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上半年全国电力供需形势分析[样例5]

时间:2019-05-14 08:59:59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2018年上半年全国电力供需形势分析》,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2018年上半年全国电力供需形势分析》。

第一篇:2018年上半年全国电力供需形势分析

2018年上半年全国电力供需形势分析

一、上半年全国电力供需状况

(一)全社会用电量快速增长,电力消费呈现新亮点

上半年,全国全社会用电量3.23万亿千瓦时、同比增长9.4%,增速同比提高3.1个百分点。其中,一、二季度分别增长9.8%和9.0%,增速连续8个季度保持在5.5%-10%的增长区间。

上半年,全社会用电量保持快速增长的主要原因:一是宏观经济为用电量增长提供了最主要支撑。今年以来宏观经济运行总体平稳、稳中向好,工业企业经济效益改善、生产平稳的发展态势支撑了电力消费增长,第二产业用电量同比增长7.6%。二是天气因素以及居民消费升级共同拉动影响。随着居民消费升级、电气化水平持续提高,天气因素对用电负荷和用电量的影响更加明显,今年初的寒潮和入夏以来的高温天气带动用电量快速增长,城乡居民生活用电量同比增长13.2%。以广东为例,该省由于年初寒潮及5月份高温天气因素,拉高该省上半年全社会用电量约94亿千瓦时、拉高该省用电量增速约3.5个百分点。三是服务业保持较快增长。服务业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蓬勃发展,新动能加快成长,以及国内消费保持平稳较快增长,共同拉动服务业用电保持快速增长势头,第三产业用电量同比增长14.7%,其中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用电量同比增长25.5%。四是电能替代持续推广。根据《2018年能源工作指导意见》,今年在燃煤锅炉、窑炉、港口岸电等重点替代领域,实施一批电能替代工程,全年计划完成替代电量1000亿千瓦时,目前时间过半,任务也已过半。

电力消费主要特点有:

一是制造业用电量平稳较快增长。制造业用电量1.66万亿千瓦时、同比增长7.3%。从几大类行业来看,高技术及装备制造业类行业用电量快速增长,其中,汽车制造业、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通用设备制造业、金属制品业、电气机械和器材制造业、医药制造业6个行业用电量增速均超过9%。消费品制造业类行业用电量快速增长,其中,农副食品加工业、文教/工美/体育和娱乐用品制造业、皮革/毛皮/羽毛及其制品和制鞋业、酒/饮料及精制茶制造业、家具制造业、纺织服装/服饰业、木材加工和木/竹/藤/棕/草制品业7个行业用电量增速均超过9%。传统高载能类行业增速总体回落,四大高载能行业合计用电量增长5.1%,低于制造业平均水平,增速同比回落3.3个百分点。其中,有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化学原料和化学制品制造业用电量分别增长1.0%和2.7%,而在上年低基数以及今年以来粗钢生产增速上升等拉动下,黑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用电量同比增长11.4%。

二是用电量结构延续优化调整趋势。根据三次产业最新划分标准,第一、二、三产和城乡居民生活用电量比重分别为1.0%、69.2%、15.7%和14.1%。比重与上年同期比较,第一产业比重持平;第二产业比重降低1.2个百分点,其中四大高载能行业比重同比降低1.2个百分点;第三产业和城乡居民生活用电量比重分别提高0.7和0.5个百分点。

[3]

[2]

[1]

三是用电量增长动力持续转换。第一、二、三产和城乡居民生活用电量对全社会用电增长的贡献率分别为1.1%、56.5%、23.4%和19.0%。第二产业贡献率同比降低11.9个百分点,其中,四大高载能行业贡献率同比降低13.7个百分点,降幅超过第二产业,主要通过高技术和装备制造业贡献率提高来弥补;第三产业和城乡居民生活用电量的贡献率分别超过其所占用电比重7.7和4.9个百分点。拉动电力消费增长的动力延续从传统高载能行业向服务业、居民消费、高技术和装备制造业等转换的趋势。

四是用电量增速西高东低。全国31个省份用电量均实现正增长,分区域看,东、中、西部和东北地区全社会用电量同比分别增长7.7%、10.4%、11.9%和9.6%;分别拉动全国全社会用电量增长3.7、1.9、3.2和0.6个百分点,东部地区用电量增速虽低于其他地区,但由于其所占比重较高,拉动率居各地区首位。

(二)电力清洁低碳发展趋势明显,高质量发展成效显现

截至6月底,全国6000千瓦及以上电厂发电装机容量17.3亿千瓦、同比增长6.2%,增速同比回落0.7个百分点。其中,水电3.0亿千瓦、火电11.1亿千瓦、核电3694万千瓦、并网风电1.7亿千瓦。

电力供应主要特点有:

一是发电结构绿色化转型持续推进,非化石能源发电新增装机比重创新高。在国家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推动化解煤电过剩产能等背景下,电源结构继续优化。全国新增发电装机容量5211万千瓦,同比增加160万千瓦。其中,非化石能源发电新增装机3827万千瓦、占新增总装机的73.5%,为历年新高;其中太阳能发电新增装机2581万千瓦,约占总新增装机的一半,东、中部地区太阳能发电新增装机占全国比重为73.8%。新增煤电装机998万千瓦,同比减少10.3%。

二是水电发电量低速增长,太阳能发电等新能源发电量快速增长。全国规模以上发电量同比增长8.3%。其中,受水电装机容量低速增长以及部分流域来水偏枯等影响,规模以上水电发电量同比增长2.9%;火电发电量在电力消费快速增长、水电发电量低速增长等因素影响下,同比增长8.0%。并网太阳能发电、风电、核电发电量分别为817、1917、1300亿千瓦时,同比分别增长63.2%、28.6%、13.1%。

三是风电、太阳能发电等设备利用小时同比提高,不合理弃风弃光问题继续得到改善。全国发电设备利用小时为1858小时、同比提高68小时。其中,水电设备利用小时1505小时、同比降低9小时;火电设备利用小时2126小时、同比提高116小时;太阳能发电、风电、核电设备利用小时分别为637、1143、3548小时,同比分别提高7、159、141小时。在各级政府和电力企业等多方共同努力下,弃风弃光弃水问题继续得到改善,今年国家电网公司和南方电网公司分别制定了促进清洁能源消纳的22项和24项工作措施,在加快电网建设、合理安排调度、加大市场交易、加强全网消纳、推动技术创新等多方面推进清洁能源消纳,效果明显。如,国家电网公司经营区域内,东北、西北地区风电设备利用小时同比分别提高198、170小时,西北地区太阳能发电设备利用小时同比提高76小时;南方电网公司经营区域内上半年清洁能源发电基本全额消纳。

四是跨区和跨省送电量快速增长,清洁能源持续大范围优化配置。电网企业全力服务脱贫攻坚,持续加强农网及配网建设投资,有效改善农业和农村服务业等生产用电条件,全国110千伏及以下电网投资比重继续过半。全国基建新增220千伏及以上变电设备容量14981万千伏安,新增220千伏及以上输电线路长度22396千米,新增±800千伏换流容量500万千瓦。在近两年多条特高压工程陆续投产的拉动下,全国分别完成跨区、跨省送电量2001和5736亿千瓦时,同比分别增长20.3%和19.4%,增速同比分别提高19.5和11.4个百分点,助力清洁能源实现大范围优化配置。

五是电力燃料供应偏紧,煤电企业经营形势仍然较为严峻。上半年,电煤以及天然气供应均存在地区性时段性偏紧情况,少数地区供需矛盾较为突出。电煤价格总体处于高位波动态势,根据中国沿海电煤采购价格指数——CECI沿海指数显示,反映电煤采购综合成本的CECI5500大卡综合价上半年波动区间为571-635元/吨,各期价格都超过了《关于平抑煤炭市场价格异常波动的备忘录》中规定的绿色区间上限,国内煤价持续高位也导致对标国内煤价的进口煤价格快速上涨,明显提高了国内企业采购成本。根据国家统计局数据,当前全国火电行业资产利润率仅0.3%,火电企业亏损面仍接近一半,部分大型发电集团煤电和供热板块持续亏损。

中国电煤采购价格指数(CECI)周价格图

(三)全国电力供需总体宽松,少数地区出现错峰限电

上半年,全国电力供需总体宽松,但宽松程度比前两年明显收窄。分区域看,东北和西北区域电力供应能力富余,华北、华东、华中、南方区域电力供需总体平衡;其中,华中区域在1月份受低温寒潮因素影响,多个省级电网采取了有序用电措施,南方区域部分省份存在局部性、阶段性电力供应短缺。

二、全国电力供需形势预测

(一)全社会用电量延续平稳较快增长,全年增速超过2017年

根据气象部门预测,今年夏季全国大部气温偏高,部分地区将出现持续大范围高温天气。综合考虑宏观经济、气温、电能替代、上年同期高基数、国际贸易环境、蓝天保卫战和环保安全检查等因素,预计2018年下半年用电量增速将比上半年有所回落,预计全年全社会用电量增速好于年初预期,超过2017年增长水平。

(二)预计全年新增装机1.2亿千瓦,年底装机容量达到19亿千瓦

预计全年全国新增发电装机容量1.2亿千瓦,其中,预计非化石能源发电新增装机7300万千瓦左右,煤电新增装机略低于4000万千瓦。年底发电装机容量达到19.0亿千瓦左右,其中,煤电装机容量10.2亿千瓦,非化石能源发电装机容量合计达到7.6亿千瓦,比重进一步提高至40%,比2017年底提高1.5个百分点左右。预计电煤供需形势地区性季节性偏紧,东北地区以及沿海、沿江部分以进口煤为主的电厂高峰期电煤供需形势可能较为严峻。

(三)全国电力供需总体平衡,部分地区迎峰度夏高峰时段电力供需偏紧

受新能源比重持续上升导致部分时段电力系统调峰能力不足、第三产业和居民生活用电比重持续提高带动系统峰谷差持续增大、电煤地区性季节性偏紧等多重因素叠加影响,预计全国电力供需总体平衡、部分地区在迎峰度夏高峰时段电力供需偏紧。

分区域看,预计华北区域电力供应紧张,河北南部电网、京津唐和山东电网在迎峰度夏用电高峰期电力供应紧张;华东、华中、南方区域部分省份电力供需偏紧,主要是江苏、浙江、安徽、湖北、湖南、江西、广东等省份在迎峰度夏高峰时段电力供需偏紧;东北、西北区域预计电力供应能力富余。预计全年全国发电设备利用小时3770小时左右,其中,火电设备利用小时4300小时左右。

第二篇:中电联发布2014全国电力供需形势分析预测报告-

中电联发布2014全国电力供需形势分析预测报告

时间: 2014-02-25 10:13:47 信息来源: 中电联规划与统计信息部

2013年,全国电力运行安全平稳,电力供需总体平衡。全社会用电量全年同比增长7.5%,同比提高

1.9个百分点;第三产业和城乡居民用电延续高速增长,分别同比增长10.3%和9.2%;第二产业用电同比增长7.0%,制造业用电增速逐季攀升,四大高耗能行业用电增速先降后升、同比增长6.0%;西部地区用电增速继续明显领先,各地区增速均高于上年。年底全国发电装机容量首次跃居世界第一、达到12.5亿千瓦,全年非化石能源新增装机占全部新增的比重提高到62%,水电新增装机创历史新高,并网太阳能发电新增装机增长近十倍。风电发电量保持高速增长,设备利用小时同比再提高151小时、设备利用率明显提高。

展望2014年,我国经济将延续平稳增长态势,预计国内生产总值同比增长7.5%左右,相应全社会用电量同比增长7.0%左右,年底全国发电装机13.4亿千瓦左右。预计全国电力供需总体平衡,东北区域电力供应能力富余较多,西北区域电力供应能力有一定富余,华北区域电力供需平衡偏紧,华东、华中、南方区域电力供需总体平衡。

一、2013年全国电力供需情况分析

(一)全社会用电量增速同比提高,季度增速前升后降

根据我会统计,2013年全社会用电量5.32万亿千瓦时、同比增长7.5%,增速比上年提高1.9个百分点,人均用电量达到3911千瓦时。主要受宏观经济企稳回升、夏季持续高温天气、冬季气温偏暖等影响,前三季度用电增速逐季回升,第三季度最高达10.9%,第四季度增速回落,仍达到8.4%,高于全年及上年同期增速。

第三产业和城乡居民用电延续高速增长。第三产业用电量同比增长10.3%,反映出第三产业市场消费需求持续活跃,占全社会用电比重同比提高0.3个百分点。城乡居民用电量同比增长9.2%、占比提高0.19个百分点,其中三季度全国大部分地区遭遇持续高温天气,当季城乡居民生活用电量同比增长17.6%、为近几年来季度用电最高增速。

图12012、2013年电力消费结构图

制造业用电增速逐季攀升,四大高耗能行业用电增速先降后升。第二产业用电量同比增长7.0%、同比提高2.8个百分点,对全社会用电增长的贡献率上升为68.7%、同比提高13.6个百分点。制造业用电增长

6.8%,分季增速依次为4.5%、5.0%、8.0%和9.3%,反映出下半年以来我国实体经济生产呈现稳中有升的良好态势。化工、建材、黑色金属、有色金属四大行业全年合计用电同比增长6.0%,分季增速依次为5.3%、3.3%、6.9%和8.6%,占全社会用电量比重同比降低0.43个百分点。

西部地区用电增速继续明显领先,各地区增速均高于上年。东部、中部、西部和东北地区全年用电增速分别为6.6%、6.9%、10.6%和4.2%,均高出上年增速。西部地区明显领先于其他地区,占全国用电比重同比提高0.7个百分点。

图22012、2013年全国分地区电力消费结构图

图32013年各地区分季度全社会用电量增速情况图

(二)全国发电装机容量首次跃居世界第一,新能源发电继续超高速增长

全年电网投资占电力工程投资比重为51.2%、同比提高1.6个百分点;电源投资中的非化石能源发电投资比重达到75.1%,同比提高1.7个百分点。全年非化石能源发电新增装机5829万千瓦、占总新增装机比重提高至62%。2013年底全国发电装机容量首次超越美国位居世界第一、达到12.5亿千瓦,其中非化石能源发电3.9亿千瓦,占总装机比重达到31.6%、同比提高2.4个百分点。全年发电量5.35万亿千瓦时、同比增长7.5%,发电设备利用小时4511小时、同比降低68小时。全国火电机组供电标煤耗321克/千瓦时,提前实现国家节能减排“十二五”规划目标(325克/千瓦时),煤电机组供电煤耗继续居世界先进水平。

水电新投产容量创历史新高。全年常规水电新增2873万千瓦,年底装机2.6亿千瓦、同比增长12.9%;发电量同比增长4.7%,设备利用小时3592小时。全年抽水蓄能新增120万千瓦,年底装机容量2151万千瓦。

并网太阳能发电新增装机同比增长近十倍。2013年,国务院及各部门密集出台了一系列扶持国内太阳能发电产业发展政策,极大地促进了我国太阳能发电发展。全年新增装机1130万千瓦、同比增长953.2%,年底装机1479万千瓦、同比增长335.1%;发电量87亿千瓦时、同比增长143.0%。

风电延续高速增长,风电设备利用率明显提高。全年并网风电新增1406万千瓦,年底装机7548万千瓦、同比增长24.5%;发电量1401亿千瓦时、同比增长36.3%,发电设备利用小时2080小时,为2008年以来的最高水平,同比再提高151小时,风电设备利用率连续两年提高。

核电投资同比减少,全年投产两台核电机组。全年完成核电投资同比减少22.4%;新增两台机组共221万千瓦,年底装机1461万千瓦、同比增长16.2%;发电量同比增长14.0%,设备利用小时7893小时、同比提高38小时。

煤电投资及其装机比重连续下降,气电装机增长较快。全年完成煤电投资同比下降12.3%,占电源投资比重降至19.6%。年底装机7.9亿千瓦,占比降至63.0%、同比降低2.6个百分点。发电量同比增长6.7%,占比为73.8%、同比降低0.6个百分点,全年设备利用小时5128小时。2013年底,全国气电装机同比增长15.9%,发电量同比增长4.7%。

跨区送电保持快速增长。全年完成跨区送电量2379亿千瓦时、同比增长17.9%,跨省输出电量7853亿千瓦时、同比增长9.1%,四川为消纳富余水电,通过向上直流和锦苏直流线路外送华东电量547亿千瓦时、同比大幅增长185.8%。南方电网区域西电东送电量1314亿千瓦时、同比增长5.8%。

电煤供应宽松,天然气供应紧张。国内煤炭市场供应宽松,电煤价格先降后升。天然气需求增长强劲,冬季用气紧张,部分燃机发电供气受限。2013年7月国家上调非居民用天然气价格以来,部分燃机发电企业因地方补贴不到位出现持续亏损。

(三)全国电力供需总体平衡,地区间电力富余与局部紧张并存

2013年,全国电力供需总体平衡。其中,东北和西北区域电力供应能力富余较多;华北、华中和南方区域电力供需总体平衡;华东区域电力供需偏紧,江苏、浙江等地在年初、夏季用电高峰时段出现错避峰。

二、2014年全国电力供需形势预测

(一)电力消费增速预计将比2013年小幅回落

总体判断,2014年我国经济将延续平稳增长态势,预计国内生产总值同比增长7.5%左右。综合考虑2014年经济增长形势、国家大气污染防治与节能减排、化解钢铁等高耗能行业产能严重过剩矛盾以及2013年迎峰度夏期间持续高温天气导致用电基数偏高等因素,预计2014年我国全社会用电量同比增长

6.5%-7.5%,推荐增长7.0%左右。

(二)电力供应能力充足,非化石能源发电装机比重继续提高

预计全年新增发电装机9600万千瓦左右,其中非化石能源发电6000万千瓦左右、煤电新增3000万千瓦左右。预计年底全国发电装机达到13.4亿千瓦,其中煤电8.2亿千瓦左右,非化石能源发电4.5亿千瓦左右,非化石能源发电占比接近34%。非化石能源发电装机中,常规水电2.8亿千瓦、抽水蓄能发电2271万千瓦、核电2109万千瓦、并网风电9300万千瓦、并网太阳能发电2900万千瓦左右。

(三)2014年全国电力供需总体平衡

预计2014年全国电力供需总体平衡。其中,东北区域电力供应能力富余较多,西北区域有一定富余;华北区域电力供需平衡偏紧;华东、华中、南方区域电力供需总体平衡。预计全年发电设备利用小时4430-4480小时,其中煤电设备利用小时超过5100小时。

三、有关建议

(一)加快发展清洁能源发电

加快发展清洁能源发电已成为我国能源电力发展的重大战略选择,建议:一是深化总体战略研究,统筹规划清洁能源发电。增强水电、核电、天然气发电以及新能源发电等清洁能源发电的规划协调性,保障规划与国家财政补贴额度、环境保护要求、经济社会电价承受能力以及电力系统消纳能力等相关因素相协调。二是健全完善相关管理制度和技术标准。完善相关技术标准,加强清洁能源发电设备制造、建筑安装、生产运行、退役后处理等全过程环保标准完善与监督;加强清洁能源发电并网制度管理,严格执行并网技术规定;统筹规划、逐步开展核电标准建设工作,逐步建立并完善与国际接轨的国内核电技术标准体系。三是加快完善并落实促进分布式发电发展相关政策措施。创新分布式发电商业模式,构建以电力购买协议

为载体,由投资者、开发商和中小用户参与的第三方融资/租赁合作平台,进一步破除分布式发电融资障碍;进一步制定和落实分布式光伏发电的电费结算、补贴资金申请及拨付的工作流程,确保光伏发电补贴及时足额到位;完善天然气分布式发电电价及补贴政策。四是健全资金筹集机制和进一步完善财政税收扶持政策。拓宽清洁能源发电发展基金来源渠道,适度增加政府财政拨款额度,建立完善捐赠机制,推广绿色电力交易机制;加大财政资金对科技开发特别是基础研究的投入;对清洁能源产业制定明确的税收优惠政策;鼓励金融机构对清洁能源发电特别是分布式清洁发电项目融资贷款,并给予多方面优惠。五是推行绿色电力交易。实施居民和企业自愿认购绿色电力机制,作为电价补贴机制的重要补充。六是鼓励清洁能源发电科技创新,降低发电成本。为力争2020年前实现风电上网电价与火电平价,2020年实现光伏发电用户侧平价上网,积极开展风电、光伏发电等领域的基础研究、关键技术研发,进一步降低发电成本。

(二)加快制定实施电能替代战略规划

为贯彻落实国务院《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尽快解决我国严重雾霾天气问题,需要加快实施电能替代工程。建议:一是国家尽快研究制定电能替代战略规划,出台电能替代产业政策。以电能替代战略规划统筹指导实施“以电代煤”和“以电代油”工程,提高全社会电气化水平,不断提升电能占终端能源消费比重。二是加快在工业、交通运输业、建筑业、农业、居民生活等主要领域实施电能替代工程。在工业和民用领域推广“以电代煤”,降低散烧煤应用范围,提高煤炭转化为电力的比重。在城市交通领域,大力推动城市电动汽车、电气化轨道交通的研发和应用,推广新建小区建设电动汽车充电桩。三是加快调整电源结构和优化电源布局。积极有序发展新能源发电,在确保安全的前提下加快核准开工一批核电项目,加快西南水电基地开发以及西部、北部大型煤电基地规模化和集约化开发,通过特高压等通道向东中部负荷中心输电、提高东中部接受外输电比例,实现更大范围的资源优化配置和环境质量的结构性改善。四是通过市场机制和经济手段促进节能减排,深化电力需求侧管理,推行合同能源管理,推进发电权交易和大气污染物排污权交易。五是提高电力企业环保设施运行维护管理水平,发挥好现有环保设施的污染物控制能力。

(三)加快解决“三北”基地不合理“弃风”问题

2012年以来全国并网风电设备利用率稳步提高,但“三北”基地“弃风”问题仍然存在。建议:一是坚持集中与分散开发相结合、近期以分散为主的风电开发方针。分散开发应该成为近中期风电开发的侧重点,集中开发要以确定的消纳市场和配套电网项目为前提,因地制宜稳妥开发海上风电。二是切实加强统筹规划,健全科学有序发展机制。科学制定全国中长期总量目标,立足电力行业总体规划来深化统筹风电专项开发规划,坚持中央与地方规划相统一,健全完善国家规划刚性实施机制。三是切实加强综合协调管理,提高政策规划执行力。科学制定项目核准流程规范,强化规划执行刚性;建立风电项目和配套电网、调峰调频项目同步审批的联席会议制度,建立项目审批与电价补贴资金直接挂钩制度;加快跨区通道建设,加快核准和超前建设包括特高压输电工程在内的跨区跨省通道工程,尽早消纳现有“三北”基地风电生产能力;尽早建立健全调峰调频辅助服务电价机制;科学制定各类技术标准和相关管理细则。

(四)加快解决东北区域发电装机富裕问题

东北地区电力供应能力长期富余,随着辽宁红沿河核电厂等项目陆续投产,电力供应富余进一步增加,发电企业经营困难加剧。建议:一是国家对东北电力富余问题开展专题研究,提出消纳东北电力富余电力的方案和措施;二是“十二五”期间应严格控制区域内包括煤电、风电在内的电源开工规模,以集中消化现有电力供应能力。

(五)加快理顺电价、热价形成机制,促进解决云南等水电大省煤电企业及北方热电联产企业长期普遍亏损问题

我国已经进入电价上涨周期,要立足于电力市场化改革顶层设计,加快推进电价机制改革,更多采用市场机制调节电价,减少行政干预:一是加快发电环节两部制电价改革。尽快研究云南等水电大省的煤电价格形成机制,解决这些地区煤电企业持续严重亏损、经营状况持续恶化而面临的企业生存问题;加快理顺天然气发电价格机制。二是加快形成独立的输配电价机制,稳妥推进电力用户与发电企业直接交易。国家有关部门应加大市场监管力度,对地方政府行政指定直接交易对象、电量、电价以及降价优惠幅度等行为及时纠正和追责。三是针对华北、东北及西北地区热电联产企业供热连年大面积亏损的实际困难,建议有关部门应出台分区域供热价格指导政策,对供热亏损较大的地区按照成本加成原则重新核定热价,并执行煤热价格联动机制;对热价倒挂严重、亏损严重的供热企业予以政策支持和财税补贴,以保障企业的正常经营生产,确保迎峰度冬期间安全稳定供热。

(六)加快完善大气污染物特别排放限值相关政策措施

根据国家2013年2月发布的《关于执行大气污染物特别排放限值的公告》,要求重点控制区域(19个省的47个城市)主城区的燃煤机组自2014年7月1日起执行特别排放限值,非主城区的在“十三五”期间执行特别排放限值。电力企业普遍反映,执行特别排放限值在技术、工期、经济等方面存在诸多难以克服的困难。建议:一是由国家有关部门共同研究提出能够满足特别限值要求的指导性技术路线和更为科学的监督考核要求。二是相关部门继续完善特别排放限值地区的现役燃煤机组综合环保电价,针对新建机组执行特别限值而增加的成本支出应相应调整电价。三是统筹安排停机改造时间,避免停机改造影响到电力平衡问题,对于确因客观原因、在限期前不能完成环保改造的机组,顺延实施。四是对重点地区环保技改工程提供环保专项资金和贷款贴息补助

第三篇:2009年全国就业形势分析

2009年全国就业形势分析(2010-02-02)

2009年,世界经济出现二战后首次总体衰退,我国经济遭受到改革开放以来前所未有的外部冲击,出口出现大幅度下降,外向型经济需求萎缩,企业开工严重不足,就业形势十分严峻。在中央4万亿投资计划和一系列刺激内需的政策作用下,我国经济一季度即已企稳,此后增速逐季加快,二季度增长7.9%,三季度增长8.9%,前三季度剔除价格因素后的固定资产投资和消费品零售额增幅均创出十五年来的新高,取得了战胜经济危机的初步胜利。

2009年,中央和地方出台了一系列促进就业的政策,有效地稳定了就业形势,保持了社会的稳定,大大缩小了经济危机冲击的程度和范围。据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发布的信息,1-9月,全国城镇新增就业851万人,完成全年900万就业目标的94%;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402万人,完成全年500万目标的80%;就业困难人员实现就业120万人,完成全年100万目标的120%。截至三季度末,全国城镇登记失业人员915万人,城镇登记失业率为4.3%,明显低于今年4.6%的控制目标,就业形势大大好于预期。

1、城镇就业增幅由逐季走低转为加快回升

由于我国就业量增长与经济增长在时间上存在滞后关系,当2007年四季度经济增长速度开始回落时,城镇就业增速仍有所加快,而今年以来在经济逐月走高的同时,城镇就业增长率却在去年4季度大幅回落的基础上继续逐季回落,一季度同比增长1.0%,二季度仅增长0.7%,增幅明显低于遭受亚洲金融危机冲击的1997-2000年的最低水平,不足近10年城镇就业平均增长率4%的1/4,可见我国2009年上半年的就业形势之严峻。随着经济的持续回升,从三季度起就业需求已开始加快增长。来自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的报告表明,2009年9月份制造业从业人员指数为53.2%,比上月回升1.8个百分点,为今年6月以来的最大升幅,并连续四个月置于50%临界点以上。显示随着制造业经济的企稳和企业订单持续回升,劳动力需求进一步增加。

2、非公有制单位劳动力需求减少多

据统计,在不同所有制单位就业的增长情况中,国有单位就业相对比较稳定,今年一二季度分别增长0.7%和0.5%,而此前的1997-2008年国有单位就业每年平均减少5.4%,国有单位就业在当前严重的经济危机中不降反升,发挥了就业稳定器的作用。就业受影响较大的主要是集体单位和非公有制单位,今年一二季度,集体单位就业人数同比分别下降8.3%和7.6%,比2006、2007年降幅扩大约2个百分点;非公有制单位就业人数虽然保持正增长,但增幅比多年来10%以上的平均增幅有较大下降,一二季度分别增长2.8%和2.2%,比2006和2007年增幅降低约3个百分点。由于非公有制单位就业超过城镇单位就业的75%,3个百分点就业增量的减少对就业形势影响重大。

3、大学毕业生就业形势十分严峻(1)大学毕业生就业率68% 尽管中央和地方政府采取了多种措施帮助大学生就业,但由于金融危机的影响,很多企业经营困难,加上大学专业设置与经济发展的实际需求很不适应,所以大学生的就业难度比过去更大。据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部长尹蔚民介绍,截至7月1日,全国大学毕业生的就业率是68%,与去年的就业情况相比基本持平。今年的大学毕业生是611万,比去年增加了54万,意味着今年又有近200万大学毕业生没有就业。(2)新成长失业青年中高校毕业生占42.2% 据中国劳动力市场信息网监测中心发布的最新分析报告对全国102个城市就业市场的分析,今年三季度,在新成长失业青年中应届高校毕业生占42.2%,说明高校毕业生的失业比例明显高于中等教育学历的毕业生。(3)低学历供不应求,高学历供大于求

根据上述报告,初中及以下文化程度、高中、大专、大学、硕士及以上各文化程度的求人倍率(即劳动力需求/劳动力供给,超过1表示劳动力供给不足,小于1表示劳动力需求不足)分别为1.07、0.96、0.82、0.78和0.76,比二季度均有提高,但大学和硕士及以上学历的求人倍率最低的情况没有改变,说明高学历劳动者的供大于求矛盾最突出,而初中及以下文化程度劳动者的求人倍率超过1,则说明目前的产业结构还是以低端服务和低端产品为主。这些情况向我们的教育部门和教育体制提出了严峻的挑战,也向我们的产业主管部门提出了加快产业升级的要求。

4、东部就业受影响较大,西部就业形势好(1)西部就业逆势增长

分地区看,二季度在14个城镇就业增速加快的省份中有9个是西部省份,说明西部地区受世界经济危机冲击相对弱一些,受中央4万亿投资计划的助力更大一些。(2)受冲击较大的浙江就业增幅遥遥领先

上半年浙江省城镇就业增幅在10%以上,排名第一,而浙江上半年工业增加值增幅仅为0.3%,远低于全国7%的平均增幅。浙江就业高增长的经验值得宏观调控部门和各地劳动部门认真研究。

(3)劳动力中西部供大于求东部供不应求

据中国劳动力市场信息网监测中心发布的三季度分析报告对全国102个城市就业市场的分析,东、中、西部的求人倍率分别为0.99、0.89、0.87,东部地区、长江三角洲、环渤海、闽东南地区求人倍率都在1上下,劳动力市场供求总量基本平衡,中部、西部、珠江三角洲地区求人倍率都低于0.9,劳动力过剩问题比较突出。(4)西部结构矛盾小,东部结构矛盾大

西部就业增长快,但求人倍率低,东部求人倍率高,但就业增长慢,造成这种矛盾现象的原因是,求人倍率只说明劳动力市场上总量的供求关系,并不能说明实际就业情况,实际就业的增加还需要考虑劳动力的素质与劳动力需求的匹配程度。东部地区求人倍率高说明东部地区劳动力需求旺盛,但东部对劳动力素质要求也更高,用人需求很难得到满足,这是东部就业增长慢于中西部的主要原因。

5、劳动力供求结构分析

据中国劳动力市场信息网监测中心发布的三季度分析报告对全国102个城市就业市场的分析,劳动力供求结构有如下特点:(1)近期越高级的人才需求增长越快

三季度总体求人倍率为0.94,高于二季度的0.88和一季度的0.86,表明就业形势在持续好转。其中技师求人倍率为1.95,比一季度上升10.8%,高级技师求人倍率为2.24,比一季度上升40%,高级工程师求人倍率为2.28,比一季度上升41.6%。这组数据反映:一是普通岗位劳动力严重供大于求,而具有较高技能的劳动力则严重供不应求,说明我国劳动力供给结构与实际需求有较大差距;二是在劳动力需求回升中,高技能人才需求回升更快。(2)行业就业增减分布地区差异大

从统计的20个行业就业总需求看,一季度同比增长0.1%,二季度同比增长0.5%,三季度同比增长4.5%,回升趋势明显。其中三季度用人需求同比增加最多的是制造业,而一季度用人需求同比减少最多的是制造业,说明制造业就业需求回升是三季度就业总需求大幅回升的主要因素。

6、不同岗位劳动力供求状况(1)供给过剩和供不应求的人员类型

从部分城市二季度反映的情况看,目前具有一般性技术的熟练工种如会计、出纳、机动车驾驶员、营业员、保管员、打字员、保安员、收银员、办公室文员、一般技术人员等供大于求,供不应求的岗位主要在三类,第一类是技术和创新要求较高的岗位,如高级技术岗位、创意岗位、管理岗位等,第二类是收入与业绩挂钩的岗位,如保险业务员、企业营销人员等,第三类是对技术要求不高、对体力要求高的岗位,如体力工人、清洁工、餐厅服务员、护理人员等。

(2)不同地区对劳动力需求结构不同

分地区看,在大多数省会城市和西部城市,对服务类人员需求比例较高,求人倍率一般较高,对技术人员特别是生产性技术人员需求比例较低,求人倍率一般较低;而在东部制造业为主的城市,则对服务性岗位的劳动力需求比例相对较低,求人倍率一般较低,对技术类特别是生产技术类岗位劳动力的需求比例则相对较高,一般求人倍率也比较高。http://

第四篇:2010-2011全国电力供需与经济运行形势分析预测报告

2010-2011全国电力供需与经济运行形势分析预测报告2010年,电力行业企业继续加大结构调整力度,在经受多重困难和严峻考验的情况下,保障了电力经济平稳运行,全社会用电量经历了高位运行后的稳步回落,全年用电量突破4万亿千瓦时;基建新增装机连续5年超过9000万千瓦,年底发电装机容量达到9.6亿千瓦,供应能力总体充足;电网规模五年实现总体翻倍;电源结构继续优化,水电装机容量突破2亿千瓦,非化石能源发电装机容量所占比重持续提高;电力技术应用继续实现突破,电力行业节能减排成效显著;煤价持续高位并继续攀升导致火电厂经营困难、经营压力加大。

2011年,全国电力消费需求将保持总体旺盛,全年用电量预计在4.7万亿千瓦时左右,增速比2010年有所回落;电力供应能力进一步增强,全年预计新增装机9000万千瓦左右,年底全国装机容量超过10.4亿千瓦,电源结构继续优化,清洁能源发展继续加速。综合各种因素分析,全国电力供需总体平衡,但个别地区在冬、夏季受电煤、来水和气温影响,供需结构性矛盾依然存在,导致局部地区电力供需不平衡;全国发电设备利用小时与上年基本持平,火电设备利用小时同比有所上升。

一、2010年全国电力供需与经济运行形势分析

(一)电力消费情况

1、全社会用电量继续增长,但各月增速持续回落

2010年,电力消费需求总体保持旺盛,全年全国全社会用电量41923亿千瓦时,“十一五”期间年均增长11.09%。国家宏观调控作用显现,全社会用电量呈现一季度高速增长、4-8月份回稳、9月份以后回落的态势。

2、第二产业用电增速下滑带动全社会用电量增速快速回落,第三产业和城乡居民生活用电受天气影响明显

2010年,第一产业用电量984亿千瓦时,“十一五”期间年均增长5.44%;第二产业受国家宏观调控政策影响显著,用电增速下降幅度较大,是全社会用电量下半年增速回落的最主要动力,全年用电量31318亿千瓦时,“十一五”期间年均增长10.91%;第三产业及城乡居民生活用电量总体保持稳定增长,但受天气影响明显,全年用电量分别为4497亿千瓦时和5125亿千瓦时,“十一五”期间年均分别增长12.25%和12.65%。与2005年比较,第二产业用电比重略有下降,第三产业与城乡居民生活用电比重有所上升。

3、重工业用电量回落快于轻工业

2010年,全国工业用电量30887亿千瓦时。其中,全国轻、重工业用电量分别为5187亿千瓦时和25699亿千瓦时,轻工业各月用电量增长相对平稳,重工业回落明显。“十一五”期间,轻、重工业用电量年均分别增长7.01%和11.77%,轻工业用电

增长明显低于重工业用电增长,轻工业用电量占工业用电量的比重从2005年的20.05%持续下降到2010年的16.80%。

4、四大行业月度用电量增速持续下降,全年制造业用电量增长较快

2010年,化工、建材、钢铁冶炼、有色金属冶炼四大行业用电量增速从年初的近30%持续下降至11、12月份的负增长;四大行业合计用电量占全社会用电量的比重呈波动下降趋势,从2010年2月份的35.45%下降到12月份的29.20%。其中,黑色金属冶炼行业用电量11、12月份增速为负,有色金属冶炼行业用电增速在四季度回落最为明显。

受投资、消费和出口贸易拉动,2010年我国制造业用电量增长较快,月度用电量自上年四季度起其规模屡创历史最高水平,全年累计增速高于全社会用电量增速

2.5个百分点。

5、“十一五”期间西部地区用电量年均增速较高,东北地区年均增速相对偏低

“十一五”期间,西部地区全社会用电量年均增速达到12.99%,居各地区之首,反映出西部在“十一五”期间发展速度最快,带动西部地区用电量占全国用电量比重持续上升;东北地区“十一五”期间用电量年均增速8.18%,相对偏低;中部及东部地区“十一五”期间用电量年均增速分别为11.28%和10.63%。

(二)电力供应情况

1、新增装机连续5年超9000万千瓦,非化石能源装机比重持续上升

2010年,全国基建新增发电生产能力9127万千瓦。“十一五”期间我国累计新增装机48610万千瓦,超过2010年底全国发电装机总容量的一半;水电、核电、风电等非火电发电装机发展迅速,累计新增装机12030万千瓦,是2010年底同类型能源发电装机容量的47.07%,火电新增装机所占比重从2005年的81.00%下降到2010年的64.34%。

2010年底,全国发电设备容量96219万千瓦。“十一五”期间,全国电力装机连续跨越6亿、7亿、8亿、9亿千瓦大关,年均增长13.22%,快速扭转了“十五”期间全国电力大范围缺电局面,满足了经济发展对电力的强劲需求。在此期间,电源结构调整效果明显,火电装机容量增速逐年下降,风电装机容量年均增长96.68%,水电、核电、风电等非化石能源装机比重从2005年的24.23%提高到2010年的26.53%。

2、全国发电市场总体旺盛,火电发电量比重明显下降

2010年,全国全口径发电量42280亿千瓦时,但增速自二季度起高位回落。水电发电量全年总体保持较好形势,但春季持续负增长;各月火电发电量增速自二季度起呈持续下降趋势,全年所占比重比上年下降1.05个百分点;核能发电保持稳定;风力

发电持续保持高速增长。“十一五”期间,风电发电量所占比重从2005年的0.07%上升到2010年的1.18%,水电、核电和风电等清洁能源发电量比重明显提升。

3、月度发电设备利用小时总体呈现缓慢减少的趋势,但全年发电设备利用小时同比有所提高

2010年,各月度发电设备利用小时总体呈现缓慢减少的趋势,但全年6000千瓦及以上电厂发电设备累计平均利用小时达到4660小时,比上年增加114小时,是自2004年发电设备利用小时持续下降后的首次回升。水电、火电设备累计平均利用小时分别为3429小时、5031小时,分别比上年提高101小时和166小时。

4、全国火电厂燃料供应总体平衡,一、四季度供需平衡偏紧,电煤价格同比上升且高位波动

2010年,全国火电厂燃料供应总体平衡,全国电煤市场价格高位波动。一季度供需比较紧张,国内电煤消费快速增加;二季度消耗总量有所减少,库存持续提高;迎峰度夏期间耗煤量增加较多,供耗基本平衡;四季度供需偏紧,电煤库存高位回落。

(三)电网输送情况

截至2010年底,全国电网220千伏及以上输电线路回路长度、公用变设备容量分别为44.27万千米、19.74亿千伏安,分别比2005年底增加18.90万千米、11.31亿千伏安,实现了变配电能力的翻倍增长。“十一五”期间全国电网增加±800千伏特高压直流以及1000千伏特高压交流电压等级,年底线路长度分别为3282千米、640千米。

2010年,全国电网建设重大成果继续显现,云南至广东以及向家坝至上海±800千伏特高压直流输电工程顺利投产,将我国直流输电技术提升到新台阶;±500千伏呼伦贝尔至辽宁直流输电工程、±660千伏宁东至山东直流极Ⅰ系统以及新疆与西北750千伏联网等一批跨区跨省重点工程建成投运,进一步提升了电网对能源资源大范围优化配置的能力;青藏电网联网工程开工建设。

2010年,各月跨区送电基本保持平稳较快增长,全年全国跨区送电量完成1492亿千瓦时,比上年增长21.71%;三峡电厂在全年没有新增产能的情况下,全年送出834亿千瓦时,同比增长5.51 %;受西南水电出力不足等因素影响,南方电网区域“西电东送”负增长;京津唐电网输入输出电量及跨省输出电量保持平稳增长;进口电量比上年明显下降,出口电量比上年增加。

(四)电源电网投资均有所下降,非化石能源发电投资比重继续提高

2010年,全国电力工程建设累计完成投资7051亿元,其中电源、电网工程建设分别完成投资3641亿元、3410亿元,分别比上年降低4.26%和12.53%。“十一五”期间全国电力工程建设累计完成投资3.2万亿元,电网工程建设年均投资2949亿元,五年累计完成投资所占比重上升到46.05%。

“十一五”期间,电源工程建设投资向非化石能源发电领域倾斜,水电、核电、风电等能源发电投资占电源投资的比重从2005年的29%持续提高到2010年的64%,火电投资完成额由2005年的2271亿元快速减少到2010年的1311亿元。

(五)电力行业节能降耗工作继续推进,成效继续显现

2010年,全国供电标准煤耗335克/千瓦时,比上年下降5克/千瓦时,“十一五”累计下降超过35克/千瓦时;全国电网输电线路损失率6.49%,比上年下降0.23个百分点,“十一五”累计下降0.72个百分点。全国供电煤耗、输电线损率已处于世界先进水平。

二、2011年全国电力供需形势分析预测

2011年,我国经济将继续保持平稳较快增长,电力需求继续增加,预计2011年全国全社会用电量达到4.7万亿千瓦时左右,同比增长12%左右,较2010年有所回落。产业发展、节能措施及电价政策等实施程度及效果将对用电增长及用电结构产生较大影响。

新能源发电、跨区电网建设及农村电网改造将进一步带动电力投资,预计全年电力工程建设投资完成额7500亿元左右,其中,电源、电网工程建设分别完成投资4000亿元、3500亿元左右。全国基建新增装机9000万千瓦左右,考虑基建新增和“关小”因素后,2011年底,全国全口径发电装机容量将超过10.4亿千瓦。

2011年,局部地区、局部时段仍将出现电煤供需紧张情况,煤价总体仍将维持高位运行,进一步上涨的风险很大。全年在保证电煤供应及来水正常的情况下,全国电力供需总体平衡,局部地区富余;但受气候、来水、电煤供应等不确定因素影响,部分地区存在时段性电力供需紧张局面。其中华北、华东、南方电力供需偏紧;华中电力供需总体平衡、时段性紧张;东北、西北电力供应能力总体富余,西北部分省份存在结构性偏紧情况。预计全年发电设备利用小时将在4650小时左右,与2010年基本持平;火电设备利用小时在5200小时左右,比上年提高150小时。

三、当前电力供需需要关注的几个问题

(一)加大电煤等要素协调,做好电力供应保障工作

目前,全国已建立了煤电油气运部级协调机制,随时对重大问题进行协商,采取措施,保证运转正常。从总体上来看,煤电油气运保障比较平稳,但由于铁路、公路运输的压力和紧张局面客观存在,特别是在气候异常时电煤供应尤为较紧。预计先后将有一部分省份因电煤瓶颈出现电力供应紧张情况,华中、西北更为明显,这一状况将可能会反复出现持续到3月底。因此,必须完善电煤供应应急预案,加大煤电运等要素协调,全力做好电力供应保障工作。

建议加快电网重点工程建设和投运,提高电网整体供电能力特别是跨省跨区支援能力;加强设备巡检,确保设备正常运转;针对寒潮、冰冻等天气和突发事件,及时建立完善的预警机制,以提高应对突发事件的处置能力;建议政府有关部门牵头协调做

好电煤储备及其相应的运力调配等准备工作,保证电煤供应,缓解电力供需紧张局面。优化水电运行方式,充分运用大型水库调节能力,提高水能利用效率。完善省间送电协议及违约约束机制,强化合同及协议制定的严肃性。

(二)加快电网建设,在全国范围内实现资源优化配置

经过多年的发展,我国电源电网发展都已经取得很大的成就,电源、电网规模分别跃居世界第二和第一位,从总量上看已经基本可以满足国民经济发展的需要。但是我国能源资源分布与需求存在逆向分布以及能源结构性的矛盾,造成“三北”地区风电消纳矛盾突出,西南水电比重较大的地区电力供应“丰松枯紧”,水电外送季节性压力较大,由此增加了电煤铁路运输以及电网运输的压力,也造成各区域发电装机能力有效利用率下降,发电装机总量与最高用电负荷差距加大,迫切需要大范围、错时段进行煤电、水电、风电的调度配置。

因此,必须根据我国国情,采取多种措施从全国范围内解决资源的平衡与优化配置问题。一是要充分利用好现有跨省跨区电网,扩大跨省跨区电量支援调配,最大限度的利用各区域电力结构特点,错峰缓解各省电力紧张局面;二是进一步完善区域500千伏和750千伏主干网架,进一步扩大区域平衡能力;三是要充分肯定西电东送战略对大范围资源优化配置的重要贡献,根据全国资源优化配置的新形势,加快推进特高压电网建设,根本解决全国资源优化配置和电力电量平衡的问题,实现电网资源配置能力更强、范围更广、经济运行效率更高、安全水平更高、科技水平和智能化水平全面提升。

(三)尽快落实煤电联动政策,进一步疏导电价

近年来,“市场煤、计划电”的体制性矛盾依然突出,电力企业已难以承受煤价频繁上涨和电价调整滞后造成的刚性成本增加,火电行业严重亏损。煤炭价格是火电企业成本的主要因素,已占到70%左右,自2003年以来,我国煤炭价格持续上涨,秦皇岛5500大卡煤炭累计上涨超过150%,而销售电价涨幅仅上涨32%。自2004年国家发改委颁布煤电价格联动机制以来,国家共实行了四次煤电价格联动,但还有较大缺口。由于持续亏损,发电企业偿债能力削弱,融资难度不断加大,资金链断裂的风险显著增加,保障电力、热力供应的能力大为下降。

建议采取切实可行的措施抑制煤价、疏导电价。一是充分发挥政策监管与导向作用,抑制到厂电煤价格上升的各种跟风、炒作因素。二是在合理的电价机制形成过程中,继续坚持煤电联动的原则和机制,同时解决热电价格长期倒挂的问题。三是加大需求侧管理力度,发挥价格对需求的引导调节作用;理顺各种终端能源之间的比价关系,引导用户合理消费各种能源。四是加快资源性产品价格机制改革步伐,尽快研究符合市场规律、适应我国国情的科学合理的电价形成机制。

(四)科学制定“十二五”电力发展规划

随着“十二五”期间我国经济社会快速发展,电力需求将持续增长,预计2015年全社会用电量将达到6.27万亿千瓦时左右,“十二五”年均增长8.5%左右,需要充分保障电力供应;同时,落实我国政府“2020年我国非化石能源在一次能源消费中比重

达到15%左右和单位GDP二氧化碳排放量比2005年下降40%~45%”的两项承诺,需要电力工业加快开发绿色能源,改善能源结构。

为构建安全、经济、绿色、和谐的现代电力工业体系,满足经济社会科学发展的有效电力需求,需要科学制定“十二五”电力发展规划。建议一是强化电力工业统一规划,建立科学的电力规划管理机制。建立健全政府电力规划管理体系,建立规划依法上报、审批和公布制度,完善电力规划研究协作体系和滚动调整机制。二是积极改善生态环境,促进绿色电源发展。尽快批准建设一批大中型水电项目,开放核电投资市场,加快核电建设,扶持推进风电、太阳能等可再生能源产业化,积极推进煤电一体化。三是加快推进智能电网建设。把智能电网正式纳入国家发展战略并给以政策和资金扶持,加快研究制定新能源、特高压电网、智能电网等技术标准。四是采取切实有效措施,积极促进节能减排。适当提高电价水平,用经济调节手段促进节能减排;制定严格的节能减排标准,培育节能减排商业模式,促进节能减排技术创新和推广。

第五篇:xx年治安形势分析

治安队xx 年治安形势分析

一、辖区治安总体情况

Xx 年以来,xx森林公安局治安队在xx森林公安局的正确领导下,在辖区内积极开展“春季行动”严厉打击各种 破坏森林资源和野生动植物资源的违法犯罪活动。截止xx年12月20日,xx森林公安局治安队共办理各类涉林案件130起,按类别分:一般林业行政案件124起,涉林治安案件6起。按性质分:非法开垦林地案24起,毁坏森林或林木的案件9起,擅自改变林地用途案件2起,擅自在野外用火案件1起,逾期未完成更新造林案件16起,禁牧案件67起,盗伐公私财物案件1起,故意损毁公私财物案件2起,殴打他人案件1起,提供虚假证言案件1起,阻碍执行职务案件1起。行政拘留5人。总体看案件数量较去年同期上升4%。

与去年同期相比:非法、擅自开垦林地案件数量是去年同期的24倍,毁林案件数量与去年同期相比有所下降,封禁期放牧案件比去年同期下降27%、盗伐、滥伐林木案件比去年同期增加3起、在防火期内擅自野外用火案件都较去年同期有所下降50%。总体看2010年的辖区治安形势是好的,就是在个别地区集中发生了非法、擅自开垦林地和毁林的案件,致使案件数量较去年同期有所上升。

二、治安特点

1、非法、擅自开垦林地和毁林案件发案较多,多数发

生在边远偏僻的村庄,发案地点较隐蔽,多为距离村子较远的山谷中,不易被发现。

2、受今年春雨多,土壤墒情好,杂粮价格持续上涨等利好消息的影响,部分村民为了追求更大的经济效益,将耕种的小流域内的树木过渡修枝,或平茬致使林木受到毁坏。

3、全xx生态保护力度加大,封育禁牧工作已经成为旗委,旗人民政府十分关心的重要工作。在多个执法部门的共同努力下,禁牧工作取得了很好的成果,也要看到,许多农牧民为了躲避违法处罚,变白天放牧为夜间夜见偷牧,有的人夜间光线不好,不论是农田还是林地,都经常去放牧,使得农牧民群众财产受到损失。

三、治安趋势

xx1年治安队将严格按照森林公安局的指示要求,全面加强队伍建设,提高保护森林资源和生态安全的能力,真正发挥生态建设的重要参与者,生态建设的保护者和生态文明的积极创造者的作用,为阿旗林业的又好又快发展提供强有力的安全保障。

xxxxxxxxxxx

下载2018年上半年全国电力供需形势分析[样例5]word格式文档
下载2018年上半年全国电力供需形势分析[样例5].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2017-2018年房地产形势分析

    2018年房地产形势分析 米宅米宅大渔 2017年已进入了传说中的金九,然而,楼市的春天似乎并没有如约而来。 开发商捂盘待售相机而动,二手房多空对峙难分胜负,越来越多的城市加入限......

    电力经济运行形势及对策分析论文

    电力作为一种技术性含量较高的基础能源是我国电力体制改革的重点之一,作为公共电力产品,电力经济的运行在市场需求方面变化较大:如电力需求量的变动,电力价格的变动,电力生产线的......

    2011年全国电力供需与经济运行形势分析预测报告[五篇]

    全国电力供需与经济运行形势分析预测报告 (2011年第一季度)总体情况一季度,我国宏观经济保持平稳运行,全社会用电量增速明显回升,第二产业用电量增速逐月提高,仍然是带动全社会用......

    全国电力供需与经济运行形势分析预测报告(2011年前三季度)(推荐)

    全国电力供需与经济运行形势分析预测报告(2011年前三季度)前三季度,全国电力需求总体旺盛,电力消费增速高位回稳;受基数影响,第二产业及工业用电量增速有所回升,第三产业和城乡......

    XX街道XX年第一季度治安形势分析

    XX街道XX年第一季度治安形势分析今年1—3月,XX街道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工作在区委政法委的正确领导下,在街道党工委的高度重视下,开展了一系列深入扎实的工作,并收到了实际效果,但也......

    形势分析

    形势分析材料一、深入贯彻从严治军,部队管理正规有序。(一)坚持基础学习训练,狠抓条令意识养成。要坚持按条令条例办事,用规章制度管人,将制度落实到行动上,就必须坚持条令条例,队列......

    人才市场调查 ——2013年全国就业形势分析

    《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 课题报告 课题名称:人才市场调查 ——2013年全国就业形势分析院系:机械工程系专业:机械制造与自动化学号:201103620126姓名:甘悦名时间:2013年6月1日前言......

    2010年全国茉莉花茶市场产销形势分析汇总

    2010年全国茉莉花茶市场产销形势分析汇总2010年全国茉莉花茶产销形势分析报告今年春茶上市期间,低温、干旱等恶劣性天气造成全国性春茶减产。除了四川外,其他各主要茉莉花茶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