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年对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的有关反应(信息学院)

时间:2019-05-14 09:03:32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青年对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的有关反应(信息学院)》,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青年对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的有关反应(信息学院)》。

第一篇:青年对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的有关反应(信息学院)

青年对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的反应

10月8日至11日中共中央正在举行的十六届五中全会将审议《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的建议》,正像胡锦涛总书记最近强调的:做好“十一五”时期的经济社会发展工作,关键是要坚持以科学发展观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推动经济社会发展转入科学发展的轨道。

这次会议强调,制定“十一五”规划建议要坚持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坚持以科学发展观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坚持发展是硬道理的战略思想,坚持抓好发展这个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深入分析国内外发展大势,围绕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群众根本利益和推动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全面发展的根本要求,立足科学发展,着力自主创新,完善体制机制,促进社会和谐,明确未来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指导方针,提出符合中国国情、顺应时代要求、反映人民意愿的发展目标和总体部署。

青年是成长的群体,青年是发展的群体。青年人期待着发展的机遇,最重要的是把握住发展的机遇。认真学习、正确认识、深入领会科学发展观,对于正在成长、发展中的青年人来说很有意义、十分重要。

一,十六届五中全会举世瞩目,“十一五”规划举国关注。青年对全会表现出极大的热情和关注!特别是认为持续发展战略构建和谐社会是五中全会焦点!注重经济可持续健康发展,缩小地区和城乡差距,构建和谐社会,将经济建设的重点从“增长”过渡到“稳定”。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提出的一项意义重大的战略举措。要统筹城乡发展,解决好“三农”问题,要坚持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走节约清洁安全的可持续发展道路,严格控制高耗能、高污染的建设项目,加大污染治理力度。

正确地认识科学发展观,也就意味着了解了中国未来将走的道路,也就是了解了青年一代未来发展的方向和成长的环境。青年人就应当在现在的学习和实践中,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树立自己的理念,学习所需要的知识,增长相应的才干。青年人应当认清我国社会未来发展的需要,搞清楚中国社会未来发展新的增长点在哪里。缩小城乡差距、地区差距、收入差距,扩大就业,保护环境等,将是中国未来需要解决的最重大的问题。青年人更要注重人文精神的培养,更加注重人文关怀。从重物质到重精神,从重技术到重人文,是人类社会发展中具有规律性的历史现象。科学的发展观已经树立,这是国家之幸、民族之幸,更是青年一代的幸运。科学发展观为青年成长、成才创造了无限广阔的空间。认清时代发展的方向、把握发展的趋向,拥有积极的态度,扎实刻苦地努力,青年人就一定能够把握自己的命运,抓住发展的机遇,大有作为。

这次五年规划,是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领导下编制的第一个五年规划,是党中央提出科学发展观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大战略思想后编制的第一个五年规划。其内容核心就是立足科学发展:以科学发展观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着力自主创新:把提升自主创新能力作为调整经济结构、转变增长方式的支撑点;完善体制机制:以改革创新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强大动力; 促进社会和谐:引领中国经济社会发展新境界。要坚持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要更加注重人民生活和群众利益问题。就业是民生之本,要千方百计扩大就业,鼓励企业尽可能多地增加就业岗位;分配是民心所系,要下大力气解决收入分配不公问题,做好低收入群体的生活保障工作;公共服务特别是社会保障是民安所在,要进一步解决公共服务体系不健全,特别是城乡之间、不同区域之间社会群体享有公共服务差别大的问题。

二,对于科学发展观,青年大部分人认为可以从这样几个方面来理解和体会: 首先,科学发展观是在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显现阶段性特征的背景下提出来的。其次,科学发展观是在深入思考发展的内涵和意义的基础上提出来的。第三,科学发展观是在借鉴世界各国发展经验和总结现代化发展规律性的宽广视野中提出来的。概括起来说,科学发展观指导下的经济增长和社会发展,就是让中国走上一条注重社会均衡协调发展的道路、注重以人为本的道路、注重可持续发展的道路。绝大部分的大学生认为根据会前讨论的情况来看,服务业会成为各种资本投入的一个新领域,分配的调节力度、民生和保障将成为构建和谐社会的关键词汇,“三农”问题和西部问题是“十一五”的两大难题,为鼓励制度创新将专门设立创新基金,所有这些,都将成为人们的期待。

三,作为当代的青年大学生,对十六届五中全会的召开非常关注。青年学生认为本次会议主要是制定第十一个五年规划,这关系到国家的发展前途,最重要的是要在今后的工作中强化落实力度.特别是关注西部落后省份的建设.赞成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会议精神,科技创新是强国之路,环境卫生是生存之本,社会贫富悬殊是不稳定之源,应当注重平衡与谐调发展。十六届五中全会举世瞩目,“十一五”规划的建言献策活动更是见证了公众的参与热情,这份热情从最新公布的一份调查便可见一斑。据了解,中共十六届五中全会因“十一五”规划这个重要议题而受到广泛关注。共有412万中国公民为“十一五”规划建言献策。由中华环保联合会首次在全国范围内开展的公开征集公众对编制国家“十一五”环保规划意见和建议大型问卷调查活动结果公布,8万字的《中国公众对编制国家“十一五”环保规划意见、建议书》汇集了4120517公众的智慧与热情。这412万中国公众来自全国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以及香港特别行政区,也包括海外的中国留学生。

大学生“关注‘十一五’规划,落实科学发展观”,关注计划能否真的变为规划,归根到底,取决于政府能否更为清醒、准确地认识自己的职能,承担 起其分内的公共职能。这包括,建立和完善文明社会所需要的行政管理系统和司法系统,让民众的权利得到较为充分的保障;建立和完善必要的社会福利体系,让民众享有基本的尊严与体面。政府要履行这些职能,就必须建立公共财政体系,也需要进行广泛的制度创新,这些正是政府的分内之事。

意义深远的“十一五”规划,将是我们党对社会主义建设规律认识的集中体现,是我们党与时俱进的执政理念、执政能力的最新体现。中共十六届五中全会,是一次在中国发展的特别时期召开的重要会议,中国的发展将因此进入一个崭新的指导阶段。我们美好的期待一定会变为现实!承载人民愿望,凝聚全党智慧,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将为关键时期的中国再绘宏伟蓝图。登高望远,脚踏实地,《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的建议》必将引领中华民族为实现伟大复兴再创辉煌。

信息学院团总支

2005-10-10

第二篇:青年对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的有关反应(中文系)

青年对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的有关反应

--------中文系

我们留意到,消息甫发布,引发网评如注,喝彩、祝贺、兴奋、渴望、建议之声如喷泉,十六届五中全会已成为时下社会的关注点,成为网评焦点。人们特别是青年学生关注的热点。

“十六届五中全会,要对你说!”这是许多青年的共同心声。这次全会之所以牵动亿众,乃是众所周知的原因:讨论通过制订“十一五”计划的建议。这是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根据以人为本、科学发展观指导下编制的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纲领性文件,也就是描绘我们国家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图。人们看到,从“一五”到“十五”,尽管历经风风雨雨,然而,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我们的国家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一举甩掉了“东亚病夫”的形象。尤其是改革开放以来的几个“五年计划”的圆满实现,更使中国的综合国力显著增强,成为中华民族引以为自豪,世界各国刮目相看和平崛起的强国。人们看到,在“十五”期间,我们国家不但宣布结束了千年“皇粮国税”的制度,而且使“神五”一举成功飞上太空,实现中华民族千年的梦想。去年末东南亚发生海啸地震特大灾难以及今年8月末世界头号超级大国美国南部发生“卡特里娜”特大飓风袭击之际,中国立即伸出支援之手,展示了责任大国和实力大国的面貌。而今,全会讨论的“十一五”计划,既是承前启后,更是锐意进取开拓创新。与上一个“五年计划”不同的是,这是在科学发展观指导下集思广益的成果。因此,青年都对“十一五”以及16届五中全会抱有万分期待。

“十一五”计划牵动人心,还在于此计划凝聚着全党智慧,人民群众的智慧。近来,人们都看到,中央政治局常委带头分奔赴各地奔赴基层,广泛征求干部群众意见,与基层共同研究“十一五”计划。各地不少建言吸纳在“十一五”计划中,各专家学者不少妙计也汇集在“十一五”中。“十一五”计划将是一个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一个集思广益计划。通过十六届五中全会,这个“十一五”计划必将更加完善,更有创意,通过全国人大讨论决定后,必将成为全国人民的共同意志,使中国的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出现新的局面。

意义深远的“十一五”规划,将是我们党对社会主义建设规律认识的集中体现,是我们党与时俱进的执政理念、执政能力的体现。承载人民愿望,凝聚全党智慧,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将为关键时期的中国再绘宏伟蓝图。登高望远,脚踏实地,《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的建议》必将引领中华民族为实现伟大复兴再创辉煌。

第三篇: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

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是在我国改革发展进入关键时期召开的一次重要会议。全会审议并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的建议》,站在新的历史发展起点上,从战略全局出发,制定描绘了我国在下一个五年经济社会发展的宏伟蓝图,符合我国国情,顺应时代要求,反映人民意愿,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的纲领性文件。认真学习贯彻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精神,对于统一思想,明确方向,激励斗志,促进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协调健康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具有重大意义。

过去的五年,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了巨大成就。各地区各部门在党中央的正确领导下,聚精会神搞建设、一心一意谋发展,不断推进改革开放,我国经济实力、综合国力和国际地位显著提高。这些都为“十一五”时期的发展奠定了良好基础。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进程中,“十一五”时期具有承前启后的重要历史地位。我们必须紧紧抓住机遇,应对各种挑战,认真解决前进道路上面临的突出矛盾和问题,立足科学发展,着力自主创新,完善体制机制,促进社会和谐,不断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

立足科学发展,坚持以科学发展观统领社会发展全局,是这次《建议》最鲜明的特点。过去的五年,在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指导下,在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伟大实践中,我们党对经济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有了新的飞跃,提出了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大战略思想,这对于推进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整个现代化事业具有全局的和长远的指导作用。实践证明,科学发展观是指导发展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集中体现,是我们推动经济社会发展、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必须长期坚持的重要指导思想。认真学习贯彻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精神,最重要的就是,要进一步增强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自觉性和坚定性,坚持以科学发展观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把科学发展观贯穿到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全过程。

“十一五”时期是改革发展的关键时期,也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关键时期。我们要充分认识到,科学发展观的实质,是实现又快又好地发展。要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求,缓解就业的巨大压力和处理好社会的各类矛盾,没有经济持续较快地发展是做不到的。同时,发展必须是科学的发展,注重提高经济增长的质量和效益,注重资源的节约和环境的保护。立足科学发展,就要坚持以人为本,转变发展观念,创新发展模式、提高发展质量,落实五个“统筹”,切实把经济社会发展转入全面协调可持续发

展的轨道。《建议》明确提出,必须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必须加快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必须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必须促进城乡区域协调发展,必须加强和谐社会建设,必须不断深化改革开放。这“六个必须”,体现了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基本要求,是相互联系和相互促进的,我们应当准确把握、认真落实。

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各级领导干部是关键。我们要加强对科学发展观的领会和把握,提高贯彻科学发展观的能力。要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弘扬理论联系实际的学风,提高理论思维和战略思维水平,提高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分析问题、指导实践的本领。要深入基层、深入群众,加强调查研究,总结和运用广大干部群众在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实践中创造的成功经验,特别是要总结和运用广大干部群众落实科学发展观的成功经验,深化对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规律的认识,增强以科学发展观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的本领。各地区、各部门都要深入领会五中全会精神,全面把握科学发展观的目标要求,建立健全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制度、体制和机制,切实把科学发展观贯穿于经济社会发展的全过程、落实到经济社会发展的各个环节。要紧密结合自身实际,确定符合实际的发展战略、发展目标、发展规划和发展重点,制定好本地区本部门“十一五”时期的发展规划,扎扎实实带领广大人民群众为实现“十一五”时期发展目标而努力奋斗。

《人民日报》(2005年10月20日 第一版)

来源:人民网-《人民日报》

(责任编辑:黄维)

“十五”时期已接近尾声,“十一五”时期正在向我们走来。

中国宁波网讯 “十五”时期是本世纪我国第一个五年计划时期。新世纪、新阶段、新开局,我们乘大好时机,破浪前进,全面落实“十五”计划的各项要求,经济总量、综合国力和人民生活水平都上了一个新台阶。

“十一五”时期同“十五”时期先后承接,是本世纪第一个十年的重要历史时期,担负着分三个阶段实施现代化建设第三步战略部署中第一阶段的战略任务。“十五”和“十一五”的历史定位、奋斗目标、指导思想都是一致的。

全面推进经济社会发展,为本世纪头二十年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打好基础,是“十五”和“十一五”共同的战略任务。“十五”是在总体小康的基础上起步的。当我们把

关注点开始转向由低水平的、不全面的、发展很不平衡的总体小康向全面小康提升时,就必须着手解决经济社会发展中存在的不全面、不协调、不平衡的问题。“十五”计划的指导思想是:把发展作为主题,把结构调整作为主线,把改革开放和科技进步作为动力,把提高人民生活水平作为根本出发点。这其中,最引人注目的是把结构调整作为主线。计划强调这种调整不是局部的调整,而是包括产业结构、地区结构和城乡结构在内的,以提高经济的整体素质和竞争能力、实现可持续发展为目标的全面调整。这显然是对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新的时代要求的反映。在“十一五”时期,我们强调要以科学发展观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坚持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实现“五个统筹”,这就更鲜明地体现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时代特点。从“十五”的把发展作为主题,把结构调整作为主线,到“十一五”的以科学发展观统领发展全局,反映出在发展指导思想上的与时俱进。

胡锦涛同志最近指出,“十一五”时期我们面临的仍将是一个机遇和挑战并存、机遇大于挑战的环境,一个总体上有利于我们促进经济社会发展、但不利因素可能增多的环境。这就清晰地说明了“十一五”时期和“十五”时期所面临的环境的“同”和“异”。“不利因素可能增多”的判断,应当引起高度警觉。从国际上看,随着中国经济总量的扩大和参与经济全球化程度的加深,各种摩擦增多,“中国威胁论”逞抬头之势,从国内看,由资源能源紧缺所形成的对经济社会发展的瓶颈制约日益突出,这些都属于“不利因素可能增多”的表现。

在“十一五”面临的国际国内环境下,我们要更加自觉地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努力使经济社会发展转入科学发展的轨道。这方面所涉及的问题很多,这里着重强调三点。正确处理经济发展的“快”与“稳”的关系。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保持经济发展的较快速度,这是实现现代化建设宏伟目标的要求,也是解决就业等各种社会问题的要求。“十五”计划强调,必须保持较快的发展速度。抓住机遇,加快发展。总结“十五”时期经济发展的经验,胡锦涛同志提出,“十一五”时期要努力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这是关于“十一五”经济发展的一个重要的指导思想。我们要辩证地认识“快”与“稳”之间相辅相成的关系。只有快,保持一定的速度,才能平稳运行;只有稳,不搞大起大落,快速运行才能持续。我们要统筹考虑经济社会发展的要求和资源环境承载能力等各方面因素,合理确定经济增长速度,努力在长时期内实现经济平稳较快发展。

通过体制创新破解难题。经济结构和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自主创新能力的增强、资源节约型社会和环境友好型社会的创建、收入差距的调节、对外贸易摩擦的应对,等等,所有这些经济社会发展中的重大问题,都和体制机制有关。其中有些问题例如经济增长方式转变,长期呼吁,又长期难以发生根本性变化,就更同体制相关。“十一五”时期,必须加大改革的力度特别是政府管理体制改革的力度,通过体制创新来为科学发展观的落实扫除体制机制障碍。

强化忧患意识。“居安思危”,“思则有备,有备无患”。我们要以对利害得失有深思熟虑的远见去面对未来,以充分的精神准备去迎对挑战;未雨绸缪,防微杜渐,克服困难,科学发展,这样就一定能够在“十一五”时期创造出更加美好的未来。(丙戍)

稿源: 新华网编辑: 吴素威

新华社评论员

中国宁波网讯 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审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的建议》,是指导今后一个时期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纲领性文件。贯彻落实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精神,推动经济社会平稳较快发展,关键是要坚持以科学发展观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按照《建议》提出的“六个必须”的原则,切实把经济社会发展转到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轨道。

科学发展观凝结着几代共产党人带领人民群众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心血,也汲取了世界各国在发展问题上的经验教训,站在历史和时代的高度,进一步指明了中国现代化建设的发展道路、发展模式和发展战略,是指导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集中体现,是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必须长期坚持的重要指导思想。在新的形势下进一步贯彻科学发展观,就要全面深入领会五中全会精神,充分认识中央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对“十一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的新部署,进一步转变发展观念、明确发展思路、创新发展模式、提高发展质量,切实把科学发展观贯穿于经济社会发展全过程。

落实科学发展观必须坚持以人为本。必须坚持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要坚持把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作为一切工作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把改善人民生活作为经济社会发展的目的和归宿,不断增强全社会的创造活力,形成全体人民团结奋斗的强大力量。

落实科学发展观必须坚持“六个必须”的原则。这“六个必须”相互联系,相互促进,是“十一五”时期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基本要求,也是实现“十一五”经济社会发展目标的必要前提和有力保障。

必须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有利于提高经济增长质量和效益,有利于不断提高人民生活水平,也有利于增强人们对经济发展前景的信心。我们要把各方面加快发展的积极性保护好、引导好、发挥好,实现经济平稳较快发展。

必须加快转变经济增长方式。要以提高质量和效益为中心,走出一条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资源优势得到充分发挥的新型工业化路子。必须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加快建立以企业为主体的技术创新体系,把自主创新作为转变增长方式、调整经济结构的着力点,加强对引进技术的消化吸收,采用高新技术和先进适用技术改造传统产业,提高企业的规模效益和竞争力。

必须促进城乡区域协调发展。必须落实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的方针,加快转移农村富余劳动力,增加农民收入;加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加快改善农村面貌,促进城乡同步发展。要继续推进西部大开发,振兴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促进中部地区崛起,鼓励东部地区率先发展,使地区间人均GDP、居民生活水平和公共服务的相对差距逐步缩小。要加快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加大污染治理和环境保护力

度。

必须加强和谐社会建设。要按照和谐社会的要求,正确处理新形势下人民内部矛盾,认真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千方百计增加就业,建立健全社会保障体系,完善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更加注重社会公平,认真研究解决群众看病难看病贵问题,强化对食品、药品等的监管。

必须不断深化改革开放。着力推进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坚持和完善基本经济制度,推进财政税收体制改革,加快金融体制改革,加强现代市场体系建设,形成有利于转变增长方式、促进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机制,完善落实科学发展观的体制保障。

实践证明,有什么样的发展观,就有什么样的发展道路和发展结果。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的建议》,从战略全局指明了我们未来的发展方向,使全国人民在发展的指导思想上形成共识,在实际工作中形成合力,必将引领中华民族为实现“十一五”规划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再创辉煌!

稿源: 新华网编辑: 徐叶青

第四篇:十六届五中全会(推荐)

十六届五中全会:谋划关键时期的宏伟发展蓝图

十六届五中全会举世瞩目,“十一五”规划举国关注。这次五年规划,是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领导下编制的第一个五年规划,是党中央提出科学发展观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大战略思想后编制的第一个五年规划。

立足科学发展:以科学发展观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

一部新近问世的《中国公众对编制国家“十一五”规划建议书》,体现了中国公众对“十一五”规划的热烈关注。412万中国公众为“十一五”规划建言献策,一个个真知灼见,相继被吸纳到“十一五”规划的编制之中。

这是一个社会公众如此广泛参与的五年规划,这是党中央、国务院精心运筹、构思慎密、集思广益的五年规划。与改革开放以来的历次五年计划相比,“十一五”规划坚持发展的主线一脉相承,以与时俱进的科学发展观贯穿始终。中共中央政治局今年7月25日和9月29日相继召开的两次会议强调,制定“十一五”规划,做好“十一五”时期的经济社会发展工作,必须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以科学发展观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坚持抓好发展这个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会议指出,要坚持以人为本,转变发展观念,创新发展模式,提高发展质量,落实“五个统筹”,坚持“六个必须”,实现我国经济社会又快又好地发展。

一个国家坚持什么样的发展观,对这个国家的发展会产生重大影响。从党的十六大以来中央采取的一系列举措可以看出,未来的“十一五”规划将贯彻科学发展观,突出以人为本、统筹协调这一主线,把推进经济建设、构建和谐社会、区域经济发展、政府自身建设、政治文明建设等多方面的内容,纳入到发展规划之中。

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谋划未来“十一五”经济社会发展各项举措,必须把我国仍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作为基本出发点。应当看到,今后五年,既是我们可以大有作为的“黄金发展期”,也是我们必须应对国内外各种挑战的“矛盾凸显期”。我们既处在经济社会发展新的更高起点上,也面临比过去任何一个五年计划更严峻的挑战。资源环境的压力增大,盲目投资和低水平扩张的体制根源日益显现,区域协调发展的差距明显,科技自主创新能力不强,国际环境不确定性因素增加。

面对机遇和挑战,我们既耽误不得,更失误不起。克服这些矛盾和困难,在“十一五”期间赢得经济社会既快又好的发展,就必须坚持以人为本,实现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把科学发展观贯彻于“十一五”规划之中,落实到经济社会发展的各个环节之中。着力自主创新:把提升自主创新能力作为调整经济结构、转变增长方式的支撑点当今世界,人类正在经历一场全球性的科学技术革命。企业的竞争,经济的发展,综合国力较量,日益集中地表现在科技竞争方面。对此我们别无选择,必须把自主创新作为未来科技发展的战略基点,大力提高科技自主创新能力。

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大量引进国外先进技术和管理经验,有力地促进了经济发展。但由于缺乏核心技术,缺少自主知识产权,我国仍主要靠廉价劳动力、资源消耗、土地占用和优惠政策赢得竞争优势,在国际产业分工中仍处于低端位置。有数据显示,在发达国家经济增长中,75%靠技术进步,25%靠能源、原材料和劳动力的投入,而我国的情况恰好相反。我国主要行业的关键设备与核心技术基本依赖进口。这种状况如不改变,自主创新能力不强,就会严重掣肘我国经济的发展。

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从战略高度洞察科技自主创新对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意义。2004年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明确提出了“自主创新是推进经济结构调整的中心环节”的重要论断。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十八次集体学习中,胡锦涛再次提出“要坚持把推动自主创新摆在全部科技工作的突出位置”。今年7月25日召开的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又强调,把自主创新作为制定“十一五”规划的着力点。

正如胡锦涛总书记所指出的,提高自主创新能力,是保持经济长期平稳较快发展的重要支撑,是调整经济结构、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重要支撑,是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重要支撑,也是提高我国经济的国际竞争力和抗风险能力的重要支撑。

完善体制机制:以改革创新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强大动力

二十多年来的改革开放,创造了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丰功伟绩;“十一五”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冲破前进中的各种阻碍,推动经济社会既快又好地发展,仍要靠锐意改革创新提供强大动力。

经济体制改革要有新突破。国有企业、垄断行业、金融、财税、收入分配、社会保障等领域的体制性障碍,仍制约着经济运行效率的提高。“十一五”期间在这些关键领域改革要有新突破,要从体制机制上解决制约科学发展的深层次矛盾,建立起有利于增长方式转变的体制机制,建立起有利于统筹兼顾和协调发展的管理体制。

转变政府职能是深化改革重点。应从政府改革入手,转变政府职能,依法行政,使政府真正承担起经济调控、市场监管、公共服务、社会管理的职能。

改革取向要体现以人为本。应该更加关注关系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的改革,大力推进就业制度、收入分配制度、社会保障制度,以及医疗卫生和教育制度等的改革,让改革发展惠及全体人民。

今年以来,一系列重大改革举措的推出,显示出中央在体制机制创新方面的努力和决心。党中央、国务院抓住经济形势较好、各方面改革意识增强的有利时机,着力推进改革,有力地推动了全局工作,奠定了下一步改革的坚实基础。

如果说,上世纪80年代初实行农村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90年代初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两次大的改革促进了生产力两次大飞跃,那么,“十一五”期间改革创新必将推动中国经济社会发展事业再上一个新台阶。

促进社会和谐:引领中国经济社会发展新境界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提出的一项意义重大的战略举措。今年7月25日召开的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把促进社会和谐作为制定“十一五”规划的重要内容,为中国经济社会树立了更高境界的发展目标,也极大地丰富了“十一五”规划的内涵。

要统筹城乡发展,解决好“三农”问题。“十一五”期间,要实行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的方针。一方面要加快推进城市化,转移农业劳动力和农村人口,提高农业的集约化水平和劳动生产率;另一方面要规划建设好农村的水、电、路等基础设施和教育、卫生、文化等社会事业,加快改善农村面貌,促进城乡同步发展。

要坚持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走节约清洁安全的可持续发展道路,严格控制高耗能、高污染的建设项目,加大污染治理力度。

要更加注重人民生活和群众利益问题。努力解决好关系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的问题。下大力气解决百姓关心的上学难、看病难、环境污染、食品不安全等问题,妥善处理征地、拆迁、拖欠、改制等涉及的各种利益关系。

就业是民生之本,要千方百计扩大就业,鼓励企业尽可能多地增加就业岗位;分配是民心所系,要下大力气解决收入分配不公问题,做好低收入群体的生活保障工作;公共服务特别是社会保障是民安所在,要进一步解决公共服务体系不健全,特别是城乡之间、不同区域之间社会群体享有公共服务差别大的问题。

意义深远的“十一五”规划,将是我们党对社会主义建设规律认识的集中体现,是我们党与时俱进的执政理念、执政能力的最新体现。

承载人民愿望,凝聚全党智慧,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将为关键时期的中国再绘宏伟蓝图。登高望远,脚踏实地,《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的建议》必将引领中华民族为实现伟大复兴再创辉煌。

第五篇: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通过的

山科大泰山科技学院社会调查报告

“服务新农村,建设新家园”社会调查报告

山科大资土系10级-2班 田正鹏

学号:1041120233 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的建议》,对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进行了全面部署,明确了“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建设要求。这是党中央统揽全局、着眼长远、与时俱进的宏伟决策,对落实科学发展观,促进区域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建设社会注意新农村意义深远,任务艰巨,必须着眼长远,立足当前,统筹兼顾,稳步前进。

我家住农村,在寒假期间通过与当地居民的交流,以及有关教育和社会保障机制的建设的调查,我们学习到了新农村建设的经验,同时也学到了一些建设过程中的矛盾和解决方法,并对现在建设遇到的困难表达了自己的看法。

一.调查对象

调查对象的年龄段主要在20—60岁之间,有老年人也有少部分学生,大多数人为初中,高中的文化程度,少数为本科或本科以上学历。

二.调查内容

1农村教育状况

要普遍提高农村劳动力素质,必须加快发展农村职业教育与成人教育。此次对于教育状况的调查对象主要是学生和其家长,他们大多数人都表示对当地的教育服务状况满意,学校没有乱收费的现象,国家的义务教育给大多数的人减轻了负担,国家的减负政策效果也很明显,对贫困家庭学生免费提供教科书并补助寄宿生生活费,但也有少部分的家长表示学校要适当增加一些活动器械以满足学生们的物质文化生活。村子中的大多数家长都认为投资教育是一件很值得的事情,只要自己的孩子有能力到好的学校就读,自己会尽一切努力为孩子争取,他们认为只有学习好了才能够在这个社会立足,才能够获得美好幸福的生活。

2农村医疗服务状况

大多数的人都认为当地的医疗服务状况比较好,能够满足需要,同时村里的医疗保险也比较到位,可以及时解决看病过程中遇到的问题。不过大家觉得医疗保险报销的费用还是太少,特别是小病不能解决;医疗机构的医疗(包括医药,挂号,住院等)费用高,手续繁琐,定点医院等限制有的时候让人难以承受。遇到意外事故,大病的时候,国家报销的比例相对还是比较少,所以大多数的人认为医疗保险要以保大病,保住院为重点,很少的人认为应以保门诊或保小病为重点。虽然医疗保险存在一定的缺陷,可是几乎所有的村民都参加了,一个比较普遍的观点是:每年只要投入很少的一部分钱就能够再出现意外状况的时候获得比较大的补助。投保的费用当中大多数都由村政府承担,这得益于村企业良好的经济效益。所以大家对于自己承担的比例还是比较满意的,当然也有一部分人不太清楚这方面的问题,主要是

山科大泰山科技学院社会调查报告

一些老年人。对于患病后的就医情况,大部分的人选择的医疗单位村卫生室,只有很少的人选择县级或以上医院。选择村卫生室主要原因是离家近;而县级医院凭借其质量也占据一定份额。

三.农村居民医疗服务中存在的问题

一是乡镇卫生院医疗技术人员严重缺乏、经费紧张、设备简陋。村民普遍的认为农村合作医疗制度报销范围窄、比例低,报销的医药费少。对小病、门诊补偿的比例很低。而一般来说,农民患上需住院治疗的大病相对较少,而头痛、感冒等小病时有发生,但不需住院治疗。

二是村卫生所大都建在乡医家中,不合格,乡医普遍收入较低,待遇差。有部分的人认为部分定点医院不规范经营,乱收费,造成自己的利益受损。调查显示药品较贵、检查太多及乱收费是目前看病贵的主要原因。许多农户反映,同样一个感冒或其它小病,在私人医生那里只花二十多元,而到定点医院却要花费几百元。

三是农村合作医疗机关有些工作人员服务态度不够好,有些医院报销手续较麻烦。大多数调查对象认为定点医院少,看病手续烦。农民就医大多数选择村合作医疗站以及个体医生。因为他们觉得这些医疗单位离家近,就医方便,药价便宜,收费低,服务态度好。定点医院少,给农民看病带来不方便。

四.针对调查结果,通过查阅资料我们提出的看法

对于教育

1.乡镇政府应该把普及和巩固农村九年义务教育,加快发展农村职业教育与成人教育,充分发挥各级各类学校为新农村建设服务的能力放在首位,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党中央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全局出发做出的重大战略决策。我们必须按照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的战略部署,全力以赴地做好农村教育工作,充分发挥教育的基础和引领作用,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提供强有力的知识和人才支撑。

2.可以组织实施好农村寄宿制学校建设工程,建设遍布乡村学校的远程教育网络,建立和完善城镇教师到农村任教服务制度,加强农村教师队伍建设,提高农村义务教育质量。大幅度提高农村中小学经费保障水平,让所有农村孩子都能上学读书,同在蓝天下,共同成长进步。

3.要加快发展现代远程教育,有效统筹城乡各级各类教育资源,送知识、送技术、送人才下乡,满足农民多样化的学习需求。推进“农科教”结合,统筹农村基础教育、职业教育和成人教育发展规划,创新农民培训机制,把农村学校建设成为推广农业先进技术、提供经济信息服。

山科大泰山科技学院社会调查报告

对于医疗

1、加大政府的宣传力度,提高对农村医疗卫生工作重要性、紧迫性的认识。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是一项涉及千家万户、维系全市农民的民心工程。从调查情况看,政府要加大对农村医疗卫生的投入,逐步加大对农村卫生医疗的投入力度,加强基础医疗,这是解决农民“看病难、看病贵”问题的一项重要措施。要进一步加大宣传力度,使各级组织和全社会都关心支持农村的医疗卫生事业,进一步增强使命感和责任感,努力做好农村的医疗卫生工作。

2、加大资金投入,逐步改变乡村医疗卫生设施简陋的状况,是加强农村医疗卫生工作的重要一环。建议:一是乡镇卫生院实行收支两条线,在编在岗的乡镇卫生院人员工资实行统发,并安排一定资金有计划的购置和更新一些设备,特别是一些应急的抢救使用的设备。二是对村级卫生室进行整合,规范村卫生室功能及乡医的工作职责。三是扩大和延伸村镇环境卫生整治,进一步做好农村家园清洁工作。

3、增加定点医疗机构的数量,方便参保农民就医。把有能力,医疗服务状况好,设施先进,服务态度好的医疗机构吸收进医疗合作制度中,让参保的农民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自主选择定点医疗机构,方便参保农民就医。

4、要十分关心重视农村医疗卫生这支队伍的建设。一是要加强思想教育和业务学习培训,不断提高乡镇卫生院人员、乡医、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工作人员的工作热情,医风医德和业务水平,更好地为村民服务。二是要激活用人机制,争取更多更好的优秀人才到乡镇卫生院工作。三是建设好乡村诊所,提高乡医待遇。在新农村建设中把乡村诊所的规范化建设列入议程,逐步建设好诊所分离的村级诊所,配备好基本的诊疗设备,同时改善乡医生活待遇,让乡医老有所养,老有所依。

5、国家可以调整补偿的标准,扩大报销的范围,不仅大病住院等情况可以报销,小病国家也可以帮助解决一部分,解决大多数人的需求。从调查资料分析,报销比例低是农民对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不满意的主要原因之一,因此,在已掌握一定信息资料的基础上,通过分析研究,及时调整补偿标准,使基金既不沉淀过多,也不出现透支,提高农民受益程度。

五.后记

建设新农村,是增加农民收入、繁荣农村经济的根本途径,是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建设现代农业的重要保障,建设新农村,是发展农村社会事业、构建和谐社会的主要内容,是缩小城乡差距、全面建设小康的重大举措。相信,在党中央、国务院出台的政策大力支持下,我国新农村建设会越来越好。我们大学生也应该积极投入到建设新农村的大潮中,为新农村建设尽一份自己的力。

下载青年对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的有关反应(信息学院)word格式文档
下载青年对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的有关反应(信息学院).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指出

    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指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我国现代化进程中的重大历史任务,要按照生产发展、生活富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要求,扎实稳步推进新农村建设”。......

    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通过的

    [摘要] “一语不能践,万卷徒空虚。”实践的重要性由此而知。暑期社会实践是检验我们知识的最好方法,够把所学知识及工作方法成功地运用于社会实践当中去实现一个大学生向专业......

    共青团十六届五中全会

    陆昊强调:以纪念建团90周年为契机,系统总结和梳理共青团事业发展的经验和规律,认真思考和把握新时期共青团建设和工作的前进方向,坚定信心,保持清醒,加倍努力,以优良的工作业绩迎接......

    中共十六届五中全会

    【热点背景材料】2005 年 10 月 8 日~11 日 , 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在北京举行。全会研究审议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的建议》 , 将成为今后......

    十六届五中全会心得体会

    和谐社会的基本特征、重要原则和主要工作,到五中全会提出一系列思路和举措……回顾这一发展轨迹,人们可以清晰地感受到,党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思考在不断深化,和谐社......

    十六届五中全会体会

    十六届五中全会体会弹指之间,重要战略机遇期的第一个五年即将过去。“十五”时期的中国,以举世瞩目的成就赢得全世界的赞叹。“十一五”时期能否实现又快又好的发展,为下一个十......

    十六届五中全会公报(定稿)

    新华网北京10月11日电 中国共产党第十六届中央委员会第五次全体会议公报 (2005年10月11日中国共产党第十六届中央委员会第五次全体会议通过) 中国共产党第十六届中央委员会第五次全体会......

    学习十六届五中全会

    学习十六届五中全会精神:论形势 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审议并通过的《中国共产党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的建议》,全面把握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所面临的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