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30课古诗4首教案详案
30诗四首
(归田园居(其三)使至塞上渡荆门送别登岳阳楼)备课者:郑时仁
一、目的要求
1.了解四首诗相关的背景知识。
2.了解四首诗的思想内容、艺术特色及语言风格。3.了解把握借景抒情,情景交融的表现手法。4.背诵并默写四首诗。5.加强朗读训练,让学生充分体会诗歌特有的节奏及韵律,感受其声韵美;在反复诵读中,理解诗意,感悟诗情。
6.分析四首诗中的景物描写,体味文中情景交融的意境,赏析作品的意境美。7.揣摩品味诗中精彩语句的含义和技巧,并使之了然于心,成为自己的语言财富。
8.这四首诗,描绘自然山水,歌咏田园风光,文笔优美,情真意醇。学习它们,可以激发灵性,陶冶情操,丰富文化积累。
●教学重点
1.体会诗词的意境美、语言美。2.背诵并默写四首诗。
●教学难点
激发学生想像,再现诗歌画面,深刻体会景物描写中蕴含着的深厚的情思。
●教学方法
1.诵读教学法。通过朗读,把握其节奏韵律,感受古典诗歌的声韵美。通过反复吟诵,逐步加深对诗意的理解,要求眼到、口到、心到,把自己融入诗歌中去,用自己的声音传达诗人的心声。
2.联想法。古典诗歌语言精练,内涵丰富,教学时宜让学生充分张开联想的翅膀,想像作品的画面,充分体会诗歌的意境。
3.点拨法。抓住关键诗句进行点拨,以点带面,以利学生对作品的整体理解。4.讨论法。学生互动,交流读诗的感受以及对诗歌的认识。
●教具准备
录音机、示范朗读磁带
●课时安排 4课时 第一课时
《归园田居》
一、导入。
陶渊明可算是我国诗歌史上第一位田园诗人,因为他写出了大量歌颂田园风光和农村生活的诗篇。他做过几任小官,41岁那年辞官而归,从此住在农村,亲自参加田间劳动,直至63岁去世。这首涛是他辞官的第二年写的,诗题的意思是回到园田居住。附带说一下,在封建时代,皇帝及大臣死后朝廷都要根据他们的行事给一个谥号;陶渊明不是大臣,“靖节”这个谥号是他死后朋友和门人私下给的,为的是表彰他高尚的节操,可以叫“私谥”。
二、读读讲讲问问。
问:这首诗记的是哪个季节的劳动生活情形?(从“种豆”“草盛”“夕露”可以判定,时间当是农历三四月间即春末夏初。)问:诗人到田间去干什么?(锄草)锄了多长时间?(从“晨兴”到“带月荷锄归”,可以看出他干了一整天。)讲:诗的前四句只记给豆田锄草一事。第一句交代种豆的地点,“南山”当指庐山,诗人家在柴桑,在庐山之北,故以庐山为“南山”。第二句说锄草的原因i草长得茂盛,把地里的营养都吸收了去,豆苗长不起来,自然非锄不可。第三句说一大早就去锄草:“兴”,原来的意思就是“起”,“晨兴”即今语“早早地起身”;“理”,清理,这里可引申为清除;“荒”,杂草;“秽(穢)”,本作,是草字头,也指田中杂草(“秽”的这个意义现已消失,只作污秽解)。第四句说归家已是月儿初升之时。“荷”,担、扛(按:“荷”是“何”的俗字,“何”的古义有二:担;谁。不用讲给学生听)。
小结:前四句为第一层,写劳动情形。
问:第五句中“道”是指什么说的?(诗人的归途,紧承上句中的“归”字。)即是归途,大概也就是来时的路,为什么开头不提,到这里才说它狭而多草木?(为了引出夕露沾衣一句,表明诗人在草木中穿行,致使衣为夕露所湿。)问:为什么要着意写夕露沾衣?(借夕露沾衣作烘托,抒写诗人归田的愿望。)讲:诗人写劳动生活,也是为了表明他终生归隐的意愿,尽管劳动了一整天,却不以此为苦;及至在归途中夕露沾衣,就巧妙地利用这个细节表述了他的意愿。这生动地表现了诗人自然朴实的风格。
小结:后四句为第二层,以抒情为主。
三、总结。(含背诵检查、默写)陶渊明的共五首,有写农村生活风貌的,有写诗人跟乡邻们交往的,有写诗人出游的,这一首专写诗人的劳动,这些诗都以抒情为主,表现了诗人对田园生活的热爱和终生隐居的意愿,用语自然朴实,很值得品味。下面我们从这组诗中另择几个“镜头”供大家欣赏:
“暧暖远人村,依依墟里烟。狗吠深巷中;鸡鸣桑树颠。”(其一)“时复墟曲中,披草共来往。相见无杂言,但道桑麻长。”(其二)“漉我新熟酒,只鸡招近局(邻居)。”(其五)1.教师范读,学生跟读。
2.学生对照注释,借助工具书,整体感知诗意。3.要求学生概述诗意。
这是陶渊明田园生活的一个剪影,请展开想像,用自己的话描述陶渊明一天的劳动生活情形。教师提示:可以先逐句解释,然后进行完整的表述。
逐句解释如下:诗的前四句记给豆田锄草一事。第一句交代种豆的地点,第二句说锄草的原因,第三句说一大早就去锄草,第四句是说月儿初升之时才荷锄晚归。第五、六句写归途中道狭而多草木,以至露水沾湿了我的衣裳。第七、八句写沾衣又有什么关系呢?只要不违背自己的意愿就行了。
选两位同学交流,其余同学点评。4.引导学生赏析诗歌的意境美。
(1)提问:陶诗平淡而又富于情趣,平淡不必多言,你认为“情趣”表现在什么地方? 教师引导学生想像“带月荷锄归”的动人画面。明确:陶诗的情趣来自于写意。“带月荷锄归”,劳动归来的诗人虽然独自一人,却有一轮明月陪伴。月下的诗人,肩扛一副锄头,穿行在齐腰深的草丛中,这是一幅多么好的月夜归耕图啊!“夕露沾我衣”,露水调皮而多情,他们给了辛苦一天的诗人温柔的抚慰,诗人就像一个凯旋的士兵,心情傲然、欣然。
(2)提问:这首诗流露了诗人什么样的思想感情?
明确:这首诗流露了诗人对田园生活的热爱和归隐农村的自豪之情。5.学生齐读,尝试背诵。6.深层探究
提问:诗的末句“但使愿无违”的“愿”具体指什么? 学生讨论,教师可提供另外两首田园诗帮助学生理解。归园田居(其一)
少无适俗韵,性本爱丘山。误落尘网中,一去三十年。羁鸟恋旧林,池鱼思故渊。开荒南野际,守拙归园田。方宅十余亩,草屋八九间。榆柳荫后檐,桃李罗堂前。暧暧远人村,依依墟里烟。狗吠深巷中,鸡鸣桑树巅。户庭无尘杂,虚室有余闲。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饮 酒(其五)
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
学生读诗,教师点拨: 《归园田居》(其一),开头几句追述往事,不胜懊悔。头两句点明归隐田园的根本原因。接着把官场视为“尘网”,说自己误落其中,好像羁鸟、池鱼得不到自由。“开荒”以下十二句,诗人着重描写了纯洁、幽美的田园风光,字里行间流露出诗人对田园生活的由衷喜爱。最后两句,把退处田园说成是冲出“樊笼”,重返“自然”,表达了他对丑恶社会现实的憎恶之情。这是点睛之笔。诗人之所以要把农村描写得如此恬静舒适,是因为要反衬出他对仕途生活的厌恶。《饮酒》(其五)写他怎样从大自然里悟出人生的真正意义,获得恬静的心境。全诗着力表现了悠然自乐的隐居生活,显示了诗人超然于尘俗之外的志趣,也透露了对污浊仕途的厌恶。学生明确:这里的“愿”具体指陶渊明的生活愿望,即按照自己的意愿生活,归隐田园,与官场决裂,保全一个完整的自我。原文:
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
道狭草木长,夕露沾我衣。衣沾不足惜,但使愿无违。译文:
南山坡下有我的豆地,杂草丛生,豆苗长得很稀。清晨我下地松土除草,星月下我扛着锄头回家歇息。草木覆盖了狭窄的归路,夜露打湿了我的粗布上衣。衣服湿了又有什么可惜,只求我那心愿至死不移。7.学生默写《归园田居》(其三)。第二课时 《登岳阳楼》
一、背景介绍 唐代宗大历三年(768)之后,杜甫出峡漂泊两湖,此诗是诗人而望故乡,触景感怀之作。时年五十七岁,距生命的终结仅有两年,患肺病及风痹症,左臂偏枯,右耳巳聋,靠饮药维持生命。
二、诗歌赏析
头联虚实交错,今昔对照,从而扩大了时、空领域。写早闻洞庭盛名,然而到幕年才实现目睹名湖的愿望,表面看有初登岳阳楼之喜悦,其实意在抒发早年抱负至今未能实现之情。用“昔闻”为“今上”蓄势,归根结蒂是为描写洞庭湖酝酿气氛。
颔联是洞庭的浩瀚无边。洞庭湖坼吴楚、浮日月,波浪掀天,浩茫无际,真不知此老胸中吞几云梦!这是写洞庭湖的佳句,被王士禛赞为“雄跨今古”。写景如此壮阔,令人玩索不尽。
颈联写政治生活坎坷,漂泊天涯,怀才不遇的心情。“亲朋无一字”,得不到精神和物质方面的任何援助;“老病有孤舟”,从大历三年正月自夔州携带妻儿、乘舟出峡以来,既“老”且“病”,飘流湖湘,以舟为家,前途茫茫,何处安身,面对洞庭湖的汪洋浩淼,更加重了身世的孤危感。自叙如此落寞,于诗境极闷极狭的突变与对照中寓无限情意。
尾联写眼望国家动荡不安,自己报国无门的哀伤。上下句之间留有空白,引人联想。开端“昔闻洞庭水”的“昔”,当然可以涵盖诗人在长安一带活动的十多年时间。而这,在空间上正可与“关山北”拍合。”“凭轩”与“今上”首尾呼应。
三、总结
通篇是“登岳阳楼”诗,却不局限于写“岳阳楼”与“洞庭水”。诗人屏弃眼前景物的精微刻画,从大处着笔,吐纳天地,心系国家安危,悲壮苍凉,催人泪下。时间上抚今追昔,空间上包吴楚、越关山。其世身之悲,国家之忧,浩浩茫茫,与洞庭水势融合无间,形成沉雄悲壮、博大深远的意境。原文:
昔闻洞庭水,今上岳阳楼。吴楚东南坼,乾坤日夜浮。亲朋无一字,老病有孤舟。戎马关山北,凭轩涕泗流。译文:
早就听说洞庭湖的盛名,今天终于等上了岳阳楼。
雄阔壮观的大湖,将吴楚分割在东南两域,日月星辰和大地昼夜都浮于其上。亲朋好友们音信全无,我年老多病,乘孤舟四处漂流。北方边关战事又起,我倚窗远望泪流满面。
很早听过名扬海内的洞庭湖,今日有幸登上湖边的岳阳楼。
大湖浩瀚象把吴楚东南隔开,天地象在湖面日夜荡漾漂浮。
漂泊江湖亲朋故旧不寄一字,年老体弱生活在这一叶孤舟。
关山以北战争烽火仍未止息,凭窗遥望胸怀家国涕泪交流
四、〖链接〗
(一)写洞庭湖的佳句
刘长卿:“叠浪浮元气,中流没太阳”
2僧可明:“水涵天影阔,山拔地形高”
3许文化:“四顾疑无地,中流忽有山”
4孟浩然:“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
(二)岳阳楼的名联:
1一楼何奇?杜少陵五言绝唱,范希文两字关情,滕子京百废俱兴,吕纯阳三过必醉:诗耶?儒耶?吏耶?仙耶?前不见古人,使我沧然涕下!
诸君试看:洞庭湖南极潇湘,扬子江北通巫峡,巴陵山西来爽气,岳州城东道岩疆:潴者、流者、峙者、镇者,此中有真意,问谁领会得来?
2后乐先忧,范希文庶几知道;昔闻今上,杜少陵可与言诗。
3洞庭西下八百里; 淮海南来第一楼。
4四面河山归眼底; 万家忧乐到心头。
5放不开眼底乾坤,何必登斯楼把酒; 吞得尽胸中云梦,方可对仙人吟诗。
七、布置作业 预习《使至塞上》《渡荆门送别》。
第三课时 《使至塞上》
一、导入
1、简单介绍唐诗的类型
唐诗可分为绝句和律诗,绝句(五言和七言),律诗(五言、七言和排律)。
2、唐代自开国以来,各方面的蕃夷部落不断侵入,唐政府不能不加强边防,以应付战事。有时也乘胜逐北,有扩张领士的意图。开元、天宝年间,有许多诗人参加了守边高级将帅的幕府,做他们的参军、记室。这些诗人把他们在边塞上的所见所闻写成诗歌,于是边塞风光和军中生活成为盛唐诗人的新题材。这一类诗,文学史上称为“边塞诗”。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首边塞诗——王维的《使至塞上》。
二、简介背景
1.整体感知教师范读,并思考以下问题:
王维是怎样的一个人?(之后提问)
王维,字摩诘,唐代诗人,画家。他的诗以描绘山水田园和歌咏隐居生活为主,以“诗中有画,画中有诗”出名。其中反映军旅和边塞生活的作品,写景的佳句广为流传,如《使至塞上》就极富代表性。
2.谈谈创作背景和意境情感
开元二十五年,王唯奉唐玄宗之命,赴西北边塞慰问战胜吐蕃的河西副大使崔希逸(实际是被排挤出朝廷)。王维轻车简从,要到远在西北边塞的居延。经长途跋涉,在萧关遇到了骑兵,却没有遇到将官,(一问才知道),将官此时正在燕然前线。这首诗就是在出塞途中写的。通过作者叙述出使边塞的艰苦情况,抒发了作者漂泊天涯的悲壮情怀和孤寂之情。
三、课文赏析
1.让一学生朗读,小组讨论:说出这首诗所表现的事、景、情;由此导入讲解全诗。
2.“单车欲问边,属国过居延。”
讲解:诗人以简练的笔墨写了此次出使的经历。
翻译:我只身轻车简从出使到边疆,途中经过属国居延。
3.“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
讲解:既言事,又写景,更在叙事写景中传达出幽微难言的内心情感 提问(1):“蓬草”在古代诗文中一般比喻什么? 诗中的“征蓬”表达了诗人什么感情? 提供的答案:“蓬草”随风飞转,古代文学中常用它比喻漂泊不定的行踪。王维用“征蓬”自喻,流露了身不由己的感觉,他为自己受排挤离开朝廷感到十分忧愤。提问(2):说说这一句的含义,蕴含作者怎样的感情? 提供的答案:自己过了居延,就像“征蓬”一样,飞出了汉家的边塞,又像北归的大雁一样飞人胡天的上空。蕴含了作者被排挤出朝廷的惆怅,暗写自己内心的激愤和抑郁。
4、让学生赏析“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一句。在这纯然一色、荒凉无边的沙漠上,那烽火台燃起的一股浓烟,既显得孤单,又格外醒目,“直” 字,使景物一下变得挺拔坚韧,刚直有力。
5、“萧关逢候骑,都护在燕然”
问:这里“在燕然”是不是说都护真的在燕然山呢?
提供参考:这是引用典故,汉朝的窦宪在燕然山打仗胜利后在石碑上刻上自己的名字。
6、谈谈本文的情感变化(本环节由学生自由发挥,点拨:“抑郁到慷慨”)
四、画诗
通过你对“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的理解,用简笔画把此景画出来。原文:
单车欲问边,属国过居延。
征蓬出汉塞,归雁入吴天。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萧关逢候骑,都护在燕然。
译文:
一随轻车简从,将去宣慰将士护疆守边,奉使前行啊,车轮辘辘辗过居延。
恰是路边的蓬草,随风飘转出了汉朝的世界,又如那天际的大雁,翱翔北飞进入胡人的穹天。
只见──灿黄无限的沙漠,挺拔着一柱,灰黑直聚的燧烟,横卧如带的黄河,正低悬着一团,落日火红的苍凉与浑圆。
行程迢迢啊,终于到达萧关,恰逢侦察骑兵禀报──守将正在燕然前线。
五、写诗
充分发挥想象,用自己的语言把你画的内容写下来并与其他同学分享。
六、布置作业
第四课时
《渡荆门送别》
一,导入新课,介绍作者。
唐宋诗词历来脍炙人口,今天我们将要学的《渡荆门送别》,唐代的名家名篇。学习时重点体会诗歌表达的思想感情,并在此基础上背诵和默写。
李白,字太白,唐代诗人,是继屈原之后又一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自号青莲居士。
〖拓展〗:欧阳修六一居士,李清照易安居士,白居易香山居士,苏轼东坡居士。
二、学习《渡荆门送别》。
1、教师朗读或学生听录音。
2、学生自读,初步了解诗意,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3、指名学生读,要读出思想感情,齐读诗歌。
4、《渡荆门送别》是一首五言律诗,首联交代了什么?
——远渡的地点和此行的目的。
5、颔联写景,描绘了一幅怎样的画面?是从什么角度来写景的?
——描写渡过荆门进入楚地的壮阔景色,画出一幅气势磅礴地万里长江图,写的是远景。
这一联中的“随”、“尽”、“入”三个字用的好,想一想好在何处。
——“随”字将群山与原野的位置逐渐变换、推移,真切的表现出来,写活了,给人以空间感和流动感。
——“尽”字表达了刚从三峡中出来的诗人顿时喜悦开朗的心情。
——“入”字用得贴切,是对前途的展望,大江无阻挡地流向远方,空间广阔,打开了诗人眼界,奔腾着诗人的想像,洋溢着诗人青春蓬勃的朝气。
诗人出了三峡后看到的是一望无际的平原和广阔的江面,而在荆门以西作者见到的是什么样的景象呢?用郦道元《三峡》中的句子回答。
——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
6、颈联则变换视角,描写长江的近景,谈谈这联诗所描绘的意境。
——“月下飞天镜”是月夜俯视所见。明月本在天上,倒映在流速缓慢的长江水中,好像从天上飞来一面明镜。“云生结海楼”是白昼眺望所见。云多,则天空高远,反衬原野低平、江岸辽阔、两岸平旷的景色,在自然美景中融进了诗人见到平原时欣喜的感受。
〖延伸〗海市蜃楼:是大气中由于光线的折射作用而形成的一种自然现象,多出现在夏天海边或沙漠中。
在崭新的环境里一切都是新奇可喜的,就会产生敏锐的感觉,如李白在荆门以东见到的是: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的景象,在正是从荆门一带广阔平原的高空这饿和平静的江面上所观赏到的奇妙美景。假如在崇山峻岭的三峡中,我们见到的则是: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如在山地,我没就只能见到:山高月小。
7、尾联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从尾联来看,这首送别诗是否是为朋友送行?
——拟人。不是,尾联中的故乡水是指流经故乡的水,“万里送行舟”指的是故乡水如今怀着深情厚意载我远行。用拟人的手法,借写故乡水有情,不远万里,依恋不舍送我远别故乡,表达了诗人离开故乡时依依不舍,思念故乡的感情。
8、全诗表达作者什么样的思想感情?
——通过对长江两岸秀丽景色的描绘,反映了诗人开阔情怀和奋发进取的精神,同时表现了诗人对故乡山水的无限眷恋、思念之情。
9、〖拓展〗朗读杜甫的《旅夜书怀》,找出与“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有异曲同工之妙的句子。
旅夜书怀(唐)杜甫
细草微风岸,危樯独夜舟。星垂平野阔,月涌大江流。
名岂文章著,官应老病休。飘飘何所似,天地一沙鸥。
10、齐读,背诵这首诗,指名学生背诵。
11、总结。
——《渡荆门送别》一诗是一首描写祖国壮丽山河的诗篇。结尾缘江水而生发遐想,在“故乡水”送行的深情祝愿中,化为对故乡的眷恋和对大好前程的憧憬。说白了就是“水送人,人思乡”。
12、发放课堂练习。
三、布置作业。
1、能熟练背诵和默写;
2、预习下一课;
3、〖探讨〗李白的《渡荆门送别》是如何在浪漫主义风格中透着新奇的?
这首诗五、六两句在李白浪漫主义风格中透着新奇。这里的新奇不在描写景色的本身而在它的托意。“月下飞天镜”,“下”字是动词,说月亮下来了,影子落在江水中。圆圆的月亮,像一面镜子。镜子从哪里来的呢?从天上飞下来的。天上一个月亮,水中一个月影,上下生光,照得大地的一切晶明透亮。古诗:“何当大刀头,破镜飞上天。”本诗却从相反的方面来运用它新奇的想像。“云生结海楼”,诗人看到天空云彩的奇幻变化,产生无穷想像。“海楼”即“海市蜃楼”。这种自然现象的产生,是由于光线在大气中的折射,在大海或沙漠的上空,有时忽然出现像城市的奇幻景象,古代人的科学水平低,惊为神怪,认为是海中的蜃(蛤蚌之类)吐气结成的。江汉平原上空并无这种自然现象。诗人所指的是天边云彩各种奇异的形状,仿佛也产生了仙人楼阁似的。为什么平常的月景和浮云能引起诗人这么大的兴趣?因为在崭新的环境里认为一切都是新奇可喜的,就产生了敏锐的感觉。过去诗人一直在四川生活,读书于戴天山上,游览峨眉,隐居青城,所熟悉的是蜀中的山山水水。如今渡过荆门,山渐消失,眼前是一望无际的低平的原野,诗人的感觉自然新奇了。
四、结束课程。
板书:
渡荆门送别
李白(唐)
首联交代旅程
颔联喜悦开朗
颈联新奇景色
尾联思念故乡
渡远荆门外,来从楚国游。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
译文:
诗人乘舟顺流而下,经过漫长的水路,来到荆门之外。山已经到了尽头,江水就在这大荒野地上奔流,浩浩漫漫。
皎洁的明月在空中流转,如同飞在空中的明镜。云气勃郁,在大江面上变幻莫测,如同海市蜃楼一般。
虽然进入异地,我仍然依恋着故乡的水水山山,不远万里,一直伴着我这位游子。
五、课堂小结
王维的《使至塞上》、李白的《渡荆门送别》如同一幅幅优美的画卷,朗读吟诵之间,我们仿佛置身于奇特壮美的西北边塞,雄奇瑰丽的长江中流一带,看那“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赏那“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读诗是一种极好的人生体验,让我们在高声吟诵中,悉心品味那丰厚的精神乳汁吧。
六、布置作业
从两首诗中任选一首,根据你的理解,用文字或绘画把你的阅读感受描绘出来。
●板书设计
第二篇:古诗4首
诗歌鉴赏资料
姓名:
望岳 唐·杜甫
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
荡胸生曾云,决眦入归鸟。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译文:
泰山到底怎么样?在齐鲁大地上,那青翠的山色没有尽头。
大自然把神奇秀丽的景色都汇聚在泰山,山南和山北的天色被分割为一明一暗两部分。层层白云,荡涤胸中沟壑;翩翩归鸟,飞入赏景眼圈。定要登上泰山顶峰,俯瞰群山,豪情满怀。主旨:
这首诗是杜甫青年时代的作品,充满了诗人青年时代的浪漫与激情。全诗没有一个“望”字,却紧紧围绕诗题“望岳”的“望”字着笔,由远望到近望,再到凝望,最后是俯视。诗人描写了泰山雄伟磅礴的气象,抒发了自己勇于攀登,傲视一切的雄心壮志,洋溢着蓬勃向上的朝气。赏析:
1、“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
首联写远望中泰山的山势。“ 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岱宗”在这里指泰山,泰山之南为鲁,泰山之北为齐,所以这一句描写出的地理特点。诗人想说的是,你想知道泰山是什么样子吗?它那苍翠的山色掩映着辽阔无边的齐鲁大平原。
2、“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
颔联写近望中所见泰山的神奇秀丽和巍峨高大的形象。“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一个“钟”字把天地万物一下写活了,整个大自然如此有情致,把神奇和秀美都给了泰山,泰山高峻的山峰,把南北分成晨夕。上句为虚笔,是泰山的秀美在诗人心灵上的折光反映。“钟”字用拟人的手法,写出了大自然的多情,也体现出作者对泰山雄奇秀丽美景的喜爱。下句是实写,山南先得日光曰阳,山北日光不到在晓犹昏曰阴。“割”字炼得极好,是说,阳光就像被一把硕大无比的刀割断了一样,突出了泰山遮天蔽日的形象。
3、“荡胸生曾云,决眦入归鸟。”
颈联写凝望之景。“荡胸生曾云,决眦入归鸟”,泰山极高,白日里可以望见山腰间的团团云气,层出不穷;黄昏可见归巢的鸟儿渐渐隐入山谷之中。“决眦”二字尤为为传神,生动地体现了诗人在这神奇缥缈的景观而前像着了迷似的,想把这一切看个够,看个明白,因而使劲地睁大眼睛张望,故感到眼眶有似决裂。这情景使泰山迷人的景色表现得更为形象鲜明。“归鸟”是投林还巢的鸟,可知时已薄暮,诗人还在望。诗人抓住了“曾云”和“归鸟”两个细节,表达了心情的激荡和眼界的空阔。其中蕴藏着诗人对祖国河山的热爱和对祖国山河的赞美之情。
4、“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尾联两句是富有象征性和启发性的名句,不仅写出了泰山的雄伟,也表现出诗人的心胸气魄。“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这里化用孔子的名言“登泰山而小天下”,“会当”是“定当”、“一定要”的意思,表达了诗人敢于攀登绝顶、俯视一切的雄心和气概,是一切有所作为的人所不可缺少的。要攀登泰山极顶的誓言,也是诗人要攀登人生顶峰的誓言。
钱塘湖春行 唐·白居易
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
译文:
走在西湖边,从孤山寺的北面到贾公亭的西面,湖水涨潮时刚好与堤齐平,白云重重叠叠,同湖面上的波澜连成一片。
几只早出的黄莺争着飞上向阳的树,不知谁家新来的燕子正衔着春泥在筑巢。一些多彩缤纷的野花渐渐要迷住人的眼睛,浅浅的春草刚刚能够遮没马蹄。我最爱漫步在西湖东边欣赏美景,欣赏得不够,就再去看那绿色杨柳下迷人的断桥白沙堤。中心:
《钱塘湖春行》生动地描绘了诗人早春漫步西湖所见的明媚风光,是一首唱给春日良辰和西湖美景的赞歌。这首诗紧扣环境和季节特征写景,以“行”字为线索,同时以“春”字为着眼点,写出了早春美景给游人带来喜悦之情。整首诗写出了白居易对西湖的喜爱和赞叹之情。赏析:
1、试描绘“水面初平云脚低”所展现的西湖早春的美景。
答:湖面春水刚与堤平,白云低垂,同湖面上的波澜连成一片。
2、展开联想和想象,用简明形象的语言描绘出“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所展现的画面。
示例:有几处早来的黄莺,争先恐后地飞来向阳的枝头地唱歌啼鸣;不知是哪家新来的燕子,又在湖边不停地衔泥筑巢。
3、“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这两句是如何表现初春的特点的?请作具体分析。答:这两句诗写莺和燕,是诗人所见。莺是春的歌手,都争着飞到向阳的树上去歌唱;燕是春的信使,已开始衔泥筑巢。“争暖树”“啄春泥”既说明天气乍暖还寒,又写出了春光给自然界带来的活力。“几处”而不是处处,“谁家”而不是家家,是因为早春时分飞鸟不多。“早”“新”突出了初春季节生机勃勃、充满活力的特点。
4、诗歌第二联中“几处”“谁家”用得极其精妙,换作“处处”“家家”就没有这种效果联系全诗,说说为什么。
答:“几处”“谁家”照应“早莺”“新燕”,说明早莺尚少,新燕不多,表达了钱塘湖初春季节的特点和作者的欣喜之情如果改为“处处”“家家”,就没有这种表达效果。
5、这首诗的第二联和第三联分别从怎样的角度来描写钱塘湖初春景色? 答:第二联主要是从动态方面进行描写,第三联主要从静态方面进行描写。(第二联从动物的变化方面进行描写,第三联主要从植物的变化方面进行描写。)
6、这首诗的颔联和颈联从动植物的变化描写季节特征,用词准确而精妙,从中找出一处并进行品析。
答:“争”生动反映出西湖早春黄莺争鸣活跃的热闹景象,生动地展示了初春的蓬勃生气;如“几处”照应“早莺”,说明早莺尚少,新燕不多,准确写出了钱塘湖初春季节的特点和作者的喜悦之情;如“乱”“迷”客观真实地再现湖边五颜六色的野花姹紫嫣红,让人眼花缭乱的早春之景等等。
7、请赏析“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
答:这两句诗生动形象地写出了西湖早春的妩媚和生机:”乱花”、“浅草”分别表现了花的繁多、草的柔嫩,“渐欲”、“才能”表现了春天的发展变化,这些词语突出了春天的勃勃生机。
8、找出诗中体现初春特点的词语(任选两个),并加以品析。
答:“初平”,写出了春水新涨,几与岸平的情景。“几处”,“谁家”,表现飞鸟不多,候鸟还未都从南方返回。“早莺”“新燕”说明刚刚从南方飞回。“渐”写出了野花渐开渐多的。“浅草”“才能”表现了草刚萌发的情形。
9.诗人抓住了哪些具有春色春意的景物来描写西湖早春景色?抒发了诗人基样的思想感情?
答:抓住了水面初平、早莺、新燕、乱花、浅草等景物,抒发了诗人对西湖早春美好风的喜爱之情。
10、诗中直接抒情的是哪两句?抒发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答:“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既表现了诗人因郊游而满怀喜悦,也表达了诗人对西湖初春景色的热爱之情。
11、这首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答:通过描写西湖蓬蓬勃勃的春意,表达了作者对春天、对西湖美好景色无比赞美和喜爱之情。
登飞来峰 宋·王安石
飞来山上千寻塔,闻说鸡鸣见日升。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缘身在最高层。
1、这首诗中正面写飞来峰高的诗句是:飞来山上千寻塔;侧面写飞来峰高的诗句是:闻说鸡鸣见日升。
2、这首诗处处写景,又另有所指,如“浮云”既是实写眼前景,又比喻当时的保守势力。诗中的“最高层”,字面是指 千寻塔的最高层,实则指 政治上的最高决策层。
3、这首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答:为实现自己的政治抱负而勇往直前无所畏惧的进取精神。
4、说说“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缘身在最高层”一句所蕴涵的哲理。答:只有站得高,看得远,才能不怕阻挠,不被眼前的困难吓倒。
5、诗中与“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有异曲同工之妙的诗句是: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缘身在最高层。
6、这首诗中,“浮云”一词的寓意是什么?
答:(当时的保守势力)眼前的困难、障碍、挫折等。
7、最后一句中的“自”字,有的写作“只”字,你认为哪一个字更好,为什么?
答:“自”:在诗中是自然之义,用在此处使诗句的原因解释不来得绝对;“只”:在诗中念起来通顺上口,更符合诗人的处境和心情
8、这是一首哲理诗,一、二句作者用“千寻(见日升)”突出塔之高,为下文作铺垫。
9、从这首诗中,我们可以看出王安石有怎样的政治抱负呢?
答:本诗表达了他对保守势力的蔑视,以及要进入最高统治层,为实现自己的理想而勇往直前,无所畏惧的进取精神。
10、对王安石的《登飞来峰》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D)
A、“不畏”显示出作者的自信,表达了作者不怕一切邪恶势力阻挠的豪情壮志。B、“浮云”指眼前的困难、障碍,比喻阻挠变法的小人或一切阻碍历史前进的势力。C、诗人登高远望,似觉天地万物皆可尽收眼底,“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缘身在最高层”,与杜甫的“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有异曲同工之妙。
D、这首诗借景说理,语意双关,既抒发了作者革新政治的雄心壮志,又表现出作者归隐山野的矛盾心理。
雁门太守行 唐·李贺
黑云压城城欲摧,甲光向日金鳞开。角声满天秋色里,塞上燕脂凝夜紫。半卷红旗临易水,霜重鼓寒声不起。报君黄金台上意,提携玉龙为君死。
译文:
敌军像黑云一般压向城垣,城垣就要被毁坏,可城内守军披坚执锐,严阵以待,日光照在战甲的鳞片上,闪烁这金光。
悲壮的号角,弥漫在深秋的天空中,边塞的泥土在紫色的晚霞映衬下凝成了胭脂的色彩。救援的军队半卷红旗,向易水畔进发,夜袭敌阵,夜里浓重的寒霜,连战鼓也擂不响。为了报答君王的信任和重用,我们愿提起宝剑,誓死保卫国家的边疆。
题解及总评:诗人的语言极力避免平淡而追求峭奇。为了追求奇,他在事物的色彩和情态上着力,用浓辞丽藻大红大绿去表现紧张悲壮的战斗场面,构思新奇,形象丰富。
赏析:诗共八句,前四句写日落前的情景。后四句写唐军将士夜袭敌营,以死报效朝廷。首联写景又写事,渲染兵临城下的紧张气氛和危急形势。“黑云压城城欲摧”,以比喻和夸张的手法,渲染敌军兵临城下的紧张气氛和危急形势。一个“压”字,把敌军人马众多,来势凶猛,以及交战双方力量悬殊、守军将士处境艰难等等,淋漓尽致地揭示出来。
“甲光向日金鳞开”写守城将士披坚执锐、严阵以待的情形,与城外的敌军相对比,借日光显示守军威武雄壮。忽然,风云变幻,一缕日光从云缝里透射下来,映照在守城将士的甲衣上,只见金光闪闪,耀人眼目。这里借日光来显示守军的阵营和士气,情景相生,奇妙无比。
“角声满天秋色里,塞上燕脂凝夜紫”,分别从声色两方面渲染战场的悲壮气氛和战斗的残酷。(画面描述)时值深秋,万木摇落,在一片死寂之中,那角声呜呜咽咽地鸣响起来,一场惊心动魄的战斗正在进行。鏖战从白天进行到夜晚,晚霞映照着战场,那大块大块的胭脂般鲜红的血迹,透过夜雾凝结在大地上呈现出一片紫色。
“角声满天”,勾画出战争的规模。敌军依仗人多势众,鼓噪而前,步步紧逼。守军并不因势孤力弱而怯阵,在号角声的鼓舞下,他们士气高昂,奋力反击。战斗从白昼持续到黄昏。这种黯然凝重的氛围,衬托出战地的悲壮场面,暗示攻守双方都有大量伤亡,守城将士依然处于不利的地位,为下面写友军的援救作了必要的铺垫。
“半卷红旗临易水,霜重鼓寒声不起”,写部队黑夜行军和投入战斗。“半卷红旗临易水”,“半卷”二字含义极为丰富。黑夜行军,偃旗息鼓,为的是“出其不意,攻其不备”;“临易水”既表明交战的地点,又暗示将士们具有“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那样一种壮怀激烈的豪情。接着描写苦战的场面:驰援部队一迫近敌军的营垒,便击鼓助威,投入战斗。无奈夜寒霜重,连战鼓也擂不响。面对重重困难,将士们毫不气馁。
“报君黄金台上意,提携玉龙为君死”,引用典故写出将士誓死报效国家的决心。“报君黄金台上意,提携玉龙为君死。”黄金台是战国时燕昭王在易水东南修筑的,传说他曾把大量黄金放在台上,表示不惜以重金招揽天下士。诗人引用这个故事,写出将士们报效朝廷的决心。
这首诗用浓墨重彩描绘战争场景,构成了奇特的意境,在“黑云”“夜紫”的背景下,点染以“金鳞”“燕脂”“红旗”“黄金台”“玉龙”,画面色彩斑斓。用以描绘悲壮惨烈的战争,显得奇异诡谲。
第三篇:自编古诗(4首)
《走进那自由的心灵殿堂》 不知什么时候开始向往 不知什么时候开始喜欢 快乐,自由,你在哪儿?
那唠叨老妈,那暴力老爸,那淘气老妹,都拜拜了。
抬头望,天,云、、、闭上眼,马,草原、、好想,好想、、、站在世界最安静的地方。好想,好想、、、骑着马儿在草原上狂奔。
世界上如果有一个属于自己的地方,一个人待在那里,一个人,一辈子,多好。
《人生》
人生总会遇到挫折和困难,有时候要把她抛在脑后。就让风更大,就让雨狂下。一个人,相信自己就好。
一切终究会过去。
人生,就是从困难中走出来的路。
《阳光》
雨缠绵不断的下着,心,没有知觉的冰着。在我的记忆中,冬天是从没有太阳的。
总会有大雨过去的一天,总会有太阳发光的一天。那个时候,微笑,就好出现在我的脸上。
《牙齿》
牙齿,牙齿,你真坏。说你坏呀,哪里坏? 有你能吃饭,没你不说话。可你老师掉,让人叫“哇哇”。
第四篇:教案详案
人教版新目标七年下英语
Section A(1a-2c)教案
Unit 7 It’ s raining.一、教材分析
本单元我们主要学习如何描述天气和谈论正在发生的事,围绕课文中的话题,学生将在教师的启发诱导下,结合生活实际,用已有的信息来促进本单元的学习。要求同学们能够掌握有关天气的词汇(raining, windy, cloudy, sunny, snowing,)及相关句型(How’s the weather in …? What’s the weather like? It’s …),并围绕天气这一题材对人们的活动进行对话。
二、学情分析
学生在第一单元已经学习了现在进行时,已经会简单描述人们正在做的事,本单元谈论正在发生的事是对上单元内容的巩固及提高,并且与天气相结合。学生有了一定的基础,并且对于天气这一话题也比较熟悉、感兴趣。
三、教学目标
1.让学生通过预习、看图片、听录音、口语练习掌握表示天气的词汇:weather, cloudy, windy, sunny raining, snowing.及句型:1)---What’s he/she doing?---He/She is cooking.2)---How’s the weather in Beijing?---It’s sunny/ raining…
2.让学生通过复习及听力学会使用现在进行时的相关问句及答语。
3.让学生通过听、说等方式学会运用所学的单词和句型对天气情况进行询问和描述。
四、教学重点难点
1、让学生学习并掌握记汇:weather,raining, sunny, cloudy, snowing , windy,2、让学生熟练掌握现在进行时的用法。
3、让学生学会表达对不同天气的不同态度及原因。
4、让学生学会描述人们在不同的天气里所做的各种活动。
五、教学步骤
模块一 观看视频,导入新课
学生观看《雨中曲》的视频,说出那个人在做什么及天气状况,导入新课。(通过英语视频创设轻松地英语环境,是学生进入课堂学习。)模块二 预习检测,出示目标 模块三 目标语一教学
1、通过PPT向学生展示图片,复习并呈现第一个目标语What’s he/she doing? What’re they doing?及两个新单词study,cook.2、句型操练并为听力做出铺垫。
3、听力练习2a,2b。
4、句型操练(pairwork 和chain-drill.)
(本环节我调整了课本顺序,通过复习上单元所学现在进行时,自然呈现句型进入新课学习,然后进行听力练习,让学生在交际对话中捕捉信息、运用目标语,进而通过多种形式对目标与进行操练从而达到熟练运用现在进行时的目标。其中chain-drill这一活动活跃气氛,也为更多的学生参与句型练习提供了更多的机会。)模块四 目标语二教学
1、听英语歌曲,令学生放松并导入目标语二的教学。
2、利用图片呈现表示天气的新单词及句型。
3、句型操练。图片引导、1a的图片搭配、1b听力练习。
(本环节通过听英语天气歌,活跃气氛,激发学生的兴趣进入新语言的学习。句型操练中,通过图片、声音等多种形式刺激学生的感官帮助他们学习、识记新的单词句型。)
模块四 综合运用语言
中央气象台播报员杨丹的播音稿件缺失了一部分内容,你能帮她补充完整吗?
(本环节通过现实生活中的一件事,让学生学以致用,在用中学习语言;也是通过这一活动把本课时的两个目标语融合在一起。)模块五 当堂达标 模块六 总结提升
1、让学生总结出本节课所学的单词,师生共同总结构词法:名词后+y-形容词。
2、学生总结本课时的目标语句型。教师引导天气对人的生活影响非常大,不同的天气条件下,人们会有不同的行动。模块七 布置作业
1、看中央电视台上的天气预报,写下至少五个城市的天气情况。如:Guangzhou---raining
2、收集关于天气的单词(不少于五个)。
3、总结以下单词之间有什么变化:
sun---sunny, cloud---cloudy, wind---windy, rain---rainy, snow---snowy.4、背诵 Grammar Focus中的句子。
第五篇:ability 教案详案
Unit 2 Ability
Part A
一、教学目标 ◆ 语言知识目标
1.学习单词can,swim,draw,run并懂得运用。2.学习句子:I can swim。
I can draw。
I can dance。
I can run。
I can sing。
3.学习字母e在重读闭音节中的读音。4.学唱韵律诗:I can 5.功能:讨论能力 ◆语言技能目标
1.能听懂sing,swim,draw等指令,并做出相应反应。2.能准确使用I can …表达自己的能力。◆情感态度
培养学生对自己能力的自信,并通过语言表达出来。
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1.掌握单词:can,swim,draw,run
2.掌握句子:I can …
3.学习字母e在重读闭音节中的读音。难点:1.单词swim,draw的发音
2.能准确使用I can …表达自己的能力。
三、教学用具
教学VCD、多媒体课件、单词卡片。
四、教学过程
Step 1 Warming up 1.Greetings T:Good morning, everyone!Ss: Good morning, Miss Tang.T: Nice to meet you.Ss: Nice to meet you, too.T: Today we are going to learn a new lesson---Unit 2 Ability Part A 2.Lead in: 揭示并板书课题:Unit 2 Ability Part A。T: Now, read after me.3.Revision 1)复习几种动物单词,如:cat,dog,duck等.教师出示快速出示图片,只让学生迅速看一眼,然后猜一猜是哪种动物.T: Before our new lesson, let’s do some review.Say the animal quickly.Ready? Ss: Yes.T: Ok, let’s go.S1: Cat.S2: Dog.S3: Fish.…
2)Game: W hat can I do? 游戏规则:根据图片的提示让学生猜一猜这种动物的特长。如cat对应sing等。
T:Very good.Look, what is it dong? Ss: sing.T: Great.What about this? Who can try? You please.S1: Dance.T: Yes or not? Ss: Yes.Step 2 Presentation and consolidation
(一)教学单词run、swim、draw。
A、1.教师呈现ppt,引入单词run的教学 T:What is it dong? Ss: run,跑步。
2.教师出示单词卡片,进行单词run的教学。(齐读、开火车读,手心手背读单词)
T: Look at my card, run.Ss: 齐读。
B、1.教师做游泳的动作,让学生猜是什么动作。T:Look, what am I doing? Ss: 游泳。
2.进行单词swim的教学。请同学注意swim尾音的发音。(大小声,男生女生读,手心手背读单词)
C、1.教师做画画的动作,让学生猜,导入单词导入draw T: What am I doing? Ss:写字?画画?
2.进行单词draw教学,并强调dr的发音。(升降读单词,摇头晃脑读单词,开火车)D、Game---I say, you do T: OK.Now let’s play a game---I say, you do.I say the word, and you do the action.Understand? Ss: Yes.T:(请A生站在讲台上,其他学生看卡片读单词,A生做出相应的动作)Well done.Now let’s change.I need a student to stand here.Who can try?
(二)教学单词can和句子:I can…
1.PPT出示鸟的图片说;I ‘m a bird.I can sing.引出I can sing的教学。
2.教学单词can及句型I can…(看手势操练词句)3.PPT出示猫的图片说;I ‘m a cat.I can __.引导学生说出I can dance.4.PPT出示鸭子图片说;I ‘m a duck.I can ___.引导学生说出I can swim.5.PPT出示一个画家图片说:I ‘m a painter.I can ___.引导学生说出I can draw.6.PPT出示狗的图片说;I ‘m a dog.I can __.引导学生说出I can run。
6.学说韵律诗:I can Run,run,I can run.Sing,sing,I can sing.Dance, dance, I can dance.Swim,swim,I can swim.Draw,draw,I can draw.T: Look at the screen, let’s chant.Show me your hands, let’s go.(三)课文教学 1.听音,回答问题
T:Open your book, turn to page 9.First, let’s listen and answer my question.What can Fido do ? 2.再播放课文录音二到三次,采用全班学生跟读,个别学生或小组跟读的形式学习对话内容。T:Now, listen and repeat.3.让学生表演对话。
T: Now let’s act out the dialog.Who can try ? 4.巩固练习。
(1)完成课本第10页的Look and say。T: Turn to page 10.Read the sentence by yourself.(2)请学生当小老师带读。
T: Who would like to be a little teacher.Ok , you please.(四)语音教学
1.教师出示卡片ten,pen和hen,请学生跟读并观察、比较单词书写中共同的字母是什么? 2.学习单词中e的发音。
3.播放课文Listen and learn the English sounds.学生认真听并模仿。
5.出示bed,leg, desk等单词。让学生自己来读一读。Step 4 Summary T: Look at the screen, Let’s look what we have this lesson.Step 5 Homework 1.听课文录音并模仿。
2.完成《活动手册》中本课的练习。
3.设计一张调查表,调查班上同学都会些什么,并记录下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