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大春生产的指导性意见(写写帮整理)
关于2009年大春生产的指导性意见
一、指导思想
2009年我乡大春生产指导思想: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县委十届四次全会精神,巩固和发展三大支柱产业,以粮食增产,农业增效,农民增收为核心,稳定播种面积,主攻粮食单产,优化品种结构,实现粮食产量稳定增加。
二、目标任务
2009年大春生产面积计划 16520 亩,比上年减80亩,减0.48%。其中,经济作物11350亩,比上年减655亩,减5.46%;粮食作物5170亩,比上年增575亩,增12.50%。
作物分类指导计划:
(一)经济作物
1、烤烟7000亩,比上年减1735亩,减19.86%;
2、甘蔗2800亩,比上年减56亩,减1.96%;
3、蔬菜750亩,比上年增336亩,增81.16%。
4、其他作物800亩。
(二)粮食作物
1、水稻2570亩,比上年增145亩,增5.98%;
2、玉米2600亩,比上年增455亩,增21.20%;
三、主要措施
(一)提高认识,加强领导
当前抓好大春粮食生产是实现农业稳定的基础,是确保粮食安全的关键环节,是实现农民增收的头等大事。对此,各村要按照者政发(2009)7号文件要求抓好烤烟生产的同时,狠抓大春粮食生产各项措施的落实,加强对大春生产的组织领导工作,将大春生产列为全年农业工作的重要议事日程,集中人力、物力,将2009大春生产抓紧、抓好、抓落实,确保我乡大春生产各项任务圆满完成。
(二)及早规划、合理布局
2009年的大春生产,必须及早规划,合理布局,要做到面积早计划,规划早安排,种籽早调供,措施早落实。要从本地实际出发,结合市场需求,因地制宜,选择适宜的作物品种及相应的生产技术模式,集中力量,增加投入,力求上档次、上规模、出效益。
(三)加强技术培训,落实配套技术。
加强对农民进行新技术和市场营销等知识的培训,增强他们的科技意识,提高他们的生产能力和自我发展能力;落实各项配套技术措施:一是水稻机械化插秧技术,全乡2009年计划机插秧950亩,其中:竹箐村400亩,庆丰村400亩,者竜村100亩,春元村50亩,以样板试验为主;二是水稻规范化双行条栽;三是农业中心加大对农户进行各种农作物病虫害防治技术培训。
(四)办样板,典型引路,提高农民科技水平
2009年,认真实施省万亩水稻高产示范项目。全乡以100亩高产(750公斤/亩)水稻示范片和1000亩水稻高产(720公斤/亩)示范区,辐射带动其他村组,在示范片内进行规范化种植,实施旱地育秧、水稻机械化插秧、宽窄行条栽等技术。甘蔗生产上,在渔科村委会实施甘蔗三高样板100亩,平均亩产达
第二篇:关于切实抓好大春生产的意见
文章标题:关于切实抓好大春生产的意见
找文章到xiexiebang.com更多原创-(http://www.xiexiebang.com/)
各乡(镇)人民政府、县直各委、办、局:
“十五”期间,在州委、州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县
委、县政府坚持以科学发展观统领农业农村工作,继续把解决“三农”问题作为全县各项工作的重中之重,不断深化农村改革,加大农业投入,实施了一系列中央、省、州、县制定的支农惠农政策措施,沉着应对严重自然灾害和境内外突发事件,克服禽流感等重大动物疫情带来的冲击,全县农业农村经济继续保持了良好的发展态势,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得到进下一步提高。2006年是我县实施“十一五”规划的第一年,也是全面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开局之年,抓好今年的大春生产工作,对全县“十一五”农业发展开好头、起好步,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至关重要。
为了切实抓好我县2006年大春生产工作,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切实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现根据县委九届四次全会的要求、县十届人大四次会议确定的目标任务,结合我县农业生产实际,对2006年的大春生产作如下指导性意见。
一、指导思想
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省委七届七次全会、州委五届七次全会精神,坚持科学的发展观,认真贯彻落实各级农业、农村工作会议精神,夯实基础保安全,优化布局调结构,强推科技抓示范,粮经并举促增收。紧紧围绕粮食安全和农民增收两大任务,继续优化农业产业结构,全力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实现粮食稳定增产和农民持续增收,以科技为支撑、市场为导向、效益为中心,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为目标,全面实现农业农村经济待续协调快速发展。
二、发展思路
2006年全县粮食生产工作采取“引、调、提、稳”的粮食生产总体思路。“引”,即: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引导群众及时掌握党的路线、方针、政策,重点是把2006年中央1号文件宣传到村、组、农户;引导群众发展适合当地条件的农产品;引导群众掌握市场信息;引导群众掌握科技知识;引导群众走规模发展优质产品的路子,“调”,即:按照“三带经济”的总体要求,合理布局,统筹安排,长短结合,千方百计调优结构,沿江一带在稳定粮食种植面积的基础上,调大优质稻谷的生产面积;城郊一带要围绕市场,利用科技手段,因地因时生产适销对路的农产品,重点要处理好粮食与经济作物的比例关系,千方百计稳定种粮面积;半山以上地区重点要抓好马铃薯产业的开发,重点是实现玉米的良种化和加快科技应用水平。“提”,即:继续实行“政、技、物”配套工程,提高政府对粮食生产的产前、产中、产后的服务水平;加大科技培训力度,提高农民的种植水平;千方百计加强基本农田建设,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加大农业执法力度,提高依法行政水平;加快农业科技创新,加强农业技术推广体系建设,提高农业科技投入。“稳”,即:把稳定党在农村的基本政策,稳妥推进农村改革,切实减轻农民负担三者有机结合起来,加快农业产业化经营步伐,有效促进千家万户的小生产与千变万化的大市场之间的有机结合;改善投资环境及项目建设等要充分与解决温饱逐步建设小康有机结合起来,最终推进农业发展、实现农民增收、维护农村稳定。
三、目标任务
(一)大春农作物播种面积及大春粮豆产量(详见附表一)
1、大春农作物播种面积目标达25万亩,其中粮食作物播种面积目标达21.25万亩,经济作物面积目标任务3.75万亩。
2、大春粮豆产量目标达4357万公斤。
(二)科技项目
1、大春农作物良种推广面积计划达18.35万亩。(详见附表二)
2、科技推广面积计划安排20.07万亩。(详见附表三)
四、具体措施
(一)认清形势,提高认识,加强领导。年初,党中央、国务院再一次以中央一号文件发出通知,要求各级党委和政府要认真贯彻党的十六大和十六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牢固树立科学发展观,按照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的要求,坚持“多予、少取、放活”的方针,调整农业结构,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加快科技进步,深化农村改革,增加农业投入,强化对农业支持与保护,力争实现农民收入较快增长,尽快扭转城乡居民收入差距不断扩大的趋势。为此,在新的发展阶段,对“三农”问题要有新的认识:一是各级各部门要站在讲政治的高度,把“三农”问题摆在整个国民经济的首位来切实抓紧抓实,当前的首要任务就是要切切实实抓好春耕生产工作;二是充分认识到我县农业基础仍然十分脆弱,农民收入增长仍然十
第三篇:大春生产通知
观府发„2010‟19号
观阁镇人民政府 关于抓好2010年大春生产的
通 知
各村民委员会、镇属相关部门:
2010年是实施“
十一、五”规划的最后一年,是城乡统筹发展、推动农业农村经济发展上新台阶的关键年。大春是全年农业生产的大头, 产量占全年的80%以上,抓好大春生产,夺取大春丰收,对实现全年增收目标具有决定性作用。为切实抓好2010年大春生产,现就有关事宜作如下通知。
一、提高认识,明确目标。
2010年大春生产,既面临难得的发展机遇,存在诸多挑战。各村、各部门务必高度重视,理清思路,明确目标,早准备、早规划、早安排,多投入,强化组织领导,确保大春生产抓早、抓实、抓出成效。
2010年我镇大春生产基本思路及目标是:必须坚持以科学发展为统揽,以稳粮增收为重点, 以发展现代农业为方向,努力实现又好又快发展。在工作思路上应突出稳粮这个主题,抓住增收这个关键,以政策惠农,以科技强农,以服务兴农,立足避灾抗灾,强化示范带动,确保大春生产持续稳定增长。工作目标是:大春粮食播面29612亩,总产13517吨(其中水稻17260亩, 总产9589吨;玉米5141亩, 总产2505吨;红苕2453亩, 总产652吨;大豆3098亩, 总产480吨;其它1660亩,总产291吨);花生2610亩,总产395吨;蔬菜4500亩,总产16128吨。实现全年粮食播面达到37942亩,粮食总产达到15767吨。
二、突出重点,狠抓关键
1、突出早育早栽。为有效避开高温伏旱对玉米灌浆、水稻授粉结实的影响,2010年我镇要继续坚持早育 早栽。水稻旱育秧2月20号前后开始播种,3月5日前播完,其中2月20至25日育小苗与冬水田配套进行强化栽培,2月26日至3月5日前育中苗与两季田配套进行宽窄行东西向规范化移栽;水稻水育秧于3月10日前种子下泥。红苕在2月下旬殡完、玉米于3月5日前全部完成肥团育苗。净作花生3月下旬、套作花生4月上旬播种,大豆4月底至5月中旬播种,麦/玉/豆套作的大豆播种的时间为6月上中旬。
2、推广优质品种。2010年我镇水稻要重点选用川优727、川农优498、Q优108、D优202、B优827、冈优188、K优AG、冈优158、合优3号等,玉米要重点选用川单
418、田丰8号、中单808、重玉100、东丹80、金玉308、隆玉68、天玉198等,红苕选用南薯88、南薯99等脱毒苕种,花生选用天府10号、天府12号等,大豆选用贡选一号、南豆12号等,蔬菜重点选用湘椒4号、津优1号、碧秀、豇豆844、二青皮、西芹、四季葱等品种。各村要广泛宣传,努力提高农户知晓度,提高主推品种入户率。
3、强力推广水稻旱育秧。旱育秧具有早播、早栽、早发、早抽穗、早成熟的特点,能有效避开高温伏旱,同时具有发苗快,有效穗多,穗大粒多,显著增产等特 点。2010年我镇要继续加大推广力度,实现旱育秧推广面积12973亩。要选择土壤肥沃、排灌方便的蔬菜地作旱育秧苗床,及早培肥,精细整地,施足底水,旱育保姆拌种,稀撒匀播,加强苗床管理。
4、大力推广水稻强化栽培。水稻强化栽培具有旱育、嫩秧早栽、稀植壮株、足肥发苗、有效穗多,穗大粒多,显著增产的特点,一般比常规栽培增产10%以上,是提高水稻产量的有效途径。2010年我镇要加大推广力度,推广面积达到5100亩。技术上把握旱秧早育,嫩秧早栽,三角形栽植,亩植1.2~1.5万株,重底早追,增施有机肥,重视施用锌肥,防止水稻座蔸。
5、大力推广麦/玉/豆新三熟栽培模式。麦/玉/豆新三熟是四川农业大学近年研究出的一种旱地套作模式。其核心是用大豆置换红苕。麦/玉/豆新三熟比麦/玉/苕三熟可新增收入100元以上,为突破大豆生产,2010年我镇要大力推广麦/玉/豆新三熟栽培模式,播种面积要达到2200亩。技术上要把握住6月上中旬播种、亩植6000株以上、早施提苗肥、重施结荚肥等关键环节。
6、抓好以水稻稻瘟病为重点的病虫害综合防治。近年来稻瘟病逐渐成为影响水稻产量的主要病害,必须放在突出位置来抓。要强化药剂浸种,实行秧田用药和抽穗前用药三次防治。同时抓好其它病虫害的综合防治,努力把病虫害带来的损失降到最低限度,确保丰产丰收。
三、加强领导,抓典示范
1、强化组织领导。镇、村领导要站在讲政治的高度切实加强对2010年大春生产的领导,主要领导要亲自抓,分管领导要具体抓,相关部门要全力以赴抓。要把主要精力放在农业生产上,特别是要突出抓好新技术的示范推广,加大工作力度,保证各项工作任务的完成,确保政令畅通。
2、加大投入力度。镇村要挤出资金用于大春生产,镇财政要加大对技术培训、示范推广等资金投入,努力为增产增收提供物财支撑。
3、抓好为农服务。各村和涉农部门要通力协作,密切配合,共同打好大春生产总体仗。各村要按照“谁受益、谁负担”的原则,通过“一事一议”的方式筹集生产服务费。各涉农部门要转变工作作风,改善工作态度,优化服务质量。农技站要负责技术培训、示范推广、宣传服务。信作社要搞好信贷资金发放。水保站,农机站要搞好水利设施的维修,确保春灌用水。
4、扎实搞好示范。一是以竹园、兴利、银顶、赛金等村建立优质粮油高产示范片5000亩,旱育秧育苗示范片300亩,水稻强化栽培示范片1000亩,玉米高产示范片2000亩,其中核心示范片200亩,各村要搞旱育秧育苗示范片50亩,水稻强化栽培示范片100亩, 玉米高产示范片100亩,各社要各搞10亩的示范片;二是以竹园、兴利、赛金、银顶、偏岩、农丰、大坝等村建立麦/玉/豆新三熟栽培示范片500亩(其中核心示范片100亩),田坎玉米示范片200亩;三是以石船、大坝、青莲、关律等村建立地膜花生示范片500亩;四是以竹园、兴利、合福、沙石、观南、银顶、赛金等村建立优质蔬菜示范片2000亩(其中竹园辣椒核心示范片100亩,竹园、兴利、观南、银顶和赛金莲藕示范片1000亩)。各村要严格按照要求层层建立样板,以高质量大规模示范促进全镇平衡发展。
4、加强目标管理。镇党委镇政府将新技术推广和大春生产纳入全年目标管理,大春育苗栽插关键季节进行督查考核,确保全年目标任务实现。附:
1、观阁镇2010年大春生产计划表
2、观阁镇2010年新技术示范推广计划表
二0一0年三月二日
主题词:大春生产 2010年 通知
观阁镇党政办 2010年3月2日印
第四篇:关于2010年大春生产工作的指导意见
各乡(镇)人民政府,县直各委、办、局:
2009年,在县委、县人民政府的正确领导下,通过全县各族人民的共同努力和各级各部门的大力支持,努力克服自然灾害等不利因素影响,农业生产主要指标顺利完成,粮食产量继续保持稳步增长的良好势头。全年完成农作物总播种面积244515亩,粮食总产30965吨,比上年增466吨,增
长1.5%。为切实抓好2010年大春生产工作,确保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经县人民政府研究,现就2010年大春生产工作提出以下指导意见:
一、指导思想
2010年我县大春生产工作的指导思想是:坚持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全面贯彻落实中央、省委、州委农村工作会议和关于抗大旱保民生促春耕的一系列指示精神和县委十届六次全会精神,按照“稳粮保供给、增收惠民生、改革促统筹、强基增后劲”的基本思路。紧紧围绕稳定粮食生产,认真落实今年大春生产的各项工作措施,结合实际,积极推进农村经济结构调整,确保实现县十届人大三次会议确定的粮食生产目标。
二、主要目标和任务
(一)全年大春农作物总播种面积计划14万亩(其中:粮豆面积13万亩,经济作物面积1万亩)。
(二)玉米良种推广面积计划7万亩,水稻良种1.9万亩。
(三)科技推广面积计划12万亩。其中: 间套种推广面积4万亩,玉米规格化栽培5万亩,(来源:好范文 http://www.xiexiebang.com/)玉米地膜栽培1.5万亩,水稻旱育稀植及规格化栽培1.5万亩。
(四)陆稻推广面积计划0.3万亩。
(五)秋收粮食总产量计划29626吨,比上年增长1.5%。
三、主要措施
(一)提高认识,加强领导。各级各部门要进一步提高抓好大春生产对促进农民增产增收重要性的认识,始终把春耕生产作为农村工作的重中之重来抓,加强政策宣传,切实抓好粮食直补、农资综合补贴、良种补贴等支农惠农政策的落实,始终做到“阳光操作、规范实施、农民受益”,进一步保护和调动广大种粮农民的生产积极性。各乡(镇)和涉农部门要切实加强对大春生产工作的领导,生产任务要层层分解,具体落实到村、到户、到田块,充分挖掘粮食生产潜力,真正做到计划早安排,任务早落实,措施早到位,确保目标任务顺利实现。
(二)加大投入力度,为大春粮食增产奠定基础。一是要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提高防灾抗灾能力。各乡(镇)要结合实际,广泛发动群众,积极投工投劳,抢修损坏的排灌沟渠,不断提高农业基础设施的防灾抗灾能力和灌溉能力,确保今年大春生产顺利进行。二是县财政要优先支持和保证农业生产资金的投入,保证今年大春种植任务的顺利完成。三是各乡(镇)要充分发动群众,大力积造农家肥,广辟肥源,千方百计增加投入,增强土壤肥力,尽力提高单产,增加总产。
(三)加强农资调运储备,保证农资供给。各乡(镇)和县农业局、县供销社、县农资公司等部门要切实做好大春农用物资的调运储备工作,确保大春生产必须的种子、化肥、农膜、农药等农用物资足额及时就位,满足生产需要。县农业局、县科技局、县农资公司等单位要加强协作,切实开展送科技和送农用物资下乡活动,开展多种形式的技术指导和技术服务,方便农民群众,服务农民群众。县工商局、县质监局、县公安局、县农业局等部门要加大农业执法监督力度,按照中央、省、州的要求和部署,切实负起责任,定期开展农资市场的整顿清理和价格监管,坚决依法打击制假售假行为,规范种子、化肥、农药等农用物资的经营行为,净化农资经营市场,确保农用物资的质量和安全,切实维护和保障农民群众的利益。
(四)推进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力求在效益增收有新突破。各乡(镇)和县直各涉农部门要在稳定粮食生产能力的基础上,合理调整农作物布局,鼓励和引导农民群众大力种植投资小、效益好、见效快、回报高的特色经济作物,优化经济结构,因地制宜地加快农业产业结构调整步伐。
(五)依靠科技进步,搞好科技服务。为完成今年的科技推广任务,各级各部门要依靠科技,实行政、技、物综合配套,充分发挥部门职能,把办样板抓示范工作提高到一个全新的高度来认识,统筹规划,精心组织,科技示范样板要选择沿江一线的适种地块,重点进行落实,确保取得实效。全县农业科技人员要进村入户,抓好良种良法推广、科技培训等工作,每名农业技术人员负责完成高稳产科技示范样板任务不得少于5亩,通过抓样板,做示范,树典型,辐射和带动大春粮食生产。同时,县、乡各扶贫挂钩单位要抽调精干人员进驻扶贫联系点,协助乡、村干部共同帮助群众解决大春生产过程中遇到的实际困难和问题,努力引导农民调整产业结构,实现调结构、促发展、增效益的目标。
(六)加强病虫害管理,确保大春增产增收。各乡(镇)和县直各涉农部门要建立健全重大灾情预警机制,牢固树立抗灾夺丰收的思想,尤其要在资金、物资、技术上做好充分准备,一旦发生自然灾害,相应采取应对措施,全面加强大春作物病虫害的预测预报和适期防治工作,力争全县农作物重大病虫害损失率控制在5%以
内。
(七)明确责任,严格考核。各级各部门要把大春生产主要目标任务纳入目标责任考核范畴,实行目标管理,并建立目标考核责任制,明确责任,严格考核。县人民政府将适时派出大春生产督查组,分阶段分重点进行专项督查,并进行定期通报,推动全县大春生产工作的顺利进行。
第五篇:施工指导性意见
施工指导性意见 一、路基台阶开挖(一)
清理表土及拆除 1、范围 为路堤两侧扩建用地范围及原路堤范围(含边坡坡面、护坡道等)
内施工场地的清理、拆除和挖掘,以及必要的平整场地等有关作业。
2、一般要求 1)承包人应在施工前按设计图纸确定扩建现场工作界线,并保护所有规定保留和监理工程师指定的要保留的植物及构造物。
2)场地清理拆除及按规定回填压实后,承包人应重测地面标高和扩建的横断面提交监理工程师审核。
3)清理及拆除工作完成后,应由监理工程师进行现场检查验收,在验收合格后才能进行下一道工序的施工。
3、施工要求 1)清理场地(1)对扩建用地范围内的垃圾、有机物残渣及原地面以下至少300mm 内的草皮、农作物根系和表土应予以清除,对老路基边坡进行41.6cm 厚的清坡处理,并运至弃土场内。场地清理完成后,应对路基填筑范围进行填前碾压,使其密实度达到规定的要求。
(2)扩建用地范围及原路堤范围内的树根应全部挖除。
2)拆除与挖掘(1)扩建用地范围内的不允许保留(不含需拼宽的结构物)旧涵洞、旧路面和其它障碍物以及不能利用的老路基两侧的护坡道、挡土墙等均应全部拆除。正在使用的旧涵洞、旧路面及其它排水结构物,应在对其正常交通和排水做出妥善的安排后,才能拆除。
(2)原有结构物的下部结构应拆除到天然河床底部以下 300mm,其在河床以外的部分至少拆除到天然地面以下 500mm,如其整个或部分处在新拼宽的结构物的界限之内时,则应拆除到使新拼结构物施工不受影响的范围。
(3)拆除原有结构物时,应采取措施确保高速公路畅通,拆除原有结构物需要进行爆破或其他作业有可能损伤新结构物或附近结构物时,必须采取相应措施,并经监理工程师批准。
(4)所有指定为可利用的材料,都应按监理工程师指定的地点存放,以免损失。对于废弃材料,承包人应按监理工程师的指示自费妥善处理。
(5)承包人应将所有拆除后形成的坑穴回填并压实。承包人由于拆除施工造成其它建筑物、设施等的损坏时,应自费负责修复或赔偿。
(二)台阶开挖 施工图设计台阶开挖方式:从土路肩内侧向下按 1:1 刷坡至坡脚处,然后至下而上逐层开挖台阶。开挖一阶及时填筑一阶,台阶高度 1 米,宽 1 米并向内倾 3%坡。上部两层台阶高度根据填高进行调整,确保最上层台阶高度为 0.8 米。
在前期(路床底以下部分)施工中,为了不影响车辆的正常通行,暂时不挖除土路肩部分,因此在路基台阶开挖时,应先每 50 米一个断面测量清表后的基底标高(新老坡脚各一点),分别计算相应的高差。第一个台阶的开挖线位置及新坡脚线位置,用石灰撒线做标记,将⊿ABC挖除。
从老路肩边缘 D 点清除路床下第一级台阶边缘 F 点,最下一级台阶
内缘顶点 E 点及 B 点范围内的路基土,刷坡后的坡面为 DFEA,FE 的坡度为 1:1。
按设计要求对最下一层台阶进行施工至上一层台阶底部,开挖一级及时填筑一级。
当施工至路床下第一级台阶时,根据其到路床底部的高度确定是否开挖:当 0 开挖后要及时检测老路基台阶底填料的含水量、压实度,如果填料含水量过大或承载力明显不足,经监理批准后可对其进行换填处理。开挖后还要对开挖位置进行复核,确保开挖准确。 在开挖过程中,应设专职安全员巡视开挖边坡的稳定性,发现情况及时上报,采取加固措施,保证路基的稳定性。另外应作好防雨措施,防止雨水冲刷边坡,造成坍塌。 施工步骤如下图所示。 加宽路基路床底部1:1.51:1原有路基75 10074 80100H100100100h100ABCEDF结构层厚74 cm96区厚80 cm1:1.5二、基底碎石垫层换填 1、碎石垫层换填 (1)碎石摊铺前应将碎石边线及加宽 50cm 线用石灰洒出并立出土模。 (2)碎石垫层分二层进行施工,上层 35cm 厚,下层 15cm 厚。将检验合格的碎石按路基宽度、长度、每车方数均匀地卸至施工区域内,用推土机或装载机将碎石进行摊铺,按已取得的虚铺系数用平地机进行整形,水准仪随时监测摊铺高程。 (3)对下层碎石垫层用振动压路机静压 1 遍,再用 25KJ 三边形二轮冲击压路机冲击碾压 20 遍(冲击碾压速应在 9~12Km/h 之间,不重叠碾压完路基全宽为一遍),然后用振动压路机静压一遍。按沉降差法进行压实检测,其标准为用 20T 以上振动压路机振压 2 遍沉降差在 5mm 以内且无明显轮迹印为合格。 (4)继续摊铺上层 35cm 碎石,整平后用振动压路机静压一遍,按试验段取得的碾压遍数振压五遍(碾压速度应控制在 4Km/h 以下,每次重叠碾压 1/2 后轮,压完路基全宽为一遍),结合碾压遍数及轮迹印观察,按相对沉降法进行压实检测,其标准为用 20T 以上振动压路机振压2 遍沉降差在 5mm 以内且无明显轮迹印为合格。 (5)对所施工的碎石垫层进行质量自检并报监理工程师抽检,满足要求后再进行下一工序的施工。 (6)填筑完成后的碎石厚度应满足设计要求(50cm)。在 50cm 碎石换填工作完成后在其上面再撒一层碎石嵌缝料,嵌缝料规格为5~10mm 碎石,碎石用量为每百平方米 3m 3,然后用振动压路机碾压至嵌缝料均匀嵌入换填碎石缝隙中,表面无大缝隙为止。 2、材料要求 碎石:采用质地坚硬新鲜的碎石,针片状含量小于 15%,其最大粒 径不大于 8cm。 三、土工格室的铺设 (一)土工格室的设计 1、为增加新旧路基的整体稳定性,避免或减少横向错台和纵向裂缝的发生,在填筑加宽路基前,先对原路基边坡清理刷坡 41.6cm,然后从土路肩内侧向下按 1:1.0 刷坡至坡脚处,再自下而上逐层开挖台阶。路基填高 H ≤ 4m 时,在基底(碎石垫层顶部)、路床底部各铺设一层TGLG-PE-50-500 高强土工格室;路基填高 4m 2、为减小路基的不均匀沉降和防止出现桥头跳车现象,对全线桥梁、通道(明)、涵洞(明)、及分离式立交加宽部分台后采用水泥搅拌桩对地基进行加固,并于桩顶铺设 40cm 碎石,碎石中间及碎石顶各加铺一层 TGLG-PE-100-500 高强土工格室,然后按垂直间距 100cm 分层铺设 TGLG-PE-100-500 高强土工格室至路床底(其中顶部两层间距 15cm)。格室处理长度最上层为 2H+5m,其它层按 1:1.5 坡至台背(重力式台)或伸入至距台背溜坡前 50cm(柱式台),横向铺至边坡处。 (二)高强土工格室施工方案 施工流程:测量放样——铺设土工格室——固定土工格室。 1、在碎石垫层上将土工格室展开、拉直平顺,紧贴下承层铺平,保证荷载施加后处于良好受力状态。 2、土工格室从台阶内缘铺设至加宽路基边坡处,采用自锚式,以 保证整体受力。 3、土工格室应张拉均匀尽量成方形,其展开尺寸应与生产规格一致,并用 U 型钢钉固定,钢筋钉规格应通过试验确定,钢钉间距为台阶部位 0.5m,其它部位 1.0m,并紧贴下承层。土工格室边部应用人工填土固定。 4、土工格室的铺筑坡度(纵横向)应与下承层平行,格室展开方向应与路基纵向中心线垂直。 5、土工格室铺设以后,应及时填筑填料,以避免其受到阳光过长时间的直接暴晒。 6、土工格室上的第一层填土摊铺宜采用轻型推土机或前置装载机。 7、填料不允许直接卸在土工格室上面,必须卸在已摊铺完毕的土面上,其最大粒径应符合有关规范要求,并不得伤及格室。 8、在碎石层顶面铺设第一层土工格室,碎石层顶面要平整,不得有块片石等坚硬突出物,在距土工格室 10cm 以内的路基填料,其最大粒径不得大于 8cm。 (三)材料要求 TGLG-PE-50-500、TGLG-PE-100-500 高强土工格室主要技术指标:抗拉强度≥150Mpa,延伸率≤15%,网孔尺寸 25cmx25cm,格室高度分别为 50mm、100mm,展开尺寸宽度按 4m 或与生产厂家协商,长度按路基宽度定制,但整幅须为单根筋带制作。格室间的连接应牢固,铆接件应进行防腐处理。 四、路基土方填筑 (一)路基设计 1、一般路基设计 本路段路基填料主要为亚粘土及亚砂土,鉴于素土强度低,且难以碾压成型,为满足路基填料强度和压实度要求,并结合以往施工经验,确定对路槽下(0-0.2m)范围采用碎石排水垫层处治,碎石粒径 1-3cm,路槽下(0.2-0.8 m)范围掺 6%石灰进行改良处理。 为减少新老路基的不均匀沉降,确定在加宽部分路基基底清表 30cm后,换填 50cm 碎石垫层并进行冲击碾压。 2、新旧路基衔接设计 为增加新旧路基的整体稳定性,避免或减少横向错台和纵向裂缝的发生,在填筑加宽路基前,先对原路基边坡清理刷坡 41.6cm,然后从土路肩内侧向下按 1:1.0 刷坡至坡脚处,再自下而上逐层开挖台阶。开挖一阶及时填筑一阶,台阶高 1 米,宽 1 米并向内倾 3%坡。上部两层台阶高度根据路基填高进行调整,确保最上层台阶高度为 0.8 米。路基填高 H ≤ 4m 时,在基底(碎石垫层顶部)、路床底部各铺设一层高强土工格室;路基填高 4m 3、特殊路基设计 (1)构造物台背后路基 为减小路基的不均匀沉降和防止出现桥头跳车现象,对于全线桥梁、通道、涵洞及分离式立交加宽部分台后地基均按特殊路基采用水泥搅拌桩对地基进行加固处理,呈梅花型布置,桩径 0.5m,桩长 6m;大中 桥及分离式立交每端台背路基加固段长度为 20m,桩距 1.5m,过渡段长度 10m,桩距 2.0m;小桥、通道、涵洞台背路基加固段长度为 10m,桩距1.5m,过渡段长为 5m,桩距 2.0m。桩顶铺设 40cm 碎石垫层,并于碎石中间加铺一层高强土工格室。 (2)构造物两侧路基 台后路基填料要求:桥涵台背路基要求采用透水性材料填筑。要求从 填 方基 底 或涵 洞 顶部 至 路床 顶 面压 实 度均 达 到 96%。 台后路基上部处理范围为每侧 5+2h;底部处理长度根据桥台类型及台背填土高度而定(h 为路基填土高度)。 (二)土方路基填筑 1、高强土工格室施工结束后,对路基进行分层填筑。 2、路基填筑时推土机要将格室一端的土方推向两侧,每次推进以不大于 5 米为宜,填筑厚度必须高出格室 10cm 以上,以防推土机损坏格室。 3、采用推土机配合装载机摊铺,平地机整平,压路机压实的方法进行施工,每填高 1 米用冲击压路机进行冲击碾压。 4、路基填筑前应对填方材料进行取样试验,按《公路土工 试验规程》规定的方法进行颗粒分析、含水量、密实度、液限、塑限、CBR 试验和击实试验,并作有机质含量和易溶盐含量试验(怀疑时作)。 5、开工前 7 天,用路堤填筑材料铺筑不小于 100 米的试验段,并将试验结果报监理工程师审批。 6、根据试验段所取得的数据对路基进行分层填筑,每层填料铺设的宽度按设计要求应超出路基设计宽度 50cm,以保证修整路基边坡后的路堤边缘有足够的压实度。路基填筑技术标准按下表执行: 路基填料强度及压实度 填挖类别 路床顶面以下深度(m) 压实度(%) 填料最小强度(CBR)(%) 填料最大粒径(cm) 零填及挖方 0-0.80 ≥96 8 10 填方 0-0.80 ≥96 8 10 0.80-1.50 ≥94 4 15 >1.50 ≥93 3 15 土路肩 ≥93 4 10 7、施工结束后及时进行质量检验及评定,并报监理工程师批准后进行下一层的施工。 (三)路基施工注意事项 1、应做好原地面临时排水设施,开挖路基两侧临时排水沟,并与永久排水设施相结合。排除的雨水,不得流入农田、耕地,亦不得引起水沟淤积和路基冲刷。 2、压占鱼塘、河沟地段,应清淤干净彻底(清淤后塘底基本同塘周围土质)。 3、路基填筑,必须根据设计断面,分层填筑、分层压实,分层的最大压实厚度不应超过 20cm,填筑至路床顶面最后一层的最小压实厚度不应小于 10cm。 4、路基填筑应采用水平分层填筑法施工,即按照横断面全宽分成水平层次逐层向上填筑.如原地面不平,应由最低处分层填起,每填一 层,经过压实检验符合规定要求之后,再填上一层。 5、若路基填筑分几个作业段施工,两段交接处不在同一时间填筑时,则先填地段应按 1:1 坡度分层留台阶。若两个地段同时填,则应分层相互交迭衔接,其搭接长度不得小于 2m。 6、压实度按压实标准执行,为保证均匀压实,应注意压实顺序,并经常检查土的含水量,使土的含水量保持在最佳含水量附近。 7、为保证路基边部的强度和稳定,施工时每侧超宽 50cm 填土压实,严禁出现贴坡现象。 8、为了减少路基在构造物两侧产生不均匀沉降而导致路面不平整,对于构造物两侧的一定长度路基范围内的路基填料的CBR值除满足规范要求外,该范围的路基压实度须≥96%。施工方案如采用先填筑路基后施工桥台方案,其压实机具要求同—般路基;当采用先施工构造物后填路基方案时,对于大型压实机具压不到的地方,必须配以小型压实机具薄层碾压,以确保路基的压实度。 七、桥梁基桩 (一)桥梁基桩施工前,必须测量老桥盖梁角点坐标,并将其与图纸设计坐标、理论计算坐标一同进行比较、拟合。当理论计算坐标与实测坐标相差在误差范围内时,应优先使用理论计算坐标,保证新桥自成一体,且与老桥较好拟合。当理论计算坐标与实测坐标相差较大时,可用图纸设计坐标与实测坐标进行比较,二者相差如在误差范围内时,可采用设计坐标。当理论计算坐标、图纸设计坐标与实测坐标均不相符时,可用实测坐标进行拟合,并同时以实测坐标验算对新桥的影响,若在误差范围内时,可以实测坐标作为基桩坐标进行施工。经复核后,若采用 设计坐标,可正常施工,否则须按规定程序上报审批后再进行施工。 (二)钻孔灌注桩施工方案 1、施工流程 施工准备 测量放线 埋设护筒 钻机就位 钻孔 清孔 检孔 下钢筋笼 浇注水下砼 截桩头 校正钢筋 整修桩头 2、施工准备 1)施工场地应平整,施工便道要保持畅通,泥浆池应合理规划。 2)砼搅拌站及钢筋加工场地应硬化,用电采用从附近变电站引入高压电,同时配备发电机组备用。确保施工正常用电;砼搅拌站用水采用现有水井,施工现场用水采用打井抽取地下水。 3)砼搅拌站应配备两台 750L 以上拌和机,两台以上砼搅拌运输车,钻机应根据施工现场地质条件及工作量、工期进行配备。 4)各种原材料及砼标准配合比应经试验合格后方可使用。 3、施工工艺 1)施工放样: 根据设计图纸用全站仪进行精确定位放样,并在桩中心位置钉木桩,并设护桩,经主管技术负责人员和监理复核后埋设护筒。 2)埋设护筒: 根据现场条件采用旱地挖坑埋设护筒,护筒内径大于桩径 20-40cm,高出地面 0.3 米,埋置深度根据桩位水文地质情况为 2—4 米。护筒中心竖直线与桩中心线重合,为避免护筒底悬空,造成塌孔、漏水、漏浆,护筒底应座落在天然的结实的土层上(或夯实的粘土层上),护筒四周应回填粘土并夯实;平面允许误差为 5cm,竖直度不大于 1%。 3)钻机就位: 在钻机就位前,将场地整平夯实:并且在就位时用枕木垫实塞紧,顶端用缆风绳固定平稳。 4)泥浆配制: 选用塑性指数 Ip>10的粘性土就地造浆或用膨润土制备,泥浆性能指标应根据钻孔方法及地层情况为选定。 5)钻孔 将钻机调平对准桩孔,把钻头吊起徐徐放入护筒内,对正桩位,启动泥浆泵和转盘,待泥浆输到孔内一定数量后开始钻孔;按先慢后快原则,连续进行钻孔,不得间断,视土质及钻进部位调整钻进速度;在钻进过程中,要确保泥浆水头高度高出孔外水位 0.5m 以上,泥浆如有损失、漏失,应及时补充。每钻深 2—3 米检查孔径、垂直度并在泥浆池捞取沉渣并与设计地质质料核对,钻至砂、砂砾石层时应低挡慢速钻进。钻进时,为减少扩孔、弯孔和斜孔,应采用减压法钻进,使钻杆维持垂直状态,使钻头平稳回转。孔深不小于设计值。 6)检孔清孔: 终孔检验合格后应迅速换浆清孔并保证孔内水头,并用检孔器测量孔径,合格后吊装钢筋笼。终孔后与灌注砼前分别用测绳测量孔深,两次之差≤300mm 以内。泥浆性能指标:相对密度 1.02-1.06,粘度16-20pa.s,含砂率≤4。沉渣厚度≤30cm.检孔器长 6m,直径 1.4m。 7)制作、吊装钢筋笼: 钢筋笼在钢筋加工场按照设计图纸要求制作,且宜分段制作,分段长度根据吊装条件确定,保证不变形,接头应错开;钢筋笼顶端设置吊环。钢筋采用 J506 焊条搭接焊,搭接长度大于钢筋直径的 5 倍,焊缝应平整饱满、无焊渣。经监理工程师检验认可后运到现场用吊车按钢筋笼长度编号 吊装并对中定位。制作和吊装允许误差为:主筋间距±10mm;箍筋间距±20mm;骨架倾斜度±0.5%;骨架保护层厚度±20mm;骨架中心平面位置20mm;骨架底面高程±50mm。声测管采用 8m 长φ57Χ3.5 定型钢管,接头采用长 80mmφ75Χ6 钢管焊接,两端用钢板焊牢。三根声测管平面夹角 120度等间距按图纸绑扎在 N5 钢筋内面。 钢筋检测允许偏差如下表 项次 检查项目 允许偏差 检查方法和频率 权植 1 受力钢筋间距(mm) ±20 尺量:每构件检查 2 个断面 3 2 箍筋、螺旋筋间距(mm) ±10 尺量:构件检查 5-10 个间距 2 3 钢筋骨架 长 ±10 尺量:每骨架总数 30%抽查 1 直径 ±5 尺量:每骨架抽查 30% 2 4 保护层 ±10 尺量:每构件沿模板周边检查 8 处 3 8)下导管: 水下砼采用导管灌注,导管在使用前进行水密试验和接头抗拉试验,导管吊挂在吊车顶部滑轮上并且居桩孔中心稳步下放,不能接触碰到钢筋笼,下放到距桩底 0.4 米。 9)浇注水下砼: 砼在搅拌站集中搅拌,用砼运输车运至施工现场,并严格按照砼配合比拌制,保证各种材料计量准确,为保证砼的和易性和坍落度强制搅拌不小于 120--180 秒。首批砼的数量应埋住导管底 1 米以上,待正常灌注后,中途应连续浇注并经常测绳探测砼面高,计算导管埋深,指挥导管的提升和拆除,做好记录,保证导管埋深在 2--6 米。为保证桩的质量在桩顶留出高出桩顶 0.5--1 米的桩头,在桩身强度达到 80% 以上时。开挖桩头凿除多余部分,使桩顶砼表面标高符合要求。 4、试验、检验 1)每根灌注桩为一个单元工程,故每根灌注桩须有 2 组以上的 28天标养强度试块。实验人员工作应认真细致,充分利用振动台进行试块制作。 2)质检人员应严格对整个灌注桩施工的全过程进行控制,对重要环节、工序应现场把关,严格控制。经常对现场施工人员进行安全、质量教育,让所有人员时刻牢记安全、质量施工措施。 3)所有实验、检验人员应对灌注桩的施工有足够的认识,认真学习有关资料、规范等,确保该工程保质、保量的完成施工任务 4)所有机械设备应有持该设备上岗证人员进行操作,使用过程中应经常进行检修、保养,以便使其在使用时能正常运转。 5、其他 桩基施工过程中常见的质量问题有:孔深未达到设计要求;孔底沉渣过厚;坍孔;孔径不足;砼浇筑过程中非通长钢筋上浮;砼卡管;桩身砼蜂窝、孔洞、缩颈、夹泥等质量问题,各有关质量问题的预防控制措施如下: 1)孔深未达到设计要求 a、检查钻渣,并防止误判。 b、成孔后实测。 c、根据钻头和钻杆长度进行控制。 d、清孔要彻底。 2)沉渣过厚 a、采用合适的施工工艺。 b、测量实际孔深与钻孔深度比较。 c、清孔、下钢筋笼、浇砼连续作业。 c、清孔、下钢筋笼、浇砼连续作业。 3)坍孔 a、保持孔内水头,防止钢护筒漏浆。 b、采用优质泥浆,其密度、粘度、胶体率均应取较大值。 c、扶正吸泥机,防止触动孔壁,不要使用过大的风压,不宜超过1.5-1.6倍钻孔中水压力。 d、保证施工连续作业。 4)钢筋笼位置、尺寸、形状不符合设计要求。 a、钢筋笼较大时,应用大直径的螺纹钢作加强箍,间距 2--2.5m。 b、钢筋笼过长时,应分段制作和吊放。 c、焊接保护层钢筋。 5)孔径不足 a、选用合适的钻头直径。 b、流塑性地基变形造成缩孔时,采用上下反复扫孔的办法,以扩大孔径。 c、不同的地质情况应采用不同比重的泥浆。 6)砼浇注过程中钢筋笼上浮。 a、浇注砼导管埋深不能太深,首批下料不能太快。 b、将 2-4 根竖筋加长至桩底。 c、保持合适的泥浆密度,防止流砂涌入托起钢筋。 d、钢筋笼主筋接头焊平,导管法兰连接处与管壁均匀焊接 4 片以上薄钢板,保持光滑防止提管时挂住钢筋笼。 7)砼卡管 a、水下砼用的水泥用量、标号、集料粒径级配、水灰比、外掺剂及砼的配合比设计、拌和、运输等必须符合设计规范和施工要求。 b、砼拌和物运到浇注地点时,应检查其均匀性和坍落度,如达不到规范要求,应进行二次拌和,二次拌和达不到要求时,不得使用。 8)桩身砼蜂窝、孔洞、缩颈、夹泥、断桩。 a、严格控制砼坍落度和和易性。 b、连续浇注,每次浇筑量不宜太小,成桩时间不能太长。 c、导管埋入砼不得小于 2m,导管不得漏水。 9)钻孔灌注桩质量标准如下表 项次 检查项目 允许偏差 检查方法和频率 权值 1 砼强度(MPa) 在合格标准内 按附录 D 检查 3 位 桩(mm)群桩 100 全站仪或经纬仪:每桩检查 排架桩 允许 50 极值 100 3 孔深(m) 不小于设计 测绳量:每桩测量 3 4 孔径(m m) 不小于设计 探孔器:每桩测量 3 5 钻孔倾斜度(m m) 1%桩长,且不大于 500 钻杆垂线法:每桩检查 1 6 沉淀厚度:磨檫桩(m m) 不大于 300 标准测锤:每桩检查 2 7 钢筋骨架底面高层(m m) ±50 水准仪:测每桩骨架顶面高层后反算 1 八、立柱 (一) 立柱顶标高的确定 1、必须进行老梁板底标高的测量:用水准仪实测每孔桥老边梁板底标高,位置为盖梁边线与老边梁两侧的交点,共四个标高; 2、必须以老边梁外侧梁底实测标高(桥墩处可取平均值)为基准起算标高,以设计横坡、支座厚度、垫石厚度、盖梁厚度为基础数据计算柱顶标高,由此计算的柱顶标高作为施工柱顶标高并依此进行施工控制。 (二)立柱施工方案 1、施工工艺流程: 凿桩头→测量放线→制作安装钢筋→安装模板→浇筑砼→砼养护→模板拆除 2、主要工序施工方案: 1)凿桩头 利用风镐配合人工把桩头凿至设计标高,露出新鲜密实的混凝土,并剔除松动砂石,然后用空压机和水把桩头吹干冲净。 2)测量放线 利用全站仪定出桩中心,允许偏差 25 mm,经主管技术负责人员和监理复核后安装钢筋。 3)制作安装钢筋笼 (1)钢筋要求 a、钢筋应具有出厂质量证明书。 b、钢筋必须经试验室按批次频率抽检试验合格后方可使用。 c、钢筋表面应清洁,使用前应将表面油腻、漆皮、鳞锈清除干净。 d、钢筋平直,无局部弯折。 (2)钢筋笼制作 a、钢筋的弯制和末端符合设计及规范要求,弯起钢筋位置允许偏差±20 mm。 b、各种钢筋下料尺寸符合设计及规范要求,允许偏差±10 mm。 c、钢筋平面接头采用双面搭接焊。采用 J506 焊条,焊接长度不小于 5d,焊缝饱满,无焊渣、焊瘤等质量缺陷,为保证两接头钢筋轴线一致,搭接部分要有一个小折角。 d、钢筋在钢筋场内制作,用工具车运到现场绑扎安装,基桩钢筋与立柱钢筋按规范和设计要求搭接,搭接长度应符合设计及规范要求。钢筋间距允许偏差±20 mm。 e、钢筋骨架在不同高度处绑扎适量的垫块,保证钢筋在模板中的准确位置和保护层厚度,保护层允许偏差±5 mm。 4)立柱模板安装(1)模板要求 模板采用定型组合钢模,模板板面之间应平整,接缝严密,不漏浆,尺寸偏差符合规范要求以保证结构物外露面美观,线条流畅。模板必须有足够的强度和刚度,能够承受砼施工时的侧压力及施工荷载。模板制作允许偏差长、高为 0、-1mm,板面局部不平1mm。 (2)模板安装 a、安装模板时,为防止模板位移,在模板底外沿设支撑固定;在模板顶设不少于 3 根缆风绳与地面固定,缆风绳下端设花链螺栓以便校正模板垂直度。 b、模板安装之前,模板应涂刷脱模剂,脱模剂应采用同一品种且不得使用废机油,脱模剂不得污染钢筋及混凝土的施工缝处。模板采用吊车配合人工安装,安装完毕,应对其平面位置、顶部高程、节点联系 及竖向稳定性进行检查,签认后方可浇筑砼。 c、安装时,接缝严密,不漏浆。模板下缘应用与桩头砼同标号的砂浆填塞,以保证不漏浆。相邻模板拼装后高差不超过 2mm。并用线坠定位。模板安装时,要考虑拆卸方便。安装允许偏差轴线偏位 8 mm,标高±10 mm,截面尺寸±30 mm。 5)浇筑立柱砼 (1)砼的原材料要求 水泥、碎石、砂、外加剂等原材料质量必须符合规范要求,并对进场水泥、砂、碎石、外加剂按批次频率进行抽检,合格后方可使用。水采用饮用水。 (2)砼配合比 必须按批准的砼配合比配制,各种原材料称量允许误差:水泥、水、外加剂±1%,骨料±2%。 (3)砼搅拌、运输 砼在拌和站集中拌和,为保证砼的和易性和坍落度强制搅拌不小于90--120 秒;用混凝土运输车水平运输,吊车吊升料斗配串筒垂直运输。 (4)砼浇筑 a、浇筑前,模板内杂物、积水、钢筋上的锈迹应清理干净。 b、砼落差大于 2m 时必须采用串筒。 c、混凝土按由下向上的顺序分层浇筑,混凝土分层浇筑厚度不宜超过 30cm,上层混凝土应在下层混凝土初凝前完成浇注。 (5)振捣 a、使用插入式振捣器,移动间距不应超过振捣器作用半径的 1.5倍,与侧模板保持 5-10cm 距离,插入下层 5-10cm,每处振动完毕后边振 动边徐徐提出振动棒,避免振动棒碰撞模板、钢筋。 b、对每一振捣部位,必须振捣到该部位砼密实为止,密实的标志是砼停止下沉,不再冒出气泡,表面呈现平坦、泛浆,且不得漏振、过振。 6)砼养生 采用保湿法养护,在混凝土收浆后开始覆盖和洒水养生,养护时间不少于 7 天,养生期间要始终保持砼面湿润。 7)模板拆除 根据天气情况,砼强度达到 2.5MPa 以上时拆除模板,拆除模板时严禁采用猛烈敲打和强扭的方法拆除模板,严禁抛扔模板,拆除后修整归类待用。 (三)试验、检验及其它 1、根据规范要求预留 28 天标养试件与同条件养护试件。试验人员工作应认真细致,充分利用振动台进行试件制作。 2、质检人员应严格对整个立柱施工的全过程进行控制,对重要环节、工序应现场把关,严格控制。经常对现场施工人员进行安全、质量教育,让所有人员时刻牢记安全、质量施工措施。 3、所有实验、检验人员应对立柱的施工有足够的认识,认真学习有关资料、规范等,确保该工程保质、保量的完成施工任务 4、机械设备应有持该设备上岗证人员进行操作,使用过程中应经常进行检修、保养,以便使其在使用时能正常运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