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学竞赛考什么(最终五篇)

时间:2019-05-13 21:53:40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生物学竞赛考什么》,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生物学竞赛考什么》。

第一篇:生物学竞赛考什么

国1先说清下,有全国联赛一等和全国竞赛一等,前面的是省1,后面的是省队去参加的决赛,如果要拿决赛一等拿就要疯狂看书,要每天,几乎要放弃其他学科,除非你有超凡天赋和记忆力。不管怎样,先说些给你:

1、《普通生物学》《高中生物必修+选修》 这2个东西太重要了 是竞赛基础中的基础

2、《植物学》《动物分类》《植物生理》《动物生理》《动物行为》 这5个归为一类 植物和动物部分是每年竞赛的主打

3、《生物化学》 这个属于交叉的专业书 涉及到有机化学知识、动物、植物的生理中也要涉及到 建议重点看里面蛋白质、糖、核酸、脂质的代谢

4、《细胞学》《遗传学》《生态学》 这些就是选看了 每年都要考那么一点点 关于高中生物竞赛的通知 大学生物基础课程一般有 动物学,动物学实验 可参看《普通动物学》

植物学,植物学实验

可参看《植物生物学》《植物生理学》 细胞生物学,可参看《细胞生物学》翟中和的 微生物学,微生物学实验 可参看《微生物学》

遗传学

可参看刘祖洞的《遗传学》,生物化学,可参看《生物化学》王镜岩和沈同 生理学,可参看人民卫生出版社第六版《生理学》 其余的还包括很多专业课

比如核酸化学,蛋白质组学,基因工程实验,生物信息学,生物物理学,病毒学,免疫学等等,这个要看具体而定了 书籍中

《奥赛经典》,推荐,比较全面,有的地方(像生理部分)不细致,但看过之后肯定有收获。题比较难,稍有一些错误,要注意。《精英教案》只是初赛不用细看,有点太细致了。《精英教案》的题有一些偏难,“提高篇”都是考研题什么的,不过最近的联赛题也是越来越难了。《普通生物学》比较简单,光看它联赛恐怕不行,生化部分还比较不错。有一本《生物奥林匹克竞赛教程》比较细致全面,但针对联赛水平有些偏难。另外题什么的应该买一些做。网上也有很多题,应该多做。大学教材的内容也应该看看,题里有不动的时候就必须看了。理论考试还可以,到了实验加试大学教材就必看了。

每天拿多少时间看书还得看一天能接受多少,看书累了可以做题。我搞竞赛的时候,到了后期,学校就要求我们停课了,也就是一天都在看生物。

其实关键是把知识梳理好,可以省下很多时间。有的时候生物也不完全是死记硬背,如果不明白光背下来也是不行的。心中对知识框架有个大体的概念,可以帮助记忆。比如说,从进化的角度背各种动植物的特征,从功能与结构人体生理等等。实在记不住的东西,多做点题就记住了。

如果你想拿一等奖加分的话,竞赛前恐怕是要耽误一点课程,所以一定要学有余力再搞竞赛,不过耽误的课程一个假期就可以完全补上了。如果想进省队的话,就要真的用一些时间了,但也说不定会被保送。

我觉得你去买本《奥赛经典》湖南师大的!好好看看!我们这都是有老师系统的辅导的!还有就是《高中生物竞赛培训教材》就是你们浙大出版社的书,主编是匡治成 宋建陵!还有《高中生物奥林匹克竞赛教程》浙江教育出版社的书!好好看看吧!

听我们老师说我们省今年的题要简单!今年是北大出题!听说要有50%-65%的高考题!!本次的题要简单!大概比例是:普通动物学占10%,植物学占10%,生理卫生占10%-20%,高中的生物学的遗传、生理(动物和植物)、生化、进化、生态等共60%-70%.难度略高于高考、易于全国竞赛。没有系统的学习很难成功的!不过我省每年都有没学过竞赛的人通过联赛的!加油吧!我也去看书了!你从网上下些各个地市的初赛题!多做些题总没坏处„„我们都全面停课了(大概有1-2个月)我们这的辅导比较全面!还有实验的辅导!!

高等数学,普通物理,有机化学,分析化学,无机化学,生物化学,动物学,植物学生物学,植物生理学,遗传学,基因工程,人体解剖学,基因工程,动物细胞学,植物细胞学,酶工程,微生物、分子生物学,等等,还有很多很多。还有问题再问我,还有很多官网有书目的,写了非常多,你也可以去参考,我觉得这些教材都没有最好的,都有写的不好的地方,有些就别钻牛角就是,还有大纲要清楚,别乱学,会浪费时间,你高1,明年再参加,就只有1次机会,要后面的国1机会不大,你要放弃其他课的。加油!试题中各个学科内容所占比例大致为:

1.细胞生物学、生物化学、微生物学 25% 2.植物和动物的解剖、生理、组织和器官的结构与功能 30% 3.动物行为学、生态学 20% 4.遗传学与进化生物学、生物系统学 25% 我拿过全国生物联赛一等奖我们是在实验班有老师辅导,从高一就开始了.其实生物一等奖没其他一等奖吃香.联赛内容限于大学基础知识,可以说是纯记忆性的.一般先开始是动物学植物学题目,再是其他的当然每年不同,这需要你去做真题去总结.我们那年是北大那帮人出的题,有两帮人出题,他们的风格也不同.在考场上注意方法,猜也要有一定根据.我们教练说普生是重中之重,我们也这么认为.有同学甚至说普通生物学通了就可以拿一等奖,陈阅增普通生物学。

第二篇:高中生物学考知识点总结

高中生物学考知识点总结

必修(1)分子与细胞

第一章

走近细胞

第一节

从生物圈到细胞

一、相关概念、细胞:是生物体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除了病毒以外,所有生物都是由细胞构成的。

细胞是地球上最基本的生命系统

生命系统的结构层次:

细胞→组织→器官→系统→个体→种群→群落→生态系统→生物圈

二、病毒的相关知识:1、病毒是一类没有细胞结构的生物体。

主要特征:①、仅具有一种类型的核酸,DNA或RNA,没有含两种核酸的病毒;

②、结构简单,一般由核酸(DNA或RNA)和蛋白质外壳所构成。

③、专营细胞内寄生生活;

2、根据病毒所含核酸种类的不同分为DNA病毒和RNA病毒(常见的RNA病毒有:

SARS病毒、(HIV)[引起艾滋病(AIDS)]、烟草花叶病毒等。

第二节

细胞的多样性和统一性

一、细胞种类:根据细胞内有无以核膜为界限的细胞核,把细胞分为原核细胞和真核细胞

二、原核细胞和真核细胞的比较:(P8)

1、原核细胞:细胞较小,没有成形的细胞核;遗传物质(一个环状DNA分子)集中的区域称为拟核;没有染色体,DNA

不与蛋白质结合,;细胞器只有核糖体;有细胞壁(支原体除外),成分与真核细胞不同。

2、真核细胞:细胞较大,有核膜、有核仁、有成形的细胞核;有一定数目的染色体(DNA与蛋白质结合而成);

一般有多种细胞器(如线粒体、叶绿体,内质网等)。

3、原核生物:由原核细胞构成的生物。如:蓝藻(包括蓝球藻、颤藻和、念珠藻及发菜)、细菌(如硝化细菌、乳酸菌、大肠杆菌、肺炎双球菌)、放线菌、支原体等都属于原核生物。

4、真核生物:由真核细胞构成的生物。如动物(草履虫、变形虫)、植物、真菌(酵母菌、霉菌、磨菇等)等。

蓝藻是细胞内含有藻蓝素和叶绿素,是能进行光合作用的自养生物。细菌中的绝大多数种类是营腐生或寄生生活的异养生物,但也有硝化细菌等少数种类的细菌是自养型生物。(P9)

三、细胞学说的建立:

1、细胞学说的主要建立者:德国科学家施莱登和施旺

2、细胞学说的要点:(1)细胞是一个有机体,一切植物、动物都是由细胞发育而来(2)细胞是一个相对独立的单位(3)新细胞可以从老细胞中产生。

3、这一学说揭示了生物体结构的统一性,生物界的统一性;

第二章

组成细胞的分子

第一节

细胞中的元素和化合物

一、1、生物界与非生物界具有统一性:组成细胞的化学元素在非生物界都可以找到

2、生物界与非生物界存在差异性:组成生物体的化学元素在细胞内的含量与在非生物界中的含量明显不同

大量元素:C、O、H、N、S、P、Ca、Mg、K等;

微量元素:Fe、Mn、B、Zn、Cu、Mo;

二、最基本元素:C;

主要元素;C、O、H、N、S、P;(含量占细胞鲜重97%以上)

细胞含量最多4种元素(也称基本元素):C、O、H、N;

组成细胞的化合物:无机物(水和无机盐)和有机物(蛋白质、脂质、糖类和核酸)

三、在活细胞中含量最多的化合物是水V

;含量最多的有机物是蛋白质;占细胞鲜重比例最大的化学元素是O、占细胞干重比例最大的化学元素是C。

第二节

生命活动的主要承担者------蛋白质

一、相关概念:

酸:蛋白质的基本组成单位,组成蛋白质的氨基酸约有20种。

脱水缩合:一个氨基酸分子的氨基(—NH2)与另一个氨基酸分子的羧基(—COOH)相连接,同时失去一分子水

键:肽链中连接两个氨基酸分子的化学键(—NH—CO—)。)))

肽:由两个氨基酸分子缩合而成的化合物,只含有一个肽键。

肽:由三个或三个以上的氨基酸分子缩合而成的链状结构。

链:多肽通常呈链状结构,叫肽链。

二、氨基酸分子通式:

三、氨基酸结构的特点:每种氨基酸分子至少含有一个氨基(—NH2)和一个羧基(—COOH),并且都有一个氨基和一个羧基连接在同一个碳原子上;

R基的不同导致氨基酸的种类不同。

四、蛋白质多样性的原因是:组成蛋白质的氨基酸种类、数目、排列顺序不同,多肽链空间结构千变万化。

五、蛋白质的主要功能(生命活动的主要承担者):

构成细胞和生物体的重要物质,如肌动蛋白;

催化作用:绝大多数的酶;

调节作用:一些激素如胰岛素、生长激素;

免疫作用:如抗体,抗原;

运输作用:如红细胞中的血红蛋白。细胞膜上的载体

六、有关计算:

肽键数

=

脱去水分子数

=

氨基酸数目

肽链数

至少含有的羧基(—COOH)或氨基数(—NH2)

=

肽链数

第三节

遗传信息的携带者------核酸

一、核酸的种类:脱氧核糖核酸(DNA)和核糖核酸(RNA)

二、核酸的作用:是细胞内携带遗传信息的物质,对于生物的遗传、变异和蛋白质的合成具有重要作用。

三、组成核酸的基本单位是:核苷酸,是由一分子磷酸、一分子五碳糖(DNA为脱氧核糖、RNA为核糖)和一分子含氮碱基组成;组成DNA的核苷酸叫做脱氧核苷酸,组成RNA的核苷酸叫做核糖核苷酸。

四、DNA所含碱基有:ATGC

RNA所含碱基有:AUGC

五、核酸的分布:真核细胞的DNA主要分布在细胞核

中;线粒体、叶绿体内也含有少量的DNA;RNA主要分布在细胞质中。

第四节

细胞中的糖类和脂质

一、相关概念:

糖类:是生物体的主要能源物质;主要分为单糖、二糖和多糖等

二、糖类的比较:

分类

元素

常见种类

分布

主要功能

单糖

(是不能再水解的糖)

C

H

O

核糖

动植物

组成核酸

脱氧核糖

葡萄糖、果糖、半乳糖

重要能源物质

二糖

(是水解后能生成两分子单糖的糖)

蔗糖

植物

麦芽糖

乳糖

动物

多糖

(是水解后能生成许多单糖的糖,基本组成单位都是葡萄糖)

淀粉

植物

植物贮能物质

纤维素

细胞壁主要成分

糖原(肝糖原、肌糖原)

动物

动物贮能物质

三、脂质的比较:

分类

常见种类

功能

脂质

脂肪

1、主要储能物质2、保温3、减少摩擦,缓冲和减压

磷脂

细胞膜的主要成分

固醇

胆固醇

性激素

维持生物第二性征,促进生殖器官发育

维生素D

有利于Ca、P吸收

第五节

细胞中的无机物

一、有关水的知识要点

存在形式

含量

功能

联系

自由水

约95%

1、良好溶剂

2、参与反应

3、运送养料

它们可相互转化;代谢旺盛时自由水含量增多,反之,含量减少。

结合水

约4.5%

细胞结构的重要组成成分

二、无机盐(绝大多数以离子形式存在)功能:

①、构成某些重要的化合物,如:叶绿素中含Mg、血红蛋白中含Fe等

②、维持生物体的生命活动(如动物缺钙会抽搐)

第三章

细胞的基本结构

第一节

细胞膜------系统的边界

一、细胞膜的成分:主要是脂质(主要是磷脂)和蛋白质,还有糖类

二、细胞膜的功能:P42

①、将细胞与外界环境分隔开

②、控制物质进出细胞

③、进行细胞间的信息交流

三、植物细胞还有细胞壁,主要成分是纤维素和果胶,对细胞有支持和保护作用

第二节

细胞器----系统内的分工合作

一、相关概念:

质:细胞质主要包括细胞质基质和细胞器。

细胞质基质:细胞质内呈液态的部分是基质。是细胞进行新陈代谢的主要场所。

器:细胞质中具有特定功能的各种亚细胞结构的总称。

二、细胞器的比较:

1、线粒体:(呈粒状、棒状,具有双层膜,普遍存在于动、植物细胞中,内有少量DNA和RNA,),线粒体是细胞进行有氧呼吸的主要场所,生命活动所需要的能量,大约95%来自线粒体,是细胞的“动力车间”

2、叶绿体:(呈扁平的椭球形或球形,具有双层膜,主要存在绿色植物叶肉细胞里),叶绿体是植物进行光合作用的细胞器,是植物细胞的“养料制造车间”和“能量转换站”,(含有叶绿素和类胡萝卜素,还有少量DNA和RNA,)。

3、核糖体:椭球形粒状小体,有些附着在内质网上,有些游离在细胞质基质中。是细胞内将氨基酸合成蛋白质的场所。

4、内质网:由膜结构连接而成的网状物。参与细胞内蛋白质合成和加工,以及脂质合成的“车间”

5、高尔基体:在植物细胞中与细胞壁的形成有关,在动物细胞与蛋白质(分泌蛋白)的加工、分类运输有关。

6、中心体:存在于动物细胞和低等植物细胞,与细胞的有丝分裂有关。

7、液泡:主要存在于成熟植物细胞中,液泡内有细胞液。化学成分:有机酸、生物碱、糖类、蛋白质、无机盐、色素等。有维持细胞形态、储存养料、调节细胞渗透吸水的作用。

8、溶酶体:有“消化车间”之称,内含多种水解酶,能分解衰老、损伤的细胞器,吞噬并杀死侵入细胞的病毒或病菌。

归纳:1、具有双层膜结构的细胞器:线粒体和叶绿体(细胞核具有双层膜但不是细胞器);无膜结构的细胞器是核糖体和中心体;其它细胞器(包括内质网、高尔基体、液泡、溶酶体)具有单层膜。(细胞膜具有单层膜也不属细胞器)

2、与能量转化有关并含有少量DNA和RNA的细胞器:线粒体和叶绿体。

3、含有色素的细胞器:叶绿体和液泡

三、分泌蛋白的合成和运输:

核糖体(合成肽链)→内质网(加工)→高尔基体(加工)→细胞膜→细胞外

与这一过程间接有关的细胞器还有线粒体(提供能量)

四、生物膜系统:P49

组成:包括细胞器膜、细胞膜和核膜等。

作用:(1)使细胞具有一个相对稳定的内部环境,并在细胞与外部环境进行物质运输、能量转换和信息传递的过程中起着决定性的作用。(2)广阔的膜面积为多种酶提供了大量的附着位点。(3)将细胞器分开,使细胞内同时进行的多种化学反应互不干扰,使生命活动高效、有序地进行。

第三节

细胞核----系统的控制中心

一、细胞核的功能:是遗传信息库,是细胞代谢和遗传的控制中心;

二、细胞核的结构:

1、染色质:主要由DNA和蛋白质组成,染色质和染色体是同一物质在细胞不同时期的两种存在状态。

2、核

膜:双层膜,把核内物质与细胞质分开。

3、核

仁:与核糖体的形成有关。4、核

孔:

第四章

细胞的物质输入和输出

第一节

物质跨膜运输的实例

一、渗透作用:水分子(溶剂分子)通过半透膜的扩散作用。

二、原生质层:细胞膜和液泡膜以及两层膜之间的细胞质。

三、发生渗透作用的条件:1、具有半透膜

2、半透膜两侧有浓度差

四、细胞的吸水和失水:

外界溶液浓度>细胞内溶液浓度→细胞失水

外界溶液浓度<细胞内溶液浓度→细胞吸水

第二节

生物膜的流动镶嵌模型

一、细胞膜结构:

磷脂

蛋白质

糖类

磷脂双分子层

“镶嵌,贯穿蛋白”

糖被

二、1972年,桑格和尼克森提出生物膜的流动镶嵌模型。

结构特点:具有一定的流动性

细胞膜

(生物膜)

功能特点:选择透过性

第三节

物质跨膜运输的方式

一、自由扩散、协助扩散和主动运输的比较:

比较项目

运输方向

是否要载体

是否消耗能量

代表例子

自由扩散

高浓度→低浓度

不需要

不消耗

O2、CO2、H2O、乙醇、甘油等

协助扩散

高浓度→低浓度

需要

不消耗

葡萄糖进入红细胞等

主动运输

低浓度→高浓度

需要

消耗

葡萄糖、氨基酸、各种离子等

三、离子和小分子物质主要以被动运输(自由扩散、协助扩散)和主动运输的方式进出细胞;

大分子和颗粒物质进出细胞的主要方式是胞吞作用和胞吐作用。

第五章细胞的能量供应和利用

第一节

降低化学反应活化能的酶

一、相关概念:

酶:是活细胞(来源)所产生的具有催化作用(功能:降低化学反应活化能,提高化学反应速率)的一类有机物。其中绝大多数是蛋白质,少数种类是RNA。

能:分子从常态转变为容易发生化学反应的活跃状态所需要的能量。

二、酶的特性:

①、高效性:催化效率比无机催化剂高许多。

②、专一性:每种酶只能催化一种或一类化合物的化学反应。例如脂肪酶水解脂肪

③、酶需要较温和的作用条件:在最适宜的温度和pH下,酶的活性最高。温度过高、PH过高或过低会使酶变性;但低温只会使酶的活性降低,酶不会变性,当温度升高时酶的活性会逐渐恢复。

第二节

细胞的能量“通货”-----ATP

一、ATP的结构简式:ATP是三磷酸腺苷的英文缩写,结构简式:A-P~P~P,其中:“A”代表腺苷,“P”代表磷酸基团,“~”代表高能磷酸键,“-

”代表普通化学键。

ADP+Pi+能量

酶1

ATP

ATP

酶2

ADP+Pi+能量

这个过程储存的能量来自:动物中为呼吸作用转

这个过程释放能量,用于一切生命活动。

移的能量,植物中来自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

注:在ATP

ADP转化过程中物质是可逆,能量是不可逆的第三节ATP的主要来源------细胞呼吸

一、相关概念:

1、细胞呼吸:指有机物在细胞内经过一系列的氧化分解,最终生成二氧化碳或其它产物,释放出能量并生成ATP的过程。根据是否有氧参与,分为: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

2、有氧呼吸:指细胞在有氧的参与下,通过多种酶的催化作用下,把葡萄糖等有机物彻底氧化分解,产生二氧化碳和水,释放出大量能量,生成ATP的过程。

3、无氧呼吸:一般是指细胞在缺氧的条件下,通过酶的催化作用,把葡萄糖等有机物分解为不彻底的氧化产物(酒精、CO2或乳酸),同时释放出少量能量的过程。

二、有氧呼吸的总反应式:

C6H12O6

+6H2O+

6O2

6CO2

+

12H2O

+

能量

三、无氧呼吸的总反应式:

C6H12O6

2C2H5OH(酒精)+

2CO2

+

少量能量(植物,酵母菌等)

C6H12O6

2C3H6O3(乳酸)+

少量能量(乳酸菌,人和动物,马铃薯块茎,甜菜的块根等)

四、有氧呼吸过程(主要在线粒体中进行):

场所

发生反应

产物

第一阶段

细胞质

基质

葡萄糖

2丙酮酸

少量能量

[H]

+

+

丙酮酸、[H]、释放少量能量,形成少量ATP

第二阶段

线粒体

6CO2

6H2O

2丙酮酸

少量能量

[H]

+

+

+

CO2、[H]、释放少量能量,形成少量ATP

第三阶段

H2O

大量能量

[H]

+

+

线粒体

O2

生成H2O、释放大量能量,形成大量ATP

五、有氧呼吸与无氧呼吸的比较:

呼吸方式

有氧呼吸

无氧呼吸

场所

细胞质基质,线粒体基质、内膜

细胞质基质

条件

氧气、多种酶

无氧气参与、多种酶

物质变化

葡萄糖彻底分解,产生

CO2和H2O

葡萄糖分解不彻底,生成乳酸或酒精等

能量变化

释放大量能量(1161kJ被利用,其余以热能散失),形成大量ATP

释放少量能量,形成少量ATP

六、影响呼吸速率的外界因素:

1、温度:温度通过影响细胞内与呼吸作用有关的酶的活性来影响细胞的呼吸作用。温度过低或过高都会影响细胞正常的呼吸作用。在一定温度范围内,温度越低,细胞呼吸越弱;温度越高,细胞呼吸越强。

2、氧气:氧气充足,则无氧呼吸将受抑制;氧气不足,则有氧呼吸将会减弱或受抑制。

第四节

能量之源----光与光合作用

一、相关概念:

1、光合作用:绿色植物通过叶绿体,利用光能,把二氧化碳和水转化成储存着能量的有机物,并释放出氧气的过程

二、光合色素:叶绿素a,叶绿素b,胡萝卜素,叶黄素

三、光合作用的过程:

条件

光、色素、酶

场所

在类囊体的薄膜上

物质变化

水的分解:H2O

[H]

+

O2↑

ATP的生成:ADP

+

Pi

ATP

能量变化

光能→ATP中的活跃化学能

条件

酶、ATP、[H]

场所

叶绿体基质

物质变化

CO2的固定:CO2

+

C5

2C3

ATP

C3的还原:

C3

+

[H]

(CH2O)

能量变化

光能

ATP中的活跃化学能→(CH2O)中的稳定化学能

总反应式

叶绿体

CO2

+

H2O

O2

+

(CH2O)

四、影响光合作用的外界因素主要有:

1、光照强度:

2、温度:

3、二氧化碳浓度:

第六章

细胞的生命历程

一、细胞不能无限长大:1)细胞表面积与体积的关系限制了细胞的长大;

2)细胞太大,细胞核的负担就会过重。

二、细胞是以分裂的方式进行增殖。

真核细胞分裂方式包括有丝分裂、无丝分裂和减数分裂。

有丝分裂:

1)细胞周期:连续分裂的细胞,从一次分裂完成时开始,到下一次分裂完成时为止。包括分裂间期和分裂期。

2)分裂间期:时间____,完成DNA分子的复制和有关蛋白质的合成3)

分裂期:

前期:膜仁消失两体现中期:形定数晰赤道齐。后期:点裂体分向两极。末期:两体消失膜仁现。

植物细胞:在赤道板位置上出现细胞板,并由细胞板扩展形成细胞壁。

动物细胞:由细胞膜从细胞中部向内凹陷,把细胞缢裂成两部分。

三、细胞分化

细胞的分化:在个体发育中,由一个或一种细胞增殖产生的后代,在形态、结构和生理功能上发生稳定性差异的过程。

细胞分化的意义:生物界普遍存在的生命现象,是生物个体发育的基础。发生在个体发育的全过程,胚胎时期达到最大。细胞分化使多细胞生物体中的细胞趋向专门化,有利于提高各种生理功能的效率。

细胞分化的实质:基因的选择性表达

细胞全能性:指已经分化的细胞,仍然具有发育成完整个体的能力。

四、细胞衰老的特征:1)细胞内的水分减少,2)细胞内多种酶的活性降低3)色素会随着衰老而逐渐积累

4)细胞内呼吸速率减慢5)细胞膜通透性改变,五、细胞凋亡和细胞坏死

细胞的凋亡:由基因所决定的细胞自动结束生命的过程。也称细胞编程性死亡。实例:细胞的自然更新,被病原体感染细胞的清除,蝌蚪尾部消失等。

细胞坏死:种种不利因素影响下,由于细胞正常代谢活动受损或中断引起的细胞损伤和死亡。

六、癌细胞的特征:1)能够无限增殖;2)形态结构发生变化3)表面发生变化,糖蛋白减少,致癌因子:物理致癌因子,化学致癌因子和病毒致癌因子

病因:原癌基因和抑癌基因发生突变,导致正常细胞的生长和分裂失控而变成癌细胞。

必修(2)遗传与进化

第一章

遗传因子的发现

第一节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一)

一、孟德尔一对相对性状的杂交实验

1、选择豌豆作为实验材料的优点:(1)豌豆是自花传粉植物,且是闭花授粉的植物;

(2)豌豆具有易于区分的性状。

2、实验过程(P-4)

3、对分离现象的解释(P-5)

4、对分离现象解释的验证:测交(P-7)

例:现有一株紫色豌豆,如何判断它是显性纯合子(AA)还是杂合子(Aa)?

二、相关概念

1、相对性状:同一种生物的同一种性状的不同表现类型。

2、显性性状与隐性性状

显性性状:具有相对性状的两个亲本杂交,F1表现出来的性状。

隐性性状:具有相对性状的两个亲本杂交,F1没有表现出来的性状。

性状分离:在杂种后代中出现不同于亲本性状的现象

2、显性基因与隐性基因

显性基因:控制显性性状的基因。用大写字母表示

隐性基因:控制隐性性状的基因。用小写字母表示

等位基因:位于一对同源染色体相同位置控制相对性状的基因。如D与d基因。

3、纯合子与杂合子

纯合子:由相同基因的配子结合成的合子发育成的个体(能稳定的遗传,自交后代不发生性状分离):分为显性纯合子(如AA的个体)和隐性纯合子(如aa的个体)

杂合子:由不同基因的配子结合成的合子发育成的个体(不能稳定的遗传,自交后代会发生性状分离)

4、表现型与基因型

表现型:指生物个体实际表现出来的性状。

基因型:与表现型有关的基因组成。(关系:基因型+环境=表现型)

5、杂交与自交

杂交:基因型不同的生物体间相互交配。

自交:基因型相同的生物体间相互交配。

测交:让F1与隐性纯合子杂交。(可用来测定F1的基因型,属于杂交)

三、基因分离定律的实质:

在减I分裂后期,等位基因随着同源染色体的分开而分离。

四、基因分离定律的两种基本题型:

l

正推类型:(亲代→子代)

亲代基因型

子代基因型及比例

子代表现型及比例

AA×AA

AA

全显

AA×Aa

AA

:

Aa=1

:

全显

AA×aa

Aa

全显

Aa×Aa

AA

:

Aa

:

aa=1

:

:

显:隐=3

:

Aa×aa

Aa

:

aa

=1

:

显:隐=1

:

aa×aa

aa

全隐

l

逆推类型:(子代→亲代)

亲代基因型

子代表现型及比例

至少有一方是AA

全显

aa×aa

全隐

Aa×Aa

显:隐=3

:

Aa×aa

显:隐=1

:

u

无中生有为隐性;有中生无为显性

五、孟德尔遗传实验的科学方法:

1)正确地选用试验材料;

2)分析方法科学;(单因子→多因子)

3)应用统计学方法对实验结果进行分析;

4)科学地设计了试验的程序。

第二节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一)

一、基因自由组合定律的实质:

在减I分裂后期,非等位基因随着非同源染色体的自由组合而自由组合。

(注意:非等位基因要位于非同源染色体上才满足自由组合定律)

二、基因自由组合定律思路:“先分开、再组合”(即一对性状一对性状计算,然后再相乘)

如AaBb×AaBb

1)后代基因型种类:3×3=9种

2)表现型种类:2×2=4种

3)后代出现AABb的概率:1/4×1/2=1/8

4)后代出现显性显性(A_B_)的概率:3/4×3/4=9/16

三、基因自由组合定律的应用

第二章

基因和染色体的关系

第一节减数分裂和受精作用

一、相关概念:

1、减数分裂:进行有性生殖的生物,在产生成熟生殖细胞时,进行染色体数目减半的细胞分裂。在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只复制一次,而细胞分裂两次。减数分裂的结果是,成熟生殖细胞中的染色体数目比原始生殖细胞减少一半。一个精原细胞减数分裂形成四个精细胞,一个卵原细胞形成一个卵细胞和三个极体。

2、同源染色体:形态和大小一般都相同,一条来自父方,一条来自母方。

3、联会:同源染色体两两配对的现象。

4、四分体:联会后的同源染色体含有四条染色单体。

二、精子(形成场所:睾丸)与卵细胞(形成场所:卵巢)的形成过程及特征

减Ⅰ的特征:同源染色体分开,分别移向细胞两极,非同源染色体自由组合减Ⅱ的特征:着丝点分裂,染色单体分开形成子染色体

第二节

基因在染色体上

一、萨顿的假说:基因在染色体上,因为基因和染色体行为存在着明显的平行关系。

二、一条染色体上一般含有多个基因,且这多个基因在染色体上呈线性排列;

染色体是基因的主要载体,除此之外还有叶绿体和线粒体。

第三节

伴性遗传

1、伴性遗传基因型的写法

先写出性染色体,男性XY,女性XX,再在性染色体的右上角写上基因

2、伴X隐性遗传的特点:

男性患者多于女性患者

隔代遗传,交叉遗传

母病子必病,女病父必病

3、家族系谱图中遗传病遗传方式的快速判断

无中生有为隐性→病女父或子正常为常隐

有中生无为显性→病男母或女正常为常显

附:常见遗传病类型(要记住):

伴X染色体隐性遗传病:色盲、血友病

伴X染色体显性遗传病:抗维生素D佝偻病

常染色体隐性:先天性聋哑、白化病

常染色体显性:多(并)指

第三章基因的本质

第一节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

一、肺炎双球菌的转化实验

(一)格里菲思的体内转化实验

1、肺炎双球菌有两种类型类型:

l

S型细菌:有毒性

l

R型细菌:无毒性

2、实验过程(P-43)

3、实验证明:无毒性的R型活细菌与被加热杀死的有毒性的S型细菌混合后,转化为有毒性的S型活细菌。这种性状的转化是可以遗传的。推论(格里菲思):在第四组实验中,已经被加热杀死S型细菌中,必然含有某种促成这一转化的活性物质—“转化因子”。

(二)艾弗里的体外转化实验:

1、实验过程:(P-44)

2、实验证明:DNA才是R型细菌产生稳定遗传变化的物质。(即:DNA是遗传物质,蛋白质等不是遗传物质)

二、赫尔希和蔡斯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

1、T2噬菌体机构和元素组成:

2、实验方法:同位素示踪法

3、实验结论:子代噬菌体的各种性状是通过亲代的DNA遗传的。(即:DNA是遗传物质)

四、小结:

细胞生物

(真核、原核)

非细胞生物

(病毒)

核酸

DNA和RNA

DNA

RNA

遗传物质

DNA

DNA

RNA

因为绝大多数生物的遗传物质是DNA,所以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

第二节

DNA的结构和DNA的复制:

一、DNA的结构

1、DNA的组成元素:C、H、O、N、P2、DNA的基本单位:脱氧核苷酸(4种)

3、DNA的结构:

①由两条、反向平行的脱氧核苷酸链盘旋成双螺旋结构。

②外侧:脱氧核糖和磷酸交替连接构成基本骨架。

内侧:由氢键相连的碱基对组成。

③碱基配对有一定规律:

A

T;G

C。(碱基互补配对原则)

4、DNA的特性:

①多样性:碱基对的排列顺序是千变万化的。(排列种数:4n(n为碱基对对数)

②特异性:每个特定DNA分子的碱基排列顺序是特定的。

5、DNA的功能:携带遗传信息(DNA分子中碱基对的排列顺序代表遗传信息)。

6、与DNA有关的计算:在双链DNA分子中:①

A=T、G=C

②任意两个非互补的碱基之和相等;且等于全部碱基和的一半

二、DNA的复制

1、概念:以亲代DNA分子两条链为模板,合成子代DNA的过程2、时间:有丝分裂间期和减Ⅰ前的间期

3、场所:主要在细胞核

4、过程:(P-54)①解旋

②合成子链

③子、母链盘绕形成子代DNA分子

5、特点:

半保留复制,边解旋边复制

6、原则:碱基互补配对原则

7、条件:①模板:亲代DNA分子的两条链

②原料:4种游离的脱氧核糖核苷酸

③能量:ATP

酶:解旋酶、DNA聚合酶等

8、DNA能精确复制的原因:

①双螺旋结构为复制提供了精确的模板;②碱基互补配对原则保证复制能够准确进行。

9、意义:DNA分子复制,使遗传信息从亲代传递给子代,从而确保了遗传信息的连续性。

10、与DNA复制有关的计算:

复制出DNA数

=2n(n为复制次数),含亲代链的DNA数

=2

三、基因是有遗传效应的DNA片段

第四章基因的表达

1、转录:(1)概念:在细胞核中,以DNA的一条链为模板,按照碱基互补配对原则,合成RNA的过程。

(2)过程(P-63)

(3)条件:模板:DNA的一条链(模板链)

原料:4种核糖核苷酸

能量:ATP

酶:解旋酶、RNA聚合酶等

(4)原则:碱基互补配对原则(A—U、T—A、G—C、C—G)

2、翻译:

(1)概念:游离在细胞质中的各种氨基酸,以mRNA为模板,合成具有一定氨基酸顺序的蛋白质的过程。(密码子:

mRNA上决定一个氨基酸的3个相邻的碱基,叫做一个“遗传密码子”。)

(2)过程:(P-64)

(3)条件:模板:mRNA

原料:氨基酸(20种)

能量:ATP

搬运工具:tRNA

场所:核糖体

(4)原则:碱基互补配对原则

(5)产物:多肽链

3、与基因表达有关的计算

基因中碱基数:mRNA分子中碱基数:氨基酸数

=

6:3:1

四、基因对性状的控制

1、中心法则

2、基因控制性状的方式:

(1)通过控制酶的合成来控制代谢过程,进而控制生物的性状;

(2)通过控制蛋白质结构直接控制生物的性状。

第五章

突变和基因重组

第一节

基因突变和基因重组

1、概念:是指DNA分子中碱基对的替换、增添和缺失,而引起基因结构的改变。

例如:镰刀型细胞贫血症

直接原因:组成血红蛋白的一条肽链上的氨基酸发生改变(谷氨酸→缬氨酸)

根本原因:控制合成血红蛋白的基因发生碱基对的替换。

2、原因:物理因素:X射线、激光等;化学因素:亚硝酸盐等;生物因素:病毒、细菌等。

3、特点:①普遍性

②不定向性

③随机性

④多害少利性

⑤低频性

4、时间:细胞分裂间期(DNA复制时期)

5、应用——诱变育种

①方法:用射线、激光、化学药品等处理生物。②原理:基因突变

③实例:高产青霉菌株的获得

④优缺点:加速育种进程,大幅度地改良某些性状,但有利变异个体少。

6、意义:①是生物变异的根本来源;②为生物的进化提供了原始材料;③是形成生物多样性的重要原因之一。

(二)基因重组

1、概念:是指生物体在进行有性生殖的过程中,控制不同性状的基因重新组合的过程。

2、种类:

①基因的自由组合:减数分裂(减Ⅰ后期)形成配子时,随着非同源染色体的自由组合,位于这些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也自由组合。

②基因的交叉互换:减Ⅰ四分体时期,同源染色体上(非姐妹染色单体)之间等位基因的交换。结果是导致染色单体上基因的重组,组合的结果可能产生与亲代基因型不同的个体。

3、应用(育种):杂交育种

4、意义:①为生物的变异提供了丰富的来源;②为生物的进化提供材料;③是形成生物体多样性重要原因之一

第二节

染色体变异染色体变异及其应用

一、染色体结构变异:

实例:猫叫综合征(5号染色体部分缺失)

类型:缺失、重复、倒位、易位

二、染色体数目的变异

1、类型

l

个别染色体增加或减少:实例:21三体综合征(多1条21号染色体)

l

以染色体组的形式成倍增加或减少:实例:三倍体无子西瓜

2、染色体组:

(1)特点:①一个染色体组中无同源染色体,形态和功能各不相同;

②一个染色体组携带着控制生物生长的全部遗传信息。

(2)染色体组数的判断:

染色体组数

例1:以下各图中,各有几个染色体组?

答案:

(方法:细胞中染色体大小和形态有几个一样的就有几个染色体组)

染色体组数=

基因型中控制同一性状的基因个数

例2:以下基因型,所代表的生物染色体组数分别是多少?

(1)Aa(2)AaBb

(3)AAa(4)AaaBbb

(5)AAAaBBbb(6)ABCD

答案:

(方法:读音相同的字母有几个就有几个染色体组)

3、单倍体、二倍体和多倍体

单倍体:只要是由配子发育成的个体都叫单倍体。

二倍体和多倍体:受精卵发育成的个体,体细胞中含几个染色体组就叫几倍体,如含两个染色体组就叫二倍体,含三个染色体组就叫三倍体,以此类推。体细胞中含三个或三个以上染色体组的个体叫多倍体。

三、染色体变异在育种上的应用

1、多倍体育种:方法:用秋水仙素处理萌发的种子或幼苗。

(原理:能够抑制纺锤体的形成,导致染色体不分离,从而引起细胞内染色体数目加倍)

原理:染色体变异

实例:三倍体无子西瓜的培育;

优缺点:培育出的植物器官大,产量高,营养丰富,但结实率低,成熟迟。

2、单倍体育种:

过程:花粉(药)离体培养和人工诱导染色体加倍

原理:染色体变异

实例:

优点:明显缩短育种年限,后代都是纯合子,但技术较复杂。

第三节

人类遗传病

一、人类遗传病产生的原因:人类遗传病是由于遗传物质的改变而引起的人类疾病

三、人类遗传病类型

(一)单基因遗传病

1、概念:由一对等位基因控制的遗传病。

2、类型:

显性遗传病

伴X显:抗维生素D佝偻病

常显:多指、并指、软骨发育不全

隐性遗传病

伴X隐:色盲、血友病

常隐:先天性聋哑、白化病、镰刀型细胞贫血症、黑尿症、苯丙酮尿症

(二)多基因遗传病

1、概念:由多对等位基因控制的人类遗传病。

2、常见类型:腭裂、无脑儿、原发性高血压、青少年型糖尿病等。

(三)染色体异常遗传病(简称染色体病)

1、概念:染色体异常引起的遗传病。(包括数目异常和结构异常)

2、类型:

常染色体遗传病

结构异常:猫叫综合征

数目异常:21三体综合征(先天智力障碍)

性染色体遗传病:性腺发育不全综合征(XO型,患者缺少一条

X染色体)

四、遗传病的监测和预防

1、禁止近亲结婚:每个人都可能携带5-6个不同的隐性致病基因,在近亲结婚的情况下,双方从共同祖先那里继承同一种致病基因的机会大大增加。

2、遗传咨询:在一定的程度上能够有效的预防遗传病的产生和发展。

3、产前诊断:胎儿出生前,医生用专门的检测手段确定胎儿是否患某种遗传病或先天性疾病,产前诊断可以大大降低病儿的出生率。

五、实验:调查人群中的遗传病

方法和过程:选取群体中发病率较高的单基因遗传病,如红绿色盲、白化病、高度近视(600度以上)等。如调查遗传方式应选择患者家系调查;如调查发病率应选择广大人群随机调查。

第六章

从杂交育种到基因工程育种

一、杂交育种(见前面)

二、诱变育种(见前面)

三基因工程及其应用

1、原理:基因重组

2、过程:提取目的基因;目的基因与运载体结合;将目的基因导入受体细胞;目的基因的检测与鉴定

3、基因工程育种:

1)原理:基因重组

2)优点:克服远缘杂交杂交不亲和障碍,可以定向改造生物的性状。

第七章

生物的进化

第一节

生物进化理论的发展

一、拉马克的进化学说

1、理论要点:用进废退;获得性遗传

2、进步性:认为生物是进化的。

二、达尔文的自然选择学说

1、理论要点:自然选择(过度繁殖→生存斗争→遗传和变异→适者生存)

2、进步性:能够科学地解释生物进化的原因以及生物的多样性和适应性。

3、局限性:①不能科学地解释遗传和变异的本质;

②自然选择对可遗传的变异如何起作用不能作出科学的解释。

(对生物进化的解释仅局限于个体水平)

三、现代生物进化理论(以达尔文自然选择学说为核心)

种群是生物进化的基本单位(生物进化的实质是种群基因频率的改变)

要点

基因突变、基因重组、染色体变异产生生物进化的原材料

自然选择决定进化方向

隔离是物种形成的必要条件

突变和基因重组,自然选择和隔离是物种形成的三个基本环节。

1、基因频率的计算,如AA占46%,Aa占38%,则a的基因频率=_______

2、物种:指分布在一定的自然地域,具有一定的形态结构和生理功能特征,而且自然状态下能相互交配并能生殖出可育后代的一群生物个体。

3、隔离:

地理隔离:同种生物由于地理上的障碍而分成不同的种群,使得种群间不能发生交流的现象。

生殖隔离:指不同种群的个体不能自由交配或交配后产生不可育的后代。

3、物种的形成:

⑴物种形成的常见方式:地理隔离(长期)→生殖隔离

⑵物种形成的标志:生殖隔离

第二节

共同进化和生物多样性

一、生物进化的基本历程

1、生物是从单细胞到多细胞,从简单到复杂,从水生到陆生,从低级到高级进化而来的。

2、真核细胞出现后,出现了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从而出现了有性生殖,使由于基因重组产生的变异量大大增加,所以生物进化的速度大大加快。

二、共同进化与生物多样性的形成1、共同进化:不同物种之间,生物与无机环境之间在相互影响中不断进化和发展。

2、生物多样性包括:基因多样性、物种多样性和生态系统多样性三个层次。

必修(3)稳态与环境

第一章

人体的内环境与稳态

1、内环境

体液包括细胞内液(占2/3)和细胞外液。由细胞外液构成的液体环境就是内环境,由血浆、组织液和淋巴三部分组成。

2、组织液、淋巴的成分与含量与血浆相近,但又完全不相同,最主要的差别在于血浆中含有较多的蛋白质,而组织液淋巴中蛋白质含量较少。

3、内环境的理化性质:渗透压,酸碱度,温度等相对稳定

①血浆渗透压大小主要与无机盐、蛋白质含量有关;无机盐中Na+、Cl-

占优势

②正常人的血浆近中性,PH为7.35-7.45,与HCO3-、HPO42-

等离子有关;

③人的体温维持在370C

左右。

4、正常机体通过调节作用,使各个器官,系统协调活动,共同维持内环境的相对稳定状态叫做稳态。目前普遍认为,神经—体液—免疫调节网络是机体维持内环境稳态的主要调节机制。内环境稳态是机体进行正常生命活动的必要条件。

第二章

动物和人体生命活动的调节

1、神经调节的结构基础

1)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是反射,反射的结构基础是反射弧(感受器、传入神经、神经中枢、传出神经和效应器)

2)反射活动需要经过完整的反射弧来实现。

2、神经冲动的产生和传导

(1)兴奋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过程

①静息状态时:电位(外正内负)②受到刺激时:电位(外负内正),兴奋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特点:双向传导;传递形式:电信号

(2)突触的结构特点:一个突触包含突触前膜、突触间隙与突触后膜。突触前膜是轴突末端突触小体的膜,突触后膜一般是树突膜或者胞体膜。

(3)兴奋在神经元之间的单向传递

兴奋在神经元与神经元之间是通过神经递质来传递。突触前膜的突触小泡受到刺激,就会释放神经递质扩散通过突触间隙,然后与突触后膜上的特异性受体结合,引起另一个神经元的兴奋或抑制。

信号转换:电信号→化学信号→电信号;传递方向:单向传递(轴突→树突,轴突→胞体)

单向传递的原因:因为神经递质只存在于突触前膜的突触小泡中,只能由突触前膜释放,然后作用于突触后膜。

3、人脑的高级功能

言语区:人脑特有的高级功能。运动性失语症:当S区受到损伤时,病人能够看懂文字和听懂别人的谈话.但却不会讲话.也就是不能用词语表达自己的思想,(能看,能听,不会说);感觉性失语症:当H区受到损伤时,病人会讲话会书写,也能看懂文字,但却听不懂别人的谈话.(能看、能写、不会听)。

4、动物激素调节

(1)下丘脑是机体调节内分泌活动的枢纽。

(2)人体主要激素的作用:

内分泌腺

激素名称

化学本质

生理作用

下丘脑

抗利尿激素

肽和蛋白质类

促进肾小管和集合管对水分的重吸收

TRH

调节垂体合成和分泌促甲状腺激素

TSH

调节垂体合成和分泌促性腺激素

垂体

生长激素

促进生长,主要是蛋白质的合成和骨的生长

促甲状腺激素

促进甲状腺的生长发育,调节甲状腺激素

促性腺激素

促进性腺的生长发育,调节性激素的合成和分泌

甲状腺

甲状腺激素

氨基酸衍生物

促进新陈代谢和生长发育,提高神经系统兴奋性

肾上腺

肾上腺素

①促进肝糖原分解,参与糖代谢调节

②促进细胞代谢,增加产热,参与体温调节

睾丸

雄性激素

固醇

激发并维持雄性第二性征

卵巢

雌性激素

激发并维持雌性第二性征和正常性周期

B细胞

胰岛素

肽或蛋白质类

调节糖类代谢,降低血糖浓度

A细胞

胰高血糖素

促进肝糖原分解和非糖物质转化,升高血糖浓度

注:①肽类,蛋白质类激素易被胃肠道消化酶分解而破坏,一般采用注射方法,不宜口服

(3)激素调节的特点:a微量和高效;b通过体液运输;c作用于靶器官和靶细胞(激素一经靶细胞接受并起作用后就被灭活了)

5、神经调节与体液调节在维持稳态中的作用

体液调节:是指某些化学物质(如激素、CO2等)通过体液运输,对人和高等动物的生理活动所进行的调节。

(1)神经调节与体液调节的比较

比较项目

神经调节

体液调节

作用途径

反射弧

体液运输

反应速度

迅速

较缓慢

作用范围

准确、比较局限

较广泛

作用时间

短暂

比较长

(2)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的关系

一方面不少内分泌腺本身直接或间接地受中枢神经系统的调节,在这种情况下,体液调节可以看作神经调节的一个环节。

6、人体免疫系统在维持稳态中的作用

(1)免疫可分为非特异性免疫和特异性免疫,非特异性免疫包括人体的皮肤、黏膜等组成的第一道防线,以及体液中的杀菌物质和吞噬细胞等组成的第二道防线。特异性免疫主要是指由骨髓、胸腺、脾、淋巴结等免疫器官,淋巴细胞和吞噬细胞等免疫细胞,以及体液中的各种抗体和淋巴因子等免疫活性物质,共同组成人体的第三道防线——特异性免疫。免疫系统的功能:防卫功能、监控和清除功能

(2)在特异性免疫中发挥免疫作用的主要是淋巴细胞。它是由造血干细胞分化、发育而来的。部分细胞随血液进入胸腺发育成T细胞,部分细胞在骨髓发育成B细胞。

(3)抗原一般都是进入人体的外来物质,但自身的组织和细胞也可称为抗原,如癌细胞等。

(4)抗体是机体受抗原刺激,由浆细胞产生的,并能与该抗原发生特异性结合的具有免疫功能的球蛋白。抗体主要分布于血清,少数分布在组织液和外分泌液(如乳汁)中。

(5)体液免疫的过程:抗原进入机体后,大多数抗原经吞噬细胞的摄取和处理,然后将抗原呈递给T细胞,刺激T细胞产生淋巴因子。有的抗原可以直接刺激B细胞。B细胞接受抗原刺激后,在淋巴因子的作用下,开始进行一系列的增殖、分化,形成浆细胞和记忆细胞。(记忆细胞保持对抗原的记忆,一段时间后,相同的抗原再次进入机体,记忆细胞就迅速增殖、分化,形成大量浆细胞)浆细胞产生的抗体与相应的抗原特异性结合,发挥免疫效应。抗体与抗原结合,被吞噬细胞消化。

(6)细胞免疫的过程:刚开始与体液免疫的开始基本相同。不同的是T细胞接受抗原刺激后,开始进行一系列的增殖、分化,形成效应T细胞和记忆细胞。效应T细胞与被抗原入侵的宿主细胞密切接触,使靶细胞裂解死亡。使抗原失去寄生的基础,因而被吞噬消灭。

(7)在特异性免疫反应中,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之间,既各自有其独特作用,又相互配合,共同发挥免疫效应。

(8)当免疫功能失调时,可引起疾病,如过敏反应和自身免疫病,免疫缺陷病。

过敏反应是指已免疫的机体在再次接受相同抗原的刺激时所发生的反应.其特点是发作迅速、反应强烈、消退较快;一般不会破坏组织细胞,有明显的遗传倾向和个体差异。

常见的自身免疫病有类风湿性关节炎和系统性红斑狼疮等。

免疫缺陷病,如HIV导致的免疫缺陷综合症(艾滋病)

(1)艾滋病的全称: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症(AIDS),病原体: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

(2)艾滋病的发病机理、症状:

HIV攻击人体的免疫系统,特别是T淋巴细胞。艾滋病人的直接死因往往是由念珠菌、肺囊虫等多种病原体引起的严重感染或恶性肿瘤等疾病。

(3)艾滋病主要通过性传播、血液传播、母婴传播。

第三章、植物的激素调节

1、植物生长素的发现和作用

(1)胚芽鞘:生长素的产生部位在胚芽鞘的尖端;感受光刺激的部位是尖端,向光弯曲部位是尖端以下的部位。

向光性的原因:单侧光使生长素分布不均匀,向光一侧生长素含量多于背光一侧。

(2)植物激素:由植物体内产生,能从产生部位运送到作用部位,对植物生长发育有显著影响的微量有机物

(3)生长素的产生、运输和分布:

①产生:幼嫩的芽、叶、发育中的种子

②运输:极性运输,即从形态学的上端向形态学的下端运输,单向。运输方式是主动运输

③分布:植物体各个器官中都有分布,多数集中在生长旺盛的部位。

(4)生长素的生理作用:两重性:既能促进生长,又能抑制生长;既能促进发芽,又能抑制发芽;既能防止落花落果,也能疏花疏果。

生长素作用两重性表现的具体实例:①根的向地性;②顶端优势

顶端优势:植物的顶芽优先生长而侧芽受到抑制的现象。原因:由于顶芽产生的生长素向下运输,大量地积累在侧芽部位,使这里的生长素浓度过高,从而使侧芽的生长受到抑制的缘故。

解除方法为:摘掉顶芽。

顶端优势的原理在农业生产实践中应用的实例是棉花摘心。

补充:①不同浓度的生长素作用于同一器官,引起的生理作用功能不同,低浓度促进生长,高浓度抑制生长。

②同一浓度的生长素作用于不同器官上,引起的生理功能不同,原因:不同的器官对生长素的敏感性不同:根〉芽〉茎

4.生长素在农业生产实践中的应用

①促进果实发育(如无子番茄(黄瓜、辣椒等),在没有受粉的番茄雌蕊柱头上涂上一定浓度的生长素溶液可获得无子果实。);②促进扦插枝条生根(用一定浓度的生长素类似物处理枝条);③防止落花落果。

生长素类似物是人工合成的物质,具有与生长素相似的生理效应。(例如α-萘乙酸,2、4-D)

2、其他植物激素

激素种类

合成部位

作用

赤霉素(GA)

主要是未成熟的种子,幼根或幼芽

促进细胞伸长,从而引起植株增高

细胞分裂素

主要是根尖

促进细胞分裂

脱落酸

根冠,萎蔫的叶片

促进叶与果实的衰老与脱落

乙烯

植物的各个部位

促进果实成熟

第四章、种群和生物群落

1、种群的特征

(1)种群的概念:生活在同一区域的同一种生物。

基本特征:种群密度:种群在单位面积或单位体积中的个体数。

出生率,死亡率:单位时间里新出生的(死亡的)个体数目占该种群个体总数的比率。

迁入率和迁出率:单位时间内迁入或迁出的个体,占该种群个体总数的比率,分别称为迁入率或迁出率。

出生率和死亡率,迁入率和迁出率是决定种群数量变化的。

年龄组成:一个种群中各年龄期的个体数目的比例,分为增长型、稳定型和衰退型。可以预测种群密度的变化。

性别比例:种群中雌雄个体数目的比例。

(2)种群密度的调查方法

1)样方法——常用调查植物,昆虫卵密度,蚯蚓等

要求:随机取样

取样方法:五点取样法和等距取样法

2)标记重捕法——适用于调查活动能力强,活动范围大的动物

例:对某地麻雀的种群密度的调查中,第一次捕获了50只麻雀,把这些麻雀腿上套上标记环后放掉,数日后又捕获了40只,其中有标记环的10只,那么该地大约有麻雀200只

2、种群的数量变动及数字模型

(1)种群增长的“J”型曲线和“S”型曲线

“J”型曲线:在理想条件下种群数量增长的形式,以时间为横坐标,种群数量为纵坐标。

模型假设:在食物和空间条件充裕、气候适宜、没有敌害等条件下,种群的数量每年以一定的倍数增长,第二年的数量是第一年的λ倍

建立模型:t年后种群数量为:Nt=N

λt

特点:种群数量连续增长,增长率不变。

“S”型曲线:然界的资源和空间总是有限的,种群经过一段时间的增长后,数量趋于稳定的增长曲线。

环境容纳量(K值):在环境条件不受破坏的情况下,一定空间所能维持的种群最大数量。K值不是固定不变的。

特点:S型增长曲线渐进于K值,但不会超过K值即环境容纳量,有时在K值左右保持相对稳定,此时出生率与死亡率大致相等。种群数量在K/2时,种群的增长速率最大。

3、群落的结构特征

(1)群落的概念:同一时间内聚集在一定区域中各种生物种群的集合。

(2)群落的物种组成:群落的物种组成是区别不同群落的重要特征,不同群落的物种数目有差别,群落中物种数目的多少称为丰富度。

(3)种间关系

种间关系

概念

举例

捕食

一种生物以另一种生物作为食物。

老鹰捕食老鼠

竞争

两种或两种以上生物相互争夺资源和空间等

水稻和稗草

寄生

一种生物(寄生者)寄居于另一种生物(寄生)的体内或体表,摄取寄主的养分以维持生活。

人体内的蛔虫

互利共生

两种生物共同生物在一起,相互依存,彼此有利。

豆科植物与根瘤菌

(4)群落的空间结构

垂直结构:在垂直方向上物种分布,森林植物的分层与对光的利用有关,动物的分层与食物和栖息条件有关。

水平结构:在水平方向上物种分布,4、群落的演替

(1)群落演替的过程和主要类型

①初生演替:在一个从来没有被植物覆盖的地面,或者是原来存在过植被,但被彻底消灭了的地方发生的演替。例如在沙丘、火山岩、冰川泥上进行的演替。

演替的过程:裸岩阶段→地衣阶段→苔藓阶段→草本植物阶段→灌木阶段→森林阶段

②次生演替:在原有植被虽已不存在,但原有土壤条件基本保留,甚至还保留了植物的种子或其他繁殖体的地方发生的演替,如火灾过后的草原、过量砍伐的森林、弃耕的农田上进行的演替。

(2)人类活动对群落演替的影响

人类可以砍伐森林、填湖造地、捕杀动物,也可以封山育林治理沙漠、管理草原,甚至可以建立人工群落。人类活动往往使群落演替按照不同于自然演替的速度和方向进行。

第五章、生态系统及其稳定性

1、生态系统的结构

(1)生态系统的概念:由生物群落与它的无机环境相互作用形成的统一整体叫生态系统

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非生物物质和能量(阳光、热能、水、空气、无机盐)、生产者(自养生物,主要是绿色植物)、消费者(动物)、分解者(主要是细菌和真菌)。

注意:生产者可以说是生态系统的基石,消费者的存在能够加快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分解者能将动物的遗体和动物的排遗物分解成无机物。

食物链的组成成分:生产者与消费者

举例:

植物

蝗虫

青蛙

生产者

初级消费者

次级消费者

三级消费者

四级消费者

第一营养级

第二营养级

第三营养级

第四营养级

第五营养级

食物网:许多食物链彼此相互交错连接成的复杂营养结构,就是食物网。

食物链与食物网的作用:食物链和食物网是生态系统的营养结构,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就是沿着这种渠道进行的。

2、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的基本规律和应用

(1)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过程及特点

起点:从生产者固定太阳能开始。

渠道:沿食物链和食物网依次传递

去处:呼吸消耗,下一营养级同化,分解者分解。

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特点:单向流动(能量只能从前一营养级流向后一营养级,而不能反向流动);逐级递减,传递效率为10%~20%

(2)研究能量流动的实践意义

①可以帮助人们科学规划、设计人工生态系统,使能量得到最有效的利用。

②还可以帮助人们调整生态系统中的能量流动关系,使能量流向对人类最有益的部分。

(3)物质循环概念和特点:

①概念:组成生物体的C、H、O、N、P、S等元素,都不断地进行着从无机环境到生物群落,又从生物群落到无机环境的循环过程,这就是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这里说的生态系统是指地球上最大的生态下系统——生物圈,其中的物质循环带有全球性,所以又叫生物地球化学循环。

②特点:无机环境中的物质可以被生物群落反复利用

(4)生态系统中的碳循环

大气中的CO2

燃烧

分解

作用

动物

植物

动植遗体及排泄物

化石燃料

碳循环:

①碳在无机环境中是以二氧化碳和碳酸盐的形式存在的。

②碳在无机环境与生物群落之间是以二氧化碳的形式进行循环的。

③生产者通过光合作用(少数是化能合成作用),把大气中的二氧化碳和水合成为糖类等有机物。生产者合成的含碳有机物被各级消费者所利用。生产者和消费者在生命活动过程中,通过呼吸作用,又把二氧化碳放回到大气中。生产者和消费者死后的尸体又被分解者所利用,分解后产生的二氧化碳也返回到大气中。

④温室效应

a原因:化学燃料大量燃烧,使大气中二氧化碳含量迅速增加。

b危害:导致气温升高,加快极地冰川的融化,导致海平面上升,进而对生物生存构成威胁。

c缓解措施:植树造林,开发新能源,减少化学燃料的燃烧。

3、生态系统中的信息传递

(1)生态系统的信息传递

①信息的种类物理信息、化学信息、行为信息

②信息传递的作用:生命活动的正常进行离不开信息的作用(如:蝙蝠的回声定位);生物的种群繁衍离不开信息的传递(如:植物开花需要光信息的刺激)信息还能调节生物的种间关系,以维持生态系统的稳定(如狼和兔子)。

4、生态系统的稳定性

(1)生态系统的稳定性:生态系统的所具有的保持或恢复自身结构和功能相对稳定的能力。具有的原因是:生态系统具有自我调节能力。负反馈调节在生态系统中普遍存在,是生态系统自我调节能力的基础。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能力是有限的。

抵抗力稳定性:生态系统抵抗外界干扰并使自身的结构与功能保持原状的能力。

恢复力稳定性:生态系统在受到外界干扰因素的破坏后恢复到原状的能力。

备注:生态系统的组分越多,食物网越复杂,其自我调节能力越强,抵抗力稳定性越高。

提高生态系统稳定性的措施:一方面要控制对生态系统干扰的程度,对生态系统的利用应该适度,不应该超过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能力;另一方面,对人类利用强度较大的生态系统,应实施相应的物质、能量投入,保证生态系统内部结构于功能的协调。

第六章、生态环境的保护

(1)全球性生态环境问题

全球性生态环境问题主要包括全球气候变化(温室效应)、水资源短缺、臭氧层破坏、酸雨、土壤荒漠化、海洋污染和生物多样性锐减。

(2)生物多样性保护的意义和措施

生物多样性:生物圈内所有的植物、动物和微生物,它们的全部基因及各种各样的生态系统。

生物多样性包括基因多样性、物种多样性、生态系统多样性

生物多样性的价值:

①直接使用价值:药用价值,工业原料,科研价值,美学价值。

②间接使用价值:生物多样性具有重要的生态功能。

③潜在使用价值:我们对大量野生生物的使用价值还未发现、未研究、未开发利用的部分。

(3)生物多样性的保护措施:

①就地保护:a、主要是建立自然保护区;b、保护对象主要有:有代表性的自然生态系统和珍稀濒危动植物的天然分布区;吉林长白山自然保护区--保护完整的温带森林生态系统。青海湖鸟岛自然保护区--保护斑头雁、棕头鸥等鸟类及它们的生存环境。

②易地保护是就地保护的补充,它为将灭绝的生物提供了生存的最后机会

第三篇:2013全国中学生生物学联赛、竞赛章程

全国中学生生物学联赛、竞赛章程

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 全国中学生生物学联赛(以下简称全国生物学联赛),英文名称为:China High School Biology Olympiad英文名称缩写为CHSBO;全国中学生生物学竞赛对外称中国生物学奥林匹克(以下简称全国生物学竞赛),英文名称为:China National Biology Olympiad英文名称缩写为CNBO;冬令营选拔即国家集训队(以下简称冬令营),英文名称为:China High School Biology Winter Camp英文缩写为CHSBWC;是在中国科学技术协会领导,国家教育部和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的支持下,由中国动物学会和中国植物学会联合主办,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在校高中学生自愿参加的群众性生物学科竞赛活动。

全国生物学联赛、全国生物学竞赛、冬令营目的是加强中学生物学教学,提高生物学教学水平;促进中学生生物学课外活动;向青少年普及生物学知识;提高青少年的生命科学素养;为参加国际生物学奥林匹克竞赛(以下简称国际生物学奥赛)做准备的中学学科竞赛活动。

第二条 全国生物学联赛、全国生物学竞赛和冬令营选拔内容的深度是在现行《初中生物学课程标准》和《高中生物课程标准》基础上的提高和扩展。

第三条 全国生物学联赛以省、自治区、直辖市为单位组织学生参加,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在联赛基础上选拔、组队参加全国生物学竞赛。参赛应坚持自愿原则,不要影响正常教学秩序。

第二章 组织领导

第四条 全国中学生生物学竞赛委员会(以下简称全国竞赛委员会)由中国动物学会、中国植物学会的有关专家共同组成,负责全国生物学联赛、全国生物学竞赛和冬令营选拔,聘请有关专家组成命题组、巡视组和考评组负责相关工作。

在全国中学生生物学竞赛委员会的领导下成立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全国中学生生物学竞赛委员会分会(以下简称各省竞赛分会),每届任期4至 5年。每届省竞赛分会须将主任、副主任和委员名单报送全国竞赛委员会备案。省竞赛分会主任、副主任应由未办理退休手续的在职人员担任。为保证公平,教练和指导教师不能作为省竞赛分会成员。各省竞赛分会的权利和义务为:

①负责组织本省、自治区、直辖市学生参加全国生物学联赛和全国生物学竞赛,负责生物学联赛监考、阅卷等考务工作,确保试卷安全和公平竞赛;

②负责本省、自治区、直辖市参加全国生物学联赛和全国生物学竞赛资金的筹集;

③配合省学科竞赛管理委员会的工作;

④监督和评议全国竞赛委员会的各项工作。

第五条 在全国竞赛委员会的指导下,承办全国生物学竞赛的省、自治区、直辖市成立全国生物学竞赛组织委员会。

委员主要由本省、自治区、直辖市负责人、省竞赛分会负责人、地方动物学会、植物学会、当地有关方面人员及一名全国竞赛委员会负责人组成。

第三章 全国中学生生物学联赛

第六条 全国竞赛委员会向各省竞赛分会发当年全国生物学联赛通知,同时报送中国科

学技术协会备案。全国生物学联赛考试时间为每年五月第二周的星期日上午10:00-12:00。考试时间各省不得自行变更,否则视为弃权。

第七条 各省竞赛分会负责组织本省、自治区、直辖市学生的报名参赛工作。参赛对象为高中一年级、高中二年级学生。考生资格的认定以当年本省教育部门的普通高等学校招生报名通知中的相关规定为准。

第八条 全国生物学联赛试卷包括纸质试卷和电子试卷两部分。纸质试卷和机读卡由全国竞赛委员会统一印制、密封并通过机要通讯方式寄送各省,电子试卷由全国竞赛委员会于全国生物学联赛当天通过电子邮件发至各省竞赛分会。全国竞赛委员会亦可派专人向省竞赛分会派送纸质试卷。

各省竞赛分会负责本省、自治区、直辖市考场的监考、阅卷工作,在启封试卷过程中必须有省竞赛管理委员会负责人1人以上和省竞赛分会2人(含)以上在场。

全国生物学联赛考场依据高考考场要求设置,每个考场设主、副监考人各一名。考生须携带准考证和有效证件(身份证或学生证)进入考场。

第九条 各省阅卷工作须集中进行,省学科竞赛管理委员会和各省竞赛分会至少各有两人在场,集中考试的省份限于考试当日完成学生机读卡原始数据的读取工作,复核无误后,于23:00前通过电子邮件发送至全国竞赛委员会;分散考试的省限在考试结束第二天完成学生机读卡原始数据的读取工作,复核无误后,于23:00前通过电子邮件发送至全国竞赛委员会。

标准答案确定并公布后,进行评分和T-score计算,按总T-score排列名次,并整理出前100名考生的机读卡装袋密封,由省竞赛分会负责人在封条上签名并标注时间。

各省竞赛分会需将本省初赛、生物学联赛情况写出工作报告,报告内容包括:初赛的规模和举办情况;联赛的考场设置、试卷保管和阅卷等情况。报告需省竞赛分会负责人签名并加盖公章。各省竞赛分会阅卷结束后,将全部考生信息、机读阅卷的全部原始成绩、各项T值及T值总分的Excel格式的电子文档发全国竞赛委员会,同时将前100名考生机读卡和各省竞赛分会工作报告寄到全国竞赛委员会。全国竞赛委员会将对上报机读卡机读复核,然后向该省公布一等奖获奖名单。二三等奖获得者由各省竞赛分会按照T值成绩排序及评奖办法中的规定人数确定名单。省竞赛分会将所有考生的机读卡封存一年以备全国竞赛委员会抽查。

第十条 凡在当年全国生物学联赛前举办过初赛且参赛人数超过2000人的省份,联赛一、二、三等奖基础名额按本省上限执行。未举办初赛的省份或初赛人数少于2000人的省份,联赛一、二、三等奖获奖比例分别占本省参赛考生总数的1.1%、5%和10%。一等奖人数为基础名额加奖励名额,基础名额上限22人,二、三等奖人数上限分别为100人和200人。

第十一条 全国竞赛委员会将根据各省学生在上一年全国生物学竞赛成绩、是否入选冬令营及入选出国代表队等因素,确定联赛一等奖奖励名额。具体奖励办法参见实施细则。

第十二条 参赛学生可通过所在学校向本省竞赛分会提出申请,查阅全国生物学联赛机读卡,省竞赛分会不受理个人查阅申请。

第十三条 全国生物学联赛试卷版权归全国竞赛委员会所有,任何组织与个人不得以盈利为目的复制、传播和发表试卷及其中的试题。

第十四条 全国生物学联赛命题范围以高中生物学为基础,并有一定扩展,扩展部分

可参考高校相关基础生物学课程的内容。试题难度高于高考、低于全国生物学竞赛试题。在试题中含有一定比例的实验笔答题。试题中各个学科内容所占比例大致为:

1.细胞生物学、生物化学、微生物学25%

2.植物和动物的解剖、生理、组织和器官的结构与功能 30%

3.动物行为学、生态学 20%

4.遗传学与进化生物学、生物系统学 25%

根据国际生物学奥赛试题的变化,全国竞赛委员会有权对以上学科试题比例进行调整。

第十五条 各省竞赛分会可在每年的2月20日前选送30-50题(限单选题和多选题),供全国竞赛委员会选用。

第四章 全国中学生生物学竞赛

第十六条 各省竞赛分会负责组队参加全国生物学竞赛,每队包括队员8人、领队和教练各1人。承办当年全国生物学竞赛的省可增派一个队,队员须从本全国生物学联赛一等奖获得者中选拔产生,并在规定时间内报送参赛名单及材料。参赛对象为高中一年级、高中二年级学生,但一个学生高中期间只可以参赛一次。

第十七条 全国生物学竞赛每年8月举行。全国生物学竞赛考试包括理论和实验两部分,理论考试使用机读卡,也可有部分非选择题,采用人工批改。理论考试结束后,对成绩进行T-score计算并排列名次,前112名学生参加实验考试。实验考试结束后,对每门实验成绩分别进行T-score计算。理论与实验T-score成绩比例各占50%。按总T值成绩高低排定学生奖项,分数相同的情况下以实验分高者为先。

第十八条 参赛学生所在省代表队可向全国竞赛委员会提出申请,由全国竞赛委员会委员代为查阅理论考试和实验考试成绩。

第十九条 全国生物学竞赛的试卷不公开,试卷版权归全国竞赛委员会所有。

第二十条 全国生物学竞赛获奖比例为(参赛学生总数):一等奖20%,二等奖30%,三等奖40%;若某省代表队无队员获奖,将该省成绩最优者增加为三等奖。

第二十一条 全国生物学竞赛命题范围以竞赛大纲为主,实验考试为:生物形态结构及分类、生态及行为、细胞及遗传和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等,重点考查参赛学生的生物学基础知识和基本原理的掌握情况以及应用这些知识的能力,同时考查学生的生物学基本实验技能、科学思维和创造性解决问题的能力。

第五章 全国中学生生物学冬令营、出国培训

第二十二条 全国生物学竞赛一等奖获得者的前40名选手(以中国科协核定人数为准)获得参加冬令营选拔资格,当成绩出现并列,以实验分高者为先。

获得进入冬令营选拔资格的学生,如未在截止日期前回执参加冬令营选拔,视为自动放弃国家集训队及保送生资格;缺额按一等奖成绩顺序递补;如回执参加选拔而未参加者,视为自动放弃保送生资格。

第二十三条 全国竞赛委员会负责冬令营选拔的组织工作,从参加冬令营的选手中选出4名,作为国家代表队队员参加国际生物学奥林匹克竞赛。冬令营的选拔包括理论考核、实验考核、面试及其它方式。出国参赛的学生,必须身心健康,同时须具有团队精神。

第二十四条 冬令营的试卷不公开,试卷版权归全国竞赛委员会所有。

第二十五条 全国竞赛委员会负责按照国际生物学奥林匹克竞赛规则组建国家代表队,国家代表队由领队 2人、观察员1-2人、队员4人组成。国家代表队队员赛前培训不超过二周。

第六章 奖励和处罚办法

第二十六条 获得全国生物学联赛一、二、三等奖的学生和一等奖辅导教师由全国竞赛委员会颁发获奖证书,每名一等奖学生最多可报三名辅导教师,全国竞赛委员会按教师人数颁发辅导教师证书,每张证书写明全部辅导教师姓名,排序以上报为准。

全国生物学竞赛获奖的选手将由全国竞赛委员会在竞赛闭幕式上颁发获奖证书和奖牌,同时向获奖学生的辅导教师颁发证书。

第二十七条 被处罚的行为包括:参赛学生违规、考试地点工作人员失职、省级竞赛负责人失职、组织机构失职。下列行为,均属违规或失职行为。

1.参赛学生违规行为是指:

(1)将不允许夹带的物品带入考场并经监考人指出后不予改正;

(2)以不正当的方式提前得到竞赛题目或与竞赛题目有关的信息;

(3)赛前及赛中为其他参赛学生提供与竞赛题目有关的信息;

(4)未经许可通过用各种途径和介质将竞赛答案带入考场;

(5)不遵守考试地点规定并可能影响公平竞赛的其他行为。

2.考试地点工作人员的违规或失职行为是指:

(1)发现参赛学生有违规行为而不制止、不上报;

(2)提前将竞赛题目泄漏给参赛学生;

(3)不按规定为参赛学生提供与竞赛题目有关的信息;

(4)不按规定保存和上交竞赛结果;

(5)擅自更改参赛学生的竞赛结果;

(6)其他可能影响公平竞赛的行为。

3.省竞赛分会负责人的违规或失职行为是指:

(1)未经主办单位许可擅自复制试卷;

(2)提前将竞赛题目泄漏给参赛学生;

(3)发现参赛学生有违规行为而不按规定惩罚;

(4)发现考试地点工作人员有不规范行为或失职行为不制止且继续聘用;

(5)擅自更改参赛学生的竞赛结果或成绩;

(6)不按规定上报竞赛结果;

(7)对于发现的违规或失职行为不向主办单位报告;

(8)其它可能影响公平竞赛的行为。

4.省竞赛分会的违规或失职行为是指:

(1)未经主办单位许可擅自复制试卷;

(2)竞赛组织者中的成员提前将竞赛题目泄漏给参赛学生或省赛区;

(3)擅自更改参赛学生的竞赛成绩;

(4)未按照规定将有关情况上报主办单位;

(5)其它可能影响公平竞赛的行为。

5.全国竞赛委员会的违规或失职行为是指:

(1)竞赛命题人员在命题后,当年为参赛学生辅导;

(2)竞赛组织者中的成员提前将竞赛题目泄漏给参赛学生或省赛区;

(3)擅自更改参赛学生的竞赛成绩;

(4)没有按照规定将竞赛结果和有关情况上报中国科学技术协会青少年科技中心;

(5)其它可能影响公平竞赛的行为。

对参赛学生违规行为的解释权在全国竞赛委员会。

第二十八条 对违规或失职行为的惩罚

1.在全国生物学联赛中发现选手有违规行为,取消该选手当年成绩,从次年算起禁赛两年。

2.有失职行为的考试地点工作人员将立刻取消其监考资格,从次年算起三年内不得从事与全国生物学科竞赛相关的工作。

3.有失职行为的省竞赛分会负责人,全国竞赛委员会会同该省五项学科竞赛管理委员会将立刻撤消其负责人资格,从次年算起两年内不再聘任该职。

4.发现省竞赛分会组织者集体失职,全国竞赛委员会有权取消该省两年内参加竞赛的资格,并通知该省五项学科竞赛管理委员会。

5.全国竞赛委员会中的成员(包括命题者)如有第二十七条第五款中(1)、(2)、(3)中行为,由全国竞赛委员会取消当事人参与竞赛工作的资格。

6.凡属于第二十七条1-5款舞弊行为均由全国竞赛委员会记录在案,其中4、5款舞弊行为,全国竞赛委员会向各省发出通报,同时上报中国科学技术协会青少年科技中心备案。

7.若经全国竞赛委员会认定在全国生物学联赛中确有泄题或其它作弊行为,全国竞赛委员会有权重新命题,在一定范围内组织部分考生重新考试,成绩以重新命题考试成绩为准;凡不参加重新命题考试的学生视为放弃获奖资格。

8.对于真实署名投诉,接受方必须受理,并对投诉内容展开调查。受理投诉的单位有义务为投诉人保密。对于不署名的投诉将不予受理。

9.被处罚方可向其上一级单位或全国竞赛委员会申诉,中国科学技术协会青少年科技中心为最终裁决单位。

第七章 经 费

第二十九条 各省竞赛分会依据本赛区报名参加全国生物学联赛考生总数按当届标准上交全国竞赛委员会报名费或制卷费。

第三十条 各省竞赛分会在组织本省、自治区、直辖市学生参加全国生物学联赛和全国生物学竞赛所需经费由各省竞赛分会自行解决。

第三十一条 参加冬令营选拔和出国参赛前培训的选手需交纳参赛费或培训费,原则由各省竞赛分会和所在中学承担。

第八章 申 办

第三十二条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有参加全国生物学竞赛的权利,也有承办的义务。拟承办全国生物学竞赛的省竞赛分会和中学可提前2年向全国竞赛委员会递交承办书面申请和承办方案,全国竞赛委员会将组织委员对承办单位进行实地考察,最后确定承办单位。

在条件相同的情况下,近期获得国际生物学奥赛奖牌和未承办过全国生物学竞赛的省、自治区、直辖市享有优先承办权。

第三十三条 承办当年全国生物学竞赛的省、自治区、直辖市可选派两个队参赛。

第九章 附 则

第三十四条

1.本章程由全国中学生生物学竞赛委员会制定,并根据情况变化适时修改。

2.本章程报中国科学技术协会青少年科技中心备案。

3.本章程的解释权归全国中学生生物学竞赛委员会。

全国中学生生物学竞赛委员会

2012年12月

第四篇:全国中学生生物学竞赛纲要

全国中学生生物学竞赛纲要

理论部分

全国竞赛理论考试应当注意那些适用于同一类群中大多数生物的生物学概念。考试不应包括特殊事实、例外或者需要特殊或地方经验的某地特有生物的知识。

大部分试题应当考查学生的理解力、科学工作技能以及他们生物学知识的应用。单纯考识记的试题应尽可能的少,不应超过总分的25%。

理论部分应按注明的比例包括以下7个部分:

Ⅰ.细胞生物学

微生物学

脂类

酶类:

化学结构:脱辅基酶蛋白和辅酶

酶作用的模型:酶与底物结合。变性

命名

其他重要化合物

ADP和ATP

NAD+

和NADH

NADP+和NADPH

* 细胞器

细胞核-核膜

-(核透明质)

-染色体

-核仁

细胞质-细胞膜

-透明质

-线粒体

-内质网

-核糖体

-高尔基体

-溶酶体

-液泡膜

-前质体

-质体

·叶绿体

·有色体

·白色体(如造粉体)植物细胞被细胞壁所包被。

* 细胞代谢

碳水化合物的异化

葡萄糖的无氧异化(无氧呼吸):糖酵解

葡萄糖的有氧异化(有氧呼吸):糖酵解 化磷酸化

脂肪和蛋白质的异化

转录

遗传密码

柠檬酸循环氧

* 通过膜的转运

主动转运

* 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

细胞周期:间期(复制)和有丝分裂(前期—中期—后期—末期)

叶:结构;气孔功能

* 水分、矿质和同化物的运输

茎:结构(维管束)

* 生长和发育

顶端分生组织的结构和功能

* 生殖(包括蕨类和苔藓)

有性生殖

花的结构

传粉

双受精

种子植物、蕨类和苔藓的世代交替

Ⅲ.动物解剖和生理(重点是脊椎动物)

15%

组织与器官的结构和功能

* 消化和营养

消化道(包括肝、胆囊和胰脏)

吸收

呼吸的机制

呼吸器官

* 循环

血液:血浆、红细胞、白细胞和血小板

淋巴系统:组织液、淋巴

* 排泄

肾脏系统的结构

排卵和经期

胚胎的膜

* 免疫性

一对基因杂交

多对基因杂交

* 多等位性、重组、伴性遗传

* 哈迪-温伯格定律

* 进化的机制

自然选择

适应

食物网

营养级

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

* 能流

生物量的金字塔

碳循环

人口年龄和性别结构

指数增长

* 生物圈和人

污染

Ⅶ.生物系统学

10%

下列各类群中的典型生物结构和功能、演化和生态的相互关系。植物的科以下、动物的目以下各分类单位的名称以及拉丁名的有关知识在回答问题是都不要求,在生物系统学的作业中亦然。

门 亚门

Escherichia

鱼腥藻属

红藻门

褐藻门

硅藻纲

舟形藻属

褐藻纲

马尾藻属 眼虫藻门(裸藻门)

眼虫藻属(裸藻属)绿藻门

结合菌门

子囊菌门

担子菌门

莱尼蕨门

苔藓植物门

角叉菜属

小球藻属

毛霉

麦角属、青霉属、酵母属

蘑菇属(伞菌属)

莱尼蕨

衣藻属

丝藻属

水绵属

苔纲

地钱属

藓纲

金发藓属、泥炭藓属 石松门

石松属 木贼门

木龙骨门

松柏门

木兰门

木兰亚门

木兰科

毛茛科

蔷薇科

蔷薇属、苹果属、李属

蝶形花科

豌豆属

木樨科

丁香属

壳斗科

栎属

仙人掌科

仙人掌属

芸苔科

芸苔属

木贼属

蕨属

银杏属、松属、苏铁属

木兰属 毛茛属

唇形科

野芝麻属

茄科

茄属

菊科

向日葵属

百合纲

百合科

百合属、葱属

兰科

兰属

禾本科

玉蜀黍属、小麦属

棕榈科

椰子属

天南星科

龟背竹属

“原生动物门”

变形虫

多孔动物门

海绵 腔肠动物门

锥虫

疟原虫

草履虫

钟虫

水螅纲

水螅

钵水母纲

海月水母

珊瑚纲

红珊瑚 扁形动物门

线形动物门

环节动物门

节肢动物门

有螯肢亚门

有气管亚门

涡虫

多目涡虫

吸虫

片形吸虫

绦虫

绦虫

蛔虫、旋毛虫

多毛

沙蚕

寡毛

带丝蚓(Lumbricus)

医用蛭

甲壳,溞属、剑水蚤属

Araneus, Ixodes

Astacus

唇足纲

蜈蚣属

昆虫纲

缨尾目

衣鱼属

蜻属

飞蝗属

虱属

条蝽属、龟蝽

蚜属

步甲属、马铃薯叶甲

姬蜂、蜜蜂属、蚁属

按蚊、果蝇、家蝇属

菜粉蝶、家蚕 软体动物门

腹足纲

大蜗牛属

蜻蜓

直翅

等翅

半翅

同翅

鞘翅

膜翅

双翅

鳞翅

瓣腮纲

牡蛎属

头足纲

乌贼属 棘皮动物门

海星纲

海盘车属

海胆纲

&nb, sp;心形海胆属 脊索动物门

尾索亚门(被囊亚门)

头索亚门

文昌鱼属 脊椎动物门

圆口纲

海七鳃鳗属

软骨鱼纲

猫鲨属

鱼纲

硬鳞总目

真骨总目

两栖纲

有尾目

蝾螈

无尾目

蛙属

海鲟鲱

爬行纲

龟鳖目

陆龟属

鳄目

鳄属

有鳞目

蝰蛇属

鸟纲

鸵鸟

企鹅

林鴞

黑啄木鸟

麻雀

哺乳纲

鸵形

企鹅

鹳形

雁形

隼形

鸡形

鸽形

鴞形

鴷形

雀形

单孔目

鸭嘴兽属

有袋目

大袋鼠属

食虫目

猬属、鼹属

翼手目

鼠耳蝠属

啮齿目

小家鼠属

食肉目

棕熊属、犬属、猫属

长鼻目

象属

奇蹄目

马属

偶蹄目

猪属、牛属

鲸目

海豚属

灵长目

卷尾猴属、猕猴属、长臂猿属、黑猩猩属、属

此外,还要知道以下类群: 病毒

地衣

大猩猩属、猩猩属、人

细菌

梅衣属、石蕊属

附表Ⅱ

全国竞赛实验部分的基本技能

全国竞赛的实验考试应集中考察参赛者使用以下技能解决生物学问题的能力:

Ⅰ.科学方法技能

1.观察 2.测量 3.分类

4.找出相互关系 5.计算

6.数据的组织整理与表达:曲线图、表格、绘图、图解、照片 7.预期/设计 8.提出假设

9.限定实验操作:范围、条件、假设 10.

变量的确认与控制

11.实验:设计实验、进行实验、结果/数据记录、结果的解释和得出结论 12.

恰当准确的提出数字结果(数字的正确量)

Ⅱ.生物的基本技能

1.用放大镜观察生物体 2.使用显微镜(×45)3.使用实体镜

4.绘图(通过显微镜等)

5.使用以数字密码标明生物学术语的表格来确切描述一幅生物图(Exact description of a biological drawing using tables of biological terms marked with a numerical code)

Ⅲ.生物学方法

IBO的参赛者应当知道并能够使用以下方法技术。如果任何技术需要依靠特殊技术设备的程序相关的特殊的知识,试卷会提供说明。

A.细胞学方法

1.离析和压片技术 2.涂片方法

3.细胞染色和制备装片

B.研究植物解剖学和生理学的方法

1.植物花的解剖和花程式的导出

2.植物其它部分的解剖:根、茎、叶、果实 3.徒手切片:茎、叶、根

4.植物组织的染色(例如木质部)和备制植物的组织装片 5.光合作用的初步测量 6.蒸腾作用的测量

C.研究动物解剖学和生理学的方法

1.节肢动物和环节动物的解剖 2.小动物整体装片的备制 3.呼吸的初步测量

D.行为学方法

1.动物行为的决定和解释

E.生态学和环境的方法

1.估计种群密度 2.估计生物量 3.初步判断水质 4.初步判断空气质量

F.分类学方法

1.使用二歧检索表 2.编制简单的二歧检索表 3.鉴定大部分普通有花植物的科 4.鉴定昆虫的目

5.鉴定其他生物的门和纲

Ⅳ.物理和化学方法

1.分离技术:色谱法、过滤、离心

2.测定:单糖、多糖、脂、蛋白质(Fehling, I溶于KI水溶液)、双缩脲 3.滴定

4.通过滴注法和strip的方法来测定量 5.稀释法 6.使用移液管

Ⅴ.统计学方法

1.概率和概率分布

2.平均值、中值、百分数、方差、标准差、偏差、标准误、T检验、卡方检验

第五篇:2010年(第十九届)高中生物学奥林匹克竞赛光荣榜

2010年(第十九届)高中生物学奥林匹克竞赛光荣榜

全国二等奖

苏 浩(一中)蒋 达(一中)李 潇(一中)邹 磊(一中)施 恩(田中)邱 玉姿(田中)

全国三等奖

鲁梦珂(一中)寻成峰(一中)焦劲松(田中)贝远景(三中)

湖南省一等奖

邱琴剑(一中)刘思诗(一中)李 彬(田中)汤春风(六中)

湖南省二等奖

傅昌骁(一中)邱 旺(一中)朱明涛(田中)曹百里(田中)陶庆礼(二中)程 斌(二中)陈 翃(三中)周 勇(三中)

湖南省三等奖

王 桂(一中)邓绍军(二中)刘景鹏(二中)彭 阳(三中)何昌其(三中)彭 莎(三中)唐 倩(三中)范 佳(四中)王强文(四中)张 薇(五中)潘 路(五中)宋安邦(五中)汤俊良(六中)任 思(六中)付书田(八中)

乐(田中)甘

长沙市一等奖

陈聪颖(一中)万文韬(一中)刘晨昊(一中)柳倩如(一中)许迪之(一中)吉 鹏(一中)李翔宇(一中)胡洁琼(一中)黄耀萱(一中)戴方杰(一中)刘 鹏(一中)胡佳利(一中)寻 琼(一中)张 旭(一中)张三江(田中)

陈群平(田中)戴怡轩(田中)佘 浪(田中)赖立冬(田中)徐 芳(田中)张璐璐(田中)李佩芳(田中)陈小宇(田中)陈 明(二中)曾凡龙(二中)

胡记辉(二中)陈 姣(二中)刘宇煌(二中)刘 露(二中)何梦姿(二中)张远芳(二中)恋(二中)罗 莎(三中)卢佩佩(三中)熊 伟(三中)

蔺友秀(三中)唐 敏(三中)黄才波(三中)熊定侃(三中)熊思清(三中)慕江利(三中)汤 可(三中)钟 运(三中)黄华瑶(三中)李 维(四中)罗 亮(四中)邹允桃(四中)魏正开(四中)胡小康(五中)刘玉玲(五中)丁智威(五中)凌卫红(五中)胡宏伟(五中)余 杰(五中)罗 巍(五中)彭 铤(六中)赵 碧(六中)张志叶(六中)聂 树(六中)聂自强(六中)邹长钦(六中)杨 情(六中)邓盛涛(八中)袁 文(八中)戴思阳(八中)

张彩霞(九中)张焰炼(九中)邱先贵(十一中)刘祥慧(十一中)

长沙市二等奖

黄姝赟(一中)易 炤(一中)刘子浩(一中)王 思(一中)辜 雷(一中)潘舒妍(一中)江平(一中)蓝 优(一中)林赛平(一中)肖 江(一中)章心怡(一中)陈宏亮(一中)莞汀(一中)张礼放(一中)陈蒙西(一中)

吴 锋(一中)鲁 萍(一中)巫祥曦(一中)肖亚玲(一中)晏秀娟(一中)陈佩佩(一中)聂利斯(一中)罗 叶(田中)杨 培(田中)彭 政(田中)

谭树文(田中)王芳娇(田中)易修立(田中)吴 乾(田中)王青文(田中)张时雨(田中)田 倩(田中)许思敏(田中)沈荣荣(田中)张 彬(田中)陶庆厚(二中)钟孝江(二中)黄 瑶(二中)刘 甜(二中)陈 湘(二中)李绍亭(二中)黄明富(二中)张依婷(二中)陈 俊(二中)邱昭光(二中)

刘邓黄

陈宇婷(二中)黄 玲(二中)黎桃枝(二中)李 慧(三中)陈震亚(三中)张细平(三中)李平章(三中)沈包根(三中)杨浩源(三中)李 科(三中)

廖尚峰(三中)罗丽宇(三中)王 滨(三中)李 强(三中)李灿林(三中)邱 青(三中)寻友才(三中)罗序涛(三中)龙 刚(三中)刘志远(三中)李 娜(三中)张 勇(四中)周立强(四中)孔 芳(四中)徐惠妃(四中)

吴 可(四中)徐 征(五中)唐天放(五中)鲁 向(六中)王 鑫(六中)喻自然(八中)周家豪(九中)徐 润(一中)徐 润(一中)陈 岁(一中)孙思宇(一中)谢月姣(一中)黎建锋(田中)陈双双(田中)陈栋杰(田中)刘 清(二中)张依玲(二中)王瑷玮(三中)李文霞(四中)张 宁(五中)阳 斌(五中)刘 翔(五中)张星树(五中)彭 思(五中)李湘琼(五中)皮 丹(五中)张佳来(五中)宋东方(五中)李佳旺(六中)王忠淼(六中)柳文思(六中)章 淼(六中)胡凯奇(六中)戴 敏(六中)付 奇(六中)曹常山(八中)徐尚武(八中)易 武(八中)唐雄风(八中)王邦辉(九中)熊 铭(九中)王 姣(九中)

陈昌新(十一中)胡步国(十一中)吴 昊(十一中)刘绍检(十一中)

长沙市三等奖

周 礼(一中)夏颖智(一中)周启航(一中)王陈婧(一中)

彭树根(一中)汤 威(一中)李程远(一中)胡楚康(一中)

陈 勇(一中)朱 豪(一中)余 微(一中)黎正富(一中)汤 恩(一中)汤步云(一中)黎 达(一中)李 巧(一中)熊 浩(一中)李梓桐(一中)周 浩(田中)陈 伟(田中)

罗金莉(田中)黄 鑫(田中)刘晓艳(田中)陶 姣(田中)张炎亮(田中)陈 佳(田中)刘一鸣(田中)黎仁旺(田中)胡洪如(二中)张 雷(二中)何莎莉(二中)李 双(二中)唐 旭(二中)黄志强(二中)何 强(二中)肖 卫(二中)戴桥丰(二中)陈 慧(二中)钟亮伟(二中)胡 勋(三中)周庭雯(三中)李文广(三中)胡 纲(三中)孔明慧(三中)

彭 芳(三中)郑 彪(三中)刘 章(三中)王 海(三中)陈 湘(三中)王 婷(三中)罗 娇(三中)彭 媛(三中)李 丹(三中)丁梦凡(三中)肖怀鹏(三中)黄 琼(三中)陈旺南(三中)雷 蕾(三中)李 亮(四中)孔祥喜(四中)凌宝江(四中)张声澜(四中)彭 英(四中)吴 芳(四中)付 娟(五中)罗 干(五中)陈 勇(五中)潘黎明(五中)陈 杰(五中)张 琴(五中)陈泽洲(五中)李 灿(六中)于 强(六中)肖天成(八中)和权(十一中)

施开放(五中)梁泽红(六中)聂泽砚(六中)曾育林(八中)周 游(九中)张 艳(十一中)

唐永辉(五中)尤 添(五中)娄 莎(五中)彭达树(六中)董 珂(六中)邵国利(六中)肖 杰(六中)曹 超(六中)孙 潇(六中)毛贤良(八中)袁干湘(八中)周 文(八中)

陈孟良(九中)张 丹(九中)李学兰(十一中)蔺兰华(十一中)长 沙 市 生 物 学 会

长沙市教育科学研究所

2010年10月

下载生物学竞赛考什么(最终五篇)word格式文档
下载生物学竞赛考什么(最终五篇).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第二届大学生生物学实验技能竞赛比赛科目

    附件3: 第二届大学生生物学实验技能 竞赛科目指南 科目一: Hucker 改良的革兰氏染色法鉴定微生物 一、实验器材 1、设备:显微镜(尼康YS100、YS2-H、麦克奥迪BA210) 2、材料:酒精......

    生物学教案

    小学六年级下册关于小池塘大世界的生物学教案 试讲人:刘伟小池塘 大世界 引入新课,讨论什么是生态系统。 为了进一步了解生物与环境的相互关系,请学生看教材P.151[看一看,想一想......

    生物学教学计划

    生物学教学计划 生物学教学计划1 一、指导思想经过八年级生物上册的教学,让学生初步掌握一些实际生活中与生物学有关的知识,认识生物、了解生物、应用生物,培养学生保护环境、......

    谈谈生物学

    谈谈生物学 ——给高一学生做学法指导 各位同学,大家好 作为生物教师,我想从生物专业和教师职业这两个角度谈谈生物科学的特点和学习生物学的方法;文科班的同学可能对这样的话......

    中学生物学

    中学生物学 期刊时间 2002年01期 1.生物教学如何开展研究性学习张志礼 2.中学生物课的研究性学习范国军 3.过程探究式学习张仕频 4.“藻类植物”一节的探究式学习徐承宏 5.......

    生物学谚语

    谚语、俗语、成语中蕴含的生物学知识 2010-12-3 10:44| 发布者: 柯珲璋| 查看: 993| 评论: 0|来自: 福建中小学生在线 摘要: 蕴含生物学知识的谚语、俗语、成语大盘点。 关......

    企业文化普调考竞赛试题答案(之一)

    2009年企业文化普调考竞赛试题答案一、填空题:1 企业价值观2总目标根本目标3企业宗旨 企业精神 企业理念 奋斗方向4服务党和国家工作大局 服务电力客户 服务发电企业服务经济......

    2011年四川大学生物学综合考博真题(五篇范例)

    四川大学 2011年攻读博士学位研究生入学考试试题 考试科目:生物学综合 科目代码:2018 (试题共2页) 适合专业:生物学各专业(试题必须写在答题纸上,写在试题上不给分) 一、 问答题(选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