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关于加强乡镇党委建设几个问题的意见
关于加强乡镇党委建设几个问题的意见
为了全面加强乡镇党委建设,切实巩固党的执政基础,强化乡镇党委在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建设农业强市,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的作用,现就加强乡镇党委建设的几个问题提出如下意见:
一、准确把握乡镇党委建设的指导思想
乡镇党委是党在农村的基层组织,是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重要基础,在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处于十分重要的地位,承担着重大的责任。加强乡镇党委建设,对于巩固党在农村的执政地位,贯彻执行党的基本路线和各项方针政策,促进农村的改革、发展、稳定,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当前,我市农村发展进入到一个新的阶段。在新的阶段,农民群众有着新的期盼和要求,乡镇党委建设面临新的形势。当前和今后一段时期全市乡镇党委建设的指导思想是:坚持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党的十七大精神为指导,认真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按照党的先进性建设和执政能力建设的要求,全面加强乡镇党委的思想、组织、作风和制度建设,改进乡镇党委领导方式,积极推动乡镇职能向促进经济发展、增加农民收入,提供公共服务、着力改善民生,加强社会管理、维护农村稳定,推进基层民主、促进农村和谐等方面转变,充分发挥乡镇党委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构建和谐渭南中的组织、领导、管理、引领、服务作用,为全市经济社会建设又好又快发展提供坚强的组织保证。
二、以选配好乡镇党委书记为重点,着力提高乡镇党委的执政能力
坚持和树立注重品行、科学发展、崇尚实干、重视基层、鼓励实干、群众公认的用人导向,注意把那些长期扎根基层、熟悉农村、热爱农村工作、群众信得过、真正有本事、经得起检验的优秀人才选拔进乡镇党政领导班子。特别是要高度重视“一把手”的选拔培养,坚持标准,放宽视野,注重从有乡镇领导工作经历和有综合管理经验,政治素质好、能够总揽农村工作全局、工作实绩突出、坚持廉洁自律、群众信任的优秀干部中选拔党政正职。根据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新要求和乡镇工作职能转变的新实际,切实改善党政领导班子的专业和知识结构,增强班子整体功能。
改革乡镇党委书记的选任方式。今后乡镇党委书记的选拔任用实行“公推票决”制度。按照公开推荐(包括个人自荐、组织推荐、代表推荐、群众推荐、县(市、区)领导干部大会推荐)、组织考察、竞职演讲、县(市、区)委常委会研究、全委会票决、公示等程序进行。“公推票决”的具体实施办法由各县(市、区)委制定。要进一步强化领导干部任期制度,保持班子的相对稳定和工作连续性。乡镇党政正职,原则上应当任满一届;班子其他成员,也要保持相对稳定。
着力加强乡镇党委班子执政能力建设。坚持和完善乡镇党委中心组学习制度,每月集中学习不少于1次,采取中心组发言、专题讨论、专家辅导等方式,增强学习效果。乡镇党政正职的培训由市委组织部统一安排,每届任期内应该参加为期不少于两个月的脱产培训。深入 扎实组织开展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集中教育活动,用科学发展观武装乡镇干部的头脑。当前,要重点加强对“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增强党的群众观念和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等方面内容的学习、教育,建立乡镇干部经常受教育的长效机制,不断提高乡镇党委贯彻执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驾驭和发展经济,领导基层政权,依法执政,服务群众和凝聚人心的本领。
三、健全和完善乡镇党委工作机制,改进乡镇工作作风
健全和完善议事决策机制。乡镇党委要进一步增强民主集中制意识,严格坚持集体领导和个人分工负责相结合,切实保证科学决策。进一步加强乡镇党委规范化建设,建立健全比较全面、系统、规范的制度体系,靠制度管人,按规矩办事。建立和完善重大事项管理机制,加强对财经、项目管理等的监督。重大决策、重要人事、重大工程建设和大额财务支出实行票决制。建立重大决策征求党代表意见制度,动员和组织党代表积极参与党内事务。全面推行党代表任期制,积极探索经常性发挥党代表作用的途径和方法。总结乡镇党代会常任制试点工作经验,适时在全市乡镇推开。
积极稳妥地推进乡镇党委党务公开。党务公开要坚持客观真实、规范有序、注重实效原则,确保公开形式和效果的统一。党务公开的主要内容包括:
1、重大决策、决定、决议的制定及贯彻落实执行情况;
2、领导班子自身建设情况;
3、干部人事制度落实执行情况;
4、违纪违法问题查处情况;
5、基层党组织建设情况等。另外,乡镇党 委的办事程序、服务标准、职责权限、办事结果、奖惩措施,包括各项支农惠农政策、救济款物以及拟办实事等都必须直接向群众公开,扩大群众的知情权和监督权。
建立严格的监督约束制度。认真坚持民主生活会制度,每年召开一次党委民主生活会,建立领导干部谈话制度、诫勉制度、民主评议制度,坚持乡镇党委定期向党代会报告工作制度,建立党委成员联系党代表制度和党代表联系党员群众制度,探索党代表列席党委会议、聘请群众监督党委重大工作制度,坚持党委班子成员重大事项请示报告制度,疏通和拓宽监督渠道。
切实转变乡镇机关作风。坚持重心下移,倡导求真务实之风,避免出现乡镇工作机关化现象。建立和完善乡镇领导班子成员定期接待群众来访制度、干群“恳谈日”制度、现场办公制度、乡镇领导联村联户制度,及时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认真落实《渭南市乡镇干部驻乡暂行规定》,实行乡镇干部驻村工作制度,坚持选派乡镇干部驻村“坐班”帮助开展工作,特别是对软弱涣散村、经济薄弱村明年率先派驻。建立和落实首问责任制、岗位责任制、服务承诺制、限时办结制等,不断提高乡镇工作效能。
四、深入开展“五个好”乡镇党委创建活动
丰富创建活动的内容。根据构建农村和谐社会、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任务和要求,按照领导班子好、党员干部队伍好、工作机制好、发展业绩好和农民群众反映好的目标要求,紧紧围绕促进农村经济发展、提高农民生活水平,加强民主法制建设、保障农民民主权利,加 强精神文明建设、培育新型农民,推进和谐社会建设、保持农村稳定,赋予创建活动新的内涵,丰富“五个好”的目标内容,并与深化落实农村基层组织建设、村级党组织的升级晋档等一系列载体有机结合起来。
健全创建工作运行机制。加强对乡镇党委创建活动的过程管理和环节管理,健全年初承诺、年内践诺、年底评诺的创建工作运行机制。结合年度农村党员干部主题教育,乡镇党委向县(市、区)委和本乡镇所属党组织、党员承诺当年农村基层组织建设创建目标、任务和措施,并在党务公开栏上公布。每季度通过听取汇报、经验交流或实地检查等方式,引导和督促乡镇党委落实创建的承诺事项。每年底,对乡镇党委创建承诺事项的落实情况进行考评,兑现奖惩。实行创建工作“整乡镇推进”,市、县(市、区)每年有针对性地选择部分乡镇,把“五个好”乡镇党委的创建工作与“五个好”村党组织的创建工作联结起来,提升全乡镇的整体创建水平。
落实创建工作责任制。乡镇党委书记要用足够的精力,扎扎实实地抓好乡镇党委和村级组织建设工作,党委副书记、组织委员要用主要精力抓好组织实施工作,交叉任职的党委委员要配合抓好联系村的组织建设工作。把履行党建工作责任制情况,作为乡镇党员领导干部年度述职述廉的重要内容,把考核结果作为党委领导班子及其成员工作实绩评定的重要内容和干部选拔任用的重要依据。对创建工作薄弱的乡镇实行重点管理。市委每两年对“五个好”乡镇党委创建活动进行一次评比、考核、命名。
五、健全科学的考核办法,形成有效的激励约束机制
建立科学的乡镇工作评价体系。各县(市、区)要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建立与乡镇新职能相适应的农村工作考核评价体系,突出当地经济发展、民生工程建设、社会稳定、农民收入为主要指标的绩效体系。县(市、区)部门要重点支持乡镇完成任期工作目标和承诺目标,不得安排完成其职责以外的工作。确需乡镇配合的,应报县(市、区)委审批,并给予必要的经费保证。
切实强化目标管理。乡镇党委要全面实行任期目标管理,制定详细的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事业和党的建设任期目标和年度目标。要把目标细化、量化,并分解到每个班子成员,通过一定途径公开承诺并公示。制定具体的考评办法,对每名干部的工作业绩进行考核。建立乡镇党代表参与测评乡镇党委委员、乡镇人大代表参与测评乡镇政府领导成员等制度。探索运用民意调查的办法,将党员群众和服务对象的评价作为重要的考核依据。
完善激励机制。要在政治上多关心乡镇干部,注重从乡镇干部队伍中发现、培养和使用人才,尤其是对乡镇党委领导班子成员的转岗问题,要正确合理安排,形成良好的用人导向。要加大对优秀基层干部的选拔任用力度,优先提拔长期在基层工作尤其是在艰苦条件下取得突出成绩的干部。继续实行符合条件的优秀乡镇主要领导享受副县级待遇和符合条件的优秀乡镇干部享受科级干部待遇的激励机制。把在乡镇担任领导职务的经历作为提拔县处级领导干部的基本条件之一,注重从有乡镇工作经历的干部中选拔县处级后备干部。积极推行 乡镇与县(市、区)机关干部的双向选择和交流,增强乡镇干部队伍活力。市委每两年开展一次优秀乡镇党委书记评比表彰活动。
六、加强领导,努力为乡镇营造良好的工作环境
切实加强对乡镇工作的领导。实行市级领导联系乡镇工作制度,每名市级领导每年要抽出一定时间到乡镇蹲点,加强对乡镇工作的指导、帮扶。县(市、区)委要把乡镇党委建设摆上重要位置来抓,县(市、区)委书记作为乡镇党委建设第一责任人,要带头调查研究,经常检查督促,及时解决工作中的重大问题,县(市、区)委专职副书记要以更多的时间和精力抓好乡镇党委建设。要建立县(市、区)领导联系乡镇工作制度,帮助乡镇解决存在的困难问题,及时总结和推广先进典型经验。组织部门要加强对乡镇党委建设的经常性督导,选好配强乡镇党务干部,保证乡镇从事党建工作的力量。要完善措施,协调各方面力量,形成县(市、区)委总体抓、党委职能部门具体抓的工作格局。
进一步理顺条块关系。要调整和理顺县派驻乡镇机构的领导体制,应进一步将社会服务和涉农机构下放给乡镇管理,实现人权与事权的统一,增强乡镇党委统一管理的功能,提高协调能力。对不宜下放乡镇党委直接领导的站、所,应实行上级主管部门和乡镇党委双重领导的管理体制。县级部门派驻乡镇的机构,党的组织关系实行属地管理的,其党建工作由乡镇党委领导,县级部门党组织指导;党的组织关系实行垂直管理的,其党建工作由上级部门党组织领导,乡镇党委指导。派驻乡镇机构负责人的调动、任免,应当先征求乡镇党委的 意见,其年度工作绩效考核实行县乡结合、以乡镇为主。
切实支持乡镇工作,关爱乡镇干部。县(市、区)要建立乡镇财政分类支持制度,加大财政转移支付力度,科学界定乡镇事权和收支范围,保障乡镇正常工作运行。拨付乡镇的项目资金,县(市、区)部门不得截留,并按规定予以配套。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以任何名义对乡镇进行摊派或要求提供赞助。各级职能部门要强化服务意识,优化办事流程,减少办事环节,提高办事效率,要理解、支持乡镇工作,多为乡镇办实事、解难题,主动配合乡镇搞好工作。对乡镇干部要在政治上关怀、思想上关心、生活上关爱。要通过节日慰问、谈心谈话、党员政治生日等形式,实行党内关爱。认真解决好乡镇的实际困难,保证每个乡镇机关有食堂、有文化娱乐设施等。重视解决好基层干部的医疗、住房、子女就学等方面的问题,消除后顾之忧。
切实抓好督促检查。各县(市、区)委要采取督导、巡查和随机抽查等方式,定期或不定期地对乡镇党委工作进行督促检查。市、县两级组织部门要抓好面上的调研、督促和检查工作,发现问题,及时解决。
基层组织建设的关键是乡镇党委建设
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历史条件下,做好农村工作,解决好农业、农村和农民问题,村级组织是基础,乡镇党委是关键。抓住这个关键,保持农村稳定,促进农村经济结构的调整就有了主动权,农村经济的发展,农民的脱贫致富奔小康就有了可靠的保证,基层政权才能得到巩固,广大人民群众才能安居乐业。加强乡镇党委建设,要以江泽民总书记“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针,以建设一支高素质的乡镇干部队伍,加快发展乡村经济,增加农民收入和切实保持农村稳定为重点,融基层党建工作、经济工作、社会发展和稳定工作为一体,为实现新世纪发展目标和社会长治久安创造良好条件和社会环境。
一、强化班子建设,全面提高乡镇干部队伍整体素质
农村基层干部是团结带领广大人民群众脱贫致富奔小康的骨干力量。乡镇干部队伍建设,首要的是建设一个团结、正派、高效、富有生气和活力,有进取精神的乡村领导班子。党委书记必须有胆有识,务实创新,有开拓进取精神,有强有力的工作责任感和事业心,能顾全大局,会团结和带领一班人共同搞好工作。班子成员必须有高度的积极性、主动性想干事,有科学务实的态度会干事,有坚韧的意志和必胜的信心干成事。一是要保持发奋有为的精神状态。现阶段,乡镇工作面临着许多客观条件的制约和困难,在这种条件下,正确的态度应该是正视客观现实,着重在主观努力上下功夫,始终保持一种积极向上的进取态度,迎难而上,务实苦干,这是不断使工作取得新进展的重要基础。二是要强化公仆意识,真正体现“三个代表”,实践“三个代表”,每个乡镇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都要心里装着群众,想群众所想,急群众所急,解群众所难,把老百姓受益程度和满意程度作为想问题、办事情的立足点和出发点。三是创造性地开展工作。乡 镇是基层党委,又是一级政府,既要有服从意识,又要有“独立”意识。贯彻执行上级政策上要不折不扣,在工作部署和实施上要不等不靠,独立思考,独立作战,创造性地开展工作。四是注重学习提高。乡镇干部忙于工作,多数干部不注重学习提高。但是,经常与群众打交道单凭工作经验和朴素的情感交流是不够的,必须懂政策,懂法律、懂经济,会做群众工作,基于此,就必须要求乡镇干部加强学习,学习邓小平理论,江泽民“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党在农村的各项方针、政策和现代科技知识,市场经济知识和法律知识,积极研究和探索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做好农村工作和基层党建工作的有效途径和办法,不断提高领导和驾驭农村工作的水平。
二、增强机遇意识,积极调整农村经济结构
实施西部大开发,加快中西部地区发展是我们面临的极好机遇。乡镇应抓住基础设施建设,生态环境建设的良好政策机遇,积极从本乡镇实际出发,调整和优化产业结构,加强农业和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加快资源优势和经济优势转化,培育和形成各具特色的地方经济。一是加快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的调整。这是提高农业经济效益,增加农民收入的根本途径。要在保护耕地的基础上,以优化品种,提高质量,增加效益为中心,积极调整种植业结构,加快发展畜牧业,经济林,发展特色农业,形成规模化,专业化的生产格局,提高农产品商品率,二是大力促进农业产业化经营,发展农产品加工,储运保鲜等产业,走产、销、加一条龙发展的路子,提高农业的后续效益。三是改善农村和农业基础设施,积极引导民办水利建设,搞好水土保持,帮助群 众找水,蓄水节水,搞好农业综合开发,在尽可能的条件下,继续加强农村供电、通信、广播电视、道路、供水等设施建设,切实改善农村生产、生活和市场条件。四是要积极引导群众实行科学种田,引进推广优良品种,为群众提供信息服务,让群众知道该种什么,发展什么,怎样发展经济效益高,实实在在增加农民收入
三、突出发展重点,大力发展农村经济
农村的各项工作都要围绕、服从和服务于农村经济建设,千方百计增加农民收入,提高人民群众的物质生活水平。就经济工作来讲,县级应发展区域经济,乡镇应发展特色经济。乡村的经济发展,应坚持从本地实际出发,确定发展思路和规划。要立足实际,量力而行,突出重点,形成特色。一是搞好农业综合开发,重点抓好畜牧业和高效农业综合开发,二是进行结构调整。重点是产业结构和种养殖结构的调整,以发展高效农业、畜牧业、优质林果和药材为主,大力发展农村经济,增加农民收入。三是大力推广种子工程,实施科技兴农,推广优良品种,加强科技宣传教育,提高农民的科技素质。在具体工作中,应注意处理好三个关系。首先是富乡与富民的关系。应把增加农民收入与扩大多级财源有机地结合起来,既要解决农民致富的问题,又要从根本上改变花钱办事向农民伸手的状况。其次是打基础与求发展的关系,经济建设有其自身的规律,是个循序渐进的过程,既要立足当前,挖掘潜力,加快发展,又要着眼长远,积蓄后劲,防止短期行为和寅吃卯粮。三是挖掘内部潜力与借助外力发展的关系。一方面应力足于向内使劲,挖掘潜力,更应该借助外力,抓住机遇,争 取投资,推进发展。
四、化解乡村矛盾,切实保持和促进农村稳定
保持农村稳定,关键是及时、准确地贯彻落实党在农村的各项方针、政策,处理和解决群众关注的热点和难点问题,化解矛盾,理顺情绪,依法治理。目前最重要的是消除乡村不良债务,减轻农民负担,改进干部作风,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和加强农民思想政治教育等项工作,要按照江泽民“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要求,为群众排忧解难,帮助乡村尽快解决债务沉重的问题,切实减轻农民负担,一是控制人员,减少支出,实行村组干部兼职,减少享受补贴人数。二是严格财务管理,实行政务、村务公开。严格手续,强化村级财务审计。要切实改进干部的工作作风。三是在引导干部廉洁从政,依法办事的同时,及时了解农民的生产、生活情况和思想动态,因势利导,作好工作。对农民群众反映强烈的热点和难点问题,能解决的要及时妥善解决,一时不能解决的,要做好解释工作,取得谅解,决不能推托拖延,更不能搪塞群众。四是社会治安综合治理要做到“三严”,即严厉打击刑事犯罪、经济犯罪和社会恶势力,严格管理执法队伍和执法人员从严治理社会治安,健全网络,明确责任,群防群治,形成齐抓共管的局面,为农民创造安居乐业的环境,使群众有安全感。五是农民的思想政治教育要针对当前社会上封建迷信、邪教歪风兴起以及思想政治工作不力的状况,按照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的方略,加强思想道德教育,开展健康有益的活动,大力宣传科学理论,破除封建迷信歪理邪说,教育群众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道德观,真正把农民群众 引导到坚决贯彻党的路线、方针、政策上来。
加强乡镇党委建设之我见
乡镇党委是农村基层党组织和各项工作的领导核心,是农村改革和经济建设的直接组织者、领导者。我市现有128个乡镇党委,乡镇党员70768人,占全市党员总数的576%,近年来,有一些乡镇党委班子建设、乡镇干部的思想政治素质还不适应或者不完全适应形势任务的要求。因此,各级党委尤其是乡镇党委必须全面按照中央提出的“六个好”目标要求,切实加强乡镇党委自身建设,共同推进我市新一轮创业提供坚强有力的组织保证。
一、突出重点抓班子,切实加强乡镇党委思想政治建设
根据近几年我市农村基层组织建设工作的实践,加强乡镇党员思想政治建设,我认为应重视并做好两个方面的工作:第一,加强乡镇党员委领导班子建设,选配好班子成员,尤其是选准配强乡镇党委书记。选配乡镇党委班子成员,既要从有实践经验的现有乡镇干部中挑选,又要从乡镇基层后备干部包括村党支部书记、乡镇企业厂长(经理)中挑选。要通过县乡之间的纵向交流和跨区域的横向交流,把德才兼备、年富力强的县(市、区)直机关优秀干部放在基层岗位上锻炼。同时以乡镇换届选举为契机,适当增加党委班子成员兼任行政副职的比例。在知识结构上,既要注意专业技术知识,又要注重经济管理才 能,尽快改变当前乡镇党委班子成员中熟悉经济工作的干部偏少,特别是懂得工业经济、外向型经济干部较少的现状;在年龄结构上,既要保持班子稳定,又要注意培养跨世纪的年轻干部,选拔一批事业心、责任感强,政治素质好、开拓进取、群众拥护的优秀年轻干部进班子,形成合理的年龄梯次结构,做到搭配合理,优势互补。同时严格按照中央提出的“党性强、作风正、能力强”的标准选配乡镇党委书记。第二,强化乡镇党委思想政治建设。要以“三讲”教育为契机,着力抓好自身建设,抓住并认真解决工作中带有倾向性和群众反映集中的问题,自觉主动地改正缺点,转变观念和作风,提高思想政治素质。通过开展向吴金印和蓝秀珍同志学习的活动,教育乡镇干部对照楷模找差距,立足岗位作奉献。
二、强化教育抓队伍,努力建设一支高素质的农村基层干部队伍
要充分发挥各级党校和其它培训机构的作用,分期分批地组织乡镇干部普遍进行一次培训。组织他们在学好理论的同时,努力学习掌握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知识、法律知识和文化科技知识,不断提高乡镇干部带领农民群众脱贫致富奔小康的本领。在培训内容上,以普及适合当地经济发展和适应市场经济需求的各项同实用技术和市场经济知识及乡镇企业管理知识为主,突出高产、优质、高效农业技术的培训。在培训方式上,做到长期与短期、自学与集中、课堂教学与现场辅导、“走出去”与“请进来”、传授新技术与开发本地资源相结合,帮助乡镇干部开阔视野、拓宽思路、增长才干,增强乡镇基层干部的敬业精神和奉献意识。乡镇领导干部带头学好邓小平理论,提高运用 理论解决问题的能力和水平,不断提高政治思想素质,努力建设一支精干高效、素质优良、群众拥护的乡镇干部队伍。
三、选准路子抓经济,加快农村脱贫致富奔小康步伐
乡镇党委要把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加快群众脱贫致富奔小康步伐作为整个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紧紧围绕“增粮增收保供给,脱贫致富奔小康”这条主线统揽各项工作,切实提高领导经济工作的能力和水平。要善于抓住,因地制宜,因乡施策,把当地的资源优势、区位优势、人文优势迅速转化为发展的优势,积极探索发展农村经济的新路子。对基础条件比较好、经济条件比较发达的公路沿线村组和城效型村组,走兴办工业企业、第三产业和建筑业的路子,大力发展非公有制经济;对条件较差、地处偏僻的山区村组,要充分发挥土地资源和林草资源相对丰富的优势,举办集体林场、农场、果园等绿色企业和养殖业,走种养加一条龙的路子;对一些发达的专业村组,走一村一品、一村一业的专业化、集团化发展路子。同时,按照“政企分开”的要求积极转变党政工作的职能和管理经济的方式,变微观管理为宏观管理,变直接管理为间接管理,由单纯管理向管理与服务相结合转变。
四、健全制度抓管理,严格规范乡镇党员和干部行为
制度是规范乡镇干部行为、提高乡镇党委班子整体素质的重要保证。根据长期的实践与探索,当前乡镇党委应结合各地实际建立健全相关制度,如:乡镇党委职责规范和乡镇干部岗位责任制度,党委民主决策制度党委中心组学习制度、乡镇干部任期目标责任制和年度考 评制度、民主生活会制度、民主评议领导干部制度、干部谈心谈话制度、乡镇党委抓村级组织建设工作责任制、财务管理和审计制度、乡镇干部培训制度、督查通报制度等等,通过强化制度建设,使乡镇党委建设和乡镇工作逐步走向制度化、规范化。
五、立足长远抓根本,继承发扬密切联系群众、艰苦奋斗、实事求是的优良作风。
党的十五届三中全会《决定》指出,密切党群、干群关系,是加强农村基层干部队伍建设的紧迫任务。从目前乡镇党委建设现状来看,乡镇班子和干部队伍素质的主流是好的和比较好的,但也存在班子成员思想不纯、作风不正等问题。各级党委尤其是乡镇党委要教育班子成员牢固树立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思想,增强“立党为公,掌权为民”的意识,树立“为官一任,造福一方”的观念,自觉抵制拜金主义、享乐主义等腐配思想的影响和侵蚀。乡镇领导工作必须跳出传统的催、要、压的工作方法,向示范、服务、引导转变。要善于运用因地制宜、分类指导的工作方法,善于运用市场机制引导搞好生产经营,善于运用说服教育的办法做群众工作,善于运用各类典型带动农村工作。当前,要把选派乡镇干部创办示范服务基地作为转变农村领导工作方式的突破口来抓,促进乡镇领导干部领导方式和思想作风的转变,树立党和政府在农村群众中的良好形象。
加强乡镇党委建设的思考
(一)高度重视乡镇党委建设
1、思想上重视。开展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乡镇党委担负组织者和实施者的重任,面临基层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需要高度重视和支持乡镇工作。上级党委、政府要把乡镇工作放到重要位置,理解乡镇工作,支持乡镇工作。“上头千条线,下面一根针”。对下达给乡镇的各项工作,不是简单地下指标、分任务,而是要及时地给予帮助指导。在处理具体事务时,不是过分地强调和谐稳定,而是要支持乡镇大胆开展工作,真正担负起本地区发展稳定的责任。
2、财力上倾斜。虽然近几年各乡镇在引进企业、项目方面花了较大精力,拓宽了税源,增加了财政收入。但是,仍然有相当一部分乡镇财政是吃饭财政,没有能力承担起重大的基础设施投入。要适当调整乡镇财政结构,对重大基础设施项目建议由市级安排资金投资建设。各级党委、政府在下达各项临时性工作时,要适当考虑乡镇负担,做到“费随事转”。对公共卫生、义务教育等社会事业,上级党委、政府要加大投入比例,逐步减少乡镇财政支出,改善乡镇财政状况。
3、组织上保障。要从优配齐配强乡镇领导班子,目前,处于一线的乡镇普遍缺乏各种专业人才,建议组织部门在配备干部时,要充分考虑乡镇的需求,尽可能地输送优秀人才进入乡镇领导班子,优化乡镇干部队伍结构。同时,进一步加大“千人计划”公选力度,搭建平台让更多优秀的乡镇党委书记到区、市直机关担任副处职领导,激发乡镇领导干部干事创业活力。
(二)建立健全新形势下加强乡镇党委建设的长效机制
1、完善党要管党责任制。党委书记抓党建是职责所在是第一责任。进一步强化党委和党委书记不抓党建就是失职,抓不好党建就是不称职的责任意识,切实增强党委管党、书记抓党建的自觉性。要层层明确责任内容和考核奖惩办法,实行严格的基层党建工作目标管理,加强督促检查,保证农村基层党建工作责任制落到实处。要通过强化党要管党责任制的落实,构建党委和书记亲自抓、组织部门具体抓、各相关职能部门齐抓共建的党建工作格局。
2、完善教育培训机制。要建立健全中心组学习制度,善于紧密结合农村工作实际,开展经常性的政治理论集中学习,要通过学习来促进工作,在工作中来检验学习效果。要建立健全学习实践活动长效机制。要把经常性听取群众意见、查摆自身存在的问题、认真整改作为制度长期坚持下去,永葆党的先进性。要建立健全乡镇领导干部教育培训机制,完善以县、乡党校为依托,结合农村现代远程教育的乡镇领导干部教育培训网络,积极推进从素质教育培训向素质与能力培训相结合的转变。
3、完善选人用人机制。要坚持德才兼备、以德为先的用人标准,要注重保持乡镇党委班子的相对稳定,尤其是乡镇党委书记,通常情况下要在一地干满一届,班子其他成员在任期内调整交流面也不宜太大。要配齐配强农村基层组织队伍。
(三)建立健全符合乡镇工作实际的运行机制
1、理顺关系,增强乡镇党委执政能力。针对当前县级政府各个部 门派驻乡镇的机构(如七站八所)分割了本应属于乡镇的权力,从而影响了乡镇党委和政府整体功能发挥的问题,要根据中央关于“县有关部门设在乡镇的机构,除少数不宜下放的实行双重领导外,一般都要放到乡镇管理”的精神,根据责权利相一致的原则,对乡镇机构、组织进行重组,使政治、经济、社会资源得到有效配置。如应调整和理顺县派驻乡镇机构的领导体制,对社会服务和涉农机构,应进一步下放给乡镇管理,实现人权与事权的统一,增强乡镇党委统一管理的功能,提高协调能力,更好地为广大农民群众服务。对不宜下放乡镇党委直接领导的站、所,应实行上级主管部门和乡镇党委双重领导,以上级主管部门为主。但上级主管部门在任免这些站、所负责人前,必须征求乡镇党委的意见。
2、强化措施,加强乡镇干部队伍建设。目前的乡镇干部队伍总体素质较好,能适应繁重的乡镇工作的要求。但也存在着“缺少目标激励无动力,缺少责任考核无压力,缺少交流调配无活力”的问题。针对以上问题,要采取切实措施,加强乡镇机关内部管理,建立科学的绩效考评体系,做到任务到人,责任到人,奖励到人,调动乡镇机关干部的积极性。
(四)大力加强乡镇党建工作,夯实基层基础
目前的农村工作难做,不能简单地归结于乡镇干部工作作风差,也是社会转型时期农村各种因素综合所造成的。当前,一方面,要加强乡镇党委对农村工作的领导,保证村民自治的方向。对村级换届选举过程中暴露出来的问题和带来的后遗症,各级组织部门须及时调 研,对选举办法加以修改完善,加强乡镇党委对村两委选举的调控,在候选人资格等方面作必要的限制,在选举程序上作适当的改进,在选举这个源头上防止负面因素的产生,保证党组织的领导核心地位不受挑战。另一方面,乡镇党委要重视加强自身建设,增强执政能力,增强驾驭全局的能力,增强在复杂环境下把握方向的能力。同时,要扎实开展好党内关爱工作,激发党员应有的荣誉感、自豪感和归属感,增强党在广大群众中的吸引力和感召力,以党内和谐促进社会和谐;要高度重视农村党支部建设,规范党员发展、教育、管理等各个环节,解决农村党员老化和无职党员作用发挥问题,加强对村党支部工作的督促、检查和考核,使党支部真正成为农村的战斗堡垒,为新农村建设奠定坚实的基础。
第二篇:加强乡镇党委建设的意见
加强乡镇党委建设的意见
文章标题:加强乡镇党委建设的意见
同志们:[找文章到☆第1文秘(http://)一站在手,写作无忧!]在春节长假后的第一个工作日,县委、县政府举办乡镇领导干部读书会,已是连续第二次。这足以说明乡镇在全县工作中的重要地位,充分表明县委、县政府加强乡镇工作,加快乡镇发展的鲜明态度和坚强决心。这次读书会,坚持以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精神为指导,以提高党的基层执政能力为目标,分析形势,交流经验,明确任务,研究和探讨做好新形势下乡镇工作的有效措施,起到了夯实基础、加油鼓劲、醒脑提神的作用。下面,围绕贯彻落实四中全会精神,我就加强乡镇党委建设,讲几点意见。
一、从提高执政能力的高度,充分认识加强乡镇党委建设的重要性 多年来,中央和省、市党委高度重视乡镇党委建设工作。在抓农村基层组织建设中,中央突出强调抓好乡镇党委这个“龙头”,提出创建“五个好”乡镇党委的目标。省委、省政府2002年5月下发《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乡镇工作若干问题的意见》,就乡镇党委建设提出明确要求。2001年5月,市委在新兖镇召开全市乡镇党委建设工作会议,推广新兖镇等5个单位加强乡镇党委建设的经验,出台了《关于加强乡镇党委建设的意见》。按照省市委的要求,我县紧紧围绕全县工作大局,不断加强和改进乡镇党委建设,特别是通过深入开展“五个好”乡镇党委创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学习教育活动,全县乡镇党委班子和干部队伍的政治素质、理论水平和工作能力不断提高。各乡镇党委较好地发挥领导核心作用,创造性开展工作,为全县改革发展稳定做出了重要贡献。
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新一届党中央,在党的十六届一中全会上作出了以提高党的执政能力为重点,全面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的战略部署。四中全会就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作出《决定》,明确指出:新形势下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为人民执好政、掌好权,是时代的要求、人民的要求,是一个关系事业兴衰、关系党和国家长治久安的重大战略课题。只有解决好这一课题,才能保证我们党在改革发展的历史进程中始终成为坚强的领导核心。乡镇党委是农村基层组织的“龙头”和农村各项事业的领导核心,担负着“兴一方经济,富一方百姓,建一方文明,保一方平安”的政治责任。其执政能力的强弱,直接关系着农村的改革、发展和稳定,关系着党在农村执政地位的巩固和提高。在这种形势下,县委认为,以提高执政能力为重点加强乡镇党委建设,具有全局性、战略性和现实性的重大意义。第一,提高执政能力是乡镇党委带领群
众抓发展的根本保证。我县是农业大县,90的人口在农村,乡镇发展对全县的发展举足轻重。去年全县亿元的地区生产总值,66靠乡镇来实现,亿元的地方财政收入,56靠乡镇来完成。今年全县地方财政收入要完成亿元,增长25,其中乡镇要完成91554万元,增长48,占;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要完成60亿元,增长50,其中乡镇要完成亿元,增长,占;农民人均纯收入3700元,增加400元以上。由此可见,乡镇经济社会发展的程度,决定着全县经济社会发展的规模和水平。我们工作的大头在乡镇,重点、难点在乡镇,潜力和希望也在乡镇。而要加快乡镇发展,除了要靠党的正确领导和党的方针政策外,关键要靠农村基层党组织,特别是乡镇党委带领农村基层干部和群众去实现。我们提出要坚持工作重心下移,把各种问题解决在基层,化解在萌芽状态,也主要靠乡镇、村去做工作。大量事实证明,乡镇党委执政能力强,领导核心作用发挥得好,乡镇
经济发展就快,农村生活水平就提高得快,社会就稳定,就能受到群众的拥护。
第二,提高执政能力是乡镇党委履行农村基层组织建设“直接责任者”的必然要求。四中全会《决定》指出: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必须“以加强党的基层组织和党员队伍建设为基础”。胡锦涛总书记多次强调:“党的基层组织是党的全部工作和战斗力的基础,也是社会主义国家政权的基础”。这就明确指明了党的基层组织和党员队伍建设在党的执政能力建设中发挥的基础性作用。“基础不牢,地动山摇”。我县1296个基层党支部,76在乡镇、村。乡镇党委是农村基层的“前沿指挥部”,是农村基层组织建设的“龙头”和直接责任者,对农村基层党组织和党员接触最直接、最广泛、最深入,了解最全面、最具体、最及时,联系也最经常、最紧密。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只有依靠乡镇党委来抓,才能抓准、抓实、抓出成效。事实证明,凡是乡镇执政能力强,龙头作用发挥好,那
里的基层组织建设和各项工作搞得就好,党组织的威信就高。只有提高乡镇党委的执政能力,才能带动农村基层组织建设整体上档次、上水平。第三,提
加强乡镇党委建设的意见
第三篇:关于进一步加强乡镇党委建设的意见
关于进一步加强乡镇党委建设的意见
关于进一步加强乡镇党委建设的意见
为加强乡镇党委执政能力建设,强化乡镇党委在农村三个文明建设中的领导核心地位,进一步深化农村党的建设“三级联创”活动,全面推进我县农村的改革、发展和稳定,促进农村经济社会各项事业全面协调发展,加快农民增收致富奔小康的步伐,确保顺利实现
“十一五”规划目标,现就进一步加强乡镇党委建设提出如下意见:
一、充分认识新形势下加强乡镇党委建设的重要性和紧迫性
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也是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基础。农业、农村、农民问题,始终是关系党和国家命运的根本问题。加强农业、农村工作,关键在于各级党组织的坚强领导。乡镇党委具有领导乡镇政权机关,支持和保证其依法行使职能的重要职责。它既是党联系群众的桥梁和纽带,又是一定区域内经济和社会发展重大问题的决策者、组织者、领导者,是党的重要执政基础,是整个农村基层组织的“龙头”,具有承上启下的重要作用。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加强乡镇党委建设,对于推进以党支部为核心的村级组织建设,巩固党的执政地位,贯彻执行党的基本路线和党在农村的各项方针政策,促进农村的改革、发展、稳定,具有重要的意义。当前无论是建设全面小康社会,还是构建和谐社会,其中很多的制约性因素都来自农村,要解决这些制约,就必须着力加强乡镇党委建设。各级党委必须从政治和全局的高度,进一步统一思想,统一认识。
多年来,我县委十分重视乡镇党委建设,做了大量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效。但这项工作的发展不够平衡,还存在着一些亟待解决的突出问题。同时还要看到,随着农村税费改革的深化和乡镇农业产业战略调整,使农业和农村工作面临着许多新情况、新问题,对乡镇党委的工作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各级党委必须保持清醒头脑,增强紧迫感,加大乡镇党委建设的力度,努力把乡镇党委建设提高到新的水平。
二、指导思想和目标要求
加强乡镇党委建设要以邓小平理论和党的基本路线为指导,按照中央和区、州关于加强农村基层组织建设的总体部署,围绕全我县“十一五”规划目标和农村改革、发展、稳定的大局,切实加强乡镇党委的思想、组织和作风建设,提高乡镇领导干部的政治业务素质,努力把乡镇党委建设成为政治坚定、开拓进取、勤政廉洁,带领农村广大干部群众艰苦奋斗,加快建设现代化新农村的坚强领导核心。
具体目标要求是:
(一)有一个坚强有力的领导班子。党委集体政治坚定、坚决贯彻执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上级党组织的指示、决定。在思想上、行动上与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党委成员结构合理,团结协调,富有朝气和创新精神。党委书记政治素质好,事业心强,有驾驭全局的能力和水平。
(二)有一个过硬扎实的思想作风和工作作风。实践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清正廉洁,大公无私,积极奉献,坚持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知实情,说实话,办实事。保持艰苦奋斗的优良传统,艰苦创业,踏实工作,真抓实干。发扬密切联系群众的优良作风,关心群众疾苦,改进工作方法。
(三)有一条清晰正确的工作思路。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两手抓,两手硬。经济建设、党的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健康发展,成效显著。农村政治安定,社会稳定,各项事业全面进步。
(四)有一支素质过硬的党员、干部队伍。党员发挥先锋模范作用,干部发挥示范带头作用。所属党组织凝聚力、战斗力和号召力强,得到群众的依赖和拥护。
(五)有一套科学规范的制度体系。加强以民主集中制为核心的制度建设,建立健全党委领导制度、工作制度和监督制度。通过党委会议事规则、党委任期目标责任制、党委成员分工负责制、党委中心组学习制度、党委成员参加双重民主生活会制度,以及党委成员廉洁自律等规章制度规范党委及每一个成员的工作和行动。
三、加强乡镇党委建设的主要任务
(一)加强班子建设,提高乡镇党委的领导水平和工作能力
一是强化
政治理论学习,提高政治素质。要坚持不懈地把学习贯彻十六大、十六届四中全会精神、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作为提高乡镇党委班子领导水平和执政能力的根本措施,切实抓紧抓好。落实好乡镇中心组理论学习制度,创新组织形式,加强监督与考核,确保学习实效。要坚持定期对政治理论学习情况进行检查评比,对45岁以下的乡镇领导干部进行定期考核,并将培训考核的结果作为选拔任用领导干部的重要依据。二是强化教育培训,提高干部整体素质。要坚持政治理论培训、学历培训和适应性知识培训相结合,做到副处级以上领导干部任期内集中培训时间不低于三个月;继续举办领导干部专本科班、研究生班。按照胡锦涛总书记对北京市基层干部提出的五点要求,积极探索强化乡镇党委领导水平和工作能力的培训内容和方式,增强教育培训的针对性和实效性。以实施“素质工程”和个性化专题培训工程为重点,强化对领导干部专业知识、现代管理和科学技术知识、法律知识、金融知识、计算机、外语等知识的培训。积极组织乡镇领导干部到发达地区和境外学习培训,全面提高乡镇党委落实党的各项方针政策和做好新时期群众工作的能力和水平。乡镇党委要把机关干部和村干部的政治理论学习与本地实际结合起来,切实提高其执政为民的理论水平和业务素质。
2、严格程序,扩大民主,选好配强乡镇领导班子
坚持干部队伍“四化”方针和德才兼备原则,把那些政治素质好、有创新意识和敬业精神,熟悉农村工作,有领导农村改革与发展、带领农民群众增收致富的真本领,清正廉洁、群众公认、实绩突出的优秀干部选拔到乡镇党委班子中去,特别是注重选拔40岁左右乡镇正职和35岁以下的乡镇副职干部。今后新进乡镇领导班子的干部一般应具有大学本科以上学历。女干部要达到10以上,乡镇党政领导班子中一般至少要各配备一名女干部。少数民族干部和非中共党员干部也要占有一定比例。在继续坚持和完善公开选拔、民主推荐、考察预告、差额考察、任前公示、试用期等制度的基础上,建立健全乡镇领导干部退出机制,积极探索乡镇领导干部引咎辞职和待岗制。进一步加强乡镇“一把手”建设,坚持从基层工作经验丰富、农村改革和实践成绩突出的干部中发现和提拔党政“一把手”。
3、完善机制,创新方式,加强乡镇后备干部队伍建设。
乡镇处级正职后备干部一般应具有大学本科以上学历,年龄一般在45周岁以下,以40岁左右为主体,35岁左右的应占一定比例。处级副职后备干部一般具有大学专科以上学历,以30至40岁为主体,35岁以下的一般不少于总数的50。女干部不少于10,并有一定数量的少数民族干部和非中共党员干部。坚持通过民主推荐、资格考试和组织考察相结合的方式确定后备干部人选。按照逐步选拔培养造就一支素质优良、数量充足、门类齐全、结构合理的后备干部队伍的要求,对后备干部实行动态管理,采取定期考察、考核的办法,每两年对后备干部调整充实一次。加大后备干部培养锻炼力度,采取集中培训、高校深造、外出考察、重点问题调研等多种形式对后备干部进行培训。采取选派到乡镇、企业或重点单位任职、挂职,跨乡镇、跨部门交流轮岗,分配急、难、险、重专项任务,实行县直单位与乡镇后备干部双向互动挂职,探索优秀后备干部到县外挂职锻炼等方式,加强后备干部的实践锻炼。
(二)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建设充满生机与活力的乡镇干部和人才队伍
进一步加强乡镇干部队伍建设,优化干部队伍结构,有计划地分批选派大学毕业生到乡镇工作。建立乡镇干部准入机制,乡镇机关干部凡进必考,公开选拔,择优录用。全面推行乡镇科级干部竞争上岗、轮岗、交流和回避制度,激发乡镇干部队伍活力。积极探索实行“岗位任期制”,对乡镇干部的任职年龄、文化程度、任职时限等做出明确规定。探索选派县直单位优秀后备干部到乡镇、村任职,实绩突出的,优先、破格提拔任用。
以科学的人才观为指导,加强人才队伍建设。坚持人才是第一资源,人人皆可成才,人才在人民群众之中的人才观,不拘一格地选拔、培养、使用人才。要营造鼓励人才脱颖而出的环境,多出人才,快出人才。要打破地域、身份和体制的局限,把乡土人才作为人才资源新的增长点。尝试在乡土人才中开展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评审工作。探索成立乡土人才协会和乡镇人才交流服务站,促进人才交流,积极为农业和农村服务。坚持动态考核,实行优胜劣汰,每年对乡土人才进行一次考核,对业绩突出者给予表彰奖励,为本地区经济发展作出重大贡献的乡土人才,列入优秀人才库。
(三)进一步加强作风建设,密切党群干群关系
继续落实重点谈话、诫勉、函询回复、述职述廉、考察结果通报反馈等制度。研究建立乡镇领导班子、领导干部思想作风讲评制度。加强对乡镇领导班子和干部作风建设的考核,把一岗双责、群众信访接待日、进村入户调研等作为乡镇领导班子、领导干部述职和考核的重要内容,并将考核结果在适当范围通报。要继续坚持干群恳谈交心制度、定期走访群众制度、领导干部记民情日记等制度,将群众的安危冷暖熟记于心,及时解决群众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各乡镇党委要坚持每月召开一次民情分析会,听取、研究解决群众反映的实际问题。要建立乡镇包村干部组织生活进村、考核进村、工作重心进村的“三进村”制度。包村干部同时参加村和机关支部的组织生活,定期向所包村党员大会、村民代表会进行述职,并由党员和村民代表进行民主评议、测评、打分,测评结果作为工作考核的一项重要内容。要把工作重心和重点放在村里,积极帮助所包村拟定发展思路、制定工作计划、指导工作、协调关系、化解矛盾,密切党群干群关系,维护社会的稳定。
(四)进一步强化制度建设,形成科学、规范、高效的工作机制
乡镇党委要建立健全贯彻民主集中制的各项制度,完善党委工作制度、领导班子议事制度、行政办公会制度、重大问题请示报告制度等。要疏通和拓宽党内民主渠道,认真听取广大党员的意见,充分发挥党员对领导干部的监督作用。强化对民主集中制贯彻执行情况的检查,建立起群众对决策实施监督的机制,保证各项制度的贯彻和落实。继续加强对领导班子民主生活会的指导,研究探索提高民主生活会质量的具体措施,增强领导班子团结和解决自身问题的能力。
在建立乡镇处级领导干部职位说明书的基础上,进一步完善乡镇党政领导干部岗位职责规范和目标管理责任制。积极探索建立以科学的发展观和正确的政绩观为指导,由品德、知识、能力、实绩等要素构成的乡镇领导班子、领导干部考核评价指标体系,建立健全考核举报、考核申诉、考核结果反馈等配套制度。
积极探索建立和逐步完善党委向村党组织、村党组织向党员通报情况、征求意见、反馈意见的工作制度,尊重和维护党员的民主权利,落实党员对本级和上一级党组织工作的知情权、参与权和监督权,提高乡镇党组织工作决策的民主化、科学化。乡镇党委要健全领导班子工作责任制,班子成员要按照责任制的要求,积极、主动、大胆、负责地做好分管工作。
进一步健全干部监督机制,从八小时以内监督向八小时以外监督延伸,特别要强化对“一把手”的监督,探索建立乡镇“一把手”社区生活监督制度和信访举报制度。进一步深化乡镇政务公开工作,丰富内容、创新形式、增强实效。要坚持乡镇政务公开与村务公开相衔接的制度。
(五)转变职能,实现经济、社会各项事业全面协调发展
乡镇党委要进一步强化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职能,切实把工作重心调整到维护好、实现好和发展好农民群众根本利益上来,把组织农民、服务群众、协调利益作为新时期党委发挥核心作用的重要内容和形式,促进农村经济、社会协调发展。
一是积极推进农村经济组织、经济制度创新,组织和带领农民增收致富。认真贯彻落实党在农村的各项政策,坚持依法行政、依法办事,自觉地维护农民的合法权益。要认真落实土地政策,做好土地确权、流转工作,保护农民从土地流转中获得的合法收益。要积极推进农村集体经济产权制度改革,切实做到产权清晰、管理科学,使农民真正成为集体资产的所有者、支配者和受益者。要充分发挥党组织在领导管理、指导监督、组织协调、服务扶持等方面的职能作用,大力培育农民专业合作组织,提高农民的组织化程度和进入市场的能力。要加强对农民就业的指导、服务和培训,提高农民就业的能力,拓宽农民就业的渠道,不断增加农民的工资性收入。要及时了解农民的实际需求,从政策、资金、信息、技术等各个方面提供力所能及、切实有效的支持,帮助农民解决生产经营中的困难和问题,切实为农民排忧解难。要切实做好山区搬迁,将泥石流易发区和资源匮乏地区的群众搬迁到生活条件较优越的地方。
二是推进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满足农民群众的精神文化需求。大力推进农村城市化进程,努力消除城乡二元差别,让农民真正享受与城市居民同等的待遇和社会尊重,共享改革发展和现代化建设的成果。要积极开展对农民的科学知识和适用技术的培训,不断提高农民发展经济、增收致富的能力和民主法制意识。加大对农村教育的投入,充分运用现代化手段发展教育,促进农民素质全面提高。要加强农村精神文明建设,完善文化体育基础设施,广泛开展形式多样的文化体育活动,弘扬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不断提高农民的生活质量和水平。
三是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切实解除农民的后顾之忧。建立农村医疗卫生体系,加大农村卫生站点建设,提高农村医疗卫生水平,方便农民就医。要大力推进农村合作医疗改革,建立农村合作医疗专项资金,建立以大病统筹为主的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解决农民就医难的问题。要大力推进农村养老保险工作,保证农民老有所养、老有所靠。要进一步落实农民最低收入保障制度,加强对农村弱势群体的帮扶工作。
四是完善服务体系,为农民提供优良公共服务。大力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切实解决农民出行、用电、收视、通讯等方面的困难,为农村发展和农民增收提供便捷的基础条件。要加强环境整治工作,美化、净化、绿化乡村公路和街道,优化区域发展环境。要转变领导方式和工作方法,坚持以人为本、执政为民,简化办事程序,提高办事效率,优化政务环境。要建立完善农村信息网络体系,及时发布有关农产品和市场信息,提供准确便捷的信息服务。
四、建立健全加强乡镇建设的领导和工作机制
加强乡镇党委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必须建立起强有力的领导机制和责任明确、运转顺畅的工作机制。县委将成立以县委书记为组长,县委副书记为副组长,有关部门负责人参加的领导小组,并将此项工作纳入到“三级联创”活动及其考核评价体系当中,作为今后一段时期的重点工作来抓。各乡镇也要成立相应的领导机构,制定完善考核评价体系,形成上下联动、党政齐动、齐抓共管的工作机制。
各乡镇要把加强乡镇党委建设作为基层党组织建设的重点工作来抓,组织班子成员和广大基层干部认真学习,领会精神,提高认识,统一思想,结合自身实际,研究制定本乡镇的具体的工作计划,采取有力措施抓好落实,不断增强发现和解决自身问题的能力,积极推进乡镇职能转变,提高乡镇党委对村级组织的带动力,强化乡镇党委在农村现代化建设中的领导核心地位。
本文章共2页,当前在第2页
上一页
[1]
[2]
第四篇:加强乡镇党委建设的意见
文章标题:加强乡镇党委建设的意见
同志们:[找文章到☆好范文 wenmi114.com(http://www.xiexiebang.com/)一站在手,写作无忧!]在春节长假后的第一个工作日,县委、县政府举办乡镇领导干
部读书会,已是连续第二次。这足以说明乡镇在全县工作中的重要地位,充分表明县委、县政府加强乡镇工作,加快乡镇发展的鲜明态度和坚强决心。这次读书会,坚持以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精神为指导,以提高党的基层执政能力为目标,分析形势,交流经验,明确任务,研究和探讨做好新形势下乡镇工作的有效措施,起到了夯实基础、加油鼓劲、醒脑提神的作用。下面,围绕贯彻落实四中全会精神,我就加强乡镇党委建设,讲几点意见。
一、从提高执政能力的高度,充分认识加强乡镇党委建设的重要性
多年来,中央和省、市党委高度重视乡镇党委建设工作。在抓农村基层组织建设中,中央突出强调抓好乡镇党委这个“龙头”,提出创建“五个好”乡镇党委的目标。省委、省政府2002年5月下发《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乡镇工作若干问题的意见》,就乡镇党委建设提出明确要求。2001年5月,市委在新兖镇召开全市乡镇党委建设工作会议,推广新兖镇等5个单位加强乡镇党委建设的经验,出台了《关于加强乡镇党委建设的意见》。按照省市委的要求,我县紧紧围绕全县工作大局,不断加强和改进乡镇党委建设,特别是通过深入开展“五个好”乡镇党委创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学习教育活动,全县乡镇党委班子和干部队伍的政治素质、理论水平和工作能力不断提高。各乡镇党委较好地发挥领导核心作用,创造性开展工作,为全县改革发展稳定做出了重要贡献。
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新一届党中央,在党的十六届一中全会上作出了以提高党的执政能力为重点,全面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的战略部署。四中全会就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作出《决定》,明确指出:新形势下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为人民执好政、掌好权,是时代的要求、人民的要求,是一个关系事业兴衰、关系党和国家长治久安的重大战略课题。只有解决好这一课题,才能保证我们党在改革发展的历史进程中始终成为坚强的领导核心。乡镇党委是农村基层组织的“龙头”和农村各项事业的领导核心,担负着“兴一方经济,富一方百姓,建一方文明,保一方平安”的政治责任。其执政能力的强弱,直接关系着农村的改革、发展和稳定,关系着党在农村执政地位的巩固和提高。在这种形势下,县委认为,以提高执政能力为重点加强乡镇党委建设,具有全局性、战略性和现实性的重大意义。
第一,提高执政能力是乡镇党委带领群众抓发展的根本保证。我县是农业大县,90的人口在农村,乡镇发展对全县的发展举足轻重。去年全县58.4亿元的地区生产总值,66靠乡镇来实现,1.5亿元的地方财政收入,56靠乡镇来完成。今年全县地方财政收入要完成1.84亿元,增长25,其中乡镇要完成91554万元,增长48,占49.9;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要完成60亿元,增长50,其中乡镇要完成31.4亿元,增长40.4,占52.3;农民人均纯收入3700元,增加400元以上。由此可见,乡镇经济社会发展的程度,决定着全县经济社会发展的规模和水平。我们工作的大头在乡镇,重点、难点在乡镇,潜力和希望也在乡镇。而要加快乡镇发展,除了要靠党的正确领导和党的方针政策外,关键要靠农村基层党组织,特别是乡镇党委带领农村基层干部和群众去实现。我们提出要坚持工作重心下移,把各种问题解决在基层,化解在萌芽状态,也主要靠乡镇、村去做工作。大量事实证明,乡镇党委执政能力强,领导核心作用发挥得好,乡镇经济发展就快,农村生活水平就提高得快,社会就稳定,就能受到群众的拥护。
第二,提高执政能力是乡镇党委履行农村基层组织建设“直接责任者”的必然要求。四中全会《决定》指出: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必须“以加强党的基层组织和党员队伍建设为基础”。胡锦涛总书记多次强调:“党的基层组织是党的全部工作和战斗力的基础,也是社会主义国家政权的基础”。这就明确指明了党的基层组织和党员队伍建设在党的执政能力建设中发挥的基础性作用。“基础不牢,地动山摇”。我县1296个基层党支部,76在乡镇、村。乡镇党委是农村基层的“前沿指挥部”,是农村基层组织建设的“龙头”和直接责任者,对农村基层党组织和党员接触最直接、最广泛、最深入,了解最全面、最具体、最及时,联系也最经常、最紧密。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只有依靠乡镇党委来抓,才能抓准、抓实、抓出成效。事实证明,凡是乡镇执政能力强,龙头作用发挥好,那里的基层组织建设和各项工作搞得就好,党组织的威信就高。只有提高乡镇党委的执政能力,才能带动农村基层组织建设整体上档次、上水平。
第三,提高
执政能力是乡镇党委应对新情况、解决新问题的重要举措。在新形势下,乡镇工作面临着新挑战:经济多元化发展趋势对乡镇党委发展经济工作的能力提出了新要求;新旧体制转轨过程中产生的矛盾对乡镇党委做好群众工作的能力提出了新要求;农民迫切要求改善生产生活条件的愿望对乡镇机构增强办事能力提出了新要求;农村由封闭走向开放对加强先进文化建设提出了新要
求;农民民主参与意识的增强对农村工作提出了新要求。农村工作和社会的这些新变化、新要求,对乡镇党委工作的要求越来越高,乡镇党委工作的任务也越来越重。我们必须适应新形势下乡镇工作的新局面,切实提高执政能力和执政水平。
第四,提高执政能力是乡镇党委建设现状的客观需要。近年来,特别是去年以来,各乡镇通过解放思想,进一步深化了对乡情、镇情的认识,逐步确立了符合本地实际的发展路子,乡镇工作有了新突破,经济社会有了新发展。这既是广大乡镇干部群众求真务实、真抓实干的结果,也是各乡镇党委大力加强执政能力建设,领导水平和工作水平不断提高的结果。但是,必须清醒地看到,随着形势的发展变化,对照四中全会精神,我们在执政能力建设上确实还存在许多亟待解决的问题。特别是在乡镇党委建设上,不论在对提高执政能力重要性和必要性的认识上,还是在“五个方面能力”上,不论在思想建设、组织建设、作风建设上,还是在领导方式和执政方式、领导体制和工作体制上,都还存在许多不足。乡镇党委必须居安思危,增强忧患意识,带领广大党员干部群众,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上来,并遵照四中全会的决策和部署,把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作为一项重大的历史使命来抓紧抓好,努力提高执政能力和水平,开创乡镇工作的新局面。
二、紧紧围绕提高执政能力,把乡镇党委建设成为乡村发展强有力的组织者、推动者和实践者
党的执政能力,是指党领导和支持人民当家作主,管理国家和社会事务的本领。四中全会对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进行了全面、系统的阐述,我们要认真学习,用心把握,全面落实。结合我县乡镇工作实际,要紧紧围绕提高执政能力,以发展为第一要务,以保持先进性为重点,切实把把乡镇党委班子建设成为乡村发展强有力的组织者、推动者和实践者。
(一)树立勤奋好学的形象,建设能力型班子。领导干部一定要加强学习和品行修养,重视学习、勤于学习、善于学习,注重把理论转化为实践,把知识转化为能力,不断提高领导工作的水平,把权力用在为党建功、为民造福上。
一要向先进学习,不断提高超前思维的能力。针对少数干部封闭保守、观念陈旧、怕冒风险、怕担责任的问题,作为党委主要领导,更要带头学习周边和先进发达地区的经验,感受他们强劲的发展态势,引导和带动一班人看别人、思自己、谋发展,破除思想障碍,形成解放思想、自我加压、借鉴经验、加快发展的良好氛围。
二要把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不断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作为一把手,要始终面向一线,敢于接触矛盾,善于亲自解决问题和突破发展制约,通过自己的努力,带领一班人抓协调、抓服务、抓落实,在工作一线磨练意志、锤炼作风;深入实际、深入基层调查研究,查实情、出实招、求实绩。
三要集思广益,不断提高科学决策的能力。领导者的第一要务就是出主意,想办法,对形势的发展作出科学的判断,对本地的各项工作作出科学的决策。要想使工作决策不失误,就必须坚持科学的发展观,把群众拥护不拥护、赞成不赞成、答应不答应、高兴不高兴,作为正确决策衡量尺度,时刻在心里装着群众,凡是涉及群众利益的事,都是大事,都要认真细致地去做决策。要把科学决策放在班子能力建设的重要位置,坚持贯彻民主集中制,以身作则,切实做到作风民主,当“班长”而不当“家长”;做到善抓全局,总揽而不包揽;做到正确集中,果断而不武断;做到知人善用,放手而不放任,不断增强班子的团结和活力,营造“心齐、气顺、风正、劲足”的良好局面。
四要统筹兼顾,不断提高驾驭全局工作的能力。一把手在班子中担当指挥者、决策者的角色,必须提高驾驭全局工作的能力,必须吃透上情,摸清下情。平时无论工作多忙、事务再多,也要挤出一定时间到一线去了解情况,对本乡镇方方面面实情做到心中有数,作出科学判断和决策。要着力提高班子成员的工作水平,放手、放权、放心让他们大胆干,在实践中培养其独立思考和独立处理矛盾和问题的能力,发挥党委的核心保证作用,形成一种围绕党委核心转、围绕政府目标干的氛围。
(二)树立求真务实的形象,建设实干型班子。坚持用发展的成果取信于民,聚精会神搞建设、一心一意谋发展,紧紧围绕事关群众切身利益的突出问题,切实转变与“三个代表”要求不相符合的工作方法和领导方式,千方百计为老百姓排忧解难,让人民群众切实得益受惠,不断扩大党委的群众基础,增强党委的吸引力、感召力和影响力。
一要不断完善发展思路。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进一步深化对乡情、镇情的认识,自觉地把领导乡镇各项工作放到全县工作的大局中去思考、去研究、去把握,集中精神解决好带有全局性、战略性和前瞻性的重大问题,切实承担起加快乡镇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责任。
二要不断优化发展环境。坚持用改革、市场经济的办法指导乡镇经济和社会的发展工作,引导和带领干部群众,努力营造亲商、富商、安商的政策环境,公正严明的法制环境,高效便捷的服务环境,守信重诺的信用环境;坚持重心下移、关口前移,扎实推进平安创建活动,深入开展“四大查”,着力抓好“九个一批”,积极推广乡镇“一颗心、一个本、一只笔”、“首问负责制”、“便民服务大厅”、“平安夜会”等经验和做法,理顺关系,化解矛盾,凝聚人心,努力营造稳定和谐的环境;坚持正确的用人导向,把“想干事、会干事、干成事、不出事”作为选拔任用干部的重要标准,努力营造鼓励干事创业的环境。
三要不断完善抓落实的机制。各乡镇要围绕总体目标,按照“三个体系”建设的要求,建立完善阶段性工作目标检查、考核制度,把具体任务分解细化到部门、村、企业和个人,逐项落实到季度到月到天,有计划、有步骤地推动工作落实。不论是乡镇主要领导同志,还是分管领导同志,都要明确各自的职责和目标,既要抓好分工的工作,又要对分管部门的全面工作负起领导责任,努力形成一级抓一级,一级促一级的良好局面。县委、县政府对今年各乡镇工作责任目标进度,继续实行每月一调度,每季一通报,年底按照有关政策严格兑现奖惩。要按照重激励、硬约束、严考核要求,进一步完善和细化乡镇党建工作和经济工作考核内容,对每项工作都要有一套严格的考核奖惩办法。对绩效突出、表现优秀、群众拥护的干部,要及时予以激励;对没有绩效的要追究责任,对素质不高、能力不强的要及时调整,以求真务实的工作作风,扎扎实实抓好每一项工作的落实。
(三)树立勇于创新的形象,建设开拓型班子。农村基层工作不确定因素较多,处理新情况、新问题的方法上没有固定不变的模式可鉴,作为乡镇党委领导干部,在贯彻执行上级指示精神中,既要执行,又不能死搬硬套,还要把问题解决好。要使工作方法不落俗套,争创一流,常抓常新,党委主要负责同志和一班人必须具备过人的胆略和开拓进取的精神,把灵活性与原则性结合起来,把上级的精神与本地实际情况结合起来,在处理问题过程中更新观念,善思多想,随机应变,机动灵活,敢于提出解决问题的新思路、新措施。
一要始终如一地坚持抓好发展这个第一要务。乡镇党委要紧紧扭住经济建设这个中心不放松,牢牢把握发展这个大局不分神,沉下心、鼓足劲、埋头干,适时调整新思路,落实新举措,坚定不移地把扩大开放、招商引资作为乡镇工作的重中之重,作为领导干部的“天字号”工程,作为彻底扭转乡镇财政困难的总抓手;高度重视“三农”问题,把富民工程放到突出位置,把养羊和植树作为主导产业加快发展;把小城镇建设作为改善城乡居民生活环境,促进招商引资的重要措施来抓,实现以城带村、以工促农、富民强镇的目标。二要创新服务手段。在充分运用政策引导、典型示范、说服教育、市场服务、综合协调等手段开展工作的同时,特别注重法律和民主两种手段。依法依规办事,是一种领导艺术、领导水平的体现。没有规矩不成方园。法律、制度、政策就是方园,是尺度,是高压线,不能越,不能碰。农村工作涉及的是广大农民群众的切身利益,我们不依法依规办事的话,就会激发农民怨气、制造矛盾和阻力、增加工作难度。首先,要牢固树立依法行政的观念。主动学习,掌握履职尽责必需的政策、法律,真正弄懂依法行政的内涵和外延,搞清楚具体行政行为怎样做才算是依法行政,教育和引导乡镇各级干部养成办事依法、言必合法、行必守法的良好习惯。其次,要严格执法。要用法律规范行为,做到执法主体、执法范围、执法内容、执法要求、执法程序都合法,不违法行政、以权代法、以言代法,维护法律的严肃性。第三,要宣传法律法规。我们既要自己学法、知法、守法,也要教育和引导群众知法守法,让群众既成为自身利益的捍卫者;又成为我们执法的监督者。第四,要公正执法、文明执法。做到在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处理问题、协调矛盾坚持一碗水端平,公道正派。要注意把执行法律政策规定同当地实际相结合,从老百姓的客观情况、承受能力和实际意愿出发,创造性地执行法律政策。
发展人民民主,是我们党执政的本质要求,是落实工作责任、形成工作合力的一个重要方法。实践表明,只要落实好了群众的知情权、参与权、选择权、监督权,实行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我们就能够更大范围地团结群众、发动群众,依靠群众推动工作。民主的过程,就是凝聚人心、集聚民力、开发民智、战胜困难的过程。首先,要在班子内发扬民主。健全党委会制度,重大事项、重大决策都要由会议集体决定,使每一个班子成员都有职、有权、有责,有充分发表意见的机会和地方。其次,要扩大党内民主。凡是重大决策、重要工作部署、各项政策,都要在党内先传达、先讨论、先执行。要充分保障党员的民主权利,定期召开党员会、党员代表会,让党员有话有处说,有意见有处提。第三,要实行村民自治。村民自治要坚持党的核心领导,坚持党在政治、思想、组织上的领导。乡镇党委政府要保障村民自治,指导、帮助和支持村民自治,而不能代替村民自治。第四,要实行乡镇政务、财务公开。建立财政、财务公开制度,采取公开栏、会议、书面表格等多种形式,定期把乡、村政务、财务向群众公开。
三要大力推进工作机制创新。着眼于激发农村基层党组织执政的活力,切实解决村级党组织“老办法不管用,新办法不会用”的问题,建立与新形势相适应、富有活力的工作机制。要着力于激活基层,不求全责备,鼓励村干部大胆闯、大胆试、大胆干,充分保护和调动他们工作的积极性和创造性;着力于强化基层,拓宽渠道,开阔视野,创新思路,把致富的群众培养成党员,把致富的党员培养成村干部,把村干部培养成致富带头人,努力在全县农村培养一支政治素质高、思想品质好、工作能力强、群众信任和拥护、有致富本领、甘于奉献的农村基层党员干部;着力于放权基层,努力解决“统得过多、管得过死”的问题,做到责权利相结合,强化村级组织的职能。
(四)树立执政为民的形象,建设亲民型班子。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按客观规律办事,把为群众办实事、办好事作为“第一选择”,把人民群众的呼声作为各项工作的“第一信号”,改变“越位”、“缺位”和“错位”现象,真正做到权为民所用、利为民所谋、情为民所系,一心一意帮助群众致富,想方设法为群众排忧解难。
一要增强执政为民的意识。深入开展“两个务必”的教育,真正从思想上解决好“为了群众”和“依靠群众”的问题,切实转变工作作风,使农村基层干部发扬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特别能忍耐的精神,在感情上心系群众、行动上深入群众,脚踏实地为群众谋利益。
二要多为群众办好事办实事。在加快经济发展的同时,大力发展与群众生产生活息息相关的教育、卫生、文化等各项社会事业,继续实施好以城乡环境集中整治、“农村文明一条街”创建、农村改水、改厕、中小学危房改造为重点的系列“民心工程”。以村村通油路、通客车、通自来水、通有线电视为重点的农村“四通工程”,让群众充分享受到发展的成果。积极采取帮扶、救助等有效措施,切实解决弱势群体的生产生活困难。
三要善于整合协调社会利益,理顺各种利益关系。认真研究新形势下群众工作的新特点,积极探索做好群众工作的新途径和新方法,妥善处理好各种矛盾和问题,切实把群众的利益整合好、协调好、代表好,维护改革发展稳定的大局。
(五)树立公道正派的形象,建设廉政型班子。现在群众看领导干部、尤其是在评价领导干部时,首先是看领导干部正派不正派、廉洁不廉洁。作为党委主要领导的权力比别人要大,找办事的人也比较多,特别是经济社会快速发展的今天,要想树立自己的威信和良好形象,增强自己的凝聚力的吸引力,说一千道一万,不如做个样子给人看。只有一身正气,才能一呼百应,得到一班人和广大群众的拥护和支持。在实际工作和生活中,要公道正派,公正无私,刚正不阿,清清白白做人,堂堂正正为官,踏踏实实办事,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表率。凡是要求别人做到的,自己先做到,用自己的品质和作风影响一班人,用自己的模范行动和有效的工作去带动一班人。尤其是在公务活动中,不仅自己要做到勤正廉政,同时还要当好表率,管好队伍,注意抓一班人的勤正廉政。认真贯彻执行“两个条例”,从制度建设入手,形成用制度管人、用制度理事的机制和风气。要自觉接受监督,通过党内监督、群众监督等多种形式,建立健全党内外监督约束机制。进一步改进干部考核机制,全面衡量干部政绩,促进执政能力提高。
三、切实关心支持乡镇工作,为乡镇发展创造良好环境
做好乡镇工作,加快乡镇发展,不仅仅是乡镇党委、政府和乡镇干部的事情,全县上下都要关心支持乡镇工作,为乡镇发展创造良好的环境。继续坚持完善县级领导包乡镇制度,县级领导同志要经常深入到乡镇,帮助乡镇理清发展思路,研究工作措施,解决发展中的矛盾和问题。鼓励年轻干部到农村基层工作,充实乡镇干部队伍。注意从乡镇基层干部中选拔优秀人才,对工作成绩突出的乡镇干部,优先提拔重用。县直部门要充分体谅乡镇工作的难度和艰苦程度,既要正确传达上级的精神,又要充分尊重乡镇的意见,找准上级精神与乡镇实际的结合点,主动为基层、为乡镇服好务。县直部门到乡镇指导工作,要吃住和乡镇的同志一块,善于抓点,善于用点上的经验和做法指导其他乡镇和村。要充分发挥联系广泛的优势,多为乡镇铺路,多争取上级部门的支持,尽心尽力为乡镇办实事。金融银信部门特别是农信部门,要坚持为“三农”服务的宗旨,努力发挥金融主力军的作用。农口部门要积极探索为基层服务的好路子、好办法,保证大批的专业技术人员,常年在乡镇、村传授技术,指导生产。要客观评价乡镇干部的成绩和所做的工作,大力宣传来自基层的先进典型。要坚决斩断伸向乡镇的索拿卡要之手,杜绝一切不必要的检查评比,切实减轻乡镇和基层的负担。要进一步理顺强化乡镇管理职能,县直各职能部门派驻乡镇的站所,要接受乡镇和上级部门的双重管理,服从和配合乡镇工作安排。
同志们,乡镇工作最能干出成绩,最能锻炼干部,最能赢得民心。希望大家珍惜年龄、职位、党和人民的充分信任,不负重托,不辱使命,努力开创乡镇工作的新局面,为实现今年全县财政经济状况持续好转的目标,为加快建设“工业强县、林牧大县、生态型文化旅游城市”做出新贡献。
《加强乡镇党委建设的意见》来源于xiexiebang.com,欢迎阅读加强乡镇党委建设的意见。
第五篇:关于进一步加强乡镇党委建设的意见
关于进一步加强乡镇党委建设的意见
关于进一步加强乡镇党委建设的意见
为加强乡镇党委执政能力建设,强化乡镇党委在农村三个文明建设中的领导核心地位,进一步深化农村党的建设“三级联创”活动,全面推进我县农村的改革、发展和稳定,促进农村经济社会各项事业全面协调发展,加快农民增收致富奔小康的步伐,确保顺利实现
“十一五”规划目标,现就进一步加强乡镇党委建设提出如下意见:
一、充分认识新形势下加强乡镇党委建设的重要性和紧迫性
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也是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基础。农业、农村、农民问题,始终是关系党和国家命运的根本问题。加强农业、农村工作,关键在于各级党组织的坚强领导。乡镇党委具有领导乡镇政权机关,支持和保证其依法行使职能的重要职责。它既是党联系群众的桥梁和纽带,又是一定区域内经济和社会发展重大问题的决策者、组织者、领导者,是党的重要执政基础,是整个农村基层组织的“龙头”,具有承上启下的重要作用。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加强乡镇党委建设,对于推进以党支部为核心的村级组织建设,巩固党的执政地位,贯彻执行党的基本路线和党在农村的各项方针政策,促进农村的改革、发展、稳定,具有重要的意义。当前无论是建设全面小康社会,还是构建和谐社会,其中很多的制约性因素都来自农村,要解决这些制约,就必须着力加强乡镇党委建设。各级党委必须从政治和全局的高度,进一步统一思想,统一认识。
多年来,我县委十分重视乡镇党委建设,做了大量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效。但这项工作的发展不够平衡,还存在着一些亟待解决的突出问题。同时还要看到,随着农村税费改革的深化和乡镇农业产业战略调整,使农业和农村工作面临着许多新情况、新问题,对乡镇党委的工作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各级党委必须保持清醒头脑,增强紧迫感,加大乡镇党委建设的力度,努力把乡镇党委建设提高到新的水平。
二、指导思想和目标要求
加强乡镇党委建设要以邓小平理论和党的基本路线为指导,按照中央和区、州关于加强农村基层组织建设的总体部署,围绕全我县“十一五”规划目标和农村改革、发展、稳定的大局,切实加强乡镇党委的思想、组织和作风建设,提高乡镇领导干部的政治业务素质,努力把乡镇党委建设成为政治坚定、开拓进取、勤政廉洁,带领农村广大干部群众艰苦奋斗,加快建设现代化新农村的坚强领导核心。
具体目标要求是:
(一)有一个坚强有力的领导班子。党委集体政治坚定、坚决贯彻执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上级党组织的指示、决定。在思想上、行动上与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党委成员结构合理,团结协调,富有朝气和创新精神。党委书记政治素质好,事业心强,有驾驭全局的能力和水平。
(二)有一个过硬扎实的思想作风和工作作风。实践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清正廉洁,大公无私,积极奉献,坚持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知实情,说实话,办实事。保持艰苦奋斗的优良传统,艰苦创业,踏实工作,真抓实干。发扬密切联系群众的优良作风,关心群众疾苦,改进工作方法。
(三)有一条清晰正确的工作思路。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两手抓,两手硬。经济建设、党的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健康发展,成效显著。农村政治安定,社会稳定,各项事业全面进步。
(四)有一支素质过硬的党员、干部队伍。党员发挥先锋模范作用,干部发挥示范带头作用。所属党组织凝聚力、战斗力和号召力强,得到群众的依赖和拥护。
(五)有一套科学规范的制度体系。加强以民主集中制为核心的制度建设,建立健全党委领导制度、工作制度和监督制度。通过党委会议事规则、党委任期目标责任制、党委成员分工负责制、党委中心组学习制度、党委成员参加双重民主生活会制度,以及党委成员廉洁自律等规章制度规范党委及每一个成员的工作和行动。
三、加强乡镇党委建设的主要任务
(一)加强班子建设,提高乡镇党委的领导水平和工作能力
1、加强思想政治建设,提高党委班子的思想理论水平。思想政治建设是乡镇党委自身建设的重点,各乡镇党委必须高度重视。一是要学好理论。加强理论学习,兴起学习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特别是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新高潮。坚持和完善党委中心组学习制度,中心组每月至少安排一天时间进行学习,鼓励自学,开展“读书活动”。党委学习中心组每个成员在学习理论基础上,都要联系实际,每年撰写1-2篇调研文章。组织部门要加强对干部学习的督促检查,检查学习效果,并把理论学习的考核结果作为选拔任用干部的重要依据之一。二是要强化培训。认真实施《吉木萨尔县2003—2007年干部教育培训规划》,完成干部培训任务。充分发挥乡镇党校的作用,加强对乡镇中层干部和村干部的培训。发扬理论联系实际的好学风,学会运用科学的观点,研究解决实际工作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通过学习培训,提高干部的思想政治素质,不断增强政治敏锐性和政治责任心,增强拒腐防变的能力。三是要加强教育。深入开展以“践行三个代表”为主题的党性党风教育活动,教育党员干部讲学习、讲政治、讲正气,增强开拓进取意识、全局意识、艰苦奋斗意识以及事业心和责任感。充分发扬民主,认真开展批评和自我批评。党委班子成员必须过好双重组织生活,提高民主生活会的质量。
一是强化
政治理论学习,提高政治素质。要坚持不懈地把学习贯彻十六大、十六届四中全会精神、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作为提高乡镇党委班子领导水平和执政能力的根本措施,切实抓紧抓好。落实好乡镇中心组理论学习制度,创新组织形式,加强监督与考核,确保学习实效。要坚持定期对政治理论学习情况进行检查评比,对45岁以下的乡镇领导干部进行定期考核,并将培训考核的结果作为选拔任用领导干部的重要依据。二是强化教育培训,提高干部整体素质。要坚持政治理论培训、学历培训和适应性知识培训相结合,做到副处级以上领导干部任期内集中培训时间不低于三个月;继续举办领导干部专本科班、研究生班。按照胡锦涛总书记对北京市基层干部提出的五点要求,积极探索强化乡镇党委领导水平和工作能力的培训内容和方式,增强教育培训的针对性和实效性。以实施“素质工程”和个性化专题培训工程为重点,强化对领导干部专业知识、现代管理和科学技术知识、法律知识、金融知识、计算机、外语等知识的培训。积极组织乡镇领导干部到发达地区和境外学习培训,全面提高乡镇党委落实党的各项方针政策和做好新时期群众工作的能力和水平。乡镇党委要把机关干部和村干部的政治理论学习与本地实际结合起来,切实提高其执政为民的理论水平和业务素质。
2、严格程序,扩大民主,选好配强乡镇领导班子
坚持干部队伍“四化”方针和德才兼备原则,把那些政治素质好、有创新意识和敬业精神,熟悉农村工作,有领导农村改革与发展、带领农民群众增收致富的真本领,清正廉洁、群众公认、实绩突出的优秀干部选拔到乡镇党委班子中去,特别是注重选拔40岁左右乡镇正职和35岁以下的乡镇副职干部。今后新进乡镇领导班子的干部一般应具有大学本科以上学历。女干部要达到10以上,乡镇党政领导班子中一般至少要各配备一名女干部。少数民族干部和非中共党员干部也要占有一定比例。在继续坚持和完善公开选拔、民主推荐、考察预告、差额考察、任前公示、试用期等制度的基础上,建立健全乡镇领导干部退出机制,积极探索乡镇领导干部引咎辞职和待岗制。进一步加强乡镇“一把手”建设,坚持从基层工作经验丰富、农村改革和实践成绩突出的干部中发现和提拔党政“一把手”。
3、完善机制,创新方式,加强乡镇后备干部队伍建设。
乡镇处级正职后备干部一般应具有大学本科以上学历,年龄一般在45周岁以下,以40岁左右为主体,35岁左右的应占一定比例。处级副职后备干部一般具有大学专科以上学历,以30至40岁为主体,35岁以下的一般不少于总数的50。女干部不少于10,并有一定数量的少数民族干部和非中共党员干部。坚持通过民主推荐、资格考试和组织考察相结合的方式确定后备干部人选。按照逐步选拔培养造就一支素质优良、数量充足、门类齐全、结构合理的后备干部队伍的要求,对后备干部实行动态管理,采取定期考察、考核的办法,每两年对后备干部调整充实一次。加大后备干部培养锻炼力度,采取集中培训、高校深造、外出考察、重点问题调研等多种形式对后备干部进行培训。采取选派到乡镇、企业或重点单位任职、挂职,跨乡镇、跨部门交流轮岗,分配急、难、险、重专项任务,实行县直单位与乡镇后备干部双向互动挂职,探索优秀后备干部到县外挂职锻炼等方式,加强后备干部的实践锻炼。
(二)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建设充满生机与活力的乡镇干部和人才队伍
进一步加强乡镇干部队伍建设,优化干部队伍结构,有计划地分批选派大学毕业生到乡镇工作。建立乡镇干部准入机制,乡镇机关干部凡进必考,公开选拔,择优录用。全面推行乡镇科级干部竞争上岗、轮岗、交流和回避制度,激发乡镇干部队伍活力。积极探索实行“岗位任期制”,对乡镇干部的任职年龄、文化程度、任职时限等做出明确规定。探索选派县直单位优秀后备干部到乡镇、村任职,实绩突出的,优先、破格提拔任用。
以科学的人才观为指导,加强人才队伍建设。坚持人才是第一资源,人人皆可成才,人才在人民群众之中的人才观,不拘一格地选拔、培养、使用人才。要营造鼓励人才脱颖而出的环境,多出人才,快出人才。要打破地域、身份和体制的局限,把乡土人才作为人才资源新的增长点。尝试在乡土人才中开展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评审工作。探索成立乡土人才协会和乡镇人才交流服务站,促进人才交流,积极为农业和农村服务。坚持动态考核,实行优胜劣汰,每年对乡土人才进行一次考核,对业绩突出者给予表彰奖励,为本地区经济发展作出重大贡献的乡土人才,列入优秀人才库。
(三)进一步加强作风建设,密切党群干群关系
继续落实重点谈话、诫勉、函询回复、述职述廉、考察结果通报反馈等制度。研究建立乡镇领导班子、领导干部思想作风讲评制度。加强对乡镇领导班子和干部作风建设的考核,把一岗双责、群众信访接待日、进村入户调研等作为乡镇领导班子、领导干部述职和考核的重要内容,并将考核结果在适当范围通报。要继续坚持干群恳谈交心制度、定期走访群众制度、领导干部记民情日记等制度,将群众的安危冷暖熟记于心,及时解决群众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各乡镇党委要坚持每月召开一次民情分析会,听取、研究解决群众反映的实际问题。要建立乡镇包村干部组织生活进村、考核进村、工作重心进村的“三进村”制度。包村干部同时参加村和机关支部的组织生活,定期向所包村党员大会、村民代表会进行述职,并由党员和村民代表进行民主评议、测评、打分,测评结果作为工作考核的一项重要内容。要把工作重心和重点放在村里,积极帮助所包村拟定发展思路、制定工作计划、指导工作、协调关系、化解矛盾,密切党群干群关系,维护社会的稳定。
(四)进一步强化制度建设,形成科学、规范、高效的工作机制
乡镇党委要建立健全贯彻民主集中制的各项制度,完善党委工作制度、领导班子议事制度、行政办公会制度、重大问题请示报告制度等。要疏通和拓宽党内民主渠道,认真听取广大党员的意见,充分发挥党员对领导干部的监督作用。强化对民主集中制贯彻执行情况的检查,建立起群众对决策实施监督的机制,保证各项制度的贯彻和落实。继续加强对领导班子民主生活会的指导,研究探索提高民主生活会质量的具体措施,增强领导班子团结和解决自身问题的能力。
在建立乡镇处级领导干部职位说明书的基础上,进一步完善乡镇党政领导干部岗位职责规范和目标管理责任制。积极探索建立以科学的发展观和正确的政绩观为指导,由品德、知识、能力、实绩等要素构成的乡镇领导班子、领导干部考核评价指标体系,建立健全考核举报、考核申诉、考核结果反馈等配套制度。
积极探索建立和逐步完善党委向村党组织、村党组织向党员通报情况、征求意见、反馈意见的工作制度,尊重和维护党员的民主权利,落实党员对本级和上一级党组织工作的知情权、参与权和监督权,提高乡镇党组织工作决策的民主化、科学化。乡镇党委要健全领导班子工作责任制,班子成员要按照责任制的要求,积极、主动、大胆、负责地做好分管工作。
进一步健全干部监督机制,从八小时以内监督向八小时以外监督延伸,特别要强化对“一把手”的监督,探索建立乡镇“一把手”社区生活监督制度和信访举报制度。进一步深化乡镇政务公开工作,丰富内容、创新形式、增强实效。要坚持乡镇政务公开与村务公开相衔接的制度。
(五)转变职能,实现经济、社会各项事业全面协调发展
乡镇党委要进一步强化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职能,切实把工作重心调整到维护好、实现好和发展好农民群众根本利益上来,把组织农民、服务群众、协调利益作为新时期党委发挥核心作用的重要内容和形式,促进农村经济、社会协调发展。
一是积极推进农村经济组织、经济制度创新,组织和带领农民增收致富。认真贯彻落实党在农村的各项政策,坚持依法行政、依法办事,自觉地维护农民的合法权益。要认真落实土地政策,做好土地确权、流转工作,保护农民从土地流转中获得的合法收益。要积极推进农村集体经济产权制度改革,切实做到产权清晰、管理科学,使农民真正成为集体资产的所有者、支配者和受益者。要充分发挥党组织在领导管理、指导监督、组织协调、服务扶持等方面的职能作用,大力培育农民专业合作组织,提高农民的组织化程度和进入市场的能力。要加强对农民就业的指导、服务和培训,提高农民就业的能力,拓宽农民就业的渠道,不断增加农民的工资性收入。要及时了解农民的实际需求,从政策、资金、信息、技术等各个方面提供力所能及、切实有效的支持,帮助农民解决生产经营中的困难和问题,切实为农民排忧解难。要切实做好山区搬迁,将泥石流易发区和资源匮乏地区的群众搬迁到生活条件较优越的地方。
二是推进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满足农民群众的精神文化需求。大力推进农村城市化进程,努力消除城乡二元差别,让农民真正享受与城市居民同等的待遇和社会尊重,共享改革发展和现代化建设的成果。要积极开展对农民的科学知识和适用技术的培训,不断提高农民发展经济、增收致富的能力和民主法制意识。加大对农村教育的投入,充分运用现代化手段发展教育,促进农民素质全面提高。要加强农村精神文明建设,完善文化体育基础设施,广泛开展形式多样的文化体育活动,弘扬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不断提高农民的生活质量和水平。
三是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切实解除农民的后顾之忧。建立农村医疗卫生体系,加大农村卫生站点建设,提高农村医疗卫生水平,方便农民就医。要大力推进农村合作医疗改革,建立农村合作医疗专项资金,建立以大病统筹为主的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解决农民就医难的问题。要大力推进农村养老保险工作,保证农民老有所养、老有所靠。要进一步落实农民最低收入保障制度,加强对农村弱势群体的帮扶工作。
四是完善服务体系,为农民提供优良公共服务。大力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切实解决农民出行、用电、收视、通讯等方面的困难,为农村发展和农民增收提供便捷的基础条件。要加强环境整治工作,美化、净化、绿化乡村公路和街道,优化区域发展环境。要转变领导方式和工作方法,坚持以人为本、执政为民,简化办事程序,提高办事效率,优化政务环境。要建立完善农村信息网络体系,及时发布有关农产品和市场信息,提供准确便捷的信息服务。
四、建立健全加强乡镇建设的领导和工作机制
加强乡镇党委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必须建立起强有力的领导机制和责任明确、运转顺畅的工作机制。县委将成立以县委书记为组长,县委副书记为副组长,有关部门负责人参加的领导小组,并将此项工作纳入到“三级联创”活动及其考核评价体系当中,作为今后一段时期的重点工作来抓。各乡镇也要成立相应的领导机构,制定完善考核评价体系,形成上下联动、党政齐动、齐抓共管的工作机制。
各乡镇要把加强乡镇党委建设作为基层党组织建设的重点工作来抓,组织班子成员和广大基层干部认真学习,领会精神,提高认识,统一思想,结合自身实际,研究制定本乡镇的具体的工作计划,采取有力措施抓好落实,不断增强发现和解决自身问题的能力,积极推进乡镇职能转变,提高乡镇党委对村级组织的带动力,强化乡镇党委在农村现代化建设中的领导核心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