法,比如我们在成都双流县调查发现,当地在“拆院并院”过程中采取 就近安置的办法,由于新的居住点交通便利、商业设施较为齐全,农民的生活相对便利,同时新的居住点离农民的承包地不算很远,所以对农业生产的影响相对要 小;而在天津华明镇,则采取农民集中居住到城镇的做法,在城镇边上建设大规模的高密度公寓式农民居住小区,镇内几个已经被拆除的村庄的原居民统一被安置到 农民居住小区,对农民而言,尽管生活方便了,农业生产却受到很大的影响,养殖业生产更是无法进行。
此 外,急进的、大规模、运动式的整村拆迁复垦是否有必要?将宅基地复垦为耕地,由于耕作层已经破坏,耕地的质量较差,如果宅基地上的房屋很陈旧破败并已空 置,且没有非农价值,复垦的成本就较低,作为补充耕地的来源尚可理解。但在目前很多地区推行的宅基地拆迁复垦行动由于是大规模、运动式整村拆迁,所涉及的 农民住房,有相当部分是质量较好的砖瓦结构房屋,并常年有人居住,拆除这样的房子势必要付出较大的经济代价,是一种社会资源的浪费,这样的代价与获得的质 量较差的耕地相比,是否相称?
当然,地方政府的主要目的在于获取建设用地指标,在发达地区,一亩建设用地指标本身就值10万元甚至20万元,有指标就可以征收城郊农地,其出让金则可高达几十万元甚至几百万元。从这个角度看,即使拆除较新的农村房屋,将宅基地予以复垦也是合算的。如果复垦宅基地不能折抵建设用地指标,地方政府显然不会有那么高的积极性去推动大规模的运动式的整村拆迁复垦。
问题三 :集中居住的补偿和安置问题
在宅基地换房问题上,显然不同博弈方对其中收益分配合理与否,有着非常不同的计算,也必然产生差别很大的看法。
以天津为例,从政府角度来看,通过宅基地换房,对农民意味着资产价值、服务设施、生活环境的巨大改善,显然是对农民福利的改进。
但这种说法的有争议之处,是对村民原有住房价值估算中是否应该包括宅基地土地乃至村集体原有建设用地的价值。我们调查的不少天津村民认为,政府在其中获得了绝大部分利益,而农民则有很大损失。
根据新华社2008年8月26日的一篇报道,曾经给天津的宅基地换房算过一笔账,并认为通过宅基地换房,华明镇农民的家庭财产大幅增加:原来农民居住土坯房或砖混房,估价在2万元到5万元。到新的小城镇置换一套80多平方米住宅,价值超过40万元,农民的房产价值增加了10倍左右。同时,政府还将土地增值收益用于还迁农民的社会保险。还迁农民达到规定年龄,就可以享受每月400~500元不等的社会保障金。
据我们在华明镇的调查,从市场估价来看,75平方米的楼房按每平方米4000元的均价,价值大概在30万~40万元之间。以华明镇贯庄村为例,该村宅基地平均每户165平方米,但加上村办企业、道路、办公楼等集体建设用地,贯庄村共有农村集体所有的建设用地2142亩,1910户,平均每户748平方米,折合为1.12亩。如果按户均一亩建设用地计算,考虑到贯庄周边的土地挂牌出让价格是每亩200万~400万元,是宅基地换房30万元收益的7~13倍左右。当然,华明镇各村的户均建设用地有所不同,但华明镇共有集体建设用地12071亩,可以计算出户均农村建设用地大概在0.8亩左右。华明镇部分农民希望政府能够按宅基地实际面积一比一换房。这样的要求,显然远远超过了政府目前愿意支付的水平。因此,部分农民不愿意搬迁是必然的。
这 里并不是说,去完全满足所有农民的补偿要求就是合理的。即使在城市更新改造或城中村拆迁过程中,也可能会出现个别权利人漫天要价、导致城市更新或改造无法 完成的情况。但这种情况的出现,恰恰(虽不必然)是缺乏市场交易机制、没有价格发现机制来显示财产权利真实市场价值所带来的结果。
因 此,这里的关键问题,是土地发展权转移过程中仍然缺少市场定价要素,土地发展权转移价格基本上被地方政府单方面地规定为小城镇大小不同的一套住房的价格,而农民在此过程中基本缺乏谈判权。总之,在没有找到合理的定价方式前,强势地方政府忽略、伤害农民的眼前或长远利益的状况几乎是难以避免的。
问题四 :如何切实尊重农民意愿?
如何在集中居住过程中对农民意愿实现切实尊重的问题,虽然各地出台的宅基地换房政策中一再强调要充分尊重农民意愿,但实际操作中却往往难以实现。
在政府为获得土地指标来推动城市和工业发展的强烈激励下,很难相信“搬、还是不搬”对拆迁复垦所涉及农民能够构成一个真正的选择,结果是缺乏足够发言权的农民“被”集中居住的性质很强。
以 天津为例,尽管当地各种政策文件中一再强调,宅基地换房以自愿为原则,要在保障农民利益基础上尊重农民意愿,由农民自愿提出申请,与村委会签订协议,同意 宅基地换房,才可以操作;同时村委会必须召开村民代表大会表决,签字画押,公证处公证。但根据我们的调查,在实际操作过程中,一些地方存在着强势推进宅基 地换房的情况,尊重农民意愿的措施有时很难落实。
以华明镇为例,由于宅基地换房涉及到的贯庄村出现拆迁困难,华明街道委员会2008年8月16日就发布了《关于强势推进贯庄村整体搬迁工作的决定》的文件。
文件中要求:与贯庄未搬迁户有亲属关系的华明街道办事处工作人员、管委会及物业聘用人员、贯庄村两委会成员、党分支书记、企业负责人等,从8月18日至8月22日在岗做亲属的工作,促使他们搬迁;从8月23日至8月27日停职做亲属工作,若亲属仍未搬迁,街道党委将视情况,分别做出停发奖金及相应福利待遇、解聘、辞退、免职以及党组织处理等。
一些村民反映,在宅基地换房过程中,村委会搬迁到新社区,原有菜市场强行关闭和拆除;村内道路也放弃维护;断水断电,村子周围的学校也同时搬迁。村民往往面临的局面是不得不换。虽然天津市政府要求必须90%以上的村民同意才能进行宅基地换房,但我们对贯庄的调查表明,村民意见并没有得到充分尊重,结果导致占全村45%的866户农民联名起诉。
问题五 :农民集中居住的后续问题怎么解决?
农民集中居住的后续问题没有得到充分考虑和妥善解决,这本质是一个“外生推动”的城市化所固有的缺陷,即并非缘于生产生活方式自然调整而产生的集聚。首先是复垦后耕地的归属问题。以天津华明镇为例,搬迁上“楼”的农民如何参与类似复垦项目的收益分配仍不明朗。按照《中国新闻周刊》记者的调查,天津市东丽区华明示范镇宅基地复垦项目占地2000亩,华明街道为此专门成立了天津市滨海华明农业有限公司。规划建设581栋二代节能温室和两个各占15亩的智能温室,将重点发展高效设施农业和休闲观光农业,该项目建成后预期年收入可达4765万元,安置就业1500多人。
从华明镇的安排来看,华明街道办事处农办主任李健生称,“这个项目将来交由公司运作,收益也归公司”。因此,被置换出宅基地的农民应该不能参与复垦后的耕地收益分配。
其 次,有些地方的农民集中居住小区完全按照城市居民公寓式的小区模式建设,不管当地的农民是否已经脱离农业生产,不仅未考虑农作物晒场和农业生产辅助用房,甚至连放置农机具的场所也没有。在我们的调查中发现,很多农民集中居住小区里,道路被用于晒场、停放各种农机具的现象非常普遍,给当地农民的生活和生产带 来了极大的不便。
最后,由于集中居住以后,农民的生活成本,包括煤气、自来水、物管费等均有不同程度的提高,在一些地区宅基地复垦后农民失去了房前屋后的自留地,连蔬菜也要到菜市场购买,事实上降低了农民的生活水平,对那些原本靠农业生产可以实现生活基本自给自足的农民,特别是对俗称“4050”(四十多岁和五十多岁)农民来说,原有自给自足的生活方式被打破,就业又有困难,也没有达到领取养老金的年龄,生活更加艰辛。
由 于存在着上述问题,目前在各地推行农村宅基地复垦过程中存在着相当大的阻力,也带来了不同程度的社会不稳定,甚至在一些地区出现较为严重的上访和集体性事 件。我们的调查还发现,在一些地区,地方政府通过放弃对原有村庄基本设施维护,甚至在学校考试之前突然将学校搬离,从而对剩余村民施加压力,使得剩余村民 为了维系基本生活条件和确保孩子上学,“自愿”在搬迁协议书上签字。通过这种方式实现的“自愿”集中居住,很难让人满意。
四、关于推进农民集中居住点建设的几点建议
农 民集中居住点建设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一个重要课题,是当前推进农村改革发展需要重点关注和研究解决的突出问题。应遵循积极、稳妥、有序的原则,统一思 想、科学规划、创新举措、顺势推进,通过若干年持续努力,实现农村居民点布局从自然形态向规划形态转变,从根本上改善农村居民生产生活条件和生态环境质 量。1.以统一思想认识为前提,积极稳步推进农民集中居住点建设。进 一步统一各级干部和农民群众的思想认识,从全局、长远的高度审视农民集居点建设重大意义,调动推进农民集中居住点建设的积极性。应充分认清推进农民集中居 住点建设的决策,是符合社会进步潮流的科学选择,是新农村建设的必由之路,是惠及农民的好事实事,必须不遗余力、持之以恒地予以推进。应正确认识农民集中 居住不是农民居住自然点的简单合并,不是人口简单的空间集聚,而是牵动农民切身利益,涉及农民生活方式、生产方式以及农村生产关系的变革。实施农民集居是 一个渐进的、较长的历史过程,必须随着农村经济的发展、各级政府和村级财力的增强以及农民富裕程度的提高而逐步实施,不能急于求成。必须从各地实际出发,防止盲目制定时间进度、追求建设速度和大拆大建、强行推进的现象。只有深刻领会此项工作的重要性、复杂性、艰巨性,才能顺势而为、合力攻坚。
2.以完善布局规划为龙头,引领农民集中居住点建设的有序推进。规划是农村集中居住点建设的龙头,事关长远发展。
一要细化完善。组织对农民集中居住点规划“回头看”,做好修订完善工作,提高规划的前瞻性、可操作性,务求贯穿生态理念,体现文化内涵,反映区域特色,防止千村一面。
二要相互衔接。在制定农民集中居住点总体布局规划的同时,还要考虑畜禽养殖和二、三产业发展等问题,使之相匹配。同时要协调建设、国土等相关部门,结合新一轮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修编,搞好集中居住点布局规划和土地利用规划的衔接。
三要公开透明。规划要充分征求农民意见,并通过法定程序确定下来,实施刚性管理。规划一经确定要对社会公开,严格执行,接受群众监督。
四要依法监管。农民集中居住点建设必须依据相关法律法规和各级政府的政策规定来开展,加强建设过程中的监督管理,绝不允许借集中居住点建设变相开发商品房,违规操作,否则会损害农民利益,留下隐患。
3.以项目拆迁、危房翻建等为重点,引导农民逐步向居住点集中。根据目前财力,农民集中居住点建设不可能像城镇改造一样大拆大建,只能在规划引领下,分步实施,先易后难,循序渐进。
一是利用项目拆迁率先集聚。对于拓展工业园区、建设规模化现代农业项目以及有关重大工程需要拆迁的农户,应率先安置到集中居住点,利用拆迁补偿做优环境、完善功能,增强对农民集居的吸引力。二是利用新建翻建先行集聚。凡 需新建、翻建房屋的农户应一律进入集中居住点。对集居点外的分散建房,除特殊情况外,应停止审批。强化镇村干部管理责任,建立专项巡查制度,坚决刹住不按 规划办事、不批私建、乱搭乱建等现象。对少数因房屋破旧、居住确有危险又无力新建住房的困难户,可给予必要扶持,优先进点集居,或利用村民“脱壳房”过渡性置换。
4.以解决难点问题为突破,加强农民集中居住点建设的政策引导。农村现行政策的制约是目前农村集居点建设推进的一大难题。一方面要积极反映、向上争取政策;另一方面,相关部门要加强调研,积极探索,形成切实可行的对策措施。
一是完善土地流转政策。千 方百计做好农民集中居住点建设用地的调剂工作。对于涉及农户承包地的,要在做好农民思想工作的前提下,采取置换、互换、征收、租赁等多种方式,加以解决。尽快明确跨村组宅基地置换政策,探索建立农村宅基地复垦奖励政策。对集中居住点用地计划实行单列,确保不挤占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用地计划。
二是研究整合资金扶持政策。减 免集中居住点规划审批等相关行政事业收费或进行补贴,减免或取消水、电增容费。集居点农民办理水、电、通信等开户、过户手续时,有关部门应免收开户费、过 户费。同时,尽可能将省支农资金向集中居住点建设倾斜,从每年的土地出让金净收益中提取一定比例用于集居点建设。在加大财政扶持力度的同时,引入多元化投 入机制,多方筹措建设资金,使供水、供电、通信、道路、绿化、垃圾及污水处理等配套设施建设到位。
三是逐步完善社会保障制度。研 究农民集中居住点建设中的新情况、新问题,完善与之相适应、能够可持续发展的养老、医疗等社会保障机制,逐步将失地农民、进城农民工纳入社保范围,使农民 获得更多实惠,解除农村居民后顾之忧。可在征用的城镇建设用地中,划出一定比例的土地给成片拆迁的村组开发经营,其所得作为失地农民的生活补助,以保证失 地农民有长期稳定的收入来源。
5.以农业产业化为支撑,增强农民集中居住点建设的物质基础。城 镇化推进离不开工业化发展,农民集居点建设也离不开农村经济发展。农业产业化是发展农村经济、挖掘农内增收潜力、增加农民收入的有效途径,是农民集居点建 设的有力支撑。应继续调整农业结构,加大项目农业发展力度,推进优质特色农副产品基地建设,发展高效、优质、安全的现代农业,提高农产品的市场竞争力和附 加值。培育和引进农业龙头企业,重点扶持一批竞争力强、外向度高、带动能力强的龙头企业,努力实现产加销一条龙、贸工农一体化,加快农业产业化进程。围绕 农业主导产业和特色产品,积极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培养壮大农民经纪人队伍,打造“一品一村”或“一品多村”,形成小规模与大群体相结合的产业基地和生产体系,实现千家万户增收致富。着力抓好农民教育培训,提高劳动力转移质量,增加农民农外就业和收入。同时,通过教育培训,改变农民思想观念、生活习惯、生产方式,实现从传统农民向新型农民的根本转变。
第五篇:新农村建设中的制度公平问题研究
长期以来,农业、农村、农民问题一直是决定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进程和现代化进程的关键性问题,也是关系党和国家工作全局的根本性问题。没有农业的牢固基础和农业的积累与支持,就不可能有国家的自立和工业的发展;没有农村的稳定和全面进步,就不可能有整个社会的稳定和全面进步;没有农民的小康就不可能有全国人民的小康。农业丰,则基础牢;农村稳,则社会安;农民富,则国家昌。只有近8亿农民全员加入现代化进程,才能盘活国民经济全局,实现可持续发展;只有广大农村的落后面貌明显改变,才能实现更大范围、更高水平的小康。为此,中央审时度势,在十六届五中全会上作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大战略决策,为今后我国农村勾画出了“生产发展、生活富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新蓝图。
一、“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内涵
“社会主义新农村”是指在社会主义制度下,反映一定时期农村社会以经济发展为基础,以社会全面进步为标志的社会状态。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发展经济、增加收入。这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首要前提。要通过高产高效、优质特色、规模经营等产业化手段,提高农业生产效益。二是建设村镇、改善环境。包括住房改造、垃圾处理、安全用水、道路整治、村屯绿化等内容。三是扩大公益、促进和谐。要办好义务教育,使适龄儿童都能入学并受到基本教育;要实施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使农民享受基本的公共卫生服务;要加强农村养老和贫困户的社会保障;要统筹城乡就业,为农民进城提供方便。四是培育农民、提高素质。要加强精神文明建设,倡导健康文明的社会风尚;要发展农村文化设施,丰富农民精神文化生活;要加强村级自治组织建设,引导农民主动有序参与乡村建设事业。
具体而言,所谓“新农村”包括5个方面,即新房舍、新设施、新环境、新农民、新风尚。这五者缺一不可,共同构成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范畴。即要因地制宜地建设各具民族和地域风情的居住房,而且房屋建设要符合“节约型社会”的要求;要完善基础设施建设,道路、水电、广播、通讯、电信等配套设施要俱全,让现代农村共享信息文明;生态环境良好、生活环境优美。尤其是在环境卫生的处理能力上要体现出新的时代特征;使农民具备现代化素质,成为有理想、有文化、有道德、有纪律的“四有农民”;要移风易俗,提倡科学、文明、法治的生活观,加强农村的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
二、社会主义新农村提出的历史背景
早在上世纪50年代,我国就提出过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当时,我国农村社会生产力低,广大农民的温饱还难以保障,发展农业生产主要是解决农民的穿衣吃饭和粮食需求问题,建设新农村就是要维持农村和全社会的安定。正当几亿农民所关心的问题逐步得到解决时,文化大革命爆发了,在那个特殊的年代,“宁要社会主义草,不要资本主义苗”,农业生产发展缓慢,甚至停滞不前。改革开放之后,农村生产力获得了空前解放,农村各项事业都获得了飞速进步,农民一直盼望的“楼上楼下,电灯电话”,都成了现实。这个时候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两个文明一齐抓。这是在总结历史经验教训特别是文化大革命的教训的基础上,根据我国社会发展的实际,适应时代进步的要求而提出来的。上世纪80年代初,我国又提出“小康社会”概念,其中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就是小康社会的重要内容之一。此次五中全会所提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则是在新的历史背景中,在全新理念指导下的一次农村综合变革。
<一>是基于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的难点和关键在农村。从总体来看,目前我国农业现代化举步维艰、农民收入增长困难重重、农村社会事业发展任务艰巨,制约农业和农村发展的深层次矛盾尚未消除,促进农民持续稳定增收的长效机制尚未形成,农村经济社会发展滞后的局面还没有根本改变。如果这些问题和矛盾不根治、不解决,经济社会的全面发展就很难赢得主动、就容易出现波折。
<二>是基于我国总体上已经进入了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的新的发展阶段,初步具备了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的经济实力。2004年我国国内生产总值达13万亿元,二三产业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达到85%以上,财政收入达2.6万亿元,这对于建设新农村非常有利,必须按照统筹城乡发展的要求,加大对“三农”发展的支持力度。否则,尽快改变农村的落后面貌就会落空。
<三>是基于巩固农村改革和发展的成果,提高农业国际竞争力。加快农村改革,促进农村发展,不仅是广大农民的迫切愿望,是全社会的普遍共识,而且是应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挑战和参与日趋激烈的国际竞争的客观要求。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必须继续通过改革找出路、通过创新促发展,积极建立起既符合市场经济要求,又符合国际通行规则的体制机制,使农民共享改革发展的成果。
四是基于缓解农村发展的资源、市场、体制三大制约,缩小日渐拉大的城乡差距,实现共同富裕。一个基本事实是随着我国综合国力的明显提升,工业化、城镇化速度加快,土地、资金等要素大量向城市集中,耕地在过去7年中减少了1亿亩,人均下降到1.2亩,相当于世界平均值的1/3,而农村人口却没有减少多少,城乡居民收入差距已从改革开放初期的2.57∶1扩大到3.23∶1;农村积累下来的种种矛盾,已经向国民经济发出了强烈的预警信号。因此,中央审时度势的提出,要下决心合理调整国民收入分配格局,实行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的方针。
三、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意义
(一)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与解决“三农”问题是相互统一的。在构建和谐社会的进程中,解决“三农”问题始终是全局性、根本性的问题。构建和谐的农村社会与城市不同,应与农村建设的实际紧密结合起来,把农村建设成为经济繁荣、设施配套、功能齐全、环境优美、生态良好、文明进步的社会主义新农村。
(二)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统筹城乡发展、实现共同富裕的根本途径。社会公平、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也是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基本特征。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要坚持以发展为重、发展为先,以经济建设为中心,通过加快农业产业化、农村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的步伐,不断缩小城乡差距,从而实现农村社会由温饱到小康,由局部小康到全面小康的跨越,最终实现共同富裕的奋斗目标。
(三)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农村“三个文明”建设的可靠保证。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是一个系统工程,对农村社会经济生活的各个方面都有明确的目标和要求,既包括物质文明建设,也包括政治文明建设、精神文明建设;既要促进农村经济发展,提高农民的生活水平,也要加强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提高农民的科技文化素质,形成良好的社会风尚。
因此,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新形势下促进农村经济社会全面发展的重大战略部署,是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的必然要求,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和构建和谐社会的重大举措,是改变我国农村落后面貌的根本途径,是系统解决“三农”问题的综合性措施。
四、我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现状和存在的问题
改革开放以来,尤其是进入“十五”发展期间以来,我区在发展农村经济和推进社会全面进步等方面采取多种有效措施,取得显著成效。主要表现在:
(一)农村经济稳步发展,农民收入逐步提高
近年来,中央和自治区的一系列支农惠农政策的出台和落实,极大地调动了农民种粮和发展农业生产的积极性,农村经济稳步增长,农民收入不断提高,农村经济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2004年,我区农业增加值由达到67.2亿元、粮食总产量达到290.5万吨、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2320元。
(二)基础设施逐步改善,生活环境不断优化
在国家西部大开发政策的大力支持下,我区积极争取国家政策和项目,组织实施了农网改造、林业生态建设、人畜饮水改造、县乡道路建设、农村中小学校舍建设、小康住宅建设等一批基础设施项目建设,同时不断加大农田土地的改造力度,使一些中低产田得以改良,农村基础条件进一步改善,农业发展有了后劲,可持续发展有了保证。
(三)科技教育加快发展,农民素质不断提高
近年来,随着农村经济的稳步发展和农民收入的不断提高,我区逐年加大了对教育和科技的投入,中小学校舍建设、远程教育网络建设、电化教育设施投入成为各地农村投资的重点。与此同时,各地不断加大对农民科技培训,培养农村科技能人。广大农民积极学用新型科技,农用新科技在农村得到广泛普及。
(四)民主法制不断健全,文化生活进一步改善
在国家加强民主法制建设的大环境下,农村基层民主法制建设也取得了很大成绩,广大干部群众法律意识法制观念普遍增强,以宪法为核心,农业法、村民委员会组织法为重点的与农民生产生活密切相关的法律法规广泛普及;依法治村活动广泛开展,在村党支部的领导下,依法建制、以制治村、民主管理、民主监督的工作格局逐步形成;普遍实行村民自治,村务公开,农村基层民主得到发展。与此同时,农村居民文化生活水平不断得到新的提高。随着农民生活条件的改善,农民更加重视自身素质的提高,在文化、服务、娱乐等方面的支出不断增加。移动电话、计算机开始进入农户家庭,扩大了农户接受外界信息的能力和渠道,农村居民的信息化水平不断提高。中央的文件啊,关于建设新农村的
可以查询中央党校的有关学习资料和出版物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宣传标语
1、贯彻落实中央一号文件 大力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
2、落实科学发展观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
3、全党动员 全民参与 共建社会主义新农村
4、大家一条心 建设新农村
5、坚持多予少取放活 促进农村经济发展
6、工业反哺农业 城市带动农村
7、统筹城乡发展 促进社会和谐
8、村有主导产业 户有致富门路
9、壮大县域经济 促进新农村建设
10、发展现代农业 增加农民收入
11、深化农村综合改革 理顺基层管理体制
12、增加农民收入 改善农村面貌
13、加快发展循环农业 构建环境友好型农村
14、农村要环保 青山绿水好
15、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 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
16、培育壮大龙头企业 纵深推进农业产业化
17、搞好村庄规划 改善农村面貌
18、建设新农村 倡导新生活
19、破除陈规陋习倡导文明新风
20、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组织 提高农民组织化程度
21、培育文明新风 构筑和谐农村
22、发挥农民主体作用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
23、自力更生 艰苦奋斗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
24、讲整洁 爱卫生 共建新农村
农业、农村和农民问题,始终是关系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全局的重大问题。过去,我们靠农业的积累、农民的贡献和农村的支持,建立起了比较完整的国民经济和工业化体系,但另一方面,城乡二元结构也日益强化,农村发展越来越落后于城市,广大农村地区和农民群众并没能很好地分享到工业化和城镇化的成果。当前,我国总体上已到了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的发展阶段,初步具备了加大对农业和农村支持保护的条件和能力。同时,改革开放以来,农业生产和农村经济获得了巨大发展,农民的温饱问题已经基本解决,但农村社会事业、精神文明和民主政治建设等方面却相对滞后,这已经明显制约着农村经济社会的全面进步,制约着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进程。借鉴国内外的成功经验,必须加快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实现城乡和农村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
建设新农村,是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建设现代农业的重要保障。目前,我国农业生产基础设施和物质技术装备条件较差,经营管理也较粗放。农田水利设施薄弱,抗御旱涝灾害的能力不强;许多农活还靠人工畜力,劳动强度大,劳动生产率低;农业科技储备不足,推广机制不活,科技贡献率不高;农民经营理念陈旧,凭经验搞种养经营,不能适应竞争日益激烈的市场环境。这些问题,严重制约了农业竞争力的提高,制约了现代农业建设的进程。加快建设新农村,发展农业生产力,加强农田基本建设,改良土壤,兴修水利,推广良种良法,发展农业机械化,培养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全面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既是现代农业建设题中应有之义,也是建设现代农业的重要基础和保障。
建设新农村,是增加农民收入、繁荣农村经济的根本途径。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增加农民收入,首先必须挖掘农业内部的潜力,提高农业综合效益,实现增产增效、提质增效和节本增效;必须发展以乡镇企业为主体的农村二、三产业,引导农村劳动力向城镇有序转移,拓宽农民的就业空间和增收渠道。只有农田基本建设搞好了,土地产出率才能提高,才能生产出优质的农产品。只有农业装备水平上去了,农业劳动生产率才能提高,农民才能从繁重的体力劳动中解放出来,实现多形式、多层次的转移。只有农村道路交通、供水供电、信息通讯等基础设施改善了,城乡之间、地区之间的产品和生产要素才能流动起来,农民生产出来的农产品和其他产品才能及时卖出去,卖上好价钱,生活需要的各种消费品才能保证供应,农村市场才能繁荣。只有农村社会事业发展了,环境美化了,农民的整体素质才能不断提高,生活质量才能不断改善。
建设新农村,是发展农村社会事业、构建和谐社会的主要内容。发展农村社会事业,是建设新农村十分重要的组成部分。近几年来,针对城乡差距扩大、农村社会事业发展尤为滞后的问题,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发展农村社会事业,各级财政不断加大投入力度,农村教育文化卫生基础设施显著改善,但与全国平均水平相比、与城市相比仍有很大差距。构建和谐社会,必须首先建设和谐村镇。这就要求我们必须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加快发展农村各项社会事业,全面改善农村教育、卫生、文化等设施条件,逐步改变目前城乡和农村经济社会发展“一条腿长、一条腿短”的问题。
建设新农村,是缩小城乡差距、全面建设小康的重大举措。党的十六大提出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实现这个目标,重点和难点在农村。如果农村的经济没有大的发展,农民的生活水平没有大的提高,农村的面貌没有大的改变,整个国民经济和社会的发展就缺乏强有力的支撑,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就会落空。因此,必须用新农村建设来统领“十一五”时期的农村工作,按照落实科学发展观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要求,坚持城乡统筹发展,进一步调整国民收入分配格局,走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的道路,把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纳入公共财政范围,逐步改变城乡二元结构,努力消除城乡协调发展的体制性障碍,促进资源在城乡之间合理配置,建立城乡社会事业和基础设施共同发展的运行机制,让广大农民能够像市民一样拥有洁净方便的自来水、清洁的燃料、整洁的厨房、舒适方便的卫生条件和平坦的道路。
当前,我国已初步具备了建设新农村的条件。一方面,经过改革开放以来的快速发展,综合国力显著增强,有了支持保护农业、加大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投入的经济基础。另一方面,近年来,在起点较高的基础上,党中央、国务院为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出台了一系列更直接更有力的政策措施,特别是农村“六小工程”(节水灌溉、人畜饮水、乡村道路、农村水电、农村沼气、草场围栏等)建设进展顺利,成效显著,为新农村建设积累了有益的经验。还有,广大农民群众迫切要求尽快改变自己的生活环境,全社会关心农业、关注农村、关爱农民的良好外部环境和氛围已经形成,加快新农村建设有着广泛的群众和社会基础。
文件上都有你为什么要问大家,难道想用推新理念又复合当地的情况来宣传吗,如果是这样,还是当地人来解诀的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