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物雕塑课教学提要

时间:2019-05-15 07:05:59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动物雕塑课教学提要》,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动物雕塑课教学提要》。

第一篇:动物雕塑课教学提要

《动物雕塑》课教学提要

傅维安

一、引语

动物世界,鳞潜羽翔,无地不孳,无奇不有。但为雕塑家所动心并被铸入其作品者则只能是其中很小的—部分。通常,见于案头的动物小品,属类面广,鸟兽虫鱼,悉可包容,而室外巨制则多数取用大兽,概如狮虎熊豹,马牛羊鹿之类,它们在动物学分类中多属真兽亚纲。

塑造动物,自然先须熟悉动物,掌握它们的生态与习性。唯有获得完整而深刻的形象的概念与记忆,而后雕造始能从心所欲。然而欲臻此境,则除了潜心地观察,经常地写生并辅之以解剖学的研究之外庶无他途。同时,既是应用雕塑的手段去表现动物,那么对雕塑样式本身的艺术特征与风致亦应予以究习。如是,两者辅成,反复实践,才能使所塑的动物更道地,更茂实,更具规格,更富有艺术的魅力。

二、研究对象的选择

如前所言,自然界中的动物,种类繁多,行止遍于海陆空,且百态千姿,变化无穷。更右部分动物,虽已绝种却远未绝迹,遗骸存焉,化石可证。但作为艺术的表现,则无须,亦不可能包罗万象。尤作为造型研究,更须提其纲,挈其领,即择其最具代表性者,俾举一以反三,触类而旁通。于是且循经验,为省事就便计,不妨权以家禽、家畜及部分常见之野生动物即动物园所豢养者作为研究或表现之对象。不然也可循俚词而舍取:

鸡鹅鸭兔猪,牛马骡驴羊,猴象狐驼鹿,狮熊虎豹狼,鹰雕雁鹭鹤,鸠鹊鸾鸳鸯,复有三灵仪,龙麟共凤凰。

三、难易辨

俗谓“画鬼魅易,作犬马难”,但对雕塑研习者来说,则应是“写犬马易,作人物难”。但何以研习者每每欲罢不能却又欲进不得呢,此中原因就在于对动物的观察不深,形态不稔,乃或惑于文色毛羽之覆,或惮于蹄爪角蹼之烦,于是只好借影掠形,凭意而揣,终致于马驴骡难分,狮虎豹莫辨,此种状况,有如谚云:“少所见,多所怪,见囊驼言马肿背”,盖少见使然焉。然此乃必经之过程,故贵在坚持而有耐性也。随着实践的积累,认识的深入,信其必能化难为易。况就既有之经验,相对而言,表现动物比之表现人物更有其易便之处与讨巧之所。如人物的表现,因是以人看人,习见习识,虽毫厘之爽亦显然可辨,故不可稍有疏忽。而于动物则多无这般熟悉,故也无须这等讲究,要之,但能表现出其属类之共性便可以了。又如,人有丰富的表情,智慧与意识,其五官七窍俱为“灵魂之窗”,至精极微,变化万端。而动物则仅有其本能所致的简单的生活行为,或由第二信号的训练而获得的某些被动的情态的反应,因而它们的嘻笑怒骂,恩怨情仇除却专门研究,大抵难以体察。当然,动物也是些许有点表情的,但这种表情仅止于凭人猜度、意会的一种固有的神态罢了。且看北京鸭子,其既成盘珍而笑容依然;蹒憨的大象常是那么滑稽多趣;狮虎豹之类又恰似终日地愁容不展;老实巴交的马牛羊则始终带有被奴役的痕迹;而犬狼豹狐因其口裂两端,黑毫一点而足显狡诈。可见动物的所谓表情实是微乎其微。动物的真正表情主要显示在动态上,动物通过其全身的动作表达出其属性的特征,长幼的关系和生存的方式。然而动物的表情终不过至此而已,简单易俘,远不如人类那般地丰富多变,微妙难捉。再是动物的机体,其构造原理几与人类相若,其中不唯部件构成,位置序列与人体构造基本一致,就连解剖名称亦与人体小异大同。因此只要懂得人体的结构,届时了不得屈尊爬一爬,作番模拟,比照,一切便不难推导。人是由动物进化而来的,自然也可以作逆向反祖的回溯。但须注意,在其与人体作比照时,部位一定要相应,即以肘对肘,以膝对膝,切不可前后颠倒,不然将愈比照愈糊涂。

四、动物形态的一般特征

先说头部。

与人相比,动物显见原始,乏智慧,其原因就在动物的大脑不发达,所以其容纳脑髓的颅部远比生长五官的颜面部为小,其两者体量的比值为l:2,而人类则与之适相反,其比值为2:l。于是,脑盖低平,颚部前伸,头型偏长便成了动物头型的基本特征,或谓“卑贱的标识”。

也正因为动物颜面部大,颚部前伸,而致它们的“面角”远远地小于人类。这里所说的“面角”系按十八世纪荷兰博物学家康白尔的头骨测定法所测得的侧面角(与现今在人类学研究中以法兰克福平面为基准面的国际通用测法不同)。即自前额最高点至鼻棘点的连线与鼻棘点至枕骨底的连线相交的角度。这个角度,在人类头骨上大致为90度,而动物则远远不及,如猫为41,犬为28—41,羊为20—25,牛为l8—20,驴为l2一16,马为ll一13。可见动物的头部,凡面角愈小者,其颚部前伸的程度亦愈甚。如在走兽中,马的面角既最小,故马面亦最长,这亦或便是俗谚“人不知自丑,马不知面长”的由来了。

动物的头型偏长,以致其头部的基本形近似一个以门齿为顶端的四面锥状体。又若从侧面视之,四足动物的头部恒于其鼻端形成明显的转折,使鼻额面与鼻吻面相交成角,而该交角的大小又适可作为识别动物头形的重要标志。如狮虎豹可视为直角形,马羊驼可视为钝角形,犬狐狼可视为锐角形。其它动物援此套引,甚易把握。此外动物的鼻额面亦有凸型凹型与平直型之分,如虎豹猫为凸型,猪、犀牛为凹型,马牛鹿为平直型。

综上所列,动物的头型大致可作这样的描述,即为一个方如截除两端的四面锥状体,它的顶端为鼻吻面作了或直角,或锐角,或为钝角的切割。若取其纵剖面视之,则为—个不等边之长方形,也于是适可借这个长方形的变化去辨识各类四足动物头部的基本形。

次说躯干。

真兽类动物的躯干,一因为缺乏锁骨的支撑(除灵长类外,—般动物都无锁骨,故其与人体之胸锁乳突肌相应的那组肌群只能称之为头胸肌),二为适应四足负重的需要,故其躯干便形成了一个胸背间距略宽于其两侧的长型卵状体。这个长型卵状体中包括了胸腔、腰腔和盆腔三个部分,其中胸腔和盆腔是相对固定的,唯腰腔为躯干中最可活动的部位。从纵剖面看躯干的形,其背线较平直,腹下则为一大弧线,两线贯连,其显而可见的转折点,分别为肩头、肩棘突,荐椎及坐骨。造型时注意及此,庶可起棱增概,有姿有势,有骨有肉。再若从横断面看躯干各段的形,则其肩带部为一上小下大之竖卵园形,胸腹际接近园形,腰际为上窄下宽之竖卵园形,盆腔则为上宽下窄之倒立卵园形。各部形体,错落旋接,光随形移,晦显交替。这种节律的自然,足观造化的精微。

再说四肢。

动物四肢的结构亦大致与人类相若。唯只可称腿称脚,称前肢后肢,而独独不可称手罢了。

四足动物的前肢,同样是由肩胛骨、肱骨、尺、桡骨、腕骨、掌骨、指骨组成。其后肢也—样是由盆骨、殷骨、膑骨、胫、腓骨、跗蹠骨、掌骨与趾骨组成。其中,唯食草动物,如马牛羊之类,因其前肢的尺、桡骨,后肢的胫、腓骨均已退化愈合,故而掌骨也都合而为一。亦是故食草动物的四肢不可旋转而只宜奔行。

动物站立时,其四肢如承梁之柱,作用力与地面垂直,其跟迹面之宽度略逊于躯干之投影。

五、主要观赏面

基于动物形体的上列特征,决定了动物的主要观赏面应在左右两侧。因为唯有这个侧面形,最能显示动物的体态特征,情绪和美感。而人的主要观赏面恒常在正面,故有相对而揖,促膝淡心等习惯,其用于证件之照片亦规定必须是正面脱帽像。这是因为人体是直立的,开张的,其胸腹面业已反阴为阳,即使坦胸露腹亦不失其健美可悦。而动物则不然,动物的胸腹面道地属阴,若过为暴露则不啻丑上加丑有伤大雅。人之相聚,对面交接,最是亲切礼貌。而动物若是对面交接,便称抵牾,续下情节,必是斗殴无疑了。当然,这里所说的主要观赏面,非指作品,而是指作为参照物的客体自身的形态而言的。

动物侧形的转折变化是紧随内部的骨骼形态的,所以在捕捉这个侧形时,亟须注意并强化各个形成起伏或转折的站点,如自鼻端至枕骨,由枕骨至肩棘突,经由背线至荐骨至坐骨,转连腹下弧线。这样次第转折连接接,然后加上四肢,—个动物的基本形态就跃然在目了。

六、自然中分线

侧形轮廓线,自是勾勒动物形态的基本依据,但同时还须掌握作为造型依据的第二条线,这就是以脊柱为标志的自然中分线。这条线,不仅把动物的躯体分为对称的两半,并且是贯穿全躯,统领各部的主轴。其价值所在,大要有三:—是在造型时能使各部形体紧密地保持内在之联系,籍免游离或松散;二是可以藉此检查体积的失均或失当。在二维造型中则可借以矫正透视上的差误;三,它还是—条重要的动态线。

七、食肉动物与食草动物的不同特征

塑造动物,除了掌握前述—般特征之外,还须进—步了解其因食性的不同而引起的结构与形态的相关性变化。而这方面,十九世纪法国著名生物学家居维叶提出的“器官相关律”,不仅在古脊椎动物研究领域是—个具有奠基性和权威性的理论,对于动物造型的研究同样有着直接的参考价值。所谓器官相关律,简要地说,就是动物体各种器官的构造、形态及功能都与该类动物的食性直接相关。其中真兽类动物,按其食性,大体上可分食肉与食草两大类(介于其间的则称之为杂食性动物)。这两大类动物,不妨分别喻之为进攻型与防御型。前者为后者之大敌,后者则是前者的牲品。是故,前者出于捕获后者的需要就必须拥有适宜于进攻的装备与能力,例如狮虎狼豹之类。它们不仅都具有爪牙之利.且其全身各部器官及体态都相应地适合于其进攻性的行动和消化活食的功能。而属于防御型的食草类动物,如马牛羊鹿等,这类动物—方面因为食料易得,故无须有爪牙之利,而另一方面则为了免却敌害,躲避进攻,就必须具有相应的防御装备和逃命的能力,所以它们大抵长得耳高眼大,视听灵敏,抵犀角利,俾遁林莽,长腿带蹄,极善奔行。

如下即就这两大类动物的不同特征从头到尾作番比较。还是从头部说起。

食肉类动物的头型为短头型(部分动物的头型可称园头型),其颈长约等于头长,颞肌发达,其左右颧弓外沿为其头部之最宽点。两眼同在头部的正面方向,位置约在头长的二分之一处,食肉动物的耳朵,或园或尖,—般不太长大,且多为上耸型,下颚多较单薄。嘴为扩大型或不甚阔大型,且大多口裂甚深(猛禽,如鹰鹫;爬虫,如蛇蜥,亦有此种特征,其口裂深者远可超过眼框后缘之垂线)。而食草类动物的头型,则大多属长头型,故其颈部亦相应较长,—般其颈之长度或等于头长或略超于头长。咀嚼肌发达。其左右眉弓外沿为其头部之最宽点。两眼分别在头部两侧的上方,位置约在靠近耳根—端、头长的三分之—处。

食草类动物的耳朵,大多尖而长,转动灵活。耳型有上耸型,如马;横生型,如牛;下垂型,如猪、象。后者的耳叶甚为阔大。食草动物的下鄂骨显为粗壮,利于附着发达的咬肌,如马的下鄂后部,丰硕的咬肌几成半园形轮廓。食草类动物的咀都不甚阔大,口裂甚浅,故其表情亦特显温顺。

再说躯干。

除少数鸟类,—般走兽的颈椎都为七节,而躯干即自第七颈椎始。食肉类动物因其肩棘突不高耸,故可以明显地看到其左右肩胛骨的起落运动。其腰腔虽比胸腔为小.但比食草动物之腰腔却显为宽绰。其胸椎数与腰椎数之比为l 3:7。故腰部动作幅度大,起坐蹲爬转体俱灵活。

而食草动物的肩棘突大多高耸,外形明显隆起,故其肩胛的起落运动不明显。同时,其胸腹腔也相应庞大而腰腔甚为短促,其胸椎与腰椎数之比为18:6,以致腰部活动受阻,不利转体。难以起坐蹲爬,后肢更不能对称蹲坐(骆驼,大象是个例外)。

再次讲四肢。

食肉动物的肩胛骨短而宽,肱骨较肩胛为长。肘、膝关节距躯干为远,故四肢伸展活动范围大。前上肢由尺、桡骨连接肱骨组成。后上肢由胫、腓骨连接股骨组成,利于腕、跗部的转动。掌骨短,数与指或趾相等。指及趾骨次第共三节,其指或趾甲即为爪。而食草动物的肩胛骨则显狭而长,肱骨短,肘、膝关节距躯干近,故四肢伸展活动范围稍受制约。同时因其前肢之尺、桡骨,后肢之胫、腓骨均已退化愈合,故致腕、跗不转动。与此相应,食草动物的掌骨都甚长,且也多合而为一,其指趾骨也同样次第分三节,而其指或趾甲即为蹄(奇蹄或偶蹄)。

此外,在动物外部特征中,尚有—些带有规律性质,足资参考却又难究根因的现象,比如:

动物的头型往往与颈长成正比,即短头型的颈亦短,长头型的颈亦长,这种规律在人类形态中也似有相应的体现。

食草动物的头长与颈长之和约等于前肢之长度。前肢之起点在肩头的水平位置。这可能与其食草的习性有关。不妨举马为例。如设定以马之肩头为园心,以其至前啼底面之长度为半径,则这个半径的长度正好与其头长与颈长之和相近。长颈鹿的前肢既特高,故其颈亦特别的长,而大象则因其头长与颈长之和远不及前肢高,故只能以延长其鼻管为补充。

动物的头型又有轻重之分,并由此形成各自的惯形常态。提出这一点是力了避免在造型时不加分析地把动物—概朔成雄纠纠气昂昂的姿态而导致生硬,别扭,背离生态的自然。雕马塑虎,可以昂首阔步,教牛猪抬头不啻硬逼它坐井观天。

此外动物的头型,体态还有阴阳之别,—般陆生动物属阳,处湿近水者属阴。两者不仅头型不同,体态特征也各别。通常,阳性动物的头型与躯体,都是上下宽,左右窄的长方体块,而阴性动物则适如将这个长块方体躺倒再踏扁,龟与鳖之类即如是也。所以大凡塑造陆走动物,宁可左右体积不到位—而绝不可超度,不然就有变“性”之虞了。

动物的一对腕关节和跗关节总是相互内靠的,因此从正前方或正后方看它们的前肢与后肢都呈“X”字形,这与人类的足跟内靠,足尖外展的常态毫无二致。当然动物中也有如熊类那样作内八字行走姿的,这又是一个例外。

不知什么原因,动物的耳长与属长往往反比,即耳长的其尾必短,耳短的其尾必长,如鼠、虎,豹、猫都是短耳长尾,而羊鹿之类则反之。兔子更以其长耳为特征,难怪“兔子尾巴长不了”—语成笑谈。

相应地,鸟类也有此种现象,通常鸟类的喙长与尾长成反比。即喙长的其尾必短,如鹤、鹭、鱼鹰、鹈鹕等水禽;喙短的其尾必长,如孔雀、鸾鸟、锦鸡、雉鸡等山禽,所以这也可以说是山禽和水禽的区别,也因此素有“山禽尾必长,水禽尾必短”之说焉。

鸟类的颈长与腿长也是相应的。即颈长者腿也长,如鹤、鹭、鹳、火烈鸟、驼鸟之类;颈短的其腿亦短,如燕、雀、鹰、鹫等。而游禽则又例外。它们只须有长颈觅食,而无须以长腿泛水,乃而更之以短短的桨状脚底板。

七、动物的运动形态 动物的神情意态的传达,是与准确、适度地表现它们的动态紧相关连的,而动物的动态又是与它们的生活习性和机体构造相适应的,且无论处于静止状态还是运动之中,它们全身各部都是相互配合协调—致的,随处显示出形的优美与力的平衡。因此表现动物的运动形态,除了直观印象,还必须了解它们的运动规律。

四足动物在行走或奔跑中,其前后肢—般总是相对交替把躯干推向前进的。这与人类的步姿本质相同。可以认为是四足动物共同的运动规律。但若进一步加以考察,又可发现动物的前后肢在交替前进中却并不完全是同时起落的,而是一个紧凑的四拍子或三拍子,二拍子的循环动作。然而这种种变化又并未超出对肢步法的基本规律。

研究动物的步法,可举马的步法为例,因为马的四肢运动变化最多也最复杂。

马的步法有缓步、快步、跑步、腾跃四种状态。

缓步:先以右前肢开始举步,继为左后肢,三为左前肢,未为右后肢。这样重复把躯干推向前进。这种步法在音响上可以听到四蹄击地的规律性声响。在落脚点的形态上,它的后蹄总照常落在前蹄的跟迹上。大多数兽类的缓步走法都是如此。

快步:快步走法即斜对肢走法,此种走法为右前肢和左后肢同时举步,和人的步姿完全相同。只是其前肢在人为手罢了。

跑步:可分为右跑步和左跑步,先以右前肢离地,次为左前肢与右后肢同时离地,最后为左后肢,这样持续反复。右肢开始为右跑步,反之为左跑步,这种步法在音响上是三拍子。

马在跑步中—种最轻怏的走法称为溜花蹄,即同侧的前后肢一齐起落。重心每步转换,而躯干亦随之左右摇摆。

腾跃:两前肢与两后肢交替起落,后肢腾起时脚向地面一蹬,把身体推起向前,这种步法其重心交替落在躯干的前后。

动物在疾驰或腾跃时,其头部与躯干的运动形态总是相协调的。疾驰时头部与躯干的轴都接近水平状,颈部前伸并且其头部常是保持稳定的。腾跃时其头部与躯干的轴接近于垂直,颈部弯曲。一般表现动物的跃进姿态常把躯干的轴与地平线处理成45度角,小于这个度会使作品重心失稳,过之则前进的气势就显不足。

当然,了解动物的运动规律只是—种参考而已,并不须拘拘于此,不然便不可能产生诸如马踏飞燕那样的杰怍了。

顺便说说动物的重心与支撑面。

大部分动物的重心落在躯干的前半部,删马的重心即在胸骨软骨直线与胸廊三分之—横线的交点上,也就是在前肢上,故其前肢总是较为发达,蹄而亦较后肢宽阔,这个特征,或为通例,其它动物类皆如此。马的重心既在前肢,故马在站立时前肢往往不动,而后肢则常见交替休息。马的鞍具亦医之总是置于紧靠肩胛的部位。而牛的重心则较马略为靠后,故一般牧牛图都把牧童置于牛躯干的后部。熊类(如大熊猫)的重心几乎就在躯体的中心,所以它们在下树滚坡时总是缩成一团,休息时也可以不选择姿态,即使头顶着地也照样睡得舒舒服服。了解动物的重心,对于绘画来说似乎不是十分重要,但对于雕塑来说,则是非讲究不可,至少于扎骨架时有利于支掌点的选择,从而确保制作的顺利与安全。

支掌面为重心之着陆范围,也就是动物在站立或行走时那些支于地面的跟迹之间所形成的四边形或三角形平面。这个平面的形状变化恰是动物运动形态的反映。如果这个平面是一个三角形,那就说明余下的一条腿不曾负重,是可以将它随意摆布的。因此迁就或改变支掌面的形状,恰可用作动态的设计。然而多数隋况还是凭观念,凭需要,凭直觉去安排四条腿的伸曲与疏密。只要无碍于构造,—切动作都有发生的可能。

八、动物体之结构与比咧

研究动物体的结构与比例,通常都从对马与虎(或狮)的研究与塑造入手。马是食草性动物的代表;虎是食肉性动物之典型。掌握了马与虎的描绘或塑造,其它动物的形态也就不难推演了。

马与虎的结构,文字不易表达,还宜参看附图。以下分别为马与虎的骨骼结构图和肌肉组织图。

至于比例,动物体的比例也是以头长作为测量单位的。在马体中,相当于—个头长的部位有:下颚后缘至颈底线;颈底面之纵轴长度;肩胛后缘至髋骨前缘;骨盆之长度;坐骨至膝;膝至飞节(即跗关节);飞节至蹄底。前肢肩头水平线至前上肢近腕部之三分之一处;再由此处至前蹄底。(详图例)

马的体高(自肩棘突至地面或自荐椎至地面)与躯干(肩头至坐骨)之长度大致相等,均在二个半头长左右。也就是说,除去马的头和颈,其余下郅分的轮廓范围几近一个正方形。成年的马,体长略胜于体高,而幼马则反之。但须切记,马的躯干之长度虽有超过二个半头长的,但绝不能超过三个头,不然便为不类。

虎的体长,若就背部轮廓线测之,其全躯总为五个头长。其中:颈部为一个头长;肩棘突至坐骨为三个头长。若就躯于而测之,则其肩头至坐骨可至三个半头长。虎之体高,在常态情状下自枕骨至地面,为三个头长,背部至地面为二个半头长。其它,相当于—个头长的部位有:颈底面纵轴线;骨盆之长度;坐骨至膝;膝至跗关节及腰腔之高度。

当然,这些都只是一个大致数或近似值,可资参考而不须拘刻。

九、体态与结构中的对应律

蹩开四肢,动物之躯体由头、颈及躯干三部分组成,而从各段体积之转换关系看,又可分为五个段落或五个节奏,即头、颈、肩带部、胸腹腔、腰带部与盆腔。这五段体块在组合中,自头至尾,宽窄交替,接续递变而形成体积与影调的节奏。马体便是明显的例。马头可视为两个锥状体的背向连接。颈部顶面自枕骨至肩棘突,先宽后窄,底面则反之。躯干部之顶面,自肩至臀,由窄而宽,复由宽而窄。这些变化说明,动物躯体各部的形态是正反互契、交替变化的,绝不是—个简单的筒状物。

鸟瞰马(牛羊亦然)的躯体,其躯干部的宽窄是,胸腹际最宽,髋际其次,肩带部笫三。但在传统雕刻作品中,则恒有以夸张其肩带部之宽度而得雍容丰盈之效果者,如汉、唐两朝雕刻遗存中的马的造型便是如此。

食肉性动物躯体的宽窄变化与食草性动物相类,唯不若前者强烈明显罢了。然而造型时—般还是增肩削腰,藉以助其势,显其力,壮其威。

动物体除了躯干各部体积的接契具有对应性特征之外,四肢的装配形式也是对应的。如肩胛骨、肱骨与髋骨、股骨的生长方向相对,酷似一个“<>号,这个括号又恰好勾勒出了动物躯干部的界限与形状,故亦宜视作动物造型的重要依据。再是动物前后肢的折叠方向也是相应的,如肘关节的莺突与膝关节的膑骨相对,而腕关节与跗关节则相反。此外,动物体的颈背部整条曲线的形态也是相对俯仰的,如马的颈项部既是一条上拱的弧线,于是其背部也就自然地成了“马鞍形”。而骆驼、鹿之类又恰相反,它们的颈项部俱下弯如钩,于是其背部也就必然地隆如覆盆。这种一波三折的对应现象在鸟类形体中同样存在。

十、马与虎的头部造型

马的头型是一个典型的方如截除两端的四面锥状体。其头长与头高之比为2:l,头宽为头高的四分之三。眼在头部两侧上方,靠耳根—端,头长的三分之—处,两眉弓外沿为其头部之最宽点。颧骨前缘超过头长的二分之一。下颚半园形的咀嚼肌之宽度则足半个头长。耳由耳根和耳叶两部分组成,其它食草性动物的耳,结构亦如之。虎的头型属园头型,眼向与面向—致,位在头长的二分之—外,两侧颧弓外沿为其头部之最宽点,上颚吻部之宽度等于两眼外角间之距离。从侧面看虎头,其鼻额线明显上拱,鼻面与鼻吻面之交角为直角。其与狮的区别,最明显的特征是,狮的鼻额线较平直,“人中”长,不像虎的口裂,一自鼻端软组织尽处即分叉。

大凡真兽类动物的眼轴和口裂轴都近似平行,且都与鼻额面相切。也就是说,其眼轴和口裂轴都不能与鼻额面相平行。

十一、练习进程

了解了动物造型的基本规律,接着便须付诸雕塑实践了。动物雕塑,时有所需,世有杰作,代有专家。因而作为雕塑专业基础课程之一,其所占课时量当有一定的比例。—般以六至八周为宜。虽然,仅此数周已属走马观花,但能勤谨则亦不致浮光掠影。八周进程,三段安排,即二周临摹,三周写生,最后三周小品创作。这样较为从容。

至于写生练习,因动物这个“模特儿”请不来,只好由研习者躬自登门去,于是动物园便是该课程教学的主课堂。到动物园写生,不妨先画后塑,并宜循序从鸟类到走兽,由局部至全躯。

然而不论临摹还是写生,动笔或操刀之前,观察一节是少不了的,那么观察些什么呢,简单说来,无非是形态、动态,综此二者便谓生态。有了观察,有了分析,然后动手才能心中有数。

描绘或塑造动物,其最方便而有效的步骤是,先确定构图,塑出侧形,然后抓高点,增厚度。这里说的高点是广义的,它包括了骨点,即骨骼显于外形者,此处软组织符着甚薄,于外形无可增损,故可作为体积界限的依据。次为纯粹的高点,与骨骼无涉,全藉对比或由感觉所得。再是转折点,形体于此出现明显的转折,或由此开始委婉的变化。当然,高点是相对的,且是布满全体的,这里所提示的只是为了塑造的方便而择其最明显者以求提纲挈领罢了。

雏形既就,调整已毕,接着就当转入细节、情态、质感的刻画。然则各局部、诸细节同样有它的基本形,这是为其内部之构造形态所决定的,因而在刻画中,对内部的结构关系仍须悉心体味。外部的韵致以内部的精严为基础;内部的蕴含藉外部的表现以释放。二者依存,相互凭借,唯内外相应,各得其位,各适其度,始可称为有功力。

整个塑造、刻画的过程,都是表现的过程,也都是调整的过程。因为在塑造中每每会顾此失彼的现象,而要使主客统一,详略得宜,隐显适度,则作此文章全在调整,直到自己认为无懈可击,作品才算告成可以出阁,登台了。

雕塑之赋名,乃借两个动词,即雕与塑。而雕有雕迹,塑有塑痕,画有笔墨之趣,玺有虫蚀之韵。材质不同,工具不一,加工方式有异,艺术效果也就两样。是故,为使作品显呈样式、手法的特征与风致,就特须重视塑造印记的表现力。此种印记,在雕为蚀削、剥离感与斧凿痕,在塑则为挤压、锤打味及粘砌递增的渐进感与随意性。虽然在泥塑过程中,雕挖切削固不可免,但与粘砌递增相较终属次位,不可等同。塑的意味在轻松,在随意,在点可以代面。砌之能隆,压之能平,锤之能陷。且无论用手还是别的器械都能反向留痕,人气特足。正因如此,它才不愧被称之为人的心智体力的阴模。

当然,绘声绘色非为雕塑之所长,雕塑只能绘体。但夺目以势,动人以体,可视可触,姿呈四维又恰恰是雕塑其未可被替代的优胜。雕塑的立身之本,既在势与体,于是,—般地说,只要准确地塑出了它的形状与体积,那未其它他—切如质感量感之类,也就都在其中了。

十二、构图与造型处理

动物雕塑的构图分类较为简单,—般仅为单体、群体两类。一只两只都可视为单体,三只以上始可称为群体,盖“三五成群”也。

构图之时,除了考虑表现什么与怎样表现之外,还须考虑样式本身的优胜与局限,而后庶可避免无效之劳。

因为构图与造型处理是个大题目,且本是—个无穷无尽的实践课题,颇难以一已之经验而由其统、而要乎衷。是故为资参考,只可提些一般性的要求。

其对构图的要求是:基调鲜明,影象清晰,布体丰盈,穿插合情,进退有律。

而造型处理,则既指构图基础上的形象处理,亦指构图整体在形式上的进一步完善。虽然,造型就范于构图,构图就范于形式,主从关系有所不同,但在实质上仍是相互辅成的同一事物,所以—概称之为形式处理似也未始不可。

形式是构成图象诸因素的总和,其中每一局部(包括空白与斑点及其它看似微不足道之痕迹)都参与并决定着全局。着眼于此,则作为完善整体形式的造型处理,不仅同样要讲究基调,影像,布体,穿插与进退,并从克臻善美或艺术升华这层意义上,作为精加工的造型处理,还必须在此基础上更讲究势、体、形、线的应宜与精当。

状物在外,抒意其中,是造型艺术的特征,雕塑也不列外。状物,不论所状何物,不论似与不似,都要通过势体形线的组织去表现。抒意,不止于借物,还有形随意变的一端,这就给造型处理提供了极大的自由,于是或虚或实,或增或删,或繁或简,或夸或饰,或竟削足适屐、移花接木。然则,取舍纵异而大要则同,都以清新,简约,谐和,轻松为极则。惟清新始见创意,唯简约始有涵摄,惟谐和始具美感。作品的随意性和轻松感是建立在功能的理想化和形体的理想化的基础之上的。

造型处理(或形式处理)源于被动的适应,由适应而改变状物的初衷,复由变适味得其魅力与异趣,进而化为艺术处理的自觉。但无论何种处理,何种变适,文章则全在势、体、形、线之间,舍此无他。犹如书作,点画为造型,间架为构图,合而成字,展而成篇。篇有势、字有姿,姿势相应,形式存焉。

势求陟拔而清廊;体须丰盈而婉娈;形期多变而有序;线宜朗润而踪远。对造型处理的要求大致如此。

雕塑的构图与造型,所以有上述诸种要求,其本质性的原因,一是基于艺术创作之共性,即艺术概括的需要,故从立意到表现都须以约求丰、以少总多,意表已足,其他的则尽可概而括之。二在取表征以状物,但求于物理物态其本质常姿的符合,而于常形则不唯不拘,甚而尽可以取其一点而不及其余。再是为样式的表现力所制而必须扬其长而避其短,与其强攻不得,不如掩陋藏拙。

此外,对构图的秩序或组织,可资参考绪,尚有四个字,即起、助、破、补是也。

起者,立基调,起其势也; 助者,势不足而助之者也;

破者,势既立而姿犹欠,乃破其势而造成对比或衬托也;

补者.调谐、补阙使之完整也,四字顺序,既可视为构图或造型组织的四个步骤,亦可视作四个要素。且无论对整体还是局部都是一概适用的。

组织如结网,虽有硬软收放,而经纬不紊;秩序即规矩,方园可肢解可错落,但仍能还原。秩序与组织又均属生态之自然,一如根干枝叶,渐次递变;星月西去,江水东还。以此理解秩序或组织,构图、造型才会精严才具素质。

第二篇:雕塑课小结

雕塑课程小结

200811022207黄梅

在两周的雕塑课程学习中,我大致了解泥塑制作、外膜翻制、表面效果仿制等过程,掌握了制作雕塑小稿的流程,对雕塑有了进一步的了解和感悟。雕塑课程对于动画专业的同学来说是一门重要的创作课程,通过集中综合实训培养学生的泥塑表现能力,学会正确的观察方法、工具的运用,掌握雕塑的各种表现技法和步骤,学会外模翻制和表面效果处理。在这之上最主要的教学目的还因该是培养学生对于生活的一种观察习惯。

艺术源于生活,只有养成用专业的眼光时刻去观察生活,从中提取营养用于设计创作才是设计师应当具备的素质。鉴于此,本次课程是通过理论讲授——作品分析——雕塑实训(作业通过看复杂做简单的过程,尽可能的多让学生去感受不同的表现方式,让视觉上的新奇带动学生的积极性)——作业讲评的过程。课程期间大部分同学还是积极的投入到雕塑制作的过程中去,进步明显。

我觉得做好一个雕塑,首先要观察,体会模特,然后打大行,大行就像修房子的地基,至少我是这么理解的,大型没有打好后面的就有点困难,时刻想着大型,面要转过去,时刻用空间思维想问题,免得平了,找准几个基本骨点,找准眉弓,颧骨,鼻低,下巴的起伏变化,然后再找别的关系,但还是要注意大型,别把大型破坏了,还要注意头像侧面和正面的衔接,要转过去,我映现深刻的就是侧面,因为自己的侧面就没有怎么做好,侧面容易做平,颧骨与耳朵的衔接,下颚骨与脖子的衔接,额骨的处理。做完一些小细节后最后又回归到大型,处理。

第三篇:动物生理学重点提要ppt

《绪论》

基本内容:

1.动物生物学的研究对象、内容及意义。

2.生物的分界系统,二界、三界、四界、五界和六界系统;动物分类阶元或等级。3.动物的分类,物种、亚种、变种和品种的概念,物种的命名和物种的生殖隔离。

4.动物生物学是一门实验科学,观察描述、综合比较、实验论证和多学科交叉是主要的研究方法;急性与慢性实验。

5.动物生物学研究的微观和宏观发展;动物生物学研究的主要分支。重点:

1.动物的分类,物种、亚种、变种和品种的概念,物种的命名。2.动物生物学是一门实验科学,急性与慢性实验。

《动物细胞的结构与功能》

基本内容:

1.动植物细胞的异同点;细胞膜的基本结构和物质转运。2.细胞的信号转导系统;受体,第二信使。

3.细胞的兴奋性和生物电现象;刺激和兴奋的关系、阈强度、强度-时间曲线;静息电位和动作电位的概念和产生机理、兴奋的引起和传导。4.细胞周期,细胞分化,细胞类群。重点:

1.细胞信号转导系统。2.刺激与兴奋的关系。3.细胞兴奋性变化的机理。

4.静息电位和动作电位的产生机理。

第二章《血液》

基本内容: 1.体液的组成、内环境和稳态的概念、稳态的生理意义。2.血液的组成、理化性质和主要机能。血浆的成分、血浆蛋白的作用。3.红细胞的形态和数量、理化特性、功能、生成和破坏、红细胞生成的调节因子。白细胞的形态、数量、功能。血小板的形态、数量、功能。4.凝血因子、血液凝固的过程和机理、纤溶系统、促凝和抗凝的原理和方法。5.红细胞凝集和血型、交叉配血。

重点内容:

1.红细胞和白细胞的功能。

2.血型的鉴定。

3.血液凝固的三个主要过程。

第三章《血液循环》

基本内容:

1.血液循环的生理意义、循环方式。

2.心动周期以及心动周期中心脏瓣膜、心房和心室内压力和容积的变化。3.心率、心输出量及其影响因素。

4.心肌的生物电现象和生理特征、心电图。5.血流的动力和阻力、流速和流量。

6.动脉血压及其影响因素、动脉脉博、脉压、中心静脉压、静脉回流。7.微循环的组成、组织液和淋巴液的生成、有效滤过压、微循环的调节。8.心脏和血管的神经支配及其中枢、心血管活动的反射性和体液性调节。

重点:

1.心动周期中各种参数的变化。2.心肌的生理特性。3.血液循环的调节。复习思考题:

1.何谓心动周期?心动周期中心腔内压力、容积、瓣膜启闭和血流方向有何变化? 2.试说明心脏泵血功能的评价指标及其生理意义。3.何谓心输出量?影响心输出量的因素有那些?

4.心肌细胞有哪些生理特性?与骨骼肌比较有何差异? 5.试比较心室肌细胞和骨骼肌细胞动作电位的异同点。6.试述心室肌细胞动作电位形成过程及产生机制。

7.心肌兴奋性的周期性变化离子基础是什么?心肌兴奋性的周期性变化与收缩活动有何关系?何谓期前收缩和代偿间歇?

8.试述快、慢反应自律细胞4期自动除极的形成机制。9.决定和影响心肌自律性的因素有哪些?

10.试述心脏内兴奋的传播途径,不同部位传导速度有何差异?生理意义如何? 11.心肌细胞的自律性有何等级性差异?它们与心脏起搏点有何关系? 12.决定和影响心肌传导性的因素有哪些?

13.试述血流量、血流阻力和血压三者之间的关系。14.试述动脉血压的形成机制及影响因素。15.说明组织液的生成及其影响因素。

16.微循环是由哪几部分所组成?微循环受哪些因素的调节? 17.哪些因素影响静脉回流?如何影响?

18.压力感受性和化学感受性反射是如何调节心血管功能的? 19.心血管活动的体液性调节有哪些? 20.试述心血管活动的自身调节。

第四章《呼吸》

基本内容:

1.呼吸的作用和方式。

2.呼吸器官及其作用、肺泡表面活性物质的作用。

3.肺通气的动力和阻力、呼吸运动的机械原理、呼吸类型和呼吸频率、肺内压和胸内压、肺容量和肺通气量。

4.气体交换的动力和过程、影响气体交换的因素。

5.氧气和二氧化碳在血液中的运输方式、氧离曲线及其影响因素。6.呼吸中枢、呼吸的反射性调节、体液性调节。重点:

1.气体交换和运输过程。

2.呼吸运动的神经和体液调节。复习题思考题:

1.为什么说膈肌的舒缩运动在肺通气中起重要作用? 2.什么叫胸内压?胸内压有什么特点?它是怎样形成的? 3.肺泡表面活性物质是什么?它有什么作用?

4.哺乳动物的呼吸膜由哪几层结构组成?有什么生理意义? 5.6.7.8.9.10.11.氧与血红蛋白的结合有哪些特点?

简述哺乳类动物S形氧离曲线的重要生理意义。影响氧离曲线的因素有那些?

简述血液以HCO3-形式运输CO2的过程。呼吸运动的反射性调节有哪些?

简述化学感受器特征和化学因素对呼吸的调节。呼吸的节律是如何形成的?

第五章《消化与吸收》

基本内容:

1.吸收:吸收部位和机制,主要营养成分(糖、脂肪、蛋白质、盐类和水分、维生素)的吸收。

2.消化过程的协调。

3.消化道功能的神经和体液调节。重点:

1.胃肠消化的神经和体液调节。2.单胃动物的消化功能。

3.各种主要营养物的消化和吸收过程。复习思考题:

1.试述消化道平滑肌的生理特性。

2.试述主要胃肠激素的生理机能及其分泌调节。3.试述单胃运动的形式及胃排空的调节。4.试述胃液成分及其生理功能。5.试述胃液分泌的调节。

6.试述胰液的主要成分、生理功能及分泌调节。7.试述胆汁的主要成分、生理功能及分泌调节。

8.简述三大营养物质(蛋白质、脂肪、糖)的吸收形式及吸收过程 9.举例说明消化机能的整体性。

第六章《能量代谢及体温》

基本内容:

1.能量的来源和转化、能量代谢的测定方法、呼吸熵、基础代谢率、静止能量代谢、影响能量的因素。

2.内温动物和外温动物、体温及其变动范围、产热和散热过程、体温的神经和激素调节、外界高温及低温条件下机体的调节过程。重点:

1.影响能量代谢的因素。

2.体热的产生和散失及其调节。复习思考题:

1.名词解释:能量代谢;氧热价;呼吸商;耗氧量;基础代谢;调定点;食物的特殊动力效应;自主性体温调节;体表温度;体核温度;不感蒸发;行为性体温调节 2.简述机体能量的来源和去路。3.简述间接测热法的基本原理。4.叙述影响能量代谢的因素。

5.测定基础代谢率应注意哪些条件? 6.简述散热基本方式和循环系境在散热过程中的作用。7.试述在寒冷和炎热的环境中体温保持恒定的机理。8.简述体温的体液调节。

9.试述冬眠的机理和生物学意义。

第七章《肾脏的排泄机能》

基本内容:

1.排泄的途径。

2.肾脏的结构特点(肾单位、集合管、肾小球旁器)。

3.尿的生成(肾小球滤过作用、肾小管的重吸收、分泌及排泄作用)、影响尿生成的因素。4.尿液的浓缩和稀释及其意义。

5.尿生成的激素调节(抗利尿激素/醛固酮和甲状旁腺素)。6.膀胱和尿道的神经支配、排尿反射。重点:

1.泌尿对机体稳态的作用 2.尿生成的激素调节 复习思考题:

1.皮质肾单位和髓质肾单位结构上有何特征?在尿形成过程中其功能上有何差异? 2.肾的血液供应有那些特点?这些特点与尿的形成有何关系? 3.尿的生成包括那几个基本过程? 4.决定肾小球滤过作用的动力是什么?影响肾小球滤过作用的因素有那些? 5.肾小管和集合管在物质转运方面有何特征?简述各种物质的转运过程,其相互关系有几种? 6.大量饮清水,大量出汗(或呕吐、腹泻),静脉注射50%葡萄糖液100mL,大量注射生理盐水时尿量各有何变化?其机理如何?

第四篇:雕塑教学反思

小学美术教学反思

九台市南山小学

许文明

2013年6月

《雕塑之美》教学反思

教学反思:

本课是五年级下册“欣赏·评述”领域的内容。通过本课的学习,学生能够认识古今中外杰出的雕塑艺术作品,对雕塑这种艺术形式有所了解,初步学习欣赏、分析雕塑作品的基本方法。

在教学过程中,我设计了四个大环节:

第一个大环节分为初识雕塑

让学生通过欣赏视频和图片初步了解什么是雕塑? 第二个大环节为了解雕塑这一节是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分为三部分

1、通过比较,了解雕塑分为圆雕和浮雕。

2、通过欣赏不同材质的雕塑作品,让学生掌握制作雕塑的主要材料

3、从身边的和学生见过的雕塑作品,对雕塑形成直观感受,知道雕塑的作用。

第三大环节为欣赏雕塑

1、从整体分析教材,并通过几幅主要的雕塑作品,学会欣赏、分析雕塑作品的基本方法。

2、学生以讨论的形式,选择自己喜欢的雕塑作品进行分析、评价,从而找出古代雕塑与现代雕塑有哪些不同

3、欣赏2004年雅典奥运会的开幕式表演,感受人与雕塑结合带给我们的心灵震撼

第四大环节为拓展延伸

通过欣赏米开朗基罗和罗丹以及古今中外著名的雕塑作品,感受雕塑给我们的生活带来的美。

与以往我准备公开课相比,这次公开课我做了两点努力,当然,这都是从学校有经验的老师那学来的,让我小有成就感。

第一点:搜集、整理并熟记教材中雕塑的资料;思考学生们会如何回答问题,并想好解决的方法。

课前,我利用网络,教学参考书、《外国美术史》、《中外雕塑史》等书籍,整理关于课本中雕塑作品简介、准确的资料。

我担心学生不能充分到位的分析、欣赏雕塑作品,我想了如何引导学生,学生做出相应的回答我如何来应对。这样会使课堂能向自己希望的方向发展,让课堂更顺利。

虽然做了大量的准备工作,但由于课堂时间有限,只分析了一部分有代表性的作品,学生们也搜集了自己喜欢作品的资料,我准备的大部分资料都存在了我的大脑中,没有得以展示,不过我却是大大收获了一笔丰厚的知识财富。另外,我还是不能灵活自如、胸有成竹的应对学生的回答,学生们的答案比我想的要丰富的多,今后还需要在实践中不断的历练自己。

第二点:提前了解学生的知识储备及课前预习、准备情况,做到“知己知彼”。

课前,我了解到,学生们四年级学过关于雕塑家罗丹的文章《专心致志》,对罗丹比较熟悉,对课本中罗丹的作品很感兴趣,有不少

同学搜集了罗丹的资料及雕塑作品。课堂上学生们展示并介绍了罗丹的几件作品,资料详细、评价得体。不过我在引导学生们关注罗丹作品的内涵时,过于仓促,学生们的理解不够透彻。

在下一次上课中,我会积极改正出现的问题,争取在今后的工作中做得更好。篇二:美术课中国古代陵墓雕塑和宗教雕塑教学反思 高中美术课欣赏课教学反思

——《中国古代陵墓雕塑和宗教雕塑》

想上好一节美术课,除了要好好研读《高中美术教学大纲》外,我认为首先要了解高中生的特点,抓住高中生对艺术欣赏的认识及思维特点,然后在备课环节上多下工夫,认真设计,大量搜集资料,拓展知识面,大胆主动创设教学情境,注重学生主体性,引导学生主动探究.这样才能做到知己知彼,把每一节课都上好 ,讲出特色。通过《中国古代陵墓雕塑和宗教雕塑》这一节课的教学实践,我对上述认识更进一步,并有了全面的补充。首先,高中生普遍感到压力很大,学业负担过重,在长期应试教育的思想和考学的双重影响下,高中生习惯性的把美术欣赏课视为副课,休息课,而得不到学生的足够重视,不能正确认识学校开设美术欣赏课的真正用意和目的,这样直接影响到教学效果。

其次,由于基础学科学习压力大,高中生不愿意在他们认为对高考无用的学科上花费精力来获取新的知识.但他们强烈的求知欲望使他们不会拒绝在轻松的氛围中获取有趣的新知识。这一点非常重要,是否能够把你所讲的内容很好地寓教于乐,是能否达到预期授课目的的首要环节。

再次,由于高中生课内外阅读量的增加,对于美术欣赏课本中的图片,文字资料大多比较熟悉,因此过多局限于书本知识的美术欣赏对于高中生来说是毫无吸引力的,他们渴望获得书本以外的更多有趣的知识。

在《中国古代陵墓雕塑和宗教雕塑》这一讲,考虑到学生们的以上诸多问题,我做了一些十分有益的课前准备工作,首先基于课本查阅大量史实资料进一步了解中国古代雕塑史上的几大重要发展时期,上网了解与作品密切相关的几个重要人物以及佛教的传入发展概况,同时要通读一些关于本课内容的评论。这样均是为了增加丰富课堂教学内容,能够找到课本外有益的知识,故事,增添课堂教学的趣味性,知识性。让学生们从历史故事中更好地了解人以及人所处的时代环境,以及人在特定的历史环境下创造出来的艺术。在本课中,我利用昭陵六骏的被盗史,引出了一个很好的点——国宝的流失,中国的耻辱,平凡人的爱国心,以激起同学们的一种自发的爱国热情,激发他们的强国心,效果十分明显。

此外,美术课不能光高高在上的谈经典,这样会使学生对艺术产生距离感,从而使他们失去对艺术的兴趣。因此,美术更应该接近生活接近学生。由于古代雕塑本身已是时代久远的一种艺术形式,距离感的产生很自然,我要做的就是使同学们感受到现代生活中雕塑的存在,雕塑产生的一种自然性,必然性与其制作的传统手法。对此,在讲课之初,我便从生活实际出发,从学生的视角出发,以整体提问的形式,引出雕塑的分类及定义,通过同学们的回答反应及整堂课的最终效果能够看出这样做的益处。

那么,从这一讲来看,根据课堂的实际情况,课堂的教学内容,学生的具体情况,来进行教学安排,教学设计,来做一些准备工作是十分科学的。而我们在大多数时候总是在课本里转圈子,这是不是应该改进的地方呢?答案是肯定的。

此外,本课教学的一个突出问题则是我对课堂时间的掌控上,课堂内容时间的搭配上,做的不够好,还可以说在小结处有些仓促,在以后的课堂教学中应针对这一问题与老教师探讨研究,不断改进才是。最后,我想告诉自己,我们在教学中怕出问题,但更可怕的是出了问题我们不能够及时发现解决;我们在课堂上怕没有经验,但更为的是我们没有积累经验的慧心慧眼,没有学习他人的谦虚态度。所以必须取他人之长,补己之短,与时俱进的不断丰富自己的知识面。篇三:海滩上的雕塑教学反思

《海滩上的雕塑》反思

本课教学我先创设情境让学生演,充分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大部分学生通过表演和观看表演对课文内容有了较深刻的印象,但因受课文内容的限制,表演道具准备不够充分,想象力差的学生不能很好地领悟。

从这两个课时看出,学生普遍感到新的知识点:过渡段和排比段很难。在以后的批读课文教学中,要让学生逐步掌握阅读的要领,能够逐渐地运用。我希望以后不仅是批读课文如此,学生在阅读其他课文或者书籍的时候也能这么做,形成一阅读的习惯。对新的知识点怎样巩固,我想到了运用:让学生说一个排比段,并能在今后的作文中用上过渡段。当然这是需要花大量时间来完成的。篇四:四年级语文上册 海滩上的雕塑教学反思 西师大版 海滩上的雕塑

我用了三个课时来讲解这篇课文。第一课时我重点讲解生字及通读课文。上完课后,批改课堂听写及家庭作业效果不错,“懊”、“痕”、“嘎”这几个很容易错的字错得很少。但是课后回想花了一节课讲生字、读通课文虽物有所值,但是时间花得太多。作为四年级的老师,我知道学生的识字能力相对于三年级有了一定的提高,这样手把手地像一二年级一样进行识字教学,会不会让学生有依赖性,放弃自己动脑,而是寄希望于老师的讲解,而应该适当地放手让学生通过自己学习掌握生字。因此,出于这样的考虑,我决定从二单元开始,生字的教学让学生回家通过预习掌握,上课时直接听写,当然一些比较难的生字还是需要讲解的。同时,我知道不是所有的学生都会乖乖地回家预习,既使预习了,效果还不一定有保证。我首先是采用高压措施,在改错数量上有了增加(针对没有预习的学生)。然后是传授预习的方式方法。

第二、三课时都是精读课文。这是本学期的第一篇批读课文。所以我讲解的重点一是怎样做批注。怎样作批注呢? 1)批注你读懂的;

2)回答批注栏里的提问; 3)说说你的阅读感受;

4)对你在学习课文中不懂的地方提出质疑。

我是一边讲解课文,一边提出方法,让学生在理解课文的同时,能够发现这些原是需要作批注的。二是知道、掌握新的知识点:过渡段和排比段。从这两个课时看出,学生普遍感到很难。这是肯定会发生的。在以后的批读课文教学中,要让学生逐步掌握阅读的要领,能够逐渐地运用。我希望以后不仅是批读课文如此,学生在阅读其他课文或者书籍的时候也能这么做,形成一种阅读的习惯。

对新的知识点怎样巩固,我想到了运用。让学生写一段排比段,在作文中用上过渡段。当然这是需要花大量时间准备的。篇五:《海滩上的雕塑》教学设计 《海滩上的雕塑》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 2 3 教学重点

朗读课文,感受海滩给我们带来的乐趣。

教学准备

生字词卡片、课件。

教学时间 2课时

教学过程

一、激情引趣,导入课文 1 2 3教师:或许有的同学没见过大海,更没有体验过海滩带给你的乐趣。那今天,就让我们伴着优雅的旋律,一起走向大海,去欣赏《海滩上的雕塑》。

二、自主朗读,读通课文 1 2 3

三、细读课文,自主体会 1 读文的?(①边读边想。②借助旁批的内容学习课文。③在文章旁边写下自己的感受或问题??)2喜欢的方式学习这篇课文吧!生自由读文,边读边思考海滩上的雕塑师是谁。3 41~3段。(1)师:海滩上这么多有趣的图案,它的作者到底是谁呢?(出示第2段旁的批注。)编者知道了,你知道吗?请你把这些图案的作者名字勾画出来吧!(2)面对海滩上这么多有趣的图案,你有自己的感受和疑问吗?(了解蛤蜊,争论“曲线”的作者是谁,并指导读出猜测的语气。)(3)同学们,从这些猜测中,你体会到什么呢?(图案多,图案的作者也多,让我们分不清,给我们带来快乐。)板书:乐趣(4)齐读第3段,根据旁批,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师:同学们,张开你想象的翅膀,把海鸥可能会发表的评论,批注在旁边的空白处吧!生自由批注。抽生读批注。师生共同交流。54~10段。

(1)齐读第4段及批注,思考:更大胆的构想是什么?(2)自由读5~10段,你从中感受到什么?(“我们”干得很起劲,很开心!)(3)通过各种形式的读,读出自己独特的感受。(如抽读、赛读、齐读等。)(4)说说第10段的省略符号省略了什么。张开想象的翅膀,把你有创意的、有个性的设计批注在文章的空白处。生批读,然后交流。611~14段。(1)师:当你们精心设计的雕塑被浪涛吞没时,心情如何?海边的小朋友又是什么样的心情呢?齐读11~14段。(2)读批注,体会“收藏”一词的精妙。(可用换词法体会。)

四、真诚对话,激情总结

同学们,学习了优美的课文,观赏了迷人的景色,你最大的感受是什么呢?请批注在文章末尾吧!

生批读,然后交流。

总结:这节课,我们一起走进了金色的沙滩,共同设计了全新的雕塑,我们徜徉其间,流连忘返,愿这美好的画面,永远留在我们的心里!

附:板书设计

海滩上的雕塑 乐趣 我们

教学反思:

我用了三个课时来讲解这篇课文。第一课时我重点讲解生字及通读课文。上完课后,批改课堂听写及家庭作业效果不错,“懊”、“痕”、“嘎”这几个很容易错的字错得很少。但是课后回想花了一节课讲生字、读通课文虽物有所值,但是时间花得太多。作为四年级的老师,我知道学生的识字能力相对于三年级有了一定的提高,这样手把手地像一二年级一样进行识字教学,会不会让学生有依赖性,放弃自己动脑,而是寄希望于老师的讲解,而应该适当地放手让学生通过自己学习掌握生字。因此,出于这样的考虑,我决定从二单元开始,生字的教学让学生回家通过预习掌握,上课时直接听写,当然一些比较难的生字还是需要讲解的。同时,我知道不是所有的学生都会乖乖地回家预习,既使预习了,效果还不一定有保证。我首先是采用高压措施,在改错数量上有了增加(针对没有预习的学生)。然后是传授预习的方式方法。

第二、三课时都是精读课文。这是本学期的第一篇批读课文。所以我讲解的重点一是怎样做批注。怎样作批注呢? 1)批注你读懂的;

2)回答批注栏里的提问; 3)说说你的阅读感受;

4)对你在学习课文中不懂的地方提出质疑。

我是一边讲解课文,一边提出方法,让学生在理解课文的同时,能够发现这些原是需要作批注的。二是知道、掌握新的知识点:过渡段和排比段。从这两个课时看出,学生普遍感到很难。这是肯定会发生的。在以后的批读课文教学中,要让学生逐步掌握阅读的要领,能够逐渐地运用。我希望以后不仅是批读课文如此,学生在阅读其他课文或者书籍的时候也能这么做,形成一种阅读的习惯。

对新的知识点怎样巩固,我想到了运用。让学生写一段排比段,在作文中用上过渡段。当然这是需要花大量时间准备的。

第五篇:儿科说课提要

《儿科护理学》说课稿

刘英华

说课提要: 1.课程设置

2.教学内容

3.教学方法与手

4.教学效果

一.课程设置-------岗位分析:根据岗位能力需求调研,岗位来源有儿科护士,临床导医,妇幼保健员,家庭访视员,育婴师。

课程设置-------培养目标:高素质技能型人才

可从事的工作有

医院 :儿科护士,保健科护士,临床导医;社区:家庭访视员,妇幼保健员;健康咨询:育婴师。

课程设置-------课程体系:公共基础课:《思想道德与法律基础》,《计算机基本操作技术》,《大学生就业指导》,《大学语文》,《大学英语》,《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

专业基础课:《正常人体结构》,《正常人体机能》,《病原生物与免疫学》,《护理伦理与法规》,《病理基础》,《药理基础》,《健康评估》;

专业核心课:《基础护理技术》,《内科护理技术》,《外科护理技术》,《妇产科护理技术》,《儿科护理技术》。

课程设置-------课程定位:《儿科护理技术》是护士执照必考内容之一;是护理专业,母婴保健专业,涉外护理专业的必修课。

课程设置-------课程目标:知识目标 :1.掌握儿科基础知识;2.熟悉儿科常见病和多发病的专科护理;3.掌握小儿预防保健知识 ;

能力目标 :1.具备规范儿科常用护理操作技术;2.具备应用护理程序的能力;3.具有对儿童、家长及社区群体进行儿童保健指导和健康宣教的能力。

素质目标:1.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素质和娴熟的专业技术素质;2.表现出认真负责的态度,对患儿同情、爱护与关心。

课程设置-------课程设计:高专“十一五”教材。

参考教材:《儿科护理学》汪萍主编,《儿科护理学》高职课程设置-------课程设计:课程总学时:68 ; 课程安排:第二学年第四学期; 设计过程:共五个项目,九个任务。

二.教学内容-------教学内容的选取:根据相关工作岗位;护生可持续发;高等职业教育需求;护士资格考试。

教学内容-------教学内容的组织与安排:分五个项目,九个任务:

项目一:儿童保健(共10学时);任务一:儿童生长发育的测量与评价(共5学时)任务二:儿童保健与计划免疫(共2学时);项目二:儿科护理基础(共10学时):任务一:儿科护理基础知识(共4学时);

任务二:常用儿童护理技术(共6学时);项目三:儿童常见各系统疾病患儿的护理(共26学时):任务一:营养障碍性疾

病患儿的护理(共4学时);任务二:常见各系统疾病患儿的护理(共22学时);项目四:常见传染病患儿的护理(共14学时):任务一:常见传染病患儿的护理(共14学时);项目五:常见急症患儿的护理(共8学时):任务一:常见急症的护理(共8学时)

教学内容-------教学内容的表现形式:教材与资料,教学视频,实训指导,网络资源.三.教学方法与手段-------教学设计:围绕典型病例进行课堂教学,校内仿真实训,真实工作场景实践.教学方法与手段-------教学设计:导入案例,通过评估,诊断,计划,实施,评价来完成工作任务。教师为学生提供或创造符合临床护理工作情境的教学资源,学生通过完成学习性工作任务来实现学习,提高护理岗位能力。

教学方法与手段-------教学方法:情景教学,项目教学,角色扮演,案例教学,讨

论式教学,医院教学。教学方法与手段-------单元设计举例:任务三:婴儿乳瓶喂;教学方法:项目教

学法,角色扮演法等;教学过程:2学时(共90分钟): 下达任务5min, 教师导入新课25min,分组完成任务15min,教师评价并示教10min,学生分组 练习30min,抽查练习结果5min: 下达任务5min:知识目标:1.掌握婴儿乳量的计算方法;

2.掌握婴儿乳瓶喂养的方法及注意事项。

能力目标:1.具备婴儿乳瓶喂养的操作技术;

2.具备应用护理程序的能力:

3.能正确指导家长进行婴儿乳瓶喂养。素质目标:1.具有良好的职业素质;

2.表现出认真负责的态度。

临床案例:明明,男,足月顺产,3个月,人工喂养体重5.5千克,身长51厘米,头围35厘米,由其母亲抱来就诊。简单体检后发现该患儿有轻度营养不良,每次喂乳后有吐乳。母亲心理状态良好。

教师导入新课25min:评估:1.患儿的体重,身高,头围; 2.患儿母亲的心状态。

诊断:营养失调:低于机体需要量 与喂养不当有关。

计划:婴儿营养不良有所改善;科学喂养后无吐乳现象。实施:按操作规程给学生示教一遍。价评:婴儿无吐乳现象。

分组完成任务15min:4个人一组,以组为单位完成婴儿乳瓶乳养这一任务。教师评价并示教10min:在学生操作过程中,教师收集学生错误之处,然后正规

示范一次,并重点强调易出错之处。学生分组练习30min:每2个人为一组,角色扮演练习此操作。抽查练习结果5min:随机抽查练习结果,记为平时成绩。

教学方法与手段-------教学手段:板书教学,多媒体教学,网络教学,见习教学。

教学方法与手段-----教学条件:多媒体教室,儿科护理实训室,校外实习基地。教学方法与手段-----考核方案:形成性考核30%+终结性考核70%。

四.教学效果:近期效果评:学生评价,同行评价,督导评价,自我评价;

远期效果评:用人单位评价,家长评价,行业评价,患者评价。

下载动物雕塑课教学提要word格式文档
下载动物雕塑课教学提要.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中国现代雕塑说课教案

    我是2007级2班的赵华容同学,说课题目是《中国现代雕塑》,我的说课主要从以下几方面进行: 一、教材分析:本课的内容对学生来说是比较陌生的,且知识内容对学生吸引不是很大,但是本课......

    《动物聚会》练习课教学反思

    小学数学教学反思,这是我来到中和中心小学,第一次有老师主动要来听我的课,被听课的第一感觉应该是挺紧张的,但是我感觉我还是挺幸福的。虽然只是一节练习课,但是来听课的三位老......

    《民间文学概论》教学提要全

    《民间文学概论》教学提要 关于本课程的教学 民间文学,是由广大劳动人民集体口头创作和传播的一种语言艺术。 文艺理论(文艺学)是研究各种文艺现象并阐明其基本原理的学科。 民......

    中国古代陵墓雕塑-教学教案

    教学目的: 1、了解中国古代陵墓雕塑的艺术成就及其艺术特点。 2、通过欣赏和参观,课内与课外的结合,体会中国古代文物文化内涵,探索艺术与社会生活及其时代之间的密切联系。 3、......

    走近中国古代雕塑教学设计

    《走近中国古代雕塑》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 本课节选自江西版八年级上册美术鉴赏第一课《走近中国古代雕塑》,感受中国古代恢弘的雕塑群。本课主要包括两个部分,中国古代陵墓......

    外国雕塑撷英教学设计

    理想与现实的凝结 ----外 国 雕 塑 撷 英 炎刘中学 沈维锐 2013年4月 12日 教学目标: 1、了解外国古代雕塑的主要类别、发展状况、突出成就及不同民族雕塑的主要特点;2、领会......

    美术教案-古希腊雕塑-教学教案

    古希腊的雕塑(教学过程设计) 播放雅典奥运会开幕式片断和刘翔110米栏镜头 刚才同学们在屏幕上看到了什么内容? 除了刘翔获得110米栏世界冠军的精彩镜头,你们还看到了什么? (雅典奥......

    《古希腊雕塑艺术》教学案例

    《古希腊雕塑艺术》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 本课内容主要选择人美版高一美术鉴赏《外国雕塑撷英》一课中最为突出的希腊雕塑欣赏作为主要内容,欣赏重点是希腊雕塑的写实与理想化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