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制作我的小印章》教学反思
《制作我的小印章》教学反思
综合实践活动课是一门实践性、开放性、生成性很强的课程,是在教师指导下学生的自主实践学习的过程,作为刚刚才入门的一名综合实践老师,可以说一切都在摸索和学习中。在这次教学中,有一些收获,也有一些较难理解的困惑,针对这些简单谈下自己的感受。
一、关于选题。
让人很欣喜的是《综合实践》并不像其他学科,要原原本本按着教材死搬硬套,而是可以根据学生的情况,以及学生在生活中的发现来制作主题。刚接到比赛任务时,我的第一想法是想选个古典类的主题,原因很简单,因为我喜欢。我跟负责课题的领导说,我想选个跟汉服有关的主题。主任很惊讶地问我:汉服是什么?我当时就懵了。原来我所熟悉的“汉服”对于大家来说竟然是一个非常全新的事物,甚至听都没有听说过。之后我去班上问了一下,很遗憾,没有一个学生听过这个词,我才知道我走进了一个误区——选题是要选学生所选,而不是选教师所选。我决定重新选题,斟酌了好久,我选了《学习篆刻》这一课。带有一定的古典色彩,然后根据学生的情况修改了内容,使之来源于学生的生活。同时这个内容也具有中国文化底蕴,在锻炼学生的创造思维的同时,也进行了人文教育。
二、关于活动的开展。
我对综合实践课的模式一直了解得不太清晰,综合实践与劳技课的区别在哪里?什么样的课需要在探究中发现,什么样的课只需要锻炼的学生的制作能力?《学习篆刻》是综合实践的内容,但在教学过程中,至少需要二十分钟甚至更多的时间交给学生支配,用来制作印章。那么学习制作的方法需要让学生在课堂上通过探究来发现吗?还是由老师直接给予?这部分在其中又占了多大的比例?在备课前这些问题困扰了我很久。通过几次试教,我发现学生在课堂如果要完成从图案设计到制作完成,至少需要25分钟的时间。探讨制作的方法,对学生作品的评价以及再创作,加上拓展部分的内容,只有短短15分钟的时间。为了让学生多一点时间实践,并且希望全体学生都能得到动手参与的机会,我决定用教授的形式,把方法直接告诉学生,评价部分也缩短了,这样才能在四十分钟内完成我的教学内容。在教授学生方法时我充分利用了课件等辅助工具。将制作的过程分成几个图片,配上文字,很详细的展现在学生面前,特别是一些使用刻刀的细节,也进行了强调,减小学生在操作中的难度,从课堂的效果来看,学生掌握得还是很不错的。
三、关于活动的评价。
这一部分是我觉得比较遗憾的地方。
“鱼与熊掌不可兼得”想多给学生动手的时间,又无法顾全之后的评价和再创作,试过很多次,想在评价上多让学生有碰撞的机会和空间,但每每因为活动的时间过长,而让评价为之失色。
这次教学,我用让学生全体进行投票的方式展开评价。由于印章很小,实物展台的效果又很模糊,为了让全体学生都能参与到活动中,我把每组精心挑选出来的作品贴在黑板上,让每一组学生上来选出自己最喜欢的作品,在它的下面用印章印一个图案,可以用自己做的印章,也可以用老师提供的印章。学生的积极性相当高,都非常关注本组的投票情况,我觉得这部分是做得比较好的,但是评价的收尾却很潦草。原定的想法是在评选出自己的作品后,大家一起讨论这个作品好在哪里,你为什么喜欢它,其他作品有哪些让你觉得不尽人意的地方?怎么改进会更好?通过这些问题的讨论,让大家对印章的审美鉴赏能力有了提高,同时也可以根据大家的建议对自己的作品进行再创作。这个环节我觉得是很重要的,可惜因为时间关系,没能展开,我觉得相当遗憾。
之前在学习中,徐宜汉老师曾说过,我们不一定要在一节课里完成所有的事,我深以为然。其实这样一课的内容,我们并不必囫囵吞枣地把所有内容全吃透,或许可以在一节课中,通过探究寻找到制作方法,然后其他的时间全给学生动手制作。再安排下一节课全班进行评价和鉴赏,这样不是更好吗?
我深知,每一门课程,都是一门博大精深的学问。我将继续秉持着务实求真的态度,深入学习,大胆实践,及时反思,总结经验,在不断摸索中为我县的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实验作出自己微薄的贡献。
第二篇:《制作小帆船》教学反思
《制作小帆船》教学反思
《制作小帆船》教学反思在本课的教学过程中,我又两个的教学目的,第一个是提高学生的动手的能力,学生在制作的过程中去锻炼自己的能力并且能够根据自己的实际进行解决此制作过程中的遇到的问题。第二的目的是激发。学生进行科学制作的兴趣。学生在生活中可能会遇到很多的事情,这些事情会影响学生的生活。但是学生没有想过用什么方法去解决。本课通过一些具体的实例进行激发学生进行想方设法的进行科学探究,去解决生活中的问题。我首先介绍科学小发明的相关的知识。在这个过程中,我用一些具体的实例,介绍了一些科学的小发明的就在我们身边。学生通过了解其他的一些的孩子的小发明的实例,进行激发自己的科学小发明的欲望。在教学的过程中,学生们对于这些小事例都表现出比较浓厚的兴趣。同学通过学生的专注的表情,我发现学生们看样子都是非常的喜欢。我想只要给予学生一些推力,引导他们去发现生活的一些小麻烦,就能够很好的激发学生的们们的浓厚的学习兴趣。在第二内容的时候,我教学生进行制作小帆船。实际上这个制作只是抛砖引玉。在学生制作的基础上,学生进行解决问题,并且在解决问题的基础上,学生能够提高自己的水平。在制作的过程中,虽然学生遇到了很多的问题,但是学生还是想各种的方法进行进行解决。这一点我发现学生还是比较有创造力的。
第三篇:我的小制作 教学设计
执教内容:人教版二年级下册第四单元口语交际《我们的小制作》(课文内容见附件)
一、教材分析:
这次训练是以“我们的小制作”为主题开展口语交际,是对本单元课文内容的扩展和延伸。旨在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动手实践能力,同时在交际过程中提高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培养学生认真倾听的习惯。依据目标,确立教学的重难点是:诱发学生学习语言的兴趣,启迪学生的思维,挖掘学生口语交际的潜能。因此根据低年级学生的学段特点,在教学的实施的过程中,采用了模拟闯关,将课堂转换成现实学习生活场景,使师生成为活动中的某一角色,巧妙安排了“说一说”、“比一比”、“夸一夸”三个特定情节,有效的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达到了学生敢说、会说、巧说的良好效果。
二、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能比较详细地介绍自己的小制作的制作过程。【过程与方法】:通过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相互交流的兴趣,敢于发表自己的看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说话大方、有礼貌以及认真聆听别人说话的习惯。
三、教学准备:
1、学生课前进行的小制作(如:用毛线编织蝴蝶结,用卡纸做的小房子,用塑料瓶做成花篮„„)
2、把学生划分成若干个交际小组。
3、多媒体课件。
四、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激发兴趣。
1、激趣:同学们上节课,老师让大家利用课余时间做的小制作你们都带来了吗?举起来让大家看一看。
2、作品展示。
3、质疑:看来每一位同学都做了精心的准备,谁来告诉我你做的是什么呢?
4、学生简单介绍。
5、小结:今天我们就利用这节课来说一说“我们的小制作”。在这个过程中,你们要勇敢地闯过三道关,成为我们班的“小巧嘴”、“小巧手”,你们有信心吗?下面就带着你们的小制作一起进入第一关“说一说”。
(二)、创设情境,相互交流。第一关:说一说
1、课件呈现:
(1)请你向你的小伙伴说一说你的小制作是怎么做的。(2)一定要把过程说清楚,说明白。
2、合作交流:请你们按照要求,在合作小组里学习,互相介绍自己在作品。最好把制作过程说得清楚些
3、学生汇报:指名介绍自己的小制作。
4、师生交流:
师:同学们,为了每一个角落的小伙伴都能清楚的听到我们的声音,我们发言的时候应该注意些什么呢?
生:说话的时候声音要大一些„„
师:对,所以接下来的同学,在介绍自己的小制作的时候就要大声的说啦。板书:大声说
师:刚才这位同学的介绍和前面几个同学的有什么不同吗? 生:过程更加清楚„„
生:用上了一些合适的连接词„„
师:这些词就是表示顺序的连接词,在介绍的过程中,合理的使用它们,就可以让我们的表达更加有序,让听的人听的更加明白。(师板书:先、再、然后、接着、最后)
师:那么谁也能试着用上这些词,再来介绍你的小制作呢?(指名介绍)
5、教师小结:看了同学们都学会了如何让使用这些表示顺序的连接词,个个都想站起来介绍自己的小制作,不要着急还有机会呢,接下来我们一起进入第二关“比一比”。第二关:比一比 课件呈现:
(1)在合作小组里,展开你丰富的联想,向小伙伴介绍你的小制作。(2)比一比谁说的最好,推选出来为全班展示。
师:请各小组被推选出来的同学上讲台来为我们介绍他的小制作,其他同学该怎么做呢? 生:认真听 板书:认真听
师:等他们介绍完以后由你们来当评委,看看谁是你们心目中的“小巧嘴”。举行“小巧嘴”评比会。师生共评。教师小结。第三关:夸一夸 出示要求。
(1)把你的小制作展示给大家。
(2)请你夸一夸小伙伴的作品,看看谁做的最好,最有创意。相互参观,评选“小巧手”。教师总结
(三)总结回顾,揭示中心。
今天在课堂上,每个同学都为大家展示并介绍了你的小制作,我感到很高兴,更让我高兴的是你们还学会了如何倾听别人讲话。希望你们还能记住,无论学习还是生活都离不开动手和动脑,让我们都来做个有心人,用自己的智慧去发现去创造吧!
(四)作业设计,课外延伸。
听了同学们的介绍,你回家也可以学着做一做,你应该会做的比他更好,更有创意。
(五)板书设计。
附件一:课文
(五)板书设计:
我们的小制作
名字
说清楚
材料
讲明白
讲明白
有„„有„„和„„
先„„再„„接着„„然后„„最后
教学反思 :
我很注重孩子们的亲身体验,让学生捏橡皮泥,捏自己喜欢的作品,体验动手的快乐,积极引导学生从中获取交际材料。学生说话的时侯离不开生活,凡是学生自己熟悉的、体会又深的活动,一般说得比较具体活泼,反之就空洞死板,交际时结结巴巴,文理不通的地方
也较多。课前,我布置学生回家做小制作,如:橡皮泥捏的各种小动物,用彩纸做得剪贴画、小动物,废弃的塑料瓶或易拉罐等做成的各种饰品等等。学生的思路打开了,做的小制作丰富多彩,五花八门。于是我先示范说,然后在上课中引导孩子们把自己怎样想、怎样捏的过程(先------再------然后------最后-------)的具体经过介绍给大家听,接着,再大家评(声音是否洪亮、说的是否清楚完整。同时,对听的孩子也要求:认真倾听,及时提问题)。孩子们一边仔细观察,一边听,都有自己的不同体会,提出自己的不同意见。人家说的好在哪里?不好在哪里?为什么?作补充。引导他们小组合作
交流自己的作品,尽情地介绍,注意自己的手、脚的动作、神态、心理活动等。引导孩子们代表把自己制作的过程具体讲出来,组织集体评价。同学们有了亲身经历,体验到动手之乐,交际时兴趣可高了,大部分学生语言朴实无华,字里行间流露出了真情实感。特别是被评到最佳巧手奖的同学的作品被贴在黑板上展览时,他们的心里是多么自豪呀!被评到最佳口才奖的同学也无比快乐,被评到最佳听众的孩子也是无比幸福的。当然了,也有遗憾,因为学生多,使一些程度差的孩子的说话得不到充分的指导和关注。
第四篇:我的小制作(推荐)
我的小制作
今天我做了一个火箭,材料有纸、双面胶、英语卡片、英语贴纸、黑笔以及剪刀。
我首先拿出一张纸,用剪刀剪成火箭的身体,再剪出两张正方形,然后把双面胶贴在卡片上,后来又把卡片贴在两张正方形上,最后用双面胶把两张正方形贴在火箭两边。
后来我把火箭的门给剪出来了。我在火箭身上贴上了贴纸,写上了名字。我的火箭就这样制作完成了。
今天玩得真开心!
第五篇:我学会了小制作
我学会了小制作
我学会了许许多多的事,其中我学会了制作一种花标本。记得那是星期六的下午,梅真对我说:“我们到田野去采一些花吧,然后再来做花标本。”“好啊!”我兴高采烈地说。于是,我们来到田野,我们刚走过去的时候,啊!田野一片翠绿,那白色的萝卜花点缀着田野,无论走到哪儿都有种红萝卜,我们一会儿走,一会儿采野花。过了一会儿,我们回到家了,开始数花了。看最重要的花有没有采,如果滑采,就到邻居家看看有没有,如果有就摘几朵,如果没有我们就到田野去采。数完之后,忘记了摘几朵玫瑰花。于是,我就到邻居家的老婆婆看她家有没有玫瑰花。果然有玫瑰花,我赶紧告诉婆婆:“我要摘几朵玫瑰花,要做花标本。”老婆婆答应让我去摘几朵玫瑰花。我一共摘了五朵玫瑰花。
回到家后,我们开始做花标本了。首先,我们要做花“蝴蝶”标本。我把玫瑰一片一片采下来;再把玫瑰摆成四片,一边两片。摆好之后,用双面胶贴住。贴好之后,然后剪两条线放在前面。过了不久,做好了一个。可是一点儿也不像蝴蝶。于是,我就重做了一遍又一遍都不像蝴蝶。我想起爸爸常对我说:“要勤学基练,用心去做。”于是,我又开始做了,这一次我用心,慢慢地做。过了一会儿,一只花“蝴蝶”标本做好了,这只蝴蝶果然像真的一样,我把标本夹在了书中。
看来,无论做什么事都要用心去做,去慢慢的思考,去慢慢地体会,长大做一个有用之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