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七年级音乐下册第五单元民歌二教案2
民歌
(二)1教学目标
聆听藏族民歌《年轻的朋友》,蒙古族民歌《银杯》,感受藏族与蒙古族酒歌、民歌的音乐特点与风格。
能用柔美、圆润的声音,有表情的演唱藏族民歌《年轻的朋友》。能够认真的参与课堂中的各种音乐活动,积极发表个人见解。2重点难点
认知藏族、蒙古族民歌音乐特点与风格。3教学过程
活动1【导入】
一、导入
师:在课前。同学们已经自主的搜集了关于藏族和蒙古族音乐和风俗人情,老师了解了同学们所搜集的资料,看得出大家都非常用心。我也跟课代表同学进行了交流,接下来,就有请课代表同学组织小组进行展示。活动2【讲授】新课教学 藏族 藏族视频
课代表:同学们,请大家看一段视频,同时,请小组讨论,思考导学案问题导学的第一个问题。
课代表:请大家整理手中的资料,说一说这是什么民族,和关于这个民族的一些相关文化。(播放视频)
课代表:请各位同学抢答!
生1:刚刚这段视频是描写藏族的,藏族人大多生活在西藏地区,我所了解在西藏有很多著名的景点,布达拉宫、纳木错、珠穆朗玛峰、大昭寺、小昭寺、等等,我觉得最喜欢的就是纳木错湖,觉得它非常的美丽,很向往。课代表:谢谢!还有吗?
生2:藏族的饮食主要由糌粑、酥油、干肉、藏面各类面点等为主,藏族服饰的最基本特征是肥腰、长袖、大襟、右衽、长裙、长靴、编发、金银珠玉饰品等,但不同地方的服饰在颜色、面料上也有所差异。
生3:我今天给大家介绍一件藏族乐器----札木聂。是藏族的弹拨乐器,因其设六弦,故又 1 称六弦琴。常用于歌舞和弹唱伴奏,也用于器乐合奏或独奏。
师:那同学们就来听听札木聂的声音。大家知道吗?在藏语中,“札木”是声音的意思。“聂”为悦耳好听之意,“札木聂”意为声音悦耳的琴。不知道同学们喜欢这美妙的声音吗?请同学们继续。
生4:藏族人民能歌善舞。我为大家准备了一段藏族舞蹈。课代表:感谢同学精彩的舞蹈。还有吗?
生5:我所搜集的是一些藏族的礼仪礼节,按照藏族习俗,客人来了,豪爽热情的主人要端起酒壶或酒瓶,斟三杯酒敬献客人,前两杯酒,客人按自己的酒量,可喝完,也可剩一点,但不能一点也不喝。第三杯斟满后则要一饮而尽,以示尊重。藏族同胞在劝酒时,经常要喝酒,歌词丰富多彩,曲调优美动人。
课代表:刚才这位同学说到了酒歌,不如让我们马上来感受一下酒歌带给我们的热情。
2、《年轻的朋友》(播放音乐)
师:你们觉得这首歌曲应该以怎样的情绪来演唱呢? 生6:应该以热情、奔放、情感真挚的状态来演唱。师:为什么呢?
生6:就像藏族的高原、藏族人民的性格一样。
师:结合藏族的地理位置和风俗人情,说说藏族民歌为什么会有这样的特点呢?
生6:藏族多生活在高原地区,在加上藏族同胞热情的个性,所以他们的民歌就像他们这个民族一样奔放高亢。
师:非常好!请坐!刚才老师看到xxx一直在跟着唱。下面请xxx同学分享她是怎样学唱这首歌曲的。
Xxx:同学们好,我在预习的时候学习了这首歌曲。同学们在演唱的时候,要注意第一小节有延长记号,我在唱这个地方的时候差不多延长到了2拍,后面还有很多的装饰音,都需要反复听和反复的练习才可以熟练的唱出来。请罗老师再跟我们讲一讲唱歌时的发声方法。师:xxx同学已经说的非常的准确了,要想唱好一首歌曲,必须要反复听和反复的练习,唱的时候一定要打开口腔,直起腰,用上气息。来,一起跟着老师学唱一遍!(老师弹琴,教唱)
师:现在请课代表组织下一个环节。蒙古族 1.《银杯》
课代表:蒙古人民和藏族同胞一样,每当有贵客到来,热情好客的蒙古人民总会手捧银杯,唱着优美动听的酒歌给客人们敬酒,以表达他们的一片盛情。下面我们一起来聆听来自蒙古族的酒歌《银杯》。听听它与藏族酒歌有什么不同。(播放《银杯》)
课代表:同学们觉得这一首蒙古的酒歌有什么特点? 生7:感觉很舒展。
课代表:这一首《银杯》旋律宽广而悠长具有蒙古长调的特点。
课代表:由于藏族和蒙古族所在地理位置的不同,他们的民歌风格也是不一样,通过这两首酒歌,请同学们讨论并完成导学案上最后的表格。课代表:请同学回答,先说节拍。
生8:通过欣赏并学唱这两首酒歌,在节拍上,藏族民歌很自由,就像高原上腾飞的雄鹰一样。蒙古族的节拍很舒展,像一望无际的草原。课代表:请坐,那么速度上呢?
生9:在速度上,藏族民歌很欢快,就像它的舞蹈,而蒙古族很舒缓,向天上的云朵。师:请坐,那旋律上呢?
生10:藏族明朗、宽广、高亢,就像它的地形,而蒙古族就显得深沉、悠远。
师:通过同学们的自学、对比欣赏、互助学习,得出了藏族民歌与蒙古族民歌的不同特点。同学们请坐,接下来请再看一段视频,让我们再次感受蒙古族的魅力。2.播放视频《内蒙古风光》
师:(不断的暂停视频,学生抢答,教师补充)1(60秒)师:从这一段视视频中,看到了什么?
生11:我在这段视频中看到了草原、骏马、蒙古人的服饰、蒙古包,还听到了蒙古长调。师:你是如何判断它是蒙古长调的?
生12:蒙古族民歌分为长调和短调,长调非常的悠长舒缓。
师:看来同学们是做足了功课,蒙古民歌分长、短调两种体裁,长调旋律悠长舒缓,节奏自由。短调泛指那些曲调短小、具有明确节奏节拍的歌曲。我们继续。2(1分29秒)师:看到了什么?
生13:觉得那里的人们无忧无虑游牧生活,与自然融为一体,让我非常向往。
师:与我们重庆山城相比,那么是多么的平坦、宽广、辽阔,确实是让人向往的一片乐土。继续。
3(1分41秒)师:听到了什么?
生14:以前在电视上看到过,这是蒙古的呼麦。师:你对呼麦还有更多的了解吗? 生15:摇头
师:一种藉由喉咙紧缩而唱出“双声”的泛音咏唱技法。指一个人在演唱时能同时发出两个高低不同的声音,一种有金属般质地的音。我们再来体会一下。4(2分47秒)师:听到了什么,看到了什么? 生16:这应该是蒙古族套马的情景。
师:对!蒙古族是马背上的民族,祖祖辈辈传承着最原始古老的驯马方式——蒙古驯马法。不知大家除了看到还听到了些什么了么? 生17:马头琴!
师:对!马头琴是蒙古最主要的民间拉弦乐器。在琴柄的顶部是一个马头的形状,因此而得名。
活动3【活动】
二、拓展研究
师:草原造就了蒙古族民歌舒展悠扬深沉的特点,而高原造就了藏族民歌自由高亢热情的特点。同学们通过自己的自学,互相学习,自我展示,深刻的感受了藏族民歌和蒙古族民歌。除了今天课堂上的这两首歌曲,每个小组都准备了小组展示,下面请各小组进行展示。(小组展示)
师:请同学们思考导学案上的最后一个问题,作为初中生的你们应该怎样去传承少数民族民歌以及我们的民族音乐?
师:老师也希望同学们更加的热爱民族音乐,最后,老师也准备了一段藏族歌曲送给今天所有的同学们!
第二篇:七年级音乐下册第五单元民歌二教案1
民歌
(二)1教学目标
1、认知目标:了解民歌是人民群众在劳动、生活中口头创作的,是人民集体智慧的结晶,具有鲜明的特色和永恒的生命力。
2、能力目标:培养学生对实例歌曲的分析、理解能力;培养学生体会歌曲内涵与音乐情绪体验的能力;使学生掌握音乐欣赏的基本方法和步骤,进而提高审美水平。
3、德育目标:使学生了解和继承中国传统音乐的优秀遗产,激发他们对祖国、对民族、家乡以及生活的热爱之情。2学情分析
1、音乐理论薄弱。
2、学生接触音乐面狭窄,类型少,喜欢听流行歌曲,对民歌了解甚少。
3、学生对音乐感知力差,缺乏正确欣赏和理解音乐的方法。3重点难点
1、重点:民歌的特点;
2、难点:对实例进行分析;
3、关键点:体会歌曲的内在感情,感知民歌的丰富内涵,提高审美情趣。4教学过程
活动1【导入】
一、导入新课
1、复习:演唱歌曲《丢丢铜仔》
2、问题导入新课:
各位同学,刚才我们复习了《丢丢铜仔》,这是一首台湾民歌,那么在现实生活中,你们还会唱,或者说听过哪些民歌?(请同学例举自己听过和会唱的民歌),想一想,它们都有些什么特点?
活动2【讲授】上新课
1、民歌的特点:
(1)民歌在劳动中产生,表达人民的感 情、意愿。(2)民歌是口头创作,口口相传的。
(3)民歌在流传过程中经过集体的口头加工。(如《青藏高原》是采用民族唱法艺术歌曲,不属于传统民歌)1(4)民歌具有鲜明的地域特征和民族特色。活动3【活动】歌曲实例欣赏 a、《茉莉花》
※一说到中国民歌,我们必须提到一首歌曲,它是第一首通过世界盛典流传海外的民歌——《茉莉花》(看视频)
※听赏江苏民歌《茉莉花》,请同学感受歌曲的意境和风格。(清新或张扬、热烈或柔和)※观看一组图片,感受江南水乡温婉的风情。
※歌曲简析:《茉莉花》是一首典型的江南民间小调,江南大都是婉约的城市,吴侬软语,小桥流水,亭台楼阁,精致,端庄,典雅。正如江南的风景,《茉莉花》以委婉、细腻、清新、幽雅的风格,流畅的旋律,通过对花的赞美,展示了东方女性温柔可人,内敛明理的特征。
b、好的,在感受了江南的吴侬软语之后,让我们一起感受另一种音乐风格。齐读《刺勒歌》。这是一首北朝民歌,他描写了什么样的景色?(大草原的景色和游牧民族的生活)接下来,我们一起带着3个问题欣赏一首蒙古民歌《牧歌》。
1、歌曲的演唱形式是什么? 男声独唱
2、歌曲的旋律、节奏特点是怎样的? 旋律悠长宽广,节奏自由舒缓
3、歌曲为我们描绘了一个什么样的画面?让你产生什么样的情绪体验? 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美景和悠然自得的心情
※此曲以草原人民游牧生活为内容,以悠长宽广的旋律,自由舒缓的节奏,描绘了蓝天白云映衬着绿草如茵、地肥水美的辽阔草原,成群的牛羊悠然自得的美景,表达了草原人民热爱家乡、热爱生活的思想感情。它常以无伴奏合唱的演唱形式在舞台上进行展示。聆听一遍无伴奏合唱,感受不同演唱形式风格。活动4【练习】音乐活动
接下来,我们听一首有趣的歌曲《猜调》,回答问题,并参照上面的方法,简单分析歌曲: ①根据曲调和歌词,想一想这是哪个地方的民歌?(云南)②歌曲的旋律节奏有什么特点?(婉转、明快)③歌词有什么创作特点?(一问一答)
分析歌曲:此曲以问答、对歌的形式进行演唱,内容生动,形式活泼。对歌由一个具有呼唤 性的音调开始,接着就通过一连串的排比句发问,但对方并没有被难倒,不假思索,脱口而出,对答如流。问得巧,答得妙,生动活泼,妙趣横生。体现了云南地区物产丰富、民风淳朴、民族风情浓郁的地方特色。活动5【测试】小结
请同学根据今天我们所学内容,总结一下欣赏音乐的基本步骤。(欣赏音乐一般有5个基本步骤:聆听—感受—想象—理解—分析)活动6【作业】音乐拓展
我们看一组图片,感受云南浓郁的民族风情,请各位同学结合家乡楚雄的风土人情谈谈彝族民歌的特点。
活动7【活动】结束语
朗读:音乐,是人生最大的快乐;音乐,是生活中的一股清泉;音乐,是陶冶性情的熔炉 —冼星海 让我们: 爱音乐、爱祖国、爱家乡、爱生活!
第三篇:七年级音乐下册第五单元民歌二教学设计1
民歌
(二)教学目标
1、让学生了解茉莉花的形状、颜色、香味、用途及历史渊源、世界地位,感受各种不同地域、不同版本的《茉莉花》。
2、欣赏并喜爱民歌《茉莉花》,大胆用自己的歌声表现歌曲情绪,并在此基础上进行创新,从而对我国拥有的优秀民歌遗产感到自豪,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2学情分析
这个学期我教授七年级音乐,在教材中有这样一个单元《泥土的歌》,音乐课如果单单只是教唱几首歌曲是不能达到新课标的要求的,要通过唱、练、赏、游的方式让学生能对音乐产生兴趣,特别是能学会欣赏不同国家、民族及不同风格的音乐,通过音乐来起到美育的作用。3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激发学习民歌的兴趣
教学难点:大胆创新,尝试表现,创编属于自己的“《茉莉花》” 4教学过程 组织教学:
课前播放歌曲《茉莉花》,让学生轻松走进教室。师生问好 导入新课:
师:刚才我们听到的是什么歌曲,大家知道吗?《茉莉花》(非常不错,为了奖励你们,下面陈老师给大家带来一个美丽的传说)传说在很久很久以前,沙漠中的楼兰国有一位美丽动人的公主,名叫图兰多,但也很残酷。据说她给来自各国的求婚者提了个条件,能回答出她提的三个问题,就可以娶她,并赢得皇位,但如果答不出,就得被砍头。因此很多人都死在了她的刀下。
看,刽子手们又在磨刀了,原来有个鞑靼国王子也被图兰多的美貌打动,决心不顾一切要娶到图兰多,对图兰多提出的三个问题,对答如流,终于获胜,可图兰多仍不甘心。这时,王子倒慷慨地来帮她,请她在天亮之前能猜中他的名字,他就情愿象没有猜中图兰多的谜语那样,被处死刑。此夜,全城无人入睡,百姓和僧侣们都在向月神祈祷,希望图兰多诚服,从此结束杀戮。瞧,月亮出来了,僧侣的祈祷乐响起(茉莉花的旋律响起)或许就是这动人的音乐感化了美丽残酷的公主。终于她良心发现,从此改邪归正。音乐的魅力在这一时刻得到 1 了完美的体现。茉莉芬芳
介绍江苏民歌《茉莉花》
师:刚才大家听到的传说在100多年前,被意大利的歌剧之王普契尼搬上了舞台,这就是著名歌剧《图兰朵》,刚才我们欣赏到的那段优美的旋律,正是我们耳熟能详的民歌《茉莉花》,大家想一想,早在100年前,意大利人就在传唱《茉莉花》的旋律,可见这首歌是很受欢迎的,今天我们就来一起学习,认识茉莉花,一起来感受为什么它能留香百年。
2、认识茉莉花
师:说了这么多,下面我们就来认识茉莉花。
茉莉花,白色的小花,它芬芳馥郁、朴实无华,它高雅而圣洁,纯真而美丽。满园花草香也香不过它!真的有这么香吗?我们一起来体会一下。(喷洒空气清新剂)香不香啊?其实茉莉花并不仅可以用来观赏,还可以入药、泡茶、做成工艺品等。(播放茉莉花音乐)我们生活中的茉莉花,洁白,馥郁,然而音乐中的茉莉花更加迷人、芬芳、令人向往,下面我们就一起走入茉莉花的音乐世界。欣赏并演唱《茉莉花》
⑴多媒体出示视频,完整欣赏《茉莉花》
师:大家听完这首歌曲,如果让你用一个词来形容,你对这首歌曲的感受,你会选用什么词呢?(优美,纯洁,优雅)旋律怎么样呢?下面我们就来看看歌曲的旋律。⑵分析歌曲:
A.歌曲中有些什么音啊?(12356, 五声调式)B.师:下面老师用竖笛来演奏这首经典民歌。好听吗?相信同学们也想尝试来吹一吹。
C.学生尝试用竖笛表现音乐旋律。(老师电子琴伴奏)分组练习,共同演奏。
老师评价:同学演奏得非常好,下课后继续练习。
师:这首歌曲不仅旋律优美,而且歌词也很美。下面我们一起来歌词朗诵一遍。(师生齐颂)师:这首歌词主要表达的是看花人对茉莉花的一种喜爱,赞扬之情,希望同学们把这种感情融入到歌曲演唱当中去。下面我们就来一起演唱这首好听的《茉莉花》。D.学生演唱《茉莉花》评价:非常好,让老师感受到了茉莉花的芬芳。
师:《茉莉花》并不仅是江苏人在传唱,全国各地都有茉莉花的足迹,下面我们就来感受一 下其他地域的《茉莉花》。
3、感受多地域的《茉莉花》 东北民歌《茉莉花》
⑴师:东北的《茉莉花》和江苏的《茉莉花》有什么不同?
东北《茉莉花》较之江苏《茉莉花》情绪方面:东北民歌热情高亢,力度稍强些,速度稍快些。这与环境、气候、方言、地域特点等因素有关,正是这些因素为《茉莉花》注入了不同的色彩,让《茉莉花》有了各地的特色。
4、欣赏各种音乐形式的《茉莉花》
师:其实《茉莉花》不仅仅有地域性,而且各种音乐形式都在争相表现它,接下来我们就一起欣赏由女子十二乐坊带来新民乐《茉莉花》 女子十二乐坊演奏的《茉莉花》 梁静茹《茉莉花》 老师自编舞《茉莉花》
师:小小的茉莉花经过岁月的洗礼,不仅没有凋零,而且绽放得更加美丽,我们是新世纪的新一代,我们应该为这朵美丽的茉莉花,做些什么呢?(继续继承和发扬它)设计“我的《茉莉花》”
师:今天,我们了解了茉莉花,也欣赏了这么多的茉莉花,那么同学们心中的茉莉花是什么样的呢?接下来,就请同学们设计自己心中的《茉莉花》,10分钟后,请各组上台展示。大家可采用多种形式,多种表现手法表现《茉莉花》,唱歌啊,舞蹈啊乐器啊等等。
1、引导学生采用多种形式,多种表现手法,分小组来表现《茉莉花》,激励学生大胆创新,尝试表现。
2、分组展示,评选“最佳创意奖”、“最佳表演奖”、“最佳合作奖”、“最佳美术奖”、“最具魅力声音人气奖” 课堂小结
《茉莉花》是民族音乐宝库中璀璨的明珠,它那浸润着清幽华夏情味的旋律,早已香飘四海,我们要弘扬民歌文化,让这朵小小的茉莉花永远芬芳。
第四篇:七年级音乐下册第五单元泥土的歌二教案2
第五单元 泥土的歌
(二)1教学目标
1.欣赏书本中几首不同地域的民间小调,有感情的演唱歌曲《采茶灯》,并用葫芦丝演奏歌曲《王大娘钉缸》。
2.尝试用民歌中常用的“同头换尾”创作方式,创编2-4小节旋律。
3.能对本课学习的民间小调的风格和特征进行简单的描述,用简洁的语言概括小调的基本特征。2学情分析
本单元主要学习《泥土的歌(小调)》,上学期已经学习了《泥土的歌》
(一)——劳动号子与山歌,但大部分学生由于对传统音乐缺乏兴趣与激情,所以如何引导学习能够快乐的学习是本单元的关键。教师应该根据具体情况因材施教,充分激发学生学习音乐,爱好音乐的兴趣,对他们要多鼓励多表现,寻找他们身上的闪光点,培养他们的感情。3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1.欣赏、体验歌曲(演唱歌曲《采茶灯》,用葫芦丝演奏歌曲《王大娘钉缸》),并总结小调的特点。2.歌曲创编。
教学难点:演奏歌曲《王大娘钉缸》、歌曲创编——“同头换尾” 4教学过程
活动1【导入】复习导入
播放劳动号子、山歌、小调等民歌片段,猜所属民歌体裁形式及音乐特点:
(教师引导学生欣赏音乐,回顾总结劳动号子、山歌的民歌相关音乐特点,并引入本课教学内容——小调)
活动2【活动】1.欣赏《王大娘钉缸》 1.播放歌曲《好汉歌》,并引导学生随乐哼唱。2.欣赏后提问:歌曲名是什么?歌曲情绪是怎样的?
3.对比聆听民歌《王大娘钉缸》,提问:歌曲旋律与《好汉歌》有何相同点? 4.简介《好汉歌》的创作来源:
A.教师引导学生用葫芦丝吹奏歌曲《王大娘钉缸》,体验歌曲的情绪。学生自主学习吹奏歌曲旋律。B.教师引导学生齐奏歌曲旋律。
活动3【活动】2.听赏采茶歌舞——《采茶灯》《采茶调》
听赏采茶歌舞——《采茶灯》《采茶调》,教师结合各地采茶风光图片,向学生介绍茶文化,并引出采茶劳动中产生的艺术形式——采茶歌舞。浏览采茶图片,引入采茶歌舞
浏览采茶图片,提问:同学们看这几张图片,他们在忙什么呢?——采茶
师:中国是茶的故乡,也是茶文化的发源地,每逢采茶季节,茶女们上山采摘新茶,休息时常聚在一起演唱茶歌,并配有表现采茶劳动、扑捉蝴蝶的舞蹈,形成了各具特色的采茶歌舞,采茶歌舞由于地域不同,其名称及特点也有不同:湖南、湖北称为采茶、茶歌;福建、安徽称为采茶灯。
学唱福建民歌《采茶灯》
A.欣赏歌曲《采茶灯》视频,思考:歌曲情绪有何特点?——轻快活泼 B.再次聆听歌曲,教师引导学生轻声哼唱。C.教师引导学生学唱歌曲(注意歌曲情绪)D.教师引导学生表演歌曲,并对其进行鼓励性评价。活动4【活动】3.欣赏山西民歌、云南民歌《绣荷包》 观看形态各异的荷包,问:请同学们看,这是什么呢?
师:荷包亦称香囊、香袋,在我国传统民俗中,“荷包”是青年男女交往的一种“信物”,各地的“绣荷包”调多用来表现女性对意中人的深切思念和期盼之情。欣赏山西民歌《绣荷包》(教师范唱)讨论:歌曲情绪是怎样的?
活动5【练习】
三、创作与实践——“同头换尾” 师生演唱《牵牛花开羊跑青》音乐旋律片段,提问: 歌曲可以分为几个乐句?每个乐句之间有何共同点?
——(结构规整、两个乐句节奏相同,只是句尾稍加变化)——“同头换尾”
分组创作:以小组为单位,引导学生用同头换尾的创作方式,为老师提供的音乐素材续写四个小节的旋律片段。
分组演唱自己创作的旋律片段,并引导学生评价、修改、完善。活动6【测试】
四、课堂探讨与延伸——简要介绍小调音乐特点 1.我们这节课学习的四首歌曲有什么共同特点?(师生共同分析)A.曲调具有流畅、婉柔、曲折、细腻的艺术特色 B.节拍规整而不拘泥,节奏感鲜明而强烈 C.结构以单曲体为基础,结构内部规整、匀称 D.唱词中的衬词、衬腔定型化、规整化
2.小调及其特点:(提问)这四首歌曲属于民歌的哪一种体裁形式?
A.概念:小调又称“小曲”、“时调”等,一般指流行于城镇集市的民间歌舞小曲。B.特点:结构均衡﹑节奏规整﹑曲调细腻﹑婉柔。C.代表作:《打樱桃》﹑《绣荷包》﹑《小拜年》„ 活动7【练习】
五、小结、下课
小调就像民歌中的一颗珍珠,它扎根于民间,经过漫长岁月的打磨以及世世代代老百姓的传承与发扬,愈发显得熠熠生辉,在此,老师呼吁大家也担负起继承发扬创新民歌的重任,让我们的民歌走向世界、走向更美好的未来!
第五篇:七年级第五单元音乐教案
第五单元脍炙人口的歌(三课时)
第一课时
《南屏晚钟》
教学目标:学唱歌曲《南屏晚钟》,能用领唱、合唱的形式表现歌曲。教学难点:简单的三声部学习。教学重点:学唱歌曲《南屏晚钟》。教学过程: 1.初听:
1)让学生说出歌曲的情绪、速度怎样?
2)让学生说出歌曲的演唱形式?(领唱、合唱)2.复听:
1)让学生听出分为几个乐段?是否有重要或相同的部分?初步理解歌曲为ABA的曲式结构。2)让学生说说歌曲两部分不同的情绪特点 3.唱、动
1)学唱歌曲A部分:用挥拍的方法视唱歌曲节奏 2)让学生跟随范唱反复学唱歌曲
3)挑选唱的好得学生演唱A部分,为歌曲的领唱做准备,并让学生互相评价。教学总结:学生对歌曲《南屏晚钟》很喜欢而且是靠近现代歌曲的风格。
第二课时
《小城故事》 教学目标:主要让学生了解邓丽君及其极具特色的演唱;并模仿学唱歌曲,唱出歌曲的韵味,掌握歌曲的调式。教学重点:学唱歌曲
教学难点:体验我国民族调式中宫调式的风格特点。教学过程:
(一)导入:1.观看邓丽君的经典歌曲演唱的《甜蜜蜜》视频,让学生思考: 1)让学生说出歌曲演唱的风格,让学生初步感受邓丽君时代的歌曲以婉转的抒情歌曲风格。2)简单了解邓丽君是全球华人社会极具影响力的音乐家。
(二)听、唱
1.初听歌曲《小城故事》,让学生说出歌曲的情绪、速度、音色特点,教师从音乐要素上引导学生感受歌曲轻松、甜美以及邓丽君那种独特的音色特点。2.教师范唱。
3.用击拍的方式视唱《小城故事》旋律,让学生了解歌曲A、B两个乐段的形象;特别是感受A段那种极具民族特色的“鱼咬尾”的创作手法。4.让学生跟随邓丽君的范唱反复学唱歌曲,模仿邓丽君那种轻松自然的状态,体会以情带声的演唱方法,做到声情并茂。
(三)析、拓
1.分析歌曲的旋律,让学生找出歌曲是由哪几个音组成?
2.欣赏邓丽君演唱的《小城故事》视频,让学生说说邓丽君以外的其他歌曲。3.对比歌曲《南屏晚钟》。
第三课时
欣赏歌曲《康定情歌》、《南泥湾》、《老渔翁》、《绣荷包》、《》太阳出来喜洋洋》 教学目标:在学唱与听唱中感受羽调式歌曲《老渔翁》、《康定情歌》,徵调式歌曲《南泥湾》,商调式歌曲《绣荷包》、《太阳出来喜洋洋》的调式色彩。教学重点:学唱、欣赏歌曲。
教学难点:能分辨歌曲的特点与风格及不同体裁与形式在音乐表现中的作用。教学过程:
1.听歌曲,比较哪一种调式比较喜欢,对比不同的歌曲风格。2.老师播放范唱,学生跟着学习、学唱。3.请学生表演
教学总结:学生热情高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