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3年广东省水产养殖病害测报工作总结

时间:2019-05-12 17:56:13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2003年广东省水产养殖病害测报工作总结》,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2003年广东省水产养殖病害测报工作总结》。

第一篇:2003年广东省水产养殖病害测报工作总结

2003年广东省水产养殖病害测报工作总结

广东省水产技术推广总站>>> 病害防治 2004年3月10日 来源于:广东省水产养殖病害防治

中心

2003年我省水产养殖病害测报工作在农业部渔业局和全国水产技术推广总站的支持和指导下,经过全省各级渔业行政主管部门、水产技术推广站、病防中心和各位测报员的共同努力,较好地完成了全年的测报任务。下面把一年来的测报工作情况总结汇报如下。

一、测报工作开展情况

今年在全省20个地市设立测报点266个,比上年增加48个。其中,鱼类172个,对虾类46个,罗氏沼虾14个,两栖类爬行类22个,贝类11个,蟹1个。直接测报面积:池塘216,325亩,养鲍水体170,200立方米(其中鲍苗42,000立方水体),养鲍沉箱20,000个,海水养殖网箱580个。2003年的测报种类达到22种,新增加鲟鱼、军曹鱼、黄立鲳3种,减少鳄鱼1种。其中海淡水养殖鱼类15种,虾蟹类3种,两栖爬行类2种,贝类2种。监测养殖模式有池塘(包括土池、水泥池、高位池等)、网箱、沉箱、鱼塭、工厂化养殖及越冬保温棚、冷泉水等,基本涵盖了我省主要的养殖种类和养殖模式。

2003年内共测报疾病53种,其中,病毒病8种,细菌病14种,真菌病4种,寄生虫病11种,不明病因病9种,其它病7种。测报的22种养殖种类中有15种曾不同程度发生危害较大的疾病,主要病害有对虾白斑病、红体病、托拉病、红腿病,鲍苗脱板病,海水网箱养殖鱼类纤毛虫病,鳗鱼爱德华氏病、赤鳍病,鳜鱼暴发病、指环虫病,鲫鱼、鲮鱼、草鱼等淡水鱼类的出血病、烂鳃病等。

根据测报数据估算全省水产养殖病害损失达14亿元以上,其中,海水养殖鱼类2.6亿元,海水养殖对虾4.3亿元,淡水养殖白对虾2.5亿元,罗氏沼虾0.6亿元,中华鳖0.3亿元,淡水养殖鱼类4.3亿元(其中鳜鱼2.25亿元,草鱼0.83亿元,鳗鱼0.82亿元,鲮鱼、鲫鱼、罗非鱼、加州鲈鱼共0.4亿元),鲍鱼、生鱼、鲶鱼、鲤鱼、白鲳、鳊鲂等其它养殖种类损失未计在内。

二、采取的主要措施

1、努力改善测报点的工作条件。年初我们按照农办渔【2001】93号文的有关要求,对测报点进行了调整,淘汰了少数不具备条件的测报点,新增加了一批测报点。有的地区加强了测报点的人员与仪器配置,有一批测报点配备了专业技术人员和病原与水质检测仪器,并开展病原与水质检测、鱼病门诊及咨询指导等工作。如佛山、东莞、中山、韶关、江门和惠州市等地的测报站(点)不仅常年开设鱼病门诊,还经常下乡取样检测、诊断鱼病,指导养殖户防治鱼病,发挥了较强的社会公益作用,提高了我省水产病害测报的科技含量。

2、加强测报员的培训工作。为了提高测报质量,我省2003年共举办各种类型测报、检疫与病防技术培训班37期,培训1300余人次。其中省站(省病防中心)为更好地贯彻农业部【2003】31号文精神,加大了对各地测报员和养殖与病防技术骨干人员的培训力度。一是与广州市水产技术推广站一起组织了我省首期病害防治员职业技能培训班,共有31名技术人员参加了培训,其中近半数人从事测报工作;二是委托中山大学对来自水产养殖重点地区的6名技术骨干人员进行为期10天的水生动物检疫技术培训;三是省病防中心与深圳、韶关两市水产技术推广站联合办了两期测报员培训班,培训了测报员40人次。各市、县(区)站也纷纷行动,举办了33期病害测报技术培训班,共培训测报员和养殖户1200余人次,大大提高了测报员的业务工作能力,也提高了养殖户的病防意识和技术,进一步促进了测报工作的开展。

3、千方百计争取经费,加强各地测报站的建设。去年我省财政共下达病害防治专项经费150万元。其中部分下拨各级市站用于测报员培训、病害检测和开展测报等支出,部分用于各地开展苗种检测和检疫、SARS溯源;此外省局于2003年给五个地级市区域性推广中心各配备20万元经费用于购买实验室仪器设备。

各地也努力争取有关部门支持,加紧建设市、县水产技术推广站病防和测报实验室,有力推动了测报工作的开展。深圳市今年投入12万元用于检测、测报员培训和测报经费补助、订阅病害资料等;佛山市南海区继续争取区财政专项测报经费15万元,用于给测报员发放工资和开展测报工作等;东莞市、中山市等也争取地方财政经费数万元投入测报工作。继南海、顺德、东莞、深圳建成一定规模检测检疫实验室后,佛山市争取市财政经费600多万元,正在建设具有病原体检测、水质检测、药残检测、质量检测等多功能的综合实验室;中山市投入26万元为市测报站和三角、板芙两个镇测报点配备检测仪器,并计划今年再为8个镇测报点配备必要的检测仪器;阳江市也正多方筹集资金建设检疫、环境监测、水产品质量检测等多功能综合实验室。

4、及时发布测报情况,为渔业生产服务。省病防中心按要求每月上报和发布上个月的病害发生情况,并把每期测报情况在《海洋与渔业》月刊和《南方农村报》、广东省水产技术推广网站(www.xiexiebang.com)上公布。各地也采取多种方式定期公布测报情况,使测报信息直接服务于广大养殖户。如佛山市及其顺德区将测报情况在当地网站(佛山农业网、顺德农业网)上公布,南海区、三水区每月将测报情况上报区农业局及时下发各镇农办,有的镇在广播电视中宣传并送达村会委,高明区每月在《高明水产》上发布测报和病防知识并寄送给镇农办及大型养殖场。东莞市将水产养殖病害测报和病情预测预报与预防措施及养殖知识编写成简报,每月定时发放给各镇渔技站和大型养殖户,并在村委会宣传栏中张贴,在水产养殖协会内传阅,刊登在镇办农业科技信息中,使广大养殖户、农技部门、涉农部门、村镇干部及时了解病情,指导养殖户做好预防治病害措施。中山、韶关、揭阳等市均每月在本市水产信息上登载测报、病防信息,并寄送县(区)、镇渔业管理、技术推广部门和大型养殖场。其他地区也将测报情况编成文字材料报送给当地渔业行政主管部门和发送给大中型养殖场,发挥了较好的社会公益性作用,为渔业行政管理部门决策提供科学参考,对养殖生产也有一定的指导作用,产生了较好的社会公益效应。

5、针对测报发现的主要病害,及时下乡检测和防治病害。去年我省先后暴发了多起危害较大的暴发性病害,如10月份饶平县海水网箱暴发性鱼病,6月中山市淡化养殖白对虾暴发病和7月顺德区鳗鱼不明病因病等,均造成大面积死鱼。省、市、县(区)病防中心(水产技术推广站)和各级测报站均及时组织鱼病专家赶赴现场采样检测和调查研究,查明病因,提出解决方案,有效地控制了病害的蔓延。揭阳、江门、湛江等市测报站还根据往年测报情况和病害流行的规律,在病害高发季节,组织技术人员下场指导养殖户做好预防措施,控制病害传播。

6、多渠道收集测报信息,提高测报数据的可信度。为了按时完成测报任务和提高测报数据的可信度,省水产养殖病害防治中心定期到重点测报地区检查和指导测报工作,了解情况,鼓励测报人员努力做好工作。各级水产技术推广站和病防中心除直接从测报联系点了解病情外,还利用各种途径和方法收集病害信息,以求更全面、准确了解本地病害发生情况。如湛江市测报员长年在养殖场工作,和不少养虾场技术人员熟悉,通过利用各种关系直接从养殖场、虾苗场了解病情,充实测报结果。中山市测报员长期在一线从事养虾育苗,熟悉当地生产情况,经常下场指导生产,收集测报信息。顺德、茂名、东莞和惠州市测报站纷纷利用鱼病门诊、饲料店、养殖户、种苗场和水产协会了解病情,收集测报信息。

7、将测报与种苗质量检测、水生动物防疫检疫、水生动物SARS溯源等相关工作结合起来。一是2003年省病防中心对我省对虾主产区的湛江、茂名两市的省级虾苗场所产虾苗进行了质量抽检,重点是检测对虾白斑病、托拉病的阳性带毒率,其数据作为测报数据的补充和参考;二是省病防中心承担了我省水生动物SARS溯源任务,分别在省内6个市采集了对虾、中华鳖、鳗鱼、青蛙、龟、青斑、黄立鲳、断斑石鲈共3600多个样本进行SARS病毒检测,使测报人员掌握了病毒检测的第一手资料,培训了病害检测技术人员;三是省病防中心指导市、县(区)申报成立水生动物防疫检疫机构,目前已有14个市县(区)经省海洋与渔业局批准设立水生动物防疫检疫机构,其中,已有5个市、县(区)经当地人事编制部门批准挂牌。通过这些实际工作壮大了测报队伍,培训了检测技术人员,加强了实验室建设,推动了测报工作的开展。

三、问题与建议

1、测报难度大,测报员素质相对较低。一是目前测报标准未统一,测报种类较多,有些病症的诊断比较困难,加上测报员中具备专业理论和水产养殖与防治病害经验的较少,使测报存在一定程度误差。二是测报员均是兼职,大部分时间和精力用于其它工作,影响了测报工作的顺利开展。三是有的市、县水产技术推广机构“三定”方案没有最后落实,人心不稳,影响了工作积极性。有的市、县推广站是差额拨款,有的县推广站有编制无人员,县级推广站人员变动很大,新接手人员不熟悉情况,有的乡镇撤并,一些乡镇渔技站名存实亡,无法正常开展工作。

2、缺乏运作经费和检测仪器。测报工作是一项相对固定的公益性工作,工作量大、工作周期长,参与单位和人员多,加之各级水产技术推广机构事业经费十分紧缺,有些站甚至连差旅、通讯电话费都有缺口。今年我省投入测报经费虽比上年增加了一些,但远不能满足工作需要,大多数市、县、镇推广站很难投入配套经费,测报运作经费严重短缺,基层测报员均是兼职和义务劳动,长此下去难以为继。目前虽然少数测报站、测报点配备了一定数量的检测仪器,但大多数基层测报点缺乏必要检测仪器,难以利用仪器检测病原体,测报员主要是凭经验判断病情,直接影响了测报数据的科学性和准确性。

3、建议

一是努力争取各级政府的支持,增加对测报工作的投入。使测报有固定的经费来源,并逐步为重点市、县测报站(点)配套必要的检测仪器,使测报点相对固定,保证测报的连续性、科学性。二是稳定测报员队伍。测报预报工作是一项纯公益性事业,是提高水产品质量、保障食品卫生安全的一项重要措施,国家在政策上应给予大力扶持。因此,对承担这一工作的省、市、县三级水产养殖病害防治中心、水产技术推广站及主产区乡镇推广站应明确介定为纯公益性事业单位,由地方财政供给人员经费,使测报员能安心做好测报工作。

五、今年工作计划

1、稳定测报点,逐步增加测报种类与监测面积。结合我省水产养殖生产实际情况,调整测报点的数量、分布,逐步增加测报种类及监测面积,选择能代表当地养殖水平的、能相对固定、长期连续开展测报工作的养殖场作为测报点,并多方争取经费,加大对测报员的培训力度,争取对全省测报员进行一轮测报业务培训,并分期分批地给测报点配备必要的检测仪器,提高我省水产养殖病害测报的准确性和科学性。

2、将测报与检疫、病防工作有机结合起来。今年在先行开展水生动物检疫地区,检疫员兼任测报员,其检测数据作为测报数据的重要来源之一。并且,在全省努力扩大测报信息的宣传方式和范围,加强测报结果对养殖生产的指导作用,提高防治病害服务水平,全心全意为养殖户服务。针对测报中的主要病害,与有关科研单位合作申报科研课题,开展病因、病防方法、测报统计分析等专题研究,寻求有效防治病害的技术和措施,并及时应用于生产,指导养殖户防治病害,降低病害损失。

3、加强联络和交流,建立疫情快速反应机制。配合测报工作的开展,增加纵向和横向交流,加强对下级测报点的指导、检查与督促。省、市、县三级测报站及具备条件的乡镇测报站(点)要求使用电子化传递信息,及时交流测报疫情信息和工作经验,进一步提高测报工作质量。

第二篇:2003年广东省水产养殖病害测报工作总结

2003年广东省水产养殖病害测报工作总结

广东省水产技术推广总站>>> 病害防治2004年3月10日 来源于:广东省水产养殖病害防治

中心

2003年我省水产养殖病害测报工作在农业部渔业局和全国水产技术推广总站的支持和指导下,经过全省各级渔业行政主管部门、水产技术推广站、病防中心和各位测报员的共同努力,较好地完成了全年的测报任务。下面把一年来的测报工作情况总结汇报如下。

一、测报工作开展情况

今年在全省20个地市设立测报点266个,比上年增加48个。其中,鱼类172个,对虾类46个,罗氏沼虾14个,两栖类爬行类22个,贝类11个,蟹1个。直接测报面积:池塘216,325亩,养鲍水体170,200立方米(其中鲍苗42,000立方水体),养鲍沉箱20,000个,海水养殖网箱580个。2003年的测报种类达到22种,新增加鲟鱼、军曹鱼、黄立鲳3种,减少鳄鱼1种。其中海淡水养殖鱼类15种,虾蟹类3种,两栖爬行类2种,贝类2种。监测养殖模式有池塘(包括土池、水泥池、高位池等)、网箱、沉箱、鱼塭、工厂化养殖及越冬保温棚、冷泉水等,基本涵盖了我省主要的养殖种类和养殖模式。

2003年内共测报疾病53种,其中,病毒病8种,细菌病14种,真菌病4种,寄生虫病11种,不明病因病9种,其它病7种。测报的22种养殖种类中有15种曾不同程度发生危害较大的疾病,主要病害有对虾白斑病、红体病、托拉病、红腿病,鲍苗脱板病,海水网箱养殖鱼类纤毛虫病,鳗鱼爱德华氏病、赤鳍病,鳜鱼暴发病、指环虫病,鲫鱼、鲮鱼、草鱼等淡水鱼类的出血病、烂鳃病等。

根据测报数据估算全省水产养殖病害损失达14亿元以上,其中,海水养殖鱼类2.6亿元,海水养殖对虾4.3亿元,淡水养殖白对虾2.5亿元,罗氏沼虾0.6亿元,中华鳖0.3亿元,淡水养殖鱼类4.3亿元(其中鳜鱼2.25亿元,草鱼0.83亿元,鳗鱼0.82亿元,鲮鱼、鲫鱼、罗非鱼、加州鲈鱼共0.4亿元),鲍鱼、生鱼、鲶鱼、鲤鱼、白鲳、鳊鲂等其它养殖种类损失未计在内。

二、采取的主要措施

1、努力改善测报点的工作条件。年初我们按照农办渔【2001】93号文的有关要求,对测报点进行了调整,淘汰了少数不具备条件的测报点,新增加了一批测报点。有的地区加强了测报点的人员与仪器配置,有一批测报点配备了专业技术人员和病原与水质检测仪器,并开展病原与水质检测、鱼病门诊及咨询指导等工作。如佛山、东莞、中山、韶关、江门和惠州市等地的测报站(点)不仅常年开设鱼病门诊,还经常下乡取样检测、诊断鱼病,指导养殖户防治鱼病,发挥了较强的社会公益作用,提高了我省水产病害测报的科技含量。

2、加强测报员的培训工作。为了提高测报质量,我省2003年共举办各种类型测报、检疫与病防技术培训班37期,培训1300余人次。其中省站(省病防中心)为更好地贯彻农业部【2003】31号文精神,加大了对各地测报员和养殖与病防技术骨干人员的培训力度。一是与广州市水产技术推广站一起组织了我省首期病害防治员职业技能培训班,共有31名技术人员参加了培训,其中近半数人从事测报工作;二是委托中山大学对来自水产养殖重点地区的6名技术骨干人员进行为期10天的水生动物检疫技术培训;三是省病防中心与深圳、韶关两市水产技术推广站联合办了两期测报员培训班,培训了测报员40人次。各市、县(区)站也纷纷行动,举办了33期病害测报技术培训班,共培训测报员和养殖户1200余人次,大大提高了测报员的业务工作能力,也提高了养殖户的病防意识和技术,进一步促进了测报工作的开展。

3、千方百计争取经费,加强各地测报站的建设。去年我省财政共下达病害防治专项经费150万

元。其中部分下拨各级市站用于测报员培训、病害检测和开展测报等支出,部分用于各地开展苗种检测和检疫、SARS溯源;此外省局于2003年给五个地级市区域性推广中心各配备20万元经费用于购买实验室仪器设备。

各地也努力争取有关部门支持,加紧建设市、县水产技术推广站病防和测报实验室,有力推动了测报工作的开展。深圳市今年投入12万元用于检测、测报员培训和测报经费补助、订阅病害资料等;佛山市南海区继续争取区财政专项测报经费15万元,用于给测报员发放工资和开展测报工作等;东莞市、中山市等也争取地方财政经费数万元投入测报工作。继南海、顺德、东莞、深圳建成一定规模检测检疫实验室后,佛山市争取市财政经费600多万元,正在建设具有病原体检测、水质检测、药残检测、质量检测等多功能的综合实验室;中山市投入26万元为市测报站和三角、板芙两个镇测报点配备检测仪器,并计划今年再为8个镇测报点配备必要的检测仪器;阳江市也正多方筹集资金建设检疫、环境监测、水产品质量检测等多功能综合实验室。

4、及时发布测报情况,为渔业生产服务。省病防中心按要求每月上报和发布上个月的病害发生情况,并把每期测报情况在《海洋与渔业》月刊和《南方农村报》、广东省水产技术推广网站()上公布。各地也采取多种方式定期公布测报情况,使测报信息直接服务于广大养殖户。如佛山市及其顺德区将测报情况在当地网站(佛山农业网、顺德农业网)上公布,南海区、三水区每月将测报情况上报区农业局及时下发各镇农办,有的镇在广播电视中宣传并送达村会委,高明区每月在《高明水产》上发布测报和病防知识并寄送给镇农办及大型养殖场。东莞市将水产养殖病害测报和病情预测预报与预防措施及养殖知识编写成简报,每月定时发放给各镇渔技站和大型养殖户,并在村委会宣传栏中张贴,在水产养殖协会内传阅,刊登在镇办农业科技信息中,使广大养殖户、农技部门、涉农部门、村镇干部及时了解病情,指导养殖户做好预防治病害措施。中山、韶关、揭阳等市均每月在本市水产信息上登载测报、病防信息,并寄送县(区)、镇渔业管理、技术推广部门和大型养殖场。其他地区也将测报情况编成文字材料报送给当地渔业行政主管部门和发送给大中型养殖场,发挥了较好的社会公益性作用,为渔业行政管理部门决策提供科学参考,对养殖生产也有一定的指导作用,产生了较好的社会公益效应。

5、针对测报发现的主要病害,及时下乡检测和防治病害。去年我省先后暴发了多起危害较大的暴发性病害,如10月份饶平县海水网箱暴发性鱼病,6月中山市淡化养殖白对虾暴发病和7月顺德区鳗鱼不明病因病等,均造成大面积死鱼。省、市、县(区)病防中心(水产技术推广站)和各级测报站均及时组织鱼病专家赶赴现场采样检测和调查研究,查明病因,提出解决方案,有效地控制了病害的蔓延。揭阳、江门、湛江等市测报站还根据往年测报情况和病害流行的规律,在病害高发季节,组织技术人员下场指导养殖户做好预防措施,控制病害传播。

6、多渠道收集测报信息,提高测报数据的可信度。为了按时完成测报任务和提高测报数据的可信度,省水产养殖病害防治中心定期到重点测报地区检查和指导测报工作,了解情况,鼓励测报人员努力做好工作。各级水产技术推广站和病防中心除直接从测报联系点了解病情外,还利用各种途径和方法收集病害信息,以求更全面、准确了解本地病害发生情况。如湛江市测报员长年在养殖场工作,和不少养虾场技术人员熟悉,通过利用各种关系直接从养殖场、虾苗场了解病情,充实测报结果。中山市测报员长期在一线从事养虾育苗,熟悉当地生产情况,经常下场指导生产,收集测报信息。顺德、茂名、东莞和惠州市测报站纷纷利用鱼病门诊、饲料店、养殖户、种苗场和水产协会了解病情,收集测报信息。

7、将测报与种苗质量检测、水生动物防疫检疫、水生动物SARS溯源等相关工作结合起来。一是2003年省病防中心对我省对虾主产区的湛江、茂名两市的省级虾苗场所产虾苗进行了质量抽检,重点是检测对虾白斑病、托拉病的阳性带毒率,其数据作为测报数据的补充和参考;二是省病防中心承担了我省水生动物SARS溯源任务,分别在省内6个市采集了对虾、中华鳖、鳗鱼、青蛙、龟、青斑、黄立鲳、断斑石鲈共3600多个样本进行SARS病毒检测,使测报人员掌握了病毒检测的第一手资料,培训了病害检测技术人员;三是省病防中心指导市、县(区)申报成立水生动物防

疫检疫机构,目前已有14个市县(区)经省海洋与渔业局批准设立水生动物防疫检疫机构,其中,已有5个市、县(区)经当地人事编制部门批准挂牌。通过这些实际工作壮大了测报队伍,培训了检测技术人员,加强了实验室建设,推动了测报工作的开展。

三、问题与建议

1、测报难度大,测报员素质相对较低。一是目前测报标准未统一,测报种类较多,有些病症的诊断比较困难,加上测报员中具备专业理论和水产养殖与防治病害经验的较少,使测报存在一定程度误差。二是测报员均是兼职,大部分时间和精力用于其它工作,影响了测报工作的顺利开展。三是有的市、县水产技术推广机构“三定”方案没有最后落实,人心不稳,影响了工作积极性。有的市、县推广站是差额拨款,有的县推广站有编制无人员,县级推广站人员变动很大,新接手人员不熟悉情况,有的乡镇撤并,一些乡镇渔技站名存实亡,无法正常开展工作。

2、缺乏运作经费和检测仪器。测报工作是一项相对固定的公益性工作,工作量大、工作周期长,参与单位和人员多,加之各级水产技术推广机构事业经费十分紧缺,有些站甚至连差旅、通讯电话费都有缺口。今年我省投入测报经费虽比上年增加了一些,但远不能满足工作需要,大多数市、县、镇推广站很难投入配套经费,测报运作经费严重短缺,基层测报员均是兼职和义务劳动,长此下去难以为继。目前虽然少数测报站、测报点配备了一定数量的检测仪器,但大多数基层测报点缺乏必要检测仪器,难以利用仪器检测病原体,测报员主要是凭经验判断病情,直接影响了测报数据的科学性和准确性。

3、建议

一是努力争取各级政府的支持,增加对测报工作的投入。使测报有固定的经费来源,并逐步为重点市、县测报站(点)配套必要的检测仪器,使测报点相对固定,保证测报的连续性、科学性。二是稳定测报员队伍。测报预报工作是一项纯公益性事业,是提高水产品质量、保障食品卫生安全的一项重要措施,国家在政策上应给予大力扶持。因此,对承担这一工作的省、市、县三级水产养殖病害防治中心、水产技术推广站及主产区乡镇推广站应明确介定为纯公益性事业单位,由地方财政供给人员经费,使测报员能安心做好测报工作。

五、今年工作计划

1、稳定测报点,逐步增加测报种类与监测面积。结合我省水产养殖生产实际情况,调整测报点的数量、分布,逐步增加测报种类及监测面积,选择能代表当地养殖水平的、能相对固定、长期连续开展测报工作的养殖场作为测报点,并多方争取经费,加大对测报员的培训力度,争取对全省测报员进行一轮测报业务培训,并分期分批地给测报点配备必要的检测仪器,提高我省水产养殖病害测报的准确性和科学性。

2、将测报与检疫、病防工作有机结合起来。今年在先行开展水生动物检疫地区,检疫员兼任测报员,其检测数据作为测报数据的重要来源之一。并且,在全省努力扩大测报信息的宣传方式和范围,加强测报结果对养殖生产的指导作用,提高防治病害服务水平,全心全意为养殖户服务。针对测报中的主要病害,与有关科研单位合作申报科研课题,开展病因、病防方法、测报统计分析等专题研究,寻求有效防治病害的技术和措施,并及时应用于生产,指导养殖户防治病害,降低病害损失。

3、加强联络和交流,建立疫情快速反应机制。配合测报工作的开展,增加纵向和横向交流,加强对下级测报点的指导、检查与督促。省、市、县三级测报站及具备条件的乡镇测报站(点)要求使用电子化传递信息,及时交流测报疫情信息和工作经验,进一步提高测报工作质量。

第三篇:2008年河南省水产养殖病害测报工作总结

2008年河南省水产养殖病害测报工作总结2009-03-05 08:09 来源:河南省水产技术推广站 作者:

收藏

挑错

推荐

打印

在农业部渔业局、全国水产总站的统一领导下,为了进一步把水产养殖病害测报这一公共服务项目开展好,河南省、市、县水产行政部门和推广站的领导都对病害测报工作给予了高度重视和支持。在全省各级病害测报人员的共同努力下,2008我省水产养殖病害测报工作进展顺利,完成了测报任务。现将一年来的情况总结如下:

一、测报工作开展情况

2008年,全省18个省辖市开展了水产养殖病害测报,同2007年相比,增加省辖市1个,监测池塘养殖面积112532亩,监测总面积比 2007年增加10683亩。监测品种为草鱼、鲤鱼、鲫鱼、鲂鱼、鮰鱼、鲶鱼、鲢、鳙、青鱼、鲤、鳖、青虾等主要养殖品种,同2007年相比有所增加。参加测报的省、市、县三级测报员共计87人。由于河南地理位置的特点,每年11月至翌年3月,由于水温低,养殖生产活动基本结束,养殖病害较少,所以大部分市从4月份开始,监测到10月份结束,全年共完成监测报告7期。监测期内,按养殖鱼的品种分别统计,监测到养殖鱼类病害38种(不包括不明病因);按病原种类分为38种,其中病毒性疾病5种,细菌性疾病15种,真菌性疾病2种,寄生虫病15种,另有病因不明疾病多期。病毒性疾病有草鱼出血病、鲤出血病、鲢、鳙鱼出血病、暴发性出血病;细菌性病害有:出血性败血症、溃疡病、烂鳃病、肠炎病、赤皮病、白皮病、打印病、竖鳞病、烂尾病、白头白嘴病、腐皮病、烂鳍病、嗜水气单孢菌病、鱼害粘球菌病、荧光极毛杆菌病;真菌类病有水霉病、鳃霉病;寄生虫病有:孢子虫、小瓜虫、隐鞭虫、车轮虫、三代虫、复口吸虫、指环虫、中华鳋、锚头鳋、绦虫、线虫、斜管虫、纤毛虫、鯴、球虫;其它病害有气泡病等。病害种类同去年基本一致,细菌性疾病与寄生虫疾病种类有所增加。

二、测报工作中采取的主要措施

1、继续加强宣传力度,使各级领导重视和支持测报工作

几年来,水产养殖病害测报在没有专项经费的情况下,能够正常开展下去,与各级推广站领导的大力支持和各级测报员的认真努力是分不开的。今年,我站进一步加强和地市各级水产站的联系,使各级单位领导认识到水产养殖病害测报工作是新形势下水产技术推广部门为渔业生产提供的一项十分有益的工作,也是水产技术推广部门新拓展的一项公益性职能,是各级水产站今后重要的日常工作任务之一。必须想方设法克服各种困难认真完成。随着测报工作的深入开展和宣传力度的不断加大,有关领导对此项工作在认识上有了进一步提高,对此项工作的支持力度也进一步加大,2008年省农业厅水产局给参加测报的市以项目经费的形式每市补助5万元,用于测报工作的开展。

2、因地制宜,科学设置测报点,扩大测报范围,增加测报面积,提高测报数据的可信度和代表性。对养殖水面较大的省辖市,要求进一步增加测报县区,增加测报点,扩大测报面积;其他各市视自己的情况灵活掌握,但每个点应符合测报点的设置要求。对近年来认定为省无公害水产品养殖基地的场区,要全部纳入测报范围;对有一定规模的网箱养鱼、温流水养鱼、观赏鱼养殖,各地视情况有选择有计划地逐步纳入测报点进行监测。

3、继续搞好技术培训,提高测报员专业素质和测报质量

为进一步提高测报质量,推动我省病害测报向广度、深度和规范化方向发展,2008年4月,省水产站举办了水产养殖病害测报培训班,对2007年全省的测报工作开展情况进行了交流总结,对新老测报员进行了测报专业知识培训和考试,力求使我省的水产养殖病害测报做到标准统一,上报数据及时准确。

4、病害测报与技术服务相结合

因各地情况不一,有的单位配备人员专职负责测报工作,有的单位把在一线长期从事技术服务的人员做为兼职测报员,把水产技术服务与水产养殖病害测报结合起来,在为基层服务的同时,采集测报点及周边养殖区的病害发生相关数据,实现以服务促测报,测报与服务有机结合。

5、开展创优表先评比活动

目前由于受办公条件的限制,市县级测报员工作相对比较辛苦,长年奔波于池塘、水库,又缺乏必须的交通、通讯工具,有的甚至牺牲节假日,加班加点,保证采集的数据及时汇总上报。年末,省站把病害测报工作作为市站评先的一项主要考核内容,对工作成绩突出的单位和个人予以表彰,发放荣誉证书。一些市对辖区内参加测报的单位和个人也给以了不同形式的奖励,提高测报单位和个人的工作积极性。

6、选择有敬业精神、工作认真负责的同志为测报员

由于病害数据的采集、汇总、上报有一定的时间要求和较高的质量要求,基层的同志工作又有一定的随意性,即便是专职测报员,也经常有被临时抽去做其它工作的,因此选择工作认真负责、有敬业精神的同志担当测报工作显得尤为重要。对工作不认真、责任心不强、不能克服各种困难、在规定的时间内上报测报数据的测报员,我们也以适当形式通知测报单位,督促改正。

三、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1、测报点的设置、测报品种的代表性、危害严重的病害监测的针对性有待进一步优化提高。根据测报要求,大部分省辖市都能按要求去设置测报点,每个点的养殖面积、养殖品种在当地都有一定的代表性。但个别市、县由于条件限制,没能按要求去做,测报点个数、测报点的面积低于测报要求的标准。有些大的养殖场和养殖面积比较大的县没有进入测报范围。有些点的测报品种、养殖模式,测报数据的代表性差。有些市测报的养殖种类少,监测的面积比例小,测报的数据难以代表当地病害的实际发生情况。监测的病害种类从指定种类,到自己决定测报病害的种类,出现了监测病害种类的随意性;一些危害性大、传染性强的病没能进行重点监测,导致一些危害严重的病害发生情况没能真实反映出来。

2.经费短缺,诊断手段落后,病害诊断技术水平良莠不齐。目前,许多基层测报员、病害防治员缺乏基本的病害检测仪器,靠肉眼观察的多,根据经验判断、定性的多,误诊、拿不准病因的多。因经费限制,各相关部门及病害测报人员指导养殖户开展病害防治的力度还不够大,工作积极性有待进一步提高,工作条件急待改善。

3、部分市县对测报工作重视程度不够,有应付的思想。由于省、市、县站之间没有项目和经费联系,加之未形成完善的考核评价机制,缺乏约束力,出现了有的测报县中途变更测报点,测报面积不稳定;有的县因工作忙而中断测报;有的市县区不配合,市站只得直接设点测报;有的市出现迟报、不报或上报数据为零的情况。凡此种种,影响了测报数据的连续性和可比性。

4、市、县级病害监测网络建设、办公自动化程度有待完善提高,以利于提高工作效率。

5、由于人力与技术的原因,测报数据被深度应用和有关部门的重视程度不够。不能依据测报数据,尽快计算出当月当地病害造成的实际经济损失,不能引起有关部门的重视和社会的关注;不能依据测报数据,准确地推测某些疫病的发生、流行情况及造成的具体后果;测报数据信息量不大、质量不高、时效滞后,导致用于行政决策的参考价值弱化等等,都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政府有关部门的重视程度和财政划拨专项资金的紧迫性。

四、今后测报工作的打算

水产养殖病害测报工作是水产养殖病害防治工作的基础工作之一,监测的目的是为了更好的控制、预防和治疗鱼病。及时预报和反馈病害信息,能够更好的避免养殖户的损失,达到服务于民的目的。2009年我省重点做好以下几方面的工作:

1.多做工作,干出成效,扩大宣传,争取有关领导的支持,落实病害测报专项资金。

2.在巩固好现有测报点的基础上,在经费保障的情况下逐步增加测报点,扩大测报面积,提高测报比例和测报质量,更好地服务于水产养殖业持续健康发展。

3.加强测报人员培训力度,举办水产养殖病害测报员培训班,提高测报员测报素质。本文来自看水产网(www.xiexiebang.com)原文参考:file:///G:/我的文件/我的文档/文件写作资料/2008年河南省水产养殖病害测报工作总结%20-%20看水产网%20-%20水产行业动力源.htm

第四篇:2005年上半年宁波市水产养殖病害测报工作总结

宁波市水产养殖病害测报通讯

2005年第20期

总第37期 2005年6月8日

2005年上半年宁波市水产养殖病害测报工作总结

根据农业部《关于全面开展水产养殖病害测报工作的通知》精神,宁波市水产养殖病害测报工作也已全面启动,为了把这项工作持续有效地开展下去,宁波市海洋与渔业局甬海[2005]3号《关于要求做好2005年水产养殖病害测报工作的通知》明确提出,这项工作已列入市局2005工作计划中,各县(市)、区海洋与渔业主管部门要根据通知要求,把本地区的病害测报工作列入本部门的工作计划中。根据计划,对上半年工作总结如下。

1、调整测报品种和测报面积,2005年在现有基础上,将增加蛏子和青蟹两个病害测报品种,同时增加鄞州南美白对虾一个测报区,增加慈溪南美白对虾一个测报点。通过正常的测报我们形成了宁波市水产养殖病害测报通讯18期,把测报结果及时发送到各职能部门,为科学决策提供了依据,并跟兄弟省市进行了交流,分别得到了农业部、尤其是省水产技术推广总站的高度肯定。

2、现在我们通过短信平台已发送信息九万多条次,也在短信平台上答疑了六千多条养殖户提出的各种养殖问题,通过通讯(手机或电话)指导或答疑的次数粗步统计到达30000次左右(20人×5月×30天/月×10次/人/天=次,20人为测报成员)。服务内容有各种的养殖技术、病害防治技术、气象预报、海洋预报等各种对养殖户急需

的养殖信息,并根据不同养殖季节进行有重点的指导或咨询,尤其现在,我们通过网络把赤潮信息及预防方法及时告诉渔农民,通过这种方式这对于减少病害损失无疑发挥了重大作用。

3、在年初结合各级推广体系对主要养殖品种的养殖户分别在各地进行了市、县、乡、养殖场等各层次的课堂培训,内容有养殖技术、病害防治、如何开展病害测报、病害测报的意义等,并分发培训讲义6000余份,另外对测报点养殖户和重点养殖大户专门配送共200套病害防治的教材,从养殖理论上来整体提高,五个月来我们培训了将近6000余名养殖户,近100余场次地培训。另外为了解决实际问题,把理论知识应用于实际,我们组织测报员和专家到各县、市、区实地进行了科技术下乡服务,到现在为止我们分别对各测报品种进行了23次的现场解答,根据当时养殖问题或者我们发现的潜在问题及时进行针对性的解决,再形成短信或通讯等形式告诉其他养殖户。

4、在去年病害测报的基础上,通过网络和通讯对养殖品种进行一系病害预报,让病害发生率控制在最低程度,其中最典型的例子就 是宁海的鲈鱼网箱养殖,03、04年5月上、中旬宁海县象山港的黄墩港、铜山、铁江海域大部份海水网箱养殖鲈鱼发生成鱼(体重1000kg~2500kg/尾)发病死亡,发病率在30%以上。04年全县总死亡鲈鱼数量为2.5万尾,直接经济损失近200万元。养殖大户东海水产养殖公司直接和间经济损失近100万元。04年开始我市水产养殖病害测报工作开展以来,市、县渔业部门领导非常重视,测报员和病害专家们的共同努力,开展了病害预报和指导落实各项具体的防治技术措施工作。今年4月份就对鲈鱼的5月份病害作出预报和针对性防治措施;同时组织宁海县所有网箱养殖户集中培训和研讨;5月初又通过发布了多条防治措施短信到全市网箱鲈鱼的养殖户手机中;宁海县测报员也于病发前下到生产现场观察病情动态;当刚发现病情苗头时,市病害测报组又组织了宁波大学等病害专家赴现场诊疗,并有专人在现场随时观察并指导。因今年各项措施落实到位,目前全县的网箱养殖鲈鱼生长正常,这次病害基本得到了有效控制。全县三个测报户中没有出现死鱼现象,直接经济损失在2万元左右,是去年的1%,养殖大户东海养殖公司,今年的病害损失也是去年的1%。

4、不断完善宁波市水产养殖病害测报网络,宁波市病害测报网络由各级推广体系和各测报品种相应的专家等六级构成基本构架,并依托两个平台来进行技术支撑,第一个平台是手机移动虚拟网,第二个是移动手机和联通手机的短信平台。目前我市已建立了70个病害测报点,150名测报队伍并组成了手机移动虚拟网,同时在短信平台里已经有6254名养殖户,涵盖了全市测报品种的主要养殖户。

5、为了提高病害测报的准确性,我们已经为各测报点购置了70套简易的水质分析仪、40套盐度计、20套铁壳式温度计、7个取样箱和40套解剖工具,测报区也配置了自动水质分析仪,新增加的测报区也配置数码相机。

6、通过病害测报网络平台,宣传<水产苗种管理办法>细则,强调减少病害发生的第一关就是保证苗种的质量,宣传要加强各种苗种的检测,积极启动水生动物检验检疫工作,调研各地开展此项工作的动态。为各育苗厂和养殖户进行了南美白对虾病毒的免费检测60余次,同时大力宣传无公害生态梭子蟹苗种。

7、我们还为社区的观赏鱼进行了病害防治服务,针对病原菌进行了分析,为此《现代金报》专门进行了报道,得到了市民的好评。

宁波市水产养殖病害测报组

二00五年六月八日

第五篇:宁波市水产养殖病害测报通讯(精)

宁波市水产养殖病害测报通讯

2007年第10期

总第160期

2007年5月11日

五月中下旬网箱养殖鲈鱼病害防治要点

根据宁波市水产养殖病害测报网络汇总信息,结合病害测报员汇同专家在现场的病害诊断结果,判断在5月中下旬主要会发生由指环虫等吸虫类引起的寄生虫疾病,诊断时可以先翻开鳃盖,察看有没有烂鳃和白点症状,再通过显微镜鳃丝观察,基本可以确定是否由吸虫类等寄生虫引起。如果对寄生虫病不进行预防,会发生细菌性疾病的继发感染,表现为病鱼的背鳍、尾部、头部严重擦伤,产生溃疡现象,眼球外突,身体消瘦,严重时肠胃充血发炎,肝脏变土黄色、胆囊变大等情况也会发生。

针对指环虫引起的寄生虫病可以采取以下方法预防:

1、由于指环虫的适宜温度为20-25℃,而目前的海水温度为21℃左右,恰好是发病高峰期,因此养殖户在养殖过程中应引起高度重视,提早做好预防措施。预防措施可以采用在网箱四周挂袋晶体敌百虫的方法。治疗时最好不要采用拉网泼洒的方式,因为病鱼规格比较大,一拉网会加重病鱼体表擦伤的同时正常鱼体表也擦伤,从而进一步加重病情。

2、鱼体表擦上之后伤口极易引起细菌感染,如果不加预防就会爆发细菌性疾病,因此,在预防寄生虫的同时,可将诺氟沙星等抗菌药物拌饲投喂,具体用量严格参照说明书进行。

现在正值水温上升期,各种养殖鱼类均开始恢复摄食以加快生长,再加上投喂的均是冰鲜料,故养殖鱼类容易患细菌性肠炎病。因此,在饲料中经常添加大蒜素可以减少或者预防细菌性肠炎病的发生。如果现在要改投配合饲料的养殖户需要注意一下,即转换饲料应该要有一个按比例转换过程,否则,突然间转换饲料会引起鱼体消化功能紊乱,从而诱发肠炎等疾病,造成不必要的损失。还可以在饲料中添加适量的鱼用多维、保肝宁等保肝药物以增强鱼体的免疫力,提高其抗病能力。随着水温的升高,网箱上附着藻类会增多,会进一步影响水体交换,养殖密度较高的网箱易造成鱼类缺氧死亡,养殖户也应提高警惕,一当发现死亡情况,马上及时隔离以防传染。

宁波市水产养殖病害测报组

下载2003年广东省水产养殖病害测报工作总结word格式文档
下载2003年广东省水产养殖病害测报工作总结.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天津市水产养殖病害预测报工作“十一五”小结(大全5篇)

    天津市水产养殖病害预测报工作“十一五”小结 2010-12-16 14:02:21 作者: 来源:天津市水产养殖病害防治中心 浏览次数:31 天津市水产养殖病害防治中心自2000年开展水生动物病......

    水产养殖及病害防治措施

    水产养殖及病害防治措施 一、适当控食 夏天水温高,水中溶氧相对较少,过饱的饮食会增加水生动物的耗氧率而使水生动物易因缺氧死亡。同时在高温条件下,由于水生动物体质弱,摄食......

    水产养殖病害防治期末论文要求.

    2010-2011学年第2学期 水产养殖病害防治 期末论文 姓名: 学号: 班级: 成绩: 论文题目:水产养殖病害防治未来发展新热点展望-副标题(自拟) 要求: 1500-2000字(A4纸1页,双面打印,宋体五......

    加强水产养殖病害防治的必要性(精)[模版]

    加强水产养殖病害防治的必要性 摘要:随着国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水产品的需求量越来越大,水产品的养殖规模随着市场需求的扩大而急剧扩张。但是随着环境的持续恶化,近些年来水......

    水产动物病害学

    1. 水产动物病害学:是研究水产经济动物病害发生的病因 ,致病机理 ,流行规律,以及诊断技术 ,预防措施和治疗方法的科学。 2. 发病的原因:A,病原的侵害;B,非正常的环境因素 ,C营养不良D......

    上半年水产病害防治工作总结(推荐)

    今年以来,水产养殖病害防治站在局党委的正确领导和业务主管部门的关心、支持和帮助下,按照年初制定的工作目标任务,认真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紧紧围绕“渔业增效、渔民增收”的总......

    水产病害期末试卷[五篇]

    宿迁市现代农艺中专2013—2014学年第1学期期末考试 水产动物疾病诊断与防治试卷 一、名词解释(本题共6分,每小题3分) 1、表面活性剂: 班级:姓名:2、醛类消毒剂:二、填空(本题共12分,每......

    水产养殖注意事项

    高温干旱天气水产养殖注意事项日期:2013年08月13日 7月份以来我省持续晴热高温天气,使大小河流、山塘、水库和池塘蓄水量急剧下降,有的鱼塘水位下降达三分之二,给我省水产养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