案例理论word版

时间:2019-05-14 07:33:23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案例理论word版》,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案例理论word版》。

第一篇:案例理论word版

1、可行性研究的步骤:

确定项目规模和目标;

研究正在运行的系统;

建立新系统的逻辑模型;

导出和评价各种方案;

推荐可行性方案;

编写可行性研究报告;

递交可行性研究报告。

2、详细可研究的方法:

经济评价法、市场预测法、投资估算法和增量净效益法等。

3、可行性研究报告的内容:

引言、可行性研究的前提、对现有系统的分析、所建议的系统、可选择的其他系统方案、投资及效益分析、社会因素方面的可行性、结论。

4、项目章程内容:

项目需求、项目必须实现的商业需求、项目概述或产品需求;

项目的目的或论证的结果;

任命项目经理并授权;

里程碑进度计划;

干系人的影响;

组织职能;

组织的、环境的和外部的假设;

组织的、环境的和外部的约束;

论证项目业务预算,包括投资回报率;

概要预算。

5、项目启动包括的几个主要活动:

识别项目需求、解决方案的确定、对项目进行可行性分析、项目立项、项目章程的确定。

6、项目评估报告的内容:

项目概况、评估目标、评估依据、评估内容、评估机构与评估专家、评估过程、详细评估意见、存在或遗漏的重大问题、潜在的风险、评估结论、进一步的建议。

7、制定计划通常存在的问题:

计划不应由一人制定,应有项目组参与; 缺少相关分计划;

制定进度计划的方法不合理,没有预留一定的缓冲时间; 缺少评审和审批环节;

没有处理好外部因素和内部因素带来的风险,缺乏有效的应对措施; 项目发生变更时没有及时更新项目计划。

8、编制项目计划的过程:

明确目标、成立初步的项目团队;

工作准备与信息收集;

依据标准、模板,编写初步的概要计划;

编写范围管理、质量管理、进度预算等分计划;

把上述分计划纳入项目计划,然后对项目计划进行综合平衡优化;

项目经理负责组织编写项目计划;

评审与批准项目计划;

获得批准后的项目计划就成为了项目的基准计划。

9、创建工作分解结构的步骤:

识别项目交付物和相关项目工作;

对WBS的结构进行组织;

对WBS进行分解;

对WBS中各级工作单元分配标识符或编号;

对当前的分解级别进行检验,以确保它们是必须的、而且是足够详细的。

10、范围确认与质量控制的区别:

范围确认是有关工作结果的可接受问题,而质量控制是有关工作结果是否满足质量需求的问题,质量控制通常是在范围确认之前进行,但也可以并行。

11、变更产生的原因:

项目外部环境发生变化;

项目范围的计划编制不周密详细;

世界上出现了或是设计人员提出了新技术新手段或新方案;

项目实施组织本身发生变化;

客户对项目、项目产品或服务要求发生变化。

12、WBS的主要作用:

防止应该做的工作被遗漏掉,也防止镀金; 方便与项目团队沟通,项目成员很容易找到自己负责部分在整个项目中的位置;

防止不必要的变更;

提供一个基本的资源(人员和成本)估算依据;

帮助获取团队认同和创建团队。

13、WBS表示形式:

分级树形:

层次清晰、非常直观、结构性强、不易修改。大项目不易表示项目全景。

列表形式:

能反映项目的所有工作要素,直观性差,用在大型项目中。

14、缩短工期方法:

投入更多的资源以加速活动进程;

指派经验更丰富的人去完成或帮助完成项目工作;

减小活动范围或降低活动要求;

通过改进方法或技术提高生产效率。

15、成本估算的步骤:

识别并分析成本的构成科目;

根据已识别的项目成本构成科目,估算每一科目的成本大小;

分析成本估算结果,找出各种可以相互替代的成本,协调各种成本之间的比例关系。

16、成本预算的步骤:

将项目总成本分摊到项目工作分解结构的各个工作包,分解按照自顶向下,根据占用资源数量多少而设置不同的分解权重;

将各个工作包成本再分配到该工作包所包含的各项活动上;

确定各项成本预算支出的时间计划及项目成本预算计划。

17、成本失控原因:

对工程项目成本控制的特点认识不足;

工程项目的规模不合理;

设计人员和实施人员缺乏成本意识,对项目成本的使用缺乏责任感,随意开支,铺张浪费;

组织制度不健全;

成本控制的方法有问题;

技术的制约。

18、成本控制的主要工作内容:

对造成成本基准变更的因素施加影响;

确保变更请求获得同意;

当变更发生时,管理这些实际的变更;

保证潜在的成本超支不超过授权的项目阶段资金和总体资金;

监督成本执行,找出与成本基准的偏差;

准确记录所有的与成本基准的偏差;

防止错误的、不恰当的或未获批准的变更纳入成本或资源使用报告中;

就审定的变更通知项目干系;

采取措施,将预期的成本超支控制在可接受的范围内。

19、质量保证的内容:

制定质量标准;

制定质量控制流程;

提出质量保证所采用方法和技术;

建立质量保证体系。20、质量保证的作用:

是保证质量的一个重要环节;

为持续的质量改进提供基础和方法;

为项目干系人提供对质量的信任;

是项目质量管理的一个重要内容。

与质量控制共同构成对质量的跟踪和保证。

21、质量控制过程的基本步骤:

选择控制对象;

为控制对象确定标准或目标;

制定实施计划确定保证措施;

按计划执行;

对项目实施情况进行跟踪监测、检查,并将监测的结果与计划或标准相比较;

发现并分析偏差;

根据偏差采取相应对策。

22、提升项目质量的基本步骤:

建立项目质量目标;

建立工作中的质量保证和质量控制规范;

建立对质量(过程和产品)参数的度量体系; 在项目中对过程和产品进行测量检查,将实际情况与目标和规范进行对比以发现质量问题,并对质量问题的处理进行监督和控制;

对质量问题的出现次数和影响依次进行分析,找出原因并提出改进措施;

在上述基础上,不断循环,坚持不懈地提升项目质量。

23、质量保证与质量控制的区别:

质量保证:

(1)按项目计划开展具体的质量活动,把项目过程及产品做得符合质量要求,即按照计划做质量

(2)设法提高项目干系人对项目将要满足质量要求的信心;

(3)按照过程改进计划,进行过程改进,使项目过程更加稳定并减少非增值环节

(4)根据过去的质量控制测量结果对质量标准进行重新评价,确保所采用的质量标准是合理的可操作的。

质量控制:

(1)按照质量标准检查质量,发现质量偏差和质量缺陷,并对不可接受的质量偏差提出纠偏建议,对质量缺陷提出缺陷补救建议。

(2)对已经完成的可交付成果进行质量合格性检查:

如果合格,就得到“确认的变更,如果不合格,就提出变更请求。

(3)对已批准的缺陷补救措施的实施情况进行检查:

如果已实施到位,就得到”确认的变更,否则,就要求执行过程继续实施缺陷补救。

24、成功项目团队特点:

团队目标明确;

组织结构清晰岗位明确;

有成文或习惯的工作流程和方法,且流程简明有效;

项目经理对团队成员有明确的考核和评价标准;

共同制定并遵守的组织纪律;

协同工作。

25、沟通管理计划内容:

项目干系人沟通要求;

对要发布信息的描述,包括格式、内容和详尽程度;

信息接收的个人或组织;

传达信息所需的技术或方法;

沟通频率;

上报过程,对下层无法解决的问题,确定问题上报的时间要求和管理链; 随项目的进展对沟通管理计划更新与细化的方法; 通用词语表。

26、绩效报告的内容:

项目的进展和调整情况;

项目的完成情况;

项目总投入、资金到位情况;

项目资金实际支出情况;

项目主要效益情况;

财务制度执行情况;

项目团队各职能团队的绩效;

项目执行中存在的问题及改进措施;

预测;

变更请求;

其他需要说明的问题。

27、项目干系人包括:

项目经理、客户、执行组织、项目团队成员、项目管理团队、出资人、有影响的人、项目管理办公室。

28、如何进行干系人识别:

⑴分析干系人的重要程度;

⑵进行项目干系人的支持度分析;

⑶针对不同项目干系人,特别是重要的项目干系人,给出管理项目干系人的建议,并予以实施。

29、如何改进项目沟通:

使用项目管理信息系统;

建立沟通基础设施;

使用项目沟通模版;

把握项目沟通基本原则;

发展更好的沟通技能;

把握人际沟通风格;

进行良好的冲突管理。30、配置管理的流程:

建立并维护配置管理的组织方针; 制定项目配置管理计划; 确定配置标识规则; 实施变更控制; 报告配置状态; 进行配置审核;

进行版本管理和发行管理。

31、配置识别的内容:

识别需要受控的软件配置项;

给每个产品和它的组件及相关的文档分配唯一的标识;

定义每个配置项的重要特征以及识别其所有者;

识别组件、数据及产品获取点和准则;

建立和控制基线;

维护文档和组件的修订与产品版本之间的关系。

32、配置审核:

任务便是验证配置项对配置标识的一致性,为了确保项目配置管理的有效性,体现配置管理的最根本要求,不允许出现任何混乱现象。如:

防止出现向用户提交不适合的产品;

发现不完善的实现;

找出各配置项间不匹配或不相容的现象;

确认配置项已在所要求的质量控制审查之后作为基线入库保存;

确认记录和文档保持着可追溯性。

33、配置库的作用:

记录与配置相关的所有信息,其中存放受控的软件配置项是很重要的内容;

利用库中的信息可评价变更的后果,这对变更控制有着重要的意义;

从库中可提取各种配置管理过程的管理信息,可利用库中的信息查询回答许多配置管理的问题。

34、建立配置管理方案的步骤:

组建配置管理方案构造小组;

对目标机构进行了解、评估;

配置管理工具及其提供商评估;

制订实施计划;

定义配置管理流程;

试验项目的实施; 全面实施。

35、系统集成项目的验收工作的步骤:

系统测试、系统的试运行、系统的文档验收、项目的最终验收报告。

36、系统集成项目收尾时所涉及的文档:

系统集成项目介绍;

系统集成项目最终报告;

信息系统说明手册;

信息系统维护手册;

软硬件产品说明书、质量保证书等。

37、项目总结会应包含:

项目绩效、技术绩效、成本绩效、进度计划绩效、项目的沟通、识别问题和解决问题、意见和建议。

38、项目总结的意义:

了解项目全过程的工作情况及相关的团队或成员的绩效状况;

了解出现的问题并进行改进措施总结;

了解项目全过程中出现的值得吸取的经验并进行总结;

对总结后的文档进行讨论,通过后即存入公司的知识库,从而纳入企业的过程资产。

39、项目人员的转移流程:

项目团队成员的管理计划,也就是项目人力资源管理计划中描述所说的人员转移条件已经触发;

项目团队成员所承担的任务已完成,提交了经过确认的可交付物并已完成工作交接;

项目经理与项目团队成员确认该成员的工作衔接已经告一段落或已经完成;

项目经理签发项目团队成员转移确认文件;

项目经理签发项目团队成员的绩效考核文件;

项目经理通知所有相关的干系人;

若是项目收尾全体项目成员结束项目工作,应召开项目总结表彰大会,肯定项目的成绩、团队成员的业绩,同时总结项目的经验教训。

第二篇:教育理论案例

教育理论学习任务一

案例1:狼孩卡马拉由于从小就离开了人类社会,在狼群中生活了8年,深深的打上了狼性的烙印,后来回到人间,并经过教育与训练,但到了17岁,她的智力才达到3岁儿童的水平,仅仅知道简单的数字和概念,学会了50个词汇,能讲简单的话。请你用学过的知识分析这一现象,对儿童这些方面的发展提出看法。

案例2:阳光幼儿园某班的小朋友,有的女孩子在语言表达如讲故事方面表现的突出;有的男孩子对图形的认识快、搭积木造型有创意;有的孩子计算准确速度快。某老师就对此班级的幼儿做出评价,谁语言发展的好,谁数学发展的好等。请你分析案例中该班小朋友发展中产生的原因,此老师的评价是否恰当,并对老师的评价做一改正。

案例3:一天上午,马老师领着刚做完游戏活动的小朋友往教室走,刚到拐角处,小朋友不见了。马老师正在那纳闷时,一群孩子“呼”的一声出现了,他们的小手有的扮成手枪状,有的扮成冲锋枪样,对着马老师“嗒—嗒—嗒—嗒”的“扫射”。只见老师“哇”的一声倒下了,这时孩子们高兴的跳起来,喊“我们胜利了!哦—哦—哦,我们胜利了。”马老师让孩子兴奋一会儿,问:“枪是打谁的?”“大灰狼!”“打坏人!”孩子们抢着答。“对!只有老师扮演大灰狼的时候才能打。”就这样孩子满足做游戏的需要又受到了教育。请你分析此案例中体现教师的哪些素质?假如你是马老师你会这样做吗?你还有比马老师更好的方法吗?

案例4:宝宝的爸爸妈妈都是大学教授,有人说,遗传了这么好的素质,以后一定非常优秀;也有人说还是要看教育。爸爸妈妈说环境和遗传对孩子的影响大约一半一半吧。请评析。

案例5:某学校的某班主任,在告家长通知书中对学生的评价是:语文与数理成绩好的学生为智商高,有发展潜力;在这方面成绩差的学生就为智商低,没有发展潜能。这样评价学生,对一些这方面成绩差的学生造成伤害。学生对学习失去了信心。请简评某老师的评价,说一说你会怎么评价学 生?

作业与练习

1、何为学前儿童的发展?

2、学前儿童心理发展的特征?

3、简述儿童发展的关键期、转折期与危险期。

4、简述小班、中班、大班幼儿的年龄特点。

5、试述影响幼儿发展的因素。

6、简述幼儿心理发展的趋势。

7、试述儿童观、教育观、教师观概念。

8、何为强化物?作为一名幼儿教师你如何将幼儿良好的行为得到强化?不良行为得到改正?

教育理论学习任务 二

案例1:5岁的小磊特别好强,无论干什么必需得第一,否则就会哭个不停,于是家人就故意让他得第一。请分析家人的做法是否合理,说明理由。根据游戏的特点,请你为小磊设计游戏来改善的这种状况。

案例2:李老师设计了一个“三只蝴蝶”的游戏活动,他选了三个幼儿扮演蝴蝶,又选了若干幼儿扮演花朵。结果幼儿兴趣不高,表现被动。还没有等游戏结束,一个幼儿问李老师,:“老师,游戏结束了吗?我们可以自己玩吗?”

对于这种现象,请从幼儿游戏的特征和游戏指导的角度来分析。

案例3:毛毛5岁,搭积木时。妈妈让他把上下、前后方位摆好,他都能够分清楚上下与前后且能搭好,可是左右方位无论怎么说都分不清也不能摆好,妈妈很无奈。请分析出现这种现象的原因,假如你是毛毛的妈妈,你会怎么做。

案例4:试就下面的评述教师的处理方法是否恰当,说出理由;并分析可能对幼儿产生的影响。

(1)在分组活动时,一个幼儿走到教师身旁,向教师告状:“张明不画画,他在玩铅笔。”教师说:“你是个乖孩子,回到座位好好画画。等会儿我去批评张明。”

(2)老师对有关的内容进行提问,提问前做了如下说明;“想回答问题的先举手。谁坐得好、最乖,我就谁答。”不少幼儿举手,老师选中了其中的一个,并说“王琦很听老师讲话,我请他回答。”一个叫刘洋的幼儿每次都举手,但每次都不选。他一向被视为不听话的孩子,这次活动中,老师每次提问的时候,他坐得很端正,并连续举手6-7次,可老师没有给他机会。此后,刘洋显得很失望,不再举手,并把身子专向窗外。这时,老师说:“刘洋,坐好。如果你想让老师请回答问题,你平时就要乖点。”

案例5:大二班某节活动课的主题是建构开元寺。幼儿除了构建学过的塔、宝殿外,还联想到开元寺看过的古船,于是幼儿都信致勃勃地参与到古船建构中,小小和尼尼都选择了小星星积塑,相互配合拼起了船底;女孩子用橡皮泥捏树和寺庙,并用火柴、纸片等辅助完成作品。最后,孩子们还一起用各种围墙划分开开元寺的古船展、塔、假山、房屋 等不同景物。

请分析此案例孩子玩的什么游戏?并对这次活动做简单的评价。该类游戏的特征和教育作用是什么?

案例6:在一些私立幼儿园里,让幼儿学习小学的课程,他们的理念是超前发展。表现了幼儿园“小学化”、“成人化”的倾向,家长自豪的说我的小学的什么什么都学完了。在社会还出现的“大”上学、“狼”上学的现象。

请你用学过的教育理论分析此案例,并对该幼儿园提出合理化的建议。

作业与练习:

1、什么是游戏?简述游戏对儿童的发展有什么作用。

2、简述角色游戏、结构游戏、表演游戏、智力游戏的概念、特点和指导要点。

3、家长认为识字和做数学题比游戏重要时?你怎样引导家长改变观点?

4、何谓幼小衔接?

5、简述幼小衔接的意义。

6、我国幼小衔接存在那些问题?

7、简述幼儿园与小学教育的差异性。

8、如何做好幼小衔接工作?

9、何谓幼儿教育活动?

10、幼儿园教育活动的原则有那些?

11、根据《纲要》精神,将幼儿园的教学内容分为那几个领域?

12、幼儿园教学活动设计包括那些要素?

13、完成《学前教育学》P127的分析题。

14、简述幼儿园教育活动的特点。

15、简答学前教育的有那些原则。

16、什么是启蒙性?它有什么意义?

17、联系实际说明教育者应该具备怎样的儿童观,为什么?

18、简述幼儿园教师职业道德要求。

19、简答中小学职业道德规范

20、何谓师幼关系?应该建立什么样的师幼关系?

21、简述五领域的教育内容和知道要点。

教育理论学习任务三

1、学前儿童心理发展主要影响因素有那些?

2、古话说“龙生龙,凤生凤,老鼠生儿大地洞。”谈谈你对这句话的看法。

3、幼儿形状知觉的特点是什么?

4、任何利用感知觉的规律促进幼儿观察力的发展?

5、如何利用感知觉规律组织幼儿园课堂教学活动?

6、如何对待“好动”的幼儿

案例1:近年来,我国大学生就业形势严峻,一所好的大学决定了今后的就业情况,这加剧了升学的激烈竞争。而这种竞争也逐渐蔓延到学前教育阶段,部分幼儿园教育陷入应试教育的模式中,一些家长和幼教机构不遵循教育的原理,采取了极其短视的教育做法,如当前社会上风行的“种子计划”、“零岁方案”、“神童方案”,三岁幼儿学习生物、化学,甚至是大学的课程,这些方案的倡导者—所谓的“专家”自诩这些方案是天才教育,鼓吹只要采用这些方案就能量化催生一批天才儿童,还表现为灌输大量远超幼儿阶段的超纲知识、并有重智力培养轻人格因素培养等错误倾向。一些幼儿园迫于家长压力或经济利益的驱动,也办起了各式各样的兴趣班、特长班,如围棋班、珠算班。请你用儿童发展观和我国学前教育目标的相关知识来综合分析以上幼儿教育现象。要求:(1)结合提供的案例进行分析;(2)有明确的观点,观点、材料统一,语言通畅;(3)分析文字 在300字以上。参考答案:

(一)从儿童发展的角度看:(1)儿童发展的连续性与阶段性的统一。儿童的发展需要经过不同的连续发展阶段,只有经过了低阶段的积累,才能适应下一阶段的发展。文中忽视儿童所处的发展阶段,对儿童大肆灌输高年龄阶段知识,完全违背了儿童发展的阶段性和连续性这一特点。(2)儿童发展具有个别差异。在儿童发展具有整体共同特征的前提下,个体与整体相比较,每个儿童的身心发展,在表现形式、内容和水平方面,都可能会有自己的独特之处。上述材料中列举的“天才教育”可能适用于极个别的超常儿童,但对于普通儿童来说是不适宜的。

(二)从学前教育目的看:(1)依据教育目的,并结合儿童的身心特点、幼儿园教育的性质和特点,我国幼儿园教育的目标是“对幼儿实施体、智、德、美等方面全面发展的教育,促进其身心和谐发展”。这是确定幼儿园教育任务、评估幼儿园教育质量的根本依据,各类幼教开展幼儿教育必须符合幼儿教育目标的要求。(2)幼儿园教育目标要符合儿童的身心特点,要符合学前儿童身心发展的水平,教学内容应该同儿童的经验、兴趣相统一;必须考虑儿童发展的现实性与可能性水平,太难或太易的内容都不能适时地促进儿童的发展。材料中的家长和幼教机构热衷于天才教育,甚至大学课程引入幼儿园阶段,让幼儿参加各种培训班,都违背了儿童的身心发展水平,忽视了儿童的兴趣,易造成幼儿畏难情绪。(3)体、智、德、美是学前儿童全面发展的有机组成部分,在全面发展教育中承担着相对独立的任务,发挥着不同的作用,同时它们又是一个紧密联系、相互作用、相互促进的统一的整体,任何一方面都不能偏废。文中一些家长和幼教机构片面重视儿童的智力发展,而忽视了儿童人格、品德方面的培养,这同全面发展是相背离的。总之,一味地追求某个方面发展,忽视幼儿的 全面发展,可能严重损伤儿童生长发育的自然进程,损伤儿童潜能发育,造成儿童期、青少年期乃至成人期体力、心智、能力、性格和气质发展迟缓、压抑和伤害。

案例2:午睡时间,一名幼儿怎么也不睡,教师允许他到活动室区角自己活动,并告诉他:轻轻的,不要影响别人午睡。您赞同这位教师的做法么?请用相关的教育原则分析教师的做法。要求:(1)结合提供的案例进行分析;(2)有明确的观点,观点、材料统一,语言通畅;(3)分析文字在300字以上。参考答案:

1、“面向全体,重视个别差异”是一条重要的教育原则。a、这条原则是指教育者在关注受教育对象的同时,还应重视儿童的个体差异,因人施教,有针对性地采取最有效、最合理的方式促进每个儿童的发展。b、这名教师的做法就遵循了这一原则,首先她面向了儿童全体,尊重全体儿童的休息;其次,她还照顾到个别幼儿的特殊情况,幼儿可能由于各种原因实在无法入睡,教师在要求他不影响别人午睡的前提下进行了区角活动,这样就有效、合理地保证了儿童的基本发展。

2、教师的做法还体现了“尊重儿童的人格尊严和合法权益”的原则。a、教师允许个别幼儿进行区角活动,而不是强制幼儿午睡,就体现出对幼儿发展和其人格的尊重。b、教师要求幼儿“轻轻的,不要影响别人午睡”则体现出对其他儿童休息权的尊重。

案例3;春天,万物复苏,两位老师带着两组幼儿同时到郊外写生。刚到目的地,孩子们还来不及喘口气,更没有来得及顾暇周围宜人的环境,只听第一组教师说:“开始作画吧,你们看到什么就画什么。”幼儿不知如何去观察,有的目光散乱无焦点,有的则“埋头苦作”偏不看。十分钟过去,第一组幼儿的作品大多成形。而第二组的老师并没有一开始就叫幼儿画,而是让幼儿去仔细观察他们喜欢的花和树,先去看一看、摸一摸、闻一闻,孩子们三三两两地四处观察,有在柳树下观察抚摸、叽叽喳喳的,有弯着腰嗅花香的,有正在争论那些树的造型是人工还是自然生成的,老师也蹲在孩子们中间一起观察讨论。又是十分钟过去,当第一组已结束了绘画活动时,第二组幼儿才开始作画,他们不是在教师的要求下,而是迫不急待地想用画画来表现自己此时的心情。

请根据学前教育的相关理论分析教师两种不同的指导方式给幼儿带来的学习体验有何差异? 要求:(1)结合提供的案例进行分析;(2)有明确的观点,观点、材料统一,语言通畅;(3)分析文字在300字以上。参考答案:

一、儿童的学习是其好奇心的表现,是积极、主动、持续的过程,其表现形式是多种多样的,主要有:第一,操作:这是儿童学习的重要形式;第二,游戏:这是儿童学习的主要形式;第三,模仿:这是儿童学习的基本形式;第四,交往;这是儿童学习的积极形式,教师对幼儿的指导应该基于儿童学习的方式。

二、教师的指导对儿童学习很重要,因为教师是开启儿童智力之窗的建筑师。首先,体现在教师要 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其次,教师要丰富幼儿的知识概念;再次,体现在教师培养幼儿的技能技巧;最后,体现在教师提高幼儿的智力智能上。而在这个活动中,教师的作用主要在于激发幼儿感受美、表现美的情趣,丰富他们的审美经验,使之体验自

由表达和创造的快乐。在此基础上,根据幼儿的发展状况和需要,对表现方式和技能给予适时、适当的指导。第一组的教师对儿童的指导较少,而且不考虑儿童学习的特点和方式;第二组教师先让儿童观察花和树,让儿童与花和树木充分接触,感受花和树木的特点,并通过让儿童自己讨论、和教师讨论等方式促进儿童的学习,充分考虑了儿童身心发展的特点和学习的方式,为儿童提供了积极的体验。

三、这两种学习方式给儿童带来了不同的学习体验:第一组儿童的学习是为了完成任务而学习,儿童在这样的活动中没有感受和体验到学习的乐趣。第二组儿童通过充分与环境相互作用,不仅了解和掌握了花和树的外形和特征,而且整个学习过程是非常快乐的,最后画画也是为了表达内心的这种体验与感受,这组进行的学习才是儿童真正的学习。

案例4:“小兔旅行记”(某幼儿园中班活动)老师:“小兔子挂在树上,谁会来救它?” 幼儿A:“长颈鹿”。老师:“为什么你会想到长颈鹿?” 幼儿A:“因为长颈鹿有长长的脖子,小兔子可以滑下来。” 幼儿B:“小猴子”。老师:“为什么?” 幼儿B:“因为小猴子会爬树,它能救小兔子。” 老师:“还有不一样的方法吗?” 幼儿C:“小兔子的长耳朵!” 老师:“小兔子的长耳朵也能救自己,真是一个好办法,讲给大家听一听”幼儿C:“小兔子可以用长耳朵把树枝弄下来,气球就可以飞走了”。

案例5:“筷子夹小熊”(某幼儿园托班)材料有:筷子一双,塑料碗两个,塑料熊7个(红色大中小各一个、绿色大小各一个、蓝色大 小各一个)老师问:“你喜欢用筷子吗?” 幼儿非常不愿意听老师讲话。老师努力试图说服幼儿,而幼儿仍然用手去抓,老师想,如果坚持下去只能让他不高兴,于是,老师不再强求他,而是在旁边看着他。幼儿用手把碗里的小熊颠来倒去,然后拿出绿色大熊、小熊摆在面前,指着高的说:“这个高”,又指着矮的说:“这个矮,高的是爸爸,矮的是小朋友。” 老师乘机说:“我们来给小熊排队好吗?” 幼儿点头,然后他开始摆,把最矮的几个放在前面,最高的放在后面,他又看了看不高不矮的,把它们放在中间,完成了从矮到高的排队后,老师和幼儿一起欢呼,拍手,接着幼儿把所有的小熊放在碗里,假装开煤气炉,用手翻炒小熊。老师问:“你在炒菜吗?”

幼儿愉快地点头说:“是,我在开火”。

老师说:“炒好了菜要记住关火。” 幼儿认真重复到:“炒好了要关火。” 菜炒好了,老师乘机递上筷子说:“你可以用筷子夹菜了,手脏,不能用手拿。”幼儿歪着头想了一会说:“洗手啊!”手是装模作样地开水龙头。压出洗手液,用毛巾擦手,然后很不屑地说:“洗了手就可以用手啃了吧?老师也来呀!” 老师回答:“我的手洗干净了,菜很烫,我喜欢用筷子,我最会用筷子。”老师拿筷子夹了一个红小熊,假装吃得很香,还说:“你能夹一个红(绿,蓝)色的大(小)熊吗?” 幼儿拿起筷子夹了一个红(绿,蓝)色的大(小)熊有模有样地吃了起来,就这样老师和幼儿你一个我一个地吃完了“菜”。

请根据以上中班活动中的师幼对话,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分析师幼关系在幼儿园教学实践中的应用:(1)这样的师幼互动是否有效?(2)体现了哪些师幼互动的理念?(3)有哪些地方还可以进一步改进,为什么? 参考答案:

(1)第一个案例中的师幼互动进一步促进了儿童思考解救小兔子的其他办法。但是内容不够丰富,缺乏深入引导。第二个案例中的教师通过自己的教育机智,有效和儿童进行了充分的互动,达到了教育目的。

11(2)都体现了一些积极师幼互动的特征:1)体现互主体性,体现了教师尊重幼儿的主体性地位;2)发起和反馈的行为以积极行为为主,减少中性行为,避免消极行为;3)教师和幼儿间平行、同等水平上的互动增加,师幼之间的情感交流、共同游戏、合作学习成为互动的主要内容;4)分享也是优质师幼关系不可或缺的特征。(3)第一个案例中教师可以再进一步追问儿童每种小动物解救小兔子的具体细节,然后和每个儿童都进行比较深入的师幼互动。

案例分析(20分)17.(字数不得少于300字)案例6:洋洋和壮壮都是幼儿园大班的小朋友。一天,在幼儿园户外活动时,洋洋和壮壮都选择了跳绳,刚开始两人还各自跳各自的。可是没过多久,他俩就开始拿着跳绳你打我,我打你,练起了“武功”。忽然,意外就在一瞬间发生了,壮壮抡起跳绳时,一只手柄从手中脱落直飞出去,击中了洋洋的眼部。试分析这一活动组织与指导违背了哪些教育原则,如何能够避免类似事件的发生? 参考答案: 安全是幼儿体育活动中不可忽视的一个原则。在设计和组织幼儿体育活动和游戏的时候,教育工作者一定要确保幼儿在活动过程中不受到伤害。幼儿的自我保护能力差,体育运动中器械使用不当及活动方式不当,都有可能导致伤害事故的发生,这要求教育者在体育活动前向幼儿交待活动安全事 项,并要密切注意幼儿的活动过程,以防意外伤害事故的发生。

学习任务四

案例1:兰兰是个幼儿园中班的孩子。她拿起纸和笔画画,画之前她自言自语的说:“我想画小猫咪。”先画了猫头、猫耳朵,再画猫眼睛。然后画了条线,说这是草地。在上面画了绿草小花,接着有画了只兔子,边画边说:“哎呀,不像不像,像什么呀,像小拖车。”这时她有忽然想起来,“小猫还没有嘴,还没画胡子!”于是他又画了起来。根据心理学的原理分析兰兰的画画行为,说明了幼儿想象的特点,为什么?如何培养幼儿的想象力?

案例2:幼儿看见小勺子,就想拿来喂娃娃吃饭;看见小汽车,就要玩开小汽车,看见包又想去当小学生。幼儿绘画时常常画了“小人”,又画了“螃蟹”;画了“汽车”,又画了“海军”。这些说明了什么?请根据幼儿想象的特点来分析原因。

案例3:一个14个月的孩子被成人抱着时,着急的往柜子的方向挣扎,嘴里叫“ta,ta”(音)。成人先给他拿出奶糕粉,他又摇头又摆手,说“xi,xi”成人于是给他拿糖罐,问:“是这个吗?”他用力喊“xi,xi”成人拿一块糖果放 13 在嘴里,他脸上露出了笑容。此案例中儿童言语发展中掌握语法的什么特点?老师和家长在教育过程中应注意什么?

案例4:强强4岁了,喜欢自言自语。搭积木时,他边搭边说:“这块放在那儿呢……不对,应该这样……”搭完一个机器人后,他会高兴地对着它说“你不能乱动,等我下完命令后,你就去打仗!”请根据幼儿言语功能发展的有关原理,对上述的案例加以分析。

案例5:情境一:一天晚上,莉莉和妈妈散步时,有下列对话:

妈妈:月亮在动还是不动? 莉莉:我们动它就动。妈妈:是什么使它动起来呢? 莉莉:是我们。

妈妈:我们怎么使它动起来呢? 莉莉:我们走路的时候它自己就走了。

情境二:在幼儿园教学区活动中,老师给莉莉出示两排一样多的纽扣,莉莉认为一一对应排列的两排一样多。当老师把下面一排聚拢时,她就认为两排不一样多了……

请你分莉莉的行为表明她处于思维发展的什么阶段?这阶段幼儿的思维有什么特征?幼儿的这种思维特征对幼儿园教师的保教活动有什么启示? 案例6:幼儿园教师在幼儿园教学中要使用大量的直观形象的教具,以帮助幼儿理解教学内容。在给孩子讲故事时,讲到“对象用鼻子把狼卷起来”总是用手做出“卷”的动作;说到“大象把狼扔到河里”,又用手做出“扔”的样子。孩子们也学着老师的样子做出相应的动作,脸上会露出会意的笑容。此案例中体现幼儿思维的什么特点?根据此特点,教师如何做出有针对性地进行教学?

案例7:红红3岁,她最喜欢小鸭子玩具,但是一次不小心将小鸭子打碎了,红红伤心的哭起来。这时,妈妈给她一块巧克力糖,她就立刻笑了起来。有一天,她看见一个新来的小朋友哭了,她也跟着哭起来。根据学前儿童情绪发展趋势的原理。对案例加以分析。

案例8:3岁的阳阳,从小跟奶奶生活在一起。刚上幼儿园时,奶奶每次送他到幼儿园准备离开时,阳阳总是又哭又闹。当奶奶的身影消失后阳阳很快就平静下来,并能与小朋友高兴的玩。由于担心,奶奶每次走后又折回来,阳阳再次看到奶奶时,又立刻抓住奶奶的手,哭泣起来……

请问阳阳的行为反映了幼儿情绪的哪些特点?阳阳奶奶的担心是否必要?教师该如何引导?

第三篇:X-Y理论 案例

X-Y-Z理论与Fidler的权变观点

X-Y-Z理论与Fidler的权变观点在管理学的课本上面经常见到,一听到这个名词就觉得这是外国人的理论,其实我们的祖先早就有过相关的思想,只是我们没有将其提炼罢了。

X-Y-Z理论

1.X理论——强势管理

X理论就是强势管理。假设你的下属逃避责任、不愿意动脑筋,甚至很讨厌上司给他分派工作,碰到这种下属,就需要一种强势管理。这种强势管理可以对员工产生约束力,提高企业生产效率。

2.Y理论——参与管理

如果你有这样的下属,他们愿意接受任务,也喜欢发挥自己的潜力,喜欢有挑战性的工作,作为一名管理者你应该给这样的下属一些机会,让他们参与管理。

【案例】

只管3个人

美国著名的艾森豪威尔将军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盟军的指挥官,在诺曼底登陆以前,一次他在英国打高尔夫球,新闻记者采访他:“前线战势紧急,您怎么还有心情在这里打球啊?”艾森豪威尔说:“我不忙,我只管3个人:大西洋有蒙哥马利,太平洋有麦克阿瑟,喏,在那边捡球的是马歇尔。”其实艾森豪威尔手下有百万大军,诺曼底登陆也是事关重大,是二次大战的转折点。难道他真的只管3个人吗?不是。他是懂得让下属参与。

当然,在让下属参与之前,先要启发、教育他们,培养他们的能力,在他们有了一定的能力之后让他们参与管理。

3.Z理论——综合运用

在企业组织机构中,往往既有逃避责任、愿意工作,不愿思考的人,又有接受任务、喜欢挑战、富有潜力的人,这就要求管理者分别应用X和Y两种理论。X部分强调物质、惩罚和制度,Y部分强调精神、激励和人性。

如果只注意逃避责任、厌恶工作、不愿思考的人,轻易就说“预算不够”,“小心啊!我叫你下岗”,“人事法令法规就是这样写的”,我们往往只是注意在物质面、惩罚面和制度面上下功夫,而忽视了精神、激励和人性层面。

◆重视精神

【举例】

大家分享 一位成功的商人谈起自己的成功经验,谈到自己年轻时就养成一个习惯,他薪水里面一定有1/10不拿回家。当他赚5000元钱的时候,拿出500元钱帮助他的下属,大家买点吃的喝的;当他赚10000元的时候,就拿出1000元钱来给他们作奖金,让他们出差时能吃好点,住好点;当他赚5万元的时候就拿5000元出来改善一下他们的生活条件,做自己的小部门的奖金;当他赚100,000元的时候就拿出10,000元给他们添置一些服装。而今天他的得力助手就是这些同舟共济的朋友。

所以一个人不要常常说物质和预算不够,首先要看你是如何看待这些资金,而你自己又动用了自己的多少货币。

◆强调激励

每个人都需要激励,适当的激励能够激发员工的工作积极性。

【案例】

参观摩托罗拉生产厂房

在上海摩托罗拉的生产厂房参观,副总经理带领我们参观他们的生产线,在走过一个男性中国作业员身边时,看到他正在拧焊作业管线。副总经对他说“Goodboy!”男员工对他笑了一下。参观到检验车间时,一个女作业员正在用放大镜检验产品,“Nicegirl!”女作业员也微笑了一下。听到副总经理和自己很亲切地讲“Goodboy,Nicegirl”对他们来说这就是一个激励。

有些人觉得作为领导或者主管,别人给自己敬礼、问好是应该的,其实人与人之间是要互相激励的。“老王,吃过饭了吗?”“老李,脸色不好,多休息一下。”这么一两句话就是一种激励,给人温暖的感觉。

◆注重人性

讲究人性有时甚至会优于严格的制度。

【案例】

吊 唁

日本桑德利啤酒厂副厂长的父亲去世了,桑德利啤酒厂的总经理去他们家吊唁,穿了一身黑色的西服,臂上还戴一个黑纱,“副厂长先生,令尊去世,我们大家都非常地难过,我今天代表公司来这里向您吊唁,你要注意身体,希望你早点回到工作岗位,节哀顺变。”鞠完躬他就站到副厂长的旁边去对别的客人鞠躬,这就表示他把副厂长的家人也当成自己的亲人了。副厂长跟别人说,看样子我这辈子要死在桑德利了。在实际工作中需要物质+精神、惩罚+激励、制度+人性进行综合运用,这样才能真正做到:一把钥匙开一把锁,在用人上游刃有余。

Fidler的权变观点

Fidler是一名管理者的名字,权变的意思就是看情况而定,通俗的解释就是一件事情今天有道理,明天可能就没有道理。在一个地方是正确,而在另一个地方就可能不正确。

图5-1 国家和社会的三种形式

图5-1表示国家和社会有:低度开发、中度开发和高度开发3种情况。两条线中实线代表法律制度和规章,虚线代表人际关系。

1.法律、制度、规章和人际关系的不同位置

从图5-1中可以看出:高度开发的国家把法律制度与规章放在上面,而把人际关系摆在下面;低度开发的国家也是把法律制度和规章放在上面,人际关系摆在底下。中度开发国家却把人际关系放在上面,法律制度和规章被改到下面。

【案例】

闯红灯

一次在德国街角的咖啡馆喝咖啡,发现路边的交通信号灯一直是红的,原来是绿灯坏了。一名德国人等了半天,看没有变绿就改走另一条街,后来又来了一位女士,也走开了。在德国闯红灯,如果被摄像机录下来,或者有人检举,没多久就会打来电话,“Mr.Wang,听说你闯红灯,我们接到交通局的通知,明天开始将你的保险费增加到10%。”老婆也说,“银行也将分期付款15年改成了10年。”儿子说,“爸,老师说今年要交现金,不能分期付款,因为爸爸闯红灯。”

从上面这个案例可以看出国家的法律制度和规章已经变成一种习惯、一种思想,融入到人们的日常行为。

2.法律、制度、规章和人际关系的实际运用

我国是发展中国家,处在图5-1中的中度开发阶段。我国正在高速发展,要注意不能将人际关系置于法律、制度和规章的上端。

人情和面子有碍法律制度的实施,在现实生活中常常看到红白喜事大操大办,讲排场比阔气,在中度开发的社会里,人情对制度的破坏非常明显。

在高度开发的社会和国家,第一是法律,第二是道理,第三才是人情。提高法律、制度和规章的影响力,降低人情和面子的影响力,进入高度开发的社会,将企业发展成为高度开发的企业。

【本讲总结】

本讲中首先提到了在管理工作中,一视同仁的管理方式并不可取。因为每个个体都是不同的,对下属的管理方法也需要灵活多样,因材施教,一把钥匙开一把锁。尤其是不同的家庭背景、不同的出生时间、不同的血型、不同的星座,都会对人的性格产生影响。

其次,本讲讲述了X-Y-Z理论与Fidler的权变观点。X-Y-Z理论中X理论强调强势管理,Y理论强调参与管理,我们要注意不能只在物质面、惩罚面和制度面上下功夫,而忽视了精神、激励和人性层面。另外,Fidler的权变观点告诉我们,我国处于中度开发的过程中,应该提高法律、制度和规章的地位,降低人情和面子的地位,努力将企业发展成为高度开发的企业。

周建军的技术文章博客。

道格拉斯.麦格雷戈(Douglas McGregor)提出的管理学中关于人们工作源动力的理论。有关人性的两种载然不同的观点:一种是基本上消极的X理论(Theory x);另一种是基本上积极的Y理论(Theory Y)。通过观察管理处理员工关系的方式,麦格雷戈发现,管理者关于人性的观点是建立在一些假设基础之上的,而管理者又根据这些假设来塑造他们自己对下属的行为方式。

X理论以下面四种假设为基础:

A、员工天生不喜欢工作,只要可能,他们就会逃避工作。

B、由于员工不喜欢工作,因此必须采取强制措施或惩罚办法,迫使他们实现组织目标。

C、员工只要有可能就会逃避责任,安于现状。

D、大多数员工喜欢安逸,没有雄心壮志。

与这些消极的人性观点相对照,麦格雷戈还提出Y理论,它基于这几种假设:

A、员工视工作如休息、娱乐一般自然。

B、如果员工对某些工作作出承诺,他们会进行自我指导和自我控制,以完成任务。

C、一般而言,每个人不仅能够承担责任,而且会主动寻求承担责任。

D、绝大多数人都具备作出正确决策的能力,而不仅仅管理者才具备这一能力。

所谓X理论,反映的是经理人对员工的不信任,主张对员工严加看管。而Y理论却认为员工都是善良的,完全可以通过激励的方式使其自觉地为企业工作。属于X理论的经理认为,企业目标和员工个人目标不可能是同一的,企业要求员工刻苦工作,而人天生都是好吃懒做的,因此在公司上班都容易讨厌工作,尤其是逃避艰苦困难的工作。因此,要想企业各项工作得以完成,惟有对员工制订严格的纪律,采取强制、监管、惩罚等措施。在这种氛围中,俯首帖耳、老老实实工作的员工便是好员工。信奉X理论的管理者对属下的行动非常警觉,对他们的一言一行都非常敏感。他们更倾向于采取军队的管理方法,要求属下对上级的指令一位地服从,否则就要对他们实行责罚。

另外,日本学者威廉·大内在比较了日本企业和美国企业的不同的管理特点之后,参照X理论和Y理论,提出了所谓Z理论,将日本的企业文化管理加以归纳。Z理论强调管理中的文化特性,主要由信任、微妙性和亲密性所组成。根据这种理论,管理者要对员工表示信任,而信任可以激励员工以真诚的态度对待企业、对待同事,为企业而忠心耿耿地工作。微妙性是指企业对员工的不同个性的了解,以便根据各自的个性和特长组成最佳搭档或团队,增强劳动率。而亲密性强调个人感情的作用,提倡在员工之间应建立一种亲密和谐的伙伴关系,为了企业的目标而共同努力。

X理论和Y理论基本回答了员工管理的基本原则问题,Z理论将东方国度中的人文感情揉进了管理理论。我们可以将Z理论看作是对X理论和Y理论的一种补充和完善,在员工管理中根据企业的实际状况灵活掌握制度与人性、管制与自觉之间的关系,因地制宜地实施最符合企业利益和员工利益的管理方法。

除此之外,还有一种超Y理论。超Y理论是1970年由美国管理心理学家约翰·莫尔斯(J.J.Morse)和杰伊·洛希(J.W.Lorscn)根据“复杂人”的假定,提出的一种新的管理理论。它主要见于1970年《哈佛商业评论》杂志上发表的《超Y理论》一文和1974年出版的《组织及其他成员:权变法》一书中。该理论认为,没有什么一成不变的、普遍适用的最佳的管理方式,必须根据组织内外环境自变量和管理思想及管理技术等因变量之间的函数关系,灵活地采取相应的管理措施,管理方式要适合于工作性质、成员素质等。超Y理论在对X理论和Y理论进行实验分析比较后,提出一种既结合X理论和Y理论,又不同于是X理论和Y理论,是一种主张权宜应变的经营管理理论。实质上是要求将工作、组织、个人、环境等因素作最佳的配合。

笔者点评:关于X理论和Y理论,在项目管理师考试教程中已经有所介绍。Z理论和超Y理论是查阅其它相关资料后找到的。就我个人而言,比较欣赏超Y理论。因为人的心理是一个比较复杂的东东,关于人性本善还是本恶的讨论,已经有不少了。人的复杂,决定了不可能外在的善恶那么容易。人是受环境影响的,“橘生淮南为橘,淮北则为枳。”就是这个道理。这些Y理论,让我明白了很多东西。

我们该X理论还是Y理论? 麦克格雷的X、Y理论是所有管理理论的基石,当你真正理解X、Y理论时,就彻底理解了管理的意义。管理包括管理人和资源,而该如何管理人是基于对人的假设:人究竟是懒惰的?还是积极主动的?前者是X理论,后者是Y理论。两者特点如下图。

究竟该使用X理论还是Y理论,是管理界最具争议的事情,在80年代,大家都强调X理论(胡萝卜加大棒、电网、末位淘汰),在90年代后期,随着IT行业兴起,又开始兴起Y理论(人本主义、弹性工作制)。而现在呢,又开始回归X理论,你可以看看机场目前销售的管理类书籍,没有一个不是在假定员工都是好吃懒做,喜欢偷懒的。

那么到底该在管理中使用哪个理论呢,我的观点是要区别对待:

1、看这个人所处阶段,初期的通常适合X理论,成熟后Y理论

很多人刚踏足社会时,都会有不适应期,很不喜欢工作,喜欢多休息,这个时候,找不到工作乐趣,总感觉上班是很痛苦的事情。在这个时期就需要用X理论来管理。等他慢慢成熟起来,懂得工作的价值意义就是通过帮助别人来帮助自己,就会有自豪感和成就感,到这个时候,就适合Y理论了。[上班的好处]A有收入、B积累人脉、C学习知识、D用别人的钱来积累经验

2、所做工作不同,这个人作的工作,如果是他自己喜欢的,适合Y理论;如果是他极度反感的,适合X理论

很多人在工作时,喜欢少付出,多回报,能偷懒就偷懒,通常是他在做他不喜欢的工作,这个时候就需要有人监督、管理;当一个人在做自己喜欢做的工作时,就积极主动、自动自发,这个时候根本不需要人监督。

3、不同的人,适合不同的理论,人和人确实是有差距的

不是每个人成长速度都是一样的。有些人一辈子不能理解懂得生活的意义和道理,天天生活在报怨之中,特别喜欢消极怠工,好像迟到、早退占了企业的便宜,凡事消极悲观,能躲就躲,能推就推,不喜欢学习,对任何事情都不感兴趣。这些人如果在工作中就需要使用X理论;有些人成长速度很快,很迅速理解了生活的意义,凡事积极乐观,善于观察学习,这些人只要给他适当的环境,他们就会发挥巨大的作用,对这些人就需要使用Y理论。

第四篇:管理理论案例1-4

国际商学院2011级MBA《管理理论》案例分析材料

【案例材料I】

谁接任正非的班? 完成时间:2010年11月14日

华为是世界500强中国三家民营企业之一(另外两家分别是联想集团和沙钢集团),规模和声誉已经大到了外界对其内部发生的所有事情都饶有兴趣,当然外界最感兴趣的还是其接班人人选。2010年11月上旬,任正非在一次内部讲话中,否定了外界关于华为董事长孙亚芳离职、任正非的两个孩子任平和孟晚舟出任公司核心高管的传言。他并没有直接回答任平和孟晚舟是否会出任核心高管的问题,也没有提到孙亚芳是否会离职,而是答以“华为又不是朝鲜”,华为的文化是“任人唯贤,而不是任人唯亲”,“不会一个人决定公司命运”,等等。在中国民营企业家群体中,任正非有教父级的企业家身份,以其智慧和筹划能力,这个问题肯定早有定数,也不可能不想到这个问题。任平和孟晚舟能够在华为工作,并且可能成为公司关键的领导,这是任正非有意谋划,还是华为和任正非子女的双向选择的结果。如果是前者,目标导向是否家族化?如果是后者,唯一的问题是任正非如真想让华为彻底去家族化,儿女对公司的重要性可能会成为障碍。

【讨论题】

您认为任正非有家族企业情结吗?请对企业家族化和公众化进行利弊评论?请说明资本市场对上市公司公司治理会产生什么积极效应?

【案例材料II】

黄光裕与陈晓博弈

完成时间:2010年10月(第一稿)2011年4月(第二稿)

在香港上市公司的公司治理规则下,国美的股东按照自己利益最大化的原则,做出了自己的选择。国美特别股东大会对国美提出的一系列重大议案进行决策。投票率80%多。本次特别股东大会8项普通决议案及结果为:

重选竺稼为非执行董事 赞成94.26% 反对5.74% 通过;

重选Ian Andrew Reynolds为非执行董事,45.35%反对,获得通过; 重选王励弘为非执行董事,赞成54.66%,反对45.34%,通过; 即时撤销本公司於二零一零年五月十一日召开的股东周年大会上通过的配发、发行及买卖本公司股份之一般授权,赞成54.62%,通过;

即时撤销陈晓作为本公司执行董事兼董事会主席之职务,赞成48.11%,反对51.89%,被否决;

即时撤销孙一丁为公司执行董事职务,赞成48.12%,反对51.88%,被否决; 即时委任邹晓春为公司的执行董事,赞成 48.13%,反对 51.87%,被否决; 即时委任黄燕虹为公司的执行董事,赞成48.17%,反对51.83%,被否决。

大股东黄光裕在投票中明显不占优势,也可以说是输了,除了自己的35.7%的投票权外,只获得6%左右的其他支持票。黄光裕之所以会输,关键在于他当初为了大量套现,不断稀释股份,最终从绝对控股股东变成相对控股股东。作为公众公司,是要追求全体股东的利益最大化,而不是追求控股股东的利益最大化。有了这样的具有常识性的认知。

这次国美之争发生在香港,是在英美公司法律体制下予以解决的。这种对私有财产保护的重视,对每个股东投票权的尊重,都值得中国大陆企业学习。

【案例扩展一】

2011年3月9日,国美电器发布公告证实,陈晓辞职,由张大中接任。业界普遍认为,张大中出山与陈晓当时的地位不尽相同,也不会重蹈陈晓的覆辙。

张大中从家电圈隐退了四年,这一次出山他能否胜任这一职位呢?张大中一手创办了大中,所以说他对整个行业比较熟悉。现在回到国美,从经验上来讲,他肯定是没有问题的;从职务方面来看,他是非执行董事,也就是说,他是不担任一些具体职务的。也许,他出山只是帮黄家一个忙。因为现在无论从人选,还是从整个的关系层面上来讲,张大中都是一个比较合适的人选。第一,他的经验比较丰富,第二,他对大中电器也比较了解。大中电器作为国美非常重要的一个品牌,他也是了如指掌的。第三,从人员来讲,张大中是王俊洲之前的老板,所以说作为管理层的董事局主席来讲,他能镇得住手下的这帮人。所以从各方面来讲,他都是比较合适的。

张大中现在担任非执行董事一职,是和以前陈晓的地位是完全不一样吗?当然他们的职务首先是一样的。其次,从他们两个人的作用上来讲,陈晓之前确实是一个持权人物,要以整个国美的发展为考虑,要做出一些重要的决策,所以陈晓是一个决策性的人物。但是张大中这次出山,他不会是一个决策性的人物。因为现在幕后的杜鹃也开始参与到国美的运营当中来。所以说,张大中应该在这个局面当中,他仅仅是一个来镇场子的,而不是一个决策性的人物,他跟陈晓这一点是非常不一样的。

陈晓在9·28特别股东大会之后的这半年里,都做了些什么,带给国美哪些改变?其实9·28不是一个非常重要的节点。应该说是从2010年的11月双方签了谅解备忘录之后,陈晓基本上就开始做自己退出的一些工作,或者说他已经不参与到国美的一些重要决策当中了。这半年或者说从这几个月以来,陈晓都是在做一些交接的工作,如何把自己手中的这些工作交接给下一任的管理层,或者是交接给黄家。

【案例扩展二】 2011年3月,陈晓向《21世纪经济报道》的记者曝光了国美的三个致命内幕,可以说是潜规则。第一,对供应商来说,国美收取的费用最高;第二,从总部到柜台,每个环节都向供应商收费,包括大量灰色收费;第三,即使海尔、西门子,每销售100元也只能从国美拿到55元回笼资金。而最弱势的小家电企业回笼资金拿得更少,帅康每销售100元,只能从国美回笼25元。

陈晓还说,电器连锁的好日子都要结束了,因为卖场经营模式已经成为无论消费者还是供应商都想摆脱的“高价”卖场。他说,自己手中持有的国美电器股票将很快卖掉,因为国美电器的股价不可能再涨了,从机构云集的热门股票到现在成为散户的集中营,国美电器的股票在投资价值上没有前途。

这则新闻出来后掀起轩然大波,陈晓很快通过微博称这不是他的本意,他本来就是国美的股东,对国美有很深的感情。写这则新闻的记者也随后澄清称,他与陈晓聊天时聊到了这些,并不是陈晓有意要向媒体来曝光国美的一些内幕。这位记者将所有的错误揽在自己身上,称是他违背了诚信原则。

无论责任在谁,是是非非,确实让人唏嘘,陈晓的这番言论又让人想起了国美内部之争时陈晓对媒体说出的“鱼死网不破”。与上次不同,这次陈晓的言论听上去有点“鱼死网破”的意味。

国美之争是国美大股东与国美管理层的内部斗争,虽然打的热闹,但毕竟是兄弟之争,打过了还是一家人。而陈晓退出后,陈晓不再担任国美的任何行政职务,陈晓的身份立刻就从自家人变成了外人。而外人评价自己,这性质就不一样了,评价的可能是对的,也可能是歪曲的,但是对于当事人来说,只要说的不好听,总有“诽谤”的嫌疑。再加之陈晓原本就执掌国美,他对国美的任何评论,在他被众人看来是“败北”的背景下,总有一种“过河拆桥”的意味。

在这次舆论事件中,无论陈晓如何为自己开脱,依然无法摆脱故意而为之的嫌疑。他首先应该清楚的是,他面对的是一位记者,尽管这位记者长期以来与自己私交甚好,他还是应当注意自己的言行。面对记者如此“口无遮拦”,只会让人感觉陈晓的不专业,或是他有着某种故意而为之的嫌疑,网络上有句话形容他为“吃饱了骂厨子”。在国美之争之时,面对同一位记者,他说出了“鱼死网不破”的言论,致使国美大股东与之翻脸,这次不禁让人感觉陈晓要与国美“鱼死网破”。其次,陈晓应该注意维护与国美的关系,毕竟他依然是国美的股东,没必要弄得如此尴尬。在国美公布国美电器2010年业绩时,新任国美电器董事会主席张大中曾经这样评论他与黄光裕以及陈晓之间的关系:“非常有缘分,国美电器一共出过三个董事会主席,第一位黄先生,第二位陈先生的,第三位张先生,我们三位在家电市场是非常熟悉的伙伴,也是后来的朋友。”国美尚且如此慷慨,陈晓也应该心胸宽广一些,不该再评论国美的不是,否则让外人感觉有“小人”之嫌。

最后,陈晓作为黄光裕出事之后被黄家认为是最值得信任的人,应该顾及与黄家的感情。永乐被国美收购,陈晓成为黄光裕的部下,其中黄光裕如何体恤这位部下的各种故事流传甚广,而这些故事也最终被黄氏家族所确认,即便是陈晓离开国美后所乘坐的“坐骑”依然是黄光裕送给他的那辆黑色迈巴赫。黄光裕对外那种“飞扬跋扈”的形象与对待陈晓的举动相差甚远,可见黄家对待陈晓也算是“不薄”,即便是双方之间发生了很多不愉快,但是最终还是好聚好 散,即便离开国美,依然被国美称作是朋友的陈晓是否应该顾及一下与黄家之间的感情,没必要说出如此伤人的话。

讨论题】

基于上述案例描述,请回答“假如员工高工资和企业高利润不可兼得,那么员工工资高的公司是好公司,还是利润更高的公司是好公司?”

【案例材料III】

比亚迪的冬天 2011年9月9日

2000年,当华为风头正劲的时候,任正非发表了一篇名为《华为的冬天》的文章,接下来的互联网泡沫破裂让这篇文章广为流传,“冬天”自此超越季节,成为危机的代名词。

十年后,尽管比亚迪一直用“人员优化”来替代裁员的说法,但其手机代工业务客户的市场份额不断缩小、传统汽车业务大幅衰退、新能源汽车业务遥遥无期已经让比亚迪步入了冬天。

手机代工业务方面,诺基亚和摩托罗拉作为比亚迪的两个大客户,在手机行业从硬件主导过渡到软件为王的时代,市场份额已经急剧萎缩。在摩托罗拉移动部门被谷歌收购之后,诺基亚被微软收购的命运已经一触即发。而对于市场份额日益扩大的苹果等手机客户,尚未听说比亚迪已经获得大额订单。

传统汽车方面,虽然自主品牌生存条件进一步恶化,但比亚迪的下滑还是超出了预期,成为自主品牌车企中下滑速度最快的一个。2010年8月22日,比亚迪发布半年报,上半年,比亚迪汽车销量仅为 22.58万辆,下滑22%。汽车业务的收入比重下降明显,汽车业务销量下滑导致汽车业务收入同比下降25.21%,收入占比由去年同期的54.42%下降至45.61%。

而最被看好的新能源汽车业务依然还需要无限期的等待。新能源汽车业务补贴政策未定、纯电动还是混合动力的发展路线之争、电池技术争议等问题中,每一个问题都需要有足够长的时间才能找到答案。而且即使已经实施的业务也正在饱受争议,比如说新能源汽车不再加大补贴,成本由企业消耗的问题。比如说充电站建设是形式大于内容,没有考虑到技术标准不一样、外观和接口等不兼容的问题等。

在回归A股尚未满两个月,笼罩“巴菲特光环”的比亚迪交出的第一份财务报告便呈现了业绩滑坡,中期净利润仅为2.75亿元,同比大降88.63%。

但此前的比亚迪度过的两个冬天都是幸运的。在比亚迪此前的两次青黄不接中,比亚迪股份的香港上市和巴菲特的入股将问题一一化解。但现在传统业务的不断萎缩,新能源业务剧烈的资本消耗,即使回归A股依然解决不了对资金的巨大渴求,谁在能在第三个冬天来拯救比亚迪?

尽管国际大公司说自己裁员是家常便饭,但“裁员”这两个字眼对于肩扛全球新能源汽车梦想大旗的比亚迪来说,已经成为不可承受之重。在第三个冬天之中,比亚迪要沿着巴菲特的目光,塑造一个完美无瑕的形象迎来一位更有想象力的拯救者。

任正非在《华为的冬天》中说,公司所有员工是否考虑过,如果有一天,公司销售额下滑、利润下滑甚至会破产,我们怎么办?

请结合相关案例材料,给王传福先生两个建议。

【案例材料IV】

2010年《中国企业家》管理大会上的发言

中国移动王建宙董事长

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公司正好今年是成立10周年,所以在这个时机回顾我们企业走过的道路我觉得特别有意义,也觉得特别的亲切。

确实十年来我国的企业发生了非常大的变化,十年前我们也不敢相信有一天我们的企业会成为全球规模最大的企业,我们的企业是悄悄发生的,2005年有一个投行分析师告诉我们,你们中国移动市值超过了日本,你们是亚洲市值最大的电信公司。当时我们感觉到很吃惊,两年之后到2007年又有投行分析师出来了,中国的市值超过了美国和英国,你们是全球市值最大的电信公司了。这说明确实我们不是做得很好,但是这个规模已经做得很大了。

今天我们回顾十年发展的过程,我想我们没有任何一个理由来说我们公司取得多大业绩,我们在信托公司成立十年之后,我们公司提到八个字,忘掉成绩,留下责任。我们今天最应该考虑就是企业变大了之后我们应该承担什么样的责任,以及我们公司有哪些不足以及面临的挑战。

有一个作家的名字叫做吉母。科利斯(音译),写过两本书,一本是《基业常青》,一本是《从优秀到卓越》,最近他又写了一本书叫做《再造卓越》,我推荐给中国移动全体同志们。书中有这么一句话,当你们公司成为业界翘楚时,当你们成为某个领域的权威时,你们表面上的辉煌成绩就可能已经掩盖了你们已经在走下坡路的事实,我听了之后确实发人深省,我推荐给了我的同事。

目前对规模较大的企业来说必须要有紧迫感和危机感,简要谈谈我三点体会。第一创新,如果说这个企业创新任何时候是很终了,当今天企业规模达到很大的时候,企业发生变化的时候,创新比任何时候更加重要。简单来说企业很小的时候,可以学习、模仿可以完全拷贝别人做法。当你企业变得很大的时候,变成全世界规模最大的时候,要靠完全的模仿肯定是没有出路的。今天创新比以往任何时候都重要,今后我们的行业我想举个例子,大家都知道随着智能手机普及,现在存在最大的问题就是数据爆炸性增长,对电信行业来说是巨大的机会也是一个巨大的挑战。因为无论你怎么扩容都满足不了数据爆炸性增长需求,现在不是20、30%的,而是300、500%、600%的增长,大家面临的问题就是如何创新。数据增长对电信行业来说对两个带来机会,一个是WIFI,局域网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被大家重视,现在大力建设WIFI的热点。第二数据增长是我们原来作为长期演进计划LTE提前实施了。在很多国家和运营商都开始建设LTE网络。中国移动跟通信制造商在TD-LTE做了很多工作,上海世博会推出了第一个以TDD为基础的LTE的一个演示,受到了各方面的欢迎。技术本身有很多特点,中国主导的TD-LTE技术完全有可能在世界很多国家得到推广。

确实很多国家的运营商都跟我们取得了实际联系,我见到了印度最大的移动通信公司董事长,他说我们对TD-LTE的技术很感兴趣,希望中国移动能够利用自己的规模和影响力来引领和做大TD-LTE的系统。我们在全球范围内使用TD-LTE有必要。

第二是产业链合作,比任何时候都觉得更加重要,昨天我见到了美国AT&T的CEO,大家谈的非常一致,最后大家觉得对我们来说今天最困难的不是技术,也不是资金,也不是市场,对我们最困难是如何适应经营模式的变化或者是生态链的变化,这对运营商来说是最大的挑战。随着移动互联网和数据之后,把原有基本生态链改变了,原来以电信运营商为主体的,所有提供商,包括手机提供商、系统设备提供商、经销商、内容提供商都围绕着运营商,运营商是一个直接的接口对待用户,我们向用户收钱,我们跟所有合作伙伴分享。

而今天这种结构发生了根本的变化,现在一个手机的制造商可以有他自己的应用商店,直接向客户提供服务,直接可以通过客户的信用卡进行收取费用。对原有的电信行业提出了很大的挑战,我们有什么选择?有人说我们大力扩大我们的生态链,从纵向横向大力延伸我们的产业链,提高我们直接参与的程度,也有人说这叫通吃。这句话其实通吃是不可能的,这条路是走不通的。

第二条路是只提供网络基础设施,基本不参与移动互联网的经营,就像电力公司一样他只提供电力,电冰箱、电视机是别的产业的事情。我们又不甘心,我们把它称为压管道。我们还是可以找到新的路,建立一个平台,在提供网络基础设施的基础上我们还爱建立一个平台,通过平台来连接内容提供商和消费者,然后不断的扩大各种移动互联网和各种增值服务。我们中国移动建设的平台是适用于所有的消费者,是对所有开发者开发,另外我们又对所有手机型号,无论什么操作系统我们都是开放的。我们想类似这种平台应该是在通吃和压管道可以走出自己所找到路的。

第三点体会企业的责任,我们上市的时候接受中介机构培训,说的最多是两件事情,完善企业管制,通过公开披露的制度来实现企业的透明的管理,这是第一点。第二点就是为投资者创造价值。十年过去了这肯定要坚持的,作为上市公司管理层要为企业创造价值,这是最重要的责任。十年当中外部对企业的一种要求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今天我们来看一个企业的时候不光希望企业管理层能够对投资者负责,创造更大的价值,实际上需要承担他应有的社会责任。企业作为企业公民,自身行为要全面考虑对所有利益相关者的影响,既包括员工,也包括客户,社区、合作伙伴和整个的自然环境。

我想用一分钟举个简单例子,我想以节能减排为例,每个企业都有责任,不管能不能为企业自身创造价值。以电信企业为例,以前我们从来不考虑电对我们有多大的影响。但是发生了变化,规模大了,我们中国移动有60万基站,第二结构变了,交换机基站之外用了大量的服务器和存储器,耗电出乎我们的想象,我们要建立一个IDC第一考虑不是说资金够不够,不是土地的价格,第一考虑能不能有充足电源满足服务器和存储器要求。我们大力开展绿色行动计划,通过采用节能设备降低能耗。我们甚至把他用到我们中国移动在巴基斯坦子公司。

企业要利用自身产业优势为中国经济社会发展作出贡献,以节能减排发展为例,我们用IT技术、物联网的技术可以把它推广到各行各业,用比较少的成本取得比较好的节约能源,取得碳排放的效果。企业的社会责任范围很广的,随着企业不断放大,规模放大,而企业责任也应该是越来越大了,谢谢大家。

【讨论题】

基于上述讲话,提出一个管理理论命题并展开说明。

第五篇:定位理论经典案例分析

从02 年起,王老吉想把企业做大,走向全国。于是就必须克服一连串的问题。

现实难题表现一:现有消费者对王老吉认知混乱

在广东,传统凉茶因下火功效显著,消费者普遍当成 “ 药 ” 服用,无需也不能经常饮用。因此,王老吉受品牌名所累,并不能很顺利地让广东人接受它作为一种可以经常饮用的饮料,销量大大受限。

另一个方面,加多宝生产的红色王老吉配方源自香港王氏后人,是国家批准的食健字号产品,其气味、颜色、包装都与消费者观念中的传统凉茶有很大区别,而且口感偏甜,按中国 “ 良药苦口 ” 的传统观念,广东消费者自然感觉其 “ 降火 ” 药力不足。所以对消费者来说,在最讲究 “ 药效 ” 的凉茶中,它也不是一个好的选择。

在广东区域,王老吉让消费者觉得 “ 它好像是凉茶,又好像是饮料 ”,陷入认知混乱之中。

现实难题表现二:红色王老吉无法走出广东、浙南 在两广以外,人们并没有凉茶的概念,甚至调查中消费者说 “ 凉茶就是凉白开吧? ”,“ 我们不喝凉的茶水,泡热茶 ”。教育凉茶概念显然费用惊人。而且,内地的消费者 “ 降火 ” 的需求已经被填补,大多是通过服用牛黄解毒片之类的药物来解决。

作凉茶困难重重,做饮料同样危机四伏。如果放眼到整个饮料行业,以可口可乐、百事可乐为代表的碳酸饮料,以康师傅、统一为代表的茶饮料、果汁饮料更是处在难以撼动的市场领先地位。

而且,红色王老吉以草本植物熬制,有淡淡中药味,对口味至上的饮料而言,的确存在不小障碍。这就使红色王老吉面临一个极为尴尬的境地:既不能固守两地,也无法在全国范围推广。

现实难题表现三:企业宣传概念模糊。

加多宝公司不愿意以 “ 凉茶 ” 推广,限制其销量,但作为 “ 饮料 ” 推广又没有找到合适的区隔,因此,在广告宣传上也不得不模棱两可。很多人都见过这样一条广告:一个非常可爱的小男孩为了打开冰箱拿一罐王老吉,用屁股不断蹭冰箱门。广告语是 “ 健康家庭,永远相伴 ”,显然这个广告并不能够体现红色王老吉的独特价值。企业要想做大,就必须搞清楚一个问题:消费者为什么买我的产品?

重新定位

红色王老吉虽然销售了 7 年,其品牌却从未经过系统定位,连企业也无法回答红色王老吉究竟是什么,消费者更不用说,完全不清楚为什么要买它 —— 这是红色王老吉的品牌定位问题。

成美向加多宝提交了品牌定位研究报告,首先明确红色王老吉是在“饮料”行业中竞争,其竞争对手应是其他饮料;其品牌定位“预防上火的饮料 ”,其独特的价值在于“喝红色王老吉能预防上火,让消费者无忧地尽情享受生活:煎炸、香辣美食、烧烤、通宵达旦看足球 „„”

为了和王老吉药业的产品相区别,鉴于加多宝是国内唯一可以生产红色王老吉产品的企业,宣传中则尽可能多的出现全名“红色罐装王老吉饮料”。

“开创新品类”永远是品牌定位的首选。红色王老吉作为第一个预防上火的饮料推向市场,使人们通过它知道和接受了这种新饮料,最终红色王老吉就会成为预防上火的饮料的代表,随着品类的成长,自然拥有最大的收益。

紧接着,成美为红色王老吉制定了推广主题 “ 怕上火,喝王老吉 ”,在传播上尽量凸现红色王老吉作为饮料的性质。在广告宣传中,红色王老吉都以轻松、欢快、健康的形象出现,强调正面宣传,避免出现对症下药式的负面诉求,从而把红色王老吉和“传统凉茶”区分开来。

为更好唤起消费者的需求,电视广告选用了消费者认为日常生活中最易上火的五个场景:吃火锅、通宵看球、吃油炸食品薯条、烧烤和夏日阳光浴。结合时尚、动感十足的广告歌反复吟唱“怕上火,喝王老吉”,促使消费者在吃火锅、烧烤时,自然联想到红色王老吉。

 七喜

“非可乐”

在当时的美国清凉饮料市场,平均每消费三瓶清凉饮料,就有两瓶可乐,而剩下的一瓶则是由可乐以外的形形色色的饮料来瓜分,所以七喜没有跟可口可乐正面竞争,他利用是非定位,把饮料市场区分为可乐型和非可乐型,七喜属于非可乐型饮料,这样就在“非可乐”的位置上定义了七喜的地位和形象,取得了成功。

广告策略:

20世纪60年代的美国,不管是在政治上、观念上还是社会问题上,人们都大做“we(我们)”对抗“they(他们)”的文章。所谓“we”代表的是反战、时尚、新潮、进取、不拘一格的年轻一代;而“they”则指的是死板、保守、落伍的群体,是“披头士”歌曲嘲讽的对象。“非可乐”的促销活动正好代表了清凉饮料者的反权威态度。相反,七喜在“非可乐”的广告主题中,把可乐含蓄地定位为“they”,而把自己定位成“we”。

第一轮“非可乐”广告过去后,在人们的心目中留下了这样的印象:“清新,干净,爽快,不会太甜腻,不会留下怪味道,可乐有的,它全有,而且还比可乐多一些。七喜„„非可乐。独一无二的非可乐”。

1974年6月20日,原本只是行销策略口号的“非可乐”终于取得商标地位。两年后,七喜庆祝美国独立200周年,在其货运卡车上漆上“非可乐向非英国两百年致敬”。

不久,全美掀起一股热潮,年轻的母亲们担心咖啡因对他们子女会有不良影响,因而采取行动反对含有咖啡因的饮料。几家可乐公司都推出了不含咖啡因的产品,而七喜公司则很自豪地在广告中强调,它的饮料从未含有过咖啡因,它的广告词又变成——“从来没有,永远也不会有”。

下载案例理论word版word格式文档
下载案例理论word版.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激励理论案例1

    激励理论案例一起人才流动的官司 上海钢琴厂的三名技术人员被乡镇企业挖走,该厂的吴厂长何严书记为此十分烦恼,坐立不安。 浙江省桐庐县洛舍乡工业公司注意到近几年市场上钢琴......

    推销方格理论案例

    推销方格案例:人不可貌相 在沿海的一个大城市,一个穿着疲塌的老人来到某百货公司的高级化妆品专柜。他的到来显得与这里的环境极不相符,因此也没有服务员主动上前招呼他。总算......

    社会主义改造理论教学案例

    第四章 案例1 社会主义改造理论教学案例 “整个国家形象”的穷棒子社 20世纪50年代初,在全国的农业合作化运动中,涌现出了很多先进的集体,其中有一面我国农业合作化运动中的......

    国际贸易理论案例分析

    案例一: [教学目的] 对外贸易依存度的计算、影响对外贸易依存度的因素分析 [案例资料] 2008年东莞全市宏观经济数据: GDP :3710亿元,增长14%;财政总收入 600.8亿元,增长11.36% ;进......

    案例分析常用理论(5篇)

    皮亚杰的建构主义 建构主义理论强调以学生为中心,不仅要求学生由知识的灌输对象变为信息的加工的主体、知识意义的主动建构者;而且要求教师要由知识的传授者转变为学生学习主......

    TRIZ理论案例分析

    IFR理想解解决问题分析问题描述:现代战争中,由于科技的发展,各种装备车辆的装甲越来越厚,性能也越来越好,如坦克,装甲运兵车,突击战车等等,士兵们就像躲在一个个的乌龟壳子里,如何提......

    管理理论案例1-4

    国际商学院2011级MBA《管理理论》案例分析材料 案例材料I 谁接任正非的班 完成时间2010年11月14日 华为是世界500强中国三家民营企业之一另外两家分别是联想集团和沙钢集团......

    激励理论案例分析

    案例1:立达公司的激励制度 立达公司地处中关村地区,是高强博士在1998年创建的。目前,公司每年的销售额达1.7亿元人民币,并计划10年内达到5亿元人民币。 面对外界激烈的竞争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