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人民公安大学自考毕业论文(5篇)

时间:2019-05-14 08:04:31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中国人民公安大学自考毕业论文》,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中国人民公安大学自考毕业论文》。

第一篇:中国人民公安大学自考毕业论文

中国人民公安大学自考毕业论文 论公安机关内部执法监督机制研究

姓名: 学号:

摘要: 摘要:公安执法在整个国家执法体系中占据重要的地位,为了确保公安机关严格依法行政,维护公民的合法权益,对公安执法的监督显得尤为重要。然而,当今社会执法监督问题还存在着很多弊端。监督与被监督主体对执法监督的可为性和必为性尚未达成共识。这种现状严重威胁着公安机关的执法公信力。如何实现公安执法公正廉洁,如何加强公安队伍建设是社会关注的问题。加强公安监督建立和完善现有的公安执法监督体制,强化对权力的制约是实现和保障公安执法法制化的重要途径。

关键词: 关键词:公安 执法 监督

公安执法在整个国家执法体系中占据重要的地位,并具有特殊的 强制性,涵盖公安管理、公安处罚、公安强制措施和公安强制执行等 方面,强制性有别于一般行政机关,手段也具有多样性。为了确保公安机关依法行政,保障公安机关及其人民警察依法履行职责、行使职权,维护公民的合法权益,对公安执法的监督显得尤为重要。我国的公安执法监督是伴随着社会主义法制建设,特别是公安法制建设的实践产生和发展起来的。从中央到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在重视和加强立法和制定其他规范性文件的同时,对公安执法监督倾注了越来越多的注意力。最高国家权力机关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把执法监督摆在了同立法同等重要的位置上,不断加强制度建设,强化监督力度。强调执法监督是因为在现实生活中公安队伍存在的不正之风,一些违法乱纪的问题时有发生,腐败现象相对严重。这些问题损害了警察的声誉、形象和本应良好的警民关系,干扰了公安工作的正常开展。因此,新形势下如何使警察保持公正廉洁,如何加强警察队伍建设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也是社会关注的问题。而解决该问题的有效途径之一就是进一步建立和完善现有的警察执法监督体制,强化对权力的制约,以加强廉政建设。

一、公安监督的重要意义

(一)公安执法监督是实现公安机关职能的重要条件公安机关是武装性质的国家治安行政机关和刑事司法机关,担负着维护国家安全、社会治安秩序和公民人身财产安全的重要职能,其活动的效能直接关系着国家的安全和社会的稳定,关系着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是否顺利进行,关系着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为此,必须建立完善的公安

执法监督机制,使公安机关及人民警察履行职责、行使职权的活动置于国家和社会的有效监督与控制之下,这是实现公 安机关职能的必要条件。

(二)公安执法监督是保障公安机关及其人民警察履行依法职 责、行使职权的重要手段 公安执法监督的核心是对公安机关及其人民警察履行职责、行使 职权活动合法性的监督。公安机关及其人民警察必须以宪法、法律为 活动准则,严格执法,行使法律规定的职权,执行国家和人民的意志,维护国家和公众的利益,这是由公安机关的性质、地位决定的。公安 机关及其人民行使权力的同时,负有接受国家和人民群众的监督的义务。对公安机关及其人民警察的执法活动实施监督,对于保障其依法 履行职责、依法行使职权具有重要作用。

(三)公安执法监督是维护公民合法权益的重要保障 公安机关性质任务和职责权力的特殊性,决定了其执法活动直接 涉及公民的人身权利和财产权利。为了防止滥用权力而发生侵犯公民 合法权益的行为,保证公安机关及其人民警察的执法活动成为公民权 益的有力保障,就必须对其权力加以制约,通过采取相应的监督制约 措施,完善执法监督制度机制,达到保护公民合法权益的目的。

(四)公安执法监督是加强公安队伍建设的重要措施和途径 公安执法监督是加强公安队伍组织建设,落实“从严治警、依法 治警” 方针的重要措施和重要方式,是严格公安队伍管理的内在要求,应当贯穿于公安管理的全过程。通过公安执法监可以增强人民警察的 责任感,促使其更好地依法履行职责、行使职权。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如何使公安队伍保持公正廉洁是亟待解决的问题。应当看到,在少数 民警中存在的不正之风和腐败现象还相当严重,一些违纪问题还相当 突出,严重损害公安机关的声誉和形象,破坏了警民关系,干扰了公 安工作的正常开展,因此迫切需要完善公安监督机制,强化公安权力 制约,加强执政为民廉政建设。

二、当前公安机关执法监督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近年来,由于各级公安机关不断加大内部执法监督力度,强化执法监 督措施,执法监督工作取得了明显成效。但是,当前公安执法监督中仍存在一些问题,例如有些公安干警尚未真正树立正确的执法监督理念,执法监督资源缺乏有效整合,执法监督力度不够、制度落实不到位,以及接受外部监督的自觉性不够强等等,这些问题的存在,在一 定程度上削弱了执法监督对执法规范化建设的保障作用。

(一)正确的执法监督理念尚未真正树立 在公安执法工作中,有些公安干警尚未真正树立正确的执法监督 理念,没有意识到执法监督是执法规范化建设系统工程中不可或缺的 构成部分,存在着一些错误的思想和倾向。具体而言,一是一些干警 重视执法权力,轻视执法监督,甚至把执法权力与执法监督对立起来,认为履行职责是法律赋予自己的权利,执法监督是对自己的不信任,是给执法权力行使设置障碍,于是采取各种办法规避监督、对抗监督。二是有些公安干警把执法监督与执法行为、执法队伍建设割裂开来,认为执法监督只是监督部门的事情,在目前警力与经费不足的情况 下,强化执法监督不经解决不了队伍建设和执法工作中的问题,而且 会影响执法工作效率,增加执法成本。三是一些执法监督机关、监督 部门和监督人员没有充分认识到执法监督也是执法,也是执法规范化 建设的内容之一。在具体的执法监督工作中,尤其是存在 “仰视监督” 的情况下,瞻前顾后,顾虑重重,怕得罪领导、怕影响“关系”,对 不规范的执法行为,不敢严于追究,放弃原则,大事化小,小事化了,自觉不自觉的把执法监督工作流于形式,一至在一些部门,一些领域 事实上形成了执法监督工作难有作为,可有可无。

(二)执法监督资源缺乏有效整合近年来,我国公安执法监督资源并不匮乏,外部有权力机关的监督、检察机关的监督、司法监督、舆论监督等形式,内部也有纪委、监察、审计、法制、督察、信访等多个部门负责监督工作,可谓监督 主体、渠道、手段多元,监督层次多,监督形式全,监督方位广。从 表面看来,基本形成了一个“严密”的执法监督网,在实践中也为保 证公安机关严格、公正、文明执法发挥了重要作用。但不容回避的是,在实际执法监督中,由于没有形成统一的执法监督工作机制,内部各 监督主体职责、分工不明,监督主体间轴心不清,关注执法权力运作 的视角不同,以及相互间的协调配合缺乏等因素,形成强大的监督合 力,而且执法监督主体各自为政,各行其道,造成执法监督的交叉地 带和“真空地带”,甚至出现对监督事项相互推诿,扯皮等现象,导 致一些群众常年投诉上访,耗费了执法监督资源,妨碍了执法监督效 能的偶小发挥。外部监督也由于各监督主体监督方式的着力点不同,又缺乏必要的沟通和协调,不是发生越权行事,滥用权力,互争管辖 或相互推诿,甚至通过非正常方式或途径追求监督效果的情况,大大 影响了公安执法监督的实效性。

(三)执法监督力度不够,制度落实不到位 在当前公安执法监督工作中,执法监督力度不够,制度落实不到 位,是一个普遍存在的问题,表现在多个方面。一是执法监督主体的 独立性、权威性不强。无论是外部执法监督还是内部执法监督,执法 监督主体在实际执法工作中的地位和权威往往与理论上、法律授权上 应有的地位和权威有着较大的差距,特别是在内部执法监督中,执法 监督权不仅混杂于行政管理权中,而且附属于同样需要接受执法监督的同级公安机关行政首长的领导,缺乏必要的独立性,再加上执法监 督主体的规格和级别往往又比被监督的刑侦、治安、交警等部门低,形成“仰视监督”现象,从而使执法监督的权威性不强,不能发挥执 法监督应有的效果。二是当前的执法监督主要集中在事前的审核把关 和事后的执法大检查与执法质量考评,对最易产生问题的执法过程的 监督不够或忽略,缺乏对执法过程的全程动态监督。三是警务公开的 范围和层次不够。警务公开制度落实不到位,广大群众缺少对执法及 执法监督过程的参与,对涉及公民权利和义务的执法依据,以及执法 程序、执法进度、执法结果和执法文书的了解不够,影响了群众参与 执法监督的热情,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公安机关的执法公信力。四 是责任追究力度不够。尽管公安机关为了改善执法状况、加强执法过 错责任追究力度,出台了诸如 《公安机关内部执法监督工作规定》、《公 安机关执法质量考核评议规定》、《公安机关执法过错责任追究规定》、《公安机关追究领导责任暂行规定》等一系列规章制度,但是对于执 法过程中常见的程序违法行为以及放弃执法监督或不认真履行执法 监督的行为,要么没有责任追究规定,要么有规定却缺乏可操作性,甚至已经有了可操作性的责任追究规定,却又在很大程度上落实不到 位,责任追究乏力。以致出现对执法过错通过“后续补正和技术处理 解决”,“集体责任多、个人责任少”,“下级责任多、上级责任少”,“下 达不科学、不正确的警令甚至于非法干预行为得不到应有的责任追 究”,具体执行者却往往承担责任的不正常现象。

(四)接受外部监督的自觉性不高随着人民群众的法律意识、权利意识日益增强,以及社会信息化 的程度越来越高,舆论监督、社会监督的密度和力度进一步加大,对 公安执法水平和质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有些公安机关和公安干警不 能正确认识舆论监督、社会监督与执法规范化建设的关系,接受外部 监督尤其是舆论监督、社会监督的自觉性、积极性不高,对群众投诉 和一些新闻媒体的舆论监督常常有意无意的抵制态度,甚至有些公安 机关或干警明确宣布不接受某些新闻媒体的采访,使得外部监督特别 是舆论监督、社会监督往往流于形式,既不利于正确开阵舆论引导工 作,也对公安机关和公安干警的形象造成了不好的社会影响,并进而 影响到和谐警民关系的构建。

三、加强公安监督的主要途径

执法规范化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加强执法监督既是执法规范化 建设的一项重要内容,也是执法规范化建设的重要保障。针对当前执 法监督中存在的主要问题,结合公安执法工作实际,建立健全各项执 法监督措施,对于执法规范化建设而言是非常必要的。

(一)进一步加强法治教育,提高民警法治意识 公安机关应以开展“大学习、大讨论、树形象”活动和落实科学 发展观为契机,进一步加强对广大民警,尤其是在重点执法岗位上和 执法环节中的民警的宗旨教育,使他们牢固树立政治意识、群众意识,打牢执法为民的思想基础。要健全并坚持领导干部特别是基层所队领 导学习法律的制度,让执法决策者和审核把关人学法懂法,熟悉和正 确应用法律法规,并带动和指导普通民警学法用法。树立正确的执法监督理念,旨在促进广大民警端正执法思想,真正把以人为本、执法 为民、公平正义、严守法纪等理念根植到头脑中,落实到行动上,以 从源头上保障公安执法的规范化。

(二)进一步提升执法监督的法制化、规范化 要从建立健全具体规范、完善监督制度等更深层次加强内部执法 监督工作,在立法或制定规章时,应突出监督主体权责一致和监督整 体效能的发挥,使监督主体有法可依且职权明确具体,在一定程度上 可避免监督的随意性和人为因素的干扰。同时,监督职权环环相扣、互相制约,又促使监督主体必须按法定的职权范围和程序处理违纪违 法行为,从而保证监督效能的有效发挥。要进一步增强立法的可操作 性,减少只有倡导性规定而缺乏相应的惩处规定的“软性条款”,避 免执法监督的随意性和不确定性,使执法监督的相关规定既直观具 体,又明确规范,对民警的惩戒和警示作用一目了然,从而提高了民 警遵纪守法的自觉性和自律性。

(三)进一步优化和健全监督机制 要对执法监督机构进行适当调整,整合内部监督力量,赋予监督 主体与其职责相适应的必要的权力和手段,树立监督主体在公安机关 内部和公众中的威信。同时应以法律法规约束监督主体必须依法、公 正、独立地行使监督职责,使各项监督制度既自成一体、又相辅相成、密不可分,尽量避免执法监督机构职能上的交叉和空白,既不能多头 监督,更不能无人制约,从而形成监督合力。要完善公安内部案件审 核、执法检查、个案调查、警务督察、执法过错责任追究和行政复议、应诉、国家赔偿等各项执法监督制度,发挥其方式手段的不同作用,确保执法过错都能得到及时、有效的处理,多侧面全方位地开展内部 执法监督工作。对监督部门的职级规格应予以高配或平配,对监督机 构、人员的经费、装备的配备应予适当倾斜,保障监督工作所必需的 经费,配齐配强监督干部,推进整体工作持续健康发展。

(四)进一步加强内部执法监督 法制部门要不断深化执法质量考评的内容,在坚持对执法程序严 格考评的同时,增加对执法实体的考评,要重点抓好立案、调查、羁 押、处罚等执法环节,把监督的触角延伸到执法活动的全过程。要逐 步扩大执法质量考评的对象,将执法质量考评工作落实到每个执法岗 位,把公安执法的方方面面都纳入考评的范围,推动执法质量考评工 作向纵深发展。要加大日常考评的力度。注意把年终考评与专项检查、专案调查、个案评判等有机结合起来,把执法质量考评贯穿到行政、刑事案件审核,复议、申诉案件办理,劳教案件审批之中,将执法质 量落实到平时,建立起全方位的执法质量考评体系,把被动监督向预 防在先的主动式监督转变,进一步增强监督的前瞻性、预警性和敏锐 性,做到防微杜渐、未雨绸缪。

(五)进一步完善外部执法监督 首先要提高认识,转变观念。要畅通外部监督渠道,主动欢迎和 接受外部监督,充分认识到外部监督对提高公安机关执法质量、改善 公安机关执法形象的重要作用。其次,要进一步深化警务公开,在不 影响侦查破案的前提下,凡是可以向社会公开的信息都要公开,切实提高警务工作的透明度,满足群众的知情权,自觉接受社会监督,并 为外部监督提供监督标准和便利,进而更加理解和支持公安执法。再 次,要建立内外监督协调机制,把外部监督的合理要求和建议体现到 执法过错整改、责任追究等内部监督工作中。如进一步完善与检察机 关执法数据及情况的反馈机制,认真分析检察院不批扑、不起诉,法 院判决无罪的案件,主动接受检察院、法院提出的建议和意见并及时 整改,共同商讨、研究、解决有关执法问题,执法质量就能较大提高。公安执法监督通过进一步完善监督体系,加强内部执法监督职 能,提高外部执法监督力度,落实执法过错责任追究制度,把执法监 督贯穿于执法活动全过程,逐步健全权责明确、相互配合、制约有效 的执法监督制约机制,就能使各项执法活动逐步走上了制度化、规范 化的轨道,推动公安机关的执法质量和执法水平稳步提高。综上所述,公安机关担负着维护社会稳定的重大职责,公安队伍 的管理水平,决定了队伍的凝聚力与战斗力,直接影响着公安机关保 一方平安职责的落实。上级部门要坚持对公安队伍的执法监督情况进 行实事求是的调查,掌握分析广大公安民警的思想动态,及时发现问 题,解决问题。用我们高度的责任心,面对问题时,做到不掩盖,不 回避,不护短,针对当前安全形势日趋严峻的挑战,公安执法要不失 信于政府,不失信于人民。

参考文献: 参考文献: [1]王在山.我国公安行政执法制度研究[D].山东大学,2006年 [2]莫于川.行政执法监督制度论要[J].法学评论,2000年01期 [3]李栋.对我国行政执法理论及其实践的再思考[J].行政与 法,2002年05期 [4]石东坡,周政训.论行政法制监督机制的完善[J].云南行政学 院学报,2001年01期 [5]牛之英.我国行政机关内部执法监督问题与对策研究[D].黑 龙江大学,2005年 [6]张国宝.公安执法应遵循程序正义的理念[D].吉林大学.2004 年 [7]刘军.论公安行政执法监督机制的完善[J].理论观察,2003年 06期 [8]任弼世.我国公安行政执法权行使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 [D].延边大学,2005年 [9]王洪波.论加强和改善我国的行政执法监督 [10]李文.公安执法监督管理中的文本理解技术的研究及其应用 [D].南昌大学,2005年

第二篇:中国人民公安大学自考毕业论文答辩自述

毕业论文答辩自述

尊敬的各位评委老师:

大家好!我是来自***级***中队的学生***。我的毕业论文题目是《群体性事件发生机制的研究》。

我当时之所以选择群体性事件发生机制的研究是因为近年来群体性事件频繁发生,作为一名预备警察,以后真正走上工作岗位后,在工作中,定会遇到此类事件的发生,为了更好的预防及解决已发生的此类事件,并提出一些很好的措施,这对我以后顺利的开展工作也有着积极的作用,这对公安队伍处理此类事件也有非常重要的意义,主要表现在:为群体事件的概念归纳提供依据;正确认识和分析群体事件发生的因素,并可以从根源解决;群体事件发生机制研究能更好的做出对预防、处理、解决群体事件的发生,提出较为合理的处理措施。

我在选择这个命题之前,已对群体事件的相关内容做了大量的查阅,搜索了近时期有关的视频资料及一些专家对群体事件发生的解读和评论。对群体事件的概念、引发因素、预防和处理措施有了充分的了解,确定主体,并在认清研究思路的基础上确定研究目标,之后和指导老师进行探讨分析,确定论文主体的基本内容和研究方向。在编写论文时期,我上网搜索了许多有关的信息,并查阅前期一些学者及专家对群体事件发生机制的探讨及研究成果,并借鉴一些比较有突出性的内容。在***导师的耐心指导和帮助下从中选取了主要的参考资 料,经过阅读主要参考资料,拟定提纲,写开题报告初稿,毕业论文初稿,修改等一系列程序,于2013年3月正式定稿。

具体来说,我的论文分为以下三个部分:

第一部分,也就是前言所引述有关我国近期群体性事件的性质及群体性事件的概念进行阐述,群体性事件的发生特点。最后对其造成的影响和后果进行阐释。以上内容为下文进行分析做出必要的铺垫作用。

第二部分,对群体性事件的引发因素做出了详细的分析,主要原因有:社会转型引发的矛盾---基础性根源;部分干部的官僚主义和腐败行为----重要因素;社会公平保障机制的缺失---诱导因素;法制观念淡薄及法制不健全;及其他因素;如权利监管机制不健全,处理事情应急机制欠缺等

第三部分,如何预防及处理群体事件作出的详细措施,健全预防为主的原则,坚持以人为本的处理基本方略,针对舆论工作做出合理的引导,最后详细阐述构建预警机制的性质—灵敏,高效。

第四部分,也就是我所写论文的参考文献。

经过本次论文写作,我从中学到了许多有用的东西,在查阅,浏览相关资料中也积累了一定的经验和丰富了一些知识,作为一名学生,生活阅历和专业能力有限,在有些内容表述上存在着不当之处,许多问题还有待于进一步思考和探索,借此答辩机会,希望各位老师能够提出宝贵的意见,学生将虚心接受,从而进一步深入学习研究,使 该论文得到

完善和提高。

第三篇:中国人民公安大学法学专业本科毕业论文选题

中国人民公安大学法学专业本科毕业论文选题

(2008年版)

前言

撰写毕业论文是成人高等教育本科学员完成学业的一项重要工作。为方便和规范毕业论文的拟定工作,在中国人民公安大学法律系多位极富经验的教师的指导下,我们于08年对本法学专业的论文参考题目进行了修订并编撰成册,希望对同学们毕业论文的撰写工作有所裨益。

中国人民公安大学继续教育学院

2008年6月

法理学、法制史、国际法方向:

1、执法为民的内涵与特征

2、以民为本与执法为民

3、执法为民与警察执法理念转型

4、自然法精神与中国法治

5、实证主义传统及其对中国传统法律的影响

6、中国传统法律的儒家化

7、中国法律传统与现代法治

8、论法律信仰

9、法律信仰缺失与中国法治

10、“春秋决狱”及历史意义

11、社会主义法治理念及其关系

12、论社会主义法治理念的特征

13、论社会主义法律之权威性

14、执法为民的法理基础

15、自由裁量权的法理分析

16、程序公正与法治

17、论警察的法治意识

18、论法律产生、发展的模式

19、论中国法制现代化 20、论立法民主

21、论执法原则

22、论法律责任

23、论司法权

24、论司法原则

25、试论法国民法典的历史价值

26、试论英国法律体系的独特性

27、大陆法系的历史演进及其特征

28、以日本法为例分析法律移植

29、论判例法渊源 30、论制定法主义

31、论法典化的意义及其局限

32、罗马法学家的历史作用

33、论法律渊源

34、略论法的概念

35、法系论

36、分析我国现行的正式法律解释体制

37、论法治

38、论法的效力

39、论我国法律解释的效力 40、论法律监督

41、论宪政的法理基础

42、试论法律原则在法律实施过程中的作用

43、试论法律规则与法律条文的关系

44、法律预测作用在社会生活中的作用

45、影响法律预测作用的原因、后果及解决

46、试论法的作用与法的局限性

47、法如何把握公平与效率的关系

48、法如何把握自由与秩序的关系

49、试论权利与权力的关系

50、法继承与移植的必要性及如何继承与移植

51、法如何适应市场经济

52、论先秦儒宋的大同理想

53、“仁学”与和谐社会

54、“人学”与儒法两宋法律思想的分歧

55、试论《唐律》整治官吏的规定

56、论宋明清时期封建法制的变化趋势

57、论清末“修律”

58、试论革命根据地的人民调解制度

宪法学方向:

1、警察权的宪法基础

2、突发事件紧急处理中的警察权

3、警察权与游行示威自由之间的关系

4、警察自由裁量权及其限制

5、论公民财产权的宪法地位

6、论村民委员会组织法的价值取向及其理论依据

7、论财产权的宪法保障与制约

8、论财产的神圣不可侵犯

9、建立健全宪法保障制度的若干构想

10、法院改革的宪法思考

11、党的领导权与国家权力关系的宪法学思考

12、财产征用及其宪法约束

13、论言论自由的保护

14、论宪政的人性基础

15、论宪法价值的本质、特征与形态

16、论宪法对构造法治国家的价值

17、论我国宪法解释的实践

18、论我国宪法监督制度的健全和完善

19、论我国现行“政策性修宪”模式的局限性 20、论完善行政首长负责制

21、论私人财产权的宪法保障

22、民意代表的言论免责权之研究

23、人大的个案监督权如何定位

24、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增设特别行政区委员会探讨

25、浅谈国务院直属机构的立法权

26、农民平等权的法律保障问题

27、制宪与宪法法院的管辖权

28、修改宪法的理论思考

29、新时期中共中央的修宪建议形式及其完善 30、宪法在审判实践中的适用问题研究

31、宪法对质询监督规定的疏漏及其完善

32、宪法的适应性问题研究

33、我国宪法应恢复迁徙自由

34、我国宪法修正案的技术性与规范性评析

35、我国宪法完善的模式选择与制度设计分析

36、我国违宪审查制度建立的主要法律障碍

37、我国公民宗教信仰自由权的行使

38、完善我国宪法解释制度的几点思考

39、试论宪法解释的客观性与主观性 40、试论宪法惯例的效力

行政法与行政诉讼法学方向:

1、行政规范性文件研究

2、行政裁决的性质及可塑性研究

3、行政备案制度研究

4、给付行政中的法律问题探讨

5、电子商务与行政法的发展

6、行政收费问题研究

7、准行政行为探讨

8、论行政处罚权的相对集中

9、论城管综合行政执法的法律地位

10、论行政法上的应急性原则

11、论特别权力关系

12、论事业单位的法律地位

13、论解释性行政规范

14、论行政规划

15、行政参与制度研究

16、电子警察的性质探析

17、我国行政救助制度初探

18、行政行为的无效与公民的抵抗权研究

19、论违反法定程序的认定与处理 20、论行政公诉

21、论行政公益诉讼

22、论国有资产管理中的行政法问题

23、论当代行政法上的信赖保护原则

24、论我国行政复议制度的发展与完善

25、论网络时代行政法的发展

26、论公民受教育权的行政法保护问题研究

27、WTO规则评价行政行为的正当程序标准

28、行政授权行为的行政法属性研究

29、建立健全我国现代行政程序法的若干思考 30、行政公产问题研究

31、行政许可的规范分析

32、论行政权的范围及其演进

33、行政复议司法化研究

34、行政诉讼受案范围的比较研究

35、论行政不作为

36、论行政诉讼类型

37、行政强制内容研究

38、论行政仲裁

39、论应急行政法制建设 40、论行政许可的撤销

刑法学方向:

1、宽严相济的刑事政策

2、刑法立法解释

3、刑法司法解释

4、罪刑法定原则

5、适用刑法人人平等原则

6、罪责刑相适应原则

7、属地管辖原则

8、属人管辖原则

9、保护管辖原则

10、普遍管辖原则

11、外国刑事判决的效力

12、刑法的溯及力

13、犯罪概念

14、人身危险性

15、刑事违法性

16、犯罪客体

17、犯罪对象

18、不作为犯罪的义务来源

19、刑法上的身份

20、相对刑事责任年龄阶段的处罚范围

21、单位犯罪

22、间接故意

23、过于自信过失

24、疏忽大意过失

25、严格责任犯罪

26、正当防卫的时间条件

27、防卫挑拨

28、正当防卫的限度条件

29、特别防卫 30、避险过当

31、犯罪预备

32、犯罪未遂

33、犯罪中止

34、犯罪集团

35、主犯

36、首要分子

37、从犯

38、胁从犯

39、教唆犯 40、聚众犯罪

41、间接正犯

42、片面共犯

43、想象竞合犯

44、法条竞合

45、继续犯

46、结果加重犯

47、连续犯

48、牵连犯

49、吸收犯 50、刑罚的目的

51、刑罚的功能

52、短期自由刑的弊端

53、死刑的立法限制

54、死刑的司法适用

55、死缓

56、罚金

57、剥夺政治权利

58、量刑原则

59、酌定量刑情节 60、一般累犯 61、减轻处罚 62、免除处罚 63、自首 64、刑法上的立功 65、缓刑 66、数罪并罚 67、减刑 68、假释 69、追诉时效 70、投放危险物质罪

71、以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 72、劫持航空器罪

73、非法持有、私藏枪支、弹药、爆炸物罪 74、交通肇事罪 75、重大责任事故罪 76、生产、销售伪劣产品罪 77、生产、销售有毒、有害食品罪 78、走私淫秽物品罪 79、洗钱罪 80、信用卡诈骗罪 81、保险诈骗罪 82、偷税罪’ 83、骗取出口退税罪 84、假冒注册商标罪 85、侵犯著作权罪 86、侵犯商业秘密罪 87、虚假广告罪 88、合同诈骗罪 89、非法经营罪 90、强迫交易罪 91、强奸罪 92、绑架罪

93、拐卖妇女、儿童罪 94、强制猥亵、侮辱妇女罪 95、刑讯逼供罪 96、暴力取证罪 97、虐待被监管人罪 98、侵犯通信自由罪 99、非法搜查罪 100、非法侵入住宅罪 101、雇用童工从事危重劳动罪 102、重婚罪 103、诽谤罪 104、侮辱罪 105、非法拘禁罪 106、诬告陷害罪 107、准抢劫罪 108、抢夺罪 109、侵占罪

110、职务侵占罪 111、故意毁坏财物罪 112、破坏生产经营罪 113、敲诈勒索罪 114、妨害公务罪 115、投放虚假危险物质罪

116、编造、故意传播虚假恐怖信息罪 117、聚众斗殴罪 118、传授犯罪方法罪 119、破坏计算机信息系统罪 120、寻衅滋事罪 121、赌博罪 122、开设赌场罪 123、聚众淫乱罪 124、伪证罪 125、妨害作证罪 126、窝藏、包庇罪

127、掩饰、隐瞒犯罪所得、犯罪所得收益罪 128、拒不执行判决裁定罪 129、脱逃罪 130、倒卖文物罪 131、医疗事故罪 132、非法行医罪

133、走私、贩卖、运输、制造毒品罪 134、非法持有毒品罪 135、毒品再犯 136、组织卖淫罪 137、传播淫秽物品罪 138、贪污罪 139、挪用公款罪 140、受贿罪 141、斡旋受贿 142、介绍贿赂罪 143、巨额财产来源不明罪 144、私分罚没财物罪 145、滥用职权罪 146、玩忽职守罪 147、徇私枉法罪 148、故意泄露国家秘密罪 149、帮助犯罪分子逃避处罚罪 150、徇私舞弊不移交刑事案件罪 民法学方向:

1、论我国民法典的应有体系

2、论表见代理

3、论无权代理与表见代理的区别

4、论胎儿的民事利益保护

5、取得时效研究

6、论诚实信用原则

7、论诚实信用原则对当代民法的影响

8、论意思自治在民法中的地位

9、论我国地役权制度之建构

10、我国现行土地征用制度的弊端及其改革

11、农村集体土地所有权的困境与出路

12、农村土地承包权流转研究

13、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制度的缺陷及改革

14、不动产善意取得研究

15、试述动产善意取得制度在追赃工作中的适用

16、我国民法相邻关系制度的改革

17、论物权行为

18、论集体财产所有权的主体和性质

19、应如何完善我国的人格权制度 20、试论职务侵权民事责任

21、抵押权若干问题探讨

22、论债券请求权的竞合

23、论无因管理与见义勇为

24、缔约过失责任探讨

25、名誉侵权行为研究

26、论民法与市场经济

27、论民事责任

28、论民法在社会主义经济法律体系中的地位与作用

29、论诚实信用原则

30、国有企业股份制改造中的法律问题

31、公司的组织机构及管理机制中涉及的法律问题

32、论取得时效

33、我国物权法制定过程中的热点问题

34、我国的用益物权制度

35、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

36、论担保物权

37、我国合同制度中的热点问题

38、我国继承法所规定的法定继承人的范围应否修订

婚姻法方向:

1、配偶权初探

2、当代中国离婚态势和原因分析

3、婚姻质量的社会观

4、当代中国婚姻问题的经济学思考

5、试论对重婚罪名的认定

6、中国城市职工生活时间分配研究

7、中国家庭暴力的现状、原因及法律措施

8、我国婚姻法离婚理由的立法完善

9、婚前财产协议探讨

10、同居制度之立法研究

经济法学方向:

1、论经济法调整对象的范围

2、试论我国的经济法律体系

3、论经济法的本质

4、自然垄断之我见

5、反垄断法适用除外制度的理论与实践意义

6、论商业秘密的竞争法保护

7、略谈竞业禁止

8、修改和完善《税收征管法》的法律思索

9、关于“酒店禁带酒水”的几点法律思考

10、论电子商务中消费者权益的法律

11、商品房买卖中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的适用问题

12、住房按揭法律问题研究

13、产品侵权责任归责原则略论

14、我国产品质量立法的现状及完善

15、论金融风险的法律防范

知识产权法学方向:

1、互联网对知识产权传统特性影响的探讨

2、中、美计算机软件知识产权保护的比较研究

3、论知识产权国际保护中的司法保护

4、网络传输中信息资源知识产权的保护

5、简论知识产权损害赔偿数额的确定问题

6、知识经济时代的国际知识产权

7、网络链接中的知识产权问题研究

8、网络传播中的多媒体知识产权保护

9、论知识产权中的间接侵权

10、数字化图书馆时代知识产权问题探讨

国际私法方向: 国际经济法方向: 刑事诉讼法学方向:

1、论我国附带民事诉讼制度的改革与完善

2、试论侦查监督

3、论审前羁押

4、论我国死刑复核程序的改革

5、论我国再审程序的改革

6、论我国简易程序的改革与完善

7、我国律师变化面临的困境及对策

8、论扣押制度的完善

9、论刑事简易程序的完善

10、论侦查中的犯罪嫌疑人的人权保障

11、论律师介入侦查阶段的立法完善

12、论证人的拒政权

13、论不起诉制度的立法完善

14、论我国取保候审制度的改革与完善

15、论我国附带民事诉讼制度的完善

16、试论侦查监督

17、论我国死刑复核程序的改革与完善

18、论审前羁押制度

19、论我国再审程序的改革 20、论我国简易程序的改革与完善

21、我国律师辩护面临的困境及对策

22、侦查阶段涉及国家秘密案件律师会见问题研究

23、侦查阶段讯问规则研究

24、侦查阶段权力内部制约机制研究

25、侦查阶段通缉问题研究

26、侦查阶段犯罪嫌疑人引渡问题研究

27、缓刑机制研究

28、刑事和解制度研究

29、警察出庭作证问题论纲 30、见证人问题研究

31、刑事申诉问题论纲

32、审判监督程序启动问题比较法研究

33、科技证据问题研究论纲

34、试论中国控辩协商制度

35、对我国陪审制度的理性思考

36、试论我国刑事侦查程序中警检关系的优化

37、中国刑事调解制度初探

38、论刑事拘留制度的完善

39、论我国刑事鉴定制度的完善 40、论刑事搜查制度的完善

41、试论无罪推定原则

42、论公开审判制度

43、试论刑讯逼供存在的原因及遏制对策

民事诉讼法学方向:

1、论诚信原则在民事诉讼中的确立与适用

2、论法院调解制度的改革与完善

3、论民事执行救济机制的构建

4、论民事执行检察监督制度的构建

5、论督促程序的改革与完善

6、论我国民事诉讼和解制度的改革与完善

7、民事诉讼的特点

8、民事诉讼法律关系的主体

9、当事人诉讼权利平等原则在民事诉讼中的体现

10、对法院调解原则的理解

11、辩论原则的含义及理解

12、处分原则的含义及理解

13、合议制度的内容及在司法实践中的运用

14、回避制度的内容及运用

15、公开审判制度的内容及运用

16、两审终审制度的内容及运用

17、对于民事诉讼管辖相关规定的理解及认识

18、民事诉讼当事人的特点及对几种不同形式的民事诉讼当事人的认识

19、民事诉讼代理人的职责、作用 20、民事诉讼当事人诉权的保护

21、民事诉讼各种类证据的特点及运用

22、结合实际理解第一审普通程序相关规定及其运用

23、简易程序的特点及其运用

24、第二审程序的相关内容及运用

25、审判监督程序的相关内容及运用

26、通过民事执行程序的相关内容的认识思考实践中“执行难”的问题及解决

27、对我国民事诉讼起诉条件的思考

28、论我国民事诉讼和解制度的改革与完善

29、论小额诉讼程序的设置 30、论审前准备程序的构建

31、论电子证据在民事诉讼中的应用

第四篇:中国人民公安大学

地址 北京市大兴县团河校区

邮编 102614

电话(010)61286314

学校概况

中国人民公安大学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安部直属的综合性高等学校。1998年2月24日经教育部批准,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和中国人民警官大学合并成为新的中国人民公安大学。2000年,原北京交通人民警察学校划归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学校分为木樨地、团河、沙河三个校区。各个校区环境整洁,设施齐全。学校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的、保卫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所需要的公安高级专门人才、科研人才和公安院校师资。学校遵循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战略思想,贯彻公安教育为保卫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和“从严治警、从严治校”的方针,实行军事化管理。“忠诚、求实、勤奋、严谨、开拓”是学校的校风。

学校有17个教学系部。设本科、硕士学位研究生、成人脱产教育和成人业余教育。学校还承担全国公安机关中高级警官警衔晋升等培训任务。

学校现有教师400人,其中教授、副教授近200人,其他具有高级职称人员60多人。学校设7个科研机构。现有物理、化学、法医、物证、痕迹检验、文件检验、照相、交通管理、技术预防、电子技术等实验室和图书馆、闭路电视、多媒体实验室、语音室等现代化教学系统,还有相应的现代化教学和科研设施、生活设施及训练场馆等。中国人民公安大学是一所发展中的高等学校,其发展规模将逐步扩大,专业学科设置正不断完善,将建设成为一所具有中国特色的、公安专业学科比较齐全的、现代化的综合性高等学府。专业介绍

警察管理系行政管理专业

培养目标:具有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严格的组织纪律观念、良好的职业道德,有为国家安全、社会安定而献身的精神,熟悉我国公安工作的路线、方针、政策,德智体全面发展的,具有现代管理意识和丰富人文修养,富有创新精神与能力,能够胜任公安机关及其他机关从事政策研究、管理预测分析、组织和人事管理、行政方法、机关事务管理等行政管理工作以及本专业教学、科研工作的应用型高级专门人才。

培养要求:掌握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有为维护国家安全、社会安定而献身的精神;系统掌握本专业必须的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掌握现代化管理的基本手段;有较强的思维能力,组织管理能力和良好的心理素质;掌握一门外国语;掌握警体基本技能。学制:4年,授予法学学士学位。

主要课程:有三大部分,即行政管理理论,包括政治学原理、行政学原理、公安管理学原理等,行政管理技术,包括公共政策分析、公安管理信息系统、公安统计学、办公自动化等和行政管理实务。

侦查系侦查学专业

培养目标:能在公安机关从事国内安全保卫、刑事侦查、预审工作和本专业教学、科研工作的德才兼备的应用型高级专门人才。

培养要求:掌握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有为维护国家安全、社会安定而献身的精神;系统掌握本专业必须的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具有分析各类犯罪活动的特点、规律和制定、实施相应对策的能力;掌握一门外国语;掌握警体基本技能。

学制:4年,授予法学学士学位。

主要课程:国内安全保卫学、刑事侦查学、预审学、物证技术学、法医学、公安管理学、治安管理学、犯罪学、犯罪心理学、公安通信、出入境管理、自卫擒敌、驾驶等。治安系治安学专业

培养目标:具有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严格的组织纪律观念、良好的职业道德,有为国家安全、社会安定而献身的精神,熟悉我国公安工作的路线、方针、政策和治安管理法律、法规,系统掌握治安学专业的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能在公安、边防、国家安全等部门从事治安管理、出入境管理、道路交通管理、安全保卫、预防和控制犯罪以及治安学教学、科研等方面工作的高级专门人才。

学制:4年,授予法学学士学位。

主要课程:治安管理学总论、治安秩序管理、治安案件查处、户政学、刑事侦查学、安全防范概论、危险物品管理、出入境管理、道路交通管理、射击和自卫擒敌及驾驶等。公安科学技术系通信工程专业

培养目标:具有良好科学素质,系统地掌握通信工程,包括通信技术、通信系统和通信网等方面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与方法,能在公安部门、科研部门、教育部门、企事业技术管理部门等单位从事教学、科研、应用,并从事公安通信网、通信指挥中心等系统工程技术的高级专门人才。

学制:4年,授予工学学士学位。

主要课程:电路分析、电子技术、微型计算机原理与应用、信号与系统、电磁场理论、数字信号处理、通信原理、公安通信网、公安集通信系统、卫星通信系统、光纤通信系统等。

侦查系刑事科学技术专业

培养目标:能在公安、司法部门从事痕迹检验、文件检验、公安图像技术等方面鉴定工作和本专业教学、科研工作的德才兼备的高级人才。

培养要求:掌握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有为维护国家安全、社会稳定而献身的精神;熟悉我国主要法律和公安法规;掌握刑事科学技术学科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具有技术鉴定的基本能力;有较强的思维能力和良好的心理素质;掌握一门外国语,有强健的体魄和过硬的警体基本技能。

学制:四年,授予工学学士学位。

主要课程:刑事科学技术概论、刑事侦查学、现场勘查学、痕迹检验学、文件检验学、公安图像技术、微量物证检验等。

法律系法学专业

培养目标:能适应公安工作需要、德才兼备的法学高级专门人才。

培养要求:有为维护国家安全、社会安定而献身的精神,掌握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系统掌握本专业必须的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熟悉我国主要法律和公安法规,具有从事各种法律业务和科研的能力;熟练掌握一门外国语;掌握警体基本技能。学制:4年,授予法学学士学位。

主要课程:法理学、宪法学、刑法学、民法学、经济法学、婚姻法学、行政法学、刑事诉讼法学、民事诉讼法学、行政诉讼法学、国际法学、刑事侦查学、预审学、治安管理学、犯罪学、公安法规和自卫擒敌等。公安科学技术系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

培养目标:具有良好科学素质,系统地掌握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包括计算机硬件、软件与应用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与方法,能在公安部门、科研部门、教育部门、企事业技术管理部门等单位,从事教学、科研、应用,并从事公安信息处理、计算机安全与监察的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科的高级专门人才。

学制:4年,授予工学学士学位。

主要课程:电路分析、电子技术、微型计算机原理与应用、计算机组织与结构、计算机系统结构、计算机网络、汇编语言、数据结构、操作系统、数字信号处理、公安信息处理系统、计算机安全与监察等。

交通管理工程系交通管理工程专业

培养目标:具备管理学、法学、交通工程学等方面知识和能力,能在公安机关从事交通管理实际工作以及教学、科研方面工作的懂技术的高级专门人才。该专业成立于1983年,现已形成了一支有较强教学、科研实力的高素质的教师队伍,建立了四个实验室,各种教学、实验条件良好,教学质量逐年提高。

学制:4年,授予工学学士学位。

主要课程:管理学原理、运筹学、公安学概论、道路工程、交通工程学、机动车构造、交通法规、交通管理心理学、道路交通管理、道路交通控制、交通通信与监控、计算机网络、交通事故处理与对策、交通管理信息系统等。

外语系英语专业培养目标:从事公安外事管理、出入境管理、外国人管理、国际警务交流与合作以及在公安院校从事教学和科研等工作的德才兼备的外语高级人才。学制:4年,授予文学学士学位。

主要课程:大学基础英语、高级外语(包括外语语言理论,口、笔译技巧)外语写作与修辞、听力会话、法学、国际法、公安学、公安外事管理、汉语、第二外国语等。

公安科学技术系安全防范工程专业培养目标:具有良好的科学素质,系统地掌握安全防范技术系统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与方法,能在公安部门、科研部门、企事业技防部门等单位从事科研、应用,并从事公共安全防范技术与管理、安全防范系统工程的高级专门人才。

学制:4年,授予工学学士学位。

主要课程:电路分析、电子技术、微型计算机原理与应用、自动控制原理、信号与系统、通信原理、视频技术、安全防范技术管理、安全防范技术、安全防范系统与工程等。交通管理工程系交通工程专业

培养目标:具备法学、交通工程学、交通事故分析、鉴定、再现等方面的知识和能力,能在公安机关从事交通管理,交通事故分析、鉴定、再现、预防等实际工作的高级专门人才。

学制:4年,授予工学学士学位。

主要课程:工程力学、交通工程学、系统工程、公安学概论、道路工程、汽车理论、交通法规、交通管理心理学、道路交通管理、交通事故处理、道路交通事故鉴定技术、道路交通事故分析与再现、交通安全工程等。

公安文学系汉语言文学专业培养目标:能从事公安文秘、公安文学创作与评论、政策调研、公安宣传与报刊编辑以及公安院校教学与研究等工作的德才兼备的高级专门人才。学制:4年,授予文学学士学位。

主要课程:中国革命史、哲学、逻辑学、现代汉语、古代汉语、文学概论、马列主义文论、比较文学、艺术概论、美学、中国古代文学史、中国现代文学史、中国当代文学史、外国文学史、写作理论、文艺心理学、法学基础理论、公安学概论、侦查学、公安文学理论、警察文化学、犯罪心理学等。

警察战训系治安学专业培养目标:具有坚实公安业务知识,系统掌握警务实战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能在公安机关从事暴力犯罪案件临战处置、突发事件临场指挥和警务实战技能训练以及本专业教学科研工作的复合型高级专门人才。

学制:4年,授予法学学士学位。

主要课程:警察战术学、警务临战决策、警察指挥、警务实战案例分析、查缉战术行动、治安事件处置、缉捕技能、警务射击、暴力犯罪案件处置与对策、警察急救

第五篇:中国人民公安大学成教大专

中国人民公安大学成教专科

我猜:每个人的心中都有一个警察梦。从“黑猫警长”到香港TVB警匪片,有谁不羡慕那飒爽英姿!说起军人,不禁一腔热血,恨不得奋战前线,保家卫国!

话说“不想当将军的士兵不是好兵”,那么选择公安学校当然也应该选择公安系统的最高学府——中国人民公安大学。

中国人民公安大学,这所被誉为“共和国警官的摇篮”的名校,为我们的国家培养了无数公安学子,一直在输送保家卫国的生力军。我想,能够成为这所名校中的一员,那会是多么一件激动人心的事情!首先,我想介绍一下这所公安系统时间最长、学科专业最为齐全、办学规模最大、教育层次最为完备的重点高等学校。中国人民公安大学,作为公安系统最高学府,形成了公安学科专业齐全、主干学科特色鲜明、多种学科协调发展的学科专业体系。经过六十多年的发展与积淀,逐步建成了以公安学、公安技术为核心,以法学、政治学、社会学、心理学、基础医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安全科学与工程、交通运输工程、管理科学与工程等学科与公安专业交叉学科为主干,包括学士、硕士、博士、博士后完整培养层次的学科体系。2014年,为应对当社会反暴力恐怖工作面临的新形势,新增公安情报学反恐怖专业方向,计划面向全国招收80人,公安大学也成为全国公安系统院校里第一家开设反恐专业的高校。

除此之外,中国人民公安大学还设有成教专科以及成教本科。成教,顾名思义就是成人教育;也许高考失利,无法企及这所名校,但

是成教大专这个平台为你打开了踏入公安大学的大门。那么都有哪些优势和条件呢?

一、优势:

1、对于高考落榜生来说,选择公安大学要比选一般院校更正规。师资各方面也非一般院校可比拟。(全国重点)

2、与出国留学相比:学生刚高中毕业思维还不成熟,不宜于出国学习。一部份学生语言基础薄弱不能出国学习,另外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委培学习费用也相对较低。

3、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娇子同堂学习能够极大的开拓学员的视野空间和思维角度。

4、参与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同学组织的各种活动能够迅速提升自身的综合素质。

5、中国人民公安大学的学术氛围和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学子的朝夕相处会极大的提高个人综合素质。

6、学员的学习过程须严格遵守学校的规定,考试成绩合格,论文答辩通过;由中国人民公安大学成教院颁发学历,学位按照学校统一要求申请。

7、该学历证书教育部电子注册,国家承认,网上查询,可直接报考国家公务员和研究生。

8、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同学的资源受益终身。

9、毕业后由公,检,法等单位择优录取,学院择优推荐。

二、专业设置:法律文秘专业、行政管理专业

三、报名条件及报名资料:

1、报名条件:必须应届高中毕业生参加2014年高考,文化分达到当地三本线以上(个别可放宽)

2、身份证原件以及复印件,蓝底免冠证件照1寸5张,高中毕业证原件以及复印件,准考证原件,分数条。

3、身高:男,170cm,女,160cm。

4、当地县医院体检报告,当地公安局政审证明原件(无犯罪证明)。

5、身体健康,五官、体型端正,面部无明显缺陷(如唇裂、对眼、斜眼、斜颈等),无鸡胸、无腋臭、无严重静脉曲张、无罗圈腿、无纹身、驼背,无各种残疾,直系亲属无精神病史。

有句话说“不管黑猫白猫,抓到老鼠的就是好猫”,在这里,我想“不管统招还是成教,努力学习就是好公大人”!

公安大学成教大专班咨询电话:

石老师 133 1145 1179

下载中国人民公安大学自考毕业论文(5篇)word格式文档
下载中国人民公安大学自考毕业论文(5篇).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中共中国人民公安大学纪检(通知)

    中共中国人民公安大学纪检(通知) 公大纪字„2008‟6号 关于认真学习《中共中央纪委教育部监察部 关于加强高等学校反腐倡廉建设的意见》的通知 校属各单位: 2008年9月23日,教育......

    中国人民公安大学暑期见习工作总结 - 副本

    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学生暑期见习工作总结 2016年8月1日至8月22日,根据学校的安排,我来到了xxxx派出所进行了为期三周的暑期见习。 这次见习是我入校以来第一次走向社会,真实地体......

    中国人民公安大学成人大专班2014招生简章

    公安部管理干部学院 2014年成人大专培训班招生简章一、招生专业、计划及教学地点 招生计划1000人,行政管理专业500人、法律文秘专业500人,学制2年,就学地点在北京市大兴区公安......

    公安大学自考论文题目

    1.基层公安机关警务效能现状与改进对策研究 2.公安机关大接访工作效果分析 3.公安派出所警务管理机制研究 4.试论基层公安机关走出经费保障困境的长效机制 5.试论公安管理体......

    2011中国人民公安大学概况及专业介绍0410

    中国人民公安大学概况及专业介绍 一、学校概况 中国人民公安大学是公安部直属的普通高等院校暨公安部高级警官学院,创办于1948年7月,历经华北公安干部学校、中央公安干部学校......

    中国人民公安大学成人大专2014年最新招生简章

    中国人民公安大学成教大专 公安部管理干部学院2014年成人大专培训班招生简章 一、招生专业、人数及教学地点 招生人数900人,行政管理专业450人、法律文秘专业450人,学制2年,就......

    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学费及奖学金(5篇范例)

    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学费及奖学金 中国人民公安大学之前基本都是公费的,在2014年全国的硕士研究生进行改革取消公费后,很多同学咨询博联教育,问中国人民公安大学的学费和讲学金情......

    【中国人民公安大学专业】中国人民公安大学招生网站-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分数线

    高考派—高考志愿填报专家 【中国人民公安大学专业】中国人民公安大学招生网站-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分数线 八、录取原则(一)实行计算机远程网上录取。(二)录取最低控制分数线为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