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长学校培训教案-如何教育子女爱劳动

时间:2019-05-13 21:52:57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家长学校培训教案-如何教育子女爱劳动》,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家长学校培训教案-如何教育子女爱劳动》。

第一篇:家长学校培训教案-如何教育子女爱劳动

家长学校培训教案

《如何教育子女爱劳动》

平坝区肖家中心学校

2016年3月

如何教育子女爱劳动

孩子是祖国的未来,是祖国的花朵,但这花朵不能只在温室里成长,要让他们知道怎样生活?怎样生存?怎样成长?孩子从小就应该培养他们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其中劳动是非常重要的一项。

培养孩子热爱劳动将影响孩子的一生,从中会让孩子体会到生活的意义,也会锻炼孩子的意志品质,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对孩子受益终身。培养孩子热爱劳动应该循序渐进,这个过程也是父母和孩子都参与其中的过程。

首先,要培养孩子的劳动意识。劳动意识的产生首先来自于模仿,孩子很多意识和习惯的产生来自于他们的生长环境,这其中父母就是表率。所以父母平时的劳动行为,是孩子直接感受到的。父母工作、做家务、照顾长辈,一言一行,都可以成为平时对孩子教育的机会,这种教育并不是以训教式的,而是应时就景的教育,自然让孩子感受到劳动在生活中的无处不在和劳动的重要性。

其次,从孩子自身做起。劳动未必就是去参加什么劳动,干什么活,让孩子先打理好自己的一切是前提。现在我们的孩子都已经是小学三年级的孩子了,个人的生活应该完全能够自己完成了,起床、穿衣、吃饭这些日常的事务一定要让孩子独立完成,锻炼孩子自己洗自己的小件衣物,也许做的不太好,家长可以提出修改意见,但不要动手,一定要让他坚持独立完成,时间久了

一切都会好。

再次,鼓励孩子参加家务劳动和社会劳动。一方面是家务劳动,日常的扫地、洗碗、擦地,家长应该相信这么大的孩子完全可以完成这些简单工作了,不要怕打坏东西,更不要舍不得,让孩子把这些家务劳动当成自己应该去做的,当然这些劳动是在和学习相协调的情况下的。适当的参加劳动对开发孩子的动手能力也是大有好处,对学习也是一个补充。另一方面是社会劳动,首先就是积极参加学样的劳动,做班级的卫生,因为有家务的基础,所以在学校的劳动也会驾轻就熟,这种劳动过程中,也会带动同学和师生间的关系,形成班级的凝聚力,得到个人全方面的锻炼。还有,可以带孩子去参加一些社会上的公益劳动,让孩子在劳动的过程中体会帮助别人,服务社会的美德,也同时开扩了眼界,增长了知识。

最后,在这所有孩子的劳动过程中,有的是孩子独立完成的,有的是和家长共同完成的,在独立完成的工作时,家长要起到监督和示范的作用,在共同参与的活动中,要彼此协作,增进父母与孩子的感情,并成为孩子精神和劳动上的榜样,这个过程也是家庭和谐的过程,是共同成长的过程。家长要经常给孩子鼓励,大多是精神上和语言上,不要把物质鼓励做为劳动的条件,劳动并不是非常的要求,让它成为孩子的习惯和常态。

孩子是家庭的一份,也是社会的一份子,让孩子热爱劳动,利于孩子也受益于家庭和社会。

第二篇:家长学校培训教案

初一家长学校培训

别让你的爱成为伤害

孩子从小学升入初中是人生的一大转折,无论是在生活上还是在学习上都将发生一系列的变化,比如学习任务的无形加重、生理上的不断成熟、心理上的逆反倾向、自尊心逐渐增强、性意识由神秘好奇向想往爱慕方向转移、成人感和独立意向倾向逐渐增强等等一系列棘手的问题,都是摆在我们家长面前迫切需要解决的现实问题,解决好了,孩子以后的发展可能会事半功倍,解决不好,孩子就可能会走弯路甚至误入迷途。在这里我要强调的是家庭教育对孩子的成长至关重要。到目前为止,我还没看到哪一个成功的孩子,是生活在“爸爸妈妈意识当中,把孩子交给学校就不管、遇事就怪学校”的家庭氛围中。鉴于此,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谈一谈我的看法。一、七年级孩子的过渡期心理及应对策略

家长们可能都有这样的感觉:刚跨入初中大门的孩子跟小学阶段相比,好像突然之间变了很多,诸如情绪不稳定、极度自信、沮丧不堪、盲目自信或自卑等等。出现这些情况,是因为孩子刚进初中,面对的是一个全新的环境。班上同学的学习层次也良莠不齐,尖子生与基础一般和基础差的孩子差距较为悬殊。尖子生一入中学信心十足,意气风发,个个感觉良好,但一经挫折(如当不上班干部、测验成绩不如人意等),便立刻心灰意冷,找不到感觉,不知如何应付,或者埋怨老师。基础一般和基础差的孩子,一般自卑感和心理压力都较大,存在生怕老师找他但又希望老师找他的矛盾心态。

同时,在小学养成的认知习惯仍然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他们接受新事物,如他们常常用怀疑的目光看老师,甚至当着老师的面会说“我们小学老师说„„”,在这一思想的同时,他们的自我意识又迅速发展,开始远离老师和家长,他们有了心理话更愿意对同伴讲,逐渐形成了对家长和小学老师形成的绝对服从与依赖和升入中学萌发的自我意识并存,这可以说是七年级学生思维上的主要矛盾。

再者,随着学科数的聚增,孩子在学习方法上容易失去协调能力,甚至失去自信。很多七年级的孩子都说学习最紧张、最累,这实际上就是小学过渡到初中的最主要表现,它需要一个适应的过程。要顺利渡过这个时期,缩短这个过程还需要家长和老师从心理和学法上给予及时的指导和帮助。但不管自信或自卑都对新的学习生活有强烈的好奇心和新鲜感,有展现自我的欲望。这实际上就是我们家长要把握的教育契机。

在谈这个问题之前,我先举个例子:我曾经碰到过这样的一个学生,在小学三年级时,有一次轮到这名同学打扫厕所,在他还没有打扫完时,就被来校接他的奶奶发现了,于是奶奶气呼呼地拖着孙子跑到老师面前理论,说我的孙子在家连垃圾都不倒,你却让我孙子扫厕所,是不是我们得罪你了,弄得老师无言以对,后来我听说这名同学的父母都因工作关系,根本没时间管孩子,爷爷奶奶对其又百依百顺,导致这名同学到了初中时迟到早退是常事,讲究穿着,出手大方,甚至连作业还花钱雇人写,后来好不容易花钱上了高中,但高一下就辍学了,各位家长想想这名同学后期发展的结果是不是必然的呢?因此,孩子的发展对于家长的引导来说该有多么重要啊!

首先,七年级的孩子正逐步走向成熟和独立,责任心的培养就成了这一时期作为家庭教育的重要内容之一。其重要性在一定程度上甚至比学习还要重要,“欲速则不达”、“顾此失彼”等等典故都明确地向我们家长们提出了,潜移默化的教育会带来意想不到的教育硕果。现在的孩子可以说都是父母的掌上明珠,父母亲的“捧在手中怕摔了、含在嘴里怕化了”的潜意识大有人在,这可以说是作为东方人的最大弊端,应当引起我们做家长的高度重视。但又毕竟是事实!基于此,现重点就孩子责任心的培养谈几点看法:

1、“自己的事自己做”的意识培养

七年级的孩子,应该能做很多事情了,这一点作为家长必须明确!譬如洗衣服、洗碗、叠被子、扫地,甚至参与家庭理财等等。而现实中,我们的许多父母却把对孩子的爱无限的倾注到了孩子的服务上面去了,对孩子的关怀可以说是无微不至,孩子衣服从来就没有自己洗过,吃完饭就把饭碗推到一边,玩过的玩具随手就扔,被子要让妈妈代叠,洗脚要让妈妈打好温水,写作业要让妈妈给念题目,上学时书包也要让妈妈给背„„孩子们就这样过着衣来伸手、饭来张口、养尊处优的生活,本来是他们应该自己做的事情全都由家长代劳了,应该自己负的责任全都由家长承担了,久而久之孩子只懂得索取而不懂得付出,普遍缺乏责任心了!因此,培养孩子的责任心首先就要求家长放弃对孩子的溺爱,让孩子去做一些他力所能及的事情,让孩子学会“自己的事自己做”,让孩子去为自己多承担一些责任,比如自己的房间要自己打扫,穿脏了袜子自己去洗干净,起床后要自己整理床铺,早晚洗漱要自己照顾自己,家庭作业要自己独立完成,自己说过的话不能食言,自己应当做的事情必须有始有终。当然,七年级的学生毕竟还属于孩子,他的手或许很笨,他的动作或许很不麻利,他做事情时或许会经常出错,这些都是很正常的,要不然他就不是孩子了。家长在让孩子做事的时候,一定要沉得住气,一定要学会等待,一定要能够容忍孩子的不完美,决不能因为孩子床铺叠的不整齐、收拾书桌不够利落、袜子没有洗干净、清扫地面丢三拉四而越俎代庖,要知道,孩子只有通过不断的实践体验才能逐渐提高自身的责任意识,这里最重要的是孩子做事的过程,是孩子通过做事所得到的对“责任”的一种宝贵心里体验,只有这样的心里体验多了,孩子的责任意识才能不断地得到强化和提高。如果家长过于看重结果,势必就会在孩子做的不够快不够好的时候,对孩子进行埋怨和责备,或者忍不住地去取而代之,这一方面会打击孩子的积极性,另一方面也会给孩子留下逃避责任的可乘之机,因为有的孩子一旦发现自己事情做的不够快不够好的时候家长会及时出手,他就会故意表现得能力不足,以此来逃避本来该做的事情。

2、“正面挫折”的意识培养

七年级的孩子尚处于成长之中,对一些事情表现出没有责任感也是正常的,因为他们许多时候的确不太清楚这样会有对他们有什么不好的影响,所以为了培养孩子的责任感,家长可以适当地让孩子受受挫折,俗话说“授之鱼不如授之于渔”,孩子如果一而再地受到了挫折,他自然就会提高警惕,下次做事情的时候自然就不再会马马虎虎、草率了事。比如孩子上体育课忘了穿运动鞋,他打电话央求你给他送去,这时家长就可以拒绝孩子的要求,尽管让他去挨老师的批评好了,孩子尝到了苦头之后就会多长点记性;孩子平时东西喜欢乱拿乱放,提醒他多次也不起作用,某天孩子的作业特别多,而且又急需一本参考书,可是找了半天也没有找到,家长这时不要顾忌影响孩子的作业而帮他找,尽管让他去费时费力地去找好了,反正作业总归是要完成的,他耽误的时间越长他就只能休息的越晚,给他留的印象也就会越深刻。等等例子,作为旁观者的家长一定要学会忍耐,相信这样的忍耐只会是暂时的,如果这个阶段你忍耐不了,那我可以明确地对你们说,孩子的将来你可能会忍耐一生!

3、“参与家庭”的意识培养

家庭是孩子成长的最重要场所,是孩子日常生活的出发点和归宿所在,而且作为七年级的孩子,每天在家里的时间要远多于他在学校和户外的时间,因此培养孩子的责任感可以从家庭这块阵地入手,因此我希望作为家长的你们,首先必须要转变观念,要把孩子当做是与自己地位平等的人,而不能老把他当作什么事情都不懂的小孩子,家里的一些事情,无论是否与孩子直接有关,都可以让孩子发表一下意见,让孩子帮着出谋化策,对孩子提出的好建议好想法要积极采纳并加以表扬和鼓励;家里的家务活也要有一个明确的分工,每天爸爸应当做什么,妈妈应当做什么,孩子应当做什么都要事先规定好,当然孩子可以少承担一些,但决不能因为怕耽误孩子学习而大包大揽;家长还可以在孩子寒暑假期间让他当一段时间的家,这期间家里大大小小的事情,只要不会给家庭带来巨大的损失,都可以由孩子来做主,都可以由孩子来安排,孩子从自己当家长的经历中能够学到许多,也能够提高许多。

当然,对孩子的教育还包括很多方面,如良好的人际关系的培养、正向激励对孩子的作用、家长的榜样意识等等,由于时间关系,在这里就不多说了。总之,注意对七年级孩子心理成长的引导,抓住孩子的心理,有节奏的进行辅导,就能让孩子顺利实现从小学到初中的过渡,积极乐观的开始新的学习生活。

二、教育子女应注意的一些问题

俗话说的好“严是爱,松是害”,这里我还要加一句“不管不问成公害”。父母关心爱护自己的孩子那是天经地义的事,没有父母的爱,就谈不上什么家庭教育,就更不要说要达到什么样的教育效果,但“爱”字却又充满着哲理。这里我用三个小孩犯错的处理方式来举个例子:三个小孩走路,不小心碰到了桌子跌倒了,孩子在地上“委屈”地嚎啕大哭。甲小孩的母亲马上跑过来说“宝宝不要哭,妈妈打这个桌子,这个桌子坏。”于是这个孩子在妈妈温暖的怀抱中不屑一顾地看了一下桌子;乙妈妈看到孩子跌倒后,快速跑过来说“全世界的小孩撞到桌子都哭的”,于是这个妈妈把小孩拉起来说“再走一遍!再走一遍!”我们想一想世界上有如此笨的小孩依旧往桌子上撞吗?所以他就从旁边走过去了,接着妈妈又讲“一个小孩会撞到桌子,有三个理由,第一个跑步冲得太快,来不及刹车。第二个,头一直低在地上,没有注意看,第三个,心中不知道在想什么?刚才你是哪一个?”;丙妈妈看到孩子跌倒后慢慢地走过来说“站起来!”,然后这位妈妈就跟小孩讲:“你看看你刚才,像个男人吗?还说长大了要保护妈妈,你那个样子能保护妈妈吗?”刚才所举的例子中的小孩,各位家长能说出他们大概分别是哪一国家的吗?上述例子中,甲来自中国,乙来自日本,丙来自美国。同样一件事,处理的方式竟会有这样大的差别!这样教育的延续性及效果想必家长们都能说个一二三,但类似的事情如果真的落到你的头上,下意识的你又会怎么做呢?所以日本人、美国人包括欧洲人,他们从小就这样教育长大,所以日后他们的责任心明显强于中国,这就是教育意识的真正魅力,同时也折射出一个好的家庭教育意识,对一个孩子的成长至关重要。正如我们常提到的尽量避免“5+2=0”现象的出现一样。

在对子女的教育问题上,今天只和家长们谈一个问题——关心爱护和严格要求相结合。

父母对自己孩子的关心爱护,应以有利于孩子身心健康为前提,离开这个前提就容易与望子成才的愿望背道而弛。父母对孩子爱应该是理智的,有分寸的,绝不能溺爱,否则,就会成为孩子身心畸形发展的祸根。

在现实生活中,不少家长把对孩子的关心爱护无意识地演变成了溺爱,前面说了,现在大多是独生子女,甚至是六个大人围着一个转,娇惯、偏爱、护短、对孩子的要求百依百顺及有求必应等出现在很多家庭。对孩子的不良品德和习惯不批评、不教育,往往包庇护短。吃饭穿衣一切事务都由家长包办代替,孩子让家长干什么,家长就干什么,一切以孩子为中心,使孩子过着饭来张口,衣来伸手,好逸恶劳的懒惰生活,养成一种自私、任性、专横、跋扈、为所欲为的不良品德和习惯,这些不良习惯任其发展下去,其后果是不堪设想的。有人说,对孩子的娇生惯养百依百顺,是促进孩子走上不幸道路的开端,这是值得每位家长深思的。

如何做到“爱而不溺”,讲这个问题之前,有句俗话必须向家长们说清,“孩子怎依怎坏”!谁不爱自己的孩子,甚至就连我曾经打过女儿一巴掌至今还愧疚于心,刚才说的美国妈妈看见自己的孩子跌倒哭了就不心疼吗?肯定心疼,甚至可能比我们还要心疼,但那毕竟是“内”,“内”是我们做家长的承受力,是爱的真实释放;“外”则不一样了,“外”是由“内”转化而来的,这个转化的过程实际上就是我们所讲的教育方法。在这个教育方法中,我们一直提倡理智和分寸并存,做到“爱而不溺”、“严而不厉”。

其实,在现实生活中,很多家长对“严”的理解有误区。有的家长认为“严”就是“厉害”,对孩子要给予好心而不能给予好脸,孩子只有害怕父母,才能教育好。还有的家长认为“严”就是不听话就要打骂,赞成“不打不成才”的说法。这些认识都是不对的,对当今的孩子采取这种办法是难以奏效的。

如果对孩子动辄打骂、训斥,孩子就不愿意接近父母。孩子如果对父母敬而远之或者既不尊敬、又不接近,更不愿与父母交谈,这就很难取得好的教育效果。至于打骂、体罚之类的行为就更是和我们所说的“严格要求”水火不相融了。动辄打骂孩子的家长,不仅不能使孩子改正错误,反而使孩子的情感和心灵受到摧残,变得冷漠,自卑和缺乏自尊心,甚至因忍受不了父母的打骂而离家出走,由此可见,对孩子实行体罚只不过是家长缺乏理智和束手无策的表现,不可能起到严格要求的效果。

我们所说的严格要求是根据孩子的发展水平和年龄特点,以取得良好教育效果为前提的。如果“严”得出了格,就会走向反面,为此家长必须遵循以下几点。

首先,父母提出的要求是合理的,是符合孩子实际情况又有得孩子身心健康的。要求四岁的孩子跟在父母身后走力所能及的路是可能的,但要求孩子与父母走得一样快一样远就不合理了。其次,父母提出的要求必须是适当的,是孩子经过努力可以做到的,若要求过高,孩子即使经过努力也无法达到,就会使孩子丧失信心,也就起不到教育效果。再次,对孩子的要求必须明确具体,让孩子明白应该干什么,怎么干,不能模棱两可,让孩子无所适从。最后一点是,父母对孩子的要求一经提出,就要督促孩子认真做到,不能说了不算数,或者干也行、不干也行,而是一定要让孩子做到,否则就起不到教育效果。再者,你们的孩子很快就要进入青春期了,他们在肢体运动、认知、道德感等方面日渐完善,逐步形成完整的统一的自我。他们强烈感到自己是一个独立的、独特的个体,具有认识自我、表达自我、张扬自我的强烈要求。如果这时体罚孩子,他会感到这是对自己人格的严重践踏,产生强烈的抵触心理,一些男孩子甚至还会产生某种报复与逆反心理。因此,作为家长必须坚定不移地树立“引导”意识。

人都是有需求的,而且是多方面的,往往也是无止境的。对孩子的需求要具体分析,要以家庭的实际经济状况和有利于孩子的身心健康为前提,不能百依百顺,有求必应。过分地满足孩子的需求容易引发孩子过高的欲望,养成越来越贪婪的恶习。一旦父母无力满足其需求时,势必引起孩子的不满,致使难以管教。当其欲望强烈而又得不到满足时,就容易走上邪门歪道,这是每位家长需要注意的。我曾经带过的几位学生,就是从向同学借钱、在寝室偷钱、深夜到小店盗窃,最后一步步发展到拦路抢劫、群殴驾驶员最终受到法律的严厉制裁。痛心的教训之余,我们的家长又是怎样想的呢?

当然,对孩子的合理要求,在家庭允许的情况下,就尽量给予满足。如孩子要求给买一些有利于增长知识,开发智力,丰富精神生活的儿童书画及必要的生活、娱乐用品,一般应给予满足。若家长一时难以办到时,应向孩子说明理由。在教育孩子时,家长既要积极为促进孩子的身心健康创造条件,也要教育孩子注意节约俭朴,防止养成挥霍浪费的不良习惯。

三、学校对各位家长的期望

一是期望各位家长相信皖维中学,相信我们这一班人。我们有信心、有能力把这所学校办好,把你们的孩子带好。请各位家长相信我们,也算是我们这一班学校管理者和科任教师对尊敬的各位家长的承诺。

二是期望得到各位家长的理解和支持。尽管我们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成绩,得到了社会的初步肯定和支持;尽管教育教学质量的提高有一个长期而反复的复杂过程;尽管我们的办学条件还有待于进一步改善„„但我们相信,办学质量的进一步提高和办学条件的改善为期不远,这方面,期望得到广大家长的理解和支持。

三是期望各位家长能够营造良好的家庭环境。首先要求各位家长严于律己、做孩子的榜样和表率。如不在家里设酒场、设赌场、不在孩子面前闹矛盾等。其次是做好孩子的后勤部长,比如早餐等。

四是期望家长们认真做好孩子在家时间学习、行为习惯的教育和管理。一方面要采取多种措施、多种渠道加强孩子在家是加读书习惯、作业习惯的教育和培养。另一方面在家要求孩子常树时间观念,加强孩子晚间和假期的管理,保质保量完成家庭作业。用几年的辛苦,换来孩子终身的安逸和幸福,我们何乐而不为?

五是期望家长经常与班主任、科任教师取得联系,关心孩子的在校表现,了解孩子的学习状况;配合班主任和科任教师做好力所能及的教育和管理工作;积极为学校教育教学提出建议和意见,以便促进学校教育教学工作。

尊敬的各位家长朋友们,您的孩子将在皖维中学度过最为关键的三年生命历程,今天他们是青涩少年,三年以后他们将是一个有独立思想,独立人格,较丰富的文化知识、社会知识、生活知识,较固化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的十六岁的风华青年。我们不能不说学校对他们成长的重要性,我们也不能不高度重视对他们人生轨迹的设计。我们不求短期效应,我们立足于学生的长期发展来设计学生三年的在校生活,我们将立足于培养学生习惯、培养学生全面发展来设计课程、设计在校的各种活动,真正体现学校“让每一位学生成人,让众多学生成才;让每一位学生合格,让更多学生优秀”的育人理念。让我们为了共同的希望,“家校携手,共创孩子美好的明天”。

谢谢大家!

第三篇:爱劳动教案

《爱劳动》教案

教学目标:

1、初步了解劳动是一件光荣的事情。

2、熟练背诵儿歌,感受语言文字之美,培养语感。

3、增强劳动意识,热爱劳动。教学重难点:

1、理解儿歌内容,熟记儿歌。

2、培养孩子劳动意识,有一颗热爱劳动的心。教学方法:

反复诵读、直观感受、自由讨论、实践练习教学时间: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课:

欣赏歌曲《劳动最光荣》,歌曲里提到了谁呢?(生答师补充::雄鸡、小蜜蜂等),它们都是什么样的小动物?引入:爱劳动

二、儿歌学习

1、出示儿歌内容,师范诵读,生整体感知。

2、领读两遍

3、思考问题:儿歌里提到了谁?燕子、小蜜蜂、我 他们都做了什么?生回答,课件展示,直观感受

4、齐读,分组读各一遍

5、小拓展,除了这几个小动物物,你还知道什么常见的小动物,他们都喜欢做什么活呢?

课件准备:蝴蝶采花粉、青蛙捉害虫、森林医生啄木鸟等 生可自由讨论

小结:他们都是爱劳动的小动物,我们应该向他们学习。

6、反复读儿歌,试着背诵

三、总结:

想一想,你在家里是不是一个爱劳动的孩子?你都帮爸爸妈妈做过什么事?在家里,在学校里(重点结合实践如打扫教室、擦黑板等),准备以后怎么做呢?

引导生积极发言,真正意识到劳动是一件光荣的事情,倡导大家热爱劳动。

第四篇:家长学校教师培训教案

家长学校培训教案

德育副校长孙启鹏

家庭是孩子的第一学习场所,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家长与孩子朝夕相处,家长的教育、言行都对孩子产生重要影响。家长要提高对家教重要性认识,为了孩子的健康成长,为了国家的未来,切实把家教做好。

写给家长的话

21世纪是一个充满希望和竞争、机遇和挑战并存的世纪,是孩子们全新的家园和战场。

在这新的世纪,您的孩子能否成为新世纪的主人?您的孩子能否成为社会的栋梁之才?

这将取决于您是不是称职的家长,取决于您进行家族教育的状况。

请您考虑:

面对新世纪的挑战,您是合格的家长吗?您是否掌握了伴孩子健康成长的艺术?您如何去配合孩子的教师?如何协调学校的教育?

您是合格的家长吗?

请您自测。如果自测总分能超过40分,那么您就是一个合格的家长了;如果达不到这个分数,您就不是一个合格的家长,还需努力哟!下面的要求,如果您总能做到,每项得2分;如果偶尔能做到,每项得1分;如果没做到,即得0分;最后把您所得的分数加起来。总分如果能超过40分,那您就基本上是一个合格家长,如果达不到这个分数,您就要努力!

父母自测项目:

⑴当孩子遇到失败的时候,不泼冷水。⑵如果自己有了错误,能向孩子承认。⑶不在别人面前数落孩子。

⑷对孩子问的“为什么”,知之为知之,不知就承认,然后再去解决。

⑸每天都有和孩子在一起谈话的时间。⑹每天都给孩子自由活动的时间、空间。⑺知道孩子喜欢什么。

⑻当别人指出孩子的缺点时,不护短。⑼经常和孩子讨论各种问题。⑽让孩子承担力所能及的家务劳动。⑾无论任何时候都对孩子满怀希望。⑿批评孩子时,允许他辩解、反驳。⒀孩子认为在家里很快乐。

⒁对孩子主动做的事,即使失败了,也认为是值得的。⒂让孩子自己检查作业。

⒃不对孩子说:“你看人家××,每次都比你强。” ⒄不对孩子说:“就你笨,什么都不会做。” ⒅不命令孩子,给他选择机会。⒆不和孩子算总帐。⒇不打骂孩子。

(21)经常鼓励孩子。

(22)孩子有话对自己说的时候,不管多忙也要耐心听。(23)对孩子许诺的事,说到做到。(24)欢迎孩子的朋友来家里玩。(25)注意孩子的情绪变化。(26)经常过问孩子的学习情况。(27)与学校、教师保持经常联系。(28)不在孩子面前说老师的坏话。(29)不在孩子面前争吵。(30)家中的事征求孩子的意见。

家长应扮演什么角色?

关心者

您每天都在为孩子的事情而忙碌,孩子几乎是您心中的全部,甚至在睡梦中您还在牵挂着他。您关心孩子的饮食起居,关心他是不是长高了?是不是生病了?能不能拿100分?但仅仅只需要关心这些吗?还不够,您还要更细心地关心孩子的情绪、品德、心理健康……别忘了!孩子之所以会产生心理障碍和行为问题,往往是因为没有得到父母足够的关心。

期望者

孩子在父母的期望中成长,您就是期望者。您对孩子恰当的、热切的、真诚的期望将促使孩子成功。

爱因斯坦的母亲之所以伟大,是因为她始终对爱因斯坦报有热切的期望,即使在他被别人认为没出息、没用的时候也是如此。不要放弃对孩子的期望,尤其是在他困难的时候。

鼓励者

孩子需要鼓励,您的鼓励是他们的催化剂。“加油!”“别灰心,再试一次!”“您做的这件事真棒!我为你感到高兴!”……经常给孩子这样的鼓励,孩子将会在您的鼓励声中快步前进。

指导者

孩子在成长中会遇到无数的困惑和难题,您是他人生的指导者。经常与孩子交流及时发现他的问题予以指导。

奖励者

我们每个人都需要被欣赏、被夸奖。想想看,如果您今天为丈夫的生日特意做了一桌丰盛的饭菜,可他只吃了一口却说:“您怎么做的菜,什么味道!”您会有什么感受?

成人尚且如此,孩子比我成人更需要肯定。从现在起,试着每天、每小时、每分钟都做一个敏感的家长,对孩子每一个微小的长处、进步和努力予以认可,及时给予奖励。合作者

您认为自己是孩子的权威吗?或者您正打算朝那个方向努力吗?从现在起,放弃这个目标!去成为孩子的合作者!

尝试与孩子合作,而不是命令,您将惊喜地看到,哇!原来他也能这么听话地做事情!

评价者

孩子有时候不知道自己做的是对是错,有时候他知道这样做不对,但他却想试试,此时父母一定要及时作出评价,正确的就积极肯定,予以表扬;错误的更要及时指出,不能不置可否,甚至还错误地鼓励。

约束者

孩子时常会提出一些不合理的要求,做出一些不良行为,此时您应扮演什么角色?——约束者。

约束不等于强制,约束是平等基础上的约束,您可以与孩子一起制定规则,对孩子违反规则的行为进行约束。

惩罚者

不管你愿意不愿意,您都不可避免地会充当惩罚者。的确,惩罚可以阻止或削弱孩子的不良行为,是父母进行管教的有效工具。但是,如何做一个正确的惩罚者却是您要格外关注的问题。

○惩罚:不是体罚。○要温和,不要过度。○不要伤害孩子的情感。○不良行为发生后立即进行。○与教育相结合。

您扮演了错误的角色!

错误的奖励者

您有没有过类似的情形?当孩子该做作业、睡觉或该干别的事情时,孩子以种种方式表示不满,进行拖延,比如哭哭啼啼、大吵大闹、搬救兵、哀求、不理睬、摔东西……您或者可怜孩子,或者受不了他哭闹,或者屈服于孩子的威胁,或者因无力抗衡孩子的救兵而妥协。当您这样做的时候,您就已经错误地扮演了父母的角色。

孩子出现了违规行为,您应以约束者的角色出现,要求孩子立刻停止这种行为,按规定的要求去做。此时您应坚强、果断,不容置疑地去执行规则。

而您如果因种种原因作出让步、妥协,实际上是奖励了孩子的哭泣、吵闹、发脾气、搬救兵的行为,您就成了奖励者。当您这么做的时候,您已经为自己制造了将来更大的麻烦,孩子在您的奖励下学会了以这些您“不能忍受”的方式来取得您的让步,这样就可以达到他不去做某事或者能够去做某事的目的。而您也将一步步退却,拿孩子的无理要求或错误行为毫无办法,成为一个失败的家长。

错误的惩罚者

有时,孩子想主动为父母做些事情,或自己尝试解决某些问题,但由于经验不足或没有这方面的知识,他们很可能会搞出一些乱子,比如为了帮妈妈洗碗而打碎了一只碗;为了做个新模型而将爸爸的书房弄得一团糟,甚至还把一件很好的礼物给拆了。您面对这种情况该怎么做呢?

此时,您首先应是一个奖励者,对孩子的良好动机加以表扬和赞许,同时可能针对他的不足进行指导,告诉他恰当的方法。而如果您气急败坏地走过去,大声喊:“你是怎么搞的”,“谁上你做这个的”,“成事不足,败事有余”,“就会添乱”……您就错误地充当了惩罚者,孩子的满腔劳动热情或动手欲望很可能会被您的批评赶走。而当您以后抱怨孩子太懒或没有创造性的时候,您会不会想到当初的惩罚也是其中的原因呢?

错误的期望者

您一定对自己的孩子有很高的期望,似乎所有的家长都在“望子成龙”,“望女成凤”,但期望值是否越高越妈呢?

不是的,正确的期望应当:

○符合孩子的特点——这孩子体育比较突出,希望他在这方面有所成就。

○取得孩子的认同——与孩子达成共识。

○适时发展——孩子,这次得了全班第一名,下次能不能争取全年级第一名?但切记目标不要定得太远,应在孩子能力范围之内设定。

您应具备的育子观念 学习好不等于一切

您的孩子是21世纪的人才,他需要具备的素质包括: ○学会学习。○学会事。○学会共同生活。○学会发展。爱而不娇

父母的爱是孩子成长途中的阳光,把您的爱永远地、无条件地给予孩子,无论任何时候,都让他感受到您的爱。但爱不等于娇惯,娇惯孩子不是爱孩子,而是害孩子。

孩子自己能做的事,父母不要代替

“哎呀,我一大早起床给孩子做饭,叫他起床,帮他穿衣服,送他到学校,放学后还要陪他做作业,检查作业,一天到晚围着孩子转,这颗心全给了孩子。”这样的父母似乎不在少数,然而,您却做过头了。真正正确的做法应当是:孩子自己能做的事,父母不要代替。

放开手,让孩子自己往前走

长期关在笼中的小鸟,一旦离开主人的饲养,便会面临巨大的生存困难,因为它们已在原来优越的环境中丧失了捕食能力。您的孩子早晚也会离开您的呵护去独自面对社会,如果您现在过度保护,处处代手,那孩子的生存能力从何而来,以后他又将在激烈的社会竞争中处于怎样的境地?

常此以往会造成:增强子女在生活上的依赖性,影响独立生活能力和适应能力发展。致使子女不懂得尊重父母。父母对孩子无微不至的照料和全身心的支持,期望通过子女的成功得到回报,得到子女的爱和尊重,然而期望很有可能落空。

父母责任重于泰山

营造幸福民主的家庭氛围

良好的家庭氛围有利于发育。美国伯克利研究中心曾追踪观察61名儿童,结果发现,生长在情感氛围极差家庭中的20名儿童,不仅智力落后于其他儿童,而且身体也较别的儿童矮小。

良好的家庭氛围应当是: ○充满爱和关心。○家庭成员关系融洽。

○父母和孩子一起谈论新闻、读过的书、看过的电影或电视节目。○每个成员都对家庭承担义务。○有健康广泛的生活情趣。○有共同向上的追求。○有平等、民主的意识。关注孩子的身体健康

如果家里有一个上小学的孩子,您首先需要知道他的生理发展特点,并依此进行指导。小学生:

○骨骼较柔软,脊柱和胸廓易变形,应注意坐立走的姿式。○低年级孩子小,肌肉发育较差,应通过写、画、弹、编织等活动促进其发育,同时又不能要求过高。

○消化系统尚不健全,恒牙相继萌出,应注意饮食及口腔卫生,预防龋齿。○神经系统尚不成熟,学习过程中应注意调节,避免长时间单调刺激。

○血液循环系统继续发展,不应使其从事剧烈活动和过分紧张、繁重的劳动。

○肺活量显著增长,应使其通过合适的体育活动和劳动增强肺活量。

了解孩子

您了解自己的孩子吗?您知道他最(不)喜欢的老师是谁?最(不)爱跟谁玩?最(不)爱干什么?……教育孩子的前提是了解孩子,您要了解孩子的:

○性格。○兴趣、爱好和愿望。○情绪变化。○学习情况。○交友。○行为变化。○优点、缺点。当好“后勤部长”

父母要当好孩子的“后勤部长”,这本是最基本的责任,然而有些父母却做不到。就拿最简单的一日三餐来说,有的父母懒,不能按时做好三顿饭;有的父母没有一定的营养知识,天天简单重复几种饭菜,不能保证孩子的营养;有的父母太忙,来不及做饭,就给孩子钱,让他自己在街上吃……这些父母都没有当好后勤部长。

怎么做?

○父母即使辛劳一些,也要尽量按时为孩子做好饭菜。否则孩子放学回来,饿得不得了,等不及做好饭便会拿饼干、糖果之类的零食充饥,等吃饭时已经饱了,当然吃不下去。○父母要懂点营养学的知识,让孩子的三餐做到科学搭配,营养丰富。

○只要有可能,最好让孩子在家吃饭。因为孩子自己在外面买的东西未必干净,是否有营养更难说,而且根本不能体会一家人其乐融融进餐的快乐。

看似简单的三顿饭,竟然也有如此学问。所以,您必须用心才能当好“后勤部长”。

训练良好行为习惯 好习惯使孩子终生受益。

父母教育子女的一个重要责任就是要使孩子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某种好习惯一旦养成,它本身就成为产生好行为、维持好行为的管理器。有了这个好帮手,您将省去一遍遍的唠叨、指责、引诱、发火……

如果您不注意训练孩子的良好行为习惯,他的不良行为就会增多,日积月累,很容易形成坏习惯。那时,您恐怕得费几倍的力气才能得到一个好行为。

家庭教育应注意的问题

1、不要一味迎合孩子的物质要求。

2、不要过分夸奖孩子。

3、不要让孩子讨价还价。

4、不要在孩子面前说脏话、粗话。

5、不要在孩子面前恶意批评他人,尤其是不可以批评孩子的老师。

6、不要在孩子的面前骂骨肉至亲。

7、不要当着其他孩子的面说孩子的缺点。

协助学校搞好孩子的学习

孩子的学习是家长与学校共同关心的问题。两者各司其责,共同配合,才能把孩子的学习搞好。

学校是传授文化知识的场所,孩子的学习主要是在学校里进行。但家长该做点什么呢?

○培养学习习惯。○提供安静的学习环境。○关心孩子的学习情况。○必要时予以辅导。○激发学习兴趣。○教会学习方法。

对待孩子的学习方面应做到

1、要助兴,不要扫兴。

2、要启发,不要“填鸭”。

3、要从实际出发,不要过易过难。

4、要以鼓励为主,不要总是处罚。

重在品德培养

成才与成人哪个重要?

成才固然好,但未必人人都能成栋梁之才,大多数的人是要在这个社会上立足的。要实现幸福人生,需要有道德、有生活情趣、有爱心、有良好的性格和和谐的人际交往。

要成才,先成人。

在思想品德教育方面要做到:

1、用兴趣治懒。

2、用劳动治娇。

3、用情理治犟。

4、用道德规范治野。

为人父母,修养先行

一言一行显修养

父母的言行是无声的教科书,孩子每一天都在此中浸染,不知不觉地受到影响。所以,千万不要忽视日常生活中的细节。

您要做到:

○不在背后说别人的坏话。○说话算数,不说谎话。○讲文明,有礼貌。○干净、整洁。

○不拿孩子出气,有理智。○关心、尊重他人,助人为乐。

伴孩子一起成长

孩子人幼儿园来到小学,地位也从“小朋友”晋升为“小学生”,生活发生了全新的改变。作为父母的您会发现,您的偶像地位也随之下降,“我们老师说……”这是孩子经常反驳您的经典语言。此时,您怎样教育孩子,怎样让孩子在新的环境里健康成长,怎样处理不断出现的新问题呢?

总停留在原来的水平是不行的,因为孩子已经成长了。最好的办法就是,与孩子一起成长。

○了解一些孩子感兴趣的东西。

○阅读报刊杂志、家教指导用书,学习教育孩子的常识。○参加学校或社会举办的家长学校和有关的活动。○与其他家长相互切磋,虚心学习他人的经验。○时常反思自己的教育方法和效果,以期自我改进。

每解决一个新问题,父母与孩子就共同前进了一步。在共同解决问题中,父母与孩子一起成长。

加强与教师的联系

经常与老师互通情报

○与老师保持一种双向的交流,及时向老师提供孩子和家庭的信息:

①孩子的变化。②孩子喜欢的科目和学习方式。

③家中的一些重大变故。如有人生病、父母离异或者搬家、失业等可能影响孩子学习的情况,向老师解释其中的原因。

○您也要及时从老师那里得到孩子的信息: ①孩子在学校的品德表现。

②孩子的学习情况、同学关系的处理、体育锻炼等方面的情况。③孩子的优缺点。④孩子存在的问题。与老师密切配合

当老师告诉您孩子存在的问题时,不要反感,应询问一下老师:“我能做点什么?”或“您看这样做怎么样?”与老师达成默契,合作解决孩子的问题会更容易,效果更好。

当您遇到问题时,也可以取得老师的配合。正确处理孩子与老师的关系

有时您会遇到,早晨还是兴高采烈上学去的孩子,回来时哭丧着脸,告诉您某个老师又批评他,可是他根本就没错。或者某个老师偏心,让别人当小队长却不让他当。

遇到这种情况,您可能心里也有点不好受,但您千万不要火上浇油,不问缘由就把老师抱怨一通。

如果您那么做,就强化了孩子心目中老师的“坏”形象,孩子彻底认为这个老师是偏心的,处处跟自己作对。孩子对这个老师的反感将很可能影响孩子在该门课程上的学习,还可能带来其他一些问题。您正确的做法是: ○耐心听孩子说完。

○问孩子一些问题,尽可能弄清楚其中的原委。

○与老师联系一下,询问此事的来由,老师的想法和行为原因。○如果对老师的确有意见,直接向他提出。如有必要,可找校长帮助解决。

您能正确辅导孩子学习吗?

镜头一

孩子在做作业,刚刚遇到一个难题。爸爸一会儿走过来,看见孩子还在想这个问题,马上说:“别磨蹭了,这道题还不简单?”说着就拿起笔帮孩子做了。

这是正确的辅导方法吗?不是。

孩子遇到难题是常见的事,这时正是训练其思维的时机。给孩子一段时间,让他独立思考。如果确实不会做,您这时再给他进行必要的启发,争取让孩子在启发之下自己做出来。如果仍然不能独立完成,再进行讲解,让孩子学会如何思考。

如果您像上面的家长那样,不耐烦地急忙给孩子做出来,孩子就会养成依赖别人的习惯,只要见到稍难做一点的题目,就等着家长来帮忙。这怎么能让孩子学会动脑筋呢?

镜头二 像往常一样,孩子做完作业,把作业本推给妈妈,自己就到一边玩去了。妈妈或爸爸开始检查孩子的作业,做错的就帮孩子改过来,检查之后孩子把书包整理好。

这是正确的做法吗?不是。

如此辅导孩子做作业,会产生什么样的效果?

孩子拿起作业,胡乱地就写下去,一心想着写完后去玩,所以做得很快。至于对错呢,反正有爸爸妈妈检查,自己就管不了那么多了。

镜头三

孩子在做作业,妈妈坐在他的身边督促、指导,孩子学什么,她也学什么。监督的过程中,一看到孩子做小动作,妈妈就立刻指出,不许这样,应该那样,直到孩子最后完成作业。

这样做好不好呢?弊多利少。

对于刚上小学的低年级孩子来说,父母可以适当采取这种辅导方式。一是为了培养孩子认真学习的习惯,二是可以加强督促,帮助孩子克服学习中遇到的困难。

但是,父母坐在身边唠唠叨叨、指指点点有可能使孩子产生紧张心理或厌烦心理,时间一长,这种不愉快的心理状态与做作业或学习联系在一起,很容易使孩子害怕学习或讨厌学习。

对于年龄稍大的高年级孩子,父母就不必要陪着了。您只需对他提出明确具体的要求,让孩子独立完成。在孩子遇到困难而又不能解决时,父母才介入加以指导。

镜头四 孩子终于把老师布置的家庭作业做完了,马上想出去玩。妈妈却急忙叫住孩子,拿出自己精心为孩子额外准备的练习题目,要求孩子继续做这些作业。

父母这样做的目的无疑是好的,但很有可能是辛辛苦苦一场,效果却不怎么样,什么原因呢?

不了解孩子的心理规律。

小学的孩子身心发育不成熟,不能长时间集中注意力。根据心理学的研究,儿童能够集中精力注意某件事物的时间很短,7-10岁平均是20分钟,10-12岁平均是25分钟。

像这位妈妈,孩子做完老师布置的作业,已经产生了疲劳,此时妈妈强迫孩子再去做额外的题目,孩子也许形式上可以坐下来,但注意力却已无法集中,又怎能将题目做好呢?妈妈的目的如何能达到呢?

实际上,父母给孩子添补学习内容,不一定符合课程的需要。因为老师布置家庭作业时已经考虑到与课程进度的配合,父母再去增添作业,倒会徒增孩子的负担。

怎样正确辅导孩子学习?

计划学习帮助孩子设定一个目标,并为之制订一个学习计划。目标要切实可行,既不能高不可攀,也不要毫无吸引力。学习计划要与孩子共同制订,得到孩子的认同才会更容易执行。

督促孩子执行学习计划,每一天都不放松。

在计划的执行过程中,及时发现孩子的进步,予以表扬,使其体验成功的喜悦。在孩子遇到困难时,鼓励他去战胜困难,必要时给予表扬帮助。

做读书笔记和摘要

教会孩子做读书笔记和摘要是您辅导孩子学习的一个好方法。给孩子准备一个他喜爱的笔记本。

要求孩子每看完一篇自己喜欢的文章或感兴趣的消息,就写出读书笔记或摘要。读书笔记和摘要要讲出文章的主要观点或自己认为最精彩的部分,也可以将其中的好句子和段落摘抄下来。

文化水平不高的父母如何辅导孩子学习?

文化水平不高的父母,可以从以下方面对孩子进行辅导。培养孩子良好的学习习惯。集中精力,独立完成,不会题目向老师请教,或与其他同学讨论。

为孩子创造良好的学习环境。孩子学习时尽可能保持安静,不能干扰孩子学习的事。

给孩子订阅几种适合他阅读的报纸杂志。让孩子知道您的期望,给孩子以鼓励。

第五篇:家长学校培训稿

尊敬的各位家长:

首先对各位家长的光临表示热忱的欢迎和衷心的感谢,您的到来就是对我们工作的支持和信任。在这里,我要真心地祝贺每一位家长,祝贺您的孩子开始了一段新的人生旅程。从入学的那一天起,您的孩子将接受系统的学校教育,在各科老师的带领下遨游于知识的海洋,一天天成长起来。俗话说“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现在您的孩子正处于一个崭新的起点,作为家长和老师就有义务帮助他们走好第一步,不能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

我们感谢各位家长对我校的信任和厚爱——把你们的孩子交到我们的手中。我们深深知道,那每一张灿烂可爱的笑脸都承载着各位家长的殷切希望和美好憧憬,今天我们在此隆重举行一年级新生家长会,就是想让家长知道,在孩子的小学生活里,我校老师将用我们的爱心、责任心,细心地呵护您的孩子,与他们一起学做人,学知识,学交往,学玩耍。

小学阶段是教育的“关键期”,在这个年龄段培养孩子的行为习惯成效很大。而一旦错过了这个年龄段,再进行这种教育,效果就差多了,有时不只是事倍功半的问题,甚至终身难以弥补。

一、关于习惯培养

美国心理学家威廉·詹姆士说:“播下一个行动,收获一种习惯;播下一个习惯,收获一种性格;播下一种性格,收获一种命运。”就是说习惯是可以决定一个人的命运。我国著名的教育家叶圣陶先生也说过:“教育就是培养习惯”。习惯的好坏会影响人一生的命运,好习惯养成了将受益终生。那么一年级的孩子应该养成哪些习惯呢?

习惯1.做好课前准备工作

有一句话叫做“成功总是为有准备的人而准备。”一个人的准备工作大到一项工程、一次竞选,小到一次作文、一次上课,让孩子学会事前准备,养成做事有准备的习惯。比如,每天晚上作业完成后,整理好书包,拿什么书,需要带什么东西,一样一样都要做好准备。

习惯2.正确的写字姿势。

一年级新生,年龄趋向于五、六周岁,他们手部肌肉才开始发育,做精细动作的能力较差。握笔写字,对低年级小学生来说是比较费劲的,而且儿童学习写字的过程,正是手部肌肉发育的过程,因此要掌握正确的握笔方法。因此,对于孩子的字是否写得特别匀称先不必过于苛求,能做到整洁就可以了。但写字姿势一定要正确,保护好眼睛,远离眼镜这个负担。不要等到了眼睛近视了,来找班主任老师,给我们孩子调个位置吧,我们的孩子眼睛近视,坐在后面看不见,近视眼重在预防,况且近视眼是非常不方便的。

习惯3.独立完成作业,先作业后玩耍。培养孩子养成先完成作业再玩耍的好习惯;每天查看孩子作业是否认真,读、写、算、默、背是否过关,有问题及时补救,并签字证明;保证“三个一”:一张桌子、一盏台灯、一个安静的学习地方。注意不要让孩子边看电视、边做作业、或一边做作业一边吃东西等。

习惯4.每天阅读。

鼓励孩子学儿歌背古诗、听广播少看无益的电视节目、多看课外书等,能够经常带孩子到书店看看,为孩子准备几本有益的课外书籍并督促他每天定量阅读,养成读书的好习惯。孩子多看书,有助于孩子的阅读写作能力的提高。

如何培养孩子看书的习惯?有些家长也做过一些尝试,给孩子是准备了一些书,让他一有空就捧起书来看,可自己却在一边打开电视机看电视,铺开桌子打麻将,或在旁边做一些其他影响孩子集中注意力的事情,孩子一抬头,就会大声训斥,根本不顾及孩子内心的需要。这样是培养不出孩子学习的好习惯的。

习惯5.每天交流。

抽出一点时间,与孩子聊天,在交流中了解孩子的学校生活,了解孩子的想法,所遇到的困惑等等,并有意识地引导孩子多说出心里话。久而久之,孩子的语言表达能力、写话、写作能力会潜移默化的提高。每天家长最好抽出十五到二十分钟时间,和孩子一起看书,并为孩子大声读故事或者与孩子一起讲故事。能使高孩子的识字能力,朗读能力,也能开阔孩子的视野,锻炼了口语表达能力,一举多得。

习惯6.遵守时间。

准备一个小闹钟,并教会孩子看钟表。父母要有意识地规划好孩子的作息时间,调整孩子的生活起居习惯及常规,养成孩子自己准时就寝,准时起床的习惯。您最好能与孩子共同制作一张作息时间表,并贴在孩子看得到的地方,并要求孩子一定要按照时间表去做。

孩子入学后,生活方式和活动内容将要发生很大的变化,家长应该为孩子重新安排适应小学生活的作息制度。在调整作息制度时应考虑这样几个问题:怎样才能保证按时到校上课;怎样使孩子提高学习的效率,做到既有时间学习,又有时间娱乐。要处理好以上几方面问题,在执行作息制度时应重点掌握好以下两个环节。

合理规定并严格执行睡眠时间。睡眠不足与学习负担剧增是一年级小学生普遍遇到的一个矛盾。从幼儿园升入小学的孩子,他们都习惯较长时间的午睡,而入小学后,基本上取消了午睡(夏季除外)。但是,小学生脑力劳动的负担量却大大超过了幼儿园,如果不能安排好作息时间,很晚睡觉,必定会降低学习效率,结果事倍功半。睡眠是一种保护性措施。儿童经过睡眠,可以消除疲劳。大脑皮层细胞重新开始兴奋。保持旺盛的精力。这样才有可能更好地从事第二天的学习活动,一般来说,一年级小学生至少需要10小时睡眠。才能消除一日紧张学习活动后的疲劳。我建议:晚上(8:30~9:00)入睡,早晨(6:00~6:30)起床,睡眠充足才能使孩子上课时头脑清醒,精力充沛,在课堂上集中注意力接受知识。这样可以缩短课后做作业的时间,将余下的时间用于阅读课外书,或娱乐活动。

二、关于语文学习:(一)关于教材的变化

1.一年级为何要改为先认字再学拼音?

过去都是一年级刚上学就学拼音,然后再用拼音去认字。这回改了:把拼音学习推后个把月,先认一些汉字,再学拼音,而且边学拼音边认字。这个改变体现一种更切实的教学理念。其实,传统的语文教育都是从认字开始,是在没有注音帮助的情况下进行的。以前的蒙学的办法,就是让孩子反复诵读,慢慢就会认字了。部编本多少有点回归传统。

入学教育以后,第一篇识字课文,就是“天、地、人、你、我、他”,六个大的楷体字扑面而来,会给刚上学的孩子留下深的印象,可能是一辈子的印象。接下来是“金、木、水、火、土”,“云对雨,雪对风”,很传统,也很有趣。为什么这样安排?要的是孩子们对汉字的原初感觉。“第一印象”不是字母abc,而是汉字“天地人”,这个顺序的改变是别有意味的:把汉语、汉字摆回到第一位,而拼音只是辅助学汉字的工具,不是目的。

先认字后学拼音,还有一个考虑,是幼小衔接,放缓坡度。对于一年级刚上学的孩子而言,一上来就是拼音,比较难,等于给了下马威,并不利于培养对语文课的兴趣。现在把拼音学习推后一点,能减少他们的畏难情绪。

2.“和大人一起读”是什么栏目?

“和大人一起读”是新教材的亮点之一。大人指父母、老师或其他家庭成员与亲友。一年级刚上学的学生自己还不会读,所以让大人和他们一起读。这个栏目的用意是激发读书的兴趣,让孩子刚上学就喜欢语文,喜欢读书。这也是幼小衔接的学习方式。幼儿园主要是无纸化教学,听故事多,到了小学就开始使用纸质的阅读材料包括书本了,让孩子先和大人一起读,慢慢过渡到自己读,这过程需要大人的引导。

家长少看电视、少打麻将、少上微信,多和孩子一起读书,这也等于创造了语文学习的良好氛围。

一起读可以是朗读,也可以讲读,或者对话式阅读,形式不拘,但要注意都是在读书,是书面语言的阅读。一起读不要给孩子太多压力,压力大了,兴趣就少了。

(二)关于字词的学习。

语文是一门整合力很强的综合课程,就课本而言虽然是由一篇篇课文组合而成,但每一课都包含了字词学习、句子学习、朗读训练等各种学习任务。当然,不同年段有各自的侧重点,低年级重在字词教学。字词的掌握,在于能读准字音、记住字形、了解字意,字词学习的难点在于读准前后鼻、平翘舌音,用准同音字,而要突破这两个难点主要靠强记、多练、多用。

(三)关于阅读:

有位高考作文满分得主说:“他读三国演义都读了三遍”,可见读对写的影响是很大的。阅读课外书对提高学生的语文能力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只有把更多的时间给孩子去看书,去阅读,去实践,只有多读、多看,让读书成习惯、对写话有兴趣,广泛的积累才能融会贯通、不断地尝试才会运用自如。

教材还专门设计了“和大人一起读”栏目,我为亲子共读推荐两种主要的方法:大声为孩子读书和持续默读。这两种方法像一对不可分割的孪生子,最好能结合采用。

大声为孩子读书,就是为孩子念书,读出声音来。建议在家庭中每天选择一个固定的时间,比如在上学前、晚饭后或临睡前,为孩子读一本书,每天至少5-10分钟。选择图书,主要选择图画书或其他适合大声读的书,关键是孩子喜爱的书。大声读的活动可以一直坚持下去,至少到孩子小学毕业。

持续默读,就是在家庭中每天选择一个固定的时间,确定为默读时间,家庭的全体成员各自选择自己喜爱的书、报纸、杂志,安静地享受阅读,每天至少5-10分钟。在这个过程中,不提问、不讨论,不监督孩子的行为,如有可能,这种活动最好一直坚持下去。

三、给家长的几点建议

作为永远的家长,我们期待您能与您的孩子一起成长,做一个高雅的人:

1.入校时,请以父母的角色与老师、校内工作人员沟通,把社会角色请放在校外;不能因为我是经理,我是老板,不把您孩子的老师放在眼中。

2.接送孩子时,要在学校指定的接送点接送孩子,到学校参加活动时按照要求把车子停放在指定区域内,衣着大方得体。

3.老师上课时间,一般不接待家长来访;如有特殊情况必须进校,请向学校门卫工作人员打招呼,并且遵守制度,如进出门要登记;

4.在校门口等待时,请保持一点耐心,请不要随意攻击学校、漫骂老师,您可知道,您代表的是您和您孩子的形象; 5.请用正面、积极、欣赏的态度关注学校的变化,做学校的宣传代言人;

6.在孩子发生纠纷时,请保持冷静,如有必要请老师来解决; 7.无论在何时何地,都请理解:老师教的是五十个孩子; 8.请您能知道:孩子的监护人是您,而非学校老师;

9.“亲其师,信其道”请不要在孩子面前随意发表对老师的负面评价。

10.请多一点与孩子交流,请多关注孩子的成功,多表扬孩子的进步,少一点在孩子犯事后的打与骂。

孩子的成长经不起等待,通过此次家长学校的学习,希望我们家长们能认识到:在日新月异的新时代,父母也需要不断学习,才能为孩子的成长加分,为童心梦助力,成就孩子未来的幸福人生。最后预祝我们的孩子能快乐幸福地成长,祝我们年青的爸爸妈妈有一个文明有礼、博学多才、孝顺父母的孩子。

下载家长学校培训教案-如何教育子女爱劳动word格式文档
下载家长学校培训教案-如何教育子女爱劳动.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家长学校培训材料

    尊敬的各位家长,中午好!感谢各位家长在百忙之中到我们学校参加我校举办的第八届家长学校,配合学校、配合老师,共同关心孩子的健康成长。今天我受校长的委托,代表学校从以下四个方......

    家长学校培训材料

    家长学校培训材料 家长学校>培训材料一、初一新生>心理健康状态分析及家长调适对策(一)造成初一新生出现心理问题的原因是多方面的,究其产生不良心理的原因,大致有以下几方面:1、......

    家长学校培训材料

    家长学校培训材料 一切为了孩子 主讲人:曾晓群 各位家长,大家好! 孩子进入小学学习,是人生道路上的一个重要里程碑,其重要性勿庸置疑。目前从我们了解的这个时期家长的一般情况是......

    家长学校培训材料

    家长学校培训材料(一):家长学校的性质和任务主讲人:韩春燕时间:2010年9月14日地点:四楼多媒体教室参加人:各位班主任 及家长委员会代表培训内容:家长学校的性质和任务家长学校的性质......

    家长学校培训材料

    家长学校培训材料小二 班 培训人:薛晓 培训对象:全体家长 培训内容:幼儿园如何培养孩子宽容心? 导读:幼儿园的老师在带班过程中,常常遇到幼儿间发生打闹现象,孩子们轻则哭一场,重则......

    家长学校家长培训授课教案

    家长学校家长培训授课教案 由于农村学生家长素质偏低,责任意识淡薄。不少家长只知生儿不知育女,只供吃穿不予教养,不知家庭是社会的细胞,缺乏为国教子的责任意识。加上生活现状......

    八一学校家长学校培训教案

    八一学校家长学校培训教案 教学内容: 培养孩子的责任心 教学目的: 1、通过学习,让家长深刻领会责任心的教育对孩子成长的重要意义。 2、通过学习,让家长明白孩子缺乏责任心的原......

    家长学校讲座教案 对子女进行理想教育和良好情绪的教育 课题

    家长学校教案 对子女进行理想教育和良好情绪的教育 课题:对子女进行理想教育和良好情绪的教育 目的:家庭是由婚姻关系而发生并建立在一定经济基础之上的亲属间的社会生活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