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关于修订2009年度湖北省金融信用市
关于修订2009年度湖北省金融信用市、州、县评定指标体系的通知
鄂信环发〔2009〕4号
各市、州、县信用环境专项治理领导小组:
为了进一步推动全省信用环境(金融生态)建设工作,更好地促进地方经济金融和谐发展,结合当前经济金融形势,特对原市州信用环境评价和最佳金融信用县(市、区)评定指标体系进行修订完善。现将修订后的指标体系通知如下:
一、金融信用市、州、县评定条件
(一)金融秩序稳定。无乱设金融机构、乱办金融业务、乱集资等违法事件发生。凡发生上述三乱或严重影响金融生态环境,破坏金融秩序,引发群体性事件或造成恶劣社会影响的事件,被中央相关部委或省委、省政府点名批评或移交司法部门处理的,取消当年申报“A级金融信用市、州、县”的资格。
(二)经济发展环境和谐。金融机构支持地方经济发展力度逐年加大;金融司法环境良好,金融债权得到有效保护;社会信用环境得到根本改善,小额贷款担保体系健全;行政服务环境优良,地方政府制定的规费减免等有利于促进地方经济发展的政策得到有效落实。
(三)四大信用工程创建效果明显。企业、农村、社区和辖区信用工程创建活动与金融扶弱工程紧密结合。中小企业贷款、涉农贷款、下岗失业人员担保贷款以及辖区信贷投放明显增加,各信用主体在信用工程创建中获得实实在在的好处。
(四)各类历史遗留债务得到有效化解。当年无新增逃废债企业。历史遗留的农村信用社不良贷款、银行类和资产管理公司的企业逃废债、国家行政事业单位和公职人员拖欠贷款、地方政府借款和中央银行再贷款等金额在年度内有明显下降。
(五)按照“金融信用市、州、县”评定指标,当年考评得分80分以上的市、州、县(市、区),经省信用环境治理(金融生态)领导小组审议通过后,可获得“湖北省A级金融信用市、州、县”称号。
二、金融信用市、州、县评定指标
指标构成:由地方政府对信用环境(金融生态)建设工作重视程度、信用环境考评指标、湖北省金融生态环境监测评价指标三大项构成。其中,地方政府对信用环境(金融生态)建设工作重视程度为定性指标,权重为5分;信用环境考评指标和湖北省金融生态环境监测指标为定量指标,权重分别为80分和15分;总分值100分。
(一)政府对信用环境(金融生态)建设工作重视程度(权重5分)。主要考核各级政府按照省政府相关要求,贯彻落实《湖北省信用环境(金融生态)建设工作意见》的情况,各级政府在研究解决信用环境(金融生态)建设中存在的困难和实际问题等方面的工作成效,各成员单位联合开展四大信用工程创建活动效果,各地统计数据、信息报送及各项工作任务完成情况。
(二)信用环境考评指标(权重80分)。由企业信用工程、农村信用工程、社区信用工程、各项贷款增长率、一般性地方财政预算收入增长率、金融机构利润增长率、新增上市公司数、保费收入增长率、贷款利息实收率、不良贷款余额占贷款余额的比例、不良贷款余额绝对额下降比例、企业逃废债金额占不良贷款余额的比例等指标构成(见下表)。
序号 指标名称 指标权数 实际比例 分数 企业信用工程:(1)中小企业贷款余额增长率 10
(2)A级以上信用企业占比 10 农村信用工程:(1)涉农贷款余额增长率 7
(2)信用乡镇占比 7 社区信用工程:(1)下岗失业人员小额担保贷款(含劳动密集型小企业贴息贷款)余额增长率 4
(2)生源地助学贷款余额增长率 3
(3)信用社区占比 6 各项贷款余额增长率 10 一般性地方财政预算收入增长率 5 金融机构利润增长率 5 新增上市公司数 3 保费收入增长率 7 贷款利息实收率 10 不良贷款率 5 不良贷款余额绝对额下降比例 3 企业逃废债金额占比 5
总 分 100--
计算公式:
1.(1)中小企业贷款余额增长率=(年末中小企业贷款余额-年初中小企业贷款余额)/年初中小企业贷款余额×100%。
“中小企业贷款余额”为中型企业贷款余额与小型企业贷款余额之和。
(2)A级以上信用企业占比=(A级以上信用企业数/贷款企业总数)×100%。
“A级以上信用企业数”为金融机构内部信用评级和第三方信用评级达到A级以上的信用企业数之和。贷款企业总数以各金融机构报送为准。
2.(1)涉农贷款余额增长率=(年末涉农贷款余额-年初涉农贷款余额)/年初涉农贷款余额×100%。
“涉农贷款余额”包括所有金融机构的涉农贷款。
(2)信用乡镇占比=(信用乡镇数/乡镇总数)×100%。
3.(1)下岗失业人员小额担保贷款(含劳动密集型小企业贴息贷款,后同)余额增长率=[年末下岗失业人员小额担保贷款余额-年初下岗失业人员小额担保贷款余额]/年初下岗失业人员小额担保贷款余额×100%。
(2)生源地助学贷款余额增长率=(年末生源地助学贷款余额-年初生源地助学贷款余额)/年初生源地助学贷款余额×100%。
(3)信用社区占比=(信用社区数/社区总数)×100%。
4.各项贷款余额增长率=[(年末各项贷款余额-年初各项贷款余额)/年初各项贷款余额] ×100%。
5.一般性地方财政预算收入增长率=[(年末一般性地方财政预算收入总量-上年末一般性地方财政预算收入总量)/上年末一般性地方财政预算收入总量]×100%。
6.金融机构利润增长率=[(年末金融机构利润总额-上年末金融机构利润总额)/上年末金融机构利润总额]×100%。
7.新增上市公司数是指当年完成上市的公司数。
8.保费收入增长率=[(年末保费收入总额-上年末保费收入总额)/上年末保费收入总额] ×100%。
9.贷款利息实收率=[(当年实收利息-收回上年累计欠息)/(当年新增表内欠息+当年实收利息-收回上年累计欠息)] ×100%。
10.不良贷款率=[(次级贷款+可疑贷款+损失贷款)/各项贷款余额]×100%(银行系统、农村信用社统一口径)。
11.不良贷款余额绝对额下降比例=[(年末不良贷款余额-年初不良贷款余额)/年初不良贷款余额] ×100%
12.企业逃废债金额比例=(企业逃废债金额/不良贷款余额)×100%。
以上涉及各类贷款余额指标均以人民银行调统部门数据为准。
计分方法:
1.(1)中小企业贷款余额增长率:达到或超过20%的计全分,20%以内则1个百分点得0.5分,最高得分不超过权重。如实际比例为负,此项不得分。
(2)A级以上信用企业占比:实际比例×权数。
2.(1)涉农贷款余额增长率:达到或超过20%的计全分,20%以内则1个百分点得0.5分,最高得分不超过权重。如实际比例为负,此项不得分。
(2)信用乡镇占比:实际比例×权数。
3.(1)下岗失业人员小额担保贷款余额增长率:达到或超过20%的计全分,20%以内则1个百分点得0.2分,最高得分不超过权重。如实际比例为负,此项不得分。
(2)生源地助学贷款余额增长率:达到或超过15%的计全分,15%以内则1个百分点得0.2分,最高得分不超过权重。如实际比例为负,此项不得分。
(3)信用社区占比:达到或超过20%的计全分,20%以内则1个百分点得0.3分,最高得分不超过权重。
4.各项贷款余额增长率:达到或超过20%的计全分,20%以内则1个百分点得0.5分,最高得分不超过权重。如实际比例为负,此项不得分。
5.一般性地方财政预算收入增长率:达到或超过10%的计全分,10%以内则每增加1个百分点,得0.5分,最高得分不超过权重。如实际比例为负,此项不得分。
6.金融机构利润增长率:达到或超过10%的计全分,10%以内则每增加1个百分点,得0.5分,最高得分不超过权重;如实际比例为负,此项不得分。
7.新增上市公司数:当年完成1家上市公司得3分,最高得分不超过权数。
8.保费收入增长率:达到或超过20%的计全分,20%以内则每增加1个百分点,得0.35分,最高得分不超过权重。如实际比例为负,此项不得分。
9.贷款利息实收率:实际比例×权数。
10、不良贷款率:(100%-实际比例)×权数。不良贷款率控制在2%(含2%)以内的,此项得满分。
11.不良贷款余额绝对额下降比例:下降达到或超过10%的计全分,10%以内则每下降1个百分点,得0.3分,最高得分不超过权重。如实际比例为正,此项不得分。不良贷款率得满分的,此项也计满分。
12.企业逃废债金额占比:(100%-实际比例)×权数。
(三)金融生态环境监测评价指标(权重15分)。具体指标详见《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转发湖北省金融生态环境监测评价实施办法的通知》(鄂政办函[2008]85号)文件。按照《湖北省金融生态环境监测评价系统》评分标准,计算各地金融生态环境监测评价指标的实际得分。
(四)金融信用市、州、县评定指标计分方法。根据各项指标所占权重计算金融信用市、州、县评定指标的总体得分。金融信用市、州、县评定总体得分等于“政府对信用环境(金融生态)建设工作重视程度”得分+“信用环境考评指标”得分×权重+“金融生态环境监测评价指标”得分×权重之和。
三、几点说明
(一)关于统一开展市、州、县金融信用环境考评工作的说明。自2002年开展信用环境和金融生态建设工作以来,我省经济金融发展环境得到根本好转,阶段性治理目标基本达到。根据新的经济金融形势,结合我省信用环境和金融生态建设工作进展情况,省政府决定将“A级金融信用市州”评比与“最佳金融信用县(市区)”评定两项工作结合起来,统一为开展“金融信用市、州、县”评定工作,实行一套指标进行考核。
(二)关于指标体系设计的说明。为了强化政府主导,发动社会各方力量,着力营造良好的社会信用和金融生态环境,推动信用环境治理工作更好更快地向纵深发展,在对各地信用环境考评工作中,将地方政府重视情况和金融生态环境监测评价系统纳入考评指标体系,分别占有一定权重。同时,为更好地贯彻落实国家“保增长,扩内需,调结构,利民生,促发展”的政策要求,在“信用环境考评指标”设置中,特增加了与贷款增量结构相关的考核指标,如“中小企业贷款增长率”、“涉农贷款增长率”、“小额担保贷款增长率”、“生源地助学贷款增长率”等。经过多年的专项治理,我省各类金融机构的金融资产质量大幅提升,不良贷款余额、银行的企业逃废债余额以及资产管理公司的企业逃废债余额均大幅下降,因此,适当下调了相关指标的权重,取消了对资产管理公司企业逃废债情况的考核指标。
(三)关于指标统计口径的说明。为了进一步推动社会征信体系建设,仍将企业参加第三方信用评级情况纳入“A级以上信用企业占比”指标中进行考核。“贷款企业总数”以各金融机构报送数据为准。为了增强考评数据的真实性、准确性,原则上要求各地上报的所有指标数据要以地方财政部门、统计部门、人民银行、银证保监管部门、各金融机构等对外公布的数据为准。
(四)关于严格信用乡镇和信用社区评定工作的说明。各地要认真组织开展信用乡镇评定工作。各地申报信用乡镇时,要向省信用联社和省信用环境专项治理领导小组办公室申请备案,由两部门按照文件规定共同审核、认定。各地在开展信用社区评定中,要严格按照《转发中国人民银行 财政部 劳动和社会保障部关于改进和完善小额担保贷款政策的通知》(武银[2006]23号)确定的湖北省信用社区创建的八条认定标准,结合《转发中国人民银行 财政部 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关于进一步改进小额担保贷款管理积极推动创业促就业的通知》(武银[2009]9号)精神,进一步发挥社区在小额担保贷款管理中的责任,充分利用社区劳动保障平台为下岗失业人员小额担保贷款营造良好的金融生态环境。当年下岗失业人员小额担保贷款余额少于10万或新增不明显的社区不得被评为信用社区。
二○○九年十月二十八日
第二篇:湖北省关于进一步加强信用环境建设改善金融服务的通知
湖北省关于进一步加强信用环境建设改善金融服务的通知
各市、州、县人民政府,省政府各部门:
为进一步加强全省信用环境建设,改善金融服务,加大金融对经济的支持力度,促进经济社会又快又好发展,经省人民政府同意,现就有关问题通知如下:
一、充分认识加强信用环境建设的重要意义
加强信用环境建设,事关经济社会发展全局,有利于提高全社会诚信意识和风险意识,促进社会信用体系建设;有利于改善区域投资环境,有效留住和聚集资金等市场资源,提高市场竞争力;有利于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加快现代市场体系建设;有利于维护金融稳定,防范金融风险,促进金融业健康发展。
近几年来,省委、省政府坚持不懈地推进信用环境建设工作,各地、各有关部门通力合作,不断深化信用环境专项治理,打造“信用湖北”,取得了阶段性成果。全省社会信用意识逐步增强,信用环境明显改善,金融运行总体平稳。但尚未达到自我调节、自我优化的良性发展状态,还存在对信用环境建设认识不足、社会诚信文化建设薄弱等问题。各地、各部门要统一思想,提高认识,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积极动员和组织各方力量,进一步加强信用环境建设,为金融加大对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支持力度创造良好条件,更好地发挥金融在现代经济中的重要作用,努力促进全省经济金融协调可持续发展。
二、以“四个信用工程”为载体,进一步加强信用环境建设
(一)建设企业信用工程。完善企业信用工程建设的长效机制,将此作为银企合作、共谋发展的关键举措长抓不懈。各地要在整顿和规范市场经济秩序上加大工作力度,加强诚信教育,引导市场主体在经营活动中诚信守法,全面提升企业的诚信意识;着力培植A级信用企业,把A级以上信用企业数量作为评价各地区信用环境建设水平的重要标准。各金融机构要制订落实培植A级信用企业的目标规划和工作措施,将A级信用企业不断做大做强;积极帮助企业建立健全现代企业制度,恪守信用规则,规范和完善财务规章制度,切实提升企业的资信等级。要健全信贷奖惩机制,加强对逃废金融债权等失信行为的惩戒约束,保障守信者的合法权益。
(二)建设农村信用工程。把建设农村信用工程作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要举措,吸引资金向农村流动,促进农村经济加快发展。坚持在政府领导下,通过农村信用社运用评级授信的方法,开展信用农户、信用村、信用一条街、信用乡镇创建活动,推动农村信用工程建设向纵深发展。建立农村信贷投入稳定增长机制,推广农户小额信用贷款,大力创新支农金融服务品牌,积极探索破解农村经济主体贷款难的有效方式。同时,切实防范和分散信贷风险,实现农村金融机构的良性发展。
(三)建设社区信用工程。依托城镇社区等平台,以信用建设为核心,整合社区、社保、工商等部门信用信息,全面开展宣传教育,切实提高社区企业、工商户、居民的信用意识。积极创新金融服务方式,适时开发繁荣社区经济的金融产品,将促进社区经济发展、构建和谐社区与信用工程建设结合起来。一是完善金融信用考评指标,注重信用创建过程,充分调动社区及各方面的积极性;二是引导金融机构创新金融业务,提高金融产品与社区对接的能力;三是关注困难群体,推动社区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四是规避金融风险,促进经济金融共同发展。
(四)建设区域信用工程。各地要在本区域内,运用行政和经济等手段,规范自然人、法人以及其他经济主体的信用行为,形成良性循环的区域信用环境。首先,不断提升自然人和法人的信用级次,通过创建信用细胞工程,实现单项信用指标的好转和特定行为对象、群体的信用状况提升;再提升区域性的信用级次,实现区域综合信用指标的好转和大面积行政区域信用度的提升。
在建设“四个信用工程”中,要抓紧建立企业征信体系和个人征信体系。通过整合分散在各行业和各部门的信用信息资源,制定企业征信评估标准和监督办法,建立健全各项信用管理制度,完善企业信用档案,促进企业自律;开展调查研究,探索个人信用体系运行模式,建设个人基础信用信息数据库,推动金融机构发展个人消费贷款,支持经济社会发展。
三、切实加强全省信用环境建设的组织领导
加强信用环境建设、改善金融服务是一项复杂的社会系统工程。各地要从维护经济安全和社会稳定的大局出发,高度重视这项工作,建立“政府统一领导、部门分工负责、人行组织协调、企业诚信自律”的工作机制,切实加强组织领导。
各地、各有关部门要把信用环境建设纳入整体工作之中,统一部署,明确分工,落实责任,及时研究解决重大问题和工作中遇到的实际困难,使信用环境和金融生态建设工作有部署、有检查、有考核,确保各项措施落实到位。进一步改善对金融机构正常经营活动的行政服务,积极向金融机构提供经济信息、发展项目和资金需求情况,减少各种不利于信贷投入和金融资产保全的行政审批和收费,消除对金融机构经营行为的各种不合理行政干预。加强和规范律师事务所、会计师事务所、评估评级机构等中介服务机构的建设,培植一批诚信水平较高的大型专业化中介机构,不断提高中介服务的专业化水平和社会公信力。努力提高信用环境和金融生态建设宣传的深度和广度,让社会各界都参与到信用环境建设中来,营造良好工作氛围,推动全社会信用文化建设。
人民银行各分支机构要把加强信用环境建设、改善金融服务作为促进地方经济可持续发展的一项重要工作来抓,加强与政府有关部门的沟通联系,构建科学的信用环境指标评价体系,为当地政府提供参考信息。要按照“区别对待、有保有压”的要求,发挥“窗口指导”和货币政策工具作用,引导金融机构优化信贷结构,加大对农业、支柱产业、优势产业、中小企业、对外贸易等领域的信贷投入,提升地区经济竞争力。同时,加强对金融机构系统性风险的监测、预警和处置工作,维护区域金融安全稳定。各金融机构要充分发挥在信用环境建设中的重要作用,建立科学合理的内部经营管理机制,加大业务创新和市场开拓力度,不断改进和加强金融服务,积极为地方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提供资金融通、要素组合、信息引导等方面的有效支持。一是积极开拓信贷市场,改进授权授信制度,加大对中小企业、民营企业、县域经济的信贷支持力度,促进区域经济结构调整和经济快速发展。二是加大对A级金融信用市(州)、最佳金融信用县(市、区)、A级信用企业的信贷支持,改善地方、企业融资难的状况。对信用好的企业给予优惠政策,简化贷款手续,在融资、担保、结算等方面提供优质服务,鼓励客户守信行为。三是加强自律与内控水平,自觉维护公平竞争的良好金融秩序,保证资金安全。四是加强同业配合,积极争取司法机关的支持,严厉打击各种金融诈骗及逃废银行债务行为,加大执行金融诉讼案件的工作力度,依法维护金融债权。
第三篇:湖北省社会信用信息管理条例
湖北省社会信用信息管理条例
(2017年3月30日湖北省第十二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七
次会议通过)
目 录
第一章 总 则
第二章 信息归集
第三章 信息披露
第四章 信息应用
第五章 信息安全与权益保障
第六章 法律责任
第七章 附 则
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 为了规范社会信用信息管理,促进社会信用体系建设,营造诚实守信的社会环境,保障社会信用信息安全和信用主体合法权益,实现社会信用信息共享,根据有关法律、行政法规,结合本省实际,制定本条例。
第二条 本省行政区域内社会信用信息的归集、披露、应用及其管理活动,适用本条例。
第三条 本条例所称社会信用信息, 是指可用于识别自然人、法人和其他组织(以下简称信用主体)信用状况的数据和资料,包括公共信用信息和市场信用信息。
公共信用信息是指国家机关、法律法规授权的具有管理公共事务职能的组织以及群团组织等(以下简称公共信用信息提供单位),在依法履职、提供服务过程中产生或者获取的,可用于识别信用主体信用状况的数据和资料。
市场信用信息是指信用服务机构、行业协会、其他企业事业单位和组织,在生产经营和提供服务过程中产生或者获取的,可用于识别信用主体信用状况的数据和资料。
信用服务机构是指依法设立,从事信用评级、信用管理咨询、信用风险控制等相关经营性活动的中介服务机构。
第四条 社会信用信息管理应当按照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和改革发展的需要,遵循合法、安全、及时、准确的原则,不得危害国家安全、泄露国家秘密,不得侵犯商业秘密和个人隐私。
第五条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当成立社会信用体系建设领导小组,将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编制社会信用体系建设规划或者实施方案,明确工作机构和专门人员,保障工作经费,并将社会信用信息管理工作纳入目标责任制考核体系。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发展改革部门负责本行政区域内社会信用信息综合协调和监督管理工作。
社会信用体系建设领导小组成员单位以及其他有关部门和组织按照各自职责,做好相关领域社会信用信息归集、披露、应用及其管理工作。
征信业监督管理机构依照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做好金融信用信息和征信机构的监督管理工作。
第六条 省人民政府应当建立全省统一的社会信用信息服务平台,通过汇集系统与有关部门、组织和地方建立的信用信息服务系统互联互通,实现社会信用信息跨部门、跨领域、跨地区共享使用。
省人民政府设立的信用信息中心(以下简称省信用信息中心)具体负责省社会信用信息服务平台的建设、运行和维护工作,归集和管理社会信用信息,提供信息公开、查询、共享和应用等相关服务。
省社会信用体系建设领导小组成员单位以及其他有关部门和组织负责本系统信用信息服务系统的建设、运行和维护,做好与省社会信用信息服务平台的数据交换和信息共享工作。
第七条 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应当依法履行职责,提高守法履约的意识和水平,在社会信用体系建设中发挥示范表率作用。
信用服务机构、行业协会、其他企业事业单位和组织应当遵守行业信用规约和职业道德准则,加强自身信用管理,提高公信力。
鼓励社会公众守信自律,提高诚信意识,参与诚信教育和信用监督活动,共同推进社会信用体系建设。
第八条 广播、电视、报刊、网络等媒体应当通过新闻报道、专题专栏、公益广告等形式,宣传和普及社会信用知识,弘扬诚信文化,营造诚信的舆论环境和社会氛围。
第二章 信息归集
第九条 公共信用信息归集实行目录管理,公共信用信息的项目内容、提供单位、数据格式、使用权限、归集程序、归集路径、归集时限、披露方式等要素由公共信用信息目录规定。
公共信用信息目录由省人民政府发展改革部门会同有关部门,根据国家有关规定和标准组织编制并适时调整,经征求省社会信用体系建设领导小组成员单位意见后,报省人民政府批准并向社会公布。
拟纳入目录管理的项目内容可能减损信用主体权利或者增加信用主体义务、社会影响较大的,应当组织专家进行评估,并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
第十条 信用主体的下列信息应当纳入公共信用信息目录:
(一)公共管理和服务中反映信用主体基本情况的登记类信息;
(二)行政许可、行政处罚、行政强制、行政确认、行政检查、行政征收、行政奖励、行政给付等行政行为中反映信用主体信用状况的信息;
(三)拒不履行生效法律文书的信息;
(四)群团组织在履行职责过程中产生或者掌握的信用主体受表彰奖励以及参加社会公益、志愿服务等信息;
(五)其他依法应当纳入目录管理的信息。
第十一条 公共信用信息提供单位应当按照公共信用信息目录的规定,及时、准确地向省信用信息中心报送信息。
第十二条 省人民政府发展改革部门应当会同有关部门根据国家有关规定和标准,制定和完善信用主体编码、信用信息技术规范。
向省信用信息中心提供的公共信用信息,应当符合信用信息技术规范,并载明信用主体的姓名或者法定名称及其统一社会信用代码。
第十三条 信用服务机构、行业协会、其他企业事业单位和组织应当按照真实、客观、全面的原则,依法采集市场信用信息。
第十四条 鼓励企业事业单位记录自身生产经营、提供服务过程中产生的信用信息;鼓励行业协会根据管理和服务需要记录会员的信用信息,建立会员信用档案和行业信用信息数据库。
鼓励信用主体以合法形式向省信用信息中心、信用服务机构、行业协会、其他企业事业单位和组织提供自身信用信息,并对信息的真实性、准确性负责。
第十五条 信用信息提供单位应当对其提供的信用信息的真实性、准确性负责,不得篡改、虚构信用信息。
省信用信息中心依法归集信用服务机构、行业协会、其他企业事业单位和组织采集的信用信息,应当按照规定或者约定对信息进行审核。
第十六条 省信用信息中心应当对收到的社会信用信息在三日内完成比对、录入工作;不符合要求的,反馈给信用信息提供单位复核处理后重新报送。
第十七条 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违法归集社会信用信息。
信用服务机构、行业协会、其他企业事业单位和组织归集市场信用信息属于自然人信息的,应当经本人同意并约定用途,未经本人同意不得归集。法律、法规另有规定的除外。
信用服务机构、行业协会、其他企业事业单位和组织不得归集自然人宗教信仰、基因、指纹、血型、疾病和病史等信息。
信用服务机构、行业协会、其他企业事业单位和组织不得归集法律、法规禁止归集的法人和其他组织的信用信息。
第三章 信息披露
第十八条 公共信用信息通过公开公示、授权查询、政务共享等方式披露。
涉及自然人的公共信用信息通过本人实名认证查询、授权查询、政务共享的方式披露,国家另有规定的除外。
涉及法人和其他组织的公共信用信息的披露方式,由公共信用信息目录确定。
第十九条 公共信用信息以公开为原则,法律、法规另有规定的除外。
依法应当公开的公共信用信息,通过省社会信用信息服务平台和公共信用信息提供单位对外发布信息的平台向社会披露。
涉及商业秘密、个人隐私的公共信用信息,经信用主体书面同意公开或者国家机关认为不公开可能对公共利益造成重大影响的,可以依法公开。
依法不能公开的公共信用信息,经信用主体的书面授权可以查询,并按照约定的用途使用;未经其同意,不得将该信息向第三方提供。
第二十条 信用主体享有查询自身信用信息的权利。
省人民政府发展改革部门应当加强与有关部门合作,推动设立社会信用信息综合服务窗口,为社会提供查询服务。
省信用信息中心应当制定并公布公共信用信息查询服务规范,通过平台网站、移动终端、服务窗口等途径向社会提供便捷的查询服务,查询情况应当记载并自查询之日起保存三年。
第二十一条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及有关部门和组织根据履职需要,依法可以共享省信用信息中心归集的依法不能公开的公共信用信息。
信用服务机构、行业协会、其他企业事业单位和组织可以根据与省人民政府发展改革部门签订的协议,共享省信用信息中心归集的公共信用信息;共享依法不能公开的公共信用信息,应当取得信用主体的书面授权。
省社会信用信息服务平台与国家信用信息平台以及其他省、自治区、直辖市信用信息平台的信息共享和数据交换,依据有关规定和协议执行。
第二十二条 省人民政府应当建立信用信息共享机制,推动省社会信用信息服务平台与金融信用信息基础数据库以及其他各类信用信息服务系统的信息共享与数据交换。
金融信用信息基础数据库信用信息的披露和查询按照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执行。
第四章 信息应用
第二十三条 省人民政府发展改革部门应当组织有关部门制定公共信用信息评价规范,报省人民政府批准后向社会公布。国家已制定公共信用信息评价规范的,从其规定。
公共信用信息提供单位应当根据信用评价规范,对其履职过程中产生或者掌握的信用信息进行记录和评价,并将评价后的信息归集到省信用信息中心。
公共信用信息提供单位向归集单位报送信用主体失信信用信息前,应当书面告知信用主体。法律、法规另有规定的除外。
信用服务机构、行业协会、其他企业事业单位和组织可以依法对其获取的信用信息进行记录和评价,为社会提供专业化的信用服务。
第二十四条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及有关部门和组织应当根据履职需要,在下列工作中查询信用信息、使用信用报告,作为行政管理、公共服务以及人事管理和监督工作的参考依据:
(一)实施行政许可、行政处罚、行政检查;
(二)财政支持、政府采购、政府投资项目招标、国有土地出让、科研管理等;
(三)国家工作人员招录、任用和管理监督;
(四)表彰奖励;
(五)其他管理工作。
鼓励自然人、法人和其他组织在开展市场交易、企业治理、行业管理、融资信贷、社会公益等活动中,依法查询信用信息、使用信用报告。
第二十五条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当支持和规范信用服务机构发展,制定促进信用服务产业发展的政策和措施,鼓励社会资本进入信用服务市场。
鼓励和支持信用服务机构开发和创新信用产品,扩大信用服务领域和范围,参与国际合作,推动信用调查、信用评估、信用担保、信用保险等信用产品和服务在行政管理、公共服务、市场交易、生产生活中的应用。
第二十六条 省人民政府应当建立跨部门、跨领域、跨地区的守信联合激励和失信联合惩戒机制,根据法律、法规和国家有关规定确定联合激励和惩戒事项,制定推荐性和强制性措施清单,并向社会公布。
未经依法确认的公共事业及物业管理欠费信息不得作为实施联合惩戒的依据。
第二十七条 对守信信用主体依法可以采取下列激励措施:
(一)在行政管理和公共服务过程中给予支持和便利;
(二)在财政支持、政府采购、政府投资项目招标、国有土地出让、融资信贷、媒体推介、荣誉评选等活动中,列为优先选择对象;
(三)国家规定的其他激励措施。
第二十八条 对失信信用主体在国家规定的期限内依法可以采取下列惩戒措施:
(一)在行政监管中列为重点核查对象;
(二)取消已经享受的行政便利措施;
(三)限制申请财政资金或者政策支持;
(四)国家规定的其他惩戒措施。
第二十九条 国家机关可以根据履职需要建立严重失信名单,规范名单纳入程序和条件,并向社会公布。
信用主体有下列行为之一的,应当纳入严重失信名单:
(一)严重损害公众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的行为;
(二)严重破坏市场公平竞争秩序和社会正常秩序的行为;
(三)有履行能力但拒不履行、逃避履行生效法律文书确定的义务的行为;
(四)拒不履行国防义务,危害国防利益的行为;
(五)国家规定的其他严重失信行为。
第三十条 对纳入严重失信名单的信用主体,依法可以采取下列特别惩戒措施:
(一)限制从事特定行业或者项目;
(二)限制任职资格;
(三)限制从事特殊市场交易;
(四)限制授予荣誉和融资信贷;
(五)限制高消费以及有关消费;
(六)限制出境;
(七)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的其他特别惩戒措施。
第三十一条 国家机关决定对失信信用主体采取惩戒措施的,应当告知实施理由、依据和救济途径以及解除惩戒措施的条件。
第五章 信息安全与权益保障
第三十二条 省人民政府发展改革部门应当会同有关部门制定信用信息安全保护制度,建立社会信用信息异议处理和信用修复机制,保障信用主体合法权益。
第三十三条 省信用信息中心和信用信息提供单位应当建立健全社会信用信息安全管理和应急处理制度,采取安全保密措施,保障社会信用信息归集、查询、披露和应用全过程的安全。
省社会信用信息服务平台和其他各类信用信息服务系统,应当符合国家计算机信息系统安全等级保护要求,保障社会信用信息系统正常运行和信用信息安全。
第三十四条 信用主体有权知晓自身信用信息的采集、使用等情况,以及本人信用报告载明的信息来源和变动理由。
信用服务机构、行业协会、其他企业事业单位和组织不得将个人信用信息采集与其他服务捆绑,强迫或者变相强迫信用主体同意。
第三十五条 信用信息提供单位发现其向省信用信息中心提供的信息存在错误、遗漏的,应当及时更正,并将更正后的信息及时报送省信用信息中心。
信用主体认为省信用信息中心记载的社会信用信息存在错误、遗漏或者侵犯其商业秘密、个人隐私等合法权益的,有权向省信用信息中心提出书面异议申请,并说明理由。
省信用信息中心收到异议申请后,对属于自身原因造成的,应当自收到异议申请三日内依法作出处理。对属于信用信息提供单位更正范围的,应当自收到异议申请二日内转交信用信息提供单位办理;信用信息提供单位应当在七日内依法作出处理,并将结果报送省信用信息中心,省信用信息中心在二日内将处理结果告知异议申请人。
信用信息提供单位未在规定期限内报送处理结果的,省信用信息中心应当中止披露、查询该信息。
省信用信息中心在异议申请处理期间,应当对异议信息进行标注。
第三十六条 信用主体依法纠正失信行为、消除不利影响,可以向信用信息提供单位提出信用修复的申请。
经审查符合信用修复条件的,信用信息提供单位应当在三日内作出信用修复决定并报送省信用信息中心。省信用信息中心收到信用修复决定后,应当及时删除原始失信信用信息并将修复记录归档管理。国家另有规定的除外。
信用主体的信用修复后,按照规定不再作为联合惩戒对象。
第三十七条 信用主体向省信用信息中心申请删除其表彰奖励、志愿服务和慈善捐赠等信息的,省信用信息中心应当及时删除并归档管理。
第三十八条 从事社会信用信息管理和服务的机构及其人员,不得非法提供、披露和使用信用信息,不得篡改、虚构、泄露、窃取和买卖信用信息。
第六章 法律责任
第三十九条 违反本条例,法律、法规有规定的,从其规定。
第四十条 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违反本条例规定,有下列行为之一的,由发展改革部门或者法律、法规规定的部门责令改正;情节严重的,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法给予行政处分;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一)未按照规定编制公共信用信息目录的;
(二)未履行报送、归集和披露信用信息职责的;
(三)未根据履职需要查询信用信息、使用信用报告的;
(四)篡改、虚构、泄露、窃取和买卖信用信息的;
(五)未履行异议信息处理、信用修复职责的;
(六)违法执行守信联合激励和失信联合惩戒措施的;
(七)未建立社会信用信息安全管理和应急处理制度,未履行保障信息安全职责的;
(八)其他未按照本条例履行职责的行为。
第四十一条 信用服务机构、行业协会、其他企业事业单位和组织及其工作人员违反本条例规定,有下列行为之一的,由发展改革部门或者法律、法规规定的部门责令限期改正,没收违法所得,对单位并处5万元以上20万元以下罚款,对个人并处1万元以上5万元以下罚款;逾期不改正的,责令停业整顿、依法吊销有关许可证件或者营业执照;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一)归集禁止归集的自然人、法人和其他组织的信用信息或者未经同意违法归集自然人信用信息的;
(二)将个人信用信息采集与其他服务捆绑,强迫或者变相强迫信用主体同意的;
(三)未履行保密义务以及超出法定或者约定范围披露、应用信用信息的;
(四)篡改、虚构、泄露、窃取和买卖信用信息的。
第四十二条 违反本条例规定,在信用信息采集、归集、使用等过程中损害信用主体合法权益的,依法承担相应的民事责任。
第七章 附 则
第四十三条 本条例所称征信业监督管理机构,是指中国人民银行及其派出机构。
第四十四条 本条例自2017年7月1日起施行。
第四篇:湖北省社会信用体系建设规划
湖北省社会信用体系建设规划
时间: 2007-08-15 15:57:08 来源:湖北省人民政府
信用是现代市场经济的基石。为了建立健全我省社会信用体系,规范市场经济秩序,促进湖北经济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根据省委、省政府关于建设“信用湖北”的要求,制定本规划。
一、指导思想和基本原则
(一)指导思想。坚持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落实科学的发展观和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提出的关于“建立健全全社会信用体系”的方针政策;坚持以形成道德为支撑、产权为基础、法律为保障的社会信用制度为目标,以政府信用建设为表率、企事业信用建设为重点、个人信用建设为基础,加快“信用湖北”建设步伐;坚持以建设湖北省社会信用体系为契机,建立良好的社会诚信环境,不断规范市场经济秩序,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促进信用经济的形成和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努力实现湖北在中部崛起和走在中西部发展前列的奋斗目标。
(二)基本原则。一是政府推动,市场运作。按照“信用湖北”建设要求,建立和完善信用法规规章和制度体系,同时发挥市场力量,通过市场运作,依法建立开放的征信体系,培育有序的信用市场。二是统筹规划,统一标准。在全省社会信用体系建设规划的基础上,抓紧制定信用信息采集技术标准和信用报告标准文本,逐步实现信用建设的专业化、标准化。三是突出重点,分步实施。以企业信用体系建设为重点,分阶段实施,先试点后铺开,逐步形成覆盖全省的联合征信网络和监管体系。四是注重实效,留有余地。信用体系建设要结合湖北实际,注重可操作性和有效性,对实施过程中的各个环节加大考核力度,同时要有战略性和前瞻性,留有余地,便于与全国信用体系建设系统接轨融合。
二、工作目标和主要任务
全省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的目标和任务是,经过四年左右时间的努力,基本建成以一个保障、两大平台、三大体系、四大系统为主要内容的湖北省社会信用体系基本框架,使全省社会信用状况得到明显改善,政府信用显著增强,政府公信力大幅提高;企事业信用缺失问题得到明显改善,企事业信用基本建成;公民信用意识明显增强,全社会讲诚信、守信用的良好环境初步形成。
(一)建立和完善地方性信用法规规章,提供制度保障。结合湖北实际,出台湖北省信用管理方面的法规或规章,为全省信用建设提供依据,促进信用建设法制化和规范化。一是建立政府信用信息管理办法和监督机制。二是开展企事业联合征信制度建设和信用信息系统建设,制订企事业征信管理办法。三是根据个人征信情况,出台个人征信管理办法。四是出台征信行业、征信产品的行业管理办法和社会信用管理办法。
(二)建立和完善两大信用征信服务平台。一是建立和完善企业信用征信服务平台。二是建立和完善个人信用征信服务平台。
(三)建立和完善三大信用体系。一是建立政府信用体系,强化政府决策、执行、监督和服务信用。通过转变政府职能,整合行政管理资源,强化公共服务意识,改变行政方式,严格依法行政,建设公开、高效、透明的政府信用信息系统,增强政务活动的透明度,提高政府的公信度。加快推进电子政务建设,建立统一的政府公共信用信息平台。二是建立企事业信用管理体系。逐步整合分散在各部门和行业的信用信息资源,开展企事业信用征信工作,制定企事业征信评估标准和监管办法,建立健全各项信用管理制度,提高企事业信用管理水平。三是建立个人信用管理体系。逐步建立个人征信数据库,探索个人信用体系运行模式,发展信用消费,促进经济增长。
(四)建立四大信用系统。一是建立信用信息系统,包括省、市(州)、县(市、区)三级联网的政府信用信息系统,覆盖全部企事业、经营组织的企事业信用信息系统,覆盖多数城镇居民的个人信用信息系统。二是建立信用信息披露系统,包括行业协会、新闻媒体、网络通讯等传播渠道。三是建立信用服务系统,培植以信用调查、信用评估、信用咨询为主体的各类信用中介服务机构。四是建立信用教育系统,促进诚实守信社会风尚的形成。
三、建设步骤与主要措施
(一)建设步骤
1、启动阶段(2004年)。建设重点:提出湖北省社会信用体系建设规划和实施方案,建立相应的领导机构和工作机构,着手调研起草相关地方性法规或规章,推动行政信息归集渠道和社会征信实体开始形成,选择试点地区和行业,做好试点准备。
2、试点阶段(2005年)。建设重点:初步建立政府、企事业、个人、区域信用管理模
式,按照区域和行业特点,分别开展试点。通过试点完善方案,改进办法,为全省全面推开提供经验。积极探索市场运作的途径,注意引导和发挥社会信用专业机构在企事业信用风险控制和资信评级、个人信用风险控制和信用评分中的作用。
3、全面建设阶段(2006年)。建设重点:全省政府、企事业、个人、区域信用体系建设全面展开,不断培育和规范信用市场,充分发挥社会信用服务机构作用,着力推动全省企事业信用制度和个人信用制度建设,使良好的信用成为全社会共同珍视的无形资产和重要资源,初步形成比较科学的全省社会信用体系运转机制。
4、巩固完善阶段(2007年)。建设重点:规范信用市场,完善社会信用服务和信用管理机制,使全省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基本规范化、制度化,成为一种有序、长效的市场和社会管理机制,推动全省基本形成良好的社会诚信环境和市场经济秩序。
(二)主要措施
1、加强组织领导,明确职责分工。建立领导机构,分别成立省、市(州)、县(市、区)社会信用体系建设领导小组,全面负责各辖区内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工作。领导小组由政府领导担任组长,成员由涉及信用管理工作较多的部门领导担任。在各级政府办公厅(室)设立社会信用体系建设领导小组办公室,从相关部门抽调人员组成,具体牵头制定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的总体实施方案,负责信用建设的日常工作,细化目标任务,定期督办检查,组织社会信用体系管理平台的建设,监管社会信用系统的运行,积极稳妥发展信用中介服务行业。待全省社会信用体系基本框架建立起来后,将办公室职能转入合适的政府部门。
领导小组下设五个协调小组,成员由有关单位负责人担任。其中:(1)法规规章制度建设协调小组由政府办公厅(室)负责人和政府法制部门负责人任组长,办公室设在法制部门,负责社会信用体系建设过程中相关法规规章制度的起草、宣传与实施等方面工作。(2)信用信息技术服务协调小组由政府办公厅(室)负责人和信息产业厅(局)负责人任组长,办公室设在信息产业部门,负责根据信用信息互联互通、资源共享的要求,配合有关部门建立全省各级信用信息数据库,推动数据库逐步实行市场化运作。(3)政府信用体系建设工作协调小组由政府办公厅(室)负责人任组长,办公室设在政府办公厅(室),主要负责制定政府信用体系建设工作方案,负责诚信政府建设工作。(4)企事业信用体系建设工作协调小组由政府办公厅(室)负责人、省工商局负责人和人民银行武汉分行负责人任组长,办公室设在工商局,主要负责制定企事业信用体系建设工作方案,开展企事业信用系统建设工作。(5)个人信用体系建设工作协调小组由政府办公厅(室)负责人和人民银行武汉分行负责人任组长,办公室设在人民银行武汉分行,主要负责制定个人信用体系建设工作方案和开展个人信用信息系统建设工作。
各级政府、各部门要高度重视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工作,将其作为政府工作的重要职责之一,纳入重要的议事日程和政绩考核体系,主要负责同志要亲自抓,切实加强对这项工作的领导。有关部门对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工作要积极参与、主动配合和大力支持。
2、积极试点,重点突破。根据我省实际,选择武汉市作为全省区域性社会信用体系建设试点单位,由省直有关部门和武汉市政府共同组织实施。
3、构建地方性信用法规规章和制度体系。根据国家相关法律法规,结合湖北实际,认真调查研究,着手建立我省信用管理地方性法规规章体系,为全省社会信用体系建设提供依据。重点研究和适时颁布实施《湖北省信用体系建设规划》、《湖北省政府信用信息归集与公开管理办法》、《湖北省企事业信用信息采集与披露管理办法》、《湖北省个人信用信息采集与披露管理办法》、《湖北省企事业信用评级管理办法》、《湖北省个人信用评分管理办法》等地方性法规或规章。
4、建立信用信息处理技术体系。
(1)整合行政资源,建立基础数据库。把分散在政府、行业等各方面的企事业和个人信用数据资料进行归集整合。鼓励和支持有关部门按照标准建立分类的基础数据库,鼓励信用服务中介机构建立数据库,开发适合我省市场主体特点的评估模型,设计各具特色的征信产品,培养信用中介机构的核心竞争力。
(2)建立省、市(州)、县(市、区)三级信用信息中心。在建立各方面基础数据库的同时,在政府指导下建立省、市(州)、县(市、区)三级信用信息中心,在保证经济安全性、客观公正性、社会公益性和操作有效性的基础上,按照市场方式运营管理。该中心要设立综合数据库和交换网络,开展数据收集、处理和服务工作,改变部门、行业和区域对数据的封锁与分割状况,实现全省信用信息的交换与互通,提高信用信息的利用水平。
(3)有序开放信用信息数据库。各方面建立的信用信息数据库,是建立和完善社会信用体系的重要载体,要实行分类管理,同时,要加强信息安全管理,建立规范的信息使用制度,有的要免费向社会提供,有的可以实行有偿服务。
(4)积极推进信用数据库建设的标准化。充分发挥信用专业机构的技术优势,借鉴国
内外先进经验,探索建立符合湖北实际的数据库建设标准化体系,对数据库结构和标准,信用数据格式、内容、指标和标识标准,以及数据库技术支持软件等实现通用或相互兼容,保证部门、地区、企事业和个人的信用数据互联互通,促进资源交换和共享。
5、大力发展现代信用中介服务机构。按照“特许经营、市场运作、专业服务”的思路,建立规范的信用行业机构准入与退出机制,大力培育和发展一批具备较高执业资质和道德水准、独立、公正、高效的信用中介服务机构,促进湖北社会信用服务专业机构的发展。重点培养和发展有资质的征信公司、大型评级公司、企事业信用服务和消费者信用服务中介等。依法招标成立具有较高专业水准的征信实体或授权具有良好资质的信用专业机构,作为全省信用数据建设营运主体,负责筹建和经营湖北省信用信息中心。政府要对社会信用信息服务中介行业进行科学管理,促进信用行业自律机制的形成和行业的健康发展。信用行业要依法自主组建湖北省信用行业协会,逐步实现行业的自我教育、自我约束、自我发展和自我完善。
6、积极培育信用产品市场。政府有关部门要在科学划分企业信用等级的基础上,客观地发布企业信用信息,带头积极利用信用评级、信用报告等信息,优先采购信用优秀企业的产品。有关领域要实施信用准入制,设立信用门槛,首先在银行同业市场、商品交易市场、证券期货交易市场等方面建立信用准入制度,逐步扩大到经济活动的各个领域,由各类市场主体依照自身信用水平参与市场交易,促进企事业及相关人员自觉守信,诚信经营。
7、建立和完善社会诚信教育体系。现阶段主要从三个方面入手:一是认真贯彻中央关于开展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和《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等文件精神,利用广播、电视、图书、报刊、网络等现代传播工具,大力开展形式多样、内容丰富、通俗易懂的宣传教育活动,弘扬中华民族诚实守信的传统美德,并赋予新的时代精神,在全社会普遍形成守信光荣、失信可耻的社会氛围。二是要进一步加强诚信建设相关法律法规的宣传与普及,努力提高全体公民特别是领导干部、国家公务员、教育工作者、司法执法人员、企事业经营者的法制意识和依法办事的能力和水平,为推进信用体系建设创造良好的法治环境。三是开设面向政府、企事业和个人的多种类型的短期培训和在职教育,普及现代信用知识,提高全社会的诚信意识和诚信水平。
8、建立守信受益和失信惩戒机制。实施由政府管理部门作出的行政性惩戒和奖励,由行业组织、交易对象等作出的市场性惩戒和奖励,通过信用信息广泛传播形成的社会性惩戒和奖励,以提高失信成本,防止失信行为的发生,同时让守信者受益。
9、加大政策支持和工作落实力度。为了保证全省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工作落到实处,各
级政府和各相关部门要结合实际,制定本地区、本部门信用体系建设规划和方案,出台相应政策,认真组织落实。对社会信用体系建设中确需由政府承担的支出,由各级政府领导小组办公室提出预算,全额纳入同级财政预算,保证投入到位。要在国家规定范围内,对信用中介在机构设立、税收减免、收费等方面尽可能给予优惠。省政府办公厅根据规划进度和要求,每年组织对各地、各部门落实情况进行督促检查,及时发现问题,提出完善意见,推动全省社会信用体系建设规范有序、扎实有效地向前发展,确保如期实现工作目标,圆满完成各项任务,促进全省社会经济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第五篇:湖南农村信用社考试专题-信用金融知识
湖南农村信用社考试专题-信用金融知识
一、负债管理
1、存款业务管理的原则
坚持统一规范、分级管理、分工协作的原则。统一规范是指全省信用社必须遵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规章,按照业务管理制度,服务标准和指导性工作目标开展存款业务活动。分级管理指省联社负债管理部,县级联社负债业务部门依据本级职能承担相应的存款业务管理工作。分工协作指各级信用社负债,信贷,结算等部门应根据各自的专业性质和特点,按照职责分工,、相互配合,做好组织资金工作。
2、存款人
是指在中国境内开立银行结算账户的单位、个体工商户和自然人。
3、储蓄存款的种类
按存期长短划分,可分为活期储蓄存款、整存整取储蓄存款、零存整取储蓄存款、存本取息定期储蓄存款、教育储蓄、通知存款和经银监会批准开办的其他种类的储蓄存款。
4、存款人基本存款账户、一般存款账户、专用存款账户和临时存款账户
(1)基本存款账户是存款人的主办账户。存款人日常经营活动资金收付及其工资、资金和现金的支取。可以申请开立基本存款账户:企业法人;非法人企业;机关、事业单位;团级(含)以上军队、**部队及分散执勤的支(分)队;社会团体;民办非企业组织;异地常设机构;外国驻华机构;个体工商户;居民委员会、村民委员会、社区委员会;单位设立的独立核算的附属机构;其他组织。(2)一般存款账户用于办理存款人借款转存、借款归还和其他结算的资金收付。该账户可以办理现金缴存,但不得办理现金支取。存款人申请开立一般存款账户,应向银行出具其开立基本存款账户规定的证明文件、基本存款账户开户登记证和下列证明文件:①存款人因向银行借款需要,应出具借款合同。②存款人因其他结算需要,应出具有关证明。(3)存款人的专用账户用于办理各项专用资金的收付。对下列资金的管理与使用,存款人可以申请开立专用存款账户:基本建设资金;更新改造资金;财政预算外资金;粮、棉、油收购资金;证券交易结算资金;期货交易保证金;信托基金;金融机构存放同业资金;政策性房地产开发资金;单位银行卡备用金;住房基金;社会保障基金;收入汇缴资金和业务支出资金;党、团、工会设在单位的组织机构经费;其他需要专项管理和使用的资金。(4)临时存款账户用于办理临时机构以及存款人临时经营活动发生的资金收付。有下列情况的,存款人可以申请开立临时存款账户:设立临时机构;异地临时经营活动;注册验资。
5、存款人哪些情形可在异地开立有关银行结算账户?
(1)营业执照注册地与经营地不在同一行政区域(跨省、市、县)需要开立基本存款账户的。(2)办理异地借款和其他结算需要开立一般存款账户的。(3)存款人因附属的非独立核算单位或派出机构发生的收入汇缴或业务支出需要开立专用存款账户的。(4)异地临时经营活动需要开立临时存款账户的。(5)自然人根据需要在异地开立个人银行结算账户的。
6、单位从其结算账户支付给个人银行结算账户的款项,每笔超过5万元的,应提供哪些付款依据?
(1)代发工资协议和收款人清单。(2)奖励证明。(3)新闻出版、演出主办等单位与收款人签订的劳务合同或支付给个人款项的证明。(4)证券公司、期货公司、信托投资公司、奖券发行或承销部门支付或退还给自然人款项的证明。(5)债权或产权转让协议。(6)借款合同。(7)保险公司的证明。(8)税收征管部门的证明。(9)农、副、矿产品购销合同。(10)其他合法款项的证明。
7、办理挂失手续的操作手续
储户存单、存折如有遗失,必须立即持本人居民身份证明,并提供姓名、存款时间、种类、金额、账号及住址等有关情况,书面向原储蓄机构正式申请挂失止付。储蓄机构在确认该笔存款未被支取的前提下,方可受理挂失手续。挂失时一般填写一式三联挂失申请书,第一联储蓄机构留存,凭以登记挂失登记簿;第二联随当日传票送事后监督部门;第三联加盖公章后交储户,凭以领取新存单、存折,领取新存单、存折后由储户在该联签章后,交事后监督部门,作会计档案永久保管。经办员受理挂失,应在各联挂失申请书上盖章,并根据挂失申请书在该存款账页上用红字注明“某年某月某日挂失止付”字样。挂失七天后,根据存款人的意愿,储蓄机构可以重新开出新存单、存折,或支付存款本金和利息。存款人不能及时挂失,可委托他人代为办理挂失手续,但被委托人要出示其身份证明。如储户不能办理书面挂失手续,可以受理电报、电话、信函挂失,但须在挂失五天内补办书面挂失手续,否则挂失不再有效。若存款在挂失前或挂失失效后已被他人支取,储蓄机构不负责任。若储户要求撤销挂失时,应出示原挂失证明,由储户在挂失申请书上批注“某年某月某日注销挂失”字样,并收回挂失申请书;挂失用函电形式要求撤销挂失申请的,不予受理。
8、存款人申请开立个人结算账户应出具的证明文件
存款人申请开立个人结算账户应向银行出具下列证明文件:(1)中国居民,应出具居民身份证或临时身份证。(2)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人,应出具军人身份正件。(3)中国人民雾状**,应出具**身份正件。(4)香港、澳门居民,应出具澳居民往来内地通行证;台 湾居民,应出具台 湾居民来往大路通行证或者其他有效正件。(5)外国公民,应出具护照。(6)法律、法规和国家有关文件规定的其他有效正件。银行为个人开立银行结算账户时,根据需要还可要求申请人出具户中簿、驾驶执照、护照等有效正件。
9、存款人结算账户的名称确定
单位开立银行结算账户的名称应与其提供的申请开户的证明文件的名称全称及预留银行的印章一致。如果单位的名称过长,可使用规范化简称,但必须与预留银行的印章一致,并与开户银行在银行账户管理协议上明确简称的约定。非独立核算单位或派出机构因收入汇缴和业务支出需要开立的专用存款账户,其账户名称应使用其隶属单位的名称。单位独立核算的附属机构开立银行结算账户,存款人应使用其主管单位名称加附属机构名称。个人开立个人银行结算账户的账户名称应与其提供的有效身份正件中的名称全称一致。单位预留银行印章为单位的公章或财务专用章和法定代表人、单位负责人或授权经办人的签章;预留授权经办人的签章,必须出具法定代表人、单位负责人的授权及其身份证以及授权经办人的身份证。
10、申请开立银行结算账户的手续
单位申请开立单位银行结算账户时,应由法定代表人或单位负责人直接办理,如因特殊原因法定代表人或单位负责人不能亲自办理的,必须授权他人办理。由法定代表人或单位负责人直接办理的,应出具法定代表人或单位负责人的身份正件外,还应出具其法定代表人或单位负责人的授权书及其身份正件。实际操作中,法定代表人或单位负责人授权他人的,应在授权书中对被授权人的姓名及其身份正件、权限等内容作明确说明,并在授权书上加盖单位公章及法定代表人或单位人或单位负责人签章。银行应加强对办理开户的被授权人的身份审查,对法定代表人或单位负责人及被授权人的身份证复印件和授权书,应按规定存档备查。个人申请开立个人银行结算账户时,提倡由存款人本人亲自办理。但申请开立使用支票、银行卡等信用支付工具的个人银行结算账户时,因存款人需要办理银行结算账户管理协议的签订、预留签字或名章等开户手续,必须由存款人本人亲自办理。此规定是为了维护存款人的合法权益,防止被授权人超越代理权限进行越权代理,防止假冒他人名义开立银行结算账户进行诈骗、洗耳恭听钱等违法犯罪活动,切实保障存款人的资金安全,存款人应邓以高度重视和积极配合。
11、对单位银行结算账户实行生效日制度的原因
存款人开立的单位银行结算账户实行生效日制度,即单位银行结算账户在正式开立之日起三个工作日内,除资金转入和现金存入外,不能办理付款业务,三个工作日后方可办理付款。对因注册验资需要开立的临时存款账户转为基本存款账户,或借款转存开立的一般存款账户,因事先对存款人的身份等进行了审核,帮不受生效日制度**。
12、临时存款账户超过有效期期限后的处理
规定对临时存款账户使用的最长有效期限为两年(包括已展期)。办法规定临时存款账户有效期满后,确因业务需要,存款人可以申请展期。具体是:存款人在临时存款账户的有效期内,向开户银行提出延长账户使用的申请,帖开户银行报中国人民银行核准后展期。但最长不得超过两年。对账户使用期需要超过两年的,存款人可以在账户两年期满后,撤销原账户,重新出具开户依据,申请开立新的临时存款账户。
13、对注册验资的临时存款账户管理
存款人因注册验资需要,可以在银行开立临时存款账户。为确保存款人验资行为的真实性,避免存款人假借验资,进行逃废债务、诈骗、洗钱等违法犯罪活动,办法还规定,因注册验资而开立的临时存款账户,注册验资资金的汇缴人应与出资人的名称一致,验资期间,该账户只收不付。注册验资的存款人经工商行政管理部门核准登记后,可按照基本存款账户的开户要求提供相关证明文件,向开户银行申请办理账户性质变更手续,开户银行报中国人民银行核准后,可将临时存款账户变更为基本存款账户。注册验资期满后,应按照撤销银行结算账户的要求,向开户银行申请撤销临时存款账户。为了保证出资人的合法利益,防止盗用、骗取出资人资金的行为,对撤销的账户资金应退还原汇款人账户。注册资金以现金方式存入,出资人需要提取现金的,应出具缴存现金时的现金缴款单原件及其有效身份正件。
14、基本存款账户“转户”的手续
基本存款账户“转户”,是指存款人因迁址或其他需要,在原基本存款账户开户银行撤销基本存款账户后,选择其他银行,申请重新开立基本存款账户的行为。
15、撤销结算账户的处理
撤销单位银行结算账户和个人银行结算账户,应作如下处理:(1)存款人申请撤销银行结算账户时,应填写“撤销银行结算账户申请书”。(2)存款人因被撤并、解散、宣告或关闭或者因注销、被吊销营业执照,需要撤销基本存款账户的,存款人基本存款账户的开户银行应自撤销之日起2个工作日内,将撤销该基本存款账户的情况书面通知该存款人其他银行结算账户的开户银行;存款人其他银行结算账户的开户银行,应自收到通知之日起2个工作日内通知存款人撤销有关银行结算账户;存款人应自收到通知之日3个工作日内办理其他银行结算账户的撤销。(3)银行办理单位银行结算账户撤销手续时,应在其核发的基本存款账户、临时存款账户、预算单位专用存款账户开户登记证上,注明销户日期并由经办人员签署名章,同时在撤销之日起2个工作日内,向中国人民银行报告。(4)存款人撤销银行结算账户时,必须与开户银行核对银行结算账户存款余额,交回各种重要空白票据及结算凭证和开户登记证,银行核对无误后方可办理销户手续。存款人因特殊原因未能交回各种重要空白票据及结算凭证的,应出具有关证明,银行方可办理销户手续,造成损失的,由其自行承担。
16、设置储蓄网点必须同时具备的三个条件 设置储蓄网点必须同时具备三个条件:(1)有机构名称、组织机构和固定的营业场所。(2)熟悉储蓄业务的工作人员不少于四人,保证营业时间双人临柜。(3)有必要的安全防范设备。
17、活期存款、定期存款、通知存款的特点
活期存款的特点:(1)存取无一定期限。(2)存户一律使用支票提取存款,所以又称支票账户,支票还可以背书转让。(3)无论期限长短一律不记息或利息微薄。(4)食用良好的往来客户必要时,可以向银行申请透支额。定期存款的特点:(1)存款有期限,期限越长,利率越高。(2)取款时使用银行或信用社出具的存款单,存款单不能像支票一样流通转让。(3)存款未到期一般不得提前支取。(4)定期存款虽然不能透支,但可以作为动产抵押品取得银行或信用社贷款。
通知存款的特点:(1)存户在取款前事先通知银行取款的时间和金额,由银行在通知到期日支付存户本金和利息。期限有提前5天、7天、10天、15天、1个月、3个月不等。到期才能提款。(2)整存整付的通知存款使用存单,存户必须预留印鉴,到时银行核对印鉴,一次将本息支取。(3)零存整付的通知存款使用存折,以后可以随时续存。需要取款时,将准备支取的金额,按约定日数事先通知银行。到期在存款余额内支取。存款全部提清即销户。如果不全部提清,以后还可以继续存取。
18、活期储蓄存款和活期存款的结息日
活期储蓄存款结息日是每年的6月30日。活期存款的结息日是每季末的20日。
19、个人储蓄存款应遵循的原则
个人储蓄存款应遵循:存款自愿,取款自由,存款有息,为储户保密的原则。20、中间业务及申请开办中间业务的条件
中间业务是指不构成表内资产、表内负债、形成非利息收入的业务。
申请开办中间业务的应符合以下条件:(1)符合金融市场发展的客观要求;(2)不损害客户的经济利益;(3)有利于完善信用社的服务功能,有利于提高信用社的盈利能力;(4)制定了相应的业务规章制度和操作规程;(5)具备合格的管理人员和业务人员;(6)具备适合开展业务的支持系统;(7)监管部门要求的其他条件。
21、农村信用社中间业务内部控制的重点
农村信用社的中间业务内部控制重点是:开展中间业务应当取得有关部门核准的机构资质、人员从业资格和内部的业务授权,建立并落实相关的规章制度和操作规程,按委托人指令办理业务,防范或有负债风险。
22、适用审批制、备案制和报告制的中间业务品种
(1)适用审批制的中间业务品种有:金融衍生业务、各类投资基金托管、各类基金注册登记、认购、申购和赎回业务、代理证券业务、代理保险业务。(2)适用备案制的中间业务品种:票据承兑、开出信用证、担保类业务,包括备用信用证业务、贷款承诺、各类汇兑业务、出口托收及进口代收、代理发行、承销、兑付政 府债券、代收代付业务,包括代发工资、代理社会保障基金发放、代理各项公用事业收费(如代收水电费)、委托贷款业务、各类见证业务,包括存款证明业务、信息咨询业务,主要包括咨询调查、企业信用等级评估、资产评估业务、金融信息咨询、企业、个人财务顾问业务、企业投融资顾问业务、保管箱业务。(3)适用报告制的中间业务品种:代理政策性银行、外国政 府和国际金融机构贷款业务,代理资金清算,代理银行卡收单业务,包括代理外卡业务。
23、银行卡
银行卡是由经授权的金融机构向社会发行的具有消费信用、转账结算、存取现金等全部或部分功能的信用支付工具。银行卡的分类:(1)按发行主体是否在境内分为境内卡和境外卡。(2)按是否给予持卡人授信额度分为信用卡和借记卡。(3)按发行对象不同分为个人卡和单位卡。(4)按账户币种不同分为人民币卡、外币卡和双币种卡。
24、代理类中间业务及范围
代理类中间业务是指商业银行或信用社接受客户委托,代为办理客户指定的经济事务,提供金融服务并收取一定费用的业务,包括代理政策性银行业务,代理中国人民银行业务,代理商业银行业务,代收代付业务,代理证券业务,代理保险业务,代理其他银行卡收单业务等。
25、利率和利息
利率是利息率的简称,是一定时间内利息额与存入贷出本金的比率。利息又称“利金”,是指债务人为取得货币的使用权而向债权人支付的超过本金(母金)的部分。
26、活期储蓄存款利息的计算
活期储蓄存款自每年7月1日至次年6月30日止,为一计息,全年按360天计算,每年结息一次,利息并入本金,中途销户,不论存期长短,一律计付利息。计算方法:(1)积数法。(2)查表计息法。
27、整存整取定期储蓄存款利息的计算
整存整取定期储蓄存款,在原定存期内如遇到利率调整,不论调高或调低,均按存单开户日所定利率计付利息,不分段计息。计算公式:储蓄利息=本金×利率×存期。整存整取定期储蓄存款提前支取,均按支取日挂牌公告的活期储蓄存款利率计付利息。整存整取定期储蓄存款逾期支取的,逾期部分均按照该存款支取日银行挂牌公告活期储蓄利率计付利息。
28、零存整取定期储蓄存款利息的计算
(1)月积数计算法。按每笔余额在储蓄机构存储的日数计算出计算积数称日积数。日积数的总和称为计息月积数,乘以月利率即得到利息数。应付利息=(第一月存款余额+最后一个月存款余额)×存入次数/2×月利率或应付利息=每月固定存款余额×(第一次存款月数+1)×存入次数/2×月利率,如中途漏存,应先算出漏存月数,并在累计月数中扣减,得到实际累计月数,再乘以月利率,即算出应付利息。漏存月数的计算公式:漏存月数=约定存期内次数+1-漏存期次
(2)采用每元存款计息基数计算。这种计息方式是把先算出的每月存款到期时应付的利息作为计息基数,到期支取时,以最后存款余额乘以每元存款计息基数,即求应付利息。其计算公式:每元存款平均月数=(第一次存款月数+1)×存入次数/2/存款次数;每元存款计息基数=每元存款平均月数×月利率;应付利息=最后存款余额×每元存款计息基数
29、存本取息定期储蓄存款利息的计算
(1)每次付息的计算公式:每次支取利息=本金×每次取息间隔月数×利率(2)如提前支取,应将已分次付给的利息,照原数收回,并按实际存期的活期利率计付提前支取利息。其计算公式:提前支取应付的利息=本金×实际存期×活期利率-已付利息(3)如已付利息大于提前支取的利息,共超过部分应从本金中扣回。其计算公式:应扣回利息=已付利息-本金×实际存数×活期利率 30、整存零取定期储蓄存款利息的计算
整存零取定期储蓄存款到期一次计付利息,其计算公式:到期应付利息=(全部本金+每次支取本金)/2×支取本金次数×每次取本时期×利率
31、查询、冻结扣划个人存款的规定
(1)人民法院、人民**、公 安机关和**部门等因侦查、起诉、审理案件,需要向储蓄机构查询与案件直接有关的个人存款时,须向储蓄机构提出县级以上法院、**、公 安机关或**机关等正式查询公函,并提供存款人的有关线索;储蓄机构不能提供原始账册,只能提供复印件。(2)人民法院、人民**、公 安机关和**部门在侦查、审理案件中,发现当事人存款与案件直接有关,要求停止支付(冻结)存款时,必须向储蓄机构提出县级或县级以上法院、**、公 安机关或**机关等正式通知,方可办理暂停支付(冻结)手续。停止支付(冻结)的期限最长不超过六个月,逾期自动撤销。有特殊原因需要延长的,应重新办理停止支付(冻结)手续。(3)人民法院判决没收(扣划)储蓄存款时,储蓄机构依据法院判决书办理。法院判处民事案件中有关储蓄存款的处理,执行时应由当事人交出存款单(折),须强制招待时,由法院向储蓄机构发出协助执行通知书,储蓄机构凭判决书或裁定书办理,当事人的原存单(折)作废,将判决书或裁定书收入档案保存。(4)查询、暂停支付华侨储蓄存款时,公 安机关和**机关由地(市)以上公 安厅(局)和安全厅(局)依照上述手续办理;法院、**由对案件有法定管辖权的法院、**依照上述规定手续办理。
32、储蓄机构营业终了结账工作的程序
记账员:(1)登记开销户登记簿。(2)核对发生额和轧准活期储蓄。(3)核对利息数,按账卡分别加总付息笔数和金额,填制营业支出科目各类储蓄利息付出传票,与出纳复核员留存的利息清单核对,将清单作利息付出传票的附件。(4)登记空白重要凭证的登记簿,核对实物与账是否相符。(5)整理变动户账卡、变动的账卡,按规定的手续核对后,需分类进行整理,还入有关账箱、档次,对结清账卡和记满换下的账页,分别进行妥善保管。复核、出纳员:(1)填制科目日结单。(2)轧记库存现金。(3)编制营业日报表。(4)复核轧准活期储蓄变动户六平,复核当天定活期储蓄利息是否全部正确,核对重要空白凭证结存数是否与实物相符,核对有价单证存数是否与实物相符。
33、储户提前支取未到期的定期储蓄存款处理
储户支取未到期的定期储蓄存款,必须持存单和本人身份证或户口簿、军人证、护照、居住证到原存储蓄机构办理提前支取手续,储蓄机构在验证存单开户人姓名与正件姓名一对致,以确认无挂失情况后即可支付该笔未到期定期存款。代他人支取未到期定期存款的,代支取人还必须出具本人身份证。
34、储蓄机构可以办理哪些人民币储蓄业务?
(1)活期储蓄存款;(2)整存整取定期储蓄存款;(3)零存整取定期储蓄存款;(4)存本取息定期储蓄存款;(5)整存零取定期储蓄存款;(6)定活两便储蓄存款;(7)华侨(人民币)整存整取定期储蓄存款;(8)经批准开办的其他种类的储蓄存款。
35、信贷
从广义上讲,信贷就是信用,就是不同所有者之间的商品和货币资金的借贷以及赊销预付等行为。从狭义上讲,信贷是专指货币经营单位信用业务活动的总称,包括存款、贷款、汇兑等具体业务活动,是体现一定生产关系的借贷行为。
36、信贷资金来源及组成部分
农村信用社的信贷资金来源也称之为负债,是指农村信用社通过哪些方式筹集其发展业务所需要的资金。农村信用社的资金来源主要包括资本金、存款、金融市场筹资等三个部分。
37、信贷管理的“三性”原则及之间的辩证统一关系
农村信用社在发放贷款的过程应遵循安全性、流动性和盈利性的原则。贷款的“三性”原则,从根本上讲三者是统一的,它们共同保证了农村信用社经营活动的正常开展,其中:安全性是前提,只有保证了资金的安全、无损,才能使资金产生应有的效益;流动性是条件,只有保证了资金的正常流动,才可能确立农村信用社的中介地位,各项业务活动才能顺利展开;效益性是经营的结果,建立农村信用社的目的,就是为了通过为广大社员、客户提供优良的金融服务,达到提高社会经济效益,促进经济发展的目的。但是三者之间又存在矛盾。有时讲安全和流动,就要放弃一定的自身效益;有时讲究了社会效益,又忽略了农村信用社的效益;而提高了自身和客户的效益,资金的安全和流动又会受到影响。正确处理好这些矛盾是十分困难的。所以,农村信用社经营的核心就是协调三者之间的关系,使它们达到最佳的组合状态。
38、借款人的权利和义务
借款人有以下权利:(1)可以自主向主办银行或者其他银行的经办机构申请贷款并依条件取得贷款;(2)有权按合同约定提取和使用全部贷款;(3)有权拒绝借款合同以外的附加条件;(4)有权向贷款人的上级和中国人民银行反映、举报有关情况;(5)在征得贷款人同意后,有权向第三人转让债务。
借款人有以下义务:(1)应当如实提供贷款人要求的资料(法律规定不能提供者除外),应当向贷款人如实提供所有开户行、账号及存贷款余额情况,配合贷款人的调查、审查和检查;(2)应当接受贷款人对其使用信贷资金情况和有关生产经营、财务活动的监督;(3)应当按借款合同约定用途使用贷款;(4)应当按借款合同约定及时清偿贷款本息;(5)将债务全部或部分转让给第三人的,应当取得贷款人的同意;(6)有危及贷款人债权安全
情况时,应当及时通知贷款人,同时采取促使措施。
39、贷款人的权利和义务
贷款人可以根据贷款条件和贷款程序自主审查和决定贷款,并享有以下权利:(1)要求借款人提供与借款有关的资料;(2)根据借款人的条件,决定贷与不贷、贷款金额、期限和利率等;(3)了解借款人的生产经营活动和财务活动;(4)依合同约定从借款人账户上划收贷款本金和利息;(5)借款人未能履行借款合同规定义务的,有权依合同约定要求借款人提前归还贷款或停止支付借款人尚未使用的贷款;(6)在贷款将受到或已受到损失时,可依据合同规定,采取使贷款免受损失的措施。贷款人承担以下义务:(1)应当公布所经营的贷款的种类、期限和利率,并向借款人提供咨询。(2)应当公开贷款审查的资信内容和发放贷款的条件。(3)应当审议借款人的借款申请,并及时答复贷与不贷。短期贷款答复时间不得超过一个月,中期、长期贷款答复时间不得超过6个月;国家另有规定者除外。(4)应当对借款人的债务、财务、生产、经营情况保密;但对依法查询者除外。
40、《巴塞尔协议》及目的
《巴塞尔协议》是国际清算银行巴塞尔银行业务条例和监管委员会,即“巴塞尔委员会”(亦称“库克委员会”)于1988年7月15日在瑞士巴塞尔通过的《关于统一国际银行资本衡量和资本标准的协议》的简称。1988年7月,委员会就统一国际银行的资本衡量和标准问题达成协议,主要对信贷风险的评估和控制以及资本充足率确定了统一的标准和计算方法,这就是著名的《巴塞尔协议》。《巴塞尔协议》的目的是:(1)通过制定银行的资本与资产间的比例,制定出计算方法和标准,以达到加强国际银行体系健康发展和稳定的目的;(2)制定统一的标准,以消除在国际金融市场上各国之间的不平等竞争。
41、资产负债比例管理
资产负债比例管理是资产负债综合管理理论中的一种管理方法,是指对资产和负债之间的组合进行科学的及时的协调,通过建立各类比例指标体系以约束资金营运的管理方式。资产负债比例管理的指标体系一般分为三类,即流动性指标、安全性指标和盈利性指标。
42、资产负债综合管理的基本原理包括哪些?
资产负债综合管理的基本原理包括:(1)规模对称原理;(2)结构对称原理;(3)偿还对称原理(也称速度对称原理);(4)目标对称原理(也称目标互补原理)。
43、农村信用社资产风险中权数为零、10%、50%和100%的资产
(1)风险权数为零的资产有:现金、业务周转金、存放中央银行款项、缴存中央银行存款准备金、存放中央银行特种存款、存放农业银行款项、存放农业银行约期存款、存放联社款项、委托及代理资产业务、长期投资。(2)风险权数为10%的资产有:存放其他同业款项、调出调剂资金、拆放银行业。(3)风险权数为50%的资产有:拆放金融性公司、抵
押农业贷款、抵押乡镇企业贷款、抵押其他贷款、贴现。(4)风险权数为100%的资产有:除抵押农户贷款抵押农业经济组织贷款、抵押农村工商业贷款、抵押其他贷款、质押农户贷款、质押农业经济组织贷款、质押农村工商业贷款、质押其他贷款以外的其他各种贷款和待处理抵贷资产、应收利息。
44、农村信用社资产负债比例管理中资本充足率、贷款质量、单户贷款、备付金比例等主
要指标规定
(1)资本充足率指标:资本净额与加权风险资产总额的比率不得低于8%。(2)贷款质量指标:逾期贷款比例不得超过8%;呆滞贷款比例不得超过5%;呆账贷款比例不得超过2%。(3)单户贷款指标:对最大的一家客户贷款余额不得超过本社资本总额的30%,对最大的十家客户贷款余额不得超过本社资本总额的1.5倍。(4)备付金比例指标:备付金余额与各项存款余额减去法定存款准备金比例的比例不得低于3%。
45、贷款的主要分类
(1)按期限分:短期贷款、中期贷款和长期贷款;(2)按贷款方式分:信用贷款、担保贷款和票据贴现贷款三种,担保贷款又可分为保证贷款、抵押贷款和质押贷款;(3)按贷款的经济责任分:自营贷款、委托贷款和特定贷款三种。
46、信用贷款、担保贷款、票据贴现
信用贷款是指凭借款人的信誉发放的贷款,其特点是不需要担保,仅凭借款人的信用就可以取得的贷款。
担保贷款是凭借款人、保证人的双重信誉,或者借款人用某种财产作为抵(质)押物而发放的贷款。
票据贴现是指贷款人以购买借款人未到期的合未能承兑票据的所有权有偿转让为前提而发放的贷款。
47、保证贷款、抵押贷款、质押贷款
保证贷款:指按《担保法》规定的保证方式,以第三人承诺在借款人不能偿还贷款时,按约定承担一般保证责任或者连带保证责任而发放的贷款。
抵押贷款:指按《担保法》规定的抵押方式,以借款人或第三人的财产作为抵押而发放的贷款。
质押贷款:指按《担保法》规定的质押方式,以借款人或第三人的动产或权利作为质物发放的贷款。
48、贷款操作的一般程序
(1)贷款申请。(2)贷款调查。(3)贷款审批。(4)签订借款合同。(5)贷款发放。
6)贷后检查。(7)贷款归还。
49、借款合同的内容及借款合同的签订要求
借款合同的内容有:借款种类、币种、用途、数额、利率、期限和还款方式等条款。贷款经过审批,并办理必要的保证或抵押、质押手续后,就可以根据《借款合同》文本和双方协定的特别条款,签订《借款合同》。签订合同时应注意项目填写准确,文字清楚工整,不能涂改,借、贷、保三方公章及法人代表签单齐全无误。借款合同一般一式两份,合同双方各执一份;办理担保手续的借款合同一式三份,借、贷、保三方各执一份。50、贷款经办人及其责任界定
信贷业务办理过程中直接进行调查、审查、经营管理的信贷人员为调查责任人,审查责任人和经营管理责任人,承担调查失真、审查失误和检查失误、清收不力、经营管理不严的具体经办责任.51、贷款管理责任制内容
贷款管理责任制包括:(1)实行主任(行长)负责制;(2)贷款人各级机构应当建立主任和有关部门负责人参加的贷款审查委员会,负责贷款的审查;(3)建立大额审贷分离制;(4)建立贷款分级审批制;(5)建立和健全信贷工作岗位责任制;(6)建立离岗审计制。
52、对借款人的**性规定
对借款人的**有:(1)不得在一个贷款人同一辖区内的两个或两个以上同级分支机构取得贷款。(2)不得向贷款人提供虚假的或者隐瞒重要事实的资产负债表、损益表等。(3)不得用贷款从事股本权益性投资,国家另有规定的除外。(4)不得用贷款在有价证券、期货等方面从事投机经营。(5)除依法取得经营房地产资格的借款人以外,不得用贷款经营房地产业务,依法取得经营房地产资格的借款人,不得用贷款从事房地产投机。(6)不得套取贷款用于借贷牟取非法收入。(7)不得违反国家外汇管理规定使用外币贷款。(8)不得采取欺诈手段骗取贷款。
53、办理抵押登记的部门
办理抵押物登记的部门如下:(1)以无地上定着物的土地使用权抵押的,为核发土地使用权证书的土地管理部门;(2)以城市房地产或者乡(镇)、村企业的厂房等建筑物抵押的,为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 府规定的部门;(3)以林木抵押的,为县级以上林木主管部门;(4)以航空器、船舶、车辆抵押的,为运输工具登记部门;(5)以企业的设备和其他动产抵押的,为财产所在地的工商行政部门;当事人以其他财产抵押的,可以自愿办理抵押物登记,抵押合同自签约之日起生效,登记部门为抵押人所在地的公证部门。办理抵押物登记,应当向登记部门提供下列文件或者复印件:(1)主合同和抵押合同;(2)抵押物的所有权或者使用权证书。
54、贷款项目评估
贷款项目评估是对申请银行贷款的项目,在其可行性研究、设计任务书或贷款计划正式批复之前,贷款银行对项目建设的必要性、技术的合理性、财务效益和国民经济效益的可行性所进行的论证分析评价工作。
55、贷款项目评估的步骤和内容
步骤有:(1)制订计划;(2)搜集资料;(3)审查分析;(4)编写评估报告。对新项目的评估审查一般包括以下内容:(1)项目概况分析;(2)产品市场需求分析;(3)项目建设条件评估;(4)生产条件评估;(5)项目投资区域环境评估;(6)工艺技术评估;(7)基础财务数据的测算评估与表格编制;(8)财务效益评估指标的计算与分析;(9)国民经济评估;(10)银行效益与风险评估;(11)社会效益评估;(12)不确定性分析;(13)总结评估与决策建议。对于项目业主已经研究的新建新贷项目,除对贷款项目的上述内容进行评审外,还对项目业主的资信状况,企业领导人的政 治业务素质、管理水平和经营能力进行评估审查。
56、流动比例的计算公式和分析
流动比例是指流动资产与流动负债的比率。一般情况下,流动比率越高,反映企业短期偿债能力越强,债权人的权益越有保证。但是,流动比率也不能过高,过高则表明企业流动资金占用过多,会影响资金的使用效率和企业的盈利能力。因此,按照国际公认比例,一般为2:1最佳。
57、对借款人的信用分析内容
对借款人的信用分析包括:(1)借款品格。即分析借款人是否有清偿债务的意愿,是否有良好的经营记录;(2)借款人能力。重点分析借款人的还款能力;(3)借款人资本。分析借款人资本金质量及雄厚程度;(4)借款人担保。分析担保对贷款债权的保证程度;(5)借款人经营环境。
58、确定贷款期限的规定
贷款期限根据借款人的生产经营周期,还款能力和贷款人的资金供给能力由借贷双方共同商议后确定,并在借款合同中载明。自营贷款期限最长一般不得超过10年,超过10年应当报中国人民银行备案。票据贴现期限最长不得超过6个月,贴现期限为贴现之日起到票据贴现到期日。
59、对贷款展期的期限和利率规定 短期贷款展期不得超过原贷款期限;中期贷款展期不得超过原贷款期限的一半;长期贷款展期最长不得超过3年。中国人民银行另有规定的除外。
贷款展期期限加上原期限达到新的利率期限档次时,从展期之日起,贷款利息按新的期限档次利率计收;未达到新的利率期限档次的仍执行合同利率。60、客户提前归还贷款的利息计算
经农村信用社同意,客户可以提前归还贷款。提前归还贷款,应当按实际借款的时间计收利息;如合同另有约定,可以按照约定要求客户支付违约赔偿金。61、农户小额信用贷款及管理办法
农户小额信用贷款是指信用社基于农户信誉,在核定的额度和期限内向农户发放的不需担保、抵押的贷款。
农户小额信用贷款采取“一次核定、随用随贷、余额控制、周转使用”的管理办法。62、农户小额信用贷款客户应具备的条件
农户小额信用贷款客户应具备以下条件:(1)居住在信用社的营业区域之内;(2)具有完全民事行为能力,资信良好;(3)从事土地耕作或者其他符合国家产业政策的生产经营活动,并有合法、可靠的经济来源;(4)具备清偿贷款本息的能力。63、农户联保贷款及基本条件
是指没有直系亲属关系的农户在自愿基础上组成联保小组,由信用社向联保小组成员发放一定额度的贷款。
农户联保贷款应具备的基本条件:91)农户在生产经营中需要生产资金;(2)具有完全民事行为能力;(3)遵守农户联保贷款的联保协;(4)从事符合国家政策规定的经营活动;(5)借款人在得到贷款前,应在信用社存入借款金额5%的活期存款。64、农户联保贷款的对象、原则
农户联保贷款的对象是由居住在信用社营业辖区内有借款需求的5——10户借款人自愿组成。农户联保贷款的基本原则是:“多户联保、按期存款、分期还款”。65、农户如何申请农户小额信用贷款?如何申请使用联保贷款?
已经持有信用社颁发的“贷款证”的农户需要小额信用贷款时,可以持“贷款证”及有效身份正件,直接到信用社营业网点办理限额以内的贷款,无需再层层办理审批手续。由于农户小额信用贷款采取“一次核定、随用随贷、余额控制、周转使用”的管理办法,因此只要不超出“贷款证”上核定的贷款限额,农户需要贷款可随时到信用社办理,而且贷款还了以后还可以继续再贷,周转使用。对没有“贷款证”的农户,应当先向信用社提出使用小额信用贷款的申请,信用社在接到农户的申请后,应当先组织对该农户的信用等级进行评定,并根据评定的信用等级,核定相应数额的信用贷款限额,并颁布“贷款证”,农户凭此“贷款证”,可以直接到信用社营业网点办理贷款。以后该农户再需要小额信用贷款时,只要持证直接到信用社营业网点办理即可。一般来讲,凡是农户较大额度的生产和经营贷款,生产有保障、产品有市场、风险可控制的,都可以采取农户联保的方式。申请办理联保贷款,必须由3至5户农户自愿组成联保小组。联保小组的农户之间承担连带还款责任,在其中某一个成员无法归还其贷款时,其他成员有责任代为偿还。农户联保贷款可以一次授信、周转使用,也可采取逐笔核贷的办法。66、抵债资产接收及处置的操作程序
(1)抵债资产接收的程序:①抵债资产接收前的调查:信贷人员收对低债对象进行调查,收集其经营、财务、财产情况,原借款人结欠本息情况,初步了解抵债方的意向,预测拟抵物的价值和变现能力,形成书面调查报告,提交信用社理事会讨论;②理事会形成书面决议后,由信用社贷委会主任组织信贷人员进行复查,一是与借款人、抵押或担保人谈判,并由其出具抵债承诺书,抵债物属共同财产的须经财产共有人同意并签名认可;二是进行抵债物现场勘验,对动产抵债物审查其新旧程度,并详细登录抵债物清单;对不动产抵债物要现场测绘平面示意图,标明所在位置、结构及质量状况等;对无形资产抵债的要审查其所有权的归属和是否能够进行合法的有偿转让,前述工作须取得对方签字认可的书面文件,并作为抵债协议的附件;三是委托双方认可的评估机关对抵债物进行评估,签订抵债意向协议;四是填制抵债资产责任卡,明确调查、审批、入账审核等相关人员对接收抵债资产可能形成风险的责任;③填制抵债资产审批表连同此前已获取的材料一并上报审批,批准后由信用社指定人员办理产权手续,通知会计部门入账并登记抵债资产登记(簿)卡;④通过司法途径取得抵债资产的必须严格按法律文书规定要求处理,但相关材料需上报上级主管部门备案。(2)抵债资产的处置:①委托拍卖的抵债资产,拍卖前信用社必须征得接收抵债资产的批准机构同意,并经有权定价的中介机构确定拍卖抵债资产的起折价。②信用社自行处置抵债资产的,首先经本社职代会讨论,信用社贷委会研究并报批准接收抵债资产的审批机构同意,按有权机构评估价处置抵债物。无论是委托拍卖还是自行处置抵债资产,都须取得批准接收机构准予处置的批复和权威中介机构的评估文书后方可实施。③处置抵债资产报批材料要求:申请处置抵债资产的报告,其中需附件:一是信用社职代会经职工代表签名的会议纪录;二是信用社贷委会意见书;处置抵债资产审批表;接收抵债资产的协议或法院的有关判决、裁定或调解书;有权部门批准接收抵债资产的文书及抵债资产入账凭证;拟处置抵债资产清单、登记卡;抵债资产处置意向书(包括认购抵债物方的资料);其他有关证明材料。④信用社报批自行处置抵债资产,认购方在处置日不能一次付清购物款的,由其将欠款立据贷款支会购物款,对贷款金额超过信用贷款规定额度的,借款方还需向信用社提供担保或抵押作为还款保证。67、抵债资产及其管理原则
抵债资产是指在借款人确实不能以现金方式偿还信用社贷款本息的前提下,信用社通过合法途径取得的用于抵偿贷款本金和利息的借款人、担保人或第三人的合法有效的资产。抵债资产管理按照合法取得、妥善保管、及时变现、正确核算、确保农村信用社利益为原则。
68、接受抵债资产的前提条件
接受抵债资产的前提条件有:(1)借款人、担保人因资不抵债或其他原因关停倒闭或被宣告破产,经合法清算后,信用社依法取得抵债资产;(2)信用社通过诉讼或仲裁渠道主张债权,经法院判决、裁定、调解或仲裁机构裁决,取得抵债资产;(3)抵押、质押贷款到期,借款人和担保人无法以货币资金足额偿还贷款本息,抵押物、质押物折价又不能及时变现,经与抵押人或质押人协商,以抵押物或质物抵偿信用社贷款本息;(4)借款人和担保人经营发生严惩困难或濒临倒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