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做好党性教育这篇大文章(写写帮推荐)
做好党性教育这篇大文章
——访江苏省委党校常务副校长王军
文章来源:《学习时报》 [作者:晓海] 发布时间:2015-04-23
(江苏省委党校常务副校长 王军)
记者:去年12月江苏省委党校成功承办了全国党校系统第六次教学改革研讨会。近年来,江苏党校围绕如何进一步增强党性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问题,作了许多新的探索和尝试,请您简要介绍一下。
王军:江苏省委党校认真贯彻落实全国党校系统第六次教学改革研讨会精神,坚持把党性教育作为教学改革的重头戏,不断探索党性教育针对性实效性的有效实现形式,努力做好党性教育这篇大文章。在对党性教育这篇文章的谋篇布局上,我们努力做到“五个坚持”:一是坚持把理论教育作为基础工程,筑牢党性教育的思想基石;二是坚持把实境课堂作为重要平台,提升党性教育的吸引力和感染力;三是坚持把党性分析作为关键环节,激发学员加强党性修养的内生动力;四是坚持把校园文化作为重要载体,营造党性教育的浓厚氛围;五是坚持把制度机制建设作为根本要求,强化党性教育的制度保障。
记者:请您介绍一下江苏党校把理论教育作为基础工程,注重寓党性教育于理论教学和理论武装之中的具体做法。
王军:我们始终坚持把马克思主义作为党性教育的重要内容,注重从源头上解决学员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问题,通过深化理论武装补精神之钙、固思想之源。主要表现为“四个结合”:一是把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的教学与党性教育结合起来。加大马列经典著作导读的分量,寓党性教育于理论学习之中。通过开展学员“读书周”活动、“读经典、学原著”活动,把理论学习的氛围搞得浓浓的。二是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特别是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的教学与党性教育结合起来。加强对党的十八大、十八届三中、四中全会和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的专题研究,加强对“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的深入研究,加强对总书记寄予江苏“五个迈上新台阶”要求的应用对策研究,开发系列新教学专题。组织编写《十八大精神学习读本》《总书记系列讲话学习读本》等教材,推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及时进课堂、进教材、进学员头脑。三是把党史国史教
学与党性教育结合起来。充分发挥党史党建学科优势,开设《中国共产党的奋斗历程与基本经验》等教学专题,举办“党史国史讲坛”;发挥江苏红色教育资源优势,把资源优势转化为教育优势,引导学员认真学习党史国史,了解党情国情。四是把党性教育与师资队伍建设结合起来。在校内启动马克思主义理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教学名师培养工程,开展“十佳教师”评选活动,努力造就一批教学名师。今年要在全省党校系统启动“三个一批”人才培养工程,推荐选拔一批教学科研新秀培养对象、一批教学名师培养对象、一批青年社科英才培养对象。
记者:江苏党校向来注重党性教育路径载体的探索和方式方法的创新,特别是在打造实境课堂方面富有成效,请您谈谈这方面的经验体会。
王军:党性教育能否触动思想、洗涤心智,震撼心灵、触及灵魂,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教育的内容方法是否能够吸引人感染人。我们充分挖掘省内外两种教育资源,打造校内外两个课堂,积极探索实境课堂教学新模式,提升党性教育的吸引力和感染力。一是精心设计教学线路,打造四大现场教学板块。本着立足省内、围绕教学、校地结合、共同开发的原则,重点打造红色资源教育、“两个率先”先导教育、科学发展示范教育、生态文明与传统文化教育等四大板块,精心构建十多条各具特色、重点突出的现场教学线路。二是依托校内主题教室、教育馆,打造校内“实境课堂”。围绕加强干部党性教育和能力教育,建成党性教育主题教室和廉洁从政主题教育馆,同时,应急管理实训室、媒体沟通实训室,系列主题教室和展馆的落成使用,为推动主体班教学改革创新增添了新动力,也为整个省级机关的党员教育和党日活动拓展了新空间。加大系列配套专题的挖掘开发,努力实现主题教室功能最大化。以“微电影”形式拍摄信仰的力量等党性教育专题片,进一步拓展党性教育空间。三是拓展现场教学基地,打造校外“实境课堂”。围绕理想信念、群众路线、公仆意识、革命传统等教育主题,开辟周恩来纪念馆、南京雨花台烈士陵园等省内党性教育现场教学基地,同时积极开拓山东临沂等省外教育基地,大力推进现场实境式教学,打造“实境—情境—心境”相结合的党性教育教学过程。
记者:党性分析是加强党性教育的重要内容,但往往给人感觉流于形式、比较空洞,你们是怎样提高党性分析实效的?
王军:把党性分析作为提高党性教育针对性实效性的关键环节,激发学员加强党性修养的思想自觉和行动自觉。一是认真制定党性锻炼计
划。学校规定学员一入学,依据《学员党性锻炼规定》,结合个人思想实际,认真制定个人党性锻炼计划。学习培训结束时对照个人计划,检查回顾执行落实情况,由学员党小组、党支部和学员处组织考核。二是精心撰写党性分析报告。要求紧密联系思想和工作实际撰写党性分析报告,重点查找党性修养和党性锻炼存在的不足和问题。敦促学员真正把党性分析作为一次照镜、洗澡、治病的过程,作为一次自我教育、自我革新、自我战胜的过程。三是扎实组织党性分析交流。以班级形式组织党性分析汇报交流,认真开展自我批评。要求学员处、教务处等部门加强工作协作,跟班指导,努力提高党性分析实效。
记者:江苏党校在校园文化建设方面很有特色,请介绍一下你们是怎样通过校园文化建设来推进党性教育的?
王军:我们加强校园文化建设的目的,就是为学员营造静心读书、修身养德、锤炼党性的环境氛围。一是创造廉政文化环境。加强校内电子大屏宣传板块的策划与设置,推出习近平论学习、论党校教育、论党性教育、论反腐倡廉等系列板块,让学员的思想和心灵在潜移默化中得到洗礼和净化。二是打造书香校园文化。充分利用校园校舍空间,布置名校校训、励志名言警句以及名家书画作品,设立学员阅览角,打造“书刊漂流站”,举办“世界读书日”主题书展,以多种文化形式的呈现给人以视觉的冲击和性情的陶冶。三是营造浓厚教育氛围。精心组织“周一晚讲堂”“周三报告会”,举办形势政策讲座,搭建“手机图书馆”“共产党员微信”等平台,开阔学员视野,陶冶学员情操。建设“时代
先锋”“图书馆馆藏文献”“校史展”等主题展览室,为学员知识充电、精神补钙输入正能量。
记者:江苏党校一向注重加强机制制度建设,发挥机制制度在党性教育上的保障作用,请谈谈党校的相关做法。
王军:我们按照“三从严”办学方针,注重从教与学两个方面建章立制、固化党性教育成果。在教的方面,不断完善教学三大机制。完善教学计划生成机制,从教学管理部门主导向专家组主导转变,做到以需求调研为前提、以专家论证为基础、以专题招标为路径,加大由课题向教学专题转化的探索;完善教学质量提升机制,建立完善集体备课、教学观摩、新人新课试讲等机制,推动集体备课、教学观摩向市级党校延伸,组织跨地区、省市结合的集体备课、教学观摩活动,努力提高党性教育教学质量;完善教学考评机制,改革现行党性教育教学考核方式,变单一学员评分为即时评价、综合评价、专家评价相结合的立体多元考核。成立教学研究会,加强教学改革创新研究;组建教学督导专家组,对主体班教学工作进行评估、督查和指导。在学的方面,严格执行学员管理制度规章。严格学员入学教育制度,对主体班、对外委培班等各类班次,分类实施入学教育,强化管理规定和纪律要求。强化中央“八项规定”等制度执行的刚性要求,分党性教育、学习态度、廉洁自律等4个一级指标27个二级指标对学员进行量化考核。充分用好读书活动、学员论坛、专题调研等平台,鼓励以班级、小组为团队开展灵活多样的学习交流活动;打破分班管理、班际为界的管理模式,积极开展跨班交流、竞赛活动。
第二篇:关键是做好“放活”这篇文章
关键是做好“放活”这篇文章
中央“1号文件”提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做好农民增收工作要坚持“多予、少取、放活”的方针,这是一个重大战略部署,也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在农业和农村工作中的具体体现。我认为,在认真严格地落实“多予、少取”的同时,关键是用心着力地做好“放活”的文章。
首先,要理解和把握“放”的内涵和要求。我认为,“放活”绝不能理解为放任不管,“放”本身就是作为、就是改革,“放”计划经济条件下形成的传统工作方式、管理方式、思维方式,“放”过去统得太死的方面,改革过去计划经济体制遗留下来的传统东西。一是束缚农民增收的思维方式要放。思想上的障碍是最大的障碍。促进农民增收,必须打破传统思维模式,从计划经济的思维定势中解放出来。要树立“大农业”观念。就“三农”抓“三农”,只能使农民增收的路子越走越窄,必须跳出这一思想束缚,树立“大农业”观念,把农民增收放到国民经济发展大局中来统筹考虑。没有工业化,就没有真正意义上的农村现代化。要坚持用新型工业化的理念和手段抓“三农”,寻求从根本上解决农民增收的途径。要树立“以人为本”的观念,尊重农民的市场主体地位,把农民作为产业工人来对待,解决好农村经营主体“缺位”问题。要尊重农民的首创精神。尊重农民群众的选择和探索,对探索性实践予以理性支持而不横加限制,对探索中出现的问题帮助总结而不简单否定,最大限度地调动农民群众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二是束缚农民增收的限制性法规要放。中央“1号文件”提出“法律法规未禁止进入的基础设施、公用事业及其他行业和领域,农村个体工商户和私营企业都可以进入”。这从根本上为发展农村个体私营经济打开了“闸门”。只要符合法律法规,让农民群众什么赚钱就干什么,能干多大就干多大,能发展多快就发展多快。三是束缚农民增收的工作方式要放。目前、有些基层的党委、政府往往自觉不自觉地按计划经济条件下的惯性工作模式运作,行“长官”意志,搞强迫命令,这是制约农民自主增收的主要症结。要坚决革除这种费力不讨好的做法,坚持以市场经济的手段抓工作,从过去催耕催种催收中解脱出来,多做服务引导和示范带动的工作,把生产经营主动权交给农民。四是束缚农民增收的管理方式要放。政府要探索建立适应农村市场经济发展要求的管理新机制,把管理农村的职能转到依法行政上来,把主要精力放在抓宏观决策、抓外部环境改善和社会事业上,该管的一定要管好,不该管的坚决要放开。
其次,要明确“活”什么,“活”到什么程度。我认为,“放”是手段,“活”是目的,“活”就是活跃人们的思想,活跃一个地方的经济,最终实现农民收入有较大幅度地提高。一要让农民群众的思想“活”起来。农民群众的思想越活,创造力就会越强,农村工作就越主动。现在多数农民重农轻商、守土恋家的意识比较浓,这种思想意识的存在限制了眼界,束缚了手脚,最终制约了增收。因此,要促进农民增收,最根本的是进一步转变农民群众的思想观念,这是治本之策。二要让农民增收致富的办法“活”起来。要引导农民群众因地制宜、因时制宜发展生产、搞多种经营,宜工则工、宜商则商、宜农则农、宜种则种、宜养则养,什么赚钱就干什么。引导广大农民恋乡不守土,哪里有市场就到哪里去“闯”,一个产业没效益,就寻找新的致富产业。最终要让农村经济真正“活”起来。要多措并举,在农业、农村经济中掀起“五股”热潮。一是结构调整的热潮。在抓好粮食生产的同时,向农业的广度和深度进军,大力调整产业结构,培育特色农业,优化产业产品结构。二是产业化经营的热潮。大力发展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合作经济组织,提高农产品加工增值能力,为农民架好通向市场的桥梁。三是科技兴农的热潮。整合农业科技推广资源,加强农业科技推广工作,不断提升农业生产科技水平。四是务工经商的热潮。引导农民群众积极发展二三产业,做好增加非农收入和减少农民这两篇文章。五是支农投入的热潮。健全农业投入长效机制,破解制约农村经济发展的资金和水、电、路等瓶颈,强化发展基础版权所有
第三篇:做好政府改革这篇大文章
做好政府改革这篇大文章
更多释放市场活力 更好服务人民群众
新华网北京11月1日电 地方政府职能转变和机构改革工作电视电话会议11月1日在北京召开。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总理、中央编制委员会主任李克强发表讲话。他强调,要全面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二中全会精神,做好政府改革这篇大文章。中央政府改革是上篇,地方政府改革是下篇,要整体构思,通盘考虑,上下贯通,把整篇文章做好,更多释放市场活力,更好服务人民群众。
李克强说,地方政府职能转变和机构改革是行政体制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有助于进一步理顺政府与市场、政府与社会、中央与地方的关系,保证中央政令畅通,发挥好中央和地方两个积极性,促进政府高效协调运转。对于激发市场和社会创造力、推动经济转型升级,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李克强指出,新一届国务院组成后,面对错综复杂的国内外经济形势和经济下行压力,我们把转变职能作为第一件大事,紧紧抓住不放。目前已取消下放334项行政审批等事项,简政放权成为深化改革的“马前卒”和宏观调控的“当头炮”,成效不断显现。今年以来全国各类企业登记数比去年同期增长25%,其中民营个体企业增长37%,带动了民间投资以23%左右的速度增长,社会投资和创业热情迸发,经济出现稳中向好。加快改革与调整结构叠加的效果,超出人们预期。
李克强要求,地方政府职能转变要重点抓好“接、放、管”。接,就是接好中央下放的审批事项。中央明令取消的,要不折不扣地放给市场、社会,不得截留。放,就是把地方本级该放的权力切实放下去、放到位,特别是对不符合法律规定、利用“红头文件”设定的管理、收费、罚款项目应一律取消,决不能打“小算盘”、搞“小九九”,防止“上动下不动、头转身不转”。管,就是把该管的管起来、管到位。在减少事前审批的同时,加强事中事后监管,规范监管行为,克服随意性,着力构建统一开放、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让创业“火”起来。对假冒伪劣、坑蒙拐骗尤其是损害人民生命健康的食品安全等领域违法违规行为,要严惩不贷。建立健全“黑名单”制度,让违法者付出承受不起的代价。要加强保障民生的基本公共服务,保住基本、补上短板、兜好底线,促进社会公正。
李克强指出,地方机构改革要着力搞好“控、调、改”。控,就是严控地方政府机构编制总量,确保财政供养人员只减不增。调,就是调整优化机构编制结构,重点强基层、强一线,转变“头大腿细”现象。改,就是通过深化改革,挖掘机构编制潜力,满足事业发展需要。中央各部门不得以任何形式干预地方政府机构设置和编制调整。
李克强说,政府职能转变和机构改革是一场自我革命,要民意为先、舍利为公,有敢啃“硬骨头”的勇气,义无反顾、一抓到底。同时,防止出现“一放就乱、一管就死”的怪圈。他最后强调,要加强基层政府的改革和建设,提高服务管理能力,关心基层干部,为他们的生活和工作提供切实保障,特别是不能拖欠工资。
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中央编制委员会副主任刘云山主持会议,赵乐际、栗战书、杨晶出席会议。中央编办和广东、上海、吉林三省市政府主要负责人在会上发言。
第四篇:做好项目建设这篇大文章
做好项目建设这篇大文章
落实科学发展观首先要发展,构建和谐社会前提是发展,解决天门经济社会生活的一切问题靠发展。项目是发展的载体,项目建设贯穿于经济社会发展的方方面面,实现市委、市政府确定的工作目标,都要靠项目来体现,没有项目建设,一切目标都是无本之木、无源之水。落实科学发展观,谋求经济跨越发展,要求我们把项目建设作为检验工作的重要标准,做到“五个善于”。
一、善于“高屋建瓴”谋划规划
没有项目的规划,是空中楼阁、纸上谈兵;没有规划的项目,缺乏系统性、科学性。调研出思路,思路出规划,规划出项目。市委、市政府提出了“推进二次创业,实现天门跨越发展”的战略构想,将天门定位为武汉城市圈以纺织服装、医药、化工、机械电子、食品加工为主的现代制造业配套基地,农副产品加工基地,休闲农业度假基地,汉江下游重要的水运枢纽和江汉平原综合性区域物流中心的发展思路。需要我们站在全局的高度,深入研究国家宏观政策和省支持重点,围绕我市经济社会发展中的焦点、热点、难点问题,围绕“两型社会”建设,高起点、全方位谋划具有全局性、战略性的发展规划,不断充实和丰富思路,使规划与天门实际对接,具有可行性;与国家和省规划对接,具有承接
性;与天门未来发展对接,具有战略性和可延续性。诠释“思想有多远,我们就能走多远”的内涵。
二、善于“无中生有”策划项目
项目从策划中来。需要我们冲破思维定势,多角度、多层面进行探索和开发,做到“人无我有、人有我特、人特我新”,项目策划就是要从“无” 中生“有”,从“小”中做“大”。围绕小项目、小企业、小产品进行大策划、大包装、大整合,策划出一批大项目;策划项目就是要“变废为宝”,用发展循环经济的理念,把看似无用的东西进行再利用,策划成新的好项目,不局限于现有的产业和基础。一是依托规划策划项目。“实现天门跨越发展”要以项目作为载体,武汉城市圈现代制造业配套基地需要项目作为支撑,统筹城乡发展规划以及各项专业规划都需要通过项目来实现;二是依托资源优势策划项目。天门是农业大市,是全国优质油菜生产基地,湖北省最大的瘦肉型猪生产基地,江汉平原最大的淡水产品养殖基地,要实现农业资源向工业优势转变,成为武汉城市圈农副产品加工基地、休闲农业度假基地,需要围绕资源禀赋策划项目,通过项目的实施,发展壮大农业产业化龙头加工企业;三是放大比较优势策划项目。我市水泵、医药、纺织机械、轮毂等产业经历了起步、发展、提高三个阶段,具有较强的市场竞争能力,但与行业的裂变、整合、发展的速度与其自身的发展潜力相比还不相称,与大企业的标准相比还有较大差距,必须用发展的眼光加强项目策划,实现企业和产业的跨越式发展。
三、善于“贪大求洋”包装项目
俗话说“三分长相, 七分打扮”。资源再好, 不转化为项目也没用;项目再好, 不包装也无法融资。通过小项目折射大内容,带来大发展,创造大效益。无论是政府进行招商引资,还是企业融资, 争取投资,对项目的包装 , 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张家界黄龙洞开发初期,投资者将洞内一石柱上升到“镇洞之宝”的角度,投保一个亿,并进行广泛的新闻炒作,产生了巨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包装项目一是要选准“兴奋点”。在招商引资进入白热化的攻坚阶段时,客商的投资需求、投资意愿、投资方向是项目包装的重点, 有针对性地包装项目, 将会更大的激发客商的投资热情;二是要找准“对接点”。当前,国家出台了进一步扩大内需、促进经济增长的一系列措施,含金量很高,为我们争取项目、争取资金提供了千载难逢的机遇,顺着国家产业政策和扩大内需的投资导向,挖掘包装一批符合国家产业政策和扶持方向的重大项目,增强项目的竞争力,将会争取更多项目纳入国家和省规划,获取更多的项目和资金;三是要打造“亮点”。“两型社会”建设是一块金字招牌,省政府将从今年起,对
武汉城市圈安排的预算资金,实行资金打包,每年集中3亿元,采取竞争方式公开招标,支持圈内九市的重大项目建设,武汉城市圈各市形成了激烈的竞争态势,我们要按照市委、市政府确定的推进城乡统筹体制机制、“两型”产业发展体制机制、土地管理体制机制、投融资体制机制四大专项改革的重点内容,并配套实施以“两型”产业为主导的产业支撑工程、以“一镇十村”为重点的城乡统筹工程、以交通物流为接点的一体化建设工程、以“一河两湖”为核心的水环境治理工程、以生态文明建设为抓手的环境保护工程等五大示范工程包装项目,提升项目的品质,打造“两型社会”建设的亮点,实现突破和创新。
四、善于“市场运作”建设项目
当前,用地紧、融资难已成为制约我市项目建设的重要瓶颈,我们必须用创新的思路和办法切实加以解决。以市场化方式运作项目是解决这些问题的最好办法。一是要重视和发挥社会各方面的作用,形成政府带动、条块联动、企业主动、社会推动、全民参与的强大合力。二是要创新项目运作机制,集中精力抓好基础性、公益性和事关经济发展全局的重大项目,对一般性项目,坚持走市场化运作的路子。三是要创新项目建设投资融资机制,大力推进全民创业,积极启动民间投资,进一步放开投融资领域,制定优惠政策,以资
源和市场换资金,形成多渠道、多元化的项目建设投入机制,引导鼓励社会及民间资本投资公建设施项目和社会事业项目。四是要加大盘活土地存量的力度,全力提高土地利用率。
五、善于“拓宽思路”筹措资金
资金是项目的“命脉”,没有足够的资金,再好的项目也无从下手。据初步测算,今年仅我市确定的重点项目工程的总投资就将达60亿元以上,靠市内自筹难以解决。要解放思想,开动脑筋,采取“多个一点”的办法广泛筹集资金。一是“两眼向上”争一点。要抓住扩大内需、产业振兴、“两型社会”建设等多个产业扶持政策叠加的契机,积极跑省跑京,加强汇报衔接,动用所有人脉资源,调动各种积极因素,千方百计争取最大的份额。二是“两眼向前”贷一点。积极向金融部门推介优质项目,争取贷款支持,充分发挥投资集团、工业园区融资平台的作用,促进金融机构扩大信贷规模,实现银企双赢、产融互动,完善贷款担保体系,通过担保资本的“倍数放大效应”,增强“造血”功能,缓解资金压力。三是“两眼向外”引一点。千方百计用政策换项目、项目换资金,吸引外来资金涌入天门。四是“两眼向内”筹一点。我市民间资本十分丰富,2008年末全市城乡居民储蓄存款余额已高达124亿元,投资潜力巨大,积极发展BT、BOT、TO
T项目融资、发行债券、转让经营权等多种投融资方式,扩大利用民间资本的规模,解决项目资金问题。
第五篇:做好农村改革“放活”这篇大文章
做好农村改革“放活”这篇大文章
韩 俊
2013-3-20 5:38:16来源:《 人民日报 》(2013年03月20日 07 版)解决“三农”问题,破除城乡二元结构,现在已经到了攻坚克难阶段。我们要按照党的十八大提出的推动城乡发展一体化的要求,贯彻落实今年中央一号文件的决策部署,巩固“少取”成果,加大“多予”力度,尤其是做好“放活”这篇大文章,扎扎实实地把农村改革和制度创新推向前进。
依法保障农民的土地财产权
土地是农民谋生的主要手段,也是农民进行投资、积累财富以及实现财富代际转移的主要载体。土地承包经营权、宅基地使用权,是法律赋予农民的财产权利。近年来,随着城镇化进程加快,侵犯农民土地权益的现象有加重趋势。农民权益易被侵犯,根本原因是我国土地制度与管理体制改革不到位,核心是在农民土地权益保护方面仍存在制度缺失。这主要表现在:除了土地承包经营权权能不完善外,征地范围过宽,对农民的补偿偏低,失地农民的长远生计缺乏保障;关于农民宅基地权益的法律法规不健全;集体土地所有权残缺不全,城市土地属于国有,农村土地属于农民集体所有,同样一块土地,由于所有制不同,在权利设置和利益分配上存在巨大差距,这种土地权利的二元格局导致集体和农民难以分享土地长期增值收益。在现行征地制度下,土地收益分配明显向城市和非农部门倾斜。
依法保障农民的土地财产权,需要抓紧做好农村土地制度改革的三项工作。一是在全国范围开展农村承包土地和宅基地确权登记,在确权的基础上,为农民颁发具有明确法律效力的土地承包经营权证书和宅基地使用权证书,真正给农民吃下长效“定心丸”。二是尽快修改土地管理法,落实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关于“现有土地承包关系要保持稳定并长久不变”、“完善土地承包经营权权能”等各项政策。明确农户土地承包经营权“长久不变”的期限,并赋予农民对承包土地更加充分而有保障的占有、使用、收益和处置权利。开展土地承包经营权抵押试点,建立风险防范机制。三是加快征地制度改革,实行对失地农民土地财产权的公平补偿,鼓励地方政府对失地农民采取集体留用地、物业置换、提高补偿标准等办法,提高农民在土地增值收益中的分配比例。
创新农业生产经营体制
以家庭承包经营为基础、统分结合的双层经营体制,是党的农村政策的基石。在稳定农村基本经营制度的基础上,把家庭分散经营的优势与统一经营和服务的优势结合起来,形成有活力的农业生产经营体制,是走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必须解决好的一个根本问题。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培育新型经营主体,构建新型农业经营体系。这两个“新”,是对做好农业农村工作提出的新要求。创新农业生产经营体制,必须坚持把“以农民为主体,为农民服务”作为基本方向,稳定而不折腾,完善而不跑偏。
那么,创新农业经营体制要抓什么呢?一是扶持一家一户的农民发展专业化、规模化、集约化生产。随着工业化、城镇化的推进,农村劳动力持续向外转移,土地不断向种田能手集中,土地经营规模逐步扩大,这是我国农业现代化的必然趋势。应扶持联户经营、专业大户、家庭农场等新型经营主体,发展适度土地规模经营。在我国人多地少的特殊国情下,应充分认识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的长期性,不能把土地流转的多少、流转的快慢、经营规模的大小作为衡量农村工作成绩的标准。必须坚持“依法、自愿、有偿”的原则,充分尊重农民的意愿和主体地位,防止用行政手段推动土地规模经营,损害农民的土地承包权益。从我国人多地少、小规模经营的实际出发,改造传统农业的现实途径是大力提高家庭经营的专业化、集约化水平。应加大先进农业科技和生产手段的推广应用,扶持发展专业大户、专业村、专业乡。二是大力发展农民的专业合作和股份合作。面对千变万化的市场,分散的农民没有议价能力,处于弱势地位。这就需要把依法规范和加快发展新型农民合作组织作为创新农业生产经营体制的战略举措,切实按照“服务农民、进退自由、权利平等、管理民主”的要求,培育一大批运作规范、对农民带动示范作用强的合作社,以充分发挥其在组织农民、落实政策、对接市场等方面的作用。三是发展多元化的社会服务体系。各种农业社会化服务组织、龙头企业、联结农户的农业产业化经营组织、农村经纪人等,是新的农业经营主体和统一服务主体,应充分发挥其在为农服务、引领农民进入市场方面的重要作用。
保障农民平等获得金融服务权利
过去10年,我国农村金融改革取得很大进展,特别是农村信用社改革取得明显成效,但农村金融改革总体上仍显得滞后。这突出表现在:正规金融机构在为农服务方面发挥的作用还不够;农村政策金融功能不健全;农业保险覆盖面低;农村信用担保体系建设刚起步,农村信用环境不理想。
建立现代农村金融制度必须明确,农村金融具有不同于城市金融的特点,不能把发展城市金融的办法简单移植到农村。农村金融机构面对的是分散的小规模农户和大量的农村中小企业,它们对金融的需求一般具有期限短、频率高、数额小等特点,金融机构对其服务的交易成本比较高。农村信贷市场信息不对称现象,相对于城市工商业贷款而言更为突出。城市工商业贷款中使用的传统意义上的抵押品,在农村严重缺乏。农业经营受自然和市场影响具有高风险性,因而农村金融机构运作存在高风险。
改善农村金融服务,应着重解决好以下几个问题:一是提高正规金融机构在农村的覆盖率;二是强化政策性金融的作用;三是重视发挥农村新型合作金融的作用;四是重视微型金融的独特作用。应放宽农村金融机构准入政策,重点引导各类资本设立新型农村金融机构,主要为个体工商户、小型加工运销户、各类微型企业、规模种植养殖户、农村经纪人、贫困人口等提供微型金融服务。此外,应加快建立政策性农业保险制度和多元化农村信贷担保体系。
有序推进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
我国“三农”问题突出,城乡居民收入差距持续扩大,根本原因在于农村人口多、农民转移不彻底、农业劳动生产率水平低。在目前的城乡二元体制下,进城农民工没有市民身份,不能与城市居民享受同等待遇,不能在城市安居乐业。这种不彻底的农业人口转移方式,起不到减少农民、使土地向务农劳动力稳定流转集中的作用。只有推进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减少农民、增加市民,从根本上改善城乡资源配置,才能扩大农业经营规模和农产品市场规模,才能为发展现代农业、持续增加农民收入创造条件。不仅如此,农民工市民化将创造巨大的投资和消费需求,为我国经济持续健康发展提供长期动力。调查显示,目前愿意在城镇定居的农民工高达91.2%,年龄越小的农民工越不愿意回农村,只有7.7%的新生代农民工愿意回农村定居。这意味着以新生代为主的农民工留在城镇已成为摆在我们面前的紧迫课题。随着我国城镇化进程的加快,推进农民工市民化是大势所趋。
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应积极有序推进。一是落户转市民沉淀一批。加快改革户籍制度,合理设置落户条件,把符合条件的流动人口逐步转为流入地居民。引导农业转移人口向适宜开发的区域集聚,鼓励资源环境承载能力较强、产业集聚和经济条件较好的城镇化地区吸纳更多人口。二是常住均服务稳定一批。以加快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为核心消除差别待遇,推动流动人口共享发展成果。对暂不符合落户条件或没有落户意愿又有常住需求的流动人口,根据权利和义务对等原则,梯度赋权,逐步使他们在流入地居住期间享受与户籍居民同等的基本公共服务和社会权益。三是就近促转移消化一批。通过加快产业结构调整和实施主体功能区战略,特别是大力发展县域经济和加强农产品主产区建设,就近消化一批农村富余劳动力。四是留乡创新业吸附一批。以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为重点,进一步加大公共资源投入向农村倾斜力度,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支持流动人口返乡就业创业,培养新型农民,让留乡人口安居乐业。
(作者为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副主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