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大学生网络道德建设论文 大学生思想道德建设论文
大学生网络道德建设论文大学生思想道德建设论文
新时期加强大学生网络道德建设的途径探索
摘要:信息时代,网络与大学生的生活越来越密不可分。网络对于当代大学生的影响既有积极的一面,也有消极的一面,这给高校思想工作者提出新的要求和挑战。故此在新时期强化大学生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加强大学生的网络道德建设,已经毋庸置疑地成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环节中亟待解决的问题。
关键词:网络 大学生 思想道德建设
网络化的兴起与发展,既为大学生获取知识和信息提供了重要渠道,也成为影响大学生理想信念、道德素养、行为规范的一个重要途径。同时更加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提供了更新、更有效的方法和手段。但是网络也是一把双刃剑,它也给大学生思想道德建设带来了冲击,尤其是随之带来的大学生网络道德失范等现象。2004年8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布了16号文《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决定》,文件中清晰指出努力拓展新形势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途径之一就是主动占领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新阵地。要全面加强校园网的建设,使网络成为弘扬主旋律、开展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手段;要积极开展生动活泼的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活动,形成网上网下思想政治教育的合力。由此也可以看出,在新时期强化大学生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加强大学生的网络道德建设,已经毋庸质疑地成为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环节中亟待解决的问题。
新时期加强大学生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必要性
1.1 新时期大学生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更具有实效性。网络时代的发展,改变的不仅仅是大学生生活的简单资讯来源,而且改变了学生的生活本身,包括其生活方式以及生活内容甚至其思维方式以及思维内容。所以我们根据要网络时代的状况,选择更加贴近学生生活内容,学生乐于接受的,感兴趣的方式,才能更好的实现学生的认同,取得学生的信任,达到教育的成果。
1.2 新时期大学生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更具有针对性。大学生生活的网络化,其生活过程中的方方面面都可以在网络中实现,例如学习,资讯、游戏、娱乐、购物、交际等都越来越多的实现网络化。大学生活的网络化,使得思想政治教育方式方法也必然要网络化,只有更好的利用网络,才能更好的实现思想政治教育的展开。
1.3 新时期大学生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更具有创新性。时代的发展,各种新鲜的事务层出不穷,思维活跃的大学生更加喜欢接受新的事务,向往新的生活内容。因此思想政治教育必须结合时代不断创造出新的教育方式。同时这种创新是连续性,而不是一时的创新,要随着学生的关注点不断的变化,要有新的内容和新的方式。
网络时代对大学生道德建设的不利影响
互联网越来越成为高校学生获取知识和信息的重要渠道。但网络也是一把双刃剑,网络生活直接影响着大学生的认知、情感、心理和
学习生活,成为影响大学生理想信念、道德素养、行为规范的一个重要途径。同时也对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有一定的负面影响,尤其是导致一些网络道德失范现象的出现。具体如下:
2.1 造成大学生价值取向紊乱,道德人格缺失。青年学生的价值观念在网络的冲击下更趋于个性化、多样化,在这种状况下,政府、学校甚至社会一直灌输的传统道德观念,仅仅成为人们众多道德选择中的一种,社会道德的主要规范所起的支配性作用则不断弱化,导致道德评价失范。由于大学生的社会生活经验较少,对于经过伪装的思想和言论的识别能力较差,加之特有的好奇心、猎奇心,他们会比较容易被诱导,进而产生错误的价值倾向。久而久之,还会把错误的伦理道德倾向带到现实生活中。更有甚者,还容易对现实世界的伦理道德标准产生排斥与抵触心理,甚至导致个人是非善恶感念不明,道德人格缺失。
2.2 使大学生产生对现实生活疏离感,诱发心理问题。网络的出现,使人同时生活在网络和现实两个空间中,在虚拟和现实之间,需要进行角色的转换和行为的协调。如果这种转换和协调失效,就会出现行动变异、心理错位、生理失调,甚至患上网络综合症,如网络上瘾、网络孤独、迷恋电子游戏等。过分地沉溺于网络空间,人就有脱离现实社会而成为网络奴隶的危险。尤其当大学生在虚拟世界获取的快乐比现实世界多时,就可能会把更多的时间和精力投入到网络交往中,甚至在现实生活中遇到挫折时也更加倾向于在网络中寻求安慰。
加之在就业、经济、情感等多重压力下,使大学生躲进网络里去构想自己的生活,消极地对待充满缺陷的现实世界。用虚无来证明自己,更加缺少自信心,加剧其个体行为的麻木、冷漠,缺少社会责任感,甚至产生人际交往障碍和更多的心理疾病。
2.3 影响大学校园主流文化建设。校园文化不仅是一所大学的发展目标、办学理念、办学方针、专业特色和人文精神的反映,也是一所大学群体意识、价值观念和行为规范的反映。它既是了解社会文明程度的一个窗口,又是先进文化的生长点。健康的校园主流文化占据上风,不仅有利于促进教学、科研及管理活动,丰富校园生活、振奋师生的精神,而且具有强大的凝聚力和吸引力,能调节和激励师生员工的思想行为,培养和激发师生员工的群体意识和集体精神,促进师生员工自我约束、自我管理和自我完善,保持学校的长期稳定和发展。而目前充斥大学校园网络文化却是一把双刃剑,它在带给人类文明的同时也带来严重威胁。它的虚拟性特征既给人以创造,又产生虚假;其交互性特征既传播信息文明,又生产信息垃圾;其开放性特征既给人广阔自由,带来伦理道德失律失范。因此,网络文化严重威胁与挑战着大学校园的主流文化。探索加强大学生网络道德建设的途径
3.1 加强校园网络建设,强化校园网络监管
3.1.1 加强校园网络文化建设,提供优质高效服务。
高校校园网是学生的“网络家园”,学校可以通过校园网,广泛开
展丰富多彩、积极向上的学术、科技、艺术和娱乐等活动。例如学校可以建设学生的门户网站,并努力使其承担起学生中的主流网络媒体的任务。学生门户网站包括校内新闻焦点、学生热点调查、校园生活服务、创新创业辅导、社会实践指导等与学校建设和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密切相关的信息频道。学生门户网站要以个性化的服务和“以人为本”的理念,鼓励同学参与到网站的建设和服务当中来,力争成为每位学生首选的因特网入口和获取网上服务的主要途径,成为学校与同学之间沟通交流的首选网上渠道,并致力于解决学生实际困难为主要任务。此外,还应建立和完善各类特色网站和主题网站,这些特色网站和主题网站是学生网上自我教育的主动性和创造力的生动体现。学生的门户网站与它们之间应保持紧密的合作关系,逐步形成以门户网站为主体,特色网站和主题网站为补充的校园网络媒体的格局。同时也要努力建设网络思想政治教育主阵地,可以建立一些紧紧围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主题的专题网站,大力宣传党的基本理论、路线、方针和政策,深入开展一些贴近学生实际的以理想信念为核心的社会主义教育,以爱国主义为重点的民族精神教育,以基本道德规范为基础的公民道德教育,以全面发展为目标的基本素质教育。整合学校报刊、广播、电视等各种传统媒体资源,丰富网上宣传内容,形成网上合力和正面舆论强势,努力消除负面影响,积极扩大正面影响,始终使大学校园先进文化占据主流地位。
3.1.2 密切关注网上舆情,强化校园网络监管
高校校园网络正在成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平台。网上舆情和舆论对大学生的思想影响很大。校长信箱、学生论坛、QQ群和学生网站都是反映学生网上舆情和舆论的重要窗口。必须密切关注这些窗口,及时了解和认真分析校园网上动态。严格监控管理,消除和减少网络中色情、暴力信息的污染和毒害,净化网络环境;对网上出现的苗头性、倾向性、群体性问题加强教育疏导,把握正确导向。同时综合运用网络监管的多种手段,首先,学校应当运用规章制度加强校园网络,根据国家互联网管理的有关法规,制定相关管理制度,切实加强校内网站和网络用户的统一归口管理,尤其是校园网上论坛的管理,对上网信息进行严格监控,及时消除一些错误、消极或反动的信息,严防有害信息在网上传播。其次,学校应当通过技术手段加强校园网络监管。学校可以根据实际情况,从技术上对校园网络游戏进行必要而适当的限制,甚至可以考虑在一定时间段关闭校园网,还可以推广实行网络实名制,从源头上防堵道德失范行径。再次,学校要规范网络运作,加强对局域网,对免费个人主页链接的审查,并通过必要的技术手段,阻止各种不良信息进入校园,真正建立起网络安全的“防火墙”。最后,学校应当利用行政手段加强校园网络监管。校园网络监管实行领导责任制,如果监管失职,学校不仅要严肃处理当事学生,而且要认真追究相关领导责任。
3.2 推行思想政治教育网络教学,将网络道德教育纳入思想政治教育范畴
思想政治理论课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学校要充分利用网络手段,加强技术培训,提高教师的多媒体教学水平;还应该建设网络课程,推行网络教学,让课堂教学与网上咨询相结合,学习书本知识与浏览多媒体信息相结合,知识的学习与解决学生深层次思想问题相结合。此外,还可以在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增加网络道德教育课程,使其与思想道德修养课程整合起来,使思政课程更加贴近大学生实际。网络道德教育课程既要有网络意识、网络规范和网络行为准则的灌输,也要有网络道德情感和意志的培养;既要有对理论的传授与讨论,也要有对具体网络道德失范行为的剖析与评价。网络社会需要一种以“慎独”为特征的自律性道德,所以学校要教育学生不但要做到“内省”,对自己进行内心的省视和灵魂的拷问,而且要努力做到“慎独”,即在无人监督的情况下依然按照道德原则和规范去行动;同时教育学生正确认识现实社会与虚拟世界差异,认清社会学意义上的“人”必须生存在现实世界之中,只有在现实社会中不断学习、不断实践,才能增长才干,取得成绩。
3.3 拓展思想政治教育范围,加强网络心理健康教育
随着网络触角的不断延伸,网络能实现的功能越来越多,这就使得一部分大学生热衷于所谓的“网络生存”,而在现实生活中却较少与他人联系,疏于处理各种人际关系,极易导致一定程度的心理障碍与人格畸变,仅仅靠谈心、电话心理咨询已不能起到作用。因此,必须顺应时代的要求,探索和建立网上心理咨询平台,积极开展网上咨询,对症下药,做到有的放矢。而且,值得注意的是,尽管当前随着对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视,各大高校纷纷开设了相应的咨询机构。但是由于大学生们常常在遇到心理问题时,因为害怕周围同学的误解,而羞于启齿。而网络的交互功能恰恰提供了一个交流的良好平台,有利于双向沟通,能够取得较好的效果。通过向青年大学生们提供各方面信息和多种选择方案,让他们在选择中学会独立思索,既强调了思想政治教育的自我教育,也突出了引导塑造功能。通过教育者的启发、指导,使青年大学生们能够自主地选择与社会发展相一致的价值观念和政治信念。
总之,网络在新时代中逐渐变成思想政治教育内容和方式的重要阵地,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必须借助于网络这种新时代的基本工具,才能更好的实现其教育的成效。因此,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应与时俱进,转换教育观念,利用网络优势,努力营造一个和谐的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氛围,让大学生能够在网络生活中也遵守规范的伦理准则,培养优秀的道德品质,形成良好的网络行为。
第二篇:大学生思想道德建设 论文
大学生思想道德建设是高等教育的重要内容和使命,是大学生成长和发展的关键性因素。进入社会转型期,大学生的思想道德问题日益突出,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因此加强当前大学生的思想道德建设,是关系到二十一世纪国家前途和命运的大事,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和构建和谐校园的一项战略任务。
一、当前大学生思想道德状况的主流
(一)学生要求进步的政治意识越来越强烈
近几年来要求加入中国共产党的学生越来越多,据有关统计,相当多的学生一进校就向党组织递交了入党申请书,甚至有些班级全班都递交了入党申请书。至于参加党校学习更是广大学生的普遍要求,参加各种政治学习小组的人数也在逐年递加。
(二)强烈的爱国主义情感逐渐在学生心灵深处扎根
在改革开放日趋深入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日趋完善的今天,人民生活水平日益提高,综合国力逐步增强,作为祖国未来的大学生明白自己肩负的神圣使命,时刻关注着国家的前途和命运,时刻准备为祖国的建设贡献自己的青春。在中日关系及其他国际关系出现波折的时候,一些学生所表现出的情感,也有力地证明了学生日益增长的爱国热情。
(三)紧迫感增强,成才欲望高涨
大多数学生在科学知识的广博与专深上有较高的要求。由于价值观念的变化,他们的成才目标不仅与社会价值、政治价值、道德价值联系在一起,而且职业目标更为突出。他们大都希望在所学专业上成名或是在将来的工作上显露才华,竞争意识和自我发展愿望比较强。
(四)具有一定的艰苦创业精神
艰苦创业是我们党和国家的宝贵财富,更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近几年来,一些家境贫困的学生通过假日做兼职等勤工俭学的方式支付自己的学费、生活费,以此来支持自己完成学业。这种艰苦创业的精神被我们所称道,也将在校园里发扬光大。
二、当前大学生中思想道德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大学生价值取向功利化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确立使人们的思想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但市场经济的负面效应对学生确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产生了极大的冲击。由于社会竞争日趋激烈,由竞争衍生出来的损人利己、惟利是图、金钱至上以及享乐主义在学生中产生了较大的影响。
(二)大学生的思想认识不高
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改革开放蓬勃发展的今天,社会不断进步,面对突如其来的变化,涉世不深、思想脆弱的大学生不能正确地认识自己。他们中的一些人处处争强好胜,要求得到别人的认可和尊重,支持和关心,希望别人确信自己的成功率,只相信自己的认识和理解,不能听进别人的意见,更不愿意接受别人的教育,表现出自命不凡、虚荣、一遇挫折就会垂头丧气、萎蘼不振、丧失斗志,缺乏持之以恒的坚韧。
(三)学生中存在严重的知行不一现象
高职大学生在经历了大学教育后,知识结构有了不同程度的提高。因此,在动手能力、实践操作能力,理论指导等方面表现出一定的水平,然而在行动上缺乏具体的体现。
三、加强大学生思想道德建设的建议
(一)坚持用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教育人,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培养人由于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建设和发展,学生对随之出现的新事物、新矛盾和新问题认识不全面,甚至把支流当成主流。为此,我们应该运用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帮助他们认清是非,让他们坚持正确的立场,保持清醒的头脑,树立正确的世界观和价值观。
(二)营造良好的环境,培养大学生的创新精神
学校要爱护和培养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帮助学生学习和独立思考,保护学生的探索精
神和创新思维,营造崇尚真知和追求真理的氛围,为学生的禀赋和潜能的充分开发创造一种宽松的环境。我院为了鼓励学生参与社会实践,参与社会调查,了解科技动态及社会市场需求。同时学院还开放了一些实验室,让学生参与实践,以此来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创新意识。
(三)思想道德教育应渗透到课堂教学中去,充分发挥教师教书育人的作用
当代大学生由于生理上和心理上发育尚未完全成熟,思想可塑性大,如果忽视课堂这个教育阵地,思想道德教育就会失去较大的优势。一个人世界观的形成需要一个较长的时间,而且在形成中还会有反复。因此,我们必须把德育工作贯穿到教学活动中,让学生在学习和掌握专业知识的过程中,接受潜移默化的思想道德教育,这样才能确保世界观的转变由量变到质变的飞跃。
(四)切实加强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
在现代社会条件下,学生面对纷繁芜杂的社会现实和千差万别的社会现象,不可避免地会在不同时间、不同问题、不同场合产生思想、道德、心理等方面的问题:如政治思想的困惑、人际关系纠纷、课程和择业选择、婚姻和恋爱矛盾、心理冲突和障碍等。因此,在保证学生正常学习的情况下,应将心理健康教育纳入大学生日常的思想道德教育之中,帮助他们排除困惑,提高情商,使他们在面对人生磨难或机会时有适当的反应,从而抓住机会,顺利渡过难关。
(五)大力开展第二课堂,用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陶冶大学生的道德情操
校园文化是社会文化的有机组成部分,是高校培养人才的重要形式和阵地。因此,我们要大力开展第二课堂,通过专题讲座、英语角、文艺汇演、课外阅读、演讲比赛、辩论赛、体育竞赛等丰富学生的课余生活。同时,我们还可以寓教于乐,使学生的集体主义、爱国主义精神在这些活动中得到升华,也可以进一步强化学生的责任感、使命感,培养他们的奉献精神。同时,还要鼓励大学生投身社会实践,用社会实践锻炼大学生成长成才。
第三篇:大学生关于思想道德建设方面的论文
大学生关于思想道德建设方面的论文
教育是培养人、造就人的社会活动。教育的产生和发展依赖于一定的社会需要,它与一定社会的生产力发展水平、生产关系等都有着密切的关系。教育的社会性质决定着教育的基本方针和学校的培养目标,我国高等教育法明确规定:“高等教育必须贯彻国家的教育方针,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与生产劳动相结合,使受教育者成为德、智、体等方面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要全面贯彻落实教育方针,担负起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培养高级专门人才的重大任务,使大学生成长为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高等学校不仅要有完备的科学技术文化知识教育体系,而且还要重视和加强德育,具有完备的思想政治教育体系。思想道德修养课就是高等学校思想政治教育体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1998年中共中央宣传部和教育部联合颁布的新的普通高等学校“两课”课程设置意见中明确规定:思想道德修养课是大学生的必修课程,它体现着社会主义大学的本质特征,在培养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一、思想道德修养课的基本内容
思想道德修养课既具有鲜明的政治性和思想性,又具有较强的理论性和知识性,其内容十分丰富,包括政治修养、思想修养、道德修养、心理品质修养,美学修养,敬业修养等。其中政治修养是思想道德修养课的核心内容,思想修养和道德修养是思想道德修养课的主要内容,而心理品质修养则是思想道德修养课的基础内容。思想道德修养课就是按照这些内容的内在联系和大学生的思想道德发展规律而构成的。具体地说,思想道德修养课包括以下四个方面的内容:
第一,适应转变,认清使命。它包括第一章、第二章、第三章。经历了“黑色七月”的大学生带着对大学生活的理想和憧憬,步入了大学校园。然而现实中的大学及其大学生活往往与这些“骄子”心目中的大学及其大学生活有着较大的差异甚至有着强烈的反差。第一章“适应大学生活,确立新的目标”。是针对大学新生在新的生活环境和新的学习环境中所产生的失落、沮丧、苦恼、困惑及其各种矛盾,从不同角度引导他们正确认识大学及其大学生活,迅速调整方位,积极适应大学生活。在这一章里我们通过对大学精神,大学使命,大学为青年学生成才提供的条件等的描述,揭示了大学的内涵及其接受大学教育的本质意义,以期引导大学新生珍惜大学生活,把握机遇,尽快找准成才的立足点,确立新的目标,迅速实现从中学到大学的过度。第二章“21世纪大学生的历史使命”。21世纪世界和21世纪中国的政治、经济、文化、科技的发展趋势与21世纪大学生的成长成才有着密切的关系。一个时代有着一个时代的使命,21世纪的大学生承担着迎接“两个挑战”,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使命,江泽民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八十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语重心长地把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任务交给了当代中国青年,他还在北大一百周年校庆和清华九十周年校庆的讲话中对当代大学生提出了“四个统一”和“五点希望”的成才目标。这一章主要是引导当代大学生认识21世纪的世界和中国,明确历史使命,提高自身素质,不辜负党和国家、人民的重托。第三章“正确对待交往、友谊和爱情”,这一章围绕交往、友谊和爱情问题,引导大学新生正确处理同室、同班、同乡之间的交往,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此外,还根据各高校普遍出现的大学生恋爱低年级化的趋势,引导大学新生正确处理爱情与友谊、学业的关系,树立正确的爱情观。
第二,树立崇高的理想,形成正确的人生价值观。它包括每四章、第五章、第六章、第七章。这一部分是思想道德修养课的重要内容。人的本质,人生理想,人生价值,个人与社会、国家的关系等是大学生经常思考的问题。当代大学生因其生长在改革开放年代,置身于多元的文化背景中,多重价值观念的碰撞,复杂的社会现实和新旧体制转换过程中出现的矛盾和问题,使其人生选择尤为艰难。怎样使大学生正确认识人生,树立崇高的理想,形成正确的人生价值观就成为思想道德修养课的重要内容。第五章“正确认识个人与社会、国家的关系”,是人生观教育的逻辑起点,只有正确认识个人与社会、国家的关系,摆正自我的位置,才能正确回答人生目的、人生理想、人生价值、人生责任、人生态度、人生尊严等问题。当前引导大学生正确认识个人与社会、国家关系问题核心是,要从理论和实践相统一的角度说明社会主义集体主义不仅是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和社会主义建设初期所应当遵循的道德原则。而且也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阶段所要遵循的道德原则。这一章从坚持社会主义集体主义的道德原则是改革开放、建立和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内在要求,是坚持社会主义价值导向的必然要求,是现代青年追求成功的必备素质三个方面说明了坚持社会主义集体主义道德原则的时代价值,具有一定的理论力度。爱国主义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正确认识个人与社会、国家的关系,理应包括爱国主义的内容。因此,引导青年大学生认识新时期爱国主义的基本特征,做坚定的爱国者。也是这一章的内容。第六章“树立正确的人生价值观”。包括人生目的、人生态度、人生价值、人生责任这四个相互关联的问题。这一章,首先介绍了科学的人生目的,这对于引导青年学生在纷繁复杂的社会现实面前,选择为人民服务的人生目的具有重要的意义。人生态度是人生主体的精神状态,它反映着人生主体的生活基调,决定着人生主体的生活旋律,责任意识是当代人的基本素质,当代大学生在求学阶段应当具有什么样的人生责任?人生价值是人生观的核心问题,引导大学生正确认识人生价值的评价标准,对于树立正确的人生价值观尤为重要。理想与信念是人生不可缺少的精神支柱,是促使人前进和奋斗的精神动力,第七章“树立崇高的理想和科学的信念”,围绕理想与信念问题,引导大学生正确认识共同理想与最高理想的关系,认识当代社会主义发展的历史规律,追求崇高的理想,树立科学的信念。此外,这一章,还针对当前的社会实际和当代大学生的思想实际,引导大学生正确认识国际环境和国际政治斗争及其国内社会主义改革实践对人们思想的影响。当前我国已进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新时期,如何正确认识劳动,正确认识艰苦奋斗在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及个人成才、成功中的意义,培养当代大学生崇尚劳动、艰苦创业的优良品质,也是这一章的重要内容。
第三,加强素质修养,提高道德水平。它包括第四章、第八章、第九章、第十章、第十一章。从课程体系结构上看,第二章“21世纪大学生的历史使命”中所讲的“当代大学生应当具备的素质”是从总体上介绍21世纪大学生应当具备什么样的素质要求,而这一部分内容则是根据当代大学生思想道德文化素质的现状、特点及其存在的共性问题而设计的。第四章“学会心理调节 增进心理健康”是针对当代大学生面对竞争日趋激烈的现代社会,心理压力过大,易产生各种各样的心理问题而安排的。这一章先介绍了心理健康的含义,接着对大学生常见的心理障碍进行了分析,最后提出了增进心理健康的原则与途径。形成正确的审美观,是当代大学生道德文化素质修养的重要内容,在多元文化相互碰撞的今天,思想道德修养课应当向大学生讲清楚什么是正确的审美观,什么是高尚的审美情趣。第八章“培养健康的审美情趣 树立正确的审美观”,从审美的含义、标准讲起,以引导青年学生正确认识美与丑,正确处理真善美的关系,创造美与享受美的关系,内在美和外在美的关系,使其树立正确的审美观,形成高尚的审美情趣,塑造美的人生。第九章“培养高尚的公民道德”是根据我国首次颁布的《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的要求新增加的内容,这一章从揭示公民道德建设的意义入手,追溯了公民道德的历史渊源,介绍了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中国革命道德和世界道德文明成果,根据21世纪中国公民道德建设的基本要求、主要内容和大学生思想道德现状,提出了当代大学生应当具备的公民道德及其提高大学生公民道德水平的途径和方法。第十章“做诚实守信的大学生”也是新增加的内容。市场经济的发展,中国加入WTO,迫切需要建立诚实守信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新秩序,国家助学贷款的启动也迫切需要培养大学生诚实守信的品质。这一章首先介绍了诚实和谎言;守信与失信;信任与信任危机等一系列与诚信相关的概念,使大学生对诚信问题有一个基本的了解,接着分析了市场经济与诚信的关系,使大学生认识到市场经济既是法制经济,也是信用经济。最后针对当前学生的思想实际,分析了诚信与大学生成长、成才的关系及其培养诚信的途径。敬业精神是成功者的必备素质,也是当代大学生思想道德修养的主要内容。第十一章“培养良好的敬业精神”,从敬业精神的含义以及现代敬业精神的核心实质谈起,阐述了敬业精神的基本要求,说明敬业精神是成功者共有的品质,是现代社会竞争取胜的重要条件,它在促进人类社会发展中具有重要的意义,作为当代大学生,应当具有良好的敬业精神。这一章还介绍了培养敬业精神的途径和方法。
第四,追求高尚人格,不断完善自身。这一部分是思想道德修养课全部内容的最后落脚点。思想道德修养的目的是不断完善人格,不断提高思想道德境界。第十二章“加强自我修养,培养高尚人格”中所指的修养不仅是指“道德修养”,而是涵盖着政治、思想、道德、心理品质等方面的综合修养。修身律已,重视自我修养,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具有重要的地位和作用,是极为重要的传统美德。在现代社会中,自我修养在培养大学生自强不息精神,增强心理承受力,提高思想道德境界方面依然具有重要的意义。这一章较为详细地介绍了大学生加强自我修养的方法与途径,为当代大学生追求高尚人格、不断攀登人生高境界提供了阶梯,实现了思想道德修养课程的目的
二、学习思想道德修养课的意义和方法
1.学习思想道德修养课的意义
从青年大学生自身发展状况看,青年大学生正处在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形成和发展的重要时期,这个时期的大学生思想、道德和心理等方面有了一定的发展,但总的来说,社会生活经验还不够丰富,思想还不够成熟,还存在有明显的知行脱节的现象。比如在成才问题上,一方面具有强烈的成才愿望,另一方面又缺乏勤奋刻苦、勇攀科技高峰、耐得住清贫、耐得住寂寞的决心和恒心。这就需要在学校教育和引导下,不断学习,加强思想道德修养,完善自己。高校思想道德修养课是在高校德育工作经验总结和科学研究的基础上形成的关于大学生政治、思想、道德品质修养和心理行为训练的系统理论和知识。学习思想道德修养课,对于提高大学生的政治理论素质和思想认识水平,帮助大学生分辨是非,汲取精神营养,获得真、善、美的心灵启迪,不断提高思想道德修养,具有重要的意义。
从青年大学生所处的社会环境看,当代大学生正处在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对外开放的历史条件下,正置身于利益主体多元、思想道德多元和价值取向多元的历史背景中。一方面,西方敌对势力对我国“西化”、“分化”之心不死,极力通过多种途径加紧进行思想和文化渗透,在对我国大量输出的书刊、影视、电子游戏、电脑软件等精神文化产品中,宣扬资本主义价值观,同我们争夺青少年一代。另一方面,目前社会上出现的拜金主义、享乐主义、个人主义等资产阶级腐朽思想及各种社会丑恶现象和封建迷信思想都对青少年的健康成长带来许多负面影响。特别是在电子信息网络广泛覆盖的今天,一些错误的思想观念以网络为载体,具有传播速度快、覆盖范围广、声势大、难于控制的特点,对青少年影响极大,对思想教育工作提出了新的挑战。对此我们要有一个清醒的认识,不仅要从治理社会大环境入手,为大学生的健康成长提供一个良好的社会环境,而且,要从加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入手,开设思想道德修养课,对大学生进行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爱国主义、集体主义、中华民族优秀道德传统,艰苦奋斗创业精神等方面的教育。实践证明这是一个有效的措施。它对于引导青年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增强抵御市场经济负面效应的影响及资本主义、封建主义腐朽思想的侵蚀,使这成长为社会主义现代化所需要的高级专门人才具有重要的意义。
2.学习思想道德修养课的方法
由于思想道德修养课涉及的内容十分广泛,而且有一定的理论深度,要想学好它,掌握它,并用于指导人生,就必须要有科学的态度和正确的方法。
第一,要注重基本理论和基本观点的学习。毛泽东说过:“主义譬如一面旗帜。”科学的理论就像一面引导千军万马朝着正确目标冲锋陷阵的旗帜。思想道德修养课动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回答和解决在青年学生中具有普遍性的“热点”、“难点”问题,形成了一整套思想道德修养理论。学习思想道德修养课,首先要认真学习它的基本理论和基本观点,掌握其精神实质,从思想深处真正认识到中国走社会主义道路的必然性,真正认识到我们社会所倡导的以集体主义为核心的人生价值观与人类社会真、善、美相统一的终极价值目标的指向是相吻合的,并能真正理解这种人生价值观的价值。这是学好思想道德修养课的基础,它对于提高大学生自身的理论素质和认识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对于确立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第二,要注重理论联系实际,在比较与鉴别中学习。青年大学生要学好思想道德修养课,不仅要掌握其基本理论和观点,而且还要注重运用这些观点,分析认识现实问题,理论联系实际,在比较与鉴别中学习。这对于置身于社会转型期,面临着多重价值体系选择窘境的当代大学生来说,尤为重要。理论联系实际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方面是联系改革开放的社会实际,一方面是联系自己的思想实际。在比较与鉴别中学习,主要是指青年学生要学会运用课堂所讲授的理论去分析和认识现实社会生活中纷繁复杂的政治、经济、文化、道德等现象,去比较和评价各种社会思潮和价值观念,并在分析与比较中,在评价与鉴别中选择和确立为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而奋斗的政治方向和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第三,要注重知行统一,在践履中学习。知行统一,强调践履,这是由思想道德修养课的特性所决定的。思想道德修养课利用课堂教学等形式,与大学生共同讨论应当怎样做,为什么这样做,以及怎样做的道理。大学生通过学习讨论掌握了这些道理,就谓这“知”。但获“知”并不是思想道德修养的最终目的,获“知”的目的是为了“行”,是为了“践履”。中国古代思想家早就指出,“不行不为真知”。因此,知行统一,注重践履,就成为这门课的重要特点。这就要求大学生在学习这门课程时要注重知行统一,坚持从自己做起,从现在做起,边获知边践履,在践履中进一步加深对“知”的理解和认识,真正做到知行统一,从而不断提高思想道德境界,达到完善自身的目的 学校:西安石油大学继续教育学院
班级:油气技术开采(1001122)
姓名:赵川(2010010322060)
第四篇:思想道德建设论文
廉洁文化是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华传统美德具有生生不息、历久弥新的品质,是永不枯竭的道德教育资源。但近些年来,在市场经济的大潮中,有些人乱了方寸,奉行拜金主义、享乐主义、极端个人主义,道德缺失,混淆了是非、善恶、美丑。一些人兜里有了钱,就有恃无恐,为所欲为,作威作福,恃富欺贫,总之是以为有钱就能把一切搞定。一些人为了弄到钱,蝇营狗苟,坑蒙欺诈,损人利已,损公肥私,利令智昏,不择手段。这些现象,犹如滋生在社会机制上的牛皮癣,影响了经济社会的健康发展,损害了社会风气,对社会道德体系造成了冲击。特别是对未成年人的思想道德观念带来严重影响。在寄托着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希望的青少年身上,要注重提高自身的修养,重视廉洁修身。
从某些意义上讲,“廉”是清廉,就是不贪取不应得的钱财,“洁”是洁白.就是指人生光明磊落的态度。“廉洁”:不损公肥私、不贪污。就是做人要有清清白白、光明磊落。正直坦荡,表里如一。“修身”就是学习做人的道理,努力提高自己的品德修养。“修身养性”指的是培养性格,涵养性情.用现在的话来说,就是锻炼增强心理承受能力和心理调节能力。修身养性要达到的境界主要表现在一是遇事沉着冷静,头脑清醒;二是与人相处宽容大度,有礼有节。廉洁与修身之间有必然的联系.修身是廉洁的前提与根本;廉洁又是修身的必然延伸和体现。二者是密切联系的。
中华民族历来有“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德治传统,把修身与齐家、治国、平天下同等对待。儒家重视个人修身,将个人的道德修养与表率作用看作是治国、平天下的前提与根本;治国、平天下又是修身的必然延伸和体现。
在学生中,热爱祖国、服务人民、崇尚科学、诚实守信、遵纪守法、艰苦奋斗的人大有人在。一些学生因其雄伟的气魄和惊人的业绩成为这个社会的传奇,他们都在感动着校园,也感动着社会、祖国和人民。
危害祖国,好逸恶劳,损人利己,见利忘义,违法乱纪,骄奢淫逸这些违背人类良知、违背社会公德的现象竟也可以在校园中出现。现在在许多学生中,没有国家观念,没有集体观念,一切以自我为中心,在利益面前首先考虑到自己之得,在困难面前首先考虑到自己之失,眼中无集体,心中无大局,校园里存在的学生满口粗话,乱丢垃圾,逃课、旷课、考试作弊等现象和行为。一些学生挥起了犯罪的手,走上违法乱纪的不归路。
从修身做起,让我们赢在起跑线。1987年1月,75名诺贝尔奖金获得者在巴黎聚会,有人问其中一位获奖者在什么地方学到的东西最主要,学者说在幼儿园,因为他在幼儿园学到了不是自已的东西不要拿;东西要放整齐;吃饭前要洗手;做错了事情要表示歉意„„这个科学家之所以能在科学上取得成就,正是由于他在幼儿园培养起了美好的品德,养成了良好的生活习惯。这一事例揭示了一条深刻的道理,那就是:修身是成长成才成功的基点。
正所谓: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聚小流,无以成江海。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扬荣抑耻,律己修身,正是我们学生的必然选择!
反腐莫论事大小,倡廉不在位高低。挡不住今天的诱惑,将失去明天的幸福。
第五篇:思想道德建设论文
谈进一步加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之我行
李燕
古人云:“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必须教育未成年人从小处克服坏毛病、养成好习惯,从一点一滴做起,循序渐进,久而久之使他们成为具有良好道德品质的人。
当今,经济的发展,生活的富足,教育水平的不断提高,让孩子们头脑更聪明,知识更丰富。可我们也常常看到一些令人忧虑的现象:有些孩子十几岁了,生活还不能自理;有的孩子习惯以自我为中心,而缺少对他人的关爱与同情;还有少数未成年人一味贪图享受,好逸恶劳,承受不了一点困难挫折,心理素质使人担忧。
今天的未成年人,就是明日祖国现代化建设的主力军。要承担这一责任,他们必须具有坚定的理想信念和百折不挠、艰苦奋斗的意志和作风。要达到这种要求,必须在日常生活中点滴培养,通过各种“小事”和细节,塑造他们良好的意志品质和道德情操;必须立足实践,通过良好的道德实践,磨砺其意志,陶冶其情操,树立其人格。
点滴培养,就要树立科学成才观念,掌握科学教育方法,一方面改变对孩子尤其是独生子女大包大揽、过度保
护的做法,教导孩子从生活小事做起,养成独立、自主、负责的好品质;一方面要注重德育,从讲究卫生、语言文明等行为习惯教起,一点一滴持之以恒提高他们的文明修养。家长和老师对未成年人成长起着潜移默化的影响,为了孩子健全人格的养成,要以身作则、言传身教。
立足实践,就要把握未成年人的成长规律,因势利导,开展多种有益的思想道德实践活动,生动形象、润物无声。学校、社区与团队组织要联起手来,开展入队、入团、成人宣誓等主题教育,培养未成年人的社会责任感和自我约束意识。组织未成年人开展生态环保、关爱老年人、社会公益劳动等志愿服务活动,让他们在奉献中学会关心他人,体会团结协作的快乐,提高与人和谐相处的能力。还可以通过到贫困地区参观,举办素质训练营等办法,让孩子们经受艰苦磨炼,砥砺品格意志,树立远大志向。促进未成年人全面健康发展,不能忽视未成年人的接受习惯,不要提大而空的口号,而要坚持从实际出发,像磨砺珠玉那样,让他们在道德养成的实践中茁壮成长。
谈进一步加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之我行
李燕
现代技术的发展,互联网的兴起,以及国内外各种文化思潮的涌入,使得现在未成年人成长的环境比以前任何时候都复杂。确保未成年人健康成长,必须净化社会育人环境,还孩子们一个优良的成长空间。
未成年人思想活跃,求知欲望高,但对事物的识别能力和对“病菌”的免疫能力相对较弱。各种违法违规的网吧、电子游戏厅和歌舞娱乐场所,还有各种色情口袋书和卡通画,格调低下的文艺作品,互联网上的有害信息等,正不知不觉腐蚀、毒害一些青少年的心灵。由此不断引发而且还在继续发生的悲剧,引起了社会各界对未成年人成长环境的高度关注。
净化未成年人健康成长的社会环境,当务之急是加强文化市场监管,净化文化市场和网络环境。文化、工商、公安、新闻出版、通信管理等部门,要切实履行职责,在全省开展网吧、色情口袋书、卡通画、互联网上有害信息专项治理,对制造传播反动、淫秽、邪教、迷信出版物的违法犯罪行为,要依法严惩,尤其要加大对大案要案的查处力度。
净化未成年人健康成长的社会环境,必须加大社会监督和宣传教育的力度。新闻媒体要切实增强社会责任感,对各种违法娱乐场所和不良出版物对未成年人的危害予以大力揭露和曝光,动员社会各界自觉举报和监督各种不法行为,形成人人关心未成年人健康成长的社会环境。同时,要通过有效手段,增强广大青少年抵制不健康图书、网络信息和游戏软件等诱惑的能力。
净化社会育人环境是一项政治性很强的工作,不能单纯地依靠市场机制调节,更不能碍于部门、地方的经济利益而敷衍塞责。各级党委、政府要坚持顾全大局,真正做到认识到位,态度坚决,责任明确,管理严格,确保短期内取得明显成效。
目前,一场打击非法出版物和淫秽色情出版物的专项斗争正在全国范围内展开,为我们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净化社会育人环境,提供了新的契机。只要我们下大决心、花大力气,认真解决事关未成年人成长环境的突出问题,加大综合治理力度,就一定能创造积极、健康、向上的社会育人环境,使孩子们健康发展,快乐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