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教学案例 学会等待
学会等待,用爱心感化学生心灵
案例:
阅览室是学生丰富课外知识,开发智力的摇篮,是培养学生学习能力的园地。作为一名阅览室管理员,不仅仅局限于与书打交道,还要与不同性格的学生打交道。他们中有的让我高兴,有的让我自豪,也有的可能会惹我生气,还有不少同学永远地留在我的记忆之中,成为我生命里的点滴精彩。
上课的过程中总有个别学生不能完全按照阅览室的规定去做,有的学生会提出超出常规工作范围的要求,这就要求管理员要具有足够的耐心和爱心,积极主动地为学生提供优质的服务,并努力给学生创造良好的阅读氛围和安静的学习环境。因此,我会经常告诉学生读书是一种乐趣,阅读是他们增长阅历,提升智慧的有效途径;教给他们许多阅读方法,让他们学会阅读,学会学习,使同学们在书香的熏陶中健康快乐地成长,从中汲取营养,成为对社会有用的人才;面对学生的错误或疏忽要真心宽容,耐心教育,等待他们点点进步。
小刚(化名)是家里的独苗,父母双方都忙于自己的工作,无暇顾及小刚的教育,父母双方的歉疚使他们对小刚从小溺爱,父母的忙碌给了小刚更多的“自由”。他接触了社会上一些有不良习气的青年,出现了自由散漫等不良行为,受不了约束,不能像其他同学一样很快地适应阅览课的阅读,上课随意说话,不听劝说,有时勉强听进一句,可你一转身,他又忘到九霄云外去了,真叫我头疼。后来我找小刚谈话,使之认识到上课说话对个人对班级的影响;找周围的同学谈话明确别人说话对你是有影响的,会影响你阅读的情绪,因此,旁边的同学说话,你有责任提醒他、制止他。于是同学的督促和班干部的鼓励,让小刚不得不改正,有时为了不影响其他同学阅读,我经常利用暗示(一个手势,一个眼神)等方法来提醒他,肯定他,赏识他。
通过观察我发现了小刚还有很多优点,比如对老师有礼貌,喜欢帮助同学,小心翼翼地把图书摆放好,书皮抚平,然后轻轻回到座位上。我特意表扬了他,夸他做得好,还让同学们向他学习,我看见他的脸上充满了幸福。从这以后,我尝试着用充满赏识的目光来鼓励他,接下来,他果真做得很好。小刚真的变了,他一改以前的散漫,其他方面都相当积极。我坚信,任何一个学生都有闪光之处,作为教师要发现每一个学生美的光芒,要有一颗发现美的心,相信在这种真心的赏识中,每一名学生都会健康快乐成长!
反思:
教师要与学生进行心与心的沟通,学会欣赏,让他们从优点起步,用理解、宽容的情怀去包容他们,用积极奋进的语言去激励他们。面对那些调皮的学生,我们要始终给他们机会,因为一个机会能改变一个人的一生。
教师的事业是希望的事业,是爱的事业,学生们的进步是我们的收获,同学们的成功是我们的快乐!用一份快乐的心情去关注每一个学生,关注学生成长的每一个细节,每一份快乐,满心都是阳光的我们就拥有了一个快乐的世界,快乐地牵起学生们的手放飞希望和梦想。
第二篇:学会等待
学会等待
世界上,有你在等待别人,也有别人为你而默默等待。学会等待,学会做人的原则。等待如箭,穿越时光的缝隙,串起了我们平常的故事。闲时的夜晚,我无数次想起父亲等待的背影,那月光下微微驼了背的身影,是等待归家的孩子,又是等待孩子的归家。犹记得小时侯,父亲在校门口等待的情景。他的目光不断地向嘈嘈杂杂的人群里观望,焦急却又耐心,当我终于与其目光对视时,他脸上便浮现出舒心的微笑,仿佛等待是一种幸福,等待是一种满足。然后我便跑上前去抓住他的手,将书包恶狠狠的摔进他怀里,蹦蹦跳跳地走在他前头,也不时地注意他匆匆的脚步。童年,我是一个要归家的孩子总要父亲的等待,父亲的等待也在我心里越积越厚重。而后,我才知道,这是一种爱,叫父爱。
渐渐地我长大了,我渐渐明白,父亲还有一个漫长的等待,是等待我“归家”。从小学到初中再到高中,我的学习顺理成章谈不上,但也没有经历太大的风风雨雨。父亲在此期间也一直在等待,他看着我一天天比他高比他壮,看着我捧着奖状回家,看着我逐渐独立,看着我一丝不苟的学习生活......这些并不是他等待的结果,而这些小小的变化让他更坚定而幸福的等下去,等待我拥有自己的前途、家庭、事业......这种等待复杂得在我脑海里已不能形成某种形象的事物或是情景。总之,他满足我一切物质上的需求,只要是我想要的,他绝对是不打折扣。脑海中,我总记得每次打电话回家,他都让我要吃好,要注意身体;我总记得每次告诉他我被表扬了,他就“嘿嘿”地笑,还不忘告诉我加油;我总记得每次我考试考得很糟时,他会告诉我要冷静下来分析原因,并对我信心十足......啊,这记忆的碎片连成了漫长的画卷,而这幅画的主题叫等待,这幅画的灵魂是厚重的父爱。
等待也许是一种焦虑,等待也许是一种无奈,等待也许是一缕情思,等待也许是一种幸福......世界上,有你在等待别人,也有别人为你而默默等待
第三篇:学会等待!
教学感悟: 学会等待
杨文英
曾经看过这样一个故事,“孩子,你慢慢来,慢慢来。”这句话当时在我的脑海里不知萦绕了多少遍。它让我想起了一个孩子的请求:“妈妈,我的手还小,请别要求我在整理床铺、画画和打球时做得很完美。我的腿还短,请你走慢些,好让我能跟上你的步伐。我的眼睛还没有看到你所看到的世界,请让我自己观察。我的年纪还小,请拿出时间和耐心向我解释世界上的精彩事情。我的感情还很脆弱,请照顾我的需要,不要一天到晚指责我。”
仔细想想,作为教师的我们,面对学生时,不是更需要这种耐心和等待吗?去年九年级五班的焦淑伟,现在引以为荣为傲的一名男生,八年级我刚接班时,课堂上他很少举手,即使我叫道他,他总是结结巴巴,一个一个单词很困难的往外挤,我好着急,毕竟每堂课上只有有限的45钟,每次他发言卡住时,同学们都窃窃私语,有鼓励的声音,但更多的是嘲笑声,我总感觉着急上火,可作为教师的我从不曾否定过他,而是耐着性子用鼓励的目光与他交流,“Please try!Try again!”等待„„一分、两分钟、三分钟„„感觉好长,时间像凝滞了一样,这样的情况到底持续了多少次,我已经不记得了,只记得好像是半年之后,他终于背诵出了一段完整的小文章,片刻的沉默,雷鸣般的掌声,自发的、不约而同的掌声,为他的执着和坚持,我好感动!想想,如果我们不能给到孩子这点等待的时间,那或许„„不,是一定不会有孩子现在的自信,我们毁掉的可能不仅仅是一个孩子的未来,而是一代孩子和许多家庭的未来。
反思我们的学校和家庭教育,我们的老师和家长有时不能理解为什么有些孩子反应总是慢。其实,有快才有慢,凡事都是相对的。心理学研究表明,孩子的脾气性格其实是在娘胎里就已经形成,有些东西并不是孩子选择这样的,如果知道这些,我们是不是该静下心来思考和解决孩子的问题,我们是不是该多点对于孩子的理解和包容,而不是一味抱怨呢?作为双重身份的我,有时也会去想,为什么同在一个教室,孩子的成绩反差会如此之大呢?心理学告诉我们,人的智商确实存在差异,接受知识的能力也有快慢,如果我们不论是教师还是家长能充分认识到这点,当孩子不明白的时候,就不是一味的指责、唠叨,而是应给孩子更多理解和消化的时间,及时帮助孩子解决问题。仔细想想,作为老师,我很明白这些道理,我很有耐心;可是,作为妈妈,我却做不到,做不到冷静思考、做不到耐心等待!
现在终于明白了:理解孩子,不光是用和蔼的语气,蹲下来和孩子交谈,更重要的是站在孩子的角度去思考。做老师是如此,做父母亦该如此!
2014央视关爱听障儿童公益广告---“无声的世界”这个广告我看了无数次,片中孩子的父亲当知道自己的儿子是先天性重症听力障碍后,不是等待,不是抱怨,而是积极投入对儿子的听说的训练,用了近两年的时间才听到孩子为阻止爸爸惩罚欺负他的孩子时发出的“爸爸乖”,那一刻,我好想向这位父亲敬礼,好想为孩子竖起大拇指,告诉孩子“ 孩子,你真了不起,加油!”是呀!残障儿童的父母都不想放弃,我们为什么忍心去随意放弃一个智力正常的孩子呢!
每个孩子都是一个特殊的个体,都是世界的唯一,不可一概而论,作为教师和父母要学会及时了解孩子心理。作为教师,让我们试着放慢教育的步伐,等等孩子,给他们更多成长的时间,他们才能走得更扎实,走得更远;作为父母,我们要及时和孩子沟通交流,最大限度的理解孩子,鼓励孩子。
等待是一个过程,需要我们的耐心;等待更是一种智慧,需要我们的技巧,让我们每个人都学会等待!
第四篇:学会等待 教学更有效
学会等待
教学更有效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人的心灵深处总有一种把自己看作发现者、研究者和探索者的固有需要。这种需要在儿童精神世界中尤其强烈。”在课堂教学改革的实践中,教师就应该对学生学习的过程给予高度的重视,在教学中老师要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教给学生学习的方法,引导学生自主操作,动手实践,关注学生学习的过程,为学生开拓广阔的探究空间。唯有此,才能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培养学生的良好素质,培养敢于质疑问难的创新型人才。而这一切的实现,有待于我们的“等待”。
一、学生学习习惯的养成需要等待。
马克•吐温说:“习惯就是习惯,谁也不能将其扔出窗外,只能一步一步地引下楼。” 的确如此,习惯的养成需要一步接着一步,而且在第一步之后才有第二步的卖出。前面听过了西师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上册《夹竹桃》一文,老师给出了三个问题:一是课文中哪些地方看出了夹竹桃的婉美?二是夹竹桃的韧性体现在哪里?三是夹竹桃为什么能引起我的想象?三个问题一抛出,就让学生自主学习,2分钟一过又让学生讨论交流。看到老师的如此举动,我彷徨了。学生对三个问题真的就得出答案与说法了吗?学生在文本中去寻找答案的时候知道学法吗?学生对自主学习和合作学习的方法知晓多少呢?学生阅读需要思考,思考需要时间。学生在文中找相关词句需要时间,也需要学法的指导,更需要一种学会学习方法的习惯作支撑。而养成这种习惯需要我们当老师的要学会等待,并且学会关注学生学习能力的培养。
不仅如此,而平时的习惯就更要我们注意渗透和培养。正所谓:“勉强成习惯,习惯成自然”。就拿最平常的“写字”而言吧。写字的基本姿势,写字的力度,写字的方法是一个从未写过字的人经历写字的“三大步”。这个过程更是需要从不适应到适应,尤其是对小孩子而言就更难了。我家的孩子在乡下读幼儿园就从未写过“字”,用过“笔”。这学期,我把她送进了城里的私人幼儿园,为了幼小衔接当然就要“写字”了。她急了。第一天回到家对我说:“妈妈,我们要写字了,要准备笔了。”听了她的话,也没有多想就回答道“好的,妈妈给你买,你要认真写哈。”可过了几天,她回来却对我说:“妈妈。我不想写字了,也不想拿笔去学校了。”听了这话,立即回答道:“为什么不想写了?”“老师批评我,说我写字写得慢不如不写。”我明白了,老师着急了,老师是关心孩子,希望“孺子可教”。于是,下午放学回家,我让她写给我看,一边看我一边教了写字的姿势与方法。看着女儿稚嫩的手,很无奈的表情,虽然我知道要让她学会写字需要过程,但我还是有些舍不得,更有些悔恨,也有些埋怨老师不懂得教学规律与孩子身心发展规律。又过了一个月,我没有听见女儿的“牢骚”了。我想一定是老师不让她写了,或者写少了。可事情不是这样的,一天下班回家刚踏进家门,就听女儿在念叨:“抬头,身子坐正,一只手要按着本子,笔离……”虽然念得不那么准确,我知道女儿无意识的记住我说的话,也喜欢写字了。直到昨天(上学近两个月),她就能按照“正确”的姿势写字了。我欣喜着,尽管是那么简单的事。潜移默化的渗透,再加上时间的等待就能成就的习惯。教孩子写字如此,教学更是如此,我们要学会等待,等待时间与时机。
二、学生认知过程的节奏需要等待
还记得席慕蓉说:“人生像攀登一座山,而找寻出路,却是一种学习的过程,我们应当在这过程中,学习稳定、冷静,学习如何从慌乱中找到生机。”人生如此,学习也如此,教学过程更是如此。学生学习的过程应该是自主构建,主动探究和具有个性的过程。学生在课堂上学到的知识是有共性的,也就是知识本身的特征。但是,对学生个体而言,也不是都“整齐划一,步调一致”的,每个学生对知识的理解有他自己的认识。从这一点上说知识应该是立体、丰满的,带有学生个人色彩的感悟。那是小学数学五年级上册《用字母表示数》的一堂课上,老师的设计巧妙精当仍记忆犹新。老师在教学新知识的环节里,用出示儿歌的方法探究新知。“一只青蛙四条腿,两只青蛙八条腿,三只青蛙十二条腿……”当青蛙的只数越来越多,青蛙的腿数也越来越多的时候,怎么办?老师出示()只青蛙()条腿,让学生填。几分钟过去了,老师收集了四种创意性的表示方法:100000只青蛙400000条腿;X只青蛙X条腿;X只青蛙Y条腿;X只青蛙X乘4条腿。在这四张创意栏我们可以看出学生对新知识的探究过程,学生对新知识的学习是需要过程的。由此可见,教学新知识的过程是需要等待的,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等待学生的认识的过程。我们教学的过程也应如唱歌一样需要节奏,需要停顿与抑扬顿挫。
三、学生学会学习的时空需要等待。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数学学习要从学生的已有生活经验出发,让学生亲身经历将实际问题抽象成数学模型,并进行解释和应用的过程”。这一新课程理念除了强调对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的培养以外,更多地是强调了学生学习数学的过程是一个亲身经历、动手实践、主动探究的过程。因此,在课堂教学中,提供给学生探究的时间和空间就显得十分重要。这就要求我们教师学会耐心等待,给学生自由的空间,给学生展示自我的机会,让学生自觉地进行知识建构,教师再作适时恰当的调控,这样学生对知识就有了内化的过程。是的,等待是一种胸怀,是一种智慧。学生的自我探索过程,需要给他以一定的空间与时间,它是一种“再创造”的过程。需要我们智慧的等待才能等来学生的“发现”。学会等待,我们的教师不要急于发表自己的见解,而是让学生自己来发现、纠正、来完善。
记忆中有这样一幕:在一次教研听课时,某老师提问一个平时学习很一般的学生,问题不是很难,但这个学生就是紧张的回答不出来,一分钟过去了,学生的脸急得通红,这时,老师轻轻地说 :“别着急,你再看会儿课本,我相信你一定行。”又一分钟过去了,其他的学生纷纷举起了手,但是这位老师仍是微笑地看着学生,耐心等待着,等待着……终于,这位学生正确回答了这个问题。虽然某老师的课最终因拖堂了几分钟,但奇迹出现了,一年后那个学习很一般的学生居然成了该班的优秀生。仔细想来,正是因为某老师善用等待,给学生了一份战胜自己的信心,让学生相信,只要自己用心付出,没有什么事不能做到。
曾听过吴正宪教授作的报告,有这样几句话让人很是折服:“教师要学会等待,等待是一种尊重,今天1加1不等于2不要紧,若你今天伤了学生的心,则会后悔无穷。”
等待是一种心态,一种理念,是心中有学生,更是教学的智慧。学生的学习是一个动态生成的过程。当学生学习成功时,教师要学会等待,和学生一起分享经过自己的艰苦探索最终掌握知识的成功喜悦,激励他们加倍努力,从而争取获得更大的成功。与美丽的等待邂逅,相信等待一定会让我们的课堂更加有效。
参考文献:《义务教育课程标准》
第五篇:学会倾听教学案例
《学会倾听》晨诵教案
永安小学:马媛媛 教学目标:(1)、能让学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诗。(2)、运用多种不同形式让每个学生充分展现自己的声音。(3)、使学生通过晨诵一起感受诗歌的优美。
教学重点:运用不同形式朗读小诗,感受其中的趣味,萌发对文字的热爱。
教学难点:能将感受到的表达出来。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今天的天气格外明媚,太阳公公起了一个大早,在等待着孩子们早早的到来。太阳公公最喜欢爱思考、听话的孩子。让我们一起深呼吸,吸收这新鲜的空气吧!
二.师生问候 师:早上好,孩子们!生:早上好,老师!
师:整个早晨我一直看着你们。生:整个早晨我们一直看着你。三.复习诗
有一颗小石头非常地调皮,它在乡下的小路上不知摔倒了多少小朋友、小动物。可是呀!这颗小石头,却满不在乎地照样躺在路上,被太阳公公照着、温暖着。相信孩子们肯定还记得这首小诗吧!咱们一起来复习一下吧。
学生齐读《小石头》可以加上相对应的动作。四.学习新诗《学会倾听》
孩子们的耳朵可神奇啦!能听出老师讲的所有内容,今天我就考考大家,看看哪位小朋友的耳朵最神奇。能听到别的小朋友所听不到的话。
1.师:范读
要求学生认真倾听。
师问:相信孩子们已经从老师的诵读中听到了很多内容。
生:汇报
2.学生模仿老师的声音读,听听谁是小小模仿家。3.分男女读。比一比看看谁的声音最响亮。
4.指名读
马老师知道咋们班的孩子个个都很能干,相信你们也能一个人完整的来诵读这首小诗吧!
5.当当小老师
我们一年级一班的孩子都聪明能干,个个都是模仿小能手,相信你们也能来模仿,当当小老师,来教教大家读吧!五.绘画
孩子们都有一个聪明会思考的小脑袋,也有一双明亮善于发现的眼睛,更有一双灵巧的双手,就让我们用五彩的画笔,画出你们听到的、看到的和想到的。
六.小结
今天我们学习了《学会倾听》这首小诗,孩子们也知道了做什么事情都要先倾听,听清楚然后再去做。希望孩子们在生活中、学习中也要时刻注意学会倾听!
《 学会倾听》教学案例
永安小学:马媛媛
在周一下午得知要去别的学校上一节晨诵课时,我便开始准备,心想一定要好好上,但是应该选取怎样的题材呢?由于面对的是一年级的孩子我想得从行为习惯入手。就选取了《学会倾听》这首小儿歌,这首儿歌的大致内容讲的是怎样培养好孩子们的倾听习惯、坐姿、举手发言以及回答问题声音响亮等方面。在准备中我用了精美的ppt来呈现,想的就是让孩子们在漂亮的图画中来轻松学习。
我们一行的有教师发展中心的徐校长、梁老师以及我们学校的校长和一个同事。在上车时徐校长就说让我上完课后说说我为什么要选择这首诗,选择的目的是什么。当时我脑袋中就在想这次对我来说是一次挑战,也是一次重要的机会,我肯定会好好上,给孩子们留下深深的印象。车子在山路上缓缓而行。看见山上的一草一木我就在想哪些孩子们。我到底该如何上,用哪些方式,用哪些语言来吸引她们,她们会不会喜欢我带来的这首儿歌。想着想着就到了目的地马槽小学。下车后我发现这是一所红军小学,每个孩子都穿着迷彩服多像一个个小军人啊!我便不由自主来到了我要上课的班级一年级,在进入班级的一刹那我发现班上只有八个孩子,她们直直的坐在自己的座位上,悄悄地可乖了。我当时就告诉自己一定要和她们交上朋友。让他们喜欢上我以及我的课。
由于我带来的晨诵课中有一首复习诗她们没有学过,所以我用了一节课与他们交流,来到她们身边我就告诉她们今天我想和她们交朋友,他们高心的欢呼起来,我知道她们开始喜欢上我了。我就把《小石头》这首诗送给她们,当我深情的读出“昨天摔着了娃娃,今天拌着了驮马”学生立刻有着浓厚的兴趣她们很快爱上了这首诗,还说小石头可真调皮啊!在阳光的照耀下我们还唱了歌、背了诗。我感觉这一刻真是太幸福啦。
在与她们的沟通中我发现李伟小朋友字写的可漂亮了、曾婷婷是一个内向的孩子、蒋雯丽带着一副眼镜非常的文静与甜美。还有一个孩子给我留下深刻的印象,他是一个小男孩名叫王军,长得活泼可爱,声音也很洪亮。我就叫他起来为大家起一歌,可就在这时其他的孩子哄堂大笑让我不知所措,在得知情况后知道了这个小男孩在学习上遇到一些困难,说他不学习、也不会写字,更别说会唱歌跳舞了。同学们也都不喜欢他,也不想和他玩。但是他脸上总是带着笑容,就在这时我却发现他的一处闪光点,就是不管我们做什么他都会自觉的来参与其中,虽然他说的不怎么对,这也是他的优点啊!我就在想待会上课时一定要给他自我展示的机会让同学们对他另眼相看。
上课铃声响了,开始我的晨诵课了,我偷偷的看了看他,这时的他还在看后面的老师们,我快速的开了课,在师生问候之后我用了一些孩子们喜欢听的儿童语言例如:有一颗小石头非常地调皮,它在乡下的小路上不知摔倒了多少小朋友、小动物。可是呀!这颗小石头,却满不在乎地照样躺在路上,被太阳公公照着、温暖着。相信孩子们肯定还记得这首小诗吧!咱们一起来复习《小石头》吧。孩子们一听就被吸引进去,当然也包括王军,我心里别提多高兴了。听见她们那稚嫩的声音看见她们那洋溢的笑容我知道她们喜欢上了今天的课堂。就在这种满心欢喜时我让孩子们闭上眼睛去听老师读,看看哪个孩子的小耳朵最灵。能听到一些什么内容。读完后孩子们都把小手举的高高的争着来回答道。王军也举手了但是他没有说对,同学们都笑话他,他脸一下就红了,头低低地。我知道他心里很难受。对同学们说:“其实我们回答问题不一定每次都全对,只要有胆量举手就像成功进了一大步,你们看王军同学举手了,我们应该对他表示祝贺。”话音刚落教室里就响起了为他鼓的第一次掌声,我看见他有一点笑容了。就在第一次的鼓励中他更加地认真听讲,目不转睛地看着我,慢慢地我一步一步进行下去,用了不同的方式让他们朗读比如说:范读、学生模仿老师的声音读、听听谁是小小模仿家。
分男女读。比一比看谁的声音最响亮。指名读以及同桌一起读。在用这些不同的方式读时我下讲台来到孩子们身边,我惊喜的发现他也在认真的指着一字一句的读,但是有很多字他都不认识,我发现了他的困难也记在了心里。当请学生上台汇报时每一组都合作的非常愉快,该轮到他们这一小组了,他的同桌偏偏不想上去,或许是有点点嫌弃他,觉得他不会读会拖自己的后退,于是我便邀请他上台和老师一起读,他刚开始也不怎么愿意,我一直不停的对他说没关系老师会帮助你的。我便拉着他一起大步走向讲台,他的手还有一些哆嗦呢!我想,他平时应该很少有这种机会在全班面前展示吧。我一定要让孩子们觉得王军其实是不错的。就在他开口读第一句时我就肯定了他的朗读,同学们也不约而同鼓励了他,让他更加有信心读好。虽然我们的朗读一直断断续续,但是在我的陪伴下他勇敢的完成了。这是他第一次完成了一首小儿歌。同学们掌声不断,和他同桌的孩子也有点害羞,我知道大家会从心里佩服王军的,再也不会有人瞧不起他了。一节课中他都是抬头挺胸,坐的直直的学完了整堂课。我感觉很满足,紧接着我还让他们用手中五彩的画笔,画出他们听到的、看到的和想到的,孩子们画的很认真,分别还说出了自己画的内容,由于时间关系没有在课堂中把画图上颜色,只有课后添加。不管怎样这一刻我感觉他们长大了。
在走之前半小时,那群天真的孩子还特意把课堂中没完成的画拿来我看,看着他们手中的画,再看看那一双双灵动的眼睛我心里酸酸的,真心舍不得这八个可爱的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