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黑河市渔业发展“十五”计划(精)
黑河市渔业发展“十五”计划
“九五”期间,通过全市水产战线干部职工不懈努力,我市渔业摆脱了结构单
一、粗放经营的生产格局,步入全面、健康发展新时期。为进一步加快渔业发展,特制定“十五”渔业发展计划。
一、指导思想
认真贯彻落实国务院和省政府关于加快渔业发展的两个文件精神,以效益为中心,以市场为导向,立足资源优势,深化改革,大力实施“科教兴渔”发展战略,努力推进渔业生产经营方式和增长方式的转变。大力发展“三高”(高产、高质、高效)、“三化”(企业化、规模化、渔工贸一体化)渔业,搞好加工、流通、服务环节,切实加强保护渔业生态环境,走具有我市特色的高纬度寒地高效渔业之路。
二、奋斗目标
l、2005年,全市养鱼水面发展到162300亩,比2000年增加22300亩,年平均增长3%。2、2005年,全市水产品产量达到4650吨,比2000年增加650吨。年平均增长3.2%。3、2005年,全市渔业产值实现2300万元,比2000年增加340万元,年平均增长3.56%。(详见附表)
三、发展战略
针对我市水面资源北多南少,技术水平南高北低实际,“十五”期间,我们将充分发挥自身优势,努力做好特色渔业这篇文章。南部县(市)北安、嫩江、五大连池要积极发展高密度、集约化经营,大面积推广驯化养鱼生产模式。扩大名特优新品种养殖,发展市场导向型渔业。同时进行鱼畜、鱼禽,鱼稻菇结合的多层次立体式开发,最大限度地提高资源利用率和产出率。北部沿江县(区)逊克、孙吴、爱辉区在认真抓好大中水面“三网”养殖、人工增殖工作的同时,要充分利用地缘优势,积极发展对俄水产品养殖、捕捞技术及水产品贸易合作,发展外向型渔业。
四、发展重点
1、大力发展高产、高效、集约化渔业,重点推广、普及高投入、高产出、资源和技术密集型的驯化养鱼生产方式。“十五”期间,全市将在北安市、嫩江县、五大连池市、爱辉区四个县(市)区建设总面积达4000亩的驯化养鱼生产基地20处;在逊克县,孙吴县建设总面积达1000亩驯化养鱼高产生产基地10处;2005年,全市精养池塘面积达到20000亩,其中驯化养鱼面积达6000亩。
2、大力发展以“姜库模式”为代表的综合渔业。通过加快鱼、畜、禽、林、稻多元结合、立体发展的生态渔业基地建设,实施连片开发,规模推进,做到以渔保粮、带牧、养林、促副全面发展。2005年,全市综合养鱼面积达10000亩。
3、大力发展增、养殖结合型渔业,由于我市大中型水面资源占可养鱼水面80%以上,因此,一方面要积极做好鱼类的放养增殖工作。在稳定鲤、草、鲢、鳙常规鱼类投放的同时,加大大银鱼、杂交鲶、澎泽鲫、异育银鲫、高背鲫等名特优新品种的投放力度,调整优化种群结构,严格控制捕捞强度,科学涵养保护资源。另一方面,积极推进大中型水面(三网)(网箱、网围、网栏)养殖。
2005年,全市网箱养鱼面积力争达到1000平方米,同时,力争在网围、网栏养殖方面搞好突破。
4、大力发展市场导向型渔业。“十五”期间,一是要着力抓好鱼类原、良种繁育体系建设,高标准建设一批良种繁育基地及名特优养殖基地,推动我市养殖品种改良换代,向名特优养殖方向发展;二是搞好名特优新品种的市场开发,积极发展经济效益好见效快的名特优养殖新品种,如:革胡子鲶、罗非、淡水白鲳、澎泽鲫等;进一步探索名贵优质鱼类的养殖,如:鳜鱼、史氏鲟、杂交鲶、长吻、美国胭脂鱼、虹鳟鱼等养殖;积极发展蛙类、虾蟹类、甲鱼等淡水爬行动物的养殖。
5、大力发展游钓渔业。要依据我市丰富的水面资源、旅游资源,以大中型水库、温流水养殖场及城市近郊的养殖生产基地为支撑点,建立集旅游观光、兽猎、捕鱼、垂钓、娱乐、餐饮为一体的多功能现代化游钓基地。同时积极做好五大连池风景名胜区“矿泉鱼”养殖深度开发,扩大知名度,增加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2005年,全市将辟建20处垂钓娱乐基地。
五、推进措施
1、加强对水产工作的领导,形成从上到下合力推进的工作格局。一是提高认识,统一思想。各级政府要从农业支柱产业高度重新认识水产业在农村经济结构调整中的地位和作用,变部门行为为政府行为,打破按行业分工习惯做法,按产业分工,确定专人抓水产工作。二是建立健全责任制。要把水产工作纳入各级党政班子的目标责任制中,严格实行目标管理,作为考核政绩的一项重要内容。
三是各地水产业务部门要注重调查研究,认真分析当前渔业生产面临的新形式和新情况。提出新方法,制定新举措,主动为各级政府领导当好参谋,提高科学决策水平,并认真抓好工作落实。
2、科学规划、合理开发,按照渔业产业化“四化”(即区域化布局、专业化生产、企业化管理、社会化服务)要求,要立足资源特点,结合渔业发展实际,制定切实可行的特色渔业发展规划,有计划、有步骤地分步实施,防止急功近利,一哄而上,搞掠夺式开发。要加强渔业基础设施建设,把水面资源的开发同农业综合开发结合起来,实现渔业开发与农田水利建设及水利“五小”工程等有效对接,增强渔业发展后劲,推动渔业持续、稳定、健康发展。
3、加强渔民科技培训。渔业要想摆脱科技含量低、技术落后、粗放经营不利局面,必须把科技和教育放在首要工作来抓,不断提高渔民自身素质和科学养鱼水平。要坚持不懈、扎扎实实地开展“科普之冬”活动,充分利用“冬闲”时间,采用科技下乡、科技大集等形式,大搞渔民科技培训,普及先进实用养鱼技术知识。2005年,全市渔民科技培训面力争达100%。
4、加强水产科技服务体系建设。“十五”期间,要以国务院和省政府关于加快渔业发展两个文件为契机,进一步加强乡镇水产技术推广站建设,落实编制、配齐配强人员,抓好乡镇水产站人员岗位培训工作,使他们尽快熟悉业务,步入角色。“十五”期间,全市乡镇水产站“五有”达标率要达到90%以上。同时,各地要围绕渔需物资和苗种供应、饲料加工、防病除害、信息网络建设等方面大力兴办经济技术服务实体,在养鱼重点乡(镇)、村(屯)要组织成立渔民专业协会、渔民互助协会等群众自我服务组织,不断强化自我服务功能,更好地为渔业生产服务。
5、努力做好全方位服务。“十五”期间,全市水产系统要进一步转变工作作风,强化服务职能,克服科技人员少、经费紧张等不利因素,急渔民之所急,想渔民之所想,深入基层,积极为养鱼户排忧解难,解决各种生产实际难题,在生产资金筹集、苗种供应、渔需物资贮备、市场信息预测等方面做好全方位服务。要继续深入开展水产科技人员“指导百户、联系十户”活动,积极树立驯化养鱼高产典型,加快渔业发展步伐。
6、努力营造宽松的渔业发展政策环境。要制定出一系列水面资源承包开发的优惠政策,鼓励全社会参与水面资源的承包开发;要统筹规划、精心组织,把水面承包开发目标管理、档案管理、承包管理等项工作抓实抓好;要制定税费减免、物资供应等扶持政策,推动水产业加快发展。
附表:“十五”期间全市渔业生产指标计划表
单位:亩、吨、万元
养殖面积
2001 2002 2003 2004 2005 年均递增%
144200 148500 153000 157600 162300 3
水产品产量
2001 2002 2003 2004 2005 年均递增% 4100 4220 4350 4500 4650 3.2
渔业产值
2001 2002 2003 2004 2005 年均递增%
2000 2060 2100 2200 2300 3.56
第二篇:广州市工业发展“十五”计划
广州市工业发展“十五”计划
作者: 来源: 市经委 发表日期:2003-10-15 字体大小:大中小
浏览次数:
保护视力色:
一、发展基础
(一)“九五”时期广州工业总体发展情况
1.广州工业经过“八五”后期的高速增长,“九五”时期进入快速平稳发展阶段。2000年,工业总产值3100.02亿元,同比增长14.7%,“九五”平均增速15.6%;工业增加值898.53亿元,同比增长13.1%,“九五”时期平均增速14.l%。
2.广州工业总量地位:200O年,在全市国内生产总值中工业增加值占比重为37.7%。工业经济一直是我市国民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在广州国民经济发展中起着重要的支撑作用。
3.在全省以及全国的地位:2000年,广州工业增加值占全省的20.9%,虽然比重有所下降,但广州依然是全省的工业制造中心。广州工业总产值规模不断增大,位居全国大城市前列。
(二)主要成就与特点
1.工业结构不断优化。
(1)广州工业仍呈轻型结构特点
轻工业比重在“八五”期间逐步下降,而在“九五”头三年又有所回升,后二年重工业发展速度加快,比重有所上升。“九五”期末轻重工业比重大体与“八五”期末相同(1995年为59.6:40.4,2000年为59.4:40.6)。总的来看,轻型工业仍然是广州工业的优势所在。
(2)支柱产业得到培植,传统产业得到进一步改造,高新技术产业正在崛起
注:括弧内为占工业产值的百分数;交运=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
①支柱产业地位初步确立。石油化工和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在行业排序中逐渐位居前列,支柱作用日渐突出。电子通信设备制造业发展势头迅猛,从“八五”期间的排名13位之后发展到1996、1997年的第11位,2000年跃升到第4位,占全市工业总产值的比重也由1995年的3.82%上升到2000年的5.25%。
②传统行业如纺织、煤炭、冶金、建材等长线产品结构得到进一步调整,压缩了过剩的生产能力,淘汰了一批污染严重、技术落后的“五小”企业和相关产品,把有限的资源集中到有市场优势的企业和产品上去,使我市的工业行业结构得到进一步优化。
③高新技术产业发展加快。“九五”期间,全市高技术产品合计完成产值1294.7亿元,其中:1996年完成133.4亿元,1998年完成180.9亿元,2000年完成487.3亿元。高新技术产品产值占全市工业总产值比重由1996年的6.4%上升至2000年的15.8%。
(3)产品结构逐步优化,形成了一批有竞争力的名牌产品
①新产品开发水平有所提高。1996-2000年,市属工业企业累计开发新产品2654个,投产2080个,投产率达78.37%;新产品实现产值636.69亿元,新增利税114.92亿元,产值利税率达18.06%。其中,达国际水平422项,占15.90%;达国内先进水平1342项,占50.56%。
②形成了一批名牌产品。截至1999年,我市有184个产品被认定为广州市名牌产品,有58个产品被认定为广东省名牌产品,初步形成了如珠江牌钢琴、珠江牌啤酒、广日牌电梯、五羊牌摩托车、金页牌新闻纸、双桥牌味精、555牌干电池、通宝牌IC卡公用付费电话系统等一批技术含量高、附加值高、市场占有率高、知名度高的拳头产品。1999年广州名牌产品销售收入占全市工业15.11%,创利税占全市工业利税的19.53%,销售利税率为12.65%。
(4)企业规模不断扩大,产业集中度有所提高
通过认真落实“抓大”扶持政策,对重点大企业集团实施政策倾斜,通过兼并、重组、收购、联合、控股、参股、组织上市、资产划拨等手段,以优势企业和名牌产品为龙头,充分发挥大企业集团的资金、技术、人才、管理、经营网络优势,对大集团、大企业进行资本重组和实施低成本扩张,促进资本向优势企业集中,实现强强联合、以大带小、以强扶弱,目前已初步形成石化、汽车、钢铁、造船、电梯、轻工、造纸、钢琴、啤酒、医药等一批大企业集团。
2.工业技术水平不断提高
(1)建立技术开发机构和组建企业技术中心工作获得进展。截至2000年底,全市已组建14个市级企业技术中心,16家省级技术中心,3家国家级技术中心。被认定为省技术创新优势企业有18家。
(2)企业技术进步对生产发展所起的作用不断增强。1996年,企业技术进步对全市工业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为41.0%,2000年达48.1%,比1996年上升了7.1个百分点。
(3)加大了对技术改造的投入。“九五”期间,全市技术改造投资总额达373.47亿元,年均投入达74.50亿元,比“八五”期间年均投入增长了1.21倍。其中2000年投资85.9亿元,比1995年的36.5亿元增加1.35倍。
(4)工业装备水平全面提升。目前工业装备达到国际先进水平的占5.7%,国内先进水平的占11.3%。在普遍提高的基础上,重点对汽车、摩托车、新闻纸、钢琴、啤酒、电梯、中成药等14个产品、32家企业进行了技术改造,使重点产品(企业)技术装备水平达到了国际80年代末及90年代初的水平。
(5)国际标准认证方面,全市累计获得ISO9000认证的企业已由1994年的7家迅速增加到2000年底的438家,占全省认证企业总数的20%。
3.外向型格局基本形成
(1)广州工业出口总量及增速一直保持较高水平。1998、1999两年受亚洲金融**影响,虽有所下降,但很快回升。2000年全市工业出口产品产值712.68亿元,比上年增长17.07%,占全市工业总产值的比重为23.07%。机电产品出口增速加快,成为出口支柱产品。2000年,广州市机电产品出口33.39亿美元,比1995年的16.92亿美元增加92.32%。机电产品在全市出口产品中的比重也由1995年的27.09%上升到36.39%。
(2)出口产品集中度有所加强,出口拳头产品初具规模。
2000年与1995年相比,出口超一千万美元的产品出口金额和比重都大幅度增加;出口超1亿美元产品由1996年的8个增至18个,其中机电类的产品由2个增至9个,表明近年我市出口产品在档次和技术含量方面都有了较大提高。
4.国有企业改革取得成效
围绕国企改革和脱困“三年两大目标”的要求,我市结合实际,明确指导思想和具体目标,加强组织领导,制定一系列配套政策,确保了国企改革和发展的顺利进行。
(1)实施“四个一批”。调整国有经济布局,收缩国有经济战线,改善了国有资产的配置和国有企业的组织机构,推进了国企的战略性改组。如对标致汽车、乙烯两个多年来困扰广州工业发展的老大难项目进行了成功重组,挽救了国有资产,促进了两大支柱工业的发展;乐华彩电、万宝冰箱经过重组,重新焕发出活力,重振了广州知名品牌的雄风。
(2)大力推进以产权制度为突破口的转机建制工作,按照现代企业制度要求规范企业行为。我市275户国有及国有控股大中型工业企业,已有222户采用多种形势进行了公司制建制或改组转制;市属648户国有及国有控股中小型工业企业,巳有567户进行了转制改革。
(3)积极推进政企分开,提出了符合广州实际的国有资产管理监督营运体系。着重抓了国有资产授权经营机构的组建工作,并率先在工业系统试点,组建了机电、轻工、钢铁、汽车以及医药五大工业集团。
(4)强化国企领导班子建设,制定了推动国企领导体制、分配制度改革的配套政策,实现管人、管事与管资产的结合;完善企业经营管理者的激励约束机制;积极推进“三改一加强”,着重加强企业的各项管理工作,全面提升企业的管理水平。
5.非公有工业经济迅速发展
“九五”时期,我市在加快国有经济战略性调整和重组步伐的同时,加大了对非公有经济的扶持力度,使非公有经济迅速发展。2000年,非公有经济占全市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的比重达49.56%;国有工业总产值完成434.83亿元,仅占全市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的16.93%。特别是“三资”企业工业经济发展迅猛,2000年工业总产值完成1448.53亿元,比上年增长18.5%,占全市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达56.39%。这表明,非公有经济已成为广州工业经济增长的主力军和保证力量,有力地推动了广州工业的快速发展。
(三)存在问题
1.支柱产业发展仍较缓慢。电子通信设备制造业、汽车工业、石油化学工业等三大产业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仍然偏低,“九五”时期只是打下一定基础,支柱地位有待进一步加强。
2.高新技术产业发展不快。与国内、省内的一些城市相比还有差距,高新技术产业和产品产值相对较小。
3.企业技术创新机制尚未形成,创新能力不强。研究与开发的投入少,力量不足,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产品不多,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不强。
4.国企改革与脱困任务依然艰巨。经过“九五”后三年的改革攻坚战,虽然大多数国企可望走出困境,但整体素质仍然不高。
5.产业组织结构层次不高,实力不强。我市工业经济总量名列全国十大城市前列,但缺乏在全国知名度高、竞争实力强、能对我市经济起支撑作用的名优品牌和标志性大企业。
二、发展环境
进入21世纪,广州工业发展肩负着重大任务。在制定世纪初发展战略的时候,必须清醒地看到,广州工业机遇与挑战并存。
(一)经济全球化、一体化和区域化趋势以及新一轮世界经济结构调整浪潮,有利于我们融入全球经济,参与国际分工,拓展国际市场。
(二)工业经济正向知识经济迈进,以信息技术、生物技术为代表的高新技术及其产业迅猛发展,各国和地区都在竞相调整产业结构,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力求在今后日趋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占据主动地位。我们必须顺应这一潮流,采取工业化与信息化齐头并进的战略,两者互相推进,互为市场,互为动力,发展具有自身特色的优势产业。
(三)我国即将加入WTO,有利于我市工业扩大出口,利用外资,引进先进技术和管理经验,促进产业升级,这将给广州带来历史性的发展机遇。但是,我们也必须清醒地认识到,近期将会带来较大的压力。从我市工业的实际情况看,三大支柱产业中的主导产品如电子通信制造业中的移动程控交换机、手机,汽车业中的轿车、客车,石化业中的乙烯等,正处于起步发展的阶段,在成本、规模、品牌、技术和管理等方面还存在较大差距,参与国际竞争的压力不小。面对更为激烈的市场竞争,必须认清形势,在有限的过渡期内,尽快促进这些行业上档次、上规模。上水平,提升广州工业的整体竞争实力。
(四)从国内市场环境看,90年代以来,我国工业品供求关系发生了重大变化,从严重短缺逐渐转向相对过剩,从卖方市场转向买方市场,工业的增长由供给约束转向需求约束。在需求约束下,市场竞争中优胜劣汰的机制,将加速企业的分化和改组,从而促进工业结构的调整和优化。
(五)全国各兄弟省市都在加大力度调整产业结构,促进产业升级,加快发展速度,一些省市在不少产业方面都走在我们前面,广州工业的竞争力和优势面临新的考验。而另一方面我国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实施又带来新的机遇,有利于我市产业梯度转移,实现优势互补。
三、发展目标与重点 当前广州正处于工业化中后期阶段,已到了结构调整的关键时期。今后广州工业发展的中心任务,不只在于总量规模的扩大,更在于结构的优化升级。要凭借广州工业发展的现实基础与结构特点,中心城市功能定位要求及区域优势,以及国内国际经济环境等有利条件,抓住机遇,对广州工业结构实施战略性大调整,再造广州工业新优势。
(一)指导思想
坚持改革、改组、改造和加强企业管理相结合,走市场化、国际化和可持续发展的道路,坚持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以科技进步为手段,以提高质量和效益为重点,以结构优化升级为目标,努力改造提高传统产业,培植壮大支柱产业,加快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壮大一批企业集团,发展一批名牌产品,同时积极推动以信息化促进工业化,从而全面提高广州工业的整体素质和技术水平,提高广州工业在国内、国际市场的竞争力。
(二)主要目标
“十五”期间主要目标:
――工业总产值年均递增13%左右,到2005年工业总产值达5600亿元;工业增加值年均递增12%左右,到2005年工业增加值达1800亿元。
――三大支柱产业:到2005年电子通信设备制造业、汽车工业和石油化学工业的产值分别超过500亿元,占全市工业总产值比重达到30%以上。
――高新技术产品产值比重达到25%。
――工业出口产品产值比重超过35%。――工业技术进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到55%左右。到2005年,大多数企业的技术装备水平、产品技术和质量水平达到国际90年代末的先进水平。
――全市国有工业企业的战略性调整和重组基本完成,形成较为合理的国有经济布局,建立起比较完善的现代企业制度。国企的整体经济效益显著提高,创新能力、市场竞争力和综合实力明显增强。
(三)发展重点
坚持“有所为,有所不为”的原则,集中力量抓好重点行业、重点企业和重点产品,形成广州工业新优势。
1.培植壮大一批支柱产业。集中力量培育、发展和壮大电子通信设备制造业、汽车工业、石油化学工业三大支柱产业,提高技术含量,扩大产业规模,提高骨干产品在国内外市场占有率,真正确立三大支柱产业在工业经济中的主导地位。
(1)电子通信设备制造业
“十五”期间,要继续发挥现有产业基础和优势,重点发展四大领域:(1)通信设备类产品:重点支持GSM通信技术、CD-MA技术、新一代蜂窝无线接入技术、光纤通信技术、卫星通信技术、异步传输(ATM)技术、无线通信技术的开发和应用,大力发展掌握自主知识产权的移动程控交换机、基站及其控制器、移动电子商务系列产品、IC卡公话产品系列、数字通信网络产品系列。(2)计算机及网络产品:发展高性能计算机及关键零部件、外设设备、网络技术及相关产品、多媒体信息处理技术、计算机系统安全技术、计算机应用技术等。(3)视听产品:加快从传统模拟技术向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方向过渡。主要发展高清晰度数字彩电、网络电视、平板显示彩电、数字式高密度视盘放像机、数字式摄录一体机以及其它新型显示技术、数字压缩与传输技术、卫星电视技术等。(4)基础元器件:未来电子元器件的发展方向是小型化、片式化、高性能、高可靠。我们将重点发展新型多层线路板、大规模集成电路、片式元器件、电声器材等。重点支持金鹏集团、广州邮电通信设备有限公司、广州南方高科有限公司、广州无线电集团、广州华南信息产业集团、乐华集团等的发展壮大。重点建设广州科学城电子信息产业基地、保税区电脑工业城、天河软件园。到2005年,实现工业总产值超500亿元,年均递增25%,占全市工业总产值的比重达到10%以上。
(2)汽车工业
以轿车产品为龙头,不断扩大生产规模,形成系列产品,努力提高国产化比率,进一步增强自主开发能力和产品制造水平,确保广州本田汽车技术水平的国内领先地位。兼顾发展城市客车、专用改装车、摩托车以及相关关键零部件。
轿车方面,在现有98型Accord(美国版)2.3L基础上,尽快促成本田轿车产品系列化,如2.0L、3.0L型轿车以及其他新型产品。与此同时,根据国家产业政策要求和市场需求变化,适时加快经济型轿车项目的建设。到2005年,形成年产20万辆轿车的生产规模。客车方面,一是加快推进广州五十铃客车合资项目的建设,确保2001年建成投产,到2005年形成年产1200辆高档、豪华型旅游客车的能力;二是调整广州骏威客车公司的产品结构,通过消化、吸收和创新全面提高现有产品的技术、工艺水平,重点发展市场需求量大的中低价位的低地板公交车系列产品和中价位的适应高速公路行驶的客车。专用改装车方面,该行业受加入WTO的影响较小,我市将以广州羊城汽车公司为轻型专用改装车及底盘的生产基地,重点生产轻型专用车底盘和厢式车、医疗用车、冷藏运输车、小型消防车和防弹运钞车等需求量大的专用车。摩托车工业,以广州摩托集团为龙头,加快引进、消化、吸收日本本田摩托车的先进技术,开发特种、新型摩托,优化品种结构,形成五羊-本田和五羊牌摩托车的系列产品,扩大市场覆盖面和占有率,“十五”期间形成年产摩托车100万辆的生产能力。对于集团外摩托车生产企业要加强监督和管理,规范市场竞争秩序,切实保障经认证许可生产企业的权益,鼓励、支持有条件的民营企业的发展和壮大。零部件工业,以为广州本田轿车和五羊-本田摩托车配套为发展目标,通过结构调整和技术改造,重点发展动力系统、传动系统、制动系统以及其他总成产品,促进我市零部件产品全面升级换代,争取2-3个产品进入国际配套网络。
到2005年,全市年产销汽车14.8-17.8万辆,国内市场占有率10%左右;年产销摩托车180万辆。实现销售收入500亿元,工业增加值140亿元。(3)石油化学工业
大力发展以乙烯为龙头的石油化工,抓好对乙烯工程的产品资源进行综合利用和深加工,努力扩大乙烯生产能力、提高经济效益;注重新兴化工原材料的生产,建立合成纤维、合成橡胶、合成塑料三大合成材料的生产基地;积极发展精细化工,增加品种,扩大表面活性剂、食品添加剂、造纸助剂、皮革化学品助剂等精细化学品的生产,提高精细化率;抓好橡胶加工业,进一步提高汽车轮胎子午化率。
2.改造升级一批传统产业。广州是老工业城市,传统产业的比重较大,运用高新技术和先进适用技术改造传统产业,促进结构优化升级,是今后广州工业发展的重大战略举措。着重依靠技术进步和存量盘活,加大对传统工业调整、改造的力度,通过产业梯度转移以及利用外资合资合作、资产重组等途径,提高传统工业的整体素质和竞争力,使之上档次、上规模、上水平。
(1)纺织服装
纺织服装工业是我市传统优势行业。“十五”期间,广州纺织服装工业将继续加快结构调整步伐,进一步发展化学纤维、装饰纺织品和高级时装的系列产品。以国有、集体企业为突破口,加大产品结构和企业组织结构调整的力度,提高产品质量和档次,提高生产集中度和企业竞争力。加大对现有化纤企业的技术改造,提高化纤企业的集中度,重点开发差别化纤、碳素纤维、芳纶。进一步发展装饰纺织品,开发多种功能装饰布产品,如阻燃、防水、遮尘、抗污、防臭装饰用品。改造传统服装工业,创建设计、生产、销售一体化的服装生产体系。提高服装企业的设计水平和服装加工档次,重点发展高附加价值系列产品,实现服装业由来料加工向自主经营生产的转变。强化品牌意识,创立广州服装名牌,扩大服装和纺织品的出口。鼓励各种经济成分的服装企业蓬勃发展,支持企业培养自己的服装设计师,完善和建立服装设计开发机构,形成一批衬衫类、西服类、休闲T恤类、牛仔类等具有国内先进水平的服装骨干企业。
(2)食品饮料
食品工业在发挥传统优势的基础上,按照现代食品向营养、保健、方便、卫生、回归自然的发展趋势,大力开发和生产营养保健食品、微波食品、冷冻食品、生物食品、绿色食品等优质食品。发展途径上,以现有优势大型企业及名牌产品为核心,逐步吸引中小企业向这些大企业集团集中,发挥品牌优势,实现规模化生产,做到“人无我有,人有我新,人新我变”。
(3)电器机械
积极应用数控技术、计算机辅助设计和制造技术、快思逻辑技术等关键技术对传统产品进行改造。我市装备工业已形成一定的区域优势,但亦面临不少困难,必须抓住机遇,搞好结构重组,重点发展节能、高效、环保和技术含量高的输变配电设备、动力设备、环保设备、数控机床、电梯、电线电缆、压力容器、通用机械、食品机械以及光机电一体化的办公机械、光学仪器等产品和专用设备。家用电器行业则在现有基础上,适当进行资产重组和产品结构调整,提高科技开发能力,积极应用微电子技术、传感技术、模糊逻辑技术、电子语言技术等新技术开发新型、高科技家电产品,重点发展一批小家电产品,加大农用电器产品开发力度,进一步提高产品市场竞争力,巩固和扩大国内市场占有率,积极开拓国际市场。
(4)建筑材料
坚持“控制总量,提高质量”的原则,进一步调整产品结构,提高产品档次和水平,鼓励发展各种高档、轻质、节能、低污染、附加值高的新型墙体材料和高档室内外装修装饰材料。水泥工业着重控制总量,调整结构,淘汰落后的立窑和湿法窑,关闭一批污染严重、耗能高的小水泥厂,扶持大型干法生产工艺水泥生产线发展,重点推进广州水泥厂的环保搬迁等。新型墙体材料重点发展陶粒砼砌块、加气砼砌块及性能优良、使用范围广的轻质板材。发展优质非承重砼砌块,研究开发力学和隔声、防水性能好、干燥收缩小、施工方便的外墙用墙板和内隔墙板。适当发展空心粘土砖和高掺量粉煤灰烧结砖,普通砼砌块及带饰面的砼砌块。
其它行业如造船、钢铁、造纸等我市传统优势行业,要进一步加快产业结构、产品结构和组织结构的调整步伐,力争在“十五”期间取得新的突破。造船工业要集中力量进行滚装船、客滚船、大型海洋工程船、化学品船、成品油轮以及战斗舰船、军输船等技术含量高、附加值高的产品的开发和生产,重视修船以及集装箱、钢结构等非船产品的发展。钢铁工业要以珠钢项目的建设为重点,尽快形成200万吨热轧板的生产规模,逐渐压缩普通钢产品的生产能力,实现产品结构的转型。造纸工业要以涂布白板纸和新闻纸的生产为重点,继续加大技改投入力度,不断提高产品档次和质量,确保我市造纸行业的传统优势。
3.发展形成一批高新技术产业
(1)软件产业
软件产业是智力与知识高度密集和高附加值、高效益、无污染、低消耗的新兴产业,市场需求潜力巨大。广州市拥有众多的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科技人才密集,发展软件产业有一定的优势。经过多年的努力,我市软件产品的销售收入已占全国软件市场份额的10%左右。“十五”期间将进一步加强天河软件园、广东软件科技园、南沙资讯科技园等软件基地的建设,着重扶持民营软件企业发展,重点开发邮电通信、金融保险、财政税务、办公自动化、计算机安全、电子商务等应用软件及内嵌式应用软件技术,适当发展软硬件技术一体化的系统集成技术。到2005年,形成一批具有一定生产规模及完善的市场营销和服务体系的知名的软件企业和集团,使广州成为在国内具有较大影响力的南方软件开发基地。
(2)生物医药产业
“十五”期间,我市将围绕广州国际生物岛和科学城生物医药产业基地的建设,重点引进一批著名跨国企业和国际性研究开发机构,扶持一批高科技生物制药企业发展,组建重点实验室、中试基地和创业服务中心。推广现代生物技术在医药产业中的应用,促进以基因工程产品为代表的生物药物的研究、开发和产业化。大力推进中药现代化,积极开发现代中药新品种,改造传统中成药品种,强化我市中成药产业优势,形成具有独立知识产权的著名系列品牌。重点支持基因多肽药物、生物检测与诊断试剂、生物疫苗、医药新剂型、新型药用辅料、中药新品种、新化学原料药、海洋药物、医用生物材料、生物分离设备、新型医疗器械等产品的开发和生产。
(3)环保产业
环保产业是21世纪的一个新兴行业,发展潜力巨大。“十五”期间,要加快环保技术开发,加强环保产品生产、销售、环保工程设计施工、环保技术咨询信息服务、环保设施运营管理、资源综合利用及生成保护工程等。我市环保产业发展的主攻方向是污水处理设备、废弃物处理设备、电厂脱硫设备、汽车尾气净化装置、洁净燃气汽车配套系统、ODS替代品的生产、环境监测与分析仪器设备、环境污染自动监控信息系统、太阳能利用设备、生物质能转换利用设备、水处理药剂、高活性脱硫剂等。开发建设广州环保产业园,集中力量研发环保新技术、新工艺、新产品,壮大广州环保产业,使之成为广州经济发展的新增长点。
(四)工业布局 “十五”期问,按照新的城市总体规划发展要求,坚持防止污染,保护环境,走清洁生产、可持续发展道路,加大力度,合理调整现有工业布局,逐步构建形成中心区、近郊区、外围区、重点工业区关联协调、梯度递进的格局。从而建设成层次分明、功能明确、配套完善、结构合理、符合企业长远发展需要的现代化工业布局。
1.中心区:严格控制现有工业企业发展,除保留适合在区内发展的个别企业外,不再增加工业用地,区内企业不再上大型改造项目。引导推动老企业尽快搬出中心区,关闭淘汰技术产品落后、无市场竞争力、无发展前景的生产企业,腾出空间发展高质量的第三产业以及二、三产业交融在一起的新兴产业(包装、销售、设计与研发等)。
2.近郊区:主要发展无污染或低污染、耗能耗料少、技术含量高、附加值高的都市型工业。如服装服饰业、食品工业、室内装璜装饰业、工艺美术品、文教、旅游及体育器材产品制造业等,以及部分传统优势产业和新兴产业。
对因历史形成的东圃、员材、石井、夏茅、搓头、南石头、鹤洞等集中工业区,根据各区的不同实际情况,有针对性重点进行调整治理,严格控制发展规模,不再新建、扩建工业项目。对其中污染较重的重点企业在加强治理同时要制定计划逐步向外迁移。
3.重点工业区:广州工业重点布局在东南部各园区,形成规模化、专业化集中度较高的重点工业基地。(1)广州经济技术开发区、广州保税区:以应用技术、出口创汇为主,重点发展技术密集型和资本密集型工业。如新型汽车工业、摩托车零部件、电子制造业及食品饮料工业等。(2)科学城、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集科研、开发、生产为一体的高新技术产业基地。重点发展电子信息技术、新材料技术、生物工程技术、机电一体化技术、高效节能技术、精细化工技术等。(3)黄埔工业区:是广州市主要的重工业基地。着重发展汽车、船舶、石油、化工、冶金、机械行业等。(4)云埔工业区:规划发展为外向型、技术型、效益型工业为主体,承接部分中心区外迁的企业,形成兼有金融、贸易、商业服务等产业的工业区。(5)南沙开发区及周边地区:依托该区大港口优势,配合该区功能定位要求,着重发展现代化外向型加工业、高新技术产业,以及有选择地发展一些污染少、运量大的装备工业等。
4.外围区:根据不同区域的功能定位、空间容量和不同的环境保护要求等,统筹规划,合理布局,划定一些相对集中和专业化的工业区,如增城的永和、新塘、荔城;从化的民乐、棋杆、鳌头、龙潭;花都的赤坭、炭步、狮岭等;白云区的九佛;番禹的黄阁和万顷沙等南部地区,其中规划建设小虎岛南侧及对岸地区为广州市的石化基地之一。
四、发展对策
(一)加快转变政府职能,创造良好的体制、法制和市场环境
1.改革工业经济管理体制,建立协调、高效、透明和规范的行政服务体系。以“入世”和政府机构一改革为契机,切实转变政府职能,改变管理方法,减少直接干预,实现政企分开,强化服务意识,提高服务质量;改革审批制度,提高办事效率,增强决策民主化、科学化和透明度。按国际惯例和准则办事,努力为结构调整和企业发展创造一个公开、公平、公正的外部环境。
2.建立工业规划、政策导向体系。政府着重制定中长期发展规划,制定工业产业、技术、布局等一系列配套政策,加强经济运行监控,定期公布行业发展信息及经济动态,通过政策引导,制定规章、信息发布等手段体现政府意志,支持企业参与市场竞争。
3.建立健全的社会保障体系,确保社保机制有效运转,从根本上解决企业改革重组中的人员退出障碍,为国企改革和结构调整提供关键的支撑条件。
(二)继续深化国企改革,加快国企战略重组步伐
1.在前阶段国企改革取得有效进展的基础上,继续加大改革力度,着重围绕国有资产管理体制改革、公司制改革、领导体制改革、分配体制改革等方面取得突破。一是进一步完善我市现行三个层次的国有资产管理体系,理顺三个层次之间的关系,政府通过出资人代表(机构)行使所有者职能,不再直接管理企业,切实做到政企分开。对于先行成立的5个工业国有资产经营公司,要尽快完善运作机制,及时总结经验,全面推广。二是创新企业领导体制,健全企业法人治理结构,形成以董事会为核心的指挥决策中心,以经理层为主体的生产经营中心,以监事会为基础的监督约束中心和以党组织为政治核心的现代企业管理体制。企业要逐渐取消行政级别,打破任职终身制,按《公司法》要求规范运作,建立“竞争上岗”,“能上能下”和“能进能出”的用人机制。提高企业经营者的整体素质。三是加快实行规范的公司制改革,建立产权清晰、权责明确、政企分开、管理科学的现代企业制度,使企业真正成为适应市场的自主经营、自我发展的法人实体和竞争实体。四是创新企业分配制度,鼓励资本、技术、管理能力等要素参与收益分配,企业经营者和领导班子试行年薪制,建立一套有效的激励和约束机制。五是创新企业内部管理机制,树立现代管理观念,采用现代管理方法,加强企业基础管理,提高管理水平。
2.进一步调整国有经济布局,加大战略性重组步伐。一是结合我市实际,改变广州国有工业企业涉及门类过多、布局分散、控制力不强、竞争力不高的现状,坚持“有所为,有所不为”的原则,按照“抓住重点,退出一般”的方针,打破行业、区域部门界限,对全市国有经济进行战略性调整,形成一批跨行业、跨部门、跨地区的具有国内以至国际竞争力的大企业集团。二是坚持有进有退,加快国有经济退出竞争性领域的步伐,大胆引入社会民营资本,走投资主体多元化、股权多元化的道路。
(三)建立以企业为中心的技术创新机制,全面提高企业技术创新能力 1.认真贯彻实施《广州市产业技术政策》、《广州市技术创新工程实施方案》,鼓励企业开展技术创新。
2.抓紧推进企业技术开发中心的建设,逐步形成以企业为中心的技术开发主体。对还未建立技术中心的重点企业,要指导、督促其做好组建规划;对已建立技术中心的企业,要支持其工作,一并按国家的要求规范其运作,使其不断提高技术创新能力和产品开发能力,开发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产品,形成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3.加大对科技成果转化项目的扶持力度,运用技术创新专项资金支持一批属高新技术、市场前景较好的科技成果产业化项目和产学研重大开发项目。建设一批高科技示范工程、产业基地和孵化器等。
4.建立起能够吸引人才,留住人才并且激励技术创新的分配制度。逐步推行认股权。技术入股及其他技术参与分配的方式,充分调动技术人员的积极性。积极引进国外、出国留学人员来穗创办实业或到企业工作,以及开展技术交流与合作。
(四)积极构筑中小企业社会化服务体系,促进非国有经济发展
广州的工业结构一直以中小企业为主。中小企业是广州的特色,是就业和经济增长的稳定器,是活力和竞争力之所在。因此,在抓“大”的同时,要特别重视发展中小企业。
1.大胆放开放活国有中小企业,允许进行各种形式的改革探索,鼓励员工持股,鼓励私有资本参与国有中小企业的经营运作。
2.建立中小企业产业发展促进机构,完善中小企业服务体系,为科技型初创企业、各类中小企业提供金融担保、人才培训、市场拓展、信息提供、技术资源共享等各种支持和服务。促进中小企业向“专、精、特、新”的方向发展,提高与大企业的配套能力、3.构建风险投资机制,为中小企业发展拓宽融资渠道。活跃民间风险投资活动,充分调动民间投资积极性,鼓励有条件的企业、公司、民间机构等设立风险投资公司,引导他们的资金投向风险较高的高科技产业。
4.放宽市场准入条件,消除基于所有制、地区、行业和系统等方面的歧视,给予以各类合法企业公平进入和参与竞争的机会,真正改善创业环境。
(五)加强内外合作,实现优势互补,推动广州工业结构优化升级
1.加强珠江三角洲区域的分工与合作。以广州为龙头,以珠江三角洲地区为腹地,充分依托和善于利用周边地区的优势,加强区域合作。打破地区的行政分割与封锁,克服产业结构雷同、分工模糊的弱点,实现优势互补,提高专业化协作水平,构建产业关连网络,形成聚合效应,提高整个珠江三角洲地区的产业结构互补、整体配套与产业规模的层次与水平。
2.加强与港、澳、台地区的合作。改革开放以来,以广州为中心的珠三角洲地区吸引了大量的港、台投资,使珠江三角洲成为港、台的生产加工基地,形成了“前店后厂”式的产业结构优势互补格局,推动了港、台地区的产业转移,促进了三地的产业升级。今后,穗、港、台三地在产业方面进行共同合作,仍然具有巨大的潜力和广阔的前景。香港在资金、信息、海外市场拓展、高级人才等方面拥有优势,目前已进入新的转型期,正在大力发展以电子信息产业为主的高科技产业。台湾则在资金、电子信息产业制造技术、专门人才、管理技能等方面具有优势,它需要寻找低成本的生产基地和广阔的市场。新的世纪,三地合作面临新的机遇,必须寻求新的合作模式,把合作领域和合作层面提高到更高的水平,构建起穗、港、台三地“既分工又互补,既竞争又合作”的产业网络体系。
3.加强与中西部地区的合作。国家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将对广州的产业结构调整、拓展内地市场、提升中心城市辐射力带来新的发展机遇。充分利用国家加快中西部地区发展的优惠政策,通过参股、控股、合资、合作、承包、租赁等多种形式,积极发展与西部地区的技经贸联合和协作,尤其要鼓励目前具有比较优势的产业和产品向西部转移,形成产业梯度布局。把广州市场网络广、融资便利、咨询发达、机制灵活等优势与西部资源丰富、市场潜力巨大、生产成本较低等优势结合起来,实现优势互补,构建一个生产基地在西部,控制、设计、营销在广州的“前店后厂”新模式。既带动中西部地区发展,又促进广州产业结构升级,形成双赢局面。
4.加紧实施“走出去”战略。加入世贸组织以后。我国与全球经济的融合程度将会进一步提高,国际、国内市场的界限逐渐会被打破,这对以外向带动为主导特征的广州经济是一个难得的机遇。要认真研究国际经济发展趋势,积极调整外贸发展战略,按照国际市场需求变化调整产品出口结构,提高出口产品技术含量。引导和促进企业到海外投资设厂或收购企业,直接开拓当地及周边市场,带动产品、设备和技术出口,弥补国内资源不足,拓展经济发展空间,实现低成本的扩张。重视产品设计策划行业的发展,充分利用国际市场和研究资源,创造国际品牌。鼓励自营出口企业在国外进行多种形式的开发研究投资,及时掌握国际最新技术动态,逐步形成广州境外产品开发研究的新优势。支持企业在境外设立商贸中心、商贸机构,逐步建立国际营销网络。加大对境外投资企业金融扶持力度,加强和规范境外投资项目管理,放宽相关人员出入境限制;加强对重点地区投资环境、投资项目和法律法规的研究,完善对境外投资企业的服务。
(六)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提升工业现代化水平和企业的竞争能力
要高度认识信息化建设的重要性,要把以信息化提升广州工业的现代化水平,作为“十五”计划的一件大事来抓。要充分利用信息化渗透性强的特点,通过信息化这个有效载体,带动传统产业、支柱工业以至整个产业层次的提升。选择微电子、CAD/CAM、软件、数字化、数据安全及网络等共性技术作为推广应用的重点,重点推动一批传统支柱行业进行改造升级,提高传统工业技术装备的集成化、自动化、智能化水平。支持基础较好的企业进一步加快信息化步伐,建立intranet,向DSS、MRPII、ERP、CIMS、SCM和CRM的应用方向发展。促进一批大中型企业信息技术的应用向综合化、集成化、智能化方向发展,使其生产方式、技术和管理水平上档次、上水平、上台阶。组建CAD/CAM应用工程技术服务中心,为中小企业普及应用提供技术支持与服务;帮助中小企业建立规模不等的管理信息系统(OA、MIS、EDI),提高企业现代化管理水平。积极推进电子商务工程,将电子商务技术和网络营销概念引入传统的市场营销体一系。各企业要从自身实际出发,制定本企业(集团)工业信息机划,扎实推进。要加大信息化带动工业化的资金投入,善借“外脑”,发挥产学研联合的优势等,从而切实加快企业信息化建设的步伐。
第三篇:浙江省教育事业发展“十五”计划
浙江省教育事业发展“十五”计划
一、“九五”期间我省教育改革和发展取得了重大进展
“九五”期间我省认真贯彻落实《教育法》、《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和省第十次党代会精神,深入实施科教兴省战略,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努力深化教育改革,加快发展各级各类教育事业,教育改革和发展取得了较好的成绩,为“十五”时期进一步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一)教育事业持续、协调发展
巩固提高“两基”成果。1997年通过了国家对我省“基本普及九年义务教育,基本扫除青壮年文盲”的总验收,提前三年在全国率先实现“两基”;开展创建教育强县活动,推进中小学布局合理调整,不断提高“两基”水平。学前教育和特殊教育取得长足发展。积极发展高中段教育。2000年全省各类高中段学校共招收新生39.7万人,比1995年增加12.5万人,初中毕业生升高中段教育的比例达到75%,比1995年提高 23.4个百分点。大力发展高等教育。2000年高等教育(含成人高等教育)招生 17.35万人,是1995年的2.64倍,在校生达到38万人,积极促进自学考试等各类高等教育发展,自考报考人数已增加到77万人次;高等教育毛入学率从1995年的6%提高到13%;研究生在学人数从1995年的4609人增加到近三万人,拥有博士点143个、硕士点342个,建设了一批国家级、省部级重点学科、重点实验室和人才培养基地。
(二)教育体制改革取得重大进展
管理体制改革取得新的突破。进一步完善中等及以下教育实行“分级办学,分级管理”的体制,全面调整中等职业教育管理体制,加强了市级政府对中取教育的统筹管理。高等教育管理体制改革全面展开。强强联合,组建了部省共建共管新的浙江大学,在浙原部属高校体制调整工作全面完成。结合省市共建,加大教育结构和布局调整力度,合并成立了新的宁波大学、浙江海洋学院等5所本科院校。中小学布局调整全面推进,办学质量和效益不断提高。办学体制改革不断深化。认真贯彻省政府《关于鼓励社会力量参与办学的若干规定》,制定了一系列鼓励政策,社会力量办学得到迅速发展。改制筹建浙江万里学院,合并重组新的浙江树人学院,以成人高校的改革、改制、改组和中职学校补充作为主要途径,通过政府投入、土地置换、银行贷款等办法,以新的管理模式和运行机制,新建和筹建35所高职学校。全省现有各类民办教育机构1万多个。
学校内部管理体制改革向纵深发展,人事分配、招生收费、教学科研、学生就业等制度改革不断深化。高校后勤服务社会化改革全面展开,后勤服务开始从学校行政管理体系中剥离出来,逐步实行企业化经营,社会化运作。
(三)教师队伍建设不断加强
加强师德教育,调整师范教育结构,加快高学历师资的培养,加强在职教师培训提高,教师队伍整体素质不断提高,学历合格率和高学历专任教师比例有大幅度上升。2000年教师学历合格率小学达到95.6%,初中达到92.3%,普通高中达到76.1%,分别较1995年提高问个、17.7个和19.3个百分点,小学专科及以上、初中本科及以上学历比例分别达到 17.6%和 18.4%,比 1995年提高14.7个9.6个百分点。统筹解决民办教师问题,成为全国第一个无民办教师的省份。教师住房条件大为改善,全省城镇中小学和普通高校家庭人均居住面.积达到12.57平方米和9.82平方米,比“八五”期末分别增长34.1%和25.9%。生活待遇和社会地位得到提高。教师正在逐步成为受人羡慕的职业。
(四)教育投入不断增加
以财政拨款为主,多渠道筹措教育经费的体制基本形成。2000年全省教育经费达到209.06亿元,比1995年增长1.6倍,年均增长21.1%。保证教育投入的财政主渠道作用,财政预算内教育经费实现“三个”增长。依法加强教育费附加征管力度,城乡教育费附加已成为教育经费的主要补充渠道;同时开征高等教育费附加,拓宽了政府投入教育经费来源渠道;初步建立教育成本分担机制,适当提高非义务教育阶段的学费收费标准,社会力量办学接成本收费;启动银行教育信贷业务。
高教园区全面规划建设。杭州下沙、滨江、小和山和宁波、温州5个高教园区建设全面启动,高教办学空间将进一步扩大,为“十五”时期高教的进一步发展增强后劲。各级各类学校的校舍。教学仪器设备、图书及体育设施等办学条件均得到较大的改善。
二、指导思想和主要目标
“十五”时期是我省为提前基本实现现代化奠定基础的关键时期。随着经济结构的战略性调整,经济实力的增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完善和对外开放的扩大,城市化进程的加快,世贸组织的加入,劳动者素质和人才结构必将发生重大变化,对教育改革和发展也将提出更高的要求。因此,令后5到20年内,必须坚定不移地深入实施科教兴省战略,始终把教育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抓住机遇,乘势而上,深化改革,加快教育事业的发展,全面提高国民素质,培养大批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人才,促进我省经济社会的快速、持续、健康发展。
(一)指导思想
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以江总书记“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按照省委、省政府制订的《浙江省教育现代化建设纲要(2000——2020年)》和《浙江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个五年计划纲要》的要求,坚定不移地实施“科教兴省”战略,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深化教育改革,加快教育发展,不断提高教育质量,努力构建一个充满生机活力、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社会全面进步需要、具有浙江特色的现代教育体系,为提前基本实现现代化提供强有力的智力支持和人才保障。
l、以发展为主题。充分发挥教育对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具有的先导性、全局性、基础性作用,实施适度超前发展战略。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坚持实事求是,因地制宜,分类指导,分步实施的原则,促进教育协调发展,全面推进教育现代化。
2.以结构调整为主线。根据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的需要,不断调整优化教育结构,加快培养急需人才,为社会提供高素质的劳动者。
3、以改革创新为动力。加快管理体制改革和机制创新,适应市场经济体制,理顺学校依法自主办学和政府管理的关系,增强教育发展的活力、潜力和竞争力,培育新的增长点,促进教育与经济。社会发展和科技进步更加紧密结合。进一步扩大对外开放,加强与国内外教育的合作与交流。
4、以质量为根本。把提高质量摆在突出位置,贯彻质量与规模、结构、效益相统一的方针,促进教育可持续发展。
(二)“十五”时期发展主要目标和任务
1、高标准实施九年义务教育。确定基础教育在现代化建设中的战略地位,坚持基础教育优先发展。到2005年,完成推行小学六周岁入学和“六·三”学制统一实施工作,实现高标准“普九”;加快发展特殊教育,最大限度地满足残疾少年儿童入学的需求,与此同时,基本普及学前三年教育。采取积极措施,改善办学条件,消除薄弱学校。实现学校布局合理化、办学条件标准化、学校管理规范化,使全体国民教育普及程度、整体水平得到更大提高。
2、普及高中段教育。到2005年,各类高中段教育招生数达到50万人,初中毕业生升入高中段教育的比例达到85%左右,基本普及高中段教育。中等职业教育与普通高中教育协调发展,中等职业教育专业结构更趋合理,努力适应地方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需要。积极开展农村文化技术教育,初步建立社区教育网络。
3.初步实现高等教育大众化。加强高等学校建设,扩大高等教育资源,加快高等教育的培养规模和速度,不断提高教育质量。到2005年高起点建设70所普通高等学校。积极发展成人教育。自学考试、远程教育等各种形式的高等教育。到2005年,高等教育毛入学率达到20%以上。积极发展研究生教育,不断提高研究生在学人数占普通高校在校本科生的比例。
4.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和师德师风建设取得明显成效。各级各类学校教师学历水平有很大提高,职业学校“双师型”教师达到一定比例。到2005年小学、初中教师的学历合格率均达到98%以上,其中小学教师专科及以上、初中教师本科及以上学历比例均达到40%;小学、初中新任教师分别基本达到专科和本科学历;普通高中、中等职业学校教师学历合格率分别达到90%和80%,普通高校教师的研究生学历比例:大学达到80%以上(其中具有博士学位教师比例达到30%以上)、本科院校达到60%以上、高等专科学校(高等职业学校)达到30%及以上。各级各类学校专任教师的专业技术职务结构和年龄结构更为合理,普遍具有现代教育观念、良好的师德、较高的教育教学水平和运用现代教育技术的能力。
(三)实施教育重点工程
“十五”期间,实施十大教育重点建设工程,为教育可持续发展夯实基础。
1、实施“重点学校建设工程”。重点建设20所左右蒿校,支持浙江大学加快成为世界一流水平的大学;与此同时,建设国内有影响的10所教学科研型本科院校和10所高等职业学校,建设5所高等师范院校。建设省级示范性幼儿园200所、示范性小学500所、示范性初中200所、省一级重点普通高中100所、省一级重点中等职业学校100所、省级示范性乡(镇)成人文化技术学校100所。
2.实施“教育信息化工程”。充分利用教育科研网、卫星视频传输系统等现代信息技术和资源,建设开放式远程教育网络。按现代教育技术装备标准,建立专用教室,配备计算机和多媒体视听设备,实现“校校通”。办好“浙江教育网站”,充实和丰富省教育信息资源库。到2002年,建成省级现代教育技术实验学校500所,其中50所左右成为国家级实验学校。2005年全省所有中小学开设信息技术课程。
3、实施„稿教园区建设工程”。运用新机制、新模式建设好省本级杭州下沙、滨江、小和山高教园区和宁波、温州等地高教园区。省本级的三个园区占地面积分别达到10平方公里S平方公里和5平方公里,建成后形成15-20万人全日制办学规模。
4、实施“教学改革工程”。5年内建设全省高校重点专业150个,基础课教学实验室200个,文化素质教育和教学实习基地50个,重点教材500种。完成省级教学改革研究300项。建设中等职业教育重点专业100个,重点教材200种。完成对九年义务教育教材新一轮的充实调整。
5、实施“学科建设和科技产业化工程”。根据社会需求和高校实际,建设全省高校重点学科100个,争取新增硕士、博士授予单位各5个。积极支持大学科技园和产学研基地建设,促进科技成果转化为生产力。
6、实施“教师继续教育工程”。继续加强教师进修学校的管理,加强继续教育基地建设,形成相互衔接、相互协作、运行机制灵活高效的培训网络。5年内完成新一轮各级各类在职教师的继续教育,更新知识,全面提高教师素质。实施中小学“5522”计划。用5年时间,在全省重点培养中学和小学各500名“浙江省名教师”和各200名“浙江省名校长”。
实施高层次人才引进培养计划。高校要结合重点学科建设,设立特聘岗位,每年吸引一批能够领导本学科进入国内国际先进水平的优秀学科带头人特别是中青年学科带头人。以竞争方式,速选省高校中青年学科带头人200名进行重点培养。加大引进外国文教专家、选派访问学者出国(境)研修交流的力度。
7、实施“理论武装工程”。加强“三个代表”的学习宣传,大力开展唯物论、辩证法教育,高质量地实施“马克思主义理论课”和“思想政治品德课”教学,建成一支“两课”专职滑干教师的队伍,拓展思想政治工作阵地,实现思想政治教育进网络、进宿舍、进社团。
8、实施“教育强县、强镇建设工程”。调动各级政府办学积极性,促进各类教育协调、高质量、高水平发展。到2002年建成省级教育强县30个左右,教育强镇500个左右。到2005年有三分之二左右的县(市、区)达到省教育强县的要求;有半数以上的乡(镇)达到省教育强镇的要求。
9、实施“中小学布局调整和标准化建设工程”。结合新一轮行政区划的调整和加快城镇化建设的要求,进一步调整中小学布局。到2002年,全省中小学基本建设投资180亿元,对定点学校进行迁建、扩建,中小学布局调整基本完成。到2005年全省中小学校布局结构保持在2002年的水平,全省所有重点学校都按高标准要求建设。
10、实施“教育扶贫工程”。省每年安排专项补助经费,用于经济欠发达地区校舍建设、设备添置和师资培训。安排县与县、乡与乡、校与校在资金、教学、招生等全方位对口支持。组织城镇骨干教师到贫困乡村学校进行讲学和教学指导。结对帮扶,对口支援四川等西部地区教育的发展。通过多种措施,促进各地教育的同步发展。继续为残疾少年儿童开展“献爱心”活动。
(四)2010年和2020年远景目标
2010年高标准普及高中段教育,高等教育毛入学率达到25%,研究生占普通高校在校本科生的比例达到10%左右。2020年高等教育毛入学率达到40%,接近中等发达国家平均水平。各级各类教育发展水平居全国前列,成为教育强省,基本实现教育现代化。各类教育协调发展,布局合理,横向沟通,纵向衔接,形成社会化、开放式、多层次、多形式的终身教育体系,满足社会成员终身学习的需要;教学内容体现现代化科学文化最新成果,教学方式方法开放、灵活,考试评价制度科学。以提高国民素质为根本宗旨、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面向全体学生,形成以素质教育为核心的教育思想体系。
教育投入适应事业发展需要。教育基础设施与教育技术装备先进,基本实现教育信息化。师资队伍数量足够,结构合理,素质优良。依法办学、依法治教,建立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系相适应、符合教育规律的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
三、“十五”期间教育事业发展的政策措施和保障条件
(一)依法增加教育经费,不断加大投入力度
加大财政投入力度。依法保证实现财政预算内教育经费的“三个增长”。“十五”期间,继续增加省本级财政中教育事业经费的支出比例,每年提高1.2个百分点,各地要根据省里的精神,增加预算内教育经费的投入。逐年增加省本级预算内教育基本建设经费。农村税费改革后,农村义务教育经常性经费和建设经费金额纳入财政预算。
建立符合公共财政要求的教育经费投入和管理机制。积极实施和完善部门预算制度,逐步做到按定员定额编制预算。通过置换、转让、拍卖等多种形式,优化资源配置,盘活教育资源。调整经费支出结构,重点为教学、科研服务。全面实施教师工资财政统一发放。
进一步完善多渠道筹措教育经费体制。依法加强城乡教育费附加的征收和管理。完善地太高等教育费的征收使用办法。积极运用教育信用贷款,建立、完善还贷机制,增加教育投入。
认真落实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政策。加大以“贷”为主,辅之以“奖、勤、补”等为内容的资助力度。积极推行国家助学贷款和一般信用助学贷款。保证经济困难家庭学生按时入学并顺利完成学业。
(二)努力深化教育改革,不断增强办学活力
加大管理体制改革力度。落实各级政府发展教育的职责任务,加大地方政府发展和管理本地教育的统筹权。完善农村税费改革后基础教育地方负责分级管理体制,全面落实高中段教育实行地方统筹管理政策。统一规划,调整布局,优化结构,合理配置资源,提高教育质量和办学效益。
推进教育收费改革。逐步建立符合市场经济体制以及政府公共财政体制的成本分担机制。非义务教育学校实行学生缴费上学制度,逐步提高学费在培养成本中的比例。民办教育、职业教育。成人教育实行按生均培养成本收费。
继续推进办学体制改革。制定有关法规和优惠政策,开放非义务教育市场,鼓励社会力量以多种形式办学,将社会力量办学纳入教育总体发展规划。较大步伐地引进社会投资,保障社会力量办学举办者的合法收入,创造与公办学校一视同仁的政策环境。依法加强指导、管理和监督,确保社会力量办学健康发展。
加快学校内部管理体制改革步伐。加强学校财务管理,进一步明晰学校产权,加强单位财产监管。建立教育成本核算制度和教育财务管理水平监测指标。严格教育审计。规范教育收费行为,制止各种乱收费。
深化人事分配制度改革,根据“精简、高效、统一”的原则,精简机构,减员增效。改革分配、奖励制度,分配上向作出突出贡献的优秀拔尖人才、学科带头人和中青年骨干教.师倾斜。完善教师专业技术职务聘任制。
转变教育思想、教育观念,改革教学方法,采取多种形式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能力、创业精神和实践能力,促进学生德智体美等方面全面发展。要根据现代社会对人才和劳动者素质的要求,构建21世纪初叶教育课程体系,确立符合素质教育要求的课程目标、课程结构和教学内容,改革教学手段与方法。大力加强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2005年全省中小学普遍开设信息技术课。积极推进小学英语教学,2005年乡镇以上小学自三年级起全面开设英语课。
深化招生和毕业生就业制度改革。在公平公正原则的基础上,建立和完善与普通高校招生实行网上录取相适应的招生管理制度;公布高校毕业生一次就业率,促进高校调整学科、专业结构。放宽毕业生的就业限制,逐步扩大师范毕业生“双向选择”比例。进一步改革学籍管理制度,积极探索弹性学制、学分制,扩大优秀专科毕业生经过一定选拔程序进入本科阶段学习的试点。高校后勤服务实行社会化。到2002年,基本实现全省各类高等学校的盾勤服务上作从学校行政管理体系中剥离出来,按企业化、市场化运作。以产权为纽带,通过控股、参股、兼并等形式,跨校组建若干个高校后勤集团。以多种形式吸引社会资金,加快高校后勤设施建设。
(三)加强师资队伍建设,适应素质教育的需要
要用师德标准规范教师的教育教学行为,把师德作为教师工作考核的首要内容和职务聘任的重要依据。加强对教师和师范院校学生运用信息技术、语言文字能力的提高工作,加强小学英语。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师资队伍建设。把教师实施素质教育的能力和水平作为教师培养、培训和考核的重点。强化在职教师继续教育,结合师范院校结构调整,充分利用现有师范院校资源,加强省。市、县三级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基地和网络建设。
加快中青年骨干教师和学科带头人的培养。高等学校和中小学分别实施“高层次人才培养工程”和“名师名校长计划”。在教师高级职务的评聘、特级教师和功勋教师评选中,提高中青年骨干教师的比例。各级政府和学校要在科学研究、教学改革、进修和深造等方面,为中青年骨干教师和学科带头人创造良好的条件。
加强教师队伍的科学管理。优化教师结构,拓宽师资来源渠道,鼓励非师范类高校培养师资。落实县级以上教育部门对教师的管理权,依法完善教师管理制度,建立教师轮岗制度,促进教师城乡交流、校际交流。高校全面实行教师资格制度、教师聘任制和全员聘用制。加强中小学编制管理,全面整顿清退代课教师。完善中小学校长岗位培训和持证上岗制度,试行校长职级制度,完善校长选拔和任用制度。
提高教师生活待遇和社会地位。贯彻《教师法》,营造尊重知识、尊师重教的社会氛围。切实把公办教师工资(含政府出台的工资性补贴)列入财政预算,实行统一发放。教师的平均工资水平不低于或高于当地国家公务员平均水平。逐步提高中小学、师范院校教师教龄津贴标准和班主任津贴标准。逐步建立教师养老和医疗保险制度。改善教师住房条件,住房分配货币化政策要适当向教师倾斜,使城镇教师住房面积达到或超过当地居民平均水平。
(四)全面推进素质教育,不断提高教育质量 改进、加强学校的德育工作和思想政治工作,并把其融入到学校工作的各个环节之中。按照素质教育的要求,树立正确的教育观、质量观和人才观。继续开展中小学教师在暑假期间参加为期一周的集中培训和教育。把教师职业道德作为教师工作考核的首要内容和职务聘任的重要依据。
充分发挥素质教育实验县和创新教育试点学校在素质教育中的示范带头作用。加强指导,在优化教育环境、规范办学行为、改造基础薄弱学校、深化考试评价制度和课堂教学模式改革等方面加大实验力度。认真总结推广一批先进典型,积极推进区域性素质教育。
继续开展“高等教育质量年”活动。以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实施各项教学改革,加强教学与实践相结合,普遍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品质、人文素养和科学素养。
改革教育质量评价和监督办法,增强教育质量评价和监督的客观性、公正性和科学性,建立符合素质教育要求的评价和监督机制。
(五)加强领导,依法治教,保障教育改革和发展
加强对教育工作的领导,保证教育优先发展。把教育作为先导性、全局性、基础性的知识产业和关键的基础工程,纳入战略重点和现代化建设的整体布局之中,加强领导,采取有力措施,加快教育改革和发展。建立和健全目标管理责任制,层层落实目标和责任。动员全社会关心、支持教育,提高教育发展的整体水平。
加强依法治教工作。加强行政执法,各级教育行政部门要严格依法行政,建立教育行政执法责任制、政务公开制和教育行政处罚制度。强化教育督导、监察、审计等行政内部监督。重视教育司法,积极探索教育司法的途径和形式,维护公民、法人和其它组织,特别是学校、教师、学生的合法权益。依法维护学校正常的教育教学秩序。健全教育法律救济制度,重视教育行政诉讼、教育民事纠纷的处理。加强教育法制研究,开展教育法律咨询服务活动。
加强教育科学研究,提高决策的科学化、民主化。坚持科研兴教、兴校的思想,加强教育科研工作。组织人员认真研究教育改革发展中的重大理论问题和实际问题,加强教育规划和重大教育方针政策的科学论证、科学决策研究。建立科学决策专家咨询组织,确保重大决策的民主性、科学性。认真学习掌握现代经济科技知识,积极探索市场经济条件下教育发展的规律,适当运用市场手段,引入竞争激励机制,增强为社会服务能力,努力开创教育工作新局面。
二零零一年九月七日
第四篇:广州市文化发展“十五”计划
广州市文化发展“十五”计划
发 展文化事业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对于促进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文化需求,提高民族素质,增强综合国力,提升城市知名 度,具有重要的作用。为了确保广州文化事业的持续发展,现依据国家和省有关文化事业、文化产业发展规划,《广州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个五年计划纲要》 和《广州市宣传文化发展“十五”规划纲要》,提出广州市文化发展“十五”计划。
一、广州文化发展的基础和面临的主要问题
(一)“九五”时期广州文化发展的主要成就
“九五”期间,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经济发展的强有力推动下,广州的文化事业持续稳定发展,文化发展滞后于经济的状况有所改善。文化精品不断 涌现,群众文化基础扎实,文物博物取得重大突破,文化市场丰富多彩,文化产业初具规模,文化设施建设投资增大,市民的文化消费明显增加,文化中心的辐射力 和影响力增强。
实施精品战略成绩显著。“九五”期间,一批优秀作品陆续获得中宣部“五个一工程奖”、国家文化部“文华奖”、“群星奖”、“蒲公英奖”、中国文联“曹禺 戏剧奖”、“梅花奖”。同时,积极将优秀作品推向市场接受群众检验,效果良好。全市有19个专业艺术表演团体,与“八五”末持平,共演出2.8万场,观众 2120万人次,演出收入1.17亿元。
实施“金穗工程”推动群众文化迈上新台阶。群众文化的阵地网络、活动网络、队伍网络和服务网络的建设取得明显成效。海珠区、原番禺市分别被评为全国文化 模范区和全国文化先进市。区、县级市文化馆、图书馆水平明显提高。街镇文化站达标率为95%,特级站占26.4%;全市14家公共图书馆中评定了一级馆7 家,二级馆5家,三级馆2家,实现了“九五”预期目标。一系列特色鲜明、定期举办的文化活动越办越好,吸引市民广泛参与。坚持文化下乡活动,取得较好成 效。
文物保护和博物馆建设有重大突破。在城市大规模建设中,南越王宫遗址等重要文物得到有效保护。沙面、南越王宫遗址、秦代造船遗址等5处由国务院公布为全 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全市现共有文物保护单位156处,其中全国16处,省级27处,市级112处。新建成广州艺术博物院,番禺区、荔湾区、海珠区、越秀 区先后成立博物馆,广州出现了区级博物馆。全市有26个博物馆、纪念馆,比“八五”期末增加了5个,“九五”期间共举办展览、陈列610个,接待观众 896万人次。
文化产业呈现良好势头,文化市场保持健康稳定的基本态势。至2000年底,广州共有演出机构5个,专业艺术表演团体19个,艺术表演场所44个(新建成 星海音乐厅),观众座位2.4万个,年演出4600多场,观众达500万人次;电影发行机构8个,电影放映单位142个,其中电影队53个,放映场所89 个,观众座位24000个,年放电影8.4万场,观众达312万人次;文化娱乐业总计机构为1891个,从业人员2万多人。
市民文化消费水平有新的提高。“九五”期间,广州市人均GDP实破3000美元,2000年达4175美元,人们的消费重心逐渐从衣食住行等转向文化 和教育。2000年广州城镇居民人均年消费性支出11349.47元,其中娱乐文教服务支出1443.42元,占消费总支出的比例从1995年的 9.66%增长至12.72%。
城市文化形象有明显改善。“九五”期间,广州地区文化设施建设投资额达18.3亿,为解放以来最多的五年。新建成文化项目26个,面积为32.6万平方 米,包括星海音乐厅、广东美术馆、广州艺术博物院、红线女艺术中心、广州芭蕾舞团团址(首期)、广州艺术学校新址、番禺博物馆等。这批文化设施,提升了广 州城市的文化品位。广州对外文化交流活跃,五年共有1554批14630人次出访,到境外演出,举办展览和开展文化交流活动;并有1175批16340人 次境外文化团体和个人到访。广州的文化中心功能不断增强。
(二)存在的主要问题
当前,我市文化事业发展仍滞后于经济的快速增长,与国内先进城市及亚洲中等发达国家和地区相比仍有较大差距,主要问题是: 文化发展水平与人民群众文化需求之间的矛盾依然突出,文化产品和服务的总供给不能满足人民群众快速增长的文化需求;文化资源浪费、闲置和不足同时存在,一 方面现有的一些文化资源未能有效地开发、利用于文化旅游等产业,另一方面文化资源总体数量不足,结构不合理,文化资源有待进一步充实、盘活和整合;文化发 展不平衡,具体表现在文化各个领域之间不平衡,城乡之间不平衡;深化文化体制改革的步伐缓慢,旧体制仍束缚着文化艺术生产力的解放和提高;文化产品与文化 服务的科技含量还很不够,文化事业与当今科技进步差距较大;文化市场中有的项目经营场所过多过滥,布局不合理,违章经营现象时有发生,有的比较严重,文化 法制建设有待加强;缺乏高层次的文化专业人才,有的方面人才优势减弱,甚至出现断层,文化人才队伍素质仍需进一步改善。
二、指导方针和发展目标
(一)广州文化发展的指导方针
要坚持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为指导,按照“三个代表”的要求,以加快文化发展为主题,体制创新和科技创新为动力,满足人民群众的文化需求为根本出发点,全面繁荣和发展文化事业。
1、坚持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贯彻“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的方向和“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建设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
2、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立足现实,着眼未来,继承和发扬优秀文化传统,吸收世界文明先进成果,积极推动文化创新。
3、坚持“以人为本”发展文化事业,满足人民群众快速增长的多样化的文化需求,创造有利于人的全面发展和进步的文化基础;开发文化人才资源,集聚培养以高层次人才为核心的文化人才队伍。
4、坚持可持续发展战略,推动历史文化资源保护与开发利用相协调、资源开发与环境建设相协调。
(二)广州文化“十五”发展目标:
在广州市“率先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现代化中心城市”的总目标统领下,围绕“加快发展,建设现代化文化中心”这一主题开展工作。深入挖掘整合丰 富的历史文化资源,打造若干项最优最佳代表广州形象的文化品牌;建成以若干标志性的文化设施为龙头、覆盖社区村镇的多层次、多元化的文化设施网络,生产大 批特色文化的拳头产品和艺术精品,提供健康丰富的文化服务,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文化需求,营造最适宜创业发展和最适宜生活居住的人文环境;以体制创新 和科技创新为动力,推动文化产业结构优化、质量提高,培植若干规模效益好、产业贡献率高的支柱产业和若干个具有核心竞争力的文化企业集团,使广州成为全国 重要的文化产业基地,成为华南地区文化艺术中心和国际文化交流中心,塑造文化广州的新形象。
(三)“十五”及2010年广州文化发展指标
指标名称 单位 1999年 2000年 2005年 2010年
人均GDP 美元 3656 4175 7524 13110
城市化水平% 63 73 80 82.5
恩格尔系数 % 44 42.6 38 35
第三产业占GDP比例 % 49 52.5 59 66
文化产业增加值占第三产业增加值的比例 % 4.8 5.2 7 9
人均每年文化支出占消费性支出的比例 % 3.1 3.5 5 7
文化事业经费占地方财政支出比例 % 0.94 0.89 1 1.3
财政支出人均文化事业经费 元 31.89 30.44 40 45
每万人拥有公益文化设施面积 ㎡ 686 732 783 853
每百万人拥有公共图书馆 座 2.2 2.2 2.3 2.7
人均拥有公共图书馆藏量 册(件)1.16 1.18 1.3 1.5
每百万人拥有博物馆 座 3.7 3.8 5 7
每万人拥有博物馆面积 ㎡ 168 219 236 253
三、文化发展的主要任务和重点
(一)保护和建设与现代化中心城市相协调的历史文化名城。坚持“保护为主,抢救第一”的方针和“有效保护,合理利用,加强管理”的原则,加强对历史文化资源的抢救、保护和利用,在广州建设现代化中心城市和实现城市环境“2010年一大变”目标进程中,保存和突显历史文化名城浓厚的文化底蕴。
1、深入研究和发掘岭南文化中心地、海上丝绸之路发祥地、近代革命策源地和改革开放前沿地的文化内涵,构建点、线、面相结合的历史文化名城保护和利用体 系。重点保护全国、省、市文物保护单位及重要文化遗迹;有效保护和整合古城中轴文化史迹线、新城中轴文化景观线、珠江沿岸文化史迹线、南越国文化史迹线、海上丝绸之路史迹线和近代史迹线等6条文化史迹线;有效保护和开发沙面欧陆建筑风情区、东山近代传统民居、西关民居民俗风情区、北京路和上下九路商业文化 风情区、大小马站书院文化风情区、黄埔古港古村文化风情区、聚龙村乡村民居文化风情区、黄埔军校历史文化风景区和南海神庙文化风貌区等9个文化风景区。结 合城市环境“大变”工程,主动地保护广州历史文化名城的岭南特色、文化风貌和空间环境。
2、加强对考古遗址和文物史迹的保护和开发,努力探索文物保护与城市发展相结合的新路子。“十五”期间,重点做好南越王宫遗址的考古发掘,同时,完成南沙先秦遗址、三叠城墙、汉代水闸遗址、西城门瓮城基址等考古遗址的保护、整理、修复和展示。在保护基础上,重点加强对广州考古资料的整理和研究,争取形成一批在国内文物界打得响的科研成果。配合科学城、大学城、南沙开发和北三环高速公路等大型城 建重点工程,做好考古调查、勘探和发掘工作。更加注重文物史迹资源的保护、整合和利用,启动文化旅游拉动文化产业发展的战略,对市内一些重要文物史迹进行 重新整合,完善配套设施,形成若干条具有较强吸引力的文化旅游线。“十五”期间,基本实现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全部整修、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得到妥善保护、市级文物保护单位消除险情的目标。建成孙中山大元帅府旧址纪念馆、中共三大旧址纪念馆,全面整治和改善南越王博物馆、近代史博物馆、光孝寺、五仙观、石室 等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的周边环境。
3、积极推进南越国遗迹申报世界文化遗产的各项工作。初步完成南越国王宫遗址中心重要区域的考古发掘,完成南越国遗迹保护整体规划、环境整治规划和专项 立法工作,分步实施遗迹周边环境整治工作,并向联合国世界遗产委员会提交申报文本及相关资料,争取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
4、保护和扶持有地方特色的传统文化、民间工艺。抢救和发掘广雕、广绣、广彩等传统工艺;振兴和弘扬粤剧、广东音乐、岭南画派等传统艺术;保留和推介一批广州的“老字号”厂商、产品。继承和发展具有岭南文化特色、广州地方特点的优秀传统文化和民俗风情。
5、按照建设现代化中心城市和保护历史文化名城的要求,构建城市博物馆体系,大力发展博物馆事业。重点抓好广州博物馆新馆筹建,各区、县级市都有能充分 反映当地历史文化、人文资源的专题博物馆,引导和帮助行业、企业兴办自然、科技类的专业性博物馆,鼓励有一定收藏的个人建立私人专题博物馆。建成或着手筹 建天河区博物馆、东山区博物馆、广州丝绸行会博物馆、中药博物馆、印刷博物馆、城建博物馆、戏剧博物馆、电影博物馆、邮政博物馆、传统工艺博物馆、地质博 物馆、通讯博物馆、植物标本博物馆、动物标本博物馆等,到2005年,全市博物馆增加到50家,形成具有岭南文化特色、品牌突出、种类齐全、藏品丰富、展 示手段先进的由国家、企事业单位、社会、个人共同办的博物馆体系。实施“精品馆”、“精品展”战略,“十五”期间,重点把南越王博物馆、广东民间工艺博物 馆(陈家祠)、黄埔军校旧址纪念馆、广州艺术博物院建设成为在国内外有较大影响的博物馆;全面优化和提高博物馆建设的水平,运用计算机等先进的展示手段与 传统文化的陈列内容有机地结合起来,使陈列和展览更受观众喜爱,重点办3-5个达到全国精品水平的展览。以开放的姿态和优质的服务面向大众,进一步拓宽博 物馆的服务功能,办馆效益明显提高,博物馆加强内部管理,逐步建设博物馆管理规范。
(二)大力推进以社区乡镇为重点基层文化建设。
坚持“群众文化普及与提高相结合、以普及为重点”的方针,把基层文化的工作重点放到社区和村镇,进一步活跃基层文化,提高人们文化生活质量。文化普及以 老年文化、少儿文化为重点,以文化馆站、文化广场和社区文化中心为基地,以业余文化团队为纽带,扶持民间艺术活动,吸引群众广泛参与健康的文化活动,形成 文明和谐的文化环境。
1、加强基层文化设施建设。发展文化广场、社区文化中心等公共文化活动场所,巩固群艺馆、图书馆、文化馆(站)等文化设施建设成果。按照广州城市广场体系规 划,在广州市区范围内建设23个文化广场,“十五”期间,各区、县级市建成一个能够满足区域文化演出的多功能文化广场。住宅小区、居民社区切实规划和建设 公益性配套的社区文化中心。全市12个文化馆全部达标并进入全省前列,荔湾区、天河区、海珠区、花都区等区文化馆达特级馆。全市文化站全部达到二级站以 上,40%的文化站达到特级站。基本实现全市居(村)委会都建立文化室。在图书馆、文化馆、文化站、社区文化中心、文化宫、公园等公共文化设施中开辟老 年、少儿和残疾人文化活动场所。
2、创新基层文化活动形式。充分重视培养居民、村民对于社区文化活动的兴趣,努力提高人们对于社区文化活动的参与程度。文化馆、文化站、社区文化中心要 把文化工作面向广大群众,特别是老年人、青少年和弱势群体,配合中心任务、重大节庆等,组织、策划多种群众喜闻乐见、乐于参与的文化活动。继续开展“都市 热浪——广场文化活动”、羊城艺术博览月、羊城粤剧联展、羊城之夏暑期活动、公共图书馆宣传周等文化活动,办好学校舞蹈节、学校合唱节;区县级市举办文化 内涵丰富、地方特色突出,成为区域性基层文化活动的品牌项目。“十五”期间,广州少儿文化要进入全国大城市先进行列,并加强国际少儿文化交流,争取定期在 广州举办国际少儿艺术节;办好各类老年大学,组织多样化的老年文化活动。每年推出一批为广大群众喜闻乐见的优秀群文作品。
3、提高基层文化队伍素质。基层文化队伍实行专兼结合,发挥文化活动骨干的示范、导向作用。落实三馆(文化馆、图书馆、博物馆)一站(文化站或文化中 心)人员的编制和待遇,制定与基层文化工作相适应的人才培养计划,有针对性选送基层文化人才到文化部、广电总局所属艺术院校培训。以群众艺术馆为基地,建 立基层文化工作者培训制度,到2005年,全市群众文化专职人员大专以上学历达到60%,中级以上职称达到50%以上;街镇文化站长基本具备大专以上学 历。建立社区文化指导员制度,发展社区文化志愿者队伍,形成以专职人员为主导、文化志愿者为示范、广大群众为主体的基层文化队伍。
4、拓宽基层文化工作渠道,形成多种社会文化资源共享的基层文化格局。全市的博物馆、图书馆、文化馆、工人文化宫、青年文化宫、少年宫、老年活动中心、儿童活动中心、影剧院、体育场馆等国有文化设施要成为基层文化建设的主要阵地。鼓励机关、部队、院校、企业内部的文化设施向公众开放,增加基层文化建设的 场所。鼓励社会团体、文化经营者和各类单位开展健康有益的文化活动,参与所在社区组织的文化活动。坚持文化下乡、文化下基层活动,组织专业艺术团体、图书 馆、博物馆、电影队送戏、送书、送展览、送电影下乡、到基层。认真实施农村电影发行放映工作“2131”工程,健全经费保障机制,搞活发行放映机制,保证 农民看到、看好电影。借助广州文化信息网,依托市、区(县级市)、街道(乡镇)三级文化馆(站)、图书馆(室)的阵地,建设基层文化信息服务网络,引导基 层文化活动的部分内容与形式向信息网络化方向发展。
5、继续开展创建全国文化先进市(区)活动。力争天河区、东山区创建全国文化先进区,花都区、荔湾区、越秀区、增城市参评省级文化先进市(区),“十五”期间,全市有1/3的区达到全国文化先进区;1/2的区(市)达到省级文化先进水平。
(三)积极发展以精品为龙头的艺术事业
1、调整和优化艺术事业结构和布局,实行扶优扶特。打破行政隶属分割,推进歌舞、话剧、粤剧等艺术表演团体的调整,优化资源配置,形成艺术优势。重点扶 持代表广州水平和具有地方、民族特色的粤剧、广东音乐、曲艺、广东木偶、岭南绘画等地方特色鲜明的艺术,加大力度扶持芭蕾舞、杂技、雕塑等优势突出的艺 术,政府区别不同情况给予经费和政策扶持,鼓励和支持艺术团体在具备一定条件之后,在市场竞争中发展壮大。定期对艺术表演团体评估,确定若干个重点艺术表 演团体,政府的投资逐渐实现从养人到养项目的转变。
2、继续实施精品战略,不断强化以演出为中心的意识,繁荣文艺创作生产。坚持主旋律与多样化相结合的方针,抓好文学、戏剧、影视、音乐、舞蹈、美术等各 门类精品的创作和生产,五年内有优秀作品获“五个一工程”奖。每年有10台以上新剧目上演,其中有1至2台优秀新创剧目参加全国艺术展演活动,“十五”期 间,有若干作品和人才获文华奖、梅花奖、荷花奖、曹禺戏剧奖及其他全国性奖励,芭蕾、杂技等在国际比赛中获奖,并逐步在国际舞台上占有一席之地;绘画和雕 塑艺术水平不断提高,居于全国前列,保持每届有作品参加全国美术作品展并争取获奖;保持和提升广州文学创作在全国的影响力,舞台剧本和影视剧本创作在增加 数量的基础上提高质量,争取更多好剧本上舞台、上银幕、上屏幕;加强文艺理论研究和文艺批评,营造“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良好艺术氛围,充分发挥文艺评 论对文艺发展的重要推动作用。
3、加强政府对艺术事业的调控。运用行政、经济、政策等手段,实施对艺术事业布局的调整和总体规模的控制;建立政府采购艺术作品的机制,每年定向采购一批高扬主旋律、配合中心任务宣传、满足人民群众节假日基本文化需求的舞台表演剧目 及美术作品,通过政府采购行为,体现对艺术生产的引导和支持。
4、实行政府主导和市场运作相结合,创新举办艺术活动的思路,从发挥广州作为现代化中心城市的作用出发,不断提高艺术活动的文化层次和质量,在广州形成 曲艺、杂技、木偶艺术定点经常性演出;粤剧、芭蕾、话剧等艺术门类的演出季;雕塑、绘画等美术展示月等定时定点的文化活动,本地艺术团体与国内外优秀艺术 团体共同演出和展出。办好四年一届的羊城国际粤剧节、每年一届的广州国际艺术博览会和羊城艺术博览月等文化活动。办好“金狮奖”全国木偶皮影比赛,争取举 办全国杂技比赛、芭蕾舞大赛、中国合唱节、国际管乐节、国际芭蕾舞比赛、国际民间舞蹈节等高层次的艺术活动,扩大广州文化在国内外的影响力。
(四)建设具有一定规模和实力的文化产业基地
本规划的文化产业,是指从事文化产品生产和提供文化服务的经营性行业。具体包括演艺业、电影业、音像业、文化信息业、文化娱乐业、文化旅游业、文化会展业、文化传播业、文化中介业、实用美术业、艺术品和文物监管物品销售拍卖业和艺术教育业。
抓紧加入WTO的机遇,充分利用本市丰富的文化资源,积极吸收、聚集国内外的文化资本和文化资源,调整布局,优化结构,提高质量,增强文化产业的竞争实力,把文化产业培育成为广州新的经济增长点,使广州成为全国重要的文化产业基地。
1、增大文化产业总量规模。“十五”期间,文化产业增加值总体增长高于全市GDP和第三产业增加值的增长速度,力争年均递增15%。
2、调整优化文化产业的结构。优先发展演艺业、电影业、音像业、文化旅游业、艺术教育业、艺术品经营业和实用美术业等,吸引社会各方面资本、资源流向这 些行业,有序地扩大规模;加快发展文化会展业、文化信息业、文化中介业、新兴的科技含量高的文化产业等,强调突出内涵增长,以市场配置资源为主,满足文化 消费需求;引导发展歌舞厅、桌球、保龄球、卡拉OK、网络文化经营、电子游戏经营等文化娱乐业及文物监管物品经营,要控制总量,引导其规范经营,提高水平。政府通过经济、法律和行政手段,实现对文化产业中不同行业发展的调控。
3、大力发展文化产业创新项目。发掘艺术表演、电影放映、文物展览、美术展览以外的附加产值,开发演出、电影、展览的各类衍生文化产品,形成新的文化产 业链。充分重视和保护文化名人、文化品牌及独特的文化特色、文化传统、文化形象等资源,并将其与其他行业、其他经济产品联姻结合,拓展文化资源实现价值的 领域,形成文化产业新的增长点。提升文化产品的竞争力。重振广州音像制品生产在全国领先的优势,文艺演出、艺术品等文化产品在全国文化市场中占有相当比 重,拥有一批辐射全国的名牌文化产品。
4、走集约化规模经营的道路,在广州形成以企业集团为支柱,各类中小型企业互补的文化产业格局。组建有实力的文化企业集团,允许和鼓励国内民间资本、非 文化企业介入文化经营,逐步发展有能力参与国际竞争和大型文化企业。到2005年,在优化演艺、电影、娱乐、音像、文化旅游五大板块产业结构的基础上,建 立若干个在全国有一定影响的文化娱乐大型企业。形成2-3个音像制品连锁(超市)经营集团和若干网络文化经营连锁企业。积极引导外资、个体、私营、民营企 业投资经营文化产业,加快形成多渠道、多形式、灵活高效的文化产业运行机制。
(五)培育健康有序的文化市场
培育和发展演出市场、电影市场、娱乐市场、音像市场、艺术品市场、艺术教育市场、文物监管物品市场和文化生产要素市场,为文化产业的发展创造良好的条件和市场空间,强化政府对文化市场的调控力和监管力。
1、坚持开放准入与加强管理相结合。积极适应放宽非国有经济进入文化市场的限制的新情况,对文化市场从严管理,日常管理实现制度化、规范化,加大专项集中整治的力度,重点加强对音像制品市场和网络文化经营场所的监管,坚决抵制和打击不良、有害的产品进入文化市场。
2、培育和发展各种文化服务中介。鼓励剧本等文字作品代理公司、文化策划咨询、演出经纪公司、艺术人才经纪公司等中介机构的建立、发展。通过经纪公司或 经纪人接受委托、主动推荐等方式,进行各类文化资源的开发、包装及营销策划,在文化产品、资源要素、产业和市场之间建立强有力的纽带关系。
3、提高文化市场的文明法治水平。通过健全文化法规,加强文化执法,形成公平竞争的文化市场,使文化企业和文化经营者有信心进入文化市场、从事文化产 业。定期举办优秀文艺节目调演、优秀文化产品展示、文明经营业户评比等活动,繁荣健康的文化市场。对文化经营者开展文化法规普及教育,提高文化市场文明经 营水平。加强文化市场管理队伍建设,建立文化市场文明执法的行为规范和良好形象。
4、建立文化市场预警监测系统。逐步在文化经营单位布点监控,实行电脑联网管理。推行企业注册登记并网审批,通过网络及时传递各级文化行政部门之间、管理部门与经营业户之间的信息,政府及时掌握市场动态,对市场的变化及时作出预警和反映。
5、制订有利于文化市场繁荣的文化政策,对科技含量比较高、发展势头比较迅猛、潜在需求巨大的文化产业要大力扶持,以形成新的文化市场生长点。文化市场 管理部门定期发布文化市场信息,提高人们的文化消费能力,扩大文化消费品种,降低文化消费价格,组织优质文化产品进入文化市场,增加群众的休闲娱乐活动,力争城镇居民文化消费支出占总支出比重有较大幅度提高。
(六)进一步加快文化设施建设和改造
把握广州城市发展空间“南拓北优、东进西联”布局调整优化和构建“山城田海”生态城市新格局的时机,按照合理布局、优化结构、补充缺项、突出重点的原则,以及高标准建设新的,量力而为改造旧的原则,制订全市文化设施建设规划,并纳入城市建设总体规划,大力加强文化设施建设,强化中心城市文化的聚射功能。
1、统一规划,分四个层次建设,形成九个文化设施网络。第一层次是主要依靠省市政府投资,按国内一流,国际先进的标准,兴建若干广州文化标志性的艺术殿 堂和大型文化设施;第二层次是主要依靠政府支持和多种渠道筹资,建设改造一批档次较高的文化设施,维修和改造原有文化设施;第三层次是主要依靠区、县级市 政府投资和社会力量支持,建设合理分布于社区、乡镇的文化设施;第四层次是以市场调节为主,主要依靠社会力量投入,建设满足不同层次文化需求的文化娱乐设 施。建成布局合理、层次相宜、功能先进的剧场网络,电影院网络,图书馆网络,博物馆网络,文化旅游景区网络,文化广场网络,文化馆站网络,社区文化中心网 络和艺术团体团址网络。
2、按国内一流、国际先进的标准,在天河-珠江新城新建广州歌剧院、广州博物馆新馆、广州报业文化广场三个标志性文化设施,着手建设广州图书馆新馆,逐步在东部区域形成新的文化中心。
3、全面改造和新建一批剧场和电影城。重点把海珠大戏院改建为旅游剧场,南方剧场、蓓蕾剧场改建成中等规模剧场;采用就地改造或异地重建等多种方式分级 完成永汉、金声、芳村、东圃、羊城、市一宫、青年文化宫、增城、从城等现有电影院的改造。新建集演出、展示、活动多功能的杂技演艺中心、粤剧大观园、芭蕾 剧场;按中等规模兴建黄埔剧场、东风剧场(市总工会礼堂)、海珠中心剧场(市二宫)、南沙剧场、沙湾剧场;改造建设一批依托社区文化中心的小剧场;扩建中 华电影城,新建东山、黄埔、广州开发区、珠影、南沙、市桥、新华、街口、荔城等8-10家电影城。各行业、单位、团体现有的演出场所、电影院,应量力而 行,按规范提高档次,并向社会公众开放。逐步形成布局合理、功能多样、专业专题、现代高档的剧场、电影(城)网络体系。
4、改造优化艺术团体团址。2003年前完成杂技团、歌舞团、粤剧团排练场和团址的改造以及木偶艺术中心的改造建设。2005年前着手对沙河顶团址、桂花岗团址进行整体的环境景观整治,逐步形成艺术生产基地与文化旅游景观相结合的艺术团体团址网络体系。
5、“十五”期间,完成广州图书馆天河新馆建设,筹建广州少儿图书馆新馆,发展和完善广州图书馆、广州少儿图书馆。创新图书馆管理体制,逐步建立总馆/ 分馆制的管理体制,形成广州公共图书馆市、区(县级市)、街道(村)、居委(社区)四级服务网络。全市区、县级市图书馆全部达到国家一级标准,同时鼓励社 会力量建立专业图书馆。增加藏书,形成新的藏书体系。到2005年,广州公共图书馆总藏量达到1500万册(件),平均每人1.5册。市、区县级市、专业 图书馆试行分类收藏计划,在全市形成多方面、多层次、较为完整的藏书体系。注重各种电子音像和电子文献的收集工作,加快数字化图书馆建设步伐。加强图书馆 学术研究,增进馆际交流,全市公共图书馆计算机应用水平进入全国先进行列。
6、重视城市雕塑的创作和建设。配合珠江两岸的整治和美化,沿江安放一批反映广州文化历史和居民生活情景的雕塑;配合城市广场、文化广场、绿化广场和建 设,竖立一批与广场配套协调的、反映广州城市风貌的雕塑,使城市雕塑与文化设施、建筑艺术交相辉映,增加城市的文化品质。配合社区建设,规划设计相应的雕 塑,营造具有岭南特色的人文景观与自然景观相交融的文化生态环境。
(七)开创数字化、网络化、信息化的文化发展新领域 推动科学技术广泛应用于文化领域。开辟文化管理数字化、文化传播网络化、文化服务信息化的新领域,为文化发展创造新的技术大平台。
1、加快文化管理数字化的步伐。在公共图书馆管理基本实现数字化的基础上,“十五”期间,组织实施全市博物馆文物藏品管理数字化、文物保护单位管理数字化、文化市场管理数字化、文化行政管理数字化、文化资料档案管理数字化和电影放映数字化等六大数字化文化工程。
2、创新网络化的文化传播形态。以互联网、有线电视网和通信网为载体,逐步建设网上图书馆、网上博物馆、网上电影院、网上剧场、网上音像店等文化传播形 态。“十五”期间,建设四大文化网络:一是广州地区公共图书馆联网管理,实行统一采编,通借通还,并逐步实现与全国图书馆联通、全市图书馆联网,实现图书 馆资源共享。二是全市博物馆馆藏文物数据库联网,提高馆藏文物的保护、展示和研究水平。三是省、市、区文化行政部门的文化市场管理联网,实现政务公开。四 是广州地区城市电脑售票联网,开展网上售票、电话售票、异地售票等多种售票业务。
3、建立多层次、多形式的信息化文化体系。各公共文化场所广泛提供信息化的文化服务。在广州文化OK网的基础上建立广州文化信息网站,整合全市文化资 源,对全市文化信息实行统一规划、统一发布、联合建设、资源共享。及时发布广州文化资讯,开展文化电子商务。在各博物馆和可供市民参观的场所推广使用“电 脑触摸屏导览”和“语音导览”。将文化信息化服务引入社区,把电脑网络建设纳入基层文化设施建设规划,各文化站、社区文化中心要成为文化信息化服务的网络 节点,让居民在居住区域就能通过网上图书馆、博物馆、电影院、音像店等及时了解各类文化信息,享受多种文化服务。
4、重点艺术表演团体运用高科技手段于舞台艺术创作演出上,积极引进先进科技手段,改造现有影剧院的设施条件。以声、光、电等科技丰富舞台艺术的表现力。
5、有选择地吸纳和引进国外文明健康、科技含量高的现代化娱乐项目,提升文化娱乐的科技水平。
6、加大政府文化部门对科技应用的推动力,与科研部门联手,建立文化科技项目的立项、投资、应用、鉴定、评奖等机制。争取设立文化科技“孵化器”机制,对前沿的文化科技项目予以投资、贷款支持。
(八)拓展开放兼容的对外文化交流
发挥广州毗邻港澳的地缘优势及世界粤语华人众多的方言优势,把握我国加入WTO的机遇,利用国内外两种资源、两个市场所提供的广阔空间,更开放兼容地开展强势的文化交流活动,使广州在全球经济一体化的趋势下,以鲜明独特的文化形象,跻身世界知名城市之列。
1、吸引国外文化资源进入国内文化市场。通过在广州每年举办国际艺术博览会,定期举办国际粤剧节、国际合唱节、国际民间舞蹈节、国际芭蕾舞节等文化节 会,吸引国内外优秀艺术团体、知名艺术家到广州演出、展出、亮相、交流,构筑中外文化交流的平台。通过国内外的演出经纪公司、每年引进一批国外境外艺术团 体到广州演出,并不断提高演出水平和档次。通过社会力量引进国外境外文化名人到广州演讲和学术交流,展开国际性文化对话与交流。
2、推动国内文化资源拓展国际文化市场。保持每年派出文化艺术团队到国外境外进行演出、展出等文化交流。特别是增强粤剧、广东音乐、曲艺到国外境外粤语 华人社区的演出交流;增强芭蕾舞、杂技、木偶等与国外境外艺术团体的对话交流;增强地方历史文物、传统艺术的展出交流。向国外境外推广幅射具有地方特色的 优秀文化艺术。
3、加大文 化领域的对外合作和贸易的力度。在中国加入WTO的法律框架下,有序地推进对外文化合作和文化贸易。通过与跨国文化集团合作、合资,积极引进先进的文化成 果、科学技术和经营方式,熟悉和掌握文化经营的国际规则,借助国外的信息网络和销售渠道传播本地优秀文化,为广州文化产品开拓国际市场。
4、加强对外文化交流的管理和引导。制定有利于中外优秀文化资源整合,有利于民族文化发展的对外文化贸易政策。通过强有力的法制手段,遏制有害的国外文化产品的输入和传播。
(九)构筑以高层次文化名人为核心的文化人才高地
我市文化人才资源开发的总体目标是:到2005年,基本稳定现有人力资源的总体规模,增大人才资源总量和专业人才资源密度,发掘现有人才与引进急需人才并举,增加人才资本投资,调整人才资源结构,在提高人才资源总体素质的基础上,重点解决高层次人才匮乏问题,使广州成为文化名人集中的全国文化艺术人才高地 之一,为广州建成华南地区文化艺术中心和国际文化交流中心提供有力的人才资源保证。
1、整体开发现有的人才资源。人才资源开发的重点:调整优化文化行政管理人才结构,加快建立开放型的管理人才选拔任用新机制,围绕科学决策能力、驾驭全 局能力、开拓创新能力,构建管理人才核心能力框架,建设一支高素质的文化管理人才队伍;加快引进培养文化经营管理人才,重点培养造就懂文化、会经营、善管 理的优秀文化企业家;提升各门类专业人才素质,全面提高专业技术人才的专业水平、文化素养和创新能力。
2、从战略高度在广州构筑文化艺术人才高地。充分利用广州的地域优势、区位优势和政策优势,引进急需与培养现有并重,加大集聚高层次人才和积累人才资本 的力度,实行特殊优惠政策吸引高层次人才,将事业发展作为吸引和留住人才的最重要措施。鼓励以优质项目、流动岗位吸引优秀人才来从事阶段性工作。营造有利 于人才脱颖而出的良好环境,支持和鼓励人才力争上游,公平竞争。
3、建立培养文化艺术明星、学科带头人制度。统筹规划优秀明星和学科带头人培养工作,依托重点剧目、重点项目和重点课题,聚集和培养人才,并逐步形成人 才梯队。充分利用全国、省、市文化艺术中、高等教育资源,采取合作,委托等办法培训人才;开拓境外培训渠道,有计划地选派各类人才到境外培训。调整充实、提高文化职业教育,加强学科建设,以适应文化产业化结构的调整;优先进行短缺和急需的专业人才培训;强化继续教育,鼓励自学成才和在岗进修提高。培养开发 思想素质高,能经营、善管理、会外语的复合型人才。提倡艺术家、专家带徒授艺;举办中青年各项技艺比赛,为拔尖人才组织专场演出、专题展览、出版专著。
4、建立合理、规范的人才流动机制。善于使用社会流动人才。运用单位聘用制、项目聘用制、外聘制、兼职制等更灵活的用人机制,吸纳国内外人才资源流入广州。开辟文化讲坛、专题展览、专场演出等平台,吸引文化名人到广州活动、创业。
四、保障措施
(一)加强对文化建设的领导和调控
1、进一步加强各级党委和政府对精神文明建设和文化事业的领导。执行党的方针政策,制定实施促进文化发展的文化政策。将文化建设纳入本地区国民经济社会 发展计划和城市建设的总体规划,保证文化与经济协调发展。调动社会各方面的积极性,提高社会和公众对文化建设的重视支持和参与的程度。
2、为文化发展创造必要的条件。各级政府认真落实基层文化机构的编制和经费,解决文化工作队伍在工作生活上的实际问题,推动文化机构和人事制度改革,统筹研究和解决文化建设中存在的困难,大力推动文化事业的发展。
3、加强对文化工作的检查考核,把文化建设作为创建文明城市、文明城区、文明街道(村镇)、文明单位的主要内容。
4、营造支持文化事业发展的舆论环境。动员报纸、广播、电视、互联网等媒体,加大对文化事业、文化产业的宣传,在全社会营造一个支持、扶持文化建设和发展的舆论环境。
(二)深化文化体制改革
1、文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进一步改革行政审批制度,划分事权,理顺关系,清理完善规章,实现政事分开、政企分开、政社分开和管文化与办文化分离。文化 行政部门强化面向社会实行行业管理的职能,实现政府从“办”文化为主到“管”文化为主的职能转变。建立党委领导、政府调控监管、行业自律、企事业单位自主 运行的文化管理体制。
2、文化经营体制改革。以国有文化经营单位改制为突破口,按照现代企业制度要求,进行规范的公司制改革。通过联合、兼并、重组等方式,组建大型文化企业;采取 合作、合资、租赁制、承包制、股份制、托管、拍卖出售等方式,搞活中小型文化企业。建立公司法人治理结构,深化企业内部改革。
3、文艺体制改革。认真贯彻《中央关于进一步做好文艺工作的若干意见》精神,积极稳妥地推行广州文艺体制改革,遵循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和艺术生产规 律,以及市场经济的规律,创新艺术团体的经营机制,建立生产、营销、筹资和分配激励等新机制;以市场机制为基础,调整优化艺术资源,促进艺术生产集约化、社会化。
4、改革人事管理 体制。根据事业单位改革的总部署,改革人事制度,全面推行聘用制。对于人才管理,从“身份”管理向“岗位”管理转变,从统一的干部管理向职员、专业技术人 员、工勤人员分类管理转变。推行人事代理制,促进人才管理社会化,逐步建立符合文化事业单位性质和运行特点的单位自主用人、人员自主择业、政府依法管理、配套措施完善的人事管理体制,从传统的人事管理向现代的人才资源开发和管理转变。建立符合事业单位特点和实际的社会保障体系。
5、改革分配制度。积极探索符合文化艺术发展规律,体现文化艺术生产要素、以岗位工资为主的科学合理的收入分配形式和办法。鼓励专业技术人员通过成果转 化获取相应报酬。有条件的单位经批准可在部分人才中试行年薪制。对特殊专业岗位上的优秀拔尖人才,经批准可实行高薪聘用。
(三)建立和健全文化法规体系
1、完善文化娱乐市场、文物保护、文化产业、公益性文化设施管理等方面的法规、规章。制定和颁布《广州市文化市场管理条例》、《广州市文化娱乐场所管理 规定》、《广州市网吧管理规定》、《广州市音像制品经营管理规定》、《广州市艺术品经营管理规定》、《广州市表演团体管理规定》、《广州市公共图书馆管理 规定》、《广州市文化馆、站管理规定》、《广州市小区配套公益性文化设施管理规定》、《广州市博物馆管理规定》、《广州市大型建设施工前进行文物调查的规 定》、《南越王遗迹保护规定》、《沙面地区文物保护规定》等文化法规。
2、健全各级文化行政执法机构和队伍,以加大行政执法责任制、行政复议、行政赔偿等法规施行力度为契机,全面提高文化行政部门依法行政的水平。
3、改善和优化文化发展法治环境。广泛开展文化法规普法教育,通过各种媒介及各种方式,宣传文化法规,提高全民遵法守法的意识。
二○○二年六月二十七日
第五篇:渔业发展实施意见
为大力发展现代渔业,促进渔业增效、农民增收,加强水域生态建设,按照《四川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加快现代水产业的通知》(川办发〔2014〕10号)要求,结合广安实际,现就加快现代渔业发展提出以下意见。
一、总体思路与发展目标
(一)总体思路。
坚持生态优先、养捕结合和以养为主的发展方针,以市场为导向,以渔业增效、农民增收和保障城市安全有效供给为目标,以加快转变渔业发展方式为主线,以科技创新为支撑,大力加强渔业基础设施建设,发展特色渔业、生态渔业、休闲渔业,构建集约化、专业化、组织化、社会化相结合的新型渔业经营体系,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作用,形成生态良好、生产发展、产品优质、渔民增收的现代渔业发展新格局。
(二)发展目标。
到2017年,水产养殖面积达到1.1万公顷,水产品总产量6.76万吨,水产业总产值12.15亿元,农民人均水产业收入320元。建成国家水产健康养殖示范场(区)20个、面积1800公顷,水域生态环境明显改善,水产养殖质量安全监管体系基本完善,水产品质量抽检合格率达到100%。
到2020年,水产养殖面积达到1.14万公顷,水产品总产量7.38万吨,水产业总产值14.04亿元,农民人均水产业收入369元。建成国家水产健康养殖示范场(区)30个、面积2000公顷。
二、产业布局与发展重点
(一)产业布局。
1.养殖业。以两江一环二线三区块布局发展现代渔业。以渠江、嘉陵江流域为重点发展江河湖库生态养殖渔业。以广安、护安、观塘、协兴、浓溪、大安等乡镇为环线发展休闲观光渔业。以广南线、广垫渝线等沿线乡镇发展健康养殖渔业。以武胜白坪、飞龙、双星和华蓥阳和、高兴、庆华以及邻水大洪河周边乡镇为区块发展名特优新渔业。
2.加工业。依托特色养殖基地就地就近发展名优特色水产加工,鼓励水产加工企业进入规划的农产品加工产业园区。
3.流通服务业。以区市县城区所在地为中心建立水产品批发市场,形成辐射全市的水产流通网络布局。
4.休闲渔业。依托 “一环二线三区块” 养殖业布局发展集养殖与休闲旅游为一体的休闲渔业。
(二)发展重点。
1.加速基础提升,大力发展水产健康养殖。鼓励开展标准化池塘建设与改造,充分利用低洼地、茺滩发展集中连片的规模渔业基地,提高资源利用率和综合效益。注重渔业环保设施建设,保护渔业生态环境。大力推广养殖用水循环利用、微孔增氧、底部排污、水质在线监控等先进技术,全面提高养殖水产品质量和效益。
2.加快结构调整,大力发展优势特色渔业。坚持市场需求调整养殖品种结构,充分发挥资源优势,推广立体生态养殖技术,加大名特优新品种的引进、试验示范和推广。鼓励优势特色水产品种适度规模发展,创建渔业品牌,逐步形成具有地方特色的优势产业布局,走“产业建设基地化、基地建设规模化、规模生产园区化、园区生产标准化、标准生产品牌化、品牌经营产业化”的发展路子。
3.着力水产种苗体系建设,大力发展高端种业。加强水产原种保护和良种培育,提高水产良种覆盖率。鼓励新建、改造种苗繁育设施,支持传统地方优良品种提纯复壮,开展亲本更新,提升种苗品质,建设一批优势种苗生产基地,打造“育繁推一体化”的现代种业企业。
4.加强规划引导,大力发展生态休闲渔业。将现代渔业发展与生态旅游带建设和新农村建设相结合,大力发展集特色生态养殖、游钓、餐饮、运动、渔家生活体验为一体的多种形式的休闲渔业,以优美水环境、优秀渔文化和优质餐饮休闲拓展渔业功能,促进农民就业增收。
5.完善产业链条,大力发展加工流通产业。鼓励水产加工企业研发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水产品精深加工技术,拓展水产加工品出口市场,增强市场竞争力。加强水产市场和水产品配送基地(中心)建设,健全现代水产物流体系。鼓励水产企业走渔工商、产供销一条龙的产业化经营之路。
6.提升产业化水平,大力培育新型渔业生产经营主体。坚持家庭经营在渔业中的基础地位,鼓励和支持承包鱼塘、水面向专业大户、家庭农场、农民专业合作组织流转,支持龙头企业创建渔业产业化示范基地,促进产业集群发展。大力发展水产专业合作组织,提高渔民参与生产和市场的组织化程度。
7.强化安全监管,大力提升水产品质量。推进水产标准化健康养殖,开展无公害水产品基地建设和产品认证,建立健全产地环境管理、生产过程监控、包装标识、产品准出等制度,确保水产品源头安全。严
格水产品市场准入,保障入市销售水产品质量安全。完善检测体系,建立健全市、县、乡三级水产品质量安全检测机构,鼓励专合组织开展水产品质量安全自检,探索水产品产地准出制度。加大水产品质量安全执法检查和违法查处力度,严厉打击水产品质量安全违法犯罪行为。
8.搞好水域生态保护,大力开展渔业水域污染治理。按照“属地管理”
和“谁污染、谁负责”的原则,强化水产养殖监管,杜绝江河湖库网箱施肥养鱼污染水质和养殖场(户)直接向水体排放沼液、沼渣和污水等不良行为。水产养殖废水宜因地选择处理技术和工艺,排放水质应达标,污染物排放量符合本地总量控制要求。
9.依法查处违法行为,大力保护水产资源。推进水生生物资源养护,严格执行春季禁渔制度,严厉打击违禁和电鱼、炸鱼、毒鱼等违法作业行为,强化珍稀濒危水生野生动物保护管理,坚持水产资源增殖放流,促进水产资源复苏。
10.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大力引导现代渔业集聚发展。进一步完善产业发展规划,以规划指导招商引资。抓好项目策划包装,储备一批重大项目实行产业链招商。加大对外招商引资力度,瞄准行业龙头主动上门招商。加大广安水产整体宣传,扩大广安水产在省内外的影响力。
三、保障措施
(一)强化组织领导。各地要充分认识加快发展现代渔业的重要意义,建立现代渔业发展联席会议制度,把渔业纳入新农村建设农民增收项目,切实加强组织领导,进一步完善现代渔业发展规划,其规划与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基本农田保护规划协调一致,推进全市现代渔业有序发展。要建立现代渔业发展联席会议制度,定期不定期研究现代渔业发展中的困难和问题,为现代渔业发展创造良好的环境。要推行政府、部门领导联系一个区域渔业产业基地,抓好一个特色品种,扶持一个龙头企业或专合组织,发展3—5户家庭渔场,推动现代渔业健康发展。
(二)落实扶持政策。稳定完善渔业基本经营制度,做好水域滩涂养殖承包经营权确权颁证,将养殖证作为享受各级财政补贴、项目建设和灾害救济的资质条件。渔业用地可按照农业产业化生产设施及附属设施用地进行管理,渔业用水、用电纳入农业优惠政策范围。农田水利建设、扶贫开发等农村水、电、路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布局,应统筹兼顾渔业养殖场和养殖基地发展需求。渔业龙头企业中的水产品加工企业享受工业企业在推进技术改造方面的扶持政策。鼓励各类金融机构加大对渔业龙头企业固定资产投资、水产品收购的贷款支持力度,合理确定贷款期限、利率和偿还方式。
(三)注重人才培养。渔业主管部门要加强对水产行业管理人员、执法人员的培训,提高服务现代渔业发展的能力和水平,更好地发挥水产行业在水产品质量安全管理和现代渔业发展中的作用;要加快新型职业渔(农)民培训,推进渔业职业技能培训鉴定工作;要加大水产经营管理人才培训,培养和造就一批经营管理水平高、市场开拓能力强的优秀水产经营管理人才。人社部门要进一步研究完善人才引进政策和措施,以利现代渔业发展所需的各类人才的引进。
(四)加强财政支持。各级财政要加大对水产发展的投入力度,重点用于渔政、资源调查、品种资源保护、疫病防控和质量安全监管。加大财政项目资金扶持力度,鼓励和支持农(渔)民水产专业合作社、家庭渔场作为申报实施主体参与水产项目建设,积极探索建立财政投入形成资产转化为农民专业合作社成员股份的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