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投服务中心建设情况调研报告

时间:2019-05-14 07:23:17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外投服务中心建设情况调研报告》,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外投服务中心建设情况调研报告》。

第一篇:外投服务中心建设情况调研报告

外投服务中心建设情况调研报告免费文秘网免费公文网

外投服务中心建设情况调研报告2010-06-29 19:15:02免费文秘网免费公文网外投服务中心建设情况调研报告外投服务中心建设情况调研报告(2)随着《行政许可法》的颁布实施,近年来我省各级政府积极探索,开拓创新,相继建设了一批以投资审批和服务为内容、以面向社会公众提供“一站式”服务为主要形式的政务服务机构(外来投资服务中心、便民服务中心、行政审批服务中心等)。全省各级外来投资服务机构的逐步建立,在规范行政审批、方便企业和群众办事、提高行政效率等方面取得了明显成效。但由于受几十年来计划体制的影响,尤其是利益部门化现象的存在,使各级外来投资服务机构面临着很大的困难和挑战,影响、制约着投资服务工作的进一步开展。我州2008年新开工项目达901项,其中引进外来投资项目228项,实际引进到位资金53亿元。这些项目的落地和建设都需要快速、高效的行政审批和服务。而目前我州除**、大姚等县市外,大多数是都还没有建立相应的投资服务机构。投资项目审批和服务工作滞后已成为我州招商引资、经济发展的瓶颈。建立系统的全州政务服务机构已迫在眉睫。

为进一步扩大招商引资、改善投资服务软环境,推进投资服务工作的全面提速,更好地服务于全州经济建设,根据州招商委的安排部署,2009年3月,由州招商委办公室组成专题调研组,对四川省政务服务中心、成都市政务服务中心、**省外来投资服务中心、昆明市行政审批服务中心(外来投资服务中心)等进行

了考察学习。考察组带着问题一路求教,细心揣摩,认真学习,并结合**州的实际形成了《关于推进**州外来投资(政务)服务中心建设的调研报告》。

一、我省外来投资服务体系建设情况

(一)投资服务政策法规近年来,我省通过不断加大改善投资环境力度,引进内外资金逐年增加。但**的招商引资总体是不理想的,仍处在纵比大发展,横比差距大的位置上,尚未在整体上实现量和质的突破,仍未改变“总量少、规模小、引进利用外资水平低”的状况。这不仅仅是开放力度和政策优惠的问题,而是投资环境不理想,特别是一些部门和单位服务意识差,办事效率低,一些地方和部门“重引资、轻服务”的现象比较严重。这些问题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我省进一步扩大开放和招商引资工作的开展。省十届人大常委会审议通过并于1998年9月公布实施的《**省外商投资条例》,对规范行政机关服务行为和促进外商投资工作起到了积极的作用。但随着我省对外开放的不断扩大和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投资范围和领域不断扩大,招商引资工作中也出现了很多新情况、新问题,投资环境亟待改善,外商投资条例的规定已不适应形势发展的需要。为促进外来投资,营造良好的投资软环境,加快我省经济和社会发展,《**省外来投资促进条例》(云政办发〔2006〕122号)于2006年正式颁布实施。《条例》作为我省促进外来投资的第一部地方性法规,是我省落实科学发展观,不断改善政务环境的重要成果之一。它的颁布实施,为促进外来投资,营造良好的投资软环境提供了法律保障,对规范和促进当前和今后一段时期全省的招商引资工作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指导意义。《条例》颁布后,省直有关部门和各地州市认真贯彻《**省外来投资促进条例》、《**省人民政府关于改善投资环境的意见》(云政发〔2003〕180号)和《**

省外来投资服务制度》(云政办发〔2004〕119号)精神,积极转变服务职能,创新工作机制,狠抓效能建设,结合实际制定出台了相应的服务措施和建立了部分外来投资服务中心,切实提高了依法行政、依法管理和依法服务的水平。

(二)各级外来投资服务中心建设情况 《**省外来投资服务制度》明确要求建立各级外来投资服务机构,为投资者提供“一站式”服务,营造良好的投资服务环境。2005年6月20日,**省政府依照《行政许可法》批准设立了**省外来投资服务中心,由**省招商局负责管理(原省经合办)。中心的职能有:组织协调窗口服务单位和联络服务单位,为外来投资者提供行政许可的相关服务;提供产业导向、投资政策、投资信息等方面的咨询服务;接受外来投资者的投诉,对行政许可行为实施监督;对窗口服务单位和联络服务单位工作人员的服务水平进

行评议;完成省委、省政府交办的有关招商引资和为外来投资者服务的相关事宜。中心由省级有关部门作为窗口服务单位和联络服务单位组成。**省商务厅、工商局、地税局、国税局等14家机构作为窗口服务单位为投资者提供咨询、办证、注册、登记、年检等服务。省发改委、省交通厅等20家联络服务单位虽然没有在中心设立窗口,但也都分别确定了2至3名专职联络员,与中心保持联系,有请必到,有求必应,需要时可到中心为投资者提供办证等服务。中心成立后,外来投资者在这里便可完成相对简约的审批程序,同时,还接受外来投资者投诉,对窗口单位行政许可行为实施监督。昆明、曲靖、红河、保山等州市也按省级模式相继建立了投资服务中心。其中,昆明市在原外来投

第二篇:外投服务中心建设情况调研报告

随着《行政许可法》的颁布实施,近年来我省各级政府积极探索,开拓创新,相继建设了一批以投资审批和服务为内容、以面向社会公众提供“一站式”服务为主要形式的政务服务机构(外来投资服务中心、便民服务中心、行政审批服务中心等)。全省各级外来投资服务机构的逐步建立,在规范行政审批、方便企业和群众办事、提高行政效率等方面取得了明显成效。但由于受几十年来计划体制的影响,尤其是利益部门化现象的存在,使各级外来投资服务机构面临着很大的困难和挑战,影响、制约着投资服务工作的进一步开展。我州2008年新开工项目达901项,其中引进外来投资项目228项,实际引进到位资金53亿元。这些项目的落地和建设都需要快速、高效的行政审批和服务。而目前我州除xx、大姚等县市外,大多数是都还没有建立相应的投资服务机构。投资项目审批和服务工作滞后已成为我州招商引资、经济发展的瓶颈。建立系统的全州政务服务机构已迫在眉睫。

为进一步扩大招商引资、改善投资服务软环境,推进投资服务工作的全面提速,更好地服务于全州经济建设,根据州招商委的安排部署,2009年3月,由州招商委办公室组成专题调研组,对四川省政务服务中心、成都市政务服务中心、xx省外来投资服务中心、昆明市行政审批服务中心(外来投资服务中心)等进行了考察学习。考察组带着问题一路求教,细心揣摩,认真学习,并结合xx州的实际形成了《关于推进xx州外来投资(政务)服务中心建设的调研报告》。

一、我省外来投资服务体系建设情况

(一)投资服务政策法规

近年来,我省通过不断加大改善投资环境力度,引进内外资金逐年增加。但xx的招商引资总体是不理想的,仍处在纵比大发展,横比差距大的位置上,尚未在整体上实现量和质的突破,仍未改变“总量少、规模小、引进利用外资水平低”的状况。这不仅仅是开放力度和政策优惠的问题,而是投资环境不理想,特别是一些部门和单位服务意识差,办事效率低,一些地方和部门“重引资、轻服务”的现象比较严重。这些问题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我省进一步扩大开放和招商引资工作的开展。

省十届人大常委会审议通过并于1998年9月公布实施的《xx省外商投资条例》,对规范行政机关服务行为和促进外商投资工作起到了积极的作用。但随着我省对外开放的不断扩大和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投资范围和领域不断扩大,招商引资工作中也出现了很多新情况、新问题,投资环境亟待改善,外商投资条例的规定已不适应形势发展的需要。为促进外来投资,营造良好的投资软环境,加快我省经济和社会发展,《xx省外来投资促进条例》(云政办发〔2006〕122号)于2006年正式颁布实施。《条例》作为我省促进外来投资的第一部地方性法规,是我省落实科学发展观,不断改善政务环境的重要成果之一。它的颁布实施,为促进外来投资,营造良好的投资软环境提供了法律保障,对规范和促进当前和今后一段时期全省的招商引资工作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指导意义。《条例》颁布后,省直有关部门和各地州市认真贯彻《xx省外来投资促进条例》、《xx省人民政府关于改善投资环境的意见》(云政发〔2003〕180号)和《xx省外来投资服务制度》(云政办发〔2004〕119号)精神,积极转变服务职能,创新工作机制,狠抓效能建设,结合实际制定出台了相应的服务措施和建立了部分外来投资服务中心,切实提高了依法行政、依法管理和依法服务的水平。

(二)各级外来投资服务中心建设情况

《xx省外来投资服务制度》明确要求建立各级外来投资服务机构,为投资者提供“一站式”服务,营造良好的投资服务环境。

2005年6月20日,xx省政府依照《行政许可法》批准设立了xx省外来投资服务中心,由xx省招商局负责管理(原省经合办)。中心的职能有:组织协调窗口服务单位和联络服务单位,为外来投资者提供行政许可的相关服务;提供产业导向、投资政策、投资信息等方面的咨询服务;接受外来投资者的投诉,对行政许可行为实施监督;对窗口服务单位和联络服务单位工作人员的服务水平进行评议;完成省委、省政府交办的有关招商引资和为外来投资者服务的相关事宜。中心由省级有关部门作为窗口服务单位和联络服务单位组成。xx省商务厅、工商局、地税局、国税局等14家机构作为窗口服务单位为投资者提供咨询、办证、注册、登记、年检等服务。省发改委、省交通厅等20家联络服务单位虽然没有在中心设立窗口,但也都分别确定了2至3名专职联络员,与中心保持联系,有请必到,有求必应,需要时可到中心为投资者提供办证等服务。中心成立后,外来投资者在这里便可完成相对简约的审批程序,同时,还接受外来投资者投诉,对窗口单位行政许可行为实施监督。昆明、曲靖、红河、保山等州市也按省级模式相继建立了投资服务中心。其中,昆明市在原外来投资服务中心基础上组建了行政审批服务中心,精简行政审批项目400余项至96项,并要求全部审批在中心完成。行政审批彻底实行“两集中、两到位”:各部门行政许可、审批、服务、收费等功能向一个内设处(室)集中后,再向中心窗口集中;各部门许可、审批、服务、收费等项目进中心到位,并保证部门对窗口工作人员充分

授权,真正做到“有权必进,进必受权”使“接待型”窗口真正成为“许可型”窗口。通过几年来的不断完善,昆明市行政审批服务中心(外来投资服务中心)已经成为省内运行机制最完善、成效最明显的政务服务机构,并处于全国同行领先地位。保山等州市外来投资服务中心由于没有建立和完善行政许可“两集中、两到位”、并联式审批等相应的运行机制,导致入驻的窗口单位逐年减少,外来投资服务中心已形同虚设。

为深入贯彻实施《行政许可法》,规范各级政府行政行为,巩固行政审批制度改革成果,建立推行四项制度的长效机制和载体,针对我省各级政务服务机构名称不统一、职能不明确、人员编制不确定的现状,省政府印发了《xx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加强政务服务中心建设的意见》(云政办发〔2008〕185号),进一步规范了各级政务服务机构的建设。

(三)外来投资服务体系建设的成效

几年来,我省通过不断完善出台各种服务措施及建立各级投资服务机构,切实改善了投资软环境,外来投资逐年增加,投资服务工作取得显著成效。一是初步建立了省、州、县三级联动的外来投资服务机制。二是充分发挥和利用“四个平台”的作用,即:xx招商网信息平台作用;各级外来投资服务中心服务平台作用;改善投资环境投诉中心监督平台作用;各级开发区、工业园区的服务平台作用。三是建立外来企业走访服务长效机制、各级服务中心工作机制、服务单位与外来企业对话交流机制、社会

化促进外来投资服务监督机制、外来投资服务绩效评价机制等五项机制。四是切实加强了投资服务工作网络建设。五是切实做好外来企业信息建档工作。六是抓好外来投资服务综合统计工作,建立健全了重点企业走访登记制度和外来投资协调服务建档制度。七是按照“属地管理、分级服务”的原则,专门办理并及时反馈企业需要各级行政部门协调解决的困难和问题。八是做好投诉转办工作。

(四)各级外来投资服务中心运行存在问题

1、“中心”管理职能不明确。目前,全省大多数政务服务机构作为职能部门的集中办公场所,审批权仍属于各职能部门,政务服务机构与各窗口单位只是一种协调关系,没有具体的管理职能。政务服务中心定位缺乏法律依据,既不是审批主体,也不是监督主体,只是集中审批事项的一个场所,导致管理协调难,行政行为效率低下。

2、“中心”窗口授权不到位。已经建立了外来投资服务中心的省级、保山等州市都存在一个共同的问题,即进入投资服务中心的部门有限,即便是进了“中心”的部门,也没有把所有的审批项目都放入“中心”,存在着窗口授权不到位。因此,外来投资服务中心成了一部分单位的“收发中心”,窗口成了“传达室”,许多审批项目在“中心”根本无法实现一次办结。少数单位为保住自身的审批权力,对一些重要的审批事项仍未做到应进尽进,存在“小权进、大权不进”,将重要的服务项目、关键的办事环节,仍放在本单位办理,“两头受理”的现象依然存在,严重弱化了外来投资服务中心的服务功能和服务质量。

3、“中心”审批配合不协调。已建立的各级政务服务机构目前只解决了部门分散带来的空间距离问题,而没有解决项目审批高效运转问题。由于派驻“中心”的各部门情况不一,有的审批权力集中到“中心”,有的仍然留在原职能部门;有的需要部门内部科室之间流转审批,有的必须经部门领导同意方能盖章,这些情况都影响着行政审批效率的提高。特别是那些需要多个部门审批盖章的项目,更是困难重重。比如,一些投资项目前置审批涉及多个部门,而审批窗口设置不配套或审批流程不科学,尤其招商项目“一事一议”特性的存在,造成办事企业一家家跑到相关部门,无形中增加了审批难度。

4、“中心”派驻人员不安心。由于多数外来投资服务中心都是临时机构,一些职能部门有抵触情绪,在选派人员时,有的不按照要求选派骨干人员到“中心”,有的将一些不受重视的人派驻“中心”,导致派驻人员不安心或工作不胜任。

5、办件质量参差不齐。除昆明市行政审批服务中心外,其余地州市外来投资服务中心都存在办件质量不高,没有按相关规范要求办理的现象。部分窗口单位虽然已经签署书面授权书,但并没有真正授权给中心的窗口工作人员,仍然按原来的办理程序办理,或在原单位先行受理、办理,而后再拿到中心录入系统,致使中心成为 “收发室”,非但没有起到提高行政效率的作用,反

而多设了一道门槛,也增加了行政成本。

6、审批制度改革不彻底。经过几年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取消了大量的行政审批项目,但都是一些没有法律依据设定的审批项目,各地仍保留了一定数量的临时性行政许可项目和待定行政许可项目。根据国务院行政审批制度改革精神和《xx省人民政府关于继续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的通知》(云政发〔2008〕108号)要求,我州对53个州级部门现有的行政审批项目进行了第四轮的集中清理,经严格审核和论证,决定取消和调整42项行政审批项目。参照省政府下放的行政审批事项,州级部门新增行政许可审批项目14项,非行政许可审批项目6项,县、市部门新增行政许可审批项目13项。清理后保留实施的行政许可事项有263项,非行政许可审批项目有139项,还存在审批项目取消不到位、审批权力下放不彻底等问题。

二、建立我州外来投资(政务)服务中心的建议

通过对四川省政务服务中心、成都市政务服务中心、xx省外来投资服务中心、昆明市行政审批(外来投资)服务中心及各州、市投资服务中心的考察,依据全国“中心”建设、运行和发展状况以及《xx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加强政务服务中心建设的意见》(云政办发〔2008〕185号)精神,考察组认为,随着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的逐步深化,政府审批职能的逐渐弱化,“中心”如果只依靠行政审批,发展前途非常有限,要想保持中心富有活力、可持续发展,就必须将“中心”逐渐向综合型政府

公共服务机构方向推进。总体上依照昆明市行政审批服务中心模式,进一步扩大功能,更大范围的将面向社会的行政服务和公共服务集中在一个平台上,这也是新形势下转变政府职能、提高行政效能、加快经济发展的必然要求。结合xx投资项目逐年增加和行政审批服务亟待完善的迫切需要,建立集行政审批、便民服务、效能督查三位一体的综合性政府服务平台迫在眉睫。

(一)合理设置中心职能

随着我州行政审批制度改革的逐步深入,结合“大部门体制改革”及“服务型政府建设”的要求,建议州委、州政府借鉴昆明市行政审批服务中心(外来投资服务中心)的成功运作经验,将“中心”定位在综合型、服务型的平台上,把行政许可、非行政许可及公共服务等项目纳入中心,实行“一站式”服务,构建起完整的政府公共服务体系。

(二)精简审批项目,实行“两集中、两到位”

昆明市已清理并精简审批项目至96项(其中进驻服务中心94项),而我州经过第四轮集中清理后任保留的行政许可事项达263项,非行政许可审批项目达139项,存在审批项目取消不到位、审批权力下放不彻底等问题。建议更大力度清理精简审批项目,同时要求各部门彻底实行“两集中、两到位”。首先,要求州级各部门的审批、服务、收费等功能向一个内设科(室)集中,再“成建制”向服务中心窗口集中,各部门的工作重点转移到审批后的监督和管理上来。其次,要求各部门审批、服务、收费等项目进

中心到位,并保证部门对窗口工作人员充分授权,真正做到“有权必进、进必授权”。“两集中、两到位”的关键一步在于第一个集中,即“部门行政许可向一个科室集中”,只要各部门的行政许可集中于一个科室,并充分授权,那么随后的“成建制”进入中心就好抓、好落实,就能从根本上解决窗口“无事办、无权办”的问题。

(三)合理确定机构编制,实现权责统一

为避免服务中心形同虚设,要以新一轮机构改革为契机,合理确定服务中心的机构编制,选拔年富力强、精通业务、积极上进的骨干人员充实到服务中心来,改变中心“要权没权,要人没人,要钱没钱”的现象,实现服务中心的权责统一,调动其工作积极性,充分发挥“中心”的职能作用。

(四)优化审批方式

1、为减少审批层次和环节,提高服务窗口就地办结率,在中心服务窗口普遍推行“三项审批新制度”,即“一审一核”制、前置审批事项告知承诺制和并联审批制等新的审批方式,建立政府重大项目快速办理机制,设立“绿色通道”,进一步缩短办理时限,减少审批环节,简化审批手续。

2、建立“中心受理、抄告相关、同步审批、限时完成”的并联审批制度,变流水式审批为同步式审批,努力提高办事效率。对涉及两个以上部门审批的项目,要实行并联式审批,明确由政务服务中心牵头组织,相关单位进行联合审批,减少相互间的推

诿、扯皮。对一些暂时手续不全的特急重大项目,本着急事急办、特事特办的原则,可以“先上车后买票”,边建设边办理相关手续。

3、实行中心大厅首席代表制。各部门要指定一名负责人作为窗口审批工作的首席代表,按照法律、法规的规定,全权负责申请人提出审批事项的办理。各部门要赋予首席代表一定的决定权,对一些经授权可直接办理的申请,按照规定的流程和时限,直接给予申请人以明确答复。同时,各单位要指定一位主管领导全面负责窗口的审批工作,定期不定期到窗口指导工作,及时解决窗口工作出现的问题。

4、服务窗口设立。一是大部门窗口。对业务量较大的单位,可以考虑设立1个到2个窗口,增加进驻人数。二是一般性窗口。对办件量一般,业务量一般的部门,开设一般窗口。一般窗口为部门单独设立,人员采用ab岗轮换机制,保证窗口业务开展。三是综合性窗口。对业务量较少的窗口,部门不再单独设立窗口,采用多个部门组合成一个窗口,由各部门各自派出人员,采取轮换方式上岗。四是代理性窗口。对于办事项目少、办件数量小及手续简单的单位及其项目,不再单独设立窗口,按照《行政许可法》委托代办的有关规定,履行一定的手续,委托中心专人代办或采取预约办理、登记、备案等方式,避免不必要的人力、物力浪费。通过采取灵活办件方式,逐步理顺项目管理关系,逐步解决“有的窗口干不完、有的窗口无事干”、职能得不到有效发挥、资源得不到有效利用的问题。五是设立行政监察窗口,对中心内

各部门和人员的工作情况实施效能监察,对违规违纪问题和投诉进行查处和受理。

(五)推行电子政务,深化政务公开

凡是进入服务中心的审批事项、办理部门、办理窗口和办理人员要对外公开,申报资料、审批内容和审批程序对外公开,审批时限、承诺事项和收费标准对外公开,增强行政审批的公开性和透明度。同时,要加快“中心”网络建设,积极推行以电子化行政审批建设和应用为基础、面向社会服务的电子政务,实行网络化管理,对审批过程实行全程跟踪管理。建立和完善信息查询系统,使服务对象可以通过远程网络查询相关信息。对一些条件具备的部门和单位要积极推行网上申报材料和网上审批,保证行政审批过程公开、公平和公正地进行,提高政府行政效率和群众对行政审批的满意度,建立一个办事高效、运转有序、公开透明、行为规范的服务体系。

(六)建立多重监督,确保监督到位

制定出台《xx州行政审批管理办法》、《xx州行政审批责任追究办法》等有关政策,明确审批部门和审批人应负的责任,将各单位窗口工作实绩纳入目标考核和政风评议范围,建立各项制度和长效机制,加强对审批行为的监督。对每个审批项目,都要明确审批人员的责任和义务,制定相应的内部监督措施,建立社会质询制度和定期检查制度,发现问题及时纠正。坚决克服该审批的不审批,不该审批的乱审批等行政审批的随意行为。审批

机关不按规定审批条件、程序实施行政审批,甚至越权审批、滥用审批、徇私舞弊,要追究审批机关领导和直接责任人员的责任。特别要强化行政监督,查处一批行政“不作为”、“乱作为”的人和事,开展“万人评议机关”活动,使机关行政效率和服务经济社会发展、服务企业、服务群众的水平明显提高。

第三篇:游客服务中心建设情况调研报告

游客服务中心建设情况调研报告

*.建设情况。根据《文化和旅游厅办公室关于开展游客服务中心建设情况调研通知》的要求,为全面了解掌握《城市旅游服务中心规范》(LB/T*)实施以来*区游客服务中心整体情况,*区文化体育和旅游局深入各乡镇社区进行了全面细致的摸底调查。

目前已建成开放的游客服务中心有:江南街道郁江公园游客服务中心、东津镇冲口屯游客服务中心、桥圩镇谭寿林故居游客服务中心和铜鼓湾温泉度假区游客服务中心、湛江镇四季花田游客服务中心等*个,目前正常使用,全天开放;

正整改提升的有:江南街道中山路特色步行街游客接待中心、新塘镇义乌小商品城城市旅游综合体游客咨询服务中心、瓦塘镇香江村龙舟竞渡游客服务中心、木格镇布山谷游客咨询服务中心等*个,目前正在加快推进整改施工进程中;

正在建设的有:江南街道南山公园游客服务中心、八塘街道山泉农庄游客服务中心等*个,目前正在有序施工中;规划建设的有江南街道漪澜塔公园游客服务中心、新塘镇草坪村游客服务中心、木格镇君子垌客家围屋群游客游客服务中心、木梓镇石牛岭绿色矿区游客服务中心、*南高速公路服务区游客旅游咨询服务点等*个,目前正在规划设计阶段。建成开放*个,整改和新建*个,规划建设*,共计*个。

*.服务功能。*区各游客服务中心和游客服务点,均按照《城市旅游服务中心规范》和《广西旅游咨询服务中心设置与服务规范》等相关标准规划设计、施工建设、整改提升。已经建成开放的郁江公园和东津冲口等游客服务中心,严格按照游客服务中心建设标准合理划分公共服务区、后台办公区及设施附属区,游客咨询服务工作设备、展示宣传设备、公众自助查询设备、游客休息设施、特殊人群服务设施配套齐全;基本具备游客咨询服务、旅游投诉处理、旅游宣传等功能,人员配置齐全,管理制度健全。

可接受旅游来访者的现场咨询和信息提供服务、可通过公布的旅游咨询热线提供电话咨询服务、可通过游客服务中心的触控网络设备提供旅游信息网络查询服务、可提供旅游信息和旅游特色商品的展示服务、代理服务及其相应的游客自助服务、休息服务、专项接待服务和投诉接待服务等服务内容。正在整改和新建的义乌小商品城城市旅游综合体游客咨询服务中心、南山公园和南山寺游客服务中心等游客服务中心建设面积符合规范、功能分区合理、配套设施设备齐全,皆具备游客咨询服务、旅游投诉接受和转达、旅游宣传等游客服务中心基本功能。

*.管理模式。目前*区各游客服务中心由建设单位负责设施设备日常运维和建设整改,有专门运营管理公司负责日常接待人员的安排和运营管理工作,归属临近乡镇具体监管相应游客服务中心运营情况和建设整改情况。

*区文化体育和旅游局作为主管部门,全面统筹全区各游客服务中心运营和建设整改情况,健全完善经费保障机制,通过建立专项资金、申请上级政策资金和商养结合管理入驻等方式扩充游客中心运营管理资金来源,保持各游客中心日常运维和整改建设的平稳有序进行。

*.景区内游客服务中心现状。*区大部分游客服务中心仍处于整改建设阶段,建成开放的游客服务中心也开放时日尚短,相对旅游发达地区和运营成熟的游客服务中心还有较大差距。景区内的游客服务中心有相对稳定的客流支持,各方面相对比较成熟。

例如郁江公园和四季花田的游客服务中心,游客咨询、休息和卫生安全等配套设施完善,旅游接待、宣传展示和投诉处理等服务功能齐全,由郁江公园和四季花田各自专门的旅游经营管理公司负责运营管理,其游客服务中心日常接待和运营管理人员具备较强的专业知识和服务意识,且不定期进行旅游产品知识、对客服务意识和日常管理技能等方面的知识技能培训,能满足其景区内游客服务中心内各类游客来访情形的应对处理能力和游客中心日常管理必备的专业技能,基本能保证其游客服务中心的平稳有序运行。

各景区内游客中心所在区域的特色产品及相应知识不够丰富且更新速度不够快,不能满足来访游客的信息获取需求;游客服务中心运营接待人员不够稳定,时常面临运营人员紧缺压力问题;另外*区各游客中心运营管理、整改建设经费仍然较为紧缺,资金来源渠道仍然相对较窄等,游客服务中心运营压力较大、建设和整改时有停摆,是目前主要存在的问题。

综上建议各乡镇根据自身实际和资源特色加大特色产品的开发,并加快当地特色产品知识的更新频率;各级主管部门在政策和资金方面支持各游客中心运营管理公司适当提高其运营和管理人员的薪资福利水平,保持运营管理团队的稳定和服务水平的提高;市区及以上旅游主管部门整合各方资金来源,加大游客服务中心运营建设的资金倾斜和投入力度,助力各区游客服务中心形成体系,规范平稳运行。

第四篇:政务服务中心建设调研报告

政务服务中心建设调研报告

县委把优化经济发展环境作为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的主题之一,非常切合实际。从我县的情况看,当前制约发展的因素很多,但其中,发展环境特别是以行政服务为重点的软环境欠佳,是一个突出问题。最近,结合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我从自己熟悉的工作出发,就提高行政审批效率,加强政务中心建设,改善行政服务环境问题做了一些调查与思考。

一、县政务中心在改进行政审批服务方面取得的成效

县政务中心成立于2002年3月,目前进驻中心的单位共29个审批部门和法定授权组织,现有工作人员73人,进入中心办理的审批服务事项236项,其中许可159项、非许可49项、初审22项、服务6项。截止2009年3月底,中心成立来共累计办结各类审批服务事项25.7万件,累计征收各类行政事业性和服务性收费30.1亿元。

县政务中心成立以来,紧紧围绕“便民、规范、高效、廉洁”的服务宗旨,审批服务工作 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一)窗口办件的规范化水平不断提高。几年来中心始终把规范办件作为日常管理的重中之重。一是规范项目。根据县法制办的要求,先后对进入中心办理的所有项目进行了三次清理,分别在公示栏、中心网站和触摸屏上公示审批服务事项的项目名称、许可依据、实施机关、法定条件、办事程序、申报材料、承诺时限、收费依据及标准,接受申办对象的监督。同时对每个审批服务事项中受理、现场勘察、审查、审批、制证、盖章、发证、公示、归档等具体环节,本着合法、便民、高效的原则与窗口反复对接进行了规范。二是规范流程。先后对内资企业的一照三证、三资企业设立、建设工程项目和技术改造项目的流程进行了三次大的优化调整,不断提高窗口办件的规范化水平。去年牵头组织了工商、卫生等部门赴仪征中心和高邮中心学习办理食品加工企业证照等方面好的做法,完善了食品加工企业证

照办理流程,界定了食品卫生许可证的有效期,统一了工商、卫生、环保、发改等部门的相关术语。三是规范收费。每年对各窗口的收费项目进行调查核对,杜绝两头收费和超标准收费,去年初启动了新的收费月度报表,目前各窗口共89项行政事业性及服务性收费项目每月均有统计和汇总。四是规范报表。经过多年探索,基本建立了由8种统计表和8种汇总表组成的业务报表制度,有力推进了窗口的规范化管理,同时也为将来网上监管打下了基础。五是规范卷宗。去年6月底我们利用将近一个月的时间,对各窗口台帐、卷宗开展了百分检查考核,对台帐、卷宗检查发现的问题,通过与相关窗口的逐一对接,对有关审批程序和办理环节进行了进一步完善。今年我们打算上下半年各组织一次。

(二)重大项目的帮办服务力度不断加强。几年来,从开始的200万元以上招商引资项目绿色通道,到目前推行的重大项目审批“四办”制度,强化重点项目的服务一直是我们帮办服务的重点。一是建立组织。中心适时调整了投资工业企业500万元以上项目认定工作领导小组,先后成立了重大项目审批“直通车”工作领导小组和重大项目“四办”工作领导小组。二是制定方案。重新完善了500万元以上项目认定工作流程,先后出台了重大项目审批“直通车”实施方案和重大项目“四办”工作实施方案。三是做好服务。对申报的投资500万元以上重点项目,及时组织相关窗口工作人员进行现场勘察和认定,对重大项目牵头组织相关窗口进行联合审批。

(三)“两集中、两到位”工作有效推进。07年,在县“两集中、两到位”工作领导小组领导下,各相关部门通力合作,规范、有序地开展了这项工作。一是清理了审批事项。经清理,全县具有行政审批职能部门46家,审批事项470项,其中许可项目246项,非许可项目151项,初审项目73项,县政府已以宝政发〔2007〕154号文公布。二是归并了审批职能。全县37个县属管理部门,挂行政服务科牌子的33个,撤销一个科室建立行政服务科的2个,行政服务科与其他科室合署办公的2个。三是新进驻了一批部门。进驻中心的审批部门和法定授权组织由原来20家增加到29家,窗口由原来23个增加到31个,审批服务事项由原来153项增加到236项,工作人员由56人增加到73人。四是组织了审批业务培训。

第一批进驻中心的人员到位后,为新进人员举办业务培训班,规范窗口办件管理,使窗口人员能积极履行工作职责,独立开展服务工作。五是开展了检查考核。07年12月份,领导小组办公室对各部门的两集中、两到位”工作进行了百分检查考核,考核结果已作为评选“最佳服务部门”重要依据之一。

(四)四四四工业企业集中联合年检工作不断完善。2006年以来,连续三年牵头组织工商、环保、卫生、质监等部门,深入各镇和县开发区,对全县2383家工业企业工商执照、排污许可证、卫生许可证、代码证、优待证等证照进行了集中联合年检。企业反映开展集中联合年检有三大好处:一是提高了年检效率,方便了企业办事。二是规范了年检行为,减轻了企业负担。三是转变了工作人员思想观念,提高了部门服务水平。这项工作在省内尚属率先实质推行。

(五)审批业务素质不断提升。主要抓了两个方面的培训,首先是审批联络员培训。根据近年来,各镇及开发区帮办人员的现状,适时对有关审批联络员进行调整优化。去年3月份和12月份分别举办了两期镇(区)审批联络员业务培训班,对审批联络员就行政许可法、县政府近年来出台的投资兴业优惠政策及中心审批服务事项的办事流程等进行了系统培训,进一步提高了审批联络员的帮办服务水平。其次是窗口人员培训。去年7月份开始,利用9个月的时间组织了窗口业务交流会,26个窗口的负责人分别交流了各自窗口的审批业务,使中心工作人员对其他窗口办理事项的法律法规有了一个概要了解。窗口人员对开展窗口业务交流普遍反映良好,受到了较好的效果。

近年来,社会各界给予了中心及工作人员很多荣誉,中心先后收到申办对象赠送的锦旗150多面,感谢信230多封。中心连续多年被县委、县政府评为“文明单位”、“最佳服务部门”和“先进服务部门”。质监窗口在全省70多个县、市、区中综合考核名列第一,卫生窗口被评为省先进行政许可科室,工商等3个窗口分别被评为省巾帼文明岗、市党员先锋模 3

范岗。环保窗口负责人被评为市新长征突击手,工商窗口负责人当选为市人大代表。2008年中心又被县委、县政府评为“文明单位”、“最佳服务部门”。

二、县政务中心在行政审批服务方面存在的主要问题

客观地讲,中心过去几年的工作与依法行政的要求相比、与广大申办对象的期望相比,还存在很大的差距,主要表现在:一是项目的集中度不高。进中心集中办理的审批事项只占全县公布审批事项的将近50%,而外地中心的项目进驻率一般都在80%左右,同时,部门内部审批事项的集中度也不够,有的部门内部审批职能未真正归并到行政服务科,审批事项仍分散在不同的科室,由不同的领导分管,这些都导致了申办对象往往在政务中心不能全部办妥审批手续。二是窗口授权不够到位。个别部门目前仍把窗口当作“收发室”,前后台配合不够协调,加之部门的少数负责人授权意识不强,导致个别窗口不能真正在窗口办结相关审批事项。三是机构建制未明确。尽管2002年第5号县长办公会纪要已经明确政务服务中心为县政府派出机构,正科级设置,编制9人,但县编委一直未出文确认机构编制,致使中心管理层人员关系无法理顺。目前,中心管理层人员都是由县组织人事部门从县有关部门抽调而来,工作关系、工资关系、工作考核全部在原部门,这在全省县(市)级服务中心中是不多见的。四是办公场所偏小。目前,县政务中心的办公场所借用的是农林局的房子,面积仅2000m2左右。由于建筑结构的限制,没有实行敞开式大厅化的服务。周边的高邮市行政审批中心面积为3600m2,江都市4200m2,邗江区3100m2。“两集中、两到位”后,各县(市)都深感办公面积不足已成为影响“两集中、两到位”工作的制约因素,因而都考虑对中心扩容,江都、仪征两市已打算迁址新建,新建面积在1万m2左右。五是审批方式滞后。目前,外地中心都已运用电子手段,实行网上受理、网上审批、网上管理。而我县政务中心至目前还未建立局域网,对窗口的办件管理仍然依靠传统的制度约束、手工操作来进行。

三、关于进一步加强政务中心建设的建议

做好行政审批工作,努力营造让企业和群众满意的政务环境,是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推动地方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的重要保障。下一步,我们要在加强中心建设,提高行政效能上再下功夫,以实实在在的工作成效来推动我县的科学发展。为此,特提出如下建议:

(一)加强政务中心行政效能建设。首先,要转变观念,强化服务理念。结合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进一步推动政府职能转变,继续在工作人员中强化公仆意识和服务意识,引导大家真正把服务对象的满意程度作为衡量和检验工作的唯一标准。经常听取群众和企业的意见,不断加强和改进我们的审批服务工作。其次,要深化改革,再造审批流程。要进一步科学设计审批流程,以项目最少、收费最低、时效最快、服务最优为目标,坚持能减则减,进一步简化程序,为群众和企业提供方便。坚持能并则并,把各部门的行政审批事项向一个科室集中,同时向窗口集中。坚持能进则进,原则上凡审批项目必须全部进入政务中心,实行一个窗口对外,杜绝“体外循环”。坚持能快则快,做到一次性告知,实行项目名称、法律依据、办理程序、申请条件、申办材料、承诺时限、收费标准依据等公开告知;提倡一条龙服务,实行联合办公,并联审批,坚持一个窗口收费;坚持首办负责,重大项目坚持实行“四办”制。第三,要强化监督,加强权力制约。进一步加强内部的权力制衡。充分发挥新闻媒体、投诉中心、行风热线的作用,进一步扩大社会监督。切实加强对审批过程中容易发生问题的部位和环节的监督,严禁无监督审批;加强效能监察,维护政令的统一性和严肃性,严厉查处不作为、乱作为的行为。

(二)加强政务中心办公场所建设。目前我县中心的办公场所远远落后于周边县、市、区,已远远不能适应本地形势发展的需要,特别是开展“两集中、两到位”工作后,由于受场所的限制,第一批进驻中心的只是选择了与经济建设、招商引资、项目建设和人民群众生产生活关系密切的部门和项目,与市委、市政府的要求还有一定差距,如第二批部门和项目再进驻中心已没有一点空间。07年初公安局要求再进中心十名人员因场所问题没有实现。建议县委、县政府另选适宜场所,改善中心办公条件,确保审批项目的集中度和部门的进驻率。

(三)加强政务中心人员队伍建设。一方面,加强中心管理层建设。建议学习借鉴周边县(市)普遍做法,将中心正式列为政府序列正科级机构,成立中心党工委和工会,由县编委核定人员编制,选调、招录优秀后备干部充实、强化中心管理层队伍。另一方面,加强中心窗口层建设。建议窗口工作人员的考核改由中心负责,适当增加中心人员“优秀”等次比例;同时赋予中心在窗口人员中向县委组织部推荐优秀后备干部的权限。

(四)加强政务中心信息网络建设。建议政府加大专项资金投入,用于中心的网络系统建设。要按照“资源共享、服务快捷、管理规范、监督有力”的原则,从快建设局域网和电子监察系统。加强网上审批服务平台建设,完善中心网站,开发网上审批系统,逐步实现“外网申报、内网办理、过程监督、及时反馈”等功能,以达到市委、市政府对行政审批工作的要求。同时按照政务公开的要求,添置显示屏、触摸屏等设备。

巴中市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加强政务服务中心建设的意见

来源:Y 发表日期:2009-2-12 17:05:46 浏览次数:262

巴府发[2008]54号

巴中市人民政府

关于进一步加强政务服务中心建设的意见

各县(区)人民政府,市政府各部门,市经济开发区商贸园、工业园管委会:

为认真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关于加强机关行政效能建设的决定》(川委发[2008]11号)和省政府《关于进一步加强政务服务中心建设的意见》(川府发[2008]38号)精神,为实现“两个加快”、推进“五个突破”创造良好的政务服务环境,结合巴中实际,现就进一步加强我市政务服务中心建设提出如下意见。

一、明确工作目标

政务服务中心建设要以群众满意为根本标准,以促进发展为最终目的,坚持“部门为窗口服务,窗口为群 众服务”的工作取向,大力实施政务服务“五个一”工程,争创一流政务服务中心。

一流的效率。行政审批事项在政务服务中心窗口现场办结率达到90%以上,按时办结率达到100%,有条件的部门实现两个100%。

一流的队伍。争创“四好”班子,打造一支素质高、业务精、能力强、作风硬、服务优的政务服务工作队伍。

一流的管理。建立健全政务服务中心窗口及工作人员管理、考核、评价、奖惩机制,形成科学化、规范化、常态化的管理制度。

一流的服务。按照“服务对象零距离、服务受理零推诿、服务事项零积压、服务质量零差错、服务行为零投诉”的要求,提高服务能力和水平,群众评价满意率达到95%以上。

一流的技术支撑。实现省、市、县(区)三级联网,推行网上传递、网上审批、网上监督、网上直接生成问责。

二、突出工作重点

(一)全面推行“两集中、两到位”。在行政许可职能部门和政府直属事业单位建立行政审批服务机构,将部门的行政审批职能集中到该机构,成建制前移至政务服务中心,集中办理行政审批事项。各部门按照《四川省行政审批授权书》要求,向政务服务中心窗口负责人(首席代表)授予审批决定权、审核上报权、组织协调权和电子印章使用权,确保在政务服务中心现场办结件占办件总数的90%以上。纳入政务服务中心办理的行政审批事项应使用部门电子印章,并现场发放证照、批文,切实提高政务服务效率。

(二)全面落实“三项制度”。认真落实首问负责制。在政务服务中心和各部门窗口设立“首问责任岗”,确定首问责任人,明确首问职责,实行首问事项登记制度和跟踪办理制度。各部门要按照“八公开”(公开法定依据、申请条件、申报材料、办理程序、办理时限、办理职责、收费依据和标准、联系方式)7 的要求,完善办事指南,首问责任岗位工作人员应严格按照办事指南履行职责,方便群众办事。全面实行限时办结制。按照比法定时限减少30%以上的标准,逐部门、逐环节、逐岗位审查行政审批项目的审批标准时限,确定承诺办理时限并向社会公布。能够当场办结的事项,必须即来即办,对需进行检验、检测、评估、论证等工作的事项,由窗口首席代表统一协调,按时办结。严格执行责任追究制。全面推行政务服务工作行政首长负责制,不断完善管理、考核、评议等各项制度,用制度管人,按制度办事,严格依法行政。依托政务服务中心建立覆盖市、县(区)行政许可和公共服务部门及单位的电子监察系统,对各部门责任岗位、服务窗口和审批事项办理进行全程监督,杜绝“吃、拿、卡、要”行为,对违法违纪违规行为严格问责,确保政务服务工作阳光作业,规范高效运行。

(三)切实搞好行政审批项目清理。按照合法、合理、精简、效能的原则,适时开展行政审批清理工作,最大限度地减少行政审批事项,进一步规范行政审批行为。对照省政府公告的行政审批项目目录,开展第八次行政审批清理,做到市、县(区)保留的行政许可(审批)项目名称、数量、前置条件、审批时限等规范、统一。加强对行政审批项目的监督管理,对已取消和调整的行政审批事项,防止利用备案、核准等形式搞变相审批。

(四)努力拓展服务功能。逐步将与行政审批相关的检验、检测、评估、论证、代理等中介服务事项纳入政务服务中心规范运行,限时办结;逐步将涉及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的社会保险、住房公积金等公共服务事项纳入政务服务中心集中统一办理。按照省政府《关于严格规范国家投资工程建设项目招投标工作的意见》(川府发[2007]14号)的要求,在政务服务中心建立和完善招投标交易中心,逐步将政府采购活动、国有资源(资产)“招拍挂”等纳入政务服务中心集中办理。

三、创新运行机制

(一)加快建设电子政务。不断升级完善行政审批通用软件,提升服务功能。将行政审批网络扩展到所有有行政审批事项的部门。同时,将部门业务专网接入政务服务中心窗口,实现与行政审批网络的互联 8

互通,达到资源共享,使行政审批事项信息通过网络传递,逐步实行行政审批事项网上申请、受理、查询、审批和结果公示。

(二)全面推行并联审批。对投资项目、市场准入项目等多部门共同实施的行政审批项目,要整合审批环节,优化审批流程,按照“一窗受理、提前介入、信息共享、同步审查、限时办结”的要求,实施并联审批。在政务服务中心建立并联审批专门工作区,设置为“一窗四岗八平台”,即:投资项目并联审批窗口,首接服务岗、业务办理岗、综合协调岗和效能监督岗,发改委、经委、国土资源、环保、交通、水利、安监、规划和建设等部门组成的工作平台。推行并联审批会商、会审、会签制度,有条件的应对审批项目实行共同现场勘查。

(三)提高服务水平。实行窗口部门领导带班制度。领导带班现场审签行政许可文书,协调解决涉及多部门、多环节的行政审批事项,确保行政审批高效运行。实行节假日预约服务。公民、法人和其他社会组织需在法定节假日申请办理政务服务事项的,可通过电话、信函等方式与政务服务中心预约,相关部门窗口应指定专人负责预约审批服务事项。政务服务中心和各有关部门应向社会公布预约服务内容、经办人员、联系方式。开辟重点项目政务服务“绿色通道”。对市内重点企业、重点项目、重点工程的行政审批事项,实行政务服务中心一道门受理,一条龙服务,一站式办理。对纳入国家、省、市规划的灾后重建项目,要简化审批程序,特事特办,从优从简。实行外来投资全程代办服务。全程代理外来投资行政审批事项,简化办事程序,提高工作效率,营造良好的企业发展环境。努力延伸政务服务。积极探索在乡(镇)和社区建立便民服务大厅,拓展服务领域和服务对象,现场受理乡、村居民申请,简易事项当场办理,不属于职权范围内的,统一上报市、县(区)政务服务中心审批。积极开展便民服务、代民服务、预约服务、上门服务,努力实现老百姓办事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乡。

四、强化保障措施

(一)建立健全政务服务中心建设工作机制。政务服务中心建设实行“党委领导、政府主抓、中心牵头、部门实施、群众参与、社会监督”的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各级各部门要把政务服务中心建设纳入重要议事日程,认真研究,精心组织,全力推进,切实提高行政效能,营造良好的政务服务环境。

(二)加强政务服务工作人员队伍建设。按照精干、高效原则,加强窗口工作人员队伍建设;教育引导政务服务工作人员牢固树立服务办事群众、服务部门窗口、服务发展大局的意识,践行“四个特别”的要求,发挥表率和示范作用;认真执行《巴中市政务服务中心窗口及工作人员管理暂行办法》,对窗口工作人员实行统一抽调、统一培训、统一管理、统一考核,加强制度管理;广泛开展“五心服务”活动和“文明窗口”、“十佳窗口工作人员”评选活动,规范工作人员言行举止,着力打造政务服务文明示范窗口。窗口工作人员在政务服务中心的工作表现作为其考核奖惩和晋职、晋级的重要依据。

(三)建立行政效能考评机制。把政务服务中心建设纳入政府目标管理,将推行“两集中、两到位”落实情况、并联审批实施情况、窗口工作情况和行政效能考评情况与政府对部门目标考核挂钩。建立政务服务工作评价机制,规范使用行政审批办件评价器,公布投诉咨询电话,设置办事群众留言薄和意见箱,聘请人大代表、政协委员、企业法人、社区群众担任政务服务义务监督员,广泛接受社会各界和人民群众的监督。建立政务服务工作通报制度和公示制度,监察部门要加强对政务中心窗口的电子监控,每月要对综合评价和效能排位,对项目进入率、窗口授权率、现场办结率、按时办结率、评议满意率、不满意率和投诉率等行政效能指标进行通报。加大行政效能督查和问责力度,对政务服务中心建设过程中,工作不落实、服务不到位、群众有投诉及其他违纪违规行为,一经查实,要按照“三问”有关规定,对相关责任人逗硬问责,严肃查处,形成用制度管人、按制度办事的常态化、规范化管理工作格局。

第五篇:综合文化服务中心建设调研报告

综合文化服务中心建设调研报告2篇

【篇三】

为进一步提升我区文化基础设施建设,巩固国家公共文化体系示范区创建成果,5月6日和15日,XX区文化和旅游局调研组前往XX镇XX村等8各村、XX乡XX村等5个村,督导村级综合文化服务中心提档升级建设情况,现将有关情况报告如下:

一、基本情况。

近年来,我区积极推进村级综合文化服务中心建设、管理和服务水平,着重对村级综合文化服务中心提档升级,成效明显。

(一)、硬件设施覆盖面增加。XX镇、XX乡大部分村设置了文化活动广场、文化活动室、图书阅览室、宣传栏,文体器材逐渐增多、数字文化服务逐渐完善,逐步建立起了文艺队伍,开始开展文艺活动,惠及的群众更广泛。

(二)、软件设施实现标准化。各村对村级综合文化服务中心涵盖的农家书屋、免费开放空间、服务项目和数量、服务时间等内容进行了明确,并对活动室进行了新一轮的打造,为村民提供了良好的活动环境。不断充实台账,对于村级综合文化服务中心日常开展的活动,基本做到有方案,有记录,有图片,有签到等,确保各项活动扎实开展。农家书屋配备了专门管理员,实行借阅登记,实现了图书管理制度上墙,图书阅览室书柜与藏书量增加,服务效能明显改善。

二、存在问题。

(一)、功能发挥不充分、不合理。培文村文化活动场所被挤占挪用为停车场,且开展活动场次不够。图书阅览室缺少文化类书籍,文化中心标牌设置位置不合理。XX村农家书屋标识损坏未及时修理,且开放时间不对,正确开放时间为周一到周六。

(二)、部分设施陈旧损坏,卫生环境差。XX村文化活动中心走廊存在蜘蛛网,保婴村乒乓球台破损。XXXXX等村宣传栏设置数量少,且出现破损现象。

(三)、器材及资料欠缺。文体器材不健全,主要表现为缺乏文艺器材。个别村缺少音响设备。开展文化活动保存的资料少,尤其是纸质资料保存少。文艺队伍没有名单和具体负责人,文艺活动没有制度化、常态化。

(四)、X村、X村无公共文化活动广场,XX村无文化活动室。群众参与不广泛,文化活动主体流失严重。思想上不够重视,加上设施和管理薄弱,文化活动不能有效地开展。

(五)、村级综合文化服务中心建设发展不平衡。各村之间差距明显,经济发展较好的村好于经济发展较弱的村。

三、建议和意见。

(一)、科学规划,合理布局。坚持完善体系,强化管理,提高效能,夯实基础,做好统筹规划,合理利用现有空间,着力改善各村公共文化服务中心建设。

(二)、丰富群众文化活动,打造特色文化品牌。提高群众参与度,打造特色和亮点活动,做细做实村级综合文化服务中心建设,规范服务,有力保障,开展好各项综合文化活动,充分发挥基本综合公共文化设施的作用。

(三)、加大对村级综合文化服务中心队伍建设和人才培养。按照实际需要配备专门工作人员,做好专业指导,抓好文娱活动骨干的培训。完善文化志愿者机制,充分发挥志愿者在基层公共文化管理中的作用。完善文化设施配置,加强保养维护,不断提高公共文化服务水平。

【篇四】

为了进一步加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发展和提升农村文化品位,体现文化为经济建设和为人民服务的宗旨,近几年来,各级党委政府为了加强基层组织建设,方便群众办事,投入不少资金分期分批为各村建设村级综合文化服务中心。很大程度上解决了村干部办公不便和群众办事难的问题,但部分村级公共服务中心在建设、管理和使用上不是很规范,没有发挥其相应的作用。为此,我镇组织人员对11个村级综合文化服务中心进行走访摸底,现将综合文化服务中心建、管、用的调研报告汇报如下:

一、基本概况

全镇共有11个行政村,根据群众的需求,每个村均建有农家书屋,配备了专职管理员11名,二、存在问题

1.综合服务中心的建设和管理使用脱节。“重建设、轻管理”、“重硬件、轻软件”的现象在部分地区依然十分突出。

2.基层管理力量较为薄弱。不少地方乡镇文化站工作人员编制得不到落实。据统计,全国乡镇综合文化站从业人员83676人中,在编人员47240人,仅占56.5%,平均每站仅1.4人。另外,由于缺乏职业门槛,基层文化人员整体素质不高。

3.开展文化活动单调。农村基层文化工作落后,明显滞后于经济的发展。组织开展文化活动形式有限,各村每年只在节庆日、民俗日开展球类、棋类等文化活动,活动的次数有限,导致文化设施实际利用率不高。

三、下一步计划和建议

努力推进基层文化建设,满足群众日益增长的文化生活需求,是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基本要求,也是政府部门的职责所系,基层文化建设作为一项基本的社会公共事业,政府的推动必不可少。针对我镇基层文化建设的实际情况,有以下几点建议:

1.进一步加强组织领导。进一步强化政府的推动作用。首先,各地各部门要进一步提高对基层文化建设重要性的认识,切实履行各自所担负的职责,真正把基层文化建设当作一项重要工作来抓,切实做好组织管理、政策扶持和服务工作,为基层文化工作营造良好的环境。其次,要抓好现有政策措施的落实工作,狠抓基层文化建设,提高对文化工作的重视程度,加大对文化事业的投入力度,确保经费和政策上的支持,致力于基层文化建设均衡发展,使文化的主体地位得到保证。

2.加强基层文化人才队伍建设。首先,要加强文化站干部队伍建设,尽快解决文化站干部配备不足、兼职过多、工作负担偏重等问题。每个乡镇(场)定1、2个文化编制,吸收一批优秀人才充实文化站干部队伍。有系统有计划地对文化站专职干部进行业务技能的培训,逐步提高文化站干部的整体素质,使文化站真正起到对基层文化工作的组织、协调、指导、督促作用。其次,要建立一支文化管理队伍,每行政村在文体爱好者中挑选一批有业务能力和组织能力的骨干分子,经过培训考核,发展成为文化管理员,通过他们的组织发动,使业余文体队伍能够开展正常的活动。挖掘民间文化资源,合理开发利用和传承创新,让普通百姓的“身边人”成为基层文化建设的主力军。第三,要通过举办经常性的文艺汇演、体育比赛的形式,让基层业余文艺队伍有展示的舞台。

3.进一步加强基层公共文化制度建设。一是要加快推进文化立法工作,以法律的形式明确公共文化设施的建设、文化机构的定位、文化投入的保障、文化活动的开展等相关内容,明确各级政府在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中的权力、责任和义务,明确各级文化部门与相关部门的职责分工等。二是要加强顶层设计,进一步建立健全包括基层在内的公共文化设施的建设标准体系、公共文化机构的服务标准和公共文化经费的保障标准和方式等,从制度上解决基层公共文化设施管理使用中存在的困难和问题,促进文化服务日常化和规范化,提升文化设施利用率。三是要建立健全考核机制。一方面,要结合现有的文化统计数据,探索出一套科学规范的绩效评价指标体系,把文化改革发展列入各级经济社会发展总体规划,列入各级政府效能和领导干部政绩考核。另一方面,要加快建立基层公共文化工作的绩效评价考核和监督机制,制定具体考核标准和量化指标,明确奖惩措施,建立服务项目公示制度,定期开展检查督导工作。

4.进一步完善基层公共文化设施网络。针对县级文化设施老化陈旧问题,要加快改造步伐,使其具备基本功能;针对个别乡镇综合文化站缺失、部分乡镇综合文化站建设标准偏低的问题,要进一步加大投入,实现乡镇综合文化站的完全覆盖;针对多数农村文化活动场所缺失的问题,要借鉴部分地区先进经验,整合各种资源,在每个行政村建设文化、新闻出版、广播电影电视、民政、体育及计生等功能于一体的综合性村民服务中心。

XX镇人民政府

下载外投服务中心建设情况调研报告word格式文档
下载外投服务中心建设情况调研报告.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综合文化服务中心建设调研报告

    综合文化服务中心建设调研报告5篇【篇一】根据20XX年度工作安排,为配合常委会做好专题审议工作,教科文卫体办公室在主管主任的带领下,组织专委会委员于4月下旬赴XX省嘉兴市、X......

    综合文化服务中心建设调研报告

    综合文化服务中心建设调研报告【篇一】根据20XX年度工作安排,为配合常委会做好专题审议工作,教科文卫体办公室在主管主任的带领下,组织专委会委员于4月下旬赴XX省XX市、XX市就......

    行政服务中心建设情况调研报告框架

    佛山市村(居)行政服务中心建设情况 调研报告 佛山市委、市政府为建设社会主义新村镇,创新社会管理方式,推动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重心下移,提出建立镇(街道)、办事处(管理处)行政服务中......

    关于我县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建设调研报告

    社区卫生服务是完善公共卫生体系的重要内容,直接关系广大群众基本医疗保障和健康水平。2006年以来,我县大力开展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建设,取得了明显成效。在新的形势下,如何进一步......

    社区服务中心调研报告

    社区服务中心调研报告 基地分析:基地位于学校德园小区的中心,小区总规划面积33.5公顷,居住用地面积28公顷,居住2000多户,约7000人。社区服务中心的基地位于小区的正中间,是一块圆......

    社区服务中心调研报告

    社区服务中心调研报告建筑1203班 17号李畅 19号梁亦标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居住的需求从基本生理需求的满足逐步向心理与文化领域的更高层次推进,住区不单是居住的功能,同......

    综合文化服务中心建设调研报告【篇五】

    综合文化服务中心建设调研报告【篇五】乡镇综合文化站工程是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重要节点,是社会主义新文化建设的基础性工程。加强XX综合文化服务中心建设,是满足XX人民群众基......

    村社区服务中心建设情况的调研报告(精选5篇)

    农村社区服务中心建设情况的调研报告 一、基本情况 根据《2009年全市农村社区服务中心建设方案》的要求,石岛党工委、管委会立足本地实际,把农村社区建设作为进一步改善农村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