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道德建设论文高校道德建设论文

时间:2019-05-14 09:42:50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学术道德建设论文高校道德建设论文》,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学术道德建设论文高校道德建设论文》。

第一篇:学术道德建设论文高校道德建设论文

学术道德建设论文高校道德建设论文

高校学术道德建设要素分析

摘 要:高校学术道德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教师、学生和学校等三个要素的状态和作用在这项系统工程中有着重要的意义。教师承担教学和研究的双重责任,应该做到发现和传播真理、正确处理二者的关系,并承担维护学校声誉的责任。学生尤其是研究生的素质有待提高,应该正视研究生培养和教育方面存在的现实问题,改进学校的学术道德教育工作。在学校的制度体系中,对教师和学生作用最突出的是学术制度,应该完善学术评价和奖励制度,提升学术权力的地位。

关键词:学术道德建设;教师;学生;学校

美籍奥地利生物学家贝塔朗菲创立的系统论认为,任何事物都是由相互联系和相互作用的若干要素组成的、具有一定结构形式和特定功能的系统,每个要素都处于系统的一定位置上发挥作用并在一定程度上决定着系统的性质。根据系统论的观点,系统是客观事物存在的普遍形式,一所高等学校就是一个系统,所有高等学校就是一个系统的集合、一个更大的系统。在高校系统中,教师、学生和学校是相互联系和相互作用的三个基本要素,高校学术道德建设理所当然就是一项系统工程,教师、学生和学校等要素的状态和作用在高校学术道德建设这项系统工程中有着重要的意义。

一、教师的责任

教育大计,教师为本。胡锦涛总书记在2010年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上强调:“教育事业发展的关键在教师。”《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

法》明确规定:“教师是履行教育教学职责的专业人员,承担教书育人,培养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提高民族素质的使命。”对于高校教师来说,他们直接担负着培养高级专门人才、发展科学技术文化、促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历史重任。

美国著名社会学家爱德华希尔斯(edward shils)曾指出:“所有的大学教师都要恪守教学、研究和服务上的基本责任。所有这些活动都是大学在现代社会和现代文化中发挥其不可替代的作用的必要条件,而大学教师个体都有责任尽自己最大的努力来完成这些任务„„然而,如果一名大学教师未能做好上述任何一项工作并且表现出了对它们的不尊重,那么他就违背了自己的责任。”①按照希尔斯的观点,高校教师既是教育工作者又是科学工作者,其特殊责任包含教学和研究两个方面。从实质上说,教学和研究都是为了发现和传播真理。高校教师应该牢记自己重要的、与众不同的使命,在一切教学和研究领域中维护真理,并且在实践活动中尊重真理。高校教师真正需要关心的事情是,在教学中提出的或者在研究中得出的陈述应该尽可能真实并立足于系统收集的证据和经过分析的论据,应该考虑到本专业领域的知识状况。假如一名高校教师把一种缺乏可靠证据的观点、一项尝试性的假说当做确凿的真理加以讲授,或者在他的研究报告中故意地、轻率地对其观测结果进行虚假的描述,那么他就严重地违背了自己的责任。

高校教师应该正确处理教学与研究的关系,认识到教学如果得不到研究的支持就会丧失活力。只有积极地扩充知识并且将知识运用于

教学之中,才能使教学保持活力。由此,高校教师开展研究工作应该受到高度重视。但这并不意味高校教师把自己几乎所有的时间和精力都用在研究方面。如果一名高校教师过分强调研究成果是他在事业上取得成功、获得职务晋升和赢得社会声望的依据,把从事研究当成自己的头等大事或唯一职责,那么他就会对自己的教学工作变得漠不关心,甚至有意逃避教学任务。因此,应把教学和研究放在同等重要的位置,达到教学和研究责任二者在高校教师身上的有机统一。

高校教师应该以人格魅力和学术魅力教育、感染学生,以尊重和认真的态度对待学生,竭尽全力向学生传授真实的知识以及获取和评价知识的方法,帮助学生解决学术上的疑问和困惑。“成功的教学能够让学生学到一门学科的内容、原则和方法,并且以此来改良他们的人性和把他们培养成合格的社会成员。”②在教学过程中,通过对学生富有成效的培养,高校教师以自己特有的方式履行了相应的道德责任。

高校教师还需要为自己任职的学校承担责任,应该尽职尽责地维护自己学校的形象和声誉。事实上,学校不仅是学生的母校,也是教师的母校,是教师在学术上获得支持和培养的学术家园,理应受到广大师生的热爱、尊重和忠诚。“一所大学在其他大学当中和在整个社会上赢得的好名声可以维护其成员的自豪感,并且为他们营造一种良好的学术环境。正因为如此,大学教师不应该去从事那些不光彩的、轻浮的或者违背学术道德的行为,以免让自己的大学在学术界和整个社会上蒙受耻辱。”③

没有任何一种职业能够免除基本的道德责任,“学术道德是拥有大学教职的人士所负有的责任的总和”④。学术道德是真实存在的,每一名高校教师在获取和传播知识以及运用知识的活动中都承担着一定的道德责任,对于自己的学科、学生和学校具有不可推卸的义务。长期以来,我国广大高校教师忠诚于人民的教育事业,在教书育人的工作中,胸怀对真理的虔诚和敬畏,彰显学高为师、德高为范的理念,发扬实事求是的科学精神,坚持严谨自律的治学态度,赢得了整个社会的广泛肯定和赞誉。但是,目前个别高校教师仍然存在无视职业要求、忽视教学和学生、育人意识淡薄、缺乏敬业精神以及功利思想严重、治学态度浮躁、学术行为不端等问题,这使得加强学术道德建设的必要性进一步凸显。高校教师是学校教育教学、科学研究和人才培养工作的主体,是兴校强校之根本,同时也是学术道德建设中的主体。充分发挥高校教师的主体作用,全面提高他们教书育人的责任感和自觉性,真正形成高尚的师德和教风,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二、学生的素质

从被揭露、被曝光和被查处的事件来看,近年来我国高校发生的学术不端行为呈现两极分化态势:一方面是当事人的职务、职位和学衔越来越高,个别教授、博导、校级领导乃至院士等都名列其中;另一方面是在学生(包括本科生、硕士生和博士生)中学风不正问题比较突出,不同程度地存在着违规、违纪现象。因此,必须加大学校的工作力度,激励学生刻苦学习,养成良好学风,增强诚信意识。

研究生是最具创新潜力的学生群体,是学术事业的后备队伍,是

未来科学技术文化发展的中坚力量,是传承和弘扬科学精神的关键环节,其学风、素质、道德水准应该受到格外关注。目前在研究生的学术活动中,道德失准、行为失范问题经常出现,诸如在课题研究和成果发表过程中,抄袭、剽窃、侵吞或篡改他人学术成果,伪造或篡改数据、文献及注释,在他人学术成果上署名或不当使用他人署名,一稿多投或改头换面重复发表等不良现象一再发生。一些研究生甚至错误地认为,如果一稿两投或多投没有造成两发或多发的话,也就不属于违背学术道德行为。还有一些研究生对待学术不端行为的态度耐人寻味。不久前记者的一项调查表明,“39%的博士生认为学术不端‘值得同情’,23%的人表示‘可以原谅’”⑤。

这种研究生学术道德的现状,不能不引起人们的认真反思。一般说来,研究生的弄虚作假、投机取巧等学术不端行为产生的原因是复杂的,既有外在社会环境的影响,又不乏内在主观因素的驱使。或者说,我国学术界存在的较为严重的“学术政治化”和“学术经济化”、学术共同体内部激励机制的功利化和约束机制的软弱化等异化现象以及个体的学术价值取向的偏离和学术目标追求的迷失等,直接或间接地共同造成了一些研究生学术不端行为的发生和蔓延。尽管如此,我们仍必须正视和剖析研究生培养和教育方面存在的现实问题,它与研究生学术道德素质具有更直接和更密切的关联。

从研究生教育的实践来看,一些学校无论是培养方案还是课程设置,都不同程度地存在仅重视学术能力的培养而忽视学术道德教育的倾向。有关研究生的学业评价内容和标准存在明显的局限性和片面性,往往只注重其是否修完了必要的学分、发表了规定数量的论文以及学位论文是否能够通过评审以及取得怎样的答辩成绩,而针对研究生学术道德素质的高低既没有明确的规定和要求,也没有进行相应考察的具体措施。几年前有学者针对教育的整个过程指出:“从小学到大学再到研究生,哪个环节对学生进行过科学道德教育、知识产权教育,有谁告诉过学生和科研人员在科研中应注意的道德问题是什么,又有谁向学生分析过科研作假行为,并告诉他们应当如何做一个诚实的科学家?”⑥这种情况导致许多学生甚至到了研究生阶段,仍不清楚何为引用、参考、抄袭等一般常识。事实上,长期以来所谓的“品学兼优、德才兼备”的培养目标,往往只是响亮的口号和美好的愿望。研究生培养和教育普遍重“智”轻“德”、忽视学术道德培养的后果,必然导致研究生学术道德素质的欠缺和自律、自控能力的不足,其学术不端行为的发生也就自然难以避免。因此,正如徐匡迪所说的那样,“诚信教育、做一个诚实的人的教育必须从小抓起。小平同志在1989年曾说,我们最大的失误就是教育。到目前为止,虽然教育不是最大的失误,但还是没有走到完全正确的道路上来”⑦。

高等教育的本质属性是它的学术性,这种学术性不仅体现为研究高深的学问和培养学生的研究能力,也体现为对学生进行学术道德教育这一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是智育与德育的有机统一。因此,加强研究生学术道德教育既是正确的、完整的高等教育的内在要求,同时也是提高高等教育质量的当务之急。学术道德教育应该通过有组织、有计划的方式进行,使受教育者逐渐接受正确的治学精神、治学态度和治学方法,学会对自己的学术形象负责并尊重别人的学术成果,并内化为自己的学术良心和良知,由他律转化为自律,形成自觉的道德意识和行为习惯。2009年3月19日教育部发出《关于严肃处理高等学校学术不端行为的通知》,明确要求高等学校把学术道德和学术规范纳入研究生的教育教学之中,形成学术道德和学术规范教育的长效机制,切实加强教育引导和提高道德自律水平。《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强调:“牢固确立人才培养在高校工作中的中心地位,着力培养信念执著、品德优良、知识丰富、本领过硬的高素质专门人才和拔尖创新人才。”这些措施都将对我国高校的学术道德建设产生重要的积极作用。

三、学校的制度

国运兴衰,系于教育。多年来,我国高等教育事业为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作出了巨大的贡献。但是,高等教育的现状还不能完全适应和满足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需要。当前,提高质量是高等教育的核心任务,是建设高等教育强国的基本要求,而着力加强高校学术道德建设则是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的重要保证。

高等学校对于其成员来说具有特殊的学术意义,是为学生成为专门人才和教师取得学术成就提供学术支持的源泉和开展学术活动的环境。所谓“一所大学不仅仅是一个可以被真切地感受到的物质的存在,它还是一个可以对它的所有成员起到督促作用的非人格化的集

体„„它是一个可以规范其成员的态度和活动的模式”⑧。“大学的特殊性在于,它的目的不是为了盈利,也不是为了管理,而是为了各种意义上的学术。”⑨换句话说,高校既不是经济实体也不是行政机关,而是一个学术集体,是一个需要由教师和学生共同努力来尊重和加强的模式。它有自己的价值目标、精神传承、组织形式、运行机制和行为规则,学校的制度体系成为学校正常运行和发挥其职能的制度保障。

在学校的制度体系中,对教师和学生的学术活动影响最直接、作用最突出的无疑就是学术制度。简单地说,学校的学术制度是用以处理学校中各种关系、调整其成员从事学术活动的有关规定和行为准则的总和,它发挥着规范和制约、激励和导向等功能。如果学校在对待教学与研究的政策方面存在错位,使研究受到高度重视,把研究作为教师的基本职责和职务晋升的硬性指标,而不是把教学作为教师考核的首要内容,那么,教师不潜心教学、不乐于教学,回避承担教学任务、消极对待教学工作现象的出现也就不足为奇。因此,学术制度必须符合高等教育的本质和发展规律,才能在学校的学术活动中发挥重要的作用。

在学术制度中,学术评价和奖励制度具有非同一般的作用。学术离不开评价,评价是奖励的基础,学术活动的有序开展和良性运行必须以客观、公正、学术贡献和学术承认的一致性为前提。任何评价和奖励的实施都离不开评价指标,评价指标是否科学直接制约着评价和奖励结果的合理性。一段时间以来,正是由于过分强调量化的作用、过于追求量化的评价指标,在重视论文数量、期刊影响因子、核心期刊的“指挥棒”作用下,大量“学术泡沫”得以产生,一些教师和学生一稿多投等学术不端行为屡屡出现,一些学校也沉浸在急功近利的浮躁氛围中。事实表明,选择数量重于、优于质量的评价指标严重背离了学术活动的宗旨,在一定程度上暴露了现行学术评价和奖励制度的缺陷。应该针对不同学科特点、不同研究类别、不同岗位职责,建立由业绩、品德、知识、能力等构成的多元化的学术评价和奖励制度。

目前,由于传统的行政管理模式至今仍然是学校内部管理的重要特点,行政职能泛化、行政级别分明,学校的学术品质难以得到充分显现。一方面,学术权力与行政权力严重失衡,教师在项目申报、经费获取、成果评奖等方面困难重重,学术积极性受挫。另一方面,行政权力与学术权力高度捆绑,学术权威与行政地位相辅相成,行政利益与学术利益密不可分,学术活动的管理者与学术活动的受益者合而为一。因此,学校去行政化的呼声越来越高。必须尽快制定和出台“大学章程”,明确学校办学主体、管理体制、办学任务等内容,建立协调有序、规范高效、充满活力的管理运行机制。

总之,加强高校学术道德建设,需要与时俱进地完善和创新学术制度。必须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坚持以人为本,站在教师和学生主体地位上设计和制定学校的制度体系。应进一步理顺学术权力与行政权力的关系,不断提升学术权力的地位,积极探索教授治学的有效途径,充分发挥学术委员会在学科建设、学术评价、学术发展中的作用和教师在学校学术事务管理中的作用。坚持统筹兼顾,正确处理质量

与数量的关系、内涵发展与外延发展的关系,坚定不移地走质量与数量兼顾、内涵与外延结合、质量和内涵优先的可持续发展道路,加速高等教育强国的建设步伐。

注释

①②③④⑧⑨[美]爱德华希尔斯:《教师的道与德》,徐弢、李思凡、姚丹译,北京大学出版社,2010年,第93、65、63、86、63、87页。

⑤杜晓:《学术不端持续蔓延几成潜规则》,《法制日报》2009年3月23日。

⑥王锋:《科学不端行为及其成因剖析》,《科学学研究》2002年第1期。

第二篇:职工道德建设论文

党的十八大提出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的中国梦,职工道德建设被提到了重要的认识高度。

仁爱教育与职工道德建设的内在联系

中共中央编译局秘书长、研究员杨金海说:“核心价值观可以有多个,但其中最核心的就是诚信仁爱”,中国社科院哲学研究所所长谢地坤也说:“什么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仁者爱人肯定是

一条”。可见古今有之的仁爱是核心价值观的重要内容。

仁爱,简而言之就是与人亲善,是中华文化的最高道德原则和人格理想,也是我们华夏子孙的传统美德,从古至今受人们传唱,它已成为我们的精神食粮。仁爱教育就是教育人学会关心他人,处理好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仁爱教育具有一种伟大的担当精神,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所大力提倡的。在当今全球化的新时代,仁爱思想对人类社会的进步,对我国的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对企业职工的思想道德建设仍然具有十分重要的价值。

在新的历史时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对广大职工的思想和言行提出了新的要求,仁爱思想必须与时代的道德规范相融合。因此,仁爱教育就应该是根据人的生理和心理发展特点,以传统的善美、广爱为基础,加强对职工崇孝尚礼品质的培养,促进员工形成“诚信、责任、仁爱、奉献”的衢州人共同价值观。一个人若怀有仁爱之心,便能爱己及人,乃至推人及物。由此,对企业、对组织、对社会保持一种感恩和谦让,努力为创造和谐企业、和谐社会尽心尽责。今天,发掘仁爱这一美德的历史价值,对于职工道德建设,弘扬民族文化和传统美德,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衢州最美”现象的不断涌现就是最好的例证。

在现代科技日新月异、物质文明快速发展的今天,我国社会道德状况的主流是健康、向上、向善的。大量仁爱之士、有德之人在积极构筑社会道德的美丽风景:“最美教师”、“最美护士”、“最美司机”,呈现着三衢大地的“最美”景象;志愿者行动、助人为乐与道德激情正在蓬勃生长。然而,近年来“毒奶粉”、“地沟油”、“瘦肉精”、“桥垮垮”、“楼脆脆”、“路塌塌”;更有“小悦悦”遭遇冷漠路人,老人倒地不敢扶,电信科技成欺诈“帮手”等道德缺失事件在刺激人们的良知神经。

精神层面的疾病还需要精神的处方。面对社会道德生活中腐败堕落、假冒伪劣、欺骗欺诈、见利害义等道德失范现象,儒家的仁爱、民本、和谐、诚信、中庸等传统美德不失是一种精神良药。在企业道德建设中持之以恒、一以贯之地推进仁爱教育,培养广大员工的仁爱精神,对于我们坚定道德自信,进一步推进我市“一个中心、两大战役”健康向前发展,进一步推进企业的科学发展,社会经济发展都具有重要意义。

职工良好道德的养成需要“仁爱”的滋养

我们的传统文化里有很多优秀的价值观念,如“仁、义、礼、智、信”等,它们就像精神上的空气和水分一样,时时刻刻都在滋润着我们民族儿女的心灵。从衢州“最美爷爷”、“最美司机”到“最美警察”、“最美护士”等一批最美人物身上无不折射出“仁爱”之光芒。他们或助人为乐,或见义勇为,或敬业奉献,或孝老爱亲……这种草根最美群众所表现出的大爱无疆的高尚品质,是衢州深厚的人文土壤、千年的历史积淀、良好的社会环境孕育的结果,是仁爱的传统美德为“最美”人物遗传了道德因子。同时“最美”草根道德模范也为企业职工道德建设树立了标杆。

一个好人就是一面旗帜,一个道德模范就是一座丰碑。伴随着我国进入改革发展攻坚期和社会矛盾凸显期,拜金主义、享乐主义、极端个人主义有所滋长,诚信缺失、见利忘义、道德滑坡等极端案例越来越引起人们的忧患与疑虑,面对社会价值多元化,究竟哪一种价值观应该弘扬?中华民族的道德底线将走向何方?接连涌现的衢州“最美”人物作出了令人信服的响亮回答:崇高的道德不仅在传说里、在故事里,更在广大人民的心里、在广大群众的日常实践里。在职工道德建设这一长期工程中,用“最美”人物的仁爱,铸造广大职工道德之魂,将收到事半功倍的成效。因为占祖亿等“最美”人物虽然平凡,但贴近普通群众的生活,虽然简单,但容易效仿,这就是草根道德模范的魅力所在。各级工会组织和工会干部应该不失时机地在广大职工中组织宣传、学习“最美”人物的善事善举,并形成强大的正能量“蝴蝶效应”,使我们的广大职工在仁爱这块良田沃土中养成良好的道德素养,爱岗敬业,刻苦钻研,崇尚美德,奋发进取,报效国家,奉献社会,不断掀起干事创业的热潮。

美是可以感染的。“诚信、责任、仁爱、奉献”的衢州人价值观主题实践活动,为企业职工道德建设传递着正能量,“争做最美衢州人”在广大职工中掀起了热潮。“最美司机”姜永古、“最美店长”夏肖艳、“最美护士”林小娟就是他们中的杰出代表,草根道德模范来自基层、来自群众,就是生活中的你我他,看得见、摸得

着、够得上,可信、可学、可比。所以,在职工道德建设中要坚持“主体在职工、参与靠职工、宣传为职工”的原则,开展声势浩大的群众性道德实践活动,通过“寻找身边的美”、“关爱老人儿童”、“扶贫济困献爱心”、“学最美讲奉献”等一系列活动载体,传播“诚信、责任、仁爱、奉献”的衢州人价值观,主动宣传真、大力倡导善,积极颂扬美,使广大职工在潜移默

化中引发仁爱善行共鸣、付诸仁爱善行实践,以此带动和引领一批立足岗位、创业实干的党员干部和职工群众为科学发展,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贡献自己的聪明才智与力量。

职工道德建设中仁爱的正能量发挥

“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是职工道德建设传递“仁爱”和美的主要方式。建设和谐企业,建设和谐社会都需要更多仁爱的养分,“最美爷爷”等众多生于草根的“最美”人物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都能以自己的仁爱和善良关心弱者,帮助有困难的人,他们身上散发出的人性光辉必然长久地影响着广大职工的思想和灵魂。“源于民间的‘最美’才最具生命力”,从“最美爷爷”、“最美教师”到柯城区荷花街道义工联合会的爱心义举,他们的感人事迹之所以像蒲公英一样四处传播,又像雨后春笋一样不断涌现、茁壮成长,缘于平凡人的不平凡,真正地应验了“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科学论断。职工道德建设中这种“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爱与美的传递告诉我们:宣传正能量,绝不能让广大职工站在幕后台下做观众,他们不仅是爱和美的创造者,爱和美的主体,也是爱和美的传播者。去年,“最美衢州人”首届十大人物颁奖典礼,全国劳动模范、党的十八大代表郑初一,省第二届道德模范邵宝林和义工联扶助对象、被救少年等一批来自各条战线的普通人为获奖者颁奖,与参会人员互动。党委政府这种不断营造见贤思齐、崇德向善的社会氛围为职工道德建设注入了强大的正能量,为在广大职工中涌现出更多的草根道德模范打开了涌动之门。

职工广泛参与的“诚信、责任、仁爱、奉献”的衢州人价值观大讨论和争做“最美衢州人”为主题的道德实践活动,让广大企业干部和职工由单一接受者变成主动传播者。通过文明创建、企业文化生活、和谐企业建设、主题实践等各种活动,大力弘扬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和个人品德,吸引广大职工参与各种道德实践活动,在实践中接受教育、享受文明、提升素质,同时也让他们成为爱和美的传递者。在企业职工道德建设中,各级工会组织和工会干部要深入基层、眼睛向下,善于发现广大职工中发生的感人道德新故事,挖掘职工中那些大爱德行的闪光点,宣传推崇基层涌现的凡人善举,引导广大职工在道德实践中“自我发现、自我教育、自我传播”身边的真善美,促进职工文明程度和道德水平的进一步提高。

积极运用先进典型示范引路,大力宣传和表彰“最美”人物,是职工道德建设中传播爱和美的有效途径。我市及时抓住“最美教师”这一身边的、真实的、感人的典型,通过编写通俗读物、开设专题专栏、推出文艺节目、打造网络传播平台等,积极营造“争做最美衢州人”的舆论强势,使广大职工在潜移默化中引发仁爱、善行共鸣,付诸善行实践,使职工道德建设得到了强化和深化。通过举行颁奖仪式、举办劳模先进事迹报告会、命名表彰道德模范等形式大张旗鼓地宣传企业中的善人善事善举,以凡人义举的强大动员力形成扬善抑恶的舆论强势,以“诚信、责任、仁爱、奉献”的衢州人价值观引领职工道德风尚,构筑职工“道德高地”,建设职工“精神家园”,助推着职工道德建设向纵深发展并取得了可喜的成效,涌现出了“最美司机”、“最美店长”、“最美护士”、“最美教师”等一批草根道德模范。

结合企业文化、职工文化建设,为职工道德建设不断传递爱和美的正能量。各级工会组织要根据广大职工多样化、多层次需求,组织开展职工喜闻乐见的文化活动、体育活动、技术比武、知识竞赛;组织开展企业价值观大讨论、企业道德模范评选、十佳职工评选等活动,大力褒扬善人善事善举,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道德风尚。道德的力量蕴藏于民间的凡人善举之中,每个普通员工从践行微小的道德行为做起,坚守自己的良知与道德底线,把自己日常生活和本职工作中的每一件事情做好,就是对改善社会道德风尚贡献出了一份力量。如果每个企业都能在职工道德建设上有所作为,社会良好的道德风尚的形成和塑造就有了坚实而可靠的基础。

凡人善举是一种草根“最美”,因其平凡和朴实,而让人感到可亲、可信,周围人亦会为此动心、动情。在三衢大地日渐浓厚的见贤思齐、崇德向善氛围中,越来越多的美被传诵,“正能量”链条不断向企业、农村、社区、学校延伸。

中华文化的核心价值之所以具有强大生命力,其奥妙在于它既是对人的起码要求——为人不仁,无异于禽兽,又是很高的境界——仁爱达于天下,是为圣贤。衢州一批“最美”人物不说是圣贤,也可称仁爱达人。他们“不以善小而不为”,在平凡中显伟大,在陌生中见真情,以善之璀璨光芒彰显了恶之鄙俗丑陋,引发了人们的道德共鸣。在职工道德建设进行时,各级工会组织和工会干部要身体力行,引导和鼓励广大职工向“最美”学习,从自己做起,从小事做起,从身边做起,从现在做起,在家做个好成员,在企业做个好员工,在社会做个好公民,这样整个衢州市就可以成为“好人之城”、“最美之城”。

实现“中国梦”,需要千千万万职工的共同努力。道德建设不仅是提高公民素质的基础工程,也是提升区域软实力的核心内容。在职工道德建设中要更好地弘扬“诚信、责任、仁爱、奉献”的衢州人价值观,更充分地展现我市道德之美、人文之美,实现“最美现象”在工人阶级队伍中的最大化,为实现“中国梦”汇聚强大的道德正能量

第三篇:研究生学术道德建设

目录

前言........................................................................................................................1 第1章 研究生学术道德下滑的原因及其危害...............................................2

2.1 研究生学术道德不端行为的原因分析................................................2 2.2 研究生学术道德失范的危害................................................................3

2.2.1 妨碍学术发展和引发社会道德危机.........................................3 2.2.2 不利于科技创新能力的提高.....................................................3

第2章 研究生学术道德建设的意义及遏制学术道德不端的措施...............4

3.1 研究生学术道德建设的意义................................................................4

3.1.1 研究生学术道德建设关系到民族复兴之梦.............................4 3.1.2 研究生学术道德建设是实现科技创新的需要.........................4 3.2 研究生学术道德建设的主要措施........................................................5

3.2.1 用科学精神引领高校学术研究健康发展.................................5 3.2.2 强化道德自律,营造健康向上的学术氛围.............................6 3.2.3 帮助研究生养成自觉恪守学术规范的行为习惯.....................6

结束语....................................................................................................................7

前言

十五年前,在我国本科生都是稀缺人才,如今,我国研究生教育事业正处在飞速发展阶段,研究生招生规模逐年扩大,我国现已成为世界上研究生数量最多的国家之一。不乐观的一方面也显现出来了,研究生中出现了一系列学术不端行为深感担忧和不安。其形式主要表现:轻则一稿多投、虚假署名、参考文献引用不实事求是等;重则篡改、伪造实验数据,抄袭剽窃他人成果等。其原因有内外2个方面,既有研究生个体自律的原因,也有社会多方面的综合影响,但实质反映个人的道德品质和诚信问题;这关系着我国人才培养的整体水平和未来学术研究的质量。

研究生是我国学术研究群体的重要组成部分,近年来,研究生中出现了一系列学术不端行为,对我国人才培养的整体水平和未来学术研究的质量造成负面影响。文中对研究生学术不端行为的界定、影响因素、相关对策等进行了综述,并着重强调学术不端行为根本上反映的是个人道德品质和诚信问题,要端正研究生学术风气,杜绝学术不端行为的发生,除了良好科研学术环境的构建,还有赖于研究生加强自我学术和道德修养,做到严于律己。

国内外对研究生进行的学术道德教育现状如何?成效如何?有没有需要进一步的改进?通过何种途径去改进?这些都是值得深思的问题。

这些问题构成了本论文研究的主要内容。本论文分二部分:第一章,学术道德不端的表现、原因及其危害。分析研究生学术道德不端的种种表现,并从研究生竞争压力、监督机制等方面对学术不端的原因加以讲述。第二章,研究生学术道德建设的意义遏制研究生学术道德不端的对策思路。提出了加强研究生价值观引导,采取有效措施提高研究生科研创新能力。

第1章 研究生学术道德下滑的原因及其危害

近年来,我国经济发展迅速,各种经济利益关系错综复杂。这无形中给纯洁的象牙塔带来了学术道德上的巨大挑战。导致我国学术失范、学术不端问题不断显现,这应当引起我们的重视。从各国学术不端行为的治理经验可以得知,仅仅通过学术共同体自治和学者自律并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学术道德下滑行为,还需要以法律手段来作为预防和减少其发生的有力武器。

研究生处于学术起跑线和科技金字塔的底端,学术界、科技界要想有一个明媚的未来就必须从这些“准学术人”开始,找出研究生学术不端行为的根本原因,还科学研究事业一片蓝天。

1.1 研究生学术道德不端行为的原因分析

作为“准学术人”的研究生多数没有直接进行科研工作,不同于普通的科研工作者,处于科研工作的边缘环节,对学术诚信的危害认识不够,思想活跃但尚不成熟,喜欢接触新生事物,对电脑互联网等现代技术较为依赖,需要遵守教育制度约束,同时要面对就业升学等各方面的压力等。

(一)急功近利。部分研究生情绪浮躁、耐不住寂寞、自律性差,想要趁早出名,急于捞取学术资本,为将来考博或是就业积累材料。从外界来看是受到身边不良风气的影响,从自律的角度看是研究生自身道德水准的丧失。部分研究生在考研时的动机就是为了换个身份、提高学历、换个专业或者缓解就业压力。其读研的主要目的就是想为了能够提高学历,将来能够找个更好的工作。

(二)就业压力。由于近年来研究生逐年扩招带来的就业压力,研究生找工作已经不再有很强的优势,这就迫使部分研究生不得不多发写论文、多弄出些科研成果为自己将来的就业添砖加瓦,积累素材。

(三)监督机制。高校、科研院所本身的监管力度不够,相关学术诚信规章设置缺失,对研究生的学术不端行为不够重视,疏于管理,惩治力度不够,相关的学术管理条例建设不明确、粗糙、界定模糊,使得研究生无章可循。

1.2 研究生学术道德失范的危害

高校学术腐败近年有愈演愈烈的趋势,学术腐败不仅浪费了有限的学术资源,而且败坏了学术风气,严重污染学术环境,影响学术声誉,贬损了学术的崇高形象,对教育和科学研究事业的繁荣发展造成了恶劣影响,严重阻碍了学术的健康发展以及高素质人才的培养和科技水平的提高。

1.2.1 妨碍学术发展和引发国外对我们的不信任危机

学术活动是一种极其高尚的理性和精神追求,是探索性和创造性的智力活动,也是学者发挥自身才能造福社会的崇高的精神活动,是极其严肃和神圣的事业。学术研究的目的是对人类社会和人类自身的生存与发展的理解和说明,达到对社会的本质及其发展的客观规律的提示,而今一些所谓的学者,丧失了学术道德,其学术活动目的不再是为追求真理,而已成为学者追求虚名利禄的工具。

在一些外国学者眼里,他们认为有相当一部分中国研究生是高分低能,就是因为这些学生在读研期间并没有好好珍惜研究机会,而把时间浪费在如何通过不当手段获取论文和其他科研成果。他们的看法反映了我国研究生生教育事业的部分现状。

1.2.2 不利于科技创新能力的提高

对中国这样的发展中国家,科研、学术还处于起步阶段,如果学术道德出了问题,人才公平竞争的游戏规则就会被破坏,科研人才就会大量流失,有限的科研经费被浪费,科研水平难以提高,其危害性将会是致命的,会让本来就落后的科研、学术更难以有起色。据《中国经济时报》报道:2001年初瑞士洛桑国际管理开发研究院发表的2003“国际竞争力报告"显示,中国的国民素质、科学技术和国际竞争力在世界的排名连续下滑:国民素质由1998年的第24位滑至第29位,科学技术由第13位滑至第28位,国际竞争力由第24位降至第31位。2002年,中国经济的成长竞争力在全世界的排名是第38位。到了2003年,中国的排名降到了第44位,排在波兰之前,南非和斯洛伐克之后。而在此期间,台湾的科技竞争力则从1992年的世界第19位猛升为2000年的第10位。可见强化学术道德也是维护公平竞争的游戏规则和适应国际间人才竞争的需要。

第2章 研究生学术道德建设的意义及遏制学术道德不

端的措施

研究生学术道德建设关系到学术自身的传承与创新,因此,加强研究生学术道德建设有着巨大的意义。

2.1 研究生学术道德建设的意义

学校尤其是高校是培养高素质人才的地方,高校学生是天子骄子,高校教师更是众人之楷模,所以他们的学术道德状况直接影响着整个社会的道德风气、社会公平、学风建设、人才培养等等。

2.1.1 研究生学术道德建设关系到民族复兴之梦

首先,大学生是学术道德教育的直接对象,实施学术道德教育的目的就是培养他们的学术道德品质。学术道德教育的结果,必然会提升他们的学术道德素质,大学教师是实施学术道德教育的主体,实施教育的过程也是学者自我提升的过程;也是师生之间相互作用、相互促进、共同提高的过程:大学师生学术道德素质的提高,会使大学形成厚重的学术文化氛围,提升学校的学术文化品位。

其次,一名社会主义的新型学术人才,除了应具备丰富的科学文化知识以外,更重要的是要具备高度的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以及为学术事业无私无畏的献身精神。而学术道德对提高人们对科学事业的认识,树立为学术奋斗的理想,培养热爱科学的情感,养成良好的学术品德和作风,其重要意义是不言而喻的。从这个意义上讲,学术道德是促进学术工作者自我完善的必要条件,是培养造就新型学术人才的切实途径,是实施“人才强国”战略的重要保证。

2.1.2 研究生学术道德建设是实现科技创新的需要

中国要提高科技自主创新能力,加强科学道德建设,培育良好的学术风气和健康的学术生态环境是关键。高等学校是人才培养和科技创新的重要基地,大学实施学术道德教育,既有助于提高广大教师和学生的学术道德素质,也有助于营造良好的学术氛围和学术风气,在高等学校倡导并形成崇尚诚实劳动、鼓励科技

创新、遵守学术道德、保护知识产权,给予诚实学者公正的待遇,牢固学者恪守学术道德的信心,维护学术得以健康发展的道德基础,从而保证学术赖以发展进步的创新机制,有力的保护科研人员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不让学术腐败污染学术环境,只有这样才能催生学术新苗,培育科技人才,有效利用科技资源,也才能从根本上推动我国学术进步和发展,提高我国的自主创新能力,应对激烈的国际竞争的挑战。

2.2 研究生学术道德建设的主要措施

2002年教育部颁布的《关于加强学术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就指出了加强学术道德的必要性和紧迫性,并提出了加强学术道德建设要“以国家有关法律法规为依据,针对学术工作中存在的不良现象和行为,建立和完善学术规范,形成有效的学术管理体制和工作机制,端正学术风气,营造良好的学术环境。”

2.2.1 用科学精神引领高校学术研究健康发展

科学精神是现代社会人们应该具备的重要素质,随着高科技的发展、知识经济的到来,社会要求人们具有高端的科学技术,但更要求人们具有高尚的道德品质,没有科技进步,人类将永远愚昧无知;没有科学的人格,人类将堕入科技进步带来的灾难之中。现在不少人习惯于把科学纳入实用知识的范畴,实际上,作为科学规范的实证标准、逻辑论证、求真态度,既是技术的又是道德的,它所昭示的追求真理的精神正是人性最为珍视、最为基础的方向。科学与道德之间有着一致性和融通性,科学的工具价值有利于人的生存与发展,科学的发展和物质财富的增长有利于减轻人类的贫困、痛苦和灾难,这本身就是一种道德之善,不仅如此,它还为人类道德水平和文明程度的提升开拓了广阔的空间,提供了坚实的物质基础。科学除了具有工具价值之外,作为一种观念或精神文化,还有其目的性和精神性的价值。科学就是一种精神成果,是社会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重要内容,科学研究的结果体现着科学思想、科学观念、科学精神,科学成果的客观属性能满足人类社会的多种需求,具有永恒的学术价值,在人类精神文明中具有巨大的价值和意义。

2.2.2 强化道德自律,营造健康向上的学术氛围

我们知道,名和利作为社会客观存在物,本身不具有道德判断上的意义,但是名和利一旦与人们谋取它的思想行为结合起来,名利就开始成为一个道德范畴,具有了道德的价值。名利是人的客观需要,追求名利无可厚非,但人之所以为人在于他的社会性,他在对“名”和“利”的追求中还存在着一个“当”与“不当”的问题。道德不只是肯定奉献,同时也承认获得,通过社会允许的途径而获得的东西都属于道德的肯定范畴。道德的自力原则要求学者名利的获得应与他们在学术创造中的付出相一致,在现实生活中,学者通过自身辛勤诚实的劳动和贡献得到与之相符的名利是理所当然和令人尊敬的:反之,一个学者如果在学术工作中以破坏学术规范为代价,不择手段地陷入追名逐利之苦则是不正当的可耻行为。知识分子也是人,他要有相应的物质给养才能生存,因而对于他们靠着文化知识而谋生,不应有任何异议,但是知识分子对文化知识还应有更高的追求,文化知识就其本质存在来说是为了把人引向高度的文明,这个质的规定性要求从事精神生产的入必须首先走向文明,也就是说他不能仅仅把知识当作食利的手段,还要把它当作目的本身来对待。所谓“目的本身”即承认文化知识作为真理认识的神圣性、纯洁性、不可动摇性。当对世俗利益的谋求不以损害知识为代价时,我们可以保持两者共存;当利益的谋取有辱知识的尊严时,我们首先要捍卫知识的圣洁。

2.2.3 帮助研究生养成自觉恪守学术规范的行为习惯

对学生进行基本的学术规范训练,是他们在学术研究中不违反学术道德的基础,也是建构学术规范的最低保障。这些学术规范训练应该包括如何读书,如何收集材料,如何分析材料,如何引用材料,如何提出问题,如何讨论问题,什么叫合理借鉴与引用,什么是技术不当构成抄袭剽窃等等。这些问题看似简单,但真正的学会并在自己的学术论文中运用它并不是件简单的事,不是一朝一夕能做到的。想要做学问的学生必须打实这一入门功夫,功夫不过硬就必将影响今后的学术行为。

结束语

回顾历史,在相当长的时期内,大多数人都相信科学是诚实的事业,科研工作者是天生诚实的人,甚至在20世纪60、70年代人们还普遍认为,捏造和剽窃是因为某些研究者精神异常才发生的极少数事件,与大部分科研工作者没有关系。但是随着科学从业者逐渐增多,科学工作者群体中间也出现了良莠不齐的现象,大量学术不端行为开始出现。从被贝尔实验室除名的“物理奇才”舍恩,到韩国“民族英雄”黄禹锡;从德国的科学精英赫尔曼和布拉赫,到“自主创新的造假先锋”上海交大教授陈进,各种科研不端安全提醒我们,科学的庭院里照样会长出欺世盗名的杂草。根据2005年5月9日出版的英语《自然》杂志报道,美国社会科学家实施不端科学行为的调查显示,在接受调查的几千名美国科学家中,超过三分之一的人承认在过去三年中有过不端科研行为。

作为研究生,要从严要求自己,坚决杜绝学术弄假。为此,我们要做到以下几点:

1.端正学习态度,不弄虚作

2.培养学习兴趣,提高专业知识,博取众长 3.确定学习目标,培养良好学术道德 4.坚决抵制并揭发学术不端行为

第四篇:道德建设论文

当前我国公务员职业道德法制化现状

及其建设路径分析

内容摘要:公务员职业道德水平是衡量一个社会整体道德水平的重要标尺,我国正处于社会转型的关键时期,市场经济和民主政治在各方面都取得了很大的发展,但伴随而来的是部分公务员在社会转型过程中出现的享乐主义、腐化堕落等道德滑坡问题。本文在探寻我国公务员职业道德缺失的基础上,借鉴国外某些国家公务员职业道德建设的经验,试图对我国的公务员职业道德建设有一个启示。关键词:公务员职业道德法制化

十七届四中全会确立了“德才兼备,以德为先”的用人标准;胡锦涛总书记在“七一”重要讲话中也指出:“要坚持把干部的德放在首要位置,形成以德修身、以德服众、以德领才、以德润才、德才兼备的用人导向。”可见,加强公务员职业道德建设已经摆在了党和国家重要议事议程。

公务员职业道德是指公务员在依法行使权力或履行公职的过程中应当遵守的用来调整公务员之间、公务员与行政机关之间、国家与社会之间关系的思想和行为规范的总和。简而言之,公务员职业道德是指公务员在行使公共权力、管理公共事务、提供公共服务过程中以公平和正义作为基本的价值观和善恶标准,调整各种利益关系时所必须遵循的道德原则和行为规范。①所谓公务员职业道德建设的法制化,就是以立法的形式,将公务员的道德准则和行为规范确定下来,以国家强制力保证它的有效实施。

一、我国公务员职业道德建设法制化现状

美国法学家富勒在其名著《法律的道德性》中,将道德分为“向往的道德”和“义务道德”,前者是一种道德理想,与法律的距离较远,而“义务道德”是一种道德义务,与法律的距离较近,它所谴责的行为一般说就是法律所禁止或应当禁止的行为。②我国的公务员职业道德建设实际上是以党风建设为主,但党风建设偏重于“向往的道德”,属于倡导性的、高于义务的范畴,而在“义务道德”的法制建设方面相对薄弱。主要表现在:

1、公务员职业道德建设法制化的哲学思路存在偏差。西方公务员道德建设的哲学思路,主要是基于“人性本恶”假定,即承认人有私利,任何人无论有多么高的道德水平,都会受到私人利益的诱惑。为此,西方社会特别重视通过法律来控制人的私欲;而我国深受儒家文化影响,儒家从“人性本善”出发,重视个人道德修养,认为通过道德教化,弘扬人的善端,便可达到平天下的目的。为此,在公务员职业道德建设上,我国也存在着相应的思路,多年来一直高度重视道德教育,特别是孔繁森、任长霞、牛玉儒等道德模范教育的开展,而在道德法制建设方面走得相对比较慢。

2、公务员职业道德的法律、法规被党制定的纪律性规定所代替

由于我国公务员制度不主张“政治中立”,坚持党管干部的原则,因而,我国公务员职业道德建设的最大特点就是党风党纪的建设代替法制化建设,对公务员队伍中占绝大多数的党员所进行的党纪党规的学习,只注重了作为个体的“道德”,而忽视了公务员职业道德建设所包含的“职业’’的特殊性。比如,改革开

放以后,先后制定和下发了《关于党和国家机关必须保持廉洁的通知》(1988)、《中国共产党党员领导干部廉洁从政若干准则(试行)》(1997)、《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工作条例》(2002)、《中国共产党党内监督条例(试行)》(2003)《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2003)、《中共中央纪委关于严格禁止利用职务上的便利谋取不正当利益的若干规定》(2007)、《中国共产党党员领导千部廉洁从政若干准则》(2010)等相关文件。

这些散见于党政文件中的关于公务员职业道德建设方面的党纪政纪,都不是针对公务员职业道德行为所制定的专门性法律规范,对所有的公务员不具有普适性。而且,党规党纪都是一些关于公务员的公文性的规定,没有上升为规范性文件,更没有法律的权威性和威慑力,过度运用党纪容易产生以党纪处分代替国法的消极后果。此外,这些党规党纪“涵盖的行为规范和伦理要求多是一些原则性规定,内容较模糊而零散,相互之间缺乏协调性,缺乏统一而具体、真正具有现实可操作性的行动指南、量化的具体规定和强制性的惩罚措施”③。因此,这种以党规党纪代替法律法规的行政管理实践,实质上阻碍了公务员职业道德法律建设的步伐。

3、有关公务员职业道德的立法质量不高

近年来,我国相继颁布了《国务院工作人员守则》、《关于党政机关县以上领导收入申报规定》、《国家公务员行为规范》等多项规范性文件。但从总体上来看,这些文件都是规范性文件,尚未上升到法律、法规层面,效力和执行力都会大打折扣。至今我国仅有一部比较完备的《公务员法》,但这并不是一部关于公务员职业道德建设的专门法律,只对公务员的义务、纪律作了原则性的笼统规定,不能为公务员职业道德建设提供强有力的法律保障。最后,许多相关的法律法规也不完备。虽然早在2007年我国就制定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信息公开条例》,但是具备法律效力的《政务信息公开法》、《财产申报法》等公务员职业道德建设不可或缺的法律还迟迟没有出台。

4、公务员职业道德建设缺乏有效的管理机构与监督机制

目前我国还没有公务员的专职的道德管理机构,虽然纪委、监察、审计等机构兼有道德管理的职能,如:纪检监察部门的党风室对党风廉政建设的指导和管理,包含了道德监督的内容;组织部门内部的干部监督机构和信访部门,也承担着监督党员和公务员的职责。但是这些监督部门都接受双重领导,独立性和自主性相对不足,最重要的在于他们承担着大量的其他工作,起不到专职道德管理机构的作用。

二、国外公务员职业道德法制化建设路径

(一)形成了比较完善的公务员职业道德法律体系

许多国家以法规形式确定了公务员的职业道德规范。美国早在1883年就出台了规范公职人员职业操守的《彭尔顿法》;1978年颁布《政府道德法》,1993年颁布《美国行政部门雇员道德行为准则》,美国许多州也相继制订了《政府道德法》;1990年新西兰制订了《公务员行为准则》;1992年澳大利亚制订了《国防部与工业界双方商业道德规范》;1993年加拿大制订了《公职人员利益冲突和离职后再雇佣法》;英国制订了《地方政府雇员行为规范》;1999年日本制定《国家公务员道德法》,随后又制定了更具体的《国家公务员道德规程》等等。这些法律对公职人员从政道德行为的所有主要方面都予以严格细致的规范,形成了科

学严谨、易操作、动态性强的比较全面系统的公务员道德法律体系。

(二)公务员职业道德法律内容科学规范

国外有关公务员职业道德的规定,不仅有维护国家和公民利益、保守国家秘密、忠于职守、履行职责等原则性的政治道德规定,对于具体的职业道德也具有非常明确的要求。一般包括五个方面的具体内容:(1)禁止在职公务员经商。法国规定:“禁止任何在职公务员以职业身份从事一项有利可图的私人活动”。“禁止任何公务员。不论其职位高低,亲自或通过中间人,以某种名义。在他的行政部门或公共事业部门所辖的或者是与之有关的企业中谋求会损害他本身职务独立性的利益。”(2)公务员离职后若干年内也不得从事某些限制职业。如日本规定:职员离职后两年内,不得以私营企业的地位接受或担任与其离职前五年期问担任的由人事院规则规定的国家机关有密切联系的职务。(3)对公务员配偶或子女赢利性活动的限制。法国要求,当一个公务员的配偶以职业身份从事一项有利可图的私人活动时,该公务员必须向他所属的行政部门或公共事务部门声明。(4)对公务员接受礼品的种类,性质和数量的限制。(5)公务员必须进行财产申报。

(三)建立了完善的道德监督和惩处机制

从世界发展的趋势来看,越来越多的国家设立独立的公务员道德管理机构。如美国政府道德办公室、英国公共生活准则委员会和加拿大政府道德咨询办公室,都是公务员职业道德建设专门化和职业化的典型代表。这些机构的共同之处就是专职从事公务员职业道德建设工作。同时,各国还规定严密的惩处程序,一般是由道德监督机构对公务员的道德行为进行监督,对其违背职业道德的行为进行调查,在确定事实后,将处罚建议提交该公务员的上级机关或司法机关,由它们作出处罚决定;有的则是直接由道德委员会或纪律处分委员会进行处罚。

三、我国公务员职业道德法制化建设路径

无论从国际上公职人员职业道德建设实践的历史经验和发展趋势来看,还是从国内公务员职业道德建设的现实状况和客观要求来说,公务员职业道德的法制化及其相关道德法规体系的构建与完善,都是一项亟待解决和必须实现的迫切任务。正如博登海默所言:“道德原则的约束力的增强,是通过将它们转化为法律规则而实现的”④。

(一)制定一部有中国特色的公务员职业道德法

积极借鉴国外公务员职业道德法制化成功经验的基础上,结合我国公务员职业道德现状和立法状况,对公务员的底线道德进行完整、系统、详细的规定,制定出具备中国特色的公务员职业道德法典。具体内容中,应该包含以下几个特点:

第一,条文明确具体、惩治细则分明。要严格按照公务员的职责来制定相应的义务性条款,不能制定超越公务员行使权力所能达到的职业道德水平。其次,立法内容要全面。具体而言,内容应当主要涉及公务员财产申报及公开、公务员离职后的就业、公务员职业道德法的执行、惩罚机关及措施等方面,为公务员的行政行为提供法律指南,从而有效的预防和制裁公务员道德失范问题,提高公务员的职业道德水平。

第二,监督有力、惩罚严明。在明确界定公务员职责和义务的前提下,设立专门的公务员职业道德监督机关,对公务员的职业道德行为进行专门的监督,从

而做到及时的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此外,要对各项违德行为的惩罚措施严格规定。

(二)尽快完善公务员职业道德法律体系

从世界各国公务员职业道德立法情况来看,基本上按照“先制定公务员职业道德的总法或者基本法,然后以此作为基本准则,制定各项单项法规,逐步构成公务员职业道德的法律体系”⑤的做法,从而将基本准则落实到具体细则中,提高执行效力和可操作性。根据目前我国公务员职业道德发展状况以及立法工作的进展情况,目前非常有必要制定以下几部法律:一是尽快制定《国家公务员财产申报法》,扩大申报主体和申报内容的范围,建立完善财产申报管理体制和完备的惩罚措施;二是尽快制定《政务公开法》,明确政务公开的主体和政务公开的内容、公开的程序,以弥补当前《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信息公开条例》的不足。

(三)加强公务员职业道德监督机制建设

近年来,我国发生的诸多公务员违法犯罪问题,除了与立法不完备有很大联系外,监督机制建设滞后,对公务员行为的监督力度不够也是主要原因之一。因此,我们要在借鉴外国成功的经验的基础上,结合我国国情,设立专门的公务员职业道德监督委员会,以立法的形式确定其职责和权限,加强监督机制的建设;同时发挥权力机关在公务员职业道德监督体系中的作用,把领导监督和群众监督相结合、把内部监督和外部监督相结合、把专门监督和社会监督相结合,共同构成全方位、多层次、完整的公务员职业道德监督体系。

(四)加强公务员职业道德惩罚机制建设

尽快制定详细的法律法规,对违背道德法的惩罚程序、措施等作出详细的舰定。诸如日本和新加坡还分别制定了《公务员惩戒规则》和《没收贪污所得法》,这些法律法规对违反职业道德者应承担的责任规定得都比较具体、明确且易于操作,而且具有严密的惩处程序。我们没有必要、完全模仿外国的模式,我们要根据我国的具体国情设立相应的惩罚机关。我国的惩罚机关可以是法院、检察院等司法机关,通过起诉、审判等程序对违反职业道德法的公务员进行制裁,也可以成立专门的惩罚机关来追究公务员违反职业道德的法律责任,从而促使公务员自觉的遵守职业道德法,逐步树立起完整的行政人格,提高自身的行政行为能力。

结束语

依法治国的核心是依法行政,而依法行政的关键则在于依法治官。因此公务员的职业道德素质的高低,直接关系到依法治国的正确实施,关系到干群关系的和谐稳定,更关系到政府形象的维护和发展。在目前市场经济条件下,我国部分公务员道德滑坡的情况下,将公务员道德纳入法制化建设之中,进一步提高公务员个人素质,已成为我们政府必须面对的重要课题。

参考文献:

①王文科,韩铁军:《行政伦理》,国家行政学院出版社,北京,2005年8月第1版,第145页。

②张艾娃:《二十世纪西方法哲学思潮研究》,法律出版社,1996年版,第404、405页。

③赵芸霄:《我困行政伦理法制化回顾与展望》,成都行政学院学报,2008年第2期,第43页。

④【美】博登海默:《法理学:法哲学及其方法》,华夏出版社,1987年版,第361页。

⑤李建华:《行政伦理导论》,长沙:中南人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66页。

第五篇:学术道德论文

学术道德论文

学院:信息工程学院专业:电子与通信工程学号:416114412118姓名:

根据国标GB7713-87规定,学术论文包括三个部分:

一、前置部分。包括题名、作者及单位、摘要、关键词、中图分类号、文献标识码。

1.题名 国标给题名的定义是:题名是以最恰当、最简明的词语反映论文中最重要的特定内容的逻辑组合。题名以不超过20字为宜,忌繁琐、忌使用不常见的符号和术语。必要时可设子标题。

2.作者及单位 作者及单位置于题名之下,单独成行。学术论文要署真实的姓名和单位及邮编。表示文责自负,同时也便于读者与作者联系。如果预投外文刊或国际会议,对于同一个作者来说,不同的文章,姓名和单位的翻译要力求规范统一(详见附录2)。

3.摘要 国标规定摘要是论文内容不加注释和评论的简短评述。摘要的内容应包括与论文等量的主要信息。摘要的特点是应具有独立性和自含性(即不阅读论文全文就能获得必要的信息)。摘要也要有数据、有结论,是一篇完整的短文。摘要汉语不超过300字,英文摘要不超过250个实词。

4.关键词 国标规定关键词是为了便于文献标引工作从论文中选出来的用以表示论文主题内容信息款目的单词或术语。数量3-8个,有实际意义,尽量使用汉语主题词表中的词。5.中图分类号 该号码是根据论文的内容确定的,分为22个大类。可到图书馆或本馆主页中去查询。

6.文献标识码 今年国家期刊出版格式要求在关键词的下面应标出文献标识码(即揭示文章性质的代码),具体规定如下:

A--理论与应用研究学术论文(包括综述报告);

B--实用性成果报告(科学技术)、理论学习与社会实践总结(科技);

C--业务指导与技术管理的文章(包括特约评论);

D---般性通讯、报导、专访等;

E--文件、资料、人物、书刊、知识介绍等。

注:英文的文献标识码应与中文对应。

二、主体部分。包括引言、正文、结论、致谢(可选)、参考文献。

1.引言 引言是论文不可缺少的部分。国标对引言有明确的要求:引言应简要说明研究工作的目的、范围、相关领域的前人工作和知识空白、理论基础和分析、研究设想、研究方法和实验设计、预期结果和意义。引言不能与摘要雷同。

2.正文 正文是论文的核心部分。研究工作由于涉及的学科、选题、研究方法等有很大差异,因此国标对正文的内容和编写格式未作统一规定,但是对写作态度、内容组织、文字表达等要求必须实事求是、合乎逻辑、层次分明,简练可读。

国标对文中的图、表也作了规定。图表应编排序号,每一图、表都应有简短的题名,图表应有自明性,即只看图表就能理解其意。

3.结论 结论一般包括:1)说明了什么问题、得出了什么结论;2)结论的使用范围;

3)对科学技术的贡献;4)对前景的展望,遗留问题和建议等。结论犹如百米赛跑的最后冲刺,要反映出作者的知识印迹,所扩展的知识领域。要将论文高度概括、浓缩。忌草率收兵。

4.致谢 根据实际情况论文作者应对给予自己帮助、指点并因此受到启迪的人表示感谢。

5.参考文献 著录参考文献的意义在于:反映真实的科学依据、论据,以证明自己观点的正确性;反映作者的严肃态度和负责精神,和便于读者查找原始出处;也表示对别人成果的尊重。国标将文后的参考文献分为五种:专著、连续出版物、专利文献、专著中析出的文献以及连续出版物中析出的文献。

附录部分

必要时附上论文的补充项目,按附录A、附录B等排列。

学术论文的章、条、款、项采用阿拉伯数字分级编号。

做为理工科学生,我们不仅要掌握好论文通用的格式规范与标准,还要将这些标准与自身学科相结合,以求更好地诠释自己的观点。我认为我们理工科的论文主要注意以下几点:

1、名词名称

在编写学术论文的过程中,我们要使用专业领域内被普遍认可和接受的专业名词,对于一些特定的表达要格外注意,不能根据自己的理解来表达。

2、数字

在利用数字与处理数据的过程中,我们要严格按照科技论文写作规范中的数字表达形式,尤其是一些细节问题,比如一些特定数据小数点后要求保留的位数,科学计数法的应用等问题。

3、量的单位

在表述中,有非常多量的单位,用来准确表达数字的含义,这些量的单位对于一篇科技论文来讲非常重要,单位的规范表达有助于他人对于自己文章的理解,也是对自己数据的重要支持。

4、数字式

5、表格和插图的使用与设计

科技论文中表格和插图的运用十分普遍。将实验或调查等获得的数据(或文字)经过分类、计算、整理、排列后用表格的形式予以表现,能够使所表述内容的逻辑性和准确性更强、更直观。科技论文写作过程当中,我们需要根据不同类型的数据与所需要表达的不同的意义来选取合适的表格形式,通过最简洁,最直观的表格,来准确的表达自己所想要表达的意思。一般科技论文当中,都运用三线表格来进行规范的表达。插图要精选,避免与文字或表格的描述重复。插图的设计要合理,符合统计学与规范化要求。根据表述对象的性质、论述的目的与内容,选取适宜的插图类别及表述图形。图形要直观、简明,能完整清晰地表述欲显示的主题内容。

6.科技语言和标点符号

科技论文中常常用到标点、符号等记号,必须符合国际标准和国家标准,不能随意地更改、创造。科技论文因其自身的特点和规律,常用标点和符号包括顿号、逗号、分号、冒号、句号、括号、破折号、省略号、连接号、间隔号、书名号、数学符号及化学符号。中、英文标点符号的差异也值得我们注意,英文不包括顿号、书名号、间隔号。

下载学术道德建设论文高校道德建设论文word格式文档
下载学术道德建设论文高校道德建设论文.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高校学术道德和学风建设活动总结

    科学规划,全面部署,标本兼治,惩防并举,实现学校学术道德和学风建设的新发展 为贯彻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的精神,落实《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的要求,坚决......

    学术道德和学风建设

    关于科学道德和学风建设学习体会 今天我们学习了关于科学道德和学风建设学习材料,我深有体会。 长期以来,高校广大教学科研工作者献身科学,潜心研究,严谨治学,敬业奉献,为发展科学......

    毛概论文社会主义道德建设

    社会实践论文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社会主义道德建设内容提要:道德是人类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讲道德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中国共产党一贯十分重视道德建设,毛泽东思想体系中一个十分......

    关于道德建设的论文5篇

    发展市场经济更应注重道德建设[摘 要]经济概念不是纯物质或物质活动概念,它与道德有着必然的联系。加强社会主义道德建设是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的内在要求,也是构建和谐......

    道德建设制度安排管理论文

    摘要: 道德建设既要靠社会的持续倡导和个体的能动自觉,也要靠法律保障和制度安排。制度是实现自由、形成秩序的工具和途径,为道德建设提供直接保障。良好的道德秩序的形成必须......

    科学道德与学术诚信论文

    本次作业我从三个方面来写,一是谈感受;二是谈问题;三是谈措施。 第一,谈感受。 本堂课带给我的感触总结起来有八个字:“震撼、洗礼、畏惧、坚定”。 在课堂上,老师精彩的讲解和播......

    科学道德与学术诚信论文

    科学道德与学术诚信 学习心得 学号:2120121142 姓名:王丹 学院:计算机学院 专业: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科学道德与学术诚信,是当前国际科技界乃至全社会共同关注的一个重要话题。作......

    科学道德与学术诚信论文

    一个研究生的自我修养 崇尚科学道德,恪守学术诚信 学院:管理与经济学院 专业:能源与气候经济 姓名: 学号: 科学道德与学术诚信结课论文 摘要近年来,中国科技事业迅猛发展并取得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