持续暴雨后水产养殖病害及防控措施(精)(五篇模版)

时间:2019-05-14 08:02:04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持续暴雨后水产养殖病害及防控措施(精)》,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持续暴雨后水产养殖病害及防控措施(精)》。

第一篇:持续暴雨后水产养殖病害及防控措施(精)

持续暴雨后水产养殖病害及防控措施

一、水产养殖病害的情况

最近受台风、暴雨持续影响,易造成养殖水环境变化幅度大,易引起应激反应,鱼虾摄食差,降低了鱼虾免疫能力,特别是易造成水体分层,底部缺氧,加上各种病原随之增多,许多病害随时暴发,甚至是毁灭性的。

最近水产养殖中可能出现的病害种类有:

罗非鱼养殖中有胃肠炎病、烂鳃病和嗜水气、假单胞菌病及爱德华氏菌病;海水鱼类的养殖以车轮虫、小瓜虫、鳃指环虫等寄生虫病为主,并继发细菌性烂鳃、烂身等;对虾养殖有白斑综合征、Taura综合征、感染性肌肉坏死症病毒、传染性皮下及造血器官坏死病等病毒病;有副溶血弧菌引起的“红体症”;有红腿病、黑鳃、黄鳃、病因不明等细菌性疾病。

二、控制水产养殖病害的措施与建议

1、加强水质管理。连续阴天暴雨导致浮游微藻繁殖不好,溶解氧较低,水质容易恶化。天气转晴后,加强日常管理和巡塘,发现病鱼、死鱼及时捞出,以防止疾病传播,请及时使用底质改良剂、微生物制剂、石灰等物质改善底质和水环境。适当使用消毒剂,如强氧化剂(碘制剂、二氧化氯等),进行水体消毒,减少病源菌,使用维生素C和红糖进行泼洒,提高鱼体免疫力和抗应激能力。网箱养殖要勤换网衣,或及时除去网衣上的附着物,保持网箱水体流畅。

2、保持水体溶解氧含量在4mg/L以上,尽量使用增氧设备,搅动水体以免水体分层,造成底层缺氧和鱼虾应激反应。

3、加强鱼病防治,提倡健康养殖。尤其是台风、暴雨持续过后,防止疾病发生和流行更显得重要。水温在25℃以下,是水霉病、小瓜虫病、细菌病等病害高发期,为防止阴天暴雨后水产养殖病害爆发流行而加重渔业生产损失,一是增加鱼体免疫力和抗应激能力,添加维生素C、E和免疫多糖等物质进行投喂;二是要提高渔民综合防控技术水平,规范用药行为,杜绝使用孔雀石绿、呋喃类等违禁药物,确保水产品质量安全。

海南省水产技术推广站 2008年10月14日

第二篇:水产养殖及病害防治措施

水产养殖及病害防治措施

一、适当控食

夏天水温高,水中溶氧相对较少,过饱的饮食会增加水生动物的耗氧率而使水生动物易因缺氧死亡。同时在高温条件下,由于水生动物体质弱,摄食量本来也低于平时,而过量的投喂会造成剩余残饵污染水体而加速养殖水体的水质败坏。一般情况下,高温季节的投饲量控制在平时的60―70%,而遇闷热或雷阵雨天气,投饲量可减少到平时的40―50%。

二、保持良好水质

对养殖池塘应灌满塘水,鱼类养殖池塘水深达到1.8―2.2米,虾蟹类养殖池塘水深1―1.5米,对田改塘较浅的池塘多放养水草,以降低水温,创造适宜的水环境,使养殖品种良好生长。在晴天水温不太高的上午,每15―30天每亩用5―10公斤的生石灰化浆全池泼洒,或投放微生物水质改良剂以改善水质。

三、挑选鱼种及最佳的生长密度

1.选择优质鱼种

鱼类能够成长为健康成鱼的前提是要选择优良的鱼种。优质鱼种具有生长快、成活率高、病害少的特点。在选种时要注意鱼种的来源。提倡由自己或附近的池塘进行培育的方法。这样既能够生产自己所需的鱼种,又能在品种搭配、数量和规格上灵活选择。放鱼种时要选择晴天进行,放鱼时操作要轻柔、细心,不能将鱼体弄伤,避免鱼病的发生。

2.鱼最佳的生长密度

池塘在一定条件下所最多能饲养鱼的总重量是有限制的,即鱼栽力。因而要把握好最合理的饲养密度。若存塘鱼重量达到鱼栽力时,鱼就会停止生长并出现养殖事故,造成产量上的损失。因此在鱼类饲养时要根据池塘条件、放养品种、管理措施和水平等掌握好鱼类饲养的密度。

3.鱼食的挑选与投放时间

我国目前鱼类养殖的饵料主要有两种,分别是人工生产颗粒饲料和经施肥而培养出来的天然饵料。在进行饵料的投放时,一般对已经养过鱼的塘口,可以根据以往经验大致确定全年的饲料用量。对于初次养鱼或条件发生较大变动的养过鱼的池塘,全年饲料的用量需要通过计算来确定。

4.常见病害的主要类型

4.1 细菌性败血症对于细菌性败血症,不同地区的称呼也是不一样的,其发病原因是由温和气单胞菌、嗜水气单胞菌、河弧菌生物变种等多种革兰氏阴性杆菌感染引起的。主要分为以下几种:腹水病出血性腹水病、溶血性腹水病、淡水养殖鱼类暴发性流行病等,是鱼类病害中常见的疾病。

4.2 亚硝酸盐通过呼吸作用,亚硝酸盐经鱼的鳃丝进入血液,降低鱼的红细胞数量和血红蛋白数量,从而减弱了血液的载氧能力。导致鱼的摄食量有所减少,出现组织性缺氧,而且鳃组织出现病变而对呼吸产生严重的影响、缺乏平衡能力,这时鱼的血液为红褐色或者黑紫色,甚至于内脏器官皮膜的通透性也发生了改变,渗透条件能力降低,造成充血,其症状与出血病相似。

4.3 瓜虫病瓜虫病是一种寄生虫性原虫病,是淡水鱼类中的一种常见病害。几乎在所有的淡水鱼类养殖中都出现过瓜虫病,导致大量的鱼种、鱼苗死亡。淡水小瓜虫病多是由多子小瓜虫引起的。随着水温的变化,小瓜虫生存的时间也发生着变化,在20~25℃或者1℃时,虫体最易感染宿主鱼;而当水温在30℃以上时,虫体不能发育,所以在炎热的夏天,瓜虫病不会发生。瓜虫病的病征表现是染病鱼体表面或鳃上出现白色小点,因此瓜虫病又称为白点病。

5.病害的防治措施

只有推行健康的养殖模式,才能从根本上解决水产养殖中的病害问题,坚持“以防为主,防止结合”的原则,加强养殖生产管理,保护养殖环境。

5.1 细菌性病害的防治措施细菌性鱼病主要有出血病、烂鳃病、赤皮病、肠炎病以及细菌性败血症等,引起病变的细菌主要是水气单胞菌、黏球菌、弧菌、假单细胞菌等。当水质恶化,而且有适宜的温度调节,这些病菌通过鱼的呼吸经鳃到达鱼的体内,生成病灶。所以保证水的质量,控制好水温是完全可以避免此类鱼病的发生。

5.2 病毒性病害的防治措施水产养殖病害中最严重的类型之一是病毒性病害,这是导致鱼类死亡的最主要原因。主要的水产病有河蟹抖抖病、虾类肌肉白浊病等。主要预防措施有,首先是彻底清塘后,在将鱼放入池塘的7 d前,用精碘再进行一次消毒。这种方式对病毒性病害有很好的防治效果。其次,在发病季节到来之前,增加2次精碘的使用;如果已经发生病害,使用内服药,以防止病害的扩散。

水产养殖作为我国农业生产的最重要的组成部分,其发展不但关系着农业经济的发展,同时也对我们的生活造成了影响。而病害对于水产养殖企业、个人的影响可以说关系着生存、发展的问题。

第三篇:水产病害防控工作调查报告

xiexiebang.com县共有水面资源73万亩,其中用于水产养殖的面积逐年扩大,至2004年全县水产养殖面积近50万亩。随着养殖面积的扩大,水产养殖病害发生不断,一度时期曾给水产养殖带来极大的损失,如上世纪九十年代早期的四大家鱼暴发性出血病;1997年、1998年、1999年河蟹颤抖病暴发,都给水产业的发展带来了极大麻烦,近年来随着我县提倡生态养殖及水产病防工作的发展,水产病害造成的损失较之上世纪后期明显减少,现将我县水产病害防控工作报告如下:

一、近年水产病害发生及损失情况

近几年来,我县水产病害发生呈逐年递减趋势,2003年,全年水产病害

发生率12%,比上年减少2个百分点,造成经济损失1500万元。损失较大的品种依次为河蟹、鲫鱼、草鱼、花白鲢。主要病害为细菌性河蟹黑鳃、肠炎病、病毒性河蟹颤抖病、河蟹纤毛虫病、鱼类暴发性出血病、鱼类孢子虫病、鱼类中华蚤病、锚头蚤病、指环虫病、车轮虫病等。其中河蟹颤抖病从2000年后,病害发生率逐年下降,造成的损失逐年下降,该病害已经不再是影响我县河蟹养殖的最严重病害,相反细菌性黑鳃、肠炎和纤毛虫却成为影响河蟹养殖的主要病害,其造成的损失占河蟹养殖病害损失的70%—80%,鱼类暴发性出血病及孢子虫病是鱼类养殖中造成损失最大的病害,且在我县范围内均有发生,中华蚤、指环虫在我县局部地区曾有过大发生,2004年5月至6月,我县水产养殖公司部分塘口指环虫大发生,造成数千斤鲫鱼死亡。锚头蚤、车轮虫病害在我县发生较少,危害不大。由于我县自然环境相对优越,工业基础薄弱,所以大范围的渔业水域污染事故极少,经济损失不大。

二、发病重灾户,重灾场圃的情况。

总体而言,近年来大面积病害流行减少,总体损失也逐年递减,但局部地区病害暴发事故也时有发生,给我县部分养殖户经济上以沉重打击,2001年我县西安丰镇养殖户曹**一周内死蟹(原因不明)近7000斤,2002年县水产养殖公司陆**鳜鱼突发暴发性传染病死亡近千斤,2003年我县山阳镇长沟养殖场甲鱼下塘后不久病害大发生,死亡甲鱼2000余斤,2004年,县水产养殖公司唐**鲫鱼寄生指环虫,死亡鱼种2000余斤,不少养殖户出现养殖资金匮乏,来年无法恢复养殖或投入大幅减少,经济效益也随之降低,进入一种“少投入—少收益”的怪圈,最终放弃养殖业,另寻生路,甚至出现全家外逃,躲避债务的现象。

三、渔用药物管理和使用的情况。

我县渔药管理权归属县农林局(原多管局),水产局无权介入,无法进行管理,进而出现我县渔药市场混乱,渔药产品良莠不齐的现象,劣药坑农事件时有发生,渔药销售商与养殖户纠纷不断,常常出现出了问题就找水产管理部门鉴定和调解,而水产部门又无权干涉的尴尬现象,仅2002就发生此类事件若干起,如高邮某药厂业务员盲目推荐用药导致鲁垛某户鱼鳖混养的鳖无故出现大量死亡、范光湖某户养殖鳜鱼出现大量死亡;城区某药店业主指导养殖户超剂量使用漂白粉导致河蟹数千斤出现药害死亡;柳堡某药店店主指导养殖户超剂量使用阿维菌素杀鲫鱼孢子虫出现数千斤鱼种死亡等等,出现这类事故的根源在于市场监管不力,从业人员管理不力,尽管我县水产主管部门及技术人员大声呼吁科学用药,谨慎用药,但在如此混乱的市场面前仍显得苍白无力,缺乏手段。在指导用药方面,我县水产专业技术人员主动联系指导了县水产养殖公司大户陶**、水泗养殖大户周**、天平陈**、范光湖李**等多户,直接指导面积近万亩,在减少病害损失,降低用药成本上起到积极作用,从根本上杜绝了盲目用药而发生药害事故。我县中小养殖户量大面广,由于人手和精力有限,我们无法完全做到在塘口指导用药,在一定程度上给不具备资格的个体渔药商贩带来机会,出现渔药滥用现象,给养殖户带来损失。

四、病防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对策和建议。

尽管我县渔业主管部门在水产病害防治工作中取得了一定成绩,尤其在大力推广生态养殖防病方面,但在日常的病防工作中仍存在不少问题,总结如下;

一、硬件设施水平低下

我县渔业技术人员在日常的病防工作中,仍然采用“一凭经验,二借低级显微镜”的原始诊段方式,缺乏必备的水质常规分析设备、病原检测设备,这给日常病防工作带来了一定困难,误诊现象也会有发生,在今后的工作中,我县渔业主管在经费极度紧张的情况下,力争挤出必要的经费去添置设备,同时也积极争取上级部门的援助,初步完善病防工作基础硬件设施。

二、渔药市场混乱

针对我县是省淡水水产养殖重点县,渔业投入品数量巨大,为维护养殖户的权益,同时也为确保我县水产品的无公害,必须加强混乱的渔药市场管理力度,建议上级部门协助我县将渔药归口管理,便于指导渔民统一用药,减少渔药滥用的事故和纠纷,从而提高水产病害防控效率,切实保护我县渔业健康发展。

三、业技术人员病防水平缺乏后续教育

由于我县渔业技术人员多为水产养殖专业出生,对于一般常见病害的防控均有丰富经验,但由于渔用药物使用逐渐规范化管理,以前的常用药不少成为禁药,给病防带来了一定困难,广大技术人员迫切需要更新知识,接受新的病防技术的教育。建议上级主管部门的专家定期或不定期对我县水产病防工作作指导,对渔业技术人员作及时必要的培训,同时加大上下级交流力度,以提高基层渔业技术人员的病防水平。

◇◇县水产病害防治

第四篇:高温暴雨期间水产养殖管理与疫病防控措施

高温暴雨期间水产养殖管理与疫病防控措施

夏季,经常是高温持续,往往还伴随着台风大暴雨,这种极端天气容易造成昼夜和水体上下层温差大,水质变化快,水产养殖动物受环境变化影响应激反应加剧,免疫力下降,极易导致病害发生与流行,这对水产养殖业危害特别大。为减少养殖户损失,汕头市海洋与渔业局科技人员从生产实践中总结如下技术措施,以便更好地指导生产,指导养殖户加强水产养殖管理和疫病防控工作。

1.暴雨前,应该加强巡塘,加固塘基及防逃设施,检查养殖器械和用电设施的安全等。

2.防止养殖饲料、渔药等物资被水浸泡。特别是漂白粉、二氧化氯等渔药遇水可能引起爆燃的物资更应该注意垫高,防止意外事故发生。

3.对盐度要求高的养殖动物,如鲍鱼养殖,应力所能及做好蓄水和防持续淡化措施;对可以上市的养殖动物,应尽快收捕上市。

4.暴雨前,气压低、天气闷热,池塘溶解氧快速下降,容易导致养殖动物处于不适状态;暴雨时,水温急剧下降,光照减弱,微生物出现大量死亡,藻菌相易转换,池塘的微生态结构发生急剧变化,从而养殖动物容易发生“应激”反应;暴雨后,天气晴热,多数池塘蓝藻大量繁殖,加上死亡的微生物腐败,导致池塘水质变差,底层缺氧,养殖动物容易患病。所以暴雨前中后都要开启增氧机,尽可能增加池塘溶解氧,减缓池塘微生物死亡,稳定水相,防止疫病大规模发生。

5.暴雨前后,分别泼洒一次沸石粉,以吸附有毒有害物质,保持池塘藻菌相稳定,沸石粉建议用量为每亩每米水深25公斤。

6.暴雨期间,少投或不投饲料,以免增加池塘有机物耗氧量,同时增加鱼虾活动量,以摄食池塘微生物,从而减少池塘生物总耗氧量。

7.暴雨过后、及时做好灾后处理工作。如死鱼、病鱼,受风卷起的水草要立即捞出,并作无害化处理,防止腐烂污染水质,并估算死亡养殖动物的数量、重量,以供补放苗种参考。

8.灾害发生后,抓紧修复被洪水冲毁的塘基和各种养殖设施,加固堤坝,及时清除池塘里过多的淤泥,迅速恢复生产能力。如对水浸泡的养殖设施如增氧机、水泵、投饵机等,应抓紧拆卸、烘干、冲洗并进行检修和维护,以便尽快恢复生产。

9.加强清塘消毒工作。对有鱼虾池塘应尽量采用低刺激消毒剂,如使用活性碘、水产用二溴海因等泼洒消毒,可有效防止鱼体因擦伤所引起的体表溃疡、烂皮烂尾等继发性疾病。对无鱼虾池塘,将水尽快抽干,曝晒、清池,用生石灰150千克/亩,对池塘和周边进行消毒。

10.暴雨后,要调控好水质。有条件的可将浑水及时抽出,换注新水;对pH值在8.5以内的池塘,可泼洒生石灰调节养殖水体的pH值,改善水质。平均水深在1.5~2.0米的池塘,可每10~15天每亩用生石灰10千克,化浆水后全池泼洒一次;对水质变清的池塘,可投放生物菌肥、复合肥料等,以保持池塘有足够的肥量让藻相和菌相平衡;对水质过浓,池底有机质含量过多的池塘,建议施用光合细菌、芽孢杆菌等微生态制剂、底质改良剂。使用微生态制剂的同时,必须开动增氧机,避免缺氧。

11.灾后及时补放苗种。对池塘逃鱼、应激死亡的虾等情况进行观察、判断,以摸清存塘生物量,确定补放品种及数量。鱼种入池前应用2%~3%的食盐水浸泡3~5分钟,以防病菌的传播;虾苗要在中间培育池或养殖池围隔里,用优质幼虾粉状饲料强化培育至体长3-4㎝规格,才放归养殖池塘。

12.加强灾后饲养管理工作,重点是投足饲料、施足肥料。饲料中要适当添加VC、免疫多糖、保肝健、免疫多肽进行投喂,提高鱼、虾、蟹抗应激能力;如果已经发生细菌性病害,则还需另外添加鱼用抗菌药物。

第五篇:2003年广东省水产养殖病害测报工作总结

2003年广东省水产养殖病害测报工作总结

广东省水产技术推广总站>>> 病害防治2004年3月10日 来源于:广东省水产养殖病害防治

中心

2003年我省水产养殖病害测报工作在农业部渔业局和全国水产技术推广总站的支持和指导下,经过全省各级渔业行政主管部门、水产技术推广站、病防中心和各位测报员的共同努力,较好地完成了全年的测报任务。下面把一年来的测报工作情况总结汇报如下。

一、测报工作开展情况

今年在全省20个地市设立测报点266个,比上年增加48个。其中,鱼类172个,对虾类46个,罗氏沼虾14个,两栖类爬行类22个,贝类11个,蟹1个。直接测报面积:池塘216,325亩,养鲍水体170,200立方米(其中鲍苗42,000立方水体),养鲍沉箱20,000个,海水养殖网箱580个。2003年的测报种类达到22种,新增加鲟鱼、军曹鱼、黄立鲳3种,减少鳄鱼1种。其中海淡水养殖鱼类15种,虾蟹类3种,两栖爬行类2种,贝类2种。监测养殖模式有池塘(包括土池、水泥池、高位池等)、网箱、沉箱、鱼塭、工厂化养殖及越冬保温棚、冷泉水等,基本涵盖了我省主要的养殖种类和养殖模式。

2003年内共测报疾病53种,其中,病毒病8种,细菌病14种,真菌病4种,寄生虫病11种,不明病因病9种,其它病7种。测报的22种养殖种类中有15种曾不同程度发生危害较大的疾病,主要病害有对虾白斑病、红体病、托拉病、红腿病,鲍苗脱板病,海水网箱养殖鱼类纤毛虫病,鳗鱼爱德华氏病、赤鳍病,鳜鱼暴发病、指环虫病,鲫鱼、鲮鱼、草鱼等淡水鱼类的出血病、烂鳃病等。

根据测报数据估算全省水产养殖病害损失达14亿元以上,其中,海水养殖鱼类2.6亿元,海水养殖对虾4.3亿元,淡水养殖白对虾2.5亿元,罗氏沼虾0.6亿元,中华鳖0.3亿元,淡水养殖鱼类4.3亿元(其中鳜鱼2.25亿元,草鱼0.83亿元,鳗鱼0.82亿元,鲮鱼、鲫鱼、罗非鱼、加州鲈鱼共0.4亿元),鲍鱼、生鱼、鲶鱼、鲤鱼、白鲳、鳊鲂等其它养殖种类损失未计在内。

二、采取的主要措施

1、努力改善测报点的工作条件。年初我们按照农办渔【2001】93号文的有关要求,对测报点进行了调整,淘汰了少数不具备条件的测报点,新增加了一批测报点。有的地区加强了测报点的人员与仪器配置,有一批测报点配备了专业技术人员和病原与水质检测仪器,并开展病原与水质检测、鱼病门诊及咨询指导等工作。如佛山、东莞、中山、韶关、江门和惠州市等地的测报站(点)不仅常年开设鱼病门诊,还经常下乡取样检测、诊断鱼病,指导养殖户防治鱼病,发挥了较强的社会公益作用,提高了我省水产病害测报的科技含量。

2、加强测报员的培训工作。为了提高测报质量,我省2003年共举办各种类型测报、检疫与病防技术培训班37期,培训1300余人次。其中省站(省病防中心)为更好地贯彻农业部【2003】31号文精神,加大了对各地测报员和养殖与病防技术骨干人员的培训力度。一是与广州市水产技术推广站一起组织了我省首期病害防治员职业技能培训班,共有31名技术人员参加了培训,其中近半数人从事测报工作;二是委托中山大学对来自水产养殖重点地区的6名技术骨干人员进行为期10天的水生动物检疫技术培训;三是省病防中心与深圳、韶关两市水产技术推广站联合办了两期测报员培训班,培训了测报员40人次。各市、县(区)站也纷纷行动,举办了33期病害测报技术培训班,共培训测报员和养殖户1200余人次,大大提高了测报员的业务工作能力,也提高了养殖户的病防意识和技术,进一步促进了测报工作的开展。

3、千方百计争取经费,加强各地测报站的建设。去年我省财政共下达病害防治专项经费150万

元。其中部分下拨各级市站用于测报员培训、病害检测和开展测报等支出,部分用于各地开展苗种检测和检疫、SARS溯源;此外省局于2003年给五个地级市区域性推广中心各配备20万元经费用于购买实验室仪器设备。

各地也努力争取有关部门支持,加紧建设市、县水产技术推广站病防和测报实验室,有力推动了测报工作的开展。深圳市今年投入12万元用于检测、测报员培训和测报经费补助、订阅病害资料等;佛山市南海区继续争取区财政专项测报经费15万元,用于给测报员发放工资和开展测报工作等;东莞市、中山市等也争取地方财政经费数万元投入测报工作。继南海、顺德、东莞、深圳建成一定规模检测检疫实验室后,佛山市争取市财政经费600多万元,正在建设具有病原体检测、水质检测、药残检测、质量检测等多功能的综合实验室;中山市投入26万元为市测报站和三角、板芙两个镇测报点配备检测仪器,并计划今年再为8个镇测报点配备必要的检测仪器;阳江市也正多方筹集资金建设检疫、环境监测、水产品质量检测等多功能综合实验室。

4、及时发布测报情况,为渔业生产服务。省病防中心按要求每月上报和发布上个月的病害发生情况,并把每期测报情况在《海洋与渔业》月刊和《南方农村报》、广东省水产技术推广网站()上公布。各地也采取多种方式定期公布测报情况,使测报信息直接服务于广大养殖户。如佛山市及其顺德区将测报情况在当地网站(佛山农业网、顺德农业网)上公布,南海区、三水区每月将测报情况上报区农业局及时下发各镇农办,有的镇在广播电视中宣传并送达村会委,高明区每月在《高明水产》上发布测报和病防知识并寄送给镇农办及大型养殖场。东莞市将水产养殖病害测报和病情预测预报与预防措施及养殖知识编写成简报,每月定时发放给各镇渔技站和大型养殖户,并在村委会宣传栏中张贴,在水产养殖协会内传阅,刊登在镇办农业科技信息中,使广大养殖户、农技部门、涉农部门、村镇干部及时了解病情,指导养殖户做好预防治病害措施。中山、韶关、揭阳等市均每月在本市水产信息上登载测报、病防信息,并寄送县(区)、镇渔业管理、技术推广部门和大型养殖场。其他地区也将测报情况编成文字材料报送给当地渔业行政主管部门和发送给大中型养殖场,发挥了较好的社会公益性作用,为渔业行政管理部门决策提供科学参考,对养殖生产也有一定的指导作用,产生了较好的社会公益效应。

5、针对测报发现的主要病害,及时下乡检测和防治病害。去年我省先后暴发了多起危害较大的暴发性病害,如10月份饶平县海水网箱暴发性鱼病,6月中山市淡化养殖白对虾暴发病和7月顺德区鳗鱼不明病因病等,均造成大面积死鱼。省、市、县(区)病防中心(水产技术推广站)和各级测报站均及时组织鱼病专家赶赴现场采样检测和调查研究,查明病因,提出解决方案,有效地控制了病害的蔓延。揭阳、江门、湛江等市测报站还根据往年测报情况和病害流行的规律,在病害高发季节,组织技术人员下场指导养殖户做好预防措施,控制病害传播。

6、多渠道收集测报信息,提高测报数据的可信度。为了按时完成测报任务和提高测报数据的可信度,省水产养殖病害防治中心定期到重点测报地区检查和指导测报工作,了解情况,鼓励测报人员努力做好工作。各级水产技术推广站和病防中心除直接从测报联系点了解病情外,还利用各种途径和方法收集病害信息,以求更全面、准确了解本地病害发生情况。如湛江市测报员长年在养殖场工作,和不少养虾场技术人员熟悉,通过利用各种关系直接从养殖场、虾苗场了解病情,充实测报结果。中山市测报员长期在一线从事养虾育苗,熟悉当地生产情况,经常下场指导生产,收集测报信息。顺德、茂名、东莞和惠州市测报站纷纷利用鱼病门诊、饲料店、养殖户、种苗场和水产协会了解病情,收集测报信息。

7、将测报与种苗质量检测、水生动物防疫检疫、水生动物SARS溯源等相关工作结合起来。一是2003年省病防中心对我省对虾主产区的湛江、茂名两市的省级虾苗场所产虾苗进行了质量抽检,重点是检测对虾白斑病、托拉病的阳性带毒率,其数据作为测报数据的补充和参考;二是省病防中心承担了我省水生动物SARS溯源任务,分别在省内6个市采集了对虾、中华鳖、鳗鱼、青蛙、龟、青斑、黄立鲳、断斑石鲈共3600多个样本进行SARS病毒检测,使测报人员掌握了病毒检测的第一手资料,培训了病害检测技术人员;三是省病防中心指导市、县(区)申报成立水生动物防

疫检疫机构,目前已有14个市县(区)经省海洋与渔业局批准设立水生动物防疫检疫机构,其中,已有5个市、县(区)经当地人事编制部门批准挂牌。通过这些实际工作壮大了测报队伍,培训了检测技术人员,加强了实验室建设,推动了测报工作的开展。

三、问题与建议

1、测报难度大,测报员素质相对较低。一是目前测报标准未统一,测报种类较多,有些病症的诊断比较困难,加上测报员中具备专业理论和水产养殖与防治病害经验的较少,使测报存在一定程度误差。二是测报员均是兼职,大部分时间和精力用于其它工作,影响了测报工作的顺利开展。三是有的市、县水产技术推广机构“三定”方案没有最后落实,人心不稳,影响了工作积极性。有的市、县推广站是差额拨款,有的县推广站有编制无人员,县级推广站人员变动很大,新接手人员不熟悉情况,有的乡镇撤并,一些乡镇渔技站名存实亡,无法正常开展工作。

2、缺乏运作经费和检测仪器。测报工作是一项相对固定的公益性工作,工作量大、工作周期长,参与单位和人员多,加之各级水产技术推广机构事业经费十分紧缺,有些站甚至连差旅、通讯电话费都有缺口。今年我省投入测报经费虽比上年增加了一些,但远不能满足工作需要,大多数市、县、镇推广站很难投入配套经费,测报运作经费严重短缺,基层测报员均是兼职和义务劳动,长此下去难以为继。目前虽然少数测报站、测报点配备了一定数量的检测仪器,但大多数基层测报点缺乏必要检测仪器,难以利用仪器检测病原体,测报员主要是凭经验判断病情,直接影响了测报数据的科学性和准确性。

3、建议

一是努力争取各级政府的支持,增加对测报工作的投入。使测报有固定的经费来源,并逐步为重点市、县测报站(点)配套必要的检测仪器,使测报点相对固定,保证测报的连续性、科学性。二是稳定测报员队伍。测报预报工作是一项纯公益性事业,是提高水产品质量、保障食品卫生安全的一项重要措施,国家在政策上应给予大力扶持。因此,对承担这一工作的省、市、县三级水产养殖病害防治中心、水产技术推广站及主产区乡镇推广站应明确介定为纯公益性事业单位,由地方财政供给人员经费,使测报员能安心做好测报工作。

五、今年工作计划

1、稳定测报点,逐步增加测报种类与监测面积。结合我省水产养殖生产实际情况,调整测报点的数量、分布,逐步增加测报种类及监测面积,选择能代表当地养殖水平的、能相对固定、长期连续开展测报工作的养殖场作为测报点,并多方争取经费,加大对测报员的培训力度,争取对全省测报员进行一轮测报业务培训,并分期分批地给测报点配备必要的检测仪器,提高我省水产养殖病害测报的准确性和科学性。

2、将测报与检疫、病防工作有机结合起来。今年在先行开展水生动物检疫地区,检疫员兼任测报员,其检测数据作为测报数据的重要来源之一。并且,在全省努力扩大测报信息的宣传方式和范围,加强测报结果对养殖生产的指导作用,提高防治病害服务水平,全心全意为养殖户服务。针对测报中的主要病害,与有关科研单位合作申报科研课题,开展病因、病防方法、测报统计分析等专题研究,寻求有效防治病害的技术和措施,并及时应用于生产,指导养殖户防治病害,降低病害损失。

3、加强联络和交流,建立疫情快速反应机制。配合测报工作的开展,增加纵向和横向交流,加强对下级测报点的指导、检查与督促。省、市、县三级测报站及具备条件的乡镇测报站(点)要求使用电子化传递信息,及时交流测报疫情信息和工作经验,进一步提高测报工作质量。

下载持续暴雨后水产养殖病害及防控措施(精)(五篇模版)word格式文档
下载持续暴雨后水产养殖病害及防控措施(精)(五篇模版).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水产养殖病害防治期末论文要求.

    2010-2011学年第2学期 水产养殖病害防治 期末论文 姓名: 学号: 班级: 成绩: 论文题目:水产养殖病害防治未来发展新热点展望-副标题(自拟) 要求: 1500-2000字(A4纸1页,双面打印,宋体五......

    宁波市水产养殖病害测报通讯(精)

    宁波市水产养殖病害测报通讯 2007年第10期 总第160期 2007年5月11日 五月中下旬网箱养殖鲈鱼病害防治要点 根据宁波市水产养殖病害测报网络汇总信息,结合病害测报员汇同专家......

    2003年广东省水产养殖病害测报工作总结

    2003年广东省水产养殖病害测报工作总结 广东省水产技术推广总站>>> 病害防治 2004年3月10日 来源于:广东省水产养殖病害防治中心 2003年我省水产养殖病害测报工作在农业部渔......

    2008年河南省水产养殖病害测报工作总结

    2008年河南省水产养殖病害测报工作总结2009-03-05 08:09 来源:河南省水产技术推广站 作者: 收藏挑错推荐打印在农业部渔业局、全国水产总站的统一领导下,为了进一步把水产养......

    加强水产养殖病害防治的必要性(精)[模版]

    加强水产养殖病害防治的必要性 摘要:随着国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水产品的需求量越来越大,水产品的养殖规模随着市场需求的扩大而急剧扩张。但是随着环境的持续恶化,近些年来水......

    2005年上半年宁波市水产养殖病害测报工作总结

    宁波市水产养殖病害测报通讯 2005年第20期 总第37期 2005年6月8日 2005年上半年宁波市水产养殖病害测报工作总结 根据农业部《关于全面开展水产养殖病害测报工作的通知》......

    水产养殖防寒防冻措施(共5篇)

    水产养殖防寒防冻措施 冬春季节由于受到北方强降温天气影响,对御寒能力差的鱼类的生存,会造成一定的影响,严重的会引起冻伤甚至死亡。传统养殖品种必须采取防寒措施,才能安全越......

    水产养殖要防多雨季节

    水产养殖要防多雨季节 2011-06-30 17:04:17 来源:湖北科技报 六、七月份是南方水产养殖生产的关键时期,随着气温、水温的持续升高,水产养殖动物进入快速生长期。但这段时间天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