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满江红教后反思
《满江红》教后反思
本节课设定的教学目标是让学生理解后能读背这首词,并通过反复的读背,借助其他不同的诗词来体会作者创作这首词时的情感,从而引导学生体会作者深深的爱国情感,激发学生向作者学习,热爱祖国、热爱人民,长大后为祖国献身的豪情壮志。
从课上效果来看,教学目标基本达成。学生基本上已经理解了这首词的含义,并达到了初步背诵,部分同学还达到了会唱这首词的要求。在上课过程中,学生通过反复读,以读促理解,又在理解的基础上有感情的朗读,两者相得益彰。在理解基础上,学生还做了较好的延伸,在理解“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这句话的基础上,学生充分利用了曾经学过的诗句,并结合了自身的经历,明确了时不我待,当及时勉励。
但本节课也有明显的不足之处:一是对学情了解不够。从学生回答可以看出,学生的历史知识匮乏,多数同学不知道南宋是一个怎样的朝廷;二是对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引导不够。人生经历的缺乏使学生难以理解被外敌入侵,沦为奴役者的痛苦,这一方面应该借助视频影片或更多图片、史实来让学生更直观感受,从而理解作者“壮志饥餐胡虏肉,笑谈渴饮匈奴血”的感情。
第二篇:菊花满江优美散文
梅雨时节,家家种菊,已是东流人千年不变的延续。东流人不仅用行动给陶公的“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作个注脚,还为陶公在菊江边修建了供人拜谒的祠堂。历代文人墨客到此慎终追远,于是心中的丰碑便有了永恒的精神。
其实陶公的“东篱”在不在东流并不重要,所望“南山”是不是历山也无须争辩,但陶公为彭泽县令时“日驻彭泽,夜宿东流”的事实,就让人们有了揣摩和遐想的理由。到底是什么让陶公在此停舟驻足,又是什么让陶公如此留连东流?
在一个扫柳栽菊的日子里,我与友人带着一系列的疑惑来到了菊江边的陶公祠。替我们打前站的泥生兄给我们一行介绍了东流的历史过往,东流在晋时名为黄菊乡,隶属彭泽县(今属东至县),那时东流不仅家家植菊,户户菊香,而且东篱西笆,山头江岸,可谓“满城尽带黄金甲”。友人们听得津津有味,也感慨过境于此的这段长江,东流人竟叫它“菊江”。能将长江一段摘取为己有,莫过于给它取个别称,就像给自己的孩子起个小名。这种事,沿江各地也有不少,但能把名字取得那么诗意化,也只有东流的菊江了。可以想像,在秋风浩荡,江水泛青的黄昏里,陶公忙完公事后,宽衣著闲,解缆启程,乘一叶扁舟赶往东流,引觞船头,暗香盈袖,看着半江瑟瑟半江黄的菊江,心里是何等的快慰。
逃离一下浊地,涤荡一下身心,还有什么地方像东流那样,把酒临风,无案牍劳形;置身菊中,有忘我之境?!著一袭长袍,端一杯美酒,捧一把菊花,以菊为肴,以酒为馔,清淡中有真味,浓烈中显性情。菊瘦瓣如钩,隐士之品质,令陶公向往;酒稠烈如焰,祛虑的功效,让陶公钟情……归意何处起,莫非此菊邑?
思维在无拘无束中搜索前行,友人在陶公祠里瞻仰追溯,不知不觉走上祠边的“秀峰塔”。塔六方五层,建于1759年,为的是“增补文枢,更增秀气”。这不得不佩服东流人的聪慧,菊命江名,祠聚精神,塔写长空,这何止是补文枢,增秀气,这简直就是将陶公安放心灵的后花园,再打造一番。
左转右旋地上了塔顶,透窗远眺,水天一色,叫人如何不想起江流涌动浪淘沙。浮光流年,英雄人物随波而逝;倾听蛩音,文人雅士蹒跚而来。祠如航船,塔如桅杆,载着瘦瓣如钩的菊花,在历史的长河中航行,竟走出了无穷无尽,走到了历代文人的内心深处。
拥有者早已湮灭于历史尘埃之中,放弃者倒成就了千古英名。
文人士子多么想在身后留点什么呀,可只有陶公另辟蹊径,归田返乡成了后人纷纷效仿的对象,可陶公怎能复制?只道陶公辞官去,难见林下多一人。同朝代的吴地人张翰,在洛阳做官,西风起时,想的是莼鲈之味,于是辞官回家。他的“莼鲈之思”不过是口腹之累。而陶公辞官归田是心性使然,就具有了一种气节与精神。
穿越历史的时空,有洞穿力的有几人?滔滔的菊江水,能激起浪花的有几个?菊江边的陶公祠里有答案,陶公祠边的秀峰塔上有结果。
多么好的地方啊!千里长江,北折东流,菊邑之所,何人不爱。丽山秀峰塔,菊江靖节祠。我庆幸生在此地,享有着这些丰厚的遗存。
一座山,一片土,一方湖,可永久划归一地,可天上的云彩,菊江的流水不能让它做长久的驻留。因为云彩是看得见的空气,是人类的必需;江水是流动的生命,是文明的发祥地。它们不能属于哪一地一域,它属于公众,属于自然。正如菊江边的陶公祠,陶公祠边的秀峰塔,秀峰塔边的雏菊,有形之物,虽属东流,可无形宝藏属于社会,属于人类。那飘满菊江的菊啊,你著了陶公的色彩,附有陶公的灵魂,随大江东流去,淌了千年,香了万代……
往事湮没尘中,一切随岁月腐朽,惟灵魂闪闪发光。
第三篇:仇玉红教学工作总结20157
语文教学工作总结
初二年级语文
仇玉红2015、7
一学期又即将结束了,对本学期的教学工作总结如下:在学校友善用脑的课题引领下,在中语会少教多学课题的引领下,我转变传统的教学思想,积极探索适合学生特点的教学方法,大胆的进行教学改革,收到很好的效果。
一、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学生语文素养
语文是一门充满思想、充满人文精神、充满智慧的学科。在新课改的大背景中,学生的自主学习,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已成为教师关注的热点,讨论、交流、探究等学习方式已成为课堂的主流。我在语文课堂教学中,力求做到让学生变得鲜活,让学生学得兴致盎然,使学生在语文学习中享受学习的乐趣,从而发展学生的语文素养。
(一)、注意新课导入新颖。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在教学中,我十分注重培养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我是从三个方面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的。
提高学生兴趣的第一个措施是导入新课。在新课导入时,我都会让学生一上课就能置身于一种轻松和谐的环境氛围中,而又不知不觉地学语文。我们要根据不同的课型,设计不同的导入方式。可以用多媒体展示课文的画面让学生进入情景;也可用讲述故事的方式导入,采用激发兴趣、设计悬念……引发设计,比起简单的讲述更能激发学生的灵性,开启学生学习之门。
提高学生兴趣的第二个措施是采取小组合作式的学习。初二第十六册教材以说明文和议论文为主,在讲授议论文和说明文时,我主要采取了小组合作和让学生画思维导图这两种形式进行教学。在小组合作的模式下,我的教学设计思路是首先布置好问题,然后由每个同学先独立完成,在此基础上在进行小组成员间的交流、比较、和评优,最后集体进行展示本组中最好的学习成果,来供其他小组进行借鉴和学习。再依据各组的学习成果的情况由教师给各组打分并评出优秀小组进行鼓励和表扬。学生对这种小组合作的方式上课很感兴趣,因为他们能在激烈的竞争中感受到成功的快乐。关键是小组合作的学习模式使得各个层次水平的学生都能找到自己在小组中的位置、作用。这促使他们互相帮助、互相督促、互相配合以便使本组成绩超过其他组。
提高学生兴趣的第三个措施让学生给说明文和议论文画思维导图。把作业变成思维导图,学生觉得似乎比写其他作业要轻松,所以很高兴。但是在完成作业的过程中需要学生先认真读书,并且明了文章的写作思路,找到文章的重点,再用自己喜欢的图的形式画出来,上课的时候对学生的思维导图进行评析,依据其正确率给以打分。学生如果不认真,那么本组的分就会特别低,这就促使学生必须认真对待这个作业。画思维导图理解文章内容层次看似简单,实则是考察学生的思维能力,概括能力甚至是构图能力,有相当的难度。但是学生逐渐认识到画出文章的思维导图会加深对文章内容的理解,而且只要图画的正确,就会更加直观形象的了解到文章的内容和文章的写作思路,再做其他阅读理解题就变得非常容易了。这种方式坚持下来,学生就会形成一种能力,即遇到一片新的文章血很少能再度第一遍的时候就会自觉不自觉的开始梳理文章的思维导图,文章的结构及主要内容会非常清晰,学生的阅读能力自然而然的得到了提升。
(二)、培养积极探究习惯,发展求异思维能力。
在语文教学中,阅读者对语言意义、语言情感、语言技巧的感悟,在很大程度上与学生的生活经历、知识积累、认识能力、理解水平有关。为此,在语文教学中,构建语义的理解、体会,要引导学生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大胆,各抒己见。在思考辩论中,教师穿针引线,巧妙点拨,以促进学生在激烈的争辩中,在思维的碰撞中,得到语言的升华和灵性的开发。教师应因势利导,让学生对问题充分思考后,学生根据已有的经验,知识的积累等发表不同的见解,对有分歧的问题进行辩论。通过辩论,让学生进一步认识了自然,懂得了知识无穷的,再博学的人也会有所不知,体会学习是无止境的道理。这样的课,课堂气氛很活跃,其间,开放的课堂教学给了学生更多的自主学习空间,教师也毫不吝惜地让学生去思考,争辩,真正让学生在学习中体验到了自我价值。这一环节的设计,充分让学生表述自己对课文的理解和感悟,使学生理解和表达,输入和输出相辅相成,真正为学生的学习提供了广阔的舞台。
二、重视朗读品评感悟,让课堂教学“活”起来。
语文课本中的每一篇课文都是文质兼美的佳作,其语境描述的美妙,语言运用的精妙,思想表达的深邃,见解阐述的独到,都是引导学生感悟的重要内容。而由于课堂教学时间的有限,课文中的精彩之处没有可能引导学生一一感悟。为了使这些精彩给学生留下整体印象,我们可以在阅读中抓重点,引导学生对语言文字反复诵读,以悟出语言丰富的形象内涵,意义内涵,情感内涵。同时,让学生在感悟的基础上,引导学生居高临下地对课文进行品评,在品评中深化理解,升华认识,填补空白。
三、注重课内外结合。
美国的一位教育家指出:“课堂的外延与课外的外延相等。以课堂学习为核心,能动地向学生的学校生活、家庭生活、社会生活等各个生活领域自然延伸和拓展,使课堂训练与课外行为训练形成有序、有趣、有力、有效的结合,取得语文教学的整体效益。”在课程改革实践中,我们已把语文教学的触角伸向了广阔的天地。让学生阅读《红岩》《骆驼祥子》等课外书;通过这些收集与阅读,为深入理解课文内容奠定了基础。
其次,重视丰富多彩的语文实践活动。
此外,注意学科间的整合。让学生从不同角度,采用不同的途径获得知识,培养能力。本学期我虽然尽了自己的责任和能力去完成了教学工作任务,也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也有许多需要改进的地方,今后我将继续加倍地努力工作,为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成绩而努力奋斗!
第四篇:中学八年级语文下册 花儿为什么这样红教学案(无答案)
花儿为什么这样红教学案
班级 姓名 备课组长签名 【学习目标】
1.掌握基础知识,了解花红的原因。
2.阅读课文,理清文章结构,在此基础上,探究文章按照怎样的顺序说明,体会说明文语言准确、严密的特点,掌握本文中常见的说明方法。
3.认识自然,热爱自然,激发探索科学奥秘的兴趣。【课前预习】
1给下列划线字注音。
充沛 灼伤 褪色 分泌 并蒂 花卉 裸子 花萼
虞美人 三棱镜 2.了解作者情况
贾祖璋(1901--1988),浙江海宁人,少年时就积极地进行科普创作,艰辛地做着拓荒与启蒙的工作,是我国著名的科普作家、文学家、编辑出版家和生物学家。曾主编《知识就是力量》《十万个为什么》等。【学习过程】
一、导入新课、明确目标
1、导入新课: 同学们,让我们首先走进大自然,去欣赏几幅优美的画面。(展示图片)大自然的花,万紫千红,争奇斗妍。当你尽情享受着花儿赐给你的绚丽、芬芳时,你可曾想过:这些花为什么这样红?今天,老师将和同学们一起来学习一篇科普说明文——《花儿为什么这样红》,共同来探求这个奥秘。
2、展示学习目标
3.回顾说明文相关知识点:
①根据说明对象的不同,说明文分为哪些类型? ②说明对象和说明对象的特征是什么? ③常见的说明顺序包括哪些? ④说明的方法主要有哪些?
⑤说明文语言最基本的特征是什么?
明确:①分类:事物说明文和事理说明文。②说明事物要抓住特征。
③说明的顺序:时间顺序、空间顺序和逻辑顺序。
④常见的说明方法:下定义、列数字、举例子、分类别、打比方、作比较、作诠释、摹状貌、画图表等。
⑤说明文语言的特征:准确、严密 二.听读课文,整体感知
1.请同学们听读课文,边听边思考:课文是从哪几个方面回答了这个问题?试试看,你能不能画出文章的结构图。
明确:内部原因:物质基础(有无色素)物理原理(光波反射)
生理需要(保护作用)
进化观点(发展过程)
外部因素:自然选择(昆虫作用)人工选择(增添新种)说明顺序:内→外,主→次 2.第一部分(第1段):提出说明中心“花儿为什么这样红”。
第二部分(第2—10段):从不同角度说明“花儿为什么这样红”。第三部分(第11段):概括花红的原因,总结全文。设疑(总)—解释(分)—小结(总)3.“花儿为什么这样红”原是《冰山上的来客》中一首歌曲的名字,而且 贯穿了全篇,引起每一层的说明,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明确:1.用一首人们比较熟知的歌曲的名字做标题,通俗形象,又吸引人。2.以“红”借代花的各种各样的颜色,含蓄有味。3.结构上串联全篇,使结构严谨
三.探究活动二:掌握本文的说明方法
文中综合运用多种说明方法,你能不能找出几种并举例说明? 明确:举例子、作比较、分类别、列数字……(举例略)四.探究活动三:品味语言,体会其准确、严密的特点 1.一般的花,大都初开时浓艳,后来渐渐褪色。
明确:“一般” “大都”表示主要是这样的,但也有特殊情况,用词准确严密。2.花儿为什么这样红?首先有它的…花儿为什么这样红?还需要…花儿为什么这样红?还有… 明确:这样就巧妙地安排了说明的顺序,由主到次,条理清晰,说明严密 【当堂训练】
阅读《花儿为什么这样红》选段,完成7—11题。
花儿为什么这样红?从达尔文的自然选择学说来看,昆虫起到了重要的作用。亿万年前,裸子植物在地球上出现的时候,昆虫还不多。花色素淡,传粉授精,依靠风力,全部是风媒花。后来出现了被子植物,昆虫也繁生起来。被子 植物的花有了花被,更分化为萼和花冠(花被和花冠通称花瓣)。花瓣不再是绿色,而是比较显眼的黄色、白色或其他颜色。形状也大了,有的生有蜜腺,分泌蜜汁,有的散发芳香,这就成为 虫媒花。“蜂争粉蕊蝶分香’’,昆虫给花完成传粉授精的任务。
花儿为什么这样红?最后要归功于人工选择。自然选择进程缓慢,需要经过很长的时间 才能显示它的作用。人工选择大大加快了它的进程,能够在较短的时间内取得显著成果。例如牡丹,由自然选择费了亿万年造成的野生原种,花是单瓣的,花色也只有粉红的一种。经过 人工栽培,仅就北宋中叶(11世纪)那一个时期来说吧,几十年工夫,就由单瓣创造出多叶、千叶(重瓣)、楼子(花心突起)、并蒂等各种不同的姿态;由粉红创造出深红、肉红、紫色、墨紫、黄色、白色等各种不同的美丽色彩。再如大丽花,原产墨西哥,只有8个红色花瓣。人工栽培的历史仅二三百年,却已有上千种形状、颜色不同的品种。又如虞美人,经过培养,已有红、黄、橙、白各种颜色,却从来没有出现过蓝色。1 9世纪末,美国的著名园艺育种家蒲班克,发现一株花瓣上好似有一层烟雾的虞美人,特意培养,到20世纪初,便育成了各种深浅不同的蓝色虞美人,为花卉园艺增添了新的品种。7.请用一句话概括选文对“花儿为什么这样红”所作的科学解释。
8.与人工选择相比,自然选择在培育花卉中有哪些不足之处?
9.有人统计了4 1 97种花卉的颜色,并作了分类(见下表)。从这一统计表中你能发现什 么现象?请结合选文介绍的知识,简要说明产生这一现象的原因。┏━━━━┳━━━┳━━┳━━┳━━┳━━
┃开放颜色┃ 白 ┃ 黄┃ 红┃ 蓝┃ 紫┃绿 ┃橙┃茶 ┃黑 ┃花卉种数┃1193 ┃ 951┃ 923┃ 594┃307┃153┃50 ┃1 8┃8
10.仿照选文的写法,在下面材料前再补写 一个“花儿为什么这样红"的原因。
金鱼草,它的花平时闭合着,等到它所喜爱的一种小蜂飞来的时候,花就立即开放了。别的小昆虫来“叩门”,它理也不理。待宵草,它的花到夜间才张开笑脸,专门等着一种白天躲在阴暗的地方的小蛾飞来帮它传送花粉。
11.(1)“需要经过很长时间才能显示它的作用”、“人工选择大大加快了它的进程”两句话中的“它”所指的内容是否相同?如果不是,请加以说明。
(2)“花儿这样红,是大自然的杰作,更是人工培育的结果”中的“更”改成“也”,好不好?为什么?
【课后提升】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12—17题。
大自然的色彩是迷人的。红的花,绿的叶,湛蓝的天空,蔚蓝的海洋,都是一幅幅美妙的图画。当你流连于湖光山色之中,对大自然的斑斓色彩欣喜感叹之际,你是否想过,大自然的色彩是怎样形成的?为什么天空是蓝的,树是绿的?而当夜幕降临后,不管是远山还是近树都成了黑色?这其中很有一番道理呢!大自然的这些色彩都与太阳光有关。阳光是复色光,它的可见光部分由红、橙、黄、绿、青、蓝、紫这七种单色光组成。不透明的物体反射某一些单色光,而吸收另一些单色光,物体的颜色就是由它所反射的那些光决定的。譬如,红苹果只反射红光,看上去就是红的;绿叶只反射绿光,看上去呈绿色。雪对阳光是全反射,哪一种也不吸收,因此是白色的;所谓黑色,其实是将七种光全部吸收。当这七种光既不被物体反射,也不被物体吸收,而是全部通过物体的时候,这个物体就是透明的。水晶和水晶般的冰都是这样。
天空所以呈现蓝色,道理也与此相类似。在七种单色光中,蓝色的光波长很短,极易被大气中的微粒反射。当阳光通过地球周围的大气层时,其他波长较长的光,不受大气中的碳粒、尘埃、水蒸气的影响,而蓝色光不断被这些微粒反射和折射,因此我们看见天空是蓝的。
日落以后,物体没有阳光可反射,大自然也就沉睡在黑色的夜幕之中了。12.文章第一段连续用了三个设问,有什么作用?
13.文章第二段中画线句子运用的说明方法是什么(写出两种)? 14.文章第i段中加点的“此”指代什么?
15.这篇短文围绕“大自然的色彩”这个中心,主要是从哪三个方面来说明的?
16.以上三个方面说明的顺序是()。
A.从特点到功能的逻辑顺序B.先主后次的逻辑顺序 C.从早到晚的时间顺序D.从上到下的空间顺序 17.给这篇短文加上一个恰当的标题。
【中考链接】 1.选词填空。
(1)花青素在酸性液中会反射红色的光波,我们便感觉到是(浓艳、娇艳、香艳、鲜艳)的红花。一般的花,大都初开时(浓艳、娇艳、香艳、鲜艳),后来渐渐褪色。(2)红色的花最鲜艳,最耀眼,可以说在进化——(过程、进程、途程、里程)中是最成功的。人工选择大大加快了它的(过程、进程、途程、里程),能够在较短的时间内取得显著成果。
2.阅读下列有关数据,先据此得出一个结论,再就此结论用一句话表达自己的观点。
今年春夏之交,强沙尘暴不断袭击我国北方一些地区。据统计,这样的沙尘暴上世纪50年代发生过5次,60年代发生过8次,70年代发生过13次,80年代发生过14次,90年代发生过23次。结论: 观点:
3.从课文的修改稿中,体会修改后语言表述的准确性。
它们的细胞液里都含有葡萄糖变成的花青素。当宣是酸性的时候,花青素呈红色,酸性愈强,颜色愈红。当它是碱性的时候,花青素呈蓝色,碱性较强,就成为蓝黑色,如墨菊、黑牡丹等便是。而当它是中性的时候,则呈紫色。
改后:它们的细胞液里都含有由葡萄糖变成的花青素。当绳堕这是酸性时,花青素呈红色,酸性愈强,颜色愈红。细胞液是碱性时,花青素呈蓝色,碱性较强,就成为蓝黑色,如墨菊、黑牡丹等便是。而当细胞液是中性时,则呈紫色。【教学反思】
第五篇:江苏省丹阳市第三中学八年级语文下册 送东阳马生序王晓红教学案
送东阳马生序王晓红教学案
班级 姓名 备课组长签名 【学习目标】
1、掌握并积累一些文言实词和虚词,培养古文自读能力。
2、体会对比手法的运用。
3、体会并学习古人刻苦学习和虚心求师的精神。
【预习】
1、教师范读课文,要求学生注意字音和停顿,指导朗读。
(1)给以下词语的注音:
嗜
逾
叩
叱咄
俟
负箧
皲
媵
烨
廪稍
馁
谒
撰写
贽
(2)注意停顿
如:余/因得/遍观群书。
尝趋百里外从乡之先达执经叩问。
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
是可谓善学者矣,盖余之勤且艰若此。
以是人多以书假。卒获有闻。
【学习过程】:
一、故事导入
教师讲一则古人悬梁刺股刻苦勤奋学习的故事导入。其实古代还有许多这样勤奋读书的人和事,你还知道哪些呢?引导学生从记忆中搜索相关故事。
二、学生交流作者作品相关资料
1、介绍作者:(投影出示)
2、介绍本文的体裁特点。
三、学生自读课文,了解大意
1、教师范读课文,要求学生注意字音和停顿,指导朗读
2、学生自由朗读课文
能否流畅地朗读课文和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程度有极大的关系。因此,要求学生至少将课文读上两遍,而且必须是以读得流畅无断为标准。
3、指名学生朗读,其余同学听完后指正、评价,教师作适当补充。
4、学生集体朗读全文。
四、再读课文,互助学习,理解文句,疏通课文内容。
五、品读课文,研读探究。
1、请学生朗读全文,要求读得琅琅上口。
2、小组合作,研读探究(突出重点)
出示问题:
①作者如何写出自己读书时条件的艰难的?(请引用原文回答)
②与作者读书时相比,现今太学生的读书条件样?
③通过这种对比,作者得出的结论是什么呢?(请用课文有的原话回答)
六、诵读课文,领会文章写作上的基本特点
1、诵读课文,找出文中的描写和议论部分。
2、学生边读边议,读读议议,这样写作的好处。
3、教师补充(适当提示)
本文在写作上,注意了记叙、描写、议论三者的自然结合。
本文以记叙为主,笔法简洁。有些地方适当地加以渲染和描绘,使文章增添了文采,显得更加生动具体。比如,写到百里之外向硕师名人求教的情景,写了周围的环境,写了“先达”的表现,写了自己求教时的谦虚恭谨。文字简洁,而人物神情跃然纸上。又如写奔走途中的艰难,寥寥数语,情态毕现。写同舍诸生的服饰华贵,采取了细节描写的方法,更衬托出作者的朴素与艰苦。
七、布置作业
1、背诵课文
2、积累有关“勤奋”、“专心” 名言警句 课后训练:
《送东阳马生序》
余幼时即嗜()学。家贫,无从()致书()以观,每假()借于......藏书之家,手自笔录,计日以()还。天大寒,观冰坚,手指不可屈伸,弗之()..怠()。录()毕,走()送之,不敢稍逾约。以是()人多以()......书假余,余因得遍观群书。既加冠(),益慕圣贤之道。又患()无硕师名人与...游,尝趋()百里外从乡之先达()执经叩()问。先达德隆望尊,门人弟....子填()其室,未尝稍降辞色。余立侍左右,援()疑质()理,俯身倾耳...以请;或遇其叱咄(),色愈恭,礼愈至(),不敢出一言以复();俟().....其欣悦,则又请焉。故余虽愚,卒()获有所闻。.
当余之()从师也,负箧曳屣(),行深山巨谷中,穷冬烈风,大雪深数尺,...足肤皲裂而不知。至舍(),四支僵劲()不能动,媵人()持汤沃灌,.....以()衾()拥覆,久而乃()和。寓逆旅,主人日再食(),无鲜肥....滋味之享。同舍生皆被()绮绣,戴朱缨宝饰之帽,腰()白玉之环,左佩刀,..右备容臭(),烨然()若神人;余则緼()袍敝()衣处其间,略无......慕艳()意,以()中有足乐者,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盖余之()勤且.....艰若此。
今诸生学于太学,县官日有禀稍()之供,父母岁有裘葛()之遗(),.....无冻馁()之患()矣;坐大厦之下而诵《诗》《书》,无奔走之劳矣;有司...业、博士为之师,未有问而不告,求而不得者也;凡所宜有之书皆集于此,不必若().
余之手录,假诸()人而后见也。其()业有不精,德有不成者,非天质()....之卑(),则心不若余之专耳,岂()他人之过哉?()..
东阳马生君则在太学已二年,流辈()甚称其贤。余朝京师,生以乡()人...子谒()余。撰长书以为贽(),辞甚畅达。与之论辨,言和而色夷。自...谓少时用心于学甚劳。是()可谓善学者矣。其将归见其亲也,余故道为学之难以()..告之。
一.解释加点的字。二.翻译下列的句子。
1.家贫,无从致书以观,每假借于藏书之家,手自笔录,计日以还。
2.天大寒,观冰坚,手指不可屈伸,弗之怠。
3.尝趋百里外从乡之先达执经叩问。
4.余立侍左右,援疑质理,俯身倾耳以请;或遇其叱咄,色愈恭,礼愈至,不敢出一言以复;俟其欣悦,则又请焉。
5.至舍,四支僵劲不能动,媵人持汤沃灌,以衾拥覆,久而乃和。
6.寓逆旅,主人日再食,无鲜肥滋味之享。
7.盖余之勤且艰若此。
8.其业有不精,德有不成者,非天质之卑,则心不若余之专耳,岂他人之过哉?
9.其将归见其亲也,余故道为学之难以告之
三.分析课文
1.本文体裁是,其性质是 作者是,字 号。2. 试概括全文三段的大意。
3.给第一段分层并概括层意。
4。第一段嗜学在全文中有什么作用?
5.第一段第二层主要写了一件什么事?这说明了什么?
6.“勤且艰”在文章的结构和内容上各有何的作用?
7.第二段第一句主要用了什么写法?写了什么内容?有何作用?
8.第二段第二句用什么表达方式,有何作用?
9.“余故道为学之难以告之”一句在全文中的作用是什么?
10.概括本文的中心。
【收获反思】 三.答案分析课文
1.本文体裁是 赠序,其性质是 临别赠言性质的文体,内容多为勉励、称许之辞。作者是宋濂,字 景濂 号潜溪。2. 试概括全文三段的大意。
二、讲述今天太学生学习条件之优越,从与自己的对照中说明:是否学有所成,一、讲述自己求学之难和在极端艰苦情况下的勤奋,用心之专一。
关键在于自己的专心与否。3.给第一段分层并概括层意。
第一层:
讲
述
我幼
时
求
学的情
三、点名这篇赠序的写作背景和意图。
况
第二层:叙述我成年后求师的情况
第三层:写我求师的行路之苦
第四层:叙述作者意识粗劣、生活俭朴。4。第一段嗜学在全文中有什么作用?
5.第一段第二层主要写了一件什么事?这说明了什么?
主要写了:“叩问之难”,具体表现在:
1、“常趋百里外、、、、、、、叩问”要走一百多里向先达请教。
2、“立侍,俯身倾耳以请”态度恭敬3,“遇其叱咄,不敢岀一言以复“老 第五层:总结第一段:求学勤且艰。
嗜学为全文定下感情基调。嗜学与家贫是矛盾的,作用:引出求学的勤苦。
师态度不好。
4、”俟其欣悦则又请焉。’态度更加恭敬。.6.“勤且艰”在文章的结构和内容上各有何的作用?
勤且艰是对第一段意思的归纳。含义:勤奋与艰苦是有联系的两个方面,有了主观的勤奋,一切艰难困苦都可以克服,这正是学有所成的原因。7.第二段第一句主要用了什么写法?写了什么内容?有何作用? 作用:既说明援疑质理的求教之难,又表现出求职的渴望和决心
第一句主要用了对比的写法,叙述昔日求学艰难和今日各方面。条件之优越 8.第二段第二句用什么表达方式,有何作用?
用了议论的表达方式,自然引出本文腰表达的道理:如果在这样优越的条件下还有不精 9.“余故道为学之难以告之”一句在全文中的作用是什么?
10.概括本文的中心。
课文通过作者青少年是求学的种种艰辛和现在太学生学习条件的优越的对比,说明是否学有所成,关键在于自己的勤奋与专心与否。,赞扬了马生的谦虚好学,表达了对他的期
尝趋百里外/从乡之先达/执经叩问。
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
是/可谓善学者矣,盖余之勤且艰/若此。作用:有力的表现了文章的中心,即是否学有所成,关键在于自己的勤奋与专心与否。
不成,不是天资低下,就是用心不专。
这是为了进一步勉励马生更加刻苦学习,这是本文的写作目的。
盼与勉励之情。
以是/人多以书假。卒/获有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