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专题四:建设生态文明,共创美丽中国(本站推荐)
专题四:建设生态文明,共创美丽中国
一、背景材料
1.世界环境日 2017年6月5日是第46个世界环境日。2017年世界环境日的主题为“人与自然,相连相生”,旨在呼吁和鼓励大家走进自然,欣赏它的美丽并了解生态系统服务价值,从而以行动保护自然。中国将2017年的环境日主题确定为“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强调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自觉践行绿色生活,共同建设美丽中国。
2.“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大发展理念是指导“十三”规划编制和“十三五”发展的思想灵魂。
3.2017年6月11日至17日是第二十七届全国节能宣传周、6月13日是第五个低碳日。宣传周期间,各地方和有关部门围绕“节能有我,绿色共享”“工业低碳发展”的主题举行了节能进校园进企业进社区、节能技术推广等活动。
4.目前,被称作“环境保护史上最大规模行动”的京津冀及周边地区大气污染防治强化督查已满三个月。期间,28个督查组共检查了3万余家企业(单位),揪出2万多家存在环境问题的企业,问题率超6成。
5.十九大报告首次将“美丽”作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限定词之一。报告第9章“加快生态文明体制改革,建设美丽中国”,约1088字。报告全文中,为建设美丽中国划出以下重点:自然18次,绿色12次,生态环境11次,节约6次,低碳4次。
(1)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建设生态文明是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千年大计。必须树立和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像对待生命一样对待生态环境,统筹山水林田湖草系统治理,实行最严格的生态环境保护制度,形成绿色发展方式和生活方式,坚定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建设美丽中国,为人民创造良好生产生活环境,为全球生态安全作出贡献。
(2)推进绿色发展。加快建立绿色生产和消费的法律制度和政策导向,建立健全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的经济体系……实施国家节水行动,降低能耗、物耗,实现生产系统和生活系统循环链接。倡导简约适度、绿色低碳的生活方式,反对奢侈浪费和不合理消费,开展创建节约型机关、绿色家庭、绿色学校、绿色社区和绿色出行等行动。
(3)着力解决突出环境问题。坚持全民共治、源头防治,持续实施大气污染防治行动,打赢蓝天保卫战……加强固体废弃物和垃圾处置,提高污染排放标准,强化排污者责任,健全环保信用评价、信息强制性披露、严惩重罚等制度。构建政府为主导、企业为主体、社会组织和公众共同参与的环境治理体系。积极参与全球环境治理,落实减排承诺。
6.十三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2018年政府工作报告》摘录:
(1)健全生态文明体制。改革完善生态环境管理制度,加强自然生态空间用途管制,推行生态环境损害赔偿制度,完善生态补偿机制,以更加有效的制度保护生态环境。
(2)推进污染防治取得更大成效。巩固蓝天保卫战成果,今年二氧化硫、氮氧化物排放量要下降3%,重点地区细颗粒物(PM2.5)浓度继续下降。推动钢铁等行业超低排放改造。提高污染排放标准,实行限期达标。大力发展清洁能源……携手行动,建设天蓝、地绿、水清的美丽中国。
7.共建生态潍坊。2018年1月5日,《潍坊市政府工作报告》指出:坚持“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进一步加大生态环境整治力度;健全完善企业环保预警、倒计时整改机制,落实企业达标排放主体责任, 1 全面清理“散乱污”企业,加快中心城区6家企业搬迁进度;开展全民节水行动,推广“零增地”发展模式,加快建设节约型社会。
二、与教材知识的结合点
1.人口、资源、环境问题的实质是发展问题。我国面临严峻的人口、资源、环境形势,严重制约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2.我国面临严峻的资源形势。我国自然资源总量大、种类多,但人均资源占有量少,资源相对短缺。严峻性原因:①国家经济发展和人口增长,对资源需求量不断增加;②开发不合理、利用率低、资源浪费严重,更加剧了资源形势的严峻性。
3.我国面临严峻的环境形势。总体在恶化,局部在改善,治理能力远远赶不上破坏速度,生态赤字逐步扩大。环境恶化加剧自然灾害的发生,威胁生态平衡,危害人们的身体健康。
4.人口、资源、环境与经济发展之间的关系是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的。正确处理好人口、资源、环境与经济发展之间的关系,就要走可持续发展之路。
5.坚持以人为本的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努力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坚持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之路。
6.实行计划生育,是我国的一项基本国策。“全面放开二孩政策”是我国根据现有的人口国情对计划生育政策的调整和完善,有利于保持合理的劳动力数量和结构,促进人口长期均衡发展,有利于缓解老龄化进程,促进经济持续健康发展,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7.保护环境和合理利用资源是我国的又一项基本国策。节约资源、保护环境是每个公民应尽的责任和义务。
8.中学生应树立节约资源和环保意识,养成低碳生活习惯,为节能减排、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作出贡献。
9.我们要牢固树立社会主义生态文明观,推动形成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现代化建设新格局,为保护生态环境作出努力。
10.贯彻落实“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
三、学科核心素养的结合点
社会责任、生态意识、公民道德、公共参与
四、中考试题预测
1、为什么要大力进行生态文明建设?
①我国人口、资源、环境形势严峻,严重制约经济社会的的可持续发展。②是落实保护环境、合理利用资源的基本国策,促进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实现可持续发展战略的需要。③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促进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的需要。④是建设生态文明,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需要。⑤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需要。
2、请结合教材中的有关知识,说说我们建设生态文明有什么重要意义?(坚持绿色发展意义)①有利于培养人们的资源节约意识和环保意识,引导人民群众绿色、低碳生活。②有利于落实保护环境、合理利用资源的基本国策,促进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实现可持续发展战略的需要。③有利于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促进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④有利于建设生态文明,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⑤有利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3、为建设美丽中国,我们国家应采取哪些措施?(为推动形成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现代化建设新格局,请提出你的建议。)
①坚持科学发展观,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之路。②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坚持保护环境和合理利用资源的基本国策。③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加快科技创新,大力发展循环经济、绿色经济。④坚持依法治国的基本方略,严惩破坏环境和浪费资源的行为。⑤加强生态文明宣传教育,增强全民环保意识。
4、企业如何为国家可持续发展战略做贡献?
①增强社会责任感,遵守法律法规,科学发展,节能减排。②加强科技创新,推行清洁生产,发展循环经济和绿色经济。
5、我们青少年怎样为建设美丽中国做贡献?
(1)宣传者:树立可持续发展观念,积极宣传保护环境和合理利用资源的基本国策。(2)践行者:从身边的点滴小事做起,养成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的良好习惯。
①爱惜粮食、节水节电;②少吃烧烤食品,不用或少用一次性塑料用品。③绿色出行,多步行、骑自行车或乘公交车。④积极参加植树种草活动,爱护花草树木,保护植被;⑤垃圾分类处置;⑥不焚烧树叶秸秆、不燃放鞭炮等。
(3)维护者:依法同破坏环境和浪费资源的行为做斗争。
6、请你为形成绿色发展方式和生活方式从国家、企业、个人三个角度提出合理化建议。
国家:①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坚持保护环境和合理利用资源的基本国策。② 坚持依法治国的基本方略,严惩破坏环境和浪费资源的行为。
企业:①增强社会责任感,遵守法律法规,科学发展,节能减排。②加强科技创新,推行清洁生产,发展循环经济和绿色经济。
个人:①增强环保意识,树立环保观念,要树立科学的生态文明理念,践行低碳生活。②依法同浪费资源、破环环境的行为作斗争等等。
7、请为建设“美丽中国“拟定几条宣传标语。
①美丽中国人人共建,中国美丽人人共享; ②过低碳生活,享绿色人生; ③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
8、请你为学校设计几个开展建设“美丽中国”的活动形式。并说说这些活动有什么重要意义? 活动:①评选”青少年节能减排标兵”; ②开展废旧物品再利用创意大赛;③倡议节日不送纸质贺卡,送电子贺卡; ④推广教科书循环使用,增强节约意识;⑤学校采用主题班会、办宣传栏等方式加强对学生的节能减排教育。
意义:①有利于增强学生的节约资源、保护环境意识。②能够帮助学生养成珍惜资源、爱护环境的行为习惯。③有利于落实科学发展观,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建立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
9、实施国家节水行动的依据有哪些?
①我国水资源形势严峻,人均水资源占有量少,水资源短缺,利用率低,浪费损失严重。②严峻的水资源形势严重威胁生态平衡,影响人们生活,制约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③我国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坚持节约资源的基本国策。
10、为推进水资源全面节约和循环利用,请你提出合理化建议。
①形成节水型生产方式,建立更加严格的水资源约束制度。②开发并推广使用节水设备。③加强科技创新,促进再生水、雨水、海水淡化等非常规水源的利用。④大力宣传节约用水的重要性,提高公民的节水意识。④坚持依法治国,制定和完善相应的法律法规,依法治水。
第二篇:共创生态文明 建设美丽中国
共创生态文明
建设美丽中国
亲爱的同学们:大家好
今天很高兴能和大家在这里一起学习“十八大”精神。首先我做一下自我介绍,我叫任伟,来自包头职业技术学院,是一名在校大二学生。我宣讲的题目是《共创生态文明,建设美丽中国》。
在今年11月8日,我国召开了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这是我们党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关键时期和深化改革开放、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攻坚时期召开的一次重要会议,是全党全国各族人民政治生活中的一件大事。胡锦涛同志在十八大报告中提出 “美丽中国”一词,意思就是我国不仅人民要富起来还要让山也绿起来,这就要求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胡锦涛同志还指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要重点抓好四个方面的工作:
一、要优化国土空间开发格局;
二、要全面促进资源节约;
三、加大自然生态系统和环境的保护力度;
四、要加强生态文明制度建设。
今天在这里我要和大家谈谈我国面临的资源状况以及关于“建设美丽中国”我们能做些什么。
我国虽然是一个水资源大国,水资源总量位居世界第6位。但人均淡水资源量是世界人均占有量的1/4。我国的用水效率很低,水资源浪费量大、污染严重,同时海水和再生水等非传统水资源利用量也较少。我国化石能源探明储量中,90%以上是煤炭,人均储量仅为世界平均水平的二分之一。目前,我国能源利用效率为33%,比发达国家低10个百分点;单位产值能耗是世界平均水平的2倍多。鄂尔多斯就是以煤炭为基础发展起来的,但是现在鄂尔多斯的经济在走下坡路,因为那里的煤炭储量在日益减少,严重制约了经济的发展。
我国矿产资源品种多、总量大,但人均占有量仅为世界平均水平的58%,居世界第53位。矿产资源总回采率仅为30%,比世界平均水平低20个百分点.我国人口多,人均耕地少。总耕地居世界第4位,人均不到世界平均水平的40%。
我们国家当前面临的主要问题是发展不足,保护不住。这些问题的产生主要是由于资源环境的制约。党的十七大首次提出了生态文明,这意味着在发展过程当中,出现新情况、新问题,现有的老办法是不能有效解决的,就必须要用新办法才行,新办法就是通过生态文明建设来解决目前存在的这些不足。党的十八大将生态文明建设提升到与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五位一体的战略高度,环境保护节约资源是生态文明建设的根本措施。这就要求我们从实际出发,从我们的身边做起,真正做到环境保护节约资源。
我们去超市购物,几乎每样物品都会随赠一个塑料袋,回到家后,这些塑料袋往往立即被扔进垃圾箱。作为垃圾,塑料袋离开了 我们的家,但是它们并没有在这个世界上消失。更为严重的是塑 料在自然界中上百年不能降解,即使进行焚烧,又会产生有毒气体。仅图一时方便,却把垃圾遗弃给子孙后代。这样做合适吗?德国年轻人正以挎布袋购物为荣,让我们也来追随这种 “绿色时尚”吧;,美国洛杉矶的居民,在1943年发现空气中有一种气体,有时带有黄褐色,刺激人眼疼痛和流泪,这种气体日趋严重,但直到10年后才 找到真正的祸首——汽车。如今,汽车废气的治理已取得相当的成功,但数量的 急剧增长,使汽车仍是城市大气污染的主要来源。制造汽车的过程中也要消耗自然资源,也要排放污染物,汽车还产生噪声等危害。而且日益增加的汽车给城市交通造成重大压力,造成交通拥堵。这些都严重地困扰着我们的生活,而解决的办法之一就是少乘小汽车,提倡乘坐公共汽车;还有就是我们不要过分追求穿着的时尚;杜绝使用一次性用品 ;节约用水用电;拒绝过分包装;不追求手机的快速更新换代;参与环保宣传,做环保志愿者;要认识到草原危机,认识到土地荒漠化等等。对于保护环境,需要做的事情还有很多。
在大家的意识中,也许觉得“十八大”精神离我们很遥远,但是我们做的每一件有利于环境保护节约资源的事都在落实“十八大”精神。
十八大报告中指出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努力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可持续续发展。为了践行十八大精神,我们要做一名环境护卫者,以党的十八大精神为统领,勇当生态文明建设的引领者和。
通过5---6年的实践与研究,此时将生态文明写进报告,时机是成熟的,生态文明与建设美丽中国是相关的。生态文明建设的理论和实践必然会创造出一个美丽中国。美丽中国,国人期待,世人瞩目,目标既定,中国更美丽!
第三篇:建设生态文明,共创美丽中国
建设生态文明,共创美丽中国
PM2.5,一个曾经我们从未听说过的词汇,如今已经成为人们心头的一处痛。出门见不到蓝天,外出必须戴口罩,高速经常关闭,医院呼吸科经常爆满。人类破坏环境,不尊重自然规律,一味地向自然索取,如今,已将曾经生活的天堂变成了地狱。有些人发出了绝望的叹息“在有生之年竟然失去了蓝天”“每天一出门就世面霾伏”。曾经的人们为了些许经济利益不惜以环境破坏为代价,如今,生态失衡已经严重制约了经济的发展,也严重影响了人们的日常生活。沉沉的雾霾之下,治雾霾的紧迫感也在与日俱增。为此,国家环保部公布《重点区域大气污染防治“十二五”规划》,这是我国目前最严格的大气污染防治综合综合性规划。
环境的问题不只局限于大气污染,水资源的破坏,森林的滥砍滥伐,随意引进的外来物种,水电站的疯狂建设都像蝼蚁一样侵蚀着生态环境。青岛市红岛至上马的大片原始海滨盐碱滩涂湿地正在变成国家级高新区,大片滩地正在被成群的挖掘机、大卡车挖土填埋,几天的功夫就变成了厂房,动物及水鸟们的天堂不复存在;无独有偶,位于黄河沿岸的慧源生态园,约700亩原生态的黄河湿地竟被拖拉机开垦翻耕,村民们在此种植的3000多棵杨树有三分之一被毁掉,而在湿地生长着的大片野生柳被毁掉的更是不计其数。
在经济利益的驱使下,人们不惜以生存的环境为代价换取眼前的蝇头小利。我们不禁自问,难道经济利益与环境保护真的不可兼得吗?答案是肯定的。位于鄱阳湖边的共青城市是鄱阳湖生态经济区核心示范区内一个年轻的城市,经济发展和生态保护的压力都很大。近10年来,共青城市引进外科手术中的“微创”理念指导经济社会发展和生态建设,走出了一条独特的生态文明建设之路;随着科技的发展,循环经济被许多人看好,在农村,以前玉米脱了粒,玉米芯就成了废物,大都被农家焚烧,既浪费资源,又污染环境,如今开发了高生物技术,用玉米芯研制出了低聚糖,玉米芯提取木糖醇等产品后还可以将废渣卖给电厂,从而形成了闭合式的循环产业链。
只有尊重自然,才能得到自然的尊重。环境保护的措施势在必行,国家层面要加强对环境破坏的监管力度,完善并细化环境保护的相关法律法规,形成对环境破坏者的有力威慑,加大对其处罚力度,并追究刑事责任;企业方面要不断引进高新技术,充分利用资源,形成闭合式产业链,降低污染,降低能耗,提高产出;媒体方面要加强环境保护的宣传,使民众明白环保的重要性;普通民众也要积极行动起来,培养良好的生活作风,节约资源,从生活中的细节做起。
保护第一,科学规划,合理开发,永续利用,在促进经济社会发展的同时,加强生态建设,走一条独特的生态文明建设之路,为实现伟大的中国梦增添浓墨重彩的一笔。
第四篇:专题四:关注生态文明,建设美丽中国
2014年思品中考热点专题四: 能保证社会主义现代化的顺利实现。
生态文明 美丽中国
马安、关防、景阳备课组 杨凤琴、温艳琴、汪宗全、徐云涛
【热点聚焦】
材料一:十八届三中全会要求:“紧紧围绕建设美丽中国深化生态文明体制改革,加快建立生态文明制度,健全国土空间开发、资源节约利用、生态环境保护的体制机制,推动形成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现代化建设新格局。”
材料二:李克强总理在十二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政府工作报告指出:生态文明建设关系人民生活,关乎民族未来。雾霾天气范围扩大,环境污染矛盾突出,是大自然向粗放发展方式亮起的红灯。必须加强生态环境保护,下决心用硬措施完成硬任务。我们要像对贫困宣战一样,坚决向污染宣战。
材料三:2014年十堰市将坚定不移加强生态文明建设,着力创建国家生态文明示范区,牢固确立生态立市意识,牢固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把生态文明建设融入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既要金山银山,更要绿水青山,推进绿色发展、生态崛起,使生态成为十堰发展的主旋律,绿色成为十堰发展的主色调,培植十堰生态优势,铸造十堰生态品牌,努力建设天蓝地绿、气清水碧的美丽十堰。
材料四:2014年4月2号上午,湖北省碳排放权交易正式启动,今后排污企业如果二氧化碳的排放总量超标,将要在交易市场上花钱买指标。
【考点链接】
1、《地球的叹息》、《中华民族的选择》:科学发展观是坚持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观,促进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和人的全面发展。以人为本就是要把人民的利益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不断满足人们的多父母需求和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全面,就是形成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相互促进,共同发展的格局,协调,时间要统筹城乡协调发展,区域协调发展,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可持续发展,就是要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处理好经济建设,人口增长与资源利用,生态环境保护的关系,推动整个社会走上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发展道路。
2、《中国的道路》:我国面临的严峻的人口资源,环境形势,已经成为影响中华民族生存与发展的重大问题。只有坚持计划生育的基本国策和坚持保护环境和资源的基本国策,才
3、《地球村的烦恼》:中国是个负责任的大国,致力于全球环保事业。【经典习题】
一、选择题
1、减少水污染和大气污染,建设“美丽中国”,下列做法可取的有 ①大力发展公共交通②对排污企业一律关停,只发展零污染产业③开发清洁能源,发展绿色经济④加强对水源地的保护,开展环保宣传和志愿服务活动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③④
2、据有关部门对118个城市连续监测数据显示,约有64%的城市地下水遭受严重污染,33%的地下水受到轻度污染,基本清洁的城市地下水只有3%。这告诉我们
A、当前我国生态环境恶化的趋势已无法遏制
B、我国人均资源占有量少,资源开发利用不尽合理、不够科学
C、面对环境恶化,人类无所作为,只能听之任之
D、应该增强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意识,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
3、据国家电力部门消息,今后普通用户不但能用太阳能、风能等新能源发电装置给自己家供电,还可以将用不完的电卖给国家电网。这种新举措①有利于保护生态环境 ②有利于缓解资源压力③符合可持续发展战略④会改变国有经济地位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4、目前,部分农村和城镇社区出现“生活垃圾围村(镇)”的现象。这种现象造成的危害是①占用土地、污染土壤②污染大气③造成土地沙漠化④传播疾病,影响居民健康
A.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
二、主观题
1、建设全面小康社会为什么将“生态文明”提升到更高的战略层面?
答:①建设生态文明,是关系人民福祉、关乎民族未来的长远大计,体现了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理念。②全面小康是更高水平的小康,包括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五位一体的目标要求。③目前我国人口大量增加、资源过渡消耗、环境污染和生态问题等矛盾极为突出,严重地制约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质量的提高。④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要求,有利于节约资源、保护环境,促进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
2、“五位一体”建设美丽中国,目前遭遇哪些制约性因素?
答:①人口基数大,新增人口多,人口素质偏低;②我国环境污染严重,生态失衡,资源短缺;③我国的科学技术、教育文化水平相比落后,科技创新能力不高;④社会主义制度不够完善,社会主义法律体系不够健全;
3、在我们的生活中还有哪些和建设美丽中国不相符的现象?
答:如乱扔垃圾;水龙头不关,浪费水资源;浪费电的“长明灯”现象;不爱护花草树木;乱砍滥伐,破坏植被;生活污水、工业废水乱排放,水污染严重;捕杀鸟类等野生动物等。
5、怎样建设美丽中国?
答:国家:①坚持科学发展观、可持续发展战略,坚持保护环境、节约资源的基本国策。节能减排、发展循环经济、低碳经济,使经济建设与环境保护相协调;②坚持依法治国,加强环境立法执法,依法保护环境;③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依靠科技创新提高资源利用率,开发新能源,节能减排;④提高公民的法制观念与环保意识;⑤建设资源节约环境友好型社会;⑥建立生态保护区。
社会: 加强社会监督,建立广泛的公众参与制度,树立良好的社会氛围
企业: 加强科技创新和技术革新,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提高企业经营者道德意识;不能把眼前利益与长远利益对立起来„
个人:(1)大力宣传科学发展理念、计划生育、保护环境、保护资源的基本国策;(2)学习环保和节能知识,认识节能和环保的重要性;(2)从身边的节能环保小事做起,自觉履行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的义务,积极参加节能环保的公益活动;(4)树立正确的消费观,注重环保购物,倡导绿色消费;积极参与各种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的宣传活动;不做破坏和污染环境的事,积极同破坏污染环境、浪费资源的行为做斗争。
6、为学校设计几个开展建设“美丽中国”的活动形式,拟定几条宣传标语。答:如①评选“青少年节能减排标兵”活动;②开展废旧物品创意大赛活动;③倡议节日不送纸质贺卡、改送电子贺卡;④推广教科书循环使用活动;增强节约意识;⑥学校采用主题班会、办宣传栏等方式加强对学生的节能减排教育等。
标语如①爱护树木,让我们的环境更美丽;②美丽中国人人共建,中国美丽人人共享等。
7、“建设美丽中国”,你有哪些金点子?
答:(1)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和科教兴国战略,坚持计划生育、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和谐发展之路,促进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
(2)加快科技创新,坚持“开源”和“节流”,开发新能源和替代能源,发展低碳经济。推行清洁生产,提高资源利用率,降低污染物排放,保护环境。
(3)发挥政府的宏观调控作用,加大投入,健全节能环保机制,控制高能耗高污染的企业,加大污染治理和环境保护力度。
(4)加强法制建设,落实节能环保的法律法规,严格执法,强化监督管理。(5)加强宣传教育,提高人们的道德水准,树立节能环保意识,倡导绿色消费,选择文明健康科学的生活方式。
8、我们青少年能为建设生态文明做些什么? 答:
9、向污染宣战有什么意义?
答:①有利于增强人们的节约意识;②有利于保护环境,促进人与自然和谐相处;③有利于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④有利于节约资源,缓解能源紧张等问题。
9、“向污染宣战”你打算怎样做?
答:①在外就餐要打包;②把灯泡换成节能灯,房间无人灯不亮,人走灯灭成习惯;③从现在做起,从点滴做起,从我做起,树立节约意识,倡导节约文明;④节约用纸,双两使用;⑤倡导绿色消费,选用无氟制品,购买无磷洗衣粉,购买环保电池,垃圾分类回收并定期出售等。
10、畅想未来,你认为到2020年我们的“美丽中国”怎样的?
答:经济持续健康发展,人民生活水平全面提高,山清水秀,鸟语花香,绿树成荫,空气清新,环境更加优美,人与自然和谐相处。
第五篇:建设美丽中国 加强生态文明
建设美丽中国,恰逢其时
建设美丽中国,核心就是要按照生态文明要求,通过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实现经济繁荣、生态良好、人民幸福。建设生态文明,实质上就是要建设以资源环境承载力为基础、以自然规律为准则、以可持续发展为目标的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实现人与自然、环境与经济、人与社会的和谐共生。建设生态文明,先进的生态伦理观念是价值取向;发达的生态经济是物质基础;完善的生态制度是重要保障;可靠的生态安全是必保底线;良好的生态环境是根本目的。
建设美丽中国,需要积极探索在发展中保护、在保护中发展的环境保护新道路。环境保护是建设美丽中国的主干线、大舞台和着力点,探索环保新道路是通往美丽中国的一个路标。建设美丽中国,需要构筑全社会共同参与的大格局。建设美丽中国是全社会共同参与、共同建设、共同享有的事业。
建设美丽中国的战略思想一经广大人民群众所掌握,必将产生巨大的物质和精神力量。美丽中国 有你有我你欣赏“乱石穿空,惊涛拍岸”的雄浑,我喜欢“绿杨阴里白沙堤”的婉约。的确,每个人眼中的美丽中国都有不同的版本。
几天来,人们关注美丽中国的概念,也在探讨实现美丽中国美好愿景的路径。有人说政府要多增加环境治理的投入,有人说必须靠发展方式的转变,有人说需要更好的制度建设,这些都很在理,但还有很重要的一点,就是人们行为方式对美丽中国的贡献。其实,大力倡导生态文明,努力建设美丽中国,不仅需要从空间格局、产业结构与生产方式上着力,同样需要人民群众生活方式的改变。
良好的生态环境是任何社会持续发展的根本基础,碧水、蓝天、清新的空气、洁净安全的食物、宜居的生活环境,美丽中国的这些元素,就是我们每个人最基本的需求。
“美丽中国”寓意几多
如果问十八大报告中哪一个新词汇最能激起社会各界的共鸣、最受普通群众欢迎,“美丽中国”无疑会首当其冲。
其实,在日常生活中,“美丽”和“中国”都是最普通不过的字眼,即使在平时偶尔谈起“美丽中国”,人们也不会有过多的关注。但是,在庄严的人民大会堂、在字字珠玑的十八大报告中,通过总书记之口说出这一词汇,“美丽中国”被赋予了新的内涵,蕴藏着多层寓意,发人深思、令人惊喜。
“美丽中国”首重生态文明的自然之美。从“人定胜天”的万丈豪情到“必须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再到可感、可知、可评价的“美丽中国”,说明我们党的执政理念越来越尊重自然,越来越尊重人民感受。改革发展让我们摆脱贫困,我们不要山清水秀却贫穷落后,但是强大富裕环境质量很差同样不是美丽的中国。中华文化最强调天地人的和谐相处,既要金山银山,也要绿水青山——这是百姓对“美丽中国”的最直观解读,十八大报告首次单篇论述“生态文明”,全国党代会报告第一次提出“推进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等等,把生态文明建设摆在总体布局的高度来论述,表明我们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总体布局的认识深化了,也彰显了中华民族对子孙、对世界负责的精神。建设“美丽中国”是生态文明理念的升华
历经60多年建设发展,我国日益走向繁荣富强。毋庸讳言,许多发达国家工业化时期出现的问题也摆在了中国面前。十八大报告中明确指出:面对资源约束趋紧、环境污染严重、生态系统退化的严峻形势,必须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
“我们只有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才能真正促进经济持续健康发展,才能满足人民群众对清新空气、舒适环境的需求,才能真正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
努力走向社会主义生态文明新时代
综观人类文明发展史,人与自然的关系经历了人类依赖自然、畏惧自然再到征服自然的变化。在原始文明时期,人类本身是自然长期进化的结果,始终依存于自然。在农业文明时期,人们敬畏自然,主张顺天应时。到了工业文明时期,人们在改造自然的能力迅速增强的同时,走向了自然的对立面,宣称要战胜和征服自然。这种观念导致对自然无穷无尽的掠夺,可利用资源日益枯竭,生态环境日趋恶化。
建设生态文明,则为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发展指明了路径。
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是生态文明理念的核心思想,也是现阶段生态文明建设必须奉行的原则。面对资源约束趋紧、环境污染形势尚未得到根本性扭转、生态系统退化的严峻形势,我们必须重新审视和协调人与自然的关系,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全局的战略地位。只有树立起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新理念,才能实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实现人的全面发展,实现人与自然和谐的现代化。
用生态文明的力量托起“美丽中国”
生态文明是中国转型发展大势所趋,也是人民过上更美好生活的民心所向,因此,十八大报告中提出“从源头上扭转生态环境恶化趋势”的目标,提出“给自然留下更多修复空间,给农业留下更多良田,给子孙后代留下天蓝、地绿、水净的美好家园”的愿景,才会引起如此强烈而广泛的共鸣,开启新一轮生态文明建设的热潮。
从优化国土空间开发格局到全面促进资源节约,从加大自然生态系统和环境保护力度,到加强生态文明制度建设,展望未来的生态文明建设,我国将更加尊重自然规律,更加依靠发展方式转变,更加突出制度保障,更加重视全民参与。一个有着“天人合一”“道法自然”等文化传统,又对现代工业文明有着深刻省思的民族,将在现代化之路上激发出强大的生态文明力量。
一棵树好栽,而一片森林则不易培育。生态文明重在建设,难在坚持。让我们携起手来,汇聚每一个人的努力,把生态意识体现在日常生活到发展建设的每一个环节,更加自觉地珍爱自然、保护环境,走向生态文明新时代,托起一个山明水秀、天朗气清的美丽中国。[详细]生态文明将开辟人民福祉新境界
生态文明建设的提出乃至其战略地位提升,是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发展规律认识进一步深化、把握进一步科学的结果。一段时期,各地高度重视经济建设,快速做大了社会财富蛋糕,也显著提升了人民生活水平,但同时也带来一些不良后果。表现在生态层面,就是土地、水、能源等资源约束愈发趋紧,生态环境的承载力愈显脆弱。生态环境的破坏,最终损害的是人民群众的根本权益。传统经济发展方式已难以为继,走人与自然、经济与生态和谐发展的道路势在必行。
党的十八大提出“建设生态文明,是关系人民福祉、关乎民族未来的长远大计”,将生态文明建设提到更高的战略地位,体现了党中央对形势的准确判断与超强应对能力,也彰显了以人为本、执政为民的理念,必将增强全党全国人民建设“美丽中国”的信心和决心。
号角既已吹响,行动至关重要。人们期盼,各级党委政府要切实转变发展观念,不断总结过去生态建设的经验教训,采取更加果敢和有力的措施,同时在考核办法、奖惩机制等方面进一步加强生态文明制度建设,确保生态文明建设不要仅停留在口号上,而是贯穿到执政理念和实践中。
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重大意义
生态文明是人类文明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是反映人与自然和谐程度的新型文明形态,体现了人类文明发展理念的重大进步。建设生态文明,不是要放弃工业文明,回到原始的生产生活方式,而是要以资源环境承载能力为基础,以自然规律为准则,以可持续发展、人与自然和谐为目标,建设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社会。
我国经济正处于增长速度换挡期、结构调整阵痛期叠加阶段。我们用几十年的时间走过了西方国家几百年的发展历程,在经济社会发展取得巨大成就的同时,各种矛盾和问题也开始集中显现。我们党把握规律,审时度势,及时作出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战略决策,对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具有重大现实意义和深远历史意义。
我国生态文明建设存在的主要问题
正确认识新时期我国生态文明建设面临的形势,要坚持“两点论”,既要看到成绩,更要看到问题,清醒认识发展阶段不可避免会遇到的问题,高度重视我国生态环境总体恶化的趋势尚未根本扭转。主要表现在:一是能源资源约束强化。人多地少、水资源紧张的问题日益突出,保障能源和重要矿产资源安全的难度越来越大。二是环境污染比较严重。我国相当部分的城市达不到新的空气质量标准。今年春天中东部地区特别是京津冀及周边地区出现较大面积、较长时间、较高污染雾霾天气。东北部分城市秋季也出现严重雾霾天气,影响人民群众的生产生活和身体健康,再次凸显了我国大气污染形势的严峻性。全国江河水系、地下水污染和饮用水安全问题不容忽视,有的地区重金属、土壤污染比较严重。三是生态系统退化问题突出。我国森林覆盖率不高,水土流失、沙漠化土地、退化草原面积比较大,自然湿地萎缩,河湖生态功能退化,生物多样性呈现下降趋势。四是国土开发格局不够合理。总体上存在生产空间偏多、生态空间和生活空间偏少等问题,一些地区由于盲目开发、过度开发、无序开发,已经接近或超过资源环境承载能力的极限。五是应对气候变化面临新的挑战。我国温室气体的排放总量大,减排任务繁重艰巨。六是环境问题带来的社会影响凸显。一些企业违法排污造成环境污染,群众和社会反响比较大。
我国生态环境存在的问题,有着历史的、自然的原因和过程,与我国国情和发展阶段密切相关,是在发展过程中遇到的矛盾和问题,也与我们思想认识和工作不够到位、体制不够健全有关。有的地方在发展中片面追求速度,以牺牲生态环境为代价,换取一时经济增长;相关法律、政策和考核体系还不能适应生态文明建设的要求。我们必须不断加大工作力度,坚决遏制生态环境恶化趋势,使生态环境逐步改善、不断优化。同时也要清醒认识到,解决生态环境问题不可能毕其功于一役,需要经过较长时期艰苦不懈的努力。欧洲的莱茵河重见清澈,英国伦敦摘掉“雾都”帽子,美国洛杉矶的光化学烟雾治理,都经历了数十年时间。我国仍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发展是第一要务,发展仍是解决我国所有问题的关键,而我国底子不厚、财力不强、技术水平不高一时难以改变,因此治理环境污染、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既要坚定信心,也不能急于求成,既要打攻坚战,也要打持久战,需要统一思想认识,坚定不移地积极稳妥推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