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石门柑橘产销形势分析(修改稿)
石门柑橘产销形势分析
石门县委农村工作部
今年全国柑橘总体减产,呈现量少价扬的趋势。目前,石门柑橘销售平稳,预计柑橘销售额将超4亿元,有望创历史新高。
一、柑橘生产情况分析
根据测产调查,今年石门柑橘挂果面积33.5万亩,预计柑橘总产28.35万吨,比上年减产19.7%。其中:早熟蜜橘产量16.17万吨,减产20.46%;中迟熟蜜橘产量4.58万吨,减产10.4%;椪柑产量0.88万吨,减产27.3%;脐橙产量5.58万吨,减产25.1%;冰糖橙及其它产量1.14万吨,减产4.2%。
全国柑橘主产区产量有增有减,总体上略有减产,其中:对石门柑橘销售影响较大的湖北宜昌等地,今年柑橘减产15%左右;广西北部温州蜜柑产区,增产10%左右;江西脐橙增产10%左右,温州蜜柑减产10%左右;云南特早熟蜜橘增产20%左右;福建椪柑与温州蜜柑产量增产50%;浙江温州蜜柑增产20%。
二、柑橘销售形势分析
全县早熟蜜橘累计销售13530吨,占早熟蜜橘预计产量16万吨的8.8%,每市斤0.77元(上年同期销售8160吨,每市斤0.54元)。调运汽车车次为500多台次,打蜡加工4830吨,出口1090吨,出口的主要国家有加拿大、俄罗斯等。
今年,石门县大力扶植“柑橘龙头企业+专业合作社+基地+农户”的产销新模式,全县10家龙头企业、30多家柑橘专业合作社与北京、长沙、南京、南宁、西安、沈阳、长春等大中城市的超市及批发市场建立了“对接”关系,签订“农超对接”合同300多份,柑橘购销总量达10多万吨,售前合同定货额就已达8000多万元。三、一些不确定因素
虽然今年柑橘总产减少,但也存在以下几个不确定因素:一是虽总产减产,但主要定价区如桂北早熟蜜橘、浙江和福建椪柑、赣南脐橙区均为增产区;二是农资、劳力、燃油、运输成本均有较大幅度上升,橘农对收购价格期望值较高,而市场销售价格难以跟随提高,有可能对柑橘销售带来不利影响;三是西北乡部分区域交通不够通畅,会给柑橘销售造成一定困难。
第二篇:2012年柑橘产销状况分析
2012年怀化市柑橘产业发展状况及柑橘产销形式分析怀化市是柑橘主产地之一,栽培历史悠久。新中国成立以后特别是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柑橘生产迅速发展,一直是山地开发的重要组成部分和农村经济的支柱产业。现将2012年怀化市柑橘产业发展状况及柑橘产销形式如下:
一、柑橘生产面积及产量现状
我市2012年柑橘生产面积约为120万亩,较2011年增长了3.1%,预计总产量约为125万吨,与2011年相比较产量增加了3.5%。
从全国来看今年柑橘产量总体上出现回复性减产,相比去年,今年是小年,预计全国柑橘产量同比减产15%左右。
二、柑橘销售市场现状
1、柑橘生产发展状况
柑橘是怀化传统的栽培水果之一,怀化农户的房前屋后,历来有栽植柑橘的习惯,自上世纪六十年代起,开始集中连片,成规模地开发平缓丘坡建设柑橘生产基地。品种主要是冰糖橙、脐橙、椪柑、血橙等地方品种。20世纪六十年代以前,农户只在房前屋后零星栽种柑橘,自食为主,少量馈赠亲友和集市销售,商品效率低。尔后,随着柑橘生产基地的开发建设和产量的迅速增加,大量柑橘产品进入市场流通领域而倍受消费者欢迎,1995年以前,除满足怀化市民的消费需求外,还大量运销东北三省、内蒙古和俄罗斯、东欧等地。如1995年仅怀化市柑橘专业合作社一家就外销柑橘3500吨,其中销往东北三省2000吨,销给俄罗斯1500吨。1997年全国柑橘大增产,出现品种结构性的产品过剩,柑橘由卖方市场转变为买方市场,导致大量中热温州蜜橘积压腐烂。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跌入低谷、走进困境。1999年柑橘持续大增产,再次出现“卖橘难”,不少温州蜜橘因无销路而烂在树上,橘农损失惨重。仍以怀化市柑橘专业合作社为例:2000年外销柑橘仅600吨,仅为1995年外销量的13.3%。其中销往东北三省300吨,俄罗斯300吨。在2002至2006年的5年中销往东北、上海等
外销、市、区的柑橘共计2900吨,平均每年只有580吨,而销往俄罗斯等国外时常的柑橘产品为零,根本无法打入国际市场。
2、价格情况
怀化市柑橘主要品种卫蜜橘、椪柑、脐橙、冰糖橙、血橙,目前已采摘的主要是蜜橘,价格较低,在0.3-0.4元/斤。预计冰糖橙约为1.2-1.4元/斤,脐橙价格约为0.6-0.7元/斤,椪柑价格在0.45元/斤左右,血橙价格较为受欢迎,价格在2元/斤左右,在经过精心包装加工后,价格大约为3元/斤。截至目前为止蜜橘销售量大约过半。
3、柑橘卖难原因分析
造成部分水果“农民难买,市民难买”和水果滞销的主要原因有:
(一)市场客观方面
(1)产销衔接不畅。产销信息渠道不通畅,买家不能及时知道生产的数量,质量的信息,卖家不能及时与需要的买家联系;(2)物流成本过高。产地与主要销售地距离较远,运费和过路费高。(3)中间环节过多。批发费、零售费、摊位费、管理费,层层加价使得水果零售价格水涨船高。
(二)自身主观原因
(1)品种结构失调。由于我市种植柑橘历史悠久,很多果农所种植的品种任然是老品种,忽视了橙类、柚类的优良品种的合理搭配。同时由于没有建设柑橘优良品种母本园和采穗圃、各地繁殖柑橘嫁接苗时,绝大多数都是采取原有中熟品种尾张的枝条做接穗,早熟特早熟品种很少。因此,20世纪七十至八十年代扩建的柑橘商品生产基地栽植的柑橘90%以上都是温州蜜橘、橙类、柚类和其他宽皮橘类的优良品种栽植面积的80%以上,在面对日益先进科技所研发出的新品种失去了竞争优势。因增产不增收而一直放弃管理,柑橘树势衰败,橘园杂草、灌木丛生、已无产量可言。
(2)培育管理粗放,产品质量下降。一是柑橘栽植以后,多数果农连年持续施用化肥,很少施用有机肥料、果肉酸而且淡,口感不佳。二是蚧壳虫、锈壁虱、红蜘蛛等虫害严重,没有及时防治,影响果品外观质量。果品因内质与外观欠佳而不受消费者欢迎、失去市场竞争能力和降低商品价值。使果品在买方市场的竞争中被淘汰出局。
(3)受天气影响。今年雨水较多,使得柑橘外地商客来本地收购的人员大大减少,从而影响了我是柑橘的销售。
(4)农户分散经营,难以形成品牌。怀化市的绝大部分柑橘生产基地是在家庭联产承包经营的模式下,按照“个体开发为主,谁开发,谁收益”的原则建立起来的,也有统一规划设计,统一品种布局,统一开发种植的,但统一栽植以后,又将其分解到户农承包经营。这种分户开发经营管理模式,在当时对推动柑橘生产发展曾起到了积极作用,但是随着市场经济的深入发展,这种各自为战的小农经济式的种植方式的弊端自盖凸现,主要是技术推广难,管理规范难,形成品牌难,占领市场难。其结果是科技含量低,生产效率低,竞争能力低,经济效益低。
(5)产后处理滞后。农户分散种植,缺乏产后处理设备和技术,柑橘统摘统放、统货混装、不往处理直接投放市场,在供不应求的卖方市场,自然不愁销路,而在供大于求的买方市场,这种混装果品将失去竞争能力而被挤出市场,因此在市场调查,产品分级包装,储藏保鲜,高标注册,广告促销等严重滞后的状况下,即使是好的产品也难找到好买主,卖个好价钱。
三、发挥优势,开拓市场
(一)有利条件
1、区位优势明显,怀化区是怀化市的政治、经济、文化、信息和物流中心,是湖南的“西大门”和湘、鄂、渝、黔、桂五省(市、区)边陲地区的商贸中
心与物资集散地,又是我国经济发展“东向西移”的“桥头堡”和重庆市的出海通道,地理位置十分优越,对拓展柑橘销售市场极为有利。
2、自然资源丰富,怀化区属中亚热带季风湿气候,近20年来,年均气温都在17度以上,极端高温38.5度,极端低温—5.4度,年降雨量
1100~1700MM,年日照时数1486小时,无霜期307天。境内土壤为紫色砂岩、板页岩、石灰岩、砂岩和河流冲积物等母质天岩发育形成,土层深厚流松、多呈微耐性反映,为发展优质和柑橘生产提供了运道的气候和主地条件。
3、交通通信发达。湘黔、枝柳、渝怀3条铁路G320、G209两条国道和上端高建公路均在境内交汇,西去40公里的芷江机场已复修通航,形成了四通八达的立体交通扭曲,为柑橘鲜果及时运往全国大中城市占领销售市场减少积压损失促进了极为便利的运输条件。同时国家8纵8横首干光缆呼此线和福航贵成线呈“十字型”在城内交汇,通讯设备日臻完善,商品信息传递快捷,可为怀化柑橘及时抢占国内外市场及时提供准确的信息服务。
4、市场辐射广阔,怀化市是火车拖来的新城市,也是邻近五省(市、区)边陲地区的中心城市和物院中心,市场容量大、流通快。城市迅速扩建,人口不断聚增。怀化柑橘消费市场的潜力和空间较大,同时农产品市场体系建设健全、已有多个个果菜专业批发市场,并在全国大中城中建立了水果销售网络,利用现代通讯手段和高速交通工具,将优质柑橘鲜果及时运往全国大中城市和打入国际市场。
(二)开拓对策
1、按照市场需求,调整品种结构,恢复发展柑橘生产必须坚持市场导向原则,积极研究市场,解决好市场需求对柑橘生产发展的制约。
2、搞好橘园流转,扩大规模经营,现行以户为户为主的生产经营管理体制,很难实行专业化,标准化、无害化生产加工和规范化管理,尤其是季节性强的技
术措施难以及时到位,技改工作难度大,因此在强化所有权,稳定承包权的前提下,本着农民自愿的原则,鼓励农民将橘园向柑橘专业户集中,推动在城市务工经商的农民自愿主动转让现有橘园和宜果的土地承包权,使橘园相对集中有利于实行区域化布局,基地化建设,专业化生产、规模化经营和规范化管理。有利于实行统一技术改造和标准化无害化生产,提高果品档次和品牌效益。从而实现生产经营规模化,果品质量标准化,产品销售品牌化的目的。
3、推广科学技术、降低生产成本,期望在市场上买到“价廉物美”的商品,是消费者的一般心理。对消费量弹性很大的柑橘产品尤为突出,价廉多吃,价昂少吃是一般规律,因其毕竟不同于粮食和食盐非吃不可。在同等质量的条件下,价廉就成为争取消费者,抢占销售市场的决定因素。
4、加强宣传,形成品牌效应。在怀化形成几个口碑好,质量好的品牌,在市场进行大力宣,成为消费者心目中值得信任的品牌。
第三篇:关于石门柑橘调研的心得体会
关于石门柑橘调研的心得体会
七月的骄阳炼化了咸淡的汗水,燃烧了我们火热的激情。7月8日,在宗老师和石门负责人的带领和指导下,我们安全到达了调研地--石门县夹山镇,并且入住了当地相对较好的旅馆,大家都期待着、思绪着第二天的调研活动。9号--13号这几天,在当地柑橘办、整改办相关负责人的安排和配合下,我们精诚团结、严谨、细致,较好的完成了这次调研任务。
我们此次共调研了夹山镇的5个村,采集了8个不同地带的土壤和叶片。在调研中我们了解了当地柑橘种植的一些情况,同时也发现了一些问题,我把这些情况和问题归纳、总结成以了下几点:
1、现在,夹山镇的柑橘品种主要是宫川温州蜜桔,以前种植面积较大的椪柑、甜橙基本上都被蜜桔取代了。我们从橘民口中了解到,蜜桔相对于椪柑、甜橙来说更易于管理和销售,并且利润相对较高一点。当地的柑橘种植区域分散度大,没有实行规模化种植,缺少统一的管理。
2、夹山镇的柑橘栽培方式主要是深草栽培,当然,也有少许的作物套种。水田改旱地后种植柑橘的比列相对较高,且长势较好,坐果率较高。但是,在实地调查中我们发现有些村组柑橘树的行距较密,相邻植株间枝条、叶片交叉明显,既不利于桔园的管理也不利于果实的采摘和运输,同时,由于长时间的缺少光照和通风,也会产生一些灰叶、霉叶和黄化叶。大部分村组灌溉水源缺乏,灌溉条件较差、方式落后,主要以浇灌为主。
3、夹山镇的柑橘销售方式以经销商上门收购为主,有些村组加入了合作社,由合作社统一上门管理和销售。由于柑橘的分级采摘和销售,导致收购价格也高低不等,高级别的有时可以卖到1元/斤,而差的有时只能卖到0.2元/斤。据我们的调查和一些橘农的反映,柑橘的销售和价格问题是他们在柑橘种植中面临的最大的问题。到底怎样才能解决这个问题呢?我想还是得从两方面考虑。(1)、提高柑橘的品质、品相,打造柑橘品牌,在柑橘市场中形成自己独特的竞争优势,打造柑橘产业链,缩短柑橘销售链。(2)、政府应加大对“三农”的直接服务和扶持力度,用技术发展农业,用人才支撑农村,用政策优惠农民。
4、通过调查和观察,我们发现夹山镇的劳动力人群主要集中在50--70岁之间,青壮年的“四海为家”导致当地劳动力缺乏,从而使得当地工费相对较高。如果把这个问题想得更深、更广阔一点,农村劳动力的缺乏和断层将会是阻碍我国农业现代化发展,实现全面小康的重要因素,同时农村劳动力的缺乏也折射出了一些时代问题、社会问题和现实问题。
此次的调研活动是我们学校国家新农村发展研究院成立以来第一次以不同形式和理念进行“三下乡”活动的尝试和革新,庆幸,我们成为了这次革新的探路者和领航者。此次调研经历,让我重新认识了“三下乡”,认识了“三农”,认识了自己,让我在实践中对自己有了全新的、科学的定位,对自己的不足也有了清醒的认知。我是学土肥的,作为一名土肥人,服务“三农”是我的义务和使命。象牙塔里,我们获得的知识过于理论,只有深入基层,实践于农村,才能在学好本专业的同时,服务“三农”,浇灌“三农”,把所学的知识装进农民的口袋里。
六天,短暂却很充实,我们用汗水浇灌了“三农”,用欢笑收获了友谊,用浓妆点缀了人生。我们相遇、相知、相处,点点滴滴,零零碎碎,不禁意间,将随时间风干,珍藏在记忆深处,流水尘沙,也许很多东西我们会遗忘,有些却将随着时间而永远沉淀。
第四篇:中国茶业产销形势分析(2011年)
中国茶业产销形势分析(2011年)
---中国茶叶流通协会常务副会长王庆
2011年,全球三大茶叶生产国茶叶出口情况:肯尼亚42.13万吨,同比下降4.68%;中国32.26万吨,同比上升6.6%。斯里兰卡30.13万吨,同比上升0.89%。
在良好效益驱动下,茶农的茶叶生产积极性进一步提高,茶叶的种植面积继续扩大,尤其是中西部主要产茶省份,政府对茶农种植茶叶扶持力度加大,2011年全国茶园面积都是在增长,其中茶园面积增幅最大是贵州省。
2011年,茶园面积前四位分别是:云南560万亩、贵州401万亩、湖北343万亩、四川330万亩。
2011年茶园种植面积增长量最大的4个省份分别是:贵州增加150.2万亩、河南增加82.2万亩,湖北增加21.1万亩和湖南增加14.5万亩。增加量较大均在中西部地区。
2011年,我国春茶虽然受到极端干旱、冻害气候的影响,全国各主要产区春茶出现不同程度的减产,但是各地通过加强夏秋茶的管理,加上新茶园大量投产和茶叶结构调整,2011年全年茶叶产量继续保持增长的态势。2011年,我国茶叶总产量为162万吨,比上年147.5万吨增产了14.5万吨,增长了9.9%。
2011年个各茶类所占比重:绿茶仍是第一大茶类,占70%,乌龙茶占12%,红茶占7%,黑茶占3%,白茶占1%,其它茶占7%。
2011年最大的4个产茶省份分别是:福建25万吨云南21.6万吨,四川17.5万吨,湖北17万吨。
2011年茶叶产量增长绝对值最多的4个省份分别是:河南增1.97万吨、湖南增1.23万吨、云南增0.87吨、湖北增0.43万吨。因此,2011年的黑茶热销和红茶强劲发展,带动这两个品类的大量增产。
2011年,全国各省份茶叶产量增长,分析产量增加的主要原因:
1、新增茶园开采是2011年茶叶产量增加最主要原因。云南、贵州、广西等西南茶区在春茶生产期间遇到严重干旱气候,但是,全年茶叶产量继续保持较大幅度增长。
2、茶园管理水平提高,促进茶叶产量增加。在良好的经济效益带动下,茶农生产积极性提高,加大对茶园投入。
3、茶类结构调整,为茶叶产量增加拓展空间。国内乌龙茶、黑茶、红茶消费增长,带动了福建、湖南、安徽等省份茶叶产量的增加。2011年绿茶主要生产省份在春茶开采时期受低温的影响,采摘时间向后推迟,品质与以往同期略有下降,但后期由于气温回暖,天气
良好,非常有利于春茶生产,加之大量新开垦茶园进入采摘期,整个春茶的产量有所增长,根据中国茶叶流通协会统计,春茶产量为65万吨,比2010年增加了8.3%。
2011年,国家统计局公布的红茶产量是11.4万吨,比上年8.8万吨,上升29.55%。2011年,红茶继续是我国茶叶产业的热点,在福建的金骏眉、坦洋工夫等红茶带动下,全国红茶出现快速发展,而且信阳红、遵义红等新创制红茶在市场快速发展。
乌龙茶一直是这几年国内茶叶消费的热点,铁观音市场进一步成熟,武夷岩茶、广东乌龙茶继续快速发展。2011年,乌龙茶生产产量为19.23万吨,比上年增长7%。
福建安溪是我国乌龙茶最大产区,2011年,安溪的乌龙茶产量占全国乌龙茶产量的35%。2011年安溪茶叶产量为6.5万吨,比2010年增长8.3%,仍处于高速发展通道。
黑茶作为少数民族地区的生活必需品,主要供应边疆少数民族地区。2011年,黑茶主要产地湖南,在政府和企业的大力推动下,黑茶市场进一步扩大,广东、湖南、北京、山东等市场也有较大需求。由于统计口径不一致,黑茶统计数据偏低,黑茶供应少数民族地区常年稳定在7万吨左右,国家统计局公布的黑茶产量只有4.14万吨。根据供应少数民族地区紧压茶正常消费,以及国内其它地区黑茶消费增加,估计黑茶产量在8.5万吨。
2011年其他茶,国家统计局还未公布,参照2010年国家统计局公布的其它茶数据为12.66万吨,2011年预计继续保持增长的态势。
自2007年,价格泡沫破裂后,普洱茶产业经过为期两年的探底与整理,在部分生产企业和渠道商家不懈推广的努力下,尤其是通过品饮的推广与正确的消费引导,普洱茶市场培育成效显现,普洱茶生产开始稳步回升,2011年普洱产量为8万吨。
2011年,我国茉莉花茶产量在8.5万吨,与前两年基本持平。2011年,在茉莉花茶产量保持稳定的情况下,茉莉花茶的结构开始发生转变,花茶的企业开始向高档优质花茶转变,高端花茶品牌产品的出现,不仅提升了花茶在市场整体形象,而且提高花茶产业经济效益,提振市场信心。
在出口基本稳定的情况下,2011年我国的茶叶内销仍是拉动中国茶业发展的主要因素。国内茶叶市场热点不断,名优绿茶继续受到市场欢迎,红茶和武夷岩茶延续2009和2010年的态势,继续引领市场发展;铁观音积极转变发展方式,倡导精品化生产,传统口味重新受到市场青睐;在各政府和厂家推动下,黑茶的保健功效逐渐获得市场认知,市场销售也快速增长;普洱茶的生产和销售得到进一步恢复,呈现出理性发展的良好局面;绿茶和白茶也继续保持了平稳较快发展。
2011年,我国茶叶出口为32.26万吨,用于深加工茶叶大约在7万吨,其余茶叶在国内市场销售,因此,预计内销量在122万吨,比上年增加12万吨,增长10%。
2011年内销市场上,绿茶销售66万吨,占市场总销售量的56%,其次是乌龙茶销售16.5万吨,占市场总销售量的15%,第三位是茉莉花茶8.5万吨,占总销售额的7%。
绿茶作为我国主要茶类,各地把名优绿茶作为市场推广重点对象,促进绿茶消费比重上升,绿茶销售比重由2005年的48%,上升到2011年的56%;乌龙茶也是这几年市场消费热点,继安溪之后,武夷岩茶、凤凰单枞等在市场上受到欢迎,比重由2005年的12%,上升到2011年的15%;
红茶在福建红茶带动下,也得到快速发展,红茶销售比重由2005年的2%,上升到2011年的6.5%;普洱茶经历2007年波动后,2011年还在市场恢复阶段,比重也由2005年的8%。下降到2011年的4%;花茶、紧压茶市场相对比较稳定,但是在绿茶、乌龙茶、红茶快速发展的情况下,花茶、紧压茶市场分额出现下降,花茶从2005年的15%下降到2011年的7%,紧压茶从2005年的12%,下降到6%。
2005年与2011年我国茶叶消费结构变化
2011年我国茶叶出口总量达到32.26万吨,同比增长6.6%,出口额9.65亿美元,同比增长23.1%,平均单价为2,692.8美元/吨,出口量和出口额双双再创历史新高。
据农业部门估计,2011年我国茶叶农业产值达728.9亿元,比上年增长37.5%,平均单价为45元/公斤,比上年的35.9元/公斤,上涨25.3%。茶叶平均单价大幅上涨主要来自新增产量部分,在出口和国内大宗茶消费价格基本稳定的情况下,新增产量大多为名优茶,质量和价格都有很大幅度提高。
安溪中国茶都系乌龙茶铁观音原产地市场,2011年在春季霜冻,夏季持续高温严重影响下,两季茶叶产量略有减产和面临市场多变的形势,市场交易仍保持旺盛的走势。交易量同比上升8.3%,交易额上升10%,平均单价增幅6%,全年交易量近18000吨;交易额达19亿元,市场平稳健康发展来自管理服务和功能完善,市场品位不断提升。
2011年新昌茶叶生产除了局部地区有霜冻外,总体是顺利的,名茶产量和产值,分别比2010年增长4.44%和16.5%。茶叶生产的增产增收,为茶市繁荣交易提供了扎实的物质基础,市场统计,2011交易总量突破万吨,达到11112.99吨,比上一年9969.485吨增加了1143.505吨,增长了11.47%。其中:春茶交易量4312.33吨,同比增长6.1%;夏秋茶交易量6800.66吨,同比增长15.1%。
第五篇:石门柑橘品牌建设策略宣言
石门柑橘品牌建设策略宣言
尊敬的,各位媒体朋友、各位商界精英:
石门是一方神奇的土地,山清水秀,气候温润,雨水充沛,具有独特的地理位置和优越的生态环境,处于国家农业部确定的2008-2015年鄂西湘西柑橘优势产业带内,成就了北纬30难得的早熟蜜橘适宜区。40年多年前,石门县委、县政府定下了开发荒山、发展柑橘生产的决心,并以自己金色的橘子叩开了世界的大门。从此后,历届县委、县政府,带领石门人民,一代传一代、一代接一代,咬定青山不放松,推动了一轮又一轮的柑橘发展热潮;今天,石门柑橘已经成为县域农村经济第一大支柱产业,石门的山山水水已经成为柑橘的海洋,形成了4条百里柑橘走廊,10大柑橘基地,柑橘产业成为30万人从业的绿色产业,全县柑橘面积达到44万亩,年产鲜果40万吨,产值3.5亿元。享有“中国早熟蜜橘第一县”“中国柑橘之乡”“全国园艺产品(柑橘)出口示范区”“全国柑橘标准化生产示范区”等美誉。
当前,世界经济形势已经发生巨大而深刻的变化,柑橘产业也面临新的挑战,产品供需矛盾凸显,食品安全关注度提高,绿色壁垒的加强,让我县柑橘产业站在了一个新的路口。是踏上新的阶梯还是徘徊不前,已经成为我们不可等而视之的课题。今天,我们相聚在北国春城,就是要利用国家。
农业部、吉林省人民政府、长春市人民政府举办的第七届国际农产品交易会这个平台,邀约政界官员、媒体朋友、商界精英,凝集政治智慧、问计媒体睿智、讨教市场经验,使我县柑橘产业建设实现新的腾飞。
就此机会,我向在座各位介绍一下我县柑橘品牌建设的初步设想,表明我们开展品牌建设的决心。
多年来,石门柑橘以熟期适宜、色泽鲜亮、口味纯正等特点畅销国内东北、华北、西北等三北市场以及华南、东南沿海市场,远销出口到俄罗斯、独联体、加拿大、欧盟、东南亚等二十多个国家和地区。然而,我们的柑橘产业也存在一个不争的现实问题,那就是:石门柑橘长期有实无名、有名无牌,虽品质上佳而无以扬名于市。如果说,过去,我们可以为“中国早熟蜜橘第一县”的规模而骄傲,可以为几届柑橘节的成功举办而陶醉,可以为每年柑橘鲜果的畅销而欣喜。那么,现在,实施品牌带动战略,就已经成为我们的不二选择。2009年,县委、县政府审时度势,综合分析世界金融危机对国际国内经济发展的影响,谋划柑橘产业发展的思路,做出了大力实施品牌战略,发展柑橘产业的重大决策。我们将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资源,动员一切可以动员的力量,以“石门柑橘”获得国家地理证明商标注册为契机,全面整合县域优质资源,着力打造“石门柑橘”品牌。我们将实行“石门柑橘”地理证明商标、800声讯防伪型“石门柑
橘身份卡”,“石门柑橘”统一包装的三位一体式的品牌管理模式,实行统一包装、统一产品质量标准、统一市场管理,统一宣传造势。同时,强化柑橘产品质量管理、安全管理、市场管理。我们的目标是:一年创品牌,二年有影响,三年叫响,五年知名。
为叫响石门柑橘品牌,在此,我代表石门县委、石门县人民政府,向社会各界郑重承诺:
1、县委、县政府将高度重视“石门柑橘”品牌建设工作,始终把品牌建设作为县域柑橘产业建设第一要务来抓,确保资源集中整合、资金重点倾斜、人才集中调配,致力于把“石门柑橘”品牌建设成为全国知名品牌,使“石门柑橘”品牌成为中国柑橘的形象代表。
2、县委、县政府将视产品质量为品牌的基础,视食品安全为品牌的生命,推行产品质量安全政府负责制,建立健全质量安全管理制度,推动柑橘绿色食品标准化生产,积极支持GAP、HACCP、绿色食品和有机食品认证,成为保障“石门柑橘”质量安全坚强的后盾。
3、县委、县政府将加大品牌宣传力度,全方位开动电视、网络、报刊等宣传机器,争取中央、省、市和地方媒体的支持,为品牌宣传造势,扩大品牌知名度。
4、县委、县政府将保障“石门柑橘”品牌市场开发者的权益,对长期支持石门柑橘产业发展、宣传石门柑橘品牌的果
品经销商将在政治上给予荣誉,经济上给予鼓励,市场资源上给予保障。对关心和支持“石门柑橘”品牌建设的各界朋友给予精神和物质的感谢。
我们的目标已经锁定,我们的方向已经明确,我们航船已经启程。我们有理由相信,本次活动,将成为“石门柑橘”品牌建设辉煌的起点,将为石门柑橘产业建设带来无限的活力,美丽的长春将是石门柑橘产业的吉祥宝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