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黄帝内经》素问异法方宜论
《黄帝内经》素问异法方宜论
作者:佚名
【原文】黄帝曰:医之治病也,一病而治各不同,皆愈,何也?
【译文】黄帝问道:医生医疗疾病,同病而采取各种不同的治疗方法,但结果都能痊愈,这是什麽道理?
【原文】岐伯对曰:地势使然也。
【译文】岐伯回答说:这是因为地理形式不同,而治法各有所宜的缘故。
【原文】故东方之域,天地之所始生也,鱼盐之地,海滨傍水。其民食鱼而嗜咸,皆安其处,美其食。鱼者使人热中,盐者胜血,故其民皆黑色疏理,其病皆为痈疡,其治宜砭石。故砭石者,亦从东方来。
【译文】例如东方的天地始生之气,气候温和,是出产鱼和盐的地方。由于地处海滨而接近于水,所以该地方的人们多吃鱼类而喜欢咸味,他们安居在这个地方,以鱼盐为美食。但由于多吃鱼类,鱼性属火会使人热积于中,过多的吃盐,因为咸能走血,又会耗伤血液,所以该地的人们,大都皮肤色黑,肌理松疏,该地多发痈疡之类的疾病。对其治疗,大都宜用砭石刺法。因此,砭石的治病方法,也是从东方传来的。
【原文】西方者,金玉之域,沙石之处,天地之所收引也。其民陵居而多风,水土刚强,其民不衣而褐荐,其民华食而脂肥,故邪不能伤其形体,其病生于内,其治宜毒药。故毒药者,亦从西方来。
【译文】西方地区,是多山旷野,盛产金玉,遍地沙石,这里的自然环境,象秋令之气,有一种收敛引急的现象。该地的人们,依山陵而住,其地多风,水土的性质又属刚强,而他们的生活,不堪考究衣服,穿毛巾,睡草席,但饮食都是鲜美酥酪骨肉之类,因此体肥,外邪不容易侵犯他们的形体,他们发病,大都属于内伤类疾病。对其治疗,宜用药物。所以药物疗法,是从西方传来的。
【原文】北方者,天地所闭藏之域也,其地高陵居,风寒冰洌。其民乐野处而乳食,藏寒生满病,其治宜炙芮。故灸芮者,亦从北方来。
【译文】北方地区,自然气候如同冬天的闭藏气象,地形较高。人们依山陵而居住,经常处在风寒冰冽的环境中。该地的人们,喜好游牧生活,四野临时住宿,吃的是牛羊乳汁,因此内脏受寒,易生胀满的疾病。对其治疗,宜用艾火炙灼。所以艾火炙灼的治疗方法,是从北方传来的。
【原文】南方者,天地所长养,阳之所盛处也,其地下,水土弱,雾露之所聚也。其民嗜酸而食腐,故其民皆致理而赤色,其病挛痹,其治宜微针。故九针者,亦从南方来。
【译文】南方地区,象自然界万物长养的气候,阳气最盛的地方,地势低下,水土薄弱,因此雾露经常聚集。该地的.人们,喜欢吃酸类和腐熟的食品,其皮肤腠理致密而带红色,易发生筋脉拘急、麻木不仁等疾病。对其治疗,宜用微针针刺。所以九针的治病方法,是从南方传来的。
【原文】中央者,其地平以湿,天地所以生万物也众。其民食杂而不劳,故其病多瘘厥寒热,其治宜导引按蹻。故导引按蹻者,亦从中央出也。
【译文】中央之地,地形平坦而多潮湿,物产丰富,所以人们的食物种类很多,生活比较安逸,这里发生的疾病,多是痿弱、厥逆、寒热等病,这些病的治疗,宜用导引按蹻的方法。所以导引按蹻的治法,是从中央地区推广出去的。
【原文】故圣人杂合以治,各得其所宜。故治所以异而病皆愈者,得病之情,知治之大体也。
【译文】从以上情况来看,一个高明的医生,是能够将这许多治病方法综合起来,根据具体情况,随机应变,灵活运用,使患者得到适宜治疗。所以治法尽管各有不同,而结果是疾病都能痊愈。这是由于医生能够了解病情,并掌握了治疗大法的缘故。
……
第二篇:读《黄帝内经——异法方宜论篇》——心得体会
读《黄帝内经——异法方宜论篇》——心得体会
不同地区会引发不同的疾病,而一个厉害的医生,要根据不同的治疗方法而去把病人治愈。
1.在东部地区,人们依海而生,都爱吃鱼及咸的东西,所以会引发痈疽疮疡之类的病,所以用砭石刺法去治疗。
2.在西部地区,是山多水秀的地方,人群多数很身形壮硕,他们的病症多数是与内脏有关,比较适合用药物治疗。
3.北方地区,天气寒冷,他们都喜欢吃牛羊乳汁,所以他们的内脏容易生冷,要使用的治疗方法是艾火炙灼.4.南方人喜欢吃酸性和腌制食品,容易出现筋脉拘急,麻木不仁等疾病,要使用针灸的方法。
5.中部地区多会出现痿弱,撅逆,寒热的病,需要用到导引按跃的方法。
广州市属天河路第二分公司
办公室:李倩
2015年05月18日
撰稿人: 审核人:
单位办公室主任签字: 单位负责人签字:
第三篇:《黄帝内经素问注》序注释
二十六《黄帝内经素问注》序 注释:
1)释缚脱艰:解除疾病的缠绕和痛苦。释、脱都是解脱之义。缚,指疾病的缠缚。艰,艰困。此指疾病之困厄。全真导气:保全真精,通导元气。2)黎元:犹“黎民”。百姓。《书•尧典》蔡傅:“黎,黑也,民首皆黑,故日黎民。”元,即元元,谓百姓。《汉书•光武纪》顔注:“元元,谓黎庶也。”仁寿。语本《论语•雍也》:“知者动,仁者静;知者乐,仁者寿。”旧以仁者安静故多寿。3)羸劣:犹“羸瘠”。身体瘦弱多病。4)三圣道:指伏羲、神农、黄帝的学说。
5)孔安国:字子国,西汉经学家,孔子第十二世孙。序《尚书》:为《尚书》作序。序,名词的为动用法。《尚书》,儒家经典之一,是一部记载西周前政治、历史、典章制度的文献汇编。《汉书•艺文志》言孔安国(家)献古文尚书,未言作传。其书东汉时已亡佚。至晋,梅赜献孔安国传古文尚书五九篇。经宋以来学者考证,认定是伪书,非真出于孔氏,故世称“伪孔传”。以下引文见今本《尚书序》。6)三坟:《左传•昭公十二年》:“是能读三坟、五典、八索、九丘。”杜注:“皆古书名。”坟,大也。三皇言大道,故称三坟。
7)年移代革:年代推移,朝代变革。革,更改。
8)其人:谓志同道合之人。亦指适当之人。司马迁《报任安书》:“藏之名山,传之其人。”《素问•金匮真言论》:“非其人勿教,非其人勿授。”《灵枢•官能》:“得其人乃传,非其人勿言。”葛洪《抱朴子•勤求》:“传非其人,戒在天罚。” 9)师氏:古代主管教育的官员。10)八卷:《隋书•经籍志》载:“《黄帝素问》九卷(梁八卷)。”又:“《黄帝素问》八卷。(全元越〈起〉注)。”案:皇甫谧于《甲乙经》序中已称其书“有所亡失”。11)趣深:含意深远。
12)候:征候。此指阴阳变化的征兆。13)由:原因。
14)“不谋”二句:意谓这些道理,未曾商量却远近自然相同,不用约定但无形的事物和有形的事物就符合。遐迩:远近。幽明:指无形的事物和有形的事物。契:符合。15)不忒(tè 特):无差失。《易•豫》:“天地以顺动,故日月不过,而四时不忒。” 16)宗:本源;根本。《淮南子•主术训》:“无为者道之宗。”高注:“宗,本也。” 17)奉生:养生。始:基础。18)天机:天赋之资质。《庄子•大宗师》:“其嗜欲深者,其天机浅。”迅发:早慧;聪敏。19)妙识玄通:即识妙通玄,通晓深奥玄妙的道理。
20)蒇(chǎn 阐)谋:完备而周密的见解。蒇,完善,完备。生知:生而知之。21)标格:风范;标准。此指对经文正确理解的标准。《抱朴子•重言》:“吾特收远民于万代,求知己于将来,岂能尽见知于今日,标格于一时乎?”言树立一时之风范。《素问•阴阳应象大论》:“阴静阳躁。”王冰注:“言应物类运用之标格也。”与此义同。22)行不由迳:语见《论语•雍也》:“有澹台灭明者,行不由径,非公事,未尝至于偃(子游)之室也。”“行不由径”本指走路不抄小道捷径。王冰引此乃谓出行不沿循道路,与原义有别。迳,通“径”。由户:经过门户。
23)刻意研精:专心致志钻研精深的道理。刻意,用尽心思。谓思想集中而不分散。24)识契真要:认识符合经文的精髓要旨。
25)目牛无全:指技艺达到极精熟的境界。语出《庄子•养生主》:“始臣之解牛之时,所见无非牛者;三年之后,未尝见全牛也。” 26)动:常常。
27)命世奇杰:闻名于世的杰出人物(医家)。命世,犹“名世”。闻名于世。《汉书•刘向传》传曰:圣人不出,其间必有命世者焉。”又《孟子•公孙丑下》:“五百年必有王者兴,其间必有名世者。”赵岐注:“名世,次圣之才。” 28)间出:不断地出现。
29)曰新:日日更新。日,名词作状语,日日。新,形容词的使动用法。《大学》:“汤之《盘铭》曰: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
30)蒸人:民众。蒸,通“烝”,众也。《后汉书•杜笃传》:“济蒸人于涂炭。” 31)华叶递荣:“鲜花緑叶递相繁茂。喻事业兴旺不衰。华,同“花”。32)假:资助;借助。
33)弱龄:年轻的时候。弱,二十岁。慕道:仰慕医道。, 34)真经:真正的经典,指《内经》。35)式:用。龟镜;亦作“龟鉴”。喻借鉴。古人卜龟甲以占吉凶;照镜子以见美丑,故以龟镜喻借鉴。《北史•长孙绍远传》:“照烂典章,扬摧而言,足为龟镜。” 36)伦:条理;次序。37)披会:阅读领会。38)既淹:已久。淹,久。
39)“或一篇”二句:有同一内容的篇章重复出现,却另立两个篇名。如《离合真邪论》,新校正云:“全元起本在第一卷,名《经合》,第二卷重出,名《真邪论》。’’ 40)“或两论”二句:有两论合并在一起,而总括为一个篇名。如据新校正,全元起本将《血气形志篇》并入《宣明五气篇》中,王冰始分出两篇。都,总,合。
41)“或问答”二句:有一篇中问答未毕,就将下文另设篇题。如《阴阳类论》,新校正云:“全元起本从‘雷公曰:请闻短期’以下别为一篇,名《四时病类》。”
42)“或脱简”二句:有因脱简而未能写明,说历代都残缺不全。如《刺腰痛篇》自:“腰痛上寒”至“刺足少阴”一百余字,新校正云:“按全元起本及《甲乙经》并《太素》并无,乃王氏所添也。”
43)“重经合”句:在重出的《经合篇》前加上《针服》的题目。《素问》无《针服》篇名,疑指篇首有“用针之服”句的《八正神明论》。冠,在前面加上,用作动词。44)“并方宜”句:指全元起本将•《异法方宜论》与《咳论》都并列于第九卷中,统名为《咳篇》,王氏始分之。
45)“隔虚实”句:指全元起本将《四时刺逆从论》割裂成二段。据新校正,“厥阴有余”至“筋急目痛”(即论述三阴三阳虚实有余不足一段),全元起本在第六卷,“春气在经脉”至篇末,全元起本在第一卷。
46)“合经络”句:疑指将《诊要经终论》合并于《玉版论要》。《素问》中《玉版论要》与《诊要经终论》相连。此“经络”似为“经终”之讹。
47)“节皮部”句:据新校正:全元起本把《经络论》附在《皮部论》之末,王氏分之。节,分开,分解。
48)“退至教”句:指全元起本把记载有“夫上古圣人之教下也”等语的《上古天真论》退置于第九卷,而将论针法的《调经论》、《四时刺逆从论》前置于第一卷。49)岱岳:泰山的别称。《淮南子•地形训》中央之美者,有岱岳。”高诱注:“岱岳,泰山也。”又称“岱宗”。《汉书•眭弘传》:“泰山者,岱宗之岳,王者易姓告成之处。” 50)诣:到;往。下句“适”同此。扶桑:神木名,传说日出之处。《离骚》饮余马于咸池兮,总余辔乎扶桑。”《淮南子•天文训》:“日出于汤谷,浴于咸池。拂于扶桑,是谓晨明。„„扶桑、汤谷,皆日出之所。”又,扶桑为古国名。《梁书》“扶桑国”条说:“扶51)52)53)54)55)56)57)58)59)60)61)62)63)64)65)66)67)68)
69)70)71)72)73)74)75)76)77)78)79)80)桑国者,齐永元元年(即公元499年),其国有沙门慧深来荆州,说云:‘扶桑在大汉国东二万余里,地在中国之东,其地多扶桑木,故以为名。’”扶桑究竟在何处?说法不一:一说是日本,一说在美洲的墨西哥。并:兼。
臻:达到。理要:条理要领。
询谋:咨询;访求。得失:偏义复词,义偏在“得”。收获。斋堂:书房。环周:全面周备。
冰释:象冰消融一样解开了。冰,名词作状语,表比拟。师资:授学的依据。《榖梁传•僖公三十二年》范宁注:“此盖修《春秋》之本旨,师资辩说日用之常义。”
旧藏之卷:指自《天元纪大论》至《至真要大论》等七篇。新校正云:“《素问》第七卷亡失已久。全元起注本亦无此卷。而冰自谓得旧藏之卷,今窃疑之。” 勒:统勒;汇总。会经:领会经文。
童蒙:昧于事理的幼童。这里指初学医的人。
“迁移”句:如《缪刺论》“嗌中肿不能内唾„„右刺左”等二十九字,据王注:此“本简错在邪客手足少阴太阴足阳明之络前,今迁于此。” “加字”句:如《阴阳应象大论》:“阳之气,以天地之疾风名之。”王注:“旧经无‘名之’二字,寻前类例,故加之。”昭,明晰,使动用法。下文“光其意”之“光”同此。篇论吞并:指篇与论混乱不清。《素问》各篇标题,有的称“篇”,一般属于问答体;有的称“论”,大都为非问答体的论文。
别目:另立篇名。冠:用作动词。列在前面。乖失:违背;错乱。
错简:书简的次序错乱。后为校勘术语,指一段或一节文字的次序颠倒混乱。碎文:零乱的文字。指文字笔划不全或有遗漏。玄珠:指《玄珠密语》。已佚。据新校正云:“详王氏《玄珠》,世无传者。今有《玄珠》十卷,《昭明隐旨》三卷,盖后人附托之文也。虽非王氏之书,亦于《素问》第十九卷至二十、二四卷颇有发明。”
朱书其文:用红色书写其文。朱,名词作状语,表工具。圣旨:指古代圣贤的本意。玄言:指《素问》中深奥的理论。列宿(xiù秀):众星。宿,星宿。此指二十八宿。奎张:二十八宿中奎宿和张宿。奎,俗作“魁”,由十六颗小星组成。张,又称鹑尾,由六颗小星组成。浄滢:清净明澈。
鳞介:鱼类和甲壳类动物。夭枉:即“夭横”。夭折。
夷夏:泛指其他民族和中原地区的人。夷,古代多指东方的少数民族。夏,古代汉族的自称。
俾:使。工徒:指医生。古代以医生为治病工。惟:句中语气词,表示肯定。
徽音:德音。指《素问》中的完善理论。徽,美。累属(zhǔ嘱):连续承接。宝应元年:公元762年。宝应,唐代宗李豫年号。次:值。
第四篇:黄异飞《黄帝内经》学习心得
《黄帝内经》心得--对“人体内水液代谢过程”的理解
早在春秋战国时代我国医学界对体液(阴液)动态平衡系统就有所认识,虽然由于历史条件限制与现代的认识比较是不完善的。《素问·经脉别论》曰 “饮入于胃,游溢精气,上输于脾,脾气散精,上归于肺,通调水道,下输膀胱,水精四布,五经并行„„”此段可谓是对人体水液代谢的经典论述。
东垣在其著作中,曾引用《素问·经脉别论》以上的一段原文来论述和说明正常人体水液代谢的生理过程,即水液入胃,经过脾的转运,将精微布散全身,并上输于肺通过肺气肃降,通调水道,而输注于膀胱。膀胱为州都之官,主藏津液。膀胱中之津液,经肾的气化,将其中之浊者化为尿液而排出。这种代谢过程,还必须随着四时气候的变化,阴阳的升降出入,五脏的功能活动,不断进行平衡调节,以保持人体的正常生理功能。此即水液代谢之理。
综上所述,水液代谢的生理过程,需要多个脏腑的综合调节,其中尤以肺、脾、肾三脏为要,若三脏功能失调,则可影响津液的生成、输布和排泄等过程,破坏水液代谢的平衡,从而导致津液生成不足,或环流障碍,水液停滞,或津液大量丢失等病理改变。津液生成不足或大量丢失而伤津化燥,甚则阴液亏虚,乃至脱液亡阴,其治宜滋液生津、滋补阴液、敛液救阴。津液停聚则为湿、为饮、为水、为痰,其治当以发汗、化湿、利湿(尿)、逐水、祛痰为法。以下是几例水液代谢理论在临床中的应用:
一、从水液代谢来看治病“巧于开表”。水肿:水肿乃水道不得通利,水饮痰湿停聚为患,治疗水肿之患不论表里内外各部,皆从调理三焦气化入手,肺气得宣三焦气化自利矣,不论其表里、寒热、虚实皆当巧于宣肺,巧开表闭。癃闭:癃闭一证亦乃由于三焦气化不利,肺气不得宣降,“通调水道,下输膀胱”功能失常。当此之时,亦然应当开人体之表,使肺气宣达水道通利,三焦气化自然恢复正常,小便之苦可解。
二、从水液代谢来看消渴(糖尿病):脾主运化功能的实现,有赖于脾阴、脾阳的协调作用来完成,从而起到运化、升清、统摄之功,具有维持机体活动和化生津液气血的重要功能。脾阴与脾阳的不足,在消渴病的发生和发展过程中有着重要作用,治疗重在治脾。
三、从水液代谢来看痰饮证:饮证属于阳虚阴盛,本虚标实,其产生主要是脾虚而涉及于肾,进而导致脾肾阳虚,运化失职,制水无权,肾阳虚不能蒸腾气化,水液蓄积而成。故治饮当以温阳利水为原则,消逐水饮为目的。而痰的形成与肺、脾、肾、三焦气化功能有关,气行则血行,气血流畅则脾气散精,水道通调,下输膀胱。水精四布,五经并行,痰无以生。所以治痰必须治气,最终而杜绝生痰之源。从《内经》“饮入于胃„”学习中引发的思考:
《内经·经脉别论》曰:“饮入于胃,游溢精气,上输于睥,脾气散精,上归于肺,通调水道,下输膀胱.水精四布,五经并行.”总结了人体的津液代谢过程,提出了人体的津液代谢与肺、脾、肾3脏紧密相关,为后世的津液代谢及津液的病理、治疗的论述提供了依据.后世在治疗关于水液疾病的问题上,多以此为依据,收益颇多。
第五篇:读《素问.四气调神大论》心得
读《素问.四气调神大论》的心得
由王爱仁制作。
一、通篇简要概说
《素问·四气调神大论》也是中国医学理论上养生的名篇。它与《素问·上古天真论》是属养生的姐妹篇,在古版本中,按全元起注本,也是在第九卷。今本《素问》也被移为卷首了。
全篇共分8小段。前面的四小段,以四季为序,讲述要求人们如何应四季之气的变化,进行养生的方法与道理;第五小段,以人的生存大环境为背景,说明天地之道,阴阳气交所形成的气象变化,与一切生命生死存亡的重要关系,进而,又点明人的生命健康与顺从自然之道的重要关系;第六小段,以阴阳之道来看待四季气象的变化,并具体讲明人因违逆四季阴阳之气,由此而造成五脏被损的严重后果;第七小段,从宇宙生命哲学的高度,阐述四时阴阳之道与生命存亡的本质关系,讲术圣人“春夏养阳,秋冬养阴,以从其根”,“与万物沉浮于生长之门”的深刻养生哲理;最后一小段,是从预防医学和保健的角度,来认识顺从自然之道,重视保健养生对于人类少生疾病和不生疾病的重要意义。
由山东中医学院和河北医学院共同校释,由人民卫生出版社出版的《黄帝内经素问校释》第五小段的[按语]中说:“本节文字,丹波元简认为与上下文不属,疑属他篇错简。可参。”其意就是说,这一小段文字本不属于该篇的内容,怀疑它是由其它篇中错误地编辑过来的。存疑者丹波元简为日本的著名汉医考证学者。
我认为丹氏的存疑,不能说完全不无道理,因为今存《内经》这部书,是大家公认的“非一时之言”,“非一人之手”,而是历代许多人,根据多种版本的传抄、印刷、保存、补缀、编辑、校正综合的结果,是一部集体智慧的结晶。因此,要想看到完全统一的个人专著版本是不可能的。据我所知,汉代的张仲景所保存的《内经》,并以此为依据,撰写出属于他自己的《伤寒杂病论》,与魏晋间皇甫谧所保存的《内经》,并以此为依据,还结合其他,撰写出属于他的《针灸甲乙经》。他们两人所见到的《内经》是否完全一致,就令人存疑。因为古代医书,属方技类文献,总的来说属禁书,秘书,不属于公开流传的文字,所以他们两人所见的《内经》,从来源渠道和版本就会有不同,因而内容有差异是完全可能的。
据现有考证,《黄帝内经》书名,从文字上显出,最早见到的是东汉班固所修的《汉书·艺文志》。而班固所修的《艺文志》又是根据西汉时期刘歆所编纂的《七略》为基础。而《七略》又是是根据其父刘向所编纂的《别录》为基础。而刘向所编出的《别录》,又是由多人编纂而成的,其中的医书类,就是由皇宫的侍医李国柱根据有关的方技类医书编纂而成,其中就包括有《黄帝内经》在内。李国柱在整理中,《黄帝内经》一书,是否是按原著完全照搬整理,这就存疑,我认为,李国柱既为皇宫内侍医,肯定有编者个人的创造,还有疏忽或遗漏等。
其实《别录》与《七略》都早已亡佚,据今存《艺文志》班固自注,他采用的《七略》也并非是完全地照抄,在整理中就加进了自己的意思。另外,现在公北京中医林,致力扬中医,呵护您的健康
认最早对《内经》作出注释的第一人为南朝齐梁人全元起。他是当时的大医家,他在为《内经》作注释时,有否对原著作修改,不得而知,因他的注释本已亡佚。但唐时王冰,由他编纂的《补注黄帝内经素问》24卷,81篇,著专家的研究确认,王氏就对全元起注释过的版本作了较大的补充与修改,如据我所知,其中就有篇章次序的更动,又加入了《天元纪大论》、《五运行大论》、《五常政大论》、《六微旨大论》、《六元正纪大论》、《气交变大论》、《至真要大论》等篇章。到了宋代,经过唐朝王冰编纂的《内经》,又经过了当时林亿、高保衡、孙兆等人的校正与改误。又据李德新所著的《气血论》中所说:“我们今天所见到的《灵枢》是南宋末年史崧的“家藏旧本”,并经他改编了的。”仅从上面几例,我们就可略知《内经》一书在流传中,改动就较大,绝非是某个人的真实原著。这还仅是已知的,不知又有多少,在那民间学术研究相对自由的年代,大家在传抄、整理中,加进各有所爱所需的补充是可想而知的。
不过我认为丹氏认为该段与“上下文不属”的评说,有些不妥。因为,今存的《内经·素问》版本,只所以是这样,那是因为某个编者认为这样更妥当。在该篇中的第五段,安插这样一小段文字,原编者认为恰好起到了整篇承上起下的作用。因为前面四小段所讲的是,四时应气的“养生”、“养长”、“养收”、“养藏”的理论与方法,而这些理论方法的提出,它是以养生必须“法于阴阳”,“把握阴阳”这样一个原则的。
古人哲学认为:天为阳,地为阴,人就生活在这个天地阴阳之间。而当天地阴阳合于道行的时候,藏德不露,自然就会光明平和,万物也因此欣欣向荣,生机勃勃;而天地阴阳不合道,藏德外露,阴阳乖戾的时候,天地就会“日月不明,邪害空窍”,万物就会“命故不施,不施则名木多死”,因“天地四时不相保,与道相失,则未央绝灭”,四时阴阳交替混乱无序,许多生命就会在半途中遭夭折。人和其他生命一样,也同样会遭此厄运。第五小段讲的就是这样一个道理。它与后面几段的基本意思是完全一致,紧密相连的,又尤其是第七小段中所说的:“圣人春夏养阳,秋冬养阴,以从其根,故与万物沉浮于生长之门”,其哲理就更是一脉相通。
二、关于“四气”的含义与理解
在篇题中有“四气调神”的说法,“四气”的含义是什么,如何理解?可能会有人说,“四气”不就是四季吗,有什么不好理解呢。简要地说,可以这样认为,它就是指春、夏、秋、冬四季气象的变化,即春温、夏热、秋凉、冬寒等四种不同的气象,所谓“四气”与“四时”,在气象学范围内是相通的。如以阴阳为气,按阴阳学说来讲,四气又可称为春少阳,夏太阳,秋太阴,冬少阴。但为了深入了解它的养生含义,就不能这样浅显而又简单地认识,而应更深入地了解其内在的实质。
首先,我们要问,古人为什么会将四季气象的变化来作为养生的重要条件?古人这样认为,难道是纯粹的主观臆想和猜测?是一种纯粹经验之谈?从《内经》整篇著作来看,显然不是这样的。学者们都认识到,《内经》不仅仅是一篇简单的治病防病的医理著作,《内经》与中国古代的哲学、天文学等都有密切的关系。从《内经》的文化内蕴来看,《内经》的最根本的医理,《内经》的学说根基,北京中医林,致力扬中医,呵护您的健康
其中有很大一部分是建立在中国古代哲学与天文学的基础之上的。因此,从这个意义上说,中国古代哲学与天文学是《内经》医理的基础理论之一。基于这样一个道理,所以我们必须对“四气”的更深刻科学含义,有必要进行深入的理解。
首先我们要认识到,“四气”对养生的真正意义是什么,为什么古人要以“四气”作为养生的重要条件?在《素问·宝命全形论篇》中说得很清楚,其说:“人以天地之气生,四时之法成”,又说:“人能应四时者,天地为之父母”。这就是说,人是由天地阴阳气交应运而生的,也是由四时之法,春生、夏长、秋收、冬藏,循环往复,不断更替养育而成的。人之所以能顺应四时之法,这都是天地父母养育的结果。基于这样一个道理,所以古人才将“四气”作为养生的重要因素。
这里谈人类的生成,很鲜明的表现是一种无神论的思想,是彻底唯物主义的。虽然没有达尔文式的进化论的思想理论,但肯定了人类的产生,是自然物质运动的本身的结果,这一点是无疑的。所谓自然物质,就是气;所谓运动,就是气化运动;运动的方式、法则,就是阴阳之道。道是什么,“道无鬼神,独来独往”(同上篇),它是自然物质气独立运动,又是有常有序的天地法则和运动的一种模式,这一点,与老子的道学观是一致的。(请参阅我在网上的发贴《浅说老子论道》)
由于人类是由天地之气所生,四时之法所成,所以人类在养生时,当然不可离开天地阴阳之气和四时之法这个道了。对此,在《素问·四气调神大论篇》中第七小段中,作了较为经典的概括:“夫四时阴阳者,万物之根本也,所以圣人春夏养阳,秋冬养阴,以从其根,故与万物沉浮于生长之门。”注意这个门,既是生长之门,同时也是死亡之门。是沉是浮,是生是死,关键就在于是否能顺从于四时阴阳变化这个根本道理。
现在又有一个问题,“四气”和“四时”既然有相同的含义,为什么在该篇中没有用“四时”,而是采用了“四气”,这个“气”对于养生又有何种更特殊的意义?
《内经》中的气,与老子所言的气,基本是一个意思,都是指的构成这个宇宙物质世界中最小最小的单位,或者说一种状态。这种气的物质状态,从更宏观的角度看,又可将这种气的物质状态,划分成为三大块,即天气、地气和人气,由此构成物质世界天、地、人的三类物质现象。如《素问·气交变大论》说:“本气位也。位天者,天文也;位地者,地理也;通于人气之变化者,人事也。”在《素问·六微旨大论篇》中也有如此类似之说:“天枢之上,天气主之;天枢之下,地气主之;气交之分,人气从之,万物由之。”这里又提出了一个“气交”的概念,何谓“气交”?在同篇中的解答是:“上下之位,气之交中,人之居也。”这就是说,天上的气与地下的气,由于相距遥远,本来是彼此独立自主的。只有由于天气下降,地气上升,上下交流,天地之气才发生关系,这个气交区就是中间地带,也就是人类产生和居住的地方。
从《内经》的发生、发育学来说,人和万物一样,都是由天地之气相交而化生成的。人由天地之气生,也由天地之气养,人的生、长、壮、老、已,这一生命过程,都始终与天地气交有着紧密的联系,天地气交是人类生存的必要条件。
另外,我们还必须认识到《内经》中所讲的气,是一种永恒处于动态变化之气,“夫物之生从于化,物之极由乎变,变化之相薄,成败之所由也”(《素问·六微旨大论篇》)。万事万物的生生息息的各类现象,就是处于气的这种永恒变化北京中医林,致力扬中医,呵护您的健康
相薄之中。而气的变化运动方式就是升降出入,《内经》认为它是事物最为基本的运动变化方式。在同篇中又说:“出入废则神机化灭;升降息则气立孤危。故非出入,则无以生长壮老已;非升降,则无以生长化收藏。”接着又说“升降出入,无器不有”,“无不出入,无不升降”。
那么万物又是如何体现出气的升降出入的呢?以大自然与人,及其相互的关系来说。《素问·六微旨大论篇》中说:“天气下降,气流于地;地气上升,气腾于天。”又说:“高下相召,升降相因,而变作矣。”变为什么?“地气上为云,天气下为雨,雨出地气,云出天气。”这就是人类所居住的天地气交所形成的大自然气象环境的基本情况。就人体而言,人体中的气血津液的变化,就现在的中医基础理论来看,也同样是由于脏腑组织中,气机升降出入而造化成的。如脾胃系统,脾主升清,胃则主降浊,其升降关系是了了分明的,它是人体气血津液在后天中的主要来源的重要机理。再如心肺与肾系统的关系。心主血脉,肺主气,又通调水道,肾主水,又主纳气。肾所掌控的水液与气,就必须通过心肺向下源源不断的转输,而心肺的动力来源之一,又必须有肾气的化生,升清和温煦濡养,这也是一组相对的气机升降关系。就以肾系统的功能本身而言,肾主水的功能的发挥,又主要依靠于肾的气化作用,在肾气的作用下,肾的机能否开合有度,能使来自于心肺的水液分清泌浊,又能使清者上升,浊者下降,这是一个关键问题。肾气上升者,又能复归于心肺的气血循环之中,而下降之气促使浊水,则流入膀胱,排出体外,这其中的机理,升降出入都包含有。既于自然与人的关系,人气与天地之气的交流,人体的新陈代谢,其出入的化机是再明显不过了,人与自然的关系,也是处于整个宇宙万物的升降出入的气交运动变化之中。
既然人的产生,人的生长发育都完全要受控于天地气交的制约。而天地之气又以天气为主,这是因为地球只是无限宇宙苍海一粟,所以人类对于宇宙天气的变化规律的认识,就成为人类为生存而斗争的一个十分重要的方面。我国古人早已认识到宇宙天体是一个永恒动态的物质形态。宇宙的构成模式,有盖天说,浑天说和宣夜说。现在许多学者读一致地认识到,其中宣夜说是古人最为先进的宇宙观了。所谓宣夜说是《晋书·天文志》中一段记载,其说:“天了无质,仰而瞻之,高远无极,眼瞀精绝,故苍苍然也。”又说:“日月众星,自然浮生虚空之中,其行其止,皆须气焉。”在《素问·天元纪大论篇》中,“大虚寥廓”一段的说法也是极其相似的理论。
对地球与其他天体的关系,现在人们已认识到,在各天体之间,地球在众天体中只是处于一个相对的位置。由于空间位置和引力场的关系,各天体在永恒的动态中,仍然有一定相对的有序恒定。在相对有序的恒定中,地球在太阳系中,太阳和月亮;金、木、水、火、土五大行星;北斗星;还有中国人所认识的28宿星等。这些星球在相对恒定又有规律的位置变化中,都对地球有不同程度的影响,而其中又以太阳与月亮的影响最为显著,太阳又是主宰者。
现代科学已经知道,太阳系只是整个银河系中成千上万个的星系之一。太阳是一个正在燃烧着的火球,由它所产生的热核巨变的能量,是维系整个太阳系结构能量的主要来源。地球的演变,地球上生命的来源,他的发生、演变,生命的成长和发育等,除地球本身的原因外,其主要就是太阳的能量作用的结果,“万物生长靠太阳”,这是人们认识到,并对其作出一个极其通俗的真理概括。对于太阳意义的认识,在《素问·生气通天论篇》中也有明确的表述,如其说:“阳气者,若天与日”,又说:“天运当以日光明”。
北京中医林,致力扬中医,呵护您的健康
由于地球绕太阳公转的同时,自身也自转。中国古人就是凭直觉经验来认识太阳这种活动的,其中有周日的活动(太阳自转),也有周年的活动(太阳的公转)。在太阳的周年活动中,人们以地球为中心观望整个宇宙,从经验中,人们所看到的是太阳是绕着地球转,而且太阳在天球上运动的轨道,总是在发生有规律的偏离,人们还发现其中一个轨道偏离来回周期,就正好是一个回归年。而这个太阳在天球上的轨道,也即人们在天空中一年所看到的太阳视运动轨道,这也就是中国天文学上所说的黄道。同时,地球也绕地球轴不停地自转,这个自转所形成的轨道面就是人们所熟悉的赤道。天文学已发现,黄道与赤道的关系,既不是平行,也不是垂直的,而是有一个23度27分的夹角。正是因为这个夹角的存在,才使太阳辐射在地球表面形成了两个直射点和斜射点。就是这个直射与斜射点,因在地球公转的一年中,它们在南、北回归线之间来回移动,由此才形成了地球上的春夏秋冬四个季节。因为当太阳直射点在北回归线时,北半球就能获得更多的太阳热量,且白昼比黑夜长,所以北半球气温就处于一年中最高的时候,由此就形成了夏季;而这时太阳的斜射点却在南回归线,南半球就因此获得较少的太阳热量,相对黑夜比白昼长,也因此,南半球就处于一年中最冷的季节,即冬季。反之,当太阳直射由北回归线转向南回归线时,其结果也就是相反的。至于春季和秋季,那是因为太阳直射点和斜射点在南北回归线上移动过程中,由此所形成的太阳能量递增和递减,由此所形成的能量和温差而造成的。中国古人虽然不懂这些更深刻的科学道理,但古人从天空中的斗转星移,太阳阴影的偏斜的变化过程中,还有人们的生产生活中,也认识到了一年四季气节变化和规律。
《内经》中所提到的“四时八正”(《素问·八正神明论篇》),指的就是春、夏、秋、冬四季中的春分、夏至、秋分和冬至,而“八正”就要加上立春、立夏、立秋和立冬。《内经》中还提到过:“三候谓之气,六气谓之时,四时谓之岁”(《素问·六节藏象论篇》)。这些就是我国古代天文历法所确立的四季、二十四节气和七十二候等中国传统式的天文气象知识。整个地球的气象变化为什么会如此的变化多样,究其原因,就是前面已经说过的黄道与赤道的关系,它们相交有一个23度27分的夹角所造成的。在地球绕太阳公转时,在一年中,由太阳直射和斜射,在地球南北半球表面所辐射给予的能量的多少的变化,由此才造就成了地球表面能量和温差的多样性,还有气象的多样性,这一切,都是由于天地气象变化的结果,这一切都主要要归功于太阳这位能量大师创造的结果。我们今天所掌握的天文、历法、气象等多方面文化知识,也都是以太阳为中心,太阳系天体运行功能在我们认识中的反映。
天文、历法、气象,由此所形成的自然科学文化知识,这些都是人类长期劳动和生活中,对天地气象变化认识的经验总结,反过来,这些自然科学文化知识,同时又指导着人们如何地进行生产劳动和生活。一年四季的变化,人类十分清楚地知道,什么时候种什么?吃什么?穿什么?做什么?人类的生产劳动和衣食住行等,都会随时间的变化而有序地变化着,整个自然也会在时间的变化中变化着。春天的桃红柳绿;夏天的荷花绽放;秋天的桂花飘香;冬天的红梅怒放,这一切都会在四季中有序地进行。春种秋收,二十四节气,在中国的传统农业生产中,也有相应的不同的农事安排。七十二候,它告诉人们,不同的气候有不同的物候,如“白露:初候,鸿雁来;自北而南也。”以表现天气与事物间的紧密联系。总之,气,或者说天气,还包括地气,中国传统文化认为是阴阳二气,是主宰着整个自然和人类的生产和生活的主要物质力量和能量。
北京中医林,致力扬中医,呵护您的健康
《内经》还认为:“清阳为天,浊阴为地”(《素问·阴阳应象大论篇》),这就是说,阳气为天,阴气为地。又说:“天有阴阳,地亦有阴阳。故阳中有阴,阴中有阳”(《素问·天元纪大论篇》)。在天地气交关系中,天阳中又包含有地阴,在地阴中也包含有天阳,天地阴阳之气是相交一体的,只是天地气中阴阳的主次各有不同而已,天以阳气为主,地以阴气为主,这就是天地之间,人居的地方气交的基本状况。《内经》又说:“天以阳生阴长,地以阳杀阴藏”。这句话据清代医学家张志聪注曰:“夫岁半以上,天气主之,是春夏者,天之阴阳也,故天以阳生阴长。岁半以下,地气主之,是秋冬者,地之阴阳也,故地以阳杀阴藏。”(见《黄帝内经素问校释下册·天元纪大论篇·注释4》)这就是说,在一年之中,春夏两季是以天气为主宰,天是“阳生阴长”,故春夏两季的生命特征也是以生和长为特点 ;而在秋冬时节,是以地气为主宰,地是“阳杀阴藏”,故秋冬两季的生命特征也要随着气的变化,转而以封杀收藏为特点。这就是春、夏、秋、冬四季或“四气”,为什么生命会有生、长、收、藏的运动特征的由来。
由此,我们知道,气的实质是什么?“四气”的变化实质又是什么?气就是地球表面由天地气交所形成的大气,现代科学分析,大气中其主要物质构成为:氮、氧、二氧分碳、水蒸气和少量的惰性气体等等,这些大气,既有地气中的地磁、地热等的作用因素,但更主要是,还有天气中太阳辐射能的作用因素,因此,大气中含有丰富的太阳能的力量,当然还包括有地气能量的因素,这些,就是大气中能给予生命活力的一个十分重要的因素,也是“四时”之所以要称之为“四气”的一个主要原因。
“四气”中气的变量差异,是因为太阳所给予地球能量的多少差异所造成的,天地阴阳两气相交后所产生的差异造成的。春夏两季是由太阳能辐射走向直射到直射的一段运动过程造成的,而秋冬则是太阳能辐射走向斜射到斜射的运动过程造成的。这两段过程的决定因素,都取决于太阳能所给予的多少,也即天气的多少,这是形成“气”的主要的决定因素。当然也不可忽视地气的作用,我们所言的气,应是天气和地气相交后的气。所不同的是,在天地气相交后,有一个以谁为主体而言的。如在春夏,天气给予多,天气主之,也即阳气主之;而秋冬时,天气给予相对少,地气主之,也即阴气主之,因此,春夏和秋冬就有阴阳气的差别,天气和地气的差别。基于这个原因,因此,在地球表面中,凡缺少通风和阳光照射的阴暗角落或居室中所存在的任何四季空气,虽然它们仍可让人生活,但这些都不能属于养生要求中所言的“四气”。四时之气的气,是以宇宙天气为主,天地阴阳相交,因四时变化而成之气,非其它一般所有之气,它有严格的科学内容。但是,在特别严寒的冬季,还有南北极和接近南北极的地方,在这个时候,和这些地方,因阳气太少,阴气太重,也即地气太重,生命为了防寒,需要躲避风寒,需要躲进地窖里“猫冬”,靠地的热能保护生命,这是这类时空范围内养生的需要。尽管如此,但是,在一定的时候,还是要走出来,少不了对阳光的沐浴,接受天气的保养。
三、关于“调神”的含义和理解
在篇题“四气调神”中,“调神”的含义又是什么?如何理解?
“调”就是调节,那么“神”是指的什么?在《内经》中“神”字和概念出现较多,它绝不是指宗教中的神的概念,也不仅仅是一种人的精神活动所包含的北京中医林,致力扬中医,呵护您的健康
内容。关于《内经》里“神”的含义,我较同意雷顺群先生所著的《黄帝内经中的科学思想》第一章,第四节,形神论中所解释的一种说法。他说:“在《内经》中,‘神’这个概念有多种含义,归纳起来主要有以下三种:
1、指自然界物质运动变化的功能和规律;
2、指生物和人体的一切生命活动和生理机制;
3、指人的精神意识。
1、神指自然界物质运动变化和功能和规律
这一含义在《素问·天元纪大论篇》第一小段中说得很清楚。其中说:“物生谓之化,物极谓之变,阴阳不测谓之神”。接着又说:“在天为玄,在人为道,在地为化。化生五味,道生智,玄生神。神在天为风,在地为木;在天为热,在地为火;在天为湿,在地为土;在天为燥,在地为金;在天为寒,在地为水。故在天为气,在地成形,形气相感而化生万物矣。”从这些论述中,很明显地告诉我们,神就是天地物质运动的一种功能和规律。这种功能和规律表现在广漠的宇宙中,就成为一种高深莫测的玄机,而表现在人的认识中就成为人们认识事物的道理和法则,而表现在地面上,就成为我们所看到的万事万物生生不息的变化。由变化生出包括五味在内的万物,由事物的道理和法则就成为了人们认知这个世界的智慧和知识,而宇宙中的奥妙玄机,由于人类还无法完全认识和掌握,所以就自然成了神秘的东西了。神,对于整个自然界来说,它不是宗教概念里唯心的神,而是物质运动本身存在的玄妙机理,“在天为玄,在人为道,在地为化”。我们所见到的万事万物的变化,都是由于天地间事物的神机在起作用。“出入废则神机化灭”,事物的升降出入没有了,自然促使事物运动的神机也同样不存在了。
2、指生物和人的生命活动生理机制的显现
何谓神?《灵枢·本神》说:“两精相搏谓之神”。这是《内经》从人的生育角度来说的。同样的说法,在《灵枢·天年》中也有类似的论述。黄帝问歧伯,人是怎样生成的,歧伯回答是:“以母为基,以父为楯”。这些都是讲的人的生育要以父母的精血,阴阳两者相交合才能化生而成,由此而生成的是一个有神彩的生命。神与形体是统一的,只有“形与神俱”才能显示生命(《素问·上古天真论》)。“失神者死,得神者生”(《灵枢·天年》)。神是指生物和人的生命活动生理机制的显现。在同篇中又说:“何者为神?”“血气已和,荣卫已通,五脏已成,神气舍心,魂魄毕具,乃成为人”。这种生理机能具备成形后的人的生命显露存在的活力就是神。如我们在生命世界里所见到的,包括人和动物在内的一切生命活动现象,其中最为突出的就是其生命的神彩、神态和神气。生命是有神还是无神,这是显示生命有无活力的最为主要的标识。
一个人如果生了病,生理的机能活动不正常,出现了缺陷,人的神彩、神态也会相应地出现问题,如没精打彩,精神萎靡不振,其生命的神气就会要损失一部分。如果病危病重,结果神气完全丧失,也就是人的死亡。从生理机能上来说,血气的旺盛与否,是体现人的生命有神与无神的关键所在,因为“血气者,人之神”(《素问·八正神明论》)。在生活中,我们常见到,一个健康者,气血鲜明,充满活力,显示有神,而一个有病者,则往往是浑身苍白无力,精神萎靡,显示的是无神。另外,血气旺盛中的气,也要正确理解,这个气也不是一般普通气,而是精元之气。只有精力旺盛之元气,这种血气,才会使人的生命富有神气。中医认为“气为血之帅,血为气之母”,在生命体中,只有精气和健康血液有机地融为一体,才会显示出具有生命活力之神。如果说,机体某部分虽然也血色鲜北京中医林,致力扬中医,呵护您的健康
红,但是溃烂的流血,有的血色变紫或灰暗,病者处于痛苦之中,其神态也会暗然失色的。
3、是指人的精神意识活动
《素问·灵兰秘典论篇》说:“心者,君主之官,神明出焉。”这个神就包含有人的意识活动在内的全部精神活动。《灵抠·邪客》篇说:“心者,五脏六腑之大主也,精神之所舍也”,也是相同的意思。在《内经》中比较鲜明地论述人的有意识的精神活动,只在《灵枢·本神》篇中有较为明显的论述。其中说到:“任物者谓之心,心有所忆谓之意,意之所存谓之志,因志而存变谓之思,因思而远慕谓之虑,因虑而处物谓之智。”这显然是一段关于人的心理发生过程的概述,以心代替脑(由于认识的局限,中华传统文化中还未认识到脑的结构与功能,因此就用心来替代了脑),用心来认识周围的物质世界。首先感知这个世界;由感知到回忆,就会有记忆意识;由记忆意识到和主体需要结合一体而存贮起来时,就成为人们的行为和目的,这就是意志;因意志化为行为的实践,就会形成了人的初步思维活动;再由初步的思维活动到高层次的深思远虑,并进而能驾驭这个物质世界,就成了人类的智慧。
这是神的发展高级阶段的体现。神由物质运动中功能与规律表现的初级阶段,发展到生物与人的生命生理机制的显现,再到高级的人的思维意识活动的出现,这是一个意识产生和发展的过程,它是由自然界物质长期运动发展的最后结果,它就像其它事物发展一样,由简单到复杂;由低级到高级,都是事物必然发展的一个过程。
基于以上的理解,所以“调神”中的“神”绝不仅限于精神中意识思维活动,以为调神就仅是调节人的思维意识活动,如人们正常劳动、工作和生活中问题的思考,语言的交流等。而是包括了思维意识活动在内的全部生命和精神活动,其中有概念式的思维,还有情感思维、实践意志行为思维,还有无意识、下意识的全部生命机能活动心理等等。概念思维就是我们全部以概念为主要内容的语言思维心理活动;情感思维则是人的全部主体需要和情感心理活动;实践意志行为思维则包括有人的全部意志表现、动机目的、行为实践等等诸多方面。所谓无意识和下意识的生命机能活动心理,就是指心脑血管神经低位调节中枢的全部机能活动,也即现代生理学上所讲的自主神经的全部活动。
这里还需要特别强调指出的是,养生需要“调神”的“神”,是以心脑血管神经低位中枢为主体,而情感和意志等心理活动是从属,而语言思维心理活动则是从属中的从属。“调神”不是要人们去有意识地限制或控制人们的思维语言活动,这是很不切实际的,有违人性规律的,即使是在有计划的健身阶段,如“坐禅”之类功,对语言思维的限制或调控也是短暂的。而整个的养生的调神,是泛指一个人一天中清醒时刻的主要心神态,如心态是紧张状态还是放松状态;是痛苦悲哀,还是欢快喜悦;是好动喜动,还是宁静安闲;是心意开阔、奔放、积极、向上,还是心思重重,心恢意懒,心意死寂等等。这个心神态的调节,主要是要求人们有意识地限制或控制心脑血管神经低位中枢的活动,还有相应的情感和意志等心理活动,而语言思维活动只是为后两者的调节间接服务的,因为调节和如何调节,这些都需要心脑血管高级神经中枢的组织、管理和安排。如从另一角度而言,在生理方面是指调节全身的气血活动;在心理方面是指调节整个心态变化;而思维意识活动则只是做一个清醒的调节管理者而已。
北京中医林,致力扬中医,呵护您的健康
我们明确了调神的含义,现在的问题是,为什么养生就必须要应四气而调神,调神这一方法对于养生究竟有何等的重要意义?
为了明确这一问题,我这里借用《灵枢·本神》中的部分内容,还有整个《内经》中有关神和形神的理论,一并来进行分析和认识。
《灵枢·本神》第二小段中说:“天之在我者德也,地之在我者气也,德流气薄而生者也,故生之来谓之精,两精相搏谓之神,随神往来者谓之魂,并精而出入者谓之魄,所以任物者谓之心„„。”这一段话说的是,人和其他万物一样,都是由天地之气相交而生的,天德者,为天上之阳气、功能,还包括宇宙的法则,地气为地下的阴气和功能,在宇宙法则的支配下,这两气相交而生,生者中其中就有精气,也即元气,精气就是孕育生命的物质。再由这阴阳两种精气相搏击,就产生出了神,这是生命显现的最基本的一种状态。有神必有形,神形是统一的,这是中国传统生命哲学的基本理论,《内经》也认同了这一理论,认为人的形体是随神而产生的,有神必有形,反之,有形也必有神。神昌则形壮,神衰则形弱,神不存则形也亡,如《素问·移精变气论篇》中说:“得神者昌,失神者亡。”
从以上我们就知道“神”在人体的生理与心理构成中的重要地位;“神”在神与形关系中的重要地位;神和人的生命的重要关系。《灵枢·天年》中也说:“失神者死,得神者生也”,因此,我们就可以这样结论说:调神就是保命,就是养生。一个聪明的智者,懂得这个道理,就会用这种方法来保护自己,如《灵枢·本神》中所说:“故智者之养生也,必顺四时而适寒暑,和喜怒而安居处,节阴阳而调刚柔„„”,这句话的基本意思就是说的调神的道理。有知识的人知道养生就必须懂得要顺应四时气象的变化,并与之相适应之;要以平和的心情,无忧无愁,安居乐业;要以“法于阴阳,和于术数”的道理,调节好人与自然,人自身体内部的阴阳关系,使之阴阳统一,刚柔相济,达到一个人与自然,人体内组织结构的和谐关系。
四、应“四气”如何“调神”各类方法的理解
应“四气”如何调神,本篇前四小段按春夏秋冬四季时序,就较具体地讲了如何按照四时气象的变化,调节以精神活动为主的全部生命机能活动,以适应四时的生长收藏的生命规律,达到人体养生防病,身体健康的目的。下面就这前四小段中的养生方法和道理,作出我的理解:
1、春季养生话调神
“春三月,此谓发陈”。
春天的三个月,大地解冻,万物复苏,处于冬眠的动物也开始从洞里爬了出来,开始新的生活,埋在土里的种子开始生根发芽,在冬天已凋凌的树木,又生发出了新芽和嫩枝,这就是“发陈”。“陈”是什么?陈就是万物生命的基础,原有旧的东西。“发陈”就是原有的基础之上,生发出新的东西,如种子的生根发芽,树木的新枝嫩叶。可以这样说,有生命的万事万物,在春天来临之际,都会有一个除旧布新的“发陈”的生命生发过程,只是以植物表现最为明显而已。那么我们人类的身体在春天的“发陈”又表现是什么?由低等级植物到高等级动物的人类,在春天的生发机理肯定是不一样的。在动物界有所谓的猫叫春,动物的发情期,而人类就不是这样。低等级生命的“发陈”在人类的身体是如何体现?北京中医林,致力扬中医,呵护您的健康
现代科学似乎还未有人研究过,或产生什么研究的成果,但我从自然哲学的逻辑推理,生命的演变,虽然有形式到内容的简单和复杂,低级和高级之别,但生命适应自然的基本机理是不会改变的。
在人体中,春天里又是如何体现出生命的生发机能的,根据现代科学研究的知识来认识,我认为只能是生长素和干细胞这类具有生长和再生能力的生命物质和组织才有可能。从现代医学的理论,我们又知道,人体组织细胞常在新陈代谢中更新换代,这是一个人之所以会从婴幼儿长大成人的根本原因;另外,人体还有自我的修复能力,在一定范围内被损坏的组织,可以在一定范围内修复再生,这是人体患病后,之所以会康复的最根本原因。人体之所以具有这样一些能力,其根本原因,就在于生长素和干细胞功能的正常发挥。因此,生长素和干细胞之类,恐怕就是人体具有生发能力的主要生理因素,而这些东西本身,也会随着人的年龄的增长,有一个新陈代谢,不断更新和增长的度数,是否这这些东西就是在春天里生发的主要内容,这是我的一个猜测。
“天地俱生,万物以荣”。
天地间充满着一片生机,万物欣欣向荣。我们人体也一样,在春天里,也是人的一年中身体机能组织最俱生发的时节,如一个人的发育最好时节,就应该是在春季。
当然,人作为高等级的生命,他不似植物那样春生、夏长、秋收、冬藏那样明显的季节性的生命节律,但在人体中肯定隐蔽地存在着,只是他的这一规律的运行更加高级化了而已。这方面的研究资料我还未发现,但我猜想,在春天中,人的生机向荣,恐怕就是体现在人的俱有再生修复能力的细胞繁殖上,如干细胞的新陈代谢,干细胞里生长素的新陈代谢等等,这些因素,在春天里,应该是最活跃的,这些东西是促进人的生长、发育、病理修复的主要因素。
“夜卧早起,广步于庭,被发缓形,以使志生”。
入夜就睡,早早起床。虽然要求早早起床,因春分前还属昼短夜长,春分后才逐渐发生逆转,这样就使身体有一个相对充分的睡眠时间。“广步于庭”是指在开阔的庭院内漫步、散步;“被发缓形”是指披散着头发,还包括宽衣解带,使形体自由舒畅,无所拘束。这些,一是指在时间上,让身体得到应有的休息,二是指在空间上,让身体有一个充分自由舒展的天地。这一切都是为了什么,就是为了使身体的神机生发,各种生理机能都能健康的运转,使身心与自然和谐相处。更重要的是“以使志生”。“以使志生”这是本篇“调神”的关键。
意志是人的精神组合活动中调节的重要杠杆,人的意志不仅支配人的实践行为,同时也支配人的全部思维活动,也支配感情。如果一个人意志消亡,这个人不仅思想和行为都处于惰性之中,连情感也会失去控制。一个人之所以人情绪低落,关键还在于意志的消沉。因此可以这样说:意志力高涨是一个人的精神状态的主要支撑力量,同时又是情感调节的重要旋纽。所以在春三月中,万物处于生发的时候,春季养生的调神,最为主要的就是使志生发,有一个良好的适应春天生机勃勃的心态,这个心态就是要使人保持一个为争取幸福生活的旺盛的斗志。古人曰:“一年之计在于春”,这主要讲的是农业生产。在人们的生活中,新春的依始,为了今后一年的生计,也要立下大志,只有这样,人的精神状态才充满希望;才富有朝气和生机。
当然,“以使志生”这个“志”说的是意志,这只是一个方面,而不是全部。这个“志”还应是指包括精神活动在内的整个全身的神机的取向。在春天里,就北京中医林,致力扬中医,呵护您的健康
是这个全身神机,就如种子一样,是它的生发季节,生根发芽是其主要动向。大地冬去春来,由阴转阳,阳气渐渐的不断滋生。在阳气的推动下,人的全身的机理就如春芽一样,在解冻的大地上破土而出,生发开来,整个体质和生理机能在气血充盈的滋润下,充满活力,生机勃勃,都要生发出新的东西。由此,人的精神状态也会显得神采亦亦,充满朝气;人的思维也会更敏捷,思路更开阔,大脑的神经元,肯定会在新陈代谢中有更新的发展。总之,整个神机,在春天里是充满生机的,主生是其主要的特点。生就是为下个季节夏季由生到长打基础的。
“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孟浩然《春晓》)人到了春天,一般人总会感到身体疲乏无力,困倦欲睡,这就俗语中所言的“春困”。究其原因,现代医学的解释是:冬天,人体体表心血管较为卦闭收缩,血流量相对减少,抗寒主要靠衣物来维持体温,而大脑的抗寒除帽子外,主要靠头发,相对来说,头部经常是裸露于外,因此,大脑的血流量就比身体部分要显著增加。到了春天,随着春暖大地,人的衣物也渐减,相对来说,人的表体的血流量也就相应的增加,而大脑的血流量也就相对减少。在整个冬季已习惯于高血流量而工作的大脑,一下子减少,就会出现一种不适应症,这就是“春困”的主要生理原因。
“春困”与“志生”是相矛盾的,因而在春季养生中,我们一定要想法克服这种“春困”的现象。其方法有:为了早起,就必须入夜就睡,即早点睡的意思,以保证充分的睡眠时间;多增加一些户外活动,加强锻炼,增强体能,减少身体表面的血流量,而保证脑部血流量要求多的需要;多从事一些对自己感兴趣的活动,少做乏味之事。在生活中一发现困乏,就要立即用其他方法调节消除。不要因为困,就认为需要休息睡眠,如果已经有了充足的睡眠保证,一困就又去睡,是不对的,这是有逆于春生的道理的,长此下去,就会形成病理的机理的。
“生而勿杀,予而勿夺,赏而勿罚”。
这三句话还是为调神而说的,是调神的三原则。绝不能狭隘地理解为人对外部世界的关系。这三句话首先是对“志生”而说的,其次,它是指人的“志生”后的一种精神状态,即心态。对“志生”而说,是指春天只能立志,不能丧志;只能是意气风发,充满希望与憧憬;只能一心向上,不能有任何丝毫退缩或停滞不前,或瞻前顾后,更不可灭杀自己的志气,为他人所夺。志的生发,要象春天幼芽和嫩枝嫩叶一样,那样的生机勃勃,自由地舒展向上。作为一种精神状态,这就是说,不可让自己的心理充满着杀机、过强的好胜心、过严的管理心,这样,就会使人的心理长期处于一种紧张、焦虑、怒气冲天,愤愤不平的状态。
从整个生理神机来说,在春季里养生,最好不要患季节病而影响身体的正常生发。如春寒而引发的感冒病;春湿而引发的湿邪病;春瘟而引发的各类流行传染病等。因为患病就会损伤身体,与春生,与春天“生而勿杀,予而勿夺,赏而勿罚”的原则是相违背的,是逆春气而行的。
此春气之应,养生之道也。以上这些做法,就是适应春天生发的气机,养春天生发之道的养生方法和道理。
逆之则伤肝,夏为寒变,奉长者少。如果不是这样做,而是逆向春天的气机而为,逆春气而行,其后果会怎么样?在该篇第六小段中,有过说明,其说:“逆春气,则少阳不生,肝气内变。”少阳代表春令时节的阳气。冬去春来,万象更新,大气由阴转阳,人体的气机也是如此地转换。如果在春天里,身体内的阴阳气交不转,不生新的少阳之气,那么北京中医林,致力扬中医,呵护您的健康
身体内的阴阳就会失衡。而缺少阳之气,即缺少春天生发之气,舒展向上之气,这一点,首先就会表现在肝气的病变上。因为中医理论认为,肝属木,有春的气机,如肝气的疏泄、畅达、舒展的个性,就是如此。所谓肝气的病变,就是指肝气因无春天少阳之气的濡养,而使肝气郁阻不畅,气机壅塞,而因此发生一些与肝病相关的病变,有损于肝脏功能组织。另外,在春天不是“志生”,而是神丧、神灭、神志的萎靡不振,其心理状态必是紧张、焦虑、消沉、或怒气扰心,怒则伤肝;紧张、焦虑、消沉之心也同样伤肝,这些都不利于肝气疏泄、舒展、条达功能的正常发挥。这样结果,必会使肝气阻滞不畅,肝气瘀阻壅塞,其气机序乱,也会影响整个脏腑功能的无序的发生,如脾胃升降的无序化,心肺与肾功能升降出入的无序化。这样,后天的营养补充跟不上,阴阳平衡就会被打破,身体的营卫能力被削弱,身体素质自然就会降低。到了夏季,因为养生者不足,遇到夏季的酷暑,“重热则寒”,“重阳必阴”(《素问·阴阳应象大论篇》),体内的阴阳变化就会失调,热甚反而会产生寒凉性的病变。
综合起来说,由于生者的不足,那么奉长者自然也要少,这是夏季患病的一个原因。
2、夏季养生话调神 “夏三月,此谓蕃秀”
夏季三个月,是万物生长最旺盛的季节,万物茂盛秀丽。“天地气交,万物华实”
由于天地之气的相交作用,使得万物(许多植物)都结满了累累硕果。整个夏季是万物生长的茂盛的季节,我们人体也一样,在一年中,也是它的最关键的生长季节,由春天里生发出来的生命因素,如干细生长素等这些东西,到了夏季,这些东西如同枝叶果实一样,也会繁茂充实起来,成为成熟的生命生长要素。人体在夏季,恐怕也是在一年里生长发育的最好时节。
“夜卧早起,无厌于日”
一入夜就睡,早点起床。夏季是昼长夜短的时刻,因此不要有厌恶白昼太长的心态,要舒心地安排好一天的工作与生活。
“使志无怒,使华英成秀,使气得泄”
这“三使”不能望文生义,孤立地来理解,这“三使”也是针对“调神”而言的,是一种适夏季生长心态的要求,它是关系到由春到夏,由生到长的养生观念的转变。
先说“使志无怒”。
中医理论认识到:夏季天热,热能生火,火为心的属性,因此夏季身体生火多为心火。从现代生理学来看,夏天气温偏高,新陈代谢加大加速,又多汗,所以血流量也相应加大加快,心血管功能也比其它季节要增强,所以中医认为夏季脉象洪大就是这个道理。心主神,心藏血,心火过旺就会因心气的推动,血液流动加快而引起神机的亢进,使人心情易烦发燥,甚至于产生怒气。基于这样一个道理,所以夏季调神,首先就必须“使志无怒”,要让人的神态在夏季里平和安稳,不轻易动怒。天气燥热易烦,“心静自然凉”,调心,调神,以静制动,以安静的心态除去烦劳,度过整个夏季,使阳气的生长得到充分的保障和巩固。
《素问·生气通天论篇》说:“苍天之气清净,则志意治,顺之则阳气固,虽有贼邪弗能害也,此因时之序。”夏天天气燥热,大地如蒸,心情自然不会好。北京中医林,致力扬中医,呵护您的健康
如果我们能在心态上调整一下,以静心来看待周围,天地自然也会清静下来,这样神志就好自控起来,生长的阳气也因此得以巩固,这样就不会为病邪所加害,这是顺应时节养生的道理。该篇中还说:“阳气者,烦劳则张”,说的是人过度的烦劳紧张,就会使阳气亢盛外扬。又说:“阳气者,大怒则形气绝”,说的是人若大怒,就会使阳气与形体隔绝,造成气血的絮乱。又说:“阳气者,精则养神”,这是说的阳的一种生理功能,这就是说,阳气可能通过养神转化为精气类物质,在夏三月中,如果能做好调神这篇文章,就能为身体在一年中积蓄充沛的精力。
再说“使华英成秀”
华英就是指在春季里生发出来的全部新的神机,如身体机能中新增的细胞、组织的功能和机能的活力;新补充进来的气血津液物质;新的思想精神活动及相应的神经元细胞组织等等,这些,在夏季里都应象作物一样,枝叶繁茂,硕果累累。由生到长,再到成熟,这是夏三月生命成长的特点,调神也应该这样,使身体的全部神机更加丰茂健运,身体更加壮实,思想更加成熟。
再说“使气得泄”
就是说要使身体内气机畅通无阻,渲泄无碍。如果气机阻碍,瘀滞不畅,在夏天成长出来的阳气运行就会受阻,造成许多气滞病,如肝、脾、胃等的气滞病。如气机不通畅太过,新生长起来的阳气积蓄起来,就会使阴阳偏离,造成阳气偏亢。《素问·生气通天论篇》说:“阳强不能密,阴气乃绝”,因阳气太强,就不能形成细致紧密的气机,阳的卫外也就因此失去作用,而导致外邪长驱直入,侵入机体,损害阴精。这样的阴阳两气不和,“阴阳离决,精气乃绝”,人的生命就难保了。如用西医的理论来理解,就是指人的呼吸系统、循环系统、排泄系统等都不通畅,这就必然要造成人体内的能量和有活性的物质在某些地方堆积,造身体新陈代谢的混乱,有用的物质由有用而变成祸害,并由此引发各类组织和器官的炎症的发生。由于身体的病变,就必会引起身体的抗病、免疫能力和修复能力的弱化,而最后又酿成更大的疾病,乃至身亡。
“若所爱在外”
这是说人的兴趣爱好,人的志向,人的整个神态等,都必须向外倾注,而不是向内倾注,要面对生活,热爱生活;面对现实,热爱现实。人的整个心胸都需要向外扩展,就如万物生长一样,枝枝叶叶都在向四周伸展,扩展自己的外部空间。我们也要在外部世界里去寻找乐趣和生活。在整个夏三月中,千万不可郁闷,忧郁,完全沉浸入个的内心世界里追求什么,在夏季里患抑郁病是最大的忌讳。
为什么要这样,这是因为夏季是生长的季节,生长的特征是,其机体向四周延伸,这是夏季里生命动向的基本规律,我们的神态也需要符合这一规律,不可违逆。其次,夏季暑热,热生火,火为心性。火气是上腾的,也向四周扩散,因此,心主神明也需要向上向外扩展,不可内收或内聚。向内收内聚,这不等于是火势熄灭,这样做就会有害于心系的功能。用现代生理学的认知来说,也有同样的道理。在夏季里,人的新陈代谢和血的流量加大加强,心血管和神经的功能也同样加大加强,这是应气候变化所产生的生理机能的应变,这是合理的。如果不是这样,而是相反,这个人肯定是与世隔绝,一个人待在家里“静养”,脸色苍白,四肢无力,精神萎糜,毫无神色,是一个有抑郁症的患者。
“此夏气之应,养长之道也”
这是说要顺应夏季气候变化,以养生长之道为主要方法。
北京中医林,致力扬中医,呵护您的健康
在整个夏季里,我们注意养长之道的同时,还必须要注意防止各种有碍于养长之道的夏令病的发生,在意识里增设各类病的防线,其中要防的病类有暑热病、湿热病、感染病等。
夏季酷暑当空,热气不断地袭人。由于长期的暑热的煎熬,又无防备意识,就极容易中暑。暑病又分阳暑和阴暑。阳暑病为在活动中所得之病,是热甚所产生之病,而阴暑则为患者过于贪凉后所患之病。
古有“长夏多湿”之说,夏季是暑湿当令的时节,因暑必夹湿,暑湿也极易伤人。潮湿的空气,随着凉风或热风,侵入人体疏松的皮肤,再随血液和津液等进入内脏,就极容易导致脾胃的运化机制失常的脾胃湿病等。
夏季病毒、细菌类极易繁殖,各类饮食品也不易保鲜,极易变质,因此,人们极易感染各类消化道的传染疾病。
凡此种种,各类夏时的季节病,养生者都必须有意识地防范。以保证应夏之气,养长之道也。
“逆之则伤心,秋为痎疟”
这是说,如果违逆了夏季的养生长方法,就会损伤心系功能。如何伤心,在本篇第六小段有相对具体的说明,其文说:“逆夏气,则太阳不长,心气内洞”。其意是说,如果违反了夏气生长的规律,则身体中春天已经生发出来的阳气(少阳),就不会继续生长成为太阳(太阳为夏令的阳气),因此,一年中身体中的阳气的生发和生长就因此受阻。受阻的结果是心气受损,“内洞”为内虚,即心气虚弱的意思。心气虚弱,阳气不足,体质自然就差,抗病能力就弱,所以到了秋天时,就极容易产生疟疾类的病害。
“奉收者少,冬至重病”
作物在夏季没有结果实,秋天那有收成,身体里在夏季阳气没有形成长势,到秋天,当然就“奉收者少”,再到冬天,因体质的阳气不足,秋天患过病,到了冬天还会再患病,会使疾患缠身。
3、秋季养生话调神 “秋三月,此谓容平”
秋天是收获的季节,万物生长已停,“容平”就是生长之势平和下来,万物枝叶繁茂,果实饱满,只待人去收割采摘。
“天气以急,地气以明”
秋天天高气爽,秋风急疾,大地光明透亮,一片肃清。这是秋季里天地气的一片景象。
“早卧早起,与鸡俱兴”
早点睡,早点起,和鸡的生活时间相似,鸡入夜就归笼,天不明就打鸣。因为秋分后,就要开始转向昼长夜短了,所以早睡早起,就是为了相对地保持睡眠的充足,多以睡眠来养神。
“使志安宁,以缓秋刑”
使人的神志安祥宁静,以减缓秋天气燥、肃杀之气对人体的控制、制约、加害和影响,这是秋天里我们应着重建立起的一种心态之一。
联想起来理解,“以缓秋刑”,要减少秋季天气对人体的危害,在神情上除了安祥宁静外,创造一个较好的心理环境,同时也要注意秋天极易发生的疾病对身体的加害,要从心理提醒自己,加强防范,减少秋病因素对身体的影响。
北京中医林,致力扬中医,呵护您的健康
秋天易患的疾病,除前面已经提到过的疟疾外,还有其他的感染性疾病,如细菌性中毒,细菌性痢疾和大肠杆菌肠炎等。“病从口入”,这些疾病,多从食物和手的传播渠道感染。再就是秋燥本身对呼吸道的损害,又尤其是对肺部的侵害,引起津液的被损,造成唇干口燥,或呼吸道上的炎症,包括感冒和支气管炎,乃至肺炎等。
“收敛神气,使秋气平” 秋天是收割采摘的季节,我们调神也应适应这一气候的特征,要以收敛为主旨,要将夏季里施放的神情收回来,以心理内向一些为主,这是秋天里我们应着重建立起的心态之二,这样做是为了适应秋天“容平”,即平和的生命特点。
秋天天气特别干燥,因此,又尤其是要特别注意因秋燥所引起的心烦易怒,要防范秋怒。秋天老是愤愤不平,怒气冲天,这是与秋气的生命特点相背离的,这样的结果是,伤神、伤心又伤肺,这样会使人体的精气神都受到相应的损害。从养生意义上说,本来夏季生长出来的东西,经过这么一折腾,可能到秋收时节会“颗粒”无收,春夏的养生成绩,因而化为泡影。
关于民间流传下来的“秋冻”的说法,也即有人所说的“薄衣御寒”之法,似乎与秋养收之法有点矛盾。但是,仔细想想,并非是完全毫无道理。从其生理机理上来说,经过春夏的阳生阳长,一个人体内的阳气是得到了充足的补充的,因而中医所认为的“清阳发腠理”,属于保护身体,抵制外邪入侵的卫气,也是充足健运的。到了秋天大气气运阴阳交替的时候,阳气渐衰,阴气渐强,如果我们能够循序渐进式的加衣御寒,在初秋时,人体阳气还旺时,秋凉尚不显著时,可适量少加衣物,提起精神来抵挡秋凉,以此来增强身体御寒的素质是可以这样去做的。但是,不可千篇一律,而要因人、因时而异。如有病者、身体素质弱者、秋寒突然较猛来袭时等等,都要千万谨慎行事,不可盲从。
“无外其志,使肺气清”
夏季是“若所爱在外”,而到了秋天就要相反,要“无外其志”。这与前面的“收敛神气”是一致的。所不同的是,这一句话讲了这样一个道理,即人在秋天里,最容易伤感,形成一种古人所说的“悲秋”的心理。为什么会这样,这时因为人的心理条件反射所造成的。秋天里,万物凋谢,一片荒凉,触景生情,人也会因此产生伤感,产生一种特有的秋思、愁绪。“无外其志”,就是劝人不要这样触景生情,不要这样去随意地联想,在秋季里,越要乐观向上的生活,要看到秋天里黄灿灿,沉甸甸的果实;要看到秋山红叶;要登高望远,看到秋天明静清彻,妩媚秀丽的起伏山峦、碧水蓝天和云彩。
《素问·阴阳应象大论篇》说:“在脏为肺,„„在志为忧”,又说“忧伤肺”。如果在秋天里过分地悲伤,伤及了肺,就会因此伤及全身,因为肺是脏腑中一个很重要的脏器。《素问·灵兰秘典论篇》中说:“肺者,相傅之官,治节出焉。”心与肺相邻,都处于上焦,胸腔的上半部,心为“君主之官”,肺为“相傅之官”,很明显,肺的功能地位就是臣相的地位,辅佐心脑血管神经中枢,共同管理人体各脏腑功能的发挥。所谓“治节”,就治理调节,和心脑血管神经一起共同调节全身的机能活动。
《素问·阴阳应象大论篇》说:“清阳出上窍,浊阴出下窍”。中医认为肺的功能特征就是宣发和肃降,这是肺的特有神机,其实质就是清阳之气功能特征,所以肺气宜清不宜浊。而且肺是一个娇脏,极容易受损,如果“忧伤肺”,肺的北京中医林,致力扬中医,呵护您的健康
神机功能发生障碍,肺气逆行,浊气浊水上逆不轨,肺气就会由清变浊,形成肺气肿,肺水肿,肺炎,哮喘等多种疾病。
“此秋气之应,养收之道也”
这是适应秋气的特点,以养收为主的养生方法。收为收获,收敛,或内收内聚。用四季养生联系起来说,就是要将身体春生夏长出来的阳气和相关的生命力物质,收集起来,以备冬季的收藏待用。
“逆之则伤肺,冬为飧泄,奉藏者少” 生活规则如违逆了秋气,就会损伤肺气,损伤中医所认识的肺系功能,同时,秋天应有的收获也落空。春夏新生长出阳气类生命物质,因秋病损失,故没有收获。秋无收,冬也就无所藏了,所以“奉藏者少”。因身体虚弱,阳气不足,到了冬天就易患病,如飧泄病,即完谷未化的泄泻病,多属寒证。
4、冬季养生话调神 “冬三月,此谓闭藏”
冬天的三个月里,是万物封闭收藏的季节。“水冰地坼,无扰乎阳”
天寒地冻,滴水成冰,大地干裂,万物凝重,阴在外,阳在内,天地间的阳气是固守在内的,不会被轻易地扰动,同样,人也要注意不要轻易地扰动周身的阳气。
“早卧晚起,必待日光”
因冬季昼短夜长,夜晚阴气浓重,阳气不足,所以人的行为活动最好也适应这一变化,早卧晚起,让人们多睡一点,多静养安神,等到日出了再起床,迎接明媚的阳光。
“使志若伏若匿,若有私意,若已有得”
这几“若”,是针对冬季里整个心神的调节而言的,这是冬季里应建立起的一种心态。
先说“若伏若匿”。
冬季是万物封闭收藏的季节,人们不仅穿棉衣棉裤,还要戴帽、围巾、手套等,总之全身几乎都要被厚厚的保暖物遮盖起来,必须裸露的皮肤区极少。人的神情、神气、神色等,也要“若伏若匿”,就是要隐伏,也要有躲藏起来的意思。
再“若有私意”
冬天里的隐伏、躲藏,就如一个人的隐私一样,要深藏于里,永生都不可轻意外露让人知知晓。
再“若已有得”
就好似得到一样自己十分想要的东西一样,无比珍爱,乐在心里。它与失是相反的,得是向内的,而失则是向外的。失去的东西,顾然可惜,遗憾,痛心,但人们总是不愿意去想它,而是将其遗忘,抛开它离我而去。
这“三若”是从几个侧面来说的,但基本说的都是一个意思,就是冬季调神要向内,而不是向外。为什么要反复地重复这样一个意思,这就说明这一调神方法,在冬季里的重要性。
现在的问题是,冬季里为什么调神要向内,不可向外,除了生命在季节里的生、长、收、藏的一般规律外,对于人来说,还有什么科学依据?
北京中医林,致力扬中医,呵护您的健康
生命的神形是有机统一,这是人们认识的经验,也是科学的道理。中国传统哲学就是这样认识的,如《荀子·天论》中说:“形具而神生”。《内经》的医理和治病理念也是如此。《素问·上古天真论篇》说:“形体不敝,精神不散”。在中医的“四诊”诊疗技术中,所谓望诊中的望神色,就是诊断病情的一方面重要经验。所谓得神,失神,有神或无神,这是中医判断病情的轻重、转归的重要经验之一。神与形是统一的,有什么样的形,就会有什么样的神;反过来也是这样。
人体的外形,在冬天,皮肤腠理相对紧闭;毛孔相对闭塞;肌肉组织相对收缩;血流相对凝聚,流动缓慢;整个机体也是相应收缩,而不是舒展向外张扬的。基于这一生理的变化,所以人的神色机理也应相应的内收内聚,以适应冬天里形体生理的这一变化。不仅如此,由于天寒地冻,人们畏寒怕冷,在整个冬季里,人的外形还有许多人类所有的变化,如人们的户外活动要相对地减少,如东北人的“猫冬”,躲在屋里不出户或少出户;由于衣物厚重,人的形体活动也要相对减少,动的幅度也会减弱,为抗外寒,全身是紧缩内收的。这些外形的变化,其实内神也在发生相应的变化,如人的整个心态会变得好静、求稳、内向。这种因冬季气候原因,使形神发生这类统一的变化,不是主观的原因,而是客观环境所迫。
“去寒就温,无泄皮肤,使气亟夺”
这是从人体生理机能上来说调神的。人体在冬天里要防寒,要注意保暖,别让身体冻着。“无泄皮肤”,就是指不要让身体受冻之意,其中包括有穿衣不足,或在户外太长而受冻伤了神气等。为什么要说“无泄皮肤”呢?因为,中医也认识到人的皮肤就是身体的保护层,也是内外气体相交的重要通道,人体内的五脏六腑,综气、营气、卫气等,它们的运作都是在皮肤的保护、勾通下工作的。如果在冬季里,不注意“去寒就温”,让身体受冻,就等于是皮肤的外泄,就等于是让寒气侵入机体,这样的结果是,身体内的阳气必然要出来阻挡御寒,为此,使身内的阳气因而受损。如果太过了,就会使身体内的阳气不断地受损,这就是“使气亟夺”,而因此伤神。
“此冬气之应,养藏之道也”
这是顺应冬季气候,以养收藏为本的养生方法。“逆之则伤肾,春为痿厥,奉生者少” 如果违逆了冬气,不顺应冬气而养生,结果给春天所创造的养生发的条件就不足,因而春天就易患痿厥病,即一种手足无力,突然发晕的逆冷病证。这是因为冬天里身体阴阳不平衡,絮乱,造身体素质的低下,柔弱,到了春天生发的季节,因基础的不牢固,故春天里的生机就会受到影响。生机不足,春阳难发,春天的身体健康就更加成为问题了。
读《素问·四气调神大论篇》心得续篇
应“四气”而“调神”,其目的是顺其自然而养生,而在人的精神中,本身就存在着一个由社会所赋予人的逆于生的问题,这就是人对客观规律的无视,对生命的冷漠。这种逆生的态度,就是养生的最大思想阻力。因此我们讲“调神”;北京中医林,致力扬中医,呵护您的健康
讲“养生”,首先就要认识到调神的这两大思想阻力;要首先就要做好这篇大的调神文章。
其一、人对客观规律的无视
人从母体中分离出来,哇哇落地后,就无时无刻不在客观规律的包围之中,受其支配。还在婴幼儿时期,由于个人能力处于成长发育阶段,所以,这个时期,是在父母的呵护下成长,一切按规律行事。随着成长,从幼儿开始就接受家庭和幼儿园的教育,到后来学校教育、社会教育等等,这些等都是为了学习成文的或是经验的客观规律,其目的,就是为了有利于以后的学习、生活和工作。
客观规律的存在,不管你是认识它或是不认识它,是遵从它还是不遵从它,它对每个人都是支配着、控制着、作用着,这是不以任何人的意志为转移的。
客观规律对于人的支配,都是以力的方式表现着。概念的解释,可以这样说,规律就是力的作用固有的、有恒的一种必然表现。在与人的关系上,仅自然方面而言,其作用力当然就是自然力。其作用力的表现主要体现在人的生理变化上,当然也有部分心理上的反应。而在社会方面,其作用力当然就是社会的力量。由于社会是由人与自然的关系所形成,所以在社会力的作用表现方面,也有因自然关系所形成的人体的生理方面的反应,但更为主要的还是人的心理方面的反应。对于规律的理解,我这里只作抽象的议论,大家可以去细心的体会。
由于人类的认识能力和实践能力不断地提高,人的主观能动性的大大发挥,在长期的社会实践中,人类社会创造了并积累了丰富的文化和生活经验。这些丰富的文化和生活经验,有的是符合客观规律的;有的是纯主观的东西;有的是主客相混合的东西,这是一个相当混杂的精神实体。就是在这个基础之上,由于主体需要随认识与实践中的不断丰富;又由于人的认识的局限性和盲目性,因而在人类的人性欲望中,必然会产生了一种对自由的盲目而又过分地强求,还有对规律无视的心态,这是一般人类成年后一种较为普遍的心态。人性中的自由思想和理念,欲望与追求,就是这样产生出来的。
本来在这个世界上,自由是相对必然而言的,所谓的自由就是必然中的自由,绝对没有什么独立的,绝对的自由。人的主体需要,或者说欲望,本来在最原始的时候也是这样,欲望与现实是统一的,也即自由与必然是相统一的。原始人类按自然的规律生活,吃喝玩乐,一切都是顺其自然的。只是到了原始人类的意识中开始产生理智的时候,人的认知活动积极起来了,思维更丰富了的时候,也即人类创造了丰富的文化和生活经验的时候,就在这个时候,人的欲望和现实就开始在统一中产生分离了,人类的生活也就不再是那样地顺其自然了,而是在一定的成度范围内,人类要按照自己的意志;按照社会的风俗习惯、文化生活方式而生活了,人的这种个性自由观,对自由盲目和过分的追求就这样形成了。
人的认识活动是新欲望产生的先导,是人类无穷欲望产生的驱动力量;反过来也同样是如此,人的欲望也是推动人的认识活动的先导,是人的无限认识活动的驱动力量,两者是相辅相成的,统一的。由于人的认识的局限性和盲目性,因此,人的欲望、意志等,由此而产生的行为就不一定是与客观规律相符合的,这样,欲望与现实的分离性就会更大,也由此造成人性中欲望的膨胀和对自由追求的盲目与过分地强求。这样的自由与必然必定是相分离的,人为了达到自己的目的,满足某一需求,人的行为就会随心所欲的,是不会理会什么客观规律的,如吸毒鬼的行为就是最典型的例子。
其二、人对自己的生命存在相对冷漠
北京中医林,致力扬中医,呵护您的健康
19世纪上半叶,匈牙利著名诗人斐多非曾写有一首名诗《自由与爱情》:“生命诚可贵,爱情价更高,若为自由故,两者皆可抛”。这是一首典型的以自由为至上,缈视生命的诗歌,同时也是时代相传崇尚和追求自由的格言。所谓缈视生命,其诗歌中所说的,不仅是直言了生命,包括爱情也同样是生命延续的不可缺少的环节。正因为诗人有如此高尚伟大的自由观,所以诗人本人就不惜一切,一生就在为此而奋斗不息,仅以26岁短暂的生命,为了人类的正义和自由的事业,做出了杰出的贡献,曾写出诗歌800余首,还有80万字的小说和政论文章等,最后还以他宝贵的生命献给了他的祖国自由与和平的正义事业。
我这里引用斐多非这首诗来说明我们人类文明中存在着一种缈视生命的现象,我并非是要否定这首诗歌的本意,并且丝毫没有贬低的意思。因为,人类文化中所存在的自由观,其本身就存在着两种不同性质的自由观,一种是正义、高尚的自由观,而另一种则为非正义的,一般普通的,或者说,甚至是极其低级庸俗的自由观,而斐多非的就是前者,所以我的引用并没有否定,或者说贬低的意思。
前一个问题已经说过,自由是相对必然而言,在这个客观世界里,本就没有什么绝对、孤立的自由存在。但在人类社会中,却由于人的认识与欲望的存在,人的主体需要随着认识与欲望的提高与丰富,也丰富起来。在原始社会的后期,人类的主体需要不仅有了财富的观念,而且还有享乐观念、权力和地位的观念。就是在这些心理内力的推动下,人的主观能动性开始扩大了。如在一定的条件下,人的主观能动性可以暂时地临驾于客观之上,为所欲为,在这个时候,自由与必然就开始分离,并开始企望独立出来。如人类可以凭着当时的认识水平,相对自由地驾驭自然来创造财富,积累财富。在整个人类社会历史过程中,人与自然的关系是:刚开始是惧怕的,神秘的,崇拜的,到后来,人与自然开始合并起来,在中国文化中有所谓君权神授,天人合一;在西方文化中也有所谓上帝与子民,天国与人世间也是一体的。再到后来,就有中国式的所谓的“人定胜天”的思想,在西方文化中,也有极其相似的理念,如古希腊科学家阿基米德说:给我一个支点,我可以撬动地球。如德国古典哲学家康德也说过:给我物质,我将创造出一个世界来。这种“人定胜天”的思想,在今天的哲学与自然科学领域里,在某些人的头脑里更是充分地存在着,认识自然,改造自然,创造堑新的世界,这已成为大家的共识。如果说,是按照客观规律办事,由此而获得的自由,这是必然中的自由,当然无话可说。问题是,这种共识在有些人的认识里过了头,他们过分地相信或是夸大人的主观能动性,而漠视自然规律的存在。在现代社会中,就有许多这样的人,他们就是靠着一点文化或经验事实而生活着,而不是积极地去学习、认识客观规律,严格地相信科学与经验事实,这就是自由与必然相脱离的重要原因。
在私有制和阶级社会里,又由于社会制度和生产方式的决定,社会财富的分配呈宝塔式,贫穷处于塔基,为最广大的人民群众,富有者处于塔尖,只是少数人。富有者贪得无厌,在财富观念、权力地位观念和享乐观念的驱动下,总在不断地向最广大人民群众搜括,掠夺和聚敛财富,而人民群众为了生存,总在不断地生产、抗拒富人的搜括与掠夺,由此就形成了社会的阶级矛盾与斗争。富国与穷国间的财富争夺,也由此形成国与国,民族与民族间的矛盾与斗争。富人或是富国,拥有社会的巨大财富,因此,他们就可以获得生存的自由,这种自由对客观而言,又尤其是对客观社会而言,其自由就在一定程度内是违规的,没有任何北京中医林,致力扬中医,呵护您的健康
约束的,就会为所欲为。也因此,这些人和国家在没有受到任何安全威胁时,这些人和国家当然可以高喊民主与自由。在私有制和阶级社会里,由于财富的有限性,有了一部分人的自由,就必然会损害另一部分人的自由,另一部分人就会变得很不自由,甚连生存的保障都无法获得,所以另一部分人就必然要起来为生存而斗争,为自由而战。有才华的诗人斐多非的自由观就是在这样的社会条件下产生出来的。这种自由观,就是前面所提到过的所谓正义的自由。为了这个自由而战而献出生命,这种不怕死,无视生命,当然无可厚非,不仅如此,反而为社会所景仰、歌颂,成为社会进步的旗帜。因为这类行为动机不是为了个人的自由,而是为了全社会的自由、民主与进步而战,所以能为社会所肯定。这种历史潮流,在由马克思主义所开辟的革命道路,还有中国革命的伟大实践,就是最具有代表性的社会实践和历史发展的方向,这里无需多说。
这里所需要着重说的是,个人的自由与追求。在私有制和阶级社会里,由于历史形成的社会制度和生产方式的决定;由于财富的有限性和欲望无穷的矛盾,社会财富积累必然为少数居于塔尖上的人所拥有,因为他们的地位和财富的决定,他们自然就享有最大的生活自由,可实现人生最大的价值(相对而言);而处于塔基下的广大人民群众,却是贫穷的,他们没有或是仅有维持生存的财富,同样是财富和地位的决定,他们没有或是享有极少的生活自由,因此也无法实现其人生的自由价值(相对而言)。基于这样一个社会的现实;又基于主体的需要,所以每个人的一生,就必须要在这个社会的宝塔上做出向上爬行和攀登的行为,在激烈的社会竞争中角逐。概括起一说,就是每个人从青少年就开始,就要为自己的生存,或为了生存得更好而奋斗。首先是以读书为中心,需要接受各种教育活动;其次是以工作或劳动为中心,需要从事各类创业或事业活动。这一切都是为了社会竞争,为了参与社会竞争。
在这场竞争中,又因个人的条件和能力所决定,每个人虽然都有可能在这个社会上争得一席之地,和一部分财富,以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也即人生的自由价值,但却有明显的大小、等级和较大差距的不同,因而每个人所享受的自由就有很大的差别,甚至是天壤之别。
基于这样一个社会现实存在的决定,直至目前为止,一部所谓的世界文明史,就决定了它所包含的内容,只有这样两大方面,其一是对自然的认识与实践的经验,其二是对社会的认识与实践的经验,而对于人类自身的认识与实践经验是极少的。在解决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的关系上是相当出色的,而在解决人类自身问题上却是显得相当苍白无力。因为激烈的社会竞争,人类还无暇顾及自己。
目前人类对自身的认识与经验都是十分浅薄的,其认识也可分为两大类,一为心理学,二为生理学。这两部分,人类对自身的认识(包括实践),也不是纯粹为了认识自己,而只是为了缓解在与社会和自然的斗争中所造成的痛苦,因而迫不得已而为之的事。心理学是为了寻求缓解社会矛盾所带来的心理矛盾;而生理学则是为了解决因社会矛盾和自然矛盾给人类带来的疾患。人的心病和身病都是很痛苦的,又尤其是身病,病痛的折磨,会让人生不如死。基于这样的原因,所以才会有心理学和生理学的产生,而医学就是在这个基础上产生出来的。由于是应急、实用的需要,所以,直至目前为止,与人的生命有关的心理学、生理学和医学等(生物分子学除外),如从严格的科学内涵来说,它们与高水平的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都有相当大的距离,因为在这些学科内容中,仍有相当份量的纯经验科学内容的东西在里面,元科学和理性科学基础太薄弱,可以这样说,包括北京中医林,致力扬中医,呵护您的健康
现代较先进的医学科学在内,也同样不同程度地存在着。为什么会造成这样一种状况,其原因就是因为人类要急于适应现实社会激烈竞争的需要,只能顾上眼前的生存或生存得更好的需要,而顾不上更长远的生存或生存得更好的需要。讲现实、讲实惠、顾眼前,为此而谋划一生,这是社会人的一种最为基本的心态。《史记·货殖列传》中说:“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总的来说,人的一生,忙忙碌碌,就是为此。因为不这样,就无法在社会中生存,就会在激烈的社会竞争中被社会所淘汰。
所以人的一生中,每个人可以学习许多方面的知识,也可能从事许多方面的事业,为社会、为人类作出各种各样的贡献,因为社会就是这样一所大学堂;因为社会就是这样一个大的事业或企业,任何人,只要您愿努力,都可以有所作为,作为的大小,除社会的阶级、阶层、地位和个人能力的差异外,主观的努力是决定的因素。但是,在人类的整个认识与实践活动中,唯独缺乏对自身的认识;缺乏对自己生命掌控的能力。有病乱投医,只有到了病痛难受之时,生命严重受到威胁的时候,人才会重视自己生命的健康和存在的可贵性。在一般的情况下,人都是对自己生命漠视的,不太注意自己的身体是否健康,寿命究竟会有多长。一般都是听天由命,任其自然发展。许多人的身体长期地处于亚健康状况,少有病痛,都是满不在乎的,仍然是一心扑在学业上、事业上;参与社会的竞争,努力地奋斗,这是最基本的心态。究其原因,因为社会只有这样的可为天地,而没有开发出认识人,认识人的生命,并有广阔有所作为的天地。虽然在历史上有过秦始皇所开创出来的长生不老事业的探索,但这些都是为了帝王们眷恋权势、财富与享乐而开展出的一些想入非非的宗教神秘活动,并非是符合实际的科学技术活动。帝王们派一些方士们四处寻觅长生不老药,结果都是无功而返。到后来出现的所谓练丹派,也同样没有起到想象中的作用。所谓的练内丹,对气功健身是起到了一定的作用;而练外丹,虽然对中国化学创业起到了一定的促进作用,但对人体不仅毫无益处,相反是有害的。所以这样的事业,当然经不起历史的考验而随即夭折。
在我国现代科学研究中,虽然已出现生命科学研究的一片天地,但它只是滥觞于气功科学,只是与我国部分中老年的养生有关,起势源头小,势头弱,并没有形成全社会对生命科学的重视与研究,并没有形成为全社会共同关注的科学文化事业。
人有这种心态,其行为必然会无视一切客观规律的存在;必然会对其生命抱着一种冷漠的态度,无所谓的态度,一切都会因客观需要以主观要求而定;以不符合客观规律的传统的文化风俗和社会经验而定,这样的行为、动机、目的,当然是不会利于人的生存的,而是逆生的;这样的行为,就更谈不上养生了。要由逆生转为养生,首行就要求我们,必须做最大的调神动作,即彻底地改变这种心态,要从理性上认识到逆生的危害性;认识到生命存在的可贵性;认识到主体的需要或欲望必须和现实相统一;人对自由的追求必须和必然相统一;人的一切行为必须符合客观规律;保护生命就必须按养生的规律而生活,如能做到这一点,我们的生命就有可能大大延长的希望。
我在这里向全社会呼吁:要珍视生命,关爱生命;要想认识自然与社会一样,认识人和人的生命。
北京中医林,致力扬中医,呵护您的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