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心老人的话(共五篇)

时间:2022-10-11 01:23:15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关心老人的话》,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关心老人的话》。

第一篇:关心老人的话

关心老人的话

关心老人的话1

1、我们不但要照顾老人的生活起居,我们还要多些和老人谈天,老人遇到寂寞和伤心的时候,我们要去安慰他、支持他。

2、尊老、敬老、养老、助老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孝敬长辈,是一个人最起码的道德、一个人品行好的表现。

3、尊敬老人,孝敬老人,关爱老人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我们应该从小事做起,从我做起,去关心老人们,那我们的社会将会更加和谐美好!

4、人的孝心不会与生俱来,尊老敬老爱老助老要从孩子抓起。对孩子培养爱心,除了家庭、父母以身作则外,更需学校加强培养教育,把孝心作为孩子的德育必修课,使年轻人增加了对老年人的了解,更懂得感恩父母,让新时期的“孝德”广为传播,在全社会营造起浓浓的尊老、孝老、爱老、助老的舆论氛围,使每个家庭幸福美满、整个社会更加和谐美好。

5、我们的明天就是老人的今天,关爱老人就是关爱明天的自己!

6、病父榻前一杯水,老母膝下一碗羹;炎夏为长辈摇扇,严冬为老人送暖,都是孝心的表现。

7、老人们为了下一代的幸福,他们默默无闻、任劳任怨地奉献着自己的青春,甚至不惜牺牲自己宝贵的生命……他们这种为后人而无私奉献的精神,多么值得我们学习啊!

8、走近老年人,读懂老年人,听听“过来人”的经验,在遭遇挫折和不顺心的时候,心里会踏实得多。常与老年人相处,他们健康乐观的心态,崇尚节俭的美德,高度负责的精神,坚韧不拨的意志,超然脱俗的情操以及表里如一的品质和一丝不苟的作风,会使人获益匪浅。

9、老人是个宝,你可曾知道?老人们在长期的学习、工作、生活中积累了丰富的知识和经验,这些知识和经验,对于我们年轻一代来说,是一件宝贵的财富,我们得要好好地珍惜。

10、尊重和关爱老人,是青少年义不容辞的社会责任。

11、关心老人,如何搞好夕阳工程,需要我们全社会的关注和努力,善待老人吧,就是善待我们自己。

12、作为青少年应该尊敬老人,关心老人,爱护老人,以身作则,让老人感受到社会的关爱和人情的温暖。

13、老人,在许多人的眼里已经不再重要,甚至成为了负担。在他们眼里老人是曾经盛开的花朵,现在已经凋零,曾经茂盛的大树,现在已经落叶。可老人是不会凋零,不会落叶的!他们虽然老了,却还为社会做着无私的贡献。

14、真正关心老人,不要只在乎形式,不要在节日的时候才表达关怀,无需用金钱和物质去衡量关心的程度。身在外地的,一条短信,一通电话,只要是流露真心的问候,老人也会很高兴。经济不太好的,平时多帮老人做些家务,和老人聊聊天,也是最好的孝道。至于单位企业的节日献爱心,真正为老人们做点实事,少些沽名钓誉的虚浮吧。

15、秉承孔子学说的孟子,把爱心的推广从只停留在家庭成员之间进一步铺展为“老吾老以及人之老”,提倡不仅要尊爱自家的老人,还要把这份爱心泽及别家的老人。

关心老人的话2

三伏天要注意防暑哦,为测试预防中暑,特发测暑表一份:夏雨阵阵消暑,多喝清茶降燥,预防虫文子叮咬,心境乐观逍遥,身体力口强锻炼,京尤能度过酷暑。如果您能不停顿阅读并理解,那么恭喜你中暑了!

三伏天的问候是热烈的,送给你炙热的关怀;三伏天的问候是温馨的,送给你温暖的祝福;三伏天的问候是凉爽的,送给你夏日的清凉。祝福你朋友,健康快乐紧相随。

荷香知夏,情谊如酒,愿你一生永无忧;岁月流走,蓦然回首,一声祝福总依旧;三伏又到,问候久久,清凉不离左右。愿你一生幸福无忧!

编织清凉的草帽,书写清凉的诗歌,收集清凉的溪水,走近清凉的湖泊,带着清凉的微风,享受清凉的叶落,接纳清凉的雨水,驱赶三伏的炎热;三伏天已到,把一条清凉的短信送给你,愿你能感受到一丝凉意!

三伏天来到,酷热难消,清凉祝福送微笑。送一个拥抱,给你最坚实的依靠;送一份快乐,吉祥的福星把你照。朋友即是如此,一生不弃陪伴到老!

三伏长夜漫漫,高温蒸煮思念,辗转反侧难眠,欲发短信畅言,又恐扰君梦魇,外出乘凉池边,听取蛙鸣一片,愿君夜夜安眠,美梦连篇浮现!

三伏天到了,首先送给你一片荷叶,让它亭亭玉立为你遮阳光;再送你一朵荷花,让它微风摇摆给你送清凉;最后送上一盘凉拌藕片,让它凉凉快快伴你度三伏。

三伏天里,送你“三消”:一消停自在、二消暑爽快、三消愁愉快。再送你“三笑”:一笑解百忧、二笑精神抖、三笑青春留。祝福你爽爽爽乐乐乐。

上联:三伏天,伏天伏地,热似火,不伏不行。下联:六清饮,清饮清食,甘若饴,愈清愈明。横批:清凉一夏对仗虽不工整,满含祝福心情,祝三伏有清凉,六神皆安宁。

三伏天,我知你燥热,特采集雨露编辑欢快的文字,采摘鲜花浸入沁人的祝福,收集清风发送清新的短信,祝你三伏天,天天都快乐,日日好心情!

冬有三九夏有三伏,你有问候我有祝福,工作顺利事业坦途,生活轻松悠闲无数,子孝妻贤家庭和睦,清凉永随开心永固,无烦无忧永远幸福。祝:初伏快乐!

三伏养生很关键,进出水分不一般,多喝白开水,少喝酒几杯,身体多出汗,胜过吃大餐,保持盐分足,注意酸碱度,自身体质自己明,针对体质选水瓶。

三伏到,手机闹,谁的祝福呱呱叫,天气燥,把茶倒,碳酸饮料咕咕闹,烈阳照,温度高,出门要戴遮阳帽,冷水澡,吹空调,温度骤降易感冒,朋友好,祝福妙,转发祝福三伏消。

工作别太疲惫,心情别太郁闷,夏天多喝点水,周末多多聚会,友情最为珍贵,朋友真心相对,生活添点趣味,天天快乐相随!祝你周末愉快!

一岁难过关,唯有三伏天。养生很重要,防暑是关键。男食竹笋菜,清心似神仙。女饮玫瑰茶,调经驻容颜。早起和午睡,身体康又健。祝您夏日愉快!

三伏天气真够热的,太阳真够大的,气温真够高的,想清凉一会儿真够难的,三伏天气心要保持真够静的,吃的要真够清淡的。三伏天气,注意防暑才是真的。

三伏天到了,首先送给你一片荷叶,让它亭亭玉立为你遮阳光;再送你一朵荷花,让它微风摇摆给你送清凉;最后送上一盘凉拌藕片,让它凉凉快快伴你度三伏。

天气热就多休息,工作时间是有余滴,天气闷看小笑话,心情还是不错滴,三伏天里热炎炎,手机短信不能闲,告诉亲戚和朋友,预防中暑最要。

伏天到啦,可别冒傻,注意休息,安全度夏,吹吹冷气,吃吃西瓜、听听音乐,品品清茶,发发短信,送送牵挂,降温防暑,康乐最佳。

三伏天,烈日炎炎热气翻天,注意防晒记得防暑。白开水,绿豆汤,还有我给你的信息,皆有消三伏暑气之功效,且价格低廉,低碳,键康,有效,望广大伏友广发互转,为消三伏尽自己薄力。

人过招,三伏到,工作紧张又寂寥,烫水到,暑气消,三伏天气很难熬,在家靠空调,出门靠关心你的朋友,发条短信告诉你注意炎热天气防中暑。

关心老人的话3

衰老是每个人都必须面对的事,如何才能延缓衰老,如何才能让大大小小的疾病不要光顾老人,保持一个健康的身体呢? 三大秘诀让老年保持年轻姿态

一:乐观开朗的心态

正所谓:笑一笑,十年少。一颗乐观开朗的心就是年轻的秘密武器。除了乐观,他们还具备的一点,就是有一颗安宁平静的心。拿的起,放得下,遇事能安若泰山,不被影响得过于厉害。所谓宁静安详,乐观向上就是一种幸福,说的就是这个道理。

二:合理控制体重

体重对于老人健康也是一大关键。许多老年人虽然年岁已高,却依然保持了青春活力,保持正常体重也是一个秘诀。身体太胖的,也不太瘦。太胖的话就会得各类疾病。整日病怏怏的何谈活力?太瘦的话,弱不经风,经常生病,也就谈不上活力了。

三:注重外表

学会打扮自己,不仅能活得心灵的满足,迎来他人羡慕的眼光,对自己的身体当然也有很大的好处。人老了,皮肤本来就老化得快。老人打扮的话,首先会注重自己的皮肤。保持皮肤滋润是第一步骤。其次,他们会注重自己的着装,买一些比较时髦的服饰,这些都是年轻的标志。外表越是光纤靓丽,他们的心情越是愉悦,自然就感觉年轻了不少。

八大饮食要点让疾病少光顾老人

1、适当减少主食、粗细结合。节俭的老年人习惯于多吃饭少吃菜的生活方式,可是对于控制体重而言,应适当减少主食,多增加蔬菜豆和制品,适当增加

动物瘦肉和鱼,会让营养更加均衡。主食的选择也别以为吃白米饭和白馒头,和杂粮薯类换着吃。

2、适当增加优质蛋白、弥补老年人的“负氮平衡”损失的蛋白质。优质蛋白的来源有奶类、豆制品、动物瘦肉、蛋类等,这些食物都有经常吃,喝牛奶肚子难受可以改喝酸奶,不仅有益肠道健康,还能补充丰富的钙质。

3、每天一小把坚果。坚果真的是个好东西,是人体必需脂肪酸和维生素E的重要来源,而且还含有丰富的B族维生素、铁、钙、镁、锌、锰等人体必需的矿物质,对预防各种慢性疾病都很有帮助,但是不要过量吃,脂肪含量高不好消化。

4、吃够蔬菜、水果限量。蔬菜和水果提供膳食纤维、各种维生素和矿物质,还有有益健康的抗氧化成分,能延缓人体衰老,所以每天保证吃到1斤蔬菜,菌类和绿叶菜一定要吃。水果由于糖分太高,建议每天200g就够了,相当于一个中等大小的苹果。

5、少吃炒菜、多吃拌菜、炖菜和蒸菜等清淡少盐的菜式。炒菜的烹饪方式不仅会增加油脂和盐的摄入,不利于血压和体重的控制,而且食用油高温烹调产生的脂质氧化容易堵塞血管,增加各种慢性疾病的风险,老人四肢上的老年斑就是脂质氧化的结果。

6、不要总是用一种食用油,各种油换着吃,最好包括橄榄油和茶树油,有条件的可以为父母买一些亚麻籽油和胡麻油,它们是欧米伽3—必需脂肪酸的重要来源,欧米伽3—必需脂肪酸对于调节人体血压、血脂、增强身体免疫功能非常有帮助,注意它们害怕高温,最好做汤、拌馅或者做拌凉菜时使用。

7、不迷信保健品,尤其是蛋白质粉、大豆及黄酮、深海鱼油等对于普通人毫无意义的保健品。如果条件允许,可以为父母选择一些靠谱厂家生产的复合维生素矿物质补充剂,因为在摄入热量限制的情况下,这些微量元素很难从老人的三餐中满足。对于已经出现骨质疏松的老人,钙片也是一定要吃的,慎选靠谱的牌子。

8、进餐氛围的氛围也很重要,如果在一个城市生活,尽可能多地陪父母吃饭,至少周末要做到。这样他们可以吃进去更加多样的饮食,而且有儿女的陪伴,

心情会好很多,而好的情绪对食物中营养的吸收是有帮助的。最好的孝顺其实是陪伴,这一招比任何补品都厉害。

当然,除了饮食上的这些注意要点,最好再加上规律的锻炼,哪怕是每天早晚到公园散散步也比坐着看电视要强很多。再有人老了最怕是孤独,感觉自己没用了,所以我们没事就打个电话,哪怕只是撒撒娇,真的不需要占用多少时间,只是你愿不愿意去做而已!

关心老人的话4

老年人问题是当今世界范围普遍关注的重大问题,1999年被联合国确定为"国际老人年",这标志着国际社会对社会老龄化以及由此带来的各种社会问题的关注和重视,老龄问题也逐渐成为社会问题研究的热点。根据联合国资料统计显示:1999年全世界60岁及60岁以上的老年人口约5。5亿,预计到20xx年达到6亿,20xx年将达到总人口的1/3。

我国是世界上老年人口最多的国家。1999年老年人口达1。26亿,占总人口的10%。提前进入老年型国家行列,并且每年以3。2%的速度增长,到20xx年,中国老年人口将达1。32亿,20xx年预计达到4亿左右,占世界老年人口的1/4。我国的人口结构由成年型转变为老年型,仅用15年的时间,其老龄化的时间速度之快,居世界之首。本文根据温州社会、经济、人口发展的特点,结合温州的实际情况,就温州老龄化状况和老龄事业发展趋向及对策进行粗浅地分析。

一、温州人口老龄化现状及老龄事业发展概况

据温州市老龄委统计数据显示:1995年温州进入老年型城市,至1999年,温州老年人口达79。8万,占总人口的11。08%,年增长速度约2。3%。21世纪将是温州人口老龄化迅猛发展时期。怎样运用有效平衡的手段,解决老龄化问题,并使其稳定健康地发展,具有重大的社会意义和历史意义。温州的经济发展水平高于全国内陆其他地区,温州的老龄化进程就总体来说要快于全国,这与温州模式下的经济文化、生活方式及生育观等有密切关系。综观温州地区人口老龄化现状及对老龄事业发展情况的调查,可概括如下:

(1)"老有所医"矛盾突出,医药费成为老年人最关心的话题。

随着老年人年龄的不断提高,人体各种功能也自然减退,疾病、伤残也相伴而来,老年人在医疗保健方面的需求也随之增长,这是无法抗拒的生命规律。在温州,"老有所医"方面存在的问题比其他老龄方面存在的问题更突出。据调查结果显示,有部分退休人员的退休金不够支付他们在医药费上的费用。在现场接受调查采访的200位老年人中,有3。5%的老年人反映他们的医药费超过了他们的退休金和生活费用的总和。由此可见,医药费已成为温州老年社会中一个敏感的话题。在谈到医药费的报销情况时,有45。8%的老年人医药费无处报销;有54。2%的老年人由原先工作单位报销,报销幅度一般在30%~50%之间。在农村,老年人的医疗费主要靠家庭子女来负担。这是一个隐性威胁,它时刻威胁着一个家庭的稳定和兴旺,笼罩着脱贫致富的阴影,因病致贫,因病返贫的情况随时发生。随着政府对社会保障体制的改革和新的社会保障措施的出炉以及对医药费的新规定,我们确信情况会得到改观!

(2)"老有所为"事业总体水平相对低下,还需有关政府部门和社会各界的支持。

老年人作为特殊的群体,就其自然属性来说,意味着衰老脆弱,就其社会属性来讲,意味着经验和智慧。老年人不是社会的包袱,而是社会的宝贵财富。鼓励、引导、支持老年人发挥余热,对于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有着重要的意义。尤其是对温州这样一个走在改革前沿的地区来说,在"老有所为"方面加强政府和企事业单位的支持有着重要的意义。但温州老年人综合素质相对低下阻碍了"老有所为"的发展。

因此,要充分发挥老年人"老有所为",除了提高老年人综合素质外,还需政府有关部门和社会各界的支持。

(3)"老有所乐"工作基础薄弱,与温州经济发展不协调。

"老有所乐"给社会提出的要求是创造和提供更多的老年人学习、生活、娱乐的健康场所和设施。由于老年人受年龄、身体条件的限制,老年人文化娱乐活动的主要特点是:锻炼娱乐相结合,对场地、资金等物质条件要求不高,活动以群众性、普及性为主,随意性较强。温州现有敬老院271处③,老年公寓284所,老年活动中心4238处,大都属于集体性质,设施都比较简单,除桌椅、电视机和活动器具等基本硬件外,没有其他配套的软件设施;活动娱乐环境较差,远远不能满足老年人活动和娱乐的需求。特别不能满足老年人的"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即"一个中心"是指以健康为中心,"两个基本点"是指生活安排要

潇洒一点,与人相处要糊涂一点。

(4)"老有所学"已初具规模,发展前景喜人。

俗话说:"活到老学到老"。老年教育是国民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不是素质教育,而是"颐养康乐"与"进取有为"相结合的社会文化教育。老年大学是改革开放以后出现的新事物。在实现健康老龄化的道路上,老年教育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事实证明,只要不断给大脑以新的信息,会延长大脑衰老,增强脑的功能,保持身体健康。

温州地区现有老年学校155所,老年大学11所。"温州老年大学"创办于1987年9月,秉着"老有所学、陶冶情操、延年益寿、余热生辉"的办学宗旨,结合老年人的特点,实施三性(知识性、实用性、趣味性)和三不(不点名、不提问、不考查)的教学方法,前后开办了政治、保健、文史、艺术、综合五大类16个专业。温州老年大学自建校以来,取得了丰硕的成果,不仅陶冶了情操,增进了健康,而且还提高了继续为社会服务的技能。温州老年大学自建校以来,结业学员达到2300多人,现有学员共460多人。它的创办不仅使老年人增长知识、陶冶情操、促进健康、服务社会,而且还树立了温州老年人的精神风貌,促进了温州的精神文明建设。

(5)"老有所养"问题突出,需要全社会共同关心。

我国是具有尊老爱幼优良传统的国家,赡养老人曾长期是家庭的主要职责。"家庭养老文化产生于小农经济时代,与当时的生产力、生产关系相适应,也同样与中国封建大一统专制政体相一致,以儒学为主体的'哲学思想源于血缘的宗法观念,共同构建了传统文化的核心"。随着时代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尤其是改革开放的深入及人口流动的加速,家庭养老文化逐渐衰弱。由于市场经济的发展和商品经济的活跃及生活节奏的加快,导致家庭小型化和家庭养老功能的削弱。特别在农村等经济相对落后的地方,情况与宁夏、青海等内陆地区大同小异,具有滞后性。在农村,子女及其家庭的确承担了重要的养老责任,特别是当老年人伤病缠身或失去劳动能力的时候,家庭是他们的唯一寄托。但在城镇,由于经济发展水平高于农村,生活节奏快于农村,子女对老年人各方面照顾都大大打了折扣。部分子女只是在过年过节时偶尔去探望一下或索性花钱雇人来照顾父母的饮食起居。由此看来,要重新定位家庭养老功能,赡养者除了在物质上给予照顾外还应增加精神养老的投入,做到物质和精神双保险。同时,要发展社会化养老也需要老年人淡化对子女的依靠心理。

二、关于温州老龄事业的发展对策

对于温州人口老龄化所带来的问题,应采取怎样的对策?笔者认为拟从以下几个方面来探讨。

1、对人口老龄化应有充分认识,为人口老龄化高峰的到来做好准备。

首先,应做好宣传工作,以提高全民对人口老龄化的认识,使人们认识到人口老龄化是经济发展社会进步的标志,是温州人口发展不可逾越的一个阶段。大力宣传温州人口老龄化的现状、特点和发展趋势;明确人口老龄化将会给社会、经济的发展及千家万户带来什么样的后果;宣传老龄工作的战略意义和必要性,提醒我们每个社会成员明白自己未来所面临的社会责任,从思想意识和观念上充分作好准备,其次,通过各种途径引导全民正确认识老年人不是"社会包袱",老年人有丰富的智力和经验。行之有效的老龄工作,有利于维护社会的稳定和发展、推动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有利于将温州有限的社会资源合理地配置到老龄事业中去;有利于充分发挥他们的智力资源优势,为社会发展再作贡献。

2、弘扬赡养老人的传统美德,建立以社会为主以家庭和自养为辅的养老保障体系。

温州市人民政府于1999年5月份颁布实施《温州市建立统一的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制度实施办法》,这一制度的实施实现了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三统一",即统一改革标准,统一个人帐户规模,统一计发办法。职工养老保险制度日臻完善。但是由于温州区域经济发展的特殊性,还应建立起适应老龄化发展需要的全方位的社会养老保障体系,由单纯的家庭养老形式转向社会、家庭养老和自养共同发展。"

社会养老模式的缺点在于传统的家庭亲情淡化,优点则是养老质量取决于社会的发展水平,家庭养老的最大问题是养老的质量主要取决于老人与子女之间的关系,"而自养方式的优点在于减轻了政府的负担,三者相互补充,相互促进,协调发展。从长远看,由于人口结构的变化和温州社会经济的发展,社会化的养老模式会越来越占据重要地位。随着温州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及市场经济的发展,人们的生活方式和生存观念以及家庭结构都发生了较大的变化,家庭养老功能减弱。我们主张的是在弘扬和继承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的前提下,建立以社会为主以家庭和自养为辅的养老保障体系,达到社会、家庭和个人各负其责、各尽其职的目的。

3、建议实行弹性退休制度,加强调查研究,建立健全老龄工作的政策法律体系。

实行弹性退休制度,相对延缓人口老龄化的速度,对城市职工在退休方面要灵活一些,特别是对那些工作成绩突出的干部和专业人员,能够在退休年龄以后还能继续工作几年的老人,退休年龄要有一定的放宽,让他们继续工作。这样不但使他们可以继续为国家作贡献,而且也增加了他们的收入。我国目前的退休年龄是男60岁、女55岁,有些行业还要提前。有些刚从岗位上下来的老年人体力好、有知识、有经验,充分利用和挖掘他们的才智和劳动力资源,能在一定程度上促进温州经济和社会的发展。

人口老龄化所带来的问题涉及到社会、经济、文化、法律等各个方面,需要深入研究,不断总结,并学习国外成功经验,逐步使各项政策得以完善。各级党委、政府和老龄工作部门,要把关于老龄的基础理论研究和老龄工作中的重大问题的调查研究作为一件大事来抓。要调动各级部门和社会各界积极性,深入实际,调查研究,制定符合温州实际情况的老龄政策和相应的法规,为温州老龄事业健康发展保驾护航。

4、开发老年人力资源,加强老年教育,提高老年人自我保障能力,创建适合于老年人的社区文化。

老年时期可分为老年前期和老年晚期,在老年前期,老年人还具有一定的精力和生产能力,能创造一定的财富。积极开发和利用老年人的这部分能力使老年人由供养变为自养,可使部分消费人口变为生产人口,提高老年人口的生活质量,增强老年人自我保障能力,因此积极开发老年人能力资源是一项重要的对策。如:推进有效的农业化技术,使农业技术化;鼓励老年人自组生产,补充收入,以提高老年人的自养能力;建立介绍老年人就业机构,为老年人再就业服务,使老年人能更好地发挥"余热"为社会继续作贡献。当然,老年人口加入劳动力市场使劳动供需矛盾尖锐是客观存在的,但这是历史进步的表现,是社会发展的潮流。特别是那些老科技工作者,他们是国家十分宝贵的财富,挖掘这一人才资源的潜能将具有重要的意义。而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制定有关的政策法规,把老科技工作者的权益予以确定,将能更好地发挥老科技工作者的重要作用。因此,温州老科技工作者可以凭借他们的专业知识和工作经验,建立面向社会的咨询站、科研技术开发部,创办经济实体,从事轻体力的种植养殖的研究工作等等,为温州地方经济发展再作贡献。再则,西部大开发需要大量的人才资源,在老科技工作者志愿和身体条件许可的前提下,还可以支援西部,参加西部大开发。

我国解决老龄问题的基本目标,是实现"老有所养,老有所医,老有所为,老有所乐,老有所学,老有所教"。在温州,实现这些目标,除社会保障维护外,也需要老年人自身的努力和实践。要积极开展对老年人的思想文化教育和法制教育,组织引导老年人参与各种科学健康的文体活动和其他社会活动。只有提高老年人的自身养护水平,发挥老年人的积极性、主动性,老龄工作才能发挥最大的社会效益。

创建适合老年人的社区文化,使老年人能"老有所为"、"老有所乐"。就目前的温州社区文化而言,适合于老年人的文化形式、文化场所都很有限。老年人除了听温州鼓词、看戏、扭秧歌、打拳、下棋、打牌等外,其他有组织的活动很少。要发展和丰富温州老年人的社区文化,就得从多方面多渠道来满足老年人的文化和娱乐需求。多创办老年大学、老年俱乐部、老年联谊会,在社区建设过程中,应考虑给逐渐增多的老年人留有更多的活动场所。中国社会保障制度是以社会保险为核心的,不过,以可持续发展的观点看,高比率全覆盖的担保制度在今后几十年人口加速老龄化过程中难以持续,而社区服务系统和社会救助制度不仅在短期内有成效,而且发展潜力很大。

5、加强老龄工作的管理体制、加强干部队伍建设,确保老龄工作的健康发展。

推进跨世纪老龄事业的发展,应建立一套有效的工作体系和一支求真务实的干部队伍。按照建设高素质干部队伍的要求,采取公开考试或招聘等方式选拔政治业务素质高、事业心强、年轻的干部充实到老龄工作队伍中,以适应人口老龄化事业需要,推动老龄事业向前发展。然而,老龄管理队伍过于小型化同经济发展的水平不相适应。在新形势下,要适当增加老龄工作人员编制,扩充老龄工作队伍并建立配套的监督体制,确保老龄工作的健康发展。

6、建立非盈利性老年福利医院,规定老年人的医药费、医疗费,确保"老有所医"。

在温州有专门的儿童医院、军人医院和许多家综合性的大医院,却没有专门的老年医院,这与温州相对发展的经济是不协调的。发展卫生保健事业,延长老年人的寿命并定期给他们进行身体检查,使他们身心健康。建立现代化的非盈利性老年福利医院,这无疑是一道靓丽的"夕阳红"风景线,无疑是温州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一点。

7、加大老龄事业的投入,利用市场化、社会化运行机制,大力发展老龄事业。

老龄产业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不可缺少的部分,是市场经济发展的必然要求。应把老龄事业切实纳入温州社会、经济发展的长远规划中,在人力、财力、物力的投入方面予以照顾。社会各界和有识之士都来关注老龄问题,参与老龄事业,献计献策。家家有老人,人人都要老,关注老龄事业就是关心我们自己,让我们一起行动,推动温州老龄事业向前发展!

在商品经济条件下,平等和效率在一定程度上存在着互相冲突的替代关系。这就意味着,追求更多的平等就要降低一定的效率,而要获得更高的效率则要牺牲一定程度的平等。在这种替代关系中,社会保障能起到媒介作用,因为社会保障及福利是国民收入再分配的重要性形式,社会保障水准越高,再分配的程度也就越高,社会成员收入分配的水平愈趋向平等。反之会影响甚至冲击社会稳定。因而,老龄事业也应遵循市场经济原则,运用适当的经济手段,使投入的保障费用尽可能产出不低于其他资金的收益,包括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至少不因物价上涨而贬值。在政府宏观调控指引下,充分发挥温州人敢为天下先的优良品质,把养老事业推向市场,引进市场机制,使养老事业走向市场成为独立的法人实体,从企业和集体的经营中分离出来,改由社会统一负责管理,严格成本预算,开放养老院的服务价格,减少资金浪费,从而形成一个有序的、平等的、竞争的行业,逐步使养老保障体系健全起来,将潜在的社会需求转化为有效的社会需求,以适应温州的经济发展水平。

当前,温州产业结构处于大调整的历史时期,如果不建立完善的社会保障体系,就不能实现企业制度的创新,无法顺利进行产业结构的调整,也难以保持社会的稳定。社会养老保障体系是社会保障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的发展和健全将有利地推动温州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稳定,也有助于温州经济实现第二次历史性的飞跃。1999年国际老人年的主题是"建立一个不分年龄,人人共享的社会"。如果一个社会使老年人的权利和保障得以体现,老年人的价值得以确认,老年人的作用得以肯定,那么这个社会才会在健康文明中走向顺利发展!

关心老人的话5

现在不少老年人都喜欢听健康讲座,尤其像王大妈这样的拥护健康的老年人,退休之后就是养养生、跳跳舞,每次碰到这样的讲座都是一场不落。不仅免费听讲座,还能够领取小礼品,到了会场非常专注的听所谓“专家”的高声阔论,带着老花镜的王大妈不住地在小本子上记录着“专家”的语论。其实这些人无非是开头讲一些虚构的案例,从心理上“吓唬”一下大爷大妈们,随后就重点推销他们的有“奇效”的保健品,比如讲某某人因为高血压、糖尿病导致的悲惨下场,然后说多吃芹菜就能防止患高血压、糖尿病,但是考虑到大爷大妈上下顿的吃芹菜,脸都能吃绿了,所以特意准备的压缩芹菜素,一片顶过去五片。

如此明显的骗局却能屡屡成功,不得不让人啧啧称奇。其实道理说明白了很简单,在这个忙碌的社会,年轻人忙着各自的事业,无暇关心老年人的健康,很有可能他们的身体素质还不如老年人,另外他们也不认识相关权威的医疗人士,更无法从混乱不堪的互联网上汲取健康知识,到头来只能是交点“冤枉钱”买老人一个舒心了。

正是如此,随着我国进入老龄化社会的加速,安心陪诊(北京陪诊医家科技有限公司注册的服务商标名称)这类服务的应运而生,解决了老年人想要健康却没人陪的需求。可

以通过手机APP,微信,热线电话等方式,让就诊患者选择最方便的方式下单,并提供线下医院排队挂号取号、诊前提醒、就诊陪护、预约检查、取送报告等全程陪同引导,并通过客服人员为就诊患者提供咨询与复诊挂号等关爱服务,缩短患者就医时间,提高就医效率,达到改善患者及家属就医体验的效果,实现患者与医院双赢的和谐局面,为改善医患关系贡献了一份的力量,承担了一定的社会责任,希望成为这一社会环境下的服务补充,帮助中青年家庭减轻就医压力。而且全程是由三甲医院在职的护士陪同,他们不仅可以解答常见的健康问题,还能够以专业的角度陪护好老年人,陪他们唠唠嗑、谈谈心,普及一下健康常识,使他们不在花冤枉钱,生理上、心理上都得到了疏通。正如安心陪诊的口号一样——关心老年人,就是关心未来的自己。

关心老人的话6

一种感觉,看淡苍茫,宠辱不惊;一种豁达,平静生活,恬淡心情;一种心境,花开花谢,云卷云舒。愿你拥着这份豁达的感觉,快乐的生活,愿你守着这豁达的心境,自在生活。

愿一声亲切的问候,温暖您的心,愿温馨的祝福,伴随着您的人生之旅!

春天又来临了,绿衣使者带给您的是:一代人对您的长长的思念,深深的祝福。

“人有不为也,然后可以有为。”睡眠和休息丧失了一些时光,却换来了明天工作的旺盛精力。

病父榻前一杯水,老母膝下一碗羹;炎夏为长辈摇扇,严冬为老人送暖,都是孝心的表现。

作为青少年应该尊敬老人,关心老人,爱护老人,以身作则,让老人感受到社会的关爱和人情的温暖。

无论悠闲还是紧张,我的祝福化作一枚书签,陪你品味生活之书的每一章;无论示意还是欢畅,我的问候缩成一个标点,伴你写下岁月甘苦的每一行。亲爱的朋友,祝你天天快乐,阖家幸福。

秉承孔子学说的孟子,把爱心的推广从只停留在家庭成员之间进一步铺展为“老吾老以及人之老”,提倡不仅要尊爱自家的老人,还要把这份爱心泽及别家的老人。

我要给你的健康颁一个终身成就奖,鼓励他对你的支持!我要给你的快乐颁一个优秀策划奖,谢谢他对你的帮助!我要给你的幸福颁一个最具影响力奖,因为他实至名归!

流云是天空的心事,丝丝絮絮地飘过;涟漪是池塘的心事,圈圈层层地荡开;你是我生命里永恒的心事,祝福你是最美的花事。愿你欣然触摸生命的芬芳,依然沐浴季节的阳光。

疲惫时问候是按摩椅,让人倍感轻松;失意时问候是强心剂,让人重拾信心;忧愁时问候是开心果,让人笑容满面;高兴时问候就是快乐使者,传递欢笑;世界问候日,送出问候收获欢笑,祝笑口常开!

笑是美的姐妹,艺术家的娇儿;笑是治病的良方,健康的朋友。在您休养的时候,让我送上一个甜甜的笑。

走进沙漠水最珍贵;沉沉夜幕灯火最珍贵;茫茫人海友谊最珍贵;幸福生活健康最珍贵;愿您拥有一切最珍贵美好的东西!

天气逐渐冷,送你件外套,平安做前襟,健康做衣领,幸福做袖子,快乐做纽扣,温馨做拉链,甜蜜做口袋,财运做里子,吉祥做后襟。迈入深秋日,祝友健康快乐度过每一天!

轻轻一声问安,让贺卡将我心中的祝福化作阳光般的温暖,永恒地留在您的心灵中。

心宽神定,恬淡无忧,起居有时,饮食有节,益寿延年。

走近老年人,读懂老年人,听听“过来人”的经验,在遭遇挫折和不顺心的时候,心里会踏实得多。常与老年人相处,他们健康乐观的心态,崇尚节俭的美德,高度负责的精神,坚韧不拨的意志,超然脱俗的情操以及表里如一的品质和一丝不苟的作风,会使人获益匪浅。

对着天空释放对你的思念,那层层的情谊躲在片片的云里,情悠悠,对着大地诉说对你的想念,那深深的友谊长在朵朵的花中,情浓浓,朋友,我在牵挂着你,愿你在外一切都好,万事皆顺。

最难忘的时光,是人生中最艰难的日子;最惬意的时光,是和你一路相伴的日子。感恩节,感恩知遇,感谢知己,青山不改,绿水长流,我们的情谊天长地久!

古柏虽然瘢痕累累,每逢春来又会绽发新枝,变得茂盛苍翠。

焕发生活的热情,把漫长人生带来的皱纹从心灵中抹去。

涓涓溪水,为你拂去红尘的烦恼;青青小草,为你带去泥土的味道;皎皎明月,为你撒下快乐的微笑;淡淡祝福,为你送来清爽的美妙。愿你幸福,一生安好!

关心老人的话7

关心老人,如何搞好夕阳工程,需要我们全社会的关注和努力,善待老人吧,就是善待我们自己。

我们不但要照顾老人的生活起居,我们还要多些和老人谈天,老人遇到寂寞和伤心的时候,我们要去安慰他支持他。

老人们为了下一代的幸福,他们默默无闻任劳任怨地奉献着自己的青春,甚至不惜牺牲自己宝贵的生命……他们这种为后人而无私奉献的精神,多么值得我们学习啊!

秉承孔子学说的孟子,把爱心的推广从只停留在家庭成员之间进一步铺展为“老吾老以及人之老”,提倡不仅要尊爱自家的老人,还要把这份爱心泽及别家的老人。

老人是个宝,你可曾知道?老人们在长期的学习工作生活中积累了丰富的知识和经验,这些知识和经验,对于我们年轻一代来说,是一件宝贵的财富,我们得要好好地珍惜。

我们的明天就是老人的今天,关爱老人就是关爱明天的自己!

真正关心老人,不要只在乎形式,不要在节日的时候才表达关怀,无需用金钱和物质去衡量关心的程度。身在外地的,一条短信,一通电话,只要是流露真心的问候,老人也会很高兴。经济不太好的,平时多帮老人做些家务,和老人聊聊天,也是最好的孝道。至于单位企业的节日献爱心,真正为老人们做点实事,少些沽名钓誉的虚浮吧。

作为青少年应该尊敬老人,关心老人,爱护老人,以身作则,让老人感受到社会的关爱和人情的温暖。

走近老年人,读懂老年人,听听“过来人”的经验,在遭遇挫折和不顺心的时候,心里会踏实得多。常与老年人相处,他们健康乐观的心态,崇尚节俭的美德,高度负责的精神,坚韧不拨的意志,超然脱俗的情操以及表里如一的品质和一丝不苟的作风,会使人获益匪浅。

尊敬老人,孝敬老人,关爱老人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我们应该从小事做起,从我做起,去关心老人们,那我们的社会将会更加和谐美好!

尊重和关爱老人,是青少年义不容辞的社会责任。

老人,在许多人的眼里已经不再重要,甚至成为了负担。在他们眼里老人是曾经盛开的花朵,现在已经凋零,曾经茂盛的大树,现在已经落叶。可老人是不会凋零,不会落叶的!他们虽然老了,却还为社会做着无私的贡献。

病父榻前一杯水,老母膝下一碗羹;炎夏为长辈摇扇,严冬为老人送暖,都是孝心的表现。

尊老敬老养老助老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孝敬长辈,是一个人最起码的道德一个人品行好的表现。

人的孝心不会与生俱来,尊老敬老爱老助老要从孩子抓起。对孩子培养爱心,除了家庭父母以身作则外,更需学校加强培养教育,把孝心作为孩子的德育必修课,使年轻人增加了对老年人的了解,更懂得感恩父母,让新时期的“孝德”广为传播,在全社会营造起浓浓的尊老孝老爱老助老的舆论氛围,使每个家庭幸福美满整个社会更加和谐美好。

第二篇:八旬老人话诵读

八旬老人话诵读

韩兴娥

接到一个陌生人的邮包,打开一看,原来是广州一位八旬老人寄来的,老人是曾是教研工作者。邮包中有老人的信和几篇文章,有柳斌的一篇文章,还有一本复印的《传统语文教育初探》。边读边拍案叫绝,老人家真说出了我的心里话:“整个小学阶段都要以‘读书、背书’为主。”

老先生认为整个小学阶段都要以“读书为主”,这种与众多理论家总是把小学六年分成这样那样的阶段才显示“科学、有序”相比,“读书为主”是如此简单,简单得好像无“技术含量”,简单得任何一个识字的人都能做得了。我悠然心会地笑了,像我这样既没有高深理论,又没有深厚功底的普通老师,就是靠着让学生读读背背这一简单得不能再简单的方法培育出一批腹有诗书学生。

八旬老人的学习经历显然比我们这些在“读课文、做练习”中成长起来的人丰富得多:

我之所以对“读书为主”如此执着,与我的小学阶段学习语文的经历有着密切的关系。抗战前,我在一所公立小学上学,学的是商务印书馆的《复兴国语》,第一课是“小猫叫,小狗跳”。教师只用方言教读课文,无所谓生字,也不教写,写字另外用毛笔描红“上大人孔乙己„„”一直到三年级,从来没有把汉字一个个地拿到黑板上教,不过课文我会读,课文上的字我也认得。但是我觉得,三年来我在语文课本中学不到多少东西。1938年日军侵华,我家避难到一个小山村,那里没有学校,外祖父就教我读《论语》和《孟子》。先教读,一些难懂难写的字词略讲一讲,然后是我反复诵读。第二天,在他跟前背诵,过关了才开新课。一年后,回到了沦陷区,我家住在城外,就进了一所私立小学读五年级,直至毕业。这个学校拒教日伪课本,用“旧书”取代“新书”,选教《唐诗三百首》、《白香词谱》、《古文评注》、《秋水轩尺牍》等部分篇章,还用油印讲义选教《最后一课》、《少年笔耕》、鲁迅的《**》等文学作品。古诗文是主要的教学内容,教的方法,很重视读书、背书、抄书、默书„„老师范读,读到须要讲解的地方就停下来略为讲解,再就是领读,学生反复诵读,第二天在老师跟前背诵。„„我在这小学阶段的后三年,竟然读了那么多书,而且明白大意,记忆牢固,现在课标推荐的中小学必背篇目,大部分老来还能背诵如流。比起我那些解放后出生的儿子、孙子,他们都可以说是胸无点墨。有一个小孙,今年初中毕业,考试成绩并不差,但课标规定必背的篇目,除了小学读的几首短诗之外,没有一篇能从头到尾背诵出来的,课外阅读的篇目,也大多没有看过。读书少,是他们的致命弱点。对此,我能不悲叹!

在诵读过古书的老人面前,我们所有受过十多年现代教育的人都是“胸无点墨”;在鲁迅、胡适、冰心等受过传统教育的作家面前,五十年代以后出现的大陆作家都是“胸无点墨”。因为我们诵读的量太少,因为我们诵读的文章太浅显。当五四运动中闻名中外的文人逐渐退出文坛之后,中国文坛顿失光彩、黯然失色,再也没有涌现出一个灵动地驾驭白话的大师群体。出现这样一个催人警醒的社会现象,最令人信服的根本解释,就是自20世纪30年代始,中小学截断了系统的文言教育的“血脉”,这就使得在20世纪下半叶成为文坛主流的文人们,在13岁之前的语言“敏感期”,没有接受过系统深入的文言教育。在孩童的“语言敏感期”,从“本源处”学习语言,诵读相当数量的古诗文,打好文言根基,再运用白话来表达,那么,写出的文字就比较简洁、干净、纯粹、典雅、形象、传神;而通过白话来学习运用白话,写出的文字,就可能拖沓、冗长、繁琐、欧化、罗嗦、抽象。就像老先生的儿孙们,他们在学校里学的就是世人眼里最“革命”的,后来又成为最“创新”的书,他们是诗书世家又能

怎样?覆巢之下焉有完卵?胸无点墨不足为怪。

去年九月《小学语文》的《对‘少慢差费’的思考》一文,和老先生的理念不谋而合。对“少、慢、差、费”的思考

广东佛山庞健行

我国的母语教育陷入“少、慢、差、费”困境已多年。从20世纪上半叶借鉴欧美,到下半叶学习苏联,完全抛弃了我国传统的语文教育经验,学生肚里的“墨水”越来越少了。现在想要改变也绝非易事。

张志公先生在他1962年出版的《传统语文教育初探》中说:“民国以后,进一步抛弃传统的做法,逐渐产生了‘狗,大狗,小狗,大狗叫,小狗跳’那一路课本”,“儿童的课本成了只能说说看看,既浅得毫无趣味,又干枯得不能琅琅诵读的东西”。到了50年代,我们的小学语文课本有了很大的改进,但那时全套小语课本的总字数只有15万左右,而苏联四年制阅读课本译成中文却有90万字。河南退休语文教研员杜常善曾统计过我国中小学学过的词汇量是10318个,比日本国语教育22500个基本词汇的要求少了一半。这虽然是陈年往事,但时至今日,我认为小语课本仍然太薄,内容太浅,识字量、阅读量也太少。《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推荐的背诵篇目中,小学六年的背诵总量是70首短诗和160篇(段)文章。这对现时的小学生来说是有余力而吃不饱。“少、慢、差、费”现象中的第一个字“少”,就这样被课本锁定了。

课本应该有一定的难度,要适当地“让孩子跳起来摘桃子”,学生才能在宝贵的课时中有所得益。一味迁就儿童的“无知”,上课不上课一个样,就算多几千个课时,也仍然是过不了关的。其实儿童并非无知,是我们无视学龄前儿童“母语习得”的语言基础,是我们低估了当代儿童的智力潜能。

„„

课文教学只顾教师讲书,不让学生读书;轻视记诵,追求甚解。这些都是背离小学生记忆力强、理解力却偏弱的特点的,因而也难以达到丰富语言积累之目的,反而白白浪费了课时。长期以来,语文教学目标分散,内容庞杂,不管哪一个学段,胡子眉毛一把抓,这也是“少、慢、差、费”的根源之一。我认为,小学阶段,听、说、读、写不宜并重,应以读书为主„„学龄前儿童“习得母语”,听、说是主要矛盾。当然,他们掌握的听说能力只是初步的,低级的,人们管它叫“伙伴语言”,须要进一步提高。如何提高?主要靠书面语的迁移。进入小学以后,儿童开始学习母语的书面语,书面语的学习就成了主要矛盾。通过阅读,大量书面语的词汇和各种新的表达方式,内化到儿童的内部言语之中,大大强化了内部言语结构,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口语的规范化和通达化,就能逐步从“伙伴语言”的水平向“文学语言”和“社交语言”的水平发展。识字是学习书面语的第一关„„识字也不能离开读书。至于读与写的关系,前人早就有“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的经验。叶老也说,有“积蓄”才有“倾吐”,“必须积蓄于胸中的充实而深美”,才能“化为充实而深美的文字”。读书是丰富语言积累,培养语感,发展思维,传承中华文化,提高品德修养的有效途径。因此,小学生学语文,就应以读书为第一要务。

„„

至于中高年级,我也同意张志会老先生“往前推”的设想。是否可以把浅薄乏味的课文去掉,把古今中外的典范性文章或选段层级下放,也可把语文课程标准推荐的一些初中背诵篇目移到小学中来?如果可行的话,教学方法也要适应小学生长于记忆短于理解的心理特征,强调让学生多读多背,对课文内容,会意即可,不要追求过细过深的理解。

现在,全国已有不少教师正在进行着超越课本、推动读书的活动,近年来也已取得令人鼓舞的成绩。前不久,我拜访了华南师大附小的陈琴老师,听了一节读书课,畅谈了两个多小时。她去年送走一个毕业班后,又再从一年级教起。35分钟的一节课,前半节教学生读懂了《爱

莲说》,后半节又教学生读了20小节《千字文》。大容量、高效率,既朴实又轻松„„十多年前她在进行这项背离主流教学思路和实验时孤立无援,举步维艰,但实验的成效说明了一切,最终得到了专家的肯定和学校、家长的认同。陈老师的教学实践也让我们看到了语文教学改革的希望,看来,走出“少、慢、差、费”的困境,已不再遥遥无期。

老人还通过邮件发给我一篇文章。我写东西除了爱引用学生的作文外,很少引用别人的话,这次大面积引用,实在是老人说到我心里去了。

“灌输”不能否定,”死记硬背”也不能否定

人的一生,从不知到知,从不会到会,要不断接受外界的灌输,也要不断进行自身的吸收与消化。所谓外界的灌输,包括教师、家长的授与,伙伴的影响,书籍和各种媒体的传播,以及环境的熏染。自身的吸收与消化,包括感知、记忆、内化、外化等一系列的心理活动。这就形成了一种授受的关系、传承的关系。站在授者、传者的角度看,不就是灌输吗?站在受者、承者的角度看,不就是接受吗?没有灌输,人们何以成长?文化何以繁衍?历史何以延续?

有朋友为灌输辩护,说:“灌输有时也是必要的”,“灌输不能一概否定”。言外之意是,灌输的某些时候、某些做法是应该否定的。什么时候应该否定?是否童年时可以接受灌输,成年后就应该完全自主学习了?我老来才学电脑,面对儿子给我安装的一台电脑,真是狗咬龟无从下手,买几本电脑书看看,但要把书上说的变成我的操作,仍是困难重重,后来还是孙子给我指指点点,我还要把操作的程序按自己的需要记在笔记本上,一步一步地接受书本和孙子的灌输。我是无法用我的旧有知识和经验去自主地掌握这个对我来说是全新的东西。看来,接受灌输是伴随一生的事,只是在不同的年龄段有不同的侧重而已。童年是接受新知识,掌握新技能的起步阶段,接受灌输就更加是理所当然的了。

什么做法的灌输是应该否定的?从朋友们的帖子来看,大概是“死记硬背”吧。可是死记硬背也是不能否定的。死记硬背在心理学中称为机械识记。识(zhì记住)记就是记住,从方法上看,分为机械识记与意义识记,组成记忆的必要前提。意义识记是通过理解而记住事物特点及其相互联系的识记过程,其基本条件是理解。机械识记是通过机械重复而记住事物特点及其相互联系的过程,其基本条件是复习。在实际运用时,两者不能截然分开,而要交替使用。机械识记需要意义识记加以条理化,意义识记需要机械识记加以巩固。

学生学习的内容,有些是只有形态没有意义的,如人名、地名、历史年代、数字、外语单词的字母组合,不死记硬背能够记住吗?更多的内容虽有意义,但不能一下子就能完全理解的,那就要采用两者结合的方法把它记住。学习语文,从一个字(哪怕是最浅的“一”字)到一篇文章,都要经过反复学习,才能比较全面地理解和牢牢地记住。

还有一点是应该十分重视的。人的一生,记忆力与理解力是呈反向发展趋势的。幼年时记忆力强,理解力弱。随着年龄的增长,理解力逐渐增强,而记忆力则逐渐下降。这是不难理解的,除了生理因素以外,幼年时大脑仓库储量不多而要记的东西又不多,记忆就比较容易;随着储量增多,而要记的东西又越来越多的时候,记忆就相对困难了。至于理解,它是新旧知识互相联系的过程,如果大脑储存的旧有知识不多,同新知识取得联系的可能性就受到局限,理解力就显得相对薄弱;大脑储存的知识多起来了,理解力就会越来越强。道理简单,偏偏我们这些天天面对孩子的从教业者,竟然视而不见。我们把背诵这个宝贝弃如敝屣,让讲解、分析占领讲台,细嚼慢咽,追求甚解,孩子们就这样错失了记忆的“黄金年华”。

“灌输”、“死记硬背”、“不求甚解”这几个语文教学的关键词,是在“五四”以后才变为贬义词的。不给它们“正义”,小语教学改革就很难有突破性的发展。

循规蹈矩做事是最安全的,改良次之,和主流大大相径庭绝对是自找麻烦。陶继新老师暑假

中约我参加济南的第四届人文教育研讨会,我想讲一个新话题《海读路上辛酸泪》,又觉得自揭家丑很丢人。在海量阅读的路上,我们的家长就曾给我扣上“灌输”、死记硬背”罪名,也一直有老师、专家在质疑,在我教出一届闻名全国的学生之后,还是有很多人一看我在一年级教学时“大灌待灌”而大摇其头。如果能早看到老先生的这篇文章,我就早搬来了佐证语文教学应该加强诵读的理念。我只能用实践,用那帮接受我“灌输”时间越长越活泼灵动的弟子们的表现来说明“灌输”、死记硬背”不仅是不能否定,而且还应大力提倡,可时间多么漫长?上届学生接受我六年的“灌输”后的表现,家长相信了我,可换了一届学生,还要用几年甚至六年的时间来证实。一个老师的职业生涯能有几个六年?何况我已不再年轻。什么时间海量阅读像文本细读那样登堂入室?

轻视诵读已造成国民语文素养低下,这是不争的事实。不要再动不动就指责“灌输”、死记硬背”了。给那些理论家一个班教教试试,我就不信,他们用“创新”理念培育出来的学生会比俺的弟子有创造性。

还有柳斌的文章:

语文教学应重视阅读

柳斌

编者按:从今年2月17日开始本刊连续刊发了数篇文章,对现行小学语文教材及教学等相关问题进行了探讨。今天刊发原国家教委副主任柳斌的文章,旨在进一步探讨语文教学的回归问题。正如本文作者在文章中所不断呼吁的,语文教学自始至终不能脱离阅读这一根本。

时下,教育界对语文教学意见不少。历经多次改革,改来改去,赞之者少,责之者众。也难怪,众口难调啊!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听谁的是好?我认为,工具论也好,人文论也好,语言本位也好,文学本位、文章本位也好,论来论去都难得十全十美,语文教师要充分发挥自己的主导性和学生的主体性,对各种见解只能是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其实,作文的个中道理,古人早就参透了,所谓“大体则有,定体则无”,就已经说得明明白白。因此,语文教学的出路,也就只有“因材施教”了。针对当前语文教学讲得多,练得少,花样多,学得累,获益少;示范课做作多,表演多,实效少的状况,我赞成提“返璞归真”这个口号。

通过熟读让学生热爱语文

在教师的主导之下,选可读之文章去读,选精美之文章熟读,是学语文最根本的办法什么样的老师是好的语文老师?如果能把各种理论流派和考试分数放在一边,我认为,能够让学生热爱语文的老师,就是一个好语文老师。勤劳为益友,热爱是良师。要学生学好语文,最重要的一点是要让学生热爱语文。当然,让学生懂得语文的重要性,自觉学习诚然好,但也难;让学生通过尝试,对语文产生浓厚兴趣,喜欢语文,并进而养成日积月累、乐此不疲的学习习惯,则更为重要,是更值得追求的理想境界。这大概就是“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的道理吧!

提高学生的语文能力和语文素养,靠批评、训责不是好办法,靠考试施压不是好办法,靠详细分析、讲解也不是好办法。有没有好办法呢?我觉得有,这就是一个字:读!两个字:熟读!学生在教师的主导之下,选可读之文章,选精美之文章,这不但是一个好的途径,而且是学语文的好办法、大办法,最根本的办法。“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旧

书不厌百回读,熟读深思子自知”,这些已经被千百年历史证明是真理性认识的慧语哲言,一到我们的教学过程中,怎么就被抛到脑后去了呢!

语文是什么?首先,语文是一种能力,是通过表达能力、交流能力、获取信息能力等体现出来的生存能力;是通过概念、表达、是非判断、逻辑推理等思维能力体现出来的发展能力。然后,语文是一种素养,是一种通过诗、词、歌、赋、小说、散文等语言形式的创作、欣赏和传承体现出来的艺术、文化素养,人类正是通过这种素养使得自己创造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世代相传;而后,语文才是一门知识,一门关于语言和文字、文章的知识课程。因此,把语文作为一门单纯的知识课程,围绕着百十个所谓核心知识点讲来讲去、考来考去,难道不是舍本逐末吗?

诵读有助于提高语文素养

在初中和小学阶段尤其要重视的是读,读是更为基本的技能,多读多诵,感悟就在其中所谓能力,是指完成某项任务、解决某个问题、实现某项目标的一种能量、一种本领。这种能量或本领是实践主体在实践过程中从对客体的重复接触、多次尝试和反复练习中获得的。语文既然是一种能力,那么语文课就应当按能力培养的模式去运作,即语文能力要在学习者听、说、读、写的实践过程中去获得去提高。在这里,出人之口,入我之耳,谓之听;出我之口,入人之耳,谓之说;借助书本等媒介物,入我之眼,出我之口,发而为声,谓之读;出我之手,录于纸质或其他媒介物,谓之写。听、说、读、写互为依存,互为助力,是一个整体。所以,要强调多听、多说、多读、多写。

为什么要强调多?因为能力也好,技艺也好,是依靠多次重复才能获得的。多次重复可以使生疏演变为熟练,可以从熟练中产生机巧,具有了熟能生巧的活力,创新能力也就在其中了。我想,这就是德国狄兹根所言,“重复是学习之母”的道理吧。在初中和小学阶段尤其要重视的是读,读是更为基本的技能,多读多诵,体验就在其中,多读多诵,感悟就在其中。因诵成好,因诵成悟,因悟入巧,因巧入神,语文素养就是这样一步一步升华的。所以,诵读是语文能力获得的重要基础。

怎么读?我赞成出我之口,发而为声,入人之耳,激越有神的朗读;主张要放开喉咙读,要口、耳、心、脑全面投入,全神贯注地读;尤其欣赏读得出神入化,摇头晃脑,陶醉于自我朗读之中的境界。

在这方面,古人的经验是值得重视的。宋代学者朱熹就说过:“要读得字字响亮,不可误一字,不可少一字,不可多一字,不可倒一字,不可牵强暗记,只要多诵数遍,自然上口,久远不忘。”当代作家夏丏尊也强调:“朝夕诵读,读到后来,文字也自然通顺了,文义也自然了解了。”晚清重臣曾国藩强调发声朗读和动情吟咏。他说:“非高声朗读则不能展其雄伟之概,非密咏恬吟则不能探其深远之韵。”他对读出气概、诵出神韵的方法的有效性,体会是很真切的。

熟读和背诵不是“读死书”

教师不要包办一切,应当是导演,要为整个学习过程的有声有色、卓有成效进行精心设计这里必须说明,有些人把语文教学中的熟读和背诵说成是“读死书”,这是极其错误的。如非误解,就属偏见。要知道,有时候偏见是比无知更可怕的。“书到精绝潜心读,文穷情理放声吟”,这是语文教学应追求的一种境界,现在的问题是有这种追求的人太少了。诵读经典,吟咏美文,传承文明,提高语文素养,丰富精神世界,也可以融思考于其中,蓄能力于其中,寓创造于其中。一举多得,何乐而不为呢?这不正是学习主体主动的、生动活泼的语言习得的实践活动吗?那么,要不要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呢?要,很需要。教师应当是导演,要为整个学习过程的有声有色、卓有成效进行精心设计。教师不要包办一切,主持课堂要少讲精讲,贵在点拨。在这里,点是“点石成金”的点,拨是“拨乱反正”的拨,责任不可谓不重大。

我以为,语文课应当重视背诵。国家颁布的中小学语文教学大纲对名家名篇一贯要求背诵,只是这项十分重要的原则在许多地方、许多学校、许多教师那里被有意或无意地忽略了。据统计,中小学语文教材中要求学生背诵的有192篇课文、106个段落,总计近300篇(段)。这一数字在语文课内是否还是少了些,可以讨论。如果课内课外加起来算,相对于12年的时间来说,显然是少了。

如果每年能背30到40首诗词,20至30篇美文,整个中小学阶段有六七百篇诗书(或者更多)装在肚子里,那就会如伯洛所言,在今后的生活里,“决不会缺乏真实的朋友、有益的顾问和愉快的伴侣”了。做学问、写文章,就可以体会到朱夫子“读书之乐何处寻,数点梅花天地心”,“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的境界了。诵读工作做好了、做实了,学生因诵读而抑扬顿挫,因诵读而慷慨入神,因诵读而兴趣盎然,因诵读而一往情深,热爱母语之情油然而生,中华文化之根悠然深远,这不正是国民素质提升的重要展现吗?

儿童少年正处于脑子好,思维活跃,记忆力强的最佳年华,在这阶段多背诵点诗词和文章,不仅是在人生旅途中处处用得着,可以终身受益,而且“腹有诗书气自华”也是幸福人生的一大要素。(柳斌)

老先生跟帖:

我赞成柳斌此文。一位解甲京官能出此言,总比我们这些小喽啰说话顶用得多。我还建议柳斌,把题目中的“阅读”改为“诵读”。否则,如果只看题目,人们又会问道:现在教时用得最多的是阅读课,课本内容占的分量最多的又是阅读,每年全国性的研讨会、观摩会又是阅读课,对阅读还不够重视吗?改一改才能体现文章的主旨。

天下的事情真怪了,大领导有这么好的理念,但为什么细钻、深挖依然占据课堂,多读、快读总是难登大雅之堂?而且抓考试、抓细读,京城、省城抓得最紧,为什么?京城、省城的人格外重视教育,应试理念格外顽固,习惯势力格外强大。各位老师,还等什么,不要等领导给海量阅读开绿灯才行动,美丽的雪莲开在人烟罕至的山上,海量阅读的果实结在我们自己的课堂上。

第三篇:关心五老工作措施

关心“五老”的工作措施

一、组织动员发动一批。在党委、政府的领导下,积极争取组织、人社、老干、宣传、教育、文化、科技等有关部门的支持,共同动员老同志投身到关心下一代工作中来。开展“五老人员”座谈会,加强宣传工作。一是定期召开“五老人员”座谈会,召集社区“五老人员”对社区治安综合治理工作提出宝贵意见,让社区的“五老人员”明白自已在工作中至关重要的作用。二是利用广播、电视、黑板报多种形式,积极宣传五老工作建设的内容、目的、意义,营造工作氛围。

二、典型引领带动一批。通过广泛宣传、推介“五老”队伍中的先进典型,让全社会知道、认同、尊重“五老”的工作,从而带动更多的老同志加入到关心下一代工作队伍。

三、登门拜访请出一批。对一些有专长的老同志,关工委主动上门求贤,根据老同志的特长诚心聘请他们担任思想道德报告员、法制教育宣传员、网吧义务监督员、家庭学校指导员、失足青少年帮教员、科技扶贫培训员、心里健康咨询员、捐资助学协调员等。

四、创造条件凝聚一批。对参加关工委的“五老”做好建立档案工作,熟悉其基本情况,主动为“五老”提供优质服务,真心实意为他们排忧解难,在思想上尊重、在生活上关心、在工作上支持,用党的关怀和关工委的温暖来凝聚老同志。

第四篇:关心关爱老党员

“一帮二助三慰问”关心关爱老党员

老党员作为共产党的一员,曾用知识指引社会发展,曾用青春挥洒汗水,曾用勤劳的双手为人民服务,更曾经为夺取中国革命的胜利舍生忘死、浴血奋战,为社会主义建设艰苦奋斗、无私奉献,为改革开放探索实践、不懈努力,为党的事业呕心沥血、屡建功勋。时光荏苒,曾经铮铮铁骨、永不服输、不怕牺牲的老党员们已到暮年,虽然他们不能再去冲锋陷阵,不能再去抛头颅洒热血,但他们的精神却一直激励着我们前进,他们的生活等方面的情况也需要我们密切的关心关注。十七大报告中提出了“建立健全党内激励、关怀、帮扶机制,关心和爱护基层干部、老党员、生活困难党员”的要求,其中对老党员的关爱,可谓任重而道远。根据各级党委政府对关心关爱老党员的要求,结合我社区实际情况,我们提出并实施了“一帮二助三慰问”的关心关爱老党员制度。

1、“一帮”是指对老党员结对帮扶制度。以深入开展创先争优活动为契机,建立老党员结对帮扶制度,帮助解决老党员生活和生产上的困难,为他们提供最基本的生活保障。

2、“二助”是指救助孤寡困难老党员和救助病残老党员制度。社区村组干部在支书主任李晓东和副支书李新春的带领下频繁入户,积极走访了解关心孤寡困难和病残老党员的生活情况,且不考虑自己微薄的工资,纷纷解囊相助。李晓东支书和李新春副支书更是主动为他们写困难申请,请求民政救助,并将民政救济金一分不少的领到他们手里。

3、“三慰问”是指每年三节时候对老党员的慰问制度。每年的春节、中秋节和重阳节,都会将社区老党员请到村委会座谈,一方面积极、虚心听取老党员们的心声和困难,并积极、及时解决;另一方面传达党中央和各级党委政府的方针政策,并送上慰问品或慰问金,让他们感受到党和政府的关心和温暖。

老党员的人生经历,与党的历史和新中国的历史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他们既是我们的精神榜样,也是我们的精神财富。在他们的晚年,既需要物质关怀,更需要精神关怀,为此,我们会不断努力为他们的心间多添点暖意。

棕棚社区党总支 2011年12月16日

第五篇:关心老党员活动

磨子小学党员、退休教职工聚会活动安排

时间:2017年10月28日 组织:组长:张泽成

副组长:张泽成 蔡光华

主题:困难党员、退休党员、退休教职工回校团聚 活动安排:

1、28日前,由副组长联系每位党员、退休教职工,邀请他们28日到校聚会。2、28日上午所有人到校参观校园。

3、中午在学校食堂吃工作餐。

4、组织开展所有教师交流活动。

磨子小学

2017年10月20日

下载关心老人的话(共五篇)word格式文档
下载关心老人的话(共五篇).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关心老员工欢送会

    老员工退休欢送会 2014年9月17日我们$公司分工会和工厂运行部开了一个欢送$光荣退休的茶话会。出席会议的有公司领导和工厂运行部的全体员工 对于退休,改革开放,经济大潮汹涌......

    主持人话术(共5则)

    大朋友,小朋友们大家上(下)午好!欢迎各位家长在百忙之中抽出宝贵的时间,来参加此次的上海交大昂立无诀珠心算的公开展示课。先自我介绍一下,我是上海昂立无诀珠心算的老师,我姓徐,很......

    关心老党员老干部老劳模制度(共5则)

    关心老党员老干部老劳模制度 农牧民老党员、老干部和老劳模(以下简称“三老”人员),是我们党的宝贵财富。关心爱护“三老”人员,形成尊老、养老、帮老的良好风尚,不仅是巩固党......

    关心支持五老的印证材料

    学校关工委专题会议记录 时间:2014年9月22日 地点:学校多功能教师 参会人员:全体行政人员、关工委委员 主持:周校长 会议摘要: 一:周校长讲话。 1.2014年学校关工委领导名单 2.学......

    老领导、老同志谈关心下一代.[大全]

    浙关工委[2008]1号 老领导、老同志谈关心下一代 1月8日,省关工委召开了名誉主任、顾问、正副主任参加的“新春共商关心下一代座谈会”。会议由省关工委主任、原省委常委、组织......

    发挥五老作用 关心下一代论文

    关心下一代 ----浅谈“五老”对关心下一代工作的促进作用 2011年7月1日,胡锦涛总书记在庆祝建党90周年大会上发表的重要讲话 ,深刻总结了中国共产党建党90年来的发展历程和历......

    镇五老队伍关心下一代经验总结

    文章标题:镇五老队伍关心下一代经验总结中央8号文件把“五老”确定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四支队伍之一。xzxxx镇抓住这一契机,充实调整了“五老”队伍,充分发挥“五老”优势......

    个人话术总结

    个人话术总结 1.你好 我是XX公司,看到您投递给我们一份简历,应聘XX职位,想问一下 (1,你现在找到工作了么?) (2,看您简历之前是做过XX职位,做过多久,在哪里呢?想问下你上一份工作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