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高建生——做好“转型综改试验区”这篇大文章(定稿)
做好“转型综改试验区”这篇大文章
步入 ‚十二五‛经济社会发展时期的山西,在实现科学发展、推进转型跨越成为全省上下共识的关键时期,国务院把山西作为国家资源型经济转型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的决定,恰如助推山西加快科学发展的强劲东风,其对山西 ‚十二五‛经济社会发展的促进作用,无论怎么估价也不过分。
同时,现实的问题也摆在了我们面前:题目出来了,文章怎么做?
一、资源型经济转型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的设立,是我国改革深化的发展要求,它为山西转型跨越提供了前所未有的发展契机
国家设立的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又被称作 ‚新特区‛。这里的 ‚新‛,表明我国类似的政策选择,经历过两个大的发展阶段,一为改革开放初期的经济特区政策;二则是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政策。
经济特区在改革发展中的重要作用已无需赘述。同时,相对凭借区位优势和一定的政策优势实现超速发展的经济特区而言,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设立的时候,改革发展已有20多年历史,国门初开时期国家在总体上缺少对外交往经验、法律体系不完善、不健全和政策选择上 ‚摸着石头过河‛等问题,在相当大程度上得到了缓解,而踏入 ‚深水区‛的改革发展,在继续深化经济改革的同时,政治、文化
和社会领域更为复杂的改革,改革成本与发展代价等更为现实的考虑,以及由此牵涉的更深层次的利益关系调整等,使改革深化与发展的系统性、协调性和配套性问题十分现实地提了出来,这是国家设立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的客观必然性。
在这样的背景下,2005年,国务院批准上海浦东新区进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综合配套改革试点,国家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建设的大幕徐徐拉开。在此之后,国家又先后批准天津滨海新区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深圳市综合配套改革试点、武汉城市圈全国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长株潭城市群全国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重庆市全国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成都市全国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和沈阳国家新型工业化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等8个国家级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这种结合具体区域发展特点,由地方政府对具有国家整体意义的改革措施先行探索、试验,通过综合配套改革推进区域经济发展、为国家层面发展提供示范作用的实践,大大推进和深化了改革开放初期建立经济特区的实践。
而在所有这些试验区的‚试验‛中,在为国家发展提供长期能源支持而付出资源、安全、生态等方面沉重代价的资源型经济发展区域,怎样解决自身的配套改革和转型发展问
题,成为现实的课题。而在整体上长期作为国家重要能源基地的山西,具有最典型、最具说服力的价值。一方面,山西具有长时期、整体化、全方位、系统性资源型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突出特征,具有为全国其他资源型地区转型发展提供示范、积累经验的条件;另一方面,山西在改革发展中,为解决资源型经济的种种弊端,已先后在煤炭工业、可持续发展政策措施试点、循环经济试点和生态省建设试点等方面进行了积极探索,取得了宝贵的经验并得到了中央的充分肯定,这些探索,既涉及产业优化升级问题,也有体制改革创新问题,本身就构成为资源型经济转型的先行试验,等于为资源型地区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做了前期工作。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2010年12月,国家正式批复设立 ‚山西省国家资源型经济转型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这是全国设立的第九个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
作为全国9个国家级试验区中最大的、唯一全省域的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山西在推进转型跨越发展的实践中,应当说具备了前所未有的发展契机。
山西推进转型跨越发展的实践,获得了凝聚人心、增强信心的认知条件和思想基础。经历30多年改革开放,山西经济社会发展正处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深化改革开放、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攻坚时期和实现转型跨越发展的重要时期。正如 《中共山西省委关于制定 ‚十二五‛
规划的建议》所指出的:这样的发展时期,标志 ‚我省进入工业化跃升期、城镇化加速期、节能环保攻坚期、基础设施建设加大期‛,这 ‚将为转型跨越发展提供难得的历史机遇,‘十一五’时期积累的雄厚物质基础和不断完善的软硬发展环境,为承接国际国内产业转移、加快转型跨越发展创造了良好条件‛。面对这样的发展形势,国家确定山西为资源型经济转型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无疑使 ‚万事俱备、只欠东风‛的 ‚东风效应‛获得了极大的释放空间。从山西的实践看,改革开放以来,全省经济社会发展实现了历史性的飞跃,但比较发达地区存在着的差距依然明显。围绕缩小发展差距、实现转型跨越,广大干部群众在自励自强、奋力赶超的进程中,对国家层面的政策支持,抱有强烈的期许。从这样的意义上说,资源型经济转型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落户山西,不仅有利于全省上下抓住机遇、推进转型跨越发展形成强大合力和浓厚氛围,而且有利于改变一些干部群众对山西实现转型跨越发展心存犹疑、信心不足的心态,为在全省上下统一思想、增强信心提供了重要的思想认识基础。––山西推进转型跨越发展的实践,获得了大胆探索、先行先试的政策空间和发展可能。2010年7月29日,省委书记袁纯清在全省领导干部大会上的讲话中分析影响山西转型跨越发展的因素时深刻地揭示: ‚最紧要问题是干部队伍对大发展思想准备不足‛。这里的 ‚思想准备不足‛,最
重要的就是思想解放的勇气不足、大胆探索的胆气不足。怎样解决这样的问题呢?一方面要在思想解放、制度创新、机制约束和注重落实的实践中,以切实有效的措施,解决实际存在的思想固化、观念保守,知识老化、本领不强,情绪畏难、精神疲软,作风不实、干劲不大等问题;另一方面,要借助资源型经济转型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强劲东风的冲击,在全省上下形成鼓励探索、勇于创新的发展环境。换言之,资源型经济转型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的特点与要求,从根本上说,就是探索创新、先行先试,在涉及生产关系的各个领域与环节进行改革、调整。为此,国家既赋予山西改革 ‚先行先试的试验权‛,又优先把全国其他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积累的经验、政策和做法,在山西做更大范围的推广。这样广阔开放的探索空间,在山西发展的历史上是少有的,它为破解长期制约山西经济社会发展的瓶颈,实现资源型地区转型跨越和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提供的是施展拳脚、再现辉煌的宏大平台。
––山西推进转型跨越发展的实践,获得了纵横比较、不进则退的衡量标尺和激励机制。分析研究山西经济社会发展状况,是比较而后才能得到的结论。推进山西转型跨越发展的战略,事实上是既注重纵向分析,又特别着意于横向比较后确定的认识。而作为国家级资源型经济转型综合配套改革的试验区,一般意义上的纵横比较,还多了更进一层的含义,即与同样具有国家级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地位的区域进行比较。资料显示,在获批国家级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后,除了像深圳、上海浦东这些发展较快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成就更为明显外,成都、重庆市成为全国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后,整体发展令人刮目相看,成渝经济区作为我国西部大开发的增长极和经济高地地位,更展示出骄人的前景;天津滨海新区更是利用政策优势乘势发展,2010年前三季度GDP增长在25%以上,总量约为3550亿元,一跃成为中国经济增长的第三极。处于这样一种百舸争流大势下的山西,衡量尺度的提高和不进则退的激励作用,无疑增加了加速发展的动力与压力。同时,山西作为资源型经济转型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的原因,在于山西具有资源型经济转型发展的代表性,通过改革试验,可能产生宏观示范效应。因此,山西在享受政策优惠的同时,也肩负着率先示范、不进则退的试验压力。在这样的情况下,压力变动力的效应,会为山西转型跨越发展增加内在的驱动力。
二、资源型经济转型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的设立,是推进山西转型跨越发展的契机,更是需要深入理解和把握的全新课题
山西成为国家级资源型地区综合配套改革的试验区,具有了美好的发展前景,但变 ‚白纸‛为宏图并进而成为现
实的前提,是对资源型地区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的特点与要求必须了然于心。
资源型地区综合配套改革的试验的特点与要求,重点包括如下一些基本内容:
一是先行先试,探索创新发展的作用大于经验依赖作用。从根本上说,资源型地区综合配套改革试验,除去时空差别外,与改革开放开始时的经济特区一样,都是国家为了推动改革发展取得突破性进展而做的某种尝试与试点。这样的性质,使任何被确定为试点的区域,在推进特区或试验区经济社会发展的过程中,都不可能有现成的经验与模式,国家也很难在具体工作要求上给予操作性的指令。山西成为资源型经济转型综合配套改革的试验区,是国家为在全国范围内推动资源型经济转型、实现区域协调发展实施的政策试点,它为山西推动转型跨越发展,提供了重大机遇和重要抓手,但变发展机遇为转型跨越实效,靠得不是其他地区现成的发展经验和措施,而是创新的勇气和大胆的探索,是实践中的先行先试。像当年经济特区通过自己的探索为全国经济体制改革摸索经验一样,国家需要的不是我们伸出来要政策、要办法的手,而是先行先试、大胆探索出来的路子。
二是突出特色,强调转型发展重于传统意义上的一般性发展。国家已经批准的9个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主题都是坚持科学发展、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但山西能够在全国9个
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中占据一席之地,是其资源型经济发展的独特性,走出一条资源型经济转型发展的路径,是试验区最根本的价值所在;实现资源型地区转型跨越,是贯穿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建设首尾的一条红线。由此就不难看出,对山西这样一个经济社会发展总体相对落后的省份来说,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比较全国其他省份具有更现实的紧迫性,但推动发展的方式必须转变,传统产业的升级换代与新兴产业的开发拓展必须同步进行,这迫使我们必须深刻地认识到,在推进经济社会发展中,资源型区域产业结构如何转型,接续与替代产业如何发展,新兴产业如何壮大,以及如何实现支柱产业由单一向多元、产品由低端向高端的转变等,都不是传统意义上的一般性发展方式可以解答的课题,需要山西这样具有资源型经济发展独特性的区域在先行先试的探索中有所作为。从这样的意义上说,在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十二五‛规划中,如果山西能够在自身的发展中更为充分地体现出科学发展的主题和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主线,那么,其资源型地区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的作用就得到了发挥。
三是区域完整,注重整体协调、综合改革胜于单纯经济发展。全面推进资源型经济转型,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涉及经济社会发展的各个领域。而在国家确定的9个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中,山西既是资源型经济转型试验的典型,又
是全国最大的、唯一全省域的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它表明,改革发展在步入 ‚深水区‛后,不同层次、不同方面和领域的联动性更为增强,各种矛盾的相互交织在使改革发展难度增加的同时,也使单一性经济发展的可能性越来越小。可以说,经济发展与社会发展是否整体协调,各方面改革能否协同配套,不仅制约着改革的深化和成效,而且也直接影响到经济发展本身,因而必须在全省域这样具有综合性、系统性、整体性区域发展的意义上,对包括统筹推动区域良性互动、统筹城乡一体化发展,统筹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统筹当前发展与可持续发展要求,以及统筹人与自然协调发展在内的一系列问题,加以深入分析、探索与回答,由此才能交出一份资源型地区实现发展转型和协调发展的优良答卷。
四是示范带头、关注全局效应,高于关注局部效应。历时30多年的改革开放实践表明,选择具有代表性的典型区域为 ‚样本‛,先行试点、总结经验并由点及面逐步推广,对推进改革开放不断取得新的成就,产生了极为重要的作用,也构成了保证改革发展获得成功的重要经验。推进资源型经济转型综合配套改革的道理也如此,局部试点的目的在于破解全局性的难题。山西作为 ‚试验区‛进行的 ‚综合配套改革‛,无论从寻找发展路径、探索发展方式上说,还是就降低发展风险、节约改革成本而言,都必须站在全局发展的战略高度,把区域发展与整体发展统一于一体,既关注
自身实现重点突破可能对山西经济社会发展具有的效应,更要考虑这些效应对全国其他地区发展必须产生的积极示范作用,在保证二者统一的进程中,为全国的发展积累经验。
三、以推进资源型经济转型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建设为重要抓手,推动全省的转型跨越发展
省委九届十一次全会审议通过的关于制定我省 ‚十二五‛规划的 《建议》和今年全省 ‚两会‛通过的山西 ‚十二五‛经济社会发展规划纲要都明确提出,要 ‚以推进国家资源型经济转型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建设为重要抓手‛。这一认识,深刻地揭示了推进资源型经济转型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建设对山西经济社会发展的深远意义,也对全省上下抓住机遇、利用好、发挥好国家资源型经济转型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这个 ‚重要抓手‛作用,推动山西转型跨越发展提出了现实要求。
首先,努力提高认识,从事关山西转型跨越发展全局的高度,认识、宣传资源型经济转型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建设对山西转型跨越发展的重大意义。资源型经济转型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建设,是山西实现转型跨越发展千载难逢的重要机遇,也是助推山西 ‚十二五‛经济社会发展的强劲东风。怎样抓住机遇、乘势而上,首要的是对资源型地区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本身,要有科学、全面的认识与把握,知之内容,晓之特点,察之要领,明之目标,切实把资源型地区综合配
套改革试验区这篇大文章做精做好。同时,加强关于资源型地区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的宣传,当前尤为重要。近年来,国家对促进山西资源型经济转型已经推出了一系列政策,包括确定山西为煤炭工业可持续发展政策措施试点省、全国循环经济试点省、生态建设试点省等,这些政策为山西的发展提供了巨大的发展动力,它们与资源型地区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政策连在一起,能够产生的振奋效应与实践价值,需要有更大范围和更深层次的宣传、造势。从实际情况看,资源型地区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这篇大文章的题目,已经为多数干部群众所知所晓,但文章的价值、意义和做好它的要求与影响,还需要有更为广泛的宣传效应与舆论氛围,以求深入人心,以求群策群力。只有当全省上下形成浓烈的舆论氛围和强烈的关注气场,资源型地区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建设才能够具有逐步推进和快见成效的发展环境。
其次,坚持先行先试,围绕试验区建设的主要任务,大胆探索,尽快为试验区建设提供更多的可行经验与有益做法。资源型地区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的建设,总体上要求的是资源型地区的发展转型,其主要任务正如王君省长在关于 ‚十二五‛规划建议的说明中所指出的:包括推进产业结构转型,大力发展接续替代产业,构建现代产业体系,实现支柱产业由单一向多元、产品由低端向高端的转变;推动区域协调发展特别是加快资源型城市转型步伐,促进区域的良性
互动;统筹城乡发展,形成城乡一体化发展新格局;大力发展社会事业、创新社会管理,促进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建立健全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的补偿机制,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发展;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强化资源型经济转型的技术支撑。完成这些战略任务,没有任何现成的经验,需要在先行先试的实践中积累与完善,这就使解放思想、敢为人先、敢为世范的探索精神显得尤为珍贵。就全省而言,在省委、省政府的领导下,近年来山西在探索资源型地区发展转型的途径上,已经围绕产业结构优化、新型替代产业发展、煤炭行业整合等进行了积极探索,这些探索既为产业优化升级积累了经验,也为体制改革创新进行了试点,在总结这些经验的基础上,怎样进一步解放思想,怎样进一步深化改革,怎样进一步促进发展,是对全省思想解放程度与水平的一次检验,是对全省上下奋力争先勇气与能力的一次考验。只有在实践的验证中经受住了检验和考验,才能说做好了资源型地区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这篇大文章。
再次,强化政策支撑,在实现体制机制创新的过程中,为资源型地区综合配套改革试验提供有效支持。资源型地区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的政策,一方面使保障试验区建设顺利推进的政策措施进一步得到明确,比如继续实施和完善煤炭工业可持续发展试点政策;加快财税体制改革,引导社会资
金参与资源型经济转型发展,积极推进煤炭行业资源税从价征收试点工作,按照国家统一部署开征环境保护税;进一步完善采矿权市场和资源有偿使用机制,建立与资源利用水平和生态环境治理挂钩的浮动费率机制;创新金融体制,加快推进区域金融综合配套改革;实行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政策和创新扩大开放体制机制等。更好地贯彻、利用好这些政策,能够使近年来山西推进资源型地区转型发展的成功经验获得进一步扩大,同时也能够为资源型地区综合配套改革试验不断取得新的经验。另一方面,国家设立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重要的原因是要培育制度创新的 ‚增长极‛,借此推动区域乃至全国经济社会的全面协调与可持续发展。由此而言,山西在资源型地区综合配套改革的试验中,必然会提出大量现有制度、政策没有或不可能涉及的问题与矛盾,需要在实践中研究、探索和解决,并在分析研究新情况新问题和大胆进行新尝试新创造的过程中,实现制度和政策创新。这就要求我们在推进资源型地区综合配套改革的试验中,必须致力于经济社会发展的制度创新,着眼于培育体制机制的制度创新 ‚高地‛,努力像当年深圳等经济特区为全国经济体制改革提供 ‚样本‛一样,创造出既服务于山西经济社会发展,更具有对其他区域起到辐射、扩散作用,特别是通过体制机制创新的示范和传导,促进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成功经验。
历史进程重在起步,在 ‚十二五‛发展开局之年的实践中,必须迈好资源型地区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建设的第一步。2011年,是 ‚十二五‛规划的开局之年,也是山西获批国家级资源型地区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的第一年。起步之年的工作怎么样,谋划中的宏篇巨作有一个什么样的开头,对以后的深入影响重大。因而,无论从思想认识、实践探索上,还是从先行先试、制度创新上,开局之年都应当有一个好的开端,这样才能为今后的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保证资源型地区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建设这篇大文章做得有声有色,不辜负国家对山西寄予的厚望。
高建生(作者为中共山西省委党校副校长、教授)
第二篇:做好项目建设这篇大文章
做好项目建设这篇大文章
落实科学发展观首先要发展,构建和谐社会前提是发展,解决天门经济社会生活的一切问题靠发展。项目是发展的载体,项目建设贯穿于经济社会发展的方方面面,实现市委、市政府确定的工作目标,都要靠项目来体现,没有项目建设,一切目标都是无本之木、无源之水。落实科学发展观,谋求经济跨越发展,要求我们把项目建设作为检验工作的重要标准,做到“五个善于”。
一、善于“高屋建瓴”谋划规划
没有项目的规划,是空中楼阁、纸上谈兵;没有规划的项目,缺乏系统性、科学性。调研出思路,思路出规划,规划出项目。市委、市政府提出了“推进二次创业,实现天门跨越发展”的战略构想,将天门定位为武汉城市圈以纺织服装、医药、化工、机械电子、食品加工为主的现代制造业配套基地,农副产品加工基地,休闲农业度假基地,汉江下游重要的水运枢纽和江汉平原综合性区域物流中心的发展思路。需要我们站在全局的高度,深入研究国家宏观政策和省支持重点,围绕我市经济社会发展中的焦点、热点、难点问题,围绕“两型社会”建设,高起点、全方位谋划具有全局性、战略性的发展规划,不断充实和丰富思路,使规划与天门实际对接,具有可行性;与国家和省规划对接,具有承接
性;与天门未来发展对接,具有战略性和可延续性。诠释“思想有多远,我们就能走多远”的内涵。
二、善于“无中生有”策划项目
项目从策划中来。需要我们冲破思维定势,多角度、多层面进行探索和开发,做到“人无我有、人有我特、人特我新”,项目策划就是要从“无” 中生“有”,从“小”中做“大”。围绕小项目、小企业、小产品进行大策划、大包装、大整合,策划出一批大项目;策划项目就是要“变废为宝”,用发展循环经济的理念,把看似无用的东西进行再利用,策划成新的好项目,不局限于现有的产业和基础。一是依托规划策划项目。“实现天门跨越发展”要以项目作为载体,武汉城市圈现代制造业配套基地需要项目作为支撑,统筹城乡发展规划以及各项专业规划都需要通过项目来实现;二是依托资源优势策划项目。天门是农业大市,是全国优质油菜生产基地,湖北省最大的瘦肉型猪生产基地,江汉平原最大的淡水产品养殖基地,要实现农业资源向工业优势转变,成为武汉城市圈农副产品加工基地、休闲农业度假基地,需要围绕资源禀赋策划项目,通过项目的实施,发展壮大农业产业化龙头加工企业;三是放大比较优势策划项目。我市水泵、医药、纺织机械、轮毂等产业经历了起步、发展、提高三个阶段,具有较强的市场竞争能力,但与行业的裂变、整合、发展的速度与其自身的发展潜力相比还不相称,与大企业的标准相比还有较大差距,必须用发展的眼光加强项目策划,实现企业和产业的跨越式发展。
三、善于“贪大求洋”包装项目
俗话说“三分长相, 七分打扮”。资源再好, 不转化为项目也没用;项目再好, 不包装也无法融资。通过小项目折射大内容,带来大发展,创造大效益。无论是政府进行招商引资,还是企业融资, 争取投资,对项目的包装 , 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张家界黄龙洞开发初期,投资者将洞内一石柱上升到“镇洞之宝”的角度,投保一个亿,并进行广泛的新闻炒作,产生了巨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包装项目一是要选准“兴奋点”。在招商引资进入白热化的攻坚阶段时,客商的投资需求、投资意愿、投资方向是项目包装的重点, 有针对性地包装项目, 将会更大的激发客商的投资热情;二是要找准“对接点”。当前,国家出台了进一步扩大内需、促进经济增长的一系列措施,含金量很高,为我们争取项目、争取资金提供了千载难逢的机遇,顺着国家产业政策和扩大内需的投资导向,挖掘包装一批符合国家产业政策和扶持方向的重大项目,增强项目的竞争力,将会争取更多项目纳入国家和省规划,获取更多的项目和资金;三是要打造“亮点”。“两型社会”建设是一块金字招牌,省政府将从今年起,对
武汉城市圈安排的预算资金,实行资金打包,每年集中3亿元,采取竞争方式公开招标,支持圈内九市的重大项目建设,武汉城市圈各市形成了激烈的竞争态势,我们要按照市委、市政府确定的推进城乡统筹体制机制、“两型”产业发展体制机制、土地管理体制机制、投融资体制机制四大专项改革的重点内容,并配套实施以“两型”产业为主导的产业支撑工程、以“一镇十村”为重点的城乡统筹工程、以交通物流为接点的一体化建设工程、以“一河两湖”为核心的水环境治理工程、以生态文明建设为抓手的环境保护工程等五大示范工程包装项目,提升项目的品质,打造“两型社会”建设的亮点,实现突破和创新。
四、善于“市场运作”建设项目
当前,用地紧、融资难已成为制约我市项目建设的重要瓶颈,我们必须用创新的思路和办法切实加以解决。以市场化方式运作项目是解决这些问题的最好办法。一是要重视和发挥社会各方面的作用,形成政府带动、条块联动、企业主动、社会推动、全民参与的强大合力。二是要创新项目运作机制,集中精力抓好基础性、公益性和事关经济发展全局的重大项目,对一般性项目,坚持走市场化运作的路子。三是要创新项目建设投资融资机制,大力推进全民创业,积极启动民间投资,进一步放开投融资领域,制定优惠政策,以资
源和市场换资金,形成多渠道、多元化的项目建设投入机制,引导鼓励社会及民间资本投资公建设施项目和社会事业项目。四是要加大盘活土地存量的力度,全力提高土地利用率。
五、善于“拓宽思路”筹措资金
资金是项目的“命脉”,没有足够的资金,再好的项目也无从下手。据初步测算,今年仅我市确定的重点项目工程的总投资就将达60亿元以上,靠市内自筹难以解决。要解放思想,开动脑筋,采取“多个一点”的办法广泛筹集资金。一是“两眼向上”争一点。要抓住扩大内需、产业振兴、“两型社会”建设等多个产业扶持政策叠加的契机,积极跑省跑京,加强汇报衔接,动用所有人脉资源,调动各种积极因素,千方百计争取最大的份额。二是“两眼向前”贷一点。积极向金融部门推介优质项目,争取贷款支持,充分发挥投资集团、工业园区融资平台的作用,促进金融机构扩大信贷规模,实现银企双赢、产融互动,完善贷款担保体系,通过担保资本的“倍数放大效应”,增强“造血”功能,缓解资金压力。三是“两眼向外”引一点。千方百计用政策换项目、项目换资金,吸引外来资金涌入天门。四是“两眼向内”筹一点。我市民间资本十分丰富,2008年末全市城乡居民储蓄存款余额已高达124亿元,投资潜力巨大,积极发展BT、BOT、TO
T项目融资、发行债券、转让经营权等多种投融资方式,扩大利用民间资本的规模,解决项目资金问题。
第三篇:做好政府改革这篇大文章
做好政府改革这篇大文章
更多释放市场活力 更好服务人民群众
新华网北京11月1日电 地方政府职能转变和机构改革工作电视电话会议11月1日在北京召开。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总理、中央编制委员会主任李克强发表讲话。他强调,要全面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二中全会精神,做好政府改革这篇大文章。中央政府改革是上篇,地方政府改革是下篇,要整体构思,通盘考虑,上下贯通,把整篇文章做好,更多释放市场活力,更好服务人民群众。
李克强说,地方政府职能转变和机构改革是行政体制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有助于进一步理顺政府与市场、政府与社会、中央与地方的关系,保证中央政令畅通,发挥好中央和地方两个积极性,促进政府高效协调运转。对于激发市场和社会创造力、推动经济转型升级,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李克强指出,新一届国务院组成后,面对错综复杂的国内外经济形势和经济下行压力,我们把转变职能作为第一件大事,紧紧抓住不放。目前已取消下放334项行政审批等事项,简政放权成为深化改革的“马前卒”和宏观调控的“当头炮”,成效不断显现。今年以来全国各类企业登记数比去年同期增长25%,其中民营个体企业增长37%,带动了民间投资以23%左右的速度增长,社会投资和创业热情迸发,经济出现稳中向好。加快改革与调整结构叠加的效果,超出人们预期。
李克强要求,地方政府职能转变要重点抓好“接、放、管”。接,就是接好中央下放的审批事项。中央明令取消的,要不折不扣地放给市场、社会,不得截留。放,就是把地方本级该放的权力切实放下去、放到位,特别是对不符合法律规定、利用“红头文件”设定的管理、收费、罚款项目应一律取消,决不能打“小算盘”、搞“小九九”,防止“上动下不动、头转身不转”。管,就是把该管的管起来、管到位。在减少事前审批的同时,加强事中事后监管,规范监管行为,克服随意性,着力构建统一开放、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让创业“火”起来。对假冒伪劣、坑蒙拐骗尤其是损害人民生命健康的食品安全等领域违法违规行为,要严惩不贷。建立健全“黑名单”制度,让违法者付出承受不起的代价。要加强保障民生的基本公共服务,保住基本、补上短板、兜好底线,促进社会公正。
李克强指出,地方机构改革要着力搞好“控、调、改”。控,就是严控地方政府机构编制总量,确保财政供养人员只减不增。调,就是调整优化机构编制结构,重点强基层、强一线,转变“头大腿细”现象。改,就是通过深化改革,挖掘机构编制潜力,满足事业发展需要。中央各部门不得以任何形式干预地方政府机构设置和编制调整。
李克强说,政府职能转变和机构改革是一场自我革命,要民意为先、舍利为公,有敢啃“硬骨头”的勇气,义无反顾、一抓到底。同时,防止出现“一放就乱、一管就死”的怪圈。他最后强调,要加强基层政府的改革和建设,提高服务管理能力,关心基层干部,为他们的生活和工作提供切实保障,特别是不能拖欠工资。
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中央编制委员会副主任刘云山主持会议,赵乐际、栗战书、杨晶出席会议。中央编办和广东、上海、吉林三省市政府主要负责人在会上发言。
第四篇:做好农村改革“放活”这篇大文章
做好农村改革“放活”这篇大文章
韩 俊
2013-3-20 5:38:16来源:《 人民日报 》(2013年03月20日 07 版)解决“三农”问题,破除城乡二元结构,现在已经到了攻坚克难阶段。我们要按照党的十八大提出的推动城乡发展一体化的要求,贯彻落实今年中央一号文件的决策部署,巩固“少取”成果,加大“多予”力度,尤其是做好“放活”这篇大文章,扎扎实实地把农村改革和制度创新推向前进。
依法保障农民的土地财产权
土地是农民谋生的主要手段,也是农民进行投资、积累财富以及实现财富代际转移的主要载体。土地承包经营权、宅基地使用权,是法律赋予农民的财产权利。近年来,随着城镇化进程加快,侵犯农民土地权益的现象有加重趋势。农民权益易被侵犯,根本原因是我国土地制度与管理体制改革不到位,核心是在农民土地权益保护方面仍存在制度缺失。这主要表现在:除了土地承包经营权权能不完善外,征地范围过宽,对农民的补偿偏低,失地农民的长远生计缺乏保障;关于农民宅基地权益的法律法规不健全;集体土地所有权残缺不全,城市土地属于国有,农村土地属于农民集体所有,同样一块土地,由于所有制不同,在权利设置和利益分配上存在巨大差距,这种土地权利的二元格局导致集体和农民难以分享土地长期增值收益。在现行征地制度下,土地收益分配明显向城市和非农部门倾斜。
依法保障农民的土地财产权,需要抓紧做好农村土地制度改革的三项工作。一是在全国范围开展农村承包土地和宅基地确权登记,在确权的基础上,为农民颁发具有明确法律效力的土地承包经营权证书和宅基地使用权证书,真正给农民吃下长效“定心丸”。二是尽快修改土地管理法,落实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关于“现有土地承包关系要保持稳定并长久不变”、“完善土地承包经营权权能”等各项政策。明确农户土地承包经营权“长久不变”的期限,并赋予农民对承包土地更加充分而有保障的占有、使用、收益和处置权利。开展土地承包经营权抵押试点,建立风险防范机制。三是加快征地制度改革,实行对失地农民土地财产权的公平补偿,鼓励地方政府对失地农民采取集体留用地、物业置换、提高补偿标准等办法,提高农民在土地增值收益中的分配比例。
创新农业生产经营体制
以家庭承包经营为基础、统分结合的双层经营体制,是党的农村政策的基石。在稳定农村基本经营制度的基础上,把家庭分散经营的优势与统一经营和服务的优势结合起来,形成有活力的农业生产经营体制,是走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必须解决好的一个根本问题。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培育新型经营主体,构建新型农业经营体系。这两个“新”,是对做好农业农村工作提出的新要求。创新农业生产经营体制,必须坚持把“以农民为主体,为农民服务”作为基本方向,稳定而不折腾,完善而不跑偏。
那么,创新农业经营体制要抓什么呢?一是扶持一家一户的农民发展专业化、规模化、集约化生产。随着工业化、城镇化的推进,农村劳动力持续向外转移,土地不断向种田能手集中,土地经营规模逐步扩大,这是我国农业现代化的必然趋势。应扶持联户经营、专业大户、家庭农场等新型经营主体,发展适度土地规模经营。在我国人多地少的特殊国情下,应充分认识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的长期性,不能把土地流转的多少、流转的快慢、经营规模的大小作为衡量农村工作成绩的标准。必须坚持“依法、自愿、有偿”的原则,充分尊重农民的意愿和主体地位,防止用行政手段推动土地规模经营,损害农民的土地承包权益。从我国人多地少、小规模经营的实际出发,改造传统农业的现实途径是大力提高家庭经营的专业化、集约化水平。应加大先进农业科技和生产手段的推广应用,扶持发展专业大户、专业村、专业乡。二是大力发展农民的专业合作和股份合作。面对千变万化的市场,分散的农民没有议价能力,处于弱势地位。这就需要把依法规范和加快发展新型农民合作组织作为创新农业生产经营体制的战略举措,切实按照“服务农民、进退自由、权利平等、管理民主”的要求,培育一大批运作规范、对农民带动示范作用强的合作社,以充分发挥其在组织农民、落实政策、对接市场等方面的作用。三是发展多元化的社会服务体系。各种农业社会化服务组织、龙头企业、联结农户的农业产业化经营组织、农村经纪人等,是新的农业经营主体和统一服务主体,应充分发挥其在为农服务、引领农民进入市场方面的重要作用。
保障农民平等获得金融服务权利
过去10年,我国农村金融改革取得很大进展,特别是农村信用社改革取得明显成效,但农村金融改革总体上仍显得滞后。这突出表现在:正规金融机构在为农服务方面发挥的作用还不够;农村政策金融功能不健全;农业保险覆盖面低;农村信用担保体系建设刚起步,农村信用环境不理想。
建立现代农村金融制度必须明确,农村金融具有不同于城市金融的特点,不能把发展城市金融的办法简单移植到农村。农村金融机构面对的是分散的小规模农户和大量的农村中小企业,它们对金融的需求一般具有期限短、频率高、数额小等特点,金融机构对其服务的交易成本比较高。农村信贷市场信息不对称现象,相对于城市工商业贷款而言更为突出。城市工商业贷款中使用的传统意义上的抵押品,在农村严重缺乏。农业经营受自然和市场影响具有高风险性,因而农村金融机构运作存在高风险。
改善农村金融服务,应着重解决好以下几个问题:一是提高正规金融机构在农村的覆盖率;二是强化政策性金融的作用;三是重视发挥农村新型合作金融的作用;四是重视微型金融的独特作用。应放宽农村金融机构准入政策,重点引导各类资本设立新型农村金融机构,主要为个体工商户、小型加工运销户、各类微型企业、规模种植养殖户、农村经纪人、贫困人口等提供微型金融服务。此外,应加快建立政策性农业保险制度和多元化农村信贷担保体系。
有序推进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
我国“三农”问题突出,城乡居民收入差距持续扩大,根本原因在于农村人口多、农民转移不彻底、农业劳动生产率水平低。在目前的城乡二元体制下,进城农民工没有市民身份,不能与城市居民享受同等待遇,不能在城市安居乐业。这种不彻底的农业人口转移方式,起不到减少农民、使土地向务农劳动力稳定流转集中的作用。只有推进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减少农民、增加市民,从根本上改善城乡资源配置,才能扩大农业经营规模和农产品市场规模,才能为发展现代农业、持续增加农民收入创造条件。不仅如此,农民工市民化将创造巨大的投资和消费需求,为我国经济持续健康发展提供长期动力。调查显示,目前愿意在城镇定居的农民工高达91.2%,年龄越小的农民工越不愿意回农村,只有7.7%的新生代农民工愿意回农村定居。这意味着以新生代为主的农民工留在城镇已成为摆在我们面前的紧迫课题。随着我国城镇化进程的加快,推进农民工市民化是大势所趋。
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应积极有序推进。一是落户转市民沉淀一批。加快改革户籍制度,合理设置落户条件,把符合条件的流动人口逐步转为流入地居民。引导农业转移人口向适宜开发的区域集聚,鼓励资源环境承载能力较强、产业集聚和经济条件较好的城镇化地区吸纳更多人口。二是常住均服务稳定一批。以加快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为核心消除差别待遇,推动流动人口共享发展成果。对暂不符合落户条件或没有落户意愿又有常住需求的流动人口,根据权利和义务对等原则,梯度赋权,逐步使他们在流入地居住期间享受与户籍居民同等的基本公共服务和社会权益。三是就近促转移消化一批。通过加快产业结构调整和实施主体功能区战略,特别是大力发展县域经济和加强农产品主产区建设,就近消化一批农村富余劳动力。四是留乡创新业吸附一批。以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为重点,进一步加大公共资源投入向农村倾斜力度,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支持流动人口返乡就业创业,培养新型农民,让留乡人口安居乐业。
(作者为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副主任)
第五篇:努力做好土地储备这篇大文章
努力做好土地储备这篇大文章
目前,县委、县政府提出未来三年,我县将围绕建设“三都文化地、千年磁州窑、生态荷花城、都市休闲港”,深入实施“对接大城区”发展战略,着力推动城市环境质量、聚集能力、承载能力、居住条件、风貌特色、管理服务六个“上水平”,打造北中原都市区富饶、秀美、幸福的新磁县。如何实现这一宏伟目标任务,大力保障新一轮城市建设用地需求,经营好城市用地,对我们国土资源部门来讲,即是一个挑战,又是一个机遇。为迎接挑战,抢抓机遇,我们国土资源局提出了加大执法监察、土地储备、开发整理、地籍管理、耕地保护、队伍素质等六个方面亮点创新工作。尤其提出要把土地储备这项工作做大、做强、做好、做亮,为全面做好“十二五”开局之年土地经营工作打好基础,起好步。为切实做好土地储备这篇大文章,还须加强以下几方面工作。
一是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围绕县委、县政府提出的城市发展战略,树立以土地经营城市的理念,对国土资源实行资产化管理,实现土地资源的有效利用和良性发展。今年我局拟对县一中南侧面积 为676亩的土地进行收储,该地块东临中华大街,北依磁州路,区位优势非常明显,符合城市发展规划。
二是坚持“统一储备、统一供应”的原则,实现县政府对土地一级市场的完全垄断,建立规范高效的土地市场运营体系,规范管理体制,统一运作,真正做到“一个口子进水、一个池子蓄水、一个龙头放水”。
三是坚持紧扣“调控”的职能定位,把“增强政府对土地市场的宏观调控能力、促进城市土地资源合理利用”作为土地储备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促进城市土地的节约集约利用,使土地储备工作起到一个“土地银行”的作用。
四是健全组织机构,加强部门间的协作,在县政府的统一领导下,树立“城市发展一盘棋”的思想,充分调动国土、财政、规划、建设、乡(镇)政府等各部门积极性,把土地资产运营作为本地区、本部门的一项重要任务。
五是保障土地储备资金。综观我国现行土地储备融资的渠道有财政资金、银行贷款和自筹资金三种。从目前我县实际情况来看,应以财政资金拨付为主,银行贷款资金为辅。
六是坚持依法实施土地储备。首先要结合县规划部门对收储地块进行勘测定界,摸清底数,做到心中有数;其次,根据相关土地法律法规政策规定,对本地块进行科学的地价测算,确保被征地农民权益;第三,还要制定可操作性强的土地收储和出让方案,方案里做到工作步骤明确,分工到部门,责任到个人。
七是坚持实行“净地”招拍挂出让制度。通过对储备土地进行前期开发,使其变成“熟地”、“净地”,然后根据城市建设需要、市场需求和土地供应计划等,将这些“熟地”、“净地”出让,不仅使受让者的合法权益得到保障,而且可促进土地资产保值增值,增加土地收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