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or循环(两个课时)范文

时间:2019-05-13 21:21:10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for循环(两个课时)范文》,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for循环(两个课时)范文》。

第一篇:for循环(两个课时)范文

For/next 循环(第一课时)

一、教材分析

本节课的教学内容是信息技术选修模块一《算法与程序设计》中的第2章第4小节《程序的循环结构》。循环结构是程序设计的三种基本结构之一,是程序设计中的重点也是难点,后续的算法的设计教学,都要以此为基础。本节内容注重实例分析,通过教师的引导,让学生感受和领悟循环结构的执行方式,解决实际问题。

二、学情分析

学生在学习本节课前,学生已经掌握了顺序和分支结构,并对循环结构有一定的认识,且能初步用VB编写程序解决问题。

三、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理解循环结构的基本思想。

掌握用For循环语句编写程序。

能力目标

培养和提高逻辑思维能力,能独立完成简单循环结构算法的设计。

培养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情感目标

提高学习兴趣,培养学习的主动性和探究性,体验成功的快乐。

四、教学重难点

重点:掌握for„next循环语句的格式及使用方法。难点:for语句的具体执行过程

五、教法与学法

教法以讲授法和演示法为主,学法以探究法和实践法为主。

六、教学过程

第一环节:温故知新

复习上节课的知识点:三个主要讲的控件(标签、文本框、按钮)、对象、如何修改对象的属性、事件以及事件的处理过程、清楚什么对象的什么事件。If语句的结构(块语句)

配套复习练习

例1 x=2 y=3 x=x+y y=y+x

x和y的值

(重点掌握变量的计算)例2 A=7 B=9 if a

求m的值(复习选择结构)

例3 看流程图输出结果(也是复习选择结构)第二环节:新课导入

流程图展示分支结构和循环结构,比较箭头的流向,导入本节课学习for循环语句。第三环节:新课讲解

例1:“钓鱼岛是中国的”在屏幕上输出10次。——》需要重复执行 例2:将1—15每个数显示在屏幕上。——》也需要重复做。比较发现循环结构就是在做大量相同的事情或者有规律的事。总结循环结构的四要素:从起点a到终点b 每x 重复做某事

对应得出for循环的语句格式:for 循环变量=初值 to 终值 step 步长

循环体

Next 循环变量 例2用循环语句写出,套格式。(讲清题目对应的四要素)

For i=1 to 15 step 1

Print i

Next i 第四环节:上机练习

完成这个练习同学自己思考以下两个问题:

①1—15每两个数输出;(学生学会更该步长)

②从1—5,输出每个数的两倍;(学生学会输出语句的更改)

过程中教师四周巡视,帮忙解答疑问。第五环节:练习讲评

教师控制随机控制某位学生的电脑,评价学生完成的情况,并根据学生完成的情况讲解注意点。ppt具体讲解for语句的执行过程,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for循环。

For/next 循环(第二课时)

一、教材分析

本节课接上节课的for/next循环结构,主要通过对一个具体例子的改进,让学生对循环结构有更深的了解,进一步掌握取余、计数和累加的方法,使学生更容易学习do循环。同时渗透下面的枚举算法。

二、学情分析

学生上节课已经掌握了循环语句的基本格式和使用方法,但对于具体的问题分析练习调试的机会不多。这节课给学生充分的时间思考探索和上机练习,真正掌握for/next循环。

三、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掌握计数、累加和逻辑运算符的使用。

能力目标:能独立运用循环结构解决实际问题,能举一反三,触类旁通。情感目标:培养独立思考探索精神。

四、教学重难点

重点:根据实际问题,编写for/next循环语句

难点:理解计数、累加和累乘在循环中的重要作用。

五、教法与学法

教法以讲授法和演示法为主,学法以探究法和实践法为主。

六、教学过程

接着上节课的例子,本节课例子一步步递进,逐个掌握知识点。第一环节:案例讲解和上机练习

例一:输出1-20内的所有偶数。发散思维让同学们上机操作用多种方法解决。重点是巩固循环的四要素。例二:输出1-20内偶数的个数。老师具体讲解计数器的使用,强调输出语句放置的位置。

例三:输出1-20内偶数的和。让同学们借鉴计数器的使用方法,掌握循环中的累加。例四:求1—20里2和3的共同倍数。讲解逻辑运算符(and or not)的使用。第二环节:当堂练习

掌握for循环中的计算问题,注意做练习时不要思维定势,只是循环变量的累加。要看清变量。

s=0

For i=4 to 9

step 2

S=s+1

Next

i

求s的输出结果

第二篇:公开课梅花魂(两个课时)

聚焦单元目标,学习表达方式

—— 《梅花魂》教学记录

执教 吉春亚 【学习目标】

1.认读12个生字,会写14个生字,联系上下文理解有关的词语。2.读通课文,会概括课文的几件事例。知道首尾呼应中借梅花表达情怀。

3.品读“读诗流泪”,从叙述与梅花有关的事例中的重点词句体会梅花的品格及梅花魂的含义,并能组织语言思路清晰地表达出来。体会华侨老人爱梅花更爱祖国的思想感情。领悟抒发思乡情怀的表达方式。

4.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的3、13等自然段内容。【教学重点】 目标2、3。【学习过程】

一、回顾引入新课,知借梅表达“思乡”情。师:这一单元学习的主题是—— 生:月是故乡明。师:王安石眼中——

学生朗读《泊船瓜州》的诗句。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

师:王安石借什么表达思想情怀。生:借春风表达思乡情怀的。师:在张籍的《秋思》里—— 生读文“洛阳城里见秋风……” 师:借什么表达情怀? 生:借秋风表达思乡情怀。师:在纳兰性德的《长相思》中—— 生读

风一更,雪一更,聒碎心乡梦不成,故园无此声。师:又是借什么表达情怀? 生:借北方的风雪表达自己的情怀。师:而我们今天要学的--生:《梅花魂》。

师:看课题,就能明白借什么抒发思念之情呢? 生:梅花。

师:我们再读读课题 生:《梅花魂》。

师:(课件出示字典解释)

学生大致了解是“精神品质”的意思,但不知道具体指什么,会质疑“梅花魂”真正内涵。

二、读通概括事例,明借梅表达“思乡”情。

(一)读通课文,读准字音。

师:除了课题以外,课文中还到处都在借梅花抒发情感。请大声朗读课文,把字音读准确,哪里不容易读,多读几遍,等一会儿提示大家。同时思考从哪些地方看得出是借梅花表达思乡之情的。

学生自由读课文,老师巡视情况。

师:感谢几位同学的提示,如下读音请注意。

出示:有生以来,我第一次听到我训斥我妈:“孩子要管教好,这清白的梅花,是玷污得的吗?”

一起朗读,师:“玷污得的吗?”的确不好读,这句话什么意思? 生:清白的梅花是不能玷污的。师:要读出这个意思。跟老师读。学生跟读。

师:还有几句。出示: 训罢,便用保险刀片轻轻刮去污迹,又用细绸子慢慢抹净。师:这一句有两个多音字。(学生认读)

几千年来,我们中华民族出了许多有气节的人物,他们不管历尽多少磨难,受到怎样的欺凌,从来都是顶天立地,不肯低头折节。

出示:赤道吹来的风撩乱了老人平时梳理的整整齐齐的银发,我觉得外祖父一下子衰老了。

(二)首尾呼应中借梅花表达情怀。

师:我们读通了课文,从哪儿看得出是借梅花表达思乡情怀呢? 生:我从文章开头和结尾部分知道了(读文)因为一看到梅花,就想起外祖父。

出示:

故乡的梅花又开了,那朵朵冷艳,缕缕幽芳,总使我想起漂泊他乡﹑葬身异国的外祖父.多少年过去,我每次看到外祖父珍藏的这幅梅花和给我的手绢,就想到这不只是花,而且是身在异国的华侨老人一颗眷恋祖国的心。

师:首尾呼应的开头。这两句生字比较多,请全班朗读。学生朗读。

师:看到梅花,想起漂泊他乡﹑葬身异国的外祖父.看这个“葬”字,(老师书写)埋在异国的草堆下,葬身在那个国家?

生:星岛。

师:新加坡。外祖父是哪里人。生:中国人。

(三)借与梅花有关的事例表达情怀

师:我们从首尾呼应中感受了作者借“梅花”表达思乡之情。其实还有多件事情与梅花有关。请一位同学朗读第一件事情。其他同学尝试着用第一单元学习的方法来概括。

学生读文后概括。

生:我不小心在墨梅图上弄了一个小手印,外公就狠狠训斥我的妈妈。师(板书:训斥弄脏墨梅,)其他的几个事例,我们思考概括。生:临别的时候,外祖父流着泪送我梅花手绢。

师(板书:流泪送血梅绢;)还有一件事情,谁来说一说。生:我们要回国,外祖父年纪大了,不能送别的时候,外祖父送我墨梅图。

师:概括说说这件事情。

生:外祖父不能回国了,临别的时候把那幅珍爱的墨梅图送给我了。师:(板书:赠送墨梅图画)跟梅花有关的有三件事情。我们一起读一读板书。

(生读)训斥弄脏墨梅 赠送墨梅图画 流泪送血梅绢 师:全文的首尾呼应着由“梅”想到了外祖父,又有三个事例回忆外祖父与梅有关的事情。最后一件事情写到“流泪送血梅绢”,表面上与梅花没有必然联系,还有两件事情。也尝试着概括概括。

生:外祖父读古诗的时候哭了。我笑话他,他说我不懂事。板书:教我读诗流泪

生:外祖父因为年纪大了,不能回国,外祖父哭了。师:(板书:不能回国流泪)

师:课文一共写了外祖父的五件事情,我们把这五件事情一起读一读。(学生看黑板读)

三、品读“流泪”事例,体会思念之情。

1、细读“读诗流泪”。

师:先来看看“流泪”的事情。有同学知道外祖父洪镜湖先生吗?用一两句话简单介绍。

生:是晚清时候的一个举人,江苏生活了一段时间,又到福建厦门,后来下南洋做生意,之后定居新加坡。

生:喜欢古玩,喜欢唐诗宋词。

生:喜欢画画,在国外打拼很长时间,发表了很多的文章。师:是一位文人,一直保留着一些中国文人的许多气质,自幼饱读诗书,能书善画,喜欢古玩等。我们读一读这一自然段中读诗的这一部分。

学生朗读第二自然段。师:你们读诗不会流泪吧!生:不会。

师:外祖父读着读着流泪了,一定是触景生情,想到了什么呢?看着课件提示想一想。

出示:

读到“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祖父不由想起 读到“春草明年绿,王孙归不归” 时,祖父想到(读到“自在飞花轻似梦,无边丝雨细如愁”()于是,一颗两颗冰凉的泪珠落下来。生:外祖父读到“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时,想到:我独自一个人在新岛,佳节来临,更加思念我的亲人,什么时候才回家呢?

生:外祖父读到“春草明年绿,王孙归不归”时,心想:春草绿了,新的一年又来临了,我会不会去呢?

生:外祖父读到“自在飞花轻似梦,无边丝雨细如愁”时,心想:哪些花自由自在,轻轻飞舞,细雨绵绵像一根根细丝,这一切都让我发愁啊!

师:把体会到的情感送到我们的朗读中。学生有感情朗读课文。过程略。

2、略读第二、三次流泪

师:外祖父饱读诗书,吟诗诗情不自禁流泪,知道我们要回国,他不是流泪,而是——

生:呜呜呜哭出声音来。师:邀请男生朗读。(生读)

师:回国那天,天气凉飕飕的,可外祖父还来送我们,他是多么想和我们一起回去啊!邀请女生朗读

师:请同学们注意,递给我的不是其他的,而是—— 生:一色雪白的细亚麻布上绣上血色的梅花。

师:读到这里的时候,我们便会明白,外祖父其实是在借梅花表达情怀——

生:眷恋祖国的心。生:思念家乡的情怀。生:思念祖国的感情。生:思念故土的情感。

师:这绣着的梅花不是白的,不是粉色的,而是血色的,似乎在替外祖父表达心声。是外公什么样的心在流血?

生:思念家乡的心在流泪。生:想念祖国的心在流血。

生:为自己回不去祖国而心痛的流血。

师:这几件流泪的事情表面上看与梅花没有关系,其实紧密相连。

四、作业,布置练习1.给带点的字选择合适的解释,在被选答案的序号处画“√”。能书善画

①善良,慈善;②善行,善事;③友好,和好;④擅长,长于;⑤容易,易于。

颇负盛名

①背;②担负;③依仗;④遭受;⑤享有;⑥失败。独在异乡为异客

①有分别,不相同;②奇异,奇特,特别;③另外的,别的;④惊奇,奇怪;⑤分开。2.看拼音写词语

Hún liú yōu zàng chóu 梅花()()()芳,()身异国 忧愁()

Chóu shū suāi juàn qiáo 丝()()头()老 手()华()3.提出学习疑难,为下一节课学习做基础。第二课时

【学习目标】

1.质疑问难,顺学引导接单,学生学习与梅花有关的事例,品味重点词句体会梅花的品格及梅花魂的多重含义,并能组织语言思路清晰地表达出来。体会华侨老人爱梅花更爱祖国的思想感情。(重点)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的3、13等自然段内容。3.领悟作者借梅花表达思乡情怀的表达方法。【学习过程】

一、回顾事例,质疑梅花魂“义”

师: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了围绕课题写了五件事情—— 学生朗读 教我读诗流泪 训斥弄脏墨梅 不能回国流泪 赠送墨梅图画 流泪送梅花绢

师:知道了外祖父有三次流泪,最后一次流泪的情景是这样的。(学生配乐朗读。)

船快开了,妈妈只好狠下心来,拉着我登上了大客轮。想不到泪眼蒙胧的外祖父也随着上了船,递给我一块手绢-----一色雪白的西亚麻布上绣着血色的梅花。

师:在分别之际,外祖父却要送给随身带的一块绣着血色的梅花的手绢。外祖父借梅花表达自己的思乡的心在流泪。我们走进文中与梅花有关的三件事情去探寻外祖父心中的梅花魂。这三件事情是——

生:训斥弄脏墨梅 赠送墨梅图画 流泪送梅花绢

二、顺学而导,感悟梅花魂内“含”

(一)学生自学,了解学生学情

学生自学三件事情,捕捉有关信息,感悟梅花魂的意义。师:上一节的作业,我们提出的几个学习疑惑 1.梅花魂是什么含义?

2.外祖父这么爱梅花为什么要让我把梅花带回国呢? 3.为什么外祖父说这梅花是玷污得的吗?

你们通过自学解难,我想了解一下,你们觉得梅花魂是什么含义呢?从哪儿得知的? 生:是梅花有顽强的品质。师:能说明白一点吗?

(生只是说在读第十三自然段句段,表述不清内涵)

(二)解难一:梅花魂的含义

师:理解有点困难,老师帮助帮助大家。

出示:这梅花,是我们中国最有名的花,旁的花,大抵是春暖才开花,她却不一样,愈是寒冷,愈是风欺雪压,花开得越精神,愈秀气,她是最有品格,最有灵魂,最有骨气的!几千年来,我们中华民族出了许多有气节的人物,他们不管历经多少磨难,不管受到怎样的欺凌,从来都是顶天立地,不肯低头折节。一个中国人,无论在怎样的境遇里,总要有梅花的秉性才好!

师:这是临别的前一天,外祖父郑重教给我一幅墨梅图时意味深长的话语。我们一起来读读。

学生齐读。

师:请三位同学分句朗读。学生读后。

师:这段话,有三个句子,其实是两个层次,你们发现了吗? 生:先写梅花,再写中国人。(板书:花 人。)

师:写花的句子中有“梅花”之魂,藏着“梅花魂”的含义。谁来说一说。

生:梅花是有名的花,它有灵魂,有品格,有骨气。生:愈是寒冷,愈是风欺雪压,花开得越精神,愈秀气。师:简要的概括就是——

生:不怕风欺雪压的品格和骨气。

师:(板书:不怕欺压

骨气)第二层含义藏在第二、三句话中。生:梅花还象征着中华民族很多有气节的人物,他们不管遇到怎样的欺凌,从来都是顶天立地,不肯低头折节。

师:学会简要概括。

生:梅花象征了有气节的人物,顶天立地。

师:(板书

中国人

顶天立地

气节)同样的方法,从第三句话语中概括梅花魂的含义。

生:外祖父希望中国人都要有梅花的秉性。

师:(板书: 决不低头)不只是有气节的人,更是每一个中国人都要这样,形成整个民族的具有梅花的秉性。是的,外祖父是这么说的,也是这么做的。(补充资料)外祖父在异国他乡,这些华侨饱受欺凌与磨难,凭着自己的勤劳智慧顽强地撑起了属于华人的一方天空。为了表达抗日决心和海外华侨一起寄回国支援抗战的汇款53亿元。捐献飞机217架、救护车1000多辆、坦克23辆等。他就是一个有气节的人物。你们知道哪些有气节的人物。拿出你们课前查找的资料,用一句简单的话语说一说这个有着民族节气的人物。

生:朱自清,宁可自己饿死也不愿吃美国的救济粮。

生:狼牙山五壮士宁死不向日本人投降,跳下山崖,壮烈献身。生:于谦,浑身碎骨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

师:综上所述(指板书)梅花魂的含义是指什么呢?我们一起看着板书回答。

生根据板书小结:梅花魂有两层含义,第一,梅花拥有不怕风欺雪压的坚强骨气,第二,梅花魂是中国人不肯低头折节的气节,中华民族顶天立地的秉性。

师:上一课的学习中 我们知道这梅花中还藏着外祖父眷恋祖国的心。合起来说一说梅花魂的三个意思。

生:梅花魂有三个意义,首先是寄托了外祖父思念家乡的情怀,接着就是梅花不怕风欺雪压有坚强骨气,第三,梅花象征了中国人不肯低头折节的气节,顶天立地的精神。

师:梅花魂的含义在我们心中升华。让我们把这一段内容再连起来读一读。

学生感情朗读。多位。

(二)解难二——不得玷污。1.感情朗读,读出外祖父爱梅的情感。

师:(课件回至五件事例)在外祖父的心中梅花有着如此的灵魂,怪不得外祖父会训斥我弄脏墨梅。我们带着体会到的情感读一读训斥我的这部分内容。你们自己读,等会儿我们分享你们朗读的情况。

我五岁那年,有一回到书房玩耍,不小心在上面留了个脏手印,外祖父顿时拉下脸。有生以来,我第一次听到他训斥我妈:“孩子要管教好,这清白的梅花,是玷污得的吗?”训罢,便用保险刀片轻轻刮去污迹,又用细绸子慢慢抹净。看见慈祥的外祖父大发脾气,我心里又害怕又奇怪:一枝画梅,有什么稀罕的呢?

学生练习朗读后汇报朗读。一生读得不够有力量。老师指导。

师:训斥是什么意思?想想训斥的声音是怎样的?你试着读一读。(指名读一读,有进步)

师:现在我们一定明白,为什么这梅花是玷污不得的。生:因为在外公看来 这梅花代表的是民族不屈的精神。还是有气节的人物,所以不能玷污的。

师:中国心,眷恋情,是民族魂,当然是不能玷污的。是啊,就应该走进人物的内心来朗读。谁再读这一句。

生:(读得很有感情)“孩子要管教好,这清白的梅花,是玷污得的吗?”

师:再请一位。

生:(读得更有感情)“孩子要管教好,这清白的梅花,是玷污得的吗?”

师:是啊,朗读要走进人物的内心,继续读,下一位。你读。生读时注意到这段中有两个词“轻轻”和“慢慢”。

师:多细心的孩子啊,一个轻轻刮去,一个慢慢抹净,让我们看出外祖父对梅图的喜爱,那感觉像是在小心翼翼地呵护一个刚刚出生的婴儿。把你的感受带进去,再读读这句话。

(学生体会后再次有感情朗读外公的话。)

四、感情朗读,升华爱梅情感

师(配上《梅花三弄》的音乐,引读)课堂上最美的是朗读声音。让我们继续读课文。回国那一天正是元旦……

学生齐读课文最后三个自然段。

师:课前有同学提出了疑问,为什么外祖父如此珍爱梅图,却让我把它带回国呢?学到这里,同学们可以解答这个问题了吗?(指名谈谈)

生:因为外公自己回不了祖国了,他让莺儿把最珍爱的梅图带走,好像自己也回去了一样。

生:我认为这是外公对莺儿的希望,让莺儿也做一个有骨气,像梅花一样的人,所以让她带回去。

师:好呀,此时,“我”带走的是外祖父对我的殷殷期望,带走的是他那颗拳拳的爱国之心。

师:外祖父不仅送我梅图,还在分别之际,送给我一块绣着血色梅花的手帕。那你们见过血色的梅花吗?其实这块手绢上绣的就是红色的梅花,那为什么不写红色,而写成血色呢?

大家讨论这个问题。

生:血就是红色的,血是有情感的,这块手绢饱含着外公对祖国的情意,所以用血色更合适。

师:血是生命的颜色,此时,我带走的不仅仅是一块手帕,一幅梅图,而是身在异国的外祖父那颗眷恋祖国的心啊!所以它是有生命的,是血色的,这个血字用的好呀!它代表的是一颗中国心!(板书:中国心)是啊,这梅花之魂还是拳拳的爱国情,满腔的中国心。

学生再读。

五、回顾全文,总结抒情表达方式

师:这位老人想让作者带回去的何止是一幅梅花图、一块手帕啊,那是一位飘泊他乡,心寄故乡的老人的心啊,那带回去的是一位华侨老人的灵魂啊!他在临终前还不忘嘱咐家人,一定要把他的骨灰带回到祖国去,我们完成了老人的遗愿,把他安葬在梅花树下。“月是故乡明”单元我们学习了两篇课文。不同的作者通过不同的景或事物抒发思乡情怀。(根据课件回顾)

生:王安石借“春风”借“明月”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找我还,生:张籍借书信,“洛阳城里见秋风,欲作家书意万重” 师:这篇课文呢? 教我读诗流泪 训斥弄脏墨梅 不能回国流泪 赠送墨梅图画 流泪送梅花绢

师:哪些是直接抒发思乡情怀的,哪些是间接抒发情怀的? 生:流泪的事情是直接的。生:梅花魂的事情是间接的。师:具体再说。

生:外祖父,把思乡情寄托在梅花中。梅花是海外华侨眷恋祖国的心,梅花有不怕风欺雪压的骨气,梅花象征中国人不肯低头折节的气节,是民族顶天立地的秉性。

师:借物抒情和直接抒情有机结合运用了,同学们,悠悠的故乡是梅花,悠悠的故乡还是一幅画。

出示阅读链接《故乡》学生朗读。

师:这又是借什么表达思乡情怀呢?课后填在这首诗的旁边。下课。板书:

不怕欺压

骨气 梅花魂

中国人

顶天立地

气节

绝不低头

外祖父

眷恋祖国的心

第三篇:鸟的天堂 (两个课时)

四年级语文(下)师生共用导学稿

课题:25 鸟的天堂

课型:新授课

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的字词、着重理解课后练习中词语的意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重点难点:

1、学习课文,体会重点句子的含义。

2、体会课文描写景物静态和动态的方法。课时安排:

两课时

第一课时

一、预习检测。

1、给下列生字注音。

桨()榕()纠()暇()潮()禁(2、认读词语: 应接不暇 逼近静寂 陆续 茂盛

二、合作探究。

1、默读课文,说说作者几次经过“鸟的天堂”,用“ǁ”标出来。

2、思考作者两次经过“鸟的天堂”,所看到的景象有什么不同?

3、朗读课文,画出最令你印象深刻的句子,多读几遍。

三、展示提升

1、交流

2、展示

3、质疑

四、小结强调。

五、检测反馈。

1、辨字组词

编()

桨()纠()榕()

簇()遍()

奖()叫()溶()

族()

2、句型训练

(1)三只桨有规律地在水里划,那声音就像一只乐曲。(仿写比喻句)

(2)那只画眉鸟高兴的在枝头上唱歌。(仿写拟人句)

(3)那“鸟的天堂”的确是鸟的天堂啊!(改为反问句)

六、拓展延伸: 熟读课文,背诵12自然段。

第二课时

一、预习检测:

课文写到作者两次经过鸟的天堂,分别看到了怎样的景象?

二、合作探究。

1、细读作者 “第一次经过鸟的天堂”部分,思考:

抛()

颤动)(1)作者是按什么顺序观察大榕树的?

(2)互相说说大榕树的样子,思考作者描写大榕树采用的描写方法是(),主要从哪几个方面描写大榕树的?

(3)看到这样的一棵大榕树,你会产生哪些想法?

2、自读作者 “第二次经过鸟的天堂”部分,思考:

(1)作者这一次经过“鸟的天堂”,与第一次所见到的景象有什么不同?这部分给你留下最深的印象是什么?

(2)这部分采用的描写方法是(),从中我们可以感受到()。(3)议一议:鸟儿为什么会有这么好的生活环境?为什么这棵榕树成为“鸟的天堂”?

三、展示提升

1、交流

2、质疑

四、小结强调。

五、检测反馈。

1、选词填空

陆续

继续

连续

(1)小明“德、智、体、”全面发展,()三年被评为“三好学生”。(2)今天上午的回忆暂告一段落,下午将()进行。(3)放学了,同学们()离开学校。

2、那‘鸟的天堂’的确是鸟的天堂啊。一句,第一个带引号的‘鸟的天堂’是()。第二个带引号的‘鸟的天堂’是()。

六、拓展延伸。根据课文描写众鸟纷飞、齐鸣的热闹景象,选择生活中的一个热闹场面进行描写。也可以选择一个景点,对那里的景物进行静态和动态描写。教学反思:

第四篇:《氮的循环》第三课时教案

氮的循环第3课时

一、硝酸的物理性质:

无色、易挥发、有刺激性气味的液体,熔点为-42oC,沸点83 oC,密度为1.5g/cm3,通常用的浓硝酸的质量分数为68%~70%,质量分数在98%以上的浓硝酸通常叫发烟硝酸。

二、硝酸的化学性质: [思考1] 1.酸性:(通性)①与碱反应(生成盐和水)

②与碱性氧化物反应(生成盐和水)③与活泼金属反应。2.不稳定性: [思考2]:

(1)无色试剂瓶中的硝酸(浓)久置而发黃,为什么会出现这种现象?说明硝酸具有什么性质?

析:浓硝酸见光或遇热易分解,产生的NO2溶于硝酸中呈黄色。说明硝酸具有不稳定性。

(2)浓硝酸分解的产物还有什么?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3)硝酸应如何保存?

析:保存在棕色试剂瓶里,放置在阴凉处。(4)要消除浓硝酸溶液的黄色,可行的办法是(C)A.煮沸

B.加入足量水(过量)

C.通入空气

D.加入NaOH溶液 3.强氧化性: [思考3]:

(1)从NO3-中N元素的价态看,硝酸应具有什么性质? 析:+5价。硝酸应具有强氧化性。

(2)硝酸是否可以氧化Cu和C?

[实验2]: 观察现象:

加浓硝酸的试管?(反应剧烈,放出红棕色气体,溶液变为绿色。)加稀硝酸的试管?(放出无色气体,遇空气,气体变为红棕色,溶液变为蓝色。)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并标出电子转移方向和数目。

Cu+ 4HNO3(浓)===Cu(NO3)2+4NO2↑+2H2O

3Cu+8HNO3(浓)===3Cu(NO3)2+2NO↑+4H2O

[思考4]:

(1)硝酸是否与盐酸那样与活泼金属反应放出H2?为什么? 析:不能,硝酸具有强氧化性。

(2)常温下能否用铁或铝槽车装浓硝酸?为什么? 析:可以,发生钝化。

写出浓硝酸与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并标出电子转移方向和数目。

4HNO3(浓)+C===2H2O+4NO2↑+CO2↑

[思考5]:浓硝酸具有腐蚀性,不慎粘到皮肤上,应如何处理? 析:立即用大量水冲洗,再用小苏打水或肥皂洗涤。

三、硝酸的用途:(1)化工原料;(2)化学试剂。

[思考6]:取2支试管,分别注入浓稀硝酸各1~2mL,再分别滴入几滴紫色石蕊试液,各有什么现象?微热,石蕊试液在浓硝酸或稀硝酸中的颜色是不是相同?为什么?

析:变红。加热后,浓硝酸中变为无色;稀硝酸还是红色。

第五篇:文言固定句式教案 两个课时

文言固定句式教案

教学目标:

掌握固定句式意义并学会翻译。教学重难点:

与考试说明要求掌握的18个虚词密切相关的固定句式。教学方法:

翻译、讲解、训练

文言固定句式是指由几个文言虚词搭配而成的一种固定形式的句子,这些句式在文言中有其较为固定的意义,阅读时,掌握和熟记这些较为固定的意义,有助于掌握和理解整个句子的意义。

1.“不亦„„乎“连用,表反问,语气比较委婉,相当于现代汉语的“不是„„吗? 例1 求剑若此,不亦惑乎?(《吕氏春秋?察今》)译文:

2.“不为„„乎“连用,表反问,相当于现代汉语的“不算是„„吗?“ 例2 此不为远者小而近者大乎?(《列子•汤问》)译文:

3.“不„„则“、“不„„即“连用,表选择,相当于现代汉语“不是(这样),就是(那样)“。

例3 战者,必然之势也,不先于我,则先于彼,不出于西,则出于北。(苏轼《教战守策》)译文:

例4 方春,百姓不耕即蚕,隙不可夺。(孙樵《书何易于》)译文:

4.“非„„而„„“连用,表判断,相当于现代汉语的“不是„„却“。例5 非字而画。(《促织》)译文:

5.“非惟„„抑亦“连用,表递进,相当于现代汉语“不只„„而且“。例6 非惟天时,抑亦人谋也。(陈寿《隆中对》)

译文:

6.“庸„„乎“连用,表疑问,相当于现代汉语的“哪里(怎么)„„呢?“ 例7 吾师道也,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韩愈《师说》)译文:

7.“如何(何如)“、“奈何“、“若何(何若)“同义结构有“何若”、“奚如”、“胡如”、“奚若”连用,表询问或商量的语气,相当于现代汉语的“怎么样(的)“、“为什么“、“怎么“等。

例8 取吾璧,不予我城,奈何?(《廉颇蔺相如列传》)译文:

例9 非国家之利也,若何从之?(《左传?襄公二十六年》)译文: 例10樊哙曰:“今日之事何如?”(司马迁《鸿门宴》)译文:

8.“如(奈、若)„„何“连用,表询问,相当于现代汉语的“对„„怎么样“、“把„„怎么样“。

例11 以残年之力,曾不能毁山之一毛,其如土石何?(《列子?汤问》)译文:

9.“何„„之有“连用,是“有何„„“的倒装,“何“一般作定语。“何„„之有“表反问,相当于现代汉语的“有什么„„呢?“ 例12 宋何罪之有?(《墨子?公输》)

译文:

10.“得无„„乎(耶、邪)“连用,表测度语气,相当于现代汉语的“该不会(恐怕、莫不是、只怕是、莫非)„„吧“。

例13 成反复自念,得无教我猎虫耶?(《促织》)

译文:

11.“何也(何„„也)“、“何哉(何„„哉)“连用,表询问,相当于现代汉语的“为什么呢“、“什么„„呢?“、“怎么„„呢?“ 例14 而此独以钟名,何哉?(苏轼《石钟山记》)

译文:

12.“何(奚)以„„为“、“何(奚、曷)„„“连用,表疑问,相当于现代汉语的“用„„做什么呢?“、“要„„干什么呢?“、“为什么要„„呢?“ 例15 是社稷之臣也,何以伐为?(《论语?季氏》)

译文:

例16 项王笑曰:“天之亡我,我何渡为?“(《史记?项羽本纪》)

译文:

13.“岂„„乎(哉)“连用,表感叹或反诘,相当于现代汉语的“难道„„吗?“、“怎么„„呢?

例17 日夜望将军至,岂敢反乎!(《鸿门宴》)

译文:

14.“其„„乎(也、耶)“连用,表揣测、希望、反诘等语气,相当于现代汉语的“大概(恐怕)„„吧!“、“还是„„吧!“、“ 难道„„吗?“

例18 圣人之所以为圣,愚人之所以为愚,其皆出于此乎?(韩愈《师说》)译文:

15.“„„孰与(孰若)„„“连用,表比较、选择、反问等,相当于现代汉语的“„„和(同、跟)„„相比,谁(哪个、哪样)„„“、“„„比„„怎么样? 例19 我孰与城北徐公美?(《邹忌讽齐王纳谏》)

译文:

例20 公之视廉将军孰与秦王。(《廉颇蔺相如列传》)

译文:

16.“为所“、“为„„所“连用,表被动,相当于现代汉语的的“被“。例21 不者,若属皆为所虏。(《鸿门宴》)

译文:

例22 而为秦人积威之所劫。(苏洵《六国论》)译文:

17.“以„„为“连用,表判断,相当于现代汉语的“认为„„“、“把„„当作“、“凭借(依靠)„„作为“等。

例23 以天下之美,为尽在己。(《庄子?秋水》)

译文:

例24 而蔺相如徒以口舌为劳,而位居我上。(《廉颇蔺相如列传》)

译文:

18.“与其„„孰若“连用,表选择,相当于现代汉语的“与其„„哪里比得上“。例25 与其杀是僮,孰若卖之(《童区寄传》)

译文:

19.“安„„乎“、“安„„哉“连用,表疑问,相当于现代汉语的“怎么„„呢“、“哪里„„呢“。

例26 然刘豫州新败之后,安能抗此难乎?(《赤壁之战》)

译文:

例27 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史记?陈涉世家》)

译文:

20.“独„„耶“、“ 独„„哉“连用,表示疑问,相当于现代汉语的“难道„„吗“。例28 独不怜公子之姊耶?(《信陵君窃符救赵》)

译文:

例29 相如虽驽,独畏廉将军哉?(《廉颇蔺相如列传》)

译文:

21.“无乃„„乎(欤)“连用,表揣度,相当于现代汉语的“恐怕„„吧“。例30 远主备之,无乃不可乎?(《崤之战》)

译文:

22.“非„„欤“连用,表示反问,相当于现代汉语的“不是„„吗“。例31 子非三闾大夫欤?(《屈原列传》)

译文:

23.“宁„„耶“ 连用,表示反问,相当于现代汉语的“哪里(怎么)„„呢“。例32 宁知此为归骨所耶?(《祭妹文》)

译文:

24、“何所”,表疑问的固定结构。是“所„„者为何”的移位和压缩。可译为“„„的(人、事、物)是什么”。

例33问女何所思,问女何所忆。(《木兰诗》)译文:

25、“然则”,连词性固定结构。“然”承接上文,“则”表示推断。可译为“既然这样,那么”。例34进亦忧,退亦忧,然则何时而乐耶?(范仲淹《岳阳楼记》)译文:

26、“是以(以是)”,表示结果的固定结构。可译为“因此”。同义结构还有“以此”、“是用”、“用是”、“用此”、“是故”、“以故”。

例35此皆良实,智虑忠纯,是以先帝简拔以遗陛下。(诸葛亮《出师表》)

译文:

27、“有所„„、无所„„”,这是两个意义相反的固定结构。“有”、“无”是动词,“所„„”是“所”字短语作“有”或“无”的宾语。可分别译为“有„„的(人、事、物)”、“没有„„的(人、事、物)”

例36将在外,主令有所不受,以便国家。(司马迁《信陵君窃符救赵》)译文:

28、“有以„„、无以„„”,这是两个意义相反的固定结构。它们用在谓语动词前,相当于助动词的作用。可分别译为“有用来„„的(人、事、物)”、“没有„„的(人、事、物)”。例37臣乃得有以报太子。(《荆轲刺秦王》)

译文:

29、“„„之谓也”,表示总结性判断得固定结构。其中“之”时标志宾语前置的结构助词;“谓”是动词,“说”的意思;“也”是表判断的语气助词。可译为“说的就是„„”。例38诗云:“他人有心,子忖度之。”——夫子之谓也。(孟子《齐桓晋文之事》)

译文:

如果“之谓”位于句中,宾语在“谓”的后边,这是另一种固定结构。可译为“„„叫作„„”、“„„称作„„”。例39此之谓失其本心。(孟子《鱼我所欲也》)译文:

课后训练

翻译下列句子:

1、卖炭得钱何所营?(白居易《卖炭翁》)译文:

2、王以为何如其父?(司马迁《廉颇蔺相如列传》)译文:

3、然则小固不可以敌大,寡固不可以敌众,弱固不可以敌强。(孟子《齐桓晋文之事》)译文:

4、公子往而臣不送,以是知公子恨之复返也。(司马迁《信陵君窃符救赵》)译文:

5、财物无所取,妇女无所幸。(司马迁《鸿门宴》)译文:

6、故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荀子《劝学》)译文:

7、为两郎僮,孰若为一郎僮?(柳宗元《童区寄传》)译文:

8、奚以之九万里而南为?(庄子《逍遥游》)译文:

9、譬若以肉投馁虎,何功之有哉?(司马迁《信陵君窃符救赵》)译文:

10、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论语?学而》)译文:

11、日食饮得无衰乎?(《触龙说赵太后》)译文:

12、无乃尔是过与?(《季氏将伐颛臾》)译文:

13、孰与君少长?(《鸿门宴》)译文:

14、闻道百,以为莫己若者,我之谓也。(《秋水》)译文:

15、奈何取之尽锱铢,用之如泥沙?(《阿房宫赋》)译文:

16、如今人方为刀俎,我为鱼肉,何辞为?(《鸿门宴》)译文:

17、尽吾志也,而不能至者,可以无悔矣,其孰能讥之乎?(《游褒禅山记》)

下载for循环(两个课时)范文word格式文档
下载for循环(两个课时)范文.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第二课时碳氧循环教学设计

    第二课时 学习目标 1.运用实验法让学生独立设计探究光合作用活动计划。 2.认识光合作用与生物圈中的碳—氧平衡的意义。 3.了解光合作用的实质及其在工农业生产上的应用......

    《氮的循环》第一、二课时教案

    第二节氮的循环 一、二、 教学目标 教材分析 1、知识目标 (1)了解自然界中的氮循环及人类活动对氮循环的影响; (2)通过了解生物固氮和人工固氮形式,认识N2 、NO 、NO2的性质; (3)通过......

    zcs教学设计两个课时(共五篇)

    7《z c s》教案教学设计 第二十二课时教学目标: 1.学会认读z/c/s三个声母和与单韵母a/e/u组成的两拼音节和三拼音节,发音准确(第二课时:整体认读音节zi、ci、si,发音准确。)学会正......

    《两个铁球同时着地》第一课时教案(推荐)

    《两个铁球同时着地》第一课时教案设计 教学目标: 1、认识3个生字,会写12个生字。正确读写“伽利略、辩论、信奉、违背、一磅、拴住、拖着、宣布、固执、比萨城、胆大妄为”等......

    2013年苏州会计继续教育 会计循环答案 3课时

    一、 单项选择题 1. 会计日常核算工作的起点是( )。填制或取得会计凭证 2. 编制会计报表是一个会计循环中的( )。最后一步工作 3. 原始凭证的基本内容中,不包括( )。会计科目 4. 以......

    《人有两个宝》第一课时公开课教案

    《人有两个宝》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和背诵课文。 2、认识绿线内的生字,理解生字组成的词语。 3、让学生知道人的双手和大脑的作用是很大的,从小养成用......

    四下 两个铁球同时着地 第二课时教案

    《两个铁球同时着地》教学设计 四年级组 王月剑 【学习目标】 1.认识3个生字,会写12个生字。能根据上下文理解“信奉、固执、胆大妄为”等重点词语的意思。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

    《两个铁球同时着地》(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两个铁球同时着地》(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梧田南村小学 陈晓洁 【教材分析】 本文讲述了意大利科学家伽利略在年轻时代追求真理的过程中,敢于挑战权威,对人人信奉的哲学家亚里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