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低年级写作教学有效指导策略与方法研究》课题开题报告

时间:2019-05-14 08:27:15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小学低年级写作教学有效指导策略与方法研究》课题开题报告》,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小学低年级写作教学有效指导策略与方法研究》课题开题报告》。

第一篇:《小学低年级写作教学有效指导策略与方法研究》课题开题报告

《小学低年级写作教学有效指导策略与方法研究》

——课题开题报告

长春市九台区苇子沟中心小学

宋春光

《小学低年级写作教学有效指导策略与方法研究》

——课题开题报告

一、课题提出的背景及意义

21世纪是科学技术、信息技术迅猛发展的时代,在这个知识经济高速发展的时代中,人们越来越重视以语言文字作为载体,介绍科技成果,传播科学知识,交流社会信息,储存精神财富,人类已在不知不觉中进入了一个空前绝后的写作时代。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学生的写作能力是语文素养的综合体现,写作是运用语言文字进行表达和交流的重要方式,是认识世界、认识自我、进行创造性表述的过程。”写作能力的高低,对于学生一生的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研究如何有效地进行写作教学,切实提高小学生的习作能力,是一个具有现实意义和应用价值的课题。

二、我校作文教学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分析

最近,我们对我校学生的作文情况作了深入地调查、了解。其结果令人担忧:很多学生在平时写作练习中,采用的写作方式是:抄(抄袭习作选上的作文)、编(胡编乱造一些不切实际的事情)、临(即像临帖练字般地仿写作文,事件一样,只变换了人物)。而在考试时,他们的方法就更为简单了,那就是“默”——将平时背好的优秀作文有选择地默写在试卷上,以换取高分。造成这些写作现状的主要因素有以下几个:

1.我校学生视野狭窄,见闻不广。

虽然他们有较自由的支配时间,但活动往往存在着盲目性、单调性、肤浅性,缺乏有意识的指导。象写“秋天的景物”,我校学生都源自农村,许多学生不愿到外面去走一走,看一看,而是胡编乱造,所以写出的文章语言贫乏,选材不当,描写不具体。

2.阅读面狭窄,积累不足。

家长往往视子女读课外书为闲书,横加指责,强迫子女“一心”只读教科书。由于学生未能大量阅读课外书籍,阅读面窄,积累不足,缺乏必要的语言文字功底,最终导致写作能力的萎缩,因而写作时“无话可写”或“有话说不出”,作文内容陈旧,假话、套话屡见不鲜,作文中错别字连篇,词不达意,语句不通顺现象普遍存在。

3.教师急功近利。

由于“应试”的压力以及我校教学的相对封闭,作文教学单

一、枯燥,作文指导机械化。作文教学形成了“两周一次作,教师命题,指导学生写,教师批改”的僵化的传统教学模式。甚至押题、猜题、套题;让学生读背范文,忽视了系统、有规律的作文教学,于是,出现了“应试作文教学”的局面,忽略了对学生应有的作文能力的培养,抑制了学生个性,影响了学生的可持续发展。这样的现状不能不引起我们的深思。朱自清先生称写作基本的训练是“生活技术的训练——说是做人的训练也无不可”作文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学生的生活体验及思想认识,影响着他们的做人准则。试想,一个只会编假话、说套话,抄袭拼凑的孩子,将来会成为一个什么样的人呢?一个缺乏了敢想、敢做、敢说、敢写勇气的孩子又怎可能成长为新世纪急需的创造性人才呢?因此,农村小学生的作文现状足以令我们警觉,我们必须尽快改变这种现状。弄清产生这种现象的原因并分析解决的对策,有利于我们教师更好地进行作文教学,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也有利于提高学生的整体语文素养。这就是我们的研究动机。

三、课题的界定

作文能力:《小学语文大纲》指出“作文是学生认识水平和语言文字表达能力的体现”这种认识能力和表达能力的统称,就叫做作文能力。

作文能力培养策略:通过科学方法激发学生写作兴趣,增强写好作文的信心。让学生掌握一些写作基本知识和技巧,了解一些写作途径,增强学生的观察力、想象力和创造性能力,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

《小学低年级写作教学有效指导策略与方法研究》实质上就是培养学生的认识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通过作文能力培养的原则、方法、途径,提高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应变能力、创新能力,充分调动学生的习作情感和兴趣使作文教学富有生命力。

四、研究的目标及要解决的问题

1.通过课题研究与实践,培养学生的认识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使学生乐学、善学,激发学生的写作热情,增强写好作文的信心。

2.通过研究,让学生掌握一些写作基本知识和技巧,了解一些写作途径,培养学生的观察力,想象力和思维能力,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克服作文虚假空洞的现象,全面提高学生语文素养。

3.通过研究,探索提高小学各学段学生写作能力的有效方法和途径,完善作文教学的评价体系。

4.以实验为依托,提升教师自身教育教学理论水平、研究能力及教学能力,促进教师个性的健康发展。改变我校作文教学的现状,提高作文教学的质量。

五、研究的基本方法

(1)调查法:选定研究对象,通过问卷、谈话等方法与手段,有目的,有计划地调查搜集实验对象的材料,针对学生现有作文水平,教师作文教学方式,教材内容,学生生活等进行分析,找出对策。以发现规律性的问题,获得研究成果。

(2)观察法:在教育教学中有目的、有计划地对研究对象进行观察,掌握第一手材料,作为理性认识的依据。

(3)资料研究法:通过搜集资料,总结实验学校、优秀教师的研究成果、教学经验,及时了解同行的研究动态和特色,从而不断调整本课题的研究策略。

(4)行动研究法:根据研究目标与策略进行实践,边实践边反思,通过教育实践诊断矫正教师的教育方法和行为,优化教学效果。

(5)个案研究法:从教育研究对象中找出一个有典型性的,加以深入研究。不断调整矫正教师的教育行为,形成理论认识。以点带面,达到整体推进的效果。

六、研究的内容

1.“赏”之策略,让学生的兴趣浓起来;

为了改变学生作文难的现状,让学生变得乐于作文,通过对产生在学生身边的平民佳作进行赏析的办法,促进、提升学生的写作兴趣,不断提高学生作文水平。让学生易于动笔,乐于表达,提高学生的写作兴趣。

2.“记”之策略,让学生的语言妙起来;

语言是听说读写的基础、先导。无论是口头的说,还是笔头的写,无非是调动大脑中储存的语言信息,按一定的规律组织而成的。能否听懂别人的话,能否在朗读的过程中迅速抓住文章的要点,也都是以自身语言储存作为基础的。就连思维、审美、鉴赏等一系列心智活动,无一不是以语言的传递、转换来完成的。看来,作文教学的基础环节,在于帮助学生不断积累语言,不断熟悉语言,真正把古今语言的精华据为己有,为学生作文创作奠定基础。

3.“联”之策略,让学生的想象飞起来;

作文教学的每一个环节都离不开想象力,用想象力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丰富学生的写作内容。根据儿童少年的生理心理的特点,他们想象逐步从无意想象发展到有意想象,想象的兴趣浓厚。现在的世界是多彩的世界,小学生在做作文时应该多发挥想象力,来描绘未来的世界和多彩的生活。爱因斯坦说过:“想像比知识更重要。”让学生张开想像的翅膀,任思维驰骋,想象力应该贯穿整个作文教学之中,没有想象力,学生作文思路就会闭塞,内容空洞,立意不新。所以学生的写作欲望靠想象来燃烧,观察力靠想象来培养,立意新颖靠想象去创造,思路靠想象去拓展,人物形象靠想象去塑造,语言的色调靠想象去渲染。

4.“仿”之策略,让学生的经验囤起来;

小学生作文仿写能力的培养也是作文教学的一个重要内容,也是作文训练的一种方法。所谓仿写就是模仿范文作文,它好像小学生写字要临帖一样,是作文入门训练的必由之路。从小学生作文能力的形成过程来看,仿写是起步阶段的“临帖”。《语文课程标准》把原来小学阶段的“作文”改称为“习作”,“习作”就是“练习写作。”仿写是就要经历由“读进去”到“写出来”的实践过程。这样以来学生们有了要写的材料,有了写作的方法,又积累了大量的写作经验,所以学生写起作文来就有了兴趣,写出的文章就比较生动。

5.“创”之策略,让学生的构思奇起来;

在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是语文教学的重要目标,而作文教学在培养学生创新能力方面具有独特的优势。作文过程本身就是一个创新思维的训练过程,作文训练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重要途径。作文教学过程中要引导学生写出一点新内容、发表一点新思想、吐露一点新见解,学生的创新能力就得到培养,作文构思也会变得巧妙合理。

七、本课题研究的条件

我校教师有较强的敬业精神和科研能力,在研究前做了大量的调查和相关准备工作,为本次课题研究工作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同时学校在组织、设备、经费方面为本课题研究工作的顺利开展提供了保障。在组织上:学校设有教导处,有校级领导分管教育科研工作,组建了学科教研组,成立了课题研究领导小组,课题组的成员均为学校的骨干教师,从事过多年的班主任教学工作,具有一定的作文教学经验,且有浓厚的科研热情和较强的科研能力。

在设备上:学校有图书室、远教室,还开通了宽带网和校园局域网,这为教师在课题研究中提供了丰富的文献资料,为本课题研究的理论来源提供了可靠的保证。

八、课题研究的周期及步骤

(一)调研、学习、准备阶段(2016、9——2017、3)1.通过调查问卷及个别访谈,了解小学语文作文教学的现状,分析课题研究的目的、方向、现有条件等。

2.学习新课程改革与实验的相关理论,交流思想,转变教育观念,为课题研究的开展作好准备。

3.落实任务,责任到人。4.阶段资料汇总。

(二)实施研究阶段(2017、4——2018、3)根据课题研究方案组织实施,并做好对实验目标、实验内容进行调查、记录、调研、研讨展示等工作。

1.进一步学习相关理论,积累和甄选与本课题有关的材料、经验总结、论文等作研究借鉴用,逐步构建作文教学模式。

2.开展各种形式的课题研究活动。如课题研讨课、组织课题交流、收集优秀教学课例、论文等。

3.开课题组经验交流,交流研讨实验经验,反思实验情况,相互借鉴成功经验。做好分析总结工作,撰写经验总结或论文、阶段性报告等。

(三)总结验收阶段(2018、4——2018、10)1.研究材料进行分类整理和汇总,撰写研究报告。2.研究的成果进行汇编,形成系列成果。

九、完成课题的保障条件

1.织保障:该课题得到学校领导的高度重视,我校将以此为契机,在全校范围内开展课堂教学改革。

2.费保障:业务培训、资料收集和开展活动、实验成果的制作与展示、参加课题实验研讨会等方面能保证经费的落实。

3.验场所:相关的实验班级教室为实验场所,学校图书室、阅览室、多媒体教室为辅助实验资源。

十、最终研究成果

学生写作水平和教师作文教学策略都有较大转变,形成课题研究《结题报告》;“小学低年级写作教学有效指导策略与方法研究”《论文集》、《案例集》、《学生优秀作文选》等。

十一、本课题的前期准备工作

1.制定课题研究工作计划、实施方案。

2.课题研究理论学习。

3.召开课题组会议,筹备开题工作。

4.撰写开题报告。

本课题研究得到了学校领导的高度重视,在人力、物力和经费上都给予了大力支持和充分保障,同时也得到了教研室领导的关心和指导,我们课题组全体成员有信心克服在实验、研究过程中遇到的重重困难,坚信:只要我们团结在一起共同努力,按计划扎实开展课题研究工作,我们就一定能取得圆满成功。

第二篇:《小学低年级写作教学有效指导策略与方法研究》课题阶段性总结

《小学低年级写作教学有效指导策略与方法研究》

——课题阶段性总结

长春市九台区苇子沟中心小学

宋春光

《小学低年级写作教学有效指导策略与方法研究》

——课题阶段性总结

课题从确立实验方案至今已经一学期了,在这一学期里,我们针对课题的方案进行了一些研究、思考。下面就课题作一下小结。

此课题的研究所运用的主要研究方法是行动研究,也就是将课题研究贯穿于教学之中,边学习理论,边指导研究。在研究中发现问题,在问题中进行研究。具体作了一下的研究:

1.首先我们进行了理论方面的学习。通过对国内外一些文献的阅读,我确立了自己课题的研究方向,同时也为此课题的研究找到了依据。

2.依据实验方案中所提出的目标和实验内容,有计划地实施,目标由简到难,内容由容易到复杂。现在已经完成的和正在进行的有如下几个方面:(1)传统作文教学的目标,一贯是教师制定的,或者是“教参”早已定好的,教师照搬来而已。现在,我们大胆开放作文教学的目标,既可以让学生参与目标的制定,也可以让学生自定目标。

(2)《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课程应该是开放而言创新活力的,应尽可能满足不同地区、不同学校的需求,并能够根据社会的需要不断自我调节、更新发展。”作文教学更是如此。

①在阅读体验中提高写作能力。在阅读教学中充分挖掘习作资源,实现阅读文本的超越,在阅读教学中开发学生感兴趣的习作资源,创出习作教学的新洞天。如:上《数星星的孩子》让学生写《我和星星一起玩》,这就是学生感兴趣的习作内容。

②在与其它学科的整合体验中提高写作能力。艺术是相通的,其他学科中蕴含着丰富的习作资源,将写作教学与其他学科有机融合能起事半功倍的功效,结合美术学科,如低年级记绘面日记;结合音乐学科,可以上一堂音乐作文课,如《月光曲》中的盲姑娘和皮鞋匠能听着贝多芬的《月光曲》产生美妙的幻想,我让学生也听着《月光曲》幻想,并把幻想的内容写下来,而习作中的写一项体育活动就非结合体育活动学科不可了:还有常识学科中的研究实验为学生的科学小论文提供了素材;信息学科更为学生提供了广阔的虚拟天地„„

3.研究的结论与取得的经验

(1)作文与阅读只有打动孩子的内心深处,孩子们才会有自己的“语言”。

许多孩子厌烦习作、畏惧习作,也有孩子“硬着头皮”写了几行语病叠出的作文,更多的孩子从作文选中借鉴改写了一部分“优秀”的作文,真正达到课程标准的学生只能占到班级中的1/7—1/5。这样的现状让人忧心,但当阅读和习作触动了孩子心底的那样“神经”,触动心底里那最柔软的地方,孩子因“学习”而被“禁锢”的思维打开了,语言因思维而活跃了。许多孩子写出了平常不能想到不能写出的话语。

(2)感受:感动不是一件精美的印刷品。

总以为孩子的心很容易被感动,这你就大错特错了,他们的心灵并还缺乏敏锐,但当你用成人的方式去熏陶感染时,就会遭遇《感动中国》的尴尬。《感动中国》是中央电视台一档很优秀的节目,特别是每年岁初的颁奖晚会,获奖人物的“丰功伟绩”总会让人热泪盈眶,但孩子拒绝这种“高雅的感动”他们容易接受感性和直观,即使是六年级的学生。如果你把一件精美的印刷品带进课堂,别指望什么“出彩”,教师必须让孩子有自己的认识和体验,否则“艺术品”也罢,只能高高在上,何况一、二年级的学生呢。

(3)体验:主题,一道丰盛的阅读和习作大餐。课题开展的主题教学给全校语文教师形成了一种视听的、超常规的冲击,特别是主题阅读,围绕一个阅读主题,以一篇文章的阅读为主干,附以2—3篇精美短小的文章,让孩子有了更深刻、更全面的认识和体悟。

4.存在的问题与希望

(1)问题:课题有研究因学校过于繁忙的工作,受了一定程度的干扰,虽能按计划有序开展,但各位课题组成员深入的程度还不够。本课题相关书籍数量远远不能满足研究需要。课间活动内容与形式有待进一步丰富。学生参与体验活动时对活动本身的关注过多,而到写作文时仍有“有话倒不出”的现象。

(2)希望:课题组教师应进一步加强合作,积极构建优秀团队,确保课题研究时间,课题研究有序稳步推进。我们有理由相信,在与学生的互动中,在彼此感恩的情感激荡中,课题研究将更多些理性,更多些稳健,更多出成果。

第三篇:浅析低年级阅读教学的有效方法与策略

浅析低年级阅读教学的有效方法与策略

摘要: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是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具备听、说、读、写训练的综合性,既是识字的重要途径,又是写作的必备前提。低年级出现了重识字而轻阅读的现象,一堂课中除了识字就是写字,只是形式变换了好多样。然而忽略了阅读,在课堂上阅读的时间已所剩无几。低年级的有效阅读能够促进听、说、读等语文基本能力的协调发展。有利于学生阅读能力和良好阅读习惯的培养,有利于开拓学生的视野,发展学生的个性和特长,提高创造才能。可见,阅读对学生的成长是相当重要的。

关键字:低年级 阅读 教学 小学低年级语文教学是阅读教学的基础阶段和起步阶段,对于阅读习惯的形成、养成起着重要的过渡作用。苏霍姆林斯基说过:“阅读越早,对智力发展越有益。”阅读有利于孩子接受语言知识,促进思维发展,促进智力开发。所以,在小学低年级阶段,不能认为孩子识字少,就忽略阅读教学,而应该让识字教育与阅读教学同步进行。

心理学家研究认为,言语活动以直觉思维为基本过程,不能仅靠抽象的分析,要在头脑中建立起丰富的形象感来达到阅读的目的。低年级学生还处于依靠直观形象进行思维的阶段,他们在学习语言、理解语言、掌握语言的过程中,直观的形象发挥了很大的作用。因此,抓住孩子的形象感,丰富和充实主观世界是低年级阅读教学的关键,是理解整篇文章的前提和基础。教师应结合具体的语言环境或借助图画、实物、动作等帮助让学生更好的进行阅读。

一、培养阅读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也是学生学习发展的巨大推动力。只有学生对学习产生浓厚兴趣,才能积极参与学习,获得良好效果。对低年级而言,激发孩子的学习兴趣尤为重要。而激发兴趣的最好时机是阅读前的情境创设。因此,我在教学中引导他们读一些感兴趣的书籍,采取形式多样的阅读方式来激发孩子们的兴趣,让学生体会到读书的乐趣。

1.故事引趣。学生最爱听有趣的故事,我选择一些益智、有趣等符合低年级孩子年龄、心理等特点的故事作生动形象的讲述。这样,每天讲一个小故事,耳濡目染,学生就会觉得书是那样的神奇,慢慢的也会觉得书里有很多故事在等着他,学生就会热爱读书了。2.表演的乐趣。阅读教学重在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表演则是小学生喜闻乐见的教学活动形式。我根据低年级的这种心理特点让孩子们进行表演,学生通过表演进一步理解课文的内容,体验人物角色的情感。如教学《三个儿子》这一课时,让孩子们分别扮演三位妈妈,通过体会三位妈妈说话的语气来理解课文。相信这样的阅读课,在给学生带来快乐的同时,也给学生留下生活上的启迪。3.交流的乐趣。在教学实验中我经常鼓励激发学生去交流,让全班学生感到亲切和平等,学生敢于同我进行内心的交流。在班内组织“世界童话真精彩”的故事会,让学生相互讨论,说出自己的想法。通过这个“世界童话真精彩”活动中能看到了孩子们对阅读学习的自信。

二、掌握有效的读书方法

1.培养学生自学。在教学中,首先从培养自学能力着眼,多让学生实践。学生的这些自学能力,要在低年级阅读教学中逐步培养起来。如让学生借助汉语拼音自己去学生字、读课文,借助工具书和联系上下文自己去理解词语的意思。如《蜜蜂引路》一课,通过读课文、查字典孩子们能的理解“常常”和“往常”这两个词语的意思,并能分别用这两个词造句子。在对课文理解的过程中,就需要老师提出具有启发性的问题,引导学生自觉去理解课文,真正做到活性课堂。学生带着问题去读,在读中问题得以解决,通过讨论完善,这对学生来说是在思想上的进一步升华。在这个过程中,还要让学生自己去发现并大胆提出问题,同师生进行交流,这是值得鼓励的。

2.指导阅读使学生会阅读

①读图法。低年级的课文大都配有形象、生动、活泼的插图,并且大部分插图就包含有声情并茂的故事情节。在教学中我们充分利用课文中的插图,让学生先看图,说说图上画的什么,然后图文对照读课文。如在教学《要下雨了》一课时,先引导学生认真仔细地看书中的插图,看后说说小白兔怎么知道要下雨了?从文中什么地方能看出要下雨了?让学生带着这样的疑问去读课文,看课文是怎样写的?就这样由图像信息,这对理解课文内容是很有帮助的。这样安排既培养了学生的观察能力,又培养了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同时对读懂课文。

②读思法。阅读教学中,我经常提出与阅读内容相关的问题,让学生积极思考,鼓励他们发表见解。如在教学《小柳树和小枣树》一课时,首先让学生自读课文,并让学生在反复地读中感悟小柳树和小枣树的不同之处。再让学生自由争论,你喜欢谁?为什么?你想对它们说些什么啊?最后用自己的话说一说,学生不仅能从它们两个的不同之处入手分析,还能就小柳树的态度进行前后对比,思维异常活跃。

③读演法。低年级学生活泼好动,富有想像力,常常将自己当作故事中的人物来看待,与之同喜同悲。他们通过扮演课文中的形象,很容易进入角色。学习了《荷叶圆圆》后,我让学生练习分角色朗读课文,学生读得有声有色。表演起来更是淋漓尽致,活灵活现,此时,课文中的语言已经内化为学生的情感。

④读写法。写离不开读,读为写打基础。低年级练习写几句话的同时,也是为中高年级习作奠定坚实的基础过程。如在教学《假如》这篇课文是一首诗,每小节的结构相似,教学时,在学生阅读感悟的基础上,启发学生进行仿写训练,写起话来也是形象生动,比喻贴切,想象丰富。3.学会读书

①朗读。朗读训练要求能正确地、流利地、有感情地朗读。发音清楚响亮,不读错字、不添字、不丢字、不唱读、不重复字句、不读破句;流利地读,就是要读得连贯,节奏自然,不拖长音,速度缓慢,与文章所表达的内容一致。

②默读。这种形式最适宜对文本的初步感知,我认为这是学生感悟文本的内蕴的有效方法。那么低年级儿童语言积累不是很多,对他们提出的默读要求不能太高。让学生在默读课文时画出所要学的生字,并利用文本中的拼音,自己把课文读通顺。

③齐读。在低年级儿童阅读课文中,可以经常运用,尤其是一年级的学生,他们因为识字量的限制,很难自己把课文读通顺,这时需要别人帮助他们克服这个困难。这时齐读可让他们在集体读中找到自信。这种方法不能经常运用,还需要不断改变齐读的策略,如:分小组齐读,同桌齐读。④范读。教师进行范读,学生摹仿。低年级学生的语感还没有成熟,如果由着他们去读,对他们今后的朗读有很大的影响,就容易出现唱读、顿读等现象。教师在范读过程中,学生通过聆听进行模仿阅读。

⑤个别读。在个别读的过程中,我先让不是很准确把握文本感情的学生读,再让稍好的学生读,最后可读得较好的学生读,而这个过程中,一定得让之前读得不是很好的学生再次读,以便他们更好的掌握文本中透露出的信息。

⑥想像读。想像读就是在想象中读,这种读的形式适合两个人进行,而且对文本要求较高,同时还需要学生对文本已经有一定的感知能力下进行。我与学生配合完成想象读,如:出示图片、播放音乐等方法帮助学生想象读。4.积累习惯的培养

小学阶段是人生中的记忆力最旺盛的时期,在课堂上通过朗读让学生把大量的精彩的段落或篇章背诵下来,这是语文学习的一种必要的途径。每学习完一篇课文,要求他们把喜欢的词句、段落摘抄下来,然后再熟读至背诵,通过写句子写日记来展现出来。

三、品味语言,扩展训练

1.读说结合。在阅读教学中必须把读与说结合起来。注重培养学生有序的表达的能力并培养他们认真倾听别人发言,捕捉语言信息的良好习惯。在教学中,课文中有一些优美的插图可以用来作为说话的辅助内容。2.读写结合。低年级也要培养学生读写结合的良好习惯,在低年级重点让学生借助读学会写生动形象的一句话或几句话。鼓励孩子写日记,培养他们善于观察的能力,虽然写不好,但这样的积累会为中高年级的写作打下良好基础。

3.内外结合。对于低年级教师应有计划、有目标的配合教科书选择一些孩子们的书籍,推荐孩子们喜欢的书目。利用周边有利的环境,如书店、超市的书柜、网络或者学校的读书馆,班上的读书角,营造读书氛围,让学生从入学就感受到校园的书香气息。让课内的方法指导课外的阅读,科学地引导学生进行课外阅读,帮助他们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使他们慢慢地积累丰富的语言,打好扎实的语言基础。

让学生从阅读中体会文化的深厚和厚度,激发学生主动学习语文的最大兴趣,提高语文的综合素质。这对激发学生的兴趣,增强求知欲,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质教育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我们应把新课程理念真正融入到教学中去,阅读教学才会多姿多彩,都会真正得到创新与发展。低年级的阅读教学还需进一步强化要求和训练,让习惯成为自然,让学生掌握阅读的主动权,增强阅读能力,提高对阅读的兴趣。在阅读教学中让学生愉悦地读,快乐地读。

第四篇:关于小学低年级有效作文教学的相关策略和方法(改)

关于小学低年级有效作文教学的相关策略和方法

合黎学区: 李平

论文提要

学生写作能力的提高是语文教学的难点之一。小学生的书面表达能力是在口头语言基础上获得的,透过特定的教学条件、周围生活环境的影响以及自己的加工,逐步形成的。写作能力的培养,牵涉到很多因素,有生活环境,有思想认识水平,有语言感受与表达能力,有思维的习惯与方法等等。小学写作教学应注意运用听说领先,先说后写,促进转化;先放后收,有放有收,边放边收;激发兴趣,注重体验,循序渐进;自主写作,自由表达,富有创意;读写结合,多作多改,强化练习;沟通情感,交流信息,分享成果等有效的教学策略,改善作文学习的外部环境,引导学生从“乐写”到“善写”,促使学生的表达从口头语言向规范的书面语言转化。

一、听说领先,先说后写,促进转化。

学生书面语言的表达过程需要有声语言的支持。由于小学生的内部言语发展较差,再加上词汇贫乏与书写技能不熟练,常常不善于将看到的、听到的事物连贯地表达出来,“言之无序”是这个年龄段学生的通病。因此,必须通过口头语言的训练来发展书面语言。写作教学从听说起步,先说后写正是引导学生顺利走向规范的书面表达的桥梁。

听说领先,先说后写有利于发展思维,有利于学生加工、组织、整理写作的素材。由于低年级学生观察力不强,开始感知事物时往往是笼统的或不够正确,容易忽略主要的东西,加上受遗忘的影响,对事物的印象、认识往往是模糊的。如果只凭他们的感知印象来写,会产生许多遗漏、含糊、甚至错误。而如果经过相互谈论,就能通过别人或自己口头语言的帮助,相互补充感知不清楚或遗忘的东西,校正错误或混淆的部分,然后写出来才能“言之有序”、“言之有理”。

具体来说,小学低年级应注重说话、写话训练,可以通过指导学生观察图画;用上理解的词语;开展丰富有趣的游戏活动等途径引导学生说话、写话。低年级学生最喜爱观察活动,听形象化的语言,游戏活动能使低年级孩子在轻松欢愉的气氛中看、听、摸、问,在这样的游戏活动中,语言同五光十色的事物形象一起进入他们的头脑中的,变得丰富多彩起来。所以低年级写话教学应注意创设生动有趣的情景,让学生玩中想、想好说、说后写。

二、先放后收,有放有收,边放边收。

针对作文教学中存在着过于关注写作教学自身体系的建构,而对于学生写作能力发展的过程重视不足的现象,语文课程标准提出写作教学应贴近学生生活,让学生易于动笔,乐于表达;减少对学生写作的束缚,鼓励自主拟题、自由表达和有创意表达。

张志公先生在对我国传统语文教育深入研究的基础上,总结出作文训练的步骤应该是“先放后收”,即写“放胆文”。作文教学改革,就得先致力于疏通作文与生活的关系,倡导写“放胆文”,让学生放开思想、放开形式,使学生在思想解放、心情愉快、宽松自由的情境中写作文,写片段,写整篇;教师不施加过多的约束,而是为学生创造机会,逐渐地把文章写顺,把笔头放开。到了一定程度,再开始逐渐地“收”。新课标在写作教学目标上淡化了文体要求,降低修改的要求,旨在为学生写作创造自由发挥的空间,让学生先写起来,不“步步为营、句句求好”。

在继承传统写作教学经验的同时,还应赋予“先放后收”以新的活力和生机。“收”是一个过程,这个过程是在教师引导下的自然转变过程,而不是突然之间的硬性规范。在这一过程中,教师的干预、引导能有效促使这种转变顺利实现,因此,教师应恰当运用“有放有收”“边放边收”策略。

所谓“有放有收”“边放边收”是指当学生经过一定量的写作实践后,教师应适当帮助学生进行适当的写作知识的梳理,写作方法的总结,此谓之“举三反一”。同时在总结梳理的基础上让学生再按一定的方法进行“举一反三”的写作实践,注意引导学生结合阅读的句子、段落、篇章,巧妙地加以迁移运用。小学生言语表达上的一个重要特点是倾向于综合、抽象、笼统,教学中应重视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加强形象思维的训练。如,把抽象的词语具体化,概括的语言形象化,有针对性地提出一些启发性的问题,适当传授一些语文知识。可以给学生一些句子、段落作为“摹本”,让他们模仿写;还可以根据老师的提示让学生定点、定项观察,这种适时干预、介入是在“放”的同时注意适当地“收”。

“有放有收”“边放边收”可以有效地处理好写作知识技巧的学习与放胆写作之间的关系,帮助解决学生“有话写不出”,“无从下手写”的写作焦虑。

三、激发兴趣,注重体验,循序渐进。

“一切行为都是由动机引起的,人的行为是动机的满足。„自我实现‟是人的动机的最高层次。”语文实践活动有助于学生语文能力的“自我实现”。教师应为学生提供广阔的写作空间,要善于通过综合实践活动,专题任务,引导学生在对生活的观察、思考、体验中取材立意,引发真情实感;在丰富多彩的语言实践活动中体验生活,感受到精神上的愉悦。

“生活充实至什么程度,才会做成什么文章。”所以,除课堂上“放手”进行创造性的师生表演,生生表演外,还应“放手”让学生走出教室、走出校园,走向实践的大课堂,用慧心去体会,用慧眼去追寻,用双手去实践,感悟生活的甘甜,感知大自然的神奇和美妙,明白人间的真情和爱心。引导学生多参加各种有益活动,将”活动”与”写作结合起来,文章自然会“言之有物,言之有情”。另外,媒体在作文教学中有不可忽视的作用。教师可充分利用现代化媒体的形象性、再现性、可控性特点,将人、事、物、景等写作材料通过实物、图片、录音、录像、电脑等多媒体进行再现,让声光色像充分刺激学生感官,唤起学生的记忆或再造想象。这不仅营造了情境氛围,激发了学生兴趣,还弥补了学生认识与实际的距离,缩短了时空,把五彩缤纷的社会生活融汇于五彩斑澜的画面之中。作文教学应当由易到难,由局部到整体,循序渐进,螺旋上升,这样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的热情,使学生由局部的成功产生愉悦感,进一步引发学习动机,成为自发性动力,使学生“拾级而上”,达到既定目标,甚至向更高目标纵深发展。

四、自主写作,自由表达,富有创意。

写作活动本质是人的一种生命活动,在这种生命活动中,人的思想、感情、个性都应该得到充分的展示。只有为他们自由的思考与表达提供了一个较为宽阔的空间,才能使其个性、才情得到了较为充分的展现。自主是内核,是前提;自由是表象,是手段。

那么让学生自主写作,自由表达的作文教学空间该如何创设呢? 首先,教师要打破传统的室内教学模式——闭门造车型,让学生走进大自然,亲近写作素材,拥有第一手资料;其二,让学生自由组合,创设一种民主、和谐、愉悦的氛围;其三,提供自主探究的机遇,设计自主探究的情境和氛围,使学生主动积极地参

与到习作活动中来,成为学习的主人。其四,重视看图作文。图画中形象性的符号给学生提供了一个可以驰骋想象的平台。看图作文能更好地发挥学生的自主性,展示个性化的思考。其五,在教学中有意留下空白点,启发学生探究的兴趣,留下自主探究的空间,让学生自由想像、填补“空白”,变“吸收——储存——再现”为“探究——鼓励——创新”。只有当学生充分发挥主体精神,真正做到无拘无束、自由自在地表现他们的所见所闻所思所悟时,创新思维的火花才会被激起,才会产生奇妙想法,突破常规思维模式,才有可能进行有创意的表达。

五、读写结合,多作多改,强化练习。

阅读和写作是两种相互制约,相互联系的能力。读是知识的积累,是内在的吸收;写是知识技能的运用,是外在的表达。读文可以积累丰富、规范的书面语言;读文可以了解篇章结构,学习布局谋篇。读是写的基础,只有“厚积”,才能“薄发”。

读写结合符合儿童的心理特点。根据儿童的“模仿性”特点,提供了大量的范句、范段、范文作为读写结合的“中介”;根据儿童的“表现欲”特点,借助于大量写片断形式,及时运用阅读所学到的知识进行写作,满足了儿童这一心理上的需要,根据儿童“易遗忘”的特点,采取边读边写,学用结合的做法,有利于知识的巩固。审视小学作文教学的现状,对于阅读和写作的关系还存在简单、机械操作的倾向,读什么就写什么,采取一一对应的读写结合训练,希冀“立竿见影”。这种教学的急功近利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学生写作的积极性。语文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学生只有在不断运用语言的过程中才能学会语言。规范的书面语言的发展绝不是一触而蹴的,教师要组织学生参加一定量的语言实践活动,在帮助学生打开一个观察生活,关注生活的窗口的同时,引导学生尝试在相当数量的习作中运用自己平时积累的语言材料,特别是有新鲜感的词句,在强化练习的过程中以读悟写,以写促读,最终达到读写双通。

叶圣陶先生曾明确指出:“写作系技能,不宜视作知识,宜于实践中练习,自悟其理法,不宜空讲知识。”他还说过:“改与作文关系密切,改的优先权应该属于作文的本人。所以我想,作文教学要着重培养学生自己改的能力。”可见,作文教学不但要教会学生“写”,更要锻炼学生会“改”,把“改”的权力交给学生,让学生主动去发现自己作文中存在的问题,会比教师评改效果更佳。修改作文首先是学生自己的事不管学生改得多还是改得少,哪怕只是更改一个错字,更换一个标点,对于学生来说,都是一种收获。所以,教师应坚持指导学生对自己的习作从选择材料、布局谋篇、中心表达、遣词造句等方面多作自我审读,自我修改,从而在不断写作,不断修改的过程中了解写作知识,掌握写作方法,提高写作能力。

小学作文教学应把培养良好的读写习惯作为一个重要的教学策略。应着重培养将观察到的情况用一句话记录、作素材笔记的习惯;做资料卡式简报等词句段积累的习惯;认真读题审题的习惯;限时作文,快速作文的习惯;自己当堂修改,请别人修改的习惯;保存作文、重读整理的习惯;主动进行语言实践的习惯。

六、沟通情感,交流信息,分享成果。

作文评改是作文教学中重要的一环。而目前在作文评改中存在几个误区:一是学生主体地位失落。长期以来批改作文、评价作文都是教师的事,学生难以体验到修改习作的喜悦,难以养成自评自改的习惯。二是批评多于鼓励,学生失败的感受多,成功的体验少,大大挫伤了写作的自信心和积极性。三是人为拔高要

求。不少老师总是不自觉地以“中心明确、立意深刻、选材新颖、构思巧妙、语言生动、结构严谨、详略得当、条理分明”等传统评价标准来衡量学生的习作。课标中要求能学生修改自己的习作,并主动与他人交换修改。要提高学生的评价、修改习作的能力,必须给学生创造尽可能多的实践机会。讲评的过程也是一个不断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规范学生个性化语言的过程。我们应鼓励学生与他人交流写作心得,互相评改作文;应把对学生的作文评价看作是沟通情感,交流信息,分享成果的机会,使学生在平等民主的氛围中,情感得以相互沟通,信息得以相互传递,成果得以相互共享,从而实现优势互补,达到共同提高。具体做法有:

1、运用激励机制,更新评价方式。

小学生的作文有一个从模仿到创造的过程,是从大同小异,到小异大同,最后到各不相同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在作文的评价上,教师不应该吝啬给高分和美言。作文评讲应重在引导学生发现文中自己认为好的方面,特别是其中有真情实感的、精彩的语句,培养自我评价能力,应尽力挖掘每篇文章的闪光点,哪怕是一词一句的妙用,一点一滴的进步,一个好开头,一个好结尾,一个好比喻,一个好细节,只要有进步,有发展,就要表扬,让不同层面的孩子享受到成功的快乐,从而树立信心。

2、变评者为读者,变定性评语为平等交流。

从改革现有的小学作文评语的写法入手,变以往作文评语那种单纯侧重对学生的写法指导、理论说教为侧重与学生的情感交流、对话谈心,把作文与做人结合起来,激发学生潜在的表达欲望,提高学生的写作兴趣与热情。

教师应多从读者的角度去阅读学生的作品,与学生探讨写作中的成败得失,提出自己的阅读感受。小学生写作文只是初学初练,他们的作文多半是半成品,缺点、毛病自然很多,我们不能用文学的标准去要求学生。学生每次完成作文之后,都有希望得到老师肯定和表扬的心理,所以,在作文评语中要多写一些鼓励性的话语,即使是对学生作文中的不足之处,也要用一种商量式的评语,如:这个词是不是可以换一个?这句话太长了,用标点把它分开行吗?这里最好先写一写周围的环境,你说对吗?等等。要尽量避免一些裁判式的、冷冰冰的评语,如语句不通顺,条理不清楚,中心不明确等。教师以读者的身份,用欣赏的目光赏识学生习作中点点滴滴闪光处。一份真诚的赞赏,一声由衷的喝彩能使学生产生成功的愉悦,在这样的心境下,学生对教师提出的修改意见一定会欣然接受。

3、充分利用校园环境、网络,展示分享成果。一篇富有儿童情趣的作文写出来以后,可以鼓励学生将自己的作品贴在“作文展示栏”上,引导其他同学互相评价,互相寻找作文中的闪光点,并在自己所欣赏的作品上标上记号,写上评语,把自己特别喜欢的词句、片断等等摘抄下来。这样,一方面对文章的作者是肯定和激励;另一方面作为评阅者,如果看到别人的评价与自己不谋而合,会油然而生一种自豪感,感到自己的鉴赏是有一定水平的。这样,作为作者与评阅者,都获得了心理满足,对作文信心就会逐渐增强。另外,推荐好的文章向学校“红领巾”广播站投稿,利用广播媒体在班内、校内展示;让

小作者的成果能在全校师生面前展示。总之,教师应通过种种评价方式为学生提供一个展示自己的天地,以调动他们写作的积极性。

第五篇:《小学高年级朗读指导的有效策略-》开题报告

尚庄小学教育科研 课题开题报告

课题名称 小学高年级朗读指导的有效策略

课题负责人(职称职务)王广文(中小学一级)计划完成时间 2012年3月——2012年12月 通讯地址及电话尚庄小学(***)

一、研究课题名称:小学高年级朗读指导的有效策略

二、研究课题的背景及意义 1.课题研究的背景

《语文课程标准》中“课程目标”明确指出学生要具有独立阅读的能力,学会运用多种阅读方法。有较为丰富的积累和良好的语感,注重情感体验,发展感受和理解的能力。能阅读日常的书报杂志,能初步鉴赏文学作品,丰富自己的精神世界。能借助工具书阅读浅易文言文。

如何整体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完成这一目标,是每个语文教师的必修课题。俗话说:“功夫靠练,文章靠念。”“读书百遍,其义自见。”读,是语文教学的基础,是最常用的基本方法,它可以培养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和阅读鉴赏能力,调动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提高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因此笔者认为朗读是最有效的方式。

2.课题研究的意义 ⑴理论意义:

高年级朗读教学直接影响到学生语言表达能力的培养,影响到语文教学质量的全面提高。因此,在课堂教学改革的同时,应重视并切实加强朗读指导有效性的研究,注重高年级朗读教学的实效性,培养学生的语感,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综合素养。

⑵实际意义:

我校是一所普通的农村小学,教师的基本素质和业务水平相对来说落后于同类型的小学,尤其是与镇市内同类型学校相比有天生的不足,学生素质偏差。面对现状,农村学生的朗读水平现状却太不尽人意,学生唱读、拖音读、停顿读、错读等现象都存在,还受方言、家长不重视读等因素的影响。造成高年级朗读教学这种现状的原因主要是对朗读的重要意义认识不足:第一,不少教师忽视朗读训练或者虽然重视,但是没有有效的指导,学生朗读水平没有得到发展;第二,课堂教学容量大,不少教师担心朗读训练耽误时间,完不成教学任务,以讲代读;第三,课外布置的朗读训练任务得不到很好的落实。

三、课题研究研究现状,水平和发展趋势

课题组成员通过各种途径收集了大量语文高年级朗读教学方面的资料,通过对资料的分析整理,我们认为,高年级朗读教学是语文教学研究中一个历久而弥新的课题。古人早有“书读百遍,其义自见”之说。叶圣陶、吕叔湘、张志公等语文教育专家对加强高年级朗读教学发表了许多讲话和文章。俞平伯先生在论及诗词的阅读和欣赏时,认为“目治”,即一般的阅读,仅能达到“泛览”水平;只有“耳治”,即朗诵或吟哦,才能深入地理解作者的真意。朱自清先生在《朗诵与诗》一文中指出:“语言不能离开声调,诗文是为了读而存在的”,“只有朗读才能玩索每一词、每一语、每一句的义蕴,同时吟味它们的节奏。”有关朗读教学的研究也不少,但如何指导高年级朗读教学的研究方面,还有所欠缺。

四、课题研究的主要内容

1、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我们有必要了解学生对于朗读的兴趣,采用相对的对策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1)调查学生阅读课上是否爱朗读、乐于朗读。

(2)研究出能促进学生朗读兴趣的方法措施。

2、了解学生在朗读中存在的问题,研究问题存在的原因,初步拟订出有针对性的设计训练方案。

(1)调查各学段学生在朗读中存在的问题。

(2)分析学生朗读存在问题的原因。

(3)针对问题及原因拟订各学段训练方案。

3、实施朗读技巧的训练方法和策略,并用所取得的成果与预期目标进行对比研究,及时修改方案得出提高小学生朗读能力的策略和方法、并进行推广。

(1)针对不同学段确定各学段朗读训练达到的目标。

(2)实施朗读训练方案。

①、教师在教学中,采用“读字、读词、读句、读段”的方法指导朗读,在准确领会文章思想内容的基础上,坚持朗读训练的整体性、层次性和实效性。

②、恰当运用语音技巧。发音要正确、清楚,轻重缓急和停顿要准确、合理,语气语调要恰当。

③、注重训练方式的多样性,反复进行训练。

④、在朗读训练过程中,引领学生创新朗读评价机制。

(3)调查训练效果,与即定目标形成对比,及时修正训练内容和措施方法。

(4)形成科学有效的朗读训练策略体系,并进行推广。

五、课题研究的方法:

1、问卷调查法:在学生、家长中开展关于朗读兴趣、朗读习惯、朗读方法的调查问卷,分析学生朗读的现状以及学生的学情、心理品质和学习习惯,为针对性地开展朗读能力训练研究打好基础。

2、文献法:对小学语文阅读教学学生朗读训练的资料和研究成果进行收集、整理、比较和归纳,在文献研究的基础上筛选有效经验,运用于本课题研究。

3、个案观察法:选择一些典型学生,对个体进行跟踪分析,建立个人档案,定期、不定期地进行分析,跟踪观察学生个体变化。

4、经验总结法:总结国内外的研究成果,并在此基础上不断完善、创新。通过学习、实践,总结在实践研究中有效指导农村学生朗读的成功经验,形成研究报告和论文。

六、课题研究的步骤

1、准备阶段(2012年3月—2012年5月):确定我校研究的课题内容,构思、规划、制订课题方案,部署研究内容及各阶段的实施要点,组建课题组织机构,建立课题管理制度,组织参与研究的教师进行相关理论学习。

2、实施阶段(2012年6月—2012年9月):学生朗读现状调查和朗读能力测量。了解农村学生朗读中存在的问题,并对教师、学生进行访谈、问卷,深入了解学生个体问题存在的成因。全体课题组成员根据成因探讨研究对策方案。实施训练方案,并在实施中不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得出科学有效的朗读训练策略体系并进行推广。

3、总结阶段(2012年9月-2012年12月)

整理研究材料和数据,完成课题报告和论文的撰写,做好课题结题工 作。

七、研究资料准备情况

1、硬件环境:我校具有完善的录音、多媒体器材,这为朗读能力的研究提供了良好的硬件设施

2、人文环境:我校展开了有效地推普活动,学校具有浓浓的“普通话气息”,这为农村小学生朗读能力的研究提供了良好的语言环境。

3、经费的充足保证:课题研究的经费按照课题需要,均在校长统一安排下,保证需要,用到实处,能在课题经费上给予充分的保证。

目前我校的课题组成员都是年轻人,主持人王广文,本科学历,参与过课题的研究并取得成果。其他五名教师都是素质较高且责任心较强的小学教师,对信息的收集处理得心应手,对实验研究的课后反思能力较强,具备完成教科研任务的能力。

总之,对这项课题,学校将在时间、经费、激励机制、组织等多方面予以保障,在区教研室的指导下,确保课题能出成果,出好果,争取圆满结题。

八、课题组成员分工

王广文:总指挥,协调各成员事宜,制定活动的制度,方案,措施。做最后的总结工作并总结推广课题的成功经验。

陈现虎:负责收集有效指导高年级学生朗读的相关资料,整理、分析、实验、反思,撰写论文,并总结有效指导高年级学生朗读的策略、技巧及创新评价机制。

孔令磊、周燕:负责收集有效指导中年级学生朗读的相关资料,整 理、分析、实验、反思,撰写论文,并总结有效指导中年级学生朗读的策略、技巧及创新评价机制。

邱文平、孔令喜:负责收集有效指导低年级学生朗读的相关资料,整理、分析、实验、反思,撰写论文,并总结有效指导低年级学生朗读的策略、技巧及创新评价机制及整理、保管课题资料。

下载《小学低年级写作教学有效指导策略与方法研究》课题开题报告word格式文档
下载《小学低年级写作教学有效指导策略与方法研究》课题开题报告.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教学研究课题开题报告

    教学研究课题开题报告 教学研究课题开题报告1 一、研究背景《普通高中语文新课程标准》规定:“高中语文课程应关注学生情感的发展,让学生受到美的熏陶,培养自觉的审美意识和高......

    小学有效教学的策略研究开题报告

    《小学有效教学的策略研究》开题报告 各位领导,各位专家,老师们: 我校申请的课题《小学有效教学的策略研究》,是我校领导、全体教师经过一段时间的调研确立的。我代表课题研究......

    小学低年级写字教学指导的研究 开题报告

    《小学低年级写字教学指导的研究》 开题报告 邻水县北城学校小学课题组 各位领导、专家: 大家上午好! 首先感谢大家抽出宝贵的时间参加《小学低年级写字教学指导的研究》课......

    小学低年级识字教学的有效策略

    小学低年级识字教学的有效策略 启文小学 赵小虎 识字教学是小学低年级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是学好语文及其它学科的基础。小学语文新课标中明确提出:“小学阶段要认识3500个左......

    低年级识字教学有效方法

    小学低年级语文识字有效教学方法 2011 版《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中强调:识字、写字是阅读和写作的基础,是第一学段的教学重点,也是贯穿整个义务教育阶段的重要教学内容。那么......

    小学低年级课外阅读指导方法

    小学低年级课外阅读指导方法 规定阅读时间 1、每周两节的统一阅读课。 2、每周一个下午的阅览室自由阅读。 3、一天在校的三读 ①诵读:每天早读30分钟的师生共同阅读;每天上午第一......

    《小学有效课堂教学行为与策略研究》开题报告.

    佛山市"中小学有效教学研究"专项立项课题《小学有效课堂教学行为与策略研究》开题报告 南海区大沥实验小学 许贤苏一、课题提出的背景及国内外研究现状。1、课题提出的背景......

    小学低年级有效识字教学策略研究开题报告

    《小学低年级有效识字教学策略研究》开题报告 一、课题研究的背景、意义 小学语文教学的最终目的是培养学生的语文素质,教师要树立素质教育的大教学观,在识字教学中,注重学生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