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奉化市农业产业布局规划
奉化市农业产业布局规划
前 言
今后五到十五年,是我市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的关键时期。分析把握农业发展方向,理清农业发展思路,既对我市实现农业持续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也对我市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鉴于这一背景,市政府决定编制《奉化市农业产业布局规划》(以下简称《规划》)。
本《规划》的编制,以《宁波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开展宁波市农业产业布局规划编制工作的通知》精神为指导,以《奉化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一五”规划基本思路》、《奉化市城市总体规划(2005年—2030年)》、《奉化市土地利用规划》为依据,参考《奉化市旅游业发展“十一五”规划》、《奉化市商贸流通业发展规划(2006年—2010年)》、《奉化市服务业发展“十一五”规划》等专项规划,结合我市农业发展的现状和特征,提出总体思路、功能分区、发展重点、项目布局和保障措施。本《规划》是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提出科学发展观和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提出构建和谐社会之后编制的第一个农业产业规划,在编制过程中坚持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相统一,确保农业资源合理、高效和可持续利用。同时,也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基本建立,农业市场化程度日益提高的条件下编制的农业产业规划,在编制过程中同时坚持以市场为导向、政府为引导的原则,在明确功能分区、发展重点、项目布局时体现前瞻性、原则性、导向性。
本《规划》的规划范围为整个奉化市区域。规划期限分近期(2006-2010)和远期(2011-2020)两个阶段,以近期为主,对远期进行展望。《规划》共分七部分,第一部分阐述我市“十一五”时期发展的现实基础与背景,第二部分提出“十一五”时期发展的总体思路和发展目标,第三部分提出功能区划,第四部分提出发展重点,第五部分提出重点产业项目布局,第六部分提出支撑条件,第七部分提出保障措施。
一、现实基础与发展背景
奉化市地处浙东滨海丘陵地带,位于宁绍平原东南部,行政辖区面积1349.4平方公里,其中陆地面积1253平方公里,海岸线长61公里。经过撤乡扩镇建街道,2004年,奉化设6个镇,5个街道,有行政村354个,总人口47.9万人。
奉化属北亚热带季风气候,地貌以低山丘陵为主,是个山、水、田、地、海齐全的农业经济综合地区。全市土地面积125.3千公顷,其中农用地面积104.6千公顷,占83.5%,建设用地8.3千公顷,占6.6%,未利用地面积12.4千公顷,占9.9%。农用地中,耕地面积26.8千公顷,占全市土地总面积(下同)的21.1%,园地面积11.4千公顷,占9%,林地面积62.9千公顷,占49.6%,其他农用地面积3.5千公顷,占2.9%。当保证率为90%时,水资源总量为6.3亿立方米,目前可供利用的水资源总量为3.2亿立方米,海域面积102平方公里,全市有大小水库山塘2300座,其中大
(二)型水库2座,小
(一)型水库15座,小
(二)型水库73座,山塘水库2210座。大小海塘71条,总长度41.4公里,其中二十年一遇防潮标准海塘24.74公里。
2004年,奉化农村人口约38万,占全市总人口的79.2%,是一个以农村人口为主体的城市。在农村人口中,农村实有劳动力总数24.5万,男女劳动力比为1:0.89。按照生产部门分类,从事农林牧副渔业9.9万,其他行业14.7万。
2004年,全市拥有农机总动力32.9万千瓦,其中粮食生产和田间作业机械3万千瓦,占9.1%;农用运输机械10万千瓦,占30.4%;农副产品加工机械3.3万千瓦,占10%;园林和农田基本建设机械0.4万千瓦,占1.2%;渔业机械10.7万千瓦,占32.6%。上路拖拉机1898台,驾驶员1770名。
(一)现实基础
“十五”以来,我市积极应对农业发展中出现的新形势、新矛盾,及时调整工作重点,加大对农业的投入和支持,坚持走科技兴农和效益农业之路,积极实施品牌战略,坚定不移地调整优化农业结构,农业经济发展上了一个新的台阶,为“十一五”时期乃至更长阶段持续发展奠定了扎实的基础。
1、农业经济实力不断增强,为“十一五”农业发展提供了经济基础。“十五”前四年,全年农业总产值年均递增7.2%,到2004年全市农业总产值达到18.1亿元,比2000年增长32.2%。农民人均纯收入年均实际递增6.7%,到2004年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6225元,比2000年增加1798元,是历史上增长最快时期。
2、农业结构不断优化,为“十一五”农业发展提供扎实的产业基础。“十五”以来,按照“因地制宜、合理布局、发挥优势、相对集中”的原则积极调整产业结构,狠抓农产品基地建设,狠抓新品种、新技术引进,具有奉化特色的六大主导产业日益凸现,农业结构不断优化。到2004年,全市水蜜桃面积达到4.5万亩,比2000年增加2.91万亩;花卉面积达到10.5万亩,比2000年增加8.72万亩;芋艿面积达到2万亩;草莓面积达到7500亩,比2000年增加4744亩;竹笋面积达到28.3万亩,其中雷笋面积4.5万亩,比2000年增加5000亩;海水养殖面积达到4.7万亩,比2000年增加4000亩。2004年全市六大主导农产品产值达到13.1亿元,占农业总产值比重的70%。
3、农业加工企业不断壮大,为“十一五”农业发展提供了广阔的市场基础。“十五”以来,我市通过“技改贴息、基地补助、促销补贴”等方式,大力扶持农业龙头企业,同时还通过举办农业产业化信息发布会,开展农技人员联企业、联基地等服务活动,有力地促进了农业龙头企业的发展。到2004年,全市农产品加工企业达到265家,比2000年增加90家,加工农产品20万吨,实现产值18亿元,分别比2000年增长38.5%和33.3%。其中年产值超过500万元的规模以上农产品加工企业达到35家,宁波市级农业龙头企业达到15家,滕头园林、绿之健、今日食品3家农业龙头企业年产值均超亿元。到2004年底,我市农业龙头企业通过国际、国内食品安全和企业产品质量管理体系认证共计31项,其中ISO系列认证9项,HACCP认证11项,美国FDA登记2项,欧盟注册2项,有机认证5家,其他认证2项。
4、农业生产条件和技术环境进一步改善,为“十一五”农业发展提供了物质和技术基础。“十五”以来,全市累计投入水利建设资金近亿元,完成大小水利工程500余处;投入农业综合开发和土地整理资金6610.2万
元,投入农业产业开发资金8050万元,改造低产地11万亩,建设标准农田3.4万亩。投入农业技术资金1500万元,引进农业先进适用技术100项,推广应用面积30万亩(次),引进农业新品种150只,推广种养面积80万亩(次)。
5、农产品基地和品牌建设不断推进,为“十一五”农业发展提供了社会化的组织基础。“十五”以来,我市通过全面实施农产品基地建设和品牌战略,农产品基地和品牌建设取得了突破。到2004年底,全市农产品共有国家原产地标记认证4只,有机食品3只,绿化食品2只,无公害农产品9只,无公害产地11个,宁波市名牌产品12只,省名牌产品3只。18只农产品制订了35项种养技术规程和产品地方标准,实施标准化生产面积达到6万亩。获得了中国花木、水蜜桃、芋艿头、草莓、青梅之乡称号。
同时,我们也要充分意识到我市农业发展中存在的不足。一是农业产业发展空间有限,宜发展特色效益农业的区域相对集中,与粮田保护的矛盾日益突出,制约农业种养结构的调整和特色基地规模的扩大。二是农业抵御自然风险和市场风险的能力较弱,基础设施还比较落后,沟、渠等农田基本设施和产地环境等还达不到无公害绿色食品基地建设要求。三是农业集约化程度比较低,龙头企业数量相对偏少,总体规模不大,对农业的带动和支撑力度不足;农业生产仍以家庭经营为主,制约农业产业和规模化发展,难以适应新的发展形势。四是农业服务机制不够健全,技术力量不足,推广手段落后,推广体系薄弱;市场信息不对称,农业专业合作经济组织的作用不明显的问题依然存在,制约了农业产业化水平的提高。五是对农业的支持力度还不足,农业资金投入相对不足,特别是农产品加工
流通企业流动资金季节性严重短缺,农业的弱势地位没有得到根本性扭转,制约农业的发展。六是农产品出口环境不容乐观,国际市场开拓力度有待加强。国际贸易摩擦,汇率调整,一些发达国家频频对我国农产品实行“绿色壁垒”和反倾销措施,制约了外向型农业的发展。
(二)发展背景
“十一五”时期是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农业作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基础产业,同样面临着不可多得的发展机遇。
1、国际、国内经济持续快速发展,为“十一五”农业发展提供了广阔的空间。根据专家预测,未来5年,世界经济将保持3%左右的增长,其中发展中国家经济增长将超过5%。全国经济将保持8%左右的增长,特别是沿海发达地区人均GDP超过3000美元以后,经济社会发展将进入新的迅速发展起飞期。国际、国内经济的持续健康发展,将会给我市外向度相对较高的农业发展带来日益宽松的环境。首先是农业产业地位确立,农业将日益受到非农业资本的关注,工商资本对农业的投入将会持续增加;其次是区域经济的合作加强,将为我市引进农业技术、农业新品种、先进的农业经营理念和经营方式提供更多的机会;再次是农产品市场需求的持续增加,给农业发展带来广阔的市场空间。但同时,国际国内之间、区域之间农产品市场竞争将会更加激烈。
2、较好的政策环境,为“十一五”农业发展提供有力的支持。党的十六大和十六届五中全会指出,农业、农村、农民问题是我国发展中的最根本问题,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党的工作的重中之重,相继出台了扶持粮食生产、促进农业增效和农民增收、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深化农村税
费改革,促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等一系列政策,加大对“三农”的支持力度,保持了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好势头。由于我国“三农”问题的特殊性和长期性,“十一五”时期一系列支撑“三农”的政策将会持续贯彻执行,力度将会继续加大。这必将会给“十一五”时期我市农业发展提供有力的支持。
3、城市化、工业化加速推进,为“十一五”农业发展提供持续动力。我国特别是东部沿海发达地区,已经进入城市化与工业化互动,并加速推进阶段。城市化的加速推进,一方面拓展了农产品市场空间,另一方面将吸纳更多农村劳动力向城市转移,既有利于农村经济收入的增加,更有利于农业资源的相对集中经营,为农业产业化、基地化、组织化发展创造条件,为进一步培育专业化、规模化和竞争力较强的农业经济主体创造条件。工业化的加速推进,必将带动工农联动发展。从发达国家的发展历程看,随着消费领域的工业品供大于求的矛盾日益加剧,工业向农业、农村领域拓展市场的力度将会加大,特别是对农业消费的开拓力度将会更大,这将推进农业机械和农业生产技术的更新,推进农业技术革新,促进农业发展。我市处于沿海发达地区,农业发展将会面临这一机遇。同时,城市化、工业化与农业发展在资源争夺上将会更加激烈,必须加以妥善处理。
4、以改善生活质量为特征的消费升级的发展,为“十一五”农业发展拓展新的空间。随着我国经济持续发展,城市化快速推进,一方面带动了居民收入的稳定增长,为消费升级创造了条件,另一方面环境问题、食品安全问题等日益突出,推动了消费升级,催生了以“生态”为特征的城市绿色建设、生态旅游、休闲度假、生态绿色食品等发展,对农产品需求不
断提出新的要求。近年来,这种以“生态”为特征的消费在发达地区,特别是大中城市日益兴起,“十一五”时期这种消费趋势将保持发展。这既是对传统农业的一种挑战,更是农业发展的机遇。
纵观“十一五”时期农业发展背景,既有不可多得的机遇,也面临不少的挑战。
二、总体思路和目标
(一)总体思路
以党的十六大、十六届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为指针,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按照省委“八八”战略和宁波市委“六大联动”部署,围绕农业农村现代化和全面小康建设目标,以增强农业产业竞争力为核心,坚定不移地实施“品牌立农、科技兴农、产业强农”战略,以市场为导向、效益为中心,推进龙头企业、农产品基地、农业产业带建设,营造特色优势、生态优势、市场优势,做强做大特色产业,努力把我市建设成为全省精品农业大市、效益农业强市、生态农业名市,宁波市现代农业示范基地。
上述总体思路的核心在于坚持“一个指导”,实施“三大战略”,推进“三大建设”,营造“三个优势”,实现“一个目标”。
——坚持“一个指导”,就是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按照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要求,以市场调节为基础,规划为指导,处理好开发与保护的关系,坚持开发与保护并重,合理开发利用农业资源,按照“两特一广”(特定区域、特定品质和广泛市场)的特色产业的基本内涵和特征,培育发展特色产业,推广现代生产技术,实现农业持续发展。
——实施“三大战略”,就是品牌立农战略、科技兴农战略、产业强农战略。品牌战略就是以品牌来占领市场,支持农业产业发展。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特别是在农产品供大于求的现实情况下,只有品牌响、质量高的产品才能有市场,有了市场才能有发展。我市要积极依托现有特色产品基础,以技术为支撑,以营销、策划的手段,创立自己品牌农产品,唱响品牌知名度,为农业产业发展奠定基础。科技兴农战略就是以农业技术的创新、先进适用农业技术的推广应用支撑农业产业发展。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在竞争日益激烈的市场环境下,农业产业的发展必须有先进技术的支撑。针对我市农业技术原创能力弱的特点,一方面要积极的引进人才,提高创新能力,另一方面要加强与科研院校的合作和交流,引进先进适用技术。产业强农战略就是要以特色明显、竞争力强、规模效益显著的主导产业支撑整个农业产业的发展。产品是产业的基础,产业是整个农业的基础,没有强大的产业支撑就没有强大的稳定的农业。我市要按照主导产业多元化思路,以特色产品为基础,通过技术创新,强化龙头企业带动,推进基地建设,做强做大特色产业。
——推进“三大建设”,就是要以市场为导向,依托现有资源推进龙头企业建设、农产品基地建设、农业产业带建设。龙头企业是产业发展的发动机,龙头企业健康发展、竞争力强,才能保证产业健康持续发展。推进龙头企业建设,就是要积极引导、扶持农业优势企业健康发展,为我市产业发展提供动力。农产品基地建设是调整产业布局,优化产业结构的重要举措,也是产业发挥规模经济的基础,要积极按照“两特一广”的要求和现有发展基础,大力扶持发展。农业产业带建设就是要按照区域化布局、专业化生产、规模化发展的要求,整合资源,集聚要素,形成符合我市资源特征和功能分区要求、布局合理的产业区,充分发挥产业集聚效应和规模优势。
——营造“三个优势”,就是要做足做好特色、生态、市场三篇文章,营造特色、生态、市场三方面优势。特色就是立足特色资源,面向特定市场,按照“人无我有,人有我优、人优我特”的定位,开发一批特色产品。生态优势就是立足我市良好的生态资源,运用生态型的生产技术和理念,开发一批生态产品,充分挖掘生态资源优势。市场优势就是要大力开拓市场,加强市场营销队伍建设和目标市场的培育,形成广覆盖的市场体系。
——实现“一个目标”,就是把我市建设成为全省精品农业大市、效益农业强市、生态农业名市,宁波市现代农业示范基地。
(二)基本原则
1、坚持市场为导向的原则。农业产业发展要始终坚持以市场需求为导向,立足国际、国内两个市场,把握消费需求多样性和消费升级规律,坚定不移地推进农业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和产品的升级换代,在不断变化的市场中寻找新的增长点。农业资源的配置要积极发挥市场机制的作用,不断地培育农业资源市场化配置机制,促进农业资源和要素向优势产业和具有市场竞争力的主体集聚,提高资源和要素的利用效率。
2、坚持政府引导的原则。鉴于农业是弱势产业和农业主体分散的特征,要坚持政府引导的原则,充分发挥政府的导向作用。政府引导要立足预期性、指导性、宏观性,注重发挥规划和政策的指导性,注重发挥政府信息的主导性和预期性,强化政府在引导中的服务功能,起好桥梁作用,推动
农业技术、农业中介组织的发展。
3、坚持发挥比较优势原则。要综合考虑各地的经济基础、资源条件、市场环境等方面的因素,坚持实事求是、因地制宜,尊重自然规律和经济规律,充分发挥其优势和潜力,扬长避短、突出地方特色,优先发展具有一定基础和竞争力的产业和产品,使不同区域都能依托资源和区位优势,做大做强优势产品和主导产业,形成我市依托都市、服务都市的现代农业新格局。
4、坚持可持续发展原则。我市农业资源尤其是土地资源和生态资源十分宝贵,因此发展优势农产品,应特别重视可持续发展问题,处理好开发利用与保护的关系,以循环经济理念指导农业发展,依靠农业科技进步,对生产技术模式进行改革和创新,大力推行生态农业、节本农业和无公害生产模式,实现农业经济、社会、生态的共同发展,实现农业持续发展。
5、坚持产业联动的原则。产业联动和产业细分是市场经济发展的必然趋势,是技术进步的必然结果。农业发展要立足农业、跳出农业,以工业的理念来经营农业产业,以先进的工业技术促进农业生产经营技术的更新,以农产品加工工业来带动农业产业的发展,以现代贸易流通机制和理念来培育农产品市场流通体系,着眼于特色农产品产业链整体竞争力的提升和优势产业带的打造,促进特色农产品的生产、加工与营销一体化发展,把小产品做成大产业、强产业。农业发展要与城市化发展相互动,在城市化发展中寻找解决制约农业发展问题的办法和农业发展的市场机会,大力拓展生态农业、城郊农业。
(三)发展目标
今后五到十五年,农业产业发展的总体目标是:围绕“全省精品农业大市、效益农业强市、生态休闲农业名市”的战略目标,通过实施“三大战略”,推进“三大建设”,大力推进农业产业结构战略性调整,培育一批高品质、高科技含量、高附加值的精品,建成一批特色农产品生产基地,培植一批贸工农一体化的龙型经济,力争到2010年基本建立起以特色产品、农业精品为主体,现代生产经营方式为支撑,布局合理、市场竞争力较强,规模效益明显的现代产业体系框架;并再通过十年努力,到2020年,建成具有核心竞争力的现代农业产业体系,基本实现全省精品农业大市、效益农业强市、生态农业名市的战略目标。具体目标:
(1)实现农业经济持续发展,到2010年全市农业总产值达到24亿元以上,年均递增5%,到2020年全市农业总产值达到40亿元以上。农民人均纯收入年均增长6%,到2010年达到9400元。
(2)实现品牌农业持续发展,争取在“十一五”期间再创农业品牌10只,到2010年品牌农产品销售额占全市农产品销售额的30%以上,到2020年品牌农产品销售额占全市农产品销售额的70%以上。
(3)实现主导产业持续发展,“十一五”期间,在保持现有六大主导产业稳步发展的同时,按照主导产业多元化发展思路,力争做大做强种子种苗等六个特色产业,形成“6+6”的产业格局,到2010年主导产业的产值占全市农业产值的80%以上,到2020年主导产业的产值占全市农业总产值的90%以上。
(4)实现新型农业形态持续发展,到2010年,生产、生态和生活相融合的近郊农业、休闲农业、旅游观光农业成为重要的主导产业
(5)实现农业技术的持续发展,今后五到十五年,持续加强农业技术投入和创新,良种覆盖率保持98%以上,新技术不断引进推广应用。
(6)实现农产品加工业持续发展,到2010年,农产品加工产值达到32亿元,年均递增10%以上,全市农产品加工率达到65%以上;到2020年农产品加工产值达到70亿元,年均增长8%以上。
(7)实现农业组织化持续发展。农业中介组织不断扩大,各大主导产业基本实现产、供、销一体化,中介组织成为农业产业化技术进步和市场拓展的指导力量。
(8)实现农业资源、生态环境持续发展,在“十一五”期间,耕地资源得到有效保护和利用,基本实现耕地占补平衡,农业生态环境恶化现象得到控制,农业生产条件不断改善。到2010年,完成农田林网建设,生态公益林40.3万亩,园林式村庄20个。
三、农业分区
(一)农业分区的基本原则
功能分区就是明确区域功能定位和发展方向,它是产业布局的基础。功能区划遵守以下四条原则:一是以现实发展基础为依据的原则;二是以比较优势归纳差异性的原则;三是自然、经济、技术条件、生产习惯相结合的原则;四是以产业链和功能相对完整的原则。
(二)总体分区
按照上述区划原则,结合我市的自然地理特征、农业资源分布状况、产业基础及城市空间结构,“十一五”时期乃至更长的时间,我市农业产业发展总体上形成三大功能区,即:东部海洋农业区、中部近郊型农业区
和西南部生态农业区。
——东部海洋农业区。空间范围包括莼湖、裘村、松岙三镇。总面积324.9平方公里,总人口10.4万人,耕地面积0.52万公顷。本区北面有丘陵,南临象山港。象山港内水域风平浪静,渔业资源丰富;丘陵植被较好,林特和生态具有一定优势。该区域充分利用港湾优势,积极发展渔业、林特和蛋鸭养殖业,名牌、精品效应逐步显现,同时近年来海洋生态观光旅游农业开始发展。“十一五”及更长时期该区域功能定位是生态型滨海农业。重点发展方向:生态型滨海旅游农业、生态型海洋渔业、生态型滨海林果业、生态型蛋鸭养殖业。
(1)生态型滨海旅游农业。以象山港滨海旅游区(带)建设和滨海旅游业发展为依托,充分挖掘海洋、滨海岸陆农业资源,农、游结合,大力发展具有观赏性、趣味性、参与性的生态型旅游农业。
(2)生态型海洋渔业。以生态理念为指导,生态技术为支撑,生产生态健康产品为目标,发展海洋渔业,实现海洋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和海洋渔业的可持续发展。
(3)生态型滨海林果业。依托该区域良好的生态环境,利用丘陵和滨海滩涂优质土壤和海洋气候,积极引进优质、特色林果品种,发展具有区域特色的林果业。
(4)生态型蛋鸭养殖业。依托现有蛋鸭养殖基础,以循环经济理念为指导,用科学养殖技术改造现有蛋鸭养殖模式,以基地建设和“龙头企业+基地+农户”组织模式推进现有蛋鸭养殖整合,发展节本、节水、无公害鸭业。
——中部近郊型农业区。空间范围包括锦屏、岳林、江口、西坞和萧王庙、尚田部分,总面积323.0平方公里,总人口23.8万人,耕地面积1.02万公顷。本区地形由西南向东北舒张,交通便捷,北连宁波中心城市,南接奉化城区,地势平坦,平原土壤熟化程度高,灌溉条件好,适宜多种作物生长,是奉化市重要的高产粮食生产区和蔬果等经济作物主要耕作区。“十一五”时期该区的功能定位:都市近郊农业。重点发展方向:稳定粮食等大宗作物、发展城市近郊型农业、高技术设施农业、休闲观光农业。
(1)粮食种植业。着眼于保障粮食供给安全,稳定现有的粮食种植面积,加快优良品种推广,利用农业科技,提高粮食产量。
(2)近郊型农业。利用城市的辐射功能和近郊的区位优势,依托城市消费需求,加快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大力发展适合城市居民消费需求的蔬果农业。
(3)高技术设施农业。依托现有设施农业基础,面向城市多元化市场需求,积极引进资金和技术,培育高技术设施农业基地,大力发展高水平、高技术设施农业。
(4)观光农业。凭借“联合国全球生态500佳” 之一的滕头生态农业区的旅游辐射功能,将花卉苗木的生产与生态城市建设中的园林绿化和生态旅游结合起来,发展风格独特的都市生态农业,带动近郊生态休闲观光旅游农业发展。
——西南部生态农业区。包括溪口镇、大堰镇和萧王庙街道、尚田镇部分,总面积605.1平方公里,总人口13.8万,耕地面积0.60万公顷。本区由天台山脉和四明山脉延伸而来,坡地、滩地、谷地和河谷平原是重
要的农耕地带。该区生态资源丰富和林特经济、生态农业发展基础较好,并可持续发展。该区的功能定位:城市生态农业区。重点发展方向:特色林特经济、生态旅游农业、无公害蔬果农业、生态保护林建设。
(1)生态旅游农业。以优良的资源和良好的林特经济为基础,坚持农业与旅游业联动发展策略,发展观赏性、趣味性、参与性的旅游农业,大力发展农业文化产业。
(2)发展林特农业。做好做深“山”字文章,合理开发山林资源,发展山水旅游,加快改造低产低效林,发展名优林特产品。
(3)蔬果农业。利用高山气候和环境优势,面向市场,发展适销对路的高山无公害特色蔬果农业。
(4)生态建设。以建设生态市为目标,加快生态林和生态农业示范园区建设,加强西南部地区生态资源的保护和建设,促进生态资源可持续发展。
四、发展重点
根据当前产业现状,今后五到十五年,重点建设粮食、水蜜桃、竹笋、花卉苗木、芋艿、草莓、渔业、畜牧禽蛋、名优茶、蔬菜瓜果、种子种苗、休闲观光农业等十二大产业和农产品加工业。
(一)粮食
“民以食为天”,粮食生产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2004年全市粮食作物播种面积19万亩,粮食总产量达7.8万吨,其中水稻复种面积16.91万亩,水稻总产量达7.41万吨。
1、发展优势:(1)我市是全国商品粮生产基地,生产、加工、储藏、销售体系完善;(2)粮食主产区已经基本完成标准农田建设,沟、渠、路、林等农田基础设施完善,已经具备了较高的粮食综合生产能力;(3)粮食生产技术推广体系比较健全,“良种良法”已经普遍推广应用。
2、主攻方向:稳定粮食播种面积,引进粮食高产新品种,提高粮食生产单位面积产量,增强粮食综合生产能力。
3、发展目标:到2010年,全市粮食综合生产能力确保23万亩面积,保证1.9万吨的地方储备粮和1.5万吨的周转粮库存,确保粮食供给安全;粮食播种面积稳定在19万亩以上,总产保持在8万吨以上,其中水稻复种面积稳定在17万亩左右,总产保持在7.5万吨左右;水稻单产水平分别达到早稻400kg/亩、单季中晚稻550kg/亩、连作晚稻、450kg/亩 ;到2020年,全市粮食面积仍保持在19万亩左右。
4、发展重点:(1)巩固三个稻作区,即三江平原稻作区、滨海稻作区和山区半山区稻作区。(2)抓好四大基地建设,即三江平原稻作区的5万亩优质米生产基地和万亩无公害稻米生产基地、山区半山区稻作区的万亩优质杂交米及有机米基地和万亩超级水稻基地。(3)积极推进粮食品种(组合)改良和生产技术提高,完成超级稻、单季稻超高产栽培技术试验,大面积推广高产优质品种(组合),加强对农户新型栽培技术的培训。(4)完善粮食购销体制,建立促进粮食生产稳定发展的长效机制。(5)整合粮食生产资源,促进粮食生产规模化和田间作业机械化水平不断提高。
(二)水蜜桃
水蜜桃是我市传统特色名果,已形成了早、中、晚成熟期品种相配套的生产体系,是我市发展农村经济、增加农民收入和全面实现小康社会的
支柱产业。2004年,全市水蜜桃面积4.5万亩,产量3.5万吨,产值1.4亿元。
1、发展优势:(1)扎实的生产基础条件,全市现建有现代水蜜桃示范园区三个,水蜜桃专业村11个,已经形成了较大规模的商品生产基地。(2)优越的气候环境条件,我市具有得天独厚的适宜水蜜桃生长的气候和土壤条件,生产的水蜜桃品质优良。(3)丰富的品种资源条件。经品种引进和选育,目前我市生产栽培的品种达到120多个,其中主要的栽培品种有30多个,已形成了早、中、晚成熟期相配套的优良品种体系。(4)良好的科研基础条件。建有新品种开发、新技术研究能力较强的水蜜桃研究所和引智成果转化推广基地,建立了与国外水蜜桃研究机构进行技术交流与合作的机制。(5)品牌优势。市万亩优质水蜜桃基地2001年被浙江省林业厅列为省级林业特色基地,2002年被列为首批宁波绿色农产品基地,2004年被批准为浙江省无公害农产品基地,“锦屏山”牌奉化水蜜桃是全国和省农业名牌产品。
2、主攻方向:优化布局结构,巩固现有水蜜桃生产基地,发展新的商品生产基地,扩大生产规模;调整品种结构,大力发展优质新品种,提高水蜜桃的品质;引进推广先进适用的生产技术,强化现代科学管理;强化品牌效应,创新营销手段,扩大营销网络,促进产品销售;丰富和充实水蜜桃产业的内涵,积极发展水蜜桃生态旅游观光业,延长水蜜桃产业链,增加附加值。
3、发展目标:到2010年,新发展水蜜桃1.5万亩,净增面积1.0万亩,全市生产面积达到5.5万亩,总产量达到5.0万吨,总产值达到2.0
亿元,形成水蜜桃基地镇(街道)5个、千亩以上水蜜桃专业(重点)村20个,基地良种覆盖率达90%以上、新技术应用率达80%以上。至2020年,全市水蜜桃面积发展到7.0万亩,总产量达到6.0万吨,总产值达到3.0亿元,积极争创“中华名果”或“中国第一桃”。
4、发展重点:(1)优质水蜜桃基地建设。在尚田镇、莼湖镇和裘村镇等地区,新开发建设优质水蜜桃商品生产基地1万亩,培植专业(重点)村10个。(2)原有基地更新改造。在溪口镇、萧王庙街道、锦屏街道和大堰镇改造衰老桃园5000亩,建设水蜜桃更新、推广示范基地及种质资源圃和高标准的引智成果推广示范基地。(3)完善市水蜜桃科技示范园。按标准化要求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建立种质资源圃,建设果园水利化示范基地、水蜜桃设施栽培示范园。(4)加强科研,开展科技项目攻关。重点突破桃流胶病防治、贮藏保鲜和高品质科学栽培三大技术,建立起品种种苗、防病治病、科学栽培、贮藏保鲜四大技术保障体系。(5)抓好水蜜桃旅游、休闲观光区建设。充实完善总面积3700亩的溪口镇新建村和萧王庙镇林家村两个旅游观光区,同时在溪口、尚田镇新开发总面积2000亩的水蜜桃休闲园区。
(三)竹笋
全市共有竹林总面积28.3万亩,其中:毛竹林20.3万亩,占竹林总面积的71.86%,立竹量3550万株;散生小径竹林8.0万亩,其中雷竹4.5万亩(雷竹砻糠覆盖面积1万亩)。毛竹年采伐量为350万株。竹笋年产量为5.6万吨,其中毛笋2.6万吨,雷笋2.5万吨,其它笋0.5万吨。2004年,竹业农业产值达到1.4亿元。
1、发展优势:(1)龙头带动优势。全市现有竹笋加工企业29家,其中21家生产水煮笋及其精制产品,8家生产羊尾笋及其精制产品,年加工各类鲜笋3万吨左右;竹材加工企业51家,年加工原竹3.85万吨。(2)市场拉动优势。全市现有竹笋、竹材购销专业户100余人,市场覆盖长三角地区及日本等海外市场,购销网络稳定健全。(3)资源区位优势。全市11个镇(街道)均有竹林分布,有8个镇(街道)的面积在5000亩以上。
2、主攻方向:稳定竹林面积,实施分类经营,积极开发笋用林,合理培育材用林,切实保护生态林;推进产品结构调整,大力发展有机雷笋、有机鳗笋、高产高效毛竹冬笋和鞭笋,相应减少春笋产量;推进竹用林综合开发,发展竹林禽业、竹林景观旅游业,拉长竹业产业链。
3、发展目标:到2010年,全市竹林面积达到30.0万亩,其中有机竹笋基地和无公害竹笋达到10.0万亩,高产毛竹笋用林达到2.5万亩,毛竹竹用林达到3.0万亩,生态竹林达到5.0万亩,有机雷笋达到2.5万亩,优质四季笋达到0.5万亩,反季节雷笋稳定在1.0万亩左右,鲜笋年加工量达到4.5万吨,竹业农业产值达到2.0亿元。到2020年,全市竹林面积稳定在30.0万亩,其中有机竹笋基地和无公害竹笋基地达到15.0万亩,高产毛竹笋用林达到5.0万亩,毛竹竹用林达到5.0万亩,生态竹林稳定在5.0万亩以上,有机雷笋达到3.5万亩,毛竹冬笋、鞭笋高产高效技术应用面积达到1.0万亩,竹业农业产值达到3.0亿元。
4、发展重点:(1)万亩有机雷笋基地建设。在溪口镇、萧王庙和西坞街道,实施雷笋标准化栽培,修建排灌设施,建立科技示范点,建成布局面积2.3万亩的有机雷笋生产基地。(2)有机鳗笋基地建设。在尚田镇
实施鳗笋标准化栽培,建立5000亩的科技示范区。(3)毛竹笋、竹高产高效基地建设。在大堰镇尚田镇开展毛竹冬笋、鞭笋高产高效栽培试验,安装竹林喷滴灌设施,建成5000亩的冬笋、鞭笋高产高效基地。在溪口镇、尚田镇和萧王庙街道,推广石门培育大毛筒的经验,开展高产高效竹用林培育试验,建设5000亩的大毛竹竹用基地。(4)竹林景观开发。依托旅游和生态优势,以竹林自然景观为基础,挖掘竹文化,在溪口镇和尚田镇建设集观赏、研究于一体的竹林景观园,发展旅游业。
(四)花卉苗木
我市是“中国花木之乡”,花木品种丰富、品质优异,其中五针松最为著名。三十六湾村是全国五针松的主要产区,也是全国五针松盆景素材的主要产地。目前我市有花木面积10.5万亩,年销售各类花木2500万株,销售额3.4亿元。
1、发展优势:(1)技术人才优势。长期的花木栽培造就了我市一大批花木种植人才,积累了丰富的技术和文化,为我市花木发展提供了强大技术支撑。(2)产业基础扎实。全市现有园林绿化工程有限公司20家,其中一级资质1家,二级资质6家,三级资质6家。产业布局初步形成了“一地一名”、“一村一品”的专业生产格局,并逐步向规模化方向发展;(3)市场、品种优势明显。全市现有栽培的花木品种多达500种,各种绿化苗木品种齐全,现在已成为红枫、五针松、桂花、香樟、玉兰等大规格苗木的主要产地,在全国有一定知名度;同时,长期的花木种植也形成了较为稳定的花木销售渠道,培育了一大批花木购销专业户。
2、主攻方向:以市场为导向,依托科技推动,引进优良绿化树种、高
档花卉品种和先进的生产技术;稳定面积,优化结构,发展草(鲜)花、防护林苗木和大规格苗木,培植中高档盆花(鲜花),开发盆景;做强做大园林工程公司,强化龙头带动,提高标准化生产程度,提高苗木品质,积极培育市场体系,提升产业竞争力。
3、发展目标:到2010年,花木面积稳定在10.5万亩左右,花木年销售额达到4亿元,年均递增率6%,其中大规格苗木的销售额占总销售额的70%以上。到2020年,花木面积稳定在10.5万亩左右,花木年销售额达到6.5亿元,年递增率5%,其中中高档盆景、花卉的产值在花木总产值达到30%以上,品牌效益明显,确保花木持续、快速、良性发展。
4、发展重点:(1)推进花木走廊建设,营造发展氛围。在江拔线沿线建设全长12公里,总面积25.0万亩,集生态环境保护、花卉苗木生产、高新技术和示范观光旅游四大功能于一体的花木走廊。(2)强化基地建设,优化结构。在全市推广标准化生产技术,提升已有的生产基地。同时,推进草花、鲜切花产业基地建设,位于溪口镇、江口街道和萧王庙街道,总面积2000亩左右。(3)搭建市场、信息、技术交流平台。在江口建设一个集花卉苗木交易、花木信息交流、花木技术交流于一体的花木市场。(4)重点培植园林绿化工程公司和各具特色的花卉园艺场(如应氏柏树盆景园艺、新塔大树园艺、东方盆景艺术园和金峨茶花园艺等)。
(五)芋艿
芋艿头是我市传统的知名特色农产品,有“跑遍三关六码头,吃过奉化芋艿头”之说。1996年被国务院研究发展中心等单位联合命名为“中国芋艿头之乡”。2004年,全市芋艿种植面积2.0万亩,总产值0.5亿元,其中芋艿头种植面积0.5万亩,常规芋艿1.0万亩,早熟芋子0.5万亩。
1、发展优势:(1)独特的气候条件和地理特征有利于芋艿产业的发展;(2)发展基础扎实。有悠久的种植历史,具备比较高的种植水平,已经形成规模化生产格局;(3)品牌优势明显。在全国有一定的知名度,多次获得国家级、省级农博会名牌(金奖),现为国家级无公害农产品、省级农业名牌产品,并通过国家原产地标记认证。
2、主攻方向:整合资源,稳定全市芋艿种植面积。今后五年内在全市范围内建立芋艿三大种植区域,即以萧王庙街道为重点的奉化芋艿头生产区、以裘村镇为重点的早熟芋子生产区和以尚田镇、大堰镇、西坞街道为主的出口速冻(保鲜)芋子生产区;更新技术,提升品质。继续推进奉化芋艿头脱病毒处理、提纯复壮工作,加快开发出口保鲜芋子新品种,优化奉化芋艿的品种结构;推广无公害栽培、标准化生产、有机肥速效和化肥减量增效技术;大力促进农民合作社等中介组织发展。
3、发展目标:充分利用自然优势,夯实产业基础,优化品种结构,做精、做强我市芋艿产业。到2010年,全市芋艿种植面积保持在2.0万亩,其中早熟芋子种植面积达到0.7万亩、常规芋艿种植面积调整为0.6万亩、芋艿头种植面积达到0.7万亩,产值达到0.8亿元。到2020年,全市芋艿种植面积稳定在2.0万亩左右,产值达到1.1亿元
4、发展重点:(1)万亩无公害芋艿生产示范基地建设。开展生产基地认证,强化芋艿生产标准和产品标准的实施,完善服务体系。(2)优质芋种繁育体系建设。在滕头建立芋艿头脱毒快繁中心,进行组织培养,提纯复壮,恢复和提高奉化芋艿头独特的品质;在萧王庙街道建立500亩原
种生产基地,利用引进的亲本材料,结合我市现有的育种材料,通过育种技术的研究,培育出高产、优质的芋艿新品种。
(六)草莓
我市种植草莓已有20多年的历史,草莓品质优异,经济效益明显。2001年1月被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农村发展研究部命名为“中国草莓之乡”。2004年全市草莓种植面积0.75万亩,产值0.6亿元。
1、发展优势:(1)优越的生产条件。有适宜的气候条件和良好的地理环境,适宜草莓种植,草莓品质独特。(2)良好的发展基础。初步形成了基地化生产、标准化管理、品牌化经营、市场化运作的经营模式,建立起了“专业购销组织+草莓协会+草莓专业大户”形式的产业化经营体系。(3)过硬的品牌优势。我市有“中国草莓之乡”的称号,产品已被评为国家A级绿色食品、省及宁波市级名牌产品,“奉冠”牌商标已成为省著名商标和宁波市知名商标,草莓的知名度在省内外市场日益提高。
2、主攻方向:坚持走基地化生产、标准化管理、品牌化经营、市场化运作之路,大力推进基地建设,全面实施标准化生产技术,进一步提高奉化草莓的知名度和品牌;按照产业联动发展的思路,搞好品牌运作,做足做深草莓文化,发展草莓观光旅游业,拓展草莓发展新的空间。
3、发展目标:到2010年,奉化草莓产业实现基地现代化、生产无害化、品种优质化、产品绿色化、经销联动化、产业高效化,年产值达到0.8亿元。到2020年,产值达到1.5亿元。
4、发展重点:(1)优质草莓基地建设。实施以尚田镇为主的万亩核心示范基地建设和500亩优质高产示范基地建设。(2)草莓良种繁育基地
扩建。在巩固原宁波市草莓良种繁育中心基础上,扩建良种繁育基地100亩。同时加快奉化市草莓研究所新品种的引进培育和科技试验及配套设施建设。(3)在草莓主产区尚田镇的方门至冷西点建立一个设施齐全的千亩草莓旅游观光园区,同时创办奉化市草莓合作组织(合作社或经营公司)。
(七)渔业
得益于临海优势,我市渔业发展历史悠久,基础扎实。2004年,全市渔业总产量8.5万吨,渔业总产值7.38亿元,其中海洋捕捞产量4.7万吨,产值3.7亿元,海水养殖产量3.5万吨,产值3.2亿元。
1、发展优势:(1)我市地处象山港北岸,具有发展渔业的地理优势。(2)海洋捕捞业基础扎实,2004年全市大马力钢质渔船379艘,捕捞产量达到4.7万吨,产值达到3.7亿元。(3)海水养殖发展迅速。目前我市海水养殖业已形成海水网箱、牡蛎和海水池塘养殖三大产业,养殖品种结构得到全面调整,名特优新品种得到全面推广,延绳式牡蛎养殖、低坝高网等养殖技术新方式推广应用。到2004年,已获得宁波市名牌产品2只,已通过认证的无公害农产品4个、无公害基地2个。
2、主攻方向:(1)提升水产养殖业。根据沿海各镇的自然条件和养殖现状,加快渔业养殖基地改造,逐步形成标准化海水网箱养殖区、牡蛎养殖区和藻类养殖区。(2)巩固外海捕捞产业。以莼湖镇为重点,加快渔港基础设施建设;严格控制捕捞强度,不断进行捕捞作业结构调整;着力推广渔船微冻保鲜技术,提高产品质量。逐步规范产供销一体化、渔工贸相结合、前后方相配套的外海捕捞产业;(3)开发生态休闲旅游渔业。以溪口风景旅游区为纽带,依托象山港天然鱼池和岛屿众多的自然风光,大
力发展海上旅游、海涂娱乐、海洋垂钓、渔业文化等旅游休闲渔业。(4)保护海洋和滨海陆域生态环境。
3、发展目标:到2010年,全市水产品总产量达9万吨,总产值8亿元,其中海洋捕捞4万吨、产值3.3亿元,水产养殖6.0万吨(海水5.2万吨,淡水0.8万吨)、产值5.3亿元,水产品出口创汇6000万美元。海洋生态环境得到进一步改善,海洋生物资源衰退趋势得到有效遏制,海洋防灾、减灾体系逐步健全,抗灾能力明显增强;到2020年,全市水产品总产量达12.0万吨,总产值13.0亿元,其中海洋捕捞4.0万吨、产值3.5亿元,水产养殖8.0万吨(海水7.0万吨,淡水1.0万吨)、产值9.0亿元,水产品出口创汇1亿美元。海洋生态环境完全改善,海洋生物资源呈现恢复性增长,海洋防灾减灾体系进一步完善,抗灾能力大幅增强。
4、发展重点:(1)莼湖万亩生态渔业特色园区建设。由海水养殖区、水产品加工区、悬山岛旅游区和桐照渔港组成,总面积约1957公顷。(2)海水网箱养殖基地。以象山港中部海区的双山、鸿峙至南沙等为重点养殖区,海域面积约350公顷。大力推广大规格抗风浪网箱养殖,推广实施生态养殖技术。(3)牡蛎养殖基地。以象山港底部狮子口内海域为重点养殖区,海域面积约540公顷。积极推广牡蛎清洁化生产技术,以今日集团为依托推广太平洋牡蛎的养殖,建设好牡蛎产业基地。继续巩固提高宁波市“鱼贝藻生态养殖和产业化”示范基地。(4)海水池塘养殖。以松岙镇小狮子口、裘村镇内塘和莼湖镇飞跃塘为主,加强海水池塘标准化养殖基地建设。对现有1.7万亩面积的海水养殖池塘进行改、扩建,加大基础设施投入力度,提高现有养殖技术和水平;大力引进名、特、优、新的水产养
殖新品种,不断提升养殖业的档次和水平。
(八)畜牧禽蛋
十五期间畜禽业发展取得了明显的成效,已成为“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的一条重要途径。畜禽业主要包括生猪、肉鸡和生态蛋鸡养殖。2004年,全市生猪存栏6.1万头,家禽存栏210万羽,全市畜牧产值2.45亿元。
1、发展优势:(1)畜禽生产是我市农业的一大支柱产业,饲养历史悠久,特别是蛋鸭生产,饲养量位居宁波市之首;(2)畜禽产业化已初具雏形,形成了良种繁育、饲料供应、畜禽养殖、产品销售体系,并建立“公司+基地+农户”的产销联合体;(3)无公害畜禽生产技术已全面推广,各类生态养殖模式(蛋鸭离河圈养、竹园、果园、茶园养鸡、生物蛋鸡规模养殖等)不断涌现,标准化生产已经形成。
2、主攻方向:整合现有畜禽养殖资源,稳定提升畜禽业。按照区域优势原则,促进畜禽向优势区域集中,划定横山水库和亭下水库上游及县江流域、东江流域、剡江流域两岸200米内为禁养区,溪口风景区、锦屏街道、岳林街道为限养区。大力推进无公害畜禽生产,加大畜禽粪尿无害化处理。实施科技兴极策略,全面推广无公害生猪生产技术、蛋鸭离河圈养技术、三园(竹园、果园、茶园)养殖肉禽技术、生态蛋鸡规模化养殖技术,在巩固养殖规模同时,努力提升我市畜禽产业的档次和竞争力。按照基地化发展,抓好基地建设,逐步形成无公害肉猪生产区、无公害蛋鸭生产区、生态蛋鸡生产区和“三园”肉禽养殖生产区。
3、发展目标:到2010年,生猪生产稳定在6万头左右,改扩建3家万头猪场。家禽规模达到年存栏220万羽(其中生态蛋鸡50万羽),年出
栏家禽270万羽,其中蛋禽200万羽,禽蛋年产量达到2.5万吨,年产值达到3.0亿元。全市年存栏肉蛋禽万只以上的养禽场全面实施无公害畜产品生产标准,实现标准化生产。到2020年,家禽规模达到年存栏280万羽,其中蛋禽存栏260万羽,禽蛋年产量达到3.0万吨,年产值达到5.0亿元。
4、发展重点:(1)优质畜禽生产基地建设。根据我市畜牧业区域布局规划,以生态养殖小区建设为重点,共建设6个优质畜禽生产小区,其中无公害肉猪生产小区3个。(2)全面推广无公害畜禽生产技术,实施标准化生产,重点推广蛋鸭离河圈养技术、“三园”养殖和生态蛋鸡规模化养殖技术。(3)生物禽蛋养殖基地建设。在建成年产5000吨蝇蛆生产基地的基础上,形成标准化养殖生物禽蛋规模达到100万羽,其中示范20万羽。
(九)名优茶
茶叶也是我市重要传统农产品。近年来,名优茶生产有良好起步,2000年后以“雪窦山”牌奉化曲毫为主的名优茶生产取得了长足发展。2004年,全市有茶园2.98万亩,其中采摘茶园2.7万亩,无性系良种茶园0.42万亩,产茶3200吨,产值0.33亿元,其中名优茶产量82吨、产值0.12亿元。
1、发展优势:(1)历史悠久,文化品位高。奉化曲毫融景观文化、佛教文化、名人文化和茶文化于一体,已成为茶中珍品、送礼雅品,深受消费者喜爱。(2)品质、品牌优势。奉化曲毫氨基酸含量高达4.2%,气香味醇,品质优异。已先后获得国际名茶金奖、中国精品名茶金奖、浙江省农博会金奖、宁波国际茶文化节“中绿杯”金奖和宁波市农业名牌产品。(3)产业基础较好。奉化曲毫已形成0.42万亩生产基地的规模,其中投产基地0.22万亩,年产名茶6.8吨,总产值0.11亿元,经济效益显著。生
产基地按有机茶的标准进行栽培加工、贮藏,先后被认定为宁波市绿色农产品基地和浙江省无公害农产品基地。
2、主攻方向:加快发展无性系良种茶园建设,调整结构,提升品质,主攻名优茶开发,强化品牌创建,加大奉化曲毫生产规模;大力推进生态、无公害生产技术,提高名优茶加工水平,发展有机茶生产,促进初制茶厂改造;挖掘茶叶文化,发展茶园景观、休闲品饮等产业旅游农业。
3、发展目标:到2010年,新发展无性系良种茶园0.7万亩,改植换种无性系良种茶0.3万亩,淘汰老茶园0.3万亩,茶园生产面积达到3.5万亩,其中无性系良种茶园1.4万亩,无性系良种茶园的比重达到40%。提升茶叶加工水平,名优茶产值达到0.6亿元,初制茶产值达到0.3亿元,出口创汇300万美元;到2020年,茶园生产面积达到4.0万亩,其中无性系良种茶园2.6万亩,无性系良种茶园的比重达到65.0%,名优茶产值达到1.8亿元,初制茶产值达到1.0亿元,出口创汇500万美元。
4、发展重点:(1)万亩无公害无性系良种茶园基地建设。通过发展,逐步建成万亩无公害无性系良种茶园基地,其中西坞街道发展2000亩、溪口镇发展2000亩、尚田镇发展1800亩、大堰镇发展1500亩、莼湖镇发展1500亩、裘村镇发展1200亩。(2)“雪窦山”牌系列名茶开发项目。逐步开发白茶、早芽、曲芽,连同原来曲毫茶,形成四大名茶系列,以适应不同消费者需求,做大“雪窦山”牌系列名茶产业。(3)开发茶旅游休闲项目,在西坞或尚田发展以竹木森林为背景,茶园景观为基础,集茶叶加工、品饮、茶叶博览馆于一体的茶叶休闲旅游农业,建成宁波茶文化博物馆。(4)在全市范围改造100家初制茶厂。
(十)蔬菜瓜果
目前全市有常年供应农贸市场的蔬瓜复种面积约4.5万亩(其中西瓜1.3万亩),农业龙头企业加工原料蔬菜基地0.65万亩。
1、发展优势:(1)资源条件。我市地处浙东北滨海丘陵地带,气候温和湿润,四季分明,雨量充沛,适合蔬瓜生产。(2)市场条件。我市位于宁波市区南郊,有成熟的市场条件和广阔的发展空间。同时,我市外向型蔬菜加工农业龙头企业多,生产加工速冻、脱水和保鲜蔬菜已有多年历史,发展出口创汇型蔬菜生产前景看好。(3)政策条件。各级政府加强食品安全监督,大力扶持绿色、无公害农产品的发展,有利于我市无公害特色蔬瓜的发展。(4)现实基础条件。我市已经初步形成一批常年生产的蔬瓜基地、出口创汇型蔬菜基地和特色蔬瓜基地,生产技术成熟,生态环境较好,具有一定的发展基础。
2、主攻方向:以“提高质量,发展加工,扩大出口”为重点,大力发展无公害、有机、山地、水生蔬瓜的生产,逐渐形成专业化的生产基地;积极推广耐贮运加工出口的优良品种,实施标准化无公害生产技术,采用工厂化育苗技术;改善蔬瓜品质,创建蔬瓜品牌,提高我市蔬瓜的知名度和竞争力;加快设施农业建设,巩固扩大大棚等设施蔬瓜基地。
3、发展目标:到2010年,各类蔬瓜复种面积达到6.5万亩,其中出口蔬菜基地面积达到1万亩,蔬菜超市化率和加工率达到50%以上,把我市建设成为宁波市重要的菜园子和蔬瓜加工出口生产基地。到2020年,各类蔬瓜复种面积达到7.5万亩,其中外向型加工蔬菜基地2万亩。
4、发展重点:(1)实施万亩蔬菜加工原料基地建设。以农业龙头企
业为主体,实施面积万亩左右的蔬菜加工原料基地建设,达到加工原料全部基地化生产目的,确保出口蔬菜产品质量,把我市建设成为宁波市蔬菜加工出口生产基地。(2)实施无公害蔬瓜基地建设。推广无公害、生态、绿色生产技术,实施标准化管理,建设1000亩高标准常年蔬菜基地,满足城市发展的需要;实施面积百亩以上的科技示范基地建设,引进和消化吸收省内外和国内外的新品种新技术、新肥料、新农药以及新设施,为我市蔬瓜产业的发展提供技术保障和示范引导。(3)近郊型蔬瓜观光园建设。利用现有的市郊蔬菜基地条件,逐步形成休闲观光型的市郊型蔬瓜观光园。(4)近郊标准化生产葡萄园建设。
(十一)种子种苗
种子种苗是农业增产增效的基础产业,目前全市已经形成杂交水稻制种基地、优质绿肥种子基地、日本大和种子种苗基地、浙东白鹅良种繁育基地和名特优水产繁育基地,其中优质绿肥种子基地面积已达0.8万亩,年产量达300吨以上,是浙江省最主要的繁育基地。整体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高,发展前景较好。
1、发展优势:(1)我市杂交水稻制种历史悠久,制种基地已形成规模,为全省面积最大的连片杂交水稻制种基地;(2)我市是全省优质绿肥种子最主要的繁育、生产基地,已经形成完善的选育、生产、加工、储藏和销售体系;(3)我市是日本大和种子种苗有限公司的生产出口基地,已经具备了生产优质蔬菜瓜果种子的能力;(4)我市是传统的浙东白鹅良种繁育基地,也具有一定的市场优势;(5)我市渔业生产环境适合国内外名特优水产新品种,已经开始运用生物工程技术培育优质、高效、抗病毒的养殖
品种。
2、主攻方向:运用先进科技水平,确保种子种苗品质;稳定发展种子种苗生产面积,不断提高种子种苗产量;增强种子种苗的综合生产能力,为省内外提供优质种子种苗。
3、发展目标:到2010年,杂交水稻制种面积0.35万亩、产量550吨、产值1000万元;优质绿肥种子面积1.2万亩、产量600万吨;生产大和种子种苗15吨、产值600万元;建成存栏5000羽的父母代生态蛋鸡良种繁育基地;改扩建奉化市浙东白鹅良种繁育场;用生物工程技术培育优质、高效、抗病毒的养殖品种,对现有6 家海水育苗企业和2家淡水苗种繁育场进行技改,建设水产原种生产基地。到2020年,杂交水稻制种面积稳定在0.35万亩、优质绿肥种子面积稳定在1.2万亩,稳定父母代生态蛋鸡良种繁育基地,建成国家级海水鲈鱼和黑鲷良种场各一家。
4、发展重点:(1)重点建设松岙镇、裘村镇0.35万亩杂交水稻制种基地;(2)积极推进优质绿肥(大桥草子种)的选育、提纯复壮工作,同时巩固发展三个稻作区的冬季绿肥种子生产基地;(3)扩大萧王庙街道、大堰镇、莼湖镇等地的大和种子生产繁育基地;(4)抓好生态蛋鸡良种繁育和白鹅良种繁育基地;(5)用生物工程技术建设水产原种生产基地和水产种苗产业化基地;(6)分别建立健全各个主导农产品良种引种中心,重点抓好良种繁育示范基地,加快优良品种的推广步伐,大副度提高良种覆盖率。
(十二)休闲观光农业
休闲观光农业是农业发展新的突破口和新的增长点,是农业转型的一个方向(是绿色朝阳产业、是一种无烟经济)。我市有发展休闲观光农业
的环境基础和条件,以滕头为代表的休闲观光农业已具规模,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1、发展优势:(1)资源优势:良好的生态资源、滨海资源、特色农产品资源,以及溪口国家级森林公园、滕头“全球500佳”品牌优势。(2)旅游窗口优势。奉化市溪口国家AAAA级风景名胜区、滕头国家AAAA级景区、蒋氏故居、雪窦山全国佛教胜地、溪口国家级森林公园等著名旅游景点,旅游业年接待游客300多万人次,为发展旅游休闲农业提高了市场基础。
2、发展方向:依托国家级森林公园和良好的生态、海洋、设施、特色等农业资源,发展海洋观光休闲农业、特色产品基地观光农业、科技示范基地观光农业、休闲参与农业和森林旅游。
3、发展目标:到2010年,初步形成休闲观光农业产业体系,休闲观光农业成为重要产业之一,休闲观光农业旅游总收入达到2.5亿元;到2020年,休闲观光农业旅游总收入达到8亿元,成为农业重要支柱产业之一。
4、发展重点:(1)以滕头村为中心,整合弥勒村、仁湖公园,近郊特色生产基地等资源,多点布局,专线串联,建设近郊生态休闲观光农业旅游区。(2)以悬山岛开发、红胜海塘建设为依托,整合东部滨海渔业、生态资源,挖掘海洋文化,建设滨海生态休闲观光农业旅游区。(3)以自然生态环境和溪口国家级森林公园为依托,整合西南地区特色农产品基地和零星的人文景观,建设西南部生态休闲观光农业旅游区。
(十三)农产品加工业
农产品加工业是农业产业良性发展的重要支撑。“十五”以来,我市
农产品加工业快速发展,在“十五”前四年中全市新增农产品加工企业90家,有力地促进了我市农业产业的发展。2004年全市农产品加工企业实现总产值18亿元,实现外贸出口8.05亿元,加工农产品总量20万吨,农产品加工率达到50%以上。
1、发展优势:(1)基础较为扎实。到2004年全市已有农产品加工企业265家,其中年销售超500万元的规模企业35家、超过亿元的规模企业3家(1家为高科技企业)。外向型农产品加工企业多。(2)农产品资源较为丰富。我市农业生产水平较高,特色农产品资源丰富,为发展农产品加工业奠定了基础。同时可依托便捷的交通条件,采购周边地区的特色农产品原料。(3)发展环境较好。我市历来重视农产品加工业的发展,扶持政策持续稳定。同时,我市地处长三角发达地区,交通便捷、市场体系健全,为农产品加工企业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市场环境。
2、主攻方向:以加快发展为主题,依托已有农业加工企业和我市农产品资源,大力发展生物医药、笋制品加工、水产品加工、水果加工、蔬菜加工、禽蛋加工、竹木加工、蔺草加工等农产品加工业;以提高我市农产品加工业市场竞争力为核心,依托技术创新,增强企业新产品开发能力和农产品精加工水平;以增强企业活力为目的,通过重点扶持,培育行业龙头,发挥龙头带动作用,促进产加销有机结合和贸工农一体化发展。
3、发展目标:到2010年,全市农产品加工企业突破300家,其中年销售超500万元的规模企业达到100家,上亿元企业达到10家;全市农产品加工企业实现总产值36亿元,年均递增12%,实现外贸出口20亿元,年均递增16%。到2020年,稳定发展农产品加工企业,进一步做大企业规模、34
做强企业实力,全市农产品加工企业总产值突破70.0亿元,实现外贸出口40.0亿元。
4、发展重点:(1)加快现代农业加工示范园区建设。规划在西坞尚桥茶场建设高起点、高标准的现代农业加工示范园区,一期规模用地1000亩,远期规模达到5000亩。要抓紧启动建设规划编制,做好建设前期准备工作,争取及早开工建设。(2)做好重点农业龙头企业培育工作。按照抓重点促发展的思路,选择培育一批产业关联度大、带动能力强、市场前景好、竞争能力强的农产品加工企业,大力推进企业技术创新,支持企业引进和开发先进设备、工艺、技术,提高农产品加工转化能力和新产品开发能力,发展农产品精深加工,促使其上规模、上水平。(3)促进一批农产品加工项目建设。“坚持以项目促发展、以项目为抓手的工作思路,继续抓好宁波首开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的蝇蛆生物医药开发等项目建设。同时做好项目的挖掘、引进和建设工作。
五、产业项目空间布局
(一)粮食项目
1、万亩超级稻基地建设项目:选用甬优6号、秀优5号等高产杂交水稻品种(组合),采用强化栽培技术,建立超级稻核心区、示范区和幅射区。平均亩产比现有推广品种增产100公斤以上。通过几年努力,逐步建立超级稻百亩核心区(莼湖镇),亩产超800公斤;千亩示范区(江口、西坞街道),亩产超750公斤;万亩辐射区(西坞、江口街道),亩产超700公斤。同时组织全市各镇街道进行高产攻关竞赛,培训千户农民,提高农民生产技术,建设形成配套的综合设施。
投资估算: 1000万元
2、万亩无公害稻米生产基地建设项目:以江口街道3000亩无公害稻米生产基地建设为示范区,严格按照无公害生产标准,整治改善生产区的生产环境和生产条件,采用良种良法,生产优质无公害稻米,逐年推进,生产规模达到万亩。
投资估算: 1000万元 合计投资估算: 2000万元
(二)水蜜桃项目
1、基地建设项目
(1)万亩优质水蜜桃基地建设项目:新开发建设水蜜桃商品生产基地10000亩,培植专业(重点)村10个;区域分布主要在尚田镇、莼湖镇和裘村镇。
投资估算: 3190万元
(2)水蜜桃老桃区更新改造及引智成果推广示范基地建设项目:改造衰老桃园5000亩,发展玉露、湖景、新玉等主栽品种和新品种,区域布局在溪口镇、萧王庙街道和锦屏街道;建设高标准的引智成果推广示范基地6个点,区域布局在溪口镇、尚田镇、莼湖镇、大堰镇、萧王庙街道和锦屏街道。
投资估算: 870万元
2、科技示范园建设项目:包括完善科技示范园基础设施建设、建立种质资源圃、果园水利设施化示范基地建设、水蜜桃设施栽培示范园建设、新的生产技术应用和开展科技攻关项目等。
投资估算: 500万元
3、水蜜桃旅游、休闲观光区项目:充实溪口镇新建村和萧王庙镇林家村的2个水蜜桃旅游观光区建设,面积3700亩;在溪口镇和尚田镇开发水蜜桃休闲园区二个,面积2000亩。
投资估算: 1600万元 合计投资估算: 6160万元
(三)竹笋项目
1、有机雷笋和有机鳗笋基地建设项目:修建雷笋基地排灌设施,建立科技示范点,开展技术培训,区域布局在溪口镇、萧王庙街道和西坞街道,面积25000亩;有机鳗笋基地实施标准化栽培,建立科技示范区,区域布局在尚田镇,面积5000亩。
投资估算: 1700万元
2、毛竹冬笋、鞭笋高产高效试验基地建设项目:根据水源条件,安装竹林喷滴灌设施5000亩,开展毛竹冬笋、鞭笋高产高效试验并投入生产,区域布局在大堰镇和尚田镇。
投资估算: 500万元
3、大毛竹竹用基地建设项目:采用石门 培育大毛筒的经验,建设大毛竹竹用基地,区域布局在溪口镇、尚田镇和萧王庙街道,面积5000亩。
投资估算: 500万元
4、万亩竹林景观开发项目:以万亩竹林自然景观为基础开发旅游业,区域布局在溪口镇和尚田镇。
投资估算: 1000万元
合计投资估算: 3700万元
(四)花卉苗木项目
1、花卉苗木走廊建设项目:花卉苗木走廊是奉化生态农业示范区的重要组成部分,将生态环境保护、花卉苗木产业、农业高新技术应用、观光旅游等汇集一起。主要建设内容包括沿路花木色块带、沿山生态绿化带、沿江风景观赏带。项目位于江拔线沿线,全长12公里,总面积3.0万亩。
投资估算: 2000万元
2、草花、鲜切花建设项目:该项目的发展有利于我市花卉苗木产业结构完整、花卉苗木销售产品的多元化以及销售总额的提高。主要品种有鲜切花类(马蹄莲等)、盆花类(蝴蝶兰等)和草花类(四季海棠等),项目位于溪口镇、莼湖镇、江口街道、萧王庙街道和西坞街道,前期规划开发2000亩,二期规划开发4000亩。
投资估算: 3000万元
3、花木市场:建立一个统一的花木市场,既有利于花木信息的交流和沟通,也有利于把花木生意做大做强。建设地址选择在江拔线一侧。
投资估算 : 2000万元
4、休闲观光盆景园建设项目:通过中高档艺术盆景园、出口盆景园和精品兰花园建设,逐步形成集休闲、观光为一体的休闲观光盆景园,项目位于市区和江拔线二侧。
投资估算 : 1000万元 合计投资估算: 8000万元
(五)芋艿项目
1、万亩无公害芋艿生产示范基地建设项目:通过开展生产基地认证、强化芋艿产品标准、实施无公害生产标准和完善服务体系,形成万亩无公害生产示范基地。
投资估算 : 800 万元
2、奉化芋艿头优质芋种繁育体系建设和保鲜芋艿子专用品种的选育工程项目:在滕头建立芋艿头脱毒快繁中心,进行组织培养,提纯复壮,恢复和提高奉化芋艿头独特的品质。在萧王庙街道建立500亩原种生产基地。利用引进的亲本材料,结合我市现有的育种材料,通过育种技术的研究,培育出高产、优质的芋艿子新品种。
投资估算 : 700万 合计投资估算 : 1500 万元
(六)草莓项目
1、万亩优质草莓基地建设项目:通过以尚田镇为主的万亩核心示范基地和500亩优质高产示范基地等项目建设,到2010年,使全市草莓种植面积达到1.11万亩。
投资估算: 1200万元
2、千亩草莓旅游观赏园区建设项目:在草莓主产区尚田镇的方门至冷西点建立一个设施齐全的千亩草莓旅游观光园区,并建立一个农业旅游公司,搞好基地基础设施建设和旅游观光农业的经营服务工作。
投资估算: 500万元
3、草莓繁育及标准化技术研究:在原宁波市草莓良种繁育中心基地进一步搞好草莓良种繁育工程扩建工作,扩建良种繁育基地100亩。发挥奉
化市草莓研究所的新品种引进培育,科技试验及配套设施建设。
投资估算: 800万元 合计投资估算 : 2500 万元
(七)渔业产业项目
1、象山港奉化段海水网箱养殖海域治理保护示范项目:研究海水网箱养殖规模和布局,合理搭配养殖品种;研究海底污泥清淤、海上漂浮污染物治理等;研究海水网箱受污底质区位生态修复技术等。
投资估算: 700万元
2、莼湖万亩生态渔业特色园区项目:生态渔业特色园区位于象山港莼湖镇的海域范围内,面积约3万亩。总体布局由贝类养殖区、海水网箱养殖区、水产品加工区、悬山岛旅游区和桐照渔港组成。
投资估算: 22600万元
3、海水网箱养殖基地:象山港中部海区水质清晰、潮流畅通,避风条件好,可以大力推广大规格抗风浪深水网箱养殖。以象山港中部海区的双山、鸿峙至南沙等为重点养殖区,海域面积约5200亩。在现有网箱3.5万只、年产活鱼5000吨的基础上,以奉化亚泰水产实业有限公司为主,进行海水网箱产业化基地建设,有利于浅海向深海发展、生态养殖和海洋环境保护相结合,提高网箱养殖经济效益。至2010年大规格网箱达到200只,至2020年大规格网箱达到600只。
投资估算: 4000 万元
4、牡蛎养殖基地:以象山港底部狮子口内海域为重点养殖区,海域面积约8100亩。目前已养殖延绳式牡蛎6800亩,1999年被宁波市列入“鱼
贝藻生态养殖和产业化”示范基地。以本地褶牡蛎养殖为主,推广牡蛎养殖新技术,推广牡蛎清洁化生产。同时以今日食品有限公司为依托,推广太平洋牡蛎的养殖,建设好牡蛎产业基地。
投资估算: 2500万元
5、海水池塘标准化改造:以松岙镇小狮子口、裘村镇的横江和莼湖镇飞跃塘为主,现有海水池塘面积约1.7万亩,主要养殖梭子蟹、青蟹、南美白对虾和青蛤等名优水产品。为进一步提高海水池塘养殖的产量和效益,需加快海水池塘的标准化改造,到2010年计划改造低产池塘9000亩。同时,以浙江亿洋水产有限公司和奉化兴洋水产有限公司为依托,加快推广梭子蟹、青蟹、南美白对虾的养殖,建设好海水池塘产业基地。
投资估算: 3000万元 合计投资估算: 32800万元
(八)畜牧禽蛋项目
1、优质畜禽生产基地建设项目:根据我市畜牧业区域布局规划,以生态养殖小区建设为重点,在尚田镇、莼湖镇和萧王庙街道建设6个优质畜禽小区,其中无公害肉猪生产小区3个。
投资估算: 4500万元
2、生物禽蛋养殖基地建设项目:在建成年产5000吨蝇蛆生产基地的基础上,形成标准化养殖生物禽蛋规模达到100万羽,其中示范20万羽。
投资估算: 3500万元
3、优势畜禽生态养殖与疫病防治研究开发项目:实施重点围绕优势畜禽集约化生态养殖、动物疫病控制、畜牧业环境综合治理和畜产品开发等
主要环节,重点突破一批关键技术,建立一批科技产业示范基地,全面提升畜牧业的科技水平和产业化水平,提高科技进步对畜牧业发展的贡献。同时加强动物疫病监控体系建设及饲料兽药安全工程建设。
投资估算: 1200万元 合计投资估算: 9200万元
(九)名优茶项目
1、万亩无公害无性系良种茶园基地建设项目:通过发展,逐步形成万亩无公害无性系良种茶园基地,其中西坞街道发展2000亩、溪口镇发展2000亩、尚田镇发展1800亩、大堰镇发展1500亩、莼湖镇发展1500亩、裘村镇发展1200亩。
投资估算: 3500万元
2、“雪窦山”牌系列名茶开发项目:在全市范围内逐步开发白茶、早芽、曲芽,连同原来曲毫茶,形成四大名茶系列,以适应不同消费者需求,做大“雪窦山”牌系列名茶产业。
投资估算: 500 万元
3、茶厂改造工程项目:为改善茶加工卫生和环境条件,根据省政府统一安排,全市范围内需新建或改造初制茶加工厂100家。
投资估算: 3000 万元
4、茶旅游休闲项目:到2010年,在西坞、尚田等地逐步开发以竹木森林为背景、茶园景观为基础、茶叶加工和品饮为手段的休闲农业和旅游农业,建成宁波茶文化博物馆。
投资估算: 2000 万元
合计投资估算: 9000 万元
(十)蔬菜瓜果项目
1、万亩加工蔬菜基地建设项目:以农业龙头企业为主体,实施面积万亩左右的加工蔬菜基地建设,达到加工原料全部基地化生产目的,确保出口蔬菜产品质量,把我市建设成为宁波市出口蔬菜生产基地。
投资估算: 1000万元
2、千亩无公害鲜销蔬菜基地建设和百亩蔬菜科技示范基地建设项目:建设1000亩高标准常年蔬菜基地,满足城市发展的需要,实现全市常年蔬菜基地设施化、无公害、生态、绿色,符合都市农业、现代农业发展需求;实施面积百亩以上的科技示范基地建设,引进和消化吸收国内外的新品种新技术、新肥料、新农药以及新设施为我市蔬瓜产业的发展提供技术保障和示范引导。
投资估算: 1200万元
3、蔬菜IPP技术应用及多样化增效技术应用工程建设项目:组织实施农业部948项目蔬菜IPP生产技术体系示范基地建设与推广应用工程建设。同时应用蔬菜生产多样化增效技术,通过优良品种、设施栽培、安全生产和高效节水灌溉等技术的整合集成,使我市蔬菜生产的技术含量和科技水平与国外先进技术对接,为打破国外市场的“绿色壁垒”提供技术支撑。
投资估算: 800万元
4、近郊型蔬瓜休闲观光园建设项目:利用现有的市郊蔬菜基地条件,进一步完善基地设施,新建果蔬基地休闲设施,逐步形成面积500-1000亩的近郊型蔬瓜休闲观光园。
投资估算: 1000万元
5、近郊葡萄园标准化生产基地建设项目:该项目将以江口街道现代农业园内300亩精品葡萄园为示范区,逐步向园区内外辐射,实施葡萄标准化生产,生产规模逐渐达到5000亩。
投资估算: 1000万元 合计投资估算: 5000万元
(十一)种子种苗项目
1、杂交水稻制种基地建设项目:完善松岙镇、裘村镇的杂交水稻制种基地建设,成为宁波市最大的杂交水稻制种基地。
投资估算: 800万元
2、万亩优质绿肥良种繁育基地建设项目:通过系统选育,建立原种圃,提高我市大桥草子种的品质;进一步巩固绿肥种子的繁育基地,全市面积达到12000余亩,成为全省乃至全国的绿肥繁育基地。
投资估算: 1500万元
3、大和蔬瓜优质良种生产基地建设项目:在萧王庙街道、大堰镇、莼湖镇建立1000亩大和优质蔬瓜良种的出口生产基地,扩大我市种子种苗的出口。
投资估算: 500万元
4、水产种苗建设项目:大力引进适合奉化渔业生产环境的国内外名特优新品种,用生物工程技术培育优质、高效、抗病毒养殖品种,对现有6家海水育苗企业和2家淡水苗种繁育场进行技术改造,建设水产原种生产基地。以泰欣水产种苗有限公司为龙头建设好奉化水产种苗产业化基地,44
争取在2020年前建成国家级海水鲈鱼和黑鲷良种场各一家。
投资估算: 2500万元
5、畜禽良种工程建设项目:建立生态蛋鸡良种繁育场,新建存栏5000羽的父母代蛋鸡良种繁育基地。同时改扩建奉化市浙东白鹅良种繁育场。
投资估算: 700万元
6、主导农产品良种工程建设项目:分别建立健全各个主导农产品良种引种中心,通过新品种引进培育、科技试验和良种繁育,提高我市各个主导农产品的生产水平。重点抓好良种繁育示范基地,加快优良品种的推广步伐,大副度提高良种覆盖率。
投资估算: 1500万元 合计投资估算: 7500万元
(十二)生态农业项目
1、市生态农业示范园区:在剡江西岸,涉及溪口镇、江口、萧王庙街道,面积25万亩。
投资估算: 14000万元
2、生态公益林建设:在奉化全境,营造维持省级生态公益林40万亩。投资估算: 3000万元 合计投资估算: 17000万元
六、支撑条件
依据本规划提出的发展思路、目标和重点,针对我市农业产业发展薄弱环节和存在问题,要强化基础设施、农业科技、生态环境、产业化服务、农业品牌、市场和信息等六大支撑,保障农业产业健康发展。
(一)强化基础设施对农业的支撑
以进一步改善农业基础条件为目标,推进以水利为重点的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增强基础设施对农业产业发展竞争能力,切实提高农业抗自然风险的能力。
1、加强水利设施建设。围绕农田基本建设,加快中小型水利设施建设,加强节水灌溉设施建设,推广节水技术应用,扩大农田有效灌溉面积,提高排涝和抗旱能力。按照50年一遇的防洪标准,续建县江防洪工程,并于2010年全面完工。治理剡江、东江、降渚溪、翔鹤潭江、筠溪、万竹溪等小流域,提高防洪标准、减轻水土流失。新建和扩建葛岙、横坑、舍辋、九峰山、大茅岙等12座水库,增加蓄水量。除险加固山登、石柱岙、公益、兴化、黄夹岙、马夹岙等10万方以上小
(二)型水库13座。新建红胜海塘围垦工程,按照50年一遇的防风暴标准,建设二级标准海塘。
2、继续开展土地开发整理和中低产田改造。到2010年,完成土地开发总规模11188.51公顷,新增耕地面积2832.73公顷,达到全市耕地总量动态平衡。改造中低产田总规模8000公顷,其中建设标准农田1000公顷。
3、提高农业机械化水平。到2010年,全市农业机械总动力达到25万千瓦,农业劳动人均农机动力达到2.5千瓦,机耕、机收率达到98%,灌溉和植保机械化程度达到98.5%,机械栽插率达到10%,水产和畜牧养殖机械化程度达到80%。在此基础上,建立完善农机化服务市场体系,规范农机化管理运行机制,初步建立起与高效型、辐射型、生态型农业和农村经济格局相适应的现代化特征明显的农机化框架。
(二)强化生态对农业的支撑
以促进农业产业与生态环境协调发展为目标,推进生态工程建设,加强农业资源和生态保护,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型农业和节约型农业,提高环境对农业发展的承载能力。
1、加强对主导农产品主产区的农业资源和生态保护,推进生态农业建设。全面实施生态公益林建设,因地制宜发展林特经济,通过封山育林、发展水土涵养林、经济林和植被草等生态措施和工程措施,提高森林覆盖率,控制水土流失,构筑农业天然屏障,改善农业自然发展条件,力争到2010年,全市森林覆盖率达到65%。加强水环境综合治理。按照全市水资源综合规划要求,开展水源综合利用,加强亭下、横山两库上游及其他重要水源地水环境治理,控制水源污染,提高农田灌溉水质。
2、积极推进农业生态示范工程建设,发展节约型农业。开展主导农产品产区农业源污染治理,实施土壤培肥工程,指导农民科学合理使用化肥、农药,实行农业生产废弃物无害化处理,在畜禽产区重点实施畜禽生态养殖示范工程,实现主导农产品无公害生产。
3、导入循环经济理念,发展农业循环经济和农村节约型社会建设。提高农村能源利用率,积极推广沼气池,农作物秸杆气化工程,太阳能利用技术和农用柴油机负压阀节油,功率油耗检测,金属清洗剂等节能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节油降耗,减少污染。加强对农业废物处置及资源化综合利用,妥善处置固体废弃物,对其中有机垃圾采用现代科学技术进行综合利用,并控制城镇固体废弃物对农业生态环境的污染。结合城镇污水处理建设,运用现代生态农业系统处理废水技术,污水经处理后回用于农业,实现污水无害化、资源化。
(三)强化科技对农业的支撑
以增强我市农业技术创新能力为目标,大力实施科技先导战略,完善农业创新机制,推动农业技术不断进步,提高主导农产品的科技含量和农业生产现代化水平。
1、加强主导农产品的种子种苗工程建设。种业是主导农产品发展壮大的先导产业,要加大投资倾斜力度,促进种业现代化。以优化品种,提高质量和集约化供种水平为目标,健全良种培育、引进和推广体系,加强主导农产品的品种改良。在建设好市种子种苗工程的同时,分别建立健全各个主导农产品良种引试中心,重点在主产区建设和完善一批农作物良种繁育、引繁中心及畜禽、水产良种繁育场。充分发挥各农技(渔业)推广部门在引进、筛选和繁育名特优新品种的作用,重点抓好良种繁育示范基地,加快优良品种的推广步伐,大幅度提高良种覆盖率。
2、针对发展瓶颈加强科技攻关。提高主导农产品竞争力的核心是提高科技含量,要针对制约我市主导农产品发展的技术瓶颈问题,整合技术力量,加强科技攻关。加强农业技术对外合作交流,积极支持我市农业科研单位和企业加强与浙江大学省农科院、宁波大学和宁波农科院等高校和科研单位的技术合作,支持引进国外农产品名品种、先进技术和设备,支持我市农业科研机构和龙头企业与国外科研机构、种苗公司、企业建立友好合作关系,开展学术、信息交流。促进我市农业在主导农产品发展、高效低耗技术的开发应用、农产品保鲜技术和精深加工技术等方面有突破性进展。
3、强化科技培训,加大先进适用技术推广力度。发展主导产品,农业
科技人员和管理人员、农业产业经营者和农民都必须相应提高科学文化素质。要进一步健全我市的农业科技培训网络,实施多层次、多形式、多内容的农技教育培训,重点培育新世纪青年农业科技人才和管理人才。要采取走出去、请进来,委托有条件的高等院校,培养一批适应WTO要求、能与世界接轨的高级人才。加大对农业龙头企业负责人和规模经营大户为重点的以农业管理专项技能为主的素质教育培训。抓好农业科技人员的再教育,跟上世界农业科技飞速发展的步伐。培育适应专业化生产需要的各种民营科研推广机构,加大行之有效的先进适用技术推广力度,面向农产品生产、加工、销售全过程,有针对性地推广一批成套技术,促进科研与生产、科研与推广紧密结合,为推进主导农产品发展提供全面的技术支持。
(四)强化产业化服务对农业的支撑
大力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培育壮大加工企业、中介服务组织、经济合作组织,完善产业化经营服务体系,促进生产、加工、市场之间的有机衔接,提高农业产业链整体发展水平。
1、大力发展壮大农产品加工企业。针对我市农产品加工企业整体规模偏小、加工设备比较落后、科技开发能力不足、农产品精深加工比重低和市场开拓能力弱等突出问题,围绕主导产业,对已经形成区域化布局和加工企业群的地方,引导建设高起点、高标准的主导农产品加工基地,引导加工企业向基地集聚,提高农产品加工企业的整体水平。选择培育一批有特色优势、产业关联度大、带动能力强、出口前景广、国际竞争力强的农产品加工龙头企业。大力推进企业技术改造,支持先进设备、工艺和保鲜加工技术的引进和开发,发展农产品精深加工,提高农产品加工转化能力
和产品技术含量。积极鼓励有实力的加工企业通过资产重组、控股、参股、兼并、租赁等多种形式进行扩张,增强竞争能力。同时,理顺龙头企业与基地和广大农户的关系,完善约束机制和利益分配机制,通过“市场牵龙头、龙头带基地、基地连农户”的模式,形成产供销有机结合、贸工农融为一体的产业化经营体系,充分发挥龙头的带动作用。
2、积极发展多种形式的农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农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是提高农民组织化程度,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的必要环节,要按照“民办、民管、民受益”的原则,支持和鼓励兴办各种形式的农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包括农民专业合作社和农业专业协会)。一是要抓好主导产业的协会建设,完善制度,规范发展,将其建成示范性合作经济组织。二是培育农民专业合作社。鼓励购销大户、种养专业大户、农技人员兴办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形成“合作社+农户”的经营模式。三是引导龙头企业吸收农民成立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形成“公司+农户”经营模式,建立稳定的购销关系。
(五)强化品牌对农业的支撑
加大实施品牌战略,推进农业标准化体系建设和标准化生产基地建设,加大名牌农产品和农业品牌培育,进一步提高农业品牌知名度。
1、加快农业标准化体系建设。加快制定和完善主导农产品的质量标准、安全质量技术规程、产地环境标准和农产品加工、贮运、包装质量标准,形成与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和地方标准相配套,与国际相接轨,涵盖产前、产中、产后全过程的农产品质量标准化体系。并在主导农产品生产基地全面推广,进一步提高我市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适应内销市场准入和外销
第二篇:广州市产业布局和空间布局规划
广州市工业发展和空间布局规划
http://www.xiexiebang.com2007-12-21 14:55:08国家信息中心
为适应“十一五”时期广州建设现代化大都市的总要求,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走新型工业化道路,转变经济增长方式,优化空间布局,提升产业竞争力。根据《广州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特制定本规划,对“十一五”时期全市工业发展和空间布局进行宏观指导。
一、“十五”时期广州工业经济发展主要特点
(一)总量大、增速快
广州工业经过“九五”时期的调整,“十五”时期特别是后半段进入高速发展阶段。2005年,工业总产值6770亿元,比2000年增长1.3倍,提前一年超额完成“十五”计划目标,五年净增产值3670亿元,相当于“九五”时期净增量的2.7倍;2001~2005年年均增速18.3%,比“九五”时期年均增速加快2.6个百分点;尤其是“十五”后半段工业进入跨越式发展阶段,后三年合计新增工业总产值约3000亿元,相当于前两年新增额5倍左右,基本相当于“九五”末期2000年全年工业总产值。2005年,全市完成工业增加值1867.53亿元,比2000年翻了一番以上,年均增速16.5%,比“九五”时期加快2.4个百分点,高于全市经济增速2.7个百分点;工业增加值占全市生产总值的比重为36.5%,比2000年提高1.3个百分点,工业对全市生产总值增长的贡献率为44.4%。
(二)结构日趋优化
1.广州工业结构调整取得突破性进展。“十五”以来,在汽车等装备制造、石油化工等行业增产带动下,重工业生产不断加速。2004年2月,全市重工业产值首超轻工业,标志着全市轻重工业结构调整出现了里程碑式的变化,工业化进程步入重化产业为先导的新经济周期。2005年,全市轻重工业比重为41.6:58.4,重工业比重较2000年大幅上升了15.2个百分点,工业重型化态势明显。
2.支柱产业主导地位日益突出。目前,汽车等机械装备、石化及精细化工、电子信息、钢铁、制药、轻纺、新材料等全市七大重点发展产业的产值,约占全市工业总产值的70%。其中,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石化、电子信息及通讯设备制造业三大工业支柱产业年均增速约31.3%,高于同期工业总产值年均增速13个百分点,占全市总量的比重也从2000年的28.0%上升到42.8%,同比提高了14.8个百分点,三大支柱产业所占份额不断扩大。2005年,支柱产业实现利润232.0亿元,占全市工业利润比重超过六成,充分显现其强有力的龙头带动作用。
3.高新技术产业发展步伐加快。2005年我市高新技术产品产值1710.44亿元,占工业总产值的比重为25.3%,比2000年提高了9.6个百分点;高新技术产品产值年均增速30.1%,高于同期工业总产值增速11.8个百分点,科技进步对工业增长贡献率约50.5%,比2000年提高2.4个百分点,标志着我市工业产品科技含量不断提升,科技进步对工业经济的贡献日益突出。
4.名牌战略取得新进展。2005年,全市新增工业产值中约有四成来自名牌产品企业的创造,名牌产品产值占全市工业总产值比重超过35%,比2000年提高5个百分点。目前,全市共有中国名牌21个,省名牌产品146个,分别占全国、全省的2.27%和16.57%。其中,销售收入超10亿元的有32个,超5亿元的品牌56个,超亿元的有143个。
5.各种所有制企业竞相发展。“十五”时期,我市工业企业所有制结构不断优化,呈现出国有、三资、民营企业同步大发展,多元结构生机显现的良好局面。一是国有及国有控股经济活力进一步增强。2005年,全市国有及国有控股工业企业以占全市工业总产值27.5%的比重,创造了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利润的35.7%;与此同时,企业综合效益指数达273.4,比全市平均水平高86.8个点,充分显示我市国有企业经过改革重组生机勃勃。据统计,2005年,全市国有及国有控股工业企业户数和职工人数分别比2000年减少118户、6.66万人,但资产总额和工业总产值却分别增长了37.7%和111.7%。二是三资企业仍是全市工业增长的主要支撑力量。2005年三资企业实现工业总产值4399.77亿元,同比增长18.6%,高于全市平均水平3.2个百分点,占全市工业总产值的比重高达65.0%,比2000年提高约18个百分点,在我市各类企业中比重最高,增速最快,是我市工业经济增长的主要支撑。三是民营企业发展步伐加快。2005年全市民营工业总产值1458.11亿元,占全市工业总产值的比重为21.5%,民营经济已成为我市工业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此外,全市规模以上企业产值占全市工业总产值的比重为89.1%,比2000年提高6.2个百分点;规模以上企业户均产值1.09亿元,比2000年增加0.5亿元,户均产值提高91.2%;其中,产值超亿元的企业700多户、产值超10亿元的企业77户、产值超百亿元的企业8户。
(三)效益竞争优势突出
1.综合经济效益指数屡创新高。2005年,全市规模以上工业经济效益综合指数186.6,比全国平均水平高10个点以上,比全省高30个点以上,比2000年大幅提高61.5个点。
2.工业盈利水平持续高速增长。2005年,广州工业以不到全省1/5的产值创造了全省近1/4的工业利润,利润率远高于全国、全省平均水平。2005年,全市工业实现利润总额384.09亿元,相当于2000年全市工业利润总额的3.2倍,分别相当于东莞、佛山利润总额的3.5倍和4.8倍。在全国六个最重要的工业城市(上海、北京、天津、苏州、深圳、广州)中,广州工业的工业增加值率、工业资产贡献率和资金利税率均排名第一。
3.综合能耗水平不断下降。近年来,我市工业万元产值综合能耗、每元工业利润耗电量均比国内主要工业城市低。工业万元产值能耗、万元工业增加值能耗均在逐年下降,分别从2000年的每万元0.46吨标准煤、1.60吨标准煤下降到2004年每万元0.36吨标准煤、1.31吨标准煤,与全国工业综合实力最强的上海、苏州、深圳、天津、北京等五城市比较,广州工业产值综合能耗最低。与此同时,经济发展可持续性进一步增强。万元工业产值粉尘排放量及污水排放量比2000年减少约一倍和50%以上。
虽然“十五”时期我市工业发展成效显著,为全市经济社会发展作出了突出贡献,但也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其中,既有长期积累下来的深层次矛盾和问题,又有近年暴露出来的新矛盾和新问题,主要包括:产业发展环境有待继续优化;产业组织结构层次不高,实力不强;产业核心竞争力不强,集中度不够高,带动力强的特大型企业少,部分行业的产业链缺乏关键环节;工业布局有待进一步调整优化,工业规划滞后于城市规划,工业集聚地的专业化和特色不明显,难以充分发挥产业相互支撑和配套效应;企业技术创新机制尚未形成,创新能力不强等。
二、发展环境
(一)工业经济发展面临的机遇
一是国际产业链的全球化延伸和再配置为广州工业融入世界经济利用两种资源和市场提供了新的机遇。目前,全球制造业加速向我国沿海经济发达地区转移,有利于我市工业的结构调整和产业升级。珠江三角洲地区在加工制造业方面有很强的国际比较优势,而广州作为珠三角中心城市在发展工业方面更是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和潜力。广州独特的历史文化、良好的城市环境,吸引着每年近30亿美元的外商投资。截至2005年末,世界500强的跨国公司中,已有140家落户广州(占全省的比重高达80%),60多个国家和地区在广州设立了8000多家外资企业和2000多个办事机构。一年近2000亿元的市场购买力,使众多外商越来越看好广州的前景,广州正日益成为他们投资及创业的乐土。
二是国内开始新一轮的经济增长为广州工业加快发展提供了良好外部氛围。“十一五”期间国内城市化、工业化的双重推动,使经济又具备了增长的内在动力和条件,另外整个世界经济在此期间将保持较高增速,因此可以预期进入国内的外资以及对外的贸易总量将继续扩张,我市工业发展将面临良好的外部环境。从产业结构升级角度看,“十一五”期间我国高技术产业领域将在外资外贸企业的带动下紧跟世界发展步伐全面链接国际生产与营销体系,国际竞争力将不断加强;传统产业在竞争刺激与高技术改造下不断更新装备、优化产品结构,竞争力将日渐增强。这种优化产业结构的增长模式,将为我市的工业加快调整产业结构提供良好的前提。从国内的重点产业发展趋势来看,“十一五”期间我国城市化进程加快、消费结构升级需要一批特大型冶金、石化和原材料等重化工业产业和消费产业(如汽车)加速发展,我市正是在汽车、石化、钢铁等产业上具备相对的规模和优势,这样国内的新一轮经济增长的动力和内涵将为我市工业的优势产业发展带来良好的机遇。
三是CEPA协议实施和泛珠三角等区域的发展给广州产业结构升级提供了更大的发展空间。在经济全球化、区域经济一体化的世界经济发展趋势下,粤港澳“大珠三角”整合成功和优势互补以及泛珠三角概念的提出和实施,意味着这个地区在全球产业分工中的地位将进一步凸现,对广州而言则意味着可以获得更广阔和深远的经济发展腹地,在转移低附加值产业的同时,通过“腾笼换鸟”,为承接高档次的产业转移腾出了空间,也使珠三角周边区域甚至周边省区可以获得广州中心城市的经济辐射而发展壮大自身的区域经济,而周边地区经济的发展又为广州经济的快速健康发展和产业结构的升级换代提供了更广阔的市场和发展空间。
四是广州区域中心城市地位和作用的进一步加强为充分发挥广州工业的辐射带动能力提供了重要条件。珠三角地区已成为世界级制造业基地,对工业原材料等重化工业产品需求极大,而广州作为华南地区工业门类最为齐全的城市,从产业链的配套衔接看,正好可为珠三角发达的加工制造业提供石化、钢铁等上游产品,从这个方面说广州在区域内具有比较明显的比较优势。1998年省八次党代会明确广州中心城市的地位,2003年初,又进一步明确把广州建设成为“带动全省、辐射华南、影响东南亚的现代化大都市”,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在全省经济社会发展中充分发挥广州中心城市的地位和作用,国家有关部门也对广州的汽车、钢铁等重大生产力骨干项目和南沙开发等给予了较大的支持;省委、省政府制订的提升产业竞争力等一系列政策文件对全省产业基地、重大项目的规划布局作出引导和调整,强调既注重促进珠三角产业加快升级和转变增长方式,全面提高参与国际竞争的实力;又充分考虑东西两翼和山区的特点、资源优势,提高区域工业经济的自我发展能力,引导珠三角产业向东西两翼和山区转移,这更为我市今后工业经济的发展提供了广阔的前景和机遇。
(二)工业经济发展面临的挑战
一是新一轮城市竞争加剧及部分行业产能过剩对广州工业综合竞争力的提升带来了新的压力。一方面,尽管国家宏观调控取得明显成效,但随着近两年新建项目的陆续投产,部分行业供大于求的矛盾更加突出,产能严重过剩的不良后果逐步显露。另一方面,“十一五”期间各城市与区际竞争将更趋激烈,而工业又处于其中的焦点地位。各城市都力争获得吸引、争夺、拥有、控制和转化工业资源的战略地位,同时在争夺、占领和控制工业市场方面的竞争越来越激烈,这些都对我市工业综合竞争力的进一步提升构成了新的压力和严峻的挑战。
二是环境承载力的约束对广州工业增长方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随着“十一五”期间我市经济社会发展模式的转型,要求将工业发展对环境的影响逐步降低。而依据工业经济的发展规律,“十一五”期间又是我市重工业高速增长的阶段,环境承载力将受到进一步挑战。同时,国家不断加大环境保护的政策力度以及社会民众对环境标准的提高,从政策和社会层面进一步减弱了环境的承载力,这些都对我市工业的增长方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三是自主创新能力不强对广州工业的发展后劲产生了严重制约。虽然我市工业近年来在速度、规模、结构、效益等方面取得了长足的进展,但相比之下,自主创新能力提高还不够快,创新链条中的研发、转化环节还有待加强;现有的高新技术产品中,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比重还比较低;研发投入明显不足;企业创新主体的地位仍未从根本上得到确立,拥有核心技术、具有核心竞争力的高新技术企业还不够多。这种状况如得不到及时的改变,将严重影响我市工业的核心竞争力,削弱我市工业的发展后劲。
四是生产性服务业发展相对滞后对广州产业结构的升级形成了较大障碍。现代生产性服务业能为工业发展提供更好的环境、更低的成本和更高效的市场。而我市目前围绕消费者的生活服务业十分发达,而以现代物流和现代金融、设计管理、咨询为核心的现代生产型服务业体系发育明显不足。这不仅影响我市工业门类中主要产业链的延伸、优化和生产环节的价值增值,而且影响区域内与区域间的产业关联、融合与拓展,将会制约我市生产性服务业与工业的相互促进、共同发展,对我市现代制造业发展及传统工业在改革改组和改造中重新焕发活力构成较大障碍。
三、工业经济发展的指导方针和目标
(一)指导思想和基本原则
指导思想: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全面落实《广州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草案)》,围绕建设现代化大都市目标,坚持走新型工业化道路,推进结构调整,转变增长方式,实现可持续发展;加快制造业与生产服务业的融合,延伸产业链条,构建以技术高端化、产业集群化、资源集约化为特征的新型产业格局,推动产业链条集聚从工艺性向价值性转变,把广州建设成为产业特色鲜明、区域带动能力强、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先进制造业基地。
基本原则:一是有所为,有所不为的原则。重点发展汽车、造船等机械装备、石化及精细化工、电子信息、制药、钢铁、轻纺等产业,充分运用先进技术提升传统产业竞争力,集中力量提升高新技术产业和优势产业,特别是支柱产业的竞争力。二是集约经营的原则。通过资产重组、推进技术改造、优化产品结构、加强企业管理,壮大产业规模、提高产业竞争力。三是以点带面的原则。突出抓好优势产业的关键环节,尤其是针对薄弱环节,努力促进重点企业、重点项目竞争力的提升。四是发挥聚集效应的原则。进一步优化产业空间布局,加快发展主要工业集聚地。五是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的原则。要把发展广州工业与发展循环经济有机地结合在一起,充分考虑环境对工业的承载能力,牢固树立发展绿色工业的理念,更加重视节能降耗,更加重视环境保护,全面增强广州工业的可持续发展能力。
(二)主要目标
“十一五”时期主要目标:
规模目标——工业总产值超过13000亿元,年均增长15%左右;工业增加值3500亿元左右,年均增长13.5%左右。
品牌影响目标——形成超过200个国家和省级工业名牌产品,全市名优产品产值占工业总产值50%左右。
发展后劲目标——高新技术产品产值占工业总产值的比重超过30%,科技进步对工业的贡献率超过55%。
环境支持目标——循环经济格局基本形成,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工业迅速发展,清洁生产水平不断提高,工业万元增加值能耗比“十五”期末降低20%。
四、“十一五”工业重点发展产业
坚持“有所为,有所不为”的原则,集中力量抓好重点行业、重点企业和重点产品,努力形成广州工业新优势。“十一五”期间我市将继续重点发展以汽车及零配件制造业,以广石化扩能项目、南沙石化基地等为重点的石化及精细化工业,以计算机及零部件、集成电路、通信设备、软件(嵌入式软件)、新型光电子元器件等为重点的电子信息业,重点培育生物医药成为新兴支柱产业,继续发展壮大机械装备工业、钢铁工业、轻纺工业等传统优势产业。
(一)汽车产业
1、发展目标
继续贯彻落实国家《汽车产业发展政策》,坚持以市场为导向、零部件与整车协调发展,按照技术引进与自主创新相结合的原则,以零部件产业为突破口,推进自主品牌建设,努力把汽车产业做大做强,进一步提升汽车产业核心竞争力和根植性。到2010年,汽车工业总产值将达到3000亿元以上,年均增长30%左右,逐步形成与国际接轨的、具有较强自主研发能力的汽车工业技术创新体系,把广州发展成为全国重要的汽车生产基地和亚洲地区主要汽车文化发展中心之一,形成以电子商务平台与连锁销售店相互支撑的全国汽车营销体系和物流体系。
汽车整车:到2010年,汽车整车年生产能力达到130万辆,产值2000亿元左右。
零部件:到2010年,汽车零部件产值达到800亿元以上;重点培育一批外向型出口产品,把广州发展成为部分零部件全球供应的重要基地之一。
摩托车:到2010年,摩托车年产量达到350万辆左右、产值200亿元左右,培育壮大5—8个在国内有突出影响的摩托车品牌。
2、发展重点
利用我国经济快速发展和汽车需求迅速增长的大好时机,发挥我市区位优势、经济基础和工业基础优势,利用“外资外技”和“民资民营”两方力量,以广州汽车工业集团等大型汽车企业为载体,以先进汽车制造技术为支撑,积极参与世界汽车产业分工,做强做大,尽快形成以轿车产品为拳头,龙头企业积极带动,汽车工业、摩托车工业齐头并进,整车与零部件企业协调配套、同步发展的现代汽车工业体系。
(1)乘用车产业:扶持乘用车生产企业做强做大。以市场为导向,发展中高档轿车和经济型轿车产品。重点扶持广州本田汽车扩能、东风汽车有限公司东风日产乘用车扩能和广州丰田汽车等项目建设。
(2)商用车产业:以合资建设商用车项目为契机,加快大中型客车、专用汽车、轻型货车工业的产业结构调整,引导和促进企业的联合重组,整合做强。做强做大五十铃、骏威等客车生产企业,形成客车生产高、中、低三个档次较强的综合竞争能力;依托广州现代汽车有限公司、广汽日野商用车、广东明威专用车、广日专用车有限公司等重点商用车生产企业,研究开发各种型号的载货汽车、牵引车以及各类专用汽车等商用车产品;鼓励发展节能、环保汽车,争取2010年批量生产电动汽车及混合动力汽车产品。
(3)汽车零部件产业:把汽车零部件工业作为产业的重点,与整车共同发展。坚定不移地走引进吸收和联合开发相结合之路,努力提高产品开发能力,并逐步参与整车企业同步开发设计。通过合资合作,主动融入国际研发体系。提高产品技术性能和系统化、模块化配套能力,加快零部件产业升级,由单一零部件向总成转变,由单纯机械产品向机电一体化产品转变。大力发展具有比较优势的零部件产品,加快发展汽车电子类零部件、发动机零部件、底盘零部件、车身及附件、通用零部件及满足现代汽车生产要求的安全、环保、节能等功能性零部件和轮胎、汽车化工等相关产品。促进重点乘用车项目的零部件企业发展,力争使其产品进入乘用车生产厂的国际采购网络之中。
(4)摩托车产业:鼓励摩托车生产企业整合做强。通过引导企业整合,兼并重组,组建大企业集团,提高整体实力。以市场为导向,积极开发适应海外和农村市场需求的不同档次的新车型。在提高摩托车行业综合经济效益的前提下,保持适度发展。
(二)石油化工产业
1、发展目标
加快发展炼油、乙烯及石化深加工、汽车和电子化学品、涂料及其他有原料和市场优势的精细化工产业和产品;积极发展新材料、节能低污等高新技术产品;加快发展壮大中间学科产品。引导企业集群发展,推动向化工园区聚集,发展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专有技术。到2010年,石化工业总产值争取达到2200亿元,年均递增18%左右。主要目标是:
炼油:加工能力达到2500万吨/年。
乙烯:生产能力超过100万吨/年,建成百万吨级乙烯基地。
合成树脂和化工新材料聚乙烯和聚丙烯:总生产能力达到150万吨/年以上。建设30万吨/年聚氯乙烯(PVC)装置。
精细化工:精细化率大于50%,初步形成表面活性剂、高档涂料油墨、食品饲料添加剂及电子、汽车、造纸专用化学品等新领域精细化工的开发、生产基地,使其具备经济规模及系列化、专业化的行业特色,精细化工行业的综合技术水平达到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的国际水平。
2、发展重点
以炼油、乙烯为龙头,重点发展原油加工、乙烯、石化产品深加工、精细化工、石油化工新材料等产业。
(1)炼油和乙烯。按“就地发展、加快进度、注重环保”的发展原则,充分利用现有条件,发挥油化一体的优势,大幅提高原油综合加工能力,建成千万吨炼油和百万吨乙烯基地。
(2)聚乙烯和聚丙烯。充分利用现有条件,建设上下游一体化的大型化聚烯烃装置,建设百万吨级聚乙烯、聚丙烯、聚苯乙烯及其他树脂生产基地。应用新催化剂技术、聚合技术、应用技术、清洁生产工艺等,提高聚乙烯和聚丙烯产品的竞争力。鼓励发展达到经济规模、技术先进、具有竞争力的ABS、丙烯酸及其酯类、芳烃等其他市场短缺的石油化工产品。
(3)聚氯乙烯。发挥中直企业和地方企业两个方面的积极性和各自优势,积极引进技术和投资,平衡乙烯资源,建设30万吨/年PVC装置,配套建设20万吨/年离子膜氯碱装置。
(4)涂料。汽车漆:积极进行招商引资和合资合作,发展高档轿车用涂料,高起点地建设万吨级汽车漆生产基地。高耐候建筑乳胶涂料:发展耐候性能10年以上、耐沾污性好的建筑涂料,如硅丙乳液和氟碳乳液等高档基料乳胶漆。功能性涂料:利用广东稀土资源丰富的条件,开发稀土发光涂料;开发耐热涂料、防火涂料等。
(三)电子信息产业
1.发展目标
加快结构调整优化,培育具有核心竞争力的、对产业发展具有带动作用的大企业集团和龙头企业,发展具有自有知识产权的技术和产品,形成产业竞争新优势。至2010年电子信息制造业产值要超过1800亿元,年均增长18.5%。
2.发展重点
以广州开发区、保税区、南沙开发区、番禺区和天河国家级软件产业基地为主体,在着力推进电子信息设备制造和软件产业基地等两大基地建设的基础上,重点发展以下六大类产品和技术。
(1)通信设备类:重点发展3G(第三代移动通信)、NGN(下一代网络)、高速路由交换、宽带无线接入、数字化短波通信、卫星通信以及信息安全等核心技术和产品,重点突破无线、光通信核心模块与器件,增强本地基础产品配套能力,强化产业链的核心环节。
(2)计算机及零部件:发展高性能服务器、高档商用及家用电脑、笔记本电脑,以及激光打印机、可擦写光盘驱动器等计算机外部设备及关键零部件,多媒体信息处理技术、计算机系统安全技术、以及多媒体移动终端等适应3C融合的技术和产品。
(3)软件:发挥广州软件的研发优势,巩固广州软件行业的领先地位。软件产品开发主要定位在应用软件、工具软件和嵌入式软件。大力发展机械、石化、汽车、轻纺、钢铁、医药等重点行业所需的工业控制、行业应用软件,积极参与和介入汽车电子系统的嵌入式软件的应用与开发,加快发展动漫产业。同时,继续推进企业信息化和社会信息化,带动软件业的全面发展。
(4)集成电路及新型电子元器件:以发展集成电路设计、封装等生产环节为突破口,逐步完善整个产业链条,带动、开发、生产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集成电路产品,以消费电子、通信类专用芯片为发展重点。同时重点发展新型光电显示器件,如光电子器件芯片、光学晶体基片、光电子信息处理设备、TFT-LCD、OLED平面显示器、超高亮度LED以及电子触摸屏等产品。
(5)汽车电子及其它电子专用设备:重点发展汽车数字音视频播放系统、电子控制系统、无线通信系统、安全监控系统专用电子传感器及元器件。继续发展自动柜员机、数控设备、信用卡制卡等专用电子设备,特别要努力开拓专用设备市场,根据市场需求不断开发技术含量高的产品。
(6)家用视听设备:主要发展高清晰度数字彩电、网络电视、平面显示彩电、新一代数字式高密度视盘刻录播放机、数字式摄录一体机及其它新型显示技术产品、音频、视频的数字压缩与传输技术产品、卫星数字广播、电视接收设备、数字机顶盒、便携式数字音频(如MP3)和视频产品、多媒体视听产品、高档扬声器及音箱。
(四)医药产业
1.发展目标
推进医药工业招商引资,鼓励、支持和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吸纳外资、民营资本、社会资金等多种经济成分,迅速做大产业的经济规模,实现产业升级。以发展现代中药、化学药和生物制药产业为重点,运用高新技术改造传统医药产业。大力推进中药现代化,发展优势的化学原料药及其制剂,发展以生物工程、基因工程为重点的生物制药,加快海洋药物的发展。
(1)优化产权结构。以引进外资、吸纳民资推动医药产业改革重组,争取到2010年形成国有股份企业、外资、民营企业比例合理的产权结构。
(2)迅速扩大经济规模。2010年,医药工业总产值250亿元以上,年均递增25%左右;规模以上企业100家,其中1-2家年产值100亿元以上,5-8家10亿元以上的龙头骨干企业。医药商贸流通额超过500亿元以上,培育1-2家年销售收入200亿元以上的医药商贸企业。
(3)优化产业结构。2010年,形成现代中药、新型化学制药和生物制药三者并驾齐驱的现代医药产业结构。
(4)优化产品结构。到2010年,全市医药产品形成优化的梯队结构,其中销售收入超5亿元大产品5个、超1亿元大产品达到20个以上,开发新药30个以上并实施产业化,争取有5个以上的制剂产品以药品身份进入国际医药主流市场。
2.发展重点
(1)大力实施中药现代化。加强现代中药新药的研究开发;充分发挥中医药特色优势,积极引入先进适用技术加快开发中药新产品;加强中药药效作用物质基础和作用机理的研究,建立高效、微量、快速的组分药效筛选系统;加强中药复方研究,促进新剂型、新工艺在复方中药研究中的应用。大力开展名优中药产品的二次开发,逐步形成自己产品的特色和技术优势,加强中药知识产权保护。积极推进标准规范化建设,建立和完善中药材、中成药质量标准与质量控制系统;发展大宗药材GAP产业化种植基地,推行和实施中药材生产质量管理规范(GAP)、提高药品生产质量管理规范(GMP)的水平,提高中药行业的标准化水平,逐步实现与国际制药业接轨。发展现代化中药工程技术,重视制药新技术的引进和自主创新,为中药现代化提供技术支撑。
(2)大力发展生物制药。大力发展以基因技术为代表的生物制药技术并实现产业化,重点突破生产用基因工程菌的构建与高效表达,研究高效分离纯化手段,开发新产品,实现产业化。研究基因工程药物的检测分析,建立规范的检测分析方法与评价标准。充分利用我省海洋资源丰富的优势,利用现代生物技术提取、分离、纯化海洋生物活性物质;海洋生物药物、海洋生物分子材料和诊断试剂产品的开发与生产。
(3)大力发展优势的化学原料药及新型制剂。重点开发抗菌素药物、心脑血管系统药物,抗病毒感染药物、神经精神系统药物、呼吸系统药物、消化系统药物、降血糖药物、抗肿瘤药物等。积极发展有市场需求、技术含量高、具有相对优势的原料药。建立先进和高效的化学药创新中试基地和产业化基地。
(五)机械装备产业
机械装备涵盖工业七个大类,其中,本规划提及重点发展的八大领域涉及五个大类(未含金属制品和仪器仪表),合计4430亿元,占比96.3%。而在这八大领域中,汽车和电子两大领域的3600亿元与前面的支柱产业交叉重复,其他六大领域产值合计830亿元。
1.发展目标
以市场为导向,以结构调整为主线,大力推进行业组织结构优化和产业结构升级,不断提高机械行业整体素质和装备国民经济的能力,争取在2010年前后,实现我市机械装备工业“一个基地、两个中心、三个一批”的目标。
一个基地:把广州建设成为全国技术领先、生产规模大、产业优势显著、市场影响力强的机械装备工业制造基地。2010年比“十五”期末翻一番以上,机械装备工业总产值力争达到4600亿元,年均增长27%左右,使机械装备工业产值占工业总产值35%左右。
两个中心:形成具有较强研发能力的机械装备工业研发中心和辐射全国的机械装备维修服务中心。
三个一批:锻造一批具有较强国际竞争力的大型机械装备企业集团和骨干企业。培育2~3家年销售收入500亿元以上、5~8家超100亿元、10~15家50-100亿元的骨干企业。培育一批市场占有率领先的名牌产品。培育发展30个以上国内市场占有率高,在国际上也有一定知名度,在全国同行业排名前3位的名牌产品。形成一批产业发展技术支撑力强的研发机构和国家级、省级企业技术中心(工程技术中心或研发中心,下同)和面向全行业全社会的加工服务中心。建设壮大我市机械装备工业研发机构,建立一批服务全行业、覆盖全社会的大型机件加工、数控加工、激光加工、维修服务中心和CAD/CAM/CAE/CAPP中心。
2.发展重点
(1)汽车制造及零部件领域。2010年,汽车产量130万辆,汽车工业总产值超3000亿元。培育2~3家500亿元以上的大型骨干企业、若干家50~100亿元的骨干企业。
(2)电子信息及通信装备领域。到2010年工业总产值达到600亿元。培育2-3家年销售收入100亿元以上、8-10家年销售收入10亿元以上的骨干企业,培育10个以上名牌产品。
(3)船舶制造领域。不断提高造船能力和技术水平,船舶制造与维修同步发展,争取海洋工程方面有新突破,建成中国三大造船基地之一。2010年,造船能力200-300万吨,工业总产值达到130亿元。培育1家年销售收入50亿元以上、1-2家10~50亿元以上的骨干企业。
(4)楼宇成套装备领域。保持电梯生产制造的全国领先地位;建成全国规模最大、品种最多、性能最先进的智能式立体停车设备制造加工基地;率先建成全国规模最大的楼宇智能化控制研发、制造和管理服务中心,实现楼宇装备业从生产领域向服务领域拓展。2010年工业总产值达到250亿元。培育1家年销售收入100亿元以上、2-3家年销售收入10-50亿元的骨干企业。
(5)数控机械装备领域。建设全国数控系统和数控机床生产研发服务中心,迅速扩大数控机床生产规模;开创数控激光机床生产装备新领域,建设面向全行业、全社会的数控激光加工服务中心。2010年数控机械装备工业总产值达到100亿元以上,培育5家左右年销售收入1-10亿元的骨干企业。
(6)重型机械装备领域。建成生产规模居于全国前列的重型机械生产研发基地,争取建成全国最大的中小型汽轮机生产基地。2010年重型机械装备领域工业总产值达到200亿元。培育2-3家年销售收入10-50亿元、5-8家1-10亿元的骨干企业。
(7)输变电及发电装备领域。大力发展中低压系列输配电成套设备及输配变电智能自动化控制设备,加快发展高压、超高压输变电成套设备,建设品种齐全的高中低压和特种变压器生产制造和销售中心。2010年,输变电及发电装备领域工业总产值达到200亿元。培育1家年销售收入100亿元以上、3-5家10亿元以上的骨干企业。
(8)包装机械装备领域。扩大大型、高速软硬无菌灌装生产线、固体食物包装生产线和激光喷码、贴标打包机等包装机械的生产规模,拓展医药加工和包装自动化生产线新领域。2010年包装机械装备领域总产值达到50亿元。培育5家年销售收入1-10亿元的骨干企业。
(六)钢铁产业
1.发展目标
走新型工业化道路,降低资源和能源消耗,减少环境污染,全面提高钢铁工业的质量和效益,促进广州钢铁工业持续、协调、健康发展。重点培育2-3家主业突出、核心能力强、有国际竞争力的大型企业集团。到2010年粗钢产量达500万吨左右,钢材产量700-1000万吨,钢铁工业产值500亿元左右,把我市建成千万吨级钢铁工业基地。
2.发展重点
(1)产品结构调整。重点发展高技术含量、高附加值和市场短缺的钢材品种,实现产品的升级,到2010年钢材板带比提高到60%以上。钢板(带):加快发展冷轧薄板、热轧薄板、镀锌板、彩涂板、冷轧电工板及不锈钢板。型钢:主要根据区域市场需求发展棒材、钢筋、线材等品种。钢管:主要发展用于油气输送的大口径直缝焊管。生铁:重点支持广钢集团为满足炼钢要求进行的高炉迁建项目。粗钢:适度扩大炼钢能力,使之与轧钢相配套。
(2)提高工艺技术装备水平。加快淘汰落后的生产工艺设备,推广先进成熟技术,利用电子信息技术改造提升钢铁工业,从总体上提高钢铁工业技术装备水平。积极推行清洁生产,降低资源耗量和污染排放量,实现钢铁工业可持续发展。通过工艺技术和设备的改造和改进,使吨钢综合能耗低于0.7吨标煤,吨钢耗新水低于6吨,污染物排放指标达到环保标准要求。
(3)发展冶金物流业。以广州钢铁股份有限公司为主体大力发展第三方冶金物流,继续发展壮大“广州金属材料交易中心”,力争将其打造成为广东乃至华南地区的冶金电子交易及物流中心。
(七)轻纺产业
1.发展目标
加快行业结构调整,加强区域轻纺行业协调,增强广州对周边城市的辐射功能。到2010年,实现全市轻纺工业总产值2400亿元,年平均递增10%左右,努力实现轻纺工业“一个平台、四个一批”目标。
一个平台:全力构筑广州轻纺产品集散交易平台,凭借华南地区的产业和市场资源,在广州做国际性、电子化、高度集聚的批发市场,中心城区批发市场要强化结算、信息、展示和服务功能,向商品展示、网上交易、电子结算、异地配送等现代交易方式转变,把广州轻纺批发市场从传统型的集散地培育成为聚集全省、辐射全国、影响东南亚的现代轻纺产品物流中心。
四个一批:一是打造一批具有较强国际竞争力的大型集团和骨干企业:培育2家产值100亿元以上、3-5家50-100亿元、20家以上10-50亿元的骨干企业;二是培育一批市场占有率领先的品牌:培育中国名牌产品10个左右,省名牌产品50个左右;三是建设一批具有国际或国内规模的生产基地:建设全球最大钢琴生产制造基地、全国最大皮革皮具制造销售集散基地、全国最大牛仔服装生产制造销售集散基地、全国三大花边生产基地之一。四是形成一批产业发展技术支撑力强的技术研发中心和产品设计中心,建成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5个以上,省级企业技术中心15个左右。
2.发展重点
以纺织服装、皮革、塑料、食品、家电等行业为龙头,促进轻纺产品向高档化、智能化、实用化、方便化、艺术化、环保化等方向发展。
(1)食品饮料行业。重点发展人们追求时尚的功能保健食品、绿色食品、方便食品等。2010年食品饮料行业形成工业总产值约630亿元,年均递增12%左右。
(2)纺织及服装制造业。重点发展已具有扎实基础的牛仔服装、特色服装、高档面料,打造“穿在广州”城市名牌。到2010年形成工业总产值约550亿元,年均递增10%左右。
(3)皮革、毛皮、羽绒及制品制造业。以皮鞋及皮制品为龙头,打造全国乃至亚洲皮革业的制造、信息和时尚中心。到2010年,实现工业总产值约300亿元,年均递增15%。
(4)家电业。以电冰箱、空调器的生产为龙头,全力打造全国重点家电出口基地之一和与国际接轨的检测、认证、标准化中心。到2010年,实现工业总产值300亿元,年均递增9%左右。
(5)塑料制品业。重点发展聚乙烯管材管件,聚丙烯发泡片材,芯层发泡、玻璃钢排水管道、内壁螺旋构造的PVC排水管道和低发泡PVC型材与板材等产品。到2010年,实现工业总产值约250亿元,年均递增8%。
(6)造纸印刷业。以林纸一体化项目为龙头,打造全国最大新闻纸生产制造基地之一。到2010年,实现工业总产值约130亿元,年均递增9%左右。
五、工业布局调整规划
(一)工业布局调整的基本思路和导向
广州市工业布局规划根据广州建设成为“带动全省,辐射华南,影响东南亚的现代化大都市”的战略目标,按照科学发展观和建设资源节约型社会的要求,加快推进有广州特色的新型工业化进程,在“南拓、北优、东进、西联”城市发展战略的指引下,坚持产业集聚,实现广州工业空间布局与城市建设的良性互动,进行新一轮优化与调整。在原有的特色集群区基础上,进一步突破行政区域界限,推进园区整合,优化工业空间布局,特别是加速东部重点地区和南沙地区及其它工业园区的建设,并有计划有步骤地把不宜在市中心区发展的企业向外转移,形成一个都市型工业圈(城市中心区建成区)、二条重点产业发展轴(南拓和东进)、四大工业组团(南部组团、东部组团、北部组团和中部组团)、一批特色产业园区组成的工业集聚发展区,以提升区域产业竞争力,促进本市工业经济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实现广州工业可持续发展,为我市率先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奠定坚实的产业基础。具体规划布局导向如下:
1.两条重点产业集群发展轴:
南拓——做强南部:沿沙湾水道以南的番禺东南地区——南沙地区,包括黄阁、南沙龙穴岛、万顷沙、新垦地区。开发建设南沙地区作为广州未来发展的重点工业基地和工业卫星城。
东扩——做大东部:东部包括黄埔、广州经济技术开发区、永和和新塘地区。依托东部现有工业基础和优越的东部高快速交通走廊优势,扩大东部产业规模,建设广州工业重要的东部板块。
2.四大工业组团:发展形成4个规模大、效益高、园区集中、产业综合的重点工业产业集群组团,分别是:南部组团、东部组团、北部组团和中部组团。工业产业集群组团规模集中、优势突出,以产业集群带动群体空间优化,实现工业发展的规模化、集约化,是广州工业发展的重点。
(1)南部组团:包括南沙和番禺南部,主要发展汽车产业集群、石化产业集群、临港产业集群和珠宝产业集群等。继续发展南沙经济技术开发区,并在黄阁、灵山以南规划广州市新的重化工业基地。
(2)东部组团:范围包括萝岗、增城新塘和黄埔,主要发展电子信息产业集群、汽车产业集群、石化产业集群、生物医药产业集群和纺织产业集群等。充实完善广州经济技术开发区、广州高新技术开发区(核心园区为广州科学城)、广州出口加工区、广州保税区;延伸东部产业组团,与增城新塘工业区连接,承接产业发展势头,成为广州市东部重要的工业生产基地。
(3)北部组团:包括花都和从化,整合花都的新华、花东、花山、狮岭等工业集聚区,以汽车产业集群为中心,以空港经济为载体,大力发展皮革皮具、橡胶、珠宝、飞机维修、零件制造、高科技产业及与之相配套的飞机租售与经纪、区域总部、高级商住、物流与交易等生产服务业。
(4)中部组团:范围包括中心城区,以发展电子产品加工、服装服饰、包装印刷、地方特色工艺品、工业设计等都市型工业集群为主。
(二)工业布局调整目标
到2010年,基本完成城市中心区的工业调整,解决市中心区内工业企业污染扰民的问题,形成都市工业圈的基本格局,建立和完善南部和东部重点发展区工业新城的空间格局,培育优化北部产业区,继续促进工业向园区集中,努力使新建企业入园率达到90%以上,园区内的工业企业占全市工业企业户数比重达到60%以上,园区内的工业企业创造的产值占全市工业总产值的比重达到80%以上。要加速培育新白云空港产业集群区、科学城科技生态产业园区和南沙临港经济区等三大新兴产业集群区,进一步突出产业集群区的功能定位和产业定位,完善综合配套设施建设,提升产业聚集能力,拉动产业簇群的形成,进一步优化城市空间环境,调整完善工业布局空间。到2020年,建成与世界一流水平的生态环境要求相适应,与历史文化名城和现代化区域中心城市地位相匹配的工业产业集群区规划布局体系。
(三)工业分类布局调整要点
以发展产业集群为主线,以产业链条、产业方向、产品上下游的产业联系为纽带,从城市中心区向城市外围区域,有层次、有梯度地合理布置不同类型、不同污染程度工业行业,形成一个符合广州市工业发展实际,功能明确,结构合理,协调一致的工业产业集群区规划格局。
1.支柱产业布局
(1)汽车产业布局
加快发展以广州本田、东风日产乘用车、广州丰田等乘用车生产为龙头,包括轻型车、大型客车、豪华客车、多用途车等各类商用车在内的整车制造业及零配件制造业。新引进的汽车整车生产布局于广州汽车城工业园和花都汽车产业基地、南沙丰田汽车城、永和汽车工业园、从化明珠工业园等核心区域内发展。其中,北部组团的花都汽车产业基地:以省级产业集群升级示范区-花都汽车城为中心,位于花都中心城区西南部,跨炭步镇和赤坭镇,总体规划面积50平方公里,首期规划15平方公里,以花都汽车城为中心,以布局新引进的整车生产为主,加快推动东风日产整车扩产、东风日产乘用车研发中心和东风日产发动机项目的建成投产,配套布局汽车零部件生产和摩托车生产,延长汽车产业链,并以汽车研发、汽车贸易为辅助功能。东部组团的东部汽车产业集群区,包括广州经济开发区汽车产业基地(包括永和汽车工业园和开发区东区)和增城新塘工业加工区(即南香山产业园),以布局整车生产为主,配套汽车零部件生产(主要在广州开发区汽配产业园)和摩托车生产(主要在南香山产业园、从化明珠工业园)。以广州本田为龙头,加快广州本田第二工厂项目的建成投产,争取更多的汽车整车及零部件项目落户。南部组团的南沙汽车产业集群区,主要布局于黄阁镇和小虎岛北部汽配A区、珠江管理区汽配B区及横沥镇汽配C区,规划占地面积30平方公里,以南沙广汽丰田汽车城为中心,布局汽车整车生产和汽车零部件生产。加快丰田乘用车项目的建成投产,争取更多的汽车整车及零部件项目落户。
(2)石化产业布局
石油化工产业主要是重点推进黄埔石化基地、南沙临港石化基地和开发区精细化工基地三大集聚区建设。东部石化基地主要布局在广石化工业区、黄埔工业区、黄埔姬堂精细化工基地及开发区东区、永和片区发展,以广石化炼油和乙烯扩建为契机,整合有限土地资源,扩大和延伸化工产业链,实行油化一体化发展,积极发展接续产业和配套产业,发展精深加工产品,最终形成“石油化工—精细化工、高级塑料—终端产品”产业链。南沙临港石化基地主要布局于万顷沙15~17涌之间、南沙港快速路西南侧、洪奇沥水道东侧围成的地区及三民岛,规划占地面积约30平方公里。重点发展精细化工,并以此为基础逐步向产业链上游发展,为将来引进千瓦吨炼油及百万吨乙烯超大型油化一体化龙头企业打好基础,逐步形成小虎石化工业园、黄阁工业园、万顷沙石油化工工业集聚区等石化产业聚集区,全力构建南沙临港现代化石化工业区。
(3)电子信息产业布局
加快构建由广州科学城、广州开发区、南沙开发区等三大片区及相关区域共同组成的国家电子信息产业基地,具体集中布点在以下区域:黄花岗科技园、天河高新区、天河软件园、广州科学城、高唐高新产业区、南沙资讯科技园,逐步形成以一带两区为主的电子及通讯设备制造业基地。向东形成一条由黄花岗科技园向东连接天河高新区、天河软件园、广州科学城、高唐高新产业区的具有广州特色的高新技术产业带;向南依托南沙工业区形成南沙资讯产业园;向北依托白云国际机场,紧跟国际电子产业发展最新趋势,重点发展临空型电子信息产业基地。集成电路产业基地:以天河区为核心,重点发展集成电路设计及相关公共服务技术平台,广州开发区的电子信息产业基地为核心,整合南沙开发区以及花都区等资源,重点发展集成电路封装、测试及加工等产业,规划建设广州市集成电路制造园,力争建设成为国家级的集成电路产业基地。电子信息设备制造基地:以广州开发区为主体,不断完善投资环境和区域服务体系,将其建设成为广东省及泛珠三角区域的重要电子信息设备制造基地之一。软件工业:主要以天河国家级软件产业基地为基础,不断完善以天河软件园、广东软件园和穗港合作的南沙资讯科技园为主体的广州软件园的基础设施,加快高唐新区和软件产业孵化中心的发展,构建广州信息港,吸纳和孵化一批规模软件企业,培育软件核心技术,将其建设成为广州软件领军企业的大本营,继续保持在全国的领先地位。除在以上区域集中布局外,也可以在不对周边地区扰民的前提下,布局于中心城区中。此外,汽车电子主要布局在花都汽车城、南沙汽车产业园区等;基础元器件主要布局在广州科学城电子信息产业基地、保税区电脑工业城、天河科技园等地发展;光通讯行业主要在广州科学城发展。
(4)生物医药产业布局
重点发展基因药物、现代中药和生化药品产业,着力打造三大生物医药平台,即以广州国际生物岛为核心的研发和中试平台、以广州科学城为核心的产业化平台及应用信息技术整合提升生物医药各特色批发市场,构建现代医药物流平台。主要布局在:科学城生物医药产业园区、番禺现代产业园、广州国际生物岛、广州医药健康产业基地、从化明珠工业园。其中:广州国际生物岛重点构建由实验系统、信息支撑系统和技术服务系统组成的生物技术支撑体系;广州科学城主要构建由生物科技创新基地、专业孵化器和国际企业孵化器等组成的企业孵化系统。重点规划建设面积12.19平方公里的科学城生物医药产业园,打造发展生物医药产业化平台,增强其产业集聚、辐射功能,应用信息技术整合提升生物医药各特色批发市场,构建现代物流平台;重点打造由广州国际生物岛和广州科学城两大核心聚集区、若干扩展区和辐射区组成的国家级生物医药产业基地。此外,广州市域外围地区集中建立从化明珠生物医药产业基地等若干个医药产业园区,吸引国际知名及自主创新的生物医药企业入驻,同时逐步把原有市区的制药厂集中搬迁出去。
2.传统优势产业布局
(1)钢铁产业布局
以集装箱板、不锈钢板生产为主导,进一步强化开发区钢铁产业基地并带动增城新塘等地钢铁工业发展;以JFE项目为龙头,加快建设南沙现代化临港钢铁产业基地,生产汽车板、船用板等高档精品钢板,带动番禺区原有钢铁产业的升级改造。主要布局在开发区东区精品钢产业集聚区、南沙万顷沙钢铁工业集聚区、番禺鱼窝头钢铁工业集聚区、增城新塘钢铁工业集聚区等地区发展,最终形成广州钢铁工业的东部、番禺和南沙三大板块。
(2)船舶产业布局
以中国船舶工业集团南沙龙穴岛造船基地建设为龙头,加快与国内外一流造船企业合作,将广州建成中国三大造船基地之一。主要布局在南沙区的沙仔岛造船工业园、芳村区白鹤洞造船基地、增城新塘修造船基地、黄埔区文冲工业集聚区等地。
(3)纺织产业布局
主要布局在花都区、增城市。其中,增城纺织服装产业集群主要布局在新塘环保工业园和新塘国际牛仔服装城两大核心区域内。花都纺织服装产业集群区以位于炭步大涡村的广州纺织产业基地为中心,整合炭步镇原有的服装纺织产业和未来从区内其它城镇搬迁过来的服装纺织企业组合集聚而成。
3.特色产业布局
(1)珠宝产业布局
主要布局在花都区、番禺区。其中,花都珠宝产业集群主要布局在花都(国际)金银珠宝城、新华中心城区、机场商务区等核心区域内。以现有规划占地5000亩的花都(国际)金银珠宝城为基础,建设集生产、加工、展示、专业鉴定、人才培训、物资流通等功能于一体的大型产业基地;同时,在机场商务区附近建设珠宝交易中心,打造国际性珠宝交易平台,进一步提升珠宝产业发展的规模和档次。在此基础上,进一步规划建设好新华金银首饰加工区,加快推进台湾珠宝园区建设,继续大力引进金银首饰企业和台湾珠宝企业。番禺珠宝产业集群主要布局在番禺钻汇珠宝采购博览中心及市桥、沙湾、榄核、大岗等加工集聚区内。利用番禺“钻汇珠宝采购博览中心”做大珠宝汇展业,培育面向全球的珠宝物流基地,提高其在本地的附加值,建成全国乃至东南亚地区首屈一指的珠宝加工基地、交易中心和展销展示基地。
(2)皮革皮具产业布局
主要布局在花都区西北部以狮岭镇为中心的地域。高标准规划和开发好皮革皮具工业园区,采取集中开发、低成本出租的办法,将那些分散的家庭作坊式的企业引进园区,规范管理,大力发展皮革皮具产业集群区;依托“中国皮具之都”的产业优势,继续办好每年一届的皮革皮具节,促进皮革产业“大生产”与“大流通”的协调发展,不断扩大我市皮革皮具产业的规模和影响力,打造提升“中国皮具之都”的品牌,继续保持全国规模最大、功能齐全、设施完善、最具活力的皮革皮具贸易城的龙头地位。
(3)都市型产业布局
主要布局于荔湾、越秀、海珠等老城区。其中,在荔湾老城区继续盘活旧厂房及场地资源,以荔湾设计港为依托,重点发展冲口滨水创意产业带和大坦沙广佛时尚岛项目,将周门路一带发展为广州创意设计一条街,大力发展工业设计、广告、手工艺、动漫等都市型创意产业,打造岭南创意产业湾,力争成为国家商务部重点扶持的全国十大服务外包基地;以东沙科技工业区为基础,发展高增值、高科技、高效益的工业项目,努力实现城区工业向都市型工业转变,重点发展以知识技术密集型和资金密集型工业产业为主体的总部型、多功能型的工业区域。海珠区在继续打造中大布匹市场和石溪印刷包装城的基础上,重点发展联星文化产业园项目。同时,发挥广州美院的优势,以在全国具领先地位的视觉艺术及设计业、广告业为主要突破点,连带促进图书出版及流通发行、中小民营媒体、动画漫画、数字娱乐、教育培训、会展交流等行业发展。
4.临港产业布局
依托南沙深水岸线资源及广阔的陆域,按组团式生态型模式进行布局,大力发展临港重化工业。其中,汽车工业基地由位于黄阁镇和小虎岛北部的整车、发动机生产区和汽配园A区、珠江管理区内的汽配园B区及横沥镇内的汽配园C区组成,规划占地面积约30平方公里;石化工业基地位于万顷沙15~17涌之间、南沙港快速路西南侧、洪奇沥水道东侧围成的地区及三民岛,规划占地面积约30平方公里;钢铁工业基地位于万顷沙14涌和17涌之间,东联蕉门水道,西靠南部快线,规划占地面积约10平方公里;造船工业基地位于龙穴岛中北部,规划占地面积约4.5平方公里,可利用码头岸线约4.2公里;机械装备工业基地位于黄阁镇东部小虎沥西侧,规划占地面积约3平方公里。此外,依托新白云国际机场,大力发展空港产业。主要布局在北部组团花都区的东北部、新白云国际机场的北面约2公里处,包含了花东、花山两镇的部分用地,总规模88.4平方公里。重点发展汽车工业、临空高新技术产业、航空物流产业和机场商务业,打造广州北部高新技术产业和国际物流中心基地。
六、保障措施
(一)加强分工合作,提升产业软环境竞争力。
全市各级政府、各职能部门进一步简化审批手续,减少审批环节,加强协作,提高公共服务质量,改善发展软环境。经贸部门负责牵头制订具体实施意见和工作方案,协调相关部门组织实施。各相关部门及行业协会根据职能分工,支持各重点产业及关键项目的发展,在财政、技术、招商引资、市场开拓、名牌培育和保护等方面加大政策扶持力度。
(二)做强优势产业,提升产业结构竞争力。
加强产业规划和协调,优化产业组织结构。集中力量提升机械装备产业竞争力,积极发展成套设备,使单机向成套、成线、系统化发展。要发展成套设备企业,全面组织设计、制造、集成和维护,把广州打造成区域性制造中心。要在继续抓好乘用车重点项目建设的同时,把培育汽车零部件产业作为一项战略性工作来抓,大力延伸汽车相关产业,全面夯实汽车产业发展的基础。要通过招商引资,引入战略投资者,不断完善石化产业链条,促进产业链条衔接协调发展。要加快发展电子信息、生物医药等高新技术产业。电子信息产业要大力引进具有前沿核心技术的大型项目,加速扩大产业规模,壮大通信设备、消费类电子制造业,突破新材料和数字内容产业等重点领域;医药产业要着力加大招商引资和改革力度,加强医药技术和新品种的研发和储备,加快发展。尤其是生物医药和中成药产业,培育以广药集团为龙头,广州科学城、广州国际生物岛为核心区的“广州生物医药健康产业基地”,打造我市生物医药国际化集群。鼓励扶持各重点产业大力发展在产业链条中具有带动、辐射作用的关键环节和关键项目,建立大中小企业协作机制、工贸联动机制,推动集中采购、联合营销等,从而延伸产业链,拓展工业发展空间。
(三)优化工业空间布局,提升产业集聚竞争力。
遵循产业梯度发展的规律,加快重点产业板块、工业集聚地的发展,优化工业空间布局。由经贸部门会同发改、规划、国土等部门,按照城市总体规划和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按照“存量调整优化,增量集中提升”的总体思路,制订产业集约用地的导向政策,完善产业准入标准,建立项目评估办法和标准,提高投资率、产出率和容积率,提高土地利用效率。规划、国土、环保等部门按照各自职能分工,加大扶持力度,对专业性工业集聚地主导产业的新办项目,给予优先支持,积极探索缩短项目建设中规划、用地等审批时间的新办法。鼓励支持各区、县级市大力建设产业优势明显的特色工业集聚地,将工业集聚地与中心镇的建设结合起来,实现对土地的集约利用。在每个中心镇建设1个以上工业集聚地,形成产业集群,加强产业引导,形成各工业集聚地良性互动的格局。引导扶持各相关园区和企业把国企改革、中心区“退二进三”与优化产业空间结构结合起来,逐步形成工业园区优化升级机制。对不符合工业园区产业要求的企业,引导其向专业化工业集聚地搬迁,腾出土地吸纳符合产业集群要求的新企业落户,以促进其集聚发展。
(四)加大工业投入,提升产业规模竞争力。
一方面,充分发挥政府投资的导向作用,扩大利用外资,激活民营资本,转变增长方式,提高资金利用率。加大财政对工业企业技术进步的扶持力度,保持每年安排扶持企业发展专项资金和技术创新专项资金。加大财政对企业专利申请、知识产权优势项目发展和专利技术产业化的扶持力度。市财政每年视财力许可安排中小企业专项资金,扶持中小企业发展。另一方面,加大产业融资力度。以提升产业竞争力为目标,建立重点引资项目库,创新引资利益共享机制,扩大融资渠道和融资规模。建立经贸部门与商业银行融资沟通机制,帮助企业拓展间接融资,探索企业债券、信托产品等筹资方式,利用资本市场降低融资成本,实现优质企业的快速扩展。积极推进重点产业、重点发展领域的龙头企业上市融资,鼓励优质中小企业利用深圳中小企业板直接融资,形成我市重点产业上市公司板块。逐步完善中小企业信用担保体系和服务体系建设,解决中小企业贷款难问题。
(五)加快技术进步,提升产业核心竞争力。
鼓励扶持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技术开发和应用,努力形成自主知识产权;完善技术进步动力机制,将企业的技术研发投入、拥有专利技术、自主知识产权和创名牌作为企业享受政府扶持和重点服务的条件,推进有条件的企业建设企业技术中心和工程技术中心;培育技术创新优势企业群体,建立健全企业技术创新体系;积极引进能弥补技术链条薄弱环节的关键技术和先进技术,实施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工程。重点在电子信息、生物技术、新材料和光机电一体化、新能源等重点领域建立和完善一批有核心带动作用的创新平台,选择具有较强技术关联性和产业带动性的重大战略产品,促进相关技术融合,实现关键技术的突破和集成创新。大力推进各类研发机构、高校与企业之间,以及企业自身之间实现更紧密的合作,加速科技成果转化尤其是关键技术、专利技术的产业化,不断提升我市企业的核心竞争能力。以技术进步推动循环经济的发展。制定循环经济发展规划、产业能效指南、资源效率和技术水平准入制度。大力推广工业废弃物及生产过程余热、余能回收利用,大力发展资源再生技术,实现清洁生产,减少环境污染,提高资源综合利用率,实现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生态建设的协调发展。
(六)培育壮大名牌,提升产业品牌竞争力。
高层次、宽领域推进名牌战略,不断提升产业品牌竞争力。进一步加大自主创新和市场开拓力度,不断促使企业从做工厂向做品牌转变;加强工业名牌产品培育和保护工作,提高产品的专利技术水平和自主知识产权含量;采取虚拟经营的方式集成世界资源迅速把名牌做大做强,形成知名度高、名牌密集的优势产业。进一步拓展名牌的内涵和领域,加快推动名牌从工业向服务业延伸。进一步加快区域品牌建设,有效带动产业的集聚发展;充分挖掘和利用“广州牌”的内涵和影响力,从产品品牌延伸到产业品牌和区域品牌,多渠道、多层次、组合式地把广州名优产品整体性推向全球市场。进一步完善服务、联动推进,举全市之力促进广州名牌产品的大发展;强化联席会议的统筹协调作用,各司其职、合力推进;完善工业名牌奖励制度,对创立、拓展和保护名牌产品做出突出贡献的单位,给予奖励。
(七)推进企业信息化,提升产业整体竞争力。
进一步推动信息技术在企业产品开发、生产、经营、销售、服务等各环节的应用。以推进大型企业全面信息化,建设中小企业信息化服务体系,加快电子商务的建设和发展为重点,加快工业产品智能化及工业生产过程数控化的进程,通过企业信息化和工业自动化促进工业制造和管理水平的全面提升,以降低企业信息化建设及运营成本,提高我市企业参与国际产业分工的整体竞争能力。
(八)大力发展民营工业,提升产业内源竞争力。
积极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鼓励支持和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若干意见》(“非公36条”)的精神,进一步放宽非公有制经济的市场准入,为民营企业营造宽松良好的发展环境;进一步拓宽民营企业融资渠道,特别是要扶持一批为民营企业服务的担保公司和风险投资公司,加快民营企业上市的步伐;鼓励支持民营企业加快上规模、上水平的步伐,在“十一五”期间,努力培育5~8户产值超100亿元的民营企业;把发展民营工业作为“十一五”期间我市工业经济发展新的动力源和增长极。
(九)发展流量经济,提升产业服务竞争力。
充分利用区域中心城市的优势,大力发展流量经济,形成区域制造业服务中心。积极推动金属材料、粮食、煤炭、石油、塑料、珠宝等大宗原材料采购交易平台建设,使之成为我市流量经济的重要载体。通过这些交易平台,推动生产性企业从单一的产品生产向现代化的服务领域延伸,强化供应链的管理尤其是物流、资金流、信息流的管理,提高产业链条内相关企业借助现代交易平台配置资源的能力,最大范围拓宽市场和利润空间。与此同时,通过建立系列工业原材料交易中心,加快关键生产要素价格市场化进程,形成相关品种具有权威性的“广州价格”,实现资源、资金、信息、人才等要素的高速流动,增强对华南、东南亚乃至全球的辐射作用。大力发展知识与技术密集的生产服务业,促进资源向重点产业链集中,向技术研发、工商设计、采购及物流配送、连锁经营、资本运营、代理服务等环节集聚,推动生产服务业向生产和销售环节渗透,做大流量经济,促进二、三产业融合发展。
(十)实施人才战略,提升产业持续竞争力。
产业竞争最终在于人才竞争,要不断优化人才队伍结构,抢占人才战略的制高点。要有针对性地在创新实践中识别和培育企业管理、科研专家、高级技工、策划专家、营销专家等人才。完善人才激励机制,不断建立和完善企业家市场形成机制,壮大企业经营人才队伍,加快职业经理人的认定、评估、信用体系建设,建立科学的国有企业经营者薪酬管理体系。高度重视市场营销和技工队伍建设,积极推动一线工人队伍向技能型、智能型转变,不断提升劳动者素质。优化智力环境,以重点产业、重点科研基地和重点项目为依托,吸引更多的国内外一流人才来广州发展。
第三篇:浙江省船舶工业产业布局规划报告
浙江省船舶工业产业布局规划
2011-5-4
经过10~15年的努力,基本形成适应浙江省国民经济发展及长三角国际航运中心需要、结构优化、组织高效、技术先进、布局合理的产业格局,基本建立符合国际化形态的修船体系,形成若干个符合现代造船模式的现代化大中型造船总装厂,以及具有企业集聚效应的有特色的“专、精、新、特”的船舶配套产品及交易市场的综合性船舶工业体系,成为国内十分重要的,乃至在国际上具有较大影响的船舶修理中心和特种船舶制造基地。修船坞容量达到300万吨,具备坞修30万吨级船舶的能力,修船量占国内总量的20%以上。造船能力达到400万载重吨以上,具备17~30万吨级船舶的设计制造技术和能力,成为浙江海洋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
浙江省船舶工业产业布局
(一)布局规划原则
1、船舶工业产业布局与港口布局相协调的原则。
2、综合因素的原则。
3、确保重点的原则。
4、相对集中的原则。
5、生态保护的原则。
6、超前的原则。
(二)布局规划的总体框架
1.布局规划的空间框架
区位地理的总体布局——优化产业布局,培育核心区块,引导产业集聚发展。
以浙东沿海的舟山与宁波、浙南沿海的台州与温州和杭嘉湖地区的内河流域作为浙江省船舶修造业发展的主要区域。舟山以普陀、岱山、定海为主要区域,重点在六横、盘峙、马峙、虾峙、长涂发展大型船舶和海洋工程修理,在鲁家峙、秀山、长峙及岱西发展远洋及出口船舶制造,以外向型发展为目标,形成大中小配套、修造并举的船舶工业体系,使之成为重要的船舶工业基地;宁波以象山港、北仑港,台州以温岭、三门,温州以乐清为主要区域,以建造沿海与远洋船舶为主,重点发展特种船舶与出口船舶,以修船为辅。杭嘉湖地区以发展内河船舶和游艇制造为主。
培育船舶配套与交易市场,充分发挥现有船舶修造业的分布和配套业基础,打破区域与行业界限,建立开放式配套体系,重点引导形成二个船舶配套工业园区,即舟山船舶配套工业园区、台州船舶配套工业园区。发展杭州地区、宁波地区和温州地区(以乐清为主)三个船舶配套区域。引导以舟山船舶交易市场为主体,采取多种形式,吸纳台州、温州等地区的船舶交易市场或分设机构,形成完善的船舶交易市场网络,实现跨省、跨国经营。
2.布局规划的产业框架
产业发展的总体框架——高起点、产业链、企业集聚、信息化带动
(1)高起点
修船业:国际航运中心必须有符合国际化形态的完整的国际修船体系配套,以国际化修船模式建设修船企业,需要按市场规则、国际惯例,建立董事会制度和聘任职业经理人。
造船业:以统筹优化理论为指导,应用成组技术原理,以中间产品为导向,按区域组织生产,壳、舾、涂作业在空间上分道,时间上有序,实现船舶产品设计、生产、管理一体化,实行高效、均衡、连续地总装造船。
(2)产业链
船舶工业是处在产业链的中间环节的产业,属于水运装备(船舶)的制造产业,在船舶工业这链节的后方,与冶金、机械、电子、化工、轻工、手工日用品等产业相关,以获得制成品或配套件等等。产业链中,船舶工业与冶金产业的关系最为直接,世界造船强国的船厂、钢厂经过协调,已实现根据造船进度日程适时供给钢材,造船企业可提前工期,大幅压缩钢材库存量;钢铁企业有了造船企业准确的要货时间,使进口原材料压库和产品压库量减少。这种供货方式使双方的生产成本和库存量大大降低(可节省经费1.75%~2.58%),使钢铁生产和船舶建造均提高了竞争力。
(3)企业集聚
船舶工业产业的企业集聚,修船方面主要是修船专业技术维修站的集聚;造船方面主要是船舶舾装件、管子清洗、表面处理、船舶下水件(舵叶、轴系等)、机械加工、舱口盖、电缆切割配送、拖轮及重件吊运、除锈涂装油漆等的集聚;配套方面主要是围绕配套辅机整机产品的零部件供应的企业集聚;以及围绕生产过程的铸锻热处理的工艺协作的集聚。
(4)信息化带动的新型工业化路子
第一,数字造船。通过信息化改造传统造船厂,使信息技术与产业技术充分结合,形成核心竞争力。
第二,绿色造船。降低耗能,避免污染,以清洁生产工艺建造绿色船舶。
第三,人力资源的比较优势得到充分发挥。既要培养大量优秀的科技人才,又要培养大量优秀的管理人才,还要培养大批优秀的技术工人,使人才结构更合理,使我国劳动力资源优势真正得以发挥。
(三)修船布局规划
1.概述
(1)从浙江省布局重点出发,修船布局主要重点是舟山地区,温州、台州两个地区的修船设施主要发展与温州港、台州港相适应的修船设施。
(2)舟山地区的修船场址的布局,充分考虑舟山、宁波地区的大型港口、码头建设和规划的情况。
(3)以顾客为中心进行修船场址的布局,修船场址尽可能靠近港口码头,接近顾客。
(4)布局中充分考虑到国内大集团大企业在舟山地区的选址意向。
(5)根据岱山秀山岛兰山场址的条件较好,并且已有企业基础现状,在秀山岛兰山进行布局是适宜的。
(6)普陀马峙场址有离锚地较近,靠近舟山本岛等优点,可以布局30万吨级、10万吨级各1座的修船设施。
(7)舟山地区有11座5万吨级码头,并较靠近北仑港,拟在北仑白峰扩建6~8万吨级修船坞1座,但扩建船坞应与相应码头建设协调规划。
按上述布局,共有8个修船场址。
(四)造船布局规划
1.概述
(1)浙江省船舶工业产品定位与分布
在船舶市场细分方面,目前世界造船市场至少有23个细分市场。我国船舶工业虽然已全面参与到这些主导船型的细分市场竞争当中,但在每个细分市场中并没有形成应有的竞争优势。特别是在23个细分市场中,散货船、油船、集装箱船等8种船型通常占市场总量的70~80%份额。
浙江省船舶工业要实施船型多样化和大中小船舶的产品结构升级的战略,要充分认识船舶工业的国际竞争是以一系列细分的船舶产品市场(船东群细分)的产业国际竞争。根据浙江发展工业的特色,努力在若干个产品市场细化上实现竞争优势,是实现浙江船舶工业整体竞争优势的一个重要途径。
(2)按上述地区的产品定位,结合本次布局规划的总体框架、发展阶段目标,以及对全省各场址的筛选,进行综合比较。
发展高附加值的特种船舶的制造业。优先发展的船舶产品为:海洋运输船、先进多功能化学品船、液货船、集装箱船、大型滚装船、高速渡船、大型冷藏船,注重配套、培育特色,采取高起点、大投入、快产出、快收益的策略,促进船舶工业企业规模化和产业集聚发展,推进船舶工业产品结构调整和升级,实现船舶工业跨越式和可持续的发展。
(3)造船生产的物流量远大于修船,在造船设施的布局中,充分考虑交通运输的便利条件。同时根据布局原则,结合城市发展规划与区域工业发展,以及环境资源条件进行综合考虑。
(4)考虑到省内造船企业的现有发展及近远期规划的现实情况,在宁波大笠山、北仑内神马岛,舟山普陀鲁家峙和小干岛、岱山秀山岛兰山等五个场址进行造船布局,是符合实际的。
(5)考虑到海洋工程作为造船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发展远景广阔,因此选择具有较好条件的舟山六横岛大脉坑、棕榈湾作为海洋工程和钢结构建造基地的布局。
(6)考虑到省内台温地区造船业的长远发展,需选择水域和陆域均较好的场址作为预留发展场地,因此在台州三门县健跳镇和温州乐清市南岳镇进行造船布局。
(7)象山港口至外干门,虽具有较长可用岸线与腹地面积,但相关自然条件、地理状况及投资成本有待作进一步的勘测与分析,本规划暂不详细分析。
● 舟山岱山县仇家门
该场址位于岱山岛西南面,三面临海,南与舟山本岛隔海相望,东面与岱东、高亭两镇接界。其口岸腹地大,后缘陆域面积比较广阔;前沿水深条件优越,岸滩稳定,泥沙回淤量小;有岛屿作为天然屏障,避风条件良好;航道水深稳定,沿线航标设施完善,船舶进出便捷。供电、供水、交通、通讯等基础设施条件较好。拟建造5万吨级船台2座。
● 舟山岱山县秀山岛兰山
该场址位于秀山岛的西南海岸,岸滩平稳,10米等深线距岸较近,前沿水域宽阔;岸段后缘有陆地面积600亩,腹地广阔;港域避风条件佳,北口、南口均有岛屿为天然屏障;航道水深稳定,进港航道水深顺直,船舶进出便捷。岛上具有供电、供水、通讯等基础设施条件。拟在日本常石集团(舟山)船业发展有限公司的规划发展区内,建造15万吨级造船坞1座。
● 舟山定海区长峙岛
规划场址位于舟山市定海区所属长峙岛的南面。
● 舟山普陀区鲁家峙
鲁家峙岛位于舟山国际水道的北侧,沈家门南侧,南面是马峙国际航道及大型船舶锚地,交通极为便利。已具备船厂建设需要的水、电、交通、通讯等基础设施条件。拟建造8万吨级船台1座。
● 舟山普陀区小干岛
规划的场址位于小干岛的南面,小干岛位于舟山国际水道的北侧,沈家门南侧,西邻长峙岛。该岛临近舟山本岛,水电、通讯均可依托舟山岛解决,规划将建设联接舟山本岛的跨港大桥。拟建造10万吨级造船坞1座。
● 舟山普陀区六横岛大脉坑、棕榈湾
大脉坑、棕榈湾位于六横岛西面,紧靠虾峙门国际航道,西北面临佛渡水道,船舶可经佛渡水道、虾峙门航道进出港域。
● 宁波浙江船厂大笠山
该场址位于奉化市东北角,象山湾北岸。
● 宁波北仑区里神马岛
里神马岛位于国家级开发区大榭岛东南,拟建造8万吨级造船坞1座。
● 台州三门县健跳镇
健跳港自西向东贯穿全境,拟于健跳镇东面的洋市湾,建造7万吨级船坞1座。
● 温州乐清市南岳镇
场址位于温州市乐清湾的西侧,拟建造5~7万吨船台2座。
2.造船能力的测算
造船布局计有10个场址,其中近期建设的场址4个,约188万载重吨能力;中期建设场址5个,约225万载重吨能力;远期建设场址1(2)个,约130万载重吨能力(不含海洋工程);总计543万载重吨能力。
3.努力建设有核心竞争力的现代化的总装型船厂
(1)以总装厂为核心,统筹发展船用舾装件等配套厂,形成造船的企业集聚。
浙江船舶工业随着浙江造船总量的增加,加强统筹规划,依靠市场机制,积极引导企业集聚。要充分发挥浙江省的民营企业在形成这种群聚效应方面所具有的特别能力。
(2)船舶制造技术发展战略选择,要处理好软硬件关系,更加重视管理技术的提高。
(3)努力提高设计技术与设计方法的不断进步
(4)以日本、韩国在国内投资的的船舶企业为标杆,结合浙江实际,积极选择适用高效技术
日本、韩国企业集团在我国建立造船企业,在技术选择战略上都有一个共同点:不采用特别先进的装备,如焊接机器人,而是选择高效适用技术装备,如焊接门架。我省船舶工业发展在以其为样板的同时,要充分考虑我国劳动力资源丰富、劳动力价格便宜的国情,重点研究采用能够提高生产效率或缩短建造周期的高效适用技术,使整个船厂技术得到均衡配置,从总体上形成一个协调的系统。
(五)船舶配套的发展方向与布局
1、概述
船舶配套包括船用设备、船用材料与附件等类别,船用设备分为船舶发动机、船舶辅机和船舶电子仪器仪表三大类。
浙江省船舶配套业存在的主要问题一是产业集中度低,不能形成规模经济效益;二是产业自行设计开发能力弱,产品档次低、没有自己的品牌;三是没有全球维修服务网络,妨碍国产设备在出口船上使用;四是低水平重复生产,产品规格小,加工工艺与设备装备水平低。
2.船舶配套产品发展方向
(1)正确的产品定位
产品发展一是立足于浙江省船型发展与装船需要,结合长三角和全国船舶配套产品的布局确立定位,有所为,有所不为,形成特色;二是重点发展价值较高的船用设备产品;三是集中力量发展浙江省有优势的产品,技术难度由低-中-高发展的产品,并从“多品种、小批量”向“少品种、大批量”转变。四是企业开发产品要水陆兼营,以获得规模效应。
(2)在开放中发展船舶配套业
国家新的《外商投资产业指导目录》鼓励船舶低速柴油机的曲轴设计与制造,船舶中高速柴油机、辅机、无线通讯、导航设备及配件设计与制造的发展。积极吸引国际知名设备厂商进入浙江省,采取独资、合资与合作等多种形式发展船用产品配套业。
(3)调整重组、整合资源,形成若干具有国际竞争力的配套专业公司
引导企业通过调整重组、整合资源,以主要专业厂为基础,以产品为纽带,使一些专业相关、产品类同的中、小配套企业向几个大型主机、辅机、仪表等专业公司联合,集中财力、先进设备和人才,搞专业化生产,增强关键产品的研制能力,培植国际知名品牌,扩大生产规模,降低成本,提高产品竞争力,力争取得规模效益。
根据浙江省现有配套企业专业分布情况,引导形成柴油机专业公司、船用辅机专业公司、船用电子仪器产品专业公司、锚链生产基地、螺旋桨生产基地、阀门专业公司等专业公司。在各大专业公司下建立二级零部件配套网络,形成企业集聚。
(4)采取引进基础上的二次开发,形成自主设计开发能力,立足自主创新
加大国际间的交流与合作,在互利的基础上,寻求以许可证、合作生产等方式与国外著名厂商保持和建立合作关系,在合作中学习和掌握先进技术和管理经验;有选择地引进先进和关键船用设备制造技术和设备产品,投入力量对引进技术进行消化吸收和自主创新,推出自己的品牌;通过与外方合资,或外资控股,或允许外商以兼并和收购等方式参与企业改组改造。
(5)加大科研投入,有步骤地提高浙江省船用设备技术创新能力
发展浙江船用配套业要把船用设备制造技术、产品发展的自主创新放到突出的位置,形成自主制造技术与自主设计开发能力,真正形成企业核心竞争力。
3、区域发展重点
(1)建立舟山船舶配套工业园区,集聚舟山船舶配套产品现有与发展有关总装厂、零部件厂、原材料工艺协作等企业;建立与引进修船专业技术维修站;吸纳为造船服务的造船专业化生产协作中心;
(2)以杭州、宁波地区现有技术基础较好的骨干企业为基础,发展中速船用柴油机、船用发电机组、船用齿轮箱、船用数字综合通讯系统,火灾报警系统
(3)以台州地区发展液压舵机、锚机、绞缆机、空压机、水泵、阀门等,通过引导现有众多小企业的兼并重组、整合资源,盘活现有存量资产;
(4)以温州地区发展船用电器仪表、电缆、渔业机械、泵阀、电控设备等产品,进行错位竞争。
(六)船舶及船用产品交易业的规划
发展目标
(1)形成立足浙江省,拓展全国,面向世界的船舶交易市场及网络。采取多种形式,将舟山、宁波、温州、台州等沿海城市的船舶交易信息统一并网,形成一个规模化经营、多功能服务、具有海洋经济特色的全国一流的信用市场。
(2)发展目标:力争在2007年底将舟山建设成多元化经营、多功能服务、具有海洋特色的全国性船舶交易市场。市场规划用地406亩,总投资2.4亿元。年船舶交易额达到30亿元以上。
4、发展重点
(1)引导以舟山船舶交易市场为主体,结合宁波、台州、温州的船舶交易市场或分设机构,采取多种形式,由国有、集体、民营等多种经济成分构成的船舶交易网络体系,实行跨省、跨国经营。
(2)以各种形式,加强船舶交易的信息传递,完善和提高服务质量,创造良好的信誉和品牌。
(3)建设闲置船舶集散交易区,做到网络交易和现场交易有效地结合。同时实行改装、修理配套服务。
(4)提升市场的总体举措
(5)船舶交易中,船舶评估是一个重要环节,而目前浙江省尚没有船舶资产的专业评估机构,省相关部门予以考虑。
(6)船舶交易市场仍处于建设发展阶段,对船舶交易在税收等方面予以政策性扶持。
(七)船舶设计研发中心
对策与措施
(一)加强对船舶工业发展的组织领导和工作指导
(二)确定船舶工业的产业地位,加大财政金融支持力度。
(三)建立健全的船舶工业技术、管理、人才、市场支撑体系。
(四)树立名牌形象、提升品牌价值,大力开拓国内外市场。
(五)加强统筹规划、强化行业协调管理。
(六)加强生态环境和海洋环境的保护。
来源:浙江省人民政府
第四篇:台州市产业布局规划(2006年-2020年)
台州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台州市产业布局规划(2006年-2020年)的通知
(台政发〔2007〕2号)
各县(市、区)人民政府,市政府直属各单位:
《台州市产业布局规划(2006年-2020年)》已经2006年市政府第10次常务会议审议通过,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实施。
台州市人民政府
二○○七年一月十八日
台州市产业布局规划(2006年-2020年)
加强对产业布局的规划引导,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强政府宏观调控的有效举措,也是台州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再创经济发展新优势的客观需要,对于我市打造先进制造业基地、提高资源配置效率、提升国际竞争力、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等都具有重要意义。
本规划根据省委、省政府关于建设温台沿海产业带的战略部署,配合《浙江省温台沿海产业带发展规划》,提出台州市产业发展总体思路与战略定位;确定产业发展布局导向,指导园区和开发区的整合提升;协调产业与城市、生态的空间关系。
本规划范围为台州全境。规划基准年为2005年,中期到2010年,远期展望到2020年。规划内容以中期为主。
一、发展背景
新世纪的头二十年,我国现代化建设正面临重要的战略机遇期。国际产业转移持续推进,新科技革命方兴未艾,全球经济一体化不断加速。我国将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导下,进一步推进经济增长方式转变和城乡一体化的进程,加快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与构建和谐社会的步伐。国家长三角区域规划的编制实施和浙江三大产业带的规划建设,将有力推动相关区域重大基础设施的共建共享,有利于促进区域经济分工协作的进一步深化。有利的外部环境为台州提升区域竞争力提供了广阔的空间。
改革开放以来,台州人民依靠独特的地域文化和人文精神,冲破了区域、资源和环境的局限,创造了富有活力的体制机制和令人瞩目的“台州现象”。从1978年到2005年,全市生产总值(GDP)实现了年均15%(按可比价格计算)的高增长,成为我国经济增长最迅速的地区之一;人均GDP从仅为全国平均水平的67.6 %,跃升到全国平均水平的2.01倍。全市三次产业比例从1978年的46.79:29.91:23.30调整为2005年的8.20:52.58:39.22,第一产业比重不断下降,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比重不断提高。在极其薄弱的基础上,建成了初具规模的中心城市和基础设施体系,形成了一批优势产业、龙头企业和品牌产品,树立了“台州制造”的良好形象。民营企业、民营机制向更广范围、更宽领域延伸,城乡面貌和区位条件迅速改善,人民生活水平大幅度提高,为台州经济社会进一步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由于受发展阶段、改革进程和局部资源环境条件的制约,台州的发展也面临一些突出的矛盾和问题,主要表现为:经济增长方式仍较粗放,水、土地、矿产、能源等资源日显紧缺,环境约束加重;科技基础薄弱,人口文化素质较低,自主创新能力不强;区域发展不平衡,发达的南部地区与相对落后的北部地区差距十分明显,并有进一步拉大的趋势;中心城市功能不强,辐射带动力有限,城市化滞后影响了工业化、国际化进程,也制约了发展布局的优化和经济社会结构的转型。
二、总体要求
(一)指导思想
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按照科学发展观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要求,以提升产业国际竞争力、推进台州一体化和促进产业、城市、生态协调发展为导向,充分发挥民营经济发达、区位条件改善等优势,强化体制创新、科技创新和管理创新,增强基础设施和软实力的支撑作用,着力推进产业和城镇集聚发展,促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把台州建设成为长三角先进制造业基地、东南沿海现代化港口大城市、中国民营经济创新示范区。
--长三角先进制造业基地。积极吸纳先进生产要素和先进管理方式,主动参与长江三角洲和国际制造业分工协作,加快培育一批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产业集群。重视基础产业的支撑作用,积极培育临港产业,发展大石化产业、原材料工业。强化工业经济带动作用,加快绿色农产品基地和生态旅游休闲基地建设,协同推进现代农业和现代服务业发展。
--东南沿海现代化港口大城市。科学规划建设中心城市,加快开发滨海工业新城,着力提高产业和人口集聚功能,进一步提高中心城市首位度。发挥海洋资源优势,加快港口群建设和海洋产业发展,促进台州区域的协调发展和联动发展,推进全市经济重心进一步向沿海产业带转移。
--中国民营经济创新示范区。发挥民营经济先发优势,加快推进企业科技、管理、制度、文化创新,构建科技、人才、资金等三大服务体系建设,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投融资体制、财税体制、社会管理体制和要素配置市场化等各项改革,全面提高民营经济的科技化、规模化、集约化和国际化水平,在更高层次上保持民营经济发展在全省乃至全国的领先地位。
(二)主要目标
2010年发展目标:
--综合实力进一步提升。三次产业比例调整为6:52:42,人均GDP达到5000美元,多数经济社会发展指标超过全省平均水平,其中三分之一以上指标达到全省先进水平。形成以先进制造业、现代服务业和绿色农业为主体的现代产业体系,形成布局合理、支撑有力、生态优良,产业集群、港口群、城市群有机融合的产业发展新格局。
--产业集聚度明显提高。台州滨海工业区块初具规模,县(市、区)级以上工业集聚区销售收入占全市工业总销售收入的60%以上,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占全部工业增加值的65%以上。工业区经济密度达到25亿元/平方公里以上,其中重点区的经济密度达到30亿元/平方公里以上。
--产业结构进一步优化。全市工业总产值达到6200亿元,制造业增加值超过1120亿元,技术进步对制造业增长的贡献率要达到50%以上,高技术产业增加值占制造业的12%以上。五大支柱行业竞争力持续提升,优势产业形成国际性核心竞争力。新兴产业快速发展,电子信息、新型材料、临港型工业等成为新的增长点。传统特色产业改造提升,焕发新的发展活力。
--城市功能进一步增强。中心城市建成区面积达到110平方公里,技术创新功能、要素集聚功能、人口吸纳功能、综合服务功能显著增强。临海、温岭、玉环三县(市)初步建设成为现代化中等城市,天台、仙居、三门县城建成个性鲜明、各具特色的县域中心城市。城乡统筹和区域协调取得明显进展,形成信息畅通、交通发达、功能完善的城镇体系。
--支撑体系进一步健全。建成适度超前的现代基础设施体系。循环经济快速发展,节约型社会建设初见成效,形成与产业发展相互协调的要素支撑体系。构建以创新为核心、科教为基础、文化为支撑、人才为关键、制度为保证的软实力体系。
2020年发展目标:
人均GDP达到12000美元,三次产业比例调整为3:50:47,成为集群优势显著、区域特色鲜明、基础设施完善、科教支撑有力、生态环境优美的国内重要的先进产业集聚区。城乡一体化高度发展,形成与自然和谐、与经济社会发展相适应的城市群网络。
(三)布局原则
--突出整体性。从推进市区一体化、城乡一体化、区域一体化入手,尊重地理单元的完整性和经济社会发展的相似性,打破行政区划界限,统筹生产、生活、生态布局,加快形成协调发展的整体格局。
--增强导向性。加强政府调控与市场调节的有机结合,增强规划引导的刚性,促进布局调整的高效有序,整合提升各类园区、开发区。坚持效率优先,注重发挥市场机制的基础性作用,统筹要素资源配置。
--注重协调性。加强产业与城市的联动发展,着力提升中心城市的集聚能力和辐射能力。加强城乡统筹与区域协调,逐步形成以城带乡、以工促农的长效机制。推进三次产业联动发展,构筑相互促进、协调发展的现代产业体系。
--提升集约化。主要依靠科技进步、空间整合和结构优化,不断提高基础要素利用水平。加强各类功能区的相互配套衔接,进一步降低资源消耗水平。适应自然资源和生态环境承载能力,建立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经济体系,促进可持续发展。
三、总体布局
我市在依山面海的区域环境里,经济社会发展与自然环境经过长期磨合,人口重心和经济重心逐步东移,在空间上形成了“一带二区三轴”的大格局。这种格局是市场机制驱动下依自然环境和经济社会发展基础进行区位选择的结果。
所谓“一带”,即沿海产业带,“二区”分别为市域内陆生态经济区和海洋经济区,“三轴”是指沿海发展轴、沿江发展轴和沿路发展轴。今后亟需充分发挥沿海地区的综合优势,创新体制机制,强化要素支撑,促进资源集约利用,进一步优化空间布局,大力拓展工业化和城市化的空间,加速中心城市崛起,加快形成南北联动的发展格局。要积极营造灵江流域地区新的发展优势,加强布局引导,重点依托各主要河谷平原和重点城镇,加快产业与人口集聚,带动山区脱贫致富,促进我市东西部的协调发展。要努力提升沿104国道、甬台温高速、上三高速、台金高速等主要道路发展的传统产业,拉长产业链,提高产业专业化程度,带动我市西北部山区发展。
(一)沿海产业带
范围包括台州市区、温岭市、玉环县、三门县的全部和临海市的东部乡镇。该区域人口密集、交通便利,陆域面积占全市的46%,集聚了全市67.8%的户籍人口、82%的GDP、83%的工业总产值、72%的服务业增加值和78%的财政收入。
沿海中部。以市区为中心,以温黄平原为主体,包括永宁江上游和椒北部分丘陵山区,范围为椒江区、黄岩区、路桥区、温岭市的全部和临海市的杜桥镇、上盘镇、桃渚镇,陆域总面积约2747平方公里,户籍总人口约293万人,常住人口近400万,是台州市域的产业集聚中心、服务中心和创新中心。功能上以重点开发和优化开发为主,优先发展先进制造业、现代服务业和效益农业。
沿海南部。范围为玉环县,陆域面积378平方公里,户籍人口39.5万人,常住人口约50万人,是温台两市联动发展的重点区域。功能上以优化开发和重点开发为主,需适时调整产业发展方向,加快开发大麦屿港,重点发展先进制造业、现代服务业、休闲旅游业和临港产业。
沿海北部。范围为三门县,陆域总面积近1100平方公里,户籍人口40.57万人,常住人口约为30万,是甬台两市联动发展的前沿区域。以能源产业和临港工业为先导,加大南北协作力度,在加快构筑华东地区重要能源基地的同时,积极发展先进制造业。
(二)内陆生态经济区
范围为三江口以上的灵江流域,包括天台县、仙居县的全部、临海市的中西部地区,陆地面积占全市的54%,户籍人口占全市的32.4%,GDP占18%,财政总收入占22%,大田平原和始丰溪、永安溪河谷平原是该区域人口、城镇和产业布局的主要空间。功能上,山地丘陵以水土涵养为主,一般为限制或禁止开发区;三大河谷平原以优化开发为主,禁止三类工业进入,主要发展商贸流通业、低污染高附加价值制造业、旅游业和生态农业。工业发展空间布局主要和重点城镇的发展相互结合,促进城市化与工业化的互动发展。
临海大田平原。总面积约420平方公里,其中平原面积约200平方公里,户籍人口约35万人,为市域副中心城市临海所在地,重点发展先进制造业、商贸流通业、旅游业,限制、禁止三类工业进入。
天台始丰溪河谷平原。总面积约460平方公里,其中平原面积约190平方公里,户籍人口约30万人。主要发展商贸流通业、低污染高附加价值制造业、旅游业,禁止三类工业进入。
仙居永安溪河谷平原。总面积约560平方公里,其中平原面积约170平方公里,户籍人口约30万人。主要发展旅游业、商贸流通业、低污染高附加值制造业,禁止三类工业进入。
山地丘陵。总面积约3780平方公里,总人口约80万人。为我市主要的生态屏障,以水土涵养为重点,优先发挥生态功能,在优势区位积极发展生态农业,适度发展休闲旅游业。
(三)海洋经济区
是指以海岸带为依托的台州海域,面积约7000平方公里(内水加领海),近海岛屿陆域总面积约50平方公里,海岛总人口约2万人。三大主要港区和沿海渔港是海陆联系的主要节点。建设海洋特别保护区,加强海洋生态和港口航道等重要资源保护。依托沿海和海岛,积极发展临港基础产业、水产增养殖业和旅游业,在海岛适度发展制造业。
四、工业发展与布局
工业既是我市当前经济的主体,也是我市今后较长一个时期经济发展的主导力量。建设长三角地区先进制造业基地、打响“台州制造”,是规划期内我市工业发展的首要任务。要坚持依靠科技进步推动工业结构升级,重点发展汽摩及配件、缝制设备、医药化工、家用电器、模具塑料等五大主导行业;大力培育船舶及配件、原材料工业、电子信息、电力设备等新兴行业,着力提高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的比重;以高新技术和先进适用技术改造传统行业,不断增强阀门泵类、鞋帽服装、工艺美术、食品饮料等传统特色产业的发展活力。
优化工业布局是今后一个时期产业发展的一项重要任务。按照国家清理整顿规范发展开发区和工业园区的要求,台州滨海工业区块(包括椒江区块)、浙江省台州化学原料药产业园区、台州经济开发区、黄岩经济开发区、路桥工业园区、临海经济开发区、临海东部工业区块、温岭经济开发区、温岭工业园区、温岭东部产业集聚区块、玉环经济开发区、玉环滨港工业区块、玉环漩门工业区块、天台工业园区、三门工业园区、三门沿海工业区块等工业集聚区将是我市工业发展的主要空间。要严格遵循国家政策导向,按程序完成全市开发区和工业园区的设定和扩容,进一步明确区位、范围和产业导向,促进工业集聚发展,提高建设用地的使用效率和产出水平。
(一)主导行业
通过提升拓展现有块状经济,继续壮大汽摩及配件、缝制设备、医药化工、家用电器、模具塑料等五大主导行业发展规模,不断提升竞争能力、增强发展优势。
1、汽摩及配件行业
发挥汽车、摩托车整车制造优势和模具加工、汽摩配件、塑料制品和汽车饰品等产业配套优势,以经济型家用轿车、农用汽车、摩托车为重点,大力开发专用车新车型,扩大汽车、摩托车整车生产规模,提高汽车、摩托车及其配件的质量档次,着力打造中国经济型汽车和摩托车的生产和研发制造基地。
布局上,汽车整车以吉利汽车工业区、临海经济开发区、黄岩经济开发区为核心区块;摩托车整车以温岭工业园区为主。
2、缝制设备行业
继续提高缝制设备制造业的技术水平和产品档次,进一步提升“飞跃”、“宝石”、“中捷”、“通宇”、“杰克”等知名品牌的优势,加快形成我国重要的国际性优势产业集群。工业缝纫机要向特种化、高档化、自动化方向发展,加快运用高新技术改造提升平缝、包缝、曲折缝机型的档次,大力发展机电一体化缝纫机产品,增加产品附加值;家用缝纫机要重点开发多功能系列化产品,提高产品的智能化水平;特种缝纫机械产品要加强对电脑绣花机、自动裁剪机等的开发研究。
布局上以台州经济开发区、路桥工业园区、玉环经济开发区为核心区块。
3、医药化工行业
以精细化、成品化、高新化为导向,通过加强新药研发体系、试验体系、医药教育体系的建设,加强与国内外科研机构的合作,大力调整产品结构,扩大产业规模,成为我国医药化工产业重要的制造中心和出口基地。转换化学原料药生产优势,积极开发药品制剂、生物制药、现代中药等产品,实现从原料药生产向制剂制造转变。积极利用先进发酵技术、合成技术和现代环保技术,加强废弃物的循环利用和妥善处理,降低物耗、能耗,提升附加价值,及时淘汰高能耗、高污染产品,实现行业发展与城市发展、生态环境保护的共赢。延伸产业领域,积极拓展海洋生物药品、基因药物研发制造。加快化工产业结构调整,发挥区位优势,努力开拓石油化工和海洋化工。
布局上以浙江省台州化学原料药产业园区为集聚区,依环境容量适度发展医药中间体及相关制剂、药械产品。加快椒江南岸区块产品结构调整。
4、家用电器行业
重点发展炊具、冷柜、冰箱、空调及配件等优势家用电器产品,提高产品的技术含量和附加值。适应家电产品的发展趋势和要求,加大高新技术引进与产品创新力度,推进家用电器向数字化、人性化、网络化方向转型,积极开发特色化、多功能、高档次、低能耗、低污染的新型家电产品,形成具有核心竞争力、在全国具有重要影响的家电研发、生产、出口基地之一。
布局上以台州经济开发区、玉环经济开发区、温岭经济开发区、台州滨海工业区块等为核心推进集聚发展。
5、模具塑料行业
加快引进国际先进制模设备和技术,推广热流道技术、气体辅助注射等新技术、新工艺,提高模具制作的数字化水平,加快工程塑料产品、机电塑料零配件及医用塑料包装等产品、模具的研发,努力建成全国最大的塑料模具、塑料制品的制造、交易和研发中心。积极开发金属锻造模具,进一步扩大锻造模具的生产比重。
布局上以市区和温岭市的各经济开发区、工业园区为主要集聚地。
(二)新兴行业
1、船舶及配件行业
着力推进船舶工业产品结构调整和产业升级,形成吸砂船、杂货船、集装箱船、危险品船(油轮)为主体的建造基地。推进船舶制造业与相关制造业之间的互动,逐步形成以船舶工业为龙头的新产业链,打造长三角的中小船舶及特种船舶制造基地。加强设计、质监、交易、担保、融资等配套体系建设。积极采用分段制造等先进适用技术,缩短建造周期,提高船坞使用效率。
形成五个主要布局区块。在松门--石塘、金清--滨海和健跳三地设立船舶工业区块,将众多船厂迁入其内,重点发展总装型船厂和船舶配件产业。集聚发展椒江南、北两岸的船厂,形成台州造船技术、船舶设计和生产服务中心。整合灵江沿岸船厂,形成吸砂船生产基地。对不搬迁的建造场址进行标准化改造,建设标准船台。
2、原材料工业
充分利用市区、三门、临海、温岭、玉环等地临港区位条件,发挥电力能源基地优势,积极利用境外资源,筹划发展大石化、特种钢铁、有色金属等附加值高、带动和支撑能力强、环境污染能得到有效控制的临港型原材料工业。按照循环经济要求,集聚发展拆解业,形成以高附加值原料为主导的产业链。积极发展纳米材料、新型建材,大力发展反光膜、新型铝材和可降解塑料等产品。
3、电子信息行业
以市区和临海、温岭城区为重点,加强孵化器建设,注重引进国内外著名IT企业,积极发展以微电子和新型元器件、电子材料、电子计算机及外设、移动通信配套设备和软件业等为主的电子信息产品及其服务业。
4、电力设备行业
以台州滨海工业区块和三门工业园区等为重点,积极发展电机制造、输配电及控制设备制造、电工器材制造等行业,扩大变压器、传输电缆、发电机及配件等特色产品的优势,争取成为浙江电力设备生产的核心产业区之一。
(三)传统优势行业
1、阀门泵类行业
阀门行业主要通过加快引进先进设备和技术,提高产品档次。泵类行业要进一步扩大各类中低压泵的市场占有率的同时,重点发展工业用特种泵等新型高附加值产品。
2、食品饮料行业
以优势农产品为基础,以桔子、杨梅鲜加工为重点,进一步发展果蔬罐头产业。以海洋水产为基础,积极发展深加工海洋食品。以石梁啤酒为重点,进一步拓展饮料市场。以铁皮石斛和乌药等为重点,拓展保健食品市场。
3、服装鞋帽行业
依托温岭鞋业等优势品种,以温岭工业园区等为核心区块,通过改进生产工艺,引进先进技术,提高产品档次,积极培育行业龙头企业和名牌产品,进一步扩大出口规模,建设一批国内重要的单品种优势产业基地。
4、工艺美术行业
与山区脱贫致富相结合,鼓励在西北部城镇积极发展工艺品生产。要加快工艺革新和设备更新,着力提高劳动生产率和制作水平;积极发展电子玩具等新型智能化产品,提高产品档次;大力开发具有地方特色和比较优势的旅游休闲用品。
(四)电力能源行业
充分发挥岸线资源和港口腹地资源优势,紧紧抓住电力能源基础设施建设的有利时机,以核电、火电和抽水蓄能为重点,大力推进电力能源建设,加快华东地区最大能源基地的建设步伐。抓好天台桐柏抽水蓄能电站、三门核电一期、华能玉环电厂一期等重点工程的建设,积极争取三门核电二期、华能玉环电厂二期提前建设,积极做好三门火电、仙居抽水蓄能电站等电力项目的前期工作,争取早日立项建设,逐步形成全市1500万千瓦左右的总装机容量。积极发展可再生能源,在括苍山、大陈岛、东海塘、蛇蟠岛等地发展风电,在江厦、东矶、三门湾等地发展潮汐电。
五、服务业发展与布局
现代服务业是未来经济的重要增长点,必须把发展现代服务业作为我市经济结构调整的主攻方向之一,加强规划协调,出台扶持政策,加快发展步伐,提高其在全市经济中的比重。大力实施现代服务业“7+5”战略框架,优先发展为先进制造业和现代农业服务的物流、信息、金融保险等生产性服务业,积极发展为城乡居民生活服务的商贸、房地产、旅游等消费性服务业。
(一)商贸与城市型服务业
积极改造提升传统商贸业态,推行代理制、特许经营、连锁经营、物流配送等现代组织形式和服务方式,发展购物中心、大卖场、连锁超市、专卖店、便利店、总代理等为主体的新型商贸业态,加快电子商务技术在流通领域的应用。
加强商贸区和商业网点建设,按照布局科学、规模适度的原则,以需求为导向分层次合理发展商贸网络,形成多层次、多渠道、多功能、能满足不同消费需求的商贸服务网络。
在市区中心大道、东海大道、学院路和市府大道间划定区块,建立集购物、休闲、餐饮和娱乐等功能于一体的中心商务区,重点发展金融保险业和信息服务业,开发一批中高档写字楼。
以市区和县城为依托,发展县(市、区)级商业中心。椒江、黄岩、路桥要形成业态合理、设施先进、集聚力强的主城区服务业“金三角”。突出路桥商贸中心的地位,依托中国日用品商城等一批市场,发展日用品和生产资料交易,实现产业发展和市场的联动升级。建设一批特色商业街(区),主要提供专业化、系列化商贸服务。
依托社区和中心集镇,培育50个左右地方性商业中心。在主要社区建成功能齐全、能满足居民日常生活需要的社区商业服务中心或商贸服务中心。在交通便捷的城郊地区布置一批大卖场。在居民小区结合电子购物和配送服务,积极发展便利店和连锁超市。
(二)现代物流业
坚持以市场为导向,以企业为主体,以现代信息技术为支撑,建设和完善现代物流服务体系,大力引进和培养物流人才,重点扶持一批综合性物流企业,努力建成长三角南翼重要的区域性物流中心。
利用交通便捷或制造业集聚的有利区位,特别是有两种以上运输方式相衔接的港口、铁路场站、机场或高速公路出入口等特殊区位,分层次布局一批重要物流节点。在全市布局7个第一层次物流中心:椒江海门港物流中心(由葭沚、外沙、椒北三个区块组成)、路桥螺洋物流中心、台州市国际物流中心(黄岩)、温岭大溪物流中心、玉环大麦屿港物流中心、台州滨海工业区块物流中心(金清)、临海大田物流中心;配套布局8个第二层次物流中心:椒江大陈岛油气物流中心、温岭松门物流中心、三门健跳港物流中心、仙居白塔物流中心、三门珠岙物流中心、天台新城物流中心、玉环楚门物流中心、仙居下各(或临海白水洋)物流中心。面向最终用户末端运输的配送中心,区位选择以符合城乡建设规划、协调各方关系为首要前提,赋予业主以更多的自主权。
对于第一层次和第二层次物流中心的规划建设,要坚持政府主导、市场运作的原则,提前划定优先功能区块,分别制定控制性详细规划,根据需要适时有序建设。
(三)旅游休闲业
发挥山海旅游资源兼备、自然人文景观交融的综合优势,在继续大力发展观光旅游的同时,着力完善旅游设施,积极发展休闲旅游和专项旅游、特种旅游等,把台州建设成为长三角重要的旅游休闲胜地,把旅游业培育成为台州市经济的重要增长点。
以“新天仙配”黄金游线为起点,大力整合天台、临海和仙居的优势旅游资源,重点抓好天台山景区、临海古城文化旅游区、仙居神仙居景区、仙居皤滩古街等景区建设,着力构筑台州山水文化旅游金三角。
以桃渚、长屿硐天、方山-南嵩岩、大陈岛、一江山岛、大鹿岛、蛇蟠岛、台州湾乐园等重点旅游区和重点旅游项目的开发建设为基础,大力拓展沿海、海岛和海洋旅游发展空间。
以满足不断增长的度假休闲需求为导向,以永安溪、始丰溪沿岸和沿海、海岛地区山水兼备、景观优美、生态优良、交通便捷的合适空间为基础,积极协调城市建设和旅游景区建设的关系,有选择地开发建设若干以度假为重点的休闲旅游基地,逐步营造我市休闲旅游产业优势。
以城市“吃、住、行、游、购、娱”等综合配套优势为依托,与城市建设和相关产业发展紧密结合,进一步强化城市的旅游和休闲功能。特别是中心城市,要充分发挥绿心的生态、景观和空间优势,配合周边城市公园和旅游景点的开发建设,不断提升市区在全市旅游业发展中的作用和地位。
六、农业发展与布局
坚持以生态和耕地等资源的有效保护为基础,以大力推进城乡一体化、农村现代化为重点,进一步加大城市反哺农村、非农产业反哺农业的力度,加强农业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加快农村劳动力向城镇和非农产业转移,调整优化农村经济结构,开发现代农业的休闲、观光、生态等多种功能,不断提高农业专业化、产业化、规模化水平,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和农村繁荣稳定。
温黄平原、椒北平原、大田平原和始丰溪、永安溪河谷平原既是我市农业的主产区,又是我市工业化、城市化的主要空间,要加强对城市集聚发展的规划引导,实现产业集聚和人口集聚的有机结合,促进建设用地的集约和节约利用,尽可能为农业发展留出更大的空间、创造更好的条件。以平原地区为主体,坚持高标准、扎实推进商品粮生产基地建设,全市基本农田保护面积保持在261.6万亩以上,粮食生产能力保持166万吨以上,标准化农田保持在145万亩以上,并力争把标准农田建成更多的吨粮田。
充分利用山地广阔、小气候和小环境差异明显的山区特点,在有效保护生态、涵养水土的基础上,探索设立绿色农业开发园区,依托山地蔬菜、杨梅、蜜梨、三黄鸡等优势农产品,开发农业休闲观光旅游,发展农产品深加工,完善产前、产中和产后配套服务,积极培育优势品牌,进一步提高综合效益,增加山区农民收入。
加强特色优势农产品原产地保护。对水果、蔬菜、茶叶、中药材、笋竹干果和水产、畜禽等农产品,要在集中建设农业生产基地和生态农业示范区的基础上,选择一批地方特色优势产品,在原产地划定优势区域,优先给予严格的特殊保护。
发挥海洋大市优势,优化渔业生产结构,促进渔业资源的可持续利用。适当压缩近海捕捞强度,严格实行海区伏季休渔制度,加强污染控制,保护渔业生态。积极提升海水养殖业水平,稳妥发展远洋渔业,着力培育休闲渔业。建设好椒江、温岭、玉环坎门、三门健跳等四大渔港经济区,努力发展渔港经济。
七、保障措施
(一)加强基础设施保障
完善“三纵三横三连”高速公路体系,通过路网加密和贯通,对外增加快速通道对接,对内建立完善1小时交通圈。加快港口资源整合和集疏运网络建设,促进三大主要港区优势互补、联动开发,适时启动头门连岛工程及港区开发,扩大辐射范围、增强服务功能。以甬台温铁路建设为契机,加强铁路与港口、高速公路的衔接,加快形成辐射城乡、贯通全国的综合交通网络。开展市域城际轨道交通规划研究工作,在时机成熟时分期启动建设,进一步提高市域一体化程度。
加强城乡电网建设,形成多电源、大电网、自动化、低成本、安全可靠的新型发供电系统。依托西气东输工程、东海油气和进口低温液化气等气源,启动天然气利用工程。积极利用太阳能、生物能、风能等清洁能源,提高全市清洁能源使用比例。
加快“数字城市”建设,大力发展高速宽带信息网。积极推进电信、电视、计算机三网融合,打造联接国内外、高效便捷、大容量、多媒体、智能化的信息网络平台,进一步提高区域信息化水平。
强化区域抗台、防洪、御潮工程体系建设,使市区防洪标准达到100年一遇以上,县城和主要城镇达到50年一遇或100年一遇以上。强化对地面沉降、滑坡、泥石流、地面塌陷等地质灾害防治,构建地质灾害预防体系。
(二)加强环境与资源保障
加大城乡环保设施建设投入,完善垃圾、污水收集处理系统。以化工区整治和清水河道建设为重点,综合整治水环境,有效改善平原河网水环境质量。结合“百村示范、千村整治”工程,加快农村改水改厕,控制化肥农药使用,有效整治养殖污染、农村“白色污染”和农业面源污染。加强海域使用管理,严格控制入海和海上污染源,推进碧海建设工程,遏制海洋环境恶化势头。
依据环境容量和生态承载力,合理布局城市和产业发展。按照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要求,加强自然保护区、水源涵养区、饮用水源保护区、重要湿地等生态功能区的保护,实现生态系统的良性循环。合理建造人工景观,积极推进城乡绿化美化,促进产业发展与自然环境的相互协调。
加快一体化供水网络建设,调整水价形成机制,推进水资源的合理开发和优化配置。加强节水型社会建设,建立统分结合的污水处理系统和中水回用系统,创造条件逐步推行分质供水。在玉环和温岭建设若干海水淡化工程,减轻南部地区供水压力。严格控制平原地下水超采,补充涵养地下水源,逐步恢复潜水水位。
着眼于提高土地集约和节约利用水平,积极调整建设用地结构。引入竞争机制,建立流转机制,通过盘活建设用地存量,增加建设用地的有效供给。正确处理滩涂围垦与生态保护、河流整治、防洪御潮的关系,科学决策推进台州三山涂、椒江十一塘、路桥三山北涂、临海北洋涂和南洋涂、温岭东海塘、玉环漩门三期、三门晏站等围涂工程建设,增加建设用地的增量。
(三)加强科技与人才保障
以产业为基础、以企业为主体、以市场为导向,推进产学研的相互结合。加强先进适用技术的研发、引进、消化和吸收,内外联动、多途径增强自主创新能力,逐步构建具有持续创新能力的区域科技创新体系。鼓励创办各类专业孵化器,扶持建设若干综合性产业技术创新中心。建立面向行业和中小企业的技术服务中心,研发推广行业共性关键技术,解决中小企业创新能力不足问题。鼓励骨干企业实施知识产权战略,开发自主知识产权。
着重抓好企业家、高级专业人才、技术工人三支队伍建设,构筑与区域产业特点相适应的多层次、多门类、开放型区域人才体系。充分发挥高等院校和高教园区的创新源、人才库作用,围绕支柱行业和主导产业,面向区域经济,开设一批特色专业和重点专业。健全职业技术培训体系,形成区域性职业教育中心。建立职工定期轮训制度,健全在职在岗培训体系。优化人力资源开发利用机制,完善配套服务,集聚高素质的经营管理人才和高水平的科技人才。积极实施农民培训工程,提高适龄农民的科技文化素质,加速农村劳动力的转移和转化。
(四)加强体制机制保障
按照建设中国民营经济创新示范区的目标要求,着力培育市场主体自主创新能力,不断提高民营经济的科技化、规模化、集约化和国际化水平。引导民营企业建立更加开放的现代企业制度,不断建立新的竞争优势。积极培育社会中介组织,加强民间商会和行业协会建设。健全民营企业服务体系,创造条件建立地方性资本市场。加强知识产权保护,加快“信用台州”建设,规范市场秩序,优化竞争环境。
完善绩效考核机制,推进产业升级,优化布局。严格按照国家政策法规,调整优化开发区和工业园区结构,立足做大、做专、做强产业集群,进一步整合散小工业集聚区,为推进产业合理布局奠定制度基础。
创新基础设施共建共享机制,建立资源和生态补偿机制。加大转移支付力度,推进基础设施对接与生态环境共保。结合下山移民和异地脱贫工程的实施,使承担生态保护和水源涵养职能的重点区域获得相应补偿。
(五)加强对重大问题的统筹协调
积极把握国际产业加快转移,城市化、工业化互动推进,国家长三角区域规划和全省温台沿海产业带规划等重要规划编制实施的有利时机,着眼于解决产业布局中存在主要问题,针对制度性根源深化改革、锐意创新,有效打破行政区壁垒,有序推进城乡结构的调整和城镇布局、产业布局的优化,促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提升区域综合竞争力。
加强规划的实施管理,建立市规划协调机构,加强对全市产业布局重大问题和重要决策的统筹协调,理顺土地利用、城乡建设、生态保护、产业发展、基础设施建设等规划的关系,形成合力支持产业布局规划实施的有效机制和社会氛围。
加强衔接和督查检查,结合工作安排相应制定配套计划,保障规划的有效实施。跟踪了解和评估检查规划实施情况,如遇宏观环境重大变化等重要原因,按程序由发展和改革部门及时提出规划调整方案,报市政府审议批准。
第五篇:成都市农产品加工产业布局规划(上)
成都市农产品加工产业布局规划
(上半部分)
(2012-2020年)
成都市农业委员会 成都市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 成都市国土资源局 成都市规划管理局
2013年3月
目
录
一、规划总则................................................................................................................1
(一)规划背景.......................................................................................................1
(二)规划期限.......................................................................................................2
(三)规划范围.......................................................................................................2
(四)规划原则与目标...........................................................................................3
(五)规划依据.......................................................................................................4
二、成都市农产品加工业区域布局...........................................................................5
(一)天府新区农产品精深加工产业孵化中心...................................................7
(二)成都市农产品精深加工产业园.......................................................................8
(三)成都市农产品加工基地.............................................错误!未定义书签。
三、规划实施的保障措施.........................................................错误!未定义书签。
(一)组织保障...................................................................错误!未定义书签。
(二)规划保障.....................................................................错误!未定义书签。
(三)土地保障.....................................................................错误!未定义书签。
(四)建设保障.....................................................................错误!未定义书签。
一、规划总则
(一)规划背景
农产品加工水平是衡量一个国家农业现代化程度的重要标志,是提升农业整体素质和效益的关键环节。“十一五”以来,我国农产品加工业快速发展,已成为国民经济体系中总量最大、发展最快、最具活力的产业之一。
近年来,成都市通过结构调整、龙头培育、产业集聚和农产品基地建设,农产品加工业迅速发展。据2010年统计数据显示,全市年销售收入1000万元以上的主要农产品加工企业649家,占企业总数的16.7%;实现工业总产值973亿元,占工业总产值的16.75%;全市初步建成了郫县安德川菜调味品加工产业园、邛崃临邛食品饮料加工产业园、蒲江农产品加工产业园和新津工业园区农产品加工区。此外,新都泡菜食品加工产业园和崇州桤泉农产品加工基地已形成了一定的产业基础。全市形成了蔬菜、水果、生猪、畜禽、粮油、茶叶、白酒、林竹等八大农产品加工产业集群;培育了以新希望集团、丰丰、新荷花、通威、巨星、中粮等为代表的知名农产品加工企业,获得中国驰名商标14件、四川省著名商标85件、四川省名牌80件、成都市著名商标87件,带动发展无公害、绿色、有机产品896个;建立了农业基层综合服务体系和市现代农业发展投资有限公司,组建了市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协会和市泡菜协会,为农产品加工企业在科技、维权、融资、网络、保险等方面提供服务。
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农产品加工业产值与农业产值之比仅为1.7:1,低于发达国家2-4:1的水平。尽管成都市农产品加工业近年来发展很快,但目前仍以产地初加工为主,设施简易、加工能力较弱,副产物综合利用率低;现有农产品加工产业园产值仅占全市农产品加工业产值的20%左右,精深加工集中度不高、布局不够合理、规模效益不够明显;领军型、出口型龙头企业发育不足,市场占有份额偏低;研发平台不完善,技术创新能力不强,突破性关键技术少;产业组织模式和生产经营方式相对落后,社会化服务水平还有待提高,需要从国民经济战略高度来引导与促进。
为贯彻实施成都市现代农业发展总体规划,进一步做大做强农产品加工产业,通过合理布局农产品加工产业园(基地),促进成都市现代农业发展,特编制本规划。
(二)规划期限
本规划期限为2012年至2020年。
(三)规划范围
本规划范围为成都市二三圈层区(市)县,包括4区4市6县(含天府新区成都区域部分)。
图1 成都市农产品加工产业布局规划红线图
(四)规划原则与目标
1.规划原则
——外部衔接与内部统筹相结合:坚持与国家、省农产品加工业产业发展规划相衔接,在全市内部加强园区布局与产业基地布局规划的统一性和统筹性。坚持产业发展与内部相衔接,实现产城一体。
——集约化与节约化相结合:发挥园区(基地)的带动作用,引导龙头企业向园区集中,提高产业集中度,形成优势农产品加工产业集群。按
照节约用地的要求,依托工业集中发展区及有一定产业基础的农产品加工区域,规划布局农产品加工产业园(基地)。
——市场导向与资源优势相结合:以市场需求为导向,充分挖掘成都市农业优势特色资源、资金、技术、人才、信息、市场等方面的优势,强化加工业技术含量,着力打造农产品加工业的高端品牌,提高产业附加值,同时发挥成都首位城市作用,辐射引领带动全省农产品加工业发展。2.规划目标
通过规划建设,形成成都农产品加工业“一心、六园、十基地”的新格局。“一心”:即在天府新区农业科技功能区建设农产品精深加工产业孵化中心,形成高端化、国际化的农产品精深加工总部、研发中心;“六园”:即依托现有的工业集中发展区,在二三圈层区(市)县统筹规划建设6个农产品加工产业园,形成布局合理、特色鲜明、辐射面广的农产品精深加工环状产业带;“十基地”:即依托现有农产品加工企业相对集中的区域建设10个农产品精深加工和初加工产业基地。
力争把成都建设成为西部农产品加工业的“一区、两基地”,即:农产品加工业示范区、农产品精深加工研发基地、企业总部基地。
——通过新品种新技术引进、规范化种植(养殖)、标准化精深加工,品牌建设,构建全产业链的食品安全控制体系,打造西部领先的农产品加工示范区。
——通过技术的研发创新,引领带动农业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着力改
善农产品终端形态,不断提高农业产业附加值和核心竞争力,打造农产品精深加工研发基地。
——通过引进、培育、兼并、重组等形式组建大型企业集团,发挥其带动作用,提高产业集中度,打造西部农产品加工企业总部基地。
到2017年,全市农产品加工业总产值突破2000亿元,其中:精深加工产值突破1000亿元,精深加工率达到50%以上;农产品加工业增加值达到500亿元以上,农产品加工业总产值与农业总产值之比达到3:1。
(五)规划依据
1.农业部《农产品加工业“十二五”发展规划》(农企发〔2011〕6号); 2.政协成都市委员会报送《关于大力发展农产品加工业 提高农产品市场竞争力的建议》重点调研报告的报告(成政协发〔2011〕20号);
3.成都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印发《关于加快农产品加工业发展的意见》(成办发〔2012〕12号);
4.成都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印发《成都市工业用地管理办法》的通知(成办发〔2010〕105号);
5.《成都工业集中发展区发展报告(2011-2012)》。
二、成都市农产品加工业区域布局
以促进产业集聚发展为目标,根据区域和农产品优势产业发展现状,因地制宜,积极整合和规范发展各类农产品精深加工产业园,引导农产品加工产业梯度转移,加快实现加工园区化、园区产业化、产业集聚化,提升农产品加工转化能力和精深加工水平。通过规划建设,到2020年形成成都农产品加工业“一心,六园、十基地”的新格局。
在天府新区农业科技功能区建设农产品精深加工产业孵化中心,形成高端化、国际化的农产品精深加工总部、研发中心;依托现有的工业集中发展区,在二三圈层区(市)县统筹规划建设6个农产品加工产业园:郫县安德川菜调味品加工产业园、新都新繁泡菜食品加工产业园、邛崃临邛食品饮料加工产业园、蒲江农产品加工产业园、彭州濛阳农副产品加工产业园、大邑王泗食品加工产业园;依托现有农产品加工企业相对集中的区域建设青白江城厢特色食用菌加工基地、青白江清泉农产品加工基地、崇州桤泉农产品加工基地、邛崃冉义种子生产加工基地、新都军屯农产品加工基地、金堂竹篙农产品加工基地、金堂赵家食用菌加工基地、金堂清江食用菌加工与物流基地、新津金华农产品加工基地、都江堰崇义农产品加工基地。
图2 成都市农产品加工产业园布局
(一)天府新区农产品精深加工产业孵化中心
依托天府新区农业科技功能区规划建设农产品精深加工产业孵化中心,形成高端化、国际化的农产品精深加工总部、研发中心。在园区推进“技术研发+精深加工+高端市场渠道”的全产业链组织模式,规划建设以科技研发、成果转化、示范推广为重点的农产品精深加工科技创新发展区和高新技术成果示范转化区,构建“产学研”三位一体科研体系,建立科技成果转化的试验基地,促进农业与工业和服务业深度融合,为现代农业向高端发展提供强有力支撑。
表1 天府新区农产品精深加工产业孵化中心发展现状及规划目标
园区 名称 具体 位置 双流大林镇和 籍田镇
/ 现有面积(亩)
规划面积(亩)
重点加 工产业 以生物产业为代表的农产品精深加工科技研发、成果转化和示范推广
图3 天府新区农产品精深加工产业孵化中心分布乡镇
建设 目标
规划建设以科技研发、成果转化、示范推广为重点的农产品加工高科技总部经济区,构建“产学研”三位一体的科研体系 农产品精深加工产业孵化中心
(结合天府新区规划)
(二)成都市农产品精深加工产业园
1.郫县安德川菜调味品加工产业园
该产业园位于郫县安德工业点内,主要发展调味品及农副食品精深加工和川菜原辅料加工产业。2009年该产业园被中国食品工业协会正式命名为“中国川菜产业食品加工基地”,2010年被国家农业部确定为第四批“全国农产品加工业示范基地”,授予第一批“国家农业产业化示范基地”称号。现有农产品加工企业35家,部分企业已获得“中国驰名商标”、“四川省著名商标”等优势品牌。结合城镇建设,到2020年该产业园规划面积4500亩,打造为产值过100亿元的中国川菜调味品加工产业园。
表2 郫县安德川菜调味品加工产业园发展现状及规划目标
园区
名称 郫县安德川菜调味品加工产业园 具体 位置 现有面积(亩)
规划面积(亩)
重点加 工产业 豆瓣、川菜原辅料和农副产品加工
建设 目标
以川菜调味品产业为支撑,打造全国安德镇
3300
4500
唯一以地方菜系为主导的“中国川菜产业园”,建立川菜产业化生产、研发中心,川菜博物馆,川菜文化园及配套的农产品加工示范区
图4 郫县安德川菜调味品加工产业园分布乡镇
2.新都新繁泡菜食品加工产业园
该产业园位于新都新繁工业点内,重点发展泡菜产业。新繁镇也是成都市优先发展重点镇之一,其优势加工产品“新都泡菜”已获得国家地理标志产品称号。现有农产品加工企业12家,部分企业已获得“中国驰名商标”、“四川省著名商标”等优势品牌。结合城镇建设,到2020年该园规划面积1410亩,打造为产值达50亿元的新繁泡菜食品加工产业园。
表3 新都新繁泡菜食品加工产业园发展现状及规划目标
园区
名称 新都新繁泡菜食品加工产业园 具体 位置 新繁镇
现有面积(亩)500
规划面积(亩)1410
重点加 工产业 泡菜加工、蔬菜加工及调味品制作
建设
目标
建成西部最大的发酵泡菜产业园,打造“中国泡菜之乡”
图5 新都新繁泡菜食品加工产业园分布乡镇
3.邛崃临邛食品饮料加工产业园
该产业园位于邛崃工业集中发展区内,重点发展农副食品加工、饮料制造业、生物医药产业和白酒酿造业。其中,临邛绿色食品加工园已有17家农产品加工企业,包括“伊利乳业”、“通威成都控股公司”、“金忠公司”、“文君茶业”、“神威药业”、“扬子江药业”等知名企业;中国名酒工业园已有24家酒类生产企业,包括“水井坊”、“重庆诗仙太白”、“金六福”等知名企业。到2020年该产业园规划面积8000亩,打造为产值超200亿元的邛崃临邛食品饮料加工产业园。
图6 邛崃临邛食品饮料加工产业园分布乡镇
表4 邛崃临邛食品饮料加工产业园发展现状及规划目标
园区
名称 邛崃临邛食品饮料加工产业园 具体 位置 临邛镇 卧龙镇
现有面积(亩)
规划面积(亩)
重点加 工产业 粮油、肉制品、茶叶、中药材、白酒酿造
建设 目标
打造高端食品制造、茶叶、6000
8000
生物医药产业园;打造中国白酒产业优势集群,创建“中国酒源”品牌
4.蒲江农产品加工产业园
该产业园位于蒲江工业集中发展区内,重点发展食品饮料制造业。依托蒲江周边良好的生态环境和丰富的农产品资源优势,已初步形成了以“佳享食品”、“中食集团”、“派立食品”、“全兴水厂”、“绿昌茗”为重点的食品饮料业,以“永安制药”、“新朝阳生物”、“新希臣药业”为重点的生物医药业。产业园现有农产品加工企业70家,部分企业已获得“中国驰名商标”、“四川省著名商标”等优势品牌。到2020年该产业园规划面积9000亩,打造为产值超150亿元的蒲江农产品加工产业园。
表5 蒲江农产品加工产业园发展现状及规划目标
园区 名称 蒲江农产品加工产业园 具体 位置 县城工业集中发展区
6000
9000 现有面积(亩)
规划面积(亩)
重点加 工产业
建设 目标
图7 蒲江农产品加工产业园分布乡镇
打造全国一流、特色鲜明的绿色
食品、饮料、食品加工和生物医药开发产业
生物制药
集群
5.彭州濛阳农副产品加工产业园
该产业园位于彭州濛阳工业点,重点发展农副产品加工业,现有农产品加工企业13家。彭州市农产品原料资源优势明显,全市已建成优势特色产业基地近80万亩,其中蔬菜68万亩,猕猴桃4.6万亩,中药材7万亩。结合四川国际农产品交易中心建设,到2020年该园规划面积1000亩,预计实现产值50亿元。
表6 彭州濛阳农副产品加工产业园发展现状及规划目标
园区
名称 彭州濛阳农副产品加工产业园 具体 位置 濛阳镇
现有面积(亩)
规划面积(亩)
重点加 工产业 蔬菜、肉制品、300
1000
高端种业等农副产品加工
建设 目标
打造泡菜、畜产品、种子精深加工产业集群
图8 彭州濛阳农副产品加工产业园分布乡镇
6.大邑王泗食品加工产业园
该产业园位于大邑工业集中发展区内,重点发展食品制造业和酒、饮料制造业。现有农产品加工企业15家,实现工业总产值6亿元。结合城镇建设,重点发展农产品精深加工高端产业,到2020年实现产值30亿元。
表7 大邑王泗食品加工产业园发展现状及规划目标
园区 名称 大邑王泗食品加工产业园 具体 位置 王泗镇
现有面积(亩)300
规划面积(亩)500
重点加 工产业 食用菌、榨菜、肉制品加工
建设 目标
打造现代食品精深加工产业集群
图9 大邑王泗食品加工产业园分布乡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