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使用ABCmouse教学感悟
使用ABCmouse教学感悟
天津市滨海新区大港大地幼儿园
王红霞
2015-8-6
使用ABCmouse教学感悟
我是大地幼儿园的一名美语老师。自从毕业就开始从事幼儿美语的教学,上班九年的时间,使用过好多的美语教材,有洪恩英语,剑桥英语等,我感觉ABCmouse美语是最适合孩子,孩子也最喜欢、也能更好地参与其中的一种英语教材,它真正做到了以幼儿为主体,在玩中学习,最学习中游戏。
ABCmouse的发音特别的标准,是专业的标准发音,它通过许多有趣的游戏、图书与活动,让孩子学习辨识出所有不同的英语发音,并能够标准自然的说出来,帮助孩子们打下美语发音学习的基础,解决了老师们有的个别发音不准的难题。
我知道音乐对孩子学习英语的重要性,孩子们天生就喜欢学唱歌曲,可是由于我天生五音不全,所以英语歌曲教学方面是我的薄弱环节。ABCmouse帮我解决了这一难题哦,孩子们通过聆听,跟唱,能够独立唱出许多的歌曲和童诗,英语学习过程不但充满了欢乐,而且对孩子的听力、发音和口语能力的提高有着神奇的效果。
孩子们回家以后跟父母一起沿着循序渐进的学习路径进行学习。孩子们通过学习不但经历了丛林、沙漠、岛屿、海洋等18中模拟实景,而且通过学习得到好多的奖励票和小礼物。每天早晨孩子们都会很高兴的跟我分享的们学到哪儿了,得到了什么小礼物,看到孩子们脸上洋溢的欢笑,家长们欣慰的笑脸,真的很感谢ABCmouse。
第二篇:电子白板使用感悟
电子白板培训有感
根据学校的安排,我校在2012年10月进行了一节课的电子白板培训。虽然这次培训的时间很短,但对我来说受益匪浅,充分认识到了电子白板的特点和重要性。培训使我的眼界开阔了、思考问题的角度改变了,许多疑问得到了解决或者启发。作为一名教师,我应以这次培训为契机,积极接受新的教育教学理念,更新了观念开拓了视野。
通过培训,我知道了电子交互白板不同于其他教学多媒体的主要区别在于白板的交互性。
首先,电子交互白板技术为课堂互动师生互动、生生互动提供了技术可能和方便,为建立以学生学习为中心的课堂教学奠定技术基础。传统的多媒体课件更多的是演示功能,课件在演示过程中学生无法参与,因为课件的内容无法更改。而用白板技术制作的“课件”,为师生在教学过程中的互动和参与提供了极大的方便。整个教学过程中,学生可以更改、充实教师原先的“课件”内容,不管是学生对知识的正确理解,还是错误的回答,只要在白板上操作,白板系统会自动储存这些宝贵的资料,从而生成每个教师每堂课的个性化的“课件”(确切地说,是整个教学过程的数字化记录),并且,成为教师以后教学的重要资源。
另外,相对于传统的黑板教学,白板的视觉效果,比如色彩、隐藏、动画等多种教学功能,能够极大地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并利用多元智能理论,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知识。尤其是学习一些比较抽象的知识和概念时,白板为学生提供了多种分析和解决问题的方法和思路。在观摩课中,从产生的教学效果看,智能电子白板在“亲和度”、“互动性”、“信息记忆”、“简单元素组合”、“突出视觉重点”、“环保”等方面确有优势,接触、使用电子白板,我们的一系列教学观念会有转变。比如,以后教师是用课件教学还是用资源教学?学校是建课件库还是建资源库?黑板在教室是继续唱主角还是被取代?这些看似目前远离我们话题,很快就会在教学中成为现实。
基于这一节课的培训,关注“智能电子白板”,了解、研究、使用它,是老师们自己的事情。早点关注,早点学习,早点使用,才可能在新一轮教学技术更新的起跑线上不落后,才有可能在教学手段的更新中赢得先机。
李桂芳
第三篇:《教师如何使用新教材》感悟
通过学习《教师如何使用新教材》,我感受到教材在知识的编排上与以往相比更加体现了新的教材观、教学观和学习观,体现了教学资源的可行性,具有实用性、创新性和开放性的特点。与原教材相比,注意了继承与发展的关系。更具有基础性、丰富性、发展性的特点,综观教材,其开放性、梯度性、系统性和灵活性堪称美妙绝伦。
(2)教材形式设计符合各年级学生年龄特点。注重让学生经历知识的形成与应用过程,充分注意体现普及性、基础性和发展性。
(3)教材改进呈现形式,重视过程学习。精心设计教科书的呈现形式,改进栏目设置、图文搭配、版面设计等方面,用学生喜闻乐见的形式(例如科普小品等)呈现教材内容,适当设问、留白、引导,加大探索空间,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学生对教科书的亲近感和认同感。
(4)增加了有意义的实践活动。结合学生的年龄特点和教学内容,各册教材设计了更多的需要学生自主探索,亲自动手动脑进行设计与制作的活动。实践活动的增加,不但丰富了学生的生活,而且能让学生深刻地体会到知识来源于生活,应用于生活。新教材的使用是实践新课程理念的必经之路。用好新教材,是落实新课程理念的基础。伴随着新课改的推进与新教材的使用,教师们在教学观念、教学方式、教学评价等方面经历了新与旧的碰撞,尝试过失败,也体验过成功,学生们在一种全新的教学环境中,学得轻松,学得愉快,个性得到充分发展。我们将在充分认识、理解新教材内容的基础上,创造性地用好新教材,实践新教材,从而使课程标准提出的基本理念真正得以实现。
第四篇:电子白板使用感悟
电子白板培训感悟
太阳城小学
赵
婷
我校在2012年10月,进行了1天电子白板的校本培训。虽然这次培训的时间很短,但对我校教师来说受益匪浅,充分认识到了现代教育教学媒体的特点和重要性。培训使我们的眼界开阔了、思考问题的角度改变了,许多疑问得到了解决或者启发。作为一名教师,我应以这次培训为契机,积极接收新的教育教学理念,更新了观念,开阔了教学研究的视野,目前正在进行课程改革,这样的培训有利于提高师生的信息素养,把学生如何获得知识的教学转变为如何获得技能的教学,逐渐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这次培训也改变了一部分教师对信息技术的畏难情绪。以前,在利用信息技术教学中总感觉不顺手,关键是自己懂得太少,通过这次培训,对信息技术究竟该如何在课堂教学中使用有了一定的思路,尤其是电子白板的直观性和易操作性,为以后多媒体的教学进一步奠定了基础。
通过对电子白板的安装和界面的认识、白板主要功能的介绍,全体教师参与,自由操作,演示实习、相互交流等环节学习,使大家感到长了许多见识,教学思路灵活了,对自己的教学也有了新的目标和方向。
一、在课堂的设计上一定要力求新颖,讲求实效性,不能活动多多而没有实质内容;教师的语言要有亲和力,要和学生站在同一高度,甚至蹲下身来看学生,充分的尊重学生;
二、在课堂上,教师只起一个引路的作用,不可以在焦急之中代替学生去解决问题,那样又成了“满堂灌”的形式;教师可以设置问题引导学生,但是不能全靠问题来牵引学生,让学生跟着老师走,这样便又成了“满堂问”的形式;
三、使用多媒体教学,可以使我们的教学形式可以多样化。过去教学学生所见的只是教师、黑板和几个简单的教具,实施“一块黑板,一只粉笔、一张嘴巴众人听”的教师灌输为主的传统教学方法,使学习人与人进行交流的工具─语言,成了枯燥的苦学。而现在,我们可以运用多媒体这个现代化的教学手段,让教学形式多样化,摆脱千篇一律。完全可以借助多媒体让教学在一节课内,轻松地、愉快地完成。
四、多媒体教学,让学生的学习方式多样化。多媒体声音、图像、动画等让学生的感官充分调动起来,记忆的效果会更好,而且兴趣更高
在培训过程中,我深深的体会到,在教学中,我们所设计的课堂教学,应该使学生在使用远教资源时能学会与他人合作,学会使用与年龄发展相符合的多媒体资源进行学习。能够在他人的帮助下使用通 2
讯方式远距离获取信息、与他人沟通,开展直接和独立学习,发展个人的爱好和兴趣。从而激发了学生探索求知的欲望,提高了学生的认识程度,学生可以触类旁通地知道很多知识,扩大知识面,使他们增长见识。
学习虽然已经结束,但电子白板的易操作性,直观性仍历历在目。来自培训教师的谆谆教诲,来自同行们的倾情相助,汇成了一股股沁人肺腑的暖流,支持、激励着我始终不敢有丝毫的懈怠和停留。展望未来的工作、学习之路,将是永无止境。
第五篇:使用导学案教学的感悟、困惑与思考
使用导学案教学的感悟、困惑与思考
引子:
期中考试成绩出来了,虽然心里早有预感,但成绩下降之快超出预期。同五年级的四次大型考试的平均成绩相比,及格率下降10%左右,优生率下降15%左右,平均分下降近2分。扣除知识难度、试题难度等因素的影响,学生成绩整体下降是不争的事实。结合导学案教学中的种种不适,我觉得有必要进行反思。下面谈谈自己两个多月来使用导学案教学的感悟、困惑与思考。
一、使用导学案教学的感悟:
(一)关于导学案:
1、导学案是引导学生自主学习、主动参与、合作探究、优化发展的学习方案,是教师教学的设计图。我们的教学要依托导学案,但不能“依赖”导学案。导学案是编写者以自己的教学理念,依据自己对教材的理解进行编制的,它不可能适合全市每一所学校,适合每一个班级的学生,所以在使用导学案时,要结合本班学生实际情况进行删减、增补等二次生成,力求达到最佳。既忌“一字不漏”地照搬,又忌完全“弃之不用”,另起炉灶。
2、导学案教学,是一种以导学案为载体的课堂教学模式,它强调学生的主体地位,强调学生的自主学习,强调交流合作。课堂教学基本流程为五大模块,即自主前置探究、导入学习目标、合作探究与多维展示、高效点评与答疑总结、当堂自测与反馈。
(二)关于教师:
1、导学案带给教师的不仅仅是教学模式的改变,更多的是教学观念的转变。自己经历了从开始的迷茫、恐慌,到现在的从容、镇定的漫长过程。毫无疑问,煎熬、困惑一直伴随左右。尽管有过两次短暂的培训学习,但终究只是学习了一些形式,课究竟怎么上,自己开始也没有底,只能自己摸索,并在摸索中提高,经历了从“形似”再到“神似”的过程。
2、导学案虽然减轻了教师的备课强度,但习惯了自我设计、自我调控,习惯了“我的课堂我做主”教师,突然面对课堂教学的思路是他人既定,课堂生成的主动权“旁落”学生手中,教师的主导地位明显消弱的“三难”局面,难以适应之情溢于言表。
3、面对暂新的教学模式,自己只能去探索、去思考、去解决。上网查找相关资料,重新研读两次培训的课例,加强与同科教师的交流,认真进行进行反思。积极转变观念,寻求教学思路既定与生成主动权旁落的最佳结合点,重拾教学的“主导权”,力求将二者紧密融合,精心设计教学过程,在细节上下功夫,在达成教学目标上下功夫。
(三)关于学生:
1、学生对导学案显示了更强的适应性,从初始时的“无比好奇”到“习以为常”,只用了不到两周的时间。这同时也反映了学生的可塑性强。
2、学生的学习热情超出预期。导学案的使用,使沉闷的课堂焕发了勃勃生机,学生都不同程度地参与到学习中来。特别值得称道的是那些学困生,导学案教学,使得他们从一个旁观者,转身成了学习的积极参与者,并且时不时的代表小组展示,无形中激发了他们的学习的热情,提高了自信心。
3、学生的表达能力、表现欲望令我刮目相看。使用导学案教学前,学生表现机会少,使用导学案后,由于有“课前三分钟”学生主持环节,有“交流展示”环节,给了学生表达的机会、展示自我的机会,学生的表现越来越精彩,学生的表达能力显著提高。
4、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有所下降。具体表现在,一是作业抄袭现象日益严重。过去,班上抄袭作业的基本没有,而现在每个小组都存在抄袭现象,甚至一个小组六位学生的作业都差不多一样。二是课堂上相互观望。由于提倡小组合作学习,更多的采取小组展示方式,由于评价机制的影响,时间长了,交流、展示的机会往往留给了小组中学习好的几个,其他学生也不愿主动参与了。
(四)关于小组建设与评价:
导学案教学模式,强调小组合作学习,所以小组的建设显得尤为重要。开学初,就分组问题,和班主任一起商量,反复权衡,进行合理分组。每组学生尽量均衡,以便于评价。同时挑选、培养小老师、小组长,指导小组取组名、组号,制定组规。
对于小组评价,感受最深的是注意公平、激励,力求科学。尽量给每个小组创造均等的交流、展示的机会,忌过多的关注某个小组、某个学生。在展示交流环节,可采取简单问题“大号”答,较难问题推荐答;常规见解一颗星,独特见解两颗星的办法鼓励学生质疑、创新,标新立异。
二、使用导学案教学的困惑:
(一)关于小组座位问题:
导学案课堂教学模式强调小组学习,那么分组不可避免。但学生的座位如何编排,一直困扰着我们。开始是六人一组围坐法,因为考虑到学生的用眼卫生问题,一周后取消。而后采取竖排法,学生面对面,侧对黑板。同样因为看黑板不方便,影响学生健康及学生易走神问题,两周后舍弃。最后采用横排式,跟常规坐法差不多,不过三人一横排,平时面对黑板,小组交流讨论时,单排学生转身而坐。三种坐法,各有利弊,但不知采用何种方式更加科学。
(二)关于小组评价问题: 既然强调小组合作学习,那必将进行评价,但如何评价,一直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从全市举行的两次导学案研讨课来看,有教师评价、记录的,也有教师与学生评价相结合,由学生记录的,更有只简单评价而不做记录的。几种评价方式也是各有利弊,教师不可能全程记录,让学生记录更是弊大于利。不评价吧,对学生起不到激励作用。再者,由于多采取不完全记录法,对于评价结果,学生颇有微词。究竟如何进行评价,有待探讨。
(三)关于教师主导作用问题:
导学案强调学生的主体地位,强调前置性学习,重视自主学习。但由于学生学习习惯,学习方式的差异性,决定了在自主探究环节往往要花费较多时间,从而影响教学进程。教学中常常出现尴尬局面,是教师强行中止学生的探究、交流,还是让学生继续下去?是发挥教师“导”的作用,还是继续发挥学生“体”的作用?不“导”吧,教学任务完不成,不“体”吧,似乎又回到了原点,真是两难。
(四)关于因材施教问题:
“教学有法,但无定法,贵在得法”,这是每一位教师都熟知的道理。但现在就有一个困惑,我们学校地处城郊,大部分学生是进城务工人员子女、留守儿童,学习基础和学习习惯较差,基本没有自学习惯。而导学案强调学生的自主学习,有前置性学习环节。试想一下,那些学困生,即便是细致的讲解都未必使他们知道知识的来龙去脉,更不用说自主学习了,展示交流更是谈不上。还有那些课前不自学,上课时不习惯看书的学生,基本上也是一头雾水,你让他讨论,他讨论什么呢?原来可以通过教师的引导来学习,现在教师主导地位消弱了,而学生的主体地位又没能发挥,造成一节课下来,基础较差的学生基本没有什么收获。造成的直接后果,就是学生的学习成绩两极分化日趋严重。怎样才能两头兼顾,即发展了学优生,又使学困生有所进步,一直是我们寻找的目标。
(五)关于多媒体手段运用问题:
过去的教学,重视教师的主导作用,现代教学手段辅助教学已成为习惯,从情境创设到探究体验,到巩固拓展,课件成为课堂教学的重要载体。但如今,由于有导学案前置性学习环节,使得创设情景似乎已无必要。在自主探究与展示交流环节,由于强调当堂生成,多媒体课件预设显得画蛇添足。而在当堂检测环节,由于导学案人手一份,再用电子白板显示出来,显得有些多此一举。我感觉现在的多媒体教学手段对导学案教学的辅助作用越来越弱,不知道怎样将二者更好的结合起来。
(六)关于“书”“案”结合问题:
导学案的编制花费了编者大量的精力,许多课时的导学案都有学法提示,对重点知识进行了归纳、总结,站在教师的角度来看,相当好。但不可否认,少数课时的导学案是学生没法接受的。在使用导学案时有一个问题需要解决,在自主探究环节,探究的要求在导学案上,但要解决它,需要阅读教科书。学生要将导学案和教科书同时打开,一手指着导学案,一手指着教科书,眼睛要不停在二者之间移动,眼睛很容易疲劳,学习效率自然降低。如果教师要将这些用课件展示出来,由于没有电子稿,教师要录入到课件中,工作量又太大。这些怎么解决,值得思考。
三、使用导学案教学的思考:
1、从理论上说,导学案教学模式不失为一种积极践行新课程理念的教学模式,它着眼于学生的长远发展,旨在通过学生的自主学习,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提高课堂教学效益。这种教学模式可以说在很大的程度上,摈弃了以教师为主的灌输式教学模式,把课堂真正还给了学生。教师由课堂教学的主导者变为引导者与组织者,而学生成了课堂真正的主体。从这种意义上说,这就是课改,是课堂教学模式的改革。既然是改革,那就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方方面面的配合,不是教育主管部门一个文件就可以解决的。大的不说,具体到导学案的编制、教师的培训、教学的视导、教学的研讨、教学的评价都需要及时跟上,但现在这些大多还是停留在表面。教师的观念还没有从根本上得以转变,对如何实施导学案教学也是一头雾水,只是没办法才硬着头皮上。由于缺乏指导,担心成绩下滑(要全市排队哟),现在就出现了“穿新鞋走老路”的现象,用的是导学案,上的是老一套,有的教师只在讲公开课时用导学案教学,也有教师是“用导学案上一遍,再用课件上一遍”(教师原话)。这既浪费了物力、财力,更浪费了人力。
2、从实际来看,既然是改革,当然就有风险。改革肯定会走弯路,怎么办?一是我们的培训要跟上,要让教师从观念上认同,认同课堂教学改革的目的,知道为什么改;从方法上掌握,掌握基本的教学流程,知道怎么改。要让教师“心中有数”,“手中有法”。二是我们的评价要跟上,要给课改教师创造宽松的环境,要让教师“心中有底”,允许教师教学质量的合理“下滑”,否则,谁敢改?谁敢真改?三是我们的教师要着眼于长远,既然是有利于学生,有利于教学,有利于自我成长的事情,就要认真参与。要相信,困难都是暂时的,一定能找出问题所在,并一一攻克。
3、相对于我们这类的学校来说,所面临的困难是最大的。因为生源质量较差,我们的课改之路是艰辛而漫长的,要有充分的思想准备。一个月不行就半年,半年不行就一年,一年不行就两年,只要我们坚持并去思考它、解决它,胜利的曙光就会离我们不远。针对本校学生实际,我们应将传统教学与导学案教学有机结合,在“导学案”中的“导”字上下功夫,注重发挥教师的引导、指导作用,做到适时、及时、恰当。教学前要根据课程标准、教学目标以及学情等要素,进行合理预设,教学中要根据学生反馈的信息,及时补救和强化,最大限度地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像我们这样的学校,走课堂教学改革之路注定是不平坦的,只要我们有坚定的信心,并努力付诸实施,相信我们会成功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