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波市妇联组织参与社会管理创新工作实施意见(精选合集)

时间:2019-05-14 04:43:25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宁波市妇联组织参与社会管理创新工作实施意见》,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宁波市妇联组织参与社会管理创新工作实施意见》。

第一篇:宁波市妇联组织参与社会管理创新工作实施意见

宁波市妇联组织参与社会管理创新工作实施意见

信息来源:市妇联2011-05-25 15:35:28浏览次数:

69字体:【大 中 小】

各县(市)区妇联,各园区、市直机关妇工委,市总工会女职工委员会,市广电集团妇委会,市妇联各部室、下属单位:

加强社会建设、创新社会管理,是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内在要求,是顺应妇女群众新期望的必然选择,是维护社会和谐稳定的源头性、基础性、根本性工作。为进一步保障改善民生、促进社会和谐,更好地推动科学发展,现就宁波市妇联组织参与社会管理创新工作提出如下实施意见。

一、指导思想

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和十七届四中、五中全会精神,紧紧围绕“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调、公众参与”的总体要求,以服务科学发展、服务社会和谐稳定、服务妇女群众新期待为主线,有效整合资源,创新工作机制,全面提升妇联系统参与社会管理创新水平,做到最大限度地减少矛盾,最大限度地维护稳定,最大限度地为妇女服务,为维护社会长治久安、保障妇女群众安居乐业创造良好的社会环境。

二、基本原则

——坚持围绕大局,科学谋划。坚持立足于全局,在“党政所急、妇女所需、妇联所能”的结合点找准工作定位,认真谋划妇联系统参与社会管理创新工作,主动承接政府在行政管理体制改革中转移出来的有关妇女儿童的社会性、公益性、事务性的管理职能。

——坚持统筹兼顾、动态协调。坚持把推进社会管理创新作为服务经济社会全局的重要内容,统筹兼顾经济社会发展的各个方面,正确反映妇女群众各个方面、各个层次、各个阶段的利益诉求,促进社会动态平衡,努力构建和谐社会。

——坚持以人为本,服务优先。始终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妇女群众的根本利益作为出发点和落脚点,寓管理于服务之中,实现科学管理、人性化管理,使妇女群众在社会生活中切实感受到权益得到保障、秩序安全有序、心情更加舒畅。

——坚持多群众参与、协同管理。充分发挥妇联组织在社会管理中的协同作用,坚持拾遗补缺,有所为有所不为,调动一切积极因素,立足妇联组织在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中的独特优势,发挥妇女群众在推动社会和谐发展、保障社会安定有序中的重要作用。

——坚持求真务实,注重实效。坚持深入调查研究,科学把握规律,大胆探索实践,总结实践经验,健全长效机制,真正做到思路务实、措施切实、工作扎实、绩效落实,使妇联组织参与社会管理创新工作取得实实在在的效果。

三、工作任务

宁波市各级妇联组织要把妇女工作与构建新型社会管理格局对接,突出服务大局、服务妇女、服务社会建设,努力推进社会管理创新工作。

(一)建立健全妇女工作横向协同体系。各级妇联要建立与党委、政府间的沟通机制、信息传达机制,主动承接妇女就业创业等政府转移出来的职能和项目,统筹城乡妇女科学发展。发挥好“双学双比”、“巾帼建功”两大协调组织,女能手以及女企业家两大协会以及“双学双比”示范基地、合作社、龙头企业三大基地的力量,广泛开展“巾帼创新业、建功‘十二五’”行动,激发妇女创业创新的能力,在创建和谐企业、国家创新型城市和新农村建设中发挥积极作用。不断完善为妇女创业就业提供项目开发、创业指导、跟踪扶持的服务体系,进一步落实《关于开展宁波市妇女创业小额担保贷款工作的通知》的精神。充分发挥妇联在社区、家庭的优势,深化文明家庭创建活动工作,开展“文明家庭创建回头看”、“万户文明家庭公益大行动”等活动,引导广大妇女和家庭在文明城市创建、生态社会建设和现代化城市管理体系形成中发挥积极作用,不断提高家庭生活质量和幸福指数。

(二)建立健全社会利益协调体系。各级妇联要进一步健全以妇联维权网络为主体,妇女法律援助站、家庭暴力庇护所、妇女维权志愿者服务中心、妇女儿童伤情鉴定中心为辅助,人民陪审员、心理咨询师两支队伍为补充的法律援助网络,主动做好情绪疏导、依法维权、矛盾调处和法律援助工作,促进社会和谐稳定。完善矛盾纠纷排查、信访隐患排查和维稳信访工作形势定期分析机制,健全领导干部每月信访接待日等制度,运作好12338妇女维权公益服务热线和妇联信访信息管理软件,推行网上信访、法律援助、现场调解、心理疏导等工作方式,提高矛盾化解效率。加强家长学校、留守儿童之家等阵地建设,发挥学校、家庭、社会“三位一体”的合力,切实加强对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大力推进流动人口中妇女组织建设,健全完善流动妇女服务管理机制,在外来妇女100人以上的村、社区、企业开展“流动妇女平安之家”创建活动,优化流动妇女的服务管理。

(三)建立健全妇女社会舆情引导体系。各级妇联要坚持从源头入手,通过对涉及妇女儿童利益的热点难点问题的充分调研和综合分析,提出建议和对策,为党委、政府决策提供依据,从而提高妇联组织对公共决策的影响力。重点抓好“十二五”妇女儿童事业发展规划的编制工作,推动将妇女儿童事业发展的重要指标纳入全市经济社会发展“十二五”规划,并在规划中纳入一批针对性强、服务面广、妇女儿童直接受益的实事项目。建立妇联组织社会舆情监控机制,运用网络、手机、微博等各种新技术新手段,深入研究网上舆论引导的特点和规律,加强对互联网上有关妇女群体影响社会和谐稳定的源头性、根本性、基础性问题的信息收集、整理、上报,进一步创新妇女群体性事件和普遍利益诉求信息预警制度。各地要建立舆情专报制度,定时将影响基层稳定的隐患和苗头性信息收集整理,综合分析,及时报送,从源头上预防和减少社会矛盾的发生,引导妇女依法、理性、有序表达利益诉求,疏导妇女群众情绪。

(四)建立健全社会服务工作体系。各级妇联要在创新和完善社会化公共服务保障体系中多做好稳人心、暖人心、得人心、聚人心工作,推行项目化管理、实事化运作的方式开展好妇女关爱工程。实施“母亲素养工程”,面向小学新生家长开展24学时的规范培训,深化SIYB、EMBA核心课程、卓越女性等培训项目,开展“月嫂”、“育婴师”的培训和学历+技能的高级家政管理员培训。在全市开展“和谐家庭促进行动”,建立婚姻家庭咨询培训阵地,促进社会矛盾化解。并组建义务红娘团,将相亲公益联谊活动作为妇联服务项目进行社会化管理、常态化运作。启动“农村留守妇女儿童关爱行动”,以维护留守妇女权益、促进留守妇女发展、关爱留守儿童健康成长为着力点,真心实意为农村留守妇女儿童提供帮助和服务。拓展妇女健康促进工程的实施范围,确保完成农村妇女“两癌”免费检查的目标任务,实施“康乃馨救助计划”、亚德客阳光行动、结对关爱留守儿童及空巢老人等品牌项目。开展关爱服务空巢老人,组织巾帼志愿者与空巢老人结对、慰问空巢老人等活动。发挥知音心理咨询热线的作用,增强妇女心理调适能力,提高妇女心理健康素质。做好贫困全国“三八”红旗手的补贴慰问工作。协助政府有关部门加强对特殊妇女群体的帮教、预防和减少妇女违法犯罪,有效推进社会管理创新。

(五)建立健全基层维稳组织体系。各级妇联要围绕党建带妇建的原则,全面推进“固本强基”工程,拓展在“两新”组织、流动人口妇女组织中的妇女组织建设,加强与各类妇女团体的沟通和协作。进一步加强妇女之家建设,借鉴妇工+社工+义工的社会工作方式,使妇女之家成为联系和服务妇女的窗口。依托乡镇(街道)综治维稳中心和村(社区)警务室建立妇女儿童维权服务中心和维权服务站,将维权工作纳入人民调解、行政调解、司法调解三位一体的“大调解”工作体系。着力完善市、县(市)区、乡镇(街道)、村(社区)四级巾帼志愿者组织,广泛吸收律师、心理咨询师、婚姻指导师、社会工作者等专业人才加入志愿者队伍,着力打造一批志愿服务工作品牌,有效促进志

愿服务工作的常态化,引导妇女和家庭自觉主动地参与公共服务、社会管理、维护稳定、居家养老等工作,为增加和谐稳定因素做贡献。

四、工作要求

(一)建立组织,加强领导。市妇联成立妇联组织参与社会管理创新工作领导小组,由市妇联主席任组长,副主席为副组长,各县(市)区妇联主席为成员。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市妇联权益部。各地、各部门要建立相应领导小组,深入推进社会管理创新工作。

(二)明确职责,合力推进。领导小组统筹负责妇联系统参与社会管理创新工作,要切实加强指导、提供支持,细化分解项目任务,将责任落实到具体部门、单位和个人,确保责任明确、部门联动、合力推进。领导小组办公室要认真做好方案制定、综合协调、督查考核等日常工作。各地、各部门要进一步明确责任,及时研究解决各种难题,确保工作进度。

(三)加强创新,完善机制。各地、各部门要积极研究和建立横向协同机制、源头参与机制、社会利益协调机制,完善服务妇女长效机制。创新宣传方式方法,充分发挥新闻媒体的作用,营造参与社会管理创新的良好氛围。创新工作推进机制,充分发挥典型示范引领作用,做到以点带面,全面推进,提高实效。

(四)加强培训,提升能力。各地、各部门要扎实开展“三思三创”活动,以学习型、创新型、服务型妇联组织建设为抓手,不断提高妇联组织的专业化社会服务水平。要加强对妇联干部社会工作和社会管理专业的教育培训和实践锻炼,举办培训班,提升妇联干部参与社会管理创新工作的能力。

余姚市低塘街道黄清堰村“五项举措”营造温馨流动妇女平安之家

来源: 余姚市妇联 发布日期: 2010-08-26 10:44:24

一是成立黄清堰村流动妇女协会。余姚市低塘街道黄清堰村现有外来流动妇女540人,为了加强流动妇女管理和服务,推动“流动妇女平安之家”创建,经村党总支、村委会讨论同意,成立了全街道首个村流动妇女协会,协会由村妇代会主任任会长,外来优秀妇女任秘书长,18名流动妇女代表为委员,协会每月召开一次委员会议,交流掌握的情况和信息,让流动妇女自己参与组织、参与管理、参与服务。

二是建立健全“七个一”流动妇女之家服务阵地。即:一部咨询电话,使流动妇女遇到生活难处、思想困惑时可以随时拨打的热线电话;一个能同时供60人学习的课堂,定期聘请专家给予授课;免费开放一个藏书500余册,里面有科学、生活、情感、女性等方面知识的阅览室;一个有健身活动器材的健身角;一个供姐妹聊家常、谈心事的谈心室;一个配有电视机、电脑、远程教育的信息平台;一个可以随时为流动妇女提供妇女维权、法律咨询、民事调解、劳动保障、计生服务、办理暂住证等多项服务的一站式办事大厅。

三是建立一套完整的档案管理制度。为了能清楚掌握流动妇女的个人信息,及时记录反馈咨询、维权的等服务情况,建立了“二簿一册”流动妇女平安之家纸质档案和一个电子信息平台,即:流动妇女平安之家咨询热线登记簿、妇女维权投诉登记簿、流动妇女平安之家成员名册,并将流动妇女个人信息逐一进行采集,录入宁波市统一的妇女信息平台,根据流动性大的特点,每月进行核查登记,及时掌握变化情况;随时解答流动妇女的问题。使“流动妇女平安之家”创建工作有序开展。

四是强化流动妇女宣传服务。开展政策指导、法律宣传活动,专门邀请派出所户籍警官开展了法律知识讲座;会同工会、司法、公安等部门举办了《劳动法》《劳动合同法》《妇女权益保障法》和《女职工劳动保护条例》等法律知识咨询宣传,防止出现劳动合同纠纷和工资拖欠问题;请计生服务站医生为流动妇女讲解健康卫生知识,为她们定期开展妇科病等检查,并定时免费发放避孕工具,增强妇女健康意识;经常与她们谈心、沟通,及时了解妇女在日常生活中的所思所想,并通过热线、维权服务站,为流动妇女调解矛盾纠纷,扶贫帮困,帮助流动妇女、儿童解决一些实际困难等,为广大流动妇女提供了人性化帮助和服务。

五是搭建互融共建交流平台。召开“创新争先,我为第二故乡作贡献”座谈会,开展新黄清堰女性创业创新经验座谈交流;利用黄清堰严子陵故居及严子陵后裔的聚居地,渲染高风亮节子陵文化,开展读书、健身及文化娱乐等文明向上的文体活动,每年组织新老黄清堰人庆“三·八”文艺演出;开展优秀外来女性评选,结合传统节日,进行隆重表彰奖励,激发流动妇女创业创新热情;每季一次开展新老居民和谐联谊会活动,为互融共建搭建了良好平台。使“流动妇女平安之家”成为新黄清堰妇女的维权之家、学习之家、活动之家、心灵沟通之家。

在鲤城区“平安家庭”暨“流动妇女平安之家”

创建活动推进现场会上的讲话

周龙隆

(2008年6月26日)

同志们:

今天,鲤城区“平安家庭”领导小组在这里召开全区“平安家庭”暨“流动妇女平安之家” 创建工作推进现场会,目的是总结交流“平安家庭”创建工作及“流动妇女平安之家”创建活动试点工作经验,进一步推动创建活动,深化基层平安建设,促进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工作的深入开展。刚才,海滨街道、江南街道霞洲社区分别就创建工作作了经验介绍,讲得很好,很值得学习和借鉴。区妇联蒋丽蓉主席总结回顾了我区“平安家庭”、“流动妇女平安之家”创建活动的工作情况,并部署了下一阶段的工作,回顾总结实事求是,工作意见务实可行,我都同意。希望各街道、各成员单位认真抓好贯彻落实。下面,我谈三点意见:

一、认清形势,提升认识,增强“平安家庭”、“流动妇女平安之家”创建活动的责任感和紧迫感

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社会稳定是人民群众的共同心愿,是改革发展的重要前提。而家庭作为社会的基础,平安家庭的创建活动成为维护社会稳定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1、认清形势,切实增强“平安家庭” 创建活动的责任感。在推进和谐平安鲤城建设活动中,家庭扮演着一个特殊而重要的

角色。只有家庭的和谐,才能组成整个社会的和谐,只有家庭的文明,才能构成整个社会的文明,只有家庭的平安,才有整个社会的安定有序。当前,我区正处于经济社会高速发展时期,同时也是社会矛盾的突显期,“平安家庭”的创建能有效化解各种矛盾纠纷,防范各种违法犯罪活动,是广大人民群众的迫切要求。因此,各街道各部门必须深刻理解“平安家庭”创建活动与平安建设和构建和谐社会的辨证关系,使之成为促进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民心工程,切实增强做好“平安家庭”创建工作的责任感。

2、提升认识,切实增强“流动妇女平安之家”创建活动的紧迫感。根据有关部门资料显示,在鲤务工的流动妇女已达7万人。我区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离不开外来务工人员的参与,更离不开流动妇女的参与,她们为我区的发展作出了积极贡献。创建“流动妇女平安之家”是加强流动人口服务管理的重要举措;是提高来鲤务工流动妇女综合素质的新平台;是“平安家庭”创建活动的新延伸、新拓展;更是妇联组织在新形势下尊重和关爱流动妇女、维护其合法权益,参与平安创建、维护社会稳定的有效载体。因此,全区各级各部门要充分认识开展“流动妇女平安之家”建设的重要意义,将创建工作摆上重要议事日程,认真组织开展“流动妇女平安之家”创建活动,确保总体工作目标的实现。

二、强化措施,创新求实,提升“平安家庭”、“流动妇女平安之家”创建工作的社会化、规范化水平

1、强化宣传教育,进一步形成创建工作的社会化。“平安家庭”、“流动妇女平安之家”创建活动是一项群众性活动,各街道、各成员单位要明确职责、发挥优势,以扩大宣传覆盖面,提高群众知晓率、参与率、满意率为目标,充分利用广播、报刊、网络等媒体和电话语音提示、手机短信、文艺演出等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营造浓厚的创建氛围,形成人人讲平安、家家创平安、平安进万家的良好局面。在宣传中,要注重做到“三个结合”:一是与“五五”普法、“妇女权益保障法”宣传相结合,《福建省实施<妇女权益保障法>办法》正在修订,即将实施,我们要以新办法实施为契机,立足家庭实际,立足流动妇女的特点,立足创建工作的总体要求,加大宣传力度,进一步把新办法贯彻落实好,促进家庭平安与社会和谐。二是与家庭教育工作相结合,要把家庭教育作为创建工作的重要内容,广泛开展“为国教子、以德育人”为主题的“双合格”家庭教育宣传实践活动,重点抓好家教论文征集活动。三是与开展社会主义荣辱观宣传教育相结合,以家庭、社区、企业为主阵地,积极开展“知荣辱、树新风”、“预防艾滋病”、“不让毒品进我家”、“零家庭暴力社区”等宣传教育活动,引导广大群众及外来务工人员树立科学、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提高家庭的社会公德水平和现代文明程度。

2、强化制度建设,进一步推动创建工作的规范化。要探索建立并逐步完善“平安家庭”创建活动的长效工作机制,有序推进,常抓不懈,使之形成制度化、规范化。一是进一步健全目标责任制。要把“平安家庭”、“流动妇女平安之家”创建活动作为加强平安建设、构建和谐鲤城的基础工程,纳入平安建设总体规划和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目标考核体系。各成员单位要按照职责分工,落实目标责任,发挥部门优势,加强协同推进,各街道

要进一步落实“平安家庭”的责任,努力达到层层有目标,家家有责任。二是注重抓好“三项”工作。要注重创建的滚动管理。加强分类指导,对达标家庭进行定期回访,对未达标家庭进行结对帮扶。不断增强活动的针对性和实效性。要注重创建的示范辐射作用。各街道要结合实际,抓重点、抓亮点、抓特色,精心培育一批“平安家庭”创建示范户,使“平安家庭”创建工作做到学有榜样,做有标准,赶有目标,用活生生的典型和身边的事例示范、教育、感召每一个家庭,通过示范带动作用,使“平安家庭”走进千家万户。要注重创建的维权服务。紧扣创建工作中的难点问题和群众反映强烈的热点问题,积极预防和有效化解社会矛盾,实现维权和维稳同步发展,重点抓好妇女维权岗等基层维权阵地建设。三是进一步落实督促检查。各级“平安家庭”创建工作必须做到年初有计划,年中有检查,年终有总结,并纳入基层平安建设的总体部署中,与平安街道、平安社区创建工作紧密结合,确保“平安家庭”创建活动有计划、有步骤、有组织地开展。

三、加强领导,明确责任,不断完善“平安家庭”、“流动妇女平安之家”创建活动的工作体系

1、加强领导,形成合力。“平安家庭”、“流动妇女平安之家”创建活动是一项社会系统工程,各街道、各成员单位要进一步增强主体意识,将创建活动纳入本部门、本单位工作的总体部署,要及时研究解决工作中的重大问题,在人、财、物等方面提供必要的支持,使创建活动进大局、入主流,并根据

平安建设的要求,不断拓宽“平安家庭”创建范围,充实创建内容,提高创建层次和水平。

2、齐抓共管,各司其职。各街道、各成员单位要加强协调,实现优势互补,形成工作合力,充分发挥组织协调作用,将创建活动纳入平安建设大局一并推进。公安部门要不断加大对威胁家庭安全的违法犯罪和严重侵害妇女儿童权益的恶性案件的打击力度。司法行政部门要深入开展法制宣传教育活动,加大人民调解、法律援助和安置帮教的工作力度。共青团组织将创建活动与开展“为了明天----预防和制止未成年人犯罪”活动相结合,加强未成年人的思想道德建设和法制教育工作。民政部门要加大对特殊群体关爱和关怀的力度。宣传部门要充分发挥各类媒体优势,积极营造开展创建活动的良好舆论氛围。各级妇联组织要认真履行“代表和维护妇女权益”的基本职能,面向广大家庭和妇女开展法制宣传和法律帮助,带领妇女积极参与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实现维权与维稳。要进一步发挥在家庭领域的工作优势,有效整合妇联在维护社会稳定和维护妇女儿童权益方面的家庭工作资源。区综治办和妇联要加强督促检查,不断总结推广典型经验,共同推动“平安家庭”、“流动妇女平安之家”创建工作各项措施的落实。

同志们,“平安家庭”、“流动妇女平安之家”创建活动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需要相关部门同心协力,齐抓共创,需要广大家庭、流动妇女的主动投入和积极参与,让我们携手起来,为海峡西岸经济区现代科工贸旅游文化名区建设创造更加和谐稳定的社会环境

旅顺口区位于辽东半岛的最南端,总面积为506.8平方公里,人口总数为26万,其中妇女人口13万多。外来流动人口69046人,其中流动妇女23656人,年龄16—30岁的17514人,占74%以上,主要集中在商业、服装针织、水产养殖加工、工业企业、餐饮等行业。近年来,随着旅顺对外开放步伐不断加快,大批外劳人员涌入,特别是外来务工妇女队伍迅速壮大,我们旅顺口区妇联针对这一特点,将“平安家庭”创建活动内容进一步延伸、细化,建立“流动妇女平安之家”76个,有近1万名流动妇女在这个大家庭中通过教育培训、合法维权、解决实际困难方面受益,使她们能够在异乡生活安心,工作顺心,有效促进了地区经济发展和社会的和谐进步。

旅顺口区流动妇女工作主要呈现以下几个主要特点:

一、广泛凝聚社会合力

首先健全平安大体系。区妇联与区综治办、司法等部门联合成立了“平安家庭”创建活动领导小组。各基层单位也做到密切合作,上下齐动,将平安家庭创建活动纳入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目标管理考核体系,与平安建设同部署、同落实、同检查、同考核。其次理顺基层流动妇女维权体系。将流动人口密集的社区、村“妇女之家”、妇女维权站(点)、妇女心理导室、家庭暴力投诉站等统称为“流动妇女平安之家”。不但承载了维权内容,更多地是为流动妇女提供一个交流的平台,消除她们的孤独感和枯燥感,让她们在这里找到家的感觉。第三注重发挥“巾帼志愿者”主力军作用。目前,全区71个村、13个社区建立志愿者队伍84支420余人,她们在维护流动妇女家庭团结、社会稳定方面发挥了积极的重要作用。

二、积极推进组织建设规范化步伐

根据流动妇女集居情况,因地制宜成立妇女组织。我们深入基层进行大量的调查研究,在大连市率先提出在女性集中的流动人口中建立妇委会。一是建立直属妇委会。即在集中居住、集体就业的流动人口女性超过50人以上的大中型企业中建立直属妇委会,实行区、镇(街)双重管理;在20人以上50人以下的企业中建立妇代会,实行镇(街)属地化管理。目前,我区已在女性集中的流动人口中建立直属妇委会10个。二是建立个体协会妇委会。即在分散居住、分散经营、个体就业的女业户中建立个体协会妇委会,隶属于区妇联管理。三是建立大

市场妇代会。在分散居住、集中经营的个体工商业户中建立大市场妇代会,隶属于个体协会妇委会管理。现已建立大市场妇代会5个。统一管理流动妇女,把流动妇女纳入到本地妇女中统一管理,享受同样的待遇,同样的管理办法,一起学习、一起工作、一起参加活动,激发了流动妇女的归属感和投身和谐社会建设的热情。

三、创建六个“面对面”关爱模式

根据流动妇女的特点,尝试不同形式的关爱模式,并在外来人口较密集的江西街道作为试点,收效甚好。一是针对有劣迹的外来务工家庭,以大潘家村隋焕学代表的一批女能人帮扶她们重新做人、回归社会“面对面”关爱的模式;二是针对外来密集型劳务女工形成“外来人员社区”的实际,以企业女工委员会为依托,组织开展各种活动的手拉手送温暖“面对面”关爱模式;三是针对外来户部分家庭素质教育落后的实际,依托家长学校,开展对留守妇女“面对面”关爱模式;四是针对旅顺沿海村落房屋出租户较多的实际,成立“房东家庭联谊会”,开展多种形式的“面对面”关爱模式。至今旅顺江西街道董家村本地房东已与200多名租房人员开展了“面对面”的平安防范知识宣传教育活动,向她们发放学习宣传材料,并签订四防安全责任书。五是针对流动人员较为集中地区,成立“家庭联谊会”,开展促进家庭和妇女、儿童共同参与的创建平安无毒家庭及平安无毒社区行动, “面对面”开展宣传教育活动模式。通过“家庭联谊会”活动,珍爱生命珍爱健康,杜绝吸毒现象发生。六是针对外来妇女的文化文艺特长,成立以外来妇女为主体的歌舞文艺演出队,江西街道的小潘家村地处街道边缘,通过秧歌表演的形式,使大家的亲情能够更好地“面对面”交流。这六种关爱模式,不知不觉增进了内外地人的情感沟通,这种互利互惠的关爱模式非常受邻里乡亲的喜爱。

四、建立良好的休养生息平台

通过近几年的努力,各级基层妇女组织为流动妇女多渠道创造良好的环境和氛围。一是搭建学习的平台。在流动妇女中开展了形式多样地家庭读书活动,免费提供读书学习场地,免费办理借读书卡,并开展“从家庭做起,不让毒品进我家”、“安全防范意识进家庭”、“零家庭暴力社区”等活动,吸引更多外来家庭和流动妇女参加。二是搭建培训平台。每年各级妇联组织都配合用工单位

开展“送法律、送技能、送健康、送礼仪”的四送活动,对外来务工妇女进行各方面知识的培训,树立外来务工妇女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和争先创优的进取精神。外来务工妇女集中的企业我们要求将培训工作贯穿于女职工日常生活之中,经常利用女工休息日、午休时间送知识到车间、班组。建立妇代会的企业,为外来务工女性订书和杂志,为她们提供学习材料。通过培训实现她们由农村传统的文化生活方式向城市现代的文化生活方式转变,实现从农民群体的特质向市民群体的特质转变。三是搭建活动舞台。根据外来务工妇女参加社会活动少,精神生活单调的实际,各级妇联组织和企业妇代会积极行动起来,向企业争取活动室、提高住宿条件,现在许多企业都新翻建了宿舍楼,有的专门为女工安装了空调,绝大部分正规企业都有洗澡堂、集健身娱乐于一体的活动室,添置了球、棋之类的文体器材,有的为员工宿舍安装了电视,订阅了各种书籍杂志,一些有条件大型企业中的直属妇委会开展女职工成才达标活动,举办业务技术大比武、法律知识、卫生知识等各种讲座、组织各类文体活动、开展“我为企业献一策”、“我与企业共荣辱”等活动,还组织外地员工出去参观游览。实行镇(街)属地化管理的妇代会也开展形式多样的活动。如铁山街道每年“三八节”举行“庆三八联谊会”和“第二故乡卡拉OK”比赛,龙王塘街道每年举办“南腔北调”消夏晚会,开发区每年夏天为外来务工人员送西瓜、糖水等消夏用品等。这些活动大大丰富了外来务工妇女的业余文化生活。

五、立足解决生产生活中的实际困难

近几年来,我们在解决流动妇女实际困难方面做了不懈地努力。一是关注她们的衣食住行。为了减轻外来农民工家庭的经济负担,组织女企业家捐款26万余元资助品学兼优的农民工子女上学,结一对一帮扶对子;与慈善总会联手,为外来农民工子女提供爱心午餐。二是关注她们的健康。每年各级妇联深入外来女性集中的企业进行防病、生殖健康知识讲座100多场,向外来务工妇女送去各类维权读本和有关生理健康的宣传材料近万余册,建立妇代会的企业始终把关爱女性健康放在首位,在企业生产紧张的同时,每年还抽出时间组织关爱女性健康活动,为企业外来妇女提供免费健康检查、开展健康保健讲座、开展艾滋病防治宣传教育等,用关爱之心,感染外来妇女,促进和谐企业的建立。据不完全统计,近年来,全区各级组织、各企业已为1万余名外来务工妇女进行免费体检。三是

关注她们的实际需求。坚持以人为本原则,实施人性化服务,围绕流动妇女的工作、家庭和生产生活,提供信息、保健、计生、家教、就业等多方位的服务。我们每年都利用节假日走访部分用工企业,了解进城务工妇女的工作、生活情况及她们的愿望、需求,为困难职工家里送去米、面、油等生活物品,使她们身在他乡,却能一样体会到家乡人的温暖。

六、注重保障合理合法权益

区妇联会同区劳动培训等部门,依法规范企业用工行为,向女职工广泛宣传《劳动法》、《劳动合同法》、《妇女权益保障法》等,针对用工、工资、四期保护等问题我们与劳动部门联合检查,下达整改通知书,监督整改。近年来,非法同居、计划外生育、婚外恋等现象有所抬头,针对这一实际,我们以创建“流动妇女平安之家”为抓手,在流动妇女比较集中的企业中,加大对广大流动妇女的法制宣传、维权服务等方面的工作力度。我们还先后在区人大、政协会议上多次就关注外来务工女性权益问题、加强外来女性教育培训及劳动权益保障等事项提出建议,到目前为止,各级妇联没有接待过外来务工女性的上访。

七、今后的几点打算

一是因地制宜,不断拓展“流动妇女平安家庭”创建活动的内容。搭建集联系、宣传、培训、服务、活动为一体的平台,成为流动妇女的维权之家、学习之家、活动之家、心灵沟通之家,使流动妇女在思想上受到教育,技能上得到提高,生活上得到帮助,增强她们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务、自我保护的能力。

二是建立必要的保障机制,对流动妇女提供政策支持。要根据构建和谐社会的要求,对流动妇女要给予政策倾斜和制度保证,要积极推进外来务工妇女的社会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和生育保险。突破户籍管理制度的限制,把进城务工妇女的养老、医疗等纳入社会统筹和城市管理体制中,保障她们的生存发展的权利。

三是加大舆论宣传力度,在全社会形成关心、尊重外来务工妇女的氛围。外来务工妇女是一支重要的人力资源,她们在城市建设和经济发展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作为城市的边缘人群,流动妇女面临更多的坎坷和困境,需要社会倾注更多的热情。要发挥舆论阵地作用,大力宣传外来务工妇女创业典型、依法捍为权益的故事,提高外来务工妇女的社会地位,营造关爱、尊重、支持、服务外来务工妇女的良好社会氛围。

流动妇女平安之家汇报材料

浙江明星包装印刷有限公司是一家以做纸箱包装生产为主

第二篇:阜阳市妇联参与社会管理和创新工作情况汇报

突出重点 开拓创新

阜阳市妇联积极参与社会管理创新工作

阜阳市妇联

2011年7月

参与社会管理是新形势下党中央赋予群团组织的重要使命,按照中央及上级妇联的要求,阜阳市妇联围绕职能,突出特色,积极探索妇联组织参与社会管理的路径和方法,扎实有序地推进全市妇联组织参与社会管理及其创新工作,现将有关情况汇报如下:

一、发挥优势,妇联组织在参与社会管理创新、做好妇女群众工作的具体实践中彰显特色

(一)围绕中心,服务大局,履行组织服务功能,推动妇女创业 就业。我们把围绕中心、服务大局作为妇联组织参与社会管理和公 共服务的根本任务,围绕“党政所急、妇女所需、妇联所能”,从 教育、培训和服务入手,多形式、多渠道地为妇女就业创业搭建平台。一是开展“春风送岗位”活动,为妇女就业搭建平台。全市各 级妇联联合相关部门共举办招聘会25场,提供就业岗位26980个,帮助8421名妇女实现就业。二是采取自办联办相结合的形式,开展 实用技术培训。二是加大培训力度,提高农村留守妇女科技致富能 力。全市各级妇联组织举办各类实用技术培训班127 期,培训妇女 15125人,着力提高妇女就业创业能力,有效地促进了妇女创业就业。三是开展巾帼示范村创建活动,目前,全市有市级以上“巾帼示范 村”34个,其中省级以上9个。四是积极推进妇女小额担保贷款工 作,截止到去年年底,全市申贷妇女人数182人,申贷资金211万,发放贷款资金199万,已落实财政贴息10.1万。

(二)与时俱进,积极参与,注重从源头参与社会管理,维护妇女权益。我们把维护社会和谐稳定作为妇联组织参与社会管理创 新的基本职责,有效维护妇女儿童合法权益,促进妇女平等行使民主权利、平等参与经济社会发展、平等享有改革发展成果。

1、积极参与全国人大、省人大在阜阳的立法调研及市人大执法督查和执法情况调研座谈,从保护妇女儿童合法权益的角度出发,提出意见和建议。针对未成年人的成长环境,提出了“严格控制校园周围网吧及娱乐场所经营,为未成年人提供一个健康文明的成长环境”的建议。针对老年妇女婚姻生活方面出现的问题,提出了“为老年妇女再婚权力提供法律保障”的建议等,引起市人大的高度关注。

2、加强维权调查研究。市及县市区妇联分别进行了农村妇女学法用法情况的调研、女职工劳动保障情况调研和妇女维权的热点、难点问题调研。形成了《阜阳市妇联关于家庭暴力现状的调研报告》、《关注农村弱势群体、努力构建和谐阜阳》、《家庭暴力的发生、原因及对策》、《关注农村“留守孩子”问题》、《对预防未成年人违法犯罪现状的调查与思考》等调研报告,为参与源头维权,做好了充分准备。

3、强化法制宣传,传播维权理念,优化妇女维权社会环境。利用节日,开展“宣传周”、“宣传月”活动,广泛深入地宣传有关妇女法律、法规、政策。协调阜阳移动、联通、电信三家单位,在“11.25”国际反家暴日期间,通过向12万用户发“反家暴,构建和谐社会”的温情短信,努力使反家暴理念深入人心;在新《妇女权益保障法》颁布实施后,市及颍州、颍上、太和、临泉等县区及时翻印6万余份进行广泛宣传;《信访条例》颁布实施后,我们又积极加大对《信访条例》的宣传教育和培训工作,对妇联系统信访干部进行了集中培训。全市各级妇联深入46个乡镇社区为19560名妇女提供法律服务。调动和发挥主流媒体的作用,营造浓厚的宣传氛围。长期与《颍 州晚报》合作开办《关注妇女权益》栏目,报道妇女权益受侵害突出案件,请业内知名专家进行点评;在广播电台“百姓热线”、“法律热线”等栏目,现场为听众解答问题;电视台播放如反家庭暴力的主题节目等,广泛宣传妇女权益保护法律法规。全市先后印发各类宣传材料10万份,灌制宣传磁带10盘,播放专题教育片10余部,组织法律咨询活动65场,强化了全社会共同维护妇女权益的意识,优化了妇女发展法律环境。

4、创新机制,延长链条,构筑社会化维权工作新格局。一是拓宽社会化维权领域。积极推动市人大牵头成立市妇女儿童工作领导小组,把有关保障妇女权益的法律法规执行情况的调查、检查、视察列入常规工作;建立维护妇女儿童合法权益联席会议制度,定期召开会议,讨论和研究有关涉及妇女儿童权益的重大问题;动员阜阳市女干警联谊会398名会员积极参与处理涉及妇女权益案件45件;推出了创建“零家庭暴力社区”工程,与公安部门配合,建立110家庭暴力报警中心50个,形成制止惩处家庭暴力的打击保护网络;利用市妇女儿童法律援助中心等资源,为65名妇女提供了法律服务。界首市妇联在成立“界首市家庭暴力救助中心”、“家庭暴力报警中心”的基础上,还与公安局联合在全市21个基层派出所成立了“妇女儿童维护站”。二是建设高素质的维权队伍。积极推荐妇联干部竞聘法院人民陪审员力度。全市选聘陪审员181人,经妇联组织推荐的女性41人,被选聘38人(妇联干部17人),占全市总数的21%,妇联人民陪审员队伍的建立拓展了妇女维权工作触角。建立禁毒志愿者队伍。与团市委联合在全市公开招募禁毒志愿者58名,组织志愿者到临泉县戒毒所开展亲情帮教活动,深入全市各大娱乐场所及社区悬挂标语,散发禁毒资料,宣传禁毒知识,努力构筑禁毒第一道防线。积极发挥维权志愿者队伍力量。目前全市共有妇联 维权志愿者458人,这支队伍成立至今,一直致力于传播维权理念、宣传法律知识、维护妇女合法权益、伸张公平正义、促进社会和谐等,为阜阳市妇女维权事业的发展起到了良好的推动作用,得到上级领导和广大群众的一致认可。

5、推动实事化维权成效显著。深入开展平安家庭创建活动,积极与综治部门合作,将平安家庭创建活动纳入平安阜阳的创建考核体系,在全市开展新一轮的平安家庭示范的创建活动。全市共评选平安家庭1.8万多户,创建平安家庭示范社区(村)30个。不断畅通信访渠道,认真落实个案维权,对社会影响大,严重侵害妇女权益的典型个案,进行追踪维权,积极协调相关部门依法处理,并与新闻媒体联系,进行全程跟踪报道,依法维护妇女的合法权益。2010年,共接待处理来信来访案件533件,办结率达98%,其中市妇联接待处理来信来访案件136件,办结136件。

(三)关注弱势群体、实施“妇女关爱行动”,着力为留守妇女儿童办好事、解难事。促进妇女儿童发展是妇联组织参与社会管理工作的重中之重,我们按照“得实惠、普受惠、长受惠”的工作要求,以项目为依托,积极解决妇女群众最关心、最现实、最直接的利益问题,保障广大妇女儿童平等享受社会资源和公共服务。一是开展“实施关爱行动,温暖千家万户”活动。联合广东富迪健康科技慈善基金会,为全市近百个贫困家庭的妇女儿童送去了价值8万余元的善款和物质。联合玛利亚妇女专科医院联合开展“五月馨香,健康送贫困母亲大篷车”公益体检活动,为五十多名贫困妈妈每人送去价值两百元的免费妇科体检。与友好医院联合开展女性健康检查活动,使9669多名妇女接受了免费妇科体检。为建立一个社会各界参与、支持阜阳妇女儿童事业发展和关爱救助妇女儿童的长效机制和工作平台,市妇联2010年筹备成立了阜阳市妇女儿童发展协会,目前该协会已承接香港智行基金会资助学生项目,接受资助学费6万余元,物资价值6万余元,联合有关爱心企业积极开展爱心助学活动,筹集资金11万元资助70余名女大学生;二是实施留守儿童民生工程暨农村留守儿童活动室建设项目。全市52个留守儿童活动室已陆续建成开放,招募活动室志愿者、爱心小伙伴队伍,精心制作万余份留守流动儿童活动室宣传课程表,发放给每一位到活动室的儿童,开辟植物、花卉科普园、观察角、绘画角、作文园地、技能培训等项目,让留守流动儿童活动室真正成为孩子们快乐的第二课堂;三是扎实开展“春蕾计划”助学活动。联合广东昊悍锁业开展爱心助学活动,筹集资金5万元资助50名贫困家庭的女大学生。2010年全市各级妇联积极筹募爱心资金41.59万元,652名女童得以继续学业,保障了贫困女童的受教育权;四是依托项目服务妇女儿童。实施对妇女开展艾滋病防治面对面宣传教育活动、中国温暖121关注艾滋病致孤儿童万户爱心家庭行动、降低孕产妇死亡率和消除新生儿破伤风项目、健康宝贝课堂热线项目、弱视儿童专项基金项目、中国预防以劳动剥削为目的的拐卖女童和青年妇女项目、免费婚检和两癌检查等妇女儿童维权发展项目。

(四)以“五好文明家庭”创建活动为抓手,积极参与省级文明城市创建。一是加大五好文明家庭创建评选工作。先后制定下发《阜阳市深入推进五好文明家庭创建活动实施意见》、《关于在全市开展万户五好文明家庭创建活动的通知》和《关于明确阜阳市五好文明家庭创建活动协调小组成员及各成员单位联络员的通知》等,使创建活动与创建省级文明城市紧密结合,同步发展。召开了全市五好文明家庭创建暨家庭美德宣传教育工作推进会议,完成城区创建区级以上(含区级)文明家庭46700户,创建市级文明家庭5000户。二是在全市干部职工、城乡居民中深入开展家庭美德宣传、实 践活动,努力使家庭美德知识家喻户晓,人人皆知。市妇联在《阜阳日报》、《颍州晚报》、阜阳电视台上向全市家庭发出了《践行家庭美德,创建文明城市》的倡议书;市电视台、市广播电台每天在新闻节目前后播出一条家庭美德行为规范以及宣传口号;利用手机、小灵通等通讯工具定期发送以家庭美德为主要内容的短信。各级妇联组织在辖区内的繁华地段,机关、企事业单位、学校和街道社区以及村(居)委会等,悬挂横幅,张贴以宣传家庭美德知识为主的宣传标语。颍州区妇联还通过小学生将家庭美德20字宣传单派发给各家庭,引导广大家庭成员做家庭美德建设的实践者。

二、妇联参与社会管理创新工作存在的问题

我市妇联在参与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中做出了积极的探索,服务了更多的妇女和儿童,同时也提高了妇联的影响力和号召力,但是面对新的形势和要求,妇联在参与社会管理和创新工作方面还存在以下问题:

1、参与能力有待进一步提升。妇联干部尤其农村妇代会主任受文化程度低,自身知识结构单一,信息相对落后,政策掌握得不深,工作思路不宽等主客观因素的制约,在宣传、教育、引导妇女等方面能力不足,在引导妇女更新观念、提高技能、自觉维权等方面相对作用不够,导致参与社会管理创新的水平不高,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妇联职能的发挥。

2、工作机制有待进一步健全。妇女分布广、流动性强,妇女群众需求逐渐分层次、多样化,对妇联组织的设臵布局和运行模式、妇女群众工作的方式方法、服务妇女的手段渠道、妇联干部的群众工作能力都提出了新的挑战和要求,需要进一步探索党委政府认可、社会认同、妇女群众欢迎,更具效率和效益的工作机制和途径。

3、工作思路有待进一步创新。新形势下,社会管理工作面临许 多新情况新问题,也对妇女工作提出新的更高的要求。特别是妇女群众工作对象、内容以及环境的变化为妇女工作带来新的挑战。妇联组织需要不断创新思路和方式方法更好地参与到社会管理之中。

三、对妇联组织参与社会管理和创新工作的思考

妇女工作是党的群众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而群众工作是社会管理的基础性、经常性、根本性工作。因此,妇联组织在参与社会管理过程中有其独特的作用和优势。关于妇联组织如何更好地参与社会管理及其创新有如下几点思考:

1、积极争取党委重视,切实加强领导,创造妇联组织参与社会管理创新的良好环境。要积极争取各级党委把妇联工作纳入重要议事日程,定期听取工作汇报,及时研究妇女工作,帮助解决实际困难;要将基层妇女组织建设纳入党的基层组织配套建设中,不断巩固健全基层妇女组织。要确保乡(镇)、村(委、社区)妇女组织的独立性。乡(镇)妇联要配备专职妇联主席,充分利用村“两委”换届契机,推进村妇代会主任进“两委”的比例;要在制定经济和社会发展政策过程中,充分考虑妇女的具体利益,建立和完善促进妇女发展的政策体系;要加大对妇女儿童事业的投入,保证妇联组织的行政经费、业务活动和事业发展经费,并列入各级财政预算。各级政府对公益性、社会性、专业性、服务性的妇女儿童事业要加大投入力度,并纳入社会事业发展规划,切实加强妇女儿童活动阵地及配套设施建设,每年为妇女儿童办几件实事、好事,为妇联组织参与社会管理创新,做好新形势下妇女群众工作创造良好的环境。

2、加强队伍建设,提高综合素质,增强妇联组织参与社会管理创新的能力。加强妇联干部的素质能力建设,着重提高妇联干部的自主创新能力,提高社会工作专业化水平。要更新妇联干部的传统工作理念,激励妇联干部转变传统的思维方式和工作方法,找准新 形势下的工作结合点和切入点。要加强妇联干部的职业素养培训。通过开展社会工作专业知识和现代社会管理、公共服务理念和方法的教育培训及实践锻炼,不断提高妇联组织的专业化社会服务水平。要坚持把创先争优活动与妇女工作实践相结合,以组织创先进、党员争优秀、群众得实惠为工作目标,激励带动各界妇女在工作中争先进、做表率,展现妇联组织的工作理念和服务意识,提升妇联组织参与社会管理创新的能力。

3、创新工作理念,完善工作机制,增强妇联组织参与社会管理创新的实效性。妇联组织要破除思维定式,创新工作理念,积极探索和建立社会化、项目化运作机制,以集中更多的力量为妇女儿童办好事、办实事、办大事。一是要建立项目承接机制。把握市场需求,协调社会资源,通过政府委托和自主开发等形式,积极主动承接政府授权的一些如下岗女工培训项目、职业技能免费培训项目、文明礼仪培训项目等社会公共管理和服务的项目,打造形成一批为妇女儿童服务的公共产品。二是要完善项目合作机制。妇联是群团组织,资源有限。如何突破这一“瓶颈”,最大限度地拉长工作“短腿”,要通过向党委政府各有关部门借力,解决这一难题。对于政府委托的项目,妇联组织可以单独组织实施,也可以与其他社团和科研机构、企事业单位联合组织实施,吸纳不同知识结构、不同经历阅历、不同需求视角的志愿者融入到妇女发展项目的实施和研究中,发挥各自优势,建立互惠、双赢的合作模式,开拓妇女工作新天地。

第三篇:关于群团组织参与社会管理与创新的实施意见

关于群团组织参与

社会管理与创新的实施意见

胡锦涛总书记提出‚要健全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同、公众参与的社会管理格局,推进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工会、共青团、妇联等群团组织参与社会管理与创新,协助党政做好新形势下的群众工作,是社会管理与创新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为认真贯彻落实胡锦涛总书记讲话和市第十一次党代会精神,切实发挥群团组织在参与社会管理与创新中的作用,提出如下实施意见:

一、指导思想

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充分发挥群团组织党联系广大职工、青年和妇女群众的桥梁和纽带作用,把广大群众凝聚在党和政府的周围,为实施五大发展战略、建设特大型城市建功立业,协助党委和政府做好协调关系、理顺情绪、化解矛盾、维护稳定工作,为构建和谐辽阳奠定坚实的群众基础。

二、基本原则

坚持围绕中心、服务大局的工作原则;坚持以人为本、注重民生的工作原则;坚持准确定位、协同作战的工作原则;坚持重在基层、整体推进的工作原则。

三、工作目标

一是最大限度地把广大群众组织起来,团结在党的周

围,进一步夯实党的阶级基础和群众基础。

二是最大限度地调动好、保护好、发挥好广大群众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为我市实施五大发展战略、建设特大型城市建功立业。

三是最大限度地维护好广大群众的合法权益,切实让改革发展成果更好地惠及广大人民群众。

四是最大限度地为人民群众办实事、做好事、解难事,为党政分忧,为群众解难。

五是最大限度地畅通广大群众的民主参与和民主监督渠道,让广大人民群众真正成为社会的主人。

六是最大限度地引导广大群众树立正确的价值观,积极向上,奋发有为。

四、主要任务

(一)组织广大群众建功立业,在推动发展中促进和谐。在全市广大群众中广泛开展‚当好主力军、奋战‘十二五’,为建特大型城市建功立业‛竞赛活动。要把广大群众的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市委关于实施五大发展战略、建设特大型城市的决策上来,把广大群众的智慧和力量凝聚到全面完成‚十二五‛规划上来,充分发挥工人阶级主力军、青年生力军和妇女半边天作用。紧紧围绕河东新城等新城新市镇建设、六大工业产业集群、四个服务业集聚区和农业产业化等重点工作,广泛开展大规模劳动竞赛活动。引导广大群众立足岗位,勇于创新,多做贡献,争创一流。充分利用培训试

验基地,设计有效载体,每年有计划地开展市级、县区级、行业、企业等劳动竞赛活动。参与的职工、青年、妇女每年达50万人次。通过大赛,建设一支适应我市实施五大发展战略的产业大军、青年先锋队、妇女能手。

(二)维护广大群众合法权益,在履行职责中构建和谐

1、建立全方位、多层次群众诉求表达机制

更好地畅通群众表达诉求的渠道是及时化解矛盾的前提。群团组织要充分发挥接触群众最直接、最广泛的优势,建立早发现、早介入、早解决的预警机制。建立和完善信访制度,利用好工会、共青团和妇女维权热线,确保信访来访案件得到及时接收、办理和反馈;建立和完善专题调研制度,倾听群众意见,就群众关注的热点难点问题与有关方面定期调研,有针对性向党委和政府提出对策建议;建立和完善分析研判制度,对新的动态和可能发生的倾向性问题要及时分析,认真研判。建立和完善信息报告制度,遇到涉及群众利益问题和事件,及时报告。努力做到由被动接访向主动查排转变,由事后调解向事前防范转变,把大量的矛盾及时化解在基层,解决在萌芽。

2、建立健全劳动争议调解联动机制

政法委、工会、人社局、法院、司法、信访、工商联、企业家协会等联动各方,以调解先行为原则,明确责任分工,合力推动调解工作。市、县(市)区、乡镇街道都要建立劳动争议调解指导中心,企业要建立劳动争议调解委员会,推

动完善基层调解、裁前调解、诉前调解三道防线。发挥好劳动争议仲裁院、工会仲裁庭、法院职权合议厅的职能作用。基本形成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全覆盖劳动争议调解和劳动法律监督网络体系,增强劳动争议调解的实效性。司法部门要支持群团组织开展法律援助工作,建立快速、便捷工作机制。选聘一批素质较高、有一定法律知识、协调能力较强的劳动争议调解员。要组织招聘法律服务志愿者义务为劳动争议调解服务。要组织广大基层工会干部、团干部、妇联干部主动自觉当好调解员。

3、建立健全以工资逐步增长为重点的集体协商机制 工资收入是职工劳动经济权益的核心,抓住了工资集体协商就抓住了维护职工合法权益的关键点。要在全市普遍开展工资集体协商的基础上,按照行业谈标准、区域谈水平、企业谈增长的要求,提高协商质量,建立协商长效机制。特别是对于按最低工资标准发放工资的企业、劳动争议多发的企业、经济效益增长但职工工资增长未达到工资指导线的企业,必须开展工资集体协商,使这些企业的职工工资水平不断提高。加大力度开展区域、行业性工资集体协商,积极推行在劳务派遣工和流动性较大的农民工企业中开展工资集体协商。

4、建立健全青少年和妇女儿童合法权益保障机制 共青团、妇联与法院、检察院、公安局、司法局、工商局、文化局、质监局、民政局等部门加强联合,建立联席会

议制度,打击危害青少年、妇女儿童合法权益的犯罪活动。要净化网络、校园周边环境,注重正面教育,增强青少年的识别能力和抵御能力,做好预防青少年违法犯罪工作;发挥人民陪审员作用,审理涉及未成年人、妇女、儿童权益案件;发挥人民调解员作用,调处婚姻家庭纠纷;发挥‚反家庭暴力妇女庇护中心‛作用,预防和制止家庭暴力的发生和蔓延。

5、建立健全农民工维权机制

目前,全市农民工已达12万人,且每年都在快速增长。农民工分散性、流动性强,做好农民工工作势在必行。

建立健全农民工工资支付、增长、共决机制,加强对农民工工资的劳动监察力度,防止和解决工资拖欠问题。推动社会保险法规的落实,扩大农民工参保面。对农民工实施有针对性的职业技能培训,帮助他们实现稳定就业和体面劳动。加强对农民工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提高他们适应经济结构调整和社会发展的能力。在人社局建立农民工办公室的基础上,工会、建委、农委、公安局、民政局等部门也要有专兼职机构、专兼职人员管理农民工工作,六部门定期召开会议研究农民工问题。

6、建立劳务派遣工合法权益保障机制

目前,全市劳务派遣工达到1.5万人,劳务派遣单位有36个,发展涉及机关、事业和企业各个领域和各个行业。劳务派遣用工存在着同工不同酬、合法权益得不到有效保障等问题。

推进劳务派遣工作的规范化发展,人社局、工会、工商、税务、公安、民政等部门要制定出台关于加强劳务派遣工作的具体规定,从源头上维护被派遣工的合法权益。要督促劳务派遣单位与派遣工、派遣工与用工单位、劳动派遣单位与用工单位三方分别签订劳动合同、劳务合同和派遣服务合同,使劳务派遣工作规范健康发展。

引入工资集体协商的形式,督促用工单位、派遣单位及时拨付工资,适时提高工资标准,按时足额缴纳社会保险,把劳务派遣人员待遇提高到一个合理水平。

(三)服务广大群众,在解决实际问题中保障和谐 各级群团组织要准确把握新时期职工、青少年、妇女儿童多层次、多样化的需求特征,进一步扩大服务领域,提升服务能力,不断增强工作的针对性和有效性,增加社会和谐元素,抓住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为群众办实事做好事解难事。

1、建立群团组织三级服务帮扶网络

工会组织由市、县(市)区委局二级服务帮扶机构向下延伸到社区,形成网络。全市社区都要建职工服务站,服务帮扶内容要丰富,形式要多样,覆盖要广泛。市、县(市)区委局每年都要增加对服务帮扶站投入力度,使所有困难职工都能得到帮扶救助,所有职工会员都能享受工会组织家的温暖。

共青团和妇联要建好市、县(市)区、乡镇(街)青年、妇女服务站,通过服务平台及时为广大青年、妇女提供法律咨询服务、心理疏导服务、就业培训服务。

工会要组织职工志愿者、共青团要组织青年志愿者、妇联要组织巾帼志愿者,走进企业、走进社区、走进村屯、走进千家万户,为广大职工、居民、农民提供服务。坚持常年帮扶贫困群体,对重点困难群体实行项目制帮扶,使工会组织真正成为‚职工之家‛,团组织成为‚青年之家‛,妇联组织成为‚妇女之家‛。

2、大规模开展培训活动

深入实施技术技能培训促进就业再就业行动,全市建立不同内容、不同特点的市级培训试验基地10个、县区21个。要把现有市总工会的职工培训教室、团市委的青年就业创业服务中心、市妇联的妇女就业指导中心和家政服务机构办好,增强培训针对性,提高培训质量。协同劳动部门多渠道开发就业岗位,以下岗失业人员、农民工、困难职工、高校毕业生、农村妇女为重点,为他们提供优质高效的职业技能培训和就业信息服务。各级群团组织每年要培训职工、青年、妇女共10万人次。要突出创业带头人的培训,每年培训创业带头人500人,每年安置就业1.5万人。

3、广泛开展扶困助学活动

各级工会组织要深入开展‚金秋助学‛活动,每年要帮助500名困难职工子女上大学解决困难。共青团要大力开展‚希望工程‛,每年要帮助1000名困难中小学生解决困难。

妇联要开展‚巾帼助困‛工程,做好困难儿童、单亲家庭子女、留守儿童的帮扶教育工作,每年要帮助200个困难妇女家庭子女解决上学问题。要组织劳动模范、青年企业家、女企业家开展‚大手拉小手‛活动,帮扶贫困学生完成学业。通过群团组织的工作,协助党委和政府做到不让一个学生因家庭困难而上不起学。

4、实行职工会员VIP卡、困难职工优惠卡制度 凭卡到定点医院就医享受优惠待遇;凭卡到市总工会惠民药店和7个定点药店购药享受价格优惠;凭卡免费参加市总工会举办的培训。继续办好困难职工惠民超市,困难职工凭困难职工优惠卡到市总工会职工惠民超市领取生活必需品。

帮助大病群体解决就医困难,与省总工会联动,每年就1-2个病种实行免费或补贴检查、医治。每两年对女职工进行一次健康体检。

5、关爱流动人口和特殊人群

群团组织要积极参与对流动人口和特殊人群的管理和服务,减少社会矛盾发生,改善他们生活状况。建立对流动人口、留守儿童、留守妇女的关怀机制,定期开展‚送温暖‛活动;组织社会力量,帮助服刑在教人员、刑释解教人员家庭中的成人就业、子女就学、亲人就医等困难。

6、建立联系点制度

群团组织要与企业、社区(村)、学校、家庭建立联系

点制度。要突出做好宣传党的政策、结交一批朋友、为联系点办一些实事、资助一些困难群体、处理一些维权案件、写一篇调研文章等工作。

(四)引导广大群众,在增强主体和参与意识中推动和谐

群众参与是社会管理的重要基础。社会秩序只有广大群众的高度认同,自觉遵守,共同维护,才能真正实现稳定。

1、着力培养广大群众正确的价值观

大力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激发广大群众热爱祖国,热爱辽阳,热爱本职岗位,增强诚实守信,遵纪守法,奉献社会的意识。

2、切实做好广大群众的思想引导

认真研究网络时代对广大群众进行教育引导的新途径,创新群众思想工作的方式方法,把做好群众思想工作与推动解决实际问题结合起来。加强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引导群众奋发向上,积极工作,健康生活。

3、打造丰富多彩的群众文化

要以构建和谐企业文化、和谐社区(村屯)文化、和谐家庭文化为重点,充分运用群团组织的文化阵地,送先进文化到企业、到社区(村屯)、到家庭。每年建100个职工书屋(群众书屋)。大力开展精神文明创建活动,开展丰富多彩的文体活动,培养广大群众树立良好的职业道德、社会公德和家庭美德。

4、营造学先进、赶先进、当先进的浓厚氛围 群团组织要注重选树和培养为建设特大型城市做贡献先进集体和先进个人,认真总结他们的经验,宣传他们的事迹,授予他们荣誉,提高他们的政治地位,在全市广大群众中营造劳动伟大、先进光荣的浓厚氛围。

五、保障措施

(一)加强群团组织网络建设

各级群团组织要按照抓基层、强基础、激活力的要求,不断提高群团组织群众化,群团工作社会化,群团工作重点基层化的程度,增强群团组织的凝聚力。通过党建带动、集中组建等方式,重点加强村、社区等薄弱区域和新经济组织、新社会组织等新兴领域的工建、团建和妇建工作,努力使群团组织网络和工作延伸到社会各个阶层、各个领域,切实把所联系的群众组织动员起来,进一步巩固和扩大党执政的群众基础。工会要按照‚哪里有职工、哪里就要建立工会组织‛的组建原则,创新工会组织形式和组建方式,推进外资企业、民营企业工会组建工作和农民工、劳务派遣工入会工作,努力提高工会组建率和职工入会率。共青团要努力在高校、大型企业等建立青联组织,在农村、社区广泛建立青年社团,扩大共青团组织的覆盖面。妇联要重点抓好村屯、社区、新经济组织、新妇女阶层和社会群体妇女组织的组建。根据有关法律法规和工青妇组织工作的实际情况,在机构改革和企业改制中,不得将群团组织随意撤销或将其归属其他部门管

理。

(二)加强制度建设

1、建立健全源头参与机制

坚持和完善市、县(市)区人大与市、县(市)区总工会的情况通报制度,市、县(市)区政府与市、县(市)区总工会的联席会议制度,市、县(市)区政协与市、县(市)区总工会的情况通报制度,市、县(市)区工会主要负责人列席政府常务会议制度。及时研究解决劳动关系中存在的重大问题,积极参与涉及群众权益的有关法规政策的研究、制定和修改。深入开展共青团与人大代表、政协委员‚面对面‛活动。进一步扩大一线职工、青年、妇女在人大、政协中代表、委员的比例,充分发挥职工、青年、妇女人大代表、政协委员的作用。

2、建立部门互动机制

群团组织要加强与政府部门、人大和政协专门委员会的配合,定期召开协调会议,对涉及群众利益的问题进行共同协商。群团组织要加强与其他社会组织相互配合,形成沟通机制。群团组织本身要上下互动,形成整体合力。

3、建立健全群众监督机制

要深化基层民主管理,推进厂务公开、村务公开和公共企事业单位办事公开,深入开展民主评议工作,促进基层组织单位依法管理、科学管理;要配合地方人大、政府和政协,对有关职工、青少年和妇女儿童权益的法律法规贯彻执行情

况进行专项检查和视察;要引导群众加强监督,通过热线电话、法律监督员等渠道进行监督。

(三)加强干部队伍建设

要配齐配强群团组织各级领导班子。乡镇(街)工会主席、妇联主席进同级党委班子,设专职团委书记;社区、村要设有专兼职工会主席、团支部书记、妇联主任;国有企业、民营企业、外资企业百人以上的要设专职工会主席,团支部够建制的单位设专职书记,女职工集中的单位设专职女工干部。通过抓班子建设,带动干部队伍强化责任意识和奉献精神;要加强思想政治教育,引导群团干部树立正确的政绩观,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要加强干部的作风建设,克服群团组织的行政化倾向,密切联系职工群众;要加强干部培训工作,切实提高广大群团干部的理论水平和业务能力。

(四)加强党对群团组织的领导

1、强化领导,发挥群团组织参与社会管理与创新工作的作用

各级党委要把群团工作列入重要议事日程,放到党委的整体工作中统筹安排,定期听取群团组织的工作汇报,向群团组织提要求、交任务,给群团组织出题目、压担子,指导群团组织把握正确的政治方向;要把群团组织参与社会管理与创新工作纳入党委、政府的目标考核体系。要放手发挥群团组织的作用,支持工会、共青团、妇联组织按照法律和各自章程独立自主地开展社会需要、基层欢迎、群众拥护的工

作和活动,进一步增强群团组织的吸引力和凝聚力。

2、大力支持,保障群团组织参与社会管理与创新工作的进行

各级政府要把更多的社会性事务交给群团组织。探索建立政府购买社会化服务、委托群团组织承接社会公共事务的机制,明确群团组织承接公共服务和公益事业的具体事项,赋予相应职责,提供必要的经费保障,并加强监督管理,不断完善和提高群团组织服务群众、服务社会的手段和能力。政府要把职工、青少年、妇女儿童教育活动场地设施的兴建和改造列入城乡建设总体规划,在资金投入上给予支持。积极扶持群团组织开展社会化服务,研究制定鼓励群团组织开展社会化服务的激励政策。

3、营造氛围,创造群团组织参与社会管理与创新工作的良好环境

各级宣传部门要采取多种形式广泛宣传推广群团组织参与社会管理与创新的先进典型、经验做法。有关部门要积极为群团组织提供支持和帮助,形成齐抓共管、密切配合的强大合力,为群团组织做好社会管理与创新工作创造良好的社会环境。

第四篇:北京市妇联组织参与社会管理及其创新推进社会建设工作意见

北京市妇联组织参与社会管理及其创新推进社会建设工作意见

(征求意见稿)

时间:2011-09-15来源:市妇联社会工作部点击:1819次

为全面落实全国妇联参与社会管理及其创新工作会议和《中共北京市委北京市人民政府关于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全面推进社会建设的若干意见》精神,结合北京市妇联实际,就参与社会管理及其创新制定如下工作意见:

一、充分认识妇联组织参与社会管理及其创新的重要意义

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是推进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必然要求,是维护最广大人民群众根本利益的必然要求,是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和巩固党的执政地位的必然要求。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是推动首都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的重大战略任务。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是新时期党和国家对妇联组织提出的新要求,是妇女群众对妇女组织的新期盼,也是妇联组织的职能所在。

(一)社会管理及其创新为妇联组织提供了新的发展机遇

当前首都发展既处于重要战略机遇期,又处于社会矛盾的凸显期,社会结构深刻变动,妇女利益需求呈现多元化特征,妇女的思想观念深刻变化,对妇女组织参与社会管理创新提出了新要求。中央把群众工作作为社会管理的基础性、经常性、根本性工作,把工青妇等人民团体作为社会管理创新的重要力量,突出强调要支持工青妇等人民团体参与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北京市不断创新体制机制,进一步完善“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同、公众参与”的社会管理格局,明确要求发挥工青妇等人民团体的职能,做好组织群众、引导群众、服务群众、维护群众合法权益的职责,协助党和政府做好社会服务管理工作。妇联组织必须顺应党和政府的新要求和妇女群众的新期待,积极参与社会管理创新,不断探索、开拓创新,为巩固党的领导和执政的思想基础、工作基础、群众基础和社会基础作贡献。

(二)社会管理及其创新为妇联组织搭建了新的发展平台

社会管理创新最本质的理念是实现对人的管理和服务,归根结底是群众工作。这将给妇女工作提供更大的工作平台和更广阔的发展空间,有利于妇联组织更好地发挥和巩固自身组织机构完善,与社会各阶层、各妇女组织联谊广泛,妇女群众工作基础扎实的优势。妇联组织以家庭为载体,拓展社区工作,可以有效引导和服务各类妇女组织的发展,在社会管理创新中发挥不可或缺、不可替代的作用。

(三)社会管理及其创新为妇联组织指明了新的发展方向

胡锦涛总书记在谈到社会管理创新中强调,加强和完善社会管理格局,要支持人民团体参与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要进一步加强和完善党和政府主导的维护群众权益机制。妇联组织要立足自身职能,进一步加强自身建设,强化参与社会管理创新的能力;进一步加强和完善党和政府主导的维护群众权益机制,形成科学有效的利益协调机制、诉求表达机制、矛盾调处机制、权益保障机制,统筹协调各方面利益关系;进一步加强社会矛盾源头治理,切实维护好广大妇女儿童的合法权益。

二、明确妇联组织参与社会管理及其创新工作的指导思想与基本原则

(一)指导思想

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认真学习贯彻党的十七届四中、五中全会精神、市委十届九次全会精神和市委常委会的指示精神,紧紧围绕首都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和中国特色世界城市建设大局,牢牢把握最大限度激发社会活力、最大限度增加和谐因素、最大限度减少不和谐因素的总要求,顺应广大妇女群众过上更好生活的新期待,以解决关乎妇女群众切身利益与影响社会和谐的突出问题为突破口,以完善社会服务为重点,以创新社会管理为动力,以动员社会参与为基础,以优化社会环境为保障,以构建社会和谐为目标,建设具有时代特征和首都特点、符合妇女需求的社会管理及其创新工作体系。

(二)基本原则

坚持以人为本,服务为先。把完善服务、让妇女群众满意作为出发点和落脚点,寓管理于服务之中,在改进服务中加强社会管理,让社会管理及其创新成果惠及广大人民群众。

坚持改革创新,完善制度。把“延伸、拓展、整合、创新”作为基本工作思路,把体制创新、制度建设作为根本动力和基本保障,建立长效机制,实现服务妇女群体最大化、妇女受益实惠化的工作目标。

坚持统筹协调,整体推进。把综合协调、全面推进作为基本工作方法,坚持科学规划、系统设计、由点到面、整体推进妇联组织的社会管理及其创新工作。

坚持重心下移,立足基层。把加强基层建设作为妇联组织参与社会管理及其创新工作的重点,健全基层组织,壮大基层力量,整合基层资源,强化基础工作,夯实妇联组织参与社会管理创新的基石。

三、准确把握妇联组织参与社会管理及其创新工作的目标和任务

社会管理及其创新的基本落脚点是人,妇联组织参与社会管理创新的最终目的是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广大妇女群众的根本利益。妇联组织要以服务妇女为核心,以“枢纽型”社会组织建设为依据,以妇联特色活动为载体,实现政府服务社会化人群覆盖最大化、妇女受益实惠化的工作目标。

(一)健全维权机制,在妇女权益保护中有效发挥“稳定器”作用

构建立体式、网格化、联动性社会化维权服务体系,畅通妇女群众利益诉求表达、权益保障渠道,强化维权服务职能。推动妇女权益保障政策法律体系的完善,实现维权服务在源头;夯实基层基础,实现维权服务在基层;不断满足妇女群众维权服务的个性化需求,实现维权服务在身边的工作目标。

(二)引领妇女发展,在推进创业就业中有效发挥“孵化器”作用

就业是民生之本,是妇女最基本的生存权和发展权。各级妇联组织在推动妇女创业就业工作中应围绕积极争取政策扶持、多方协调社会资源、及时了解妇女发展诉求、提高妇女创业就业能力、营造良好社会环境等方面积极开展工作。以“双学双比”、“巾帼建功”活动为载体,继续开展促进首都妇女创业就业“四项”行动,深化“巧娘工作室”创建工作,从而稳步推动妇女创业就业,促进妇女发展。

(三)推进家庭建设,在促进社会和谐中有效发挥“调节器”作用

全面实施《北京市和谐家庭行动计划(2010-2012年)》。动员以北京市家庭建设促进会为主的社会组织,着力打造和谐家庭建设工作品牌,深化家庭美德、家庭文化、家庭教育,以和谐家庭建设促进社区和谐、社会和谐。

(四)加大救助力度,在扶助弱势群体中有效发挥“助推器”作用

加大对特殊群体的帮扶救助工作,积极争取党政资源,整合社会资源,积极打造全新慈善公益平台,开展形式多样的帮扶救助行动,为困难妇女儿童办好事、做实事、解难事。

(五)抓基层打基础,在凝聚妇女群众中有效发挥“聚力器”作用

坚持在巩固和壮大农村、社区等妇联传统领域基层组织的基础上,因地制宜地创新妇联基层组织设置形式,探索在流动人口聚居地、经济合作组织、行业协会、社会组织中建立妇联基层组织,延伸基层妇联组织的覆盖面,实现“情况掌握在基层、问题解决在基层、矛盾化解在基层、工作推动在基层、感情融洽在基层”,切实打牢组织基础。

四、创新社会服务方式,提升参与社会管理能力

社会管理及其创新工作本质上是群众工作方式方法的创新,是对人的管理和服务方法的创新。妇联组织参与社会管理及其创新,最重要的就是要做好服务。

(一)创新联系妇女方式,服务于把握和反映妇女群众利益诉求

切实加强妇女需求调研。将深入基层开展妇女需求调研的工作制度化,定期开展妇女需求专题调研;充分发挥妇联执委、妇女代表等骨干力量的作用,建立妇女民情调查员、信息员队伍,落实妇女舆情信息直报点制度,通过各种渠道,快捷准确地搜集、传递妇女的思想动态和利益诉求。

完善妇女利益诉求表达机制。调查了解妇女儿童的利益问题是开展服务的源头所在,在继续开展妇女需求专题调研的基础上,建立妇女民情调查员、信息员队伍,发挥妇女热线及信访窗口的作用,充分利用网络等新媒体在了解妇情民意方面的优势,拓展博客、微博等新载体,利用Email、QQ、手机短信等形式,形成集调查、问策、咨询和舆情监测等功能为一体的了解妇女发展意愿、维权需求和生活难题的网络平台。

(二)创新思想教育方法,服务于疏导妇女情绪、化解社会矛盾工作

建立与妇女群众经常性的沟通交流制度,组织妇联干部定期、定向、定任务地进村入户,与妇女面对面、手拉手沟通,实现与妇女群众“零距离”;在“妇女之家”全覆盖的基础上,发挥建在农村和社区的“妇女之家”的“悄悄话室”、“家庭方圆驿站”、“心理咨询室”等的作用,随时为妇女化解困惑、疏导情绪、调适婚姻家庭关系。

积极推进和谐家庭创建六大行动,即低碳生活——绿色家庭创建行动、家有书香——学习型家庭创建行动、维权服务——平安家庭创建行动、以文化人——家庭文化倡扬行动、心手相牵——家庭互助帮扶行动、拓展平台——家庭服务推进行动,从而稳步推进和谐家庭建设。加大对老妇救会主任、生活贫困“三八”红旗奖章获得者、单亲困难母亲、纯老年人贫困妇女、农村贫困家庭等特殊困难群体的帮扶救助力度,围绕暖流行动、绿叶行动、巾帼创业基金等公益活动,扎实开展关爱帮扶工作,提高思想教育工作实效性。

(三)创新维权服务手段,服务于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妇女群众利益

牢固树立大维权的工作理念。切实把保障妇女儿童权益落实到妇联各项工作之中,着力把不同层面妇女各方面的利益关系统筹、协调好。大力宣传和实施《北京市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妇女权益保障法>办法》,推动北京市“十二五”时期妇女儿童发展规划的有关任务落实。加强维权工作机制建设。健全妇女舆情监测机制、维权预警机制、矛盾排查调处机制和应急干预机制,及时捕捉涉及妇女儿童权益的苗头性、倾向性、潜在性问题,以迅速有效的工作主动引导舆论,化解社会矛盾。

加强与有关部门、执法单位的协调联动。加强维权干部队伍建设,发挥好妇联系统人民陪审员、劳动保障监督员的作用,探索矛盾化解新手段,壮大巾帼维权志愿服务队伍,提升维权服务的水平。

(四)创新妇女参与模式,服务于妇女群众自我管理、自我服务和自我发展

广泛动员,促进社会协同。充分发挥“枢纽型”社会组织的职能,广泛联系社会组织,在横向上实现工作最大限度覆盖,在纵向上形成“枢纽型”机制的联动。从解决妇女儿童民生、维护妇女儿童合法权益等方面,重点推进服务型、公益型妇女社会组织的发展。开展多形式培训,提高女性社会组织的生存和活动能力。搭建平台开展服务民生行动,发挥社会组织优势。

拓展渠道,推进妇女参与。进一步推动女性进农村和社区“两委”,发挥女性在基层群众自治中的作用,把农村和社区各类妇女骨干组织起来,发挥“妇女之家””、“姐妹驿站”等工作平台的作用,定期议事,为基层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出谋划策,提高妇女有序政治参与的热情和民主管理的意识。深入推进巾帼志愿服务活动,根据巾帼志愿者的意愿和特长,按照服务对象、服务内容、服务形式的不同,分别组建各种类型的巾帼志愿服务队伍,使不同年龄、不同爱好、不同身份、不同层面的妇女在社区都能找到乐于参加的巾帼志愿服务活动。

(五)创新工作活动载体,服务于提升社会管理创新工作效果

加强阵地建设,发挥北京市妇女儿童社会服务中心的示范引领和辐射带动作用,将区县妇女儿童活动中心等妇女儿童公共服务机构作为重要载体,建好“妇女之家””、“巧娘工作室”、“姐妹驿站”、“流动妇女平安之家”等阵地,开发专业服务课程,规范服务标准,强化管理体系建设,创新形式发挥其在社会管理及其创新领域的阵地功能。

充分发挥“妇女之家”在社会管理创新中的作用。加大建设“妇女之家”的力度,做到有人管事、有钱办事、有场议事,争取各种资源和条件,推进 “妇女之家”的软硬件设施建设。围绕解决妇女创业就业、化解社会矛盾、维护妇女权益、帮扶救助弱势妇女群体等妇女儿童需求中的突出问题和家庭多层次、多角度的现实需求,设计服务项目,明确目标,有针对性、有重点地引进服务资源进入“妇女之家”,提供妇女儿童急需的各类服务。用好政府资源,积极承接政府项目;拓展社会资源,大力引进社会化服务项目。在参与社会管理创新中彰显“坚强阵地”和“温暖之家”的生机与活力。

五、加大保障力度,全面推进社会管理及其创新工作

从思想、组织、队伍、政策等方面加大对社会管理及其创新工作的保障力度,切实提高妇联组织社会管理及其创新工作的科学化水平。

(一)推进妇女工作领域社会组织的党建工作

加快推动妇女工作领域社会组织党的建设,推进“枢纽型”社会组织党建工作机制建设,形成分类管理、分级负责和党建与业务一起抓的工作局面。充分发挥党建引领作用,深化创先争优活动,全面推行基层党员承诺制,扎实推进领航、聚力、先锋“三大工程”,以党组织和党的工作全覆盖推进社会领域服务管理的全覆盖,不断推动社会服务管理及其创新。

(二)完善妇联组织社会管理及其创新工作领导机制

建立市、区两级妇联组织社会管理及其创新工作体系,建立并完善妇联组织社会管理及其创新工作领导机制和社会工作者队伍,在市妇联层面成立北京市妇联社会管理及其创新工作领导小组和社会工作部,并将领导小组的办公室设在社会工作部,在区县设立对应的妇联组织社会管理及其创新领导小组和专门的工作人员队伍。

(三)提升妇联组织社会管理及其创新工作队伍水平

建立健全基层的社会工作者队伍,适时引进专业社会工作者队伍,推进社会工作者的专业化和职业化;加强社会工作志愿者管理体系建设,促进巾帼志愿者服务常态化和规范化,推动北京金玫瑰志愿服务行动的实施,立足社区、面向家庭、见诸日常、细致入微地开展各类志愿服务;以家庭建设为中心建立社会工作者和专业志愿者社会组织的联动机制,切实提高社会工作水平和志愿服务成效。通过培训、座谈、交流等方式提高社会管理及其创新工作队伍的工作能力。

(四)多渠道争取社会管理及其创新工作条件和资源

积极争取和创造条件,将改善妇女儿童民生的工作纳入各级党委和政府加强社会建设的目标任务体系,争取政府赋权,争取资源配置,充分用好党和政府赋予妇联组织的资源和条件。根据妇女儿童的自身发展需求,提升项目设计能力,加大政府购买社会组织服务,广泛整合社会资源,打造覆盖面广、影响力大、公信力强的服务品牌,让更多的妇女儿童共享首都改革发展的成果。

第五篇:社会管理创新实施意见

为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快推进社会管理创新,提升社会服务管理水平,根据(竹委政法【28】号文件要求,结合我办实际,特制定本方案。

一、指导思想、工作目标和时间步骤

1、指导思想。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按照“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同、公众参与”的总要求,紧紧围绕区委“高点定位再提升”的总基调,以实施社会建设“五项工程”为载体,不断探索和创新社会管理的理念、机制和方法、手段,全面提升社会管理服务水平,为街道经济文化建设实现新提升营造良好的社会环境。

2、工作目标。社会管理控制能力明显增强;社会管理服务水平明显提高;社会治安稳定形势明显好转;经济社会发展环境明显优化;人民群众安全感和满意率明显上升。

二、目标要求

1、创建学习型机关。以提高机关干部综合素质和执行能力为目标,针对目前存在的思想境界不高,疏于学习,知识储备不足,对新情况、新问题研究不够,对新事物接受慢、习惯用惯性思维考虑问题,推进科学发展的能力不强等问题,开展创建学习型机关活动。由机关党支部牵头,结合老龄工作本职业务特点,制订具体的学习计划。以“全员学习、终身学习”的理念,以学以致用的良好机制和氛围,以创新的学习形式和方法,使学习成为机关干部的一种工作和生活方式。

2、创建创新型机关。以增强机关干部改革意识和创新精神为目标,针对部分干部思想僵化、墨守成规,安于现状、小成即满,缺乏争创一流的内在动力和求稳怕乱、不敢大胆创新等问题,开展创建创新型机关活动。要以积极进取的精神状态,创新工作思路、工作方法、体制机制和管理服务方式,创造性地开展工作,推动各项工作争先进位、争创一流。结合创新工作,目前将围绕着全市人口老龄化战略研究,通过调研,摸清底子,理清思路,提出建议,为市委、市政府解决老龄化问题决策提供科学依据。

3、创建效能型机关。以提高机关工作效能为目标,针对部分干部工作标准不高、责任意识不强、办事效率低下等问题,开展创建效能型机关活动。要牢固树立效率第一、发展第一和责任重于泰山的理念,强化观念、合作意识,在高效落实办党组的决策部署上下功夫,在想干事、会干事、快干事、干成事上作文章,形成工作协调、运转高效、执行有力的工作局面。继续抓好老龄工作百分制考核工作,加强基层建设。

4、创建服务型机关。以增强机关干部公仆意识为目标,针对部分干部宗旨观念、群众意识、发展意识、服务意识不强等问题,开展创建服务型机关活动。紧紧围绕“一切为了老年人”的老龄工作宗旨,为方便老年人办证,在政务中心窗口和市老龄办办公室都可以随到随办,方便老年人办证。

5、创建廉洁型机关。以讲党性、重品行、作表率为目标,针对少数干部党性不强、觉悟不高、纪律不严等问题,开展创建廉洁型机关活动。切实加强机关党的建设、干部队伍建设,引导机关干部筑牢反腐倡廉的思想防线,提倡廉政勤政的工作态度,培养健康向上的生活情趣,保持积极高尚的精神追求,讲正气、讲奉献,真抓实干,奋发有为,以良好的修养、清廉的政风和务实的作风,树立机关党员干部的良好形象。

三、活动范围和方法步骤

参加活动的范围:老龄办机关全体人员。

按照总体部署,整个活动坚持把学习提高贯彻始终,把边查边改贯彻始终,把改革创新贯彻始终,把争先创优贯彻始终,分四个步骤组织实施。

(一)健全组织,动员发动

1、成立组织。成立办“解放思想改革创新在行动”活动领导小组,制定实施方案。

2、召开动员大会。召开动员大会,进行部署安排,确保机关党员干部迅速把思想统一到市委和办党组的要求上来,积极参与到活动中来。

3、加强宣传。办活动领导小组要充分利用宣传栏、老龄网站等进行不间断地宣传,营造浓厚氛围。整个活动期间,要向市各类媒体积极报送典型事例和新闻稿件,真正形成转变作风,争先进位的氛围,使活动成为大家关心、关注的亮点。

(二)对照标准,学习整改。

1、组织学习。认真组织机关党员干部,重点学习党中央关于解放思想、改革创新、转变作风的重要论述,市委领导在动员大会上的讲话,中央和省市经济工作会议精神,外地在解放思想、转变作风、推进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方面的好经验好做法。

2、对照标准,查找问题。根据市直机关具体标准和考评细则,在联系实际,深入学习调研的基础上,通过多种形式,认真查摆问题和不足,有针对性地抓好整改落实。重点在以下方面查找问题:①思想境界方面。查找有无思想境界不高,满足于现状、不思进取、小成即满、甘居中游;对上级的文件精神学习不够、理解不深;求真务实的思想树的不牢,说的多做的少、工作部署多、抓落实少;工作标准不高,得过且过,争先进位意识不够强;公仆意识不强,忘记了自己是一名机关党员干部,思想落后于群众,落后于形势等方面问题。②改革创新方面。查找有无思想保守、墨守陈规、改革创新意识不强、畏难发愁、怨天尤人,办事凭经验、决策拍脑袋、习惯于用惯性思维思考问题;工作无创新、无思路,找不到办法,创不出经验,抓不出典型,平推平拥;怕字当头,瞻前顾后,怕得罪人,明知是错误的东西,不敢批评,好人主义,无原则的一团和气;工作办法少,路子不宽,抓不住关键,工作无生气、无特色等方面的问题。③工作效能方面。查找有无办事效率低、落实力度不够、抓而不实,有任务无措施、有布置无检查;工作讨价还价,用客观条件掩饰自己的主观不努力;习惯于当裁判员评头论足,不愿当运动员真抓实干;对群众反映强烈的热点难点问题,议而不决,决而不行,严重的影响了党委、政府和工作部门的形象等方面的问题。④服务意识方面。查找有无门难进、脸难看、事难办、打官腔、摆官架;办事拖拉、推诿扯皮,不是积极地想群众所想、办群众所需、解群众所困,本来应按政策立即办、马上办的事,找种种借口拖着不办,造成工作被动;公仆意识不强,无大局意识,热衷于利益个人化、权力部门化等方面的问题。⑤廉洁自律方面。查找有无执行纪律不严,上班晚来早走,上班时间上网聊天;言行不规、举止不端、着装不整;自身要求不严,对明令禁止的问题搞变通,不给好处不办事、给了好处乱办事等方面的问题。查找问题的形式,一是征求意见。发放《征求意见表》,广泛征求上下级机关的意见,广泛征求服务对象的意见。二是按专题、分层次召开各种形式座谈会、研讨会,查找问题,剖析根源。三是以 “老龄办机关与基层(村、社区)结对服务”活动为载体,结合本职工作,深入基层,调查研究,找准问题症结。四是每个党员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要认真查摆问题和不足,深入分析原因,总结经验教训。

3、认真整改,公开承诺。要组织机关党员干部写出查找的问题、整改的措施、努力的目标,并组织人人发言交流。在此基础上,完善工作目标,制定工作措施。要将职责、承诺、工作目标在办机关显要位置公开,接受社会监督。

(三)加强督导,推树典型,健全完善长效机制

1、注重督导。办活动领导小组办公室,将对活动过程进行调度,及时掌握活动开展情况,提出加强和改进的意见,确保务求实效。

2、明察暗访。重点对以下情况进行明察暗访:①工作纪律情况;②中午戒酒情况;③服务情况;④工作作风、工作效率等方面的情况。

3、建章立制。根据市直机关工委制定机关标准细则,进一步完善制度,建立长效机制,使各项活动转为正常工作。

(四)检查考核,总结经验

每个干部职工都要对查找问题、提升思想境界、提高工作标准、转变工作作风等方面取得的成效,进行全面系统的总结,明确努力方向,形成书面材料,召开总结大会。集中活动结束后,将此项工作作为机关建设的一项常规性工作,持续不断地开展下去,根据实际情况及时调整完善创建内容,使办机关建设不断实现新跨越。

四、组织领导和保障措施

1、加强组织领导。为确保办机关“解放思想改革创新在行动”活动的顺利进行,成立办机关“解放思想改革创新在行动”活动领导小组。

2、强化督导,严格检查。办领导要按照分工对活动开展情况进行指导。领导小组办公室要搞好整个活动的组织、调度和指导,强化督促检查,抓好典型宣传,及时掌握各阶段活动的进展情况,提出加强和改进的意见,认真抓好活动成果的验收,确保质量,务求实效。

3、注重结合,统筹兼顾。要注重把“解放思想改革创新在行动”活动与强市名城工作结合起来,与巩固扩大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成果结合起来,与争做“泰山先锋”、创建文明机关结合起来。要按照市委要求,集中时间和精力,扎实搞好活动开展。要处理好开展活动和做好各项工作的关系,切实做到两不误、两促进。要把“解放思想改革创新在行动”活动焕发出来的热情,推动当前各项老龄工作的开展,使整个活动真正成为解放思想、改革创新、加快发展的过程。

下载宁波市妇联组织参与社会管理创新工作实施意见(精选合集)word格式文档
下载宁波市妇联组织参与社会管理创新工作实施意见(精选合集).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共青团参与社会管理创新的实施草案

    ##共青团参与社会管理创新的实施草案为全面推进社会管理创新综合试点工作,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践行立党为公、执政为民宗旨,最大限度激发社会创造活力,最大限度增加和谐因素......

    关于妇联组织参与社会管理创新工作的几点思考

    关于妇联组织参与社会管理创新工作的几点思考 中央提出全面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做好新形势下的群众工作,给妇联工作带来了崭新契机和发展空间。面对新形势、新任务,妇联组织......

    镇关于妇联组织参与社会管理及其创新工作专题调研

    ****关于妇联组织参与社会管理及其创新工作专题调研报告为进一步总结**妇联组织在参与社会管理及其创新工作方面的好经验好做法,找出存在的问题,探索妇联组织参与社会管理和创......

    社会管理创新工作实施意见(共五篇)

    市总工会社会管理创新工作实施意见为推动社会管理创新工作顺利开展,充分发挥工会职能作用,结合工会工作实际,制定如下实施意见一、指导思想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仙桃市妇联参与社会管理与创新的探索与实践

    仙桃市妇联参与社会管理与创新的探索与实践 创新是推动事业发展的动力和源泉。只有不断创新,才能开创工作新局面,才能更好地发挥群团组织优势,真正成为党和政府联系广大妇女群......

    妇联组织参与社会管理创新调研报告

    妇联组织参与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是推动科学发展、构建和谐社会、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要求。党的十七大报告明确提出“支持妇联等人民团体依照法律和各自章程开展工作,参与......

    妇联组织参与社会管理创新实践和思考

    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强化企事业单位、人民团体在社会管理和服务中的职责,引导社会组织健康有序发展,充分发挥群众参与社会管理的基础作用。”这对妇联组织履行职能提出了新......

    在新形势下妇联组织参与社会管理创新

    在新形势下妇联组织参与社会管理创新、 做好妇女群众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县委常委、组织部长郑书文 2011年3月28日 尊敬的金主席、各位领导: 首先我代表中共桐庐县委,对省市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