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对县政协十届五次会议第075号提案的
对县政协七届五次会议第075号提案的
答 复
周文委员:
您好!您提出的《关于在我县开展封山育林的建议》的提案,我局已收悉,感谢您对我县林业工作的关心、支持和理解。经局长办公会议研究,现就您的提案答复如下:
封山育林是培育森林资源的一种重要营林方式,对加快绿化速度,扩大森林面积,提高森林质量,促进社会经济发展发挥重要作用。
我县自1965年起大力造林消灭荒山,并开始封山育林,特别是近几年随着退耕还林、长防林等项目造林的实施,封山育林的力度进一步加强。2002年实施退耕还林工程和长防林工程至今,全县累计完成造林13.6万亩(退耕还林10.5万亩,长防林3.1万亩),封山育林建设面积共计5.2万亩,其中退耕还林封山育林1.6万亩,长防林工程封山育林3.6 万亩,主要分布在我县朱亭、龙潭、龙凤、砖桥、太湖、淦田等乡镇。
近些年来,我局在封山育林的建设上采取了一系列有效的措施。一是科学规划,实行分类经营。自2001年起全县实行分类经营以来,共启动国家级、省级生态公益林64.7 万亩,占全县林地面积的56%,对公益林我们实行了重点封育管护,充分发挥其生态防护功能;对商品林实行扩大自主经营权,搞活流通的政策,重点培育速生用材林和工业原料林。二是在重点公益林区建设护林设施,签订管护合同,层层落实管护责任。三是加大执法力度,严厉打击破坏封山育林的违法行为。仅2010年我县共查处森林火灾、乱征占用林地、乱砍滥伐等林业行政案件26起,同时,办理林业刑事案件12起,刑拘12人,起诉批捕5起5人。四是建设林业有害生物的测报防治网络,加强森林病虫害的监测和防治。五是加大森林防火宣传,建立健全森林防火制度,严控野外火源,增强火灾案件查处打击力度,切实做好森林防火工作。
通过各项措施的实施,目前我县封山育林面积不断增大,发展呈现良好态势。为了更好的建设封山育林工程,全面加快我县林业生态建设,结合您的建议,我们将进一步做好以下工作。
一、加强宣传,广泛营造管护氛围。在林区和周边张贴标语,制作宣传牌、碑,大力宣传封山育林,使广大人民群众人人皆知封山育林的规定和政策。
二、进一步加大林政执法力度,严厉打击滥砍乱伐等破坏封山育林的违法行为。
三、加强森林采伐和利用管理,坚持森林采伐限额制度,加大对采伐限额执行情况的监督检查。
四、切实做好森林防火和病虫害监测防治工作,加大宣传力度,严格控制野外火源,及时扑救,确保封山育林区不发生大的森林火灾和大范围的森林病虫害。
五、推进集体林权制度改革,真正做到山有林、林有主、责任明、利益清,充分调动广大人民群众爱林、护林、育林的积极性。
六、建议各乡镇尤其是在生态区域重要的地区,建立健全管护制度。签订管护合同,明确护林责任,严格实行护林员巡山制度,撰写巡山日志,同时坚持考评制度,考评结果与年终考核挂钩。
二0一一年五月十八日
第二篇:对政协七届五次会议41号提案答复
对政协七届五次会议 第41号提案的答复
××委员:
首先感谢您对卫生工作的关心和支持,您提出的“关于加强我市中医文化建设”的提案收悉,现将办理结果答复如下:
中医药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其孕育发展过程中不断吸取中国哲学、人文、社会科学等领域的精华,集中凝结了东方科学思维方法的精髓。中医文化“和谐为本、协调平衡、崇尚自然”的核心思想,更是我们构建和谐社会,减除浮躁短视、急功近利的重要途径。在打造历史文化名城,不断提高xx的物质文明、精神文明,促进经济社会协调发展方面,弘扬中医药文化、发展中医事业,有着不可低估和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近几年我市中医药文化建设在政府高度重视下得到了长足的发展。
一是在培育医院价值观念体系中充分体现中医药文化。市中医院深入挖掘中医药文化中“医乃仁术”、“大医精诚”等价值观念,并融合时代文化特征加以发扬光大,在思想理
念上决定“提倡什么、反对什么”,在发展战略上决定“做什么、不做什么”,在价值取向上决定“追求什么、放弃什么”,在医院精神、医院宗旨、医院理念、质量方针等方面充分体现中医药文化。
二是在完善医院行为规范体系中充分体现中医药文化。市中医院将中医药文化融入各种规章制度、工作规范以及员工手册的制订和实施过程中,从语言、举止、礼仪以及服务方式、服务流程等方面,建立并不断完善行为规范体系,形成富含中医药文化特色的服务文化和管理文化,促进服务质量和服务效率的提升。
三是在优化医院环境形象体系中充分体现中医药文化。市中医院及各乡镇卫生院从建筑风格、内部装潢、诊疗环境、形象识别等方面入手,充分利用庭院、大堂、走廊、候诊区、诊室等区域,悬挂有关中医药文化的图画和书法,放置名医雕像,来展现中医文化元素,体现古老的中医国粹等,使群众在就诊过程中既能得到中医药服务,又能感受到浓郁的中医药文化及中华传统文化氛围。
四是加强宣传教育,努力普及中医药科普知识。卫生局组织各医疗卫生机构在全市范围内开展了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中医药文化科普宣传活动。中医院举办了中医文化节,确立了中医院院徽、院歌,市医院、各乡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都设置了宣传橱窗,印发了中医药内容宣传小册子;通过在电台、电视台、报纸等传媒上开展健
康知识讲座等多种途径和载体,从中医药的基本知识、特色疗法、养生保健方法、名医名科介绍、饮食疗法、就诊指南等方面进行宣传推广,广泛传播中医药文化和科普知识,扩大了社会对中医药文化的认知度。
五是开展了中医药文化宣传进农村、进社区、进家庭活动。xx市卫生局组织了我市中医药专家到各乡镇、社区开展中医药健康知识讲座,对常见病、多发病开展中医药适宜技术推广。邀请灵台县秦剧团来我市演出了以“世界针灸鼻祖”、世界级历史文化名人皇甫谧为题材的大型历史秦腔剧《皇甫谧》,演出后观众反响热烈,得到了高度评价。
六是认真开展“中医学经典、西医学中医”活动和应用地产中药及中医药适宜技术推广工作。通过举办短期培训班、自学、集体学习等方式加强了人员培训,增强医务人员运用中医药知识的技能和水平。卫生局印发了《xx市“中医学经典、西医学中医”方案》,举办了地产中药组方应用、中医适宜技术推广、西医学中医、中医学经典等培训班13期,累计培训千余人次。
七是组织中医药专家编印了《xx市地产中药组方及适宜技术资料汇编》,大力开展应用地产中药工作。通过开展培训,各医疗卫生机构均能开展针灸、推拿、火罐、刮痧、熏蒸、穴位注射、康复理疗等多种具有中医特色的养生保健、康复医疗服务,并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八是卫生局在xx卫生信息网上开辟了中医药信息专栏,内容包括中医药管理、中医药科教、中医药文化、中医药学术交流、养生保健及中医基层动态等内容,为医务人员和社会各界深入了解我市中医药工作发展状况搭建了平台。
九是通过开展创建中医特色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和中医特色乡镇卫生院活动促进我市中医药文化建设。市卫生局制定下发《创建中医特色乡镇卫生院评估方案》和《xx市中医药特色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评审标准》,规定了城乡各医疗卫生机构开展中医药服务工作的要求,明确了乡镇卫生院实现中医门诊人次不低于总门诊人次的1/3,中药收入不低于药品总收入的1/3,中医药治疗总收入不低于业务总收入的1/3的工作目标。目前全市城乡各医疗卫生机构均建有中医科、中药房,能提供4种以上的中医药服务方法。
中医不仅是一种救死扶伤、养生延年的医术,更是我国传统文化精髓的代表。目前是我国中医药发展的最好时期,我市要把握住这一历史机遇,重视文化的重要力量和作用,加快中医药文化传承与发展,让中医文化为促进xx历史文化名城的建设,全面提高xx城市文化品位,增进城市竞争的综合实力而作出应有的贡献。
再次感谢您对卫生工作的关心和支持,希望继续对我们的工作提出宝贵的意见和建议。
第三篇:对自治区十一届政协五次会议
对自治区十一届政协五次会议 第20170381号提案的答复
海洪、蔡敢为委员:
你们在自治区政协十一届委员会第五次会议提出的《加强产学研协同创新平台搭建,促进广西科技成果产业化的建议》(第20170381号)收悉。经研究,现就有关问题答复如下。
为贯彻落实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国家修订了《促进科技成果转化法》,出台了系列配套政策和措施。广西也高度重视科技成果转化工作,自治区党委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将科技成果转化的改革工作列入了2015年、2017年的改革任务。你们提出加强产学研协同创新平台搭建的建议,符合《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深化体制机制改革加快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若干意见》(中发〔2015〕8号)、《促进科技成果转化法(修正)》和《国务院关于印发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促进科技成果转化法>若干规定的通知》(国发〔2016〕16号)的精神,也符合自治区党委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关于科技成果转化改革要求的精神,有很强的针对性和可操作性。目前,产学研协同创新平台搭建已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下一步将充分吸纳你们宝贵的意见和建议,继续加强工作力度。
一、自治区推进产学研协同创新的情况
(一)完善政策和制度,为推进产学研协同创新提供制度保障。自治区高度重视支持科技成果转化工作,2015年以来,自治区党委办公厅、自治区人民政府办公厅相继印发了《关于深化 高校和科研院所体制机制改革的实施意见》(桂办发〔2016〕42号)、《广西进一步强化企业创新主体地位实施办法》(桂政办发〔2016〕114号),自治区人民政府办公厅印发了《广西科技成果转化大行动实施方案(2015-2020年)》(桂政办发〔2015〕91号)、《关于事业单位科技成果使用处置和收益管理暂行规定》(桂政办发〔2015〕135号),自治区科技厅、财政厅出台了《广西企业购买科技成果转化后补助暂行管理办法》(桂科成字〔2016〕71号)、《关于印发加快全区技术市场发展实施方案的通知》(桂科成字〔2015〕80号)、《广西科技成果转化大行动工作方案》、《广西科技成果转化大行动任务安排指标及科技成果转化项目认定标准》等一批促进产学研合作、加快科技成果转化的配套政策和措施,进一步完善了政策环境。
以上政策措施将科技成果转化成效列入对各地市的绩效考核指标;落实了以增加知识价值为导向分配政策,推动科技成果转化三权(处置、分配、收益权)70%—99%落到实处,全面推进创新和成果转化,下放科技成果处置权和收益分配权,提高事业单位科技成果转移转化收益给予研发和转化人员的奖励比例;实行对企业购买科技成果转化、技术转移机构促成技术交易、技术市场机构进行技术合同登记等按比例给予奖励性后补助的政策,促进了各级政府部门、科研机构、企业和技术转移服务机构加强科技成果转化工作。2016年,全区实施技术交易额达到10万元以上的科技成果转化项目共320项,完成自治区人民政府下达的任务的120.3%,其中重大科技成果转化23项。促进了一批高校、科研院所和企业的科技成果落到企业,进行了科技成果转移转化,合作开展技术研发,促进了产学研协同创新。
(二)产学研合作创新平台的建设情况。
为加强产学研协同创新,推进科技与经济结合,近年来,自治区科技厅积极推进产学研协同创新平台的建设,建设了一批产学研协同创新平台。
1.开展了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试点工作。建立了以南南铝业股份有限公司牵头成立的广西铝及铝加工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以上汽通用五菱汽车股份有限公司牵头成立的广西汽车零部件产业技术创新联盟等28家联盟,建立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 向、产学研相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探索以企业作为技术创新主体,吸收大学、科研机构和社会其他技术创新要素,着重解决三方面的突出问题:一是产学研结合缺乏战略层面的持续合作;二是产学研结合组织形式松散,合作过程缺乏利益和信用保障机制;三是技术创新成果商业化渠道还不畅通。联盟这种契约型组织形式,促进产学研之间在产业技术创新层面建立具有法律约束力的合作关系,解决信用和利益保障问题;通过围绕产业技术创新链这种合作关系的建立,打通技术创新成果大规模产业化应用的渠道,实现科技与经济紧密结合;通过对优势企业、大学、科研院所的有效组合,打造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知名品牌和具有较强竞争力的,并能够引领产业技术创新的 “航空母舰”和“联合舰队”,支撑产业核心竞争力的发展。一是依托各类科技计划中产学研结合有基础的项目立项安排支持,推动联盟的形成;二是根据重点产业和战略性产业以及区域支柱产业发展需求,提出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成员共同的技术需求和重点需求,为政府制定科技创新计划重点提供意见,实现创新要素向产业技术创新联盟进行配置,积极引导产学研 各方开展技术创新。2.一批大学科技园和院士工作站的建设,为产学研协同创新提供了平台。广西建立了国家级大学科技园的桂林大学科技园1个,自治区级大学科技园的广西大学科技园、桂林电子科技大学科技园、桂林理工大学科技园。2013年以来,自治区建立了80家院士工作站,吸收91位院士进站指导,开展技术研发合作和成果转化工作,为地方培养一批人才,促进一批成果的转化。
3.高新区和农业科技园区产学研合作平台建设情况。
为科技成果转化和产学研合作提供服务平台,我厅支持各高新区建设科技企业孵化器。目前,我区38家自治区级以上科技企业孵化器有19家在高新区,科技企业孵化器有效带动了科技成果转化,为高校院所与企业的合作提供了服务。2016年,全区38家自治区级以上科技企业孵化器公投入经费7700多万元用于公共技术服务平台建设,目前在孵企业1674家,留学归来人员创办企业92家,大学生创业企业193家,开展创业培训活动1000多场,申请知识产权1709项。在南宁高新区,我们发展了3家国家级科技企业孵化器和3家自治区级科技企业孵化器以及好几家众创空间;支持广西石墨烯研究院落户南宁市高新区,支持大学生创业基地发展。支持柳州高新技术创业服务中心与上海交通大学建设上海交通大学—柳州(国家)高新区汽车先进制造技术实验室,为柳州高新区的10多家汽车零配件企业开展技术服务。支持桂林高新区、桂林电子开大学和理工大学建设国家大学科技园,方便高校科技成果转移转化。
农业科技园区积极依托科研院所、高等院校、各级农业科技推广与服务部门,创建产学研基地,夯实农业科技研发平台建设,集聚创新人才,为园区建设及县域经济和社会发展提供强有力的 科技支撑。目前园区内已建立区市级以上的工程技术研究中心6个,自治区级校企共建研发中心1个,良种繁育中心9个,初步建立起自主创新与消化引进相结合、产学研相配套、与主导产业相协调的开放型农业科技创新体系。如广西贺州农业科技园区建成国家级农作物品种区域试验站、国家现代农业花生产业技术体系贺州综合试验站、国家级花生原种扩繁基地、国家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广西创新团队(水稻)贺州综合试验站、国家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广西创新团队(大宗蔬菜)贺州综合试验站、国家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广西创新团队(西甜瓜)贺州综合试验站、广西良种培育中心等科研平台为园区提供技术支持。
4.加快推动大型科研仪器资源开放共享,为产学研合作提供研发和成果转化服务。
近年来,我区认真贯彻《国务院关于国家重大科研基础设施和大型科研仪器向社会开放的意见》(国发〔2014〕70号)精神,扎实推进《广西重大科研基础设施和大型科研仪器向社会开放实施方案》(桂政办发〔2016〕16号)各项任务落实。目前,我区已有83所高校、科研院所和企业通过自治区网络管理平台向社会开放共享科研仪器2163台套,其中50万元以上仪器869台套,20-50万元以上仪器1294台套,总价值14.5亿元。2016年开放共享仪器数量比上一增长了106%,仪器总值增长75%。
一是建立了跨部门协作机制,着力打破部门壁垒与条块分割。2016年,科技厅统筹协调各方力量,与教育厅、发改委、工信委、卫计委、国资委等13个厅局联合建立了部门分工联动、协同推进的工作机制,形成由科技行政管理部门、职能管理部门、大型仪器设施管理单位以及用户等构成的共享服务体系,保障了 绩效考核、信息报送、新购仪器联合评议等工作的有序开展。我区于2016年对提出申购的11家单位、22台单台套价值在50万元以上的大型科学仪器设备进行联合评议,有效减少了大型仪器重复购置经费约1503万元。
二是初步建成了自治区大型科研仪器共享网络管理及服务平台,盘活存量提高资源利用率。2016年,共有67家管理单位按《国务院关于国家重大科研基础设施和大型科研仪器向社会开放的意见》要求,制定了科研仪器开放共享管理制度,并通过自治区网络管理平台向国家平台上报共享制度118项。该我区向社会开放的科研仪器总有效工作机时达196万小时,年平均有效工作机时达806小时/台,年平均利用率达到53%,仪器功能利用率达到96%以上。
三是创新绩效考核机制,实施用户补贴政策,为中小企业开展科技创新提供资源共享服务。2016年,科技厅委托第三方专业机构开展绩效考核,累计奖励开放共享先进机组72台套,为科研院所、高校和中小企业提供开放共享后补助资金333万元,约有378项自治区科技计划项目通过自治区网络管理平台获得了大型仪器检测技术服务,取得相关科研成果826项,制定地方级以上标准86个,申请专利168件,培训技术人员约1.6万人次。
二、下一步计划
(一)贯彻落实全区创新驱动发展大会精神,细化和落实科技体制改革措施。
深化科研经费管理改革。2017年,重点是制定《自治区创新驱动发展专项资金管理办法(试行)》,推动修订《广西壮族自 治区促进科技成果转化条例》和《广西科学技术奖励办法》,出台落实《关于深化高校和科研院所体制机制改革的实施意见》的政策和措施,贯彻落实《广西进一步强化企业创新主体地位实施办法》,建立以企业为主体,产学研合作的创新体系,服务产业发展需求。出台《高校和科研院所实施科技成果转化报告制度的工作方案》,落实以增加知识价值为导向分配政策,推动科技成果转化三权(处置、分配、收益权)70%—99%落到实处,落实企业购买科技成果转化应用后补助政策和技术市场发展后补助政策,破除科技成果最先一公里、最后一公里问题,畅通科技成果转化渠道。
(二)集聚创新资源,加强产学研协同创新。
围绕广西千亿元产业和打造“九张创新发展名片”需求,集中科技资源,在传统特色产业等组织实施重大科技专项,围绕企业技术需求,组织开展科技联合攻关,鼓励加快成果产业化,促进以企业为主体的产学研协同创新,提高科技创新成果产出能力,加强科技与经济的结合。
(三)持续深入实施促进成果转化大行动。
2017年-2020年,组织全区实施广西科技成果转化大行动,推动各市加强与高校和科研院所的政产学研合作,强化科技成果在广西的落地转化。支持企业购买科技成果转化,落实以增加知识价值为导向分配政策,推动高校和科研院所的科技成果转化三权(处置、分配、收益权)改革,将科技成果转化收益给研发团队及转化有功人员的70%—99%奖励比例落到实处。2017年-2020年,落实企业购买科技成果转化应用后补助政策和技术市场及技术转移机构绩效奖励性后补助政策,支持和鼓励企业承接 高校和科研院所的科技成果和先进技术;继续实施科技成果转化任务的绩效考核工作,将科技成果转化列为高校和科研院所获得科研经费支持及推荐科技奖励的依据。
(四)加强产学研合作的服务工作。
支持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和企业建立科技成果转移转化机构,每年建设20家自治区级技术转移示范机构,建设和完善广西网上技术交易平台建设,开展技术交易的线上线下对接活动,支持技术转移服务体系建设。加强大型仪器共用协作网建设,为产学研合作提供研发和成果转化技术服务。
(五)完善产学研合作平台建设。
一是鼓励企业牵头联合高校、科研院所共同设立研发机构、技术转移机构、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联合开展科技攻关、成果转化等科技创新活动。二是打造高水平创新研发平台。有计划、有重点地遴选一批有潜力的自治区重点实验室、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临床医学研究中心等自治区科技创新基地以及院士工作站,给予必要的经费支持,积极培育争创国家重点实验室、国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国家临床医学研究中心等国家级科技创新基地给予必要的经费支持,培育出一批国家重点实验室、国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国家临床医学研究中心等国家级科技创新基地,开展产学研联合攻关,为我区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提供高水平创新平台载体支撑。2017年认定24家院士工作站。三是加强高新区、农业科技园区、大学科技园等科技创新基地建设,强化园区内研发平台、孵化器、成果转化基地、科技服务平台等产学研合作平台的建设。加快科技管理部门的职能转变。
(六)加大财政科技投入,建立多层次融资渠道。2017年-2020年,在保持科技投入经费稳定增长的基础上,设立创新驱动发展专项资金,2017-2020年规模为50亿元,主要支持关系广西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科学研究、重大科技攻关、重大新产品开发和国家级、自治区级创新平台等建设。2017年自治区本级财政共安排20.15亿元(含创新专项资金12亿元、科技计划经费8.15亿元)用于科技创新。积极筹建自治区科技创新发展基金,推进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共建NSFC-广西联合基金。
关于自治区政府投资引导基金发起或配合发起设立广西成果产业化投资基金问题。目前,广西政府投资引导基金正积极参与设立涵盖科技成果转化在内的电子信息、生物医药、先进制造和大健康等自治区确定的重点产业、重点项目各类投资基金,并按照市场化运作原则,通过与国内外优秀投资机构合作,撬动各类社会资本支持科技成果转化。鉴于中试基地是科技成果转化的中间环节,不直接产生经济效益,根据广西政府投资引导基金“企业为主、市场运作”的原则,社会资本、金融机构及有关企业共同出资设立该基金的意愿不大。今后,将加强探索试行创新产品与服务远期约定政府购买制度,探索开展创新券补助政策试点工作。
关于税收优惠政策问题。国家对经技术合同登记的技术转让实行免增值税政策,对技术开发和技术咨询及技术服务实行减免所得税,这些税收优惠政策为科技成果转化,产学研合作提供了政策保证。今后,我厅将加强宣传,激发企事业单位及个人的积极性,促进产学研合作与成果转化工作的开展。
感谢你们对科技工作的重视和支持!
2017年4月28日
第四篇:对自治区政协十一届五次会议
对自治区政协十一届五次会议 第20170285号提案的答复
自治区工商联:
贵单位在自治区政协第十一届委员会第五次会议提出的《关于推动广西高校、科研院所与企业开展产学研合作的提案》(团体提案20170285号)收悉。经研究,结合我厅职能答复如下。
为贯彻落实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国家修订了《促进科技成果转化法》,出台了系列的配套政策和措施。广西也高度重视科技成果转化工作,自治区党委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将科技成果转化的改革工作列入了2015年、2017年的改革任务。此提案的提出,符合《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深化体制机制改革加快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若干意见》(中发〔2015〕8号)、《促进科技成果转化法(修正)》和《国务院关于印发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促进科技成果转化法>若干规定的通知》(国发〔2016〕16号)的精神,也符合自治区党委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关于科技成果转化改革要求的精神,建议具有很强的针对性和可操作性。此项工作目前已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下一步将进一步吸纳你们的宝贵意见和建议,继续推动广西高校、科研院所与企业开展产学研合作。
一、自治区推进产学研协同创新的情况
(一)完善政策和制度,为推进产学研协同创新提供制度保障。
第五篇:对区政协六届五次会议第十三号提案的答复
对区政协六届五次会议第十三号提案的答复
肖忠善委员、刘银增委员:
您提出的《关于加强东北庄杂技博物馆配套建设的提案》(2011年区政协建议第十三号)的建议收悉。首先非常感谢您提出的宝贵意见和建议,这将促使我区东北庄杂技文化旅游园区今后的工作有延伸发展。经研究,对您关切的博物馆配套建设的问题现答复如下:
东北庄杂技博物馆的建设是整个东北庄杂技文化旅游建设项目的重要组成部分,如何建设利用好这项工程关系到整个项目的成败。勤劳朴实的东北庄人用自己的辛勤汗水为中国乃至世界杂技事业的发展做出了贡献,东北庄也因此被称为“中国杂技之乡”。他们在几千年的杂技历史发展中创造了光辉灿烂的杂技文化,但是由于自然原因,加之人们对杂技史料的珍贵性和文物价值认识不足造成杂技史料大量遗失,部分杂技绝活失传,相当数量的杂技文物丢失和破坏,杂技文物的保护成为当务之急,这也是杂技艺术研究的需要。东北庄搞好杂技文物陈列、修复、保管等工作困难很大,仍有大量杂技文物散落民间。因此该提案提出的对杂技博物馆提前进行杂技文物、乡土民俗文物征集,以在东北庄杂技博物馆建成使用之时,充实完善馆藏内容,成为东北庄杂技观光旅游的一大亮点。杂技文物、乡土民俗文物见证了杂技文化的发展历史,是我们继承和发扬优秀杂技旅游文化的重要教 1
材,所以征集杂技文物、乡土民俗文物非常重要。
我们组织召开了有关职能部门协商会议,成立了由东北庄杂技文化旅游园区管委会、区文广旅局共8名同志组成的文物收集领导小组。对于文物的征集问题进行了专门研究,对于这项工作做了部署安排,具体的安排如下:
一、面向民间社会进行征集杂技文物、乡土民俗文物。四月二十三日上午,文物收集组的工作人员前往东北庄村,采取有偿征集,无偿捐赠等多种手段面向民间社会征集其文物,并且通过村委会的喇叭宣传以及走访杂技老艺人等方式发动群众等社会各方的力量,大家都很理解收集杂技文物、乡土民俗文物这项工作,也很支持这项工作。在不到半个月的时间里工作人员共收集到20件杂技文物,其中包括转盘、马叉、单车、钱柜、坛子等用具。目前收集到当地一切与杂技有关的文献、碑刻、道具、实物共10件,这批文物等杂技博物馆建成之后,对所有的文物进行必要的整理、陈列,让原生态杂技文化展示在世人面前。
二、对于一些丢失的杂技文物,例如陶俑、壁画等,根据杂技老艺人的描述及老照片等进行仿制,大约仿制20件,这项工作我们正在进行中。
三、从相关书籍中收集了大量以杂技历史资料为主的图片。杂技艺术节期间东北庄杂技表演照片,国家、省、市、区各级领导到东北庄视察杂技发展情况照片,及近十年来搜集的的演出照片资料,共有110张,现在均被我们收集起来,成为珍贵的资料。
今后我们会定期开展杂技文物及乡土民俗文物征集工作。2008年6月,“东北庄杂技”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我国民族文化的瑰宝,是中国民间文化遗产抢救工程的对象。征集杂技文物、乡土民俗文物,对保护、发掘和传承东北庄的杂技艺术,对弘扬杂技精神,对整个濮阳杂技文化、杂技文化产业的发展,都将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
再次感谢您对我们提出的宝贵意见和建议,希望今后一如既往地关心和支持我们的工作,多提宝贵意见,以促进我们的工作进步。
濮阳市华龙区文化广电旅游局
二0一一年六月二日
领导签发:曹修光
联系单位:濮阳市华龙区文化广电旅游局
联系人:王福鹏联系电话:4491142
抄报:区政协提案委区政府督察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