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新农村建设中的技术防范研究
新农村建设中的技术防范研究
近年来,随着我国城市经济的快速发展,甘肃省广大农村地区青壮年劳动力大量外出务工挣钱,导致农村“留守老人”、“留守儿童”现象突出,经常受到诈骗、盗窃、抢夺等违法犯罪的侵害,盗窃农副产品、农用物资、家禽等案件时有发生,安全问题给农村的平安和谐带来很大的隐患。有的建有治安联防队,但力量相对较少,不能坚持有效巡防,发生警情不能及时掌握。现有的防范机制远远不能满足目前农村复杂的治安形势,相对城市来说,农村治安防范能力削弱。没有农村的平安,提高农民的生活质量就是妄谈。构建和谐社会,必须重视农村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建设,针对大多数农村居住分散的实际情况,只有利用先进的通信手段,加强农村科技防范工作,建立打、防、控一体化的长效治安防范机制,才能有效弥补人防、物防的缺陷和不足,减少和预防各类可防性案件发生。
一、甘肃省农村技防工作现状
甘肃省农村技防工作在综治部门的组织推动下,已经推广安装了一部分电子防盗报警器材,但还处于起步阶段,而且发展不平衡。部分地区针对农村人员居住散、警力少无法顾及的现实情况,以农村治安保卫委员会为主大力组织互助性人力巡防。在城乡结合部防盗报警设备安装比较多,借助民力组建“十户联防”小组,通过人防、物防、技防齐头并进,在治安防范、服务群众、调处矛盾纠纷、促进邻里和谐等方面发挥了积极的作用。由于警力少,加之报警处警运行机制中存在很多问题,公安局110指挥中心不愿意接入社会上多种用户的报警信息,导致即使群众自行购买安装了报警设施,一旦发生警情,仍不能及时响应,还得走传统的报警求助程序。因此,甘肃省农村技防设备安装使用较少,推动起来比较困难。
二、农村技防工作推广应用难点
尽管各地公安机关在农村治安防范中做了大量工作,但各地发展和推进工作不平衡,总体来看,农村技防工作远没有全面铺开,许多农村技防应用面很小,技术防范措施不多,即使安装了技防设施,也是功能少档次低。
(一)对技防工作认识不足,进展不平衡
一些乡镇领导对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建设缺乏足够的认识,工作中只抓经济,忽视了治安防范工作。部分基层公安领导缺乏工作主动性,停留和满足于抓典型、应付检查、支撑表面上,认为没有资金和政策,只靠公安一家推进农村技防工作难度大,不积极主动的争取当地党委、政府的支持,不去协调政法委、综治办等相关单位,没有充分利用社会的力量和市场化运作开展技防工作。同时,一些农户对安装技防设施的必要性重视不够。由于各方面认识上的偏差和动力不足,致使农村技防设施普及率较低。好多地方现有农村技防多以实体被动防护为主,防范水平较低,难于满足农村技防的需要。
(二)适合农村技防的产品不多
虽然农村对于技防的需求逐渐强烈,市场前景也十分广阔,但是在目前安防产品中,针对农村市场开发的产品并不多。对于安防企业来说,由于农村市场地广人稀,不能实现集中销售,销售成本比城市高,一般只能做到市县级市场,再往下辐射到乡镇、村组,就相当困难了。对农户来说,经过公安机关的宣传推广,一些农户自己购买安装了简易的红外线报警装置,但由于这些报警设施科技含量不高,联网防护的工作机制不可靠,加上技防产业管理上还存在一些漏洞,技防产品鱼目 混杂,质量档次较低,远远跟不上日益发展的治安形势需要。
(三)农村技防宣传力度不够
农村多数农民对安防产品还没有足够的认识,在意识上对安防产品的接受程度还非常有限。部分农户对农村技防是什么,起什么作用不清楚。由于经济和历史的原因,民警在对群众的安全防范宣传时,还滞留在传统模式,仅仅强调人防、犬防、物防,对技防措施宣传力度不够,甚至有的派出所民警自己也不清楚农村技防建设是什么。
(四)农村技防专业人才和技术服务跟不上
在农村技防推广过程中,因为缺乏售后服务体系,导致技防设备出现故障不能及时维护,农民认为不可靠,报警器坏了无人维修,报警无人理睬,已经安装的示范户起不到示范作用。有的推销企业甚至没有技防资质,打价格战,未经批准和招标乱施工。在推广过程中,有的部门以完成任务为主,不积极配合安装技防设备,总以经费无保障为由不积极开展工作,即使安装了技防设施也不能正常使用,应用效果明显不足。
三、提高和改进农村技防工作的思路
由于农村经济情况相对比较落后,技术防护专业人员少,经验不足,加上经费有限,选择什么样的技防产品,资金问题如何解决,如何使农村技防进入农户,真正发挥作用,成为需要研究的关键课题。
(一)提高领导认识,落实建设资金
治安防控体系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面广量大,提高各级领导认识是关键。可由各县区综治办牵头,各乡镇加强对农村技防建设工作的领导,协调解决人、财、物等问题,形成政府牵头、公安主导、各部门联动、群众积极参与的工作机制。同时要把农村技防作为落实社会治安综合治理领导责任制和目标管理责任制的重要内容,强力推进。
在筹资模式上,可以通过多种渠道解决。一是财政投入:通过财政拨付专项资金,结合乡镇配套资金,以政府采购的形式直接把产品发放到户;二是募集赞助:对有条件的村以募集、赞助的形式筹措资金,购买技防产品向农户发放;三是乡镇补助:对条件许可的乡镇,实施乡镇全部或部分补贴产品的方式进行安装;四是村委出资:一些有条件的村,由村委出资为群众免费安装;五是动员鼓励群众参加“治安保险”,保险公司从降低赔付风险的角度,拿出一定比例运营金用于技防体系建设。
(二)确定试点乡镇,适时推广铺开
各乡镇要按照“群众自愿、典型示范、因地制宜、稳步推进”的原则,组织人员对辖区自然村数、农户数、经济状况、治安状况、居住特点、地理环境等因素进行调研,理清农村技防工作建设的模式、具体方法和措施,确定群众基础较好的乡镇进行试点。村组党员干部、种养大户、工商业主和富裕户率先带头安装,乡村对率先安装户实行资金补贴,示范带动,以点带面,调动群众参与的积极性。在不断总结经验和改进不足的基础上,适时推广铺开,推动技防建设由城区向农村延伸,由城区主要街道向出城卡口延伸,由要害单位向学校、医院、工业聚集区延伸,由商业繁华区、公共复杂场所向住宅小区、居民院户延伸,不断拓展科技防范覆盖面。
(三)选择合适产品,因地制宜建设
各地公安机关可通过互联网搜集,找技防专家咨询,联系生产厂家演示等形式,广泛了解技防产品的性能与价格,结合实际选择不同技防产品。一是单户型简易技防产品:以简易红外线报警器等产品为主,这类产品价格低且易操作,虽然产品功能少,但在农户防范中也能起到一定的作用;二是智能型联动技防产品:以5-15户为一个联防互助组,配套安装联户报警系统,做到一户有情2 况,联防各户齐出动,增强防范合力;三是视频监控系统:在部分经济条件好的村组,可安装视频监控系统,对需要控制的部位进行监控,并接入公安视频监控平台;四是整合技防设施:在人口密集、商业网点集中的地区,全面整合技防资源,建立以110报警形式为平台的技防联动机制,对易发案地段实施全面控制,形成纵横交织的立体化防范网络。
(四)开发对口产品,结合实际推广
我国农村技防市场广阔,潜在需求巨大。目前,农村技防市场形成已具备条件,但由于各地发展不平衡,对技防产品的需求也不尽相同,谁能抓住机遇谁就能获得发展。当前安防器材生产商的产品定位基本上是以城市为主,导致农村安防产品的选择面很窄,因此要引导安防企业有针对性地开发出适合农村的安防产品。目前已有一些安防企业陆续进入农村技防市场,开发适合农村市场使用的防盗报警产品。
在具体产品的推广上,安防企业可先选择经济发达的农村社区作为公司的目标市场,那里有富裕的乡镇企业、效益较好的工矿企事业单位,还有新建的农村居民小区,而这也正是新农村建设的目标之一。安防企业通过与当地派出所等政府部门的沟通,与村委会以及商户进行合作,共同为农村居民提供安防服务。可以试行安防承包户负责小范围的安全巡护,集体给予补助,在条件成熟的情况下,让防盗报警产品成为政府为老百姓办实事的工程予以推广。在市场开拓方面,初期也可以采用租赁的办法,制定多种租赁方式让村民选择。
(五)结合应用效果,加大宣传力度
各级公安机关要采取灵活多样的宣传方式,如组织人员进村入户调研,召开座谈会,讲解治安形势、宣传技防措施作用,并通过选取典型案例,使群众逐步认识技防的好处,使“花小钱买平安”的观念深入人心。通过选择适合当地特点的技防设施,经常性地组织生产厂家开展一些产品展示会,在当地建立相关技防企业的销售网点,使乡镇、企业、商店等重点场所了解安装技防设施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强力推动农村防控工作。同时要注意及时总结农村技防工作发挥的效果,算对比帐、经济帐,通过典型示范和深入细致的思想工作,让广大人民群众充分了解技术防范的好处和作用,形成主动参与技术防范的局面。
(六)配套工作机制,确保技防实效
县区公安局根据实际可将技防产品的推广应用作为衡量各派出所在治安防控建设成效方面的一项标准,加强对农村技防工作的检查、督察。辖区派出所要协助党委政府组建相关群众巡逻队、民兵快速反应队等,配套发放安防宣传资料,建立健全值班制度、报告制度、巡逻制度、接处警制度,严格落实日常工作责任制。还可以将“保险”和“保安”有机结合起来,实行市场化运作,通过群众拿钱买保险,保险公司雇保安,保安巡逻保平安,多头并进,实现人防、技防与公安专业队伍的有机结合,达到接警及时、处警迅速、警民结合、群防群治的目的,并实现“空巢老人”生病求助、调停家庭矛盾、化解邻里纠纷等功能。
四、结语
党中央在关于推动农村改革发展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中提出:促进社会和谐,必须抓住农村稳定这个大局,完善农村社会管理,促进社会公平正义,保证农民安居乐业,为实现国家长治久安打下基础。长期以来,国家把安全防卫的重点放在城市,投入的经费多,建立的安全设施多,以国家财力作保障的警察,基本上是以城市作为工作中心。农村群众见警少,法律意识淡薄,自我防范能力弱,安全保障基础差,易受侵害。构建和谐社会,更要关注农村。公共财政要向农村倾斜,要让农民均衡的享受改革发展的成果,享受公共财政的阳光。城市是安全保卫的中心,但农村也同样需要安全。目前,我国警察占总人口的比例偏少,那么警察到农村的比例更少。加强农村的安全防范 能力建设,是政府的责任。农村技防建设是提高全社会治安防控能力的重要方面,是弥补警力不足的重要措施,同时也是提升人民群众安全感的现实需要。技防走进农村、农户,不仅是治安防范前沿阵地的又一次前移,同时也是促进农民防范意识增强的一种手段。如果说,公安信息化是引领未来公安工作全方位警务革命的指南,那么,农村技防建设就是这场警务革命在农村实践的一个具体化。要普及和完善农村技防市场,需要政府、社会和企业的力量来共同推动。只要相关政府机关和管理部门切实把农村技防工作当作实事来抓,积极建立农村技防建设新机制,安防企业大力开发适合农村市场的产品,探寻农村技防市场的新模式,我们相信,不久的将来,农村技防市场将在建设和谐社会中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第二篇:新农村建设中三农问题研究
四、当前农民的基本素质状况及原因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从根本上说取决于农民的发展,只有农民素质提高了,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才有保证。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农民的素质有了很大的提高,但农民素质从整体上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与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要求还不相适应。
(一)当前农民的基本素质状况
1. 农民的文化素质偏低
文化素质是一个人整体素质的基础,其主要体现指标是农民受教育的程度。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农民的知识文化水平从总体上讲呈逐年上升的趋势,但整体的文化水平仍然偏低,文盲、半文盲还占相当的比重。2007年,《农村经济绿皮书》中指出:据统计,占全国劳动呼总量比重约为70%的农村劳动力中,初中及初中以下文化程度比重高达78.8%。据不完全统计,目前我国15岁以上的文盲、半文盲有1.5亿人以上,其中青壮年文盲达3500万人,每年还有新生文盲100多万人,在一些贫困边远地区及少数民族地区文盲人数还在上升。文化水平低制约了农民学习应用农业科学技术的潜力。而且,农村文化程度高的人员流出较多。这就使本来已经步履维艰的农村发展雪上加霜。据资料显示,异地常年转移农民人数占同类文化程度人数的比例是:大专和中专文化程度均为100%,高中文化程度为49.7%,初中文化程度为33.9%,小学文化程度为18.4%,文盲和半文盲为8.95%。由此看来,我国农村人口的文化素质不仅偏低,而且大量外流的人员均是文化程度较高的一批人,这在一定时期内影响了农村经济的发展和农业现代化进程。
2. 农民的职业技能素质偏低
农民的职业技能素质通常是指农民所具备的科技知识水平,反映在农民所掌握的科学技术知识的数量、质量以及运用于农业生产实践的熟练程度上。现代农业的发展过程,实质是先进科学技术在农业领域广泛应用的过程。只有用现代农业科技知识培养造就新型农民,让农民学生使用先进的技术和装备,才能有效推进现代农业进程。改革开放以来,农民的科技文化素质得到明显提高,但是总体来看,农民群体掌握的职业技能还较少,不能适应农业现代化的进程。
(1)农民的科普知识缺乏。农民对于与农业有关的知识大多来源于祖辈相传的经验,而这些经验有些是科学的,有些是完全错误的。对于农民来说科普知识的缺乏直接导致农业生产中常识性知识的无知,比如土壤、肥料等的认识误区,对环境保护以及可持续发展理念的缺失都会导致农民在生产过程中错误的施肥操作;再比如对一些农作物和果树的生长知识把握不准,不但不会增加自己的收入,还会造成减产甚至绝产,影响农民的生产和经营,进而影响农民的发展和增收。
(2)农村科技人员数量少。从全国农村技术人员的拥有水平来看,远远满足不了现代化农业建设的需要。在日本,80%的青年农民都具有高中文化程度,德国35岁以下的农村劳动力中有70%的人受过农业职业教育。据报道,我国农村平均每万人中的技术人员不足7人,约占全国农业人口的0.06%,远远低于美国的0.24%和日本的0.28%。平均每406.6 h㎡耕地只有1个农技人员,大约平均100多个乡镇企业只有1名科班出身的专业技术人员。这种状况与我们农业大国的地位是不相称的,对我国农业现代化的建设与发展也是相当不利的。
(3)科技在我国的农业生产中的贡献率还很低。目前,世界经济发展中科技的含量越来越高,一些发达国家的农业科技在整个农业生产中贡献率一般已达60%----80%,而我国大部分地区的农业仍以人畜力为主,机械化程度不高,农业科技在农业生产中的贡献率只有20%左右。这种文化科技水平距农业现代化发展的需要相差甚远。农民掌握的劳动技能少,大多数农民往往只知道从事粮食生产,而且是传统方式,近几年虽然状况有所改善,但掌握多种技能的现代农民依然很少,特别是缺乏农业技术推广人员。
(4)农民的职业技能水平较低。根据教育部职业教育与成人教育司综合改革处的统计,到目前为止,在我国农村劳动力中,接受过短期职业技能培训的只占0.20%,接受过初级职业技术教育或培训的只占3.4%,接受过中等职业技术教育的只占0.13%,而没有接受过技术培训的竟高达77%。目前,我国农业科技推广人员只有88万人,初中文化程度以下的就占了60%.此外,职业教育供求矛盾突出。一方面,农民迫切需要提高驾驭现代农业的知识和技能,外出务工农民迫切需要加强职业技能培训;而另一方面,大多数农村职业学校“等米下锅”,招生不足。与现在农村劳动力80%以上的职业学校正面临生存危机,农业中专更是难以为继。出现这种落差的根本原因在于这些学校教育脱离农民生活,脱离农村经济状况,不能为农村学生带来很好的就业出路,致使许多农家子弟面临“升学无望、就业无门、致富无术”的尴尬局面。
3. 经营管理素质偏低
改革开放以来,农民作为生产经营者,其市场观念逐步增强,经营管理素质有了较大的提高。但总的说来看,农民的经营管理素质与农业现代化建设的要求还很不适应。具体表现在:
(1)市场观念和信息观念比较淡薄。由于长期受计划经济、封建传统思想等诸多因素的影响,我国农民市场意识淡薄,不懂市场经济运行的规律,驾驭市场能力差,不能及时捕捉经济信息、预测农业市场走势,缺乏根据市场变化调整和组织生产的能力。适应社会化大生产的经营、管理、组织、协调能力不强,缺乏经营观念、科学管理方法、勇于承担风险的创业精神和敢于竞争的素质。
(2)经营知识匮乏,参与市场的能力不强。由于大多数农民没有接受过经营管理方面的教育和培训,不了解农业经营管理的基本知识,因而缺乏现代化的经营意识和经营能力,缺乏科学的经营管理方法,怕承担风险,无法适应现代化经营管理。农村从事种植业的农民,多半停留在传统耕作水平上,生产方式简单,劳动手段陈旧,经营管理粗放。他们不计劳动资料成本和劳动力投入成本,不讲投入产出效益,不会合理配置劳动资源、调整生产结构,无法预测市场变化。从事乡镇企业、交通运输、商业服务等第二、第三产业的农民,其经营管理素质优于种植业的农民,但绝大多数的经营管理关非自觉意识下的行为,而仍是一种凭直觉经验的、带有相当程度盲目性的行为。
(3)短视行为严重,缺乏长远的可持续发展观念和发展规划。农民由于综合素质偏低,往往在生产经营中缺乏长远打算和可持续发展的观念。特别是在瞬息万变的市场环境下,在生产经营中不能随社会的发展很好的调整自己的产业,往往手足无措,缺乏再发展的能力,所以大多数的农民产业往往停留在低层次上运转,难以向高附加值产业转换。
(4)从众行为严重,从众行为在我国小规模的农户经营中非常普遍,表现在农业生产劳动中有两种:一种是谨慎从众,一种盲目从众。谨慎从众行为是农民思想保守、缺乏自信、谨小慎微心态的表现。据2001年中国公众科学素养调查显示,81.3%的农民群众对新技术、新产品的态度是“观察别人用的结果再做决定”。这种谨慎从众行为虽在一定程度的降低了生经营风险,但却容易丧失得利机会。盲目从众行为是农业劳动者在生产中急于求成心理的表现,其结果造成我国农产品市场缺少个性和特色,放大了产品生产过剩或短缺的信号,扭曲了农业生产结构,增加了农业生产的市场风险。
4.农民思想道德素质较低
农民的思想道德状况决定着农民的社会经济行为,是体现农民素质的重要方面。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农民的思想道德素质有了较大的提高,农民的竞争观念、时间观念、科技观念、人才观念等明显增强、助人国乐,勤俭节约、勤劳朴实等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得到了弘扬,关心社会、关心集体、当家作主的观念开始强化。但是,我国农民在思想素质和道德观念上仍然存在一些缺陷,与市场经济、经济全球化发展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要求极不适应。具
体表现在:
(1)爱国主义、集体主义淡薄。市场经济发展的近二十年来,由于受功利主义、个人享乐主义的影响,一些农民比较关心自己的得失成败,不再热衷于国家大事、集体事业。
(2)道德失范、价值判断失准。在市场经济大潮的冲击下,农民固有的一些优良道德传统所剩无几。特别是由于我国处于市场经济发展的初期阶段,根植于自然经济的传统道德价值观念由于市场经济而出现水土不服的情况,于是农民头脑中出现思想道德价值观的空白,再加上市场经济下不良风气如拜金主义、趋利主义等影响,产生了诸如损人利已、缺乏同情心等错误观念。而农民纯朴、善良、乐于助人等优良品质已经越来越少,只讲利益的不良风气开始侵蚀着过去社会中最纯朴的群众——农民。体现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的“孝顺”正越来越受到忽视,一些农民由于多种多样原因而出现阶段“宁给孩子(后代)万元钱不给父母一碗饭”的情况。
(3)生育观念陈旧。表现在农村的计划生育中,大量农民依然寻求生个男孩以“传宗接代”,甚至有些农民宁愿交罚款也要生男孩。直接的后果是超生和新生儿男女比例严重失调,导致农民经济收入的下降和素质的降低,越落后超生越严重,农民越贫困,从而使超生与人口素质低下、贫困互为因果,恶性循环,很难摆脱落后的面貌。
(4)封建迷信死灰复燃。以求医问药和丧事活动为主的封建迷信活动近几年在有些地方又有所抬头。建房修坟问卜占卦看风水,遇灾患病求神拜佛请巫婆等现象在增多;制作、兜售封建迷信用品的人员在增多;一些人打着科学的旗号,拉帮结社,传播邪教理论和组织邪教活动;有些地方迷信活动频繁。
(5)宗族观念有所抬头。近几年,在农村复古落后的宗族观念有所抬头,这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新农村“管理民主”的目标是格格不入的。表现在续家谱、建宗祠等活动上,并与地方基层政权形成了一种形式上的对抗,威胁农村的稳定和团结。
(6)心理素质低下。具体表现在:①自卑。农民的自卑表现为胆小、怯懦,不敢面对困难,害怕竞争,保守。因此,他们一般害怕与陌生人打交道,尤其是离开家乡去外闯荡的农民更是如此,害怕“有事求领导”。流动农民对自己的人生不敢有过多的设想,大部分人抱着过一天算一天的想法。对财富的追求使一些农民存在侥幸心理,甚至不惜铤而走险,于是赌博、欺骗甚至犯罪都是在这样的暴富心理之下产生的。②狭隘的攀比心理。在农村普遍存在着攀比心理和行为,农民修建的楼房要尽可能比别人的高,比别人的豪华,拿出的“红包”要比别人的厚,家里所办洒席要比别人的热闹,在亲朋好友之间的相互攀比中得到应有的自尊和自我成就感。③盲从与固执并存。这是当前影响农民发展的主要心理因素。在市场化过程中,农民尝到了科技的甜头,所以一旦看到别人靠科技致富,他们就会不管不顾,缺乏理性的思考盲目跟从,但是同时在生产中他们又会非常因执,不管你宣传的科技多么先进、产品多么畅销,在农民没有亲眼看到成果之前,他们大多都会固执的坚持原有做法。这种集盲从与固执于一身的心理特点使农民既容易在生产上遭受损失又容易错失机会。
5.农民民主法制意识相对薄弱
农民民主意识弱,政治参与积极性低。民主作为一种社会观念和一种信仰能够深入民心是民主政治建设的追求;公民拥有高水平、深层次的民主意识是民主政治建设的直接目标之一。在我国,农民是人数最多的社会阶层,占全国人口的绝大多数,农民民主意识不平的高低可以直接反映出我国现阶段的公民整体民主意识水平。目前,在政治建设过程中,我国已经在农村实施了多项有益的改革,特别是大力提倡完善村民自治制度,加大了对农民民主意识的关注。但是,总的来说,由于受教育水平普遍较低,再加上受小农意识的封闭性影响,我国农民的民主意识仍然十分缺乏。对待政治问题,表现出参政热情不高,参政程度不够等情况。他们较少关注国际国内的重大事件,在最能体现广大农民政治意识意愿的村委会选举中,许
多人都抱着无所谓的态度。同时,农民参政议政能力不够,许多农民表达自己政治要求的能力比较低,所以往往在政治活动面前处于被动地位。农民的政治民主意识以及观念淡薄,已经阻碍了农村民主化进程。
与此同时,农民的法律素质自欺欺人 依法办事能力还比较薄弱。近年来,随着农村普法宣传教育的展开,农民的法律意识和法制观念不断增强。但由于农村人口基数大,加上农民本身接受能力、理解能力有限,整体上农民的法律知识水平还非常有限,仍有相当一部分农民法律意识、法制观念还比较淡薄。比如有的把计划生育超生视为自己的事,把伤害别人视为自家的事;有的横行乡里、欺行霸市、小偷小摸;有的因不懂得用法律武器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尤其遇到纠纷时不善于用法律解决问题,导致斗欧伤人、触犯法律。一些很小的纠纷激化为刑事案件;有的因私利作祟,侵占或盗窃他人财物; 有的将权利和义务对立起来,对法律条文中与自己有利的抠着不放,于自己不利的不予承认,等等。
6.农民的身体健康素质普遍偏低
农民的身体健康素质主要体现在农民的发育是否健全,智力是否完好,体质强弱等方面。农民的身体健康素质是开展农业生产劳动的基础和保证。由于农业生产劳动中有较多的属于体力劳动,大部分工作仍然需要在野外进行,条件相简陋,工作时间较长,而且农民在农忙季节往往需要加班加点、超负荷劳动。因此,农民的身体健康水平对于生产效率影响极大。但长期以来,由于我国农村居住条件差、饮食不卫生、医疗保健条件差、婚配范围狭窄、近亲结婚多等原因,造成我国农村人口身体素质普遍偏低。特别是在部分贫困地区,由于农村经济相对落后生和生活贫困,身体素质受到严重影响。据统计,中国每年约有20万---30万先天生畸形儿出生,加上出生数月和数年才显现出来的先天残疾儿童,总数高达80万——120万。每年新生儿因发生窒息而导致脑瘫、癫痫和智力低下者有20万----30万,而这些情况更多发生在农村。农民身体健康素质的低下,不仅严重制约和影响了我国农业和农村经济的发展,而且严重影响了我国农民脱贫致富的步伐。据统计,目前我国因农业劳动者身体健康状况而导致贫困的农户约占贫困户总数的30%~40%。
(二)造成目前农民素质偏低的主要原国
1.城乡二元结构和国家的投入不足
在过去相当长一段时期里,城市优先发展的战略致使农村落后于城市,农村各类学校在校舍建设、教师待遇、师资队伍的质量与数量、学生学习条件等方面都远不如城市学校。农村基础教育整体水平落后,农村升学率低于城市,加上农村家庭经济条件和婚育观念等因素的影响,致使农村青少年接受教育的年限短,女性接受教育的年限更短。这种状况是有一定的历史客观原因的,随着国家财力的改善和“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的时机到来,应逐步改变这一局面。
2.乡村思想文化教育活动内容贫乏
由于政府投入不足,政策制度局限,基层政府对农村文化建设不够重视,导致农村基层思想文化教育基础设施落后。大多数乡村没有规模较大的村级图书室,有的连可供农民日常学习的报刊资料阅览地点都没有。有线电视近几年才面向农村铺开,网络等现代传媒手段还未在农村广泛延伸,农民进行自我学习的渠道少。另一方面,基层政府虽然较重视农民的科技培训,但对农民的思想引导及乡村文明教育活动开展得较少,广播、电视等远程教育中适合农民收看的节目也不多,基层思想教育和文化活动的贫乏,必然影响农民综合素质尤其是人文素质的提高。
3.农民教育培训缺乏总体部署,未能充分发挥作用
虽然承担农民培训的部门不少,但却没有专门的部门来统一组织、部署,大多数各自为政。培训的系统性、连续性、针对性不强,有时培训内容、人员安排存在重复、交叉。一些地方虽有较好的培训规划,但因机制和资金不足,能全部落实的少。职业教育、成人教育应是农
民接受教育的重要途径,但大多数农村职教成教起步晚、师资力量弱、办学条件差,未升格的中等农业学校及农业职业高中针对大农科的招生逐年萎缩,甚至停招。加之实习基地不健全,教学手段落后,难以培养学员的动手能力。很多乡镇农民文化技术学校处于停办状态,在农民教育方面发挥的作用越来越小。一些公办培训机构市场开拓意识不强,时办时停。因此,面向农业和农村的职业教育、成人教育未能充分发挥其应该有的作用。
4.未充分重视农民的主体地位,科技培训未能在农民中大范围推广
在以往的农村工作中,普遍存在对农民的主体地位认识不到位的现象,农民教育也不例外。各级地方政府虽为农民举办了一些文化科技培训,但组织实施却是政府包办代替,很少让真正的农民参与进来。过去的培训对象主要是村组干部、种植养殖大户、科工贸骨干等,然后希望通过他们把学到的知识和经验再传授给农民。但实际上由于基层条件和各种主观因素制约,先期受训的人很难将当地农民组织起来再培训、再学习,对农民的知识传授出现“断点”、重复性培训多,导致少数人多次参训,多数农民却很少参训,培训收益覆盖面小。
5.劳动力转移使农村从业人员素质呈现结构性下降
第二次全国农业普查显示,在全国34874万农业从业人中,20岁以下占5.3%,21~30岁占14.9%,31~40岁占24.2%,41~50岁占23.1%,51岁以上占32.5%;男性占46.8%,女性占53.2%。显然,由于“高考跳农门”和“转移出农门”,导致目前农村从业人员中,40岁以下的青壮年劳动力不到40%,有文化技能的少,女性劳动力和老龄者偏多,农村和农业从业人员素质已呈现结构性下降和女性化的特征,这种人力资本结构对农村和农业的长远发展是极为不利的。此外,很多农民甚至包括一部分村组干部,思想上安于现状,认为学文化误生产,上学还花钱,缺乏忧患意识和学习发展意识,在一定程度上也影响自身素质的提高。
第三篇:新农村建设中生态农业发展研究
新农村建设中生态农业发展研究
摘要 针对经济欠发达地区新农村建设的现状,探讨积极发展生态农业的重要意义,深入分析现阶段经济欠发达地区发展生态农业面临的主要问题,同时提出相应的对策和建议,以期为经济欠发达地区发展生态农业和新农村建设取得突破性进展提供理论参考。
关键词 新农村建设;生态农业;主要问题;对策建议
我国经济欠发达地区与农业大省(区)之间具有很强的一致性[1]。当前经济欠发达地区农村正处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发展阶段,面临着“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要求,有各种挑战和任务需要去面对。2007年中央1号文件提出,发展现代农业是新农村建设的首要任务,要把发展现代农业作为新农村建设的总抓手并贯穿始终。这为经济欠发达地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指明了方向。到目前为止,全国各地在建设实践中探索出了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现代农业建设和运作模式,不仅有利于解决当前农村经济发展矛盾,还能为推进当地新农村建设提供了更为现实的路径。生态农业与新农村建设的关系
生态农业是根据生态学和生态经济学原理组织农业生产,充分利用当地自然资源,利用动物、植物、微生物之间的相互依存关系,也利用现代科学技术,实行无废物生产和无污染生产,提供尽可能多的清洁产品,满足人民生活、生产需要,推动乡镇企业发展,同时创造一个优美生态环境的农业建设模式。它是农、林、牧、副、渔综合起来的大农业,又是农业生产、加工、销售综合起来,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的现代农业[2]。
1.1 生态农业既是新农村建设的基础,也是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近几年来,尽管国家在农村生态环境建设方面的力度不断加大,但目前生态环境的基础仍很脆弱,农村生态环境进一步恶化的趋势在整体上尚未得到遏制。生态环境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基本条件,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基础。保护生态环境、实现可持续发展是农村经济发展的重大战略。良好的生态环境和生态条件是农业发展和农村生态系统运行的基础和条件。可持续发展是我国现代农业发展的基本要求,发展生态农业则是坚持科学的发展观、实现我国农业可持续发展的主要途径。
1.2 生态农业既是解决“三农”问题和农村环境问题的重要手段,也是新农村建设的重要内容 生态农业是生态化的现代农业,是一个高效益和不造成破坏的现代集约持续农业生产体系。生态农业可实现生态和经济的良性循环,达到经济、环境和社会效益的统一。作为绿色、生态、高产、高效的农业模式,生态农业成为解决农村、农业、农民“三农”问题的重要手段,也是解决我国传统农业所面临的环境污染、生态破坏、资源耗竭等问题的有效途径。生态农业也体现了新农村建设中“生产发展、生活宽裕”和“村容整洁”的目标要求,所以也是新农村建设的重要内容。
1.3 生态农业既是建设和谐友好型社会的重要保证,也是新农村建设的必然选择 我国正在进行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的战略性调整,发展绿色农业,主动适应市场对农产品多样、优质、安全、生态的需求,可以从根本上提高农业与农村经济的整体质量和效益,增加农民收入,改善农村面貌。另外,发展绿色农业还可以实现我国有限资源的持续、高效、循环利用,实现经济、社会和环境效益的协调统一;可以有效提高农产品质量和数量,提高其市场竞争力,促进农业产业化进程,最终实现农业现代化。生态农业是可持续发展和循环型经济的重要内涵,也是人与自然协调发展的核心内容,发展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生态农业是新农村建设的重要途径和必然选择。经济欠发达地区发展生态农业面临的主要问题
2.1 农业理论基础有待完善,农学综合学科体系研究比较肤浅 生态农业是一种复杂的系统工程,它需要包括农学、林学、畜牧学、水产养殖学、学生态学、资源科学、环境科学、加工技术以及社会科学在内的多种学科的支持。以往的研究通常是单一学科的,对这一复杂系统中的某些方面有了一定的、甚至较深入的了解,但对这些方面之间的相互作用还知之甚少。因此,需要进一步从系统、综合的角度,对生态农业进行深入的研究,特别是在要素之间的耦合规律、结构的优化设计、科学的分类体系、客观的评价方法等方面。这种研究应当建立在对现有生态农业模式进行深入调查分析的基础上,必须超越生物学、生态学、社会科学和经济学之间的界限,应当是多学科的交叉与综合,需要多种学科专家的共同参与,需要建立生态农业自身的理论体系。
2.2 农业资金投入不足,使用分散近年来,中央在增加农业投入方面做出了一系列重大部署,经济欠发达地区农业投入不足的矛盾得到很大地缓解。但是,资金缺乏仍然是困扰经济欠发达地区新农村建设的最大问题,而且从现代农业发展的需要看,农业投入仍严重不足。这一方面表现在政府公共财政资金投入不足,由于经济发展实力不强,市县两级财政较为困难,资金空缺约为1/2,有个别地区更为严重,资金空缺接近3/4。据专家估计,经济欠发达地区建
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在未来15年内全国平均每位农民需要投资约1 700~4 900元,如果按6亿农民计算,新农村建设的资金缺口将在10 200亿~29 400亿元;另一方面表现在金融支持力度不够,需要贷款的人贷不到款。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统计表明:在农村只有不到1/3的农户能贷到款,农户的土地、房屋不能作为信贷抵押,农户和中小企业信贷覆盖面窄,农村金融服务水平远远不能满足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需要[3]。与此同时,当地政府对农业的投入分散在5~6个部门,增加了管理成本,降低了农业投入资金的使用效率。
2.3 农业科技水平落后,科技支撑力量薄弱 据农业部统计,2005年农业科技对经济欠发达地区农业增长的贡献率已经上升到40%,但与经济发达地区50%~60%的先进水平相比还存在不小的差距,远不能适应生态农业发展的需要。另外,农业科技研发体系不健全、农业科研成果储备不足,缺乏像薪柴、沼气、小水电以及太阳能、风能、地热能等在内的农村能源综合利用技术;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率低,仅为30%左右,比经济发达地区低约10个百分点;基层农业技术推广体系不完善,存在着人员缺乏、管理体制不顺、业务素质不高、服务手段落后等问题,新技术一般需要至少3年的时间才能逐渐消除百姓的惧怕心理,但也只能达到30%左右的推广率。由于科技推广经费不足,乡镇农技推广队伍大多以经营农资维持生计,科技推广工作处于“心有余而力不足”的状态;乡镇畜牧、经管、水利、农机等站所也存在类似情况。由于乡镇干部“生活清苦,工作辛苦,条件艰苦”,当地农村大学生毕业后纷纷离乡别土,乡镇科技推广服务后备力量严重短缺,致使村组科技推广服务基础不牢,难以满足广大农民群众对科技致富的迫切需求。
2.4 农业基础设施薄弱,设备陈旧、老化 基础设施陈旧、老化也是制约经济欠发达地区生态农业建设的重要因素。农田机电排灌面积比重低,水土流失严重,土壤肥力不高,有机质含量下降,中低产田面积大,农业抗灾能力不强;农田基础设施配套较差,有“大动脉”而缺“毛细血管”,常常是“有机械没路走,有渠道无水灌,有良种无田用”。据国家统计局统计资料显示,部分地区现有小一、二型水库和大中型水库不少,但是其中的约95%是60、70年代修建的,因而病险水库达1/3以上。农业环境保护设施落后,使生态环境得不到应有的保护,并有恶化的趋势[4]。
2.5 农业产业化水平偏低 发展生态农业的根本目的是实现生态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统一,但在经济欠发达地区的许多农村,促进经济发展、提高人民生活水平,仍然是一项紧迫的任务。目前生态农业的实际情况还不能满足这一需求,农业的产业化仍然是一个问题。土地资源相对短缺,耕地面积还在不断减少,而人口在继续增加,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也已经成为困扰农村地区可持续发展的一大障碍。为了解决这些问题,必须通过在生态农业中延长产业链、促进农业的产业化水平。
2.6 农业生产经营主体文化素质和科技素质比较低 目前,经济欠发达地区农民的科学文化素质较低,致富能力不强。据农业普查统计资料显示,经济欠发达地区农业劳动力中,文化水平在小学以下程度的占58.9%,高中及以上程度的仅占农村人口总数的6.2%,平均每个农业从业人员受教育程度为6.9年,只达到初中一年级的水平。许多有文化、有知识、懂技术、善经营的青壮年劳动力都外出打工。现在务农的劳动力中,大多是老、幼、妇及文化水平不高的劳动力,由于科学文化素质差,观念滞后,信息闭塞,对新技术新品种的推广应用,对农业农村的长远发展,缺乏长远的眼光,安于现状,不思进取[5]。有些地方许多农民不会应用科学种田技术,不会操作配方施肥,不懂科学养殖,盲目使用化肥、农药,过量使用各种添加剂等。这些既制约农民的就业致富,也制约了农业劳动生产率的提高和生态农业的深入发展。经济欠发达地区发展生态农业的建议
3.1 加强对生态农业的认识和宣传力度 生态农业与现代农业在概念和内涵上是相辅相成的:一方面,现代农业是农业发展的方向和新的历史阶段,在突出现代高新技术的先导性、农工科贸的一体性、产业开发的多元性和综合性的基础上,强化资源节约和环境的零损害;另一方面,生态农业实质上是可操作、可实现、生态化的现代农业。按照这种思路,生态农业的发展既符合农业生态可持续发展的方向,也符合农村社会人文发展的方向。为了促进生态农业的进一步发展,还必须加强宣传工作,以引起更为广泛的重视。具体来说,可以通过广播、电视、电影等媒体宣传发展生态农业的重要性和必要性;通过举办函授班、培训班、轮训班等形式,讲授生态农业的重要性和基本知识;通过墙报、黑板报、宣传栏等宣传全国生态农业的典型事例,真正做到人人知道生态农业,个个重视生态农业;重点宣传生态农业与食品安全的关系,了解生态农业对确保食品品质的重要作用。
3.2 加大农业投入,整合财政资源 要大力争取国家政策性资金投入。国家的政策性资金投入是扶持经济欠发达地区经济发展的,要尽力争取国家农业综合开发资金、世界银行贷款、丘陵山区治理资金、扶贫资金,改造中低产田,建设电站,配套建筑物,从而为发展现代农业打下坚实的物质基础。要大力招商引资,吸引外资投向农业。其中主要通过吸引外资创办农产品加工企业,吸引外资购买土地、森林、水田等进行农业生产承包活动;综合运用税收、补助、参股、贴息、担保等手段,为社会力量投资建设现代农业创造良好的环境;企业捐款和投资建设农村公益设施,可以按规定享受相应的税收优惠政策。要改善农村金融环境。农村金融体系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要力量,所以要合理设置金融服务网点,提高农村金融服务水平;改革信贷管理体制,加大农业信贷投入的力度;加强制度建设,健全农村金融风险规避机制;明确市场定位,完善农村金融服务功能;创新农村金融服务工具,延伸金融支农的深度和广度。依靠农民自身投入[6]。培养新型农民光靠中央补助是不够的,首先要让农民增收,“三农”问题的核心是农民收入问题。新农村建设或是其他的农业政策,主要目标都必须建立在提高农民收入上。因此,发展生态农业所需要农民自身投入资金的关键点,就转化成如何促进农民增收的问题。农民手中有钱了,就从根本上解决了发展生态农业的资金来源问题。另外,对于资金
使用分散问题,应科学合理地加以解决。向农业投资时,国家可以采取灵活多样的支持方式,如实行以物代资、以奖代补和先建后补的方法,支持农民开展农田水利基本建设;各涉农部门应加强沟通和协调,根据统一部署安排资金;资金到达基层后,应组织专门机构进行整合,集中投放到生态农业建设特别是农业基础设施建设上。
3.3 加大生态农业科技投入力度 科技创新和推广是决定一个地区生态农业建设进程快慢和竞争力强弱的关键因素,科技进步是突破资源和市场对我国农业双重制约的根本出路,必须不断加大对农业科技进步的支持力度,着眼增强农业科技自主创新能力,加快农业科技成果转化应用,提高科技对农业增长的贡献率,促进农业集约生产、清洁生产、安全生产和可持续发展。具体措施为:①加强农业科技创新体系建设,大幅度增加农业科研投入,逐步提高农业科研院所的人均事业费水平,对推广农业新品种新技术的企业和科研院所提供税收优惠等;②给予农机企业更加优惠的政策环境,鼓励这些企业从事农业领域的技术创新;③加强农业科技推广队伍建设,不断深化农业科技推广体制改革,健全完善公益性农技推广机构,强化服务功能和服务手段,提高服务效能,探索建立社会力量广泛参与的新型、多元化的农技推广服务体系,鼓励、扶持涉农企业、民营科技机构、农民合作组织等社会力量,广泛参与农业新技术、新成果的推广应用等农业科技服务活动,有效整合科技资源,加速农业科技成果转化步伐;④通过信贷、税收等方面为农民自身进行科技装备投入提供更加优惠的政策,鼓励农民加大对生态农业技术装备的投入;⑤加强对国内外成熟农业新技术、新品种的引进、消化、吸收和再创新,特别是在新品种培育引进、病虫害防治、节本增效和资源综合高效利用等方面力争取得新突破。⑥结合政府的作用与市场的作用,注意发挥市场的力量。在发展生态农业技术装备方面,政府不要所有的技术问题都“包干”,这样既不合理又没有效率,该政府做的由政府 做,该市场解决的一定要由市场解决。
3.4 加强基础设施建设 发展生态农业,离不开相应的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改善农业设施装备,是建设生态农业的重要内容。这一过程主要包括抓好农田水利建设,切实提高耕地质量,加快发展农村清洁能源,加大乡村基础设施建设力度,发展新型农业工业,提高农业可持续发展能力等多项工作。具体要求为:①大力加强农田水利基本建设,加快高标准农田建设。要加大农村水利重点工程的实施力度,组织实施好中低产田的改造、河塘的疏浚整治工作及其配套设施和绿化工程建设。要鼓励社会力量参与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加大资金投入,探索建立长效的管养机制。②继续推进农村公路建设。要继续抓好农村公路建设,逐步把乡村公路延伸到规划的农民集中居住点。要广开资金渠道,采取向上级争取、利用“一事一议”筹集、能人大户捐助等多种形式,切实解决农村公路建设资金不足的问题。③加快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建设。要做好农村改水工作,优先解决经济欠发达地区农民饮水安全问题,让经济欠发达地区的农民都能饮用上清洁、安全的自来水。④加强农村能源建设。要积极推广沼气、太阳能等清洁能源,以民用沼气带动农村改圈、改厕、改厨,切实改善经济欠发达地区农民群众的生活和居住环境。⑤积极发展农业机械化包括粮食生产和优势特色农产品生产的配套机械,提高现代农业的设施装备水平;培育扶持和发展农机大户和农机专业服务组织,健全农机服务体系,推进农机服务市场化和产业化。
3.5 加速生态农业产业化 大力推进生态农业产业化,关键是必须加大对龙头企业的支持力度,做大做强一批带动力强的生态农业龙头企业和合作经济组织,发展壮大一批覆盖面广、效益好的生态农业支柱产业[7]。首先,制定和运用好政策,协调好相关各方的利益关系。要加强领导,打破条块壁垒,发挥部门合力,变相对分散的投入为相对集中的投入,支持基地、主导产品、龙头企业尽快上规模、上档次、上水平。尤其是要逐个对单向产品的产业化研究,拿出具体的操作办法,强力加以推进。其次,进一步完善生态农业产业化支持体系,加强宏观调控的制度化建设。为发挥龙头企业开拓市场、带动农户的作用,有必要在财政、信贷、税收、外贸等方面实行特殊的扶持。再者,下大气力组织力量抓好规划,并逐个对单向产品的产业化进行研究,在产业链上做成具体项目,能自己做的自己做,自己做不了的,对外招商引资,不能再去简单地卖原料。最后,理顺产业化链条中各经营主体之间的利益关系。农企互利双赢是农业产业化的核心。在市场经济条件下,龙头企业组织需要稳定的农产品原料基地,并从农产品加工和销
售中获得利润,农户需要稳定的销售市场并能分享到农产品在加工和销售环节中的利润。只有协调好双方的利益,才可能实现农企之间的双赢,促进农业产业化经营的巩固和发展。
3.6 提高农民文化素质 生态农业的发展离不开新型农民,只有培养出具有创新观念、敢于接受新鲜事务的新型农民,才是生态农业生产力的核心所在。这就要求:加快发展农村教育事业;加强农民的技能培训;重点搞好专业大户、职业农民和新型农场主等核心农户的农业实用技术和经营管理知识的培训,为发展现代规模经营和农业专业化生产培养合格的生产经营管理人才;加强农村的思想道德建设和文化建设。结语
生态农业不仅可以充分、有效、合理地利用自然资源,发展农业及农村经济,提高农业生产力,而且能维护自然界的生态平衡、保护环境、净化污染、提高生物能的利用效率和物质循环的利用效率,以创建一个优美、舒适、文明和高功能的生存环境。因此,经济欠发达地区要根据自身相对地环境污染少、生态环境好等特点把发展生态农业作为当地现代农业的发展方向,这样才能更好地发挥自身资源优势,实现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宏伟目标。参考文献
[1]陆立军.区域经济发展与欠发达地区现代化[M].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2002.
第四篇:新农村建设中可应用的太阳能技术
新农村建设中可应用的太阳能技术
2009-2-26
太阳能热水器是目前太阳能利用技术中最现实、最广泛、技术最成熟的形式,价格相对低廉,深受广大用户,特别是乡镇农村用户欢迎。在今后的几年内,太阳能热水器的最大市场将是农村地区。现在农村住宅除了利用太阳能提供生活用热水外,还可以将其用于采暖系统,太阳能低温地板辐射采暖系统是太阳能热水利用的又一突破,特别适合应用在没有集中供暖的农村低层住宅。根据农村家庭太阳能热水器的使用数量与家庭收入的关系分析预测,到2010年,我国农村太阳能热水器的新增安装量将为7000万平方米,届时,太阳能热水器的安装总量将达到l亿平方米。
太阳灶技术
太阳灶作为一种炊事装置,适合缺乏常规能源且太阳辐照度较强的农村地区使用。据统计,每台太阳灶可为每户农户节约l5%左右的燃料。太阳灶的普及不仅可缓解农村地区燃料缺乏的状况,还可减少因燃用生物质燃料等产生的二氧化碳排放量。一般太阳灶两年就可以收回成本,具有良好的经济效益。
主/被动式太阳房
主/被动式太阳能采暖技术是通过对建筑朝向和周围环境的合理布置、内部空间与外部形体的巧妙处理及建筑材料结构的恰当选择,无需使用机械动力,利用太阳能使建筑物具有一定采暖功能的技术。主/被动式太阳能建筑可比传统建筑节约90%左右的冬季采暖能耗,每平方米建筑面积每年可节约标准煤20千克。
太阳能温室技术
太阳能温室技术在我国农村的应用也较为普遍。据调查,每亩日光温室可获产值l.5万元~4.0万元。目前,我国日光温室的温室结构设计与设备配套及技术体系相对趋于成熟。现阶段或者可能在以后相当长的一段时期,日光温室将是我国生产上应用的主要设施类型。
太阳能干燥技术
太阳能干燥是利用太阳能干燥器对物料进行干燥,具有无污染、更卫生、提高产品质量、效率更高、适用范围更广、节约常规能源等优点,广泛应用于食品、农副产品、木材、中药材、工业产品等工农业生产方面。这一技术对促进工农业生产、提高农副产品市场竞争力、促进农村经济发展和新农村建设将起到积极而重要的作用。目前,这项技术在农村地区有很大的局限性,只适用于较为富裕的用户。
太阳能光电利用
太阳能光伏发电目前在我国的应用还不是很普及,但对我国西部地区新农村建设具有重要意义,可将随地可用的太阳能转化为高品位电能,为照明、广播电视、通信、光伏水泵等提供动力能源。事实上,这一技术明显超出了农民经济承受能力,而且投资回收期较长,除某些特殊或边远地区之外,不宜在农村地区大规模推广应用。
第五篇:新农村建设中的人力资源问题研究
新农村建设中的人力资源问题研究
【摘 要】 当前,我国农村人力资源数量虽然丰富,但整体素质较低,与新农村建设的需要有较大差距。为了实现新农村建设的“五项目标”必须注重对农村人力资源的有序开发,加大对农村教育和培训的投入,改善农村人力资源禀赋,确保新农村建设目标实现。
【关键词】 新农村建设;人力资源;开发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我国继农村联产承包责任制以来,又一项重大的制度创新。这一制度创新不只是要改变农村的贫困状况,创造一个富裕的农村,更是要实现农村的全面发展,建设一个文明、和谐的农村。农民则是新农村建设这一伟大历史变革的主体。从新农村建设的需要来看,无论是产业发展、基础设施建设,还是精神文明建设、社会事业发展,无论从当前着眼,还是从长远考虑,都需要强大的智力支持和人才保障。加强农村人力资源开发、提高农村人力资源的供给水平,是新农村建设的关键。
一、农村人力资源供给不足:现状与原因
当前,我国农村人力资源数量虽然丰富,但整体素质较低。我国是人口大国,但不是人力资源强国和人力资本大国。长期以来,我们重视物质资本投资,轻视人力资源开发。在城乡二元结构固化和农业投入较低的情况下,对农村人力资本投资非常有限。很多地方把农民教育工作看成是软的、虚的。而物质资本投资效果的外显性常常博得决策者的青睐,从而有限的农业投入经费被用于结构调整、粮食企业的经营性补贴甚至政绩工程,导致长期以来农村教育事业落后,职业技术教育“发育不良”,农民得不到教育和培训的机会,农村人力资源远远落后于农村改革和发展的要求。由于农村人力资源开发不足,我国人口以低级劳动力为主体,低素质人口中90%在农村。正是“教育”的缺失,导致农民思想观念相对陈旧,整体素质普遍偏低。对现代科学技术运用少,接受现代生产技术和知识的欲望不高。从而导致我国农业生产效率低,农业经济落后,农民收入增长缓慢。
二、农村人力资源开发的实质
农村人力资源开发的实质是投入资金作用于农村人力资源,以改善原有资源禀赋,形成具有更大潜力的人力资本,以期得到更高回报。资源与资本在经济过程中的区别在于,前者只强调价值的转移,后者却强调价值增值和价值回报。人力资源开发的过程就是人力资本投资与积累的过程。人力资本投资的途径可以通过普及教育、职业教育、短期培训或各种形式的继续教育进行。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人力资本理论的创始人西奥多•W•舒尔茨在20世纪60年代就明确指出,人力资本的收益高于物质资本。按照舒尔茨的研究,在美国半个多世纪的经济增长中,物质资源投资增加4.5倍,收益增加3.5倍,人力资本投资增加3.5倍,收益却增加了17.5倍。
我国经济学家根据我国1978年至1996年间有关的统计资料计算出,每增加1亿元人力资本投资,可带来次年近6亿元GDP增加额,而每增加1亿元物质资本投资,仅能够带来2亿元GDP增加额。另据2000年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詹姆斯•海克曼的测算,中国各级政府现在大约把国民生产总值的2.5%用于教育投资,30%用于物质投资,这两项投资在美国分别是5.4%和17%;在韩国是3.6%和30%。也就是说,物力资本投资与人力资本投资二者的比例,中国是12:1,韩国是8:1,美国是3:1。詹姆斯•海克曼的分析说明中国对人进行投资的支出,远远低于各国平均数。如果中国过多投资于一种资本,而另一种资本投资不足,那么财富增长的机会就会丧失。
因此,在我国进行新农村建设的过程中,必须要着眼长远,少走弯路,大力开发农村人力资源,这是建设新农村的前提条件,是从根本上解决我国“三农”问题的良策。
三、提高农村人力资源供给的措施与方法
第一,高度重视教育的战略地位,加快发展农村教育事业。人的素质的提高需要通过教育以获得知识和能力。全面振兴农村教育是提高全民族素质的基础,是农村人力资源开发的根本,也是农民学科学、学技术,实现职业转化的必要基础。在新农村建设中,必须切实落实教育优先发展战略,创新农村教育模式。一要认真贯彻落实《义务教育法》,保证农村适龄青少年上得起学、念得起书。二要通过完善立法等措施,实现依法治教。用立法的方式制定和实施教育发展的中长期目标,同时建立一套检查普及九年制义务教育实施进程的评估制度和普及不同年限或阶段义务教育的评价指标体系,加强教育督导,建立健全教育执法的监督制度。三要加大教育投入。按照财权和事权相对称的原则,可考虑建立省级财政统筹、中央和地方各级财政根据各自职责共同分担的教育财政体制。即,中央政府承担义务教育经费中的教师工资部分,省级政府承担公用经费的支出,而像校舍建设这样弹性比较大的项目,由监督距离最短的县级政府承担经费。做到权利和义务明确,财权和事权相匹配。除了政府加大教育投入力度外,还要多渠道筹措教育经费,充分调动社会力量办学,注重义务教育的民间资本开发和利用。四要大力调整教育结构,优化教育资源配置。积极扩大职业技术教育和成人教育,构建终身教育体系框架。要在实践中努力探索适应新农村建设、培育新型农民要求的农村教育新模式。既要考虑“升学有望”,更要考虑“致富有路”。在保证一部分学生上大学的同时,还要承担农村人口向城镇转移的培训任务和农村社会可持续发展的教育任务。此外,还要优化农村教师结构,加强农村教师队伍建设,加大城镇教师支援农村教育的力度,全面提高教师待遇和整体素质,建立一支素质优良、结构优化、相对稳定、充满活力的教师队伍,促进城乡义务教育均衡发展。
第二,正确处理自然资源开发与人力资源开发的关系,把农村人力资源开发放在新农村建设的首位。在新农村建设中,各级政府应当树立强烈的人才意识,改变重物质投入轻人力资源开发的传统观念,正确认识农村人力资源开发的极端重要性,增强农村人力资源开发的紧迫感、责任感和主动性,树立人力资源是第一资源的思想,把人的全面发展放到第一位,把农村人力资源开发放在第一位。着重加强对农村人力资源开发工作的领导,根据实际研究制定农村人力资源开发的方针、政策,搞好农村人力资源的规划和管理工作,落实具体措施,实现农村人力资源开发的经常化、制度化、规范化。努力加强农村公共文化设施建设,构建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营造农村人力资源开发的良好环境。
第三,强化对农村劳动力的技能培训。新农村建设要着力培养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就必须加强农村劳动力的培训。一要围绕现代农业建设,加强对从事农业生产农民的培训,以现代农业适用技术和实用农业技术培训为主,结合发展现代农业和建设新农村的要求,加大现代信息技术、生物技术、清洁生产技术、环保技术等的培训力度,提高农民的科技素质,促进科学种田、科学养殖。二是要面向城乡劳动力市场需求,围绕农民转岗就业,对广大农村劳动力进行转移培训。要注重发展多种形式的农村职业教育和成人教育,加快建立政府扶助、面向市场、多元办学的培训机制,要整合各级各类培训资源,依托农校、农业技术推广机构、职业学校和其他培训机构,建立各种培训基地,多层次、多形式、灵活多样地开展培训,使农民能够掌握一技之长,增强其竞争能力和转移就业的能力,不断提高收入水平和整体素质。
第四,加强农村人才市场建设,建立农村人力资源和人才开发机制。农村人才市场是沟通城乡人才交流的枢纽,是优化人才资源结构、配置各类人才的重要手段。在新农村建设中,应进一步加快农村人才市场网络体系建设,积极拓宽人才市场服务领域,完善服务功能,加快市场规范化运作,为人才流动创造良好的条件。一是采取必要措施,建立乡镇人才市场(工作站),以县(市)级人才市场为依托,下联乡镇人才市场,运用市场功能,构建适应农村人力资源开发与配置的运作框架,形成以县级人才市场为龙头、乡镇人才市场为网络的农村人才市场运行框架,为农村人力资源开发打造基地。二是健全信息服务功能。及时准确了解掌握各类人才的供求信息,定期向乡村发布人才信息,为农村人力资源开发搞好信息服务,为实现农业产业化和农村经济的快速发展提供强有力的人才支撑。三是不断提高服务水平。坚持以服务为本,及时为农业生产和农民提供各种人才、技术和信息服务。农村人才市场应根据农时季节和农民需求及时举办各种交流会,组织有关农业专家、技术骨干深入田间地头为农民进行技术指导,解决疑难问题。四是采取优惠措施,提供宽松条件和待遇,吸引城市人才到农村发展创业。
第五,继续推行计划生育政策,建立健全农村基本保障体系和初级卫生保健服务体系,全面提高农村劳动力素质。应继续控制农村人口的高出生率,坚持少生优生,为从整体上提高劳动力的素质创造一个良好的前提。根据实际采取适合农村现状的措施,加大对计划生育的物质投入和精神投入,促使人口发展迈上健康科学的轨道。同时,要在健全初级卫生保健服务体系和以家庭养老为主的基础上,探索适合农村不同地区的各种保障形式,满足广大农民的基本保障需求。应加强农村疾病预防控制,推进农村卫生服务体系建设,建立社会化农村卫生服务网络,加大农村卫生投入力度,建立和完善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和医疗救助制度,从而为农村人力资源开发和农民素质的提高奠定良好的基础。
总之,大力开发农村人力资源,这既是把农村巨大人口压力转化为人力资源优势的根本途径,也是持续推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力量源泉。
【参考文献】
[1] 瞿振元 李小云 王秀清:中国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研究.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6.3.
[2] 窦鹏辉:中国农村青年人力资源发展报告(2005).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6.2.[3] 孙百才:农村教育发展现状与对策[J].教育探索,2004.3.
[4] 刘道吾 钟世文:农村人力资源开发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文史博览•理论,2007.1.
【作者简介】
刘显升,工商管理硕士,西安外事学院经济管理二院教师,西安外事学院西部经济发展研究所研究人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