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阜阳市妇联参与社会管理和创新工作情况汇报
突出重点 开拓创新
阜阳市妇联积极参与社会管理创新工作
阜阳市妇联
2011年7月
参与社会管理是新形势下党中央赋予群团组织的重要使命,按照中央及上级妇联的要求,阜阳市妇联围绕职能,突出特色,积极探索妇联组织参与社会管理的路径和方法,扎实有序地推进全市妇联组织参与社会管理及其创新工作,现将有关情况汇报如下:
一、发挥优势,妇联组织在参与社会管理创新、做好妇女群众工作的具体实践中彰显特色
(一)围绕中心,服务大局,履行组织服务功能,推动妇女创业 就业。我们把围绕中心、服务大局作为妇联组织参与社会管理和公 共服务的根本任务,围绕“党政所急、妇女所需、妇联所能”,从 教育、培训和服务入手,多形式、多渠道地为妇女就业创业搭建平台。一是开展“春风送岗位”活动,为妇女就业搭建平台。全市各 级妇联联合相关部门共举办招聘会25场,提供就业岗位26980个,帮助8421名妇女实现就业。二是采取自办联办相结合的形式,开展 实用技术培训。二是加大培训力度,提高农村留守妇女科技致富能 力。全市各级妇联组织举办各类实用技术培训班127 期,培训妇女 15125人,着力提高妇女就业创业能力,有效地促进了妇女创业就业。三是开展巾帼示范村创建活动,目前,全市有市级以上“巾帼示范 村”34个,其中省级以上9个。四是积极推进妇女小额担保贷款工 作,截止到去年年底,全市申贷妇女人数182人,申贷资金211万,发放贷款资金199万,已落实财政贴息10.1万。
(二)与时俱进,积极参与,注重从源头参与社会管理,维护妇女权益。我们把维护社会和谐稳定作为妇联组织参与社会管理创 新的基本职责,有效维护妇女儿童合法权益,促进妇女平等行使民主权利、平等参与经济社会发展、平等享有改革发展成果。
1、积极参与全国人大、省人大在阜阳的立法调研及市人大执法督查和执法情况调研座谈,从保护妇女儿童合法权益的角度出发,提出意见和建议。针对未成年人的成长环境,提出了“严格控制校园周围网吧及娱乐场所经营,为未成年人提供一个健康文明的成长环境”的建议。针对老年妇女婚姻生活方面出现的问题,提出了“为老年妇女再婚权力提供法律保障”的建议等,引起市人大的高度关注。
2、加强维权调查研究。市及县市区妇联分别进行了农村妇女学法用法情况的调研、女职工劳动保障情况调研和妇女维权的热点、难点问题调研。形成了《阜阳市妇联关于家庭暴力现状的调研报告》、《关注农村弱势群体、努力构建和谐阜阳》、《家庭暴力的发生、原因及对策》、《关注农村“留守孩子”问题》、《对预防未成年人违法犯罪现状的调查与思考》等调研报告,为参与源头维权,做好了充分准备。
3、强化法制宣传,传播维权理念,优化妇女维权社会环境。利用节日,开展“宣传周”、“宣传月”活动,广泛深入地宣传有关妇女法律、法规、政策。协调阜阳移动、联通、电信三家单位,在“11.25”国际反家暴日期间,通过向12万用户发“反家暴,构建和谐社会”的温情短信,努力使反家暴理念深入人心;在新《妇女权益保障法》颁布实施后,市及颍州、颍上、太和、临泉等县区及时翻印6万余份进行广泛宣传;《信访条例》颁布实施后,我们又积极加大对《信访条例》的宣传教育和培训工作,对妇联系统信访干部进行了集中培训。全市各级妇联深入46个乡镇社区为19560名妇女提供法律服务。调动和发挥主流媒体的作用,营造浓厚的宣传氛围。长期与《颍 州晚报》合作开办《关注妇女权益》栏目,报道妇女权益受侵害突出案件,请业内知名专家进行点评;在广播电台“百姓热线”、“法律热线”等栏目,现场为听众解答问题;电视台播放如反家庭暴力的主题节目等,广泛宣传妇女权益保护法律法规。全市先后印发各类宣传材料10万份,灌制宣传磁带10盘,播放专题教育片10余部,组织法律咨询活动65场,强化了全社会共同维护妇女权益的意识,优化了妇女发展法律环境。
4、创新机制,延长链条,构筑社会化维权工作新格局。一是拓宽社会化维权领域。积极推动市人大牵头成立市妇女儿童工作领导小组,把有关保障妇女权益的法律法规执行情况的调查、检查、视察列入常规工作;建立维护妇女儿童合法权益联席会议制度,定期召开会议,讨论和研究有关涉及妇女儿童权益的重大问题;动员阜阳市女干警联谊会398名会员积极参与处理涉及妇女权益案件45件;推出了创建“零家庭暴力社区”工程,与公安部门配合,建立110家庭暴力报警中心50个,形成制止惩处家庭暴力的打击保护网络;利用市妇女儿童法律援助中心等资源,为65名妇女提供了法律服务。界首市妇联在成立“界首市家庭暴力救助中心”、“家庭暴力报警中心”的基础上,还与公安局联合在全市21个基层派出所成立了“妇女儿童维护站”。二是建设高素质的维权队伍。积极推荐妇联干部竞聘法院人民陪审员力度。全市选聘陪审员181人,经妇联组织推荐的女性41人,被选聘38人(妇联干部17人),占全市总数的21%,妇联人民陪审员队伍的建立拓展了妇女维权工作触角。建立禁毒志愿者队伍。与团市委联合在全市公开招募禁毒志愿者58名,组织志愿者到临泉县戒毒所开展亲情帮教活动,深入全市各大娱乐场所及社区悬挂标语,散发禁毒资料,宣传禁毒知识,努力构筑禁毒第一道防线。积极发挥维权志愿者队伍力量。目前全市共有妇联 维权志愿者458人,这支队伍成立至今,一直致力于传播维权理念、宣传法律知识、维护妇女合法权益、伸张公平正义、促进社会和谐等,为阜阳市妇女维权事业的发展起到了良好的推动作用,得到上级领导和广大群众的一致认可。
5、推动实事化维权成效显著。深入开展平安家庭创建活动,积极与综治部门合作,将平安家庭创建活动纳入平安阜阳的创建考核体系,在全市开展新一轮的平安家庭示范的创建活动。全市共评选平安家庭1.8万多户,创建平安家庭示范社区(村)30个。不断畅通信访渠道,认真落实个案维权,对社会影响大,严重侵害妇女权益的典型个案,进行追踪维权,积极协调相关部门依法处理,并与新闻媒体联系,进行全程跟踪报道,依法维护妇女的合法权益。2010年,共接待处理来信来访案件533件,办结率达98%,其中市妇联接待处理来信来访案件136件,办结136件。
(三)关注弱势群体、实施“妇女关爱行动”,着力为留守妇女儿童办好事、解难事。促进妇女儿童发展是妇联组织参与社会管理工作的重中之重,我们按照“得实惠、普受惠、长受惠”的工作要求,以项目为依托,积极解决妇女群众最关心、最现实、最直接的利益问题,保障广大妇女儿童平等享受社会资源和公共服务。一是开展“实施关爱行动,温暖千家万户”活动。联合广东富迪健康科技慈善基金会,为全市近百个贫困家庭的妇女儿童送去了价值8万余元的善款和物质。联合玛利亚妇女专科医院联合开展“五月馨香,健康送贫困母亲大篷车”公益体检活动,为五十多名贫困妈妈每人送去价值两百元的免费妇科体检。与友好医院联合开展女性健康检查活动,使9669多名妇女接受了免费妇科体检。为建立一个社会各界参与、支持阜阳妇女儿童事业发展和关爱救助妇女儿童的长效机制和工作平台,市妇联2010年筹备成立了阜阳市妇女儿童发展协会,目前该协会已承接香港智行基金会资助学生项目,接受资助学费6万余元,物资价值6万余元,联合有关爱心企业积极开展爱心助学活动,筹集资金11万元资助70余名女大学生;二是实施留守儿童民生工程暨农村留守儿童活动室建设项目。全市52个留守儿童活动室已陆续建成开放,招募活动室志愿者、爱心小伙伴队伍,精心制作万余份留守流动儿童活动室宣传课程表,发放给每一位到活动室的儿童,开辟植物、花卉科普园、观察角、绘画角、作文园地、技能培训等项目,让留守流动儿童活动室真正成为孩子们快乐的第二课堂;三是扎实开展“春蕾计划”助学活动。联合广东昊悍锁业开展爱心助学活动,筹集资金5万元资助50名贫困家庭的女大学生。2010年全市各级妇联积极筹募爱心资金41.59万元,652名女童得以继续学业,保障了贫困女童的受教育权;四是依托项目服务妇女儿童。实施对妇女开展艾滋病防治面对面宣传教育活动、中国温暖121关注艾滋病致孤儿童万户爱心家庭行动、降低孕产妇死亡率和消除新生儿破伤风项目、健康宝贝课堂热线项目、弱视儿童专项基金项目、中国预防以劳动剥削为目的的拐卖女童和青年妇女项目、免费婚检和两癌检查等妇女儿童维权发展项目。
(四)以“五好文明家庭”创建活动为抓手,积极参与省级文明城市创建。一是加大五好文明家庭创建评选工作。先后制定下发《阜阳市深入推进五好文明家庭创建活动实施意见》、《关于在全市开展万户五好文明家庭创建活动的通知》和《关于明确阜阳市五好文明家庭创建活动协调小组成员及各成员单位联络员的通知》等,使创建活动与创建省级文明城市紧密结合,同步发展。召开了全市五好文明家庭创建暨家庭美德宣传教育工作推进会议,完成城区创建区级以上(含区级)文明家庭46700户,创建市级文明家庭5000户。二是在全市干部职工、城乡居民中深入开展家庭美德宣传、实 践活动,努力使家庭美德知识家喻户晓,人人皆知。市妇联在《阜阳日报》、《颍州晚报》、阜阳电视台上向全市家庭发出了《践行家庭美德,创建文明城市》的倡议书;市电视台、市广播电台每天在新闻节目前后播出一条家庭美德行为规范以及宣传口号;利用手机、小灵通等通讯工具定期发送以家庭美德为主要内容的短信。各级妇联组织在辖区内的繁华地段,机关、企事业单位、学校和街道社区以及村(居)委会等,悬挂横幅,张贴以宣传家庭美德知识为主的宣传标语。颍州区妇联还通过小学生将家庭美德20字宣传单派发给各家庭,引导广大家庭成员做家庭美德建设的实践者。
二、妇联参与社会管理创新工作存在的问题
我市妇联在参与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中做出了积极的探索,服务了更多的妇女和儿童,同时也提高了妇联的影响力和号召力,但是面对新的形势和要求,妇联在参与社会管理和创新工作方面还存在以下问题:
1、参与能力有待进一步提升。妇联干部尤其农村妇代会主任受文化程度低,自身知识结构单一,信息相对落后,政策掌握得不深,工作思路不宽等主客观因素的制约,在宣传、教育、引导妇女等方面能力不足,在引导妇女更新观念、提高技能、自觉维权等方面相对作用不够,导致参与社会管理创新的水平不高,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妇联职能的发挥。
2、工作机制有待进一步健全。妇女分布广、流动性强,妇女群众需求逐渐分层次、多样化,对妇联组织的设臵布局和运行模式、妇女群众工作的方式方法、服务妇女的手段渠道、妇联干部的群众工作能力都提出了新的挑战和要求,需要进一步探索党委政府认可、社会认同、妇女群众欢迎,更具效率和效益的工作机制和途径。
3、工作思路有待进一步创新。新形势下,社会管理工作面临许 多新情况新问题,也对妇女工作提出新的更高的要求。特别是妇女群众工作对象、内容以及环境的变化为妇女工作带来新的挑战。妇联组织需要不断创新思路和方式方法更好地参与到社会管理之中。
三、对妇联组织参与社会管理和创新工作的思考
妇女工作是党的群众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而群众工作是社会管理的基础性、经常性、根本性工作。因此,妇联组织在参与社会管理过程中有其独特的作用和优势。关于妇联组织如何更好地参与社会管理及其创新有如下几点思考:
1、积极争取党委重视,切实加强领导,创造妇联组织参与社会管理创新的良好环境。要积极争取各级党委把妇联工作纳入重要议事日程,定期听取工作汇报,及时研究妇女工作,帮助解决实际困难;要将基层妇女组织建设纳入党的基层组织配套建设中,不断巩固健全基层妇女组织。要确保乡(镇)、村(委、社区)妇女组织的独立性。乡(镇)妇联要配备专职妇联主席,充分利用村“两委”换届契机,推进村妇代会主任进“两委”的比例;要在制定经济和社会发展政策过程中,充分考虑妇女的具体利益,建立和完善促进妇女发展的政策体系;要加大对妇女儿童事业的投入,保证妇联组织的行政经费、业务活动和事业发展经费,并列入各级财政预算。各级政府对公益性、社会性、专业性、服务性的妇女儿童事业要加大投入力度,并纳入社会事业发展规划,切实加强妇女儿童活动阵地及配套设施建设,每年为妇女儿童办几件实事、好事,为妇联组织参与社会管理创新,做好新形势下妇女群众工作创造良好的环境。
2、加强队伍建设,提高综合素质,增强妇联组织参与社会管理创新的能力。加强妇联干部的素质能力建设,着重提高妇联干部的自主创新能力,提高社会工作专业化水平。要更新妇联干部的传统工作理念,激励妇联干部转变传统的思维方式和工作方法,找准新 形势下的工作结合点和切入点。要加强妇联干部的职业素养培训。通过开展社会工作专业知识和现代社会管理、公共服务理念和方法的教育培训及实践锻炼,不断提高妇联组织的专业化社会服务水平。要坚持把创先争优活动与妇女工作实践相结合,以组织创先进、党员争优秀、群众得实惠为工作目标,激励带动各界妇女在工作中争先进、做表率,展现妇联组织的工作理念和服务意识,提升妇联组织参与社会管理创新的能力。
3、创新工作理念,完善工作机制,增强妇联组织参与社会管理创新的实效性。妇联组织要破除思维定式,创新工作理念,积极探索和建立社会化、项目化运作机制,以集中更多的力量为妇女儿童办好事、办实事、办大事。一是要建立项目承接机制。把握市场需求,协调社会资源,通过政府委托和自主开发等形式,积极主动承接政府授权的一些如下岗女工培训项目、职业技能免费培训项目、文明礼仪培训项目等社会公共管理和服务的项目,打造形成一批为妇女儿童服务的公共产品。二是要完善项目合作机制。妇联是群团组织,资源有限。如何突破这一“瓶颈”,最大限度地拉长工作“短腿”,要通过向党委政府各有关部门借力,解决这一难题。对于政府委托的项目,妇联组织可以单独组织实施,也可以与其他社团和科研机构、企事业单位联合组织实施,吸纳不同知识结构、不同经历阅历、不同需求视角的志愿者融入到妇女发展项目的实施和研究中,发挥各自优势,建立互惠、双赢的合作模式,开拓妇女工作新天地。
第二篇:仙桃市妇联参与社会管理与创新的探索与实践
仙桃市妇联参与社会管理与创新的探索与实践
创新是推动事业发展的动力和源泉。只有不断创新,才能开创工作新局面,才能更好地发挥群团组织优势,真正成为党和政府联系广大妇女群众的桥梁和纽带。社会管理说到底是对人的服务和管理,根本在群众,群众工作最大的两个特征就是为民和惟实。当前,新的形势下为妇联工作带来各种机遇和挑战,一方面,群众需求多元化、个性化,另一方面,妇联事多人少经费不足。如何破解妇联工作繁杂散的难题,更好地为妇女儿童服务,就要像梁主席说的那样,要创新工作理念,创新工作方式、方法,引入项目化运作理念,以项目化、市场化方法支撑和推进妇联参与社会管理创新实践,引导妇联工作由“活动型”向“项目型”转变。
一是要找准项目。如何选准项目,首先要明确“一个定位”:即要按照“党政所急、妇女所需、市场所缺、妇联所能”的原则,把服务妇女儿童、解决她们的实际需求放在核心位置。其次要把握“两个关键”,即一是要紧贴中心,紧贴妇女,主动作为,但不能满把抓,要有所为有所不为;二是要系统谋划,科学安排,分类实施,有序推进。目前妇联系统的三大行动(妇女创业就业行动、妇女健身行动、关爱行动)都是妇联组织通过项目化的运作方式参与社会管理的有效实践。近年来,我市妇联紧扣市委工作大局,以促进妇女发展、维护妇女权益、关爱留守儿童为重点,立足家庭传统工作领域,面向社区深入开掘,探索实施了一个项目——木兰花综合服务中心项目,重点
开展了三项服务:家政服务、维权服务、少儿托管服务。家政服务主要是依托木兰花家政服务公司和培训学校,加强家政服务培训,搭建家政市场供需的联络平台,推进妇女就业;维权服务主要是依托12338维权热线,整合公检法司资源,搭建一条绿色维权服务通道,为受害妇女提供法律咨询、司法调解、法律援助、代理诉讼、心理辅导等维权服务,发展壮大法律服务志愿者团队,深入社区和家庭开展多种形式的法律宣传和互助帮困活动;少儿托管主要是结合家庭教育、社区亲子教育活动,充分发挥社区家庭志愿者的力量,对农村留守儿童生活上细心照顾、学习上悉心指导、心理上耐心引导,借助市、镇、村三级基层妇女组织网络,辐射周边镇办和社区,构筑全方位的少儿托管服务网络。
二是要长效管用。一个项目能不能深入持久地开展,人财物是基本保障。如何做到长效管用,就是要开放协调,要善于借势、借力、借机,聚力发展,合力推进。具体可以通过三种途径:一是挖掘现有资源。各地都在探索留守儿童校外教育和管理,我认为可以利用现有资源,开展留守儿童的校外托管项目。比如农村村部的党员活动室可以作为开展留守儿童教育的校外课堂,用于党员远程教育的电教设备可以作为视听设备,村部的篮球场、乒乓球场可作为孩子们的活动场所,退休的民办教师和村小撤并解散后的代课老师可以作为孩子们的课业辅导老师等等,充分挖掘利用这些资源,大大减少了托管项目的投资成本。二是巧借部门之势。在实施12338绿色维权服务
项目中,为了更直接有效地维护涉法涉诉案件中的妇女儿童合法权益,我们与市司法局法律援助中心联系沟通达成合作意向,将该中心下辖的15家镇级援助中心服务站纳入绿色维权服务通道,公开地址、电话、联系人,按照服务的内容、妇女的需求,借助他们的阵地、业务、政策优势,实现“一网式办公、一站式服务、一案制办结”,有效解决了妇联参与维权职能不强、手段不硬、有心无力的难题。三是积极争取政策支持。我们深深感到,政策带来的每一次强劲驱动,都筑就了妇女工作和妇女发展新的坚实支点。虽然政策空间较难突破,但一旦冲破瓶颈,就能解决长期性、普遍性的问题。作为中间层面的市级妇联,处于承上启下的位置,既要认真贯彻落实好上级妇联的任务和要求,又要注重从政策层面为妇女权益维护和基层妇联开展工作提供更多的支持和帮助。省委、省政府出台了《关于加强社会建设、创新社会管理的若干意见》,这份文件的含金量非常高,我们要认真研究,积极争取。比如向劳动部门争取公益性岗位,积极参与劳动、农业、商务部门的培训工程等。
三是要先行先试。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为我们妇联工作搭建了新的平台。我们一定要抢抓机遇,敢为人先,先行先试,突显妇联特色,以作为求地位,以能力求发展,力求到达三种效果:一是党委认可,赋予工作职能。妇联在参与社会管理的思路上,不能被动地等待政府让渡、转移部分妇女儿童事务。过去很多边缘性工作职责或模糊或交叉,只有我们先行先做,有效果了,出成绩了,群众满意了,领导认可了,政府就会放
心地把职能赋予我们、把任务交给我们。2008年,我们瞄准家政市场,成立了家政服务部、家政培训中心和家政联盟,开展家政从业人员培训、规范家政服务市场,填补了家政行业管理的空白。直到2009年家政行业管理才归口商务部门,由于我们提早介入,主动作为,形成了一套成熟可行的工作机制,市商务部门将家政管理和项目统一打包授权我们妇联。2011年,市政府更明确要求由妇联牵头完成培训2000名家政从业人员的工作任务,并将之作为市政府十件实事之一写入政府工作报告。二是社会关注,资源向妇联项目集聚。项目做好了,做出影响了,做出了品牌,社会关注度就会提高,社会资源就会向项目集聚。由我们妇联牵头的家政由最初6家组成的家政联盟发展到现在由20多家公司组成的家政协会,少儿托管由最初的妇联一家独撑发展到现在社会资本纷纷要求加盟,业务不断向周边镇办、村居辐射和延伸。三是效果显著,惠及广大妇女儿童。先行先试,试验的过程就是为妇女儿童服务的过程,试验成功了,成果也会惠及广大妇女儿童。2010年,妇联通过家政培训学校培训家政从业妇女500人,全部实现就业,就业率100%;创办少儿托管站点6个,托管少儿学生近600人,有效解除了外出务工人员、流动家庭的后顾之忧,优化了留守流动儿童校外成长环境。12338法律维权服务热线开通以来,专门聘请了兼职律师3名,心理咨询师1名,接线员2名,接待员1名,接听服务热线39条,接待信访48人次,心理咨询13人次,法律咨询20人次,法律援助5人。
第三篇:北京市妇联组织参与社会管理及其创新推进社会建设工作意见
北京市妇联组织参与社会管理及其创新推进社会建设工作意见
(征求意见稿)
时间:2011-09-15来源:市妇联社会工作部点击:1819次
为全面落实全国妇联参与社会管理及其创新工作会议和《中共北京市委北京市人民政府关于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全面推进社会建设的若干意见》精神,结合北京市妇联实际,就参与社会管理及其创新制定如下工作意见:
一、充分认识妇联组织参与社会管理及其创新的重要意义
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是推进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必然要求,是维护最广大人民群众根本利益的必然要求,是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和巩固党的执政地位的必然要求。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是推动首都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的重大战略任务。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是新时期党和国家对妇联组织提出的新要求,是妇女群众对妇女组织的新期盼,也是妇联组织的职能所在。
(一)社会管理及其创新为妇联组织提供了新的发展机遇
当前首都发展既处于重要战略机遇期,又处于社会矛盾的凸显期,社会结构深刻变动,妇女利益需求呈现多元化特征,妇女的思想观念深刻变化,对妇女组织参与社会管理创新提出了新要求。中央把群众工作作为社会管理的基础性、经常性、根本性工作,把工青妇等人民团体作为社会管理创新的重要力量,突出强调要支持工青妇等人民团体参与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北京市不断创新体制机制,进一步完善“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同、公众参与”的社会管理格局,明确要求发挥工青妇等人民团体的职能,做好组织群众、引导群众、服务群众、维护群众合法权益的职责,协助党和政府做好社会服务管理工作。妇联组织必须顺应党和政府的新要求和妇女群众的新期待,积极参与社会管理创新,不断探索、开拓创新,为巩固党的领导和执政的思想基础、工作基础、群众基础和社会基础作贡献。
(二)社会管理及其创新为妇联组织搭建了新的发展平台
社会管理创新最本质的理念是实现对人的管理和服务,归根结底是群众工作。这将给妇女工作提供更大的工作平台和更广阔的发展空间,有利于妇联组织更好地发挥和巩固自身组织机构完善,与社会各阶层、各妇女组织联谊广泛,妇女群众工作基础扎实的优势。妇联组织以家庭为载体,拓展社区工作,可以有效引导和服务各类妇女组织的发展,在社会管理创新中发挥不可或缺、不可替代的作用。
(三)社会管理及其创新为妇联组织指明了新的发展方向
胡锦涛总书记在谈到社会管理创新中强调,加强和完善社会管理格局,要支持人民团体参与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要进一步加强和完善党和政府主导的维护群众权益机制。妇联组织要立足自身职能,进一步加强自身建设,强化参与社会管理创新的能力;进一步加强和完善党和政府主导的维护群众权益机制,形成科学有效的利益协调机制、诉求表达机制、矛盾调处机制、权益保障机制,统筹协调各方面利益关系;进一步加强社会矛盾源头治理,切实维护好广大妇女儿童的合法权益。
二、明确妇联组织参与社会管理及其创新工作的指导思想与基本原则
(一)指导思想
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认真学习贯彻党的十七届四中、五中全会精神、市委十届九次全会精神和市委常委会的指示精神,紧紧围绕首都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和中国特色世界城市建设大局,牢牢把握最大限度激发社会活力、最大限度增加和谐因素、最大限度减少不和谐因素的总要求,顺应广大妇女群众过上更好生活的新期待,以解决关乎妇女群众切身利益与影响社会和谐的突出问题为突破口,以完善社会服务为重点,以创新社会管理为动力,以动员社会参与为基础,以优化社会环境为保障,以构建社会和谐为目标,建设具有时代特征和首都特点、符合妇女需求的社会管理及其创新工作体系。
(二)基本原则
坚持以人为本,服务为先。把完善服务、让妇女群众满意作为出发点和落脚点,寓管理于服务之中,在改进服务中加强社会管理,让社会管理及其创新成果惠及广大人民群众。
坚持改革创新,完善制度。把“延伸、拓展、整合、创新”作为基本工作思路,把体制创新、制度建设作为根本动力和基本保障,建立长效机制,实现服务妇女群体最大化、妇女受益实惠化的工作目标。
坚持统筹协调,整体推进。把综合协调、全面推进作为基本工作方法,坚持科学规划、系统设计、由点到面、整体推进妇联组织的社会管理及其创新工作。
坚持重心下移,立足基层。把加强基层建设作为妇联组织参与社会管理及其创新工作的重点,健全基层组织,壮大基层力量,整合基层资源,强化基础工作,夯实妇联组织参与社会管理创新的基石。
三、准确把握妇联组织参与社会管理及其创新工作的目标和任务
社会管理及其创新的基本落脚点是人,妇联组织参与社会管理创新的最终目的是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广大妇女群众的根本利益。妇联组织要以服务妇女为核心,以“枢纽型”社会组织建设为依据,以妇联特色活动为载体,实现政府服务社会化人群覆盖最大化、妇女受益实惠化的工作目标。
(一)健全维权机制,在妇女权益保护中有效发挥“稳定器”作用
构建立体式、网格化、联动性社会化维权服务体系,畅通妇女群众利益诉求表达、权益保障渠道,强化维权服务职能。推动妇女权益保障政策法律体系的完善,实现维权服务在源头;夯实基层基础,实现维权服务在基层;不断满足妇女群众维权服务的个性化需求,实现维权服务在身边的工作目标。
(二)引领妇女发展,在推进创业就业中有效发挥“孵化器”作用
就业是民生之本,是妇女最基本的生存权和发展权。各级妇联组织在推动妇女创业就业工作中应围绕积极争取政策扶持、多方协调社会资源、及时了解妇女发展诉求、提高妇女创业就业能力、营造良好社会环境等方面积极开展工作。以“双学双比”、“巾帼建功”活动为载体,继续开展促进首都妇女创业就业“四项”行动,深化“巧娘工作室”创建工作,从而稳步推动妇女创业就业,促进妇女发展。
(三)推进家庭建设,在促进社会和谐中有效发挥“调节器”作用
全面实施《北京市和谐家庭行动计划(2010-2012年)》。动员以北京市家庭建设促进会为主的社会组织,着力打造和谐家庭建设工作品牌,深化家庭美德、家庭文化、家庭教育,以和谐家庭建设促进社区和谐、社会和谐。
(四)加大救助力度,在扶助弱势群体中有效发挥“助推器”作用
加大对特殊群体的帮扶救助工作,积极争取党政资源,整合社会资源,积极打造全新慈善公益平台,开展形式多样的帮扶救助行动,为困难妇女儿童办好事、做实事、解难事。
(五)抓基层打基础,在凝聚妇女群众中有效发挥“聚力器”作用
坚持在巩固和壮大农村、社区等妇联传统领域基层组织的基础上,因地制宜地创新妇联基层组织设置形式,探索在流动人口聚居地、经济合作组织、行业协会、社会组织中建立妇联基层组织,延伸基层妇联组织的覆盖面,实现“情况掌握在基层、问题解决在基层、矛盾化解在基层、工作推动在基层、感情融洽在基层”,切实打牢组织基础。
四、创新社会服务方式,提升参与社会管理能力
社会管理及其创新工作本质上是群众工作方式方法的创新,是对人的管理和服务方法的创新。妇联组织参与社会管理及其创新,最重要的就是要做好服务。
(一)创新联系妇女方式,服务于把握和反映妇女群众利益诉求
切实加强妇女需求调研。将深入基层开展妇女需求调研的工作制度化,定期开展妇女需求专题调研;充分发挥妇联执委、妇女代表等骨干力量的作用,建立妇女民情调查员、信息员队伍,落实妇女舆情信息直报点制度,通过各种渠道,快捷准确地搜集、传递妇女的思想动态和利益诉求。
完善妇女利益诉求表达机制。调查了解妇女儿童的利益问题是开展服务的源头所在,在继续开展妇女需求专题调研的基础上,建立妇女民情调查员、信息员队伍,发挥妇女热线及信访窗口的作用,充分利用网络等新媒体在了解妇情民意方面的优势,拓展博客、微博等新载体,利用Email、QQ、手机短信等形式,形成集调查、问策、咨询和舆情监测等功能为一体的了解妇女发展意愿、维权需求和生活难题的网络平台。
(二)创新思想教育方法,服务于疏导妇女情绪、化解社会矛盾工作
建立与妇女群众经常性的沟通交流制度,组织妇联干部定期、定向、定任务地进村入户,与妇女面对面、手拉手沟通,实现与妇女群众“零距离”;在“妇女之家”全覆盖的基础上,发挥建在农村和社区的“妇女之家”的“悄悄话室”、“家庭方圆驿站”、“心理咨询室”等的作用,随时为妇女化解困惑、疏导情绪、调适婚姻家庭关系。
积极推进和谐家庭创建六大行动,即低碳生活——绿色家庭创建行动、家有书香——学习型家庭创建行动、维权服务——平安家庭创建行动、以文化人——家庭文化倡扬行动、心手相牵——家庭互助帮扶行动、拓展平台——家庭服务推进行动,从而稳步推进和谐家庭建设。加大对老妇救会主任、生活贫困“三八”红旗奖章获得者、单亲困难母亲、纯老年人贫困妇女、农村贫困家庭等特殊困难群体的帮扶救助力度,围绕暖流行动、绿叶行动、巾帼创业基金等公益活动,扎实开展关爱帮扶工作,提高思想教育工作实效性。
(三)创新维权服务手段,服务于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妇女群众利益
牢固树立大维权的工作理念。切实把保障妇女儿童权益落实到妇联各项工作之中,着力把不同层面妇女各方面的利益关系统筹、协调好。大力宣传和实施《北京市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妇女权益保障法>办法》,推动北京市“十二五”时期妇女儿童发展规划的有关任务落实。加强维权工作机制建设。健全妇女舆情监测机制、维权预警机制、矛盾排查调处机制和应急干预机制,及时捕捉涉及妇女儿童权益的苗头性、倾向性、潜在性问题,以迅速有效的工作主动引导舆论,化解社会矛盾。
加强与有关部门、执法单位的协调联动。加强维权干部队伍建设,发挥好妇联系统人民陪审员、劳动保障监督员的作用,探索矛盾化解新手段,壮大巾帼维权志愿服务队伍,提升维权服务的水平。
(四)创新妇女参与模式,服务于妇女群众自我管理、自我服务和自我发展
广泛动员,促进社会协同。充分发挥“枢纽型”社会组织的职能,广泛联系社会组织,在横向上实现工作最大限度覆盖,在纵向上形成“枢纽型”机制的联动。从解决妇女儿童民生、维护妇女儿童合法权益等方面,重点推进服务型、公益型妇女社会组织的发展。开展多形式培训,提高女性社会组织的生存和活动能力。搭建平台开展服务民生行动,发挥社会组织优势。
拓展渠道,推进妇女参与。进一步推动女性进农村和社区“两委”,发挥女性在基层群众自治中的作用,把农村和社区各类妇女骨干组织起来,发挥“妇女之家””、“姐妹驿站”等工作平台的作用,定期议事,为基层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出谋划策,提高妇女有序政治参与的热情和民主管理的意识。深入推进巾帼志愿服务活动,根据巾帼志愿者的意愿和特长,按照服务对象、服务内容、服务形式的不同,分别组建各种类型的巾帼志愿服务队伍,使不同年龄、不同爱好、不同身份、不同层面的妇女在社区都能找到乐于参加的巾帼志愿服务活动。
(五)创新工作活动载体,服务于提升社会管理创新工作效果
加强阵地建设,发挥北京市妇女儿童社会服务中心的示范引领和辐射带动作用,将区县妇女儿童活动中心等妇女儿童公共服务机构作为重要载体,建好“妇女之家””、“巧娘工作室”、“姐妹驿站”、“流动妇女平安之家”等阵地,开发专业服务课程,规范服务标准,强化管理体系建设,创新形式发挥其在社会管理及其创新领域的阵地功能。
充分发挥“妇女之家”在社会管理创新中的作用。加大建设“妇女之家”的力度,做到有人管事、有钱办事、有场议事,争取各种资源和条件,推进 “妇女之家”的软硬件设施建设。围绕解决妇女创业就业、化解社会矛盾、维护妇女权益、帮扶救助弱势妇女群体等妇女儿童需求中的突出问题和家庭多层次、多角度的现实需求,设计服务项目,明确目标,有针对性、有重点地引进服务资源进入“妇女之家”,提供妇女儿童急需的各类服务。用好政府资源,积极承接政府项目;拓展社会资源,大力引进社会化服务项目。在参与社会管理创新中彰显“坚强阵地”和“温暖之家”的生机与活力。
五、加大保障力度,全面推进社会管理及其创新工作
从思想、组织、队伍、政策等方面加大对社会管理及其创新工作的保障力度,切实提高妇联组织社会管理及其创新工作的科学化水平。
(一)推进妇女工作领域社会组织的党建工作
加快推动妇女工作领域社会组织党的建设,推进“枢纽型”社会组织党建工作机制建设,形成分类管理、分级负责和党建与业务一起抓的工作局面。充分发挥党建引领作用,深化创先争优活动,全面推行基层党员承诺制,扎实推进领航、聚力、先锋“三大工程”,以党组织和党的工作全覆盖推进社会领域服务管理的全覆盖,不断推动社会服务管理及其创新。
(二)完善妇联组织社会管理及其创新工作领导机制
建立市、区两级妇联组织社会管理及其创新工作体系,建立并完善妇联组织社会管理及其创新工作领导机制和社会工作者队伍,在市妇联层面成立北京市妇联社会管理及其创新工作领导小组和社会工作部,并将领导小组的办公室设在社会工作部,在区县设立对应的妇联组织社会管理及其创新领导小组和专门的工作人员队伍。
(三)提升妇联组织社会管理及其创新工作队伍水平
建立健全基层的社会工作者队伍,适时引进专业社会工作者队伍,推进社会工作者的专业化和职业化;加强社会工作志愿者管理体系建设,促进巾帼志愿者服务常态化和规范化,推动北京金玫瑰志愿服务行动的实施,立足社区、面向家庭、见诸日常、细致入微地开展各类志愿服务;以家庭建设为中心建立社会工作者和专业志愿者社会组织的联动机制,切实提高社会工作水平和志愿服务成效。通过培训、座谈、交流等方式提高社会管理及其创新工作队伍的工作能力。
(四)多渠道争取社会管理及其创新工作条件和资源
积极争取和创造条件,将改善妇女儿童民生的工作纳入各级党委和政府加强社会建设的目标任务体系,争取政府赋权,争取资源配置,充分用好党和政府赋予妇联组织的资源和条件。根据妇女儿童的自身发展需求,提升项目设计能力,加大政府购买社会组织服务,广泛整合社会资源,打造覆盖面广、影响力大、公信力强的服务品牌,让更多的妇女儿童共享首都改革发展的成果。
第四篇:社会管理创新工作汇报
西华镇社会管理创新工作汇报
全县社会管理创新综合试点工作启动后,镇党委、政府高度重视,严格按照要求,积极探索社会管理方面的新办法、新措施、新思路,努力提升社会管理和建设水平,不断促进社会和谐,全镇社会管理创新工作取得了较好的成效。
一、提高思想认识,加强组织领导。6月29日全县社会管理创新试点工作动员大会后,镇上高度重视,严格按照县委、县政府的安排部署,召开了专题会议,认真学习讨论,使大家充分认识到了社会管理创新工作的重要性、必要性和紧迫性。同时,成立由主要领导任组长、分管领导任副组长、其他班子成员及职能部门负责人为组员的社会管理创新工作领导小组,组建了办公室,为全镇社会管理创新工作有序开展奠定了坚实的组织基础。
二、强化舆论宣传,营造工作氛围。通过张贴宣传标语、制作广告牌,书写宣传橱窗、办黑板报、无线调频广播等多种宣传方式,对开展社会管理创新工作的重要意义等内容进行了深入广泛的宣传,使全镇上下对开展社会管理创新工作有了深刻的理解和认识,为工作开展创造了深厚的氛围。
三、创新工作载体,典型示范带动。社会管理创新重点在管人,在认真调研镇情实际的基础上,我们认真总结提炼,在全镇深入开展了“六大典型培育”工作。一是在“五
村联创” “和谐五星”创建评选活动上树典型。严格按照县上安排,在全镇14个村(社区)开展了“五村联创”“和谐五星”创建评选活动。目前,以王寨、裕民等村为重点的“五村联创”创建活动正在扎实有序的推进,并取得了明显成效,和谐五星参评户达2241户,占全镇总户数的40%,已评出星级户368户;二是在社区人口网格化管理上树典型。全面推进全员人口信息网格化管理工作,建立了“以户管人”的工作机制,按照“准、详、实”的要求,开展人口网格化管理建设工作。目前,全镇13个村委会,1个社区所涉及的86副图已全部绘制结束,到户信息链接全面通过审核,全镇 “以户管人”的工作机制全面建立;三是在留守妇女之家建设及农村留守儿童管理上树典型。组建了留守妇女志愿者服务队和“种植、养殖、美洁家园、女红、服务”五个互助组,有效破解了留守妇女在生产生活中的实际困难;积极开展各类农村实用技能培训和“心连心”结对帮带活动,使留守妇女学到了一技之长,为她们今后的生活打下了一定的基础。成立了由主要领导任组长的“关爱农村留守儿童领导小组”,制定了关爱行动实施方案,在教师与留守儿童之间结成了“爱心妈妈”、“代理家长”帮扶对子,开展了“语文、数学、英语、书法绘画、娱乐、手工制作”等课外娱乐活动,充分发挥了学生特长,有效解决了留守儿童在教育、心理、健康、人身安全等方面的难题,给留守儿童提供一个安全稳定的学习、生活、娱乐场所,搭建一个与老师、家长、监护人沟通、交流的互动平台,有效消除了社会不稳定因素;四是在“五镇一区”技防设施视频监控系统建设上树典型。筹资20余万元,在镇区境内安装技防设施14个,在重要路段卡口、重点要害部位架设视频监控11个,全镇初步形成了重点路段技防设施的全覆盖,有效改善了全镇的治安环境,为群众生产生活创造了安全的环境;五是在基层综治维稳中心及村、社区、企业综治室建设上树典型。按照县上要求,在全镇14个村(社区)组建了标准化综治室,确定了专职工作人员,进一步加强了村民调综治干部的培训教育和管理工作,充分发挥综治专干的工作职能,定期对全村治安综治工作进行检查,对一些不稳定的因素进行及时排查化解,确保了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镇;六是在平安便民服务上树典型。扎实开展了“法律七进”活动,对涉及农村的《婚姻法》、《未成年人保护法》及防邪、禁毒等方面的法律法规进行了深入的宣传教育,镇综治办、司法所、派出所定期深入各村开展重大社会矛盾和积案化解攻坚活动,按照“治安联防、矛盾联调、邪毒联治、法制联学、困难联帮”的原则,认真开展了“十户五联”活动,建立了“中心户长”工作责任制,真正达到了治安综合治理村不漏社、社不漏户,有效地保证了农村社会和谐稳定。同时,我们为每个干部下发了民情日记,为每户群众下发了民情联系卡,既方便干部联系群众,又破
解了群众找人难、办事难的问题,进一步密切了党群、干群关系。
四是强化工作措施,确保工作成效。为了确保社会管理创新工作扎实推进,我们提出了“一线工作法”,做到情况在一线掌握,工作在一线推进,问题在一线解决,方法在一线创新,经验在一线总结;推行了一项工作、一个部门、一套班子、一系列措施工作机制,采取定部门、定人员、定任务、定进度的工作措施,有效推动了各项工作的全面落实;建立了目标责任考核机制,把社会管理创新工作同当前全镇各项重点工作同安排,同部署,同检查,同考核,坚持每月一督查、季度一考核,半年一点评,形成了督查与考核两者合力的推进机制,确保了各项工作全面落实
虽然我镇社会管理创新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是还存在一定的困难和不足,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们将进一步加强组织领导,强化工作措施,靠实工作责任,严格检查考核,确保社会管理创新工作取得更好的成效,为全镇经济社会发展营造良好的社会环境。
第五篇:社会管理创新工作汇报
XX村社会管理创新工作汇报
XX村位于绍兴县西北部,村区域面积平方公里,共有XX个村民小组,总户数XX户,户籍人口XX人,外来人口XX人,出租房XX间,外来人员已办理临时居住证XX人,办证率达XX%。现有党员XX人,村民代表XX人。近年来,XX村党支部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团结和带领全村村民积极探索新的发展道路,积极推进美丽乡村建设,使全村各项事业得到较快发展。
今年以来,我村按照XX镇党委、镇政府创新社会管理工作的要求;根据XX镇党委、镇政府《关于加强和创新农村社会管理的实施意见》文件精神,及早准备,提前安排,成立了以村党支部书记为组长,村委主任为副组长,其余两委会成员为主要工作人员的社会管理创新工作小组,积极探索社会管理的新办法、新措施、新思路,不断提升社会管理的建设水平,最大限度地增加社会和谐因素。
XX村作为XX镇社会管理创新试点村,在加强和创新农村社会管理工作中受到了镇领导给予的大力支持与帮助,班子成员表示关切之余,多次下村指导工作。与此同时,我村两委会成员根据镇领导的正确指示,切实做好相关工作,为加快完成我村社会管理工作做出了不懈的努力。
当前,我村已完成“一站二室三中心”的建设,均已投入使用,共投入建设资金XX万元,包括今年6月翻新代表接访室与党员服务中心;新建综治工作站、司法行政工作室、村民议事中心;加之2010年已建设完成的便民服务中心,“一站二室三中心”村级社会管理运行模式已建立完成,进一步加强了我村社会管理工作的主动性与有效性。此外,我村特别安排两名工作人员分别到相应办公室顶岗工作:一名担任代表接访室、党员服务中心工作人员;一名担任便民服务中心工作人员;大学生村官担任综治工作站、司法行政工作室、村民议事中心工作人员。
作为创新村级社会管理工作的重中之重,我村尤为重视建设和加强村级综治平台,规范建设村级综治工作站。XX作为XX镇人民政府所在地,地理位置相对优越,各类企业密布,外来打工者众多,并多数就近居住于XX村,且人口流动性特征明显。因而,形成了较为特殊的人口结构,即外来人口数呈倍数多于户籍人口数。为规范外来流动人口管理工作,突出动态管理特色,我村创新外来人口管理服务机制,在XX镇派出所的支持与帮助下,落实了流动人口“专管员驻村制度”;并且,正在探索“出租房星级管理制度”,确保外来人口管理工作切实发挥维稳效应。
目前,我村已设立外来人口管理办公室,由我村妇女主任担任专管员,XX镇派出所派遣两名工作人员作为流动人口专管员长期驻村协助办理外来人口登记管理工作。流动人口专管员的主要工作任务是负责外来人口的迁入与迁出登记;跟踪了解外来人口的去向,确保对外来人口的动态管理。对于“出租房星级管理制度”正在探索阶段,我村计划通过出租房的规范管理,充分发挥出租房房东的监督作用,了解外来人口工作、居住动向,与“专管员驻村制度”形成互补,两者结合共同推动落实外来人口管理工作,进而形成良好的综治管理氛围。
XX村是XX镇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的试点村,在镇机关的大力支持下,我们的工作已经初见成效,并逐渐形成了“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同、公众参与”的村级社会管理格局。但工作之余,仍有许多不足之处有待改进与完善,我们将虚心听取各方意见、建议,以不断创新的探索精神坚持进一步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争取尽快完成试点任务,以点带面,助推XX镇整体社会管理创新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