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二年级 地校 《蓝色的家园》《海洋里的好伙伴》 教学设计
《蓝色的家园》二年级下册
3.海洋里的好伙伴 德馨小学 毛丽娜
活动目标:
1.知道海洋中动物之间互利共生、相互依存的关系。2.初步了解海洋动物之间互利共生的原因。3.让学生感受到海洋动物间的和谐相处。教学重难点:
认识海洋中具有共生关系的动物,并知道其互利共生的原因。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故事《小丑鱼的朋友》动画短片;海洋中有共生关系的动物图片、文字资料等。卡通动物头饰。
学生准备:搜集海洋中有共生关系的动物资料。活动过程:(一课时)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1.在学校里,同学们都有自己的好伙伴,你能向大家介绍一下吗?(学生交流)2. 大海里,小丑鱼也有自己亲密的好伙伴,每当被大鱼追赶时,小丑鱼就会向自己的好伙伴寻求帮助。你知道小丑鱼的好伙伴是谁吗?(出示卡通情境图)3.教师启发,揭示课题:为什么小丑鱼和海葵是好伙伴?海洋里还有哪些动物也是好伙伴呢?同学们想知道的更多吗?今天就让我们去认识----海洋里的好伙伴。(板书课题)
(设计意图:本环节从学生的实际生活入手,通过介绍自己的好伙伴,感受到伙伴间的亲密关系;然后,以小丑鱼在被大鱼追赶的情况下,去找海葵帮忙为切入点,引导到课题---海洋里的好伙伴。导入主题,顺其自然。)
二、小丑鱼的朋友
1.小丑鱼为什么会和海葵成为好朋友呢?让我们一起来听听它们的故事吧!(播放动画故事:小丑鱼的朋友)2.情景小剧场:故事听完了,哪两个同学来扮演小丑鱼和海葵,向大家介绍一下,你们为什么能成为好朋友?(学生表演,自述)
3.教师引导:海葵触手上的毒素真是太厉害了!可是,这种毒素为什么伤害不到小丑鱼呢?看看谁的课外知识丰富,能解释这个问题。(学生交流)
4.小结:海葵会在小丑鱼遇到危险的时刻,出手相救;而小丑鱼在海葵身边自由进出,又会吸引其他鱼类靠近,成为海葵的食物。它们两个互帮互助,真是名副其实的好伙伴。
(设计意图:本环节利用了学生喜闻乐见的动画故事,让学生在绘声绘色、生动活泼的童话故事中感受海葵和小丑鱼的亲密关系;然后通过自述表演,让学生探究原因,使理性的知识变得感性,易于学生接受。)
三、大家都是好伙伴
1.教师引导:有哪些海洋动物是关系亲密的好伙伴呢? 2.学生结合课外搜集到的资料,分组进行交流。
3.闪亮登场。刚才各个小组的同学交流的很热烈,下面我们有请这些海洋里的好伙伴----闪亮登场。(各小组代表进行介绍)
4.教师拓展:海洋里这种具有亲密的朋友关系的动物还有很多,让我们一起来关注----海洋世界七大共生趣象。
教师用多媒体课件展示海洋世界七大共生趣象的图片、文字资料。①清洁蟹爬进鳗鱼嘴觅食物 ②拳击蟹拿海葵防天敌 ③虾虎鱼与小虾同居 ④鮣鱼与鲨鱼共舞
⑤发亮细菌帮琵琶鱼捕猎 ⑥皇帝虾借势大型海洋动物 ⑦小丑鱼借助海葵护身
5.认识了这么多海洋中形形色色具有伙伴关系的动物,你有什么想说的吗? 6.教师小结:清洁蟹和鳗鱼、海龟和鱼群、虾虎鱼和小虾„„海洋里的好朋友可真多啊!
(设计意图:本环节引导学生讨论交流,通过“闪亮登场”这一活动,给学生一个交流的平台,教师相机补充图片,直观生动,旨在让学生了解更多的具有共生关系的海洋动物,丰富学生的知识,感受海洋中动物间的和谐。)
四、互帮互助 和谐生活 1.教师介绍:“和谐海洋动物伙伴”评选活动开始了!瞧,它们来了!让我们先听听它们的参评理由吧。
(学生戴海葵和小丑鱼、虾虎鱼和小虾、海参和潜鱼、海龟和鱼群、海螺和寄居蟹的头饰上场,分组坐好,并讲述它们的参评理由。)2.学生评选“和谐海洋伙伴”,并送上颁奖词。3.教师启发:为什么海螺和寄居蟹落选了呢?
4.学生讨论明确:寄居蟹是把海螺吃掉后,利用它的壳做自己寄居的场所。5.教师小结:海洋动物之间的这种朋友关系,被称为共生现象。
(设计意图:本环节旨在引导学生探究海洋动物间能成为好伙伴的原因。用“和谐海洋动物伙伴”这一活动做情景,符合二年级孩子的认知特点,让学生在活动中学习,在活动中成长。)
第二篇:二年级海洋教育《海洋里的好伙伴》设计
二年级《海洋里的好伙伴》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让学生知道海洋中生物共生依存的关系,并初步了解其原因; 2.让学生感受海洋生物间的和谐共处。教学重点:
认识海洋生物中具有共生关系的动物,并知道其原因。教学准备:
视频资料、课前搜集海底动物资料、小丑鱼动画片、海底动物共生关系资料
学生课前搜集海底动物共生关系的资料 教学过程:
一、导入
播放热闹的海底世界视频资料,让学生简单了解海底动物。学生谈观看感受
师小结:大海里,动物们都有自己的好朋友,这些好朋友间相互帮助,构成了我们刚刚看到的海底世界的景象。今天,我们就来学习——海洋里的好伙伴。板书 【设计意图:利用海底动物的场面视频资料,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二、故事《小丑鱼的朋友》
1.观看《小丑鱼的朋友》故事。(小丑鱼被大鱼追赶,海葵能救了小丑鱼,小丑鱼和海葵是朋友)
2.问题:小丑鱼为什么和海葵成了好朋友呢?
海葵触手上的毒忒厉害了,可是它为什么没有伤害到小丑鱼? 引导学生交流,小组讨论,充分利用好学生已有的阅读积累知识。
3.教师小结:小丑鱼在海葵身边自由进出,吸引许多大鱼靠近,成了海葵食物,而小丑鱼遇到危险时,海葵出手相救,他们互帮互助,所有他们两个就成了名副其实的好朋友。
【设计意图:本环节采用学生非常感兴趣的图片故事,让学生在童话故事中感受小丑鱼和海葵的朋友关系,又通过交流讨论的形式,让学生探究其原因,让原本复杂的知识变得通俗易懂。】
三、大家都是好伙伴
1.小组交流:引导讨论:除了小丑鱼和海葵,海洋里还有哪些动物是好朋友呢?
学生结合课前搜集到的资料,进行小组讨论交流。资料有照片也有文字 2.集体交流:各小组根据交流的资料进行小组集体展示,形式可以多样,如照片讲解、文字讲解、表演等。3.教师拓展:
预设:教师准备6组资料,学生小组集体交流时,如果正好有教师拓展中的资料,直接在学生交流时相机出示补充,如果学生交流资料和教师的不冲突,则教师在本环节中给学生拓展6组资料,资料内容如下,采用图片及文字资料
(1)鱼群为海龟洗澡;(2)虾虎鱼与小虾同住;(3)清洁蟹爬进鳗鱼嘴觅食;(4)小银鱼与鲨鱼共舞;(5)拳击蟹拿海葵防天敌;(6)发亮细菌帮琵琶鱼捕猎;
让学生谈感受:认识了这么多的海洋中的朋友,你有什么想说的吗?
4.教师小结:海洋里的朋友可真多!小丑鱼和海葵、寄居蟹和鳗鱼、虾虎和小虾……这种海底朋友之间的关系,就叫做共生现象。
【设计意图:本环节通过让学生交流讨论、展示,给学生一个展示的舞台,另外,教师相机的图片、文字资料的补充,都是让学生直观生动的了解更多的海洋动物间的共生现象,丰富学生知识。】
四、互帮互助,和谐生活。1.出示海螺和寄居蟹的图片故事。
(1)引导学生讨论:他们俩是一对好朋友吗?
(2)交流观点:海螺让寄居蟹暂住,可寄居蟹到了以后,却把海螺吃掉,然后利用海螺的壳当自己的房子。这不是好朋友,也不是共生现象。2.演一演。将和谐共处的海洋朋友小组间演一演。结束本课。【设计意图:这一环节主要是让学生探究海洋动物成为好朋友的原因,通过演一演,让学生进一步感受互帮互助,和谐共处,感受海洋动物的共生现象。】
板书设计:
海洋里的好伙伴
共生现象
第三篇:海洋里的好伙伴教案
《海洋里的好伙伴》教案
自由表达
主题:大自然中的动物伙伴。
二、导入
同学们,大自然中有这么多奇妙的动物伙伴,海洋里同样也有许许多多的好伙伴,今天,就让我们走进海洋,去寻找海洋里的好伙伴。(板书齐读)
同学们,大海里的动物千姿百态,多姿多彩,非常美丽,想不想去看一看呀?那老师现在就带你们去旅游吧!有请提示小先生(视)旅行结束,告诉老师,你看到了什么?
三、小丑鱼和海葵的故事
是呀,大海里生活着这么多可爱的动物,这此动物呢都有自己的伙伴,瞧!小丑鱼和海葵就是一对亲密的好伙伴,他们为什么能成为好伙伴呢? 那就让我们听一听他们的故事吧!看一看谁听得最认真!故事讲完了,咱们比一比谁听得最认真呀!第一个问题:小丑鱼为什么没被大鱼吃掉呀!第二个问题:海葵为什么能救小丑鱼呢? 最后一个问题:大鲨鱼那么凶猛,海葵都不害怕,都能毒倒它,把它当作食物而吃掉,为什么伤害不到小丑鱼呢?(你的课外知识真丰富)同学们的知识还真丰富呀,让我们来听一听专家的介绍吧。师总结:是呀,小丑鱼遇到危险时,海葵会出手相救,而小丑鱼在海葵身边进进出出,又给海葵带来了许多食物,所以说他们是一对亲密无间的好伙伴。
四、交流海洋里的好伙伴资料
大海里还有很多很多的好伙伴,请把你们搜集的资料在小组里交流一下,有请美读小先生。
刚才同学们讨论得都很热烈,哪一个小组先汇报呢?
同学们交流的资料都很丰富,老师也带来许多海洋里的好伙伴,请大家欣赏一下吧!
同学们看了这么多形形色色的海洋伙伴,有什么想说的吗?(板书互相帮助,互相依存)
五、评选和谐海洋动物伙伴
是呀,海洋里的伙伴们互相帮助,互相依存,维护了海洋的和平和稳定,今天,海底世界举行和谐海洋动物伙伴评选活动,让我们去看一看吧!有请美读小先生(分头饰)
刚才,他们的发言很精彩,理由也很充分,看一看你们要把和谐奖给谁呢?
他们俩为什么没获奖呢?(师采访,生阐述理由,师强调和谐奖的标准,联系生活实际,让学生学会和谐相处。)
六、海洋知识大比拼
同学们,你们喜欢海洋,热爱海洋,咱们就比一比谁的海洋知识最丰富!(知识链接,共生)如果全对了,举起大拇指夸夸自己吧!
七、爱心行动
同学们,近年来,由于人为的破坏,海水污染等原因,大量的海洋动物也濒临绝迹。这是鳄鱼,人们为了追求品味,大批地捕杀它们,做成皮带、皮鞋等:为了追求餐桌上的美味,人们大量地捕杀鲨鱼、哲罗鱼等,连善良可爱的海豚也无一幸免,随着他们的绝迹,一些依附于他们的海洋伙伴也悄然消失了,小小的你,能为海洋里的这些精灵们做点什么呢?请把你们的心愿写在心愿卡上。写字小先生
八、总结
同学们为了海洋里的动物们不再孤独,请用你们的行动爱心去感染身边的每一个人,让我们把这份爱传递下去,让海洋的明天更美好!所以,保护海洋,人人有责!
九、作业:
继续搜集海洋里的好伙伴。,学习他们互帮互助的精神。
第四篇:好伙伴教学设计
好伙伴
【教学目标】
1、认识“巡逻、拨开”等个生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读懂课文、整体感知课文,能用自己的话说出自己的感受。
4、体会人与动物、动物之间的美好情谊。懂得人与动物是好朋友,朋友之间要互相关心,懂得爱护动物。
【重点难点】
1、引导学生朗读课文,感悟伙伴间的情谊以及动物的灵性。
2、理解马哈多为什么激动得流下眼泪,并说出自己的感受。
【教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课时】 一课时。【教学方法】 朗读法、讨论法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引发阅读期待
1、同学们,你们都有自己的好伙伴吗?那能说说你们平时和自己的好伙伴在一起都干些什么呀?(学生自由说)
2、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的这个故事,题目也叫做《好伙伴》(板书课题)看到这个题目你最想知道什么呀?
(预设:谁和谁是好伙伴?他们之间发生了什么故事?)
3、过渡:是啊,好伙伴之间发生了什么故事呢?让我们一起走进课文去瞧一瞧吧!(昨天,我已经让大家对课文进行了预习,下面请同学们快速把课文再读一边,边读边画出令自己感动的句子。)
4、接下来,我们一块儿来看一下大屏上生词自己先试着读一读,指名读。师正音。并向学生解释“巡逻、焦急”两词的意思。齐声一个词两遍读。
二、认真读课文,感知课文。
1、接下来请同学们拿起笔为课文的段落标上序号。
2、(下面我们来分段读课文看谁读的最好)指名分段读课文。
3、师生集体评议,纠错正音。
4、通过的课文文中的好伙伴分别是谁呢?(指名回答,师板书:马哈多、猎狗、乌鸦)是追问:那马哈多的这两个好伙伴是从哪里来的呢?(请同学们默读课文第一至三段)
(1)、通过文中相关句子引导学生体会猎狗的机灵,发现了受伤的乌鸦,以及体会马哈多对乌鸦的关心爱护,养好了乌鸦的伤。
(2)、指导学生有感情的朗读课文第三自然段。(读出他们的轻松、愉快)
5、质疑:可是,过了不久,发生了一件意外的事。是什么是呢?(生回答)(1)如果是我们心爱的猎狗不见了,我们会怎样呢?那下边请同学们自己读课文第四、五自然段,体会马哈多对猎狗的关心与牵挂。(马哈多很担心,吃不下饭,睡不着觉,想的了一场大病,心想猎狗你究竟去哪里了?
6、教师小结:是啊,心爱的猎狗不见了马哈多是那么的着急不安,就像是去了亲人一样。那最后猎狗找到了没有呀?(找到了)马哈多是怎么找到猎狗的?
(1)猎狗丢失后乌鸦有什么异常?(马哈多坎肩乌鸦飞进飞出,焦急不安并且把院子里的肉一块一块都叼走了)(2)师质疑,焦急不安什么意思啊?哪么乌鸦把肉掉哪里去了呢?是不是自己偷吃了呀?引导学生从文中找出原因。
(3)引导学生有感情的朗读第七、八自然段。那同学们你们从乌鸦的表现中感受到了什么?(乌鸦非常关心、、、、、)
7、讨论:
(1)马哈多看着他的两个好伙伴,激动得留下了眼泪。
(2)马哈多看着他的两个好伙伴为什么激动地留下眼泪呢?(下面请同学们分组讨论一下)
(3)是引导学生体会马哈多的内心世界,感受两个好伙伴见得互相友爱的深情。
(1)猎狗失而复得。2)马哈多为两个伙伴之间的真诚情意落泪。
三、总结课堂,拓展延伸。
1、同学们,学了这篇课文,你们觉得什么样的伙伴才可以称为“好伙伴”(1)在困难时互帮助的伙伴可以称为好伙伴。(2)在生活中相互关心的伙伴可以称为好伙伴。(3)在快乐时可以一起分享的伙伴可以称为好伙伴。
2、师小结;其实动物和人类一样,也有真诚的感情,他们不仅能感受到别人的爱,也懂得付出爱,表达爱。所以动物是我们的朋友,今后我们要真心的对待它们。
第五篇:《好伙伴》教学设计
《好伙伴》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学习本课的生字词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读懂课文,明白马哈多看着他的两个好伙伴,为什么激动得流下了眼泪?
教学重点:抓住“好伙伴”的表现,体会它们之间如亲人般互相关心、爱护的深情。
教学难点:
抓住“好伙伴”的表现,体会它们之间如亲人般互相关心、爱护的深情。
教学时间: 2课时
教具准备: 课件、实物投影。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师:上节课我们初读了课文《伙伴》,(板书:伙伴),我们来回忆一下课文讲了关于伙伴的哪些事。(生回答课文的主要内容,教师随生回答板书: 马哈多 猎狗 伙伴 乌鸦
师:发生在猎人马哈多、猎狗、乌鸦三个好伙伴之间的故事,给你最深的感受是什么? 师:让我们带着这样的感受再来好好的读读课文吧!
二、细读文本,升华感动
师:读着课文你有没有被具体的内容所深深的打动以至于想说点什么? 师:看来,我们真的是被三个好伙伴的故事深深的感动着,下面就请大家默读课文,看看那些地方使你深受感动,勾画出相关的语句,并想一想为什么使自己感动。
师:好了,如果你有了感动就找你小组的伙伴说一说,把感动传递给他。师:好了,谁愿意把你的感动与大家说一说,让大家分享?
(1)第二段:“马哈多把受伤的乌鸦带回了家,给它抹药,帮它养伤。”
学生读后谈感动,从哪些词体会到马哈多对乌鸦的关爱?抓住带回家、抹药、养伤来理解。
师:是呀,交朋友就得用真诚打动对方,就得用心去交。板书:用心交。(2)第三段:“马哈多和猎狗外出护林,乌鸦就守在家里。护林回来,乌鸦‘哇哇’地叫着迎接他们,日子过得很富有诗意。”学生读后谈感动。
师:你怎样理解富有诗意?
师:从中你体会到三伙伴在一起相处得怎么样? 师:是呀,好伙伴在一起生活会很幸福,很开心。板书:幸福、开心。(3)第四段:“马哈多两天两夜都没见到可爱的猎狗了。他很担心,吃不下饭,睡不着觉,像得了一场大病。”学生读后谈体会。
师:你生过大病吗?当时你心里感觉怎样?你能想象得到马哈多当时的心情吗?
师:是呀,好伙伴就该互相牵挂 板书:互相牵挂
师:你能把这种担心牵挂之情读出来吗? 感情朗读这一段。(4)第五段:“‘猎狗你究竟在哪里呀?’马哈多抬头望望乌鸦,那乌鸦也飞出飞进,焦急不安。”学生读后谈感动。
师::焦急不安是什么意思? 师:你能把那种焦急不安读出来吗?
重点指导“猎狗你究竟在哪里呀?”这句话。多找几个同学来读,读后学生之间进行评价。读出那种焦急不安之情。
顺便课件出示:猎狗你究竟在哪里呀?
乌鸦叼着肉在前面飞,马哈多紧紧地在后面追。他要去看个究竟。
师:读读这两句话,你知道究竟在两个句子中意思吗? 师:像这样同一个词在不同的句子中意思不一样,叫做一词多义的现象。回忆一下在我们平时的学习中有没有遇到过这种一词多义的现象。谁能举一个例子?(学生举出一词多义的现象)
(5)第八段:“乌鸦怕它饿死,就一次一次地给它送食物。”学生读后谈感动。
师:你怎样理解“一次一次”?
师:是呀,好伙伴就该互相关爱,互相帮助。板书:互相关爱、互相帮助。
(6)第九段:“马哈多看着他的两个好伙伴,激动得流下了眼泪。”学生读后谈感动。
师:马哈多心理在想什么?
师:是呀,拥有这样的两个好伙伴怎能不让人感动呢?
三、回忆全文,质疑问难
师:刚才,同学们畅谈了感动,愿意与老师合作把这种感动读出来吗?
师:你们来读使你感动的地方,我来读剩下的部分。师生配乐合作朗读全文
师:读完三个好伙伴的故事,我们沉浸在感动中,再读读课文看你还有什么不明白的地方吗?
四、升华理解,扩展再创造
师:读到这里你是不是对“伙伴”有了更深的理解?你能用一句话说说你对“伙伴”的理解吗?那就根据你对“伙伴”的理解按照这样的格式编一首小诗,送给自己的好伙伴。
课件出示:送给好伙伴的诗 伙伴就该„„伙伴就该„„伙伴就该„„与好伙伴在一起会„„
五、故事扩展
师:生活中什么样的伙伴才是真正的好伙伴呢?让我们来看一个故事,看一看谁才是玛莎的好伙伴?
课件播放故事。
六、友谊格言欣赏
师:交朋友就得用心去交,课下我们收集了一些关于如何结交朋友,如何与朋友相处的格言,读一读,选自己喜欢的读给同学们听,并说说自己的理解。
师:选自己喜欢的格言背下来,作为自己结交朋友时的座右铭。
七、歌曲升华
师:最后让我们伴着《永远是朋友》这首歌,找到自己的好伙伴,说一说自己的心里话。
板书设计
马哈多 猎狗 乌鸦
有心去交 幸福开心
互相牵挂 互相关爱 互相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