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L~5的认识-教学教案
教学内容:
教科书第14~16页的内容。教学目标:
1.使学生会用l~5各数表示物体的个数,知道1~5的数序,能认读l~5各数,建立初步的数感。
2.培养学生初步的观察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3.体验与同伴互相交流学习的乐趣。4.让学生感知生活中处处有数学。教学重点:
1~5基数含义的理解。教学难点:
培养学生合作交流的学习习惯。教具、学具准备:
教师准备l~5的数字卡片、点子图;学生准备1~5的数字卡片、5个小图片、5根小棒。教学过程:师生活动预期目标活动反馈
一、从现实中抽象出数
1.谈话:观察第14、15页主题图,你看到了什么?数一数有几个? 2.跟周围的小伙伴交流,同时教师到各组共同交流并指导。3.学生汇报。
4.教师根据汇报情况把卡片1~5贴在黑板上进行认读,同时让学生找出自己的数字卡片,并摆在桌子上。
二、反馈实践
1.谈话:老师说一个数字,你能用小棒表示出来吗?你还能用其他方式表示吗?
2.谈话:老师拿出3个苹果,你能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表示出和老师同样多的苹果数吗? 3.同桌之间考一考。
三、感知数的顺序
1.逐次感知1~5的顺序。
学生先摆1个圆片,再摆1个是几?这个2是怎么得来的?依次感知3、4、5的来源。2.整体感知。
出示点子图,请学生给它们5个排排队。
四、开放性活动
1.联系生活,丰富联想。
谈话:在日常生活中有哪些事物能用1~5表示? 请学生列举生活中的事例。(1)小组交流。(2)汇报。2.猜数游戏。
提问:这个数比2大,可能是几?这个数比4小,可能是几?这个数比3大而且比5小,可能是几?只有这一种可能吗?
3.用你们桌子上的圆片、小棒、卡片等摆出你喜欢的图形,并跟你的同伴说说分别用了几个学具。小组活动。
五、全课小结(略)
创设学生喜欢、熟悉的情境“野生动物园”,激发学生主动探究的欲望。然后进行小组间的交流,初步地从现实世界中抽象出数,并会认l~5这几个数字。
从抽象的数中再回到实践中去,让学生通过摆学具进一步体会数的基数含义,使学生在丰富的操作和实践活动中逐步形成数的概念,发展数感。
通过亲自摆一摆,让学生感知每一个数都是在前一个数的基础上添1得到的。
点子图则让学生整体感知数与数之间的横向联系。
通过学生进行有关数的表述,加深学生对数的概念的理解,让学生体会身边处处有数学。
利用这个游戏引导学生逐步建立良好的数感,体验学习数学的乐趣。
此活动是为了初步建立数与图之间的联系。并且让学生体验与同伴交流的乐趣。
第二篇:教案L
教材分析: L 《吃水不忘挖井人》人教版小学语文第二册。课文主要讲的是毛主席在江西领导革命时,看到乡亲们吃水困难,带领战士和乡亲们挖了一口井。解放后,乡亲们为了纪念他,在井边立碑纪念的故事。全文篇幅短小,故事性比较强,句式简单,语言浅显易懂,易于理解。
可是,课文的时代背景距离学生较远,学生理解起来有一定难度。对于毛主席,学生了解得并不多。因此,要充分利用课程资源,通过对词语的理解、课文内容的解读,让学生了解毛主席,让他们感悟毛主席为人民着想、为人民服务的好思想、好品质,感悟乡亲们饮水思源的好行为。.全文识字、朗读时重点,感悟是难点。教学目标:
1、认识“忘”、“挖”等12个生字。会写“井”、“乡”等6个字。
2、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能在朗读中表达出对毛主席的崇敬之情。
3、初步懂得饮水思源的道理。
4、初步培养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意识。教学重难点:
1、识字,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领悟毛主席为人民着想,为人民服务的好思想、好品质,以及乡亲们饮水思源的品质,懂得今天的幸福生活来之不易。
教学时间: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读题质疑
1、小朋友,今天我们来学习一篇新课文。板书课题。
2、指名读课题----齐读两遍课题,并认识“井”、“挖”、“忘”三个字。
3、谁知道“井”是什么样的?它有什么作用呢?想一想“挖井”是件容易的事么?
4、看着课题,你产生了什么问题?(“挖井人”是指谁?谁“不忘挖井人”?
二、初读感知,合作学习
1、自由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把课文读通顺,标好自然段序号,边读边思考问题。
2、指名读课文,相机教学生字新词。1)第1自然段:新词:毛主席、领导、革命
2)第2自然段:新词:战士(战:翘舌音;形声字,与“站”区别。士:翘舌音;与“土”区别;扩词。)、乡亲
3)第3自然段:新词:解放、刻着、想念 3指导读好难读的句子:
1)毛主席/在江西/领导革命的时候,在那儿住过。2)毛主席/就带领战士和乡亲们/挖了一口井。
4、再读课文,相信一定能读得更好。1)说说挖井人是谁。简介毛主席。
2)不忘挖井人的又是谁呢?(乡亲们)
三、品读感悟,学习课文
(一)学习第1自然段
1、这是哪里的乡亲们呢?故事发生在什么地方?课文第1自然段就告诉了我们。
1)自由朗读第1自然段,说说这一自然有几句话。2)男女生分读,分组读,齐读。
3)“毛主席在江西领导革命的时候,在那儿住过。”“那儿”指哪里? 预设:沙洲坝。(能否说得具体一点?)
瑞金城外的沙洲坝。瑞金城外一个叫沙洲坝的小村子。随问题出示填空:
①毛主席在江西领导革命的时候,在(沙洲坝)住过。
②毛主席在江西领导革命的时候,在(瑞金城外的沙洲坝)住过。③毛主席在江西领导革命的时候,在(瑞金城外一个叫沙洲坝的小村子)住过。
(师:小朋友真聪明,你们能把两句话并为一句话!)
4)分组读,1、2组读课文里的两句话,3、4两组读合并后最具体的一句话。
二、学习第2自然段
师:沙洲坝乡亲们为什么不忘毛主席呢?在那里发生了一件事,什么事呢?请大家认真读第2自然段。
1、学习第一句话
1)出示句子,你读懂了什么?画出“没有井”,“很远” 2)用上“因为……所以……”说说。
3)师:假如你走很远的地方,你有什么感觉?(预设:很累,脚很酸……)
师:乡亲们走很远的路,还要挑着水,他们会怎样呢?
4)师引导用上“如果……”说话:如果遇上雨天……如果遇上雪天…… 5)有感情地读第一句
师:毛主席看着眼里,疼在心里,为了方便大家,毛主席带领战士和乡亲们挖井。
2、学习第二句,感悟思考:
1)有了井,乡亲们就不需要那么辛苦地挑水了,你能想象出毛主席带领大家挖井的情景吗?
2)像毛主席这样不但自己带头挖井,又领导、指挥着战士们、乡亲们一起干,这就叫着--“带领”。
3)读第二句。
3、一起来把第2自然段读一读。齐读第2自然段。
4、毛主席为沙洲坝的乡亲们挖了一口井,解决了这么大的困难,怪不得乡亲们——(再读课题)。那么,沙洲坝的乡亲们又是怎么做的呢?我们下节课继续学习。
四、再现生字,指导写字
1、指导识字。
1)出示生字卡,生拼读生字。(师及时提醒容易读错的字。)2)师提示生主动介绍识记的方法。
2、指导写字。
1)、师板书生字,生仔细观察,注意每个字的特点。
重点指导:“忘”“想”“念”三字都是上下结构。比较难写的是“心字底”,不把“卧勾”写成“竖弯钩”。第一点是左点,不是撇。
2)、生书写生字。3)展评书写规范的字。
第二课时
一、复习导入
用上“因为……所以……”说说沙洲坝的乡亲们为什么不忘毛主席。
二、学习第3自然段
师:村里有了井,给老百姓生活带来了方便,他们念念不忘毛主席的恩情,在井旁边立了一块碑。(出示课文插图)
大家一起读一读碑上的字:“吃水不忘挖井人,时刻想念毛主席。”
1、自由读,指名读。
2、出示“吃水不忘挖井人,时刻想念毛主席”。
1)乡亲们什么时候会想起毛主席?(吃水、用水──理解“时刻”。)2)乡亲们吃水时会想些什么呢?
3)课文中哪个词写出乡亲们的心情?(想念、不忘)
3、指导朗读。
4、齐读全文。
三、朗读课文 开展朗读挑战赛
四、复习生字
1、认读生字,要求组词读。
2、扩词:
井()()()乡()()()面()()()忘()()()想()()()念()()()
3、读课后“我会读”中的词语。
4、在“我会读”的词语中挑一个自己喜欢的,用这个词说一句话。
5、巩固练习
1、连一连
井台 很小 时刻 读书 井口
很甜 立刻 想念 井水
很高 刻苦 出发
2、读一读,照样子说一说,再写下来: 瑞金城外有个小村子叫沙洲坝。
有个。
有。
3、给字加部首变成新字写下来,并组词。亡()()井()()相()()今()()
4、完成《语文课堂作业本》里本课的作业。
六、拓展延伸
同学们,课下我们要多搜集一些有关毛主席的故事,班会课中我们就比一比,看谁讲的故事最生动吧。
第三篇:5的认识教案及教学反思
“5的认识”-----邱洪燕
广西柳州市特殊教育学校
一、教学背景
“5的认识”是全日制聋校数学实验教材第一册的内容,这节课的重点是让学生学会比较5以内数的大小和5的组成,这个内容是在学习完2、3、4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教学方法上与教2、3、4的认识的方法基本相同,即运用知识的迁移规律,与学生已有的学习经验相结合进行教学,同时,在教学过程中培养聋生口语的表达能力,思维的能力,教会学生用数学语言来回答问题。课题:5的认识 教学对象:一年级学生
教学内容:全日制聋校数学实验教材《数学》第一册39—40页“5的认识” 教学目标:
1.使学生能够正确数出数量是5的物体的个数,会读、会打手势、会写数字5.
2.了解5以内数的顺序,会比较5以内数的大小,掌握5的组成.
3.进一步理解序数概念.
4.通过教学,初步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教育他们养成良好的书写习惯. 教学重点:理解5的含义,掌握5的组成. 教学难点::
1.掌握5的组成. 2.进一步理解序数概念 教具准备:小棒、图片、多媒体等. 教学方法:演示法、动手操作发、教学过程
一、复习引入
1.读口算卡
2.带学生数数,引入课题。
二、学习新课 1.教认数5. 1)课件出示图片:
数一数:图上有几位解放军叔叔?一共有几匹马?几支枪? 师:这些人和物,他们的个数分别是5,因此都可以用数字5来表示. 2)问:我们班有几个男生?
3)还有哪些物体的数量是5?老师引导学生说,5角星有5个角、每个人每只手有5个手指,5分钱、5元钱„„
4)你能用小棒摆出这样的图形吗?(出示一个五边形)
你用几根小棒摆出了这样的图形?下面我们一起来数一数。2.比较数的大小.(课件出示图)(1)引导学生观察图,在图的下面写出相应的数字。
问:4和5比较,谁大?谁小?应用什么符号连接?5和4比较,谁大?谁小?应用什么符号连接?
带生读:4<5,4小于5. 5>4,5大于4. 3.教5的组成.
1)请同学们拿出5根小棒,把5根小棒分成两堆,有几种摆法.边操作、边思考,指名说出不同的摆法,老师板书
2)引导学生摆,要求同桌互相说出5可以分成几和几? 4.教学数序
1)请5个小朋友上台,老师说,请站第一个的小朋友站出来,请站第五个的小朋友站出来„„.2)课件出示图,根据图回答问题.是谁排第一?小朋友排第几? 5.指导书写数字5.
1)师边范写边说:5是两笔写成的.第一笔在上线中间靠左一点写斜竖,写到中线时开始写右半圆;第二笔在斜竖靠上方写横. 2)带学生在课桌上练习书空. 3)在书上练习格里写5.
三、巩固反馈
1.完成书上44页1—3题练习 2.练习写5字
四、总结全文
今天我们学习了5的认识,知道5以内数的顺序,会比较5以内数的大小,还记住了5的组成.
五、布置作业 1.写5字
六、板书设计
“5的认识”教学反思
一、教材说明
“5的认识”是全日制聋校数学实验教材第一册的内容,这节课的重点是让学生学会比较5以内数的大小和5的组成,在教学方法上与教2、3、4的认识的方法基本相同,即运用知识的迁移规律,与学生已有的学习经验相结合进行教学,同时,在教学过程中注重抓聋生的口头表达能力,培养学生思维的能力,教会学生用数学语言来回答问题。
在教5的组成时,不但让学生会摆、会说5的组成,还应引导学生把这些摆法加以归纳整理,为以后学习6~10各数的组成做准备。
二、主要特点及成功之处
第一、联系生活,培养数感
低年级数感的培养应从认数开始。“5的认识”是数的教学中关键的一课。教学中,让学生在认数的同时,增强对5的体验,适时地培养学生的“数感”。《数学课程标准》明确指出低年级数感的培养目标是:“理解数的意义,初步学会用具体的数描绘现实世界中的简单现象”。在5的认识的教学中,我通过创设认数情境、借助直观教具和让学生动手实际操作,在学生充分理解5的意义的基础上,回归生活实际,进一步引导学生用数来表达和交流信息,使数感的培养目标落到应用的实处。例如:在认识5时,以学生熟悉的生活为素材,联系一只手有5个手指,一只脚有5个脚趾;人民币有5分、5角、5元的面额;我们班上有5个男生,以这样的情境创设引出数字5,使学生感到数学是可亲可近的,在不知不觉中展开对数学问题的探索,逐步产生求知的欲望。又如在练习中创设这样的情境:让学生摆五边形,摆完后让学生数一数五边形由多少根小棒组成的。从刻意创设5的认数环境,到自然地运用5来描绘、交流生活现象,使学生认数能力得到升华,同时也让学生感觉到数学与生活是密切相连的。在教学生认数—→用数的过程中,使学生体会到了学习的价值和学习带来的快乐,这是比较成功的地方。
第二、实际操作,加深认识 学生对数的认识,不能仅仅停留在对数的意义的直观理解上,只有在掌握数的组成和分解后,学生才能将认知较好地融入自身已有的数的体系中。动手操作,对于学生来说是最感兴趣的,在操作中既发展了学生的思维,又能帮助学生将知识落到实处。在教学中,借助学具小棒让学生动手分一分,然后采用互相说、个别说、集体说等形式,将原本较枯燥的分合练习形象化,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掌握数的组成。
第三、激励评价,提高兴趣
对聋校低年级孩子,在数学学习活动进行激励性评价,有效的提高了学生的学习氛围,活跃了课堂,老师对于学生的每一次的表现,一次欣赏的眼光、一个激励性的手势、一个信任的眼神,一次轻轻的拍拍肩、一个小星星的奖励等,它能唤起学生积极的学习情绪,增强学生学习的自信心,增进师生情感,提高全体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改善学习效果。例如:我在教5的分合时,班上的何俊同学第一个上台把5拆分为4和1、1和4、3和2,我拍手向她树起大拇指,说“你真棒”,并示意全班同学鼓掌,给她竖起大拇指,当时的课堂气氛很活跃,没有上台的同学纷纷举手。
三、需要改进的地方
1.在教学5的分合时,只强调分,没有强调合; 2.数的大小比较拓展不够,题目练习不多;
3.结合一些游戏开展教学,寓教于玩,效果可能会更好。
总的说来,本节课基本达到了我预想的效果,但也存在有需要改进的地方,在今后的教学中我会总结每一次课的不足,积累每一次的经验,争取一次比一次上得更好。
第四篇:咬文嚼字教案l
赛教教案
咬文嚼字
咬 文 嚼 字
朱光潜
教学目的:
知识目标
1.在理清文意的基础上,对文章进行分析评价,借鉴吸收。2.深人体会作者“文字和思想感情有着密切的关系”的主张。能力目标
1.分析评价课文观点。
2.借鉴吸收课文的写法。
德育目标
培养学生正确理解和运用祖国语言文字的习惯,培养“一字不肯放松的谨严”的精神。教学重点、难点
1、了解文章结构,确定中心论点,评价作者的观点。
2、学习揣摩本文透辟例析的方法,克服写作中习惯性流弊。教学方法:探究法 讨论法 分析法 教学时数: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课:
请同学们先看两组比较熟悉的诗句: A 春风又绿江南岸 春风又到江南岸 B 红杏枝头春意闹 红杏枝头春意浓
明确:前者较好。“到”字太死,看不出春风一到江南是什么景象,缺少诗意。而“绿”字写出了春风拂过,青草摇舞,麦浪起伏,生机勃勃的景色。
赛教教案
咬文嚼字
“闹”字用了拟人的手法,写出了生机盎然的景象,富有诗意,耐人寻味。而“浓”则缺少此意。
由此我们可以看出:古人在阅读,写作的时候,善于推敲。实际上平时我们在阅读和写作的时候,往往也会一字一句去斟酌。这就叫做“咬文嚼字”,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咬文嚼字。(板书)
二、作者简介:
朱光潜,现代美学家,文艺理论家,安微桐城人。(桐城这个地方可以说是人才辈出的一个地方,有名的“桐城派我们都知道,如方苞,刘大櫆、姚鼐。朱光潜也多少受到桐城文化的影响。”)他写出著名的《西方美学史》是中国
赛教教案
咬文嚼字
赛教教案
咬文嚼字
③“既无知……”原文有失望而放弃得很斩截的意味,改后便索然无味。
可见,字数一旦改动,意味将不同了,表达的情感自然就不一样了。(板书)
看
赛教教案
咬文嚼字
套板反应的特点就是喜欢整理,他和我们提倡的创新思维是一对仇敌。文中朱先生告诉我们语言跟着思想情感走。
小结:经过以上的分析,我们不难看出朱光潜先生咬的就是情感,咬的就是意味,嚼的就是意境,嚼的就是意蕴,由此,他给我们阐明了一个道理,那就是:文学的语言就要把自己的情感通过语言表达出来。问:文末,朱先生还给我们提出了什么样的要求?(请同学们齐读
赛教教案
咬文嚼字
八、作业:
1、本文的思想内容对你的阅读和写作有什么启示?(不少于三条)
2、从本文的写作特点中你获得了哪些写作的启示?(不少于两条)
九、教学后记
第五篇:钢琴教案.L
第 一、二 课 时
教学课题
钢琴弹奏的基本知识 教学目标
1、了解钢琴弹奏的相关知识。
2、初步掌握正确的弹奏姿势和弹奏手形。教学重点
1、弹奏手型
2、手臂的自然下垂 教学方法
讲授法 演示法 练习法 教学过程
一、介绍钢琴的相关知识
1、“钢琴”乐器介绍
讲述:钢琴是一种键盘类的西洋乐器,有乐器之王的称号。它音域宽广,既能演奏主旋律,又能表现和声,织体,还能演奏各种多声部音乐。可以表达如泣如诉的细腻情感,也可以表达气势宏伟的壮阔辉煌,还可以表达活泼欢快的舞蹈形象。它是一种表现力非常丰富的乐器。欣赏:教师演奏乐曲,激发学生兴趣 《四小天鹅舞》《彩云追月》 二、学习钢琴的特点
感知:模仿老师摆好手形、动手指、引导学生思考。为什么我的手指不能灵活运动? 讨论:学钢琴有什么特点? 引导学生讨论后归纳:
1、是一种肌肉群的协调运动,动作精细复杂。
2、是视觉、思维、动作、听觉综合运用的高级思维系列活动。
3、和所有技能性运动(体操、杂技、芭蕾等)一样,需要长期的、科学的练习。
三、钢琴弹奏姿势
1、坐位、脚支点、手支点和重力支点平衡、协调。
2、腰、肩、臂的自然,放松。
3、琴凳的高低,远近的衡量标准。
教师示范,学生练习,二人一组,互相观察。
四、手臂练习
1、手臂自然“落”下练习,指导学生体会手臂重力落下的感觉
2、手腕的“支撑”“调节”作用体会。
3、手指“支撑”的要点:手形摆好,掌关节立起,指尖站稳,从肩部到指尖将力量向流水从水管里流出一样传送。
4、以上三个部位的协调与配合。
五、课后练习
手臂放松练习;“落“手臂练习;摆手形练习;架手形练习。
六、课堂小结
学生对于钢琴的兴趣很浓厚,有助于钢琴的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