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关于税务系统构建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的实践与思考
关于税务系统构建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的实践与思考
目前,税务系统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以下简称“惩防体系”)的基本框架已经初步形成。如何组织落实好惩防体系各个机制在本地区本部门的试行工作,使各个机制更符合本地区本部门实际,真正形成环环相扣、制约有效的惩防体系,在党风廉政建设工作中发挥出更大作用,已成为当前各级税务机关思考和探索的深层次问题。几年来,云浮市国税系统以中央《建立健全教育、制度、监督并重的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实施纲要》和总局出台的税务系统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实施办法以及相关法规制度为指导,在组织落实惩防体系工作上以“笨鸟先飞”的姿态进行了一系列积极的尝试和探索,并已取得了初步成效。本文是笔者总结全市国税系统近年来在构建惩防体系工作上的一些经验和做法,希望能为贯彻落实中央《建立健全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2008-2012年工作规划》(以下简称《工作规划》带来些启示。
一、我局在构建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的实践
(一)建立健全责任明确的惩治和预防腐败领导体制
强有力的组织领导机构是开展惩治和预防腐败工作的组织保证。近年来,我局先后成立了党风廉政建设领导小组、纪检监察案件审理领导小组、廉政文化建设领导小组、预防职务犯罪工作领导小组等组织领导机构。为了防止组织领导机构“徒有虚名”,我局不仅在成立各工作领导小组时明确责任,落实到人,而且在相应的工作方案中也把领导小组各成员所负责的具体工作详细列明。此外,还根据各时期领导小组成员工作职责的变化而适时进行调整,确保领导小组成员不缺位,保证领导小组各成员在具体工作中能够发挥出应有的作用,从而使整个惩治和预防腐败工作都臵于一个强有力的组织领导机构的管理中。
同时,还着力建立领导、部门、岗位“三位一体”的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体系,并以各级纪检监察部门为“主办部门”,根据各级各部门的职能把党风廉政建设责任进行了分解,从而在全市国税系统中形成了党组统一领导、职能部门各司其职、业务部门齐抓共管、干部职工全员参与的齐抓共管工作格局。
(二)建立健全以文化方式传译的反腐倡廉教育体系
反腐倡廉教育是构建惩防体系的基础。全市国税系统在大力开展税收业务技能培训的同时,非常注重反腐倡廉教育,通过不断创新教育模式,把反腐倡廉教育以一种文化的方式传译,使教育更具系统性、针对性和有效性。一是“以教树廉”,寓思想教化于日常活动中。近年来,全市国税系统除了开展纪律教育学习月活动、观看廉政教育片、举办预防职务犯罪报告会、法律知识巡回讲座等固定形式的廉政教育活动外,还通过征文活动、廉政大讨论、党风廉政建设“金点子”评选等形式,在日常活动加强对干部职工的思想教化,进一步增强队伍的廉洁自律意识。二是“以文塑廉”,提高干部思想道德修养和业务素质。在市局机关以及各县(市、区)局、税务分局都因地制宜地创建了专门的廉政文化学习室,收集一批在全国有一定影响的廉政图书;开辟了廉政文化画廊、廉政文化墙;每个干部职工的办公桌上都摆放《廉政提示牌》、办公电脑上都安装了廉政漫画电脑屏幕保护程序。此外,为创造良好的读书环境,建立了一个拥有近4000册藏书的图书阅览室和一个拥有15万册电子图书的网上数字图书馆。三是“以艺传廉”,增强干部职工艺术修养。鼓励干部职工学习各种才艺,培养广泛的、健康的兴趣爱好,引导干部职工德才兼修,全方位地发展。先后举办了全市国税系统廉政小品选拔赛、全市国税系统首届综合文艺竞赛、国地税“平安和谐税务”迎春联欢晚会等,进一步丰富和活跃干部职工的业余文化生活,带动干部职工积极参与文艺活动,接受艺术的熏陶。四是“以网务廉”,巩固和扩大网络宣传阵地。一方面,在门户网站加大廉政文化建设力度,增加信息容量,增设领导言论、廉政法规、廉政论坛、廉政主题活动报道等栏目。另一方面,借助移动电话普及面广的特点,制作廉政短信,通过短信平台不定期发给干部职工和纳税人,既提醒干部职工廉洁自律、洁身自爱,又向广大纳税人征求行风、党风、廉政建设等方面的意见和建议,畅通沟通渠道,加强对税务干部的监督。五是“以家助廉”,开展廉政文化进家庭活动。为发挥家庭在拒腐防变中后方阵地的作用,防止“壁垒从内部攻破”,我市国税系统把廉政文化建设进一步延伸到干部职工八小时以外,延伸到家庭。通过印发廉政宣传资料、收看专题电教片、向党员干部家属赠送廉政书籍、发出廉洁治家倡议书和召开干部家属座谈会等形式,对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的家庭成员进行清廉勤俭、移风易俗的思想道德教育,通过家庭助廉构筑拒腐防变的“防护墙”。
(三)建立健全行之有效的惩治和预防腐败制度体系
构建惩防体系必须有完善且行之有效的制度体系作为保证。一方面完善制度,近年来,我市国税系统认真研究新形势下腐败现象发生的特点和规律,针对权力运行的薄弱环节和腐败多发易发部位,先后建立健全了领导干部廉洁从政制度,税务人员廉洁自律制度,税收执法管理制度,行政管理制度,规范了工作流程。把制度建设贯穿于惩治和预防腐败工作的各个环节,体现到税收工作的各个方面,逐步形成了用制度规范行为、按制度办事、靠制度管人的有效机制。另一方面以预防为重,在预警机制建设方面进行了积极的探索。一是明确责任分工,成立了预警机制工作小组,定期对来自内部计算机网络的数据信息、各种日常情况报告的信息,以及对来自领导班子考察、述职述廉、来信来访、巡视检查、经济审计、案件查处等多种渠道的信息进行分析,对容易出现问题的薄弱环节提出防范和改进的意见和措施。做到早警觉、早发现、早预防,力求不发生、少发生违法违纪案件,从而实现预警信息共享和合理利用。二是纪检监察部门坚持“一案一剖析,一案一通报”,分析发案原因,总结经验教训,提出加强管理、堵塞漏洞的建议。三是稽查部门对涉税案件坚持“一案双查”制度,对涉税案件,除了外查纳税人偷骗税的问题,还要内查征管漏洞,对违法违纪人员要追究相关责任,充分发挥稽查“以查促管”,“以查促廉”的作用。四是利用行风评议获取预警信息。通过在行风评议中获取信息,及时查找了基层国税机关存在不同程度的执法不规范、办税效率低等问题。五是利用群众来信来访获取预警信息。
(四)建立健全制约有效的权力运行监控机制
对权力的监督制约是构建惩防体系的关键。为了防止各项惩治和预防腐败制度成为“一纸空文”,近年来,我市国税系统针对行政管理权和税收执法权运行中问题多发环节和部位,综合运用多种监督形式,初步形成了“结构合理、配臵科学、程序严密、制约有效”的权力运行监督机制。一是在领导干部廉洁从政方面,认真落实领导干部廉洁从政若干准则和领导干部重大事项报告、廉政谈话、述职述廉、民主评议、巡视检查、离任审计等各项廉政制度,有效促进领导干部廉洁从政。二是在税务人员廉洁自律方面,下发了《云浮市国家税务局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机关作风建设的意见》、《关于在全市国税系统加强纪律建设确保政令畅通的意见》和制定了《云浮市国税系统被投诉人员处理暂行办法》、《云浮市国家税务局稽查监督制约管理办法(试行)》等制度,进一步规范税务干部的行为。三是在税收执法管理方面,制定了基层税务分局规范化管理达标、税收管理员管理实施方案、税收管理员职责和权力告知制度、出口退(免)税管理岗位职责等制度,推进税收征管规范化管理。四是在行政管理方面,不断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进一步完善了干部选拔、考评考勤、交流轮岗等制度,建立起公开、公平、公正的选人用人机制。进一步深化财务管理制度改革,加强局机关经费管理,规范经费支出,从制度上加强对财务工作的监督管理,推行“阳光”理财。同时,成立了机关政府采购工作组和政府采购执行情况专项检查领导小组等,进一步完善大宗物品采购和基建工程招投标等制度及相关配套办法。五是在规范各项工作流程方面,制作了《云浮市国家税务局内部行政管理权流程图(第一批)》,将廉政谈话程序、被投诉人员处理程序、个人重大事项报告程序、税务系统违法违纪行为惩处工作程序、物品内部采购工作程序、政务公开程序等共制作成22幅流程图,通过简明清晰的流程图形式,规定了每项工作所必须经过的程序,明确每个岗位的职责,实现岗位与岗位之间的监督制约。
(五)建立健全纠建并举的行风建设体系
行风建设是构建惩防体系的重要一环。近年来,我市国税系统坚持标本兼治、纠建并举的方针,在坚决纠正损害纳税人利益的不正之风和解决群众反映的问题的基础上,以优化纳税服务为着力点,严格税风税纪,全力推进行风建设,牢固树立廉洁高效税务形象,逐步形成了纠建并举的行风建设体系。近几年来,无论是市局还是各县(市、区)局,在地方党委政府组织的行风评议活动中得分均名列前茅,受到党政领导的充分肯定。一方面,多渠道收集各方意见建议,强化社会监督。落实局长接待日和基层挂钩联系点等制度,并通过设立举报信箱、公布举报电话和开通网络举报信箱、成立税风纠察队、组织人员装扮成纳税人对窗口单位实行“明察暗访”、定期征求特邀监察员的意见、定期和不定期召开税企座谈会、开展“百人访千户”活动、推行“一书一卡”制度、建立“行风监督窗”、参与地方政府的“行风热线”和行风评议等方式,及时收集和掌握全市国税系统内外对“两权”行使的意见和建议,畅通群众诉求表达渠道,强化社会和群众监督。同时,把群众反映强烈的问题作为切入点和工作的着力点,认真查找行风建设的薄弱环节,切实纠正行风建设中存在的突出问题。另一方面,不断优化纳税服务,树立廉洁高效税务形象。制作《云浮市国税局基层征收分局办税服务四个转变服务质量跟踪卡》,实行“一窗式”服务、限时服务、延时服务、预约纳税服务、办税提醒服务、“阳光办税”,推行领导值班责任制度、违规待岗制度、首问责任制、办税事项一次性告知制度、纳税信誉等级制、文明服务承诺制度、文明办税八公开制度等。通过一系列优化纳税服务措施,不仅在广大纳税人及社会各界中树立了廉洁高效的队伍形象,在我们整个队伍中更是形成了廉洁自律的工作氛围,为构建惩防体系奠定了坚实的思想基础。
二、当前税务系统惩防体系建设存在的问题和困难
近年来,虽然各级税务机关在惩防体系建设上做了大量的工作,取得了初步的成效,但是我们必须清醒地认识到,随着新形势的发展和一些新情况、新问题出现,当前我们的惩防体系建设仍存在一些问题和困难,并制约着惩防体系作用的发挥。从调查情况看,主要存在以下“四个不够”。
(一)廉政教育的说服力不够。廉政教育是构筑领导干部拒腐防变的思想道德防线。我们当前的一些税务机关在开展廉政教育时,往往是表面应付,根据上级安排,照搬照抄,用文件落实文件;以会议落实会议,用灌输式的方法,领导台上读,干部职工台下听;侧重正面宣传各类廉政典型、模范人物,忽视腐败案例剖析;缺乏对重点部位、重点岗位税务人员的针对性教育;不能对一些苗头性、倾向性问题见微知著等,这种没有注重结合本地区本单位实际,教育内容、方法、载体方面缺乏创新,流于形式的廉政教育模式,致使廉政教育不能真正触及受教育的广大税务干部的思想灵魂,空洞无力,没有说服力。
(二)廉政制度的约束力不够。从去年我省国税系统发生的多起基层涉及发票管理环节的违法违纪案件来看,一些制度在个别税务机关并未得到认真执行和落实,个别制度甚至成为一纸空文。个别税务机关实际执行制度的效果与制订制度的初衷之间之所以存在这么大的差距,可以反映出我们有的制度本身内容比较“空”,可操作性不强,具体操作起来难度较大,而当这个制度缺乏执行监督主体,无人抓落实时,这个制度就缺失了约束力。同时,制度的出台普遍滞后于变化发展的形势,导致制度缺位现象客观存在。
(三)“两权”监督的制衡力不够。从近年我省国税系统发生的几起失职渎职、滥用职权、执法犯法、以权谋私的违纪违法案件看,我们税务系统的“两权”监督仍然存在一些漏洞,也反映出我们“两权”监督的制衡力仍然不够,主要表现在:一是怕打击报复对上级敬而远之、怕异类排斥对同级附和迁就、怕丢失选票对下级宽容有加等消极心理导致不敢监督;二是对工作日益繁重的基层税收管理员产生测隐之心而不想监督;三是现时税务系统纪检监察力量有限,无法全面实施有效监督。
(四)惩治腐败的威慑力不够。一方面,我们当前的一些责任追究实施办法及配套措施从形式到内容尚不够规范和严密,有的规定内容过于原则,不够具体。责任追究的程度和层次也不够明确,究竟追究到哪一级和具体应该给予什么样的处理,在规定上还不够细致。责任追究落实不够规范,上级领导主导责任追究,而不是制度主导责任追究,人为因素影响大等。另一方面,我们个别单位查办案件力度不够,态度不够坚决,旗臶不够鲜明;个别领导怕出事,出了事又捂着,一厢情愿地想息事宁人,对一些苗头性问题未能及时解决,从而大大地削弱了我们惩治腐败的威慑力。
三、对完善税务系统惩防体系的思考
完善税务系统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的关键是扎扎实实地抓好落实。在总结多年来我们税务系统在反腐倡廉工作经验的基础上,当前和今后一段时间工作的重点是按照《工作规划》的部署,坚持标本兼治、综合治理、惩防并举、注重预防的方针,遵循廉政教育规律、廉政制度建设规律和廉政监督规律,结合税务系统的实际,改革教育内容形式、整合法纪规定、深化体制机制,保持惩治腐败的强劲势头,充分发挥改革的推动力、教育的说服力、制度的约束力、监督的制衡力和惩治的威慑力,增强惩防体系建设的科学性、系统性和前瞻性,坚定不移地推进具有税务特色的惩防体系建设。
(一)遵循廉政教育规律,实施教育内容、形式改革,发挥教育的说服力,使之“不想腐败”。
廉政教育的根本目的在于解决干部自觉遏制“贪欲”的问题,因此廉政教育必须突出增强干部拒腐能力这一特点。首先,在教育内容的确定上,应改革过去那种寓防腐教育于其他一揽子教育之中的做法,应专题抓好党的“理想信念”教育、“典型案例”教育、“法纪”教育以及税务工作“职业道德”教育。其次,在教育对象的对待上,要根据不同角色,不同岗位,分层次进行有针对性的教育。同时,还应区分不同岗位,特别是对那些腐败易发、多发部位,做到警钟长鸣。第三,在教育的组织形式、方法的确立上,要加大力度、灵活多样、注重实效。今后应以县级局为单位,专门建立防腐教育领导机制和协调机制,以加强对防腐教育工作的领导力度,彻底改变目前单靠纪检、监察部门抓教育的弱势局面。同时,在教育方法上,除有计划的组织干部学习法律、党纪、政纪外,主要应以组织干部观看电视片、听专题讲座或通过网络及时为干部提供精悍直观、扣人心弦的防腐警示、提示等信息。另外,还可以组织干部听先进廉政事迹报告;听老革命做艰苦奋斗报告;听劳教人员讲述犯罪的痛苦教训等,通过多种形式的教育,使干部在思想上打下坚实的拒腐根基。总之,在实施廉政教育中,只有抓住教育规律、转变教育思路、创新教育形式、注重教育效果,并坚持不懈地把廉政教育落到实处,充分发挥廉政教育的说服力,才能使税务干部队伍在思想深处牢固筑起拒腐防变的思想道德防线。
(二)遵循廉政制度建设规律,实施现行法纪、规定整合,发挥制度的约束力,使之“不能腐败”。
加强制度建设和创新,形成完善有效的制度体系,使之“不能腐败”是惩防体系建设的关键。
1.改革、简化、整合现行的法纪、规定,力求更加科学、规范。遵循制度建设规律是指在国家法律框架内,对现行法纪、规定进行删繁就简,并按照税收执法过程中易发或多发腐败现象的环节和部位,重新疏理、整合出一套更加贴近税务系统实际制度、规定。目前,涉及税务纪检、监察方面的法规、政策、规定,不仅文件颇多、内容繁杂,而且层级下达,理解不一致,从而造成有的前后重复、有的互相矛盾、有的与行政管理制度混淆不清。为此,当务之急应组织专业人才,按照改革的思路,对原有的法纪、规定进行全面的疏理、修订、完善,使其内容更加贴近税务系统实际,条款更加简练明晰,理解和操作更加统一规范。
2.完善党内各项民主制度、工作机制,管好各级“一把手”及班子成员。在反腐败工作中我们时常发现,查处一个腐败分子就带出一帮腐败群体,如“李真案件”就带出了47起党政领导干部、企业领导人的违法违纪案件。此案件既透视了对“一把手”监督的重要性,又预示了“集体腐败”的警惕性。虽然目前我们税务系统规定“一把手”不直接分管人、财、物,但由于“一把手”的地位及其影响,在许多问题上仍无法回避其权力的潜在作用。“集体腐败”的隐蔽性更强,而且往往与“一把手”参与或管理失控有直接关系。我认为“民主是腐败的天敌,透明是腐败的克星”,各级税务部门应建立健全党内议事和重大决策规则和程序,进一步完善党内情况通报制度、情况反映制度和重大事项决策征求意见制度等。
3.建立健全单位领导干部“问责制”。目前,我们国税系统有执法责任追究制、廉政责任制等,虽然这些责任制内容面面俱到、追究办法清楚,但落实的效果并不太理想,究其原因主要是各级领导“爱护”干部心切,惯于“人治”、而忽视“法治”。进一步建立健全单位领导干部“问责制”,对各级领导干部主管的单位发生重大事故或违纪案件,追究其党、政“一把手”或班子成员的责任,强化领导的责任意识,从而推动各项责任制的贯彻落实。
(三)遵循廉政监督规律,实施现行体制、机制改革,发挥监督的制衡力,使之“不敢腐败”。
结合税务系统的工作实际,在廉政监督方面,应着重对现行的有关体制和工作机制进行改革,重点强化三个效能:
1.改革税务纪检监察体制和干部作用方式,强化纪检监察工作的监督效能。加大对纪检监察干部培训的力度,不断提高纪检监察干部的有效监督能力,以及对反腐败工作的组织协调能力。改革和完善纪律检查制度体制和纪检监察干部任用及管理形式,变现行的纪检监察部门隶属于本级领导为上级直接派驻单位;变纪检监察干部本级委任为上一级直接任命或上级直接下派,从而使纪检监察的工作权限和范围内不受本级领导的束缚,直接对上一级负责。
2.改革税务部门工作领导方式,强化民主执政的监督效能。进一步强化民主意识,丰富民主形式,拓展群众参与程度,实现真正意义上的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具体做到:一是改革现行的一些工作方式,拓展税务工作民主决策人员的参与程度。在会议形式上,可以视情况召开党组扩大会议、局长办公扩大会议等,针对研究事项请有关知情人、内行人参加,以推进决策的民主化、科学化,提高对决策事项的准确度,并缩短监督距离,起到直接参与监督的作用。二是建立民主决策事项通报制度,拓宽情况通报渠道。可以通过系统内局域网先发信息、告示或视情况在不同层面“公示”等形式,向干部职工通报拟决定事项,先征求群众意见和建议,使其监督关口前移。
3.改革现行有关征管运行机制,强化税收执法权的监督效能。目前在税收执法权监督方面,“人情税”现象在一定程度仍然存在。因此,在加强内部管理,严防以税谋私现象发生的同时,应加大计算机软件开发进程,不能只满足于目前软件功能的过程控制或只重视通过设岗进行监管制约,应努力寻求税收执法权力运行中各个环节如何紧密制约和监督。另外,要继续拓宽群众监督渠道,广泛接受社会舆论监督、群众监督,并努力探索建立税收执法科学评价体系,抓住责任分解、责任定人、责任追究三个环节,加大考核力度,严惩不廉行为,最大限度的防止或减少税收执法中权力腐败现象的发生。
(四)保持惩治腐败强劲势头,加强行风建设,发挥惩治的威慑力,实现纠建并举。
1.坚决纠正损害纳税人利益的不正之风。通过建立健全防治不正之风的长效机制,围绕行风建设的热点、焦点、难点问题,深入开展专项治理,不断加大纠风工作力度,坚决纠正“吃、拿、卡、要、报”等损害纳税人利益的不正之风。
2.坚决查处违纪违法案件。以查处发生在领导机关和领导干部中滥用职权、贪污受贿、腐化堕落、失职渎职的案件为重点,严肃查处税务人员与纳税人勾结、权钱交易和严重侵害纳税人利益的案件,利用干部人事权、行政执法权、行政审批权索贿受贿、徇私舞弊的案件。加强与地方纪委、检察、公安等部门的协调配合,共同研究税务违纪违法案件的发案规律和特点,积极开展预防职务犯罪工作。
第二篇:构建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工作调研思考
扎实推进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建设,是党中央从完成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任务和巩固党的执政地位的全局出发,为做好新形势下反腐倡廉工作做出的重大战略决策,自2005年中央颁布惩防体系建设《实施纲要》、省市下发《实施意见》及《实施办法》以来,**县纪委把构建具有地方特色的惩防体系作为一项重要工作来抓,教育、制度、监督、改革、惩处整体推进,反腐倡廉工作取得了新进展。
一、主要做法和工作成效
在《实施纲要》颁布实施后,**县纪委通过召开党风廉政建设工作会议、纪检监察工作会议和理论中心组学习等多种形式,部署反腐倡廉工作,把落实惩防体系建设的各项任务纳入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分解任务中,明确牵头和负责落实的部门单位、工作任务和完成时间,确保了各项工作任务落到实处。
(一)反腐倡廉教育扎实开展。一是完善党风廉政“大宣教”格局。把党风廉政教育纳入全县宣传教育的总体部署,充分发挥宣传、文化、广播电视、党校等部门的作用,按照各部门的职责分工,狠抓工作任务落实。二是建立党风廉政教育目标管理责任制。年初制定党风廉政宣传教育工作意见,明确不同时期、不同阶段的教育内容、目标和要求,变“软任务”为“硬指标”。三是丰富教育内容,创新教育形式,拓宽教育领域。在教育内容上,结合在全县党员领导干部中每年开展的主题教育,利用讲党课、正反典型教育、知识测试等形式开展教育,确保教育效果。在教育对象上,坚持以科级领导干部、执纪执法部门和关键领域、重点岗位上的党员干部为重点。在教育的形式上,改变单一的灌输教育模式,把廉政文化建设作为党风廉政宣传教育工作的主要任务。在教育形式上,通过建立廉政文化长廊、廉政文化宣传栏、播放廉政影片、群众唱廉政歌曲、发送廉政短信等形式,对广大干部群众进行廉政文化教育。同时,着力打造县廉政文化一条街,设计安装宣传教育牌40块,通过廉政法规、格言警句、廉政图片等形式对干部群众进行潜移默化教育。注重廉政教育载体建设,建立了“廉政建设暨预防职务犯罪教育基地”,为全县广大党员领导干部接受廉政教育搭建了平台。
(二)反腐倡廉制度建设积极推进。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严格执行体现科学发展观要求的干部考核评价办法,坚持和完善民主推荐、差额考核、考察预告、任前公示等制度,扩大干部工作中的民主;加大公开选拔、竞争上岗工作力度,落实领导干部辞职、职务任期等制度,及时调整不称职领导干部;加强干部的管理监督,认真查处违反《干部任用条例》的行为,坚决防止“带病上岗”、“带病提拔”现象的发生。深入推进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加强对《行政许可法》贯彻落实情况的监督检查,对保留的审批项目,简化审批环节,规范审批程序,强化监督制约,提高了审批项目的透明度。深入推进财政管理体制改革,加强预算外资金管理,推行部门预算改革,完善“票款分离”制度,开展了县属党政机关事业单位的“收支两条线”检查工作。深入推进投资体制改革,完善政府投资决策程序,合理界定政府投资范围,政府投资行为进一步规范。切实加强村级财务管理,实行农村非生产性费用限额管理制度。完善金融监管机制,健全社会信用体系。政务公开、厂务公开、村务公开的内容得到规范,针对性、实效性逐步提高。全面贯彻落实建设工程招投标、经营性土地使用权出让、产权交易、政府采购等各项制度。不断深化“一项工程两个方案”制度,有效地扼制工程发包中的不良现象。全面推行重点岗位源头治理工作,有效防范腐败现象的发生。
(三)反腐倡廉监督工作不断强化。加强对各部门单位领导班子及其成员的监督,认真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一是明确责任主体。每年年初,制定印发《全县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实施意见》,明确各级党委政府、各级党政主要领导、各级领导班子成员及各级各部门单位等“四个层级的责任”。各级各部门层层建立由党政“一把手”任组长的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领导小组,健全了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工作的组织领导体系。二是细化任务分解。通过召开纪委全会、责任制分解专题会议,把全年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重点任务分解细化到牵头、责任部门,形成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的责任制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完善责任制落实情况报告制度,每半年组织召开一次调度会,听取牵头、责任部门工作汇报,通报落实情况,促进了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的全面落实。三是严格责任考核。制定印发《全县纪检监察工作考核细则》,建立日常、半年、年终相结合的全方位考核机制,考核结果全县排名通报,单项表彰,并记入领导干部廉政档案,作为对领导干部评价的重要依据。对责任考核中群众有异议或是发现有苗头性、倾向性问题的,及时进行廉政教育谈话。狠抓责任追究,对违反责任制规定的行为严格执行纪律。
加强领导干部廉洁自律工作。制定出台并认真抓好《关于加强领导干部作风建设的实施意见》、《关于从严治党进一步加强党风廉政
建设的实施意见》、《关于对全县公务接待情况进行调查统计的通知》等文件的贯彻落实,建立健全了领导干部作风建设长效机制。进一步加强对民主生活会、述职述廉、廉政谈话、诫勉谈话、函询和党员领导干部报告个人事项等制度执行情况的检查。严格执行“四大纪律八项要求”,认真落实廉洁自律各项规定,认真组织开展有关工作的检查清理,2007年来对单位私设
“小金库”、干部职工多占住房、干部职工违规持有企业股份、个人“小灵通”捆绑单位电话等方面开展了专项清理。
(四)查办违纪违法案件力度不断加大。一是坚持“有案必查、服务中心、讲求综合效果”的工作思路,认真贯彻从严治党的方针,广辟案源渠道,严格执行《关于进一步加强查处党员干部违纪违法案件协作配合的意见》,建立健全了联席会议制度和纪检监察机关与司法、审计、物价、财政、税务、工商、计生等部门的案件移送制度,强化案查的协作配合,进一步加强对乡镇纪委案查工作的督导,保持了查办案件工作力度。严肃查处阻碍和影响经济发展的案件,坚决查处各类招投标、政府采购、建设工程中的违纪违法案件以及纠风、领导干部廉洁自律领域中的违纪行为,认真开展商业贿赂专项治理工作。注重案查综合效果,实施“一案两报告”制度,对查办的典型案件,在写出调查报告的同时,提交案件剖析报告,分析案件发生的深层次原因,提出整改措施和意见,下达监察建议书,发挥办案在源头上预防和治理腐败的建设性作用。二是推行信访办事公开制度,通过发放“明白卡”、实施双向承诺、吸纳群众参与、及时回访反馈,认真解决群众反映的信访举报问题。三是严把案件审理质量,不断提高案审水平。在审理过程中,严格按照审理程序以及“二十四字”基本要求办案,坚持以事实为依据,以党纪政纪条规为准绳,秉公执纪,严格把关,确保所审理案件经得住历史的检验。“乡案县审”案件严格按规定程序受理、审理、提交常委会研究、发函反馈给有关乡镇党委,确保乡镇自办案件不出现申诉、复议和复查。
(五)不断加大纠风工作力度,切实维护群众利益。坚持群众利益无小事的原则,认真纠正损害群众利益的不正之风。强化对社保基金、住房公积金和扶贫救灾专项资金的监管。加大教育乱收费治理力度,严格落实治理教育乱收费各项政策,认真解决“上学难”问题,2007年共发放农村贫困学生救助金220余万,兑现“三免”专项资金1021.2万元。认真纠正医药购销和医疗服务中的不正之风,通过完善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建立和完善药品集中招标采购、医疗机构收费项目和价格公示、医药行业纠风举报有奖等制度,切实解决“看病贵”问题。认真解决在土地征用、房屋拆迁中损害群众利益及拖欠农民工工资等突出问题,全心全意为群众解难事、办实事。巩固治理公路“三乱”工作成果。对全县重点排污企业进行了检查,责令23家存在问题的企业限期治理,取缔污染企业7家。
落实行风建设责任制,坚持“管行业必须管行风”。加强基层站所和窗口单位的行风建设,深入开展群众满意的基层站所(窗口单位)创建活动。进一步完善民主评议政风行风等制度,继续办好“行风热线”节目,畅通群众诉求渠道,全心全意为群众解难事、办实事。
二、存在问题
1、制度的可操作性还需要加强。各部门单位在贯彻落实《实施纲要》过程中建立了许多新的制度,虽然很好,但缺乏一定的可操作性。主要是应急性、临时性的规定多,注重长效治本的少;“不许”、“严禁”的规定多,对违反规定实行追究的措施少;一般性的规定多,具体可操作的程序规定少。
2、联系实际不够。《实施纲要》包含的内容虽然十分丰富,但不可能包罗万象,各地各部门情况千差万别,因此,贯彻落实《实施纲要》必须坚持实事求是原则,切忌一刀切,然而通过调查了解,我们发现部分部门单位在制定贯彻落实《实施纲要》的具体意见和细则中,照搬、照套上级文件,没有深入研究本行业、本部门单位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的规律性和特殊性,工作缺少自己的独特思路,创造性的措施。
3、对教育、制度、监督三者之间的关系认识和把握不够。惩治和预防腐败,教育是基础,制度是保证,监督是关键,三者互相依存、互相配套、互相促进,缺一不可,只有把三者有机统一起来,发挥三者的综合功效,才能达到惩治和预防腐败的目的。我们在调查中发现,一些部门单位没有正确认识三者之间的关系,将教育、制度、监督割裂开来,使党风廉政教育缺乏针对性和实效性,制度缺乏科学性和可操作性,同时缺乏常抓不懈的监督机制,从而使《实施纲要》的精神得不到贯彻落实。
三、意见建议
1、要充分发挥领导干部的作用。贯彻落实《实施纲要》,构建惩防体系,领导重视是关键。反腐倡廉是一项系统工程,也是一项具有长期性、持久性特点的工作。只有领导重视,特别是主要领导的重视,才能建立强有力的工作领导体制,才能协调各方、共同参与,才能亲自参与、率先垂范;才能把反腐倡廉教育贯穿于领导干部的培养、选拔、管理、使用、培训等各个方面,把教育与管理、自律与他律结合好;才能把制度建设贯穿于反腐倡廉工作的各个环节,既加强实体制度建设,又加强程序制度建设。既有执行制度的要求,又有惩处违反制度、破环制度行为的措施。真正形成用制度规范从政行为、按制度办事、靠制度管人的机制;才能更好地强化对权力运行的制约和监督,确保权力正确行使,形成有效防范腐败的机制。
2、要结合《工作规划》和《实施办法》抓落实。进一步加强《实施纲要》、《实施意见》的学习宣传,要与省纪委最近印发的《工作规划》和《实施办法》相结合。落实《工作规划》和《实施办法》,是今后五年健全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推进反腐倡廉建设的重中之重。认真贯彻落实《工作规划》和《实施办法》,有利于把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建设的各项任务全面落到实处,把反腐倡廉建设提高到新的水平。纪委应充分履行党章赋予的职责,协助党委抓好《工作规划》和《实施办法》各项任务的分解和落实,搞好组织协调,加强督促检查。各部门单位按照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的要求,积极主动开展工作,细化分解任务,把抓贯彻落实与本部门单位的实际相结合,针对本行业、本部门单位腐败问题易发多发的人员、岗位、环节,建立健全符合实际的惩防体系。
3、要通过多种形式,多种载体开展学习宣传。既要有灌输式教育,又要引导党员干部进行自我教育;既要运用传统教育手段,又要运用信息技术特别是互联网络等现代化教育手段;既要通过树立先进典型进行示范教育,又要通过剖析典型案例进行警示教育。通过寓教与文、寓教与理、寓教与乐的形式,创新廉政文化内容形式和传播手段,营造“以廉为荣、以贪为耻”的社会风尚。
4、教育、制度、监督三者要相互促进,共同发挥作用。在教育上,用制度保障教育,用监督来推动教育。从教育的内容、方法到接受教育的对象、教育成效的考核,都要制定出切合实际的操作办法,做到有章可循。对教育开展不实、成效不显、反馈不真的行为要严格监督。在制度上,用教育推广制度,用监督保证制度。不仅要对制度的管理对象进行教育,还要对制度的落实执行者进行教育;不仅要对制度的设计出台进行监督,还要对制度的落实执行进行监督。在监督上,以教育强化监督、以制度规范监督。监督的内容要事先进行教育,不能搞不教而诛,通过教育强化主动行使监督和主动接受监督的意识;要按制度所规定的标准和固定的程序来进行监督,不能随心所欲。在惩治上,延伸预防功能、提供预防保证。一方面,要充分利用惩治成果,延伸开展教育、完善制度、强化监督三种功能;另一方面要为预防提供保证,严厉惩处腐败分子,为教育提供说服力、为制度表明约束力、为监督彰显威慑力。
第三篇:2011构建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工作计划
四查党发[2011]6号
关于印发《2011年查干补力格苏木构建惩治
和预防腐败体系工作安排》的通知
各嘎查、二层单位:
2011年是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十二五”的开局之年,促进我苏木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的关键一年。为深入贯彻中央、自治区、市、旗反腐倡廉建设工作会议和旗纪委全会精神,坚持标本兼治、综合治理、惩防并举、注重预防的方针。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科学发展观,以维护人民群众根本利益为目的,以建设一支高素质的干部队伍为着落点,从教育、制度、监督着手,坚持标本兼治、综合治理、惩防并举、注重预防的方针,进一步加大预防和源头治理工作力度,促进查干补力格苏木各项事业的又好又快发展,特制定本安排。
一、加强教育,构筑拒腐防变思想道德防线。
学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和《中国共产党党章》,学习党纪政纪法规制度,树立马克思主义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组织党员领导干部进行反腐倡廉理论学习,包括法律法规、从政道德、廉洁自律、警示教育,使党员干部常修为政之德、常思贪欲之害、常怀律己之心,经受住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考验,牢记党的宗旨和“两个务必”,始终保持思想政治上的坚定性和道德情操上的纯洁性。把反腐倡廉教育融入思想政治教育大格局,纳入苏木党委理论学习、“三会一课”等经常性教育活动之中。贯彻实施《中国共产党党内监督条例》、《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务员法》,健全党员干部素质能力和公务员行为规范教育体制,组织反腐倡廉警示教育活动。深化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在党员干部中广泛开展以廉为荣、以贪为耻的思想政治、党纪条规、岗位职责和职业道德、社会公德、家庭美德等宣传教育活动,弘扬吃苦耐劳、艰苦创业的精神,倡导节俭办事的风尚,反对奢侈浪费的行为,营造“教育促廉”、“监督保廉”、“家庭助廉”的氛围,创建节约型机关,通过多种形式大力宣传爱岗敬业、艰苦奋斗、无私奉献的精神,打造团结、务实、创新、廉洁的队伍新形象。
二、健全制度,完善反腐倡廉工作机制和制度。
建立以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为龙头的责任制体系,修订完善《中共查干补力格苏木委员会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
作责任分工》,按照分级分工负责和谁主管谁负责的原则,明确苏木班子成员抓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和任务,对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执行情况进行定期不定期检查,年终进行总结。制定完善党委会议事规则、理论学习制度、班子领导联嘎查谈话制度、效能建设制度、内部管理制度等15项制度。加强检查监督,确保各项制度的贯彻执行。
三、强化监督,全面贯彻落实党内监督条例。
认真履行监督职能,切实加强对权力的监督制约,重点是对党风廉政建设制度执行情况进行检查;对领导干部个人重大事项报告、述职述廉、民主评议、谈话诫勉等制度执行情况进行检查。强化党内监督,完善民主生活会制度,党委(支部)召开民主生活会前,广泛征求党内外群众意见,充分发扬党内民主、健全党内生活的各项制度,切实保障党员的知情权、参与权和监督权。坚持重大事项、重要情况及时反映、及时通知制度,接受上级组织的监督。强化重点部位监督。一是加强重点工程建设管理环节中的全程效能监察;二是加强嘎查财务的监督管理。强化群众监督。深化政务和村务公开,接受群众的监督。认真做好领导干部接访制度,认真办理苏木人代会代表的议案和提案,广泛听取社会各界对我苏木工作的意见和建议,进一步促进我苏木各项事业决策的程序化、民主化、科学化。
四、从严惩治,认真查处违纪违法案件。
查处滥用职权、谋取私利、失职渎职的案件;查处工程建设项目招投标、建设管理、物资采购、资金管理、工程验收等环节中发生的违纪、违规案件;查处以权谋私、损害群众利益的案件;贯彻执行《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严格执行效能问责办法。依纪依法办案,查处违纪违法行为,以事实为根据,以党纪政纪为准绳,按照事实清楚、证据确凿、定性准确、处理恰当、手续完备、程序合法的要求执纪执法。
第四篇:构建交通系统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的现实思考
今年初,中纪委发出了1号通报,严肃指出:近年来,在各级纪检监察机关查处的案件中,交通系统一些领导干部违纪违法问题比较突出。1996年至2003年底,全国有8个省、区交通厅的16名厅级领导干部受到查处。通报发出后不久,又有安徽、江苏等几位交通厅长被停职查办。“前腐后继”成了媒体炒作的话题。“交通腐败”成了社会关注的焦点。因此,遵照胡锦涛总书记提出的“建立健全教育、制度、监督并重的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的要求,结合当前交通实际,构建交通系统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就成为交通系统面临的重大课题和紧迫任务。
一、构建交通系统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的极端重要性
(一)交通系统反腐败问题存在严峻的态势
1998年开始,我国的交通基础设施建设进入了一个快速增长期。5年来,全国公路建设的总投资达1.2万多亿元,比新中国成立以来的总投资高出近1倍,使中国的高速公路通车里程跃居世界第二。在取得显著成绩的同时,我们也看到,一些地方、一些部门连续发生了贪污、受贿等严重违纪违法行为,出现了“前腐后继”的现象。如河南省交通厅三任厅长曾锦成、张昆桐、石发亮落马后,今年又有该省高速公路发展有限公司董事长童言白东窗事发而外逃的事件发生。广东省交通厅三位厅级干部和省高速公路公司三任总经理被查处后,最近又曝出交通厅长牛和恩因涉嫌收受他人贿赂而出庭受审。我们省也有一些地市如莆田、南平等发生了受贿性质和手段相仿的违法违纪案件。
从各级纪检监察机关查处的案件看,交通系统一些领导干部违纪违法程度呈上升趋势,受贿金额越来越大,小额资金的行贿已钓不起贪官的胃口。贵州省交通厅长卢万里贪污受贿违法违纪金额达6000多万。铁某局参加清黄线无标底招标,卢万里开出的价码是200万美元。从作案的手法来看,大多是领导干部利用职权违反规定直接干预和肆意插手招投标、工程分包、物资采购、资金拨付等经济活动,为他人谋取利益,从中收受巨额贿赂。
腐败越演越烈,而以勤政廉政来包装却越演越秀。曾锦成以写血书的形式向省委作了保证。石发亮是逢会必讲“廉政”,张口不离“党风”,信誓旦旦“一定吸取沉痛教
训,要让廉政在高速公路上延伸”。卢万里善于作秀,经常出现在工地上,频频在媒体上展现勤政的形象。用他自己的话说,是用拼命工作来掩盖内心的恐惧。江苏交通厅长章俊元则说,别的地方修一段路倒一批干部,而我这里是修一段路成长一批干部!他还有一个形象的比喻:100—1=0,就是说一个人干的事再多,如果廉政方面出了问题,一切都白搭。
总的来看,近年来交通系统发生的这些腐败案件,金额巨大,牵涉人员多,造成了许多腐败工程和恶劣的负面影响,致使许多承包商为了捞回行贿送礼的经济损失而不惜偷工减料,造成许多质量低下的豆腐渣工程。河南省因高速公路质量问题,每年维修费高达50亿元。这些都给国家造成了重大的经济损失,也极大地损害了交通系统和交通职工的形象。
(二)交通系统管理体制机制存在明显的缺陷
交通系统十余名厅级领导干部之所以堕入腐败深渊,从主观方面讲,是他们放松世界观改造,背弃了党的理想和宗旨,私欲极度膨胀的必然结果。但是,其中也暴露出交通系统管理体制机制和监督机制制度等方面存在的问题,必须引起我们高度重视。
一是垄断性的体制弊端。近几年来,一些地方为加快交通建设,采取了投资、建设、管理、使用“四位一体”的投资体制和“政企合一”的经营管理模式。这个模式虽然取得了一定成效,但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越来越显示出弊端。由于交通建设和管理基本上在其系统内部封闭运行,交通建设方面既是管理者,又是投资者;交通规费通行费收入方面既是收缴者,又是使用者;统贷转贷资金方面既是受贷者,又是转贷者;工程招投标方面既当发包商,又当承包商,因此在权力上、投资和管理体制上、监督机制上都存在着腐败的温床。
二是权力过分集中。在交通系统一些部门,没有得到有效监督和制约,一些重大决策的出台、重大项目的决定,大额度资金的使用往往由主要领导个人或少数人说了算,有的肆意践踏民主集中制原则,将个人凌驾于组织之上。如卢万里集贵州省交通厅长、党组书记及高速公路开发总公司总经理于一身,大权独揽,在管理体制不健全、监督乏力的情况下,利用职务之便,随意插手招投标、工程项目、资金调拨等,为他人谋取利益,收受贿赂。贵州省交通厅基建处负责人说,规章制度是有的,但让谁中标,”枪毙”谁,几乎由卢万里一手操纵,所有程序不过是走过场而已。投标审查结果都要报厅党组复查,最后由厅党组实际上是卢万里说了算,致使评标委员会无法发挥实际作用。
三是任意处置权的滥用。在交通建设领域由于管理机制不健全,存在许多潜规则,如要求承包商带资承包,随意层层分包,从中渔利,找各种理由进行变更设计,借机增加工程数量,追加工程预算,利用给承包商拨付工程款和借工程验收机会接受对方贿赂,利用给地方公路建设补助,线路审批权,从中捞取各种“好处费”等。
四是部门所有制形成的裙带利益共同体。对一些掌有一定权力的管人、管财、管物的重要部门,为了共同的利益,在金钱的驱动下,相互包庇,相互利用,形成了既得利益集团。卢万里有四大金刚八员虎将,副厅长称他是“大哥”,春节拜年一个红包就是30万元。贵州省纪委有关领导说,卢万里可以随意越级提拔任用自己的心腹,使上下级之间形成了一种人身依附关系、钱权交易关系,形成既得利益团伙和腐败网络。
五是监督乏力。规章制度形同虚设,上级的监督不到位,同级的监督苍白无力,对领导干部的监督犹如“牛栏关猫”,毫无作用。而不受约束的权力,必然产生腐败。正如李向雷在自我剖析中所写“我(担任广东省公路局局长期间)的权力很大,在做决定时,往往是一个人说了算,其他人也不敢反对。所以,没有监督,要怎么办就怎么办”。贵州省纪委驻省交通厅纪检组负责人说,对“一把手”的监督往往是最薄弱的。卢万里大案的教训在于:上级监督下级,太远;下级监督上级,太难;同级监督同级,太软;法纪监督,太晚。
(三)构建交通系统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迫在眉睫
交通系统暴露出来的腐败现象触目惊心,交通系统反腐败机制存在的缺陷发人深省。因此,构建交通系统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迫在眉睫。这不仅是交通系统贯彻落实中纪委三中全会精神、加大反腐倡廉力度的客观要求,而且是交通系统反腐败标本兼治的根本措施,同时也是改变交通形象、重塑交通精神风貌、促进交通发展的现实需要。
二、从交通系统的现状出发,加快构建交通系统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
(一)建立交通系统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是个系统工程
1、交通系统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是一个复杂的系统。按照系统科学的理论,它应当具备整体性、相关性、有序性、动态性、开放性等特性。整体性就是体系中的各要素形成一定结构和功能的有机整体。系统的教育、制度、监督各要素相互联系、相互依存、相互制约、相互作用,形成了惩治和预防“交通腐败”的整体合力。相关性就是交通系统的教育、制度、监督各要素密切相关,系统与各要素之间、系统与外界之间密切相关。有序性是指各要素在时空上位置和发展是有序的。一般来说,教育是基础,制度是保证,监督是关键。动态性是指系统在时空上的相互关系。它不是静态的,而是动态发展的。“交通腐败”有高低发时段、高低发区、高低发部位的不同。开放性是指它与外界环境的物质、能量、信息的交换。重要的是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与政治清明、公平诚信、廉洁高效、和谐稳定的社会环境相适应,努力实现反腐倡廉与经济社会发展的良性互动,促进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的协调发展。
2、建立交通系统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是一项系统工程。按照系统工程的理论,首先要制定规划和策略,明确目标。一般来说,人们追求效能最高、时间最少,费用最省,但不同的要求有不同的重点和组合,必须根据各地交通的实际情况来确定。如把改变目前交通的体制弊端和权力过分集中的问题作为首选,就应以此为目标进行策划。其次要收集信息,进行加工处理,开展系统分析和系统综合,设计出各种方案,进行选优。如改变交通建设的投资、建设、管理、使用“四位一体”的投资体制和“政企合一”的经营管理模式,可以有各种不同的分离方案。各地可根据具体情况进行选优。改变权力过分集中问题可以采取转变政府职能(政企分开、摒弃指挥部做法、实行招标投标制、不得设立政府部门组成的招标定标领导小组等)、外部分权(发改委、财政、建设、交通分权制约,费改税等)、内部岗位分设(如交通党组书记、厅长、高速公路公司董事长或总经理不得兼任)等办法进行选优。然后进行实施和反馈。在实践中总结经验,坚持正确的,修正错误的,同时再根据需要,重新确定目标,组织实施,达到新的高度,从而逐步建立起交通系统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并使它逐步完善。
(二)建立交通系统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必须坚持正确的指导原则
1、必须坚持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我们党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是深入开展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的强大思想武器。建立交通系统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必须全面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2、必须明确建立教育、制度、监督三者并重的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的目标是我们党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深入开展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提出的新要求,是加大从源头上防治腐败的根本举措。它的建立带有创新意义和根本意义。
3、必须与完善反腐败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相结合。建立交通系统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必须有实施的主体,也就需要一个能够实施的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反腐败工作已确立“党委统一领导,党政齐抓共管,纪委组织协调,部门各负其责,依靠群众支持和参与”的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建立交通系统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是反腐败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继续采用这个体制和机制是正确的,但从创新的意义和管理学的角度分析,这个体制和机制还需完善和科学地设计。
4、必须与建立权力运行机制相协调。形成结构合理、配置科学、程序严密、制约有效的权力运行机制和建立教育、制度、监督三者并重的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是一致的。建立权力运行机制是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是我国政治体制改革的重要任务。而建立教育、制度、监督三者并重的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还涉及物质层面与精神层面的内容。二者是相辅相成、相互促进的。
5、把“六个机制”的建设纳入建立教育、制度、监督三者并重的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之中。建立惩防体系必须建立一系列惩治和预防机制。“六个机制”包括思想教育机制、制度规范机制、监督制约机制、查案惩处机制、干部保护机制和廉政责任机制六个方面,是符合建立惩防体系的要求的。但建立惩防体系更强调教育、制度、监督三者,更侧重于三者并重。
(三)构建交通系统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必须坚持重在建设的方针
反腐败斗争是一个持续发展的历史过程。系统工程的建设一定要坚持重在建设的方针。首先要处理好长期性与阶段性的关系,要有总体目标和阶段性目标,既牢固树立持久作战思想,又要通过阶段性成果逐步使腐败现象减少到最低限度。要通过边整边立,逐步建立起教育、制度,监督三者并重的惩防体系。
其次要处理好整体与局部的关系,既要有全局意识,对一定时期或某个阶级的反腐败进行统筹考虑和整体安排,确定战略目标和实施步骤;又要立足当前,重点推进,抓住反腐败斗争中的一些重点领域、环节和问题,集中力量进行治理。
再是要在制度建设上下苦功夫。建立权力运行机制,以制度反腐败,是我们的主攻方向。由于反腐败斗争的复杂性和社会变革时期情况的多样性、多变性,因此在加强制度建设方面,既要完善已有制度,又要建立新的制度规范;既要作好制度的设计和建设,又要加大执行制度的力度。同时要发扬民主,健全法制,创新体制,把反腐败寓于各项法律和制度之中,切实从源头上预防和解决腐败问题。
三、在构建交通系统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过程中,坚持教育、制度、监督三者并重
教育、制度、监督三者并重的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既包括了从严治标的措施,又涵盖了着力治本的内容。因此工作中不能孤立地只抓一面,而要三者并重,相互促进,相应配套,发挥系统的整体功能。教育是基础,侧重于教化,它是制度和监督的前提;制度是保证,侧重于规范,它是教育和监督的保障;监督是关健,侧重于督查,它是落实教育和制度的措施。
(一)形成大宣教格局,筑牢思想道德防线
l、反腐败教育制度化。把反腐败教育列入党风廉政建设的规划中,纳入党委宣传教育工作的总体布置中,使之与党建工作同步发展,同时确立党风廉政宣传教育工作制度和学习考核制度,明确责任,学习时间、内容,使教育工作经常化、规范化,并保证教育经费的到位。
2、抓好重点对象的教育,确保受教育者受教育到位。交通系统教育对象重点是各级领导干部和在“人、财、物”重要岗位、重要部门以及服务窗口的党员干部。要突出领导干部这个重点,实施重点教育,做到重点对象重点抓,重点领域重点抓,使教育起到潜移默化的积极作用,让受教育者不断获得正确的行为取向。尤其是“一把手”一定要树立主动接受教育的意识。
3、突出教育内容,促进自律机制的形成。全面的经常性教育,是促进党员干部打牢思想政治基础,筑牢思想政治防线的重点保证。选好教育内容是十分重要的。首先要搞好“三个代表” 重要思想教育,解决立党为公、执政为民问题。其次要加强纪律教育,特别是“两个条例”的教育,严格遵守“四大纪律”、“八项要求”。再次是加强“两个务必”教育,解决在保证艰苦奋斗作风方面存在的问题。最后要加强从政道德修养的教育,培养廉政主体的良知、良德、良能,营造“廉荣腐耻”氛围。
4、创新形式,增强教育针对性和实效性。每年定期确定一个教育主题,作为教育载体,以解决突出的存在问题;搞好廉政谈话教育,对存在问题的党员干部进行谈话、告诫、提醒;开展示范和警示教育,从正反两个方面进行党风廉政教育,特别是运用交通系统部分厅长犯罪案件进行警示教育,或让违法的领导干部进行现身说法;开展廉政文化教育,举办交通系统反腐工作展览,向党员干部推荐廉政信息,增强教育的生动性;开展家庭助廉活动,建立家庭监督互助机制,构筑家庭廉政防线。
(二)强化制度建设,规范从政行为
1、围绕领导干部廉洁自律建章立制。按照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要求,明确领导干部职责和责任,使领导干部牢固树立责任意识。完善收入申报制度、个人重大事项报告制度、离职审计制度,把自律和他律结合起来。完善议事制度和公开制度,职权法定化规范化,重大事项集体裁决,做到公开透明。
2、围绕防腐源头建章立制。要合理的配置权力,规范建设、用人、财政支配监督机制。认真落实建设工程招投标,经营性土地使用权出让、产权交易和政府采购四项制度,规范程序,加强监督。尤其是建立交通系统招投标、工程分包、物质采购、资金拨付等规定,完善基本建设招标市场建设及其运行机制,严格实行项目法人制、招标投标制、工程监理制、合同管理制,严格实行“专家评标”制度。在投资体制中引入责任机制和风险机制,明确责任主体,规范和完善法人责任制和工程质量责任制度,实行工程招标公告,中标公示等社会监督制度,实行规划、建设、监督、使用分离,加强对人财物管理和使用的监督,实行廉政合同、重点工程纪检监察派驻等制度,真正做到按制度办事,靠制度管人。
3、建设惩治腐败和廉政激励机制。建立法纪约束惩治机制,凡是触犯了党纪国法,都要严肃处理,工作失职、决策失误、行为失范的,按党纪规定予以处分或实行引咎辞职制。实行廉洁从政考核记分制,设立廉政奖励基金等,对于自觉遵纪守法,有责任感,认真履行职责,有政绩的人给予奖励,以此推动反腐倡廉工作。
(三)强化监督制约作用,拓宽监督渠道
1、突出对“一把手”的监督。要提高监督和被监督的意识,增强“一把手”接受监督的自觉性。要以各级领导机关、领导干部特别是各级领导班子负责人为重点,落实好上级监督、同级监督、下级监督的各项制度,形成以权力制约权力的工作机制。要切实做好领导干部的述职述廉工作,提高民主生活会质量,积极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
2、加强监督力度,提高监督功效。要切实搞好事前、事中、事后监督。重点放在事前,把工作做在前面,以起到预防、引导作用。事中监督以起到检查、督查作用,防止出问题。做好事后监督事以纠正问题,及时进行整改。还应建立纪检部门的纠察制度,对于纪检部门不履行自己职责而出了问题的,要追究纪检部门的失察责任。
3、拓宽监督工作渠道。要把党内监督与党外监督工作结合起来,在充分发挥党内监督作用的同时,充分发挥法律监督,群众监督、舆论监督的作用。要搞好政务公开,增加透明度、让群众有知情权。要搞好民主评议行风工作,请群众参与,增加监督力度。要搞好信访举报工作,及时发现,了解问题,提高查办力度。
(四)教育、制度、监督并重,相互配套、整体推进
1、三者并重,有机结合,相互促进。教育是靠制度、监督来实现的,教育的长期性依靠制度来保证,教育的实效性依靠监督来控制;而制度的执行需要人们的自觉意识来实现,而人们的自觉意识需要教育来引导和灌输,靠监督来落实;监督也应以教育为本,以制度为目标,离开了教育,离开了制度,监督就是空洞的监督,是没有价值的监督。因此三者不能就事论事,就问题而解决问题,而要浑然一体,相互贯通。第一坚持不懈地抓好党风廉政教育工作,为制度建设和监督工作夯实思想基础。第二把制度建设贯穿于教育和监督的各个环节,同时用制度建设的成果促进和加强教育、监督工作。第三,通过实施监督工作,对发现的问题和漏洞,及时认真改进教育和制度建设中的不足,增强针对性和实效性。
2、相互配套,形成合力,整体推进。工作中要树立整体意识,确立反腐败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建立教育、制度、监督工作责任制,形成明确分工、相互协调的教育、制度和监督格局。同时实行考核和责任追究制,提供组织保障,真正达到惩防结合、综合治理的整体功效。
第五篇: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2008
2008年4月28日,中央政治局审议并通过《建立健全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2008-2012年工作规划》。此规划是继2005年1月,中共中央印发《建立健全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实施纲要》以后的又一重大战略性部署,其出台的意义并不仅仅是党中央根据我国当前经济社会发展全局的需要对今后5年里反腐倡廉建设的一个总体安排,更主要的是集中体现了对党的执政规律和反腐倡廉工作规律认识的深化,是党的反腐新智慧。党的十七大报告把坚决惩治和有效预防腐败,定位为“党必须始终抓好的重大政治任务”,强调要“坚持标本兼治、综合治理、惩防并举、注重预防的方针,扎实推进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建设”。此次制订并实施《建立健全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2008—2012年工作规划》是推进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建设的有效措施,是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精神的重要体现,是建立健全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的发展战略。同时,2007年9月成立的国家预防腐败局,显示中国政府正着力提高预防腐败工作的专业化水平。这个5年规划意义非常重大。
首先,《建立健全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2008-2012年工作规划》通过具有纲领性的特征。会议强调,《建立健全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2008-2012年工作规划》是今后5年推进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建设的指导性文件。各级党委要把贯彻落实工作规划作为学习贯彻党的十七大精神、加强反腐倡廉建设的重要政治任务,列入议事日程,深入学习宣传,认真组织实施。各级纪委要加强组织协调和监督检查,协助党委抓好任务分解和落实。中央和国家机关各部门要充分发挥示范带头作用,认真抓好本部门所承担的任务。各地区各部门要结合实际制定贯彻落实的实施办法,狠抓任务落实,务求取得实效。《惩防腐败体系工作规划》的通过,为我党今后5年反腐倡廉指明了方向,确立了其纲领性的地位。其次,《建立健全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2008-2012年工作规划》具有全局性的特征,其分析了当前的反腐倡廉新形势,提出了惩治与预防两手抓的观点,明确了各级纪检监察机关的工作任务。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党的十六大以来,反腐倡廉工作不断取得新的成效。但是,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面临的形势仍然严峻,任务仍然艰巨。全党必须充分认识反腐败斗争的长期性、复杂性、艰巨性,旗帜鲜明地反对腐败。要坚持党要管党、从严治党,全面坚持标本兼治、综合治理、惩防并举、注重预防的方针,把反腐倡廉建设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扎实推进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建设。要把惩治与预防、教育与监督、深化改革与完善法律制度有机结合起来,在坚决惩治腐败的同时,更加注重治本,更加注重预防,更加注重制度建设,做到惩治和预防两手抓、两手都要硬,形成有利于反腐倡廉建设的思想观念、文化氛围、体制条件、法制保证。第三,《建立健全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2008—2012年工作规划》具有全面性的特征。我们党的性质和宗旨决定了党必须把为人民谋利益、谋幸福,作为自己全部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没有这个前提,党和政府的一切工作都是毫无意义的。反腐倡廉建设的目的是建设风清气正的良好社会氛围,保持我党优良作风,真正做到讲党性、重品性、作表率。《工作规划》定下的虽然是关于反腐倡廉工作的各项目标和安排,但归根到底是通过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来维持社会安定和团结,从而更好地维护人民群众的利益。只有党风正了、清了,腐败行为减少了、消失了,国家才能保持和谐,群众才能安居乐业,人民的利益才能得到更好的保障,我们党和国家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上越走越快,越走越远。按照《建立健全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2008-2012年工作规划》精神,扎实推进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建设,我们有理由相信,中国的反腐败斗争将向前跨越一大步,取得新的伟大胜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