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政治第一轮复习法律(十二)(五篇材料)

时间:2019-05-14 08:00:56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中考政治第一轮复习法律(十二)》,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中考政治第一轮复习法律(十二)》。

第一篇:中考政治第一轮复习法律(十二)

中考政治第一轮复习法律(十二)(权利和义务、生命健康权)

一、考点分析:

考点1:权利与义务。(第一单元,应用)1.什么是权利、义务:(1)权利、义务的含义:

①公民权利:由宪法和法律确认并赋予公民享有的某种权益,这种权益受国家保护,有物质保障。

②公民义务:广义的义务,既包括法定义务,又包括道德义务。所谓法定义务,是指宪法和法律规定公民必须履行的责任。

所谓道德义务,是指社会成员依据社会道德规范,自觉自愿承担对他人、对社会的道德责任。

(2)基本权利、基本义务的含义:宪法规定的公民的权利、义务称为公民的基本权利、基本义务。(宪法是公民基本权利的确认书和保证书,普通法律依据宪法进一步规定公民的具体权利)

(3)公民的权利具有广泛性。公民的基本权利涉及经济、政治、文化等各个领域,涵盖家庭生活、学校生活、社会生活多方面。

(4)我们享有的权利,需要来自家庭、学校、社会及他人的保障,受国家保护,有物质保障。否则权利就会落空。其中最重要、最有效的保障是法律保障。我国通过建立以宪法为核心、以立法保障和司法保障为主要内容的权利保障体制、保障公民的权利。

2.权利与义务的关系:

公民的权利和义务具有一致性。我们既是权利的主体,也是义务的主体。因此我们不仅要增强权利观念,依法行使权利,而且要增强义务观念,依法履行义务,以主人翁的责任感,自觉履行应尽的义务。

3.如何正确行使权利:

(1)公民在行使权利的时候要尊重他人权利;

(2)公民在行使权利时,不得损害国家的、社会的、集体的权益;(3)要在法律允许的范围内行使权利;(4)要以合法的方式行使权利。4.如何履行义务:(1)道德义务:

道德义务的范围十分广泛,履行道德义务,每个人责无旁贷。我们要弘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遵守“爱国守法、明礼诚信、团结友善、勤俭自强、敬业奉献”的基本道德规范,积极履行方方面面的道德义务。

(2)法定义务:

①法律鼓励做的,我们积极去做; ②法律要求做的,我们必须去做; ③法律禁止做的,我们坚决不做

考点2:生命健康权(了解 八下第三课)

1.生命健康权在公民的人格权中居于首要地位。我国法律规定,公民享有的生命健康权,不容他人侵犯。

2.法律捍卫我们的生命健康权:

(1)未成年人是弱势群体和民族未来。我国法律禁止虐待、遗弃未成年人禁止溺婴、弃婴;禁止用工单位非法招用未满16周岁的未成年人,禁止安排未成童工从事矿山井下,有毒有害、劳动强度大的劳动;

(2)保护公民的生命健康权是国家法律的重要任务。我国宪法、刑法、民法通则和治安管理处罚法等法律法规都对公民的生命健康加以保护。

3、积极行使生命健康权意义?

积极行使生命健康权的原因:这不仅是公民的权利,也是我们对自己的关爱和责任;人具有社会性,生命一旦诞生就具有社会责任。

4、如何行使生命健康权:?

A、珍爱自己生命:维护健康,积极锻炼身体;有权在患病时及时医治;当自身生命健康受到他人非法侵害时,有权依法自卫和请求法律保护。B、关爱他人的生命与健康

①任何人都有不得故意或者过失侵害他人生命健康权的道德义务和法定义务。“已所不欲,勿施于人”。伤害他人就是伤害自己,尊重他人就是保护自己。

②我们要关爱生灵,关爱他人的生命与健康,远离暴力,做一个既遵守法律又乐于助人的人。

二、核心观点

1、主要观点:权利和义务具有一致性 次要观点:①我们既是权利的主体,也是义务的主体②增强权利观念,依法行使权利,而且要增强义务观念,依法履行义务

2、主要观点:具有权利观念 次要观点:①行使权利的时候要尊重他人权利②不得损害国家的、社会的、集体的权益③在法律允许的范围内行使权利④以合法的方式行使权利

3、主要观点:具有义务观念 次要观点:①法律鼓励做的,我们积极去做;②法律要求做的,我们必须去做;③法律禁止做的,我们坚决不做 ④其他(履行的义务)

三、感悟材料,对应观点

1、在我国,公民的自由和权利越有保障,就越能促进我们自觉地履行义务;公民履行义务的自觉性越强,国家、社会更加富强,人民自由和权利就越有保障,这说明我国公民的权利和义务是()A.互相依存,密不可分的 B.相辅相成,互相促进的 C.彼此结合,完全一样的 D.互相分离,毫不相干的

2、关于权利和义务的说法正确的是

A、权利可以放弃,权利观念不重要

B、权利义务具有一致性,要增强权利和义务观念

C、享受多少权利就尽多少义务

D、先享受权利才能履行义务

3、“自由是做法律所许可的一切事情的权利。如果一个公民能够做法律所禁止的事情,他就不再有自由了。”这句话告诉我们

A.要在法律允许的范围内行使权利

B.只有履行了义务,我们才能享有权利

C.自由和法律是对立的,法律限制我们的自由

D.只要我们尊重了其他人的权利,我们就可以做一切事情

4、在公民的人格权中,居于首要地位的是()

A.人身自由权 B.名誉权

C.生命健康权

D.人格尊严权 5、5月19日下午14时28分起,中国全国人民为四川汶川大地震遇难者默哀3分钟。各地汽车、火车、舰船笛声长鸣,防空警报在各城市上空鸣响。体现了对遇难者 的尊重。

A、生命健康权 B、名誉权 C、荣誉权 D、合法财产权

6、某媒体虽然不断接到恐吓电话,但还是一直致力于明查暗访黑心豆制品作坊并坚持予以曝光。因为他们维护的是公民的()

A.生命健康权 B.批评建议权 C.公平交易权 D.隐私权

第二篇:宿迁政治中考第一轮总复习教案

2013宿迁政治中考第一轮总复习教案 第九板块 崇尚法律(考点27、39)

第十三教时

一 复习内容

考点27 宪法是国家的根本大法

考点39 实施依法治国的基本方略,树立法治观念。二 教学过程 考点解析

考点27 宪法是国家的根本大法

★1.宪法的地位:宪法规定国家生活中的根本问题。宪法是治国安邦的总章程。宪法在国家的法律体系中居于首要地位。

★2.为什么说宪法是国家的根本大法? 八下P53、54、56 答:①宪法规定国家生活中最重要、最根本的问题。

②宪法具有最高的法律效力。表现在:第一,宪法是制定普通法律的依据和基础。(宪法也被称作“母法”,普通法律又被称着“子法”。)第二,普通法律不得与宪法相抵触。第三,宪法是一切组织或者个人的根本活动准则。③宪法制定和修改的程序最为严格。

★2.依法治国的核心是什么?为什么?八下P57 答:①依法治国的核心是依宪法治国 ②因为宪法是国家的根本大法;宪法规定国家生活中的根本问题;宪法具有最高的法律效力 3.树立宪法意识,要求我们青少年怎么做?八下P57 答:我们要进一步增强宪法观念,自觉遵守宪法,维护宪法的尊严。考点练习

1.【2008宿迁】该法的立法基础和立法依据是(D)

A.《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法》 B.《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

C.《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 D.《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2.【2012宿迁】2012年1月1日,我国新的《居民身份证法》正式实施,制定这部法律的依据是()

A.宪法

B.刑事诉讼法

C.中国共产党章程

D.合同法 3.【2012南京】“一切法律、行政法规和地方性法规都不得同宪法相抵触。”这表明我国宪法 A、与普通法律是子法和母法的关系B、在国家法律体系中,具有最高的法律地位 C、所规定的内容时国家生活中的具体问题D、制定和修改的程序比普通法律更为严格 4.【2012梅州】 “六五”普法规划明确提出,要深入开展“12•4”全国法制宣传日活动,集中开展以学习宣传宪法为核心的法制宣传教育。这是因为()①宪法是国家的根本大法

②宪法是治国安邦的总章程

③宪法是我国所有普通法律之和 ④宪法是一切组织和个人的根本活动准则 A.①②④

B.①②③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

4.下列关于宪法的理解中不准确的是()

A是国家的根本大法

B具有最高的法律效力 C是一切组织和个人的根本活动准则

D是所有普通法律的总和

5.在我国,任何一部普通法律,均应以宪法为准。这是因为()

①宪法规定的内容比普通法律更全面、更具体

②宪法具体最高的法律效力

③普通法律是宪法的具体化

④普通法律的制定和修改比宪法更加严格

A.①②

B.③④

C.①④

D.②③

6.十七大报告指出:“各级党组织和全体党员要自觉在宪法和法律范围内活动,带头维护宪法和法律的权威。”说明宪法()

A.具有最高的法律效力

B.是最高行为准则

C.规定国家生活中最根本的问题

D.在我国法律体系中处于首要地位

7.【2010广东卷】中共中央总书记胡锦涛在首都各界隆重纪念现行宪法颁布实施20周年大会上发表重要讲话指出,要在全社会进一步树立宪法意识和宪法权威,切实保障宪法的贯彻实施。这是因为(A)

A.宪法是国家的根本大法

B.宪法规定了政治经济社会生活的具体法律问题 C.依法治国的核心是依宪治国

D.强公民的宪法意识是保障宪法实施的思想基础

8.【2010广东卷】宪法是我国的根本大法,从内容上看,它规定的国家生活中的根本问题有()

①中华人民共和国是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

②社会主义制度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根本制度

③国家的根本任务是集中力量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

④犯罪和刑罚的种类

A①②③

B 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9.【2010广东卷】依法治国是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依法治国的核心是(D)A.有法可依

B.执法必严

C.违法必究

D.依宪治国 10.【2012广州】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从2005年“12•4”全国法制宣传日主题“弘扬宪法精神,构建和谐社会”,到2011年“12•4”全国法制宣传日主题“深入学习宣传宪法,大力弘扬法治精神”,多年来全国法制宣传始终都把宪法作为重点,大力宣传宪法的基本内容和基本精神。

请运用宪法和依法治国的知识,说明我国为什么要把宪法作为法制宣传的重点。

答案:(1)宪法是国家的根本大法,是治国安邦的总章程,具有最高的法律地位,是一切组织和个人的根本活动准则,在国家政治生活中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

(2)依法治国是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依法治国的核心是依宪治国。宪法是实行依法治国的根本依据。

考点39 实施依法治国的基本方略,树立法治观念。考点解析

★1.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是什么?九年级P76 答:依法治国。

★2.依法治国的本质是什么?九年级P77 答:崇尚宪法和法律在国家政治、经济和社会生活中的权威。★3.依法治国的根本目的是什么?九年级P77 答:保证人民行使当家作主的权利,维护人民当家作主的地位。★4.依法治国的基本要求是什么?九年级P77 答:坚持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其中,建立科学完备的法律体系是依法治国的重要前提),实现依法治国还必须加强对公民的思想道德建设。★5.依法治国的核心是什么?八下P57 答:依宪治国。

★6.为什么要坚持依法治国(坚持依法治国的重要性)?九年级P76、78、79 答:(1)依法治国是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基本要求。(2)依法治国是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客观需要。

(3)只有实行依法治国,才能促进社会和谐,保证国家长治久安,维护人民群众的权益,从根本上实现人民当家作主。

7.近年来,我国一些地区经济领域出现了不少混乱现象,为此,我国依法开展打击经济违法犯罪活动,这说明了什么?如何理解? 九年级P78 答:(1)依法治国,是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客观需要。市场经济本质是法制经济。(2)市场经济只有用健全的法律法规规范、引导和制约人们的经济行为,保障人们合法的经济权益,才能维护良好的市场秩序,才能维护好、实现好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调动人民群众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促进经济和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8.法治和德治的关系。九年级P80 ①法治和德治相互联系、相互促进。法治以其权威性和强制手段规范社会成员的行为;德治以其感召力和劝导力量提高社会成员的思想认识和道德觉悟。②实施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的根本目的是保证人民群众真正成为国家的主人。③在推进依法治国的同时,必须大力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提高人民们的思想道德素质。

9.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对我国现代化建设有何启示?九年级P80 答:在推进依法治国的同时,必须大力加强社会精神文明建设,提高人们的思想道德素质,实施以德治国方略。

10.树立法治观念的含义:九年级P81 公民树立法治观念,也就是要树立严格遵守法律,以及运用法律武器维护国家利益、集体利益和个人合法权益的观念。

★11.为什么要树立法治观念(树立法治观念重要性)九年级P80、81 答:(1)文明的社会离不开法,合格的公民不能不懂法。树立法治观念是文明社会对公司最起码的责任要求。

(2)只有人人树立法治观念,养成守法习惯,善于用法维权,才能有效地维护社会稳定,才能维护国家、集体利益和公民的合法权益。守法用法,是健全社会主义法制的一个重要环节。

★12.依法治国对青少年提出什么要求(青少年如何树立法治观念)?九年级P80、81、82 答:第一,公民必须守法。第二,勇于依法维权。当自己的合法权益受到非法侵害时,既不能忍气吞声、息事宁人,也不能采用非法手段进行报复。要敢于挺身而出,寻求法律的保护,依法阻止和制裁非法行为。第三,守法必须懂法。树立法治观念,养成守法习惯,学会应用法律、就必须学法、懂法。

★12.青少年为什么要学法懂法(青少年学法懂法的重要意义、为什么要把青少年作为普法教育的重点对象)?九年级P83 答:①青少年由于年龄和经历的限制,缺乏生活经验,辨别是非的能力还不强。②认真学习法律知识,能够促进青少年依法律已,养成遵纪守法的良好习惯;能够促进青少年依法行使公民的权利和履行公民的义务,依法维护自己合法权益。③广大青少年认真学法、自觉守法,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13.当遇到非法侵害时,有人会采取下列情形,请判断正误,并说明理由。(1)忍气吞声,息事宁人(2)采用非法手段进行报复(3)运用法律武器维护合法权益 答:分析:(1)这种方法不正确。这种方法不仅不能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还会纵容违法犯罪分子的气焰,损害宪法和法律的尊严

(2)这个办法不正确。因为这不仅不能维护自身的合法权益,不能有效的制止和打击违法犯罪行为,而且也会使自己触犯法律,受到法律的制裁。

(3)这个方法是正确的。因为这样做是用法律武器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维护了法律的尊严,有效地打击制止违法犯罪行为,也是敢于和善于同违法犯罪行为做斗争的表现。考点练习

1.【2011宿迁】醉酒驾驶行为已经以危险驾驶罪写入了刑法,这表明我国坚持()的基本方略。

A.依法治国

B.以德治国

C.人才强国

D.科教兴国 2.【2009湖州】 下列事件能直接体现我国正在实施依法治国方略的是()①全国集中开展了以宪法为核心的主题宣传教育活动 ②《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已正式施行

③我国举办了“2009年中国国际减排和信能源科技博览会” ④某地方政府为逃避法律责任瞒报矿难事故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3.【2012湖州】2012年3月,全国人大再次对刑事诉讼法进行了修订,修订后的刑事诉讼内容更加丰富、指向更加明确,推进了我国的法律建设。这说明()①全国人大具有立法权

②我国加强了依法治国 ③全国人大具有监督权

④我国坚持了依法行使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4.【2012年山东滨州】2012年3月14日,十一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表决通过了《关于修改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的决定(草案)》。《决定(草案)》对刑事诉讼法修正案做出了八处修改,修改后的刑事诉讼法自2013年1月1日起施行。上述材料表明B ①宪法是国家的根本大法 ②有法可依是建立和健全社会主义法制的前提和先决条件 ③全国人大行使最高立法权

④我国实施依法治国的基本方略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5.【2009.呼伦贝尔】2008年是我国社会保障立法全面推进的重要一年。由民政部负责的有关社会民生的立法项目有44项之多,其中包括社会保险法、社会救助法、慈善事业促进法在内的法律6部,行政规章16个,部门规章22个。上述材料表明,我国在依法治国过程中,正在切实做到()A.有法可依

B.有法必依

C.执法必严

D.违法必究

6.依法治国是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依法治国的核心和前提是()A.有法可依,有法必依B.以德治国,发扬民主 C.崇尚科学,反对迷信D.以宪治国

有法可依

7.在我国,发展民主必须同健全法制相结合,实行依法治国。这是()①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 ②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客观需要

③维护人民根本利益的需要

④国家长治久安的重要保障 A.③④

B.①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

8.九年级(3)班几个同学就有关“依法治国”的问题展开了热烈讨论。在下列观点中,你认为正确的是()①建设法治国家,就要将国家和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纳入依法治理的轨道 ②实行依法治国,就要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 ③生活在法治国家,人人都要学法、懂法、守法、用法 ④依法治国是大人的事,与我们中学生无关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9.我国在推进依法治国的同时,十分重视公民道德建设,大力弘扬社会主义道德,实施以德治国。这是因为()①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相互联系、相互促进、相互代替 ②道德的约束力比法律更权威,具有更高的效力

③提高社会成员的道德水平,有助于人们自觉守法、护法

④法律和道德都是维护社会秩序、规范人们思想和行为的重要手段

A.①②③④

B.①③④

C.①②

D.③④ 10.有人说:“法律使人不敢犯罪,道德使人不愿犯罪。”这说明(D)①道德比法律更加有效

②法律比道德更加有效 ③法治以其权威性和强制性手段规范社会成员的行为

④德治以其感召力和劝导力提高社会成员的思想认识和道德觉悟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11.在第八个法制宣传日来临之前,团中央、司法部和全国普法办举行了第五届全国青少年网上普法知识大赛,该大赛()

①有助于增强青少年的法制观念

②有利于推进我国普法规划的落实

③能彻底杜绝未成年人违法犯罪

④能为构建和谐社会营造良好的法制氛围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12.【2009宿迁】材料一:漫画《守护》

材料二:2009年3月26日,河北省高级人民法院裁定全案,驳回三鹿集团董事长田文华等人的上诉,维持一审判处田文华无期徒刑,剥夺政治权利终身,并处罚金人民币2468.7411万元的判决。

请你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食品安全法》的出台,表明我国正在实施什么基本方略?(2分)依法治国的基本方略(2分)

(2)材料二反映了我国的法律具有哪些显著特征?(2分)(2)由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1分);对全体社会成员具有普遍约束力(1分)。

(3)有人认为:有了《食品安全法》的“守护”,就能杜绝食品安全问题了。请谈谈你的看法。(4分)

这种观点是不科学的。(1分)食品安全问题的有效解决,不仅需要法律的守护,还需要政府加大执法检查力度(1分);生产经营者要诚信守法(1分);消费者要增强自我保护意识,学会正确维权(1分)。(本小题共4分。如果在作出正确判断的前提下,仅从消费者角度回答并说出维权途径也可 得分,但不得超过3分)三 课后作业 背诵带★的问题 四 教后反思

第三篇:2018中考政治第一轮复习要点

2018中考政治第一轮复习要点

一、心理部分

1、正确认识自己要做到用全面的、发展的眼光看待自己;认识自我的途径有:通过自我观察、他人、集体了解自己。集体往往对一个人的评价更全面、更客观。

2、人的生命独特性突出表现在:人类的生命最具有智慧。

3、一个人的人生价值是通过他对自我、他人、集体、社会的合理需要的满足和贡献来体现的。生命的意义和价值不在于长短,而在于内涵,在于对社会的贡献;实现人生价值的途径和源泉是劳动创造

4、过渡性是少年期心理发展的根本特征。

5、最常见的四大情绪:喜、怒、哀、惧。情绪对人具有积极影响和消极影响,所以情绪需要调控。我们可以通过改变自己的态度来控制自己的情绪。调节不良情绪的方法:注意转移法、合理发泄法、理智控制法。

6、明确学习的意义,培养学习兴趣,是我们缓解压力的有效方法;要求学会将压力转化为动力。

7、增强自身实力是获得成功、克服考试焦虑的重要途径;

8、自尊就是自我尊重,既不向别人卑躬屈膝,也不允许别人歧视、侮辱,它是一种健康良好心理状态。

9、自尊的表现:知耻,最看重自己的人格。

10、自尊是对自身内在价值和尊严的追求,而虚荣心是一种追求表面上荣耀、光彩的心理。自尊是恰如其分地肯定自己,而自负是过度地自我肯定。

11、自尊是获得尊重的前提;尊重他人就是尊重自己。自尊的人懂得尊重他人,要想赢得他人的尊重,首先要尊重他人。

12、自信是人对自身力量的确信,深信自己一定能做成某件事,实现所追求的目标。

13、自信是成功的基石。发现自己的长处,是自信的基础。增强实力是撑起信心的最重要支柱。把个人命运和祖国的发展结合在一起,自信才有坚实的根基。

14、自立就是自己的事情自己做。培养自立能力最基本的就是要立足于自己当前生活、学习中的问题,从小事做起,投身于社会实践。

15、自强的含义:是对未来充满希望,积极向上,奋发进取。要自强,首先要树立坚定的理想,这是自强的航标;战胜自我是自强的关键;扬长避短是自强的捷径;要有坚强的意志;

16、人生难免有挫折。造成挫折的因素:自然因素、人为因素、个人因素。挫折对人的影响有双重性。面对困难和挫折,不同的态度会有不同的结果。应对挫折的关键是采取何种态度,战胜自己.17、事实证明,人们能否取得事业的成功,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是否有坚强的意志。

18、对长辈的思想言行,要分清是非,问个究竟,不能无原则地服从。对公共传播媒体,学会选择是最重要的。对“社会流行”我们要独立思考,理性行动,不能随波逐流,人云亦云。

二、道德部分

19、人与人之间的平等,集中表现在人格和法律地位上的平等。

20、尊重他人最基本的表现就是对人有礼貌,尊重他人的劳动,尊重他人的人格。

21、礼貌是尊重的具体表现,是文明交往的前提;礼貌的要求:语言文明,态度亲和,举止端庄。

站如松、坐如钟、行如风,是最常用的三种合乎礼仪的姿态。

22、换位思考、与人为善的实质就是设身处地为他人着想,即将心比心,想人所想、理解至上,它是一种理解、一种爱;“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其实质,就是关心、尊重、理解他人。

23、宽容指的是宽厚和容忍,宽大有气量,原谅和不计较他人。

24、人与人之间存在差异,是我们尊重人、平等待人、取长补短、理解宽容的基础;宽容是一种美德,宽容是一种境界,善于宽容,利人利己。

25、宽容是有原则的,不是盲目的,决不能迁就“坏人”、“恶人”,在原则问题上不能让步;

26、对人守信、对事负责,是诚信做人的基本要求;诚信的核心是“善”;从根本上说,善意的诺言并不违背诚实的道德。诚信的基础是尊重客观事实;实事求是地表达事物的本来面目是诚实守信的出发点。

27、对我们来说,在家庭关系中,最主要的是与父母的关系。父母子女关系无可选择,无法改变。孝敬父母,就是子女对父母的尊敬、侍奉和赡养(成年子女)。其中最重要的是情感上敬重和爱戴父母;爱父母,理解、关心父母,行动上帮助父母;为父母分忧;努力学习、积极向上,让父母高兴。

28、我们与父母的冲突往往基于父母对我们的高期待、严要求。我们与父母的年龄差距是产生代沟的直接原因。

29、当与父母发生矛盾,首先要冷静下来,心平气和地与父母沟通;与父母沟通的要领:彼此了解是前提,尊重理解是关键,理解父母的有效方法是换位思考,沟通的结果是求同存异;

30、新型师生关系建立在民主平等基础上的。

31、在与异性相处时,增强自我保护意识,掌握自我保护方法以及自律,是对自己最好的保护。

32、男女同学之间的情感,需要慎重对待、理智处理。需要反思自己的情感选择,在反思中学会选择,学会承担责任。

33、竞争有利也有弊。合作与竞争相互依存,两者是统一的。要学会在合作中竞争,在竞争中合作。道德和法律,是我们在竞争中必须遵守的基本准则。竞争的目的:超越自我,共同进步。合作的核心是发扬集体主义精神。团队精神是团队内部形成的上下一致、相互支持、密切合作、无私奉献的群体精神。团队精神的核心是集体主义。

三、法律部分

34、法律的三个特征:①法律是由国家制定或认可;②法律靠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具有强制性;③法律对全体社会成员具有普遍约束力。

35、我国法律的本质是我国人民意志和利益的体现。

36、我国法律和道德互相促进、互相补充但又不能互相代替,因此要把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统一起来。

37、法律具有规范作用、保护作用。

38、不履行法律规定的义务或做出法律所禁止的行为都是违法行为.任何违法行为都要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受到一定的法律制裁。

39、按违反法律的类别分,违法行为分为四类:刑事违法、民事违法、行政违法和违宪行为。

40、按违法程度,违法行为分为一般违法和严重违法。刑事违法行为属于严重违法行为,即犯罪。民事违法和行政违法属于一般违法。

41、所谓犯罪,是指具有:①严重社会危害性、②触犯刑法并③依法应受刑罚处罚的行为。

42、犯罪的三个特征是:①具有严重的社会危害性的行为(严重危害性是最本质特征);②是触犯刑法的行为(或刑事违法性,是法律标志);③是应受刑罚处罚的行为(或刑罚当罚性,是必然后果)。

43、我国刑罚的种类分为主刑和附加刑两大类。主刑也叫基本刑,是对犯罪分子适用的主要刑罚包括管制、拘役、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死刑五种。主刑只能独立运用,不能相互附加并用。附加刑,是补充主刑适用的刑罚方法,包括罚金、剥削政治权利、没收财产三种。附加刑既可作为主刑的附加刑适用,又可独立适用。

44、犯罪一定是违法,但违法不一定是犯罪!吸毒是一般违法,贩毒是犯罪。

45、一般违法和犯罪之间没有不可逾越的鸿沟,但有本质区别。许多违法犯罪行为都是从沾染不良习气开始的。不良行为如果不加以改正,很可能发展成为违法犯罪。

46.青少年如何加强自我防范,预防违法犯罪?或青少年如何抵制不良诱惑?(青少年违法犯罪的启示、教训、道理、感悟?)

①我们要加强道德修养,践行道德,做一个有道德的人。②我们要树立法律意识,维护法律的尊严,增强法制观念,依法自律。③提高辨别是非的能力,增强自制力,用科学的态度、坚强的意志、清醒的头脑和正确的方法自觉抵制不良诱惑。④正确对待家长和老师的教育。⑤谨慎交友,防微杜渐,从小事做起,预防违法犯罪。

47、未成年人的严重不良行为属于一般违法行为,还不是犯罪行为。

48、凡未满18周岁的公民都是未成年人,是《未成年人保护法》的保护对象。

49、我国专门保护未成年人合法权益的法律有《未成年人保护法》和《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对未成年人的特殊保护包括家庭保护、学校保护、社会保护和司法保护的基本内容。

50、未成年人获得法律帮助的方式和途径主要包括:诉讼途径、非诉讼途径、法律服务和法律援助等。

51、诉讼是维护合法权益最正规、最权威、最有效的一种手段,是保护权益的最后屏障;非诉讼手段是我们维护合法权益常用的有效手段。

52、诉讼途径即是打官司,可分为刑事诉讼、民事诉讼、行政诉讼三种。非诉讼途径主要指投诉、调解、仲裁、复议、申诉等。

53、保持高度警惕是避免侵害的前提;

54、人身权利是公民最基本、最重要的权利,它包括人格权和身份权。人格权包括生命健康权、人身自由权、人格尊严权等。

55、人身自由是我们参加各种活动,充分享受其他各种权利的基本保障。

56、生命健康权是公民参加一切社会活动、享有其他一切权利的基础,生命健康权是公民首要的和最根本的人身权利。

57、任何人都享有作为“人”的最起码的社会地位和受到他人与社会最起码尊重的权利,这种权利就是人格尊严权。这一权利表现为自尊与他尊两个方面。人格尊严权包括:名誉权、肖像权、姓名权、隐私权等。名誉集中体现了人格尊严。

58、公民肖像权不容侵害,未经本人同意,不得以营利为目的使用公民的肖像,否则构成侵权;恶意毁损、玷污、丑化公民的肖像,或利用公民肖像进行人身攻击等,也属于侵害肖像权的行为。

59、公民享有姓名权,有权决定、使用和依照规定改变自己的姓名,禁止他人干涉、盗用和假冒。

60、与公共利益、群体利益无关的纯个人私事,这些都属于隐私。它包括:私人信息、个人私事、私人领域。如果个人的私生活和个人信息与社会公共利益、社会政治生活有关、则不属于隐私,不受隐私权保护。为了社会公共利益,执法机关依法调查和公开当事人的有关信息,则不属于侵权行为。

61、所谓受教育权,是指公民有从国家接受文化教育的机会,以及获得受教育的物质帮助的权利。它既是公民权利也是公民义务。

62、我国保护公民受教育权利的法律主要有:宪法、教育法、义务教育法。

63、义务教育是依国家统一实施的所有适龄儿童和少年必须接受的,国家必须予以保证的公益事业。它具有强制性、公益性、统一性。正在接受九年义务教育的学生要履行的基本义务是:要珍惜受教育的权利,履行受教育的义务。要做到(1)按时入学;(2)接受规定年限的义务教育,不得中途辍学;(3)遵守法律和学校纪律,尊敬师长,努力完成规定的学习任务。

64、我国公民的合法的财产所有权受法律保护。财产所有权是指所有人依法对自己的财产享有占有、使用、收益和处分的权利。

65、民事法律是保护公民合法财产及其所有权的重要武器;刑事法律是保护公民合法财产及其所有权的锐利武器。

66、依照我国继承法,继承方式包括法定继承和遗嘱继承两种。遗嘱继承优先于法定继承。

67、我国继承法规定,遗产要按照继承顺序继承:第一顺序继承人包括:配偶、子女、父母。第二顺序

继承人包括:兄弟姐妹、祖父母,外祖父母。继承开始后,由第一顺序继承人继承,第二顺序继承人

不继承。没有第一顺序继承人继承或第一顺序继承人放弃继承权的,由第二顺序继承人继承。

68、所谓智力成果,主要是指依靠人类脑力劳动所创造的劳动成果,表现为科技成就、发明创造及文艺作

品等。智力成果权也称知识产权,通常包括:①著作权;②专利权;③商标权;④反不正当竞争中的商业秘密。给予创新成果以智力成果权保护,是对创新精神的最有效的鼓励。

69、保护消费者合法权益的专门法律:《消费者权益保护法》。

70、消费者享有:①安全权;②知情权(知悉权);③自主选择权;④公平交易权;⑤依法求偿权;⑥结社权;⑦获得教育权;⑧人格尊严与民族风俗习惯获得尊重权;⑨个人信息得到保护权;⑩监督权等十大权利。

71、消费者维护自己合法权利的途径有:(1)与经营者协商和解;(2)请求消费者协会调解。(3)向有关部门申诉;(4)根据与经营者达成的仲裁协议,提请仲裁机构仲裁;或向新

闻媒体曝光。(5)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72、宪法规定的公民权利是公民的基本权利;宪法规定的公民义务是公民的基本义务。在我国,公民的权利和义务具有一致性,劳动权、受教育权既是公民的基本权利,也是公民的基本义务。我们不仅要依法行使权利,而且要依法履行义务。

73、为什么说我国公民的权利和义务具有一致性?权利和义务是相互依存、密不可分的。没有无义务的权利,也没有无权利的义务。每个公民既是享受权利的主体,也是履行义务的主体。◆我们如何正确行使公民权利,又如何自觉履行公民义务?A.正确行使公民权利要做到:①要尊重他人的权利;②不得损害国家的、社会的、集体的利益;③要在法律允许的范围内行使权利;④要以合法的方式行使权利;B.自觉履行义务要做到:①法律鼓励做的,积极去做;②法律要求做的,必须去做;③法律禁止做的,坚决不做。

四、国情国策部分

74、中国共产党的指导思想(又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和先进文化建设的指导思想)是: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包括: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是对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的坚持和发展】

75、正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是我国的最基本国情,(从20世纪五十年代中期算起,至少一百年)。具体表现在(原因)是:①我国社会生产力水平还比较低;②科学技术水平、民族文化素质还不高;③社会主义具体制度还不完善。

76、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主要矛盾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面对主要矛盾,我国的总任务是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和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解决主要矛盾的根本途径是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大力发展生产力。

77、党的基本路线的核心内容是: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即“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

78、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就是在整个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各项工作都必须服从或服务于经济建设,就是要把集中力量发展社会生产力摆在首要地位;(原因.意义)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是兴国之要,是我们党、我们国家兴旺发达和长治久安的根本要求;是解决民生问题的根本途径,发展是硬道理,是解决一切问题的关键。

79、改革开放是强国之路,是我们党和国家发展进步的活力源泉、关键抉择、必由之路。

80、四项基本原则是立国之本,是我们党和国家生存发展的政治基石。

81、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的经验,最根本的一条,就是要毫不动摇的坚持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党的基本路线是党和国家的生命线,是实现科学发展的政治保证,必须长期坚持下去,贯穿整个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任何时候都不可动摇;

82、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取得一切成绩和进步的根本原因是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确立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

83、改革是动力,发展是硬道理,稳定压倒一切。

84、中国的发展离不开世界,实行对外开放,符合当今时代特征和世界经济技术发展规律,是加快我国现代化建设的必然选择。

85、我国是一个人口众多的发展中的社会主义大国,任何时候不能依靠别人搞建设,必须把独立自主、自力更生作为自己发展的根本基点;

86、我国人口现状的基本特点:人口基数大,新增人口多,人口素质偏低。

87、实行计划生育的目的是控制人口数量,提高人口素质;计划生育的具体要求是提倡晚婚、晚育、少生、优生。

88、从本质上讲,人口问题就是发展问题。我国在经济社会发展中遇到的许多问题,都与人口基数大、新增人口多有直接的关系。

89、我国的资源国情(特点)是:自然资源总量大、种类多,但人均占有量少、开发难度大。长期以来我国资源开发利用不尽合理、不够科学,由此造成的浪费、损失十分严重。我国面临严峻资源形势。

90、我国面临的环境国情(环境总特点)是:从总体是看,我国生态环境恶化的趋势已初步得到遏制,部分地区有所改善,但目前我国环境形势依然相当严峻,不容乐观。(原因)我国的经济增长过度依赖资源消耗,一些地方以牺牲环境为代价,造成了严重的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

91、可持续发展就是既满足当代人的需求,而又不损害后代人满足其需求能力的发展。可持续发展要求人们与自然和谐共处,能够认识到自己对自然、社会和子孙后代应负的责任。

92、面对人口、资源、环境方面的国情坚持科学发展观,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坚持计划生育、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正确处理好人口、资源、环境、经济建设之间的关系。

93、科学发展观的第一要义是发展,核心是以人为本,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根本办法是统筹兼顾。

94、我国的教育状况(教育国情)是:中国成立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教育事业取得巨大成就,但从总体上看,我国教育的总体水平同世界先进水平相比仍有较大的差距,民族的文化素质还不够高,不能适应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要求。

95、我国的科学技术方面的国情是:在尖端技术的掌握和创新方面,我国已建立起坚实的基础,在一些重要领域已走在世界的前列。但是,从整体上看,我国科技的总体水平同世界先进水平相比仍有较大的差距,同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要求有很多不相适应的地方。

96、当今世界,科学技术成为生产力中最活跃的因素,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科技创新能力已越来越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决定性因素。而要提高科技创新能力,首要的是提高教育创新能力。国际竞争的实质是以经济和科技实力为基础的综合国力的较量。

97、当今世界,各国之间激烈的经济竞争和科技竞争,归根到底是教育的竞争,人才的竞争。从一定意义上说,教育决定一个国家和民族的未来,是一个民族最根本的事业;教育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我国要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宏伟目标,具有决定意义的一条,就是要把经济建设转到依靠科技进步和提高劳动者素质的轨道上来。

98、我国的基本国策有:①对外开放;②计划生育;③保护环境和节约资源。我国的发展战略有:①科教兴国战略;②人才强国战略;③可持续发展战略。④西部大开发战略。(依法治国基本方略)

99、依法治国就是依照宪法和法律的规定管理国家,它是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治国安邦的总章程。宪法是实行依法治国的根本依据;依法治国的核心是依宪治国,依法行政是依法治国的重要环节;

100、依法治国的基本要求: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其中有法可依是前提,有法必依是中心环节,执法必严是关键,违法必究是必要保证。

101、从内容上看,宪法规定了国家生活中的根本问题;从效力上看,宪法具有最高的法律效力;从制定和修改程序上看,宪法比普通法律更严格。所以说宪法是国家的根本大法,是国家的总章程。

102、宪法是其他法律的立法基础和立法依据。普通法律是根据宪法制定的,是宪法的具体化(宪法不包含普通法律,也不是普通法律的总和);一切法律、行政法规和地方性法规都不得同宪法相抵触,否则就会因违宪而被撤销或宣布无效;宪法是一切组织和个人的根本活动准则。所以说宪法具有最高的法律地位和法律效力。

103、在我国,一切权利属于人民;各级人民代表大会是人民行使当家作主权力的机关;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是最高的权力机关;国务院是最高的行政机关。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

104、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是最高国家权力机关,它的职权有:①修改宪法;②监督宪法实施;③立法权;④任免权;⑤重大事项决定权;⑥监督权。

105、公民行使知情权、参与权、建议权、监督权的渠道(方式)有:①通过人大代表或直接向人大常委会反映;②采用书信、电子邮件、电话、走访等形式向有关部门举报或反映;③通过电视、广播、报纸等新闻媒体进行监督。

106、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我国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

107、我国的新型民族关系是:各民族平等、团结、互助、和谐。

108、我国处理民族关系的原则是:民族平等、团结、共同繁荣。

109、民族平等是我国民族政策的基石,民族团结是中华民族政策的核心内容;维护民族团结既是国家的事,也是每个公民的基本义务。

110、公民如何履行维护民族团结的义务?就要尊重各民族的宗教信仰,尊重各民族的风俗习惯,尊重各民族的语言文字。(生活上互相帮助,同破坏民族团结、制造民族分裂的行为作斗争)

111、为完成祖国统一大业,党和政府制定了“一个国家、两种制度”的基本方针,简称“一国两制”。坚持一个中国原则,是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政治基础。“和平统一、一国两制”是解决台湾问题的方针。

112、国家安全包括国家主权和领土不受侵犯,国家秘密不被窃取、泄露和出卖,社会秩序不被破坏等。

维护国家安全是我国宪法规定公民必须履行的基本义务,也是青少年热爱祖国的具体体现。

113、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是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它的确立是由我国社会主义性质和初级阶段国情决定的。

114、公有制是我国国民经济的主体和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基础;国有经济是国民经济的主导力量;集体经济是公有制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非公有制经济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

115、公有制经济包括国有经

济、集体经济、混合所有制经济中的国有成分和集体成分;国有经济是指生产资料和劳动产品归全体人民共同所有的公有制经济;集体经济是指生产资料归一部分劳动者共同所有的公有制经济;非公有制经济包括个体经济、私营经济(包括外商经济)。116、我国分配制度是: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健全劳动、资本、技术、管理等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的制度。它是由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决定的。

117、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根本原则(和最终目标,是社会主义最大的优越性,是体现社会主义本质的一个东西);

118、我国现在达到的小康还是低水平的、不全面的、发展很不平衡的小康;到2020年我国要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到2020年比2000年翻两番,综合国力和国际竞争力明显增强。经济更加发展、民主更加健全、科教更加进步、文化更加繁荣、社会更加和谐、人民生活更加殷实。

119、在当代中国,发展先进文化,就是发展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

120、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是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相辅相成、协调发展的社会(即“五位一体”,其中“经济建设”是基础)。

121、社会主义精神文明是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重要目标和重要保证;

122、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先进文化)的根本任务是提高全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培养一代又一代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公民。(即“两大”素质、“四有”公民)

123、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和精神文明建设首要的是把握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把握先进文化前进方向,最根本的就是必须坚持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思想;

124、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包括思想道德建设和教育科学文化建设两方面内容,其中思想道德建设是文化建设的重要内容和中心环节,教育科学建设是文化建设的基础工程;

125、思想道德建设要以为人民服务为核心、以集体主义为原则、以增强诚信意识为重点,自觉履行“爱国守法、明礼诚信、团结友善、勤俭自强、敬业奉献”的公民基本道德规范;

126、中华民族精神是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伟大民族精神。

127、民族精神在不同历史时期有不同的表现,具体表现有长征精神、延安精神、铁人精神、雷锋精神、“两弹一星”精神、抗洪精神、载人航天精神等等。

意义:①民族精神是中华民族的灵魂,是中华民族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精神支撑。

②民族精神对内具有凝聚和动员民族力量的作用,对外具有展示民族形象的功能,高昂的民族精神从来就是衡量一个国家综合国力强弱的重要尺度。

128、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本内容:包括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社会主义荣辱观。【也可以概括为24个字: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对国家),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对社会),爱国.敬业.诚信.友善(对公民个人)】

129.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地位.意义:a.它是兴国之魂。b.它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本质体现。

c.它能引领社会思潮、凝聚社会共识。

130、文化的多样性和丰富性,通过各具特色的文化习俗表现出来。节日是一种文化习俗。语言是一种文化,语言有差别,但没有优劣;

131、对待各国不同的文化采取客观、平等、尊重、包容的态度;不能全盘否定、一概抛弃,也不能全盘肯定、照抄照搬,要批判地继承,取其精华,弃其糟粕;

132、中华传统文化的特点:博大精深,源远流长;民族文化是民族的根。中华文明饱受磨难却绵延不绝的重要原因是中华文化的力量深深熔铸在中华民族的生命力、创造力和凝聚力之中;中华文化不仅对中国人的生活方式、价值观念和发展道路产生巨大影响,而且对人类进步和世界文化的推动具有重大意义。

133、对待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不能全盘否定,也不能全盘肯定,要批判地继承中华民族传统文化,取其精华,弃其糟粕;坚持“以我为主,为我所用”的原则,大胆吸收和利用世界优秀文明成果特别是发达国家中那些为现代化所需要而又适合我国国情的文明成果,促进文化创新;

134、民族文化是民族的根,民族精神是民族文化的精髓,是民族的魂。

135、中华传统美德(特点):具有生生不息、历久弥新的品质。

136、责任的含义:责任是一个人应当做的事情和不应该做的某些事情。

137、责任的来源:责任产生于社会关系之中的互相承诺,138、人在少年阶段的基本责任是:作为子女,要孝敬父母;作为学生,要遵守学校纪律、完成学习任务;作为朋友,要忠诚、互助、互谅;对于陌生人要扶危济困;作为普通公民,要“位卑未敢忘忧国”,要维护正义、热爱和平、保护环境。

139、青少年肩负着铸造民族辉煌(振兴中华)的历史使命;

140、国家处在困难时刻,是最能考验公民的责任意识。

141、集体离不开个体而存在,个体也只有紧紧地依靠集体才有无穷的力量;集体利益和个人利益是互相依存的;只有维护集体利益,个人利益才有保障,保障个人利益是集体的责任;保障个人利益有利于维护集体利益,集体利益是集中每个成员努力的结果。(即二者关系怎样?)

142、集体的力量不仅仅取决于成员数量的多少,更取决于成员之间的组织和配合。

143、奉献精神是社会责任感的集中表现。奉献精神就是履行社会责任,不计较代价与回报。

144、公平是在比较中产生的。公平是维系良好合作的重要前提,社会稳定和发展都需要公平,公平总受到一定社会条件的制约,公平总是相对的而没有绝对的;

145、(1)凡是促进人类社会进步与发展、维护公共利益和他人正当权益的行为,都是正义的行为;

(2)凡是阻碍人类社会进步与发展、损害公共利益和他人正当权益的行为,都是非正义的行为。

146、期盼正义、维护正义,是所有善良人的共同心声。实施正义行为,不做非正义的事,是做人的基本要求。

147、我们的最高理想是:实现共产主义。

148、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我们的共同理想和奋斗目标是: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

149、人生需要理想。理想总是指向未来,表现为奋斗目标,对人的行为有导向、驱动和调控的作用。

150、通向理想的道路只有一条,那就是脚踏实地、全力以赴。艰苦奋斗集中表现为创业精神。

151、中国形象:一个“和平、合作、负责任”的中国形象已经为国际社会所公认。一个“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社义中国屹立在世界东方!但我国还属于发展中国家,不是发达国家。

152、祖国命运影响个人前途:国家的兴旺、富强也要靠全体人民的团结奋斗、艰苦创业和无私奉献;我们要把和人的前途命运与祖国的前途命运有机地结合起来,自觉投身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

153、“和平与发展”是当今时代的主题。

154、学会正确对待学习压力

(1)明确学习的意义,培养学习的兴趣,是我们缓解学习压力的有效方法。

(2)学习本身是艰苦的脑力劳动,作为有志气的一代,我们理应担起学习的重担。

(3)我们了解学习压力,不是要消除学习生活中的压力,而是要学会正确对待压力,学会将压力化为动力。

(4)学习需要适度的压力,我们要在现有的基础上给自己提出更高的要求,自觉适度加压,增强学习动力。

155、怎样缓解学习压力,克服考试焦虑,从容面对考试?

①明确学习的意义,培养学习的兴趣,是缓解学习压力的有效方法。我们了解学习压力,不是要消除学习生活中的压力,而是要学会正确对待压力,学会将压力化为动力。

②树立正确的考试观念,从容面对考试。

③要实事求是地调整自我期望。

④要增强自身实力,这是获得成功的重要途径。

156、考试焦虑的影响:适度的焦虑体现了我们对考试积极认真的态度,但过度的考试焦虑,则会干扰我们的学习,对身心健康造成不利影响。因此,我们要克服过度的考试焦虑,从容地面对考试。未来的道路我选择

157、生活充满选择,选择要慎重

①生活充满选择。一方面,随着年龄逐渐增长,我们的需求不断扩大,自主能力不断增强,面临的选择越来越多;另一方面,随着社会的发展,与前人相比,我们选择的机会更多,选择面更大。多种多样的选择对我们的选择能力提出了更高要求。

②漫漫人生路,有无数的选择,但关键的只有几步。不同的选择,可能会决定我们不同的人生道路。因此,我们要认真对待人生旅途中出现的岔路口,慎重地进行选择。

158、进行合理选择的方法和策略

①首先,在做出人生的重要选择之前,要弄清自己的真实需要,多方面收集信息,学会辨别、筛选信息;

②其次,还要考虑目标的重要性以及实现的可能性。

159、树立正确的选择观念,做选择的主人,在选择中成长

①正确的选择观念:世界上没有十全十美的选择;每一种选择都有相应的后果和责任;要有勇气为自己作出的选择负责。

②选择的原则:自己作出选择,在选择中成长。学会自己作出选择,才能做自己的主人,才能在作出合理选择时,享受成功的快乐;学会自己作出选择,才能在作出错误选择时,从中吸取教训,提高选择能力。

160、未来社会对人的素质的新要求

①创新精神。创新是一个国家和民族发展的不竭动力,也是现代人应该具备的素质。只有具有创新精神,我们才能在未来的发展中不断开辟新的天地。

②团队精神。社会发展需要个人的智慧,同时更需要发挥团队的力量。具备了团队精神,我们才能更好地施展个人才华,实现自身价值;才能更好地发挥团队的创造力,形成文明和谐、团结高效的集体,推动社会进步。

③科学文化知识。人类进入21世纪,知识门类激增,大量的边缘学科涌现,知识更新周期不断缩短,信息化特征明显。在这样的背景下,如果我们没有具有扎实宽厚的科学文化知识,是很难适应社会和时代发展需要的。

④开放的胸怀等

161、树立终身学习的观念,提高终身学习的能力

①终身学习的意义(为什么要树立终身学习的观念?)

终身学习,能使我们克服工作中的困难,解决工作中的新问题;能满足我们生存和发展的需要;能使我们得到更大的发展空间,更好地实现自身价值;还能充实我们的精神生活,不断提高生活品质;能使我们应对未来社会的挑战,肩负起民族复兴的使命。因此,终身学习既是个人可持续发展的要求,也是社会发展的必然选择。总之,终身学习,成就自己美好的未来;人人学习,成就祖国辉煌的明天。

②终身学习的要求(怎样提高终身学习能力?)

第一,终身学习要求我们珍惜在学校学习的机会。在学校学习期间,我们不仅要掌握知识,而且要增强获取知识、自主判断与选择的能力,确立终身学习的观念,养成主动学习、持续学习的习惯。

第二,终身学习要求我们不管升学还是就业都要努力学习。从学校走向社会后,终身学习有助于我们成为一名优秀的劳动者,更有助于我们不断开拓新的发展天地。

第四篇:初三中考第一轮复习教案

初三中考第一轮复习教案

七年级

1、适应新生活

2、完善自我

3、孝敬父母

4、新型的师生关系

5、尊重生命,善待生命,生命的意义和价值

6、自强自立

7、法律的含义、特征

8、未成年人享有的特殊保护

9、增强自我保护意识

10、犯罪的含义,一般违法与犯罪的联系

11、防微杜渐避免违法犯罪的发生

12、我国刑罚的种类

13、刑事责任的年龄规定

14、运用法律武器同违法犯罪行为作斗争

八年级

15.自尊自信,克服自卑、自负、虚荣 16.明辨是非,做有良知的人,与人为善 17.做有责任感的人 18.诚实是做人的基本原则 20.理解与宽容,欣赏与赞美 21.正确看待生活的竞争与合作

22.正确认识我国社会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23.公民的含义

24.公民权利与义务的关系 26.宪法是国家的根本大法 27.宪法对公民权利的保障 28.树立宪法意识、维护宪法权威 30.维护消费者的合法权益 31.树立公平合作意识 32.道德规范和正义 33.做有正义感的人

34.负责任对社会及个人发展的意义 35.负起我们的社会责任

九年级

36.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含义及时间

29.受教育既是我们的权利又是我们的义务

25.依法行使权利与自觉履行义务

19.正确认识现实中的差异和不平等

37.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主要矛盾、主要任务 38.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 39.我国的基本经济制度和分配制度 40.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

41.解决台湾问题的基本方针 42.科学发展观 43.科教兴国战略 45.可持续发展战略

44.我国人口、资源、环境形势 46.“四个尊重”的方针 47.我国“三步走”的发展战略

48.社会主义的最终目标是实现全体人民的共同富裕 49.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本质特征 50.坚持党的领导核心地位的必要性 51.中国共产党的宗旨和性质 52.“三个代表”的含义

53.民主政治建设的出发点和归宿 54.人民当家作主的形式 55.依法治国

56.公民积极参与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 57.评价文化是否先进的标准 58.先进文化的方向

59.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根本要求(繁荣社会主义文化的根本保证)60.精神文明建设的内容包括两个方面 62.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根本任务 64.当今时代的主题

66.危及世界和平与发展的主要根源 68.国际竞争归根据到底是人才的竞争 72.中华民族的民族精神的核心 74.时代精神的核心

61.加强思想道德建设的要求

63.正确对待中国的传统文化和外来文化 67.中国面临的机遇与挑战 69.我国处理民族关系的原则

71.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65.经济全球化

70.我国从建国以来形成的新型的民族关系

73.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的必要性

77.青少年如何落实爱国的行动 79.艰苦奋斗

75.国家命运与个人前途的关系

76.做坚定的爱国者必须弘扬民族精神 78.现阶段我国各族人民的共同理想 80.适应新时代我们应该提高自身的素质

第一课时复习要点 教学目标

通过本课教学,学生应能知道集体的重要性,并自觉维护集体荣誉,完善自我。

预习作业

1、集体的作用

2、集体荣誉感的实质

3、怎样维护集体荣誉

4、怎样完善自我

教学过程

1、集体荣誉(七上P19-20)

①集体的作用:班集体是我们成长的园地。班集体可以满足我们的心理需要,如交往需要、自尊需要;班集体可以使我们获得知识,增长能力,拓展视野,培养性格,陶冶情操,等等。良好的班集体对我们的成长有着积极的影响,有助于我们形成集体主义精神、义务感、责任感、主动精神,形成良好的组织纪律性,培育奋发向上的情操。

②集体荣誉感的实质:是个人与集体、小集体与大集体之间的关系在我们头脑中的反映。③怎样维护集体荣誉:集体的荣誉需要大家自觉去维护;在集体里,除了自觉遵守集体纪律,服从集体利益外,我们还提倡张扬个性。

2、完善自我(七上P27-28)

①认识自我:包括生理自我、心理自我、社会自我(七上 P25)。

②悦纳自我:多想想自己的优点和长处,也接受自己的不完美。悦纳自我是心理健康的表现。

③完善自我:方法有---提高自我控制能力;适当展示优点,发挥长处;取他人之长,补己之短;勇于接受挑战,在挑战中体现自己在集体中的价值;用发展的眼光看自己。

一、课堂检测

1、“千人同心,则得千人力;万人异心,则无一人之用。”这说明()A一万人的力量比不上一千人的力量B很多人聚集在一起必然同心C集体的凝聚力决定着集体的力量D一万人没有一千人有用

2、“放进一滴黑颜料,可以染黑一杯清水。”这句话如果说是个人与集体的关系,我们可以这样理解()

A

在集体中不允许有自己的个性、特点

B集体荣誉是集体的事,与每个个体无关C个人对集体不可能产生大的影响D个人对集体有很大的影响,我们要自觉维护集体的荣誉

3、“士别三日,当刮目相看。”这种看待人的眼光是()

A 全面的B发展的C陈旧的D传统的

4、两只一模一样的小花狗,站在不同的哈哈镜前,于是一个“高大”起来,从此自命不凡,神气活现;另一个呢?畏首畏尾,自惭形秽。这两只小花狗犯了一个相同的错误,就是()

A 没有正确评价自己

B没有正确评价别人C没有与他人作比较D不该站在哈哈镜前

5、下列观点中,对集体的错误理解是()

A 集体具有凝聚力

B社会生活离不开集体C集体可以帮助我们克服困难D没有集体也可以生存

6、对个人与集体的关系,比喻恰当的一组是()①一滴水与大海②流沙与塔③钢筋水泥与高楼大厦④一棵树与森林A①③④B②③④C①②③④D①②④

7、“一个篱笆三个桩,一个好汉三个帮。”结合班集体建设,你认为下列选项中对此理解正确的是()A每个同学在班级中都是独特的个体B每个同学在班级中都能找到自己的位置C班级有了共同的奋斗目标,同学们就有了不懈的动力D只有团结协作,才能建成一个优秀的班集体

8、要完善自我,就要①不断仿效别人②我行我素③努力保持和发挥优势,向更高目标前进④经常自我检查,改进不足()A②③④B③④C①②D①③④

二、课后作业

第二课时复习要点

一、教学目标

通过本课教学,学生能孝敬父母,化解与父母间的冲突;能建立新型师生关系。

二、预习作业

1、我们为何要孝敬父母?

2、我们应当怎样孝敬父母?

3、评价并化解爱的冲突。

4、新型师生关系是怎样的?

三、教学内容

3、孝敬父母(七上P48—50)①原因:

父母赋予我们生命,给我们衣食和爱抚,使我们健康成长。在这个世界上,为我们付出最多的就是父母。

孝敬父母是传统美德,是做人的本分,也是法律的要求。②怎样孝敬父母?

用心领受父母的教诲与期待; 诚心体谅父母的忧虑与烦恼; 真心关注父母的健康和心情; 以同样的行动去孝敬其他长辈。③与父母间“爱的冲突”

评价:这种冲突的发生是正常的、自然的,是渴望独立、渴望尽快成熟的表现。但这种冲突也会影响亲子关系,破坏亲子沟通,不能以“正常”为由任其发展。

化解方法:需要彼此理解。理解的途径是沟通。

感悟:亲子关系是我们最重要的人际关系,亲子之间的爱永远不变。

4、新型的师生关系:平等、民主、和谐。(七上P58)

四、课堂检测

1、下列关于亲子矛盾的观点,正确的是()A导致矛盾的主要原因在于父母 B导致矛盾的主要原因在于子女 C亲子之间的矛盾无法调解

D经常沟通有助于化解矛盾

2、消除与父母之间冲突的最佳做法是()A投父母所好,讨其欢心

B坚持自己的原则,让父母妥协

C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苦读圣贤书 D与父母谈心,加强相互理解和沟通

3、“鞭扑之子,不从父之教。”这句话说明()

A严父出孝子 B对严厉的父母,子女未必要服从

C教育子女要注意方法 D打得狠是爱得深的表现

4、我们照料父母是()

①孝敬父母的表现

②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 ③子女应尽的义务

④回报父母对自己关爱的体现 A①②③④B①②③C①③④D②③④

5、美国赫尔说过:“父母对子女的爱远胜于子女对父母的爱。”这说明()①父母对子女的付出是无私的

②父母用于子女身上的钱,要比子女回报的多 ③子女一辈子都偿还不了父母的爱

④父母对子女的付出与他们获得的回报无法等同 A①②③④B①③④C②③④D③④

6、融洽的师生关系有利于()①我们快乐地学习

②我们身心的发展

③激发我们求知的愿望 ④取得老师的信任,当上班干部 A③④B①④C②③D①②③

7、新型的师生关系应建立在()的基础上 A学生胆大B教师威严C规章制度D平等尊重

8、新型的师生关系应是这样的()①人格平等②互相尊重,亦师亦友 ③互相学习,教学相长④师道尊严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

五、课后作业 略

第三课时复习要点

一、教学目标

通过本课教学,学生能懂得尊重生命,善待生命,能培养自立自强的精神。

二、预习作业

1、为何要尊重生命,善待生命?

2、为何要自立自强?

3、怎样自立自强?

三、教学内容

5、尊重生命,善待生命,生命的意义和价值(七下P4---6)

①原因:生命是自然界最珍贵的财富,世界因生命的存在而精彩动人。每种生命都有其存在的意义和价值,各种生命相互依存、相依为命,人类必须尊重自然规律,善待大自然,与大自然共生共存、和谐相处。

②怎样珍爱生命、善待生命?

正确认识人与自然的关系。珍爱自己的生命,对自己的身心健康负责。善待其他生命。

6、自立自强(七下P44---46)

①原因:自立自强是一种优秀的品质。对个人:一个人自立才能走向自强,自强才能不畏困难,才能志存高远,为理想目标执著追求。对国家民族:自强不息已成为中华民族精神的精髓,是我们国家民族屹立世界民族之林的精神动力。

②怎样学会自立?克服依赖心理;懂得管理和安排自己的生活。

③怎样培养自强精神?要志存高远;勇对困难;在磨砺意志中自强进取。

四、课堂检测

1、国际鸟类联盟发表的«2004年世界鸟类状况»指出,由于无节制的农业扩张和不可持续的森林开采方式,全球约有1211种鸟类面临灭绝,其中344种面临高度灭绝危机,688种目前已经罕见。这表明()

A环境问题严重危害着人类的身体健康 B鸟类的减少直接制约着经济和社会的发展 C人类对自然的不合理利用必然导致生态的破坏 D保护环境与发展经济的矛盾是无法解决的

2、珍爱生命,善待生命,我们应当()

①正确认识人与自然的关系,与自然和谐相处②在任何情况下,都不要轻易放弃自己的生命,对自己的身心负责③善待其他生命,保护野生动物④尽可能利用自然资源,以使自己的生活更加美好A②③④B①②③④C①②③D①③④

3、小明和同学完成了书本中“本地植物、动物物种及其生存状况”的调查,并向有关部门提出了具体建议。在这一活动中,小明和同学()

①增强了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②直接挽救了大量动植物的生命

③为改善当地动植物的生存环境尽到了自己的一份责任④行使了公民的建议权,承担了社会责任

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③④

4、“滴自己的汗,吃自己的饭,自己的事情自己干,靠人靠天靠祖先,不算是好汉!”这句话告诉我们()

①人生需要自立②只有自己的事情自己做,才能自立

③自立就一定要拒绝别人的支持和帮助④只有告别依赖,才能走向自立 A①③④B①②④C①②③④D②③④

5、下列对生命的认识,不正确的是()

A生命对于我们每个人只有一次B生命的意义在于时间的长短C每个人的生命都是有价值的D在珍爱自己生命的同时,也要尊重其他生命

6、一个人的人生价值是通过他对()的合理需要的满足和贡献来体现的。①自我②他人③集体④社会A①②③B①②③④C②③④D①③④

7、要探索人生的意义,就必须:()

①追求积极向上的人生目标②保持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 ③全力追求个人利益的实现④充分利用有限的今天 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③④

8、“缺少自强自立的品质,就像搁浅的航船,难以驶向成功的港湾。”这句话的意思是()

A航船需要港湾停泊B依赖是人生的第一大敌

C远大理想的实现离不开自立自强D远大理想与自立自强无关

五、课后作业

第四课时复习要点

一、教学目标

通过本课教学,学生应能理解法律的含义、特征,知道未成年人享有的特殊保护,并能增强自我保护意识和能力。

二、预习作业

1、法律的含义、特征

2、为何要对未成年人给予特殊保护?

3、我国专门保护未成年人的法律

4、增强自我保护意识

三、教学内容

7、法律的含义、特征(七下P53-----54)

①含义:法律是由国家制定或认可的,靠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对全体社会成员具有普遍约束力的特殊行为规范。

②特征:第一,法律是由国家制定或认可的。第二,法律是靠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的。第三,法律对全体社会成员具有普遍的约束力。

8、未成年人享有的特殊保护(七下P54----55)

①为什么要对未成年人给予特殊保护?第一,未成年人缺乏自我保护能力,个人权益易受侵害。第二,家庭、学校、社会都存在侵犯未成年人权益的现象。第三,未成年人犯罪逐渐成为严重的社会问题。

②具体法律:

«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这是我国第一部专门保护未成年人的法律。«中华人民共和国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 ③具体保护:(七下P61----62)家庭保护-----未成年人保护的基础

学校保护-----未成年人保护的重要方面,举足轻重。(不得随意开除未成年学生)社会保护-----任何组织个人不得招用未满16周岁的未成年人,国家另有规定的除外。司法保护-----对违法犯罪的未成年人实行教育、感化、挽救的方针;坚持教育为主、惩罚为辅的原则。

9、增强自我保护意识(七下P68----70):防火,防水,防气,防盗。

四、课堂检测

1、“如果没有一个迫使人们遵守法权规范的机构,法权也就等于零。”列宁的这句话体现了法律是()的行为规则。A由国家制定或认可B靠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C对全体社会成员具有普遍约束力D与道德密不可分

2、由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是法律最主要的特征。下列选项中,最能体现这一观点的是()A我国农村将全面推进税费改革B厦门特大走私案犯被执行死刑C环保部门倡导不要随意丢弃废旧电池D教育部宣布放宽高校报考条件

3、列宁指出:“法律是取得胜利,掌握国家政权的阶级意志的体现。”这表明()A法律是统治阶级意志的体现B法律是统治阶级中少数人的意志的体现C法律只对被统治阶级有约束力D法律是全体社会成员共同意志的体现

4、卢梭说:“法律必须具有普遍性,并在其命令范围内对全体人适用。”对这句话理解正确的是()A法律是靠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的B违法者必然受到刑罚处罚C法律对全体社会成员具有普遍的约束力D法律是统治阶级治理国家的工具

5、有人认为:“自己一不违法,二不犯罪,法律就与自己无关。”这个观点的错误在于()A否认了我国正在建设法制社会B否认了法律对每个公民的保护和约束作用C把公民的权利和义务对立起来了D肯定了青少年在社会主义建设中的重要地位

6、下列行为中,违反未成年人保护法是()①班主任体罚违反班规的未成年学生②某企业招收未满16周岁的未成年人打工③某中学规定不许学生进入游戏厅、酒吧等场所④父母强迫七年级的女儿中止学业,外出打工A①②④B①②③C①③④D②③④

7、国家新闻出版总署等八部门在网络游戏中推行防沉迷系统,这是对未成年人实施()的表现A司法保护B社会保护C家庭保护D学校保护

8、在我国,专门保护未成年人的两部法律是()A«宪法»和«未成年人保护法»B«刑法»和«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C«宪法»和«刑法»D«未成年人保护法»和«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

9、辨析:未成年人保护法保护未成年人的合法权益,未成年人即使犯了法,也应受到它的保护,所以未成年人可以不受法律的约束。

10、辨析:未成年人的健康成长需要国家和法律的特殊保护,有了这些保护,未成年人就一定能够健康成长。

五、课后作业

第五篇:高考政治高三第一轮复习心得

高考政治高三第一轮复习心得

宜宾市三中刘 海

高考政治高三第一轮复习是否扎实有效,直接影响着高考的成败。如何使高三政治一轮复习更加扎实有效?我在认真借鉴同仁们的复习经验的基础上并结合自身教育教学经历和经验心得认为,应该而且必须努力做到: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落实基础知识,落实基本能力;提高学生解题的速度和准确性,提高学生学科内综合能力,提高学生分析试卷的能力;防止知识与能力的错位,防止课本与参考资料的错位,防止实例与理论的错位,防止课内与课外的错位,即“一培养、二落实、三提高、四防止”。

一、“一培养”——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所谓“一培养”,是指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俗话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如果学生对学习产生了浓厚的兴趣,教学任务就能轻松愉快地完成。高三政治第一轮复习课堂容量大,理论性较强,尤其需要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要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就必须使课堂内容由枯燥变为生动,化抽象为具体,变繁杂为简单,化高深为浅出。为此,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就需要不时地插入一些与教学密切相关的漫画、笑话、幽默、成语故事、寓言故事、名言警句等等,以此刺激学生的感官,引起学生的注意,提高学生的兴趣。例如:在复习《矛盾分析法》这一单元时,我可以给学生先讲了《此等美事》、《小毛驴过河》、《阿凡提智斗阿訇》、《赌饼破家》的故事,学生在笑声中听完故事后,我趁机问学生,上面几个故事分别蕴涵了什么哲理?接着我很顺利地与学生一起复习了矛盾的普遍性、矛盾的特殊性、矛盾普遍性与特殊性的辨证关系、主次矛盾关系原理及其方法论意义。这样既激发了学生的兴趣,又提高了教学效果。

二、“二落实”—— 落实基础知识,落实基本能力

在此,“二落实”,是指落实基础知识,落实基本能力。记得高考专家王后雄老师曾经这样说过,历年高考基础题占到80%,考生们只要在各科基础题上少失分,考高分并非难事。由此可知,落实基础知识和基本能力的重要性。在进行高三第一轮复习前,学生对高中阶段的政治知识已经有所了解,但由于对知识点的孤立记忆并有所遗忘,学生未能形成比较完善的知识体系。因此,第一轮复习应通过唤醒学生对知识的回忆与巩固,加深他们对知识点的理解,也就是要先把书读“厚”,然后,在此基础上以学科知识为体系,形成“提起一条线,放开一大片”的知识链网络,即把书读“薄”。这样既让学生巩固基础知识,又使学生真正落实分析与综合能力、归纳概括能力等基本能力,具体操作方法为:第一,理清相关概念、原理或观点的表述内容,知道“是什么”。比如:在复习“商品”这一概念时,首先让学生知道商品是用于交换的劳动产品,然后给学生讲清一种物品是否是商品,先看它是不是劳动产品,如果不是劳动产品,那它肯定不是商

品;如果是劳动产品,再看它是否用于交换,如果用于交换,那它肯定是商品;如果没有用于交换,而是供自己使用或者供别人无偿使用,那它肯定不是商品。第二,弄清相关概念、原理之间前后左右的纵横联系。比如:在复习发展的观点时,首先让学生知道事物是变化发展的,然后让学生知道事物的变化发展是有规律的,再让学生知道规律是客观的,最后让学生知道规律虽然是客观的,但人在规律面前并不是无能为力的,人具有主观能动性,能够认识和利用规律。第三,搞清每一个考点在知识网络中的地位,以及和其他知识的内在联系。比如:在复习国家性质这一考点时,要让学生知道弄清国家性质这一考点是理解和掌握国家知识的基础,知道国家性质与国家职能、国家政权组织形式(政体)、国家结构形式、国家机构以及国家机构组织和活动的原则之间是决定与被决定、体现与被体现的关系。第四,理清楚知识网络的全貌,形成综合的知识板块。比如:马克思主义哲学唯物辩证法关于发展的观点,在复习时可以形成如下板块:

世界上一切事物都是变化发展的发展是新事物的产生,旧事物的灭亡,即新事物代替旧事物 发展的实质是新事物代替旧事物

内因起作用)

是量变的必然结果)

发展的趋势:事物发展的总趋势是前进的,但发展的道路是曲

折的,事物的发展是前进性与曲折性的统一 发展的状态:量变和质变(量变是质变的前提和必要准备,质变

三、“三提高”—— 提高学生解题的速度和准确性,提高学生学科内综合能力,提高学生分析试卷的能力

如何提高学生解题的速度和准确性?具体操作如下:第一,基础知识要牢固。要夯实基础知识,一要靠课堂精讲、领悟,二要靠课外理解、记忆。第二,掌握解题的方法、思路和技巧。比如:高考政治文综单项选择题分值较大,失分容易,为此学生必须掌握解答选择题的方法。在平时训练单项选择题时,我主要教学生采用“三审”法解答选择题。所谓“三审”,就是第一步“审题干”,第二步“审题肢”,第三步“审题肢与题干的内在联系”。其一审题干主要从两个方面着手,一是要全面理解题意;二是要概括题干的中心思想,抓住并重点理解题干中的关键性词语。其二审题肢,主要是运用所学知识,认真理解每一个题肢,把握题肢的基本含义,判断明确每一个题肢本身的说法是否正确。在一般情况下,如果题肢本身的说法错误,可以直接排除(逆向选择题除外)。最后是审题肢与题干的内在联系,排除了错误题肢,还剩下正确的题肢,对于正确的题肢还要看其题干的要求和规定性。对于最佳选择题来说,一般地说,只有题肢本身正确且最符合题干要求和规定性的,才是最后的入选题肢。第三,进行限时训练。灵活

运用课堂、学科自习或晚自习限时地进行强化训练,15分钟有针对性训练12道选择题,15分钟训练一道典型材料题。

如何提高学生学科内综合能力?我认为具体要做好两点,一是在课堂讲解上,要注意把经济、哲学、政治常识的相关知识联系在一起;二是要选择典型的试题进行强化训练。

高三政治第一轮复习期间,每个月基本上要进行四至五次考试(三或四次文综周考、一次月考),为了能够提高学生成绩,就必须对每次考试进行认真分析。具体分析如下内容:①失分多在哪些地方?②是知识性错误失分还是能力性错误失分?③是题目不会做失分还是审题不准确失分?④以后怎样才能避免再失分?通过分析每次考试的得与失,及时找到存在的问题,就能明确下一阶段的奋斗目标,进而提高复习效果。

四、“四防止” —— 防止知识与能力的错位,防止课本与参考资料的错位,防止实例与理论的错位,防止课内与课外的错位

1、防止知识与能力的错位。近几年(包括2007、2008年)高考文科综合试卷突出了以“能力立意”为主,考查学生的创新意识这一指导思想。但是,高考强调能力考核,并不意味着要弱化对基础知识和基本理论的要求,我在平时教学研究是发现,在2007、2008年的高考文科综合考试中,许多考生在答题中的一些失误,并不是因为缺乏灵活的思维和敏锐的观察,而主要是因为基础知识不扎实。比如:2008年高考文综四川卷(非延考区)26题、27题、28题、35题,分别考查的是债券与投资收益率的关系、我国对外贸易的方式、制约正确反映客观事物的因素以及认识的发展、我国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这四个题都是课本知识的再现。只要课本知识扎实,这三个题完全可以全部做对,但是,不少学生由于对课本知识理解不透,记忆不清,导致失分严重。因此,在高三政治第一轮复习中,我们必须防止知识与能力理解上的错位,把掌握知识与培养能力有机的结合起来。

2、防止课本与参考资料的错位。有的同学认为,文综模式下的高考侧重于能力考核,能否在高考中取胜,与平时掌握课本知识的多少以及是否扎实并无多大关系。因此,在复习中,有的同学甚至提出了“课本无用论”的乱调,上课时没有课本。事实上,2007、2008年文科综合中的许多政治试题虽然“题在书外”,可答案都是“理在书中”。比如:2008年高考文综四川卷(非延考区)25题、29题、30题、31题等,虽然“题在书外”,但“理都在书中”。25题考查的是企业的生产成本问题,29题考查的是正确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问题,30题考查的是自然界是客观存在的的问题,31题考查的是矛盾普遍性与特殊性的辩证关系问题。所以,在高三政治第一轮复习中,一定要立足教材这一“根本”,扎扎实实地总结、归纳、整理课本内容,夯实基础,切不可本末倒置,否则将得不偿失,甚至事与愿违。

3、防止实例与理论的错位。到了高三阶段,许多学生学习政治比较注重理论联系实际问题。这是值得肯定的,但是一些学生走向极端,只愿意听老师作感性的分析,而不太愿意进行全面深入的理论思考,借口高考不回避热点问题,机械地、孤立地处理热点问题,搞“片面化”。这对于思想政治课这种需要进行抽象理论思维的学科来讲无疑是致命的。比如:2008年高考文综四川卷(非延考区)38题,第一问要求根据所学经济常识,分析“限塑令”对生产塑料袋的企业和消费者将会带来的影响,以及企业和消费者可以采取的应对措施。第二问要求分析上述材料,指出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各自发挥的作用。第三问要求运用矛盾主次方面的知识分析发布“限塑令”的哲学依据。相当一部分考生不是只答理论,没有分析;就是只见分析,不见理论,因此得分不高。所以,在高三政治第一轮复习中,既要从微观上把握每个知识点,又要从宏观上把握教材与时事政治相关的内在联系,真正做到“以点带面,点面结合”,以提高复习效率。

4、防止课内与课外的错位。2008年高考文科综合试卷的一个突出特点是非常重视情境的设计,几乎每个题目都是借助特殊的情境来命题的,这时有的学生提出了“课内无用论”的观点,这是高三政治复习中的一个严重错误。其实高考题目越重视情境设计,注重学生基本素质的考查,就越需要学生有较强的知识迁移能力和知识的重组能力,而这种能力培养的有效途径就是要守好课内主阵地,从老师的讲授与启发引导中,寻找知识的内在联系,形成牢固的知识板块。所以,在高三政治第一轮复习中,我们必须扎扎实实的向课堂40分钟要效率,同时,我们还要将知识延伸到课外,通过指导学生有选择地看新闻,建议学生订阅部分报刊杂志,比如《中学生时事政治报》、《中学生政史地》、《中学生考试报》等,用好这些参考资料,对拓宽学生的时事视野,做好诸如2008年高考文综四川卷(非延考区)39题的第五问要求联系材料五,运用国际社会的有关知识,说明为什么可持续发展观能够被不同国家所认同,以及第六问要求联系材料五、六,运用所学的哲学知识,说明应该如何理解和处理人类与自然界之间的关系的问题有所帮助,从而真正做到“得法于课内,得益于课外,课内带课外,课外促课内”,使课内外关系相得益彰。

总之,高三政治第一轮复习的方法很多,“一培养,二落实,三提高,四防止”是我在高三政治第一轮复习中的一点探索与尝试。在后面的教学工作中,我将继续努力,不断探索和总结,把高三政治复习工作做得更好。

下载中考政治第一轮复习法律(十二)(五篇材料)word格式文档
下载中考政治第一轮复习法律(十二)(五篇材料).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2012中考第一轮复习·成语(四)

    2012中考第一轮复习·成语(四)(本试卷总分60分,测试时间:45分钟)姓名班级学号得分(2010·中考改题)1.下列语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3分)A. 上清寺是最具传奇色彩的地方,周公馆......

    人教版中考语文第一轮分册复习

    语文七年级复习总纲 复习目标:语文基础积累;掌握文言字词及能准确的翻译重点文言语句。 背诵并准确默写课内和课后的古诗;掌握古诗赏析的技巧和方法。 复习重难点:文言知识梳理......

    中考化学第一轮复习专辑参考答案

    中考化学第一轮复习专辑参考答案 绪言实验基本操作 一、选择題 1.D 2.D.3.A.4.D 5.D 6.B .7.C 8.A 9.C 10.A 11.C12.B 13.D 14.D 15.C二、填空题 16.最少量,1-2,盖满试管底......

    2018年中考化学复习试题(第一轮)

    2018年中考化学复习试题(第一轮) 中考是九年义务教育的终端显示与成果展示,中考是一次选拔性考试,其竞争较为激烈。为了更有效地帮助学生梳理学过的知识,提高复习质量和效率,在中......

    中考物理第一轮复习电功率学案

    电功率 【复习目标】 (1)理解电功率概念,理解电功率和电压、电流之间的关系,并能进行简单的计算; (2)能区分用电器的额定功率和实际功率 3、知道并理解测定小灯泡电功率的方法 【......

    浅谈中考政治复习

    浅谈中考政治复习【摘要】中考试题题量大、题目新、材料广、答案活,灵活运用能力要求较高,重视考查学生的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及对学生思想觉悟的考查„„中考要获得政治科目......

    中考复习试卷政治A

    中考模拟试题政治 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20分) 1.马年除夕,在网络红人大萌子“30年父女合影”的张张温情照片衬托下,王铮亮钢琴弹唱歌曲《时间都去哪儿了》,真挚的演绎与平实的......

    高三政治第一轮复习文化模块基础训练

    第一课 文化与生活基础训练 一、单项选择题 2009年11月29日至30日,全国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经验交流会在长沙召开。 李长春出席会议并强调,要以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