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教学基本原理与方法讲稿提要
讲稿提要
一、教学基本原理和方法
(一)教学的概念和任务
1、教学的定义。教学是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所组成的一种人类特有的人才培养活动。通过这种活动,教师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引导学生学习和掌握文化科学知识和技能,促进学生素质提高,以适应社会、组织或个人的需要。
2、教学的任务。掌握知识与技能;学会学习与形成能力;确立情感态度价值观等。
(二)教学基本要素
教师、学生、教学内容、教学形式和手段等。
(三)教学能力结构
1、基本素养;
2、学科知识背景;
3、对所教知识结构的认知;
4、对学生认知发展的认知;
5、学科教学能力。
(四)遵循教学规律
1、间接经验与直接经验相结合。学生学习间接经验为主;学生学习间接经验要以直接经验为基础。
2、掌握知识与发展智力相统一。掌握知识是发展智力(观察力、记忆力、思维力和想象力)的基础;智力发展是掌握知识的重要条件;掌握知识与智力相互转化的内在机制(传授科学的规律性知识;科学组织教学过程;重视操作与活动)
3、教师的主导作用与学生的主体能动性结合。两种师生观:教师中心论与学生中心论。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处于组织者的地位,充分发挥教师主导作用;学生在教学过程中作为学习主体的地位,充分发挥学生参与教学的主体能动性;建立合作、友爱、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
4、教学过程中知、情、意的统一。处理好知识学习与思想、情感、意志和个性培养的关系问题。
(五)贯彻教学原则
1、直观性原则是指在教学中要通过学员观察所学事物,形成所学事物的清晰表象,丰富感性认识,从而能够正确理解书本知识和发展认识能力。直观分为三类:一是实物直观;二是模象直观;三是言语直观。
2、启发性原则是指教师要重视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注意调动他们的学习积极性,引导他们独立思考,积极探索,生动活泼地学习,自觉掌握科学知识和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营造问题情境是启发的首要因素;独立思考是启发的关键;发扬教学民主是启发的条件。
3、巩固性原则是指教学要引导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牢固地掌握知识和技能,长久地保持在记忆中,能根据需要迅速再现出来,以利于知识技能的运用。孔子提出“温故而知新”,“学而时习之”的观点。
4、循序渐进原则是指教学要按照学科的逻辑系统和学生认识发展顺序进行,使学生系统地掌握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形成严密的逻辑思维能力。注意主要矛盾,解决好重点与难点的教学;由浅入深,由易到难,由简到繁。
5、因材施教是指教师要从学生知识基础、学习风格、动机兴趣等实际情况出发,有的放矢地进行有差别的教学,使每个学生都能扬长避短,长善救失,获得最佳发展。
6、理论联系实际原则是指教学要以学习基础知识为主导,从理论与实际的联系上去理解知识,注重运用知识去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达到学懂会用,学以致用。
(六)教学过程的基本阶段
1、激发学习动机。如向学生提出学习要求、适当的奖励和惩罚、唤起学生学习的兴趣和求知的欲望、培养学生的责任感和使命感等。
2.感知学习材料。客观事物正确表象有利于学生对抽象知识的理解。一直接感知;二间接感知。
3.理解学习材料(中心)。所谓理解,就是揭示事物之间的内在联系,把新概念在头脑中纳入已知概念的系统,由已知概念向新概念转化即形成新概念。概念是人脑对客观事物本质的反映,这种反映是以词来标示和记载的。
(1)关于概念:概念是思维活动的结果和产物,同时又是思维活动借以进行的单元(细胞)。概念都有内涵和外延,即其涵义和适用范围。概念形成途径——抽象与概括是指从具体共同性的事物中揭示其本质意义的两种思维活动。抽象是指抽取客观事物的一般的、本质的属性的思维方法;概括是指把抽象出来的个别事物的本质属性连接起来,推及到其它同类事物上去,从而归结全类事物的共性的思维方法。概念形成方法:归纳就是从个别到一般,演绎则是从一般到个别。归纳法亦称例规法,呈现概念→实例属性探索→发现概念。演绎法亦称规例法,呈现概念→属性探索→举例说明。(2)概念的教学(教师最重要的基本功):教育心理学认为,科学的概念教学有以下途径
准确的语言,揭示概念本质属性(思维的过程)。突出关键特征,控制无关特征(会飞不是鸟的关键特征)。正例(肯定例证)和反例(否定例证,防止泛化,概念不清)的利用(杯子、瓶子、缸都是容器的正例,但其本身又互为反例)。变式和比较(举一反三不应是简单重复,有比较才有鉴别)。具体化(举例说明、深入浅出)和系统化(层次和体系)。
(3)非本质属性变式教学:变式是通过变更对象的非本质特征的表现形式,让学生在变式中思维,从而掌握事物的本质和规律。
4.巩固知识经验。就是指学生把所学的知识经验,牢固地保存在记忆中。要指导学生记忆的方法。着重培养学生理解记忆的能力。加强复习和练习,达到巩固知识经验的目的。
5、运用知识经验。教师引导学生练习作业、实验、实习、职业劳动、社会实践,可以帮助学生加深对书本知识的理解,形成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的关键环节。
6、教学效果的检查、测量和评价。获取反馈信息的重要来源。
(1)相对性评价是依据学生个人的成绩在该班学生成绩序列中或常模中所处的位置来评价和决定他的成绩优劣。绝对性评价依据教学目标编制试题来测量判断学生是否达到了教学目标的要求。
(2)诊断性评价是教学活动开始前,了解学生的学习准备情况,为使教学更有效地实施而进行的评价。形成性评价是在教学进行过程中及时了解阶段教学的结果和学生学习的进展情况、存在问题等,以便及时反馈,及时调整和改进教学工作的评价。总结性评价是在教学活动告一段落时为把握最终的活动成果而进行的评价。例如学期末或学年末各门学科的考核考试,目的是验明学生的学习是否达到了各科教学目标的要求。
(七)常用的教学方法
1、教学方法是教学活动中为达到教学目标完成教学任务,教师引导学生进行认识和实践活动所采取的行为方式、手段、途径、步骤的总称,是一定教学理念(教师思维)影响下的教授法与学习法的统一。
2、教学方法的五分类:以语言传递信息为主的方法——讲授法、谈话法、讨论法、读书指导法等以直接感知为主的方法——演示法、参观法等;以实际训练为主的方法——练习法、实验法、实习作业法。以体验活动为主的教学方法——情境法、陶冶法、角色扮演、模拟等;以引导探究为主的方法——发现法、探究法等。
3、教学基本方法的含义及应用要求
(1)讲授法是指教师通过口头语言系统连贯地向学生传授知识的方法。讲授法分为讲述、讲解和讲演种方式。讲述是教师向学生描绘学习的对象、介绍学习材料、叙述事物产生变化的过程。讲解是教师对概念、原理、规律、公式等进行解释说明和论证。讲演是系统全面的描述事实,深入分析和论证事实,并归纳、概括科学的结论。讲授法应用的基本要求:①讲授内容要有科学性、系统性、思想性。②注意启发。③讲究语言艺术。
(2)谈话法也叫问答法,它是教师按一定的教学要求向学生提出问题,要求学生回答,并通过问答的形式引导学生获取或巩固知识的方法。谈话法特别有助于激发学生的思维,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谈话法可分为复习谈话和启发谈话两种。谈话法的应用基本要求:①要准备好问题和谈话计划。②提出的问题要明确、引起思维兴奋,即富有挑战性。③要善于启发诱导。④要做好归纳小结。
(3)讨论法是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为解决某个问题而进行讨论、辨明是非真伪,以获取知识的方法。讨论法的应用基本要求是:①讨论的问题要有吸引力。②要善于在讨论中对学生启发引导。③做好讨论小结。
(4)演示法是教师通过展示实物、直观教具、进行示范性实验或现代化视听手段等,指导学生获得知识或巩固知识的方法。是学生获得知识信息的重要来源。演示法的应用基本要求:①做好演示前的准备。②使学生明确演示的目的、要求与过程,主动、积极、自觉投入观察与思考。③通过演示,使所有的学生都能看清楚、准确地感知演示对象,并引导他们在感知过程中进行综合分析。
(5)练习法是指学生在教师指导下运用知识去完成一定的操作,并形成技能、技巧的方法。练习法的基本要求:①使学生明确练习的目的和要求,掌握练习的原理与方法。②精选练习材料,适当分配分量、次数和时间,练习的方式要多样化,循序渐进,逐步提高。③严格要求。
(6)实习作业法是学生在教师的组织和指导下,从事一定的实际工作,借以掌握一定的技能和有关的直接知识,验证间接知识,或综合运用知识于实践的教学方法。因实习场所不同,实习法可分为:课堂实习,校内外工厂实习,农场和实验园地实习等。实习法的应用基本要求:①实习开始,教师提出明确的目的和要求,并根据实习的场所和工作情况做好组织工作。②实习进行中对学生进行具体的指导实习。③结束时对实习活动进行评定和小结,事后评阅实习作业报告。
(八)教学组织形式
1、定义。教学组织形式是指为完成特定的教学任务,教师和学生按一定要求组合起来进行活动的结构。
2、类型。(1)班级授课——即把一定数量的学生按年龄和知识程度编成固定的班级,根据周课表和作息时间表安排教师有计划地向全班学生集体进行教学的制度。(2)个别教学——个别教学就是教师在同一时间以特定内容面向一个或几个学生进行教学。(3)现场教学——在自然和社会现实活动中进行教学的组织形式,是课堂教学的必要的补充。(4)分组教学——按学生的学习程度分成不同的组进行教学,主要有能力分组和作业分组两种类型。
二、教学工作基本环节
(一)备课
1、备教材(内容、目标);
2、备学生;
3、备教法;
4、备教学过程安排;
5、备教案(单元或课时计划)和讲稿;
6、备课件。
(二)上课
1、上课的基本环节:组织教学、复习旧内容、讲授新内容、作业练习、辅导与答疑、小结巩固、考试反馈等。
2、一堂好课的标准:目标明确,完成任务内容正确、充实;抓住重点、难点、关键;方法适合,善“启”善“导”;引发学生兴趣组织合理;教学机智;语言清晰,富于感染;学习积极,配合默契;媒体的运用得当有效等。
3、两种典型的教学模式:以教为主的“五段教学法”和以学为主的教学“五步教学法”。
4、教学模式的心理学依据:(1)行为主义学习理论的的教学模式:刺激—反应,学习是反应的强化,教学就是操练,动力定型。(2)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的教学模式:情境—协作—会话—意义建构。
5、不同类型知识的教学策略:(1)陈述性知识(概念和事实)的教学策略——激发动机,促进知识理解与保持;(2)程序性知识(技能)的教学策略——分析学习任务,找出必备技能,加强理解,进行有效的练习,产生式系统;(3)策略性知识(方法)的教学策略——教思路和方法,进行具体的训练。
6、课堂主要教学方式优势与不足
7、培训目标与课堂教学方式选择
8、媒体在教学中的使用:内容—目标—媒体三维选择模型
9、教学艺术的分门别类
(三)课后反思
1、定义。教学反思是指教师从自己的教育实践中来反观自己的得失,总结经验教训,提高教学质量的途径。教师专业成长=经验+反思。
2、反思的内容:(1)教学目标是否达到,包括知识、技能的掌握度;(2)教材处理是否得当,如概念与知识的联系等;(3)学生的学习兴趣是否调动起来,学生是否在积极思维;(4)是否有学生自主学习的空间,学生是否能提问和讨论,包括在各种教学方法中;(5)师生关系融合、教师感情投入、兴趣和动机培养的程度;(6)教法学法选择是否得当;(7)教学结构安排是否合理;(8)教学语言是否到位等。
三、如何讲课
(一)讲授三环节
1、讲课前——三个问题:主题:我要讲什么?目标:我为什么讲?听众:我对什么人讲?
2、讲课中——三大要领:让听讲者了解你的唯一目的是让他们确有收获;随时准备做必要的调整,包括准备好替代的计划和操练以便采用;保持适当速度,讲课不能太拖沓,也不能太快,紧扣主题,注意自己的形体语言和语调。
3、讲课后——三大追求:获取反馈,评估自己的表现,为今后的改进找准方向。
(二)教师语言三要素
1、语言的------所说的内容,字词准确,句子完整,问题清楚,语言丰富,内容组织方式得当,通俗化,突出重点,系统全面等。
2、语音的-----所说的方式,音量适当,音质淳和,吐字清晰,连贯性,语音语调舒服,语速适中等。
3、视觉的-----形体语言,形象仪容,举止姿势,面部表情,手势眼神,位置移动,使用视觉辅助器材等。
(三)教学语言艺术
1、主要特点:教育性、启发性、向导性、趣味性。
2、节奏美:抑:和风细雨,娓娓动听;扬:铿锵有力,激动人心;顿:戛然而止,形成悬念;挫:进入转折,新的意境。
3、有说服力的例证
4、板书之美
四、如何组织教学
(一)开场白。效应:让大家了解自己,激发学员的兴趣,阐述相关的利益,明白你将带来什么,教育机智。避免:过分客套与罗嗦,过分自谦与示弱,贬低学员,自吹自擂。方式:开门见山,故事吸引,问题切入,事实陈述,彼此交流,时事讨论,说场面话,引用名言,幽默渲染,出其不意,利用教具等。
(二)导课艺术。导课艺术的核心功能与目标:让学员在一种迫切要求的心态之下开展学习,激发学生强烈学习动机。导课艺术的要求:针对学员的特点和教学内容的特点需要。常规主要形式:实验、图画、事例、故事、问题、生动活泼的语言等等。
(三)两种提问方式。开放式问题如“你在这堂课学到了什么?”封闭式问题“你们听懂了吗?”这类问题学生会因此而失去思考的余地。
(四)几种答疑处理方式。反射型问题是通过把问题返回给提问者从而令他们更多地自己想想该怎样回答。折射型问题就是将学员提的问题转给其他学生来思考和回答。
(五)有效的聆听和交流。
(六)结课艺术。结课的形式:要点回顾、故事提升、隽言佐证,行动促进、小组竞赛、诗文抒情。总结性结课:这节(门)课,我们学习了什么内容(强化教学内容、教学重点)。询问性结课:“这节(门)课的内容讲到这里,大家有什么问题可以交流?”
五、教学的启发(互动)艺术
(一)“启发”和“产婆术”。孔子:不愤不启——心求通而未得之意,开其意;不悱不发——口欲言而未能之貌,达其辞。苏格拉底“产婆术”包括讽刺、助产、归纳和定义等步骤。
(二)区别:孔子重类比推理,苏格拉底重抽象概括。
六、教学中“做”或“活动”的学问
(一)不同的活动方式有不同的教学效果
(二)程序性知识——动作技能的教学策略:认知阶段——讲解示范;分解阶段——单个动作;定位阶段——连锁动作;自动化——熟练动作。
(三)活动教学法让学生参与活动:小组讨论、游戏、角色表演、练习、比赛、实验、实习、研究性学习等。
(四)案例教学的推广与应用
1、案例教学定义与作用。案例教学是一种通过模拟或者重现现实生活中的一些场景,让学生把自己纳入案例场景,通过讨论或者研讨来进行学习的一种教学方法。教学中既可以通过分析、比较,研究各种各样的成功的和失败的经验,从中抽象出某些一般性的结论或原理,也可以让学生通过自己的思考或者他人的思考来拓宽自己的视野,从而丰富自己的知识。
2、案例教学的要求。(1)案例教学是一种开放式、互动式的教学方式。通常,案例教学要经过事先周密的策划和准备,要使用特定的案例并指导学生提前阅读,要组织学生开展讨论或争论,形成反复的互动与交流,并且,案例教学一般要结合一定理论,通过各种信息、知识、经验、观点的碰撞来达到启示理论和启迪思维的目的。(2)在案例教学中,所使用的案例既不是编出来讲道理的故事,也不是写出来阐明事实的事例,而是为了达成明确的教学目的,基于一定的事实而编写的故事,它在用于课堂讨论和分析之后会使学生有所收获,从而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3)案例教学从强调以系统学习理论知识、注重概念和理论体系为主转变为强调在掌握一定理论知识的基础上,结合实际进行综合技能训练为主。
七、关于说课与评课
(一)说课是教师自己对同行或专家说说某某课要怎么教,为什么这么教。包括说教学内容、说教学对象、说教学目标、说教学方法、说教学过程等。
(二)试讲是模拟真实情境(有学生和无学生两种)来进行课堂教学。
(三)评课即评价课堂教学。是在听课活动结束之后的教学延伸,是对执教教师的课堂教学的得失成败进行评议的一种活动,是推进教师专业水平提高的重要手段。
(四)课堂教学精彩的本质:最核心的教学目标是促进学生的发展;最基本的教学能力是恰当的把握内容;最现实的教学起点是学生认知上的困惑与矛盾;最重要的教学智慧是顺应学生的学习状态。
(五)成功课堂教学的特点:新——流畅清新、化故从新、历久弥新; 趣——引发兴趣、保持乐趣、提高情趣;活——教法灵活、素材用活、学生学活;实——内容充实、训练扎实、目标落实;美——既语言美、又教风美、更意境美。
第二篇:教案:教学基本原理与方法
课题:教学基本原理与方法
一、教学目标:通过本次课使学员学习和掌握教学的最基本的原理和方法,特别是教学的一些基本程序与要求,并能够结合自己的实际情况,吸取经验,树立信心,投身于自己的教学实践中去,提升教学能力,完成教学任务。
二、教学重点:教学的基本程序与要求
三、教学难点:教学的基本理论,特别是牵涉到哲学、心理学、逻辑学的部分
四、教学方法与手段:讲授法、讨论法、案例教学法相结合,教学录像与ppt相结合。
五、教学课时:3学时
六、教学步骤:先讲授教学的基本原理与方法部分,然后就教学的实际操作和技能技巧介绍一些经验之谈并与学员共同进行探讨。
讲稿提要
一、教学基本原理和方法
(一)教学的概念和任务
1、教学的定义。教学是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所组成的一种人类特有的人才培养活动。通过这种活动,教师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引导学生学习和掌握文化科学知识和技能,促进学生素质提高,以适应社会、组织或个人的需要。
2、教学的任务。掌握知识与技能;学会学习与形成能力;确立情感态度价值观等。
(二)教学基本要素
教师、学生、教学内容、教学形式和手段等。
(三)教学能力结构
1、基本素养;
2、学科知识背景;
3、对所教知识结构的认知;
4、对学生认知发展的认知;
5、学科教学能力。
(四)遵循教学规律
1、间接经验与直接经验相结合。学生学习间接经验为主;学生学习间接经验要以直接经验为基础。
2、掌握知识与发展智力相统一。掌握知识是发展智力(观察力、记忆力、思维力和想象力)的基础;智力发展是掌握知识的重要条件;掌握知识与智力相互转化的内在机制(传授科学的规律性知识;科学组织教学过程;重视操作与活动)
3、教师的主导作用与学生的主体能动性结合。两种师生观:教师中心论与学生中心论。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处于组织者的地位,充分发挥教师主导作用;学生在教学过程中作为学习主体的地位,充分发挥学生参与教学的主体能动性;建立合作、友爱、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
4、教学过程中知、情、意的统一。处理好知识学习与思想、情感、意志和个性培养的关系问题。
(五)贯彻教学原则
1、直观性原则是指在教学中要通过学员观察所学事物,形成所学事物的清晰表象,丰富感性认识,从而能够正确理解书本知识和发展认识能力。直观分为三类:一是实物直观;二是模象直观;三是言语直观。
2、启发性原则是指教师要重视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注意调动他们的学习积极性,引导他们独立思考,积极探索,生动活泼地学习,自觉掌握科学知识和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营造问题情境是启发的首要因素;独立思考是启发的关键;发扬教学民主是启发的条件。
3、巩固性原则是指教学要引导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牢固地掌握知识和技能,长久地保持在记忆中,能根据需要迅速再现出来,以利于知识技能的运用。孔子提出“温故而知新”,“学而时习之”的观点。
4、循序渐进原则是指教学要按照学科的逻辑系统和学生认识发展顺序进行,使学生系统地掌握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形成严密的逻辑思维能力。注意主要矛盾,解决好重点与难点的教学;由浅入深,由易到难,由简到繁。
5、因材施教是指教师要从学生知识基础、学习风格、动机兴趣等实际情况出发,有的放矢地进行有差别的教学,使每个学生都能扬长避短,长善救失,获得最佳发展。
6、理论联系实际原则是指教学要以学习基础知识为主导,从理论与实际的联系上去理解知识,注重运用知识去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达到学懂会用,学以致用。
(六)教学过程的基本阶段
1、激发学习动机。如向学生提出学习要求、适当的奖励和惩罚、唤起学生学习的兴趣和求知的欲望、培养学生的责任感和使命感等。
2.感知学习材料。客观事物正确表象有利于学生对抽象知识的理解。一直接感知;二间接感知。
3.理解学习材料(中心)。所谓理解,就是揭示事物之间的内在联系,把新概念在头脑中纳入已知概念的系统,由已知概念向新概念转化即形成新概念。概念是人脑对客观事物本质的反映,这种反映是以词来标示和记载的。
(1)关于概念:概念是思维活动的结果和产物,同时又是思维活动借以进行的单元(细胞)。概念都有内涵和外延,即其涵义和适用范围。概念形成途径——抽象与概括是指从具体共同性的事物中揭示其本质意义的两种思维活动。抽象是指抽取客观事物的一般的、本质的属性的思维方法;概括是指把抽象出来的个别事物的本质属性连接起来,推及到其它同类事物上去,从而归结全类事物的共性的思维方法。概念形成方法:归纳就是从个别到一般,演绎则是从一般到个别。归纳法亦称例规法,呈现概念→实例属性探索→发现概念。演绎法亦称规例法,呈现概念→属性探索→举例说明。(2)概念的教学(教师最重要的基本功):教育心理学认为,科学的概念教学有以下途径
准确的语言,揭示概念本质属性(思维的过程)。突出关键特征,控制无关特征(会飞不是鸟的关键特征)。正例(肯定例证)和反例(否定例证,防止泛化,概念不清)的利用(杯子、瓶子、缸都是容器的正例,但其本身又互为反例)。变式和比较(举一反三不应是简单重复,有比较才有鉴别)。具体化(举例说明、深入浅出)和系统化(层次和体系)。
(3)非本质属性变式教学:变式是通过变更对象的非本质特征的表现形式,让学生在变式中思维,从而掌握事物的本质和规律。
4.巩固知识经验。就是指学生把所学的知识经验,牢固地保存在记忆中。要指导学生记忆的方法。着重培养学生理解记忆的能力。加强复习和练习,达到巩固知识经验的目的。
5、运用知识经验。教师引导学生练习作业、实验、实习、职业劳动、社会实践,可以帮助学生加深对书本知识的理解,形成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的关键环节。
6、教学效果的检查、测量和评价。获取反馈信息的重要来源。
(1)相对性评价是依据学生个人的成绩在该班学生成绩序列中或常模中所处的位置来评价和决定他的成绩优劣。绝对性评价依据教学目标编制试题来测量判断学生是否达到了教学目标的要求。
(2)诊断性评价是教学活动开始前,了解学生的学习准备情况,为使教学更有效地实施而进行的评价。形成性评价是在教学进行过程中及时了解阶段教学的结果和学生学习的进展情况、存在问题等,以便及时反馈,及时调整和改进教学工作的评价。总结性评价是在教 学活动告一段落时为把握最终的活动成果而进行的评价。例如学期末或学年末各门学科的考核考试,目的是验明学生的学习是否达到了各科教学目标的要求。
(七)常用的教学方法
1、教学方法是教学活动中为达到教学目标完成教学任务,教师引导学生进行认识和实践活动所采取的行为方式、手段、途径、步骤的总称,是一定教学理念(教师思维)影响下的教授法与学习法的统一。
2、教学方法的五分类:以语言传递信息为主的方法——讲授法、谈话法、讨论法、读书指导法等以直接感知为主的方法——演示法、参观法等;以实际训练为主的方法——练习法、实验法、实习作业法。以体验活动为主的教学方法——情境法、陶冶法、角色扮演、模拟等;以引导探究为主的方法——发现法、探究法等。
3、教学基本方法的含义及应用要求
(1)讲授法是指教师通过口头语言系统连贯地向学生传授知识的方法。讲授法分为讲述、讲解和讲演种方式。讲述是教师向学生描绘学习的对象、介绍学习材料、叙述事物产生变化的过程。讲解是教师对概念、原理、规律、公式等进行解释说明和论证。讲演是系统全面的描述事实,深入分析和论证事实,并归纳、概括科学的结论。讲授法应用的基本要求:①讲授内容要有科学性、系统性、思想性。②注意启发。③讲究语言艺术。
(2)谈话法也叫问答法,它是教师按一定的教学要求向学生提出问题,要求学生回答,并通过问答的形式引导学生获取或巩固知识的方法。谈话法特别有助于激发学生的思维,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谈话法可分为复习谈话和启发谈话两种。谈话法的应用基本要求:①要准备好问题和谈话计划。②提出的问题要明确、引起思维兴奋,即富有挑战性。③要善于启发诱导。④要做好归纳小结。
(3)讨论法是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为解决某个问题而进行讨论、辨明是非真伪,以获取知识的方法。讨论法的应用基本要求是:①讨论的问题要有吸引力。②要善于在讨论中对学生启发引导。③做好讨论小结。
(4)演示法是教师通过展示实物、直观教具、进行示范性实验或现代化视听手段等,指导学生获得知识或巩固知识的方法。是学生获得知识信息的重要来源。演示法的应用基本要求:①做好演示前的准备。②使学生明确演示的目的、要求与过程,主动、积极、自觉投入观察与思考。③通过演示,使所有的学生都能看清楚、准确地感知演示对象,并引导他们在感知过程中进行综合分析。
(5)练习法是指学生在教师指导下运用知识去完成一定的操作,并形成技能、技巧的方法。练习法的基本要求:①使学生明确练习的目的和要求,掌握练习的原理与方法。②精选练习材料,适当分配分量、次数和时间,练习的方式要多样化,循序渐进,逐步提高。③严格要求。
(6)实习作业法是学生在教师的组织和指导下,从事一定的实际工作,借以掌握一定的技能和有关的直接知识,验证间接知识,或综合运用知识于实践的教学方法。因实习场所不同,实习法可分为:课堂实习,校内外工厂实习,农场和实验园地实习等。实习法的应用基本要求:①实习开始,教师提出明确的目的和要求,并根据实习的场所和工作情况做好组织工作。②实习进行中对学生进行具体的指导实习。③结束时对实习活动进行评定和小结,事后评阅实习作业报告。
(八)教学组织形式
1、定义。教学组织形式是指为完成特定的教学任务,教师和学生按一定要求组合起来进行活动的结构。
2、类型。(1)班级授课——即把一定数量的学生按年龄和知识程度编成固定的班级,根据周课表和作息时间表安排教师有计划地向全班学生集体进行教学的制度。(2)个别教学——个别教学就是教师在同一时间以特定内容面向一个或几个学生进行教学。(3)现场教学——在自然和社会现实活动中进行教学的组织形式,是课堂教学的必要的补充。(4)分组教学——按学生的学习程度分成不同的组进行教学,主要有能力分组和作业分组两种类型。
二、教学工作基本环节
(一)备课
1、备教材(内容、目标);
2、备学生;
3、备教法;
4、备教学过程安排;
5、备教案(单元或课时计划)和讲稿;
6、备课件。
(二)上课
1、上课的基本环节:组织教学、复习旧内容、讲授新内容、作业练习、辅导与答疑、小结巩固、考试反馈等。
2、一堂好课的标准:目标明确,完成任务内容正确、充实;抓住重点、难点、关键;方法适合,善“启”善“导”;引发学生兴趣组织合理;教学机智;语言清晰,富于感染;学习积极,配合默契;媒体的运用得当有效等。
3、两种典型的教学模式:以教为主的“五段教学法”和以学为主的教学“五步教学法”。
4、教学模式的心理学依据:(1)行为主义的教学模式:刺激—反应,学习是反应的强化,教学就是操练,动力定型。(2)建构主义教学模式:情境—协作—会话—意义建构。
5、不同类型知识的教学策略:(1)陈述性知识(概念和事实)的教学策略——激发动机,促进知识理解与保持;(2)程序性知识(技能)的教学策略——分析学习任务,找出必备技能,加强理解,进行有效的练习,产生式系统;(3)策略性知识(方法)的教学策略——教思路和方法,进行具体的训练。
6、课堂主要教学方式优势与不足
7、培训目标与课堂教学方式选择
8、媒体在教学中的使用:内容—目标—媒体三维选择模型
9、教学艺术的分门别类
(三)课后反思
1、定义。教学反思是指教师从自己的教育实践中来反观自己的得失,总结经验教训,提高教学质量的途径。教师专业成长=经验+反思。
2、反思的内容:(1)教学目标是否达到,包括知识、技能的掌握度;(2)教材处理是否得当,如概念与知识的联系等;(3)学生的学习兴趣是否调动起来,学生是否在积极思维;(4)是否有学生自主学习的空间,学生是否能提问和讨论,包括在各种教学方法中;(5)师生关系融合、教师感情投入、兴趣和动机培养的程度;(6)教法学法选择是否得当;(7)教学结构安排是否合理;(8)教学语言是否到位等。
三、如何讲课
(一)讲授三环节
1、讲课前——三个问题:主题:我要讲什么?目标:我为什么讲?听众:我对什么人讲?
2、讲课中——三大要领:让听讲者了解你的唯一目的是让他们确有收获;随时准备做必要的调整,包括准备好替代的计划和操练以便采用;保持适当速度,讲课不能太拖沓,也不能太快,紧扣主题,注意自己的形体语言和语调。
3、讲课后——三大追求:获取反馈,评估自己的表现,为今后的改进找准方向。
(二)教师语言三要素
1、语言的------所说的内容,字词准确,句子完整,问题清楚,语言丰富,内容组织 方式得当,通俗化,突出重点,系统全面等。
2、语音的-----所说的方式,音量适当,音质淳和,吐字清晰,连贯性,语音语调舒服,语速适中等。
3、视觉的-----形体语言,形象仪容,举止姿势,面部表情,手势眼神,位置移动,使用视觉辅助器材等。
(三)教学语言艺术
1、主要特点:教育性、启发性、向导性、趣味性。
2、节奏美:抑:和风细雨,娓娓动听;扬:铿锵有力,激动人心;顿:戛然而止,形成悬念;挫:进入转折,新的意境。
3、有说服力的例证
4、板书之美
四、如何组织教学
(一)开场白。效应:让大家了解自己,激发学员的兴趣,阐述相关的利益,明白你将带来什么,教育机智。避免:过分客套与罗嗦,过分自谦与示弱,贬低学员,自吹自擂。方式:开门见山,故事吸引,问题切入,事实陈述,彼此交流,时事讨论,说场面话,引用名言,幽默渲染,出其不意,利用教具等。
(二)导课艺术。导课艺术的核心功能与目标:让学员在一种迫切要求的心态之下开展学习,激发学生强烈学习动机。导课艺术的要求:针对学员的特点和教学内容的特点需要。常规主要形式:实验、图画、事例、故事、问题、生动活泼的语言等等。
(三)两种提问方式。开放式问题如“你在这堂课学到了什么?”封闭式问题“你们听懂了吗?”这类问题学生会因此而失去思考的余地。
(四)几种答疑处理方式。反射型问题是通过把问题返回给提问者从而令他们更多地自己想想该怎样回答。折射型问题就是将学员提的问题转给其他学生来思考和回答。
(五)有效的聆听和交流
(六)结课艺术。结课的形式:要点回顾、故事提升、隽言佐证,行动促进、小组竞赛、诗文抒情。总结性结课:这节(门)课,我们学习了什么内容(强化教学内容、教学重点)。询问性结课:“这节(门)课的内容讲到这里,大家有什么问题可以交流?”
五、教学的启发(互动)艺术
(一)“启发”和“产婆术”。孔子:不愤不启——心求通而未得之意,开其意;不悱不发——口欲言而未能之貌,达其辞。苏格拉底“产婆术”包括讽刺、助产、归纳和定义等步骤。
(二)区别:孔子重类比推理,苏格拉底重抽象概括。
六、教学中“做”或“活动”的学问
(一)不同的活动方式有不同的教学效果
(二)程序性知识——动作技能的教学策略:认知阶段——讲解示范;分解阶段——单个动作;定位阶段——连锁动作;自动化——熟练动作。
(三)活动教学法让学生参与活动:小组讨论、游戏、角色表演、练习、比赛、实验、实习、研究性学习等。
(四)案例教学的推广与应用
1、案例教学定义与作用。案例教学是一种通过模拟或者重现现实生活中的一些场景,让学生把自己纳入案例场景,通过讨论或者研讨来进行学习的一种教学方法。教学中既可以通过分析、比较,研究各种各样的成功的和失败的经验,从中抽象出某些一般性的结论或原理,也可以让学生通过自己的思考或者他人的思考来拓宽自己的视野,从而丰富自己的知识。
2、案例教学的要求。(1)案例教学是一种开放式、互动式的教学方式。通常,案例教学要经过事先周密的策划和准备,要使用特定的案例并指导学生提前阅读,要组织学生开展讨论或争论,形成反复的互动与交流,并且,案例教学一般要结合一定理论,通过各种信息、知识、经验、观点的碰撞来达到启示理论和启迪思维的目的。(2)在案例教学中,所使用的案例既不是编出来讲道理的故事,也不是写出来阐明事实的事例,而是为了达成明确的教学目的,基于一定的事实而编写的故事,它在用于课堂讨论和分析之后会使学生有所收获,从而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3)案例教学从强调以系统学习理论知识、注重概念和理论体系为主转变为强调在掌握一定理论知识的基础上,结合实际进行综合技能训练为主。
七、关于说课与评课
(一)说课是教师自己对同行或专家说说某某课要怎么教,为什么这么教。包括说教学内容、说教学对象、说教学目标、说教学方法、说教学过程等。
(二)试讲是模拟真实情境(有学生和无学生两种)来进行课堂教学。
(三)评课即评价课堂教学。是在听课活动结束之后的教学延伸,是对执教教师的课堂教学的得失成败进行评议的一种活动,是推进教师专业水平提高的重要手段。
(四)课堂教学精彩的本质:最核心的教学目标是促进学生的发展;最基本的教学能力是恰当的把握内容;最现实的教学起点是学生认知上的困惑与矛盾;最重要的教学智慧是顺应学生的学习状态。
(五)成功课堂教学的特点:新——流畅清新、化故从新、历久弥新; 趣——引发兴趣、保持乐趣、提高情趣;活——教法灵活、素材用活、学生学活;实——内容充实、训练扎实、目标落实;美——既语言美、又教风美、更意境美。
第三篇: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讲稿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
绪论 马克思主义是关于无产阶级和人类解放的科学
教学目的和要求
从总体上理解和把握什么是马克思主义,为什么要学习马克思主义,怎样学习马克思主义。
教学要点
●马克思主义是关于无产阶级和人类解放的科学 ●马克思主义在19世纪40年代产生的必然性 ●马克思主义是对人类文明成果的继承与创新 ●马克思主义发展的阶段和成果 ●马克思主义科学性与革命性的统一 ●马克思主义是行动的指南 ●学习、运用和发展马克思主义 关键词
马克思主义 基本原理 科学性 革命性 行动指南
当人类即将迈入21世纪的时候,英国广播公司(BBC)在全球范围内举行过一次“千年思想家”网上评选。结果,马克思位列榜首。在有人宣扬马克思主义“过时论”、社会主义“终结论”的今天,这个评选结果的确发人深思。在人类社会刚刚走过的1 000年中,思想大师群星璀璨。马克思逝世已100多年了,作为一个伟大的思想家产生如此广泛而巨大的影响,表明了以他名字命名的马克思主义具有无穷的思想魅力。马克思主义从产生到现在已经150多年了,随着历史的发展,日益深入人心,显示出巨大的生命力。马克思主义是不断发展的科学理论体系,它虽然诞生于19世纪,但没有停留于19世纪;它虽然产生于欧洲,却跨越欧洲影响了全世界。马克思主义是关于无产阶级和人类解放的科学,它的产生实现了人类认识史上划时代的伟大变革,在人类思想史上树起了前无古人的不朽丰碑。
一、什么是马克思主义
马克思主义是无产阶级思想的科学体系。它的内容涵盖了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军事、历史和人类社会发展与自然界的关系等诸多领域和各个方面,是极其深刻和丰富的。马克思主义留给我们的大量文献典籍,它涉及的众多学科门类所形成的知识海洋,不仅在马克思所处的时代,即使在今天,也当之无愧地称得上是博大精深。
从不同的角度,我们可以对什么是马克思主义作出不同的回答。从它的创造者、继承者的认识成果讲,马克思主义是由马克思恩格斯创立的,而由其后各个时代、各个民族的马克思主义者不断丰富和发展的观点和学说的体系。从它的阶级属性讲,马克思主义是无产阶级争取自身解放和整个人类解放的科学理论,是关于无产阶级斗争的性质、目的和解放条件的学说。从它的研究对象和主要内容讲,马克思主义是无产阶级的科学世界观和方法论,是关于自然、社会和思维发展的普遍规律的学说,是关于资本主义发展和转变为社会主义以及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发展的普遍规律的学说。马克思主义是由一系列的基本理论、基本观点和基本方法构成的科学体系,它是一个完整的整体。其中,马克思主义哲学、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和科学社会主义,是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不可分割的三个主要组成部分。
马克思主义这一概念早在马克思在世的时候就已经使用。从狭义上说,马克思主义即马克思恩格斯创立的基本理论、基本观点和学说的体系。至于为什么以马克思的名字命名这一理 1 论,恩格斯在1886年曾经作了说明。从广义上说,马克思主义不仅指马克思恩格斯创立的基本理论、基本观点和学说的体系,也包括继承者对它的发展,即在实践中不断发展着的马克思主义。
作为中国共产党和社会主义事业指导思想的马克思主义,是从广义上理解的马克思主义。它既包括由马克思恩格斯创立的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理论、基本观点、基本方法,也包括经列宁对其继承和发展,推进到新的阶段,并由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等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将其与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进一步丰富和发展了的马克思主义,即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
二、马克思主义的产生和发展
任何一种科学理论都是时代的产物。同样,马克思主义的产生和发展也有其深刻的经济社会根源、思想渊源和实践基础。
(一)马克思主义是时代的产物
马克思恩格斯生活的时代,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在西欧已经有了相当的发展。时代孕育了马克思主义,马克思主义的产生和发展又开辟了新的时代。
首先,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为马克思主义产生提供了经济、社会历史条件。
早在14世纪末15世纪初,资本主义的生产关系在西欧封建社会内部已开始孕育成长。美洲大陆的发现,为新兴资产阶级开拓了新的活动场所,有力地促进了资本主义商品经济的发展,加快了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取代封建生产关系的过程。从18世纪60年代开始,一场以资本主义机器大工业代替以手工技术为基础的工场手工业的革命兴起,这就是具有重大历史意义的工业革命。工业革命大大地提高了劳动生产率,促进了资本主义社会生产力及其经济发展,也把资本主义推进到一个新的阶段。
资本主义是一种比以往任何制度更能产生巨大生产力的制度。资本原始积累为建立机器大工业提供了大量自由劳动力和巨额的货币财富,工场手工业的长时间发展,分工的日益发达和深化,为向大机器生产过渡创造了必要的物质技术条件。在这样的基础上,18世纪60年代后,纺织机和蒸汽机的广泛应用,使企业的规模越来越大,劳动生产率有很大的提高。到19世纪30年代末40年代初,英国已成为第一个从工场手工业占统治地位的国家转变为机器大工业占优势的国家。1820年英国的工业产量占世界工业产量的一半,1830年英国建成第一条铁路。从1770年到1840年的70年间,英国工人每一个工作日的劳动生产率提高了20倍。法国于19世纪初开始了工业革命,工业生产中使用的机器迅速增多,资本主义经济发展加快。德国的资本主义发展虽然落后于英国和法国,但到了19世纪30年代,也已开始进入了工业革命的阶段。此外,欧洲其他国家如比利时、瑞士、西班牙等国,由于资本主义大工业的发展,到了19世纪上半叶也都先后进入了工业革命时期。
生产力的这种巨大发展,既促进了新兴资本主义制度统治的确立和巩固,也使这种制度开始显示出它所固有的深刻的内在矛盾。这不仅表现为生产技术发生了飞跃,而且表现为以机器大生产和雇佣劳动制度代替了封建社会古老、陈旧的生产方式,引起了生产方式的巨大变革,推动了近现代工业文明的发展。但是,在生产力巨大发展的同时,资本主义制度下生产力同生产关系的矛盾也开始发展、激化,周期性地爆发的生产过剩危机就是这种矛盾的突出表现。在英国,自工业革命开始后,就先后于1778、1793、1797、1810、1815、1819年多次发生过局部性的经济危机,1825年则爆发了第一次全国性生产过剩危机。此后于1836年和1847年又相继爆发了波及欧洲各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的经济危机。每一次经济危机的爆发,都给资本主义世界造成巨大的破坏。经济危机周期性地爆发,表明资本主义制度所固有的生产社会化同生产资料资本家私人占有之间的矛盾已经成为这种制度难以克服的痼疾。资本主义制度促进了生产力的巨大发展和社会文明的巨大进步,同时又产生了自身无法克服的矛盾,这促使人们全面思考经济在社会生活中的作用和社会历史发展的规律等问题。周期性的经济危机暴 2 露出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内在矛盾的对抗性,暴露出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开始成为现代社会化生产力发展的桎梏,同时又引发并加剧了资本主义制度下两个最基本阶级——工人阶级与资本家阶级之间的阶级矛盾的对立和斗争。因此,资本主义固有矛盾的发展,预示着未来社会革命的性质和历史发展的方向,这为马克思主义的产生提供了经济社会的条件和基础。
其次,无产阶级反对资产阶级的斗争日趋激化,对科学理论的指导提出了强烈的需求。随着机器大工业对工场手工业、雇佣劳动制度对封建生产关系的取代和发展,社会日益分裂为两大阶级。工业革命在创造了一个大工业资本家阶级的同时,也创造出了一个与大工业相联系的人数众多的无产阶级。社会化大生产的发展,工业中心城市的形成和工厂制度的建立,不仅使无产阶级数量迅速扩大,而且使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的矛盾在社会生活中的地位日益突出。机器大工业在资本主义基础上的发展,不仅没有使工人的劳动条件和生活境遇得到改善,相反地,却使工人日益成为机器的附庸。资本家为了追求最大限度的利润,采取延长劳动时间、增大劳动强度、降低工人工资、廉价雇佣女工和童工等手段,拼命压榨工人血汗。
资本主义的残酷压榨引发了工人们的反抗。工人们不甘心这种境遇,他们开始采取捣毁机器、烧毁工厂等形式进行反抗和斗争。然而,破坏机器的运动遭到政府和资本家的残酷镇压,而且带来的是机器更加广泛的采用。斗争的实践使工人进而采取罢工等形式,为改善劳动条件、提高工资、缩短劳动时间等展开经济斗争。但初期的这种斗争也还只是自发的、零散的。到了19世纪30年代,西欧资本主义的历史发展有了重大转折。一是1825年以来的周期性经济危机,使资本主义固有矛盾充分暴露,带来了阶级关系的新变化。二是在1830年法国七月革命和1832年英国议会改革中,资产阶级同封建势力的斗争取得了决定性的胜利。这又使无产阶级与资产阶级的矛盾更加突出,开始成为居于首要地位的社会矛盾。随着无产阶级队伍迅速地成长、壮大,无产阶级反对资产阶级的斗争也日益指向了资本主义制度。19世纪30至40年代,英国、法国、德国接连爆发了工人阶级反对资本主义制度的斗争。1831年在法国里昂工人举行了第一次起义,1834年举行第二次起义;1838年在英国爆发了延续长达十余年的、声势浩大的、全国性的工人运动——宪章运动;1844年在德国西里西亚纺织工人举行起义。法国、英国、德国的三大起义,表现了无产阶级高度的政治觉悟与英勇精神,显示了工人阶级在政治斗争上的威力,标志着现代无产阶级作为独立的政治力量已经登上了历史舞台。但是,由于没有革命理论的指导和无产阶级政党的领导,工人的几次起义均以失败而告终。它说明无产阶级的阶级斗争实践在早期不可避免地带有一定的自发性,特别是还没有形成科学地反映其历史地位和社会使命的革命理论。这就迫切需要总结和升华无产阶级在长期斗争实践中积累的丰富经验,形成科学的世界观和对现存社会进行革命改造的系统理论,用以指导无产阶级的解放斗争。这就成为马克思主义产生的阶级基础和实践基础。
现实的实践发展需要科学理论的指导,科学理论的形成和发展也需要以现实实践作为客观基础。马克思主义正是适应了时代和实践的需要而产生的无产阶级的科学理论。
(二)马克思恩格斯的革命实践和对人类文明成果的继承与创新 资本主义经济社会的发展及其矛盾运动,为马克思主义的产生提供了客观条件,无产阶级与资产阶级的斗争对马克思主义的产生提出了现实需求,这些都是马克思主义产生的时代和实践基础。这种基础无疑是极其重要的,没有这样的时代背景和实践要求,就不可能产生马克思主义。但是,只有这些客观条件还不够,还只能为马克思主义产生提供了可能性,这些可能性只有通过马克思恩格斯的革命实践和对人类文明成果的继承与创新,才变成了现实。
马克思(1818—1883)诞生在一个富裕的家庭。他的家乡莱茵省是当时德国经济和政治最发达的省份,他后来上大学的波恩和柏林也是当时普鲁士专制政府的经济、政治和文化中心。1841年大学毕业后,马克思在《莱茵报》上发表多篇论文,就积极为政治上和社会上备 3 受压迫的贫苦群众的利益进行辩护;而当他实现了由激进的民主主义者向共产主义者的思想转变,就自觉地站在工人阶级的立场上。
恩格斯(1820—1895)出生于莱茵省的一个工厂主家庭。他17岁时,由于父亲的坚持而辍学习商,这使恩格斯有更多的机会接触穷苦的工人群众。1842年他写作了《英国工人阶级状况》一书,揭露了资本家对工人群众的残酷剥削。
马克思恩格斯积极参加和指导工人运动,进行反对资本主义制度、争取工人阶级解放的阶级斗争,投入到创立无产阶级政党、组织无产阶级队伍的活动中,同工人运动中的各种机会主义思潮进行不懈的斗争。他们毕生的使命都和发展、壮大无产阶级革命事业密切地联系在一起。从19世纪40年代后半期马克思恩格斯创建“共产主义者同盟”开始,经过60年代中期创立和领导第一国际;一直到90年代前半期恩格斯晚年创立和领导第二国际的活动,关注欧美无产阶级革命斗争和政党的发展为止,在这半个世纪的历程中,马克思恩格斯始终处在开创和推进国际共产主义运动斗争的前沿,积极参与并领导了国际无产阶级反对资产阶级和资本主义制度的斗争。马克思恩格斯的生平事业和无产阶级革命斗争所具有的这种紧密联系,是他们创立马克思主义的重要条件。
科学学说的创立和发展需要站在巨人的肩膀上,马克思主义也不例外。马克思主义是在吸收了几千年来人类思想和文化发展中的一切优秀成果,尤其是在批判地继承、吸收人类在19世纪所创造的优秀成果——德国古典哲学、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和法国英国的空想社会主义合理成分的基础上,在深刻分析资本主义社会的发展趋势和科学总结工人阶级斗争实践基础上创立和发展起来的。
德国古典哲学最有代表性的人物是乔·威·弗·黑格尔(1770—1831)和路·费尔巴哈(1804—1872)。黑格尔在他的哲学体系中,第一次试图把整个自然界、历史和精神的世界描述为是运动和发展的,并努力揭示这种运动和发展的内在联系。这种辩证法思想是黑格尔哲学体系的“合理内核”。但是,黑格尔是唯心主义者,在他看来,人们头脑中的思想不是现实事物及其发展过程的反映,而是在世界出现之前就已经存在的“绝对观念”的反映。这样,一切都被头足倒置了,世界的现实联系完全被颠倒了。因而,他的辩证法是唯心主义的、不彻底的。费尔巴哈把自然界和人当作哲学的出发点,大胆地批判了黑格尔的客观唯心主义的哲学体系,提出了自然界是不依赖于任何人的观念而存在的,它是人类赖以生长的基础。他认为,在自然界和人以外不存在任何东西,宗教幻想创造出来的那些最高存在物只是人的本质的虚幻的反映。但是,由于他不了解实践活动的意义,不能正确理解人的本质,所以只能从抽象的人出发去考察历史,在社会历史领域又陷入了唯心主义的泥潭。费尔巴哈在历史观上留下的唯心主义的印记表明,在有关历史和时代的重大问题上,资产阶级哲学大师们的建树不能不受到历史和时代的局限。
资产阶级古典政治经济学的代表人物是亚当·斯密(1723— 1790)和大卫·李嘉图(1772—1823)。他们研究了资产阶级生产关系的内部联系,对资本主义社会发展的规律进行了探讨,认为经济生活同自然界一样,都是受“自然规律”支配的。他们提出价值是由劳动创造的,并对资本主义社会的阶级关系进行了初步探讨。但是,一涉及资本主义历史命运问题,他们的“公正性”就荡然无存。一方面,他们把资本看作是一种永恒的自然关系;另一方面,他们又极力掩饰工业革命过程中就已初露端倪的资本主义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之间的尖锐冲突,断然否定资本主义存在普遍的生产过剩的经济危机的可能性。他们在历史和时代发展问题上所持的资产阶级的立场、所运用的非社会的和反历史的方法,得出的也只能是与社会经济发展现实相悖的理论观点。然而,资本主义社会的阶级斗争日益尖锐化,使得资产阶级古典政治经济学的阶级局限性和历史片面性充分地暴露出来。
在资产阶级哲学家、经济学家面对历史和时代发展的难题一筹莫展、困惑不解时,法国和英国的空想社会主义者对资本主义制度作了深刻的批判,对未来的取代资本主义社会的 4 “和谐”社会作了许许多多天才的构想。空想社会主义的最杰出的代表就是法国的昂利·圣西门(1760—1825)、沙尔·傅立叶(1772—1837)和英国的罗伯特·欧文(1771—1858)。这三位伟大的思想家具有同资本主义旧制度决裂的理论勇气,具有为新世界的到来而努力奋斗的善良愿望。他们对资本主义社会作了深刻的批判,阐述了新的社会制度产生的必然性问题,表达了对建立新的社会制度的热切愿望,并对这种社会的具体细节作了富有天才性的构思。但是,他们在对世界历史发展动力和资本主义社会前途等重大问题的理解上,仍然裹足不前。他们揭露了资本主义制度的种种矛盾,但却不能从世界历史发展的高度科学地阐明这些矛盾产生的历史必然性;他们预见到资本主义制度必然被一种新的社会制度所取代,但却不能理解这一历史过渡的现实基础和实行这一变革的物质力量。
19世纪40—60年代,马克思恩格斯批判地继承了前人的成果,发现了唯物史观和剩余价值学说,实现了人类思想史上的伟大革命。他们在这一时期创立的马克思主义,对人类先进思想已经提出的种种问题作了分析批判,对资本主义时代发展提出的理论课题作了科学的论述。马克思主义哲学为认识历史和时代问题提供了一种崭新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原则。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通过对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内在矛盾、运行机制和发展规律的深刻分析,揭示了资本主义剥削的秘密和它被社会主义必然代替的历史命运。科学社会主义在唯物史观和剩余价值论两大发现的基础上,阐明了由资本主义社会转变为社会主义、共产主义社会的客观规律,阐明了无产阶级获得彻底解放的历史条件和无产阶级的历史使命,使社会主义由空想成为科学。
从马克思恩格斯的思想发展历程可以看到,他们通过革命的实践和孜孜不倦的科学研究,批判地吸收人类思想史上已有的优秀成果,才可能在已有的人类优秀文化遗产的基础上,实现人类思想史上的伟大革命。马克思主义绝不是离开世界文明大道而凭空创造的固步自封、僵化不变的学说,而是在综合人类思想积极成果和总结当代的实践经验的基础上形成的,也是在实践运用中不断地得到验证和发展的。
(三)马克思主义在实践中不断发展
马克思主义是在实践中产生的,并在实践中不断丰富和发展。这种发展,除了马克思恩格斯根据实践的发展对自己创立的理论不断充实和完善外,其后首先是由列宁等马克思主义者在领导俄国革命中实现的。
19世纪70年代到20世纪初,是西方科学技术取得重要成果的时期。科学技术的发展,有力地推动了生产规模的扩大,使生产和资本日益集中,从而形成资本垄断的局面。垄断组织的迅速发展,加剧了资本主义各国之间政治经济发展的不平衡,使人类历史由自由资本主义进入垄断资本主义——帝国主义阶段,并导致了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发生。而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爆发,充分暴露了帝国主义各国内部的矛盾,造成了社会主义革命可能胜利的历史条件。
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沙皇统治的俄国成为东西方矛盾的焦点和帝国主义统治体系中的最薄弱的环节。俄国在经济上实行农奴制改革以来,一方面,资本主义已经发展到了垄断阶段,另一方面,又带有其他资本主义国家没有的封建农奴制的特征。这使俄国变成为一个军事的封建的帝国主义国家。当时俄国的社会矛盾十分尖锐。无产阶级、农民群众与沙皇专制制度、封建地主阶级、资产阶级的矛盾相互交织,资本主义与农奴制残余的矛盾、民族矛盾、俄国人民与西方帝国主义的矛盾等异常突出和激烈。沙皇的横征暴敛也使俄国成了人民的大监狱。在这样的条件下,俄国成为帝国主义各种矛盾的焦点、集合点,并由此也成为帝国主义体系中的最薄弱的环节,这就为世界无产阶级革命准备了有利的条件。
马克思恩格斯依据自由资本主义阶段的世界政治经济发展状况,曾得出过社会主义革命将首先在资本主义发达的国家同时发生的结论。马克思恩格斯逝世后,世界形势发生了很大的变化。面对日益成熟的革命条件,是抱着“本本”不放,拘泥于经典作家针对当时情况作出的个别的论断,还是从变化了的实际情况出发,进行理论探索和创新,发展马克思主 5 义?列宁以一个真正马克思主义者的态度,深刻分析了19世纪末20世纪初世界历史条件的变化,认为资本主义发达国家已经发展到帝国主义阶段,出现了马克思恩格斯生前不曾有的新变化、新特点,经济政治发展的不平衡已成为资本主义发展的绝对规律。由此,他科学地剖析了帝国主义的经济基础、深刻矛盾和统治危机,提出了社会主义革命可能在一国或数国首先取得胜利的论断。列宁和布尔什维克党不失时机地领导俄国工人阶级和革命人民夺取了十月社会主义革命的胜利,使科学社会主义从理论开始变为现实,从而开创了世界历史的新纪元。
十月革命一声炮响,给中国送来了马克思列宁主义。诞生于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中国工人阶级的政党——中国共产党,从成立之日起就把马克思列宁主义确立为自己的指导思想,并在长期奋斗中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先后产生了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这三大理论成果。中国共产党在指导思想上的与时俱进,都是在党和人民事业发展的实践进程中实现的,也都是为党和人民事业发展的现实需要服务的。在毛泽东思想的指引下,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广大人民取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伟大胜利,建立了新中国,并进行了社会主义革命,确立了社会主义制度,对社会主义建设进行了伟大探索,取得了巨大成就和丰富的经验。在邓小平理论的指引下,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广大人民纠正了探索进程中的错误,取得了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伟大成就,成功走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新道路。在“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指引下,中国共产党带领全国人民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同心同德地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而奋斗。没有毛泽东思想的正确指引,就没有中国革命的胜利和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确立。没有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正确指引,就没有改革开放和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道路的开辟。在新世纪新阶段,党中央及时提出以科学发展观来统领经济社会发展的伟大战略思想。科学发展观凝结着几代中国共产党人的心血,集中了亿万人民的智慧,汲取了世界各国在发展问题上的经验教训,站在历史和时代的高度,进一步指明了中国现代化建设的发展道路、发展模式和发展战略,是指导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集中体现,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理论成果,是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必须长期坚持的重要指导思想。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是指引全党全国人民为实现新世纪新阶段的发展目标和宏伟蓝图而奋斗的根本指针。
三、马克思主义科学性与革命性的统一 马克思主义从产生到发展,表现出了强大的生命力,这种强大生命力的根源在于它的以实践为基础的科学性与革命性的统一。
(一)马克思主义最根本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辩证唯物主义与历史唯物主义是马克思主义最根本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首先,辩证唯物主义与历史唯物主义是无产阶级的科学世界观与方法论。作为世界观,辩证唯物主义与历史唯物主义提供了以总结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最新成就为依据的、关于整个物质世界的科学图景,从根本上揭示了自然界、社会和思维发展的一般规律;作为科学的方法论,辩证唯物主义、历史唯物主义与革命实践以及各门科学紧密联系,给予无产阶级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锐利的思想武器。辩证唯物主义与历史唯物主义之所以成为无产阶级的科学世界观和方法论,因为它是完备深刻而无片面性的学说。
其次,辩证唯物主义与历史唯物主义也是马克思主义理论科学体系的哲学基础。彻底而完备的唯物主义哲学特别是历史唯物主义的建立,为马克思主义整个理论体系提供了根本的理论基础。马克思恩格斯运用唯物史观的基本原理,着重剖析资本主义社会,揭示了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规律,形成了科学的剩余价值学说,揭露了资本主义剥削的秘密,论证了社会化大生产与资本主义私有制的矛盾,得出了资本主义必然灭亡、社会主义必然胜利的结论。在此基础上,马克思恩格斯又运用辩证唯物主义与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原理,总结各国工人 6 运动的斗争经验,提出了无产阶级的历史使命和建立无产阶级自己的政党,夺取政权,实现无产阶级专政等实现这一历史使命的道路和方向,从而创建了科学社会主义理论。
(二)马克思主义最鲜明的政治立场
马克思主义政党的一切理论和奋斗都应致力于实现以劳动人民为主体的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这是马克思主义最鲜明的政治立场。
首先,这是由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本性决定的。马克思主义是在无产阶级革命实践中产生、发展起来的,是无产阶级根本利益的科学表现。鲜明的阶级性和实践性是马克思主义的根本特性。马克思主义第一次阐明了现代无产阶级是推翻资本主义制度的“掘墓人”、建设社会主义的领导力量,是革命最彻底最有前途的阶级。它使无产阶级真正地意识到自己的历史地位与作用,从而使无产阶级由自在的阶级发展为自为的阶级,自觉组织起来为本阶级和人类的解放而奋斗。从这样的意义上讲,马克思主义就是无产阶级立场的理论表现,是无产阶级解放条件的理论概括。
其次,这是由无产阶级的历史使命决定的。马克思对无产阶级的历史使命曾作了具体的阐述,指出无产阶级是一个被锁链彻底缚住的阶级,无产阶级没有任何私利可图,无产阶级革命和自身的解放同社会发展的规律、人类的彻底解放的必然趋势是完全一致的。无产阶级只有解放全人类,才能最后彻底解放自己。
最后,是否始终站在最广大人民的立场上,是唯物史观和唯心史观的分水岭,也是判断马克思主义政党的试金石。“历史活动是群众的事业”,决定历史的是“行动着的群众”。马克思主义第一次科学地阐明了人民群众在社会历史发展中的作用问题,认为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意志、愿望体现了社会发展的要求和方向。而无产阶级的革命运动顺应了人民群众的基本愿望和要求,也就是顺应了历史发展的潮流。马克思主义政党的一切理论和奋斗,都应当致力于实现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这是马克思主义最鲜明的政治立场,也是马克思主义政党先进性的重要体现。
(三)马克思主义最重要的理论品质
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实事求是,在实践中检验真理和发展真理,是马克思主义最重要的理论品质。这种与时俱进的理论品质,是150多年来马克思主义始终保持蓬勃生命力的关键所在。
首先,这种品质是马克思主义理论本质的反映。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本质属性,在于它的彻底的科学性、坚定的革命性和自觉的实践性,而彻底的科学性是最根本的。马克思主义之所以能够历久不衰,永葆青春和活力,其根本原因就在于它具有彻底的科学性。而彻底的科学性是与理论的与时俱进紧密联系在一起的。在一定意义上说,理论上的与时俱进正是科学性的必然要求。
其次,这种品质是人类认识发展规律的具体体现。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在实践中检验和发展真理,这是人类认识发展规律的基本要求。从这个意义上讲,与时俱进就要把握规律性。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从不认为他们的理论是一成不变的,而总是要求根据实践的发展和时代的变化丰富发展他们的学说。马克思主义理论诞生后,马克思恩格斯一直都是着眼实际,着眼历史条件的变化,以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对待自己创立的理论。马克思主义与时俱进的理论品质告诉我们,如果不顾历史条件和现实情况的变化,拘泥于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在特定历史条件下、针对具体情况作出的某些个别论断和具体行动纲领,就会因为思想脱离实际而不能顺利前进,甚至发生失误。与时俱进就是马克思主义根据实践的变化,尊重和遵循客观规律,不断超越前人和自己的认识过程。所以,认识规律、把握规律、遵循和运用规律,是与时俱进的根本要求。
最后,这种品质是理论创新的内在要求。创新就要不断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实践没有止境,认识和创新也没有止境。我们要突破前人,后人也必然会突破我们。马克思 7 主义的发展,也是一个不断总结实践的新经验,借鉴当代人类文明的有益成果,在理论上不断扩展新视野,作出新概括的过程。实践基础上的理论创新是社会发展和变革的先导。当今世界和我们所处的时代,同过去相比发生了很多深刻的变化。无论从国际还是从国内看,我们都面临着许多新情况新问题,必须从理论上和实践上作出回答并加以解决,必须坚持与时俱进,继续丰富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因此,我们要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又要谱写新的理论篇章,要发扬革命传统,又要创造新鲜经验,善于在解放思想中统一思想,用发展的马克思主义指导新的实践。总之,在实践基础上不断推进理论创新,使党的全部理论和工作体现时代性,把握规律性,富于创造性。这是与时俱进品质应有的内涵和社会前进的必然要求
(四)马克思主义最崇高的社会理想
实现物质财富极大丰富、人民精神境界极大提高、每个人自由而全面发展的共产主义社会,是马克思主义最崇高的社会理想。
马克思主义产生以前,人们企盼过宗教的或世俗的“救世主”,但从来没有过人类解放科学理论的真正阐述者。中外历史上出现过很多关于人类解放救世救民的思想家,在中国有持“大同”说的思想家,在西方有空想社会主义者,当今有各种各样人道主义学派,对美好的社会理想作出种种设计和构想,但他们都没有找到解放人类的切实途径。马克思恩格斯在揭示人类社会发展一般规律的基础上,运用唯物史观分析资本主义社会产生、发展和衰落的历史趋势,不仅得出资本主义社会必然为更加美好的社会(这个更加美好的社会,马克思恩格斯称为共产主义社会,其第一阶段马克思称之为共产主义的“第一阶段”,列宁称之为社会主义社会。)所代替的论断,而且指明了共产主义社会代替资本主义社会的阶级力量和革命道路。
共产主义社会是人类最美好、最进步的社会。共产主义理想不是乌托邦,不是凭空猜测,而是建立在马克思恩格斯对人类社会历史发展规律特别是资本主义社会基本矛盾运动规律的科学分析的基础之上,反映了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马克思主义崇高社会理想的确立,为无产阶级和人类的解放指明了奋斗的道路和前进方向,激励着全世界无产阶级团结起来,推翻资本主义制度,建立无产阶级专政,实现生产资料公有制,大力发展社会生产力,建设社会主义社会,并在此基础上,逐步创造条件,最终实现共产主义社会。
实现共产主义是人类历史上最伟大的事业,但又是十分艰巨的事业。马克思主义指出,共产主义不是脱离实际的学说,而是运动,是用实际手段来追求实际目的的最实际的运动。共产主义的实现要经历不同的阶段,在不同的国家、不同的历史阶段又有代表那个阶段最广大人民利益的奋斗纲领。我们共产党人必须坚持共产主义最高纲领和最低纲领的统一。实现共产主义一方面要求我们树立崇高的共产主义理想,坚定共产主义信念,为共产主义的远大理想而奋斗;另一方面,我们更要把实现共产主义的远大理想与各个不同阶段代表人民利益的奋斗目标结合起来,脚踏实地投身于现实的社会主义建设之中。
以上所述的四个方面,包括了马克思主义的最基本内容,体现了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立场、基本观点和基本方法,是从整体上领会和把握的马克思主义。总之,我们坚持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立场、基本观点和基本方法,就是要坚持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坚持实现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的政治立场,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在实践中检验真理和发展真理,并把握和顺应人类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走历史必由之路,不断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展,用实际行动,为实现共产主义社会崇高理想而奋斗。这是我们学习“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课所要努力达到的目的。
四、努力学习和自觉运用马克思主义 大学生是祖国的未来,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接班人和建设者,担负着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光荣使命。学习和掌握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是大学生个人成长和长远发展的客观需要,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在理论与实际结合中学习和掌握马克思主义 马克思主义诞生150多年以来,指引各国无产阶级和广大劳动人民进行了艰苦卓绝的斗争,科学社会主义从理论发展为亿万人民群众的实践,人类取得了历史性的进步。中国共产党成立80多年来,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带领全中国人民取得了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卓越成就。实践证明,马克思主义是我们立党立国的根本指导思想,是全国各民族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理论基础。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任何时候都要坚持,否则我们的事业就会因为没有正确的理论基础和思想灵魂而迷失方向,就会归于失败。这就是我们为什么必须始终学习和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道理所在。
当前,在世界范围内和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经济、政治、思想、文化等各个方面都有许多复杂的事物需要认识,许多重大问题需要回答,许多未曾认识的领域需要开拓。只有马克思主义才能引导我们深刻认识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把握世界形势变化的本质,不被历史长河中的旋涡和逆流所迷惑,不断增强辨别、抵制各种错误思潮侵蚀的能力,提高解决建设和改革中各种实际问题的本领。同时,随着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我国社会正发生着深刻的历史变革,在社会主义主流意识形态得到坚持和发展的同时,社会生活多样、多变的特征日益凸显,各种思想观念相互交织、相互影响、相互激荡;现代社会生活多样化,人们的思想活动具有了更多的独立性、选择性、多变性和差异性。这种状况,一方面有利于激发人们的进取精神和创造活力,但另一方面也对如何统一全国人民的思想意志,保证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正确方向提出了严峻的挑战。面对这样的状况,只有学习、掌握并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作为我们行动的指南,才能更好地坚持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思想的主旋律,才能有效地整合各种各样的利益诉求和价值观念,在全社会形成强大的凝聚力和共同的意志。
大学生是国家宝贵的人才资源。其素质尤其是思想政治素质如何,能否成为社会主义事业的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关系到党的事业的兴旺发达和国家的长治久安,关系到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和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作为新一代大学生,一定要认真学习、努力掌握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发扬理论联系实际的优良传统和学风,自觉树立马克思主义的科学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不断充实和完善自己。
第一,学习理论,武装头脑,要努力在掌握理论的科学体系上下功夫,在掌握基本原理及其精神实质上下功夫,在掌握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并用以指导实践上下功夫。学习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要认真钻研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要从理论体系上来把握马克思主义精神实质,要把经典作家的论断放到当时的历史环境中来认识,并紧密结合今天的实践来加深领会,努力分清哪些是必须长期坚持的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哪些是需要结合新的实际加以丰富发展的理论判断,哪些是必须破除的对马克思主义错误的、教条式的理解,哪些是必须澄清的附加在马克思主义名下的错误观点。现在有一些人根本没认真读过马克思主义的书,却人云亦云,说马克思主义过时了、无用了。这种态度是不科学的、是错误的。
这是我们学习马克思主义理论的一条极为重要的方法论原则,也是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加强和推进对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基本观点研究的要求。
第二,坚持和弘扬理论联系实际的学风,是学习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根本方法。理论联系实际是我们党一贯倡导并长期坚持的优良学风。所谓理论联系实际,就是以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为指导,联系国际国内的大局,联系社会实际,去观察和分析问题。我们今天所面临的最大的社会实际是我国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是我们党制定路线、方针、政策的客观依据,也是我们观察和分析社会现象、认识和解决社会问题的现实基础。我们要学会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认真地总结过去,客观地分析现实,科学地思考未来,在改造客观世界的同时,努力改造自己的主观世界,不断提高理论水平和实际工作能力。坚持和弘扬理论联系实际的学风,一方面,要防止和反 9 对教条主义态度;另一方面,也要防止和反对形式主义和实用主义态度。教条主义是本本主义,照本宣科,简单地、机械地套用“本本”和字句,是学习马克思主义的大敌;形式主义只做表面文章,搞花架子,这只能使对马克思主义的理解停留在一知半解的水平;实用主义则是容易断章取义,为我所用,往往给马克思主义附加一些不正确的东西,从而肢解了马克思主义。所以我们强调理论联系实际,一方面要认认真真、老老实实地读马克思主义的书;另一方面要学以致用,有的放矢。
第三,用科学的态度对待马克思主义。马克思主义是博大精深的科学体系,是无产阶级及其政党认识和改造世界的强大思想武器,所以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不动摇。这是就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基本观点和基本方法而言的。而随着时代的发展和历史条件的变化,马克思主义创始人针对特定历史条件的一些具体论述可能不再适用,而新的实践又会提出新的问题,需要我们去认识,去解决,这就要求我们在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基础上,不断地在实践中丰富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在我国社会主义实践的过程中,坚持与发展是统一的。只有坚持,才能发展;只有发展,才能更好地坚持。否认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性,是错误的、有害的;教条式地对待马克思主义,也是错误的、有害的。老祖宗不能丢,要搞清楚,还要讲新话。我们一定要适应实践的发展,以实践来检验一切,用发展着的马克思主义指导新的实践。这是对马克思主义发展史基本经验的总结,也是对我们学习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所提出的根本要求。
(二)把马克思主义作为行动的指南
学习的目的全在于运用。因此,对于大学生来说,自觉地把马克思主义作为自己行动的指南,就要做到:
第一,在思想上自觉地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确立马克思主义的坚定信念,树立和坚定共产主义的远大理想。理想是人生不断进取的精神支柱和动力。历史上的胜利与成功,永远属于具有崇高理想、坚定信念的人们。中国青年运动80多年的生动实践告诉我们,一切有理想有抱负的中国青年,只有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同人民紧密结合,为祖国奉献青春,才能大有作为。现在,我国进入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新的发展阶段,全国各族人民正在为实现现代化建设的第三步战略目标而努力奋斗。到21世纪中叶,基本实现现代化,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国家,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这是全国各族人民的奋斗目标。当代中国的大学生也应该以此作为自己的历史使命和神圣的职责,这是学习和运用马克思主义的具体体现。
第二,不断提高运用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和方法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自觉辨别和抵制各种不良思想文化的影响。实际上,客观地正视思想文化、价值趋向多样化的现实情况,也从一个侧面说明了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作为青年学生的行动指南,坚持提倡先进文化、先进思想道德的必要性和重要性。因为只有用统一的代表先进文化前进方向的思想来凝聚人心,才能使人明荣知耻,发挥其“导向”作用
第三,不断增强服务社会的本领,自觉投身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马克思主义是我们认识世界的理论武器,更是我们改造客观世界和主观世界的行动指南。大学生要自觉地将个人的成长与社会发展融合起来,增强为祖国和为人民服务的责任感,努力学习,提高本领。早在1939年,毛泽东就说过,我们队伍里边有一种恐慌,不是经济恐慌,也不是政治恐慌,而是本领恐慌。本领恐慌实际上是一种忧患意识、使命精神和内驱动力。它鞭策我们不断学习新知识,掌握新本领。大学生不仅要成为学习知识的佼佼者,而且要成为掌握新本领的时代先锋,努力使自己成为合格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第一章 世界的物质性及其发展规律
★ 教学目的和要求
学习和把握马克思主义唯物论与辩证法的基本原理,着重了解世界的物质统一性和实践的基本观点,掌握唯物辩证法的基本规律和根本方法,为树立科学的世界观打下理论基础。★ 教学要点
●世界的物质性
●社会生活本质上是实践的 ●事物的普遍联系和永恒发展 ●对立统一规律是宇宙的根本规律 ●唯物辩证法是根本方法 ●自然规律和社会规律
●主观能动性与客观规律性的辩证统一 ★ 关键词
物质 实践 联系 发展 规律 矛盾 方法 真正的哲学是时代精神的精华。马克思恩格斯适应时代和实践的要求,在批判地继承和改造以往哲学优秀成果的基础上,创立了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从而奠定了马克思主义整个理论大厦的根基,为我们提供了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第一节 物质世界和实践
一、物质世界的客观存在
我们面对的世界,生机勃勃,奥妙无穷。人类对世界的不懈探索已经历了漫长过程。世界是什么?人与世界的关系是怎样的?这是生活在世界中的人们不能不回答的问题,也是学习马克思主义必须首先搞清的问题。
(一)世界观与哲学基本问题 自然界在漫长的历史演进中,按其自身的规律不断地自发演化,形成了其发展的多样性。而人类的产生使自然界的演化发生了新的飞跃。人通过劳动使自己从自然界中分化出来,形成了人类社会,世界从此有了自然与社会的区别。显然,从世界演进的过程看,自然界是先于人类而存在的,是人类社会产生、发展的前提和物质基础。
人类也正是在谋求物质生活资料以维持自身生存和不断改善自身生活条件的长期劳动实践中,形成了世界观和方法论。世界观是人们对整个世界的总体看法和根本观点,方法论是人们认识和改造世界所遵循的根本方法的学说和理论体系,方法论同世界观是统一的。哲学是系统化、理论化的世界观,又是方法论。
人类从自然界分化出来并产生人类意识以来,世界上的万事万物归结起来无非是两大类现象:物质现象和精神现象。人类的一切活动归纳起来无非是两大类活动: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世界上的这两大类现象和人类的这两大类活动,都不能不涉及思维和存在、精神和物质的关系问题。这两者的关系问题是人类认识和改造世界不能回避的最基本问题,同时也就必然成为哲学不能回避的基本问题。
在马克思主义产生以前,一些哲学家曾经谈到过思维与存在的关系问题。恩格斯总结和概括了哲学发展特别是近代哲学发展的历史事实,并吸取了黑格尔和费尔巴哈的有关思想,第一次明确指出:“全部哲学,特别是近代哲学的重大的基本问题,是思 11 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哲学基本问题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其一,意识和物质、精神和自然界,究竟谁是世界的本原,即物质和精神何者是第一性、何者是第二性的问题;其二,“我们关于我们周围世界的思想对这个世界本身的关系是怎样的?我们的思维能不能认识现实世界?我们能不能在我们关于现实世界的表象和概念中正确地反映现实?”即思维能否认识或正确认识存在的问题。
哲学基本问题是人们在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活动中经常遇到的问题。人的认识和改造世界的活动,就是人作为主体与客观世界相互作用的过程。没有存在和思维关系的发生,任何认识和改造世界的活动都不可能实现。所以哲学基本问题也是人们在实际活动中的基本问题。
对哲学基本问题的回答,是解决其他一切哲学问题的前提和基础。只有科学解决思维和存在或意识和物质的关系问题,才能为在实践中理解世界的本质,把握世界的联系和发展,认识包括人类社会发展基本规律在内的整个世界的规律奠定基础。
根据对上述基本问题第一方面的不同回答,哲学可划分为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两个对立的基本派别。唯物主义把世界的本原归结为物质,主张物质第一性,意识第二性,意识是物质的产物;唯心主义把世界的本原归结为精神,主张意识第一性,物质第二性,物质是意识的产物。根据对上述基本问题第二方面的不同回答,哲学又可以划分为可知论和不可知论。可知论认为世界是可以被认识的;不可知论认为世界是不能被人所认识或不能被完全认识的。
与哲学基本问题相一致,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关系问题是社会历史观的基本问题。历史唯物主义认为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历史唯心主义认为社会意识决定社会存在。
在回答了世界的本质是什么的问题之后,还必须回答世界是怎样存在的问题,即世界上的事物是联系的还是孤立的,是发展的还是静止的。根据对这些问题的不同回答,形成了辩证法和形而上学两种不同的观点。辩证法坚持用联系的、发展的观点看世界,认为发展的根本原因在于事物的内部矛盾。形而上学则主张用孤立的、静止的观点看问题,否认事物内部矛盾的存在和作用。只有既坚持唯物主义,又坚持辩证法,才能全面地认识世界的本质和发展规律。只有达到唯物主义和辩证法的内在统一,才能有科学的彻底的唯物主义和科学的彻底的辩证法。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创立是哲学史上的伟大变革,其关键就在于,它以科学的实践观为基础,正确地解决了人与自然、人与社会即人与世界的关系,从而实现了唯物论和辩证法、唯物主义自然观和历史观的统一。
(二)物质的客观实在性
物质范畴是唯物主义世界观的基石。从古到今,唯物主义对物质概念的理解,经历了从素朴到科学、从片面到比较全面的认识过程。旧唯物主义哲学(包括古代朴素唯物主义和近代形而上学唯物主义)虽然在人类对物质的认识史上作出了重要的贡献,但是它终究未对世界的物质性、对物质范畴作出科学的解释。马克思恩格斯批判地继承了前人的成果,对具体科学关于物质世界研究的最新成果进行了哲学的概括和总结,形成了科学的物质观。早在19世纪80年代,恩格斯在总结当时哲学和自然科学发展成果的时候就指出:“物、物质无非是各种物的总和,而这个概念就是从这一总和中抽象出来的”。这就是说,物质这个名词是一种简称,“我们就用这种简称把感官可感知的许多不同的事物依照其共同的属性概括起来”。这样就明确指出了哲学物质概念与自然科学关于具体的物质形态和物质结构的概念之间共性与个性的关系。20世纪初,列宁对物质概念作了全面的科学的规定:“物质是标志客观实在的哲学范畴,这种客观实在是人通过感觉感知的,它不依赖于我们的感觉而存在,为我们的感觉所复写、摄影、反映。”列宁是从物质与意识的关系上来把握物质的。物质范 12 畴是对物质世界多样性和统一性所作的最高的哲学概括。物质的唯一特性是客观实在性,它存在于人的意识之外,可以为人的意识所反映。
意识是物质世界长期发展的产物,是人脑的机能和属性,是物质世界的主观映象。意识从其起源来看是自然界长期发展的产物。意识作为一种反映形式,它的形成经历了三个发展阶段,即由一切物质所具有的反应特性到低等生物的刺激感应性,再到高等动物的感觉和心理,最终发展为人类的意识。意识不仅是自然界长期发展的产物,而且是社会历史的产物。社会实践特别是劳动在意识的产生和发展中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劳动为意识的产生和发展提供了客观需要和可能,在人们的劳动和交往中形成的语言促进了意识的发展。意识从其本质来看是物质世界的主观映象,是客观内容和主观形式的统一。意识是物质的产物,但又不是物质本身,意识是特殊的物质——人脑的机能和属性,意识在内容上是客观的,在形式上是主观的。这表明,物质决定意识,意识依赖于物质并反作用于物质。
马克思主义的物质观具有丰富而深刻的理论意义。
第一,坚持了物质的客观实在性原则,坚持了唯物主义一元论,同唯心主义一元论和二元论划清了界限。从与意识的对立统一关系中去把握物质、规定物质,是马克思主义关于物质世界本质的观点的根本特点。列宁对物质作出了最本质的规定,指明了物质对于意识的独立性、根源性,意识对于物质的依赖性、派生性。因为意识不过是物质的反映,而反映者是不能同被反映者相脱离的,意识不可能成为世界的另一种本原。
第二,坚持了能动的反映论和可知论,有力地批判了不可知论。物质这一客观存在是可以认识的对象。由于科学技术条件的限制,目前人类还有很多事物未被人类认识,但这并不意味着它们不可认识。世界上只存在尚未认识的东西,不存在不可认识的东西。未知世界与已知世界都是客观存在的,它们的存在都是不以人的意识为转移的。随着实践和科学的发展,人们对未知世界的探索和认识将会不断扩展和深化。
第三,体现了唯物论和辩证法的统一。主张客观实在性是一切物质的共性,既肯定了哲学物质范畴同自然科学物质结构理论的联系,又把它们区别开来,从而克服了形而上学唯物主义的缺陷。从个性中看到共性,从相对中找到绝对,从暂时中发现永恒,这是马克思主义物质观体现的唯物辩证法。
第四,体现了唯物主义自然观与唯物主义历史观的统一,为彻底的唯物主义奠定了理论基础。马克思主义的物质观揭示了自然和社会的物质性,在此基础上建立起统一的说明自然过程和历史过程的唯物主义原则,实现了唯物主义自然观和历史观的统一。
(三)世界的物质统一性 世界的统一性问题,是回答世界上的万事万物有没有统一性,即有没有共同的本质或本原的问题。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世界的本原是物质,不仅自然界是物质的,人类社会也具有物质性,世界的真正统一性在于它的物质性。
世界是物质的,而物质是运动的。运动是物质的存在方式和根本属性。运动是标志一切事物和现象的变化及其过程的哲学范畴。物质和运动是不可分割的,一方面,运动是物质的存在方式和根本属性,物质是运动着的物质,脱离运动的物质是不存在的,设想不运动的物质,将导致形而上学。另一方面,物质是一切运动变化和发展过程的实在基础和承担者,世界上没有离开物质的运动,任何形式的运动,都有它的物质主体,设想无物质的运动,将导致唯心主义。
物质世界的运动是绝对的,而物质在运动过程中又有某种暂时的静止,静止是相对的。静止是物质运动在一定条件下的稳定状态,包括空间位置和根本性质暂时未变这样两种运动的特殊状态。运动的绝对性体现了物质运动的变动性、无条件性,静止的相对性体现了物质运动的稳定性、有条件性。运动和静止相互依赖、相互渗透、相互包含,“动中有静、静中有动”。无条件的绝对运动和有条件的相对静止构成了事物的矛盾运动。只有把握了运动和 13 静止的辩证关系,才能正确理解物质世界及其运动形式的多样性,才能理解认识和改造世界的可能性。
时间和空间是物质运动的存在形式。物质运动与时间和空间的不可分割证明了时间和空间的客观性。时间是指物质运动的持续性、顺序性,特点是一维性,即一去不复返;空间是指物质运动的广延性、伸张性,特点是三维性。物质运动总是在一定的时间和空间中进行的,没有离开物质运动的“纯粹”时间和空间,也没有离开时间和空间的物质运动。具体物质形态的时空是有限的,而整个物质世界的时空是无限的;物质运动时间和空间的客观实在性是绝对的,物质运动时间和空间的具体特性是相对的。一切以时间、地点、条件为转移,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是马克思主义的活的灵魂。
物质、运动、时间、空间具有内在的统一性。从根本上说,世界上除了运动的物质,什么也没有。一切事物、现象的共同本质和本原是物质,意识或精神是物质的产物和反映。人类社会是否具有物质性,这个问题在马克思主义产生之前长期没有得到正确的解决。
马克思主义以前的旧唯物主义都是“半截子”唯物主义。它们在自然观上是唯物主义,一到社会历史领域,就陷入了唯心主义。因为旧唯物主义不理解人的实践活动本身是一种客观存在,不理解物质生产实践在社会生活中的地位和作用,把历史过程看成是人的主观意志的产物,因而得出社会意识决定社会存在的错误结论。马克思主义揭示了人类实践的客观实在性,认为物质资料生产方式是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正确解决了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关系问题,从而使得社会历史现象得到了唯物主义的解释。
社会的物质性主要表现在:
第一,人类社会依赖于自然界,是整个物质世界的组成部分。人是物质自然界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人从自然界分化出来并不意味着脱离了自然界,他们仍然是物质的血肉之躯,他们的生命形态仍然是物质自然界的一部分,他们赖以生存的物质生活资料也只能取之于物质的自然界。人类社会是自然界长期发展的产物,在人类社会产生以后,人类的社会实践活动还要以自然界为基础。离开了自然界,人类的社会实践活动便无法进行,脱离一定的自然环境的社会是不可能存在的。
第二,人们谋取物质生活资料的实践活动虽然有意识作指导,但仍然是以物质力量改造物质力量的活动,仍然是物质性的活动。仅仅停留在意识或思想的范围内,人类是无法获取物质生活资料的。
第三,物质资料的生产方式是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集中体现着人类社会的物质性。生产力是人类改造自然的物质力量,生产关系是在物质生产过程中形成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物质关系。
综上所述,包括自然界和人类社会在内的整个世界,其真正统一性在于它的物质性。物质是世界的本原,社会运动也是物质运动的一种特殊形式。人的实践活动依赖于客观世界,客观世界的规律性制约着人的实践活动。我们通过实践改造世界,就是认识和利用客观规律,通过一定的物质手段作用于客观世界。人们要取得实践的成功和胜利,就必须正确认识客观实际的发展规律,按照客观规律办事。所以世界的物质统一性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石,一切从实际出发是唯物主义一元论的根本要求。
二、社会生活本质上是实践的
人类之所以只有通过自己的实践活动才能认识改造世界,就在于客观世界是独立于人的意识之外,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人类之所以能够通过自己的实践活动认识改造世界,就在于客观世界的运动变化是有规律的,而规律是可以被人类认识和利用的。马克思主义的实践观,不仅揭示了自然界和社会的物质统一性,而且阐明了实践在人类社会生活中的根本地位,这是马克思主义社会历史观的基础。
(一)实践是人类能动地改造客观世界的物质活动
实践概念并不是马克思恩格斯第一次使用的。在欧洲哲学史上,古希腊哲学和德国古典哲学中都提出过实践概念和一些有启发性的见解。中国传统哲学的知行观念也涉及了一些关于实践的思想。但是,他们以其非科学的实践概念是不可能理解社会生活奥秘的。
马克思主义哲学吸取了哲学史上关于实践概念的合理因素,正确地阐明了实践的本质及其在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中的作用,创立了科学的实践观。马克思主义认为:实践是人类能动地改造世界的客观物质性活动。
实践具有物质性、自觉能动性和社会历史性等基本特征。首先,实践是物质性的活动,具有直接现实性。构成实践活动的诸要素,即实践的主体(人)、实践的对象(客体)和实践的手段(工具等),都是可感知的客观实在;实践的结果引起了客观世界的某种变化,给人们提供现实的成果,也是外在于人们的意识而客观存在的;实践的水平、广度、深度和发展过程,都受着客观条件的制约和客观规律的支配。所以,实践是同主观认识活动相区别的感性物质活动。其次,实践是人类有意识的活动,体现了自觉的能动性。人具有理性思维,所从事的是不同于动物的本能活动的有目的、有意识地改造世界的活动,只有这种人的自觉的、能动的活动才具有真正的实践的意义。最后,实践是社会的历史的活动,具有社会历史性的特点。实践从一开始就是社会地进行的,任何个人活动都不能离开社会的联系。作为实践主体的人总是社会的人,即处在一定社会关系中的人。实践的社会性决定了它的历史性,因为实践的内容、性质、范围、水平都是受一定的社会历史条件所制约的,都是随着一定的社会历史条件的变化而变化的,因而都是具体的、历史的。
人类实践活动的具体形式是丰富多样的。随着人与世界关系的发展,特别是随着社会分工的进步,人类实践的具体形式越来越多样化。实践的基本形式包括物质生产劳动实践、处理社会关系的实践和科学实验等。物质生产劳动是人类最基本的实践活动,它是以自然为对象,运用人们自身的力量,借助于物质工具和手段,改造自然界以获取人们生存和发展所需要的物质生活资料,改善人们的生活环境及条件的活动。生产劳动进行着人与自然之间的物质、能量和信息的交换,解决人与自然的矛盾,同时生产和再生产着社会的基本经济关系,由此决定着社会的基本性质和面貌。处理社会关系的实践是人们社会生活中的一个重要方面。在生产劳动基础上,人们形成了多种社会关系,调整和处理这些社会关系中的矛盾的活动,是人们在改造自然的同时所必须进行的实践活动。例如,人们所从事的政治活动、社会改革活动等,都属于这一类实践活动。在阶级社会中,阶级关系是主要的社会关系,由不同的阶级利益引起的阶级矛盾通常是社会的主要矛盾,处理社会关系的实践也就主要表现为阶级斗争。科学实验是改造自然和社会的准备性和探索性的实践活动,科学实验是指科学上为阐明某一现象、揭示其客观规律而创造特定的条件,以便观察它的变化和结果的过程。科学实验是在生产实践的基础上产生的。科学实验不仅包括自然科学的实验活动,而且包括人文社会科学的实验活动。科学实验一经产生,就具有与生产实践和变革社会的实践所不能代替的特点,即自觉地以科学理论为指导,以实验仪器和装备为手段(或通过社会调查),以探索和认识客观事物的本质和规律为目的。在实践的三种基本形式中,物质生产劳动实践处于基础的地位,对其他实践形式起着主导的作用。无论何种形式的实践都内在地包含着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自我意识的关系,包含着物质变换、活动交换和观念的转换。
实践是人的存在方式。人类的产生、生存和活动,是以实践为基本方式和标志的。首先,实践是人所独有的活动。作为实践主体的人并非是纯粹生物学意义上的人,而是社会的人。劳动实践不仅创造了人,形成了人类特有的本质,而且,只有在实践基础上,人类的本质力量才得到充分的体现和确证。其次,实践集中表现了人的本质的社会性。人不仅在实践活动中把自己从自然界中提升出来,使自然界成为自己的对象,而且在改造自然的过程中,人发展着多方面的社会需要,也就有了丰富多彩的社会活动。人的一切社会关系都是在实践活动中产生的,实践创造出了人之为人的一切特征,决定着人的本质的社会性。最后,实践对物 15 质世界的改造是对象性的活动。人类必须依赖于自然界才能生存和发展,但自然界的天然状态并不完全适合于人,人类通过改造自然的实践来满足自身生存和发展的需要。实践改造的自然对象是人类赖以生存的前提,人类改造自然对象的活动,构成了物质生活本身。人是在社会活动中改造自然的,社会状况直接制约着人对自然的改造,因此人在改造自然的同时也在改造着人类社会。
(二)从实践出发理解社会生活的本质
实践是使物质世界分化为自然界与人类社会的历史前提,又是使自然界与人类社会统一起来的现实基础。
在实践活动过程中,物质世界出现了自然界和人类社会的区分。自然界和人类社会是物质世界存在的两种不同形态。这里说的自然界是独立于人的活动或未被纳入到人的活动范围内的客观世界,其运动变化是自发的。人类社会是人们在特定的物质资料生产基础上相互交往共同活动形成的各种关系的有机系统。它是在自然界发展一定阶段上随着人类的产生而出现的。从根本上说,人类社会是人的实践活动的对象化,是人的对象世界。
自然界与人类社会都具有客观实在性,它们相互联系相互作用。自然界是人类社会形成的前提,是构成人类社会客观现实性的自然基础。人在实践活动中创造了人类社会,人类社会的存在和发展,又反过来影响和制约自然界,不断改变自然界。
自从人类产生以后,自然界在人的实践活动中以新的形式延续自己的存在和发展。通过劳动,人类具有了自己实践的存在方式。人类社会既是自然界的一部分,又是一个有着自身特殊发展规律的部分。人不是单纯的自然存在物,更主要的是社会存在物。人与自然的关系是在实践中形成的、始终是处于一定社会关系中的、纳入了社会过程的物质交换关系,是具有社会性的物质交换关系。
实践使人从统一的自然界中分化出来后,在总体上、根本上更深刻、更全面地依赖于自然和社会的物质运动规律。如果离开了社会实践,抽去社会性这一环节,人与自然的关系就变成了动物与自然的关系。只有通过劳动实践才可能协调人与自然的关系,实现它们的和谐统一。如果人类不保持自身与自然的和谐统一,那就会危及自身的生存发展。所以,当今世界出现的生态、环境、人口、资源等全球危机问题,并不单纯是自然系统内平衡关系的严重破缺,实际也是人与自然关系的严重失衡。恩格斯早就提出了自然界“对人进行报复”以及“人类同自然的和解”问题。马克思也认为,应当合理地调节人与自然之间的物质变换,在最无愧于和最适合人类本性的条件下进行这种物质变换。实践的规律与人类不断自觉遵循物质世界的规律是一致的。正确的实践观点是理解人与自然关系、人与自然统一的关键。
从实践出发去理解社会生活的本质,是马克思主义世界观的重要组成部分,实践的观点“必然会导致唯物主义”。这是因为,唯物主义本身正是人类全部实践所提供的普遍的必然的结论,不以实践为基础来确立的唯物主义不可能是真正彻底的、科学的唯物主义。
实践是人类社会的基础,一切社会现象只有在社会实践中才能找到最后的根源,才能得到最终的科学说明。马克思主义确认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也就是从实践出发去理解社会,也就是把社会生活“当作实践去理解”。社会生活是对人们各种社会活动的总称,社会生活的实践性主要体现为三个方面:
第一,实践是社会关系形成的基础。实践,首先是物质生产实践,是人以自身的活动调整和控制人与自然之间物质变换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人们不仅同自然界发生联系,而且人与人之间也必然要结成一定的关系。人与自然的关系和人与人的关系相互制约,共生于物质生产实践中。实践结束时得到的结果,在这个过程开始时就已经在实践者头脑中作为目的以观念的形式存在着,而这个目的又决定人们活动的方式和方法。可见,人与其意识的关系也生成于实践活动中。实践内在地包含着三重关系,即人与自然的关系、人与人的关系以及 16 人与其意识的关系,而这些关系又构成了基本的社会关系,即物质的社会关系和思想的社会关系。实践以浓缩的形式包含着全部社会关系,成为社会关系的发源地。
第二,实践形成了社会生活的基本领域。人们通过实践活动改造自然、改造社会和改造人自身,形成了社会生活的基本领域,即社会的物质生活、政治生活和精神生活领域。在整个社会生活过程中,物质生产实践具有基础和决定作用。物质生活的生产方式制约着整个社会生活、政治生活和精神生活的过程。
第三,实践构成了社会发展的动力。人们自己创造自己的历史,社会发展不过是人的实践活动在时间和空间中展开的过程。人既是历史的“剧中人”,又是历史的“剧作者”。物质生产实践构成了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改造社会的实践推动着社会历史的变迁和进步。在阶级社会里,阶级斗争构成了社会发展的直接动力。
总之,全部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构成社会的人是从事实践活动的人,推动社会运动的力量是千百万人的社会实践活动。社会生活的全部内容就是不断进行的社会实践,实践既是人的自觉能动性的表现,也是人的自觉能动性的根源,是人的生命表现和本质特性。第二节 事物的普遍联系与发展
一、联系和发展的普遍性
联系和发展是唯物辩证法的总特征。联系和发展具有普遍性和多样性。
(一)事物的普遍联系 作为一个普遍的哲学范畴,联系是指事物内部各要素之间和事物之间相互影响、相互制约和相互作用的关系。联系具有一系列特点:
首先,联系具有客观性。事物的联系是事物本身所固有的,不是主观臆想的。世界上没有孤立存在的事物,每一种事物都是和其他事物联系着而存在的,这是一切事物的客观本性。坚持联系的客观性,就是要求我们要从客观事物本身固有的联系出发,这是唯物辩证法同唯心辩证法、诡辩论的重要区别所在。坚持联系的客观性,就是在联系的观点上坚持了唯物论。其次,联系具有普遍性。事物联系的普遍性有三层含义:第一,任何事物内部的不同部分和要素是相互联系的,也就是说,任何事物都具有内在的结构性。第二,任何事物都不能孤立存在,都同其他事物处于一定的相互联系之中。第三,整个世界是相互联系的统一整体。从无机界到有机界,从自然界到人类社会,任何事物都处在普遍联系、交互作用中,不存在完全孤立的东西。实践作为人的生命活动和社会存在的本质形式,实质上是人类所特有的联系形式,即人类社会与自然界、社会中人与人的一切现实联系的基本方式和途径。这已为人类的实践经验和科学发展所证明。整个世界是一个相互联系的统一整体;任何事物都是统一的联系之网上的一个网结,并通过这个联系之网体现出联系的普遍性。
最后,联系具有多样性。世界上的事物是多样的,因而事物的联系也是多样的。事物联系的主要方式有:直接联系与间接联系,内部联系与外部联系,本质联系与非本质联系,必然联系与偶然联系等。不同的联系构成事物内部和事物之间的存在状态和发展趋势。
马克思主义关于事物普遍联系的原理,要求人们要善于分析事物的具体联系,确立整体性、开放性观念,从动态中考察事物的普遍联系。当代中国正在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这就要求人们正确认识和处理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社会的相互关系,促进经济社会的协调和持续的发展,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当今世界是开放的世界,各个国家、各个民族之间的相互联系日趋紧密,这就要求我们把握世界发展进程中诸方面的相互联系,把对外开放作为基本国策,抓住机遇,努力发展自己。
(二)事物的永恒发展
事物的相互联系包含事物的相互作用,而相互作用必然导致事物的运动、变化和发展。事物之间相互作用的结果,使事物原有的状态和性质发生程度不同的变化。地球和太阳的相互作用构成地球绕太阳的运动,并引起地球上事物和现象的变化,比如四季更迭就是由此引起的。一定形式的运动都意味着一定的变化:最简单的机械运动会引起物体位置的变化,物理运动是物质分子状态的变化,化学运动是物质化学成分及其结构的变化,生物运动是生物机体的变化,社会运动会引起社会有机体的变化等。变化的基本趋势是发展。
发展是前进的上升的运动,发展的实质是新事物的产生和旧事物的灭亡。新事物是指合乎历史前进方向、具有远大前途的东西;旧事物是指丧失历史必然性、日趋灭亡的东西。新生事物是不可战胜的,因为:第一,就新生事物与环境的关系而言,新事物之所以新,是因为有新的结构和功能,它适应已经变化了的环境和条件;旧事物之所以旧,是因为它的各种要素和功能已不适应环境和客观条件的变化,走向灭亡就成为不可避免的。第二,就新事物与旧事物的关系而言,新事物是在旧事物的“母体”中孕育成熟的,它既否定了旧事物中消极腐朽的东西,又保留了旧事物中合理的、仍然适合新的条件的因素,并添加了旧事物所不能容纳的新内容。这两方面也就是新事物在本质上优越于旧事物,具有强大生命力的原因所在。在社会历史领域内,新事物是社会上先进的、富有创造力的人们创造性活动的产物,它从根本上符合人民群众的利益和要求,能够得到人民群众的拥护,因而必然战胜旧事物。尤其在社会急剧变革时期,新事物战胜旧事物表现得特别明显,把握这一规律对于我们在现代化进程中创新、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事物的发展是一个过程。一切事物,只有经过一定的过程,才能实现自身的发展。自然界、人类社会和思维领域中的一切现象都是作为一个过程而向前发展的。事物发展的过程,从形式上看,是事物在时间上的持续性和空间上的广延性的交替;从内容上看,是事物在运动形式、形态、结构、功能和关系上的更新。现代科学凭借科学仪器所能观察到的一切事物,都有自己兴衰变化的过程。
人类社会的发展也是一个过程。从原始社会发展到奴隶社会,再从奴隶社会发展到封建社会、资本主义社会,有的国家已进入社会主义社会,表现出人类社会发展过程的总趋势。从我国的现实看,我国正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社会主义作为过程的集合体,它将经过自身的长期发展,向着共产主义迈进,这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历史潮流。
二、对立统一规律是事物发展的根本规律 在由对立统一规律、质量互变规律、否定之否定规律等一系列规律和范畴构成的唯物辩证法的体系中,对立统一规律是其实质和核心。
对立统一规律之所以是唯物辩证法体系的实质和核心,这是因为:对立统一规律揭示了事物普遍联系的根本内容和永恒发展的内在动力,从根本上回答了事物为什么会发展的问题;对立统一规律是贯穿质量互变规律、否定之否定规律以及唯物辩证法基本范畴的中心线索,也是理解这些规律和范畴的“钥匙”;对立统一规律提供了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根本方法——矛盾分析法。很显然,自觉地坚持以对立统一规律认识问题和解决问题是十分重要的。
(一)矛盾的同一性和矛盾的斗争性及其在事物发展中的作用 矛盾是反映事物内部和事物之间对立统一关系的哲学范畴。对立和统一分别体现了矛盾的两种基本属性。矛盾的对立属性又称斗争性,矛盾的统一属性又称同一性。
矛盾的同一性是指矛盾双方相互依存、相互贯通的性质和趋势。它有两个方面的含义:一是矛盾着的对立面相互依存,互为存在的前提,并共处于一个统一体中 ;二是矛盾着的对立面之间相互贯通,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矛盾的斗争性是矛盾着的对立面之间相互排斥、相互分离的性质和趋势。由于矛盾的性质不同,矛盾的斗争形式也不同,对于多种多样的斗争形式,可以区分为对抗性和非对抗性两种基本形式。
矛盾的同一性和矛盾的斗争性是相互联结、相辅相成的,没有斗争性就没有同一性,斗争性寓于同一性之中,没有同一性也没有斗争性。在事物的矛盾中,矛盾的斗争性是无条件的绝对的,矛盾的同一性是有条件的相对的。矛盾斗争性的绝对性体现了物质运动的绝对性,矛盾同一性的相对性体现了物质静止的相对性。无条件的绝对的斗争性与有条件的相对的同一性相结合,构成事物的矛盾运动,推动事物的发展。
矛盾的同一性和矛盾的斗争性在事物发展中具有重要作用。
矛盾的同一性在事物发展中的作用表现在:第一,同一性是事物存在和发展的前提,在矛盾双方中一方的发展以另一方的发展为条件。发展是在矛盾统一体中的发展。第二,同一性使矛盾双方相互吸取有利于自身的因素,在相互作用中各自得到发展。第三,同一性规定着事物转化的可能和发展的趋势。事物之所以能够转化,是由于事物内部矛盾双方具有相互贯通的关系。事物的发展方向、趋势不是随意的,而是有规律地向自己的对立面转化。
矛盾的斗争性在事物发展中的作用表现在:第一,矛盾双方的斗争促进矛盾双方力量的变化,竞长争高,此消彼长,造成双方力量发展的不平衡,为对立面的转化、事物的质变创造条件。第二,矛盾双方的斗争,是一种矛盾统一体向另一种矛盾统一体过渡的决定力量。矛盾的相互排斥、否定促成旧的矛盾统一体破裂和新的矛盾统一体产生,从而使旧事物发展为新事物。
矛盾的斗争性和矛盾的同一性在事物发展过程中是相互结合共同发生作用的。但在不同条件下,二者所处的地位会有所不同。在一定的条件下,矛盾的斗争性可能处于主要的方面,而在另外的条件下,矛盾的同一性又可能处于主要的方面。
运用矛盾的同一性和矛盾的斗争性的原理指导实践,还要正确把握和谐对事物发展的作用。从哲学上讲,和谐包含着矛盾双方互相联系、互相依存的思想,强调平衡、协调、合作,体现包容万物、兼收并蓄的博大精神。但和谐并非否认矛盾,也不意味着矛盾双方的绝对同一。“和而不同,同则不继”,和谐也是在不断解决矛盾中实现的。事物是多样性的统一,和谐的本质就在于协调多种因素的差异,发挥各种要素的效能,优势互补,推动事物的发展。
(二)矛盾普遍性和特殊性及其相互关系
矛盾无处不在,无时不有,是对矛盾普遍性的简明表述。其含义是:矛盾存在于一切事物中,存在于一切事物发展过程的始终,旧的矛盾解决了,新的矛盾又产生。事物始终在矛盾中运动。
矛盾普遍存在,但不同事物的矛盾又是具体的、特殊的。矛盾的特殊性有三种情形:一是不同事物的矛盾各有其特点;二是同一事物的矛盾在不同发展过程和发展阶段各有不同特点;三是构成事物的诸多矛盾以及每一矛盾的不同方面各有不同的性质、地位和作用。在现实生活中,比较复杂的事物都是由诸多矛盾构成的系统,都包含着自身特殊的矛盾,从而与其他事物区别开来,例如,从横向讲,机械、物理、化学、生物、社会各种运动形式相互区别,就是由各自的特殊矛盾规定的。从纵向讲,一个系统的矛盾的展开和逐步解决都要经历一定的过程和阶段。过程和阶段有长有短,但都有其特殊矛盾。而且在矛盾群中又存在着根本矛盾和非根本矛盾、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根本矛盾贯穿事物发展过程的始终,规定着事物的性质。主要矛盾是矛盾体系中处于支配地位,对事物发展起决定作用的矛盾。次要矛盾是处于服从地位的矛盾。在每一对矛盾中又有矛盾的主要方面与矛盾的次要方面。矛盾的性质主要是由矛盾的主要方面决定的。只有如实地分析矛盾的特殊性,才能认清事物的本质和发展规律,才能采取正确的方针和办法去解决矛盾。所以,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是马克思主义的活的灵魂。
矛盾普遍性与矛盾特殊性是辩证统一的关系。矛盾的普遍性即矛盾的共性,矛盾的特殊性即矛盾的个性。矛盾的共性是无条件的、绝对的,矛盾的个性是有条件的、相对的。任 19 何现实存在的事物都是共性和个性的有机统一,共性寓于个性之中,没有离开个性的共性,也没有离开共性的个性。矛盾的共性和个性、绝对和相对的道理,是关于事物矛盾问题的精髓,是正确理解矛盾学说的关键,不懂得它,就不能真正掌握唯物辩证法。矛盾的共性和个性相统一的关系,既是客观事物固有的辩证法,也是科学的认识方法,人的认识的一般规律就是由认识个别上升到认识一般,再由一般到个别的辩证发展过程。
矛盾普遍性和特殊性辩证关系的原理是马克思主义的普遍真理同各国的具体实际相结合的哲学基础,也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哲学基础。21世纪,人类社会的变化将更加剧烈而深刻,新情况、新问题层出不穷,因此,掌握矛盾普遍性与特殊性辩证关系的原理,把马克思主义同本国实际和时代发展相结合,与时俱进,开拓新境界,提出新思路,是我们面临的重大课题。
(三)事物发展过程中的量变和质变及其相互转化 事物的联系和发展都采取量变和质变两种状态和形式。质是一事物区别于其他事物的内在规定性。量是事物的规模、程度、速度等可以用数量关系表示的规定性。事物的量和质是统一的,量和质的统一在度中得到体现。度是保持事物质的稳定性的数量界限,即事物的限度、幅度和范围,度的两端叫关节点或临界点,超出度的范围,一物就转化为他物。度这一哲学范畴启示我们,在认识和处理问题时要掌握适度的原则。
量变是事物数量的增减和次序的变动,是保持事物的质的相对稳定性的不显著变化,体现了事物渐进过程的连续性。质变是事物性质的根本变化,是事物由一种质态向另一种质态的飞跃,体现了事物渐进过程和连续性的中断。
量变和质变的辩证关系是:第一,量变是质变的必要准备。任何事物的变化都有一个量变的积累过程,没有量变的积累,质变就不会发生。第二,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单纯的量变不会永远持续下去,量变达到一定程度必然引起质变。第三,量变和质变是相互渗透的。一方面,在总的量变过程中有阶段性和局部性的部分质变;另一方面,在质变过程中也有旧质在量上的收缩和新质在量上的扩张。量变和质变是相互依存、相互贯通的,量变引起质变,在新质的基础上,事物又开始新的量变,如此交替循环,形成事物质量互变的规律性。质量互变规律体现了事物发展的渐进性和飞跃性的统一。
(四)事物发展过程中的肯定和否定及其相互转化 事物内部都存在着肯定因素和否定因素。肯定因素是维持现成事物存在的因素,否定因素是促使现成事物灭亡的因素。辩证否定观的基本内容是:第一,否定是事物的自我否定,是事物内部矛盾运动的结果。第二,否定是事物发展的环节。它是旧事物向新事物的转变,是从旧质到新质的飞跃。只有经过否定,旧事物才能向新事物转变。第三,否定是新旧事物联系的环节,新事物孕育产生于旧事物,新旧事物是通过否定环节联系起来的。第四,辩证否定的实质是“扬弃”,即新事物对旧事物既批判又继承,既克服其消极因素又保留其积极因素。
事物的辩证发展过程经过第一次否定,使矛盾得到初步解决。而处于否定阶段的事物仍然具有片面性,还要经过再次否定,即否定之否定,实现对立面的统一,使矛盾得到解决。事物的辩证发展就是经过两次否定、三个阶段,形成一个周期。其中否定之否定阶段仿佛是向原来出发点的“回复”,但这是在更高阶段的“回复”,是“扬弃”的结果,事物的发展呈现出周期性,上一个周期和下一个周期的无限交替,使事物的发展呈现出波浪式前进或螺旋式上升的总趋势。
否定之否定规律揭示了事物发展的前进性与曲折性的统一。前进性体现在:每一次否定都是质变,都把事物推到新阶段;每一周期都是开放的,不存在不被否定的终点。曲折性体现在回复性上,其中有暂时的停顿或倒退,但是经过曲折终将为事物的发展开辟道路。这表明事物的发展不是直线前进,而是一个不断反复的过程。
否定之否定规律的原理对于人们正确认识事物发展的曲折性和前进性,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按照否定之否定规律办事,要求我们对待一切事物都要采取科学分析的态度,反对肯定一切和否定一切的形而上学否定观。
三、唯物辩证法是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根本方法
唯物辩证法作为自然、社会、思维发展一般规律的科学,是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根本方法。
(一)唯物辩证法是客观辩证法与主观辩证法的统一 客观辩证法是指客观事物或客观存在的辩证法,即客观事物以相互作用、相互联系的形式呈现出的各种物质形态的辩证运动和发展规律。主观辩证法是指人类认识和思维运动的辩证法,即以概念作为思维细胞的辩证思维运动和发展的规律。唯物辩证法既包括客观辩证法也包括主观辩证法,体现了唯物主义、辩证法、认识论的统一。
客观辩证法与主观辩证法的关系,从本质上说,主观辩证法是客观辩证法的反映。客观辩证法与主观辩证法在本质上是统一的,但在表现形式上却是不同的。客观辩证法采取外部必然性形式,离开人的意识、思维而独立存在,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主观辩证法则采取观念的、逻辑的形式,是同人类的思维的自觉活动相联系的,是以概念为基础的辩证思维规律。因此,可以简要地把主观辩证法称为概念辩证法。
(二)唯物辩证法是科学的认识方法
在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唯物论和辩证法是统一的。由于世界本来就是普遍联系、永恒发展的物质世界,因此,当马克思主义唯物地解决世界本原的问题时,已经内在地包含了辩证法。同样的道理,当马克思主义科学地揭示世界的普遍联系和永恒发展的规律时,也内在地包含了唯物主义。唯物辩证法的一系列规律和范畴,都具有世界观和方法论的意义。
例如,世界普遍联系和永恒发展的原理,就要求我们用联系的观点和发展的观点看问题,用发展的思路和办法解决实际问题。又如,事物的发展是在一定质的基础上从量变到质变再到新的量变的过程,我们就要十分注意量变和质变的关系。“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只有脚踏实地创造质变的条件,才能达成事物质的飞跃;急于求成,拔苗助长,必将事与愿违。然而,当事物质变的条件已趋成熟时,则应把握契机,乘势而为,勇于创新,促成事物的转化。再如,事物发展是前进性和曲折性的统一,我们就不能奢望什么事情都是径情直遂、一帆风顺的,要善于洞察事物发展中的各种可能性,充分估计其困难和曲折,经得起困难和挫折的考验,坚定信心,知难而上,开辟前进的道路。社会的进步是这样,人生的道路也是如此。“不经一番寒彻骨,哪得梅花扑鼻香。”
总之,唯物辩证法为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提供了根本的观点和方法。无论是对自然、社会、思维这三大领域的矛盾运动规律的宏观把握,还是对实际工作中错综复杂的矛盾的细微分析,唯物辩证法都有普遍的方法论意义。“按辩证法办事”,就能达于应事而变,顺势而为,做到运筹帷幄,高瞻远瞩。
唯物辩证法的方法同认识方法和工作方法是一致的,唯物辩证法的观点运用于思维和工作中就转化为思想方法和工作方法。在唯物辩证法的方法论体系中,矛盾分析法居于核心的地位,是根本的认识方法。矛盾分析法的重要作用,是由对立统一规律在辩证法中的地位决定的。
矛盾分析法包含广泛而深刻的内容。例如,分析矛盾特殊性的方法,“两点论”与“重点论”相结合的方法,抓关键、看主流的方法,在对立中把握同一与在同一中把握对立的方法,批判与继承相统一的方法等,都是矛盾分析法的具体体现。中国古代思想家和民间所说的“尚和去同”,“执两用中”,“举一反三”,“洞悉症结”等,都是人们常用的矛盾分析方法。
唯物辩证法的基本范畴:原因与结果、必然性与偶然性、可能性与现实性、现象与本质、内容与形式等,都具有重要的方法论意义,都蕴涵着矛盾分析法。客观世界的因果联系是辩证的,两者既有联系又有区别,并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辩证地分析事物的因果关系,分析存在和发展的不同原因及其不同结果,可以增强人们活动的自觉性、预测性和调控性。事物的发展存在着必然性和偶然性,两者也是对立统一的关系。必然性是事物发展过程中确定不移的趋势,是由事物的根本矛盾决定的,体现事物发展的本质联系和发展前途。偶然性是事物发展过程中不确定的趋势,是由事物的非根本矛盾和外部条件引起的,对事物的发展起加速或延缓作用。两者相联结而存在,必然性寓于偶然性之中,偶然性背后隐藏着必然性,偶然性为必然性开辟道路。所以必须重视事物发展的必然性,把握事物发展的总趋势,但也绝不可忽视偶然性的作用,要善于从偶然中发现必然,把握有利于事物发展的机遇。现实性与可能性也是对立统一的关系。现实性是指已经产生出来的有内在根据的、合乎必然性的存在。可能性是事物发展过程中所包含的预示事物发展前途的种种趋势。现实性和可能性既有区别,又有联系。没有现实就没有可能,反过来,没有可能就没有新的现实。因此,把握这一对范畴的方法论意义,就要求人们立足现实,展望未来,注意分析事物发展的各种可能,发挥主观能动性,做好应对不利情况的准备,争取实现好的可能。现象与本质也是既对立又统一的。现象是事物的外部联系和表面特征,本质是事物的内部联系和根本性质。任何现象都是本质的表现,人们正是通过对事物现象的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由此及彼、由表及里的认识过程,才不断深化对事物本质的认识。内容与形式的对立统一表现在,内容是事物存在的基础,形式是事物存在和表现的方式。内容决定形式,形式反作用于内容,两者既相互区别又相互依存。在把握内容与形式这对范畴时,既要重视内容,反对形式主义,又要善于运用形式,发挥其积极作用。
(三)辩证思维方法与现代科学思维方法
辩证思维方法是人们正确进行理性思维的方法。主要有归纳与演绎、分析与综合、抽象与具体、逻辑与历史相统一等。
归纳与演绎是人类思维从个别到一般,又由一般到个别的最常见的推理形式。归纳是从个别事实中概括出一般性结论,是一种由个别性前提过渡到一般性结论的推理形式。演绎是从一般原理走向个别结论的思维方法,是由一般性原则推导个别结论的推理形式。归纳和演绎两种方法处于不可分割的联系之中。一方面,归纳和演绎互为前提。归纳是演绎的基础,演绎为归纳提供理论依据,指明归纳的目的和方向。另一方面,归纳和演绎相互补充。归纳虽然能概括出同类事物的共性,但不能区分本质属性和非本质属性,不能摒弃片面性和表面性,所得结论还不是充分可靠的,因此,归纳必须靠演绎来补充和修正。演绎以事物共性和个性的统一为基础,共性只大致地包含个性,因此,从共性出发不能揭示个别事物多方面的属性,要了解事物本身的多样性,就得进一步分析归纳。
和归纳与演绎相比,分析与综合是一种更为深刻的思维方法。所谓分析,就是在思维中把认识对象分解为各个部分、方面、要素,以便分别加以研究的思维方法。通过分析研究从中找出构成这一认识对象的基础的部分、本质的方面。综合是同分析相对应的方法。综合通常被看作是在把整体分解为各个因素的基础上,再组合成一个整体的思维活动,但是综合决不是把各部分、各组成因素机械地凑合起来或装配在一起,而是在思维中把对象的各个本质的方面按其内在联系有机地结合成一个统一的整体。分析与综合的实质,就是建立在调查研究基础上的矛盾分析方法,是客观事物的辩证联系和过程在思维中的再现。分析与综合的关系也是辩证的,分析是综合的基础,综合是分析的完成,只有把二者结合在一起,才能构成一个完整的、科学的认识。
抽象与具体是辩证思维的高级形式。在思维活动中,抽象与具体是同分析与综合密切相关的思维方法。这一思维方法是通过具体到抽象,又从抽象到具体的过程,达到对事物的 22 真理性认识。在认识过程中,有两种完全不同的具体,一种是感性的具体,一种是思维的具体。所谓感性的具体,就是人的感觉器官所得到的生动而具体的知觉表象。感性中的具体是人们认识的起点,为了实现从感性的具体到思维的具体的过渡,必须首先否定感性中的具体。而对感性具体的否定就是抽象。抽象是通过分析把整体分解成各个部分,区分开必然的本质的方面和偶然的现象的方面,从中抽取出各个必然的本质的因素,以达到对具体事物的某一本质方面的认识。这就是从具体到抽象的过程。但是要真正达到对具体事物的全面的具体的认识,还必须运用综合的方法,把对事物各方面的本质的认识联系起来,形成关于统一的事物整体的认识,使抽象的规定在思维的具体中再现出来。这就是从抽象上升到具体。这种具体认识是多样性的统一,是事物自身各方面的矛盾组成的对立统一的整体在思维中的再现。
对辩证思维而言,重要的是从抽象上升到具体。这是一个以抽象为逻辑起点,通过各种形式的逻辑中介,达到以思维具体为逻辑终点的运行过程。这里重要的是把握好作为从抽象上升到具体的逻辑出发点的“抽象”。这就是从抽象开始,通过逻辑中介展开矛盾,从而走向思维具体的方法。
抽象与具体的方法同逻辑与历史相统一的方法又有内在关联。从抽象上升到具体的过程同时就是以逻辑必然性再现对象的历史发展的过程,逻辑与历史相统一是从抽象上升到具体的内在要求。辩证思维中的历史范畴,一是指客观实在自身的历史,二是指反映客观实在的认识的历史。逻辑的东西和历史的东西是辩证统一的。辩证法认为,一方面,逻辑与历史是一致的。即历史的东西是逻辑的东西的基础,逻辑的东西则是历史的东西在思维中的再现,因此,逻辑的进程和历史的进程具有内在统一性。另一方面,历史与逻辑的统一又包含着差异和对立。历史的东西总是包含有偶然因素、次要因素以及迂回曲折的细节,具体而生动。逻辑的东西则是“修正过”的历史的东西。通过对历史事实的加工改造,抛弃历史细节、抓住主流,抛弃偶然性、抓住必然性,抛弃偏差、抓住基本方向和基本线索,把握历史发展的内在规律,因此,能更深刻地反映历史。
随着现代科学的发展,产生了现代科学思维方法。辩证思维方法与现代科学思维方法有着方法论上的共同性,二者是相互联系、相互补充的。一方面,辩证思维方法是现代科学思维方法的方法论前提,辩证思维的基本精神和原则贯穿于现代科学思维方法之中。实际上哲学通过本体论、认识论、方法论等各个方面参与到现代科学思维方法中。只要稍加分析就不难发现,系统方法与普遍联系的观点、控制论的方法与内外因的观点、突变论与量变质变的观点、信息论与相互作用的观点都有着内在的联系。尽管现代科学思维方法复归辩证思维的道路是多种多样的,它可以是在辩证思维方法指导下自觉进行的,也可以由科学发现本身所具有的力量而自然地实现。但不管是自觉的还是自发的,现代科学思维方法与辩证思维方法的一致性却是一个基本事实。另一方面,现代科学思维方法又丰富了辩证思维方法。现代科学思维方法是一个巨大的方法群,包括控制方法、信息方法、系统方法、结构—功能方法、模型化方法和理想化方法等,这些方法都丰富和深化了辩证思维及其方法。辩证思维方法从普遍联系、永恒发展的角度揭示事物的关系,侧重于人与世界的整体关系。现代科学思维方法是在确认世界普遍联系和永恒发展的前提下,深入研究世界的某些关系。如系统方法就是在承认普遍联系的客观实在性的前提下去研究系统的最优解。所以,现代科学思维方法丰富了辩证法的宏观画面,使辩证法深入到发展的细部、更复杂的层次。因此,辩证思维方法应该从现代科学思维方法中吸取营养,以丰富自身的方法系统。] 第三节 客观规律性与主观能动性
一、自然规律和社会规律
世界上千差万别的事物,各自有着自身运动发展的规律。人们认识世界就是要认识世界的发展规律,并遵循这些客观规律,自觉地改造世界。
(一)规律及其客观性
在事物的发展过程中,既有偶然的转瞬即逝的方面,也有其必然的稳定的方面。规律这一范畴,揭示的就是事物运动发展中的本质的、必然的、稳定的联系。
规律是事物的本质的联系。任何规律都是事物的内在根据和本质联系。例如:万有引力定律揭示了物体之间的本质联系,元素周期律揭示了元素的化学性质与原子序数之间的本质联系,生产关系与生产力状况相适应的规律揭示了物质生产方式的内容及其本质联系。
规律是事物的必然联系。任何规律都是事物必定如此、确定不移的趋势。例如:人类社会必然由低级社会形态向高级社会形态发展,暂时的曲折倒退,不能改变历史前进的总趋势。
规律是事物的稳定联系。任何规律都是同类现象背后的共性,是丰富多彩的现象背后的稳定联系。规律的稳定性也就是它的相对重复性。只要条件具备,某种规律就会重复起作用。
规律是客观的。客观性是规律的根本特点,它的存在不依赖于人的意识。相反,人的意识活动要受规律的支配。不管人们是否认识到、承认不承认,它都客观存在着,并以一定的方式起作用。我国战国时代哲学家荀子说:“天行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这里的“常”就是指规律;“不为尧存,不为桀亡”就是说规律是客观的,不以任何人的意志为转移。唯心主义者否认规律的客观性。如德国哲学家康德就提出过“人的理性为自然立法”的观点。万有引力规律在牛顿发现以前就存在着并起作用,只是牛顿通过研究认识了这一规律。资本主义的剩余价值规律,在马克思写出《资本论》之前就存在着,只是马克思通过科学研究揭示了这一规律。规律的客观性表明,人们不能藐视规律,更不能创造和消灭规律。但这决不是说人们在客观规律面前是完全消极被动无所作为的。人们在实践中,通过大量的外部现象,可以认识或发现客观规律,并利用这种认识指导实践,达到改造自然、改造社会,为社会谋福利的目的。不仅如此,人们还可以改变规律发生作用的条件和形式,使事物朝着有利于人类的方向发展。“不废江河万古流”这句话蕴涵着一定的必然性,然而滔滔江河水是泛滥成灾还是造福人类,这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人的作为。人们可以拦河筑坝,发电灌溉,可以植树造林,既美化山川,又防止沙尘肆虐。因此,我们既要反对藐视规律的主观随意性和经验主义,又要反对在规律面前无所作为的思想。在这里,理论思维是十分重要的,正确的理论思维能使人们增强驾驭规律的能力,错误的思维会走向真理的反面。
(二)自然规律与社会规律的联系与区别
自然与社会都具有客观物质性,都有其自身的发展规律。自然规律是自然现象固有的、本质的、必然的、稳定的联系。社会规律是通过人们的活动表现出来的社会生活过程诸现象间的本质的、必然的、稳定的联系。自然规律和社会规律按其作用范围的不同,可分为一般规律、特殊规律和个别规律。自然规律与社会规律之间有一定联系,也有区别。两者之间的联系主要表现在:自然规律和社会规律都具有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性。人不能任意改变、创造或消灭自然规律。但是,人可以使用自己的躯体和物质工具作用于客观世界,引起自然界的某些变化,并能有目的地引发、调节和控制自然界中的实物、能量和信息过程,使各种客观规律共同作用的结果发生有利于人的变化或保持有利于人的稳定性。两者之间的区别主要表现在:自然规律是作为一种盲目的无意识的力量起作用,社会规律则是通过抱有一定目的和意图的人的有意识的活动实现的。在社会规律中既存在着客观制约主观的关系,又存在着主观制约客观的关系。自然规律只要具备了同样的客观物质条件就可以以完全相同的形式反复出现。社会规律则是历史的,在不同的社会、国家、民族以及不同的历史阶段都有不同的表现形式。这就使认识社会规律比认识自然规律困难得多。社会矛盾的成熟程度以及人们认识的局限性和阶级的局限性也影响着人们对社会规律的认识。人们对社会规律的认识是一个不断深化的过程,往往要经过反复实践、反复探索,才 24 能达到正确认识。
二、意识的能动作用
恩格斯说,意识是地球上“美丽的花朵”,这是对意识作用的生动描绘。的确,几千年的人类历史,创造了令人自身都赞叹不已的世界文明。从洪荒之世到现代科技革命,从蔡伦的造纸术到飞船遨游太空,无不打上人的意识的印记,无不凝聚着人类的智慧和创造精神。
(一)意识的作用
辩证唯物主义在坚持物质决定意识,意识依赖于物质的同时,又承认意识对物质有能动作用。意识的能动作用是人的意识所特有的积极反映世界与改造世界的能力和活动。主要表现在:
第一,意识是能动的,具有目的性和计划性。人是根据一定的目的、要求去确定反映什么、不反映什么、怎样反映,表现出主体的选择性。人的活动的整个过程,就是围绕着“观念地存在着”的目标和蓝图而进行的。为此,在意识中,不仅预先规定了活动的目标,而且为实现这一目标又预先规定了活动的方式和步骤。这就是同一定的目的性相联系的活动的计划性。
第二,意识活动具有创造性。人的意识不仅采取感觉、知觉、表象等形式,反映事物的外部现象,而且能够运用概念、判断、推理等形式对感性材料进行加工制作,选择建构,从而使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把握事物的本质和规律。意识反映对象不只是一般地模仿,而是能动地创造。意识既有对当前的反映,又有对过去的追溯和对未来的预测,可以超越特定时空的限制。
第三,意识具有指导实践改造客观世界的作用。意识能动性不限于从实践中形成一定的思想,形成活动的目的、计划、方法等观念的东西,更重要的在于以这些观念的东西为指导,通过实践把“观念地存在着”的模型、蓝图实现出来,变为客观现实。改变世界或创造世界不仅意味着强化客观世界的变化过程,而且意味着创造出世界上所没有的东西,创造出没有人的参与永远也不可能出现的东西。
第四,意识还具有指导、控制人的行为和生理活动的作用。关于意识和心理活动对人体生理和病理活动的调节和控制,人类早就有所认识。我国传统医学的理论和实践,在这方面更有独特的贡献。现代科学和医学实验也证明:意识、心理因素对人的健康状况有重要影响。
总之,意识是物质的产物,是物质世界在人脑中的主观映象,这是物质、意识关系问题上的唯物主义。意识对物质有能动的反作用,这是物质、意识关系问题上的辩证法。而无论是物质决定意识,还是意识反作用于物质,都离不开社会实践,只能在实践中发生,在实践中实现。
(二)主观能动性与客观规律性的辩证统一
人们在实践活动中要达到预想的目的,就一定要使自己的思想符合客观事物的发展规律,如果不符合,就会在实践中失败。因此,正确理解主观能动性和客观规律性的关系,在理论和实践上都是一个重要问题。对于这个问题,还是要用唯物的、辩证的观点去思考和把握。
首先,必须尊重客观规律。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必须以承认规律的客观性为前提。列宁曾经指出,外部世界、自然界的规律乃是人的有目的的活动的基础,人们只有在认识和掌握客观规律的基础上,才能达到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目的。认识和改造自然界,要尊重自然界的规律;认识和改造社会,要尊重社会规律。人们能够创造历史,但不是随心所欲地创造历史。正如人们不能自由选择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不能自由选择这一种或那一种社会形态。只有遵循历史的规律和进程,把握时代的脉搏和契机,才能真正成为历史的主人。人们对客观规律的认识越深刻、越正确,就越能有效地发挥主观能动作用。不顾规律和违背规律,只能把事情办糟。
其次,在尊重客观规律的基础上,要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承认规律的客观性,并不是说人在规律面前是无能为力的。人们通过自觉活动能够认识规律和利用规律。人的生存和发展离不开对自然和社会的改造,人的需要、利益是历史发展的重要动力。因此,自觉能动性是人与动物的重要区别,人们正是在其对象性活动中形成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的各种联系和关系,而人们为了满足自身的需要,必须按照客观规律去改造世界。所以,尊重事物发展的规律与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是辩证统一的。实践是客观规律性与主观能动性统一的基础。否认人的主观能动性,必然导致对人的价值性的否定,导致对历史发展动力的否定。唯心主义历史观把人们的思想动机看作是历史发展的根本动力,显然是错误的。但是,不承认人的有目的的活动在认识和改造世界中的作用,不承认思想、理论的巨大力量,也是不科学的。重要的问题在于如何使思想、理论同实际相一致。
根据上述原理,人们要正确发挥主观能动作用,应当注意以下几点:
首先,从实际出发,努力认识和把握事物的发展规律。只有从客观实际出发,充分反映客观规律(以及思维所固有的规律)的认识,才是正确的认识;只有在正确认识指导下,符合客观规律的行动,才是正确的行动,才能实现人们预想的目的。
其次,实践是发挥人的主观能动作用的基本途径。人的意识是一种精神的力量,要使它得到实现,变为现实的物质力量,就不能只在意识本身的范围内兜圈子,而必须通过物质的活动——实践才能达到。意识通过实践反作用于物质的过程,也就是意识自身的“物化”过程。所谓意识的“物化”,就是把观念的东西化为物质的感性活动,即化为实践;通过实践使主观的东西见之于客观,使客观世界发生合乎目的的改变。人的意识正是通过实践而能动地认识世界,又通过实践而能动地改造世界。
最后,主观能动作用的发挥,还依赖于一定的物质条件和物质手段。人们对客观世界的认识程度,同物质技术条件的发展水平密切联系着。一般说来,作为认识器官之延长的科学观测设备越是先进,人们的认识水平也就越高。至于改造世界活动需要一定的物质手段,更是不言而喻的。“巧妇难为无米之炊”,没有现实的原材料,人的意识再“巧”也创造不出任何物质的东西来。
同主观能动性与客观规律性辩证统一原理相关联的另一个问题,是社会历史趋向与主体选择的关系。所谓社会历史趋向属于历史决定论的内容,讲的是社会历史规律的决定作用。主体选择讲的是历史主体在社会发展中的能动性和选择性。历史发展的必然性,规定了人们的活动要受规律性的制约,但不否定人在可能性空间内的选择。马克思指出,在社会发展的每一个具体阶段上,都存在着各种不同的客观趋势和可能性,而人则需要确定自己对待它们的态度,应当作出选择。
主体选择是在既定的历史条件下对社会生活未来发展的多种可能的方向、目标、方式的选择。社会生活未来发展的多种可能性是主体选择的客观前提,主体的利益和需要是选择的内在根据。主体的能动性就体现在选择什么和怎样选择之中。选择的方向、目标和方式是否正确只能由实践来检验。马克思主义历史决定论之所以强调社会历史规律的客观性,是为了实现主体的正确选择。19世纪中叶以后,中国外受列强欺凌,内部积弱不振,莽莽神州,风雨飘摇,人民处于水深火热之中。“中国向何处去”,中国人民面临着重大选择。革命先驱者们提出过种种主张,作出过不懈努力,然而,“长夜难明赤县天”,破碎河山依旧。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作出了前所未有的抉择,以马列主义之矢,射中国革命之的,走新民主主义和社会主义革命之路。实践已经证明,这个选择是正确的。然而,在这条道路上仍然有着一系列或对或错的选择。例如,是走城市暴动一举夺取政权的道路还是走农村包围城市逐步夺取胜利的道路,是“毕其功于一役”还是新民主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分“两步走”,以及如何处理各阶级、各党派的关系,如何建立新的共和国等。中国共产党在马克思主义指导下领导中国人民进行了艰苦探索,作出了符合客观规律的选择。这种选择的正确性已由历 26 史所证实。建国以后,在社会主义改造和社会主义建设问题上,同样面临着不同的选择。经过反复实践和探索,我们走上了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成功之路。所以,主体选择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是不容忽视的,关键在于主体选择不能与历史发展的总趋势背道而驰。★ 思考题
1.如何理解马克思主义物质观及其现代意义? 2.如何理解社会生活本质上是实践的?
3.国际经验表明,当一个国家和地区人均GDP进入1000美元到3000美元的时期,既是黄金发展期,又是矛盾凸显期,处理得好,就能顺利发展;处理不好,将对经济社会发展产生不利影响。我国已进入这一时期,请用唯物辩证法的观点对这一问题加以分析。
4.《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的建议》中提出:“发展必须是科学的发展,要坚持以人为本,转变发展观念、创新发展模式、提高发展质量,落实‘五个统筹’,把经济社会切实转入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轨道。”请谈谈你对这段话的理解。
5.联系实际思考矛盾普遍性与矛盾特殊性辩证关系原理的重要意义。6.为什么说唯物辩证法是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根本方法? 7.如何把握主观能动性和客观规律性的辩证关系? ★ 阅读文献
1.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节选),《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
2.马克思:《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
3.马克思:《资本论》第1卷(节选),1872年第二版跋,《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
4.恩格斯:《反杜林论》(欧根·杜林先生在科学中实行的变革)第一编哲学,《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
5.恩格斯:《路德维希·费尔巴哈和德国古典哲学的终结》,《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
6.恩格斯:《自然辩证法》(节选),《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
7.列宁:《谈谈辩证法问题》,《列宁选集》第2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8.列宁:《辩证法的要素》,《列宁选集》第2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9.列宁:《唯物主义和经验批判主义》(对一种反动哲学的批判)(节选)有关章节,《列宁选集》第2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
10.毛泽东:《矛盾论》,《毛泽东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11.毛泽东:《实践论》,《毛泽东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12.毛泽东:《论持久战》,《毛泽东选集》第2卷,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13.邓小平:《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邓小平文选》第二卷,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
第二章 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
★ 教学目的和要求
实践的观点是马克思主义哲学首要的和基本的观点。学习和掌握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基本观点,了解认识的本质及其发展规律,真理的客观性、绝对性和相对性,真理和价值的关系,坚持理论创新和实践创新,不断提高在实践中自觉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能力。
★ 教学要点
●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是能动的反映论
●实践观点是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的首要的和基本的观点 ●实践是认识的基础
●人类认识的本质及其发展规律 ●真理的客观性、绝对性和相对性 ●真理和价值的关系 ●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关系
★ 关键词
反映论 实践 认识 真理 价值 认识世界 改造世界
★ 教学方式:课堂讲授 ★ 教学时数:6学时 ★ 教学内容:
第一节 认识的本质及其规律
一、实践是认识的基础
实践的观点是马克思主义哲学首要的和基本的观点。为了正确理解认识的基础和来源,必须首先考察人类的实践活动。
(一)实践和认识的主体和客体
实践活动是以改造世界为目的、主体和客体之间通过一定的中介发生相互作用的过程。主体是指具有思维能力、从事社会实践和认识活动的人;客体是指实践和认识活动所指向的对象。中介是指各种形式的工具、手段以及运用、操作这些工具的程序和方法。实践的中介系统可以分为两个子系统:一是作为人的肢体延长、体能放大的工具系统;二是作为人的感官和大脑延伸、智力放大的工具系统。正是依靠这种系统,实践主体和客体才能相互联系和相互作用。
主体和客体的关系,从根本上说是认识关系和实践关系。辩证唯物主义认为,主体和客体的关系不仅仅是认识和被认识的关系,而且也是改造和被改造的关系;主体反映客体的过程,也是主体改造客体的过程。所谓认识过程,就是人们在改造对象的实践中辨证地反映对象的过程。主体的这种认识、改造客体的过程,从根本上说,是为了满足自己的需要,获得一定的价值。
主体和客体相互作用的过程主要包括以下环节:一是确立实践目的和实践方案。二是实践主体按照实践目的和实践方案实际地作用于实践客体,通过一定的实践手段把实践方案变成实际的实践活动。三是通过反馈和调节,使实践目的、手段和结果按一定方向运行
(二)实践在认识中的决定作用
实践是认识的基础,它对认识的决定作用主要表现在以下四个方面:
第一,实践产生了认识的需要。人们要改造世界就必须首先认识世界,人类的认识活动总是为各个时代社会实践的特定需要服务的,科学研究的任务也总是围绕着社会实践这个中心来确定的。
第二,实践为认识提供了可能。人类实践活动提出的问题归根到底只能依靠和通过实践 28 来解决。实践创造出必要的物质条件和手段,使人的认识能够不断发展。
第三,实践使认识得以产生和发展。人们只有通过实践实际地改造和变革对象,才能使对象的真实状态、属性、关系、本质和规律得到充分的暴露;也只有通过实践使自己的感觉器官直接地同对象相接触,才能使对象的各种现象反映到头脑中来。形成一定的直接经验,并进而上升到理性认识。
第四,实践是检验认识真理性的唯一标准。
认识产生于实践,又服务于实践,随着实践的发展,接受实践的检验。认识和理论对实践具有指导作用,认识这种作用的情况和效果是复杂的,有两种情况:正确的认识和理论,可以指导实践指向适当的对象,采取正确的方法,从而取得成功。错误的认识和理论,会引导实践指向不适当的对象,采取错误的方法,从而导致失败。(●农村包围城市——城市中心论;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以阶级斗争为纲)
二、认识是主体对客体的能动反映
认识是什么?唯物主义认识论认为,认识是主体在实践基础上对客体的能动反映。这一观点体现了马克思主义认识认的基本立场,划清了马克思主义认识论同唯心主义先验论、不可知论和旧唯物主义认识论的界限。
(一)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对认识的不同回答
在认识的本质上,存在着两条根本对立的认识路线:一条是坚持从物到感觉和思想的唯物主义路线;另一条是坚持从思想和感觉到物的唯心主义路线。
唯物主义坚持反映论的立场,认为物质第一性,意识第二性,认识是主体对客体的能动反映;唯心主义先验论从意识第一性、物质第二性的基本前提出发,把认识看作是先于物质、先于经验的东西。
(二)辩证唯物和旧唯物主义对认识的不同回答
所谓可知论,就是主张世界是可以认识的,唯物主义反映论都坚持可知论,彻底的唯心主义也坚持可知论。
所谓不可知论,就是认为世界是不可认识或不可完全认识的。※不可知论一直受到旧唯物主义者和彻底唯心主义者的批判。但他们对不可知论的批判都是不深刻的。只有马克思主义运用实践的观点才对不可知论进行了彻底的批判。
3.坚持能动的革命的反映论,反对直观被动的反映论。
马克思主义认识与旧唯物主义认识论都坚持唯物主义反映论和可知论,这是它们的共同点。
两者的根本区别是:
首先,旧唯物主义认识论缺乏实践观点,而马克思主义认识论把科学的实践引入认识论,并作为全部认识论的基础。其次,旧唯物主义认识论缺乏辩证法的观点,马克思主义认识论把辩证法应用于反映论,揭示出认识是一个充满矛盾的辩证过程。
毛泽东在《新民主主义论》中,把马克思主义认识论概括为“能动的革命的反映论“。这一概括,划清了马克思主义认识论和其他哲学派别的认识论的根本区别,揭示了马克思主义认识论 的本质特征。
三、认识运动的基本规律
认识运动是一个辩证发展过程:从实践到认识;从认识到实践;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认识运动不断反复和无限发展。
(一)从实践到认识
认识运动的辩证过程,首先是从实践到认识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认识采取了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两种形式,并经历了由前者到后者的能动飞跃。
感性认识是人们在实践基础上,由感觉器官直接感受到的关于事物的现象、事物的外部联系、事物的各个方面的认识,包括感觉、知觉和表象三种形式。从感觉、知觉到表象,是由个别的特性到完整的形象,由当时感知到印象的直接保留和事后回忆的认识过程,这里已经包含着认识由部分到全体,由直接到间接的趋势。但整个说来,感性认识仍然是“生动的直观”,是认识的初级阶段,直接性是其突出的特点。感性认识是用具体的、生动的形象直接反映外部世界,以事物的现象即外部联系为内容,还没有深入到对事物的本质的认识。所以,感性认识虽然是生动的、形象的,但是还不深刻,这是其局限性所在,因而也是它必须要上升到理性认识的原因所在。
理性认识是指人们借助抽象思维,在概括整理大量感性材料的基础上,达到关于事物的本质、全体、内部联系和事物自身规律性的认识。理性认识包括概念、判断、推理三种形式。从概念到判断再到推理,是理性认识由低级到高级的发展。人们在社会实践中,形成概念,作出判断,进行推理,表现为一系列的抽象概括、分析和综合,所以这个阶段就是“抽象的思维”阶段。理性认识是认识的高级阶段,具有抽象性、间接性的特点,它以反映事物的本质为内容,因而是深刻的。
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有着密不可分的辩证联系。首先,理性认识依赖于感性认识,理性认识必须以感性认识为基础。坚持理性认识对感性认识的依赖关系,就是坚持了认识论的唯物论。其次,感性认识有待于发展和深化为理性认识。只有使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才能把握住事物的本质,满足实践的需要。坚持了这一点,就是坚持了认识论的辩证法。最后,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相互渗透,相互包含,二者的区分是相对的,人们不应当也不可能把它们截然分开。
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是辩证统一的,统一的基础是实践。感性认识是在实践中产生的,由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的过渡,也是在实践的基础上实现的。如果割裂二者的辩证统一关系,就会走向唯理论和经验论。在实际工作中就会犯教条主义和经验主义的错误。
从感性认识向理性认识的过渡,必须具备两个基本条件:第一,勇于实践,深入调查,获取十分丰富和合乎实际的感性材料。这是正确实现由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的基础。第二,必须经过理性思考的作用,将丰富的感性材料加以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由此及彼、由表及里地制作加工,才能将感性认识上升为理性认识。也就是说,必须运用辩证思维的科学方法,才能获得真正的认识。
在认识的辩证运动过程中,我们既要注重理性因素的作用,同时也不可忽视非理性因素的重要作用。非理性因素主要是指认识主体的情感、意志、欲望、动机、信念、习惯、本能等意识形式。人的认识过程是理性因素和非理性因素协同起作用的结果。非理性因素对于人的认识活动和人的认识能力的发挥具有激活、驱动和控制作用。例如,美好的心境、坚忍的意志、饱满的热情、坚定的信念等往往能调动主体的精神力量,去努力实现认识的目标。有些非理性因素对认识起着消极作用。应该以正确的理性认识去指导和调控非理性因素的作用。
(二)从认识到实践
从认识到实践,是认识过程的第二次能动的飞跃。认识世界的目的是为了改造世界。要达到这个目的,就需要科学理论的指导。理论是行动的指南,没有革命的理论就没有革命的运动,没有正确的理论就没有正确的行动。只有在正确的思想理论指导下,才能自觉地实现改造世界的目的。理论对实践的依赖,除了只有在实践中才能产生正确理论之外,还在于两个方面:一是理论只有回到实践中去,为群众所掌握,才会变成巨大的物质力量,真正实现对客观世界的改造,显示出理论的作用来。二是理性认识只有回到实践中去,才能得到检验和发展。理性认识是否正确,在从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的第一次飞跃中,是没有解决,也是不可能解决的。只有将已经获得的理论运用到实践中去,通过实践的检验,正确的理论才能 30 得到证实,错误的理论才能被发现、纠正或推翻,并在指导实践的过程中,使自身得到发展。如果没有这个过程,对事物的认识就没有完成。
实现由理论向实践的飞跃,是有条件的。第一,必须从实际出发,坚持一般理论和具体实践相结合的原则。只有这样,理论才能真正发挥自己的指导作用,并随着实践的发展而发展。第二,理论要回到实践中去,需要经过一定的中介环节。第三,理论要回到实践中去,还必须为群众所掌握。人民群众是实践的主体,理论只有为群众所掌握才能化为改造社会、改造自然的物质力量。第四,要有正确的实践方法即工作方法。方法是理论的具体化。如,调查研究等方法。
(三)认识运动的不断反复和无限发展
从实践到认识,再从认识到实践,如此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循环往复以至无穷,一步步地深化和提高,这就是认识发展的总过程。
“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作为认识发展的总过程,不只是实践到认识和认识到实践多次飞跃的综合,而且表现了认识过程的反复性和无限性。认识过程的反复性和无限性是指人们的认识过程既不是封闭式的循环,也不是直线式的前进,而是螺旋式的曲折上升运动。这个运动,从形式上看,表现为认识和实践的反复循环;从内容上看,实践和认识之每一循环,都比较地进到了高一级的程度。正是认识运动中实践和认识的这种循环往复和无限发展,体现了认识的本质和一般发展规律。
造成认识过程反复性和无限性的原因是:
第一,人们对事物的认识,由于主客观条件的限制,往往不是一次完成的。从主观方面说,人们总是受到自己认识能力和实践活动范围的限制。从客观方面说,受到科学技术条件的限制,以及客观过程的发展和表现程度的限制。客观事物的本质有一个显露的过程,人的认识也就需要一个过程。
第二,从人们具体的认识过程看,当某一思想、理论、计划、方案等,经过多次反复,在实践中达到了预想的结果,就算完成了。然而,对于认识过程的推移而言,人们的认识运动还没有完成,并且也永远不会完成。因为物质世界及其发展是无限的。所以,人的认识的任务,就在于不断地克服主观和客观、认识和实践之间的矛盾,求得它们之间的具体的历史的统一,而不是企图去发现所谓的“永恒真理”、“终极真理”。
“主观和客观、认识和实践的具体的历史的统一”表明,这个统一应当是具体的、历史的。所谓具体的,即主观认识要同一定时间、地点、条件下的客观实践相符合;所谓历史的,即主观认识要同特定历史发展阶段的客观实践相适应。由于客观实践是具体的、历史的,所以,主观认识也应当是具体的、历史的。当事物的具体过程已经向前推移,转变到另一个具体过程的时候,主观认识就应当随之而转变,如果主观认识仍然停留在原来的阶段上,这就脱离了客观实践的具体的、历史的特点,思想落后于实际,就容易犯保守的错误。当事物的具体过程尚未结束,原有的矛盾尚未得到充分的暴露和展开,向另一个具体过程推移转变的条件还不具备的时候,如果人们硬要把将来可能做的事情勉强拿到现在来做,企图超越阶段,这同样是脱离了客观实践的具体的、历史的特点,就容易犯冒进的错误。
第二节 真理与价值
一、真理的客观性、绝对性和相对性
真理是人们对于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的正确认识。人类的认识活动从总体上讲是为了获得真理,并用真理指导实践,以取得实践的成功。
(一)真理的客观性
真理具有客观性,凡真理都是客观真理。
首先,真理的内容是客观的。真理作为一种主观的思想形式,是把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外部客观世界作为认识对象的。真理最根本的特征就在于对客观事物的本质和规律的正确揭示,就在于思想与客观事物的本质和规律的一致性。
其次,检验真理的标准也是客观的。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凡是能够经得起实践的检验、得到实践的证实、主观同客观相符合,这种认识就是真理。
真理的客观性原理,是唯物主义认识论即反映论的一般原理在真理问题上的贯彻。正如唯物主义之所以承认真理是客观的,是因为它坚持物质第一性、意识第二性,意识是对物质的反映这个最基本的哲学前提。从这一前提出发,就必须承认人们认识的内容是来自客观世界的,是能够和客观相符合、相一致的,承认了这一点,也就等于承认了客观真理。
在认识真理思想内容客观性的同时,还必须正确认识真理形式的主观性。真理形式的主观性要求人们必须意识到,真理同它所反映、认识的客观对象之间的区别和联系。我们既不能把真理思想内容的客观性等同于客观对象的客观性,把真理当作客观实在,又要反对唯心主义否认客观真理的错误观点。实用主义所鼓吹的“有用就是真理”,是主观真理论的一个典型。实用主义者把“有用”和“真理”完全等同起来,从根本上否认了客观真理的存在。
真理的客观性决定了真理的一元性。真理的一元性是指对于特定的认识客体来说,真理只有一个,它不因主体认识的差别和变化而改变。在人们的认识活动中,虽然由于主体认识角度和立场、观点、方法等方面的差异,人们关于同一客体的认识结果往往会有所不同,有时甚至截然相反。但是,这并不表明观点不同的每个人都拥有真理。在任何情况下,对于特定实践活动中的特定的认识对象来说,只能有一种认识是与特定的认识客体的状态、本质和规律相一致的,这种认识就是真理。
(二)真理的绝对性和相对性 承认真理是客观的,这是真理问题上的唯物论,就真理的发展过程以及人们对它的认识和掌握程度来说,真理又是绝对的和相对的,这是真理问题上的辩证法。任何真理,既具有客观性,同时又具有绝对性和相对性。
真理的绝对性即具有绝对性的真理,是指真理的无条件性、无限性。首先,任何真理都必然包含着同客观对象相符合的客观内容,都同谬误有原则的界限,都不能被推翻。否则,就不成其为真理,这一点是绝对的、无条件的。在这个意义上,承认了客观真理也就是承认了绝对真理。其次,人类认识按其本性来说,能够正确认识无限发展着的物质世界,认识每前进一步,都是对无限发展着的物质世界的接近,这一点也是绝对的、无条件的。在这个意义上,承认世界的可知性,承认人能够获得关于无限发展着的物质世界的正确认识,也就是承认了绝对真理。真理的相对性即具有相对性的真理,是指真理的有条件性、有限性。在一定条件下,人们对事物的客观过程及其发展规律的正确认识总是有局限的、不完全的。首先,真理所反映的对象是有条件的、有限的。任何真理由于都会受到人类实践水平和范围以及认识能力的限制,它只能是对无限的物质世界发展的某一阶段、某一方面、某一层次的认识,因而是有限的。这是真理在广度上的有条件性、有限性。其次,真理反映客观对象的正确程度也是有条件的、有限的。任何特定的真理不仅所反映的对象在范围上是有限的,而且其正确程度也是有限的。由于条件的限制,任何真理对认识对象的反映只能是相对正确的,即在认识的深刻程度上、精确度上都是有限的,或者是近似性的。这是真理在深度上的有条件性、有限性。也就是说,任何真理都只能是主观对客观事物近似正确即相对正确的反映。
真理是具体的,是发展的,真理的绝对性和相对性是辩证统一的。
第一,具有绝对性的真理和具有相对性的真理是相互渗透和相互包含的。一方面,相对之中有绝对,绝对寓于相对之中;真理的相对性之中,也包含着绝对性的颗粒。另一方面,绝对之中有相对,真理的绝对性通过相对性表现出来,无数具有相对性的真理之总和构成具有绝对性的真理。也就是说,从真理的两重性来看,任何真理既是绝对的,又是相对的,是 32 两者的统一。就真理在一定条件下对有限事物的认识来说,它是相对的;就真理在这种条件下,反映客观世界、反映客观事物的本质和规律的真实情况来说,是绝对的。
第二,具有相对性的真理和具有绝对性的真理又是辩证转化的。真理永远处在由相对向绝对的转化和发展中,这是真理发展的规律。人类认识是一个不断深化的过程,是从相对性真理走向绝对性真理、接近绝对性真理的过程。任何真理性的认识都是由相对性真理向绝对性真理转化过程中的一个环节。“长河”是个恰当的比喻,在绝对性真理这条“长河”中,包含着无数相对性真理的“水滴”和“河段”,人类已经取得的任何一项真理,都是绝对性真理长河中的一个成分,都是以往实践和认识的终点,又是进一步迈向绝对真理的起点,人们向绝对真理的接近,是无止境的,永远不会停留在一个水平上。
总而言之,绝对性真理和相对性真理,从“静态”上看,即从它们的相互渗透上看,任何客观真理既是绝对的,又是相对的;从“动态”上看,即从真理的发展上看,任何客观真理都是由相对性真理向绝对性真理转化的一个环节,又都表现为一个过程。绝对性真理和相对性真理不是两个真理,而是同一个真理的两种不同属性。在这个问题上,我们必须反对割裂二者辩证关系的绝对主义和相对主义。我们实际工作中的教条主义、思想僵化,把马克思主义当成一种现成的公式,到处生搬硬套,是绝对主义的表现;否定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则,散布马克思主义“过时论”,是相对主义的表现。二者都是错误的。
绝对性真理和相对性真理的辩证统一,是同人的认识能力、思维能力的至上性和非至上性辩证统一的。人类的思维,按其本性、能力和可能性来说,是能够认识无限发展着的物质世界的,这就是思维的至上性,亦即思维的无限性和绝对性;但是,每一个乃至每一代人,由于受到客观事物及其本质的显露程度,社会历史(生产状况、科学技术状况、阶级斗争状况)的实践水平,主观的条件(个人的经历、受教育的程度、立场、观点和思想方法)以及生命的有限性等各方面的限制,他们的思维又是非至上的,亦即有限的和相对的。人的认识能力、思维能力是至上和非至上、无限和有限的对立统一,作为认识、思维成果的真理,也是绝对和相对的对立统一。
(三)真理与谬误
真理和谬误相比较而存在,相斗争而发展,这也是真理发展的规律。真理和谬误的根本区别就在于主观是否与客观相符合、相一致。相符合、相一致就是真理。谬误就是对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的错误认识。
真理与谬误既对立又统一。首先,真理与谬误是对立的。就一定范围、一定客观对象来说,真理就是真理、谬误就是谬误,二者有本质区别,不能混淆。其次,真理与谬误又是相互联系的。真理是与谬误相比较而存在的,没有谬误也就无所谓真理。再次,真理的发展也是通过与谬误的斗争来实现的。真理的每一个进步都意味着谬误被批驳、被放弃、被真理所取代。最后,真理和谬误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真理和谬误的区别和对立并不是绝对的,任何真理都是在一定范围、一定条件下才能够成立,如果超出这个范围,失去了特定条件,它就会变成谬误。例如,牛顿力学作为真理是以物体宏观低速运动为其成立的范围和条件的,如果超出这个范围和条件,它就不再适用。又如,马克思恩格斯的有些论断是在特定条件下提出的,如果不顾条件的变化加以运用,就会产生错误。当然,谬误也可以在一定条件下转变为真理。谬误不同于偏见。错误往往是正确的先导,失败常常是成功之母。“吃一堑,长一智”,对自己所犯的错误的认真总结,是发现真理的最好办法。
真理和谬误的辩证关系原理告诉我们,要想做一个彻底的唯物主义者,就必须勇于坚持真理、修正错误,树立终生为真理而奋斗的理想信念,准备随时为真理而献身。在任何情况下,我们都要坚信,真理最终总要战胜谬误。我们党提出的“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就是一个自觉地运用真理发展的规律,在思想文化和科学领域里通过自由讨论,而达到坚持 33 真理、修正错误的正确方针,一个彻底的唯物主义者,必须坚决维护和执行这个方针。但是必须明确,这个方针不是目的,而是达到认识真理的手段。
二、真理的检验标准
在认识外部客观事物时,当获得了一定的认识之后,认识过程并没有结束。这是因为还要对认识结果加以判定、鉴别,看其是否是正确的。
(一)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实践之所以能够作为真理的检验标准,这是由真理的本性和实践的特点决定的。首先,从真理的本性看,真理是人们对客观事物及其发展规律的正确反映,它的本性在于主观和客观相符合。所谓检验真理,就是检验人的主观认识同客观实际是否相符合以及符合的程度。要做这种检验,就要把主观认识同客观实际联系起来加以比较、对照,才能判定它是不是真理。主观认识本身不能自称自己正确,如果用一种认识去检验另一种认识,那还是在主观范围内兜圈子,达不到检验的目的。而客观事物本身无所谓正确和错误的问题。所以,它也不能作为检验认识真理性的标准。由此可见,检验认识真理性的标准,既不能是思想理论本身,也不能是客观事物,而只能是把主观和客观联系起来的桥梁——社会实践。
其次,从实践的特点看,实践是人们改造世界的客观的物质性活动,具有直接现实性的特点。就是说,人们遵循着一定的认识去实践,就可以引出现实的结果,把主观的东西变为客观的东西。一般说来,如果在实践中达到了原来预想的结果,那么人的认识就被证实了,就可以称之为真理性的认识;如果失败了,并且不是由于认识之外其他原因所引起的,那就是错误的认识。所以,实践的直接现实性的特点,是作为检验真理标准的主要根据,使它成为最公正的审判官,具有最高的权威。在实践检验真理的过程中,逻辑证明可以起到重要的补充作用。人的实践活动经过无数次的重复,把实践的规律印入人脑,经过思维的抽象、提炼和概括,内化为思维的规律,成为思维的逻辑。再用“逻辑的格”把它固定下来,就成为人的逻辑思维的有效工具,并逐步具有了公理的性质。因此,逻辑证明便在一定意义上具有了检验理论的真理性和普遍性的作用,成为对实践标准的一个重要的补充。在实践中,人们常常对所提出的计划、方案进行理论论证,以确认其可行性,当论证通过后便可认为是一套可付诸实际的正确的计划、方案。这就是逻辑证明发挥作用的过程。当然,逻辑证明并不能 取代实践检验认识真理性的标准,已被逻辑证明了的东西,还必须最后经过实践的检验,才能最终被认为是确定无疑的认识,逻辑证明必须服从实践检验的最后结果。真理一定是符合逻辑的,但符合逻辑的不一定是真理。是不是真理,需要通过实践的检验才能得到最终的证明。
(二)实践作为检验认识真理性的标准的确定性与不确定性
对于实践是检验认识真理性的标准这一命题也要用辩证的观点来分析。实践作为检验认识真理性的标准的确定性即绝对性,是指实践作为检验认识真理性的标准的唯一性。即离开了实践,再也没有另外的标准。只要我们确认人的认识、思想、理论的真理性在于它们具有不依赖于主体、不带任何主观附加的客观内容,在于它们同认识的客观对象的本质和规律相符合,实践最终一定能鉴别出认识的真理性。这就是实践标准的确定性。肯定了实践标准的客观性和唯一性,也就必须承认实践标准的确定性、绝对性。
实践作为检验认识真理性的标准的不确定性即相对性,则是指实践对认识真理性的检验的条件性。即任何实践都受到一定具体条件的制约,因而都具有一定的局限。这是因为,无论认识的主体与客体,还是已经获得的认识以及实践本身,都是一个不断运动发展的过程。实践对真理的检验不可能一次完成。实践是社会的、历史的实践,总是具体地表现为无数个别的、历史性的实践活动。任何具体的实践活动对于真理的检验作用,都会由于历史条件的种种限制而表现出某种相对性、有限性和不确定性的特点。
因此,我们必须把实践对真理的检验,看作是全部人类的实践即无数个别的、历史发展着的、整个社会的实践对真理的检验。实践检验和证明真理是一个过程,这个过程永远不会完结。
三、真理与价值的辩证统一 为了满足人类生存和发展的需要,人们必须通过实践改造外部世界,创造出能够满足人类需要的事物。在这一过程中,不仅存在着主观符合客观的真理问题,而且存在着按照主体的需要和尺度认识和改造客观世界的价值问题。
(一)价值及其特性
人们的实践活动总是受着真理尺度和价值尺度的制约。实践的真理尺度,是指人们在实践中所必须遵循的、反映了实践对象的客观规律和本质的真理。人们只有按照真理办事,才能在实践中取得成功。实践的价值尺度,是指人们在实践中所必须遵循的、以满足人们需要为内容的、特定的实践目标。任何实践活动都是在上述真理尺度和价值尺度的共同制约下进行的,因此,任何成功的实践都必然是真理尺度和价值尺度的统一。
哲学上的“价值”是揭示外部客观世界对于满足人的需要的意义关系的范畴,是指具有特定属性的客体对于主体需要的意义。哲学上的价值概念具有最大的普遍性,是对各种特殊的价值现象的本质概括。如经济领域中某项活动是否具有效益;政治生活中某种政权组织形式是否体现了人民群众的意志,能否受到民众的支持;精神生活中某种信仰或信念是否能给人以精神支撑和精神引导;艺术领域中某件艺术作品是否能给人带来美的感受等,都是主体和客体之间价值关系的丰富多彩的表现形式。哲学的价值概念扬弃了上述各种价值关系中纷繁复杂的特殊内容和形式,概括了其中共同的、普遍的、本质的内容,即概括了其中所包含的外部客观世界的事物(客体)对于人(主体)的需要满足与否(意义)的关系。当客体能够满足主体需要时,客体对于主体就有价值,满足主体需要的程度越高价值就越大。价值具有以下四个方面的特性:
第一,价值具有客观性。这是因为,价值关系的各个环节都是客观的。首先,人的需要具有客观性。不论是人的自然需要还是社会需要,物质需要还是精神需要,都是由人的实际生存状态决定的,因而在本质上都是客观的。其次,用来满足人的需要的对象也具有客观性。
客体能否满足主体的需要,并不是由人们的主观愿望决定的,而是由客体本身客观存在的性质、属性决定的。最后,满足人的需要的过程和结果也具有客观性。人的需要的满足是主客体之间相互作用的过程,主客体相互作用的结果形成后,就会对主体的需要构成意义关系。例如某种食物被食用后,对人的生存和生长是否有积极意义;人们身处的自然环境,是否能使人身心健康和愉悦等,所有这些,都是客体在与主体相互作用中所构成的意义关系,都是客观存在的价值现象。
第二,价值具有主体性。价值的具体的主体性是指价值本身的特点直接同主体的特点相联系,价值的特点表现或反映着主体性的内容。由于价值关系的形成是以主体的需要为主导因素的,因此客体对于主体的意义就会因主体及其需要不同而不同。因此,主客体之间的价值关系就不是一种自然的现成关系,而是主体在实践基础上确立的同客体之间的一种创造性关系。例如,药物对于健康人并没有直接的价值,而对于病人则具有直接的价值,这是价值的具体的主体性的突出表现。
第三,价值具有社会历史性。由于价值关系的主体具有社会性和历史性,因此人们的需要、实践以及需要满足的形式都表现出了社会性和历史性,这就决定了价值的社会历史性的特点。例如,木材、煤炭、石油、核能、太阳能、潮汐发电等能源形态,对于人类的价值就是历史地发展着和变化着的,它们的价值的变化是由人类的社会历史发展决定的。因此,我们必须用社会的和历史的眼光考察价值现象。
第四,价值具有多维性。任何一个层次的主体都表现为一定的整体,由于其结构和规定性又是复杂的、立体的和全面的,因而每一主体的价值关系都具有多维性或全面性。例如,一块钻石相对于主体的不同需要来说,可以构成多维的价值关系,如审美的、经济的、科研的、使用的等。而在实践中,人们往往会由于特定条件下的特殊需要而实现它的某一种或几种价值,同时却要放弃它的其他价值。价值的多维性要求人们在创造或实现价值时,必须对某一价值物的价值作全面的考察,以决定取舍。
(二)价值评价及其特点
价值评价是一种关于价值现象的认识活动,其特点主要有以下三个方面:
第一,评价是以主客体的价值关系为认识对象的。评价性的认识与知识性的认识不同,知识性的认识的对象是客体,是以客体本身的状态为反映内容,以获得关于客体的“真”的认识为目的的;而评价性的认识则以客体和主体之间的价值关系为反映内容,以获得关于客体对于主体的意义即“善”、“美”的认识为目的的。在日常生活和实际工作中,人们常常要对人或事进行评价,主要是说明这个人或事对于社会、对于人有什么积极或消极意义,从而决定对这个人或事应持何种态度。这种通过评价表明态度的认识活动,就是评价性认识活动。
第二,一般说来,评价结果与评价主体有直接联系,是依主体的特点而转移的。知识性的认识是人的主观反映客观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主体的状态、需要与认识结果之间并没有必然的联系,认识是不依主体的具体特点为转移的;而评价性的认识则不同,由于评价是对客体与主体之间的价值关系的认识,因而主体的客观存在状态,包括主体的需要、特点以及其他的规定性等,作为价值关系的构成要素也就必然会对评价结果产生直接的影响,使评价结果依主体的具体特点而转移。例如,对资本主义、社会主义的价值评价,对当代世界经济政治秩序的评价,不同的价值主体就不可能完全一致,甚至截然相反。
第三,评价结果的正确与否依赖于相关的知识性认识。评价是关于主客体之间价值关系的认识,是对客体对于主体需要的意义的判断。人们能否正确地作出这种判断,取决于人们所具有的相关的知识性认识,包括对客体的属性、本质和规律,也包括对主体的规定性、需要和发展规律等的认识。只有当人们对主体和客体都有了正确的知识性认识之后,人们才能依据这种认识作出关于主客体间价值关系的正确评价。
价值评价的特点表明,评价并不是一种主观随意性的认识活动,而是具有客观性的认识活动。只有正确地反映了价值关系的评价才是正确的评价。实践是检验评价结果的标准。一般说来,由于评价性的认识与知识性的认识一样,它们都是由人们指导实践改造客观世界的需要而产生的,都是为实践取得成功服务的。成功的实践既表明知识性的认识是正确的,同时也表明评价性的认识是正确的,表明评价正确地反映了客体对于主体的价值关系。
需要指出的是,在现实生活中由于价值评价的主体是具体的,可以是个人、群体或人类,而这些不同的主体在需要或要求方面往往存在着差异或矛盾,这就决定了不同主体对同一个事物的价值评价也常常会产生差异或矛盾。比如,不同的阶级由于其阶级利益的差异或对立,势必会影响其对涉及阶级利益的经济、政治、文化方面事物的评价,从而导致评价结果的差异甚至完全对立。但是,这并不说明价值评价是“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纯粹是一种没有任何客观标准的评价。由于人民群众的要求和利益从根本上代表着人类整体的要求和利益,是与历史发展的基本要求或趋势相一致的,因此对于任何价值评价的主体而言,其价值评价的结果只有与人民、人类整体的要求或利益相一致,才是正确的价值评价。
(三)价值评价的功能与树立正确价值观的意义
价值评价在实践中起着激励、制约和导向作用。首先,价值评价作为人们对自身的客观需要和要求的主观反映,作为人们对价值现象的认识,是推动着实践不断实现价值的精神驱动力量。其次,价值评价作为实践的主体尺度是实践活动发展的规范因素,它要求实践活动 36 必须努力消除盲目性和随意性,必须服从于实践目标的实现,即服从于实践满足人们客观需要这一根本目的。最后,价值评价作为实践活动的目标是实践活动发展的导向因素,它制约着实践活动的发展朝着更充分、更全面、可持续性地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着的物质和精神文化需要的方向发展。
价值观是人们对人和事的评价标准、评价原则和评价方法的观点的体系。它与世界观和人生观是一致的。价值观对人的行为起着规范和导向作用。价值观不同的人们,行为的取向也会不同,甚至可能截然相反。即使从同一个真理性的认识出发,也可以引出不同的甚至相反的行为取向。比如具有同样化学知识的人,有的可以用来为人类造福,有的可以用来制造毒品危害人民。可见仅仅拥有科学知识并不能保证人们行为的价值取向的正确。马克思主义以绝大多数人的利益为评价是非、善恶、美丑的标准,归根结底是以社会的进步和人类的彻底解放为标准的。
正确的价值观是先进的社会集团或阶级在实践中形成的,反映了人民群众的要求,对历史发展和社会进步起着促进作用。社会主义的价值观体现了社会主义精神文明所倡导的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而奋斗的社会政治理想、为人民服务的人生观、社会主义的荣辱观、崇尚科学追求真理的科学观、集体主义的道德观、真善美相统一的积极健康的审美观等。树立这样的价值观,不仅对于我国社会主义事业的健康发展,而且对于当代大学生的健康成长具有重要的意义。只有在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指导下,我们的亿万莘莘学子,才能在前进的道路上经受住磨炼和考验,为祖国和人民作出卓越的贡献。
(四)价值和真理在实践中的辩证统一
在实践中,真理既是制约实践的客观尺度,又是实践追求的价值目标之一,即通过实践获取关于外部世界的科学认识;而价值则是实践追求的根本目标,同时又是制约实践的主体尺度,真理和价值在实践基础上是辩证统一的。
真理和价值在实践中的辩证统一关系,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 首先,成功的实践必然是以真理和价值的辩证统一为前提的。任何成功的实践都必然是既遵循真理尺度,又符合价值尺度,并将二者有机地统一起来的结果。遵循真理尺度即我们通常所说的“按科学规律办事”;遵循价值尺度即我们通常所说的“满足人的需要”。无论何种实践,只有把“按科学规律办事”和“满足人的需要”相结合,才能达到目的,获得成功。
其次,价值的形成和实现以坚持真理为前提,而真理又必然是具有价值的。人们对实现价值的追求,构成了实践的动因,但价值的实现必须以对相关真理的正确把握为前提才能成功。这是因为实践中的价值目标作为一种预见性的评价认识,它的确立是以对主客体及其相互关系的真理性认识为依据的。没有这种真理性的认识,就不能形成正确的价值目标。而没有对相关真理的把握,也就不会有成功的实践。同时,任何真理都必然具有价值,这是因为真理能为实践提供科学的客体尺度和主体尺度,能为实践提供正确的价值目标。因此,一种认识只要是真理,就会或迟或早地显示出其对实践的指导作用,即显示出自身的价值。
最后,真理和价值在实践和认识活动中是相互制约、相互引导、相互促进的。真理和价值的相互制约表现在:一方面,价值的实现有赖于对相关真理的把握,真理的发展水平制约着价值实现的程度;另一方面,真理在实践中被验证的过程,则有赖于价值在实践中被实现的状况。价值的实现表明,在实践中所遵循的关于客观事物的本质和规律的认识是真理。真理和价值的相互引导表现在:一方面,实现价值是人们追求真理的目的,满足人们需要的价值追求引导着人们去探索相关真理,所以认识活动的指向是受价值追求的指向规定的;另一方面,真理的不断发展也引导着人们进一步提出新的价值追求,人们在哪一个领域中获得的真理越多,人们就会在哪一个领域中提出更多的价值目标,因此真理的发展同时也影响了价值发展的方向和程度。真理和价值的相互促进表现在:一方面,真理的发展促进价值的实现,37 也就是说,真理的发展可以促使人们更深刻、更全面地理解其生活条件和发展方向,从而使人们的价值追求更合理,更符合人类自身发展的必然性;另一方面,价值的实现又推动着真理的发展。人们对价值的追求越自觉、越合理、越深入,也就表明人们对真理的把握越全面、越深刻,同时也就越能够激发起人们探索真理的热情。
坚持真理尺度和价值尺度的辩证统一,要求我们在实践中必须坚持和弘扬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科学精神要求我们必须坚持以科学的实事求是精神去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在认识和实践活动中,必须如实地、准确地按照客观事物的本来面目去揭示其本质和规律,把追求真实、反对虚假看作是进行科学认识和实践活动的基本品格。要求我们必须崇尚理性思维,以清醒的、严谨的、合乎逻辑的思想从事科学认识和理论创造,进一步指导实践活动。人文精神要求把人民的利益和人的发展看作是一切认识和实践活动的出发点,贯彻“以人为本”的原则。从人民群众的利益和发展要求出发,把美好的追求作为认识和实践活动的重要目标。坚持既崇尚理性,又调动情感、意志等非理性因素和精神体验来展示和表现人的本质和人的追求。要求人们时刻以符合人民的利益和发展要求的价值标准审视一切思想和行动的合理性。
弘扬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对大学生具有重要的意义。大学生正处于世界观和人格的形成发展的时期,应当大力弘扬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全面提高自身素质,成为对国家和社会有用的人才。第三节 认识与实践的统一
认识与实践的统一,是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本质规定。在实际工作中运用这一重要原理,就必须做到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在实践中坚持和发展真理,正确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全面贯彻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思想路线。一、一切从实际出发
一切从实际出发,就是要把客观存在的事物作为观察和处理问题的根本出发点,这是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根本要求和具体体现。从实际出发,就是要从发展变化着的客观实际出发,从特定的社会历史条件出发,按照客观世界的本来面目认识世界而不附加任何外部的主观成分。从根本上说,就是要从客观事物存在和发展的规律出发,在实践中按照客观规律办事。
马克思恩格斯认为,共产党人的理论原理,决不是以这个或那个世界改革家所发明或发现的思想、原则为根据的。这些原理不过是现存的阶级斗争、我们眼前的历史活动的真实关系的一般表述。这些原理的实际运用,随时随地都要以当时的历史条件为转移,而不能生搬硬套。这就是说,运用马克思主义制定革命策略,必须做到从实际出发。
从实际出发,关键是要注重事实,从事实出发。恩格斯曾经把从事实出发看作是唯物主义思想路线的根本点,并以此与从原则出发的唯心主义思想路线相对立。马克思主义是以事实,而不是以可能性为根据的;马克思主义政党的纲领应该以绝对确凿的事实为依据;马克思主义者只能以经过严格证明和确凿证明的事实作为自己的政策的前提。列宁还进一步阐明了应当从揭示规律的高度去把握事实,他认为,在社会现象领域,没有哪种方法比胡乱抽出一些个别事实和玩弄实例更普遍、更站不住脚的了。挑选任何例子是毫不费劲的,但这没有任何意义,或者有纯粹消极的意义,因为问题完全在于,每一个别情况都有其具体的历史环境。如果从事实的整体,从事实之间的联系中去掌握事实,那么,事实不仅是“顽强的东西”,而且是绝对确凿的证据。如果不是从整体上,不是从联系中去掌握事实,如果事实是零碎的和随意挑出来的,那么它们就只能是一种儿戏,或者连儿戏也不如。科学社会主义就是从事实出发得出的科学结论,并且要求结合新的具体事实进行阐发和运用。总之,只有注重事实,才能真正做到从实际出发。
一切从实际出发,说到底,就是要做到实事求是。实事求是是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原理的集中体现和高度概括,是马克思主义的精髓。实事求是深刻体现了彻底的唯物论和彻底的辩证法的统一。在实际工作中,则是体现了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态度和辩证方法的统一,体现了客观规律性和主观能动性的统一。
一切从实际出发,在当代中国,就是一切要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个最大的实际出发。我们党的全部理论和实践活动只有符合这个实际,才能不断地把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伟大事业推向前进。
二、在实践中坚持和发展真理
坚持认识和实践的统一,必须坚持辩证唯物主义的真理观,努力做到以正确的理论为指导,在实践中坚持和发展真理。对待马克思主义,必须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求真务实,不断进行实践创新和理论创新,做到坚持和发展的统一。
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也是一个政党永葆生机的源泉。实践基础上的理论创新是社会发展和变革的先导。通过理论创新推动制度创新、科技创新、文化创新以及其他各方面的创新,不断在实践中探索前进,是我们的治党治国之道,是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之道。
理论创新是在继承的基础上,不断吸取新的实践经验、新的思想形成新认识的过程。它源于实践又指导实践。在实践基础上的理论创新,能够在更高层次上引领和推动实践活动的开展。
重视理论创新,是我们党的一个根本特点,也是我们党的一条重要政治经验。注重理论创新,是党的事业前进的重要保证。历史经验表明:什么时候我们紧密结合实践不断推进理论创新,党的事业就充满生机和活力;什么时候理论的发展落后于实践,党的事业就会受到损害,甚至发生挫折。理论创新,这是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根本要求,是引导社会前进的强大力量。
重视理论创新,必须坚决反对对待马克思主义的教条主义态度。恩格斯多次强调,马克思的整个世界观不是教义,而是方法;它提供的不是现成的教条,而是进一步研究的出发点和供这种研究使用的方法,是行动的指南。
马克思主义是客观真理,又是绝对真理和相对真理的统一。对待马克思主义,我们必须做到坚持与创新的统一。马克思主义的生命力在于创新。只有进行创新,才能不断发展。创新又是以坚持和继承为前提的。把继承和创新统一起来,理论才能真正顺应时代和实践的呼唤,体现与时俱进的要求。
在当代中国,我们必须高举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旗帜,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从理论和实践的结合上不断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把理论创新和实践创新统一起来,用发展着的马克思主义指导新的实践。要坚持以广大人民群众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生动实践为理论创新的源泉,不断打开理论创新的新视野,不断取得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的新进展,深化对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努力开辟马克思主义发展的新境界。
三、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
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是人类创造历史的两种基本活动。认识的任务不仅在于解释世界,更重要的在于改造世界。坚持认识与实践的统一,归根结底是要将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结合起来。
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是相互依赖、相互制约,是辩证统一的。认识世界是为了改造世界;要有效地改造世界,又必须正确地认识世界。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统一,决定了理论与实践必须相结合。马克思主义理论与具体实际相结合,是达到正确地认识世界和有效地改造世界的根本途径。
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过程,既是认识和改造客观世界的过程,也是认识和改造主观世界的过程。改造客观世界包括改造自然界和改造人类社会。改造主观世界就是改造人们自己的认识能力、改造主观世界和客观世界的关系,核心是改造世界观,即观察和处理问题的立场、观点和方法。改造客观世界和改造主观世界相辅相成、相互促进、缺一不可。
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是一个充满矛盾的过程。人类世界是由主观世界和客观世界构成的。人类主体总是受目的性和能动性的驱使,要求外部客观世界满足自身的需要。然而客观世界是按照固有的规律运行的,不可能自动地满足主体的愿望和需要,因而主观和客观就处于矛盾状态之中。主观和客观的矛盾是人类实践活动中的最普遍、最根本的矛盾,是人类世界形成和发展的动力。我们一定要自觉地拿起马克思主义的思想武器,在参加变革现实的实践活动中,正确地解决主观与客观的矛盾,科学地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建设一个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以及人与人协调统一的和谐世界,为人类营造一个美好的家园。
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改造客观世界和改造主观世界的过程,也就是从必然走向自由的过程。自由是对必然的认识和对客观世界的改造。认识必然、争取自由,是人类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根本目标,是一个世界历史性的过程。由必然到自由表现为人类不断地从必然王国走向自由王国的过程。必然王国和自由王国是人类在客观世界面前所处的两种不同的社会活动状态。根据马克思的这一论述,在一定意义上我们可以把“必然王国”看作是人受物支配的社会状态,把“自由王国”看作是人支配物的社会状态。从必然王国到自由王国是永无止境的无限发展过程。
马克思主义认识论所揭示的人类认识的本质和发展规律的学说,为人类正确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指明了现实的道路,为工人阶级及其政党奠定了思想路线的理论基础。在马克思主义思想路线指引下,以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为武器,正确认识资本主义发展的历史进程,正确认识社会主义发展的历史进程,正确认识我国社会主义改革实践过程对人们思想的影响,正确认识当今的国际环境和国际政治斗争带来的影响,总之,正确认识人类社会发展的基本规律和世界历史的大趋势,是时代提出的重大课题。★ 思考题
1.蚂蚁具有和我们不同的眼睛,它们能看见我们看不见的光线。但是,在认识我们所看不见的这些光线方面,我们的成就比蚂蚁大得多。我们能够证明蚂蚁看得见我们所看不见的东西,而且这种证明只是以我们的眼睛所造成的知觉为基础,这就说明人的眼睛的特殊构造并不是人的认识的绝对界限(参见恩格斯:《自然辩证法》,《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332页)。结合以上事实说明实践对认识的决定作用。
2.1997年11月,中国互联网信息中心(CCNIC)第一次向世界发布中国互联网发展状况统计报告,当时中国的互联网用户为62万;到2005年7月21日,该中心第16次发布同类报告时,我国互联网上网用户总数已猛增到1.03亿,居世界第2位。互联网的发展具有两面效应:它既可以用来传播先进的文化和观念,也可以被用来散布种种文化垃圾;既为人们思想观念的丰富发展提供了新的广阔天地,又为许多负面信息的传播打开了方便之门。事实表明,互联网作为一种以物质为载体的思想和文化的存在,正日益深刻地影响着人们的思想观念(资料来源:中共中央宣传部理论局:《2005理论热点面对面》,学习出版社、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第162、166页)。运用实践和认识相互关系的原理,分析互联网的发展对人们的思想观念发生了哪些影响?当代大学生面对互联网的发展应当树立什么样的价值观?
3.在我们这个时代,每一种事物好像都包含有自己的反面。我们看到,机器具有减少人类劳动和使劳动更有成效的神奇力量,然而却引起了饥饿和过度的疲劳。财富的新源泉,由于某种奇怪的、不可思议的魔力而变成贫困的源泉。技术的胜利,似乎是以道德的败坏为代价换来的。随着人类愈益控制自然,个人却似乎愈益成为别人的奴隶或自身的卑劣行为的 40 奴隶。甚至科学的纯洁光辉仿佛也只能在愚昧无知的黑暗背景上闪耀。我们的一切发现和进步,似乎结果是使物质力量成为有智慧的生命,而人的生命则化为愚钝的物质力量。现代工业和科学为一方与现代贫困和衰颓为另一方的这种对抗,我们时代的生产力与社会关系之间的这种对抗,是显而易见的、不可避免的和无庸争辩的事实(参见马克思:《在〈人民报〉创刊纪念会上的演说》,《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775页)。结合马克思的论述,谈谈如何理解哲学上的价值和价值评价的含义? 4.为什么说认识是对客观世界的能动反映? 5.为什么说实践是检验认识真理性的唯一标准?
6.如何理解认识和实践、主观和客观具体的历史的统一?
7.如何理解真理和价值、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的辩证统一关系? 8.当代大学生面向未来应当如何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 阅读文献
1.马克思:《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
2.恩格斯:《反杜林论》(欧根·杜林先生在科学中实行的变革)第一编哲学,三、九、十一,《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
3.列宁:《唯物主义和经验批判主义》(对一种反动哲学的批判)(节选)第2章,1、4、5、6,《列宁选集》第2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
4.毛泽东:《实践论》,《毛泽东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5.毛泽东:《改造我们的学习》,《毛泽东选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6.毛泽东:《人的正确思想是从哪里来的?》,《毛泽东文集》第8卷,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
第三章 人类社会及其发展规律
★ 教学目的和要求
学习和把握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原理,着重了解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的辩证关系、社会基本矛盾运动规律、社会发展的动力和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等观点,提高运用历史唯物主义正确认识历史和现实、正确认识社会发展规律的自觉性和能力。★ 教学要点
●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辩证关系 ●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矛盾运动的规律 ●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矛盾运动的规律 ●社会形态发展的一般规律
●社会基本矛盾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 ●阶级斗争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 ●革命和改革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 ●科学技术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 ●人民群众和个人在历史上的作用 ★ 关键词
社会存在 社会意识 生产力 生产关系 经济基础 上层建筑 社会形态 社会基本矛盾 人民群众
历史唯物主义是关于人类社会发展一般规律的科学。同自然界的运动发展一样,人类社会发展和人的活动也有其自身的规律。马克思恩格斯从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辩证关系出发,深刻揭示了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矛盾运动等一系列规律,为人们正确认识人类社会历史及其发展趋势,正确认识资本主义社会和社会主义社会的发展规律,提供了科学的指导原则。
第一节 社会基本矛盾及其运动规律
一、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
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关系问题,是社会历史观的基本问题。正确认识这一问题是解决其他社会历史观问题的基础和前提。
(一)两种根本对立的历史观
在对待社会历史问题上,历来存在着两种根本对立的观点:一种是唯物史观,另一种是唯心史观。在马克思主义产生之前,唯心史观一直占据统治地位。它的主要缺陷是:至多考察了人们活动的思想动机,而没有进一步考究思想动机背后的物质动因和经济根源,因而从社会意识决定社会存在的前提出发,把社会历史看成是精神发展史,根本否认社会历史的客观规律,根本否认人民群众在社会历史发展中的决定作用。
正如达尔文发现了有机界的规律一样,马克思发现了人类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科学地解决了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关系问题,创立了唯物史观。
(二)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及其辩证关系 社会存在也称社会物质生活条件,是社会生活的物质方面,主要是指物质生活资料的生产及生产方式,也包括地理环境和人口因素。地理环境是人类社会生存和发展的永恒的、必要的条件,而且它作为劳动对象也不断进入人们的物质生产领域。同时,人口因素也是重要的社会物质生活条件,对社会发展起着制约和影响的作用。人是社会生产和社会生活的主体,42 人口数量、素质、结构等状况对社会存在和发展具有重要作用。然而,无论是地理环境还是人口因素,都不能脱离社会生产而发生作用,都不能决定社会的性质和社会形态的更替。
在人们的社会物质生活条件中,生产方式是社会历史发展的决定力量。首先,物质生产及生产方式是人类社会赖以存在和发展的基础,是人类其他一切活动的首要前提。其次,物质生产及生产方式决定着社会的结构、性质和面貌,制约着人们的经济生活、政治生活和精神生活等全部社会生活。最后,物质生产及生产方式的变化发展决定整个社会历史的变化发展,决定社会形态从低级向高级的更替和发展。
社会意识是社会生活的精神方面,是社会存在的反映。社会意识具有复杂的结构,根据不同角度可以将意识划分为个人意识和群体意识、社会心理和社会意识形式以及作为上层建筑的意识形式和非上层建筑的意识形式。属于上层建筑的社会意识形式称为社会意识形态,主要包括政治法律思想、道德、艺术、宗教、哲学等。它们从各自不同方面发挥独特的作用。在阶级社会中,占统治地位的思想文化,本质上是经济上占统治地位的阶级的意识形态,因而具有鲜明的阶级属性。
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是辩证统一的。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意识是社会存在的反映,并反作用于社会存在。
社会存在是社会意识内容的客观来源,社会意识是社会物质生活过程及其条件的主观反映。社会意识产生的最切近的基础是人类的社会实践,实践的能动性决定了意识反映的能动性。所以,社会意识根源于社会存在,是对以实践为基础的不断发展变化的现实世界的反映。
社会意识是人们社会物质交往的产物。社会意识同语言一样,是在生产中由于交往活动的需要而产生的。人类最初的意识,是“纯粹动物式的意识”,是“被意识到了的本能”。经过漫长的生产和交往的发展,伴随着脑、体劳动的分工,产生了人类最初形式的思想家、僧侣。
随着社会存在的发展,社会意识也相应地或迟或早地发生变化和发展。社会意识是具体的、历史的。每一时代的社会意识都有其独特的内容和特点,具有不断进步的历史趋势,但不管怎样变化、发展,其根源深深地埋藏于经济的事实之中。例如,在原始社会,人们只有朴素的族群公有观念,不知“私有”为何物。随着以生产资料私有制为基础的生产方式的出现和原始社会的瓦解,私有观念以及与此相联系的思想意识相应产生。可见,那种认为人从来就有“自私意识”的观点是没有根据的。
总之,社会意识以理论、观念、心理等形式反映社会存在。这是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的依赖性。但社会意识又有其相对独立性,即它在反映社会存在的同时,还有自己特有的发展形式和规律。主要表现在:
首先,社会意识与社会存在发展的不平衡性。进步的社会意识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预见、推断未来,指导人们的实践活动;落后于社会存在的社会意识则阻碍社会的发展。另外,历史上也有这样的情况:社会经济发展水平较高的国家或地区,社会意识的发展水平未必都是最高的;某些经济水平相对落后的国家,其社会意识的某些方面却可以领先于经济发达的国家或地区。
其次,社会意识内部各种形式之间相互影响且各具有其历史的继承性。社会生活的内在联系及其统一性,决定了社会意识诸形式之间也必然是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的。同时,社会意识诸形式均有自成系统、前后相继的历史链条,因而具有历史继承性,有其发展的特殊规律。
最后,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的能动的反作用。这是社会意识相对独立性的突出表现。任何社会意识都不会凭空出现,只能是适应一定社会物质生活发展的要求而产生的,因而它必然具有满足这些需求的功能和价值,在一定条件下会转化为物质力量并作用于社会存在、影 43 响历史的发展。先进的社会意识,反映了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对社会发展起着积极的促进作用;落后的社会意识不符合社会发展的规律,对社会发展起着阻碍的作用。
社会意识的能动作用是通过指导人们的实践活动实现的。思想本身并不能实现什么,要实现思想就要诉诸实践。而社会实践的主体是人民群众。因此,一种社会意识发挥作用的程度及范围大小、时间久暂,同它实际掌握群众的深度和广度密切联系在一起。
正确而充分地发挥社会意识的能动作用,有赖于社会文化建设特别是先进文化的建设。文化是人类社会特有的现象。文化之中蕴涵着人类的智慧、价值追求和审美情趣。举凡适应先进生产力发展要求、代表人民群众的长远利益、顺应人类文明发展趋势的文化都能起到促进社会进步和发展的作用。在人类历史发展中,先进文化是有效地解决人类社会生存和发展中各种矛盾的精神武器 ;在现代,文化与经济和政治相互交融,在综合国力竞争中的地位和作用越来越突出。在当代中国,加强文化建设,充分发挥先进社会意识的能动作用,就要发展和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为我国和全人类的文明进步作出更大贡献。
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辩证关系的原理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它在人类思想史上第一次正确解决了社会历史观的基本问题,是社会历史观革命性变革的基础。唯物史观对历史观基本问题的科学回答,宣告了唯心史观的彻底破产。依据这一原理,马克思主义从社会生活的各种领域划分出经济领域,从一切社会关系中划分出生产关系,并把它当作决定其余一切关系的基本的原始的关系,进而将一切社会关系归结于生产关系,将生产关系归结于生产力发展的高度,从而将社会形态的发展看作自然历史过程,破天荒地破解了“历史之谜”,从而揭示了人类社会发展的规律。把握这两个“划分”、两个“归结”的思想,对于认识社会历史具有重要意义。
二、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矛盾运动的规律 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矛盾运动的规律,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基本规律。深刻地理解和掌握这一规律具有重要的意义。
(一)生产力和生产关系
人类要生存繁衍、要追求美好生活、要获得自身的解放和发展,首先必须解决衣食住行等物质生活资料问题。所以马克思认为,人类第一个历史活动就是生产满足这些需要的物质资料,生产力是人类社会生活和全部历史的基础。
生产力是人类在生产实践中形成的改造和影响自然以使其适合社会需要的物质力量。生产力具有客观现实性和社会历史性。深入理解生产力范畴,需要把握生产力的水平、性质、状况和发展要求等重要方面。生产力的水平是生产力的量的规定性,表现为生产发展的现实程度;生产力的性质是生产力的质的规定性,它取决于生产的物质技术性质、主要是劳动资料的性质;生产力状况是这两者的统一,表现为生产力的运行状态或发展态势。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与生产力上述三方面的规定性紧密联系在一起,是指现实的生产力不断获得解放和发展的基本要求。
生产力具有复杂的系统结构。其基本要素包括:一是劳动资料,也称劳动手段。它是人们在劳动过程中所运用的物质资料或物质条件,其中最重要的是生产工具。人们解决社会同自然矛盾的实际能力如何,主要取决于生产工具的质量和数量;生产工具是区分社会经济时代的客观依据。二是劳动对象。一切自然物质都是可能的劳动对象,其中引入生产过程的部分则是现实的劳动对象。现实的劳动对象还包括生产深度加工的对象。劳动对象是现实生产的必要前提,它从一个侧面反映和体现了生产力的发展水平。劳动对象不同,往往会影响劳动产品的质量和数量。随着生产和科学技术的进步,劳动对象将日益扩大并越来越显示出它的重要作用。三是劳动者。劳动者是人,但不是所有的人都是劳动者。劳动者是具有一定生产经验、劳动技能和知识,能够运用一定劳动资料作用于劳动对象、从事生产实践活动的人。劳动者是生产力中最活跃的因素,人类智慧和能力的发展决定着对物质资源开发的深度和广 44 度。劳动资料和劳动对象只有与劳动者的创造活动结合起来,才能获得自身的生产力意义,才能变为现实的生产力。所以,人才资源是第一资源。劳动者一般包括体力劳动者和脑力劳动者。在现代生产中,脑力劳动者的质量和数量日益具有决定性的意义;在高新技术领域内,脑力劳动和体力劳动具有直接同一的趋势。
生产力中还包含着科学技术。科学技术能够应用于生产过程、渗透在生产力诸基本要素之中而转化为实际生产能力。科学技术上的发明创造,会引起劳动资料、劳动对象和劳动者素质的深刻变革和巨大进步;科学应用于生产的组织管理,能够大幅度提高管理效率;科学技术为劳动者所掌握,可以极大地提高劳动生产率。在现代,科学技术发展日新月异,应用于生产过程的周期日趋缩短,对于生产发展的作用越来越大,日益成为生产发展的决定性因素。从这个意义上说,科学技术是先进生产力的集中体现和主要标志,是第一生产力。
生产力与生产关系是不可分割地相互联系着的。生产关系是人们在物质生产过程中形成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经济关系。生产关系是社会关系中最基本的关系,政治关系、家庭关系、宗教关系等其他社会关系,都受生产关系的支配和制约。生产关系有狭义和广义之分。狭义的生产关系是指人们在直接生产过程中结成的相互关系。包括生产资料所有制关系、生产中人与人的关系和产品分配关系。广义的生产关系是指人们在再生产的过程中结成的相互关系,包括生产、分配、交换和消费等诸多关系在内的生产关系体系。在生产关系中,生产资料的所有制关系是最基本的,它是人们进行物质资料生产的前提,生产、分配、交换和消费关系在很大程度上是由这种前提决定的,所以是基本的、具有决定意义的方面。它是区分不同生产方式、判定社会经济结构性质的客观依据。当然,生产关系的其他方面对生产资料所有制关系也具有重要的影响和制约作用,表现在当它们适应所有制性质的要求时,会对生产资料所有制起巩固、发展的作用,反之,就会对生产资料所有制起削弱、瓦解作用。生产关系作为生产中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不是物。例如,资本的直接表现形态是生产中物的要素,但它实质是一种生产关系。这表明,分析生产关系必须透过“物”看到“物”后面的人与人的关系。
历史上在社会中占统治地位的生产关系,依据生产资料所有制关系的性质区分为两种基本类型。一种是以生产资料公有制为基础的生产关系,其根本特征是:生产资料为劳动者共同占有,人们在生产过程中处于平等地位,产品分配上不存在剥削。另一种是以生产资料私有制为基础的生产关系,其根本特征是:生产资料归少数非劳动者占有,劳动者占有很少或根本没有生产资料并在生产中处于被支配地位,人与人的关系包含剥削关系。
(二)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矛盾运动的规律及其意义 生产力和生产关系是社会生产不可分割的两个方面。在社会生产中,生产力是生产的物质内容,生产关系是生产的社会形式,二者的有机结合和统一,构成社会的生产方式。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相互关系是: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而生产关系又反作用于生产力。
第一,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在两者的矛盾运动中,生产力是居支配地位、起决定作用的方面。首先,生产力状况决定生产关系的性质。历史上的各种生产关系都是适应一定的生产力发展需要而产生的。有什么样的生产力,就会产生什么样的生产关系。可见,生产力状况是生产关系形成的客观前提和物质基础。其次,生产力的发展决定生产关系的变革。生产关系是生产力发展需要的产物,只有当它为生产力提供足够的发展空间时才能够存在。随着生产力的发展,原本适合生产力状况的生产关系便由新变旧,走向自己的反面。当生产关系不能适应生产力的发展要求时,人们就要变革旧的生产关系,建立新的生产关系,以适应生产力的发展。
第二,生产关系对生产力具有能动的反作用。主要表现为两种情形:当生产关系适合生产力发展的客观要求时,它对生产力的发展起推动作用;当生产关系不适合生产力发展的客观要求时,它就会阻碍生产力的发展。生产关系对生产力反作用的实际过程和情形是十分复 45 杂的。新的生产关系总体上基本适合生产力发展,但并不排除它的某些环节或方面不适合生产力状况而阻碍其发展;旧的生产关系总体上基本不适合生产力发展,但也不排除它的某些环节或方面的调整和改变,能够暂时地、局部地对生产力发展有一定的促进作用。生产关系落后于生产力固然会阻碍其发展;而由于人为的原因使某种生产关系“超越”生产力水平,这种“拔高”了的生产关系也会阻碍生产力的发展。在一定条件下,生产关系对生产力发展的反作用尤为突出。
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相互作用是一个过程,表现为二者的矛盾运动。这种矛盾运动中的内在的、本质的、必然的联系,就是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合生产力状况的规律,亦称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规律。这一规律就内容看,概括了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相互作用的两个方面:一方面,生产力的状况决定一定的生产关系的产生及其变化发展的方向和形式;另一方面,生产关系反作用于生产力,当生产关系适合生产力的状况时对生产力发展起着促进作用,反之将起着阻碍作用。从过程上看,这一规律表现为生产关系对于生产力总是从基本相适合到基本不相适合,再到基本相适合;与此相适应,生产关系也总是从相对稳定到新旧更替,再到相对稳定。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这种矛盾运动循环往复、不断推动社会生产发展,进而推动整个社会逐步走向高级阶段。
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矛盾运动规律具有极为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首先,这一规律在人类思想史上彻底否定了以“道德说教”作为评判历史功过是非的思想体系,第一次科学地确立了生产力发展是“社会进步的最高标准”。马克思明确指出,判断一个变革时代不能以该时代的意识为依据,相反,这个意识必须“从社会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之间的现存冲突中去解释”。正是根据上述根本观点,马克思主义正确阐释了社会形态的演进过程及其历史正当性问题;正确评价了历史和现实中的事件、人物以及各种社会集团的理论、主张等,为正确认识社会和历史提供了基本观点和方法。其次,这一规律是马克思主义政党制定路线、方针和政策的重要依据。马克思主义政党必须自觉地认识和把握这一规律,把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不断扫除生产力发展的障碍作为自己制定路线、方针和政策的出发点和归宿。
在当前,学习和运用马克思主义关于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相互关系的原理,就要敏锐地把握社会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趋势和要求,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积极投身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不断推进理论创新、制度创新和科技创新,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事业推向前进。
三、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矛盾运动的规律 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矛盾运动的规律,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另一个基本规律。深刻地理解和掌握这一规律同样具有重要的意义。
(一)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
经济基础是指由社会一定发展阶段的生产力所决定的生产关系的总和。理解经济基础的内涵,要把握两点:其一,经济基础的实质是社会一定发展阶段上的基本经济制度,是制度化的物质社会关系。社会实际运行过程是复杂的,在一定社会内部往往存在着多种而不是单一的经济关系,有这种社会脱胎出来的前一社会残存的或其他社会的经济基础成分,也会有未来社会的经济基础的萌芽。但决定一个社会性质的是其占支配地位的经济基础。其二,经济基础与经济体制具有内在联系。经济体制是社会基本经济制度所采取的组织形式和管理形式,是生产关系的具体实现形式。经济体制与生产力发展的关系更为直接、更为具体,在实践中它总是与社会的基本经济制度结合在一起的。因此,经济体制的选择是否得当,对于基本经济制度即生产关系的自我完善和生产力的发展往往起着极为重大的作用。
上层建筑是建立在一定经济基础之上的意识形态以及相应的制度、组织和设施。自原始社会解体以来,上层建筑由意识形态和政治法律制度及设施、政治组织等两部分构成。意识形态又称为观念上层建筑,包括政治法律思想、道德、艺术、宗教、哲学等思想观点。政治法律制度及设施和政治组织又称为政治上层建筑,包括:国家政治制度、立法司法制度和行 46 政制度;国家政权机构、政党、军队、警察、法庭、监狱等政治组织形态和设施。观念上层建筑和政治上层建筑的关系是:首先,政治上层建筑是在一定意识形态指导下建立起来的,是统治阶级意志的体现。其次,政治上层建筑一旦形成,就成为一种现实的力量,影响并制约着人们的思想理论观点。
在整个上层建筑中,政治上层建筑居主导地位,国家政权是核心。国家不是从来就有的,它是社会发展到一定历史阶段的产物。在原始社会,人们生产和生活的主要组织形式是氏族、胞族和部落,社会秩序依靠传统习惯和氏族首领的威信来维系。
国家同原始氏族组织不同。它是按照地域来划分国民的,而不再以血缘关系来划分;它要依靠强制性或暴力手段以及征收赋税来维系。国家是阶级矛盾不可调和的产物。在阶级已经产生且矛盾冲突愈演愈烈的情势下,为了把阶级斗争限制在一定“秩序”之内,国家作为强制性的力量应运而生。国家的实质是一个阶级统治另一个阶级的工具。它是经济上占支配地位的阶级为维护其根本利益而建立起来的强制性的暴力机关,以保障其在政治上也成为统治阶级。国家是一种具有政治统治和社会管理职能的有组织的力量。因为,国家的产生和存在过程,是与社会管理职能的独立化过程并行不悖的。当国家成为政治统治的工具时,它实际已经在起着管理社会生活的作用 ;当国家在管理社会生活时,它并没有失去其阶级统治的性质。国家的对内、对外职能,都是如此。但国家和社会完全统一之日,也就是国家消亡之时。国家消亡是一个漫长的历史过程。
马克思主义依据国家的性质和政权的组织形式,相应地将国家分为国体和政体两个方面。国体是指社会各阶级在国家中的地位,它表明国家政权掌握在哪个阶级手里,哪个阶级是统治阶级,哪个阶级是被统治阶级。政体是指统治阶级实现其阶级统治的具体组织形式,也就是政权构成形式。它表明统治阶级采取什么样的形式去组织自己的政权,实现自己的统治。一般来说,国体决定政体,政体服从于国体;政体为国体服务,并对保证国家的性质起重要作用。在当代,加强民主政治建设是一个极为重要的任务。社会主义民主是其他任何国家形态的民主都不能比拟的。因为,社会主义民主的本质和核心是人民群众当家作主,是对资产阶级民主的辩证否定,是民主发展的历史性飞跃。从民主的具体形式方面看,资产阶级民主已有几百年的发展经验,有许多弊端,也有可资借鉴的因素;社会主义民主建立建设的历史虽然不长,但已显示出巨大的优越性,当然也面临着长期发展的任务。
(二)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矛盾运动 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是辩证统一的。
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经济基础是上层建筑赖以产生、存在和发展的物质基础,上层建筑是经济基础得以确立统治地位并巩固和发展不可缺少的政治、思想条件。任何上层建筑的产生、存在和发展,都能直接或间接地从社会的经济结构中得到说明。经济基础的性质决定上层建筑的性质,有什么样的经济基础就有什么样的上层建筑。经济基础的变更必然引起上层建筑的变革,并决定着其变革的方向。
上层建筑对经济基础具有能动的反作用。集中表现在:为自己的经济基础的形成和巩固服务,确立或维护其在社会中的统治地位。统治阶级总是利用和依靠自己政治上、思想上的统治地位,通过国家政权和意识形态的力量,排除异己势力及其思想,力图将社会特别是经济关系控制在“秩序”的范围之内,维护自己经济基础的统治地位和根本利益。上层建筑的反作用可能是积极的进步的,也可能是消极的衰退的,当它为适合生产力发展要求的经济基础服务时,就成为推动社会发展的进步力量,反之,就会成为阻碍社会发展的消极力量。
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相互作用构成二者的矛盾运动。这种矛盾运动在实际运行中是极为复杂的。其一,在同一性质的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关系中,上层建筑的不完善部分、没有反映经济基础要求的部分都会同经济基础发生矛盾。其二,在不同性质的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关系中,矛盾更为复杂,主要表现在:占统治地位的经济基础同旧上层建筑的残余、未 47 来上层建筑的萌芽之间的矛盾;新旧上层建筑之间、新旧经济基础之间的矛盾等。其三,当一种社会形态处于上升发展阶段时,上层建筑对于经济基础一般是适应的;当一种社会形态处于没落时期,上层建筑同经济基础变革的客观要求则是不适应的,其矛盾则变为对抗性的、全局性的矛盾。
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相互作用的矛盾运动规律,就是上层建筑一定要适合经济基础状况的规律。这里的“一定要适合”表明:经济基础状况决定上层建筑的发展方向,决定上层建筑相应的调整或变革,而不允许上层建筑长时期落后于或不适应自己的发展;上层建筑的反作用,也必须取决于和服从于经济基础的性质和客观要求,而不允许上层建筑脱离自己的发展状况和水平。
在当代中国,深入理解上层建筑一定要适合经济基础状况的规律,必须正确把握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矛盾运动过程中的利益关系,并在深化经济体制改革,完善社会主义经济基础,以促进生产力发展的同时,加快上层建筑领域的改革。生产关系的实质是人们的物质利益关系。在社会主义条件下,上层建筑对经济基础的保护,从根本上说就是为了保障最广大人民群众的物质利益。所以,要积极稳妥地推进上层建筑领域的改革和发展,使人民群众不断获得切实的经济、政治、文化利益。
四、社会形态更替的一般规律及特殊形式
马克思恩格斯揭示的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矛盾运动的规律和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矛盾运动规律,是人类社会发展的一般规律。这些规律决定了社会形态的更替和历史发展的基本趋势。但是,由于社会发展的复杂性和曲折性,人类社会发展在遵循一般规律的同时,也会表现出一些特殊的形式。
(一)社会形态的内涵
社会形态是关于社会运动的具体形式、发展阶段和不同质态的范畴,是同生产力发展一定阶段相适应的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统一体。社会形态包括社会的经济形态、政治形态和意识形态,是三者的历史的、具体的统一。经济形态是社会形态的基础,生产资料所有制关系具有决定性的意义,因而,马克思、列宁经常把“社会形态”与“经济的社会形态”在同一意义上使用,说明“生产关系总和”是社会形态的本质方面。而竖立于经济基础之上的上层建筑则是社会形态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是一定社会形态的表现。一定的社会形态总要以一定的社会制度形式呈现出来,所以,社会制度也被视为社会形态的同义语。人类社会是不断发展的,社会的根本性变革和进步就是通过社会形态的更替实现的。
(二)社会形态更替的统一性和多样性
依据生产关系的性质,社会历史可划分为五种社会形态:原始社会、奴隶制社会、封建制社会、资本主义社会和共产主义社会(其第一阶段是社会主义社会)。这五种社会形态的依次更替,是社会历史运动的一般过程和一般规律,表现了社会形态更替的统一性。
但是就某一国家或民族的社会发展的历程而言,情况就不一样了。有的国家在发展中经历了几种社会形态依次更替的典型过程,也有的国家在发展中超越了一个甚至几个社会形态而跨越式地向前发展;有些国家在历史发展的一定阶段上社会形态性质不够典型,甚至多种社会形态特征交*渗透;有些国家在一定时期由较为落后的社会形态快速跃迁为先进的社会形态,而有些国家的社会形态则长期陷于停滞状况甚至由先进转为长期落后;即使是同一种社会形态,在不同国家也会显现出不同特点等。所有这些,体现了社会形态更替形式的多样性。
(三)社会形态更替的必然性与人们的历史选择性 社会形态发展的统一性与多样性,根源于社会发展的客观必然性与人们的历史选择性相统一的过程。社会形态更替的客观必然性,主要是指社会形态依次更替的过程和规律是客观的,其发展的基本趋势是确定不移的。社会形态更替归根结底是社会基本矛盾运动的结果。48 其中,生产力的发展具有最终的决定意义。所以,只要把全部社会关系归结于生产关系,把生产关系归结于生产力的高度,就有可靠的根据把社会形态的发展看作自然历史过程,就能够发现规律性。就是说,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矛盾运动的规律性,从根本上规定了社会形态更替的客观必然性。
但是,如同其他社会规律一样,社会形态更替的规律,也是人们自己的社会行动的规律。规律的客观性并不否定人们历史活动的能动性,并不排斥人们在遵循社会发展规律的基础上,对于某种社会形态的历史选择性。人们的历史选择性包含三层意思:
第一,社会发展的客观必然性造成了一定历史阶段社会发展的基本趋势,为人们的历史选择提供了基础、范围和可能性空间。例如,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后,中国人民选择了社会主义道路而跨越了资本主义典型发展阶段,就是由于具有建立公有制为主体的生产关系的基本的生产力条件、当时苏联社会主义的存在及影响以及资本主义道路走不通等原因造成的。
第二,社会形态更替的过程也是一个合目的性与合规律性相统一的过程。人是社会实践的主体。在社会发展过程中,一方面,人们的历史选择活动总要受到自己目的的驱使和制约,因为在社会历史领域活动的,是具有意识的、经过思虑或凭激情行动的、追求目的的人;另一方面,人们的历史选择活动又必须遵循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因为历史过程是受内在的一般规律支配的,人们的历史选择只有符合社会发展规律才能实现。这就决定了在社会形态更替过程中历史主体的选择性活动,必然是一个合目的性与合规律性相统一的过程。
第三,人们的历史选择性,归根结底是人民群众的选择性。人们对于社会形态的历史选择,最终取决于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根本意愿以及对社会发展规律的把握和顺应程度。历史是人民群众创造的,人民群众是社会形态变革的决定力量。人民群众对于社会形态的历史选择,正是在遵循社会发展客观规律的基础上,通过参与社会变革实现的。因此,历史的发展、社会形态更替的规律,归根结底会通过人民的意志和人民的选择表现出来。
(四)社会形态更替的前进性与曲折性
社会形态的更替,还表现为历史的前进性与曲折性、渐进性与跨越性的统一。社会形态更替的前进性、渐进性主要是指五种社会形态依次演进的基本趋势,其历史过程是一个“扬弃”的过程。但是,社会形态更替的进步性、渐进性并不否认历史发展的曲折性和跨越性。一种新社会制度取代旧社会制度,往往并不是从旧社会制度发展较为充分的典型国家开始,而更易于在旧制度发展不很完善或者很不充分的地方突破。这既体现了社会形态更替过程的曲折性,又为社会形态更替的跨越性提供了条件和历史契机。例如,资本主义制度是在欧洲而并非在封建制度高度发展完善的中国等东方国家首先取得胜利,社会主义首先是在俄国、中国等国家而并非在欧美各较发达资本主义国家获得成功,都是明显的例证。封建制取代奴隶制的过程也有某些类似的情况。在社会进步发展过程中,社会形态更替的反复甚至倒退,是时常出现的。从世界历史上看,每一次社会制度的变革,无不经过曲折反复的斗争;每一个新生的社会制度,无不有一个从不成熟到逐步成熟的发展过程。例如,英国的资产阶级革命开始于1640年,但在战胜封建制度以后,接着就出现了1660年的旧王朝复辟。直到1688年,资产阶级政党以政变的方式从荷兰迎来了一个带着荷兰海陆军进入英国的国王,才使英国的资本主义社会形态稳固下来。就整个资本主义社会制度看,从建立到巩固大体经历了二三百年时间。社会主义作为人类历史迄今最进步的社会形态,它的产生和发展具有某种跨越性,是合乎规律的。它走向成熟,取得最后胜利,必然要经过曲折复杂的斗争和长期发展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出现某种重大挫折甚至倒退也是难免的。但历史车轮前进的总趋势是不可改变的,它所呈现的“曲折”,必将以社会的巨大进步来补偿。社会主义光辉灿烂的未来,必将进一步为世人所瞩目。
第二节 社会历史发展的动力
一、社会基本矛盾是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 推动社会历史发展的动力是多方面的。旧的社会历史理论往往把社会历史发展的动力归结为人们的思想动机或精神力量,而未能揭示社会历史的真正奥秘。唯物史观超越了唯心史观,它没有停留在“精神动力”的层面上认识社会历史,而是透过历史的表象,进一步探寻并发现了社会历史深处的“动力的动力”:物质生产方式是社会发展的基础;在此基础上形成的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矛盾是社会发展的基本矛盾和基本动力;根源于社会基本矛盾的阶级斗争、社会革命、社会改革等,在社会发展中各具不同的重要作用。
(一)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矛盾是社会基本矛盾
矛盾是推动事物发展的动力,社会领域也不例外。在社会生活中,存在着各种各样的矛盾,其地位和作用各不相同。从社会领域中矛盾的地位和作用来看,社会矛盾有基本矛盾和非基本矛盾之分。社会基本矛盾就是指贯穿社会发展过程始终,规定社会发展过程的基本性质和基本趋势,并对社会历史发展起根本的推动作用的矛盾。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矛盾是社会基本矛盾。这两对矛盾贯穿于人类社会发展过程的始终,并规定了社会发展过程中各种社会形态、社会制度的基本性质;制约着社会其他矛盾的存在和发展,决定社会历史的一般进程,推动社会向前发展。
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矛盾,规定并反映了社会的基本结构的性质和基本面貌,涉及社会的基本领域,囊括社会结构的主要方面。社会基本结构主要包括经济结构、政治结构和观念结构。经济结构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经济结构是指生产方式,包含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两个方面。狭义的经济结构是指经济关系或经济制度。政治结构是指建立在经济结构之上的政治上层建筑,即政治法律制度和设施。观念结构主要是指以经济结构为基础,并反映一定社会经济和政治的社会意识形态,即观念上层建筑。社会基本矛盾实际上也就是社会基本结构要素之间的矛盾。
(二)社会基本矛盾是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
社会基本矛盾作为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它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主要表现在: 首先,生产力是社会基本矛盾运动中最基本的动力因素,是人类社会发展和进步的最终决定力量。生产力是社会存在和发展的物质基础,是不能任意选择的物质力量和历史活动的前提。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的性质,进而决定其他社会关系的基本面貌,决定世界发展的历史进程。
生产力是社会进步的根本内容,是衡量社会进步的根本尺度。人类社会是在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中前进的。作为社会历史发展过程基础的物质生产存在着双重关系:体现在生产力中的人与自然的关系,以及体现在生产关系中的人与人的关系。这双重关系犹如社会历史的经纬线,构成了社会发展过程中最基本的矛盾。生产力发展既是社会物质文明发展的基本内容,也是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发展的基础。只有在生产力发展的基础上,才有可能充分满足人民群众的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的需要。
其次,社会基本矛盾特别是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是“一切历史冲突的根源”,决定着社会中其他矛盾的存在和发展。在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这一基本矛盾的运动中,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是更为基本的矛盾。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决定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矛盾的产生和发展。如前所述,当旧的生产关系成为生产力发展的桎梏时,生产力就必然要求改变或变革生产关系,而一旦生产关系或经济基础状况发生了变化,就会同原有的上层建筑发生矛盾,并要求改变旧的上层建筑。社会基本矛盾的变化、发展又会引发其他社会矛盾的产生和发展。
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矛盾也会影响和制约着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因为,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的最终解决还有赖于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矛盾的解决。生产关系变革或 50
第四篇:心理学基本原理与方法 试题参考答案
1、阐述注意的几种主要的理论观点。(1)、注意及分类(2)(2)、主要理论观点(6)(3)、评价(2)2.阐述能力结构的理论。(1)、什么是能力及其分类(2)(2)、主要能力结构的理论(6)(3)、能力结构的理论评价(2)
四、综合题
阐述动机的理论并对各种理论进行评述?基本思路:(1)动机的概念、分类(8)(2)动机的主要理论(16)
(3)评述不同动机理论及其理论与实践意义(6)我国心理学机遇、挑战及其应对策略
答:我国心理学经过半个多世纪曲折的发展,正面临快速发展的历史机遇。
首先,我国经济快速发展与社会的变革对心理科学提出大量的需求,同时也为心理科学的发展提供动力。一方面,我国经济上已进入社会矛盾瓶颈约束时期。各国的发展历史表明,国家或地区的人均GDP处于1000美元至3000美元的发展阶段,往往对应着人口、资源、环境等瓶颈约束的关键期和各种社会矛盾和冲突最为严重的时期。目前,我国已成为世界上发展速度最快的国家之一,GDP总量在过去的26年间增长了10倍。2005年,我国GDP已经超过2.2万亿美元,人均GDP为1703美元。到2010年我国人均GDP将达到2400美元。
另一方面,我国正处于空前的社会变革时期,经济体制、社会结构、利益格局和思想观念的深刻变化带来各种影响社会和谐的矛盾和问题。经济和政治生活两方面的快速变化,随之而来的是,一些影响社会和谐的问题开始凸显:人们生活和工作压力明显增大,各种应激和心理行为障碍大幅度增加,数千万人受到各种心理障碍、精神疾病或者行为问题的困扰,吸毒问题、青少年问题、亚健康问题、老龄化问题较为突出。据推算,到2020年中国神经精神疾病负担将上升至疾病总负担的四分之一。
其次,信息技术和神经科学研究技术对心理学的渗透,为解决我们人的心理和行为问题提供了新的手段,并打开新的思路。信息时代超强的追踪、监控、行为分析技术,使得心理学家对人类心理和行为观察更加及时、系统。脑科学发展,特别是fMRI、ERP、PET、EEG等技术出现和进步,为心理和行为研究提供了更加直接的观察手段。而基因与遗传科学的发展,使得有可能建立从基因到环境多层面模型来预测人的复杂行为。
最重要的是,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指出 :要注重促进人的心理和谐,加强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引导人们正确对待自己、他人和社会,正确对待困难、挫折和荣誉。加强心理健康教育和保健,健全心理咨询网络,塑造自尊自信、理性平和、积极向上的社会心态。上述决定对我们的发展无疑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它促使我们从“国家任务”的高度去思考心理科学的使命和责任。
因此,研究心理科学如何为构建我国和谐社会服务,特别是研究如何针对我国目前的社会状况和心态,探索如何发挥心理学作为严谨的行为科学的传统优势,并与包括脑科学与遗传科学在内的最新的生命科学技术有机结合,从重大基础研究和实效应对措施两方面促进我国社会的和谐健康的发展是当务之急,更是我国心理发展的 难得历史机遇。
研究还比较零散,有的还处于摸索阶段。比较突出的问题有两个,一个是缺乏系统的基础研究,而且越是接近宏观的制度与社会文化层面的问题,相关的基础性的研究就越少;另一个是研究的成果往往是一些调查数据或者较为宽泛的理论论述,缺乏可操作性。
针对上述存在的问题,当前,我国心理学需要从如下几个方面尽快展开深入研究。
在个体层面研究心理健康问题。从精神和心理尚处于正常范围的亚健康人群和已有较为严重的心理和行为障碍的患者两个方面入手,探讨与心理健康和行为障碍密切相关的诊断、干预和治疗问题。要探讨如何建立一个系统的全民心理健康监测和维持系统,从科学准确的界定和诊断、治疗和干预以及预防和预后等多角度全方位地为维护国民的心理健康提供服务。还要有针对性地研究一些具有重大意义和急迫性的课题,比如毕生心理发展过程中的青少年问题、应激和亚健康问题以及健康老龄化问题等。
在群体层面研究重大社会事件的应对问题。探讨可能影响社会和谐的重要社会问题以及心理因素在这些问题中所发挥的作用,并进而从应用和技术的角度研究如何发展出一套切实有效的应对措施,比如针对重大社会突发事件的预警与危机干预、传媒对大众心态的影响方式和途径、可能影响到社会和谐的极端化信仰等问题的研究。
在社会文化层面研究影响社会和谐的心理因素与认知机制。系统地研究影响社会和谐的心理因素、认知机制与行为特征,并建立相应的社会-心理和谐模型,为我国和谐社会的建设提供有用的理论指导。利用各种社会认知的研究方法,不但可以探讨一般的社会态度和判断的形成过程,而且能够有针对性地深入探讨某些具有重要实践和理论意义的课题,比如社会正义的认知与判断过程、复杂社会矛盾的心理表征和脑加工机制、亲社会和反社会态度形成的认知过程等。而利用大样本的调查和数据分析,可以建立具有普适性的社会-心理和谐模型,进而从政策的层面提供建议和参考。
2、心理学基础研究的价值
学习心理学的基本知识,使学生掌握个体心理活动及其行为发生、发展的规律,有助于培养学生形成良好的心理品质和健全的人格;学习心理学的基本理论和基本技能,使学生能够运用心理学的理论和方法为服务对象解决心理问题,从而实现为服务对象提供整体服务的专业目标。
3、从理论构思到假设与实验结果到验证理论在逻辑上有何区别,这种区别对拓展研究设计有何启示?
4、情绪Stroop效应的实验分析
答:(1)stroop效应是是一种在心理学上广泛应用的视觉任务。主要是指当词的印刷颜色与词的意义相冲突,人是任务是命名印刷颜色时,这时候人们的认识反应要变慢。
(2)经典的Stroop实验要求被试报告色词的墨色。如“红”这个字,可以呈现为红色,也可以呈现为绿色。实验结果表明,在命名和词义不一致的墨色时,被试要花更多的时间,表现出Stroop色词干扰效应。对该效应有多种理论解释,一种观点认为,阅读是一个高度自动化的加工技能,而颜色命名却不是。面对文字材料时,被试很难不进行语义加工,不仅注意字的墨色,而且也注意了字的语义,语义加工对墨色命名加工的干扰即表现为Stroop效应。基于此,对情绪问题感兴趣的研究者预期情绪词的情绪色彩也能对颜色命名产生影响,于是发展出情绪Stroop实验,用以测查个体特别是焦虑个体对情绪信息的注意特点。
(3)情绪Stroop实验通常向被试呈现不同颜色的词语(包括中性词和情绪词),要求他们忽视词语的语义,尽可能快地命名字词的墨色。研究表明,相对于正常被试而言,焦虑个体(包括焦虑病人和高焦虑状态个体)命名有威胁性含义词的墨色时间较中性词长。因此,研究者认为焦虑个体比正常个体更容易将注意投放至消极情绪信息,提出焦虑个体对负性情绪信息存在注意偏向(attentional bias)。
除了考察个体在意识水平对情绪刺激信息的知觉加工特点,Mogg等人还采用情绪Stroop掩蔽实验在阈下知觉水平呈现刺激,探察个体在非意识情况下对情绪信息的加工特点。如,白色词出现在黑色(或红色、绿色和蓝色)的背景颜色块上,被试要尽可能快地命名背景颜色。词呈现的时间很短(1ms),然后就被一串任意组合的白色字母覆盖。字母串能有效掩盖前面呈现的词,但不会掩盖背景块颜色。词在视知觉的阈下水平呈现,随后的测试证明被试不能明确意识到呈现的是什么词。其结果表明,与正常被试相比,患有广泛性焦虑障碍的个体在颜色命名时受到负性词的干扰高于中性词。研究者据此认为,焦虑个体对负性情绪信息的注意偏向发生在前注意阶段。
需要指出,在情绪Stroop实验范式中,负性情绪信息对任务加工的显著干扰通常发生在有情绪障碍被试组,而在正常被试组则比较鲜见。因此,情绪Stroop实验范式广泛用于焦虑症、强迫症、恐惧症和创伤后障碍(PTSD)个体认知特点的研究。而这类研究也试图证明情绪障碍个体对情绪信息存在特殊的认知加工模式。
心理学基本原理与方法 试题参考答案
06年 述评认知心理学的研究方法与认知神经科学的研究方法。(25分)
当前心理学研究的一个重要趋势是运用认知神经科学的方法进行研究,请阐述你对这个趋势的了解与看法。(20分)
答:
1、认知心理学是二十世纪50年代中期在西方兴起的一种心理学思潮,二十世纪70年代成为西方心理学的一个主要研究方向。它研究人的高级心理过程,主要是认识过程,如注意、知觉、表象、记忆、思维和语言等。以信息加工观点研究认知过程是现代认知心理学的主流,可以说认知心理学相当于信息加工心理学。它将人看作是一个信息加工的系统,认为认知就是信息加工,包括感觉输入的变换、简约、加工、存储和使用的全过程。按照这一观点,认知可以分解为一系列阶段,每个阶段是一个对输入的信息进行某些特定操作的单元,而反应则是这一系列阶段和操作的产物。信息加工系统的各个组成部分之间都以某种方式相互联系着。认知心理学继承了实验心理学的传统,吸收了计算机科学的研究成果,形成丁一套比较完整的研究方法——实验、模拟、理论分析相结合的研究方法。这种研究方法充分地反映了当代科学在实验基础上高度综合的研究特点,以及定性研究与定量研究相结合、宏观研究与微观研究相结合的特点。正是研究方法的突破,促进了信息加工认知心理学的发展。这些研究方法有:
(1)实验法:实验的方法能使研究者在控制的情境下,系统地操纵自变量,观察因变量的变化,探讨变量之间的关系。实验有助于研究者搜集资料,验证假说,提高价究的信度和效度。实验方法是信息加上认知心理学采用的主要手段。认知心理学的实验主要是反应时实验和眼动实验。
(2)口述报告法: 也称出声思考法,是一种由被试大声地报告自己在进行某项操作时的想法来探讨内部认知过程的方法。口述报告多半在操作时进行,也可以在操作后通过回忆来叙述。从某种意义上来讲,口述报告的方法有些类似传统的内省法,也可以认为是对内省法的批判与继承。在进行口述报告实验时,主试一定要要求被试大声地如实报告操作时自己思考的详细内容,使内部的思维过程外部言语化,但不要他们解释情境或思维过程。被试所报告的应主要是短时记忆中保留的很快就会消失的信息。内克森和西蒙等人采用这种方法,在认知研究上取得了一定的成就。口述报告的方法已被许多信息加工认知心理学家所接受。
(3)计算机模拟的方法:计算机模拟是信息加工认知心理学最有代表性的一种独特的研究方法。计算机模拟是 心理学与计算机科学的交叉领域,也是人工智能的重要组成部分。这种方法是想通过对心理过程的计算机模拟来认识人心理过程的本身,即对人的内部信息加工过程进行逻辑分析。
计算机模拟常和理论分析结合在一起,多从程序缩减、流程分析、程序模拟三个方面着手。程序缩减是一种以潜在性因素作为资料来源,用分离认知因素来探讨认知过程的方法。典型的设计是让被试执行两种复杂程度不同的任务,从对比的角度来探讨复杂任务的操作时间和信息加工过程。流程分析是通过计算机流程图的比较进一步探讨操作时心理表征的顺序和方向。程序模拟是把人的认知过程编成各种计算机语言输入计算机,如果输入的程序能正常工作,设计者至少可以得知某种心理过程在逻辑上是可行的,即获得逻辑合理性方面的验证。例如,达柯等人则探讨了人怎样利用自己有限的短时记忆去处理和分析句子的前后关系,这些研究都取得了一定的成就。
2、认知神经科学兴起于20世纪90年代,是认知科学和神经科学相结合的新生儿。认知神经科学的研究任务在于阐明认知活动的脑机制。人类大脑如何调用各个层次上的组件,包括分子、细胞、脑组织区和全脑去实现自己的认知活动,是认知神经科学拟回答的根本问题。
在方法学上,认知神经科学包括两大类互补的研究方法:一类是无创性脑功能(认知)成像技术,另一类清醒动物认知生理心理学研究方法。前一类方法中又分为脑代谢功能成像和生理功能成像两种;后一类方法中包括单细胞记录、多细胞记录、多维(阵列)电极记录法和其他生理心理学方法(手术法、冷却法、药物法等)。尽管这些方法为人类科学增添了许多光彩,但远未满足认知神经科学研究的要求。例如,脑认知成像技术可以为我们对认知过程的脑功能形成直观的图像,然而这种图像仅可提供结构或区域性功能关系,对于细胞水平的机制显得过分粗糙。
认知神经科学的研究方法:⑴脑损伤病人研究;⑵正电子发射断层摄影术(PET扫描); ⑶磁共振成像(MRI扫描);⑷事件相关电位;⑸单细胞记录技术。不能用在人类身上 1.事件相关电位的原理和方法:
(1)事件相关电位(ERP)是一种特殊的脑诱发电位,通过有意地赋予刺激仪特殊的心理意义,利用多个或多样的刺激所引起的脑的电位。它反映了认知过程中大脑的神经点生理的变化,也被称为认知电位,也就是指当人们对某课题进行认知加工时,从头颅表面记录到的脑点位。经典的ERP主要成分包括P1、N1、P2、N2、P3,其中前三种称为外源性称为,而后两种称为内源性成分。这几种成分的主要特点是:首先不仅仅是大脑单纯生理活动的体现,而且反映了心理活动的某些方面;其次,它们的引出必须要有特殊的刺激安排,而且是两个以上的刺激或者是刺激的变化。其中P3是ERP中最受关注和研究的一种内源性成分,也是用于测谎的最主要指标。因此,在某种程度上,P3就成了ERP的代名词。(2)事件相关电位的测试方法
事件相关电位属于长潜伏期诱发电位,测试时一般要求被试者清醒,并在一定程度上参与其中。引出ERPs的刺激是按研究目的不同编制而成的不同刺激序列,包括两种及两种以上的刺激,其中一个刺激与标准刺激产生偏离,以启动被试的认知活动过程。如果由阳性的物理刺激启动,除了由认知活动产生的内源性成分,尚包括外源性刺激相关电位;如由阴性刺激来启动心理活动过程,则引出由认知加工而产生的内源性成分。P3为ERPs中重要的内源性成分,现时对它的研究最为广泛。多为神经精神学科研究,如精神分裂症、脑血管疾病和痴呆症、智力低下等,通过研究P3的潜伏期、波幅、波形变化,反映认知障碍或智能障碍及其程度,同时尚应用于测谎研究。另有人将P3、CNV用作观察神经精神药物治疗效果的指标。事件相关电位的另一内源性成分N2为刺激以后200毫秒左右出现的负向波,反映大脑对刺激的初步加工,该波并非单一成分,而是一 复合波,由N2a和N2b两部分组成,N2a不受注意的影响,反映对刺激物理特性的初步加工。
刺激模式:刺激模式的设置是研究ERPs的关键,要求根据研究目的不同设计不同的刺激模式,包括两种及以上不同概率的刺激序列,并以特定或随机方式出现。包括视觉刺激模式、听觉刺激模式、躯体感觉刺激模式。听觉刺激模式包括三类:1.随机作业(OB刺激序列);2.双随机作业;3.选择注意。OB刺激序列(oddball paradigm):通过耳机同步给高调、低调纯音,低概率音作为靶刺激,诱发ERPs。通常靶刺激概率为10—30%,非靶概率70一90%,刺激间隔多采用1.5—2秒,刺激持续时间通常为40—80毫秒,反应方式为或默数靶信号出现次数或按键反应。2.脑功能成像的原理和方法
脑功能成像是指利用各种成像技术对大脑功能活动进行显示的过程,多用脑电图(EEG)脑磁图(MEG)、功能磁共振成像(FMRI)、正电子发射计算机断层(PET)、功能代谢计算机断层(PET/CT)。FMRI和PET 这种测量具有很高的空间分辨率,为1-3mm,但时间分辨率低,大约为1s。相反EEG和MEG 能够很快地记录脑内神经元活动产生的电信号,时间分辨率为毫秒级,但它们对源的空间定位困难,空间分辨率为厘米级。间定位困难,空间分辨率为厘米级
FMRI 是近年来发展的脑功能成像技术,目前成为研究脑功能的主要手段。可分为3 类:(1)灌注基础上的FMRI,以示踪剂在脑内的时间过程来计算脑血流。(2)血流基础上的fMRI,可探察大血管里的血流变化。(3)磁敏感对照基础上的fMRI,如血氧水平依赖性方法。在fMRI 成像中,没有直接观察大脑皮质内神经元的功能活动或神经元的代谢变化,而是观察皮质功能活跃引起的功能区脑血流量及微循环内血氧含量的改变,进而引进的MRI信号变化。但总体上磁共振信号总是滞后与神经和生理响应,也就不能实时的反应人脑的活动,这就促使人们考虑是否能把磁共振成像和时间分辨率较高的EEG结合起来。
二、分析比较行为主义心理学与现代认知心理。(25分)
试论行为主义与现代认知心理学在心理学研究方面的异同。(20分)
答:(1)行为主义心理学是20世纪初起源于美国的一个心理学流派,它的创建人为美国心理学家华生。
行为主义心理学认为,心理学不应该研究意识,只应该研究行为。所谓行为就是有机体用以适应环境变化的各种身体反应的组合,这些反应不外是肌肉收缩和腺体分泌,它们有的表现在身体外部,有的隐藏在身体内部,强度有大有小。
华生认为心理学研究行为的任务就在于查明刺激与反应之间的规律性关系。这样就能根据刺激推知反应,根据反应推知刺激,已达到预测和控制行为的目的。
行为主义在研究方法上摈弃内省,主张采用客观观察法、条件反射法、言语报告法和测验法。这是他们在研究对象上否认意识的必然结论。
(2)认知心理学是二十世纪50年代中期在西方兴起的一种心理学思潮,二十世纪70年代成为西方心理学的一个主要研究方向。它研究人的高级心理过程,主要是认识过程,如注意、知觉、表象、记忆、思维和语言等。以信息加工观点研究认知过程是现代认知心理学的主流,可以说认知心理学相当于信息加工心理学。它将人看作是一个信息加工的系统,认为认知就是信息加工,包括感觉输入的变换、简约、加工、存储和使用的全过程。按照这一观点,认知可以分解为一系列阶段,每个阶段是一个对输入的信息进行某些特定操作的单元,而反应则是这一系列阶段和操作的产物。信息加工系统的各个组成部分之间都以某种方式相互联系着。
(3)在心理学研究对象上,行为主义主张研究外显的、可观察的行为,而不管内部的心理过程;认知心理学 则把研究重点转移到了内部心理过程。在研究方法上,行为主义强调严格的实验室方法,排斥一切主观经验的报告;认知心理学则既重视实验室实验,也重视主观经验的报告。对于认知心理学家来说,改变外部条件并不是目的,它只是揭示知识结构的辅助手段。认知心理学企图把全部认知过程统一起来,它认为注意、知觉、记忆、思维等认知现象是交织在一起的,对于一组现象的了解有助于说明另一组现象。由于它们之间的相互依赖关系,很可能会发现人类认知过程的统一加工模式。
试举一例说明什么是研究的外部效度以及如何才能提高研究的外部效度。(25分)
答:(1)心理实验的外部效度,就是指实验的目标总体结论的真实性程度。亦即实验的样本结论推广到实验目标总体的有效性程度。每一项研究都是在一特定的时间和地点进行的,有特定的被试、指导语、测量技术和实验程序,尽管研究本身具有特异性,但研究者通常期望他们的结果不是特异的,而是可以推广到研究情境之外的。例如:斯特拉克、马丁和斯特普在1988年主持的一项研究表明,在牙齿间放一支笔(迫使其微笑)的人和在嘴唇间放一支笔(迫使其皱眉)的人相比,前者比后者更有可能认为卡通片有趣。尽管这项研究是在1988年用伊利诺斯州大学的学生做的,但研究者通常理所当然地认为这一结果可以推广到实验范围之外。就是说,如果其他人在不同的时间和地点来接受测试,应该也会得到同样的结果。有些研究,如前面的微笑-皱眉实验,其结果的外部效度并不存在多大争议,但也确实有很多研究存在这方面的问题,使人们对其结果的推广效果产生怀疑,常见的情况是将研究结果从严格控制的实验室推广到不加控制的现实世界。将研究结果推广到特定研究之外的效度问题,就是外部效度问题。研究中任何制约结果通用性的特征都是对外部效度的损害。研究的目的是得到能反映两变量间存在的真实关系的结果,如果研究结果能同样地适用于特定实验范围之外的其它时间、情境和人群,则认为此研究具有外部效度;相反,如果结果只在研究限定的约束条件内有效,则此研究缺乏外部效度。
2、任何造成研究条件更具有特异性的因素都会带来对研究外部效度的损害,这一般包括被试者特征、主试者特征、研究的操作程序和测量方法等因素,这些因素的特异性越强,越有可能导致研究情境与人们日常生活情境的差异性,使研究情境中观测到的被试行为区别于人们日常生活情境中的行为,也就制约了研究结论的可推广性。
因此,在实验过程要注意:
克服实验的过分人工情景化。实验一般是在严密控制的条件下进行,造成过分的人工情景,需要增加实验变量,从各方面进行处理。
增加样本的代表行。要求取样时一定要注意随机化和代表性问题,增加取样的层次可以使样本代表性增大。保证测量工具的效度。
四、述评主要的人格理论。(25分)
(一)弗洛伊德的人格理论
(二)卡特尔的人格特质理论
(三)艾森克的人格理论
(四)人格特质的新理论
(一)弗洛伊德的人格理论
弗洛伊德的人格理论认为,人格是由本我、自我、超我三个部分组成的结构。
本我是位于人格结构的底层,由人的先天本能和感官欲望组成,包括人的各种生理需要和感官欲求。本我给人 的行为提供能量,那种很原始的冲动力量就是里比多。本我无意识,没有理性,是非社会化和混乱无序的。本我遵循快乐原则,它只要求满足,而不管满足是否可行和是否合理。
自我是在出生以后从本我中分化出来的。位于人格结构的中间层次,主要作用是调节本我和超我的矛盾。一方面,它要反映本我的要求。另一方面它又受超我的限制。自我遵循现实原则,它以合理方式满足本我的要求,超我是道德化了的自我,处于人格结构的最高层次,由社会规范、价值观念内化而来。超我遵循道德原则,主要作用是抑制本我的冲动,对自我进行监控,并追求完善的境界。
弗洛伊德认为,本我、自我和超我各自代表了人格结构的某一方面,本我代表生理本能,自我代表心理现实,超我代表道德理想。它们各自追求不同的目标,本我追求快乐,自我追求现实,超我追求完美。三者互相协调时,人格就健康;三者矛盾加剧互相敌对时,人就会产生心理疾病。『认为人格的发展经历了五个阶段:口腔期(0岁~1岁)、肛门期(1岁~2岁)、性器期(3岁~5岁)、潜伏期(6岁~11岁)和生殖期(12岁~18岁)』。
弗洛伊德的人格理论过分强调本能的作用,是一种生物决定论的观点,显然是不科学的。这个理论对人格结构的深层次研究,特别是强调本我、自我、超我保持相对平衡的观点,是有一定的科学价值的。
(二)卡特尔的人格特质理论
卡特尔用因素分析法研究人格,通过对人格特质的因素分析,提出了人格特质的理论模型,模型共分为四层,各层之间用连线表示它们的相互关系。如图所示:
卡特尔根据人格特质的独特性,将人格特质分为个别特质和共同特质。前者是个体所特有的人格特质,后者是许多人(同一群体或阶级的人)所共有的人格特质。虽有共同特质,但共同特质在各个成员身上的强度却各不相同,而且共同特质在同一个人身上的表现也会随时间不同而不同。
卡特尔还根据人格特质的层次性,将人格特质分为表面特质和根源特质。表面特质是指从外部行为就可以直接观察到的特质。卡特尔认为,表面特质只是特质原来的集合,这种集合只说明特质之间的关系,但没有揭示出行为的真正原因。根源特质指行为的最终根源,是人格结构最重要的部分。根源特质控制表面特质的聚集。每一种表面特质都来自于一种或多种根源特质,而一种根源特质能影响多种表面特质。例如,聪慧性是一种根源特质,它是不能直接观察到,但我们可以从人们解决问题的正确性和速度等方面间接地推测出来。这里,解决问题的正确性和速度就是表面特质。
根源特质又可以分为体质特质和环境特质。体质特质由人的先天生物因素决定,如兴奋性、情绪稳定性等。环境特质则由后天的环境因素决定。
模型的最下层是动力特质、能力特质和气质特质。动力特质是具有动力特征的特质,它使人趋向一定的目标,包括生理驱力、态度和情操。能力特质是表现在知觉和运动方面的差异,包括流体智力和晶体智力。气质特质决定一个人情绪反应的速度和强度。
卡特尔认为,人格是赋予人一致性的动力,它一定是可预测的。人格能对一个人在情境中将怎样行动做出说明。行为是人格及其情境的函数,即R=f(P*S),其中R代表反应,P代表人格,S代表情境
(三)艾森克的人格理论
艾森克(H.J.Eysenck)试图将人格的特质理论和类型理论结合起来,提出了人格的四层次理论。在他的模型中,最下层是特殊反应水平,即日常观察到的反应,属误差因子;上一层是“习惯反应水平”。由反复进行的日常反应形成,属特殊因子;再上一层是特质层,它们是由习惯反应形成的,属群因子;最上层是类型层,由特质形成,属一般因子。艾森克还用两个纬度来描述人格,一个是内向和外向,一个是神经质倾向(即情绪的稳定性),并用这两个纬度构成人格纬度图。图中,纵轴代表内倾与外倾,横轴代表情绪稳定与不稳定。根据这两个纬度,艾森克将人分为稳定的内倾型、稳定内外倾型,不稳定内倾型和不稳定外倾型四种类型。稳定内倾型表现为平静、性情平和、可信赖、克制的、有思想、谨慎、被动的,相当于粘液质;稳定外倾型表现为领导性、关心自由、活跃、随便、敏感、健谈、开朗、社交性,相当于多血质;不稳定内倾型表现为喜怒无常、刻板、有理想、悲观主义、有节制、不善社交、安静,相当于抑郁质,不稳定外倾型表现为爱生气、不安静、敢做敢为、易兴奋、易变动、爱冲动、乐观主义、有活力、相当于胆汁质。
艾森克的人格理论是人格心理学中的重要成就。这种理论将类型理论和特质理论有机地结合起来,因而能更全面、更系统、更富有层次地描述一个人的人格。
(四)人格特质的新理论
20世纪80年代末以来,人格研究者们在人格描述模式上达成了一些共识,认为人格有五种最主要的稳定的特质。后经进一步的证实,形成了著名的大五因素模型。这五个因素是:(1)开放性:具有想象、审美、情感丰富、求异、创造、智能等特质。(2)责任心:显示了胜任、公正、条理、尽职、成就、自律、谨慎、克制等特质。(3)外倾性:表现出热情、社交、果断、活跃、冒险、乐观等特质。(4)宜人性:具有信任、利他、直率、依从、谦虚、移情等特质。(5)神经质:具有焦虑、敌对、压抑、自我意识、冲动、脆弱等特质。这五个特质的头一个字母构成了“OCEAN”一词,代表了“人格的海洋”。目前,“五因素人格结构理论”被称为当代人格心理学新型的特质理论。
五、设计一个2×3的关于人格与领导风格关系的实验研究方案(包括研究题目、研究目的、研究假设、被试取样、研究变量与程序,统计处理方法等)(25分)。
05年 述评当代智力结构理论。(20分)
答:智力究竟是由几种因素构成的?不同的学者有不同的看法。有人主张单因素,有人主张二因素,也有人主张多因素,形成各种不同的智力结构理论。• 1).单因素论
主张智力单因素论的人认为,人与人之间智力上有高低,但智力只是一种总的能力。例如,高尔顿、推孟等人都主张智力是单因素的,他们编制的量表只提供单一分数(智商),只测一种智力。• 2.)斯皮尔曼的二因素论
英国心理学家斯皮尔曼(C.E.Spearman,1904)提出二因素说,他将人类智力分为两个因素:一是普遍因素,又称G因素,是在不同智力活动中所共有的因素;另一是特殊因素,又称S因素,是在某种特殊的智力活动中所必备的因素。二者相互联系,完成任何作业都需要G因素和S因素的结合。G因素是智力结构的基础和关键,各种智力测验就是通过广泛取样而求出G因素的。• 3).瑟斯顿的群因素论
美国心理学家瑟斯顿(L.Thurstone)于20世纪30年代提出智力结构的群因素论。他认为,智力包括七种彼此独立的心理能力,即语词理解(V)、语词流畅(W)、推理能力(R)、计数能力(N)、机械记忆能力(M)、空间能力(S)和知觉速度(P)。
瑟斯顿为此设计了智力测验来测量这七种因素,测验结果与他原来认为各种智力因素之间彼此无关的设想相 反,各种因素之间存在着正相关。• 4).吉尔福特的智力三维结构模型
1967年,美国心理学家吉尔福特(J.P.Gvilford)提出智力三维结构模型。他认为,智力结构应从操作、内容、产物三个维度去考虑。智力的第一个维度是操作,即智力活动过程,包括认知、记忆、分散思维、聚合思维、评价5个因素;第二个维度是内容,即智力活动的内容,包括图形、符号、语义、行为4个因素;第三个维度是产品,即智力活动的结果,包括单元、门类、关系、系统、转换、蕴含6个因素。把这3个变项组合起来,会得到4×5×6=120种不同的智力因素。• 5).阜南的等级层次理论
20世纪60年代,英国心理学家阜南(P.E.Vernon)提出了智力层次的因素理论。他认为,智力是按等级层次组织起来的,最高层次是一般因素,相当于斯皮尔曼的G因素;其次是言语-教育能力和操作与机械能力两个大因素群;第三层是小因素群,如言语-教育能力又可分为言语因素、数量因素等;最后是特殊因素,相当于斯皮尔曼的S因素。
• 6.)卡特尔的流体智力和晶体智力理论
美国心理学家卡特尔(R.B.Cattell)等人于20世纪六、七十年代根据智力的不同功能,将智力划分为两种:流体智力和晶体智力。流体智力是指人不依赖于文化和知识背景而对新事物学习的能力,如注意力、知识整合力、思维的敏捷性等。晶体智力则是指人后天习得的能力,与文化知识、经验的积累有关,如知识的广度、判断力等。
• 7).斯腾伯格的三元智力理论
当代美国心理学家斯腾伯格(R.J.Sternberg)从信息加工心理学的角度出发,提出了三元智力理论。他认为智力理论可分为三个分理论:情境分理论,阐明智力与环境的关系;经验分理论,阐述智力与个人经验的关系;成分分理论,揭示智力活动的内在心理结构。
8.)多元智力理论(多元智力理论的提出者是霍华德•加德纳教授(Howard Gardner),1983年出版著作《智力的结构》)。• 逻辑数学智力 • 语言智力 • 空间智力 • 身体运动智力 • 社交智力 • 自知智力 • 自然智力
2、当前心理学研究的一个重要趋势是运用认知神经科学的方法进行研究,请阐述你对这个趋势的了解与看法。(20分)(参考第一页有关内容)
3、试论行为主义与现代认知心理学在心理学研究方面的异同。(20分参考第二页有关内容)
4、根据所报考的研究方向选答(40分)
4a、(学习心理研究方向)设计一项的研究探讨“提示(有,无)对不同智力水平(高、中、低)学生迁移效果的影响”,其中“提示”是被试内变量。研究设计包括研究目的、被试选择与安排、研究程序等并最后的模拟请列出模拟的方差分析表各个因素的自由度(包括误差自由度)及交互作用自由度(包括误差自由度)要写 准确。
4b、(个性心理研究方向)设计一个有关情绪与认知关系的研究方案。
4c、(认知心理研究方向)请设计一个关于问题解决的教育心理学实验研究方案。1、04年 论述现代认知心理学概念结构理论的发展和趋势。(25分)答:(一)层次网络模型
层次网络模型是由柯林斯等人(1969)针对言语理解的计算机模拟提出的,后来被用来说明概念的结构。在这个理论中,概念是以结点的形式储存在概念网络中,每个概念具有一定的特征,这些特征实际上也是概念。各类属概念按逻辑的上下级关系组织在一起,概念间通过连线表示它们的类属关系,这样彼此具有类属关系的概念组成了一个概念的网络。在网络中,层次越高的概念,其抽象概括的水平也越高(二)特征表理论
特征表理论是由波纳等人(1979)提出的。特征表理论把概念的语义特征分解为定义性特征和特异性特征。定义性特征是定义一个概念所必须具备的特征,它相当于概念的本质特征。特异性特征是具有描述功能的特征,它相当于概念的非本质特征。特征表理论认为,概念的结构是由概念的定义性特征和整合这些特征的规则构成的。这些规则也称概念规则,它包括肯定、否定、合取、析取、条件等。概念的定义性特征和规则相互结合就构成了各种不同性质的概念。(三)原型模型
原型模型主要是由茹什(1975)等人提出来的。茹什认为概念主要是以原型来表征的。所谓原型是指范畴中最能代表该范畴的典型成员。
2、论述认知不协调理论的研究与发展。(25分)
答:费斯汀格于1957年提出“认知不协调理论”。他认为,人们为了自己内心平静与和谐,常于认识中去寻求一致性,但是不协调作为认知关系中的一种,必然导致心理上的不和谐。而心理上的不和谐对于个人构造自己内心世界是有影响和效力的,所以常常推动人们去重新建构自己的认知,去根除一切搅扰。
在上述思想指导下,他进而提出了有关认知不协调的两大基本假设:(1)是作为心理上的不适,不协调的存在将推动人们去努力减少不协调,并达到协调一致的目的;(2)是当不协调出现时,除设法减少它以外,人们还可以能动地避开那些很可能使这种不协调增加的情境因素和信息因素。可见,这里不协调状态已具有了动力学的意义,正是由于认知上的不协调才引起人类的行为。他将人类行为的动因从需求水平转移到认知水平上,突出了人类理性的力量。
对于认知不协调的条件,费斯汀格认为,认知不协调的基本单位是认知,它是个体对环境、他人及自身行为的看法、信念、知识和态度。它可以分为两类,第一类是有关行为的,如“我今天去郊游”;第二类是有关环境的,如“天下雪”。而认知结构是由诸多基本的认知元素构成,认知结构的状态也就自然取决于这些基本的认知元素相互间的关系。
费斯汀格将认知元素间的关系划分为三种:(1)不相干。此时两种认知元素间没有联系,例如“我每天早上七点钟吃早饭”与“我对足球不感兴趣。”(2)协调。此时两种元素的涵义一致,彼此不矛盾,如“我是一个品德高尚的人”与“我做了一件帮助他人的事情”。(3)不协调。此时“如果考虑到这两个认知元素单独存在的情况,那么一个认知元素将由其反面而产生出它的正面„„假如从y产出非x,那么x和y就是不协调的”。例如“我是一个品德高尚的人”与“我做了一件损人利己的事”,这两者就是不协调的。费斯汀格看来,认知不协调理论研究只是认知元素间的后两类关系,并且把注意力重点放在不协调关系上。
就认知不协调的强度而言,他认为,不协调在程度上是有区别的。具体地说,它取决于两个方面:(1)是不协调的程度同某一认知元素对个人生活的重要性成正比,比如丢掉一元钱与丢掉一份满意的工作造成的不协调程度是不同的;(2)不协调的程度取决于一个人所具有的不协调认知的数目与协调认知数目的相对比例,可用公式表示:
不协调认知项目数量×认知项目的重要性 不协调程度=——————————————————————— 协调认知项目的数量×认知项目的重要性
在解决认知不协调的问题上,费斯汀格提出了三种途径:(1)改变行为,使对行为的认知符合态度的认知。比如,“知道吸烟有危害”而“每天还在吸烟”的人,把烟戒掉。这样,两个认知元素便协调起来。(2)改变态度,使其符合行为。如认为“自己比别人都聪明”,而期终考试时“两门功课不及格”的人,改变对自己原先的评价,认知到自己不过是个中等或者中等偏下的学生,这样认知达到协调。(3)引进新的认知元素,改变不协调的状况。如为了缓解吸烟问题上出现的认知不协调和心理紧张,可以寻找有关吸烟不会致癌,甚至反而对身体有些益处的事例知识。
这三种解决途径是从“知”、“行”角度入手,来达到消除认知不协调的目的。但也应看到,由于不协调在主观上被体验为心理的不舒适,这种心理的不舒适,不同的个体其体验各不相同,因此对个体选择减少失调的具体途径,认知不协调理论不能作出明确判断。认知不协调理论的基本评价
自从费斯汀格提出认知不协调理论以来,该理论对西方社会心理学产生了深远的影响,笔者认为,其贡献主要有以下几点。
1.理论的创新性 认知不协调理论在探讨人对自身活动的认识与外界事物发生过程之间的联系时,指出人的行为对态度转变或持续的先行作用,这在理论上是对社会心理学的一项贡献。在此之前,人们强调的是态度先于行为,有什么样的态度就有什么样的行为,但认知不协调理论提醒人们注意另一方面的情况。人的行为也可以是态度改变或更加坚定的先行条件,已做出的行为引起人的内部不协调感,从而发生态度的改变。这一看法对人们的社会生活具有指导意义。
2.理论的广泛适用性 在认知不协调理论中,费斯汀格将复杂的认知关系简化为认知要素间的协调与不协调关系。这样一来,这一理论模式就有可能具备其它认知模式不曾有的灵活性和运用范围,不仅适用于认知者的认知体系,而且适用于更大的、认知者以外的社会领域。从信息来源看,大量的是来自于社会上的大众传播、大众意识,甚至流言等。费斯汀格专门论述了广大社会领域中的集体现象(如流言、大众传播)对减轻认知不协调的作用,这种不拘泥微观领域的广泛适用性是该理论迅速流行的一个重要因素。
3.理论的推动力 著名人格心理学家J ·费斯特曾说过:“一个理论的有用与否,取决于其整合已知的观察、引发新的研究的能力。”换言之,一个理论的有用性,不是取决于它与某些已建立理论的一致程度如何,而是取决于它能引发多少可测验的假设,在多大程度上整合了现有的经验知识,以及它对解决日常问题所具有的意义。费斯汀格的认知不协调理论就是这样,它引起和推动了大量的实验研究,并且把注意力集中到一系列有趣的规律性上,研究取得了较大的成果。如布雷姆的“心理学的对抗理论”、阿伦森的“喜爱理论”。
当然,任何理论都不可能是完美无缺的,认知不协调理论也同样如此。一是概念的模糊性。在认知不协调 理论中,有些概念是模糊不清的。例如“不协调”这一重要概念,费斯汀格认为,是一种紧张状态,这种紧张状态发生在一个人同时持有两种在心理上不一致的认知的时候。但是认知在哪些方面不一致呢?他并没有明确说明。这给进一步严格的科学研究带来困难,在有关的实验中,研究者不能用可观察的指标定义被试内部产生的认知不协调感,只能假定或推测它的存在。二是认知模式的过于简单化。在认知不协调理论中,过于依靠一对孤立的认知成分,这会导致一些问题。比如,很少与其它认知结构成分发生关联,这意味着,不可能接触到认知成分相互作用的复杂系统。三是解释模式的不确定性。在认知不协调理论中,它不是用心理学术语来解释产生不协调的心理机制,只是借助于日常生活经验来确定不协调的存在。而人在日常生活中行为举止不一定遵循逻辑要求,有可能是遵循另外的理由。费斯汀格对这些理由并未严格限定,解释模式有较大的不确定性和随意性。
3、阐述你对心理学研究方法的发展过程及其争论的看法。(25分)
答:心理学的产生、形成、发展和演变,大致分为三个阶段:19世纪70年代之前为准备期,1879年诞生了科学心理学:自1879年至第二次世界大战,是心理学形成、分化和发展时期;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是心理学的演变、增新时期。与此同时,心理学研究方法的历史发展也经历了三个阶段,从古代到19世纪70年科学心理学诞生之前,人们对心理现象的认识,主要依靠不充分的观察和思辨的方法;自从1879年至第二次世界大战,人们对心理现象的认识采用了定量研究的方法,心理实验得到迅速发展;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心理学从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借用了一些新的研究方法,用以更新传统心理学的研究方法,例如,计算机模拟方法,电生理模拟方法是自然科学的;文献传记法是借用社会科学的。近年来,心理学研究方法的发展明显出现一些新趋势:
(1)研究思路的生态化。随着研究的不断深入和社会需求的日益迫切,实验室研究日益显现出其固有模式的局限性,心理学研究出现了生态化的趋势,即强调从现实生活中、自然情境下研究个体与自然、社会环境中各种因素的相互作用,从而揭示心理发展和变化的规律。这种研究思路使心理学的研究更为客观、真实、接近自然,提高了研究结果的外部效度。
(2)研究方式的跨学科化。心理学所涉及的问题纷繁复杂,往往需要从多学科的角度来进行研究,心理学多学科的研究方式有两种,一种是心理学内容各分支学科的协作,另一种是心理学和其他学科,如哲学、神经科学、教育学、社会学等的协作。
(3)研究范式的跨文化的特点。随着心理学研究的深入和理论的发展,研究者越来越重视不同文化背景中个体的行为表现和心理发展的类似性和差异性,即对不同文化背景下哪些心理特征具有普遍性,哪些心理特征是特定的等。跨文化研究对于丰富心理学研究成果、弄清个体心理发展的影响因素和规律及其使用范围等基本问题意义重大,已成为心理学研究的一种新的范式。
(4)研究方法的综合化。心理学研究方法的综合化趋势主要表现在:a主张采用多种方法去研究和探讨心理现象及其规律,以对不同方法所得的结果进行比较、补充和验证;b强调和大量采用多变量设计,以揭示心理活动各个方面的相互联系;c强调采用综合设计方式,如兼有纵向设计与横向设计优点的聚合式交叉设计;d 注重将定性和定量研究方法结合起来。
(5)研究手段的现代化;随着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在心理学研究众,录音、录像、摄像照相设备以及各种专门研究仪器、工具都得到了广泛采用。
(6)研究结果的数量化。表现为:a 在研究中越来越多地采用多元分析方法,b计算机及其软件已成为最重要的计算工具,c在传统使用定性方法的领域,开始采用“元分析”等定量方法,d 模糊数学在心理学研究中 日益得到广泛采用。
4、根据所报考的研究方向选答(25分)
4a、(实验心理学方向、认知心理学方向、管理心理学方向、心理语言学方向)请你根据对认知心理学的学习和思考,自行设计一个二因素混合实验,其中一个因素是被试间因素,一个因素是被试内因素。请写出实验目的、选题依据、变量安排、被试选择、材料选用、实验程序、预计的结果统计。
4b、(学习心理研究方向)根据你对学习心理的学习与思考,设计一个3×2二因素混合实验,写出设计方案(包括研究目的、被试选择与安排、研究程序等)及最后的模拟统计分析表,各个因素的自由度及交互作用自由度要写准确。
4c、(个性心理研究方向)试设计一个探讨人格特征影响生活满意度的心理机制的研究方案。4d、(心理分析研究方向)如何证明心理分析的有效性,并设计出有关的研究方案。
4e、(临床心理学研究方向)设计一个2×2或2×3的实验,研究语言提示对人的情绪的影响。
4f、(心理测量与人才测评方向、心理与教育测量方向)在心理测验中,信度与效度是评价测验的重要指标,试依据真分数理论,阐述经典心理测验理论中信度与效度的定义,并论述信度与效度之间的关系。2003年心理学基本原理与实验 认知模块理论的产生。
答:模块说是20世纪80年代中期在认知科学和认知神经科学中出现的一种理论。受计算机编程和硬件模块的启发,Fodor(1983)提出认知功能模块性的概念。他认为,人脑在结构上和功能上都是由高度专门化并相对独立的模块组成,这些模块的复杂而巧妙的结合,是实现复杂精细的认知功能的基础。认知科学的许多发现,都支持模块说。80年代末和90年代初,模块理论已发展为多功能系统理论。例如:特尔文曾将人类的记忆系统分为程序记忆、知觉表征、语义记忆、初级记忆和情景记忆五个子系统,这些系统在发生上具有一定的层次性。脑损伤时,各功能系统受到的伤害也有一定的顺序。实验的内部效度。格式塔理论的方法论意义。答:.☆完形主义的研究对象:
⑴完形主义者虽然在许多方面反对构造主义者和行为主义者的见解,可是在心理学的对象问题上却既不反对前者把直接经验作为心理学的研究对象,也不反对后者把行为作为心理学的研究对象。他们认为心理学既研究直接经验,也研究行为。
⑵克勒又把直接经验分为主观经验和客观经验。客观经验,是可以共证的经验,即彼此可以取得一致的客观经验,它是物理科学的基础。主观经验,是不可共证的经验,即别人不能直接经验的自我感觉和感受,它是心理科学的基础。他们认为心理学既研究主观经验也研究客观经验。
⑶完形派心理学的研究行为和行为主义派不同,科夫卡把行为主义的S-R称为微细的行为,而完成派研究的是明显的行为或对行为环境的行为。完形派心理学的研究方法主要是“经验的观察”
2.◎直接报告法:格式塔心理学接受现象学的方法论,主张看到什么就报告什么,又叫直接报告法。对格式塔心理学的评价:
⑴格式塔心理学排斥了经验的作用,并把物理世界看作只是现象性的客观存在,因而带有强烈的先验论和唯心主义倾向。⑵格式塔心理学重视整体的观点,重视部分之间动态的联系,却有辩证法的因素,这对心理学中元 素主义的机械观点有一定的贡献。⑶格式塔心理学对知觉的研究和对学习的研究,冲破了元素主义的框框,并取得了很大的成果,目前仍不失为西方知觉心理学和学习心理学的重要理论之一。⑷格式踏心理学的研究,主要局限与知觉的领域,而且认为格式塔的组织原则则适用与心理学的全部,尚缺乏充足的根据。
格式塔心理学的主要成就有知觉组织原则,顿悟学习理论和创造性思维的研究等。但该流派在心理学史上影响最大最深远的还是其强调的现象学研究方法。这种现象学方法对整个心理研究的方法论意义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以意识经验为心理学的研究对象 2坚持对意识经验的直接描述 3重视研究问题胜于研究方法。4倡导整体论反对原子论。5方法多元的宽容性。
4a、设计一个2×3的研究,探讨“提示(有,无)对不同智力水平(高、中、低)学生迁移效果的影响”,其中“提示”是被试内变量。要求写出研究目的、被试选择与安排、研究程序。然后回答: 根据上述要求,该实验是否一定是混合设计?为什么?
写出被试检验中A因素(提示因素)的自由度,以及A因素误差的自由度。2002年 心理学基本原理与实验 【第1、2题各个方向考生均要完成】
设计一个2×2的完全随机的多因素实验,内容自定,但要有新意。写出题目、实验目的、实验假设、实验方法(包括被试、仪器、实验材料、程序等),以及可能取得的结果和拟采用的统计技术。论当前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的主要观点及其对教育的启示。答: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的主要观点:
(1)学习不应被看成是对于教师所授予的知识的被动接受,而是学习者以自身已有知识和经验为基础的主动的建构活动,即学生能主动积极地构造意义。因此,从这个意义上说,学生学习活动必然有创造性质,他能把从外界接收到的知识信息同化到自己原有的认知结构中去,形成自己特有的认知图式。
(2)学习是学习者认知结构的组织和重新组织的过程。学习活动是一个“顺应”的过程。即学习者不断地对已有的认知结构作出必要的调整和更新,使他适应新的学习对象,并实现“整合”。
(3)学生学习活动主要是在学校环境中,在教师的直接指导下进行的。因此,学习作为一种特殊的建构活动有社会性质。学习不是一个“封闭”的过程,而是一个需要不断与外界交流的发展与改进的过程,即包含有一个交流、反思、改进、协调的过程。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对当前教育实践的启示体现在:(1)教师要对学生的学习模式.有关的先前知识和对教材的信任状况有所了解,教师以引导学生对学习材料获得新意义,修正以往的概念.(2)教师除讲授学习材料之外,还要培养学生学会生成的能力和技巧,结合学习材料的内容组织学生进行一系列认知活动,引导学生学会组织.评价.监督自己的认知过程,控制自己的认知过程,最终能使学生独立进行理解性的学习.【认知心理学、实验心理学、心理语言学等三个方向的考生限定完成下面第一组题目(3a与4a),学习心理研 究、人格心理研究、心理分析研究等三个方向的考生限定完成下面第二组题目(3b与4b)】 第一组题目
3a、什么是心理学实验的内部效度、外部效度、构思效度和统计结论效度?在心理学实验中如何提高这些效度? 答:(!)研究的内部效度是指在研究的自变量与因变量之间存在一定关系的明确程度。如果自变量和因变量之间关系并不会由于其他变量的存在受到影响,从而变得模糊不清或复杂化,那么这项研究就具有内部效度。要使研究有较高的内部效度,就必须控制各种外部变量,消除它们对研究结论的影响。这些外部变量通常有成熟因素、历史因素、被试选择上的差异、被试缺失产生的效应、前测效应、实验程序不一致或处理扩散产生的效应、统计回归效应、多种研究条件与因素间的交互作用等。
(2)研究的外部效度是指研究结果能够一般化和普遍适用到样本来自的总体和到其他总体中的程度,即研究结果和变量条件、时间和背景的代表性和普遍适用性。外部效度可以细分为总体效度和生态效度两类。要提高研究的外部效度,应注意在研究中消除和控制如下因素:①被试的代表性差;②操作定义不明确;③研究对被试的反作用;④事前测量与实验处理的相互影响;⑤多重处理的干扰;⑥实验者效应;⑦研究与实际情境相差较大;⑧被试选择与实验处理的交互作用。
(3)构思效度是指理论构思的合理性及其转换为抽象与操作定义的恰当性程度。要使研究有较高的构思效度,应做到:①理论构思必须结构严谨、符合逻辑、层次分明,形成某种“构思网络”;②严谨地对各种变量做出明确、严格的说明;③给变量下明确的操作定义,并制定相应的客观测量指标;④消除或控制各种影响因素,如构思水平之间的混淆、主被试效应等。
(4)统计结论效度是关于研究的数据分析处理程序的效度检验,或者说,它是检验研究结果的数据分析程序与方法的有效性的指标。统计结论效度的基本问题是研究误差、变异来源与如何适当地运用统计显著性检验,它不涉及系统性偏差的来源问题,而是研究误差变异情况和如何适当运用统计显著性检验的问题。要提高统计结论的效度,首先必须保证数据的质量;其次要明确各种统计检验方法的基本假设和适用条件,选用适宜的统计程序;此外还应注意适当增大样本的容量。
4a、对比分析弗洛伊德和容格的人格理论的异同。答(1)弗洛伊德人格理论
(2)荣格的人格理论:荣格把里比多理解为人类具有的一种生命意志,是人类一切行为的原动力。他认为,里比多活动的方向可以向内也可以向外,因此人格就可以分为外倾型和内倾型。荣格认为,任何人都有具有外倾和内倾这两种特征,但其中一种可能占优势,因而可以确定一个人是内倾还是外倾。
(3).荣格与弗洛伊德的基本分歧在于对力比多的看法上。弗洛伊德把力比多理解为性爱;荣格则将之看作是普通的生命力,性爱只是其中一部分。荣格认为力比多的生命力是营养和生长的机能,儿童成熟了,性机能发展了,这些营养机能就涂上了或联结上了性的情感。力比多是生命力只是在青春期以后才具有异性爱的形式。荣格认为,性爱只是全部内驱力的一个组成部分。第二组题目
3b、试论现代认知派心理学的基本特点及其对心理学研究的启示。
答:(1).认知心理学的特点:信息加工认知心理学的基本指导思想,是把人看成计算机式的信息加工系统。(2).认知心理学的具体做法:①从外部行为观察入手 ②采用被试的“自我观察”法 ③用反应时作为客观指标 ④计算机模拟:(3).认知心理学的研究:①对知觉的模式识别的研究 ②注意的选择模型 ③对记忆组块的研究 ④谢帕德的心理旋转研究 ⑤奎连的语义记忆模型 ⑥西蒙的“通用问题解决者”(4).对认知心理学的评价:
⑴信息加工认知心理学作为心理学界出现的一股新思潮,仍处于发展阶段,因此要想对它作出全面而又恰当的评价是不容易的。
⑵即使在西方心理学界,对于信息加工认知心理学的一些基本观点,也存在着尖锐对立的看法。分歧主要有三个方面:①把人看成计算机的信息加工系统,是否能体现人的本质特征。②如何看待原有知识在人的认知活动中的作用。③关于研究的范围,信息加工心理学在一定程度上,打破了行为主义心理学设置的禁区,重又研究人的认识活动的许多方面。它扩大了心理学的研究范围,另一方面它又把自己的研究范围局限于人的认知过程,而对人的情感和意向活动,对人的个性心理特征的研究又显得无能为了。④总的来说,信息加工认知心理学自诞生以来发展很快,对西方心理学作出了一定的贡献。4b、对比分析行为主义与人本主义的人格心理学理论与方法。
答:(1)行为主义心理学是20世纪初起源于美国的一个心理学流派,它的创建人为美国心理学家华生。行为主义观点认为,心理学不应该研究意识,只应该研究行为。所谓行为就是有机体用以适应环境变化的各种身体反应的组合。这些反应不外是肌肉收缩和腺体分泌,它们有的表现在身体外部,有的隐藏在身体内部,强度有大有小。华生把人和动物的全部行为都看成是刺激――反应。以公式表示即S-R。他将最基本的刺激与反应的连结叫做反射,他宣称行为主义是严格的决定论者。④华生坚信严格的决定论,认为有一定的刺激必可以引起一定的反应;而有一定的反应,也必然曾存在一定的刺激;贬低神经系统在行为中的作用,特别是大脑的作用。⑤由于华生在心理学对象问题上反对意识,在方法问题上,他必然反对内省。⑥华生极端的行为主义观点导致了他极端的环境决定论思想。他认为行为的形成完全来自后天的学习。
(2).人本主义心理学的观点:人本主义心理学家对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和行为主要的理论,都持有异议。①他们以心理学的资料论证人的本性,认为人的本性基本上是好的,破坏性是环境影响造成的,反对弗洛伊德把破坏性也列为人的本性的看法。他们强调人的尊严和价值,反对心理学中出现的人性兽化和机械化的倾向,主张心理学要研究对个人和社会的进步富有意义的问题。②在人与环境的关系上,他们强调人不是一无所有来到世界上的,人在与环境的相互作用中是主动的、有选择的、能创造的,他们反对行为主义的环境决定论。他们反对以动物实验结果推论人的行为,主张对人格发展进行整体分析和个案研究。③他们提出以人为本,从积极的方面研究人的心理,反对把人看成生物的、自然的人,主张把人看成是社会的、文化的人。④人本主义把“人”请回心理学中,改本能为潜能,强调研究人的价值和意义。(3).对人本主义心理学的评述:
⑴人本主义作为一种运动,对心理学的发展起到了积极的作用。⑵人本主义心理学是一种主张,一种思潮,还不是严密的心理学体系,它是针对心理学研究离开生活现实而提出来的。人本主义心理学重视的核心是社会的人,他们所看到的人性是善的,他们反对本能而主张潜能,看重人的潜力,人的主动性和创造性。⑶人本主义心理学与行为主义心理学是对立的。人本主义心理学:①反对人的兽化和计算机化,认为人不是“较大的白鼠”或“较缓慢的计算机;②反对操作主义。由于注意了人的主观能动性,就降低了操作主义的重要性;③反对吝啬律,认为这一规律应用于人格的复杂问题时,或者歪曲了人性,或者在方法论上完全站不住脚;④反对还原主义,认为还原的简单化,使我们看不到生长发展和新异的事实。
⑷人本主义心理学主张:①人化的心理学,应把人当作人来研究。人各有其个性和特点,要研究特殊的人,对 一般的人兴趣不大。②要了解一个人,就要研究他对价值的态度,认为价值是人类动机的主要方面。③并不忽视较低级的动机,在困难的环境中人的低级需要可能最有控制了人的行为,只是以及自我实现的需要。
2001年心理学基本原理与实验考试卷
什么是实验的内外效度?如何才能提高实验的内外效度?(25分)
答:1.实验的内部效度是指在研究的自变量与因变量之间存在一定关系的明确程度。如果自变量和因变量之间关系并不会由于其他变量的存在受到影响,从而变得模糊不清或复杂化,那么这项研究就具有内部效度。要使实验有较高的内部效度,就必须控制各种无关变量,消除它们对研究结论的影响。这些无关变量通常有成熟因素、历史因素、被试选择上的差异、被试缺失产生的效应、前测效应、实验程度不一致或处理扩散产生的效应、统计回归效应、多种研究条件与因素间的交互作用等。
(2)要使实验具有较高的内部效度,就必须控制各种额外变量。所以设计实验时,应注意以下几点: a 历史因素。历史因素可以分为前摄因素和后摄因素两类。前摄因素包括被试固有的和习得的差异,比如性别、工龄、经验、身高、体重、态度、个性、运动与心理能力等等。如果对照组与实验组在这些因素上差异较大,则会影响所测得的两组间差异,降低效度。在研究中控制这些因素的方式是对被试进行随机化选择,后摄历史因素是指在研究测量以外可能影响自变量和因变量之间差异的因素,这常常是由于研究中未控制因素的干扰,使因变量发生变化,而不是实验处理本身所造成的差异。
b 选择因素。这是继上就是前摄历史因素,是由于选择被试的程度不适当而使各被试组之间已开始就存在系统性差异,影响内部效度。当研究中不可能对被试做出随机选择和分配时,最易受选择因素的影响。C 成熟因素。这是指在研究期间,由于被试自身的生理与心理发展、成长(技能、知识、经验等)或变化而引起的系统变异,因而随着时间的推移而产生某种系统效应,降低研究的内部效度。成熟因素具有动态性的性质,控制的方法是使被试选择与分组尽可能随机化,并设立对照组。
D 研究被试的更换和淘汰。实验和研究期间,被试由于事故、生病或研究调整等原因而被更换或停止参加研究,这种因素会明显地影响对研究结果的比较和分析,大大降低内部效度。被试的更换和淘汰不是统计方法可以弥补的,因此研究中要特别注意使被试保持稳定和一致。
E 测量和测试的手段。当研究运用事前与事后两次测量时,事前测量会影响事后测量的结果,影响研究的内部效不。同时,由于测评者本身的疲劳、单调感、注意分散以及其他主观因素和测试本身的变化,使测定和评级的精确性受到影响,降低研究的效度。
F 实验处理和程序。有关实验处理和程序的信息的扩散或交流,使对照组实际上得到了实验处理或受其影响;实验处理的实施包含着其他好处(如资助),产生补偿性等同效应等等,都会损害研究的内部效度。G 多宗研究条件和因素的交互作用。许多研究对不同条件或因素的效应进行比较,可是在研究过程中却往往会由于测试程序、因素控制和实验安排等方面的原因,造成多种条件和因素之间的交互作用,从而影响效度。(3)一项研究要具有内部效度,首先必须正确地选择了研究的自变量和因变量,这样才有可能作出有关变量之间因果关系的陈述。其次是要做周密的实验或研究设计。这主要是指在进行实验设计时,明确意识到各种影响内部效度的因素,运用多种设计措施,控制这些影响因素,突出自变量与因变量之间的关系。什么是负启动效应?负启动实验的方法学思想是什么?典型的负启动实验应如何安排?(25分)
答: 在认知心理学中,启动效应(primingeffect)是指先前的加工活动对随后的加工活动所起的促进作用。正启动效应是指相对于起抑制作用而言,起促进作用的启动效应。负启动效应是指起抑制作用的启动效应。Tipper等(1985)首先采用负启动技术研究分心物的加工特点,并提出在目标选择期间,分心物也同时受到加工。这种加工表现为分心物的内部表征受到抑制,亦即当启动显示中的分心物作为随后的探测显示中的目标时,被试对其的反应时间延长。这种现象称为负启动效应,也称为分心物抑制效应。
方法论思想:在专注刺激的选择期间,一个被忽略的信息的内部表征是与抑制相联系的,那么对于要求相同内部表征的一个随后的刺激加工酒会像先前被忽略的信息一样被削弱.负启动实验的3个设置条件: 1)控制条件,即每次实验目标与分心物都不同且都无关.2)负启动条件:即启动显示中的分心物作为探测显示中的目标, 3)目标重复条件(或分心物重复条件)实验结果表明,负启动条件下反应时间最长,与控制条件下的反应时差异显著.负启动成因:1)反应抑制2)认知去活化3)编码协调4)认知阻塞5)S-R映射 6)情景恢复
试论Chomsky的“生成语法说”及其对认知心理学和心理语 言学发展的影响。(25分)
答:他认为,任何语句都包含两个层次的结构:表层结构和深层结构。表层结构是人们实际听到或看到的语句形式,深层结构是指说话者试图表达的句子的意思。表层结构和深层结构的关系十分复杂:(1)同一深层结构可以用不同的表层结构来体现,即我们在表达同一意思时,可以采用不同的语言形式。(2)同一表层结构也可以由相同的深层结构。在这种情况下会出现语言的歧义。由于表层结构和深层结构经常存在着复杂关系,决定了人类语言表达的丰富性和语言理解的复杂性。
为说明句子的深层结构和表层结构之间转换关系。乔姆斯基提出了描写句子的句法规则,包括短语结构规则和转换规则。运用短语结构规则可以区别某些表面结构相同而深层结构不同的句子。转换规则是说明句子深层结构和表层结构之间关系的规则。运用转换规则,同一深层结构可以用不同的表层结构来表达。
乔姆斯基的句法理论影响颇大。它加深了人们对语言实质的理解,刺激了大量关于语言习得、理解和产生的研究。这一理论不仅推动了语言学发展,也推动了认知心理学的产生和发展,并直接推动了一门新兴学科——心理语言学的产生。
四、(注:第四题有四个方向的题目,请根据你报考的方向,选 出相应的题目作答)(25分)4a、设计一个不同训练方法对能力水平不同学生的学习迁移影响的实验方案。然后回答: 该实验能否进行被试内设计?能否进行混合设计?为什么? 要避免天花板效应或地板效应,在设计时候应该注意什么?
如果需要作项目检验,在设计测试迁移效果的题目时应该注意什么?(学习心理研究方向)
4b、请提出自己一个关于人格与智力关系的理论假设,并设计一个研究方案以检验你的理论假设。(个性心理发展与培养方向)
4c、请设计一个测试记忆深度加工水平的实验方案。(学习心理辅导方向)
4d、请自行设计一个22重复测量因素的实验设计方案。要求包含(1)题目,(2)简单前言与研究假设,(3)被试,(4)程序,(5)所采用的方差分析。(认知心理学方向)2000年心理学基本原理与实验考试卷
述评西方心理学研究的实证主义与现象学主义两大研究方法流派。
答:
1、实证主义方法论使心理学成为一门规范科学。实证主义科学观认为,凡可证实的就为科学(1)强调对象的可观察性(2)元素主义:把对象分成元素(3)定量性:用数量化结果来表明结果(4)还原性:用低级过程解释高级过程 ①机械还原:还原成计算机程序 ②生物还原:还原成鼠、小鸡
(5)方法中心:过分强调方法(明知钥匙丢在外面,还回屋子里找,因为屋内有灯);(person 受社会文化影响的人;human being自然状态下的人)
2、现象学方法论,胡塞尔为现象学创始人。(1)强调经验(2)如实描述(3)整体观(4)先质后量(5)问题中心
波普尔认为,科学须有可证伪性。即能被证实,也可给人提供一种证伪的方法才是真正的科学。3。实证主义与现象学关系
共同点:①都不触及传统哲学的本体论问题;②把自己视为“科学的哲学”或“科学的科学”,研究什么是真理,如何获得真理的问题。
差异:①实证主义研究重心是科学,现象学是人;②认识论对立:实证主义主张归纳法,而胡塞尔认为,这种方法只能获得或然的知识,而非必然的知识。他认为自然界是分散的、个别的,对他们的研究可以采用归纳法,但哲学不可以延用。③真理观对立:实证主义主张真理是可以证明的,是相对真理;现象学视野里只有绝对真理。④科学观不同:实证主义主张无非是事实的科学,不回答有关价值、理性、意义等问题;现象学相反。述评心理学关于智力理论的研究及其新进展。
概述内隐记忆与外显记忆的异同,内隐记忆的主要理论,研究内隐记忆的主要方法。
答:
1、内隐记忆是指个体无法意识的情况下,过去经验对当前作业所产生的无意识状态下的影响,即无意识的记忆.由于这种记忆对行为的影响是自动发生的,个体无法意识到,因此又可称为自动的、无意识的记忆。外显记忆则是个体在有意识的情况下,过去经验对当前作业所产生的有意识的影响,个体有意识的收集相关经验用以完成当前任务,即受意识控制的记忆.外显记忆也可称为受意识控制的记忆。两者有许多不同之处,具体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加工深度因素对内隐记忆和外显记忆的影响不同。加工深度不影响内隐记忆;但对外显记忆则有非常明显的影响。
(2)内隐记忆和外显记忆的保持时间不同。内隐记忆随时间延长而发生的消退要比外显记忆慢的多。(3)记忆负荷量的变化对内隐记忆和外显记忆产生的影响不同。外显记忆会随着记忆的项目的增多而不容易记住;内隐记忆则不然。
(4)呈现方式的改变对外显记忆和内隐记忆有不同的影响。感觉通道的改变会严重影响内隐记忆的作业成绩,而对外显记忆的效果没有影响。(5)干扰因素对外显记忆和内隐记忆的影响不同。外显记忆很容易受到其他无关信息的干扰,而内隐记忆则不同。
2、由于内隐记忆现象的多样性和复杂性,目前还无一种理论能够成功地解释所有的内隐记忆现象。目前影响最大的理论是多重记忆系统说和迁移适当加工说。
(1)多重记忆系统说:该理论认为,内隐记忆和外显记忆分别代表了记忆的两种不同的子系统。特尔文(Tulving1985)等人提出,启动效应代表一种新的记忆系统,即知觉表征系统。这种系统独立存在,与外显记忆有不同机制。多重记忆系统理论得到了许多神经生理学家的支持。
(2)迁移适当加工说:这种理论认为,记忆系统只有一个,内隐记忆和外显记忆的实验性分离反映了两类测试所要求的加工不同,并不说明记忆中存在机能上独立的两个不同的子系统。罗迪格认为(1990),外显记忆测验要求概念驱动加工。概念驱动加工要求有意义的加工、精细编码和心理意象等加工,这些加工提高了外显记忆成绩。与此相反,内隐记忆测验依赖于学习与测验时知觉过程的匹配。许多内隐记忆测验几乎都是提取过去经验中的知觉成分。因此,内隐记忆测验要求材料驱动加工。所以,影响概念加工的各种变量对内隐记忆就没有影响,而知觉和行为方面对内隐记忆就会有很大影响。
这种学说各有其优点,但都不能给所发现的全部实验能现象以完满的解释。目前研究这普遍认为,只有将静态的逻辑结构和动态的加工过程结合起来才能全面地揭示机译这个复杂的系统,完整地描述其工作机理,因此,把两种理论结合起来可能是最好的办法。
3.内隐记忆是一种通过无意识机制运作的记忆,这一特点决定了必须使用特定的方法才能对其进行测量。在实验中,测量内隐记忆的方法主要有间接测验以及加工分离程序。这两种方法的提出,大大扩展了记忆实验研究的技术和四路,并且已经应用到众多无意识研究领域中。
以二因素实验为例,如果它们的交互作用显著,试用图来表示出其交互作用可能情况并作解释。
五、(注:第五题有5a、5b、5c三个题目,请根据你报考的方向选出相应的题目回答)
5a、根据你在学习心理方面最有创见的看法设计出一个多因素实验研究,写出设计方案及最后的模拟统计分析表。(学习心理研究方向题目)
5b、设计一个关于儿童人格发展的跨文化研究方案。(个性心理 发展与
2008年认知心理学试题
心理学原理
1. 设计一个2ⅹ3的研究,探讨提示(有,无)对不同智力水平(高、中、低)学生迁移效果的影响。2和3也是实验设计。(1、2、3是任选一题,其中好像有一个关于认知和情绪的实验设计)4.当代青少年常见的心理问题及解决措施。5.智力和人格的关系。6.技术对心理学发展的影响
7.依据真分数理论,阐述经典心理测验理论中信度和效度的定义。
8.什么是虚假记忆,有关虚假记忆的研究情况。
认知心理学
1. 请结合虚假记忆的理论模型,谈谈虚假记忆产生的原因。2. 请谈谈概念结构的发展趋势。
3. 请说明Levelt语言产生独立阶段模型和Dell两阶段模型的异同。
4. 请结合记忆研究的新进展,设计一个关于记忆研究的2ⅹ2混合实验设计。
5. 请结合语言研究的新进展,设计一个关于语言研究的2ⅹ2混合实验设计。
第二语言的语义通达机制的实验研究
Kolers提出了双语知识表征的共同存储模型(shared store model)和独立存储模型(separate storemodel)。[3]共同存储模型认为双语者的双语知识在头脑里是共同表征的,形成一个单一的语义认知系统;而独立存储模型认为双语者的知识依赖于获取这种知识的语言通道,在头脑里分别进行表征,形成了两个独立的语言系统,分别处理来自第一语言(L1)和第二语言(L2)的信息。随着研究的深入,研究者比较一致认为:两种语言信息的词汇表征(lexical representation)是独立的,而两种语言的概念表征(concept representation)是共同的。
Potter等人提出了两种可能的模型:单词联想模型(word associationmodel)和概念中介模型(conceptme-diationmodel)。单词联想模型(见图1)假设两种语言的词汇表征和共有的概念表征之间的联系是不一样的,第一语言(L1)中的词汇表征直接与概念表征相联系,而第二语言(L2)的词汇表征不直接同概念表征相联系,它必须通过第一语言的词汇表征间接的同概念表征相联系,在进行跨语言的加工时,两种语言的词汇表征层可以直接的进行转换,而不必通过概念为中介;概念中介模型(见图2)则假设第一语言和第二语言的词汇表征都同概念表征直接联系,而词汇表征层之间没有直接的联系,在进行跨语言加工的时候,两种语言的词汇表征都要通过概念为中介进行转换。Potter等人认为,如果是单词联想模型正确,那么把第一语言翻译成第二语言的反应时要比用第二语言命名图片的反应时短;如果概念中介模型正确,完成两种试验任务的反应时应相等。他的试验发现:被试完成两种试验任务的反应时相等,这一结果支持概念中介模型。21
Kroll等人提出了修正的非对称模型(the asymmetrymode,l见图3),在该模型中,词汇表征和概念表征之间都有联系,只是之间的强度不一样, L1的词汇表征比L2的词汇表征大,L2到L1的词汇表征联系强度比L1到L2的词汇表征联系强,随着双语水平的熟练程度的提高,L2的词汇表征与概念表征的联系也逐渐建立起来,而原有的词汇表征的联系并没有消失。
词汇的语义表征及其启动效应研究现状与问题,赵俊华 张大均
1.词汇语义表征模型:(1)早期的语义表征模型:
激活扩散模型(spreading activation model),假设大脑里的语义记忆由相互连接的节点构成的网络组成,每个节点表征一个特殊的概念,概念的所有特征都存储在这个节点上,加工一个单词时网络中与之有意义相应得概念节点得到激活,该激活沿着与该节点相关的连线进行扩散,扩散的程度和效果受最初激活的强度和节点之间的语义距离影响。启动词对目标词的启动效应取决于两者的语义联想性,联想性越高,他们在语义表征网络中的连接九越紧密。
复合线索理论(compound cue theories),认为在长时记忆中没有暂时的信息激活,认知项目进入短时记忆后,提取长时记忆中的语义相关项目,然后再短时记忆中形成一个复合线索,该线索通过跟长时记忆中的多个语义相关项目进行平行匹配,其熟悉性得到评估,两个项目的联接强度越高,熟悉性也越大。
(2)神经连接主义
交互激活模型(interactive activation model),语义的组织被看作是由不同的识别单元(recognition unit)或按照特征水平(feature level)、字母水平(letter level)和单词水平(word level)三个层次相互联结而成。跟目标词语义相关的启动词自下而上的在模型中得到激活后,就会在单词水平产生一个语义兴奋单元。目标词之所以能够得到快速识别,是因为有关它的语义信息已经由于启动词的激活而优先在单词水平兴 奋,这个兴奋单元自上而下影响着对目标词的加工。
分布式联结主义模型(Distributed Connectionist Models),该模型由三层系统组成:输入单元(input units)、隐藏单元(hidden units)和输出单元(output units)。每一单元有很多结点或神经元,每个结点都有自己的激活阈限,结点之间由激活权重连接。,单词之间的范畴相关根据它们语义表征当中的特征交迭程度来编码,联想相关则根据训练期间形成的词频来编码。不论是范畴相关还是联想相关,都可以经由学习而形成激活模型。
2.词汇语义表征的影响因素
以往研究主要集中于客观性的词频、语义相关性、构词法(morphology)、刺激词长度、启动词与目标词的间距(SOA)、作业任务和主体性的年龄、语言能力等方面。
词频:频率越高,激活越快。
语义相关性:主要研究联想关系的启动词对目标词的启动效应,这种启动受到联想级别的影响,联想级别越高,启动时间越短。Hutchison认为,在语义相关的联想启动中,存在着自动化的启动效应,这种效应是由于联想的强度和特征的交迭程度引起,而在范畴相关中却不存在[15]。可Carson和Burton却发现,在范畴相关的语义激活实验中,也存在自动启动现象,这种现象可能是由于相关项目的共同激活(pooling of activation),而不是基于策略启动的有意识期待的转化,它说明范畴效应和联想效应可能包含同样的内在机制,范畴效应可以看作联想启动效应的一个弱形式[16]。另一方面,Manuel等人研究认为,同时具有语义联想和范畴相关的一对词汇(如dog-cat)和仅具有范畴语义相关的一对词汇(如cat-rabbit),其启动作用表现为不同的启动程序和时长,前者的启动更迅速,衰减的也慢[17]。这在以前的研究中并没有给予区别和认识。
刺激词长度:,单词越长,对它的命名和判断时间也越长,语义表征也更为复杂。
启动词与目标词的间距(SOA):在短(≤250ms)、中(500ms)、长(≥800ms)三种SOA条件下,语义的启动效果各有不同。语义联想相关的启动效应一般发生在短时的SOA,但是语义范畴相关的启动效应在每种SOA中是否存在,意见并不一致。
作业任务:主要有单词命名和词汇判断,其中词汇判断又可分为表层判断(如判断单词中是否含有字母A、拼写正确与否判断)、抽象还是具体的语义判断、范畴成员判断(如判断目标词是否属于水果)等。
主体性的年龄和语言能力
双语记忆表征的研究进展及对我国外语教学的启示,毛伟宾,教育心理
双语记忆表征包括词汇表征和语义表征两个方面。词汇表症是指语言在词汇水平上的信息特征(包括词形信息和语音信息),语义表征是指语言的语义概念特征。
Potter 等人以此为基础提出了双语记忆表征的层级模型。这一模型包括两个假设模型: 单词联想模型和概念中介模型。这两个模型都认为双语记忆中有共享的成分, 两种语言在概念的表征上是共享的, 而词汇表征是独立的, 概念表征和词汇表征分属于两个不同的层次。单词联想模型假设两种语言的词汇与概念的联系是不同的, 两种语言的词汇表征之间有着直接的联系, 第一语言的词汇与概念直接联系, 但第二语言的词汇只能借助第一语言的词汇表征通达它们共享的概念, 即通过第一语言的词汇间接地与概念发生联系。而概念中介模型则认为, 两种语言词汇表征之间没有直接的联系, 但它们都各自与概念表征有着直接的联系。因此, 第二语言可以直接通达它们的概念表征, 即两种语言的加工要通过概念进行转换。
Kroll 和 Stewart 通过实验认为, 概念中介模型和单词联想模型之间不是对立的, 而是有着密切的联系, 因而提出了一个修正的层级模型假设, 又称非对称性模型。在该模型中, 双语者的记忆中词汇表征和概念表征之间都有联系, 只是它们之间联系的强度不同, 两种语言不仅词汇之间的联系具有不对称性, 而且两种语言中词汇与概念之间的联系强度也具有不对称性: 第一语言到第二语言之间的词汇表征强度弱, 而第二语言到第一语言的词汇表征强度强;第一语言的词汇和概念表征之间的联系强于第二语言的词汇表征和概念间的联系。即第二语言学习者首先获得第二语言新词的翻译词, 因此在第二语言学习的早期, 第二语言的单词主要通过第一语言单词联系通达概念系统, 而随着第二语言熟练程度的提高, 它的词汇表征与其概念表征之间的联系也会逐渐建立起来。但在概念联系获得之后, 两种语言之间词汇表征层之间的联系并不消失,双语者的语义表征,李荣宝、彭聃龄,现代外语,1999年第3期(总第85期):255-272 关于语义表征的主要观点,现有“同一表征说”和“独立表征说”。前者认为两种语言的形式与同一的语义表征系统相联结,而且语义信息共同存储于一个系统之中,其加工过程为:两种语言的形式信息(视觉或听觉)首先输入语言的形式表征系统,即语言1和语言2,经过形式加工之后所产生的语义信息进入一个共同的语义表征系统,并在这个系统中进行整合和存储,两种语言形式的转换(翻译)是以语义为中介的;后者认为两种语言的形式分别于各自独立的语义表征系统相联结,语义信息分别存储,其过程为:不同语言的语义信息分别进入相应的语义表征系统,两种语言的语义表征系统是彼此独立的,而语言形式的转换是在语言的形式表征层次上实现的。如图1,2:
这种观点认为,双语者的两种语言一部分是“同一表征”的,另一部份是“独立表征”的。加工过程:属于“同一表征”的那一部分语言按图1所示的流程进行,而属于“独立表征”的那部分语言则按图2所示的流程进行。
实验证据:
1.双语者的词联想(word generation):单一联想——说出由刺激词联想到的第一个词;连续联想——在规定时间内说出尽可能多的词。
2.语义启动实验:理论依据是collins和loftus(1975)的“语义激活扩散模型”,概念系统是按概念之间 的不同语义联结强度以网络形式组织起来的,不同联结强度的概念之间在网络中的间距时不同的。如词汇判断实验。双语的语义表征研究这关心的是,是否存在跨语言的语义启动效应,即一种语言的词汇能否启动另一种语言中的与其语义有联系的那些词汇。如果存在,则是同一表征的,反之就是独立表征的。又如等值词重复的启动实验。
对于启动效应的另一个问题是,两种语言之间形态差异程度是否会影响启动效应?当两种语言同属一一个语系时,词汇中书写形式和读音规则方面必然有许多相似之处。这种相似性对跨语言的启动效应是否会有促进作用呢?jim和fischler(1987),chen和ng(1989)、altarriba(1992)、de groot(1991),结论:形态相似的词是同一表征,而形态不相似的词是独立表征。如图:
这得到zhang等(1994)的支持,他们用英-汉双语者作了重复启动和语义启动实验,认为英-汉两种语言在形态上有很大差异,语言间没有启动而语言内部有启动,因此语义是独立表征的。
Smith等(1994)被市的词汇认知阈限食根据环境来调节的,即对语言的不同熟练程度会直接影响词汇认知的效率。Hernandez等(1996),日常用的那种语言对双语者来说会有更大的启动效应。
3.当一个人习得两种语言时,语言形式和语义在他的心理又是如何表征的呢?
同一表征的观点,两种语言的形式是分别表征的,而两种语言形式所代表的语义则是共同的,这样一种表征必须承认语义实以一种超语言的(即没有语言特异性),抽象的形式存在的。一个双语者,尤其是“并列双语者”与“混合双语者”,除了不断地建立两种语言的形式表征之外,还要将两种语言的形式和相应的语义联结起来。
独立表征说观点,两种语言除了有各自独立的形式表征外,还存在各自独立的语义表征。这种表征必须承认语义是具有语言特异性的,即只有经过相应的语言的形式才能被通达。
同一表征:语言形式1——概念(命题)——语言形式2;独立表征:语言形式1——概念(命题)1——概念(命题)2——语言形式2。
本研究的结论:跨语言的语义整合与语言内的语义整合不存在显著性差异,即语义表征是超语言的,只切只存在一个语义表征系统。对不同语言的外在形式的识别速度存在显著性差异,这种差异可能由两个方面的原因引起:两种语言之间的形式特征的差异和被试对两种语言的熟练程度的差异。双语者只有一个超语言的语义表征系统。
双语语义表征的理论及其研究方法,陈宝国,2001年第1期第12卷总第46期,民族教育研究:83-89 表征是认知心理学常用的一个术语,它是指信息在头脑中存在的方式。语言的表征就是语言材料所负载的信息在头脑中存在的方式。由于语言有形式和意义之分,相应的语言的表征可分为形式的表征和语义的表征。(开篇)双语语义表征的理论主要探讨两个方面的问题:第一、双语者两种语言的语义是共同存贮在一个语义系统中,还是分别存贮在不同的语义系统中;第二、双语者两种语言的形式是如何实现相互转换的。围绕这些问题,研究者进行了大量的实验研究,归结起来,主要的理论观点有三种: 1·共同存贮理论 这种理论认为,两种语言的形式分别存贮在不同的表征系统中,但是两种语言有共同的语义表征,它们共同存贮在一个语义系统中(图1)。
2·独立存贮理论
独立存贮理论认为,两种语言的语义表征是彼此独立的,它们分别储存在不同的语义系统中(图5)。独立存贮理论的支持者认为,关于世界的知识绝大部分是通过语言来编码的,而由不同语言编码的经验不可能完全相同,所以不同语言分别储存在不同的系统中(Koler,1963,1964)。独立存贮理论的一种观点认为,语言的形式和语义是不可分割的整体,因此,语言形式的转换必须通过语义的途径或者说语言形式的转化是通过语义特征之间相似特征的匹配来完成的。
3·混合理论
混合理论认为,双语者语义表征的方式依赖一定的条件而变化。其中一个重要的条件就是一种语言的词汇及其翻译词(translation)的语义的重叠(overlap)程度。如果两者语义重叠程度很高,那么它们是共同存贮的,否则是单独存贮的(De Groot,1992)。,形态相似(cognate)的语言,由于它们大多同属于同一语系,语义的重叠程度较高,因此,两种语言的语义是共同表征的。而形态相异(noncognate)的两种语言,由于它们大多属于不同的语系,语义的重叠程度相对较低,因此,两种语言可能是单独表征的。另外,两种语言获得的环境以及两种语言的语系类似性也是决定双语者语义表征的重要因素。
在今后的研究中,我们认为,没有必要再笼统地争论语义是单独存贮还是共同存贮,而应该具体地针对双语者的类型、当前任务类型等探讨双语的语义表征问题。如果将双语者的类型和当前任务类型等诸多因素结合起来考察双语的语义表征问题,那么两种语言的语义既可以是共同表征的,也可以是单独表征的,视具体的条件而定,这样就可以消除许多无谓的争论,得出比较客观的结果。
2007-02-10 | 心理学发展战略研究报告-Ⅲ.心理学学科发展趋势
一、心理学在现代科学技术体系中的地位
20世纪以来,现代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和高度分化与综合的发展趋势,给科学分类带来很多新问题、新情况,增加了学科分类的难度和复杂性。从各门学科研究的对象来看,心理学研究也从人体特点扩展到计算机科学中的各种算法、人机交互式智能型机器的心理特点等。从各门学科的研究方法来看,几乎每一种新方法提出后就被很快运用到其他学科中去,而且各门学科之间的研究方法已经没有多大的区别。为建立一种能适应现代科学技术发展的新的科学技术体系,各界专家学者呼吁建立新学科体系的原则,建构学科部类体系,并提出:(1)各个学科所面对研究的对象都是客观实际,不同学科之间的差别不在于研究对象,而在于它们研究的角度不同,研究侧面有所侧重。
27(2)一个学科内的各门知识之间存在着纵向的区别,一般需将某学科内知识分为基础理论、技术基础、实际应用三个层次。
(3)学科分类体系不应有千古不变的模式,随着科学的发展,人类的知识将不断完善、不断发展、逐渐形成体系。
从现在科学研究来看,关于人本身的研究是一个并未完全弄清楚的问题,而且也是一个研究的热点问题。在学科分类上,心理与行为研究学科体现出以下特点:①分类较细,有关人体研究的学科很多,这反映出研究热点;②分类可变动性大,不同机构、不同专家提出不同的分类方法,建立了不同的体系,这反映出研究不够深入;③分类以对象——人为基础,具体研究处于初级阶段,我们将会看到随着科学研究的进一步深入,学科分类可能发生变化。有些分化,有些合并,也许还要增加新的学科。心理学正是这样一个研究人本身的科学,它的学科分类正经历着不断深入、不断完善的过程。这同科学本身发展一样,永远不会穷尽。
根据上述原则,不同的专家和学者提出了现代科学技术的学科部类体系。有的学者认为,在这个学科体系中马克思主义哲学是统帅一切的最抽象、最基础的层次。每个学科部类又分成基础理论、技术基础、实用技术三个层次,各个学科部类的形成与建立也是一个不断完善发展的过程。从经典的学科部类如数学、自然科学、社会科学、系统科学、人体科学、思维科学六大部类,以后逐渐增加不断完善、丰富,出现了行为科学、文学艺术、军事科学,从中我们可以看到各门学科包括的内容及发展的完善、成熟程度,以及它们之间的相互联系。通过分析,还能找出当前科学发展的重点、热点。现代科学技术体系帮助我们从宏观上来了解科学的发展。
各门学科反映了客观世界的不同角度。数学是从数和形的数量关系上研究客观世界,不考虑客观世界的质的区别,它既可以研究无生命世界,也可以用来研究生命世界,可以说它无处不在。自然科学是从客观物质运动的角度,从能量转移和变化的角度研究客观世界。当代科学表明,客观物质之间的相互作用,只有引力相互作用、电磁相互作用、强相互作用、弱相互作用四种,它们是物质产生各种运动变化的原因所在,自然科学也研究这些相互作用的特点及性质。社会科学是从人类社会发展运动的角度研究客观实际,是从人的社会行为整体这一方面来研究客观实际,人类社会的发展虽然风云莫测,千变万化,但在其背后也存在着固有的规律: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生产力推动生产关系的变革,同时又受它的制约。这些基本规律就像牛顿第二定律那样,决定了社会发展的趋势及速度,当然也与牛顿定律一样,有一定的适用条件。系统科学是从整体与局部的关系角度来研究客观实际,讨论系统整体的优化,讨论系统结构与功能的关系,讨论系统的稳定性等,而不讨论能量在系统中的传递与守恒问题。
人体科学从人的角度来研究客观世界,讨论人体本身的特点、性质、规律,研究客观世界对人体的影响,及其相互关系。思维科学从人认识世界的角度来研究客观实际。认识是人类特有的活动,是人类大脑活动的内容,故然思维科学与人脑研究密不可分,但思维科学不是研究人脑活动的物质过程,也不是研究其中能量传递等现象,而是研究思维本身的特点,研究思维的规律,目前人类智慧的结晶计算机科学中也有大量的思维科学研究的课题。行为科学是从人的社会性角度来研究社会,研究人的群体行为,研究人个体行为与群体表现之间的关系。当然,生物界不少动物是群居,它们都有个体之间交往,都会在不同程度上存在着群体行为,因此行为科学研究的对象也不仅仅包含人在内,它研究的对象除人以外还包括昆虫的组织结构,哺乳动物的生活等现象表现出来的规律。文学艺术是从美与丑的角度来研究客观实 际,表面上看起来文学艺术中的美与丑也仅是人类的感觉,实际也不然。动物求偶现象中的很多表现包含有美学现象,和谐优美音乐可以促进牛、羊多产奶的现象也可以从一般的美学角度去分析。可以说,从美与丑的角度分析客观实际,至少涉及到很多有生命的现象。军事科学是从集团之间斗争的角度来研究客观实际。冲突、侵略、战争这些现象不仅仅是人类社会现象,在动物世界可以说更具有普遍性。即使植物的生存竞争,也可以作为军事科学研究的内容。
作为人体科学、思维科学和行为科学最直接的研究对象——人,在现代科学技术体系中占据了大量的空间,甚至达到三分之一之多,这还不包括其他交叉学科。由此可见心理科学在整个现代科学体系中的地位。当然,相对于经典学科,心理学作为一个历史短、发展还不够成熟的学科,还有很长的路要走,但正是这种挑战,成就了心理学的强大生命力。
二、相关行业现状及学科前沿的发展趋势
心理学既有基础科学,又有应用科学,它与各行业的结合是非常紧密的。由于各相关行业的发展与国民经济和科学技术的发展同步,使得心理学在多个领域的发展起着重要的甚至关键的作用。心理学专业毕业的大学生既可以从事心理学的教学与研究工作,也可以进入航天、军事、管理咨询和软件开发领域工作。可以说,有人的地方就有心理学工作者的身影。
在一个组织中,心理学发挥作用的基本途径有四条:(1)综合应用管理心理学理论与方法(如需求理论和各种测评手段),对组织成员在个体、团体和组织等不同层次上的行为规律进行研究,从而科学地理解组织成员的行为。(2)综合应用现代临床心理学的理论与方法,向组织提供个体与团体心理咨询,为组织员工的自我完善、职业发展和日常心理保健服务。(3)采用应激心理学的理论与方法,帮助企业处理各种突发事件中的心理应激,提供心理支持和指导。组织中经常出现的种种生活事件,如人员变动(裁员、调迁、职位升降)、工资增减、意见分歧、事故发生等等,都可能给员工造成不同程度的心理失衡。(4)综合使用心理测量学和心理统计学的理论与方法,帮助组织建立动态的企业员工心态监测系统。
然而,作为一门科学,心理学有自身的发展特点和教育方向。心理学在21世纪的走向出现了一系列引人注目的新特点、新趋势。各个学科之间的互相借用、渗透、融合、整合等标志着心理学的发展出现了以下的趋势:(1)心理学已从原子论的思维方式转向整合的思维方式;(2)从自然主义心理科学转向社会文化的心理科学;(3)从单一文化模式转向多元文化模式;(4)研究本土化的跨文化心理学。
21世纪被世界科学界公认为是生物科学、脑科学的时代。在20世纪末欧美“脑十年”和日本“脑科学时代”计划的推动之下,对人脑语言、记忆、思维、学习和注意等高级认知功能进行多学科、多层次的综合研究已经成为当代科学发展的主流方向之一,而认知神经科学的根本目标就是阐明各种认知活动的脑内过程和神经机制,揭开大脑—心灵关系之谜。它高度融合了当代认知科学、计算科学和神经科学,把研究的对象从纯粹的认知与行为扩展到脑的活动模式及其与认知过程的关系。认知神经科学的特点是强调多学科、多层次、多水平的交叉。它把行为、认知和脑的机制三者有机结合起来,试图从分子、突触、神经元等微观水平上和系统、全脑、行为等宏观水平上全面阐述人和动物在感知客体、形成表象、使用语言、记忆信息、推理决策时的信息加工过程及其神经机制。近十年来,认知神经科学的一个重要发展就是利用神经影像技术,对正常人在进行某种认知操作时的脑活动模式进行无创伤性的功能成像。
跨文化心理学是在近几十年内兴起和发展起来的。我国心理学者万明钢曾给它这样定义:比较研究两个或多个社会或文化背景中个体或群体心理发展和变化的规律,从而找出哪些是适用于任何社会或文化背景中人类行为的普遍法则,哪些是仅适用于特殊文化背景中人类行为的特殊法则。依此定义,寻找人类心理和行为的普遍性和不同文化背景下的特殊性是它的两个基本目的。近年来,人们普遍认识到文化对人的心理和行为的重要作用。美国心理学权威刊物《美国心理学家》刊载大量文章分析文化与人们心理的关系。文化在心理学研究中越来越得到重视,以至部分心理学家将这称之为“一场范式的转变„„在心理学中获得了极为重要的影响和广泛的听众。”
注重心理学的本土化研究。长期以来,西方实证心理学一直自诩为超越本土文化的唯一合理和普遍适用的心理学。事实上,西方实证心理学正是建立在西方文化背景中的科学文化、实证精神之基础上的,它根本忽视了这一文化背景中的心理生活和文化现象,因而未能适当地对人的心理生活做出可信的解释,也不可能放之四海而皆准。但它却以其实证方法之科学性而称霸于世界心理学,或许能为合理地解释人类心理提供恰当体系的其他文化圈中的非“中心”心理学。
三、我国心理学学科发展战略的调研与分析
人类已经迈入21世纪,如何提高心理科学的创新能力以及进一步加强心理学的应用研究,为国民教育与经济服务,这对我国心理科学来说,既是巨大的挑战,也是发展的动力。根据心理科学的学科特点和国际发展趋势,我国心理学应在以下几个方面有所突破。
(1)精神与脑的关系。这是一个古老的科学和哲学问题,也是人类认识自身的关键问题,但真正对之进行科学研究还是近一二十年的事。由于近年来新的研究手段(如fMRI、PET)的出现,使得科学家们可以采用这种无创伤性活体技术直接对人的复杂神经活动进行研究,这也使得精神与脑的关系成为当代科学研究的热点。美国、欧共体和日本都把脑科学的研究作为一项战略性任务而列入国家的整体发展计划之中。我国的心理科学要在国际上取得制高点,应重点加强该方面的研究投入。
(2)提高人口素质。教育是我国的国策。心理学既研究人类个体生长的不同阶段心理发展的特征,也研究个体的学习、个性形成与社会化、知识和技能的传授与掌握的规律,因此,心理学可以为提高人口素质提供科学的手段。
(3)促进身心健康。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指出:“健康不仅是免于疾病和虚弱,而是保持体格、心理、社会方面的完美状态。”人类发展指数(Human Development Index)越来越广泛地被用于评估一个国家的发展程度,因此,衡量一个国家的发达程度,不仅要看它的国民生产总值(GNP),还要看该国人民的生活质量。我国还要有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处于社会转型期,人们的学习、工作、生活有了更多的选择,也有了更多选择时的烦恼和冲突;有了更多的发展可能,也潜伏着更多的对失败的恐惧和焦虑。这种心理压力,是心身疾病越来越多的根源。
据10年前统计,我国心理疾病占疾病总数的33.2%,但有专家预测,到2020年心理问题引起的疾病将在疾病总负担中排名第一。健康心理学研究心理健康的影响因素、心理疾病的产生机制以及心理疾病的防治办法。加强健康心理学的研究和应用,可以提高全民族的心理健康水平,有利于提高工作效率,稳定社会秩序。(4)改善经济与组织管理状况。人类的经济行为除受经济规律支配外,还受人的心理和行为规律支配。企业的有形资产固然重要,但无形资产如人力资源、企业形象、团队精神等同样在经济活动中具有重大作用,而这正是心理学的研究内容。随着我国的经济建设所取得的巨大发展和加入WTO,我国的经济活动日趋复杂,心理学中组织行为学的研究成果对改善组织管理状况、提高工作业绩和效能水平,可以发挥非常积极的作用。
心理学发展前景浅析
摘要:随着生产里的发展,社会物质财富增加,人们的生活水平不段提高,对心理学的需要也日益突出。心理学正在渐渐地想一种社会生活的必需品的角色转变。各种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的进步也为心理学的发展提供了先决条件。我国心理学发展水平随于发达国家仍村有不小的差距,但心理学在国内的发展空间和机遇却是十分丰富的。诸多事实显示,心理学的发展有着相当广阔而美好的前景。本文就将从心理学的应用前景,心理学的发展历程及趋势,国内心理学现状三个方面对此加以论述证实。
关键词:应用前景,发展历程,发展趋势,现状
引言:关于心理学发展的前景问题,国内外心理学界存在许多不同观点,主要有悲观论,乐观论和不定论三种。做为一名初学心理学的小辈,刚拜读了大师们的一些著作就已被心理学博大深邃的内涵所深深折服。通过对有关心理学学术和应用就业方面资讯的收集,整理和分析以及自己对心理学和社会发展趋势的理解与思考,我越发坚定了自己对心理学前景的乐观看法。在当代科学急速发展的潮流中,心理学正朝着科学的方向演 变,成绩巨大,并终将成为一门真正的,严密的科学!
一位哲学家说过,社会的需要对某种科学技术的促进比十所大学对这种科学技术发展的促进更为强烈。所以本文就将以心理学的应用前景为切入点,分三个方面对心理学发展前景进行一点自己浅显的分析 一 心理学的应用前景
心理学是一门研究人的心理现象及其发生规律的科学。它既研究个体的心理现象,也研究群体的社会心理现象。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健康意识也在增强,不仅重视物质生活也开始重视精神生活的质量,追求身心双向的健康,而且人们也逐渐认识到,很多事情如果从心理学的角度出发可以收到更好的效果。比如说教育方面,对学生的智能,气质与性格进行一定的评估,可以做到有针对性的因材施教;在健康方面,通过心理咨询和治疗,可以减轻心理负担,缓解人们的心理问题;在销售方面,通过交谈把握对方的心理动向,可以了解其需求所在,促进谈判的成功;还有像管理,广告,服务等领域都能大量应用心理学知识。
心理学是一门朝阳学科。随着人们对它了解的加深和社会经济的发展,需求量将日益扩大,就业前景乐观。心理学虽然比较抽象,但它的应用性很强,可以同很多的专业,行业相结合,带来更为广阔的发展空间,它业将在社会的发展进步过程中发挥更为重要的作用 二 从应用角度看心理学的发展历程及趋势
学界内一位知名学者从应用的角度这样分析心理学的发展历程:第一个阶段是作为装饰品出现,那时人们研究心理学是出于好奇心,随着社会进步心理学发展到第二阶段,即调味品阶段,此时心理学看上去是有用的,但实际运用中又往往被人们所忽视,尚未对人们生活或社会产生实质性的影响和作用。第三个阶段,心理学在社会和人生发展中成为必需品,如心理健康领域,随着社会压力的增加保持心理健康成为人们重要的生活目标。
人们对心理学研究的日益深入使其具备了可以为社会所用的内在条件。其次在社会进步,人们对自身的关注,人类生存过程中社会对人本身素质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在这样的大环境之下,心理学的重要作用正日益突现。
第五篇:灭火的基本原理与方法
第一章 灭火的基本原理与方法
为防止火势失去控制,继续扩大燃烧而造成灾害,需要采取一定的方式将火扑灭,通常有以下几种方法,这些方法的根本原理是破坏燃烧条件。
一、冷却灭火
可燃物一旦达到着火点,即会燃烧或持续燃烧。将可燃物的温度降到着火点以下,燃烧即会停止。对于可燃固体,将其冷却在燃点以下;对于可燃液体,将其冷却在闪点以下,燃烧反应就会中止。用水扑火一般固体物质的火灾,主要是通过冷却作用来实现的,水具有较大的热容量和很高的汽化潜热,冷却性能很好。在用水灭火的过程中,水大量的吸收热量,使燃烧物的温度迅速降低,致使火焰熄灭、火势得到控制、火灾终止。水喷雾灭火系统(详见第三篇第四章)的水雾,其水滴直径细小,比表面积大,和空气接触范围大,极易吸收热气流的热量,也能很快地降低温度,效果更为明显。
二、隔离灭火
在燃烧三要素中,可燃物是燃烧的主要因素。将可燃物与氧气、火焰隔离,就可以中止燃烧、扑灭火灾。例如,自动喷水泡沫联用系统在喷水的同时喷出泡沫,泡沫覆盖于燃烧液体或固体的表面,在发挥冷却作用的同时,将可燃物与空气隔开,从而可以灭火。再如,可燃液体或可燃气体火灾,在灭火时,迅速关闭输送可燃液体和可燃气体的管道上的阀门,切断流向着火区的可燃液体和可燃气体的输送,同时也打开可燃液体或可燃气体的管道通向安全区域的阀门,使已经燃烧或即将燃烧或受到火势威胁的容器中的可燃液体、可燃气体转移。
三、窒息灭火
可燃物的燃烧是氧化作用,需要在最低氧浓度以上才能进行,低于最低氧浓度,燃烧不能进行,火灾即被扑灭。一般氧浓度低于15%时,就不能维持燃烧。在着火场所内,可以通过灌注不燃气体,如二氧化碳、氮气、蒸汽等,来降低空间的氧浓度,从而达到窒息灭火。此外,水喷雾灭火系统实施工作时,喷出的水滴吸收热气流热量而转化成蒸汽,当空气中水蒸汽浓度达到35%时,燃烧即停止,这也是窒息灭火的应用。
四、化学抑制灭火
由于有焰燃烧是通过链式反应进行的,如果能有效地抑制自由基的产生或降低火焰中的自由基浓度,即可使燃烧中止。化学抑制灭火的灭火剂常见的有干粉和七氟丙烷。化学抑制法灭火,灭火速度快,使用得当可有效地扑灭初期火灾,减少人员和财产的损失。但抑制法灭火对于有焰燃烧火灾效果好,对深度火灾,由于渗透性较差,灭火效果不理想。在条件许可情况下,采用抑制法灭火的灭火剂与水、泡沫等灭火剂联用,会取得满意效果。
本章思考题
1.火灾按燃烧对象是如何分类的?
2.火灾发生的常见原因有哪些?
3.建筑火灾的蔓延途径有哪些?
4.灭火的基本方法有哪些?
参考文献
[1]全国消防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名词术语符号分技术委员会。GB/T4968-2008.火灾分类[S].北京:中国标准出版社,2009.[2朱耀辉。现代消防知识问答{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2011.[3]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安部消防局。中国消防手册:(第一卷):总论,消防基础理论{M}。上海:上海科技技术出版社,2010.[4]中全国人大常委会法工委邢法室,公安部消防局。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法释义{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5]全国消防标准化技术委员会。GB /T’5907。1-2014.消防基本术语第一部分[S].北京:中国标准出版社、2014
[6]杜文锋。消防燃烧学{M}。北京: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2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