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全域长效保洁 数字集中收处
全域长效保洁 数字集中收处 全面加快城乡一体化进程
全省“三万”活动开展以来,鄂城区以治理城乡环境脏乱差问题为切入点,按照“突出重点、分步实施、务求实效”的原则,深入开展了以“清洁乡村、美化家园”为主题的村庄环境整治活动,致力打造美丽鄂城,取得了较好成效:全区9个省级新农村示范村率先完成村庄环境整治,397个试点村、组环境整治效果明显,共建成垃圾压缩中转站14座,新建垃圾房1362座,清淤改造塘堰1080口,扫除垃圾38659吨,硬化村组公路110公里,新增绿化面积5万平方米,得到广大群众衷心拥护。
一、体系促全,建立城乡一体的垃圾收运系统 结合社会管理创新、“两型”社会建设和数字城管技术,发挥群众在“清洁乡村”中的主观能动作用,着力健全完善城乡一体的垃圾收运体系。
一是网格化责任分区。探索环境保洁纳入社区“党小组+理事会+网格(湾组)阵地”的社会治理模式,将全区11个乡镇(开发区)划分为1452个农村湾组网格,配齐配强1452名网格保洁员和农村“五老”环卫监督员,划分片区,落实责任,加强日常管理;对保洁员进行了定岗、定责,保洁员主要有村民轮值与工资支付两种方式,工资一般为每月150-600元。各地总结出了12种村湾保洁模式。如长港镇峒山 村分级负责运作,5个小组每年1万元保洁费;新庙镇汪家当由理事会主导,村民轮值;燕矶镇嵩山村由老板出资保洁;杜山镇路口村每户每年按20元标准收取保洁费。全面推行“农户打扫、村组收集、乡镇清运、区级转运”的垃圾处理模式,实现网格保洁全覆盖、工作零距离。全区一、二级转运全部实现了市场化运作,并有效对接;垃圾的收集、压缩、转运全过程已实现数字化监测和后控制管理,收运系统对接成功,运行良好。
二是减量化处理垃圾。教育引导农户按照垃圾的构成,采取“埋(无污染垃圾就地填埋)、沤(有机垃圾入沤肥窖或沼气池)、烧(可燃无害垃圾焚烧)、卖(可回收利用垃圾回收出售)、交(有毒有害和易污染垃圾上交市区统一处置)”五种分流方法,推进垃圾无害化处理;与中国再生资源开发有限公司签订合作协议,着力打造废旧家电等工业垃圾开发利用的亿元产业园区,推动“城市矿山”回收体系建设,实现再生资源高效利用。
三是数字化监管运营。所有垃圾转运机动车辆安装GPS定位系统,环卫人员通过手机就能实时了解全区垃圾收集转运情况,强化了环卫作业过程动态管理。推行垃圾收运处理市场化运营模式,将道路清扫保洁、生活垃圾收运作业以公开招标形式外包,明确劳动定额和监管方式,健全完善市场运作、公司运营、政府监管、以钱养事”环卫工作机制。
二、思想促变,养成健康文明的良好习惯
在“三万”活动中,我们始终把宣传发动组织群众作为 重点,引导群众从思想上真正重视“清洁乡村”工程,成为“清洁乡村”工程的主力军。
一是广泛宣传发动,促进思想转变。全区印发《致农民朋友一封信》、《倡仪书》8万多份,刷贴标语2万多条,拉横幅、制作宣传栏12000多处,开展“清洁乡村”工程知识讲座 360多次,出动流动宣传车1200余次,广泛宣传“清洁乡村”工程的目的和意义,使广大群众充分认识到自己是“清洁乡村”工程的直接受益者,从而自觉投入到“清洁乡村”工程中去。
二是深化文明创建,促进思想转变。先后开展了“文明小区”、“文明乡镇”、“文明村”和“十星级文明农户”、“十佳婆婆”、“十佳媳妇”、“文明家庭”、“道德模范”评选活动,用先进典型鼓舞人、激励人。全区已组建乡风文明理事会24个、分会129个;评选出“十星级文明农户”2985户、“文明家庭”300户、“十佳婆婆”和“十佳媳妇”各160名,在群众身边树立了榜样,做到学有先进,赶有标兵。
三是开展文体活动,促进思想转变。大力推进文化中心户建设,全区文化中心户已发展到1600 多户;积极组织引导村民开展各种文体娱乐活动,全区发展健身队、舞蹈队、管乐队110多个,开展群众性文体活动1300多场次。通过开展健康向上、丰富多彩的群众性文体活动,使社会主义文化新风尚占领了农村主阵地。
三、行动促转,形成合力共建的整治格局 注重树立典型,多方筹措资金,严格兑现奖惩,掀起了村湾环境整治干部群众齐心干、乡镇村组比着干、家家户户抢着干的热潮。
一是典型示范带动,变“要我干”为“我要干”。按照“六清理”、“五改”、“四绿化”、“三争创”、“二处理”、“一建立”的要求,突出“四大重点区域”,在每个乡镇分别培育3-4个示范村(社区),每个村培育3-4个示范自然湾,形成典型示范效应。全区已有397个试点村湾开展了环境整治,打造了“樊湖线”和“江碧线”两条“清洁乡村”示范带,形成了小区型、城郊型、水乡型、田园型、古朴型、山村型六大类型。
二是多方筹资推动,变“等靠要”为“主动为”。积极引导群众克服“等、靠、要”思想,采取争取上级“帮”、实行地方“投”、动员社会“捐”、发动群众“筹”、部门结对“扶”、整合资金“促”等六种方式,累计筹资1.67亿元,千方百计破解资金制约难题。区乡镇两级每年财政安排专项资金2300万元用于“清洁乡村”,其中一级垃圾清运费用纳入乡镇财政预算,二级垃圾转运费用纳入区级财政预算;每年再另行安排村级10万元年度社会管理补助资金,用于村湾保洁和环境治理工作,对年度考核为合格单位和先进单位的乡镇给予一次2万元的奖金,对年度考核评为达村标、先进村,分别给予一次2万元的奖励,实施“以奖代补”。
三是严格奖惩促动,变“要我管”为“我要管”。建立 “区查乡镇、乡镇查村、村查组、组查户”的四级联查机制,进行综合督查,做到“周周有督查,月月有评比,次次有通报”。把“清洁乡村”工作作为年度目标考核的重要内容,严格奖惩兑现,使各地各单位真正感到不管不行,不干不行,村庄环境整治不抓出亮点和特色出来更不行,彻底改变了过去“检查一阵风、过后稀拉松”的不良现象,促进了“清洁乡村”工程制度化和经常化。
四、管理促效,建立卫生保洁的常态机制
引导村湾制定《村规民约》、《卫生保洁制度》等日常管理制度,落实农户“三包”责任制,建立灵活多样的长效保洁机制。
一是建立垃圾处理机制。构建“农户分类、村组清扫、乡镇收集、区级转运”的生活垃圾收集处理运行机制。各农户负责自家房前屋后的环境卫生保洁,并将生活垃圾投放到垃圾桶或垃圾房内,村保洁员每天清理收集,集中运到乡镇各垃圾中转站,再清运垃圾到市垃圾处理场。二是建立资金筹措机制。采取“政府主导、部门支持、项目扶持、受益者承担、社会捐助”的多元投入机制筹集资金。发动群众“筹”、动员社会“捐”、争取上级“帮”、实行地方“投”、部门结对“扶”。三是建立卫生包干机制。建立乡镇“乡镇干部包村、村干部包组、党员包户”的卫生保洁包干机制。驻村干部对所驻村的环境卫生负责,监督指导村级卫生保洁工作。各村根据实际,划定环境卫生保洁责任区块,各区块确定一名村两委干部为责任人和一名村湾理事会成员为 义务监督员,每名党员包3户,监督卫生保洁员工作情况,监督各农户“三包”落实情况等。四是建立工作考核机制。制定《鄂城区“清洁乡村”工程考评细则》,将“清洁乡村”工程列入年度目标管理,实行村一周一检查,乡镇半月一检查,区一月一检查,每次考核及结果及时公布,年终考核取考核平均值,评出先进、达标、不合格三种类型,被评为先进乡镇及村进行奖励,不合格的通报。五是建立暗访通报机制。区城管局选派4名工作人员每天不间断在全区所有湾组进行暗访,将没有清扫的区域垃圾拍成图片,每星期通报一次,报区四大家领导和各乡镇,今年以来已拍图片2213张,发送情况通报及督办函235份。
第二篇:保洁长效管理制度
为了切实加强我村村庄日常卫生保洁长效管理,巩固村庄整治建设成果,特制定本管理制度。
(一)、垃圾清运
1、保洁员按照“统一管理,统筹安排,分段负责”的原则开展垃圾清运,做到责任区内(道路、河道、绿化带、公共场所等)无成堆垃圾,无白色污染物,无卫生死角。
2、垃圾桶做到日产日清,无堆积外排和恶臭现象,收集的垃圾及时运送到村垃圾中转房。
3、不得焚烧垃圾和就地填埋,不得破坏垃圾桶周边的绿化和公共财物。
4、认真做好夏季灭蝇灭蚊工作,按要求喷洒好除蝇药水;保洁用具清洁卫生。
(二)、河道保洁
1、每天对河道进行清理,保持河道畅通干净,河中无障碍物,无漂浮物,无影响水态的植物和杂草,无建筑垃圾倾倒在河内现象。
2、保持河道两侧水土良好,绿化完整,体现河道景观。
3、河道内清理上岸的垃圾应按照垃圾收集管理办法及时清运,确保河道两侧干净整洁。
5、保持水环境良好,水质较清,无异味,发现有排污现象应及时制止并报告。
(三)、道路养护及保洁
1、不得占道搭建,占道摆放,占道堆放建筑材料和生活垃圾,保持路面干净整洁。
2、保持村内道路路面完好,不出现人为破坏现象。
3、主要道路绿化带基本无杂草。
(四)、绿化养护
1、绿化干净整洁,无杂草,无白色污染物。
2、种养结合,加强绿化的浇水、锄草、除虫、施肥、修剪等日常管护工作,做到精心种植,精心养护。提高成活率。
3、绿化带无死株、倒株,发现死株、倒株及时更换,扶植。
(五)、公共设施管理
1、公共场所所设置的垃圾桶及时清理,保持公共场所卫生整洁。
2、公共场所不出现乱涂乱画乱刻乱贴现象,保持干净整洁。
3、及时制止损坏公共设施现象,负责好公共设施的日常管理和维护
第三篇:关于河道保洁长效管理制度
关于河道保洁长效管理制度
为了使我村河面整洁,水清岸绿,提高保洁员工作积极性及责任感,规范管理,特制定本保洁制度:
1、建立管理队伍,确定专职管理人员和保洁员,并签订保洁合同,保证责任落实到人。
2、水面养殖承包户必须确保承包水面区域内的沟河清洁、无水生杂物、无漂浮物,无生活垃圾和建筑垃圾,无杂草杂物。如不清理将取消承包权。
3、涉及沟河的各农田承包户,必须把芦苇、野菱、水花生等水生作物,杂草定期清理,带出水面,不准其他杂物丢入沟河中,如有发现,限期改正。
4、村民居住区的各居民户的建筑垃圾、生活垃圾、生产垃圾必须堆放在各自的灰堆上,灰堆必须放在不影响村容村貌的隐蔽处,并按时清理到指定的垃圾填埋场,或自行处理,用作肥料。夏秋季节要增加清理次数,保持环境卫生,不得随地乱丢乱堆。
5、村建立长效管理领导组,每个村民小组由保洁员负责监督管理,村民组长为监督管理组长,对本组所有村民实施教育、监督、管理。有村民委员会定期组织检查、验收、汇总。
6、村委会根据实际情况,增加垃圾屋或垃圾箱或是每组在适当位置设立垃圾填埋沟,加强管理。村民违反的,不得参加年终星级文明户的评比。
第四篇:新农村长效保洁制度
新农村长效保洁制度
为了巩固全国环境优美乡乡创建成果,进一步展示我乡新农村良好形象,特制定我乡新农村长效保洁制度。
第一条:保洁人员要热爱本职工作,树立不怕脏、不怕累,辛苦自己、清洁全乡的崇高思想。
第二条:保洁人员要坚持每周两次以上打扫村内道路、绿化带及冲刷公共厕所,保证道路及绿化带干净、卫生,无杂物;公共厕所地面清洁,无纸片、烟头,无积灰;墙身无蛛网;洗手盆、便槽干净,无异味。并做好这些场所的日常保洁。定期对村域内的所有河道障碍物、漂浮物进行清理工作。
第三条:元旦、春节、清明节、劳动节、国庆节等重大节日和参观考察来访日前,保洁员要对村庄进行全面清扫清理,保证道路、厕所、绿化带整洁卫生,使全村环境在重大节日期间和客人参观期间保持整洁优美。
第四条:保洁人员要及时将村内各垃圾收集箱的垃圾清运到中转站,生活垃圾每周至少清运两次,清运时间要在每天上午7:00(冬季7:30)之前,要保证垃圾箱内垃圾不外露,做到“车过垃圾清,人去垃圾净”。并严禁在道路上抛洒垃圾和将垃圾清运到未指定地点。
第五条:对各村保洁人员除固定工资外,另实行基础奖励和考核奖励,基础奖励400元/村/年,考核奖励800元/村/年。若一个村中有多个保洁员并有明确分工的,清扫路面保洁员,基础奖励200元/年,考核奖励400元/年;清扫公共厕所保洁员和清运垃圾保洁员,基础奖励均为100元/年,考核奖励均为200元/年。若一个村中有多个保洁员,分片负责的,奖励数额按平均分摊。基础奖励根据平时表现计发,考核奖励根据年终考核计发。
第六条:人口在800人以下的村,奖励系数为1;人口在800人—1500人的村,奖励系数为1.8;人口在1500以上的村,奖励系数为2.4。
第七条:保洁人员有下列行为之一者予以扣罚奖励:
1、一次清扫或保洁不彻底,扣罚20元;在一个月内出现两次或或两次以上清扫或保洁不彻底,每次扣罚30元。
2、清运垃圾,出现一处不彻底,或不认真者,扣罚20元,在一个月内出现两次或两次以上清运垃圾不彻底的,每次扣罚30元。
3、连续二个月清扫或保洁不彻底,或群众反映举报3次以上,经查情况属实的,扣罚全年考核奖励。
4、连续四个月清扫或保洁不彻底,或群众反映举报6次以上,经查情况属实的,扣罚全年考核奖励和基础奖励。
第八条:在检查中,如发现有清理不彻底的地方,责令保洁员限期清理,并相应扣减其考核奖;若保洁员拒不清理和清理不彻底,村乡建设办会同村主要干部进行诫免谈话,若三次以上,建议村“两委”对保洁员进行辞退,另行择优聘用。
第九条:保洁员自觉接受村乡建设办、村“两委”干部和群众的监督,虚心接受意见,树立为人民服务的思想。
第十条:保洁员注意来往车辆,确保人身安全,保护好公共卫生设施及环卫工具。发现有损坏公共卫生设施者,及时制止,并报告村主要干部。
第十一条:村乡建设办对各村环境卫生情况采用“周抽查、月检查、季暗查”方式,同时做好重大节假日环境检查工作。各种检查结果都将作为保洁员考核依据。
本制度自200年月日起执行
第五篇:村垃圾收运长效管理制度
村垃圾收运长效管理制度
为了巩固村庄环境综合整治的成果,完善村庄环境卫生整洁,经村两委商议决定对全村垃圾收运实行长效管理。
一、管理目标
实施垃圾收运长效管理,村庄区域内垃圾设施完好齐备,垃圾集中收运,无散落垃圾,环境卫生整洁。具体目标为:
1.垃圾收运设施配备齐全完好,定期维护保养。
2.村民生活垃圾集中收集入垃圾桶或垃圾池,屋前屋后无散落垃圾。
3.每日两次对村域卫生进行打扫,保持垃圾池、垃圾桶外壁干净整洁,周边无散落垃圾。
4.每日对垃圾桶、垃圾池内垃圾进行清空,并运至集中处理点处理,中途不得随地倾倒垃圾。
5.加强垃圾收运方面的宣传教育,提高村民的垃圾收运意识。
二、管理措施
1.村委会负责全村的垃圾收运管理工作,做好垃圾收运检查,每月检查不少于2次,并做好检查记录。
2.指定垃圾收运工人,开展日常的垃圾收运工作,并签订合同,明确报酬及工作职责。
3.在村显著位置设置垃圾收运公示牌。
4.垃圾收运经费按时足额到位,上级补助资金专款专用,确保垃圾收运长效管理的资金来源稳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