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下我国高校体育教学改革的方向(5篇模版)

时间:2019-05-13 21:44:31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新时代下我国高校体育教学改革的方向》,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新时代下我国高校体育教学改革的方向》。

第一篇:新时代下我国高校体育教学改革的方向

新时代下我国高校体育教学改革的方向

摘要:为了使我国各大高校的素质教育达到新要求,使体育教学发挥应有的作用,本文分析了目前我国高校体育教学面临的问题,并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了体育教学今后的改革方向,期望能使我国各大高校的体育改革制度和国际接轨,从而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

关键词:高校体育;教学改革;新时代;方向

文章编号:1674-120X(2016)05-0044-01收稿日期:2015-10-10

传统体育教学过分追求体育动作的规范性,注重体育达标结果,忽略了学生对体育运动的个性化追求。面对新的社会需求,高校应将体育教学重心从“增强体质”向“健身”方向转变,从而实现健康教育与身体教育的有机结合。

一、我国高校体育教学存在的问题

1教学内容陈旧,无法适应学生发展

如今高校体育的教学计划基本放在大学一年级开展,主要内容为田径项目,辅以各种球类与武术;大学二年级会继续开展体育项目,但内容基本和大学一年级没有差别。乏味、陈旧的教学内容会让学生产生距离感与轻视感,从而认为大学体育教学只是高中体育教学的延伸,这种想法会在很大程度上降低体育在高校中的作用。陈旧的教学内容已经无法适应新时代学生喜欢求新的心理,无法使学生的求知欲得到满足,最终使我国高校体育教学效果无法得到提升。

2以教师为中心,忽略挖掘学生潜能

在高校以往的体育教学中,往往以教师为教学中心,学生是在教师的指挥下被动进行动作练习。这种过分注重教师在教学中的主导地位的行为,会使学生的主体地位被忽视,从而造成高校体育教学方法单

一、生硬、死板,教学形式强制化、程式化,最终使学生对体育丧失兴趣,这十分不利于学生的健康发展。

3教学方法单一,缺少良好学习氛围

目前,我国高校体育教学的方法过于单一,教师主要对有关动作进行示范和讲解,学生主要是学习并掌握,再练习与巩固,最终教师按照学生课上表现与动作掌握情况给予学生综合评价,通过评价结果反映学生学习水平。这种教学方法让体育失去了基本作用,学生学习时很难感受到刺激与兴趣,缺少良好学习氛围,只能被动接受学习理论知识。

二、我国高校体育教学改革的方向

1改革教学内容,完善教学体系

首先,应根据高校体育的教学目标与教学方向对教学内容进行丰富,提高体育教学观念,增强学生对体育教学的学习兴趣。其次,教学内容应以提高学生的参与性为目标,根据学生的个人爱好与兴趣实施体育教学,在提高学生身体素质的同时,能够使学生更加热爱体育锻炼,从而使学生在今后的体育生活中积极开展体育活动,以便增强自身体魄。另外,高校的体育教师应加强对教学体系的改革,注重深化教学内容,丰富教学形式,提高体育教学的实用性,从而使学生能够全面发展。

2建设教师队伍,加强设施建设

为了使高效的体育教学改革能够顺利开展,加强高校体育教师的队伍建设具有很大的推动作用。在体育教学中,学校应多引进一些优秀人才,从整体上提高师资力量。同时,学校应定期开展培训工作,帮助体育教师掌握最新的教学思想与教学方法,提高教师的素质。为了使体育教学更加多样化,学校还要加强建设教学设施,提高资金投入,优化教学器材与教学场地,以便保证体育教学的正常开展。

3注重教学方法,提高教学质量

现阶段我国高校的体育教学模式较为传统,这很难使学生的学习兴趣被激发出来,从而造成教学质量一直无法提升。另外,以往的体育教学存在很大的单一性,学生的主体地位一直得不到重视,教师的主导性太强,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学生的创新意识与思想,这十分不利于学生的发展。所以,应加强对体育教学方法的改革,使用新型的教学方法,例如:通过互动教学法、游戏法,提高学生对体育的学习兴趣,最重要的是能够让学生乐于参与体育活动,这样不仅能使高校的体育教学质量得到提升,还能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锻炼习惯。

综上所述,我国高校体育教学应建立“终身体育”的理念,帮助学生形成现代体育观念,这样不仅能立足于现实,又能着眼于未来,使学生健康发展,为我国今后的建设作出更多贡献。

参考文献:

刘萌,谢中浅析我国高校体育教学改革方向文学教育(中),2011,13(2):145―146.刘永河试论体育教学中对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体育成人教育学刊,2005,21(4):81―82.

第二篇:21世纪我国高校体育教学改革方向研究

21世纪我国高校体育教学改革方向研究

摘 要:采用文献资料法、专家咨询法、问卷调查法、统计法等研究方法,结合21世纪高校体育教学指导思想的定位,从当前高校体育教学活动课程设置、教学组织形式、教学评价标准、教师队伍建设诸方面存在的问题出发,提出21世纪我国高校体育教学的改革思路。结论表明:当前高校体育教学活动课程设置、教学组织形式和教学评价标准,已经不适应素质教育的要求,建议进行相应改革。课程设置上应以健身性与技能性项目为主;教学组织形式上加大选修课所占比重,同时筹划成立单项体育俱乐部;在评价教学效果时,兼顾”显性指标”和”隐性指标”两个方面;此外,师资流动是优化教师队伍人员结构的可行性途径。

关键词:高校体育;教学改革;健康教育;教学体系

中图分类号:G807.0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3612(2002)02-0225-03

Research on Direction of Physical Education Teaching Reform

inChineseCollegesand Universities in21Century WANG Zheng-yi1, Chen Li-zhu2, JIN Zhong-qiang3

(1.Dept.of PE,TianjinUniversity,Tianjin300072,China;2.Dept.of PE,CentralUniversityof Nationalities,Beijing100081,China;3.TianjinInstituteofPhysical Education,Tianjin300381,China)Abstract:Bymethods of looking up literature, consulting specialists, questionnaire investigation and statistics, according to the orientation of the guiding ideology of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in the 21 century, starting from the existing problems,such as the curriculum setup, the organization form of teaching, the standards for teaching evaluation and the construction of the teacher troop, the train of thought for physical education teaching reform in Chinese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in the 21 century were put forward.It was indicated that at present physical education teaching activities, teaching organizationforms and standards for teaching evaluation are not adapted to the demands of quality-oriented education.It was proposed that corresponding reform should be carried out.For the curriculum setup, priority should be given to the nature of body-building and skillfulness.For teaching organization forms the proportion of elective courses should be increased.At thesame time sports clubs of individual events should be planned and prepared.Forthe teaching result evaluation consideration should be given to both obvious norms and recessive norms.Moreover, the teacher flow is a feasible way to optimize the staff structure of the teacher troop.Key words:physical education i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teaching reform;health education;teaching system

在《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体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中提出了“学校教育要树立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的新精神,“健康第一”口号的提出标志着我国学校体育工作新的历史阶段的开始,也标志着学校体育理论上的又一个进步。为了适应时下“素质教育”的要求,充分发挥体育教学在高等教育中的地位与作用,本文拟从当前高校体育教学活动课程设置、教学组织形式和教学评价标准、教师队伍建设诸方面存在的问题出发,提出相应的改革思路,以期为高校体育今后的进一步发展指明方向,同时为尽快构建我国高校“健康教育”教学体系提供参考。1 研究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在校2000级大学生426人,其中男子229人,女子197人。

1.2 研究方法

1.2.1 文献资料法 查阅了大量与高校体育教学相关的书籍、报刊和杂志,获取有力的论据资料。

1.2.2 专家咨询法 向体育界部分知名专家、教授咨询与高校体育相关的理论知识,探究我国高校体育教学的未来发展方向。

1.2.3 问卷调查法 对全体受试对象发放问卷426份,回收415份,有效问卷为402份,回收率和有效率分别为97.42%和96.87%。

1.2.4 数理统计法 运用SPSS统计软件对问卷调查结果进行统计,获取相关的图表资料。结果与讨论

2.1 21世纪高校体育教学指导思想的定位 在新世纪中,以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和信息技术为主导的新技术革命的兴起,必将引起社会生产和社会生活的巨大变化;由此而出现将是一个激烈竞争的时代,“适者生存,优胜劣汰”是21世纪永恒的竞争准则。为适应社会的变革与发展,培养跨世纪优秀人才,世界各国都对构建新的教育体系表现出极大的热情,使人们开始重视体育在培养知识复合型、思想开放型和能力综合型人才方面的重要作用。21世纪,学校体育将表现出社会化、终身化、生活化、多元化、个性化、市场化趋势,鉴于此,高校体育应根据学校体育发展的趋势和历史使命来指导和规范高校体育各要素和各环节的改革,使之顺利地与社会体育和竞技体育接轨,并纳入终身体育、生活体育的轨道。同时还应突出高校体育的特性,符合大学生身心发展的特点,即学习注重理性、文化性、娱乐性、生活性、实用性的特点,并充分满足他们的需求和渴望,促使他们的技能的提高为其娱乐交往服务,使体育基本知识的掌握为学生追求体育文化的要求服务,使健身原理和方法的掌握为学生自主设计、自主锻炼、自主评价服务,使身体的形成为学生健康、学习、生活服务,使大学体育教育与学生实际需要贴近,使体育教育的目标具有个性,使学生不仅懂体育而且也喜欢体育。21世纪高校体育应着重培养学生的体育创新能力,贯彻素质教育和终身教育思想,建立为增进学生现实与未来健康而教的“求知创新”和“健康第一”的体育教学思想,把体育与健康教育的知识技能的过去、现代和未来融为一体,并使教学重心向未来转移,如图1所示[1],高校体育从以增强体质为中心向健身为中心转移,从而实现健康教育与身体教育的有机结合。

因此,21世纪的高校体育应该从社会发展对大学生体能的要求,以及体育教学的功能出发,确立以“终身体育”“求知创新”和“健康第一”思想为指导,体育课程整体改革为中心,课内外一体化为基础,多种教学模式并存的走向,这是面向21世纪高校体育改革的基本趋势,也是高校21世纪体育教学的指导思想[2]。

2.2 健身性与技能性项目将成为21世纪高校体育教学活动课程的主流 在近现代教育史上,对课程问题的研究一直是作为教育改革的核心提出来的,因为它不仅关系到学校体育目标的贯彻,还直接影响学校课程的设置与改革。课程主要分为学科课程和活动课程两种。在高校体育教学中,活动课程占主体地位。长期以来,我国高校体育一直沿用竞技运动教材体系,采用培养运动员的教学训练模式来给大学生上体育课,由于过分注重技术动作的规范,对完成动作的质量标准过高,被相当一部分同学视为“负担”,从而使他们对体育运动失去兴趣,这与高校体育教学的目标相“背离”。教学内容的选择应根据授课对象的实际情况而定,高校学生运动基础水平普遍较低,再者体育课时少,因此应多选择同学们喜欢的、难度较低的、能够满足他们健身、娱乐需求的集体性项目作为活动课程的主要内容。

本文对“活动课程设置”的问卷调查结果(图2)表明:

1)健身性项目(游戏、武术、健美操、舞蹈、形体培训等)的受欢迎程度明显高于竞技性和体能性项目(体操、田径等)。前者的“支持率”平均高达82.2%,而后者仅为10.4%和15.3%,分

析原因在于健身性项目难度小,易掌握,课堂气氛较活跃,健身、乐心的效果好,同时能满足大学生的心理需求;2)技能性项目(网球、篮球、排球、足球)的受欢迎程度明显高于体能性项目(田径的长跑、投掷等),“支持率”平均值分别为68.3%和15.3%,原因在于体能性项目大多内容单调无趣,智力因素所占比重较小,同学们在中小学阶段早已对其“厌倦”了;3)技能性低的项目(游戏、太极拳、健美操、舞蹈、形体培训、散打、女子防身术)受欢迎的程度高于技能性高的项目(网球、篮球、排球、足球)。

而要提高学生对体能性项目的兴趣,则需要对其进行改造,既保持这些项目激烈竞争、团结协作的特点,使其成为一种增强学生“集体主义感”的有效手段,又要具有健身、娱乐的功能,例如,低网排球、软式排球、低栏篮球、三人篮球、小场足球、球类游戏、健身走等项目都是从教学实践中改造而来。因此,活动课程的设置应从学生的兴趣与实际需要出发,从而实现学生全面发展,达到生理、心理、社会三维的健康。

2.3 适当增加选修课比重与成立单项体育俱乐部是21世纪高校体育教学组织形式改革的方向所谓体育教学组织,是指为了有效的完成体育教学任务、教学活动的诸要素如何组合和表现。面向21世纪,我国高校体育应确立终身体育为指导,多种教学模式并存的走向,以发展学生的主体性和创造性为主。21世纪随着我国高校真正实现完全学分制,将引起体育课程的重大变化,一是必修课减少,选修课加大,活动课增多;二是逐渐俱乐部化,本研究反映出这两大变化趋势。对“教学组织形式”的问卷调查结果(图3)表明:选修课的支持率(58.45%)明显高于必修课(12.33%),其余的为“必修或选修均可”,这是因为选修课能够较好地做到“区别对待”,充分考虑学生的个体差异,有助于发挥学生的体育兴趣与特长。

调查同时显示,有76.4%的同学“赞成”成立单项体育俱乐部,排在前五位的项目(表1)为足球(84.9%)、篮球(77.5%)、软式排球(72.3%)、健美操(68.2%)、台球(64%)。“俱乐部”型教学模式注重体育能力的提高和主动参与体育意识的培养,注重学校体育与终身体育的关系,注重现代体育与体育教育的关系,即强调体育教育要位树立现代体育观念(娱乐性、实用性、自我教育、健康性、身心双重性)服务,因此,“俱乐部”能够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作用,充分考虑学生的兴趣与爱好,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培养自我锻炼的习惯,较好的解决主动体育与被动体育的关系问题,是未来学生参加课外体育活动的方向和趋势,也是学校体育与社会体育接轨的最有效途径,它必将成为21世纪我国高校体育教学组织形式改革的方向。

表1 不同单项健身俱乐部“赞成率”统计结果(前五位)项目 足球 篮球 软式排球 健美操 台球

赞成率/% 84.9 77.5 72.3 68.2 64

次序 1 2 3 4 5 2.4 “隐性指标”将成为21世纪高校体育教学评价体系中的重要内容 “没有评价便没有教育”,教学评价在高校体育教学中占有重要地位。现代教育评价的一个基本原则就是对评价对象进行整体的、全方位的、动态的评价,而不仅仅是对某一方面、只对结果的评价。而现实中,我国大多数高校受传统教学思想模式的影响严重,只注重在校期间的学生运动技术掌握和完成达标情况,而忽视了对学生终身从事体育锻炼的习惯和能力的培养。

本研究通过对“教学评价标准”的问卷调查结果显示:有57.6%的同学认为现有的评价体系“不合理”,因为以往在教学中我们过分强调“显性指标”(高度、远度、时间等),而很少关注“隐性指标”(意识、兴趣、态度等),因此我们的体育教学工作仅仅达到了“增强体质”的目的,而未能实现真正意义的“健身”效果在未来的21世纪,高校体育教学的评价指标体系应包括显性指标与隐性指标两部分(如图4所示)。现有评价体系之所以不尽合理,在一定程度上是因为“显性指标”容易定量化,而“隐性指标”定性的成分较大。随着科技的发展,在未来的21世纪我们找到切实可行的方法来实现对“隐性指标”的评价。此外,在具体实施评价过程中,必须摆脱传统的绝对标准评价模式,应重视学生努力的程度、进步的幅度、提高的难度等因素。

2.5 师资流动是21世纪优化教师队伍人员结构的可行性途径 体育师资是保证体育教学的重要因素,师资本身素质的好坏直接影响体育教学的质量,正如邓小平所说:“一个学校能不能为社会主义建设培养合格人才,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有社会主义觉悟的有文化的劳动者,关键在教师。”而目前的研究表明,中青年教师在高校体育教师队伍中所占比重较低,仅为19.5%,同时具有较强科研能力的人员较少,这在很大程度上是由于长期计划体制形成的封闭、僵化的师资管理体制和教师队伍建设造成的。21世纪是资源“网略化”、“一体化”时代,师资流动将成为高校人才流动的一部分,它将冲破体育教师单位所有的旧框框,打破铁饭碗,确立在流动中优化队伍,广罗人才的观念。具体表现为:1)转变传统的单一的师资结构模式,建立固定编制和流动编制、专职教师与兼职教师相结合的动态结构模式。2)以教授、副教授、讲师为主体组成的固定编制队伍,是完成体育教学、科研和管理工作的主力;处于流动状态的助教和部分讲师是教师队伍的重要补充。同时,还应充分发挥离退休学科骨干返聘人员等编外流动人员的作用或向社会聘请兼职教师。3)体育部的教学、科研、管理等关键岗位,均应通过竞争择优上岗,使聘任制名副其实;对于在岗的体育教师实行评聘制,规定一年的试用期,合同期满后实行双向选择,做出去留的决定,改变目前存在的“一次分配定终身”的做法[4]。结论

3.1 当前高校体育教学课程设置、教学组织形式、教学评价标准、及教师队伍人员结构 已经不适应素质教育的要求,建议进行相应改革。课程设置上应以健身性项目和技能性项目为主;教学组织形式上加大选修课所占比重,同时筹划成立单项体育俱乐部;在评价教学效果时,兼顾“显性指标”和“隐性指标”两个方面;此外,促进师资流动是优化教师队伍人员结构的可行性途径。

3.2 在以“健康第一”为口号的素质教育下,高校体育教学任务正面临着由“体质教育”向“健康教育”的转变 要顺利地尽快完成这个转变,体育教师首先应转变观念,为大学生提供宽松的教学环境,帮助他们掌握尽可能多自己喜欢的健身方法,使其建立“终身体育”意识。参考文献: [1]贡娟,李晓红.试论构建高校体育教学创新体系[J].体育科学,2000,(3):22-24.[2]曲宗湖,刘绍增,邢文华.新中国学校体育50年回顾与展望[M].北京: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2000.9.[3]邹继豪,季克异,林志超等.面向21世纪中国学校体育[M].大连:大连理工大学出版社,2000.8.[4]林志超,季克异.面向21世纪高校体育研究[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1999.[5]朱永新,徐亚东.中国教育家展望21世纪[M].山西:山西教育出版社,1999,1.[6]韩春利,孙晋海,曹莉.我国高校体育教育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研究[J].体育科学,2001,(4):27-30.[7]冯岩,陈凤英,金连坤等.21世纪大学生体育与素质教育的探索性研究[J].体育科学,2000,(4):31-33.[8]刘永东,吕艺林,刘江南等.身体素质“隐性课程”的研究与应用[J].体育科学,1999,(1):22-25.

第三篇:高校体育教学改革

论文摘要]随着高校体育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化,人们开始对传统的理论教学进行新的探索,提出了一些新思路和新要求,并进行一些有益的尝试。高校体育是学校体育与社会体育的衔接点,当前终身体育思想正在逐渐普及,素质教育对高校体育教学提出了新的要求,体育教学由传统的“填鸭式”应试教育向注重学生个性、激发学生主体积极性、培养学生终生体育能力的方向发展。

[论文关键词]高校体育 终身健身 体育改革 素质教育

一、体育教学以终身健身为指导思想

终身健身思想是一种全新的教育观念,是现代体育教学重要的发展方向,对高校体育教学改革有着深远的影响。在当前的体育教学中,教师应充分认识到学校体育在教育中的作用,在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人才的素质教育过程中,强调健康第一,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克服以升学为目标的应试教育体系的历史局限和负面影响,重视学生身体素质的提高和体育能力的培养。体育教学改革要立足现实,着眼未来,要重视以终身健身思想为指导,增强学生的终身锻炼意识,使之不光在学生时代,在进入社会后都具有健身意识,在任何时候和任何情况下,都能自觉、独立自主地坚持身体锻炼,视健身活动为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此外,体育教学改革还应以增强学生体质为出发点,将传授健身知识、技能与科学锻炼身体的原则、方法有机地结合起来,使学生树立终生健身的体育观。

二、体育改革向符合现代学生的特点与需求的方向发展

近几年来,随着《全国普通高等学校体育课程教学指导纲要》的颁布实施,高校体育改革在教学目标、教学内容和教学组织形式上都取得了一定成就,很大程度上满足了学生多样化的体育需求,培养了学生的体育兴趣,活跃了学习气氛。大学生的身心发展日趋成熟,世界观、价值观正在逐步确立,并且已经掌握了一定的社会规范,有着较强烈的独立意识,具有较高智力发展水平,在教育过程中具有较强的主动性。实践表明,当前高校学生对体育的需求,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对体育知识的需求。随着素质教育的全面推行,社会文明程度的提高,现代大学生的体育意识也得到了逐步增强,他们不但要掌握体育的基本技术和基本技能,而且还要掌握一定的体育知识,他们需要用这些体育知识武装自己的头脑,以便为“终身体育”打下坚实的基础。

2.对健身的需要。社会各领域的竞争加剧,工作、学习、生活的节奏加快,人们心理承受的压力加大,出现了现代文明病、职业病等现象,这使大学生们开始认识到健身不仅是自己在学习期间的需要和毕业后择业的需要,而且是提高终身生活质量的需要。与此同时,随着“健康第一”“终身健身”教育指导思想的贯彻,大学生的健身意识也有所提高。

3.对健美的追求。随着大学生体育意识的增强,健美锻炼,将逐渐成为现代大学生喜爱的一种健身方式。过去,学校体育教学,以传授体育的“三基”为中心,旨在增强学生体质,几乎不向学生传授任何有关健美的知识和技能。改革开放以来,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水平大大提高,在校学生的体育观念也发生了较大变化,健美锻炼在大学校园逐渐成为一种时尚。健美操、韵律操、形体训练以及各种肌体练习,受到了广大学生的欢迎。

4.对娱乐的渴望。娱乐性原本就是体育的本质属性之一。大学生参加各种体育活动,不仅是为了锻炼身体,而且也是为了愉悦身心、陶冶情操。因此,培养学生的体育兴趣,让学生在体育运动中寻找乐趣,满足大学生身心发展的需要,已成为学校体育教育的主要目标之一。

5.对终身体育和竞技体育的追求。受终身体育思想的影响,大学生在追求体育锻炼的健康效益时,也开始重视培养自己的体育兴趣和特长,学习和掌握一些运动知识和运动技能,以适应将来工作、学习、生活和终身体育的需要。竞技体育则具有鲜明的娱乐性、竞争性和人文性,其表现出来的竞争意识、群体意识、协作精神、拼搏精神、自控能力、抗挫能力以

及沉着果断与坚忍不拔的顽强品质等,正是大学生身心健康发展所必需的。

三、改革教学内容和方法,实现应试教育到素质教育的转变

体育课程教学内容的选择,应是大家喜欢的、有利于全体同学参与的、适合群体性锻炼的体育项目。但是受应试教育影响,传统的高校体育教学内容,多以传授运动技术为主,教学内容脱离实际,缺乏娱乐性、基础性和时代性。学生对体育学习的感触或枯燥无味,或望而生畏。对此,高校体育有必要调整教学内容,根据各校的具体情况,重新建构教学体系。

1.丰富教学内容,使其具有多样性与可接受性。体育教学内容的更新应根据社会的需要、学生的需求和基础、学校的教学条件等,选择有利于增强体育意识和培养体育能力的内容。一方面,教学内容要具有可接受性,既不能过难,也不能过易;另一方面,教学内容要全面、多样,突出健身性、娱乐性、终身性、全民性、实用性和主动性的特点,以满足个体和社会的发展需要。

2.注重体育知识和健身方法的传授。高校的体育教学,应加强健美体育与娱乐体育的教学,这些将与健康体育一起,成为高校体育的三大支柱,同时,在“健康第一”思想的指导下,还应加强健身方法的传授,为学生的终身体育打下基础。

3.体育项目简单化和运动项目综合化。随着高校体育教学目标和任务的改变以及现代大学体育教学需求的变化,高校体育的教学内容,应把一些难度较大、技术比较复杂的体育项目简化,可以把几个体育项目综合成一个项目来进行教学。

4.保持或更新原有的竞技体育内容。在继续加强传统的篮球、排球、足球、田径等竞技体育项目教学的同时,将乒乓球、游泳、羽毛球、网球、武术、健美运动、体育舞蹈等竞技体育项目,充实到高校体育教学中。这样既能为国家培养高质量的体育专门人才,又满足了大学生对竞技体育的需求。

四、调整体育专业设置和课程设置,加强对学生终身体育能力的培养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改革的不断深入,体育也在不断改革和发展,社会对体育人才的需求也在发生巨大变化。长期以来,我国体育专业教育都是以体育教育和运动训练为主体。这样的专业分布已经不能满足市场经济对体育人才的需求。因此,有必要调整高校的体育专业设置和课程设置。在专业设置方面,要加强体育经营管理和社会体育专业的建设,加强基础学科和实用学科的建设,以拓宽学生知识面并提高能力;在课程设置方面,要扩大选修课的比例,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充分挖掘潜能,使学生能够结合自己的兴趣和未来的志向进行自主学习,这对发掘学生的潜力,实现终身体育都有重要意义。

健康体育应伴随人的一生,终身体育作为一种现代体育思想,它不仅对高等学校体育教学的作用、目的产生深刻的影响,也将对学校体育课程产生深刻影响。我们只有认真研究与探讨终身体育教育观下高等学校体育教学的发展方向,才能使学生对高等学校体育教学,在认识层次上得到提高,并最终成为自我锻炼的指导者和终身体育锻炼的受益者。高等学校体育教学,是学生在校期间进行体育学习的最后一站,也是学生体育的最高层次,在终身体育中起了承前启后的“桥梁”作用。这就要求高等学校的体育教学,在培养学生的体育兴趣和良好的体育锻炼习惯的同时,加强对学生体育能力的培养,使学生在校期间掌握一定的体育理论知识与一定的体育锻炼技能、技术,为他们从学校毕业走向社会后几十年的工作期间,仍能坚持自觉地进行体育锻炼,直到贯穿其生命的全过程打下良好的基础。此外,高等学校体育教学,还要努力提高学生对身体健康的认识,掌握有关身体健康的知识和科学的健身方法,提高自我保健意识,养成健康的行为习惯和生活方式,为终身体育奠定基础。

总而言之,体育教学应根据学生身心发展的客观规律,合理选择和安排教学内容,使体育教学体现出知识性、科学性、健身性、娱乐性、基础性和时代性,提高学生的体育意识,满足学生不同的体育需求,让学生通过学习,掌握体育锻炼的基本技能和基本知识,培养终身锻炼的习惯以及良好的个性品德,促进身心健康,进一步打好终身体育的基础,以适应未

来社会生活的需要。

第四篇:“互联网 ”时代背景下高校体育教学改革研究

“互联网+”时代背景下高校体育教学改革研究

摘 要:随着互联网+时代与之相关的信息技术的发展,多个行业和领域受到了互联网+思维的改变,传统的学校课堂教学模式也在逐渐受到互联网+教育模式冲击,需要作出相应的改进和创新。本文对互联网+时代背景下的多种新兴技术与体育教学进行结合分析,探索体育教学模式的发展思路。

关键词:互联网+;体育;教学

中图分类号:G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3044(2018)17-0154-02

Abstract: With the development of information technology related to the Internet + era,many industries and fields have been changed by Internet + thinking.Traditional school classroom teaching mode is also gradually impacted by the Internet + education mode,which needs to be improved and innovated accordingly.This paper analyzes the various emerging technologies and sports teaching in the background of Internet + and explores the development idea of PE teaching mode.Key words: internet+; sports; teaching

两年前,国务院印发《关于积极推进“互联网+”行动的指导意见》,推动互联网由消费领域向生产领域等拓展,加速提升各行业的创新能力。在“互联网”+时代,移动互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智能可穿戴设备和人工智能等逐渐成为信息技术时代的主流[1,2]。互联网新时代使得学校、教师和学生之间联系的更加紧密,对于体育教学而言更是如此,本文对此展开研究,探讨相关技术与体育教学的关系和作用。MOOC对体育教学的影响

MOOC(慕课)即大规模在线开放课程,是一种任何人都可以免费注册使用的在线教育模式。随着互联网的发展,在线视频教学课程发展迅猛。2003年教育部启动“国家精品课程”项目,成为全国首批一流示范性课程,2012年启动“精品视频公开课项目”,将一些名家名嘴的讲课风采展示给大家,制作了一些提高全民文化素质的普及课程,2013年启动“国家精品资源共享课”的建设,提升之前课程的用户体验和功能扩展[3,4]。2018年初,教育部从全国460余所高校建设的3200多门慕课中评出490门“国家精品在线开放课程”,其中包含北京大学、清华大学、武汉大学、四川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等高水平大学课程,名校的课程数量比重达到70%。

对于体育教学而言,大学生公共体育课程比重较低且每个学生只能选择一个体育项目,因而受到的运动知识传授较少,MOOC扩大了传统体育教学的覆盖面和选择广度。学生可以通过线上线下学习的混合式学习方式获得多样化的知识,此外,将传统的任务驱动训练变成兴趣驱动锻炼的模式,更能激发学生体育课程学习的自主性和终身体育锻炼意识。

表1所示为中国大学MOOC网上体育相关的课程情况,占全部学科专业6957门课程的比例为0.14%,明显比重较低,缺乏体育相关的课程资源。高校体育教师需要将学科知识和信息技术领域有效结合,开拓更多的优质在线视频课程资源,转变教学理念和教学方式,学习计算机、多媒体等技能的操作。大数据与体育教学的关系

美国知名咨询公司麦肯锡最先提出Big Data(大数据)的概念。相对于传统的数据或数据库而言,大数据指的是老式的结构化数据库软件工具无法抓取、存储、处理分析且规模巨大的数据群。目前普遍的共识是,大数据具有海量的数据规模(存储容量很大,单位是TB级以上)、数据种类的多样化(非结构化,复杂性数据)、快速的数据生成和数据动态体系(数据分析速度很快,注重实时性)、有潜在的挖掘价值(隐藏在数据背后有待挖掘的重要信息)。大数据是数据资源、数据分析的方法、新学科,更是一种思维,从数据中提炼出有效的信息,促进更好的决策和反馈[5,6]。

在学校教育中,大数据可以让教育管理者做更好的决策,通过教学过程中的海量数据分析出最为科学的教学方式、学生学习方法、教?W资源的创造等。体育教学作为学校教育的一个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虽然有教学场地和器材的特殊要求,但从本质上与其他学科教育相同。通过教育大数据对体育教学评价、学生训练过程记录、学生运动效果、运动数据记录进行存储和分析,得出较为科学的规律和指导理论,从而让每个学生都能得到科学锻炼后的体质增强和运动能力提升。物联网与体育教学的关系

物联网作为互联网技术的延伸,理论上可以将万物通过网络互连起来,达到物与物、物与人的实时数据共享。通常情况下,将物联网分成感知层、网络层和应用层等3个层次架构。感知层主要任务是获取前端的参数信息,可以通过模拟或数字传感器、RFID阅读器和芯片卡、条形码和二维码、GPS定位模块(中国的北斗、欧洲的伽利略或俄罗斯的格伦纳兹)等技术来获得,同时,前端需要执行机构来完成应用层的反馈需求。网络层主要是通过传统的计算机网络、电信网络(GPRS、5G等)或卫星通信等实现远距离传输,通过ZigBee、Adhoc或无线Mesh网络等实现稍远距离的组网数据通信,通过WiFi、蓝牙等实现近距离数据传输。应用层主要通过web技术、数据库存储数据、管理系统或APP来呈现不同应用需求的数据显示形式,同时应用层具有云计算和大数据处理能力,对物联网端海量数据进行处理分析,给出决策分析结果,再反馈到前端[7,8]。

物联网技术在体育教学中的作用逐渐提高,例如马拉松或者长跑运动过程中,在运动员身上粘贴RFID芯片卡,在赛道周围特定距离处放置RFID阅读器装置,可以记录运动员通过各参考点的时间信息,从而计算出跑速和耗时总长,相对于人工记录更为精确和高效。目前很多高校要求大学生长跑计划,要求学生连续很多天完成指定路线的跑步之后才给相关的考核成绩,通过手机GPS定位技术查看学生是否经过指定的位置。此外,可以通过室内定位技术将篮球场上每个训练队员的运动轨迹和跑动量记录下来,分析各个学员的不足之处,可以将标定技术范围扩大后应用到足球场上。智能可穿戴设备与体育教学的关系

随着国务院印发《关于加快发展体育产业促进体育消费的若干意见》,从国家战略上积极推动体育产业成为经济转型升级的重要力量,促进群众体育与竞技体育的全面发展,提出的全民健身的口号,与体育教学和体育运动相关的智能可穿戴设备逐渐从科研实验室走向大众视野。

随着近年来跑步和健走运动的火热,基于智能手机操作系统和软硬件设计的APP已经占据了跑步计步工具的大部分市场。例如腾讯运动计步、咕咚智能运动、春雨计步器、动动计步器、乐动力和去运动等,这些基于Android、iOS或者Windows phone等智能手机操作系统的APP几乎都会以手机内置的很多传感器等硬件模块开发应用功能,基于GPS和北斗卫星定位技术,可以在室外环境下精确追踪运动路线,可以实时监测时速、配速、完成运动用时、界面显示实时的运动情况,增加了体育运动过程中的乐趣。具有同样功能的可穿戴设备有运动手环,如小米手环、耐克手环等,可以监测运动人员的步数、心率、GPS定位、睡眠质量检测等数据。

VR(虚拟现实)技术引入体育教学后可以全方位的模拟体育教学环境,在体育器材和设备不完善或者并不具备的条件下开展一些体育课程训练。例如可以头戴VR眼镜或头盔在南方炎热地区开展诸如滑雪、滑冰、皮划艇、高尔夫、冲浪和野外探险等课程,突破场地或设备限制、实施欠缺、安全等方面因素的影响,达到较好的学习和训练效果。总结

综上所述,在“互联网+”时代背景下,体育教学应该充分利用新技术、新媒体、新方法和新思维来统筹课程教学和学生学习过程的合理安排,搭建高质量的教学资源平台、应用融合物联网和智能终端技术使得教学场馆、设备和器材更具智能化、运用大数据技术和思维来分析学生和运动员的运动记录,从而科学合理地展开更好的体育教学。

参考文献:

[1] 陈天霞,张惠芹,胡学龙.互联网+时代高校公共体育实验室建设与教学改革[J].实验技术与管理,2016,33(06):233-235.[2] 肖尔盾.“互联网+”背景下高校体育教学混合学习模式探索[J].中国电化教育,2017(10):123-129.[3] 符巍.大数据时代MOOC对大学体育教学的影响[J].广州体育学院学报,2017,37(03):104-107.[4] 陈坚伟.MOOC时代中国高校体育在线课程建设现状与发展对策[J].成都体育学院学报,2015,41(03):109-114.[5] 高天.大数据思维视阈下体育课程教学案例库建设研究:以首都体育学院为例[J].首都体育学院学报,2017,29(06):514-516.[6] 向宇宏,姚蕾.大数据时代我国学校体育改革的思考与启示[J].南京体育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6,30(04):91-94+107.[7] 李尚滨,王德才,刘英爽,赵培禹.基于物联网的体育教学平台设计[J].体育学刊,2015,22(01):90-94.[8] ?钏?燕,张红梅.基于物联网时代的学校体育信息化发展研究[J].黑龙江高教研究,2014(04):73-75.

第五篇:高校体育教学改革研究

摘 要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教学改革也变得越来越重要,相关部门对高校体育教学的要求也越来越严格。高校体育教学的作用是比较大的,不仅能保证大学生身体健康,还能培养大学生良好的体育意识,提升大学生自身的体育能力,改善大学生日常生活状态。①因此,加大高校体育教学改革力度是非常必要的。但是当前高校体育教学还存在着一些问题,影响了体育教学的发展,有必要对当前高校体育教学的改革进行研究。

关键词 高校 体育教学 改革 分析研究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doi:10.16400/j.cnki.kjdks.2016.07.029

体育教学改革一直是高校教学改革的重要内容之一,高校体育教学改革涉及的方面是比较多的。对于现代化高校体育教学改革来说,往往注重教学手段和教学模式的改革,必须转变以往的课堂教学模式,应用多样化的教学方法和手段。经过长时间的改革研究发现,如今的高校体育教学效率是比较高的,但还存在一系列尚待解决的问题,必须采取有效的解决措施。本文主要进行高校体育教学改革问题和措施研究。

当前高校体育教学的现状

根据我国教育部门的要求,现代高校已经增设了必要的体育教师培训机构,且有充分的研究人员进行体育课程研究,当前高校的体育教学制度和体系是比较完善的。但很多大学生不注重体育锻炼和知识学习,毕业前未深刻掌握和理解体育概念,也没有掌握良好的体育技能,没有形成良好的生活习惯。相关调查结果表明,如今高校大学生的身体素质还是比较低的。

导致我国高校大学生身体素质降低的原因比较多。第一,因为高校教学内容不够丰富,教学方式太过于单一,教学枯燥。很多高校体育教师仍旧应用以往的体育教学方法,没有加强体育实践教学,无法满足大学生的身心需求。第二,高校体育教师没有注重体育分层次教学,没有实现各个教学环节的有效衔接,且没有注重增强大学生们的终身体育理念。②第二,针对如今的高校,虽然体育实践研究力度是比较大的,但体育基础理论研究是非常不足的。很多高校体育教师没有明确高校体育教学的根本性功能,无法将其运用到促进学生的身心全面发展上;无法全面了解体育运动规律和运动锻炼控制方法,无法创新和完善体育教学实践模式。总之,对于我国当前的高校体育教学理论创新来说,是无法满足社会发展需求的。

高校体育教学改革措施

2.1 课程内容体系改革措施

针对我国当前的高校体育课程来说,由于受到相关管理体制的影响,相关经济类体育项目的应用范围越来越广泛,因此也成为核心教学内容。在当前的高校体育课程教学过程中,还存在内容不衔接、过于陈旧等问题,无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针对当前的高校体育教学来说,目标也不够明确,往往定义为学生体质提升,却没有重视深化学生的终身运动理念,不符合如今的体育教学要求,要想解决相关问题,必须进行高校体育教学改革,尤其要进行教学内容改革。③在高校体育教学过程中,大学生必须掌握多种健身技能,从根本上提升自身的运动技能,明确终身体育的理念。必须结合大学生身心发展特点来制定体育教学改革目标,促进大学生终身体育学习。

2.2 教学目标改革措施

在高校体育教学过程中,必须注重对学生终身学习意识的培养,必须注重对学生体育技能的培养。要想达到高校体育教学改革目的,必须首先实现小学和中学体育教学目标。大学时期是学生进入社会的前期,是关键阶段和基础阶段。因此,针对高校体育教师来说,必须引导学生掌握终身锻炼和科学运动的方法和技巧,增强大学生的终身运动意识,改善大学生的锻炼习惯和生活习惯,最终提升大学生身体素质,让大学生真正热爱体育运动和锻炼。

2.3 教学项目改革措施

在现代化高校体育教学改革过程中,教学项目改革是非常重要的。现代大学生更加喜欢娱乐体育项目教学以及休闲体育项目教学。所以,在实际的高校体育教学改革过程中,必须紧密联系课程种类、教学项目等推进改革,丰富高校教学内容项目,还要大力提倡多个课程组合,结合学生实际情况和兴趣设置体育教学项目。具体来说,高校可以增设健美操、交谊舞、太极拳、跆拳道、国标舞、瑜伽等多种选修课程,这样不仅能扩大大学生的知识面,还能激发出他们的运动兴趣和活动参与兴趣,增强他们的团队协作能力和环境适应能力。④因此,针对高校体育教学项目改革来说,实际作用和价值是非常显著的。2.4 教学模式改革措施

要想进行高校体育教学改革,不仅要进行目标和内容改革,还要加强教学模式改革,只有不断创新和完善高校体育教学模式,才能促进高校体育教学的长期稳定发展,不仅能保证大学生身心健康,还能增强大学生们的终身体育意识。具体来说,第一,要实现以往教学内容和现代化教学内容的有效结合,多开展娱乐活动;第二,要实现主要教材和辅助教学的有效结合,注重对大学生兴趣的培养;第三,要实现课内教学活动和课外教学活动的有效结合;第四,要大力应用现代化教学设备和多媒体教学方法,提升教学效率;第五,在教学过程中,要注重凸显出学生的核心主体地位。此外,还可以采取社团组织、竞赛组织以及俱乐部开展等模式,激发出大学生们的体育运动兴趣。

2.5 教学方法改革措施

在实际的高校体育教学过程中,要想从根本上提升大学生的思维创新能力和终身体育意识,必须促进三大方面的转变。第一,要实现传统式讲授式教学向现代化引导式教学的有效转变;第二,要实现形式化教学到实质性教学的有效转变;第三,要实现枯燥性教学到趣味性教学的有效转变。要想实现以上目标,高校体育教师必须在加强理论知识讲授的基础上开拓新课程和新学科。在实际的高校体育教学过程中,教师必须凸显大学生的核心主体地位,大力采用多样化的教学方法,比如启发式教学方法和探究式教学方法等,赋予体育教学课堂趣味性和动态性,营造良好的、轻松的课堂氛围,提升学生的学习积极性。⑤

2.6 教学评价体系改革措施

如今,在很多高校当中,对应的体育教学评价体系都是不完善的,必须创建出一种综合性的体育教学综合评价体系,只有这样才能从根本上发挥出高校体育教学评价的根本性作用,不仅包括良好的反馈作用,还包括良好的督促作用。结合高校体育教学的标准化要求和原则,高校体育教学评价必须同时注重“教”与“学”的评价,还要加强价值判断。

具体来说,针对高校体育教学评价来说,不能单纯对大学生的理论学习情况以及运动技能情况进行评价,还要对大学生的体育运动和活动参与态度进行评价。在实际的高校体育教学评价过程中,必须实现多种评价方法并存,包括教师评价方法、学生自我评价方法以及教师和学生相互评价方法,提升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另外,教师还要加强对自身教学方法的合理性评价,加强自我评估,并加大教学总结力度,及时明确实际问题、解决实际问题,最终明确教学目标和发展方向。

2.7 加强教学设备建设和教师专业化培训

要想保证高校体育教学改革工作的有效落实,还必须大力应用现代化的新型教学设备和技术,同时要培养出一批综合素质足够高的师资力量。只有保证高校体育教学设备和技术足够完善,才能保证高校体育教学效率足够高,高校要保证体育设备、器械足够多,还要保证体育活动场地足够广。针对高校体育教学改革来说,教师改革是核心内容。针对高校体育教师来说,必须明确终身体育理念,及时总结教学经验,及时完善自我,掌握更多的教学方法和体育技能。此外,高校体育教师还必须增强教学责任感,提升自我文化素质,提升自身创新能力和科学研究水平,促进高校体育教学的长期稳定发展。

结语

综上所述,在当前的高校体育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之处是比较多的,必须推进高校体育教学改革,从教学方法、教学目标、教学模式、教学设备、师资等多方面入手改革,增强当代大学生的终身体育和运动意识,利于体育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的快速实现。

下载新时代下我国高校体育教学改革的方向(5篇模版)word格式文档
下载新时代下我国高校体育教学改革的方向(5篇模版).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阳光体育运动背景下高校体育教学改革论文

    【摘要】教育要面向世界、面向未来、面向现代化。教育的发展也要适应社会发展的需求以及发展规律。2007年我国教育部与国家体育总局联合,决定在全国各大高校内实施大学生阳光......

    新形势下高校体育教学改革思考

    新形势下高校体育教学现状分析和改革思考 雷雳 目前,伴随着我国体育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其教育模式、教学理念与目标也发生着相应的变化,终身体育观已经被愈来愈多的学生与体育......

    高校公共体育教学改革论文

    关键词:高校公共体育课程教学改革摘要:高校体育教学工作是高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对学生进行素质教育的关键。现阶段普通高校体育教学工作的要素是坚持“健康第一”为指导,以......

    高校体育专业就业方向

    体育专业培养及就业方向运动训练 专业特点与就业范围:本专业设有田径、足球、篮球、排球、乒乓球、羽毛球、网球、游泳、赛艇、皮划艇、体操、艺术体操、举重、柔道、跆拳道......

    浅谈新课改下的体育教学改革大全

    浅谈新课标下的体育教学改革 峡山区岞山初中刘学渊 新课标颁布后,中小学体育教学的指导思想发生了根本的变化。按照新课标的要求,中小学体育教学要关注学生的身心健康和运动......

    新时期高校体育教学改革分析论文[合集]

    摘要:新时期高校体育教学,在发展学生的身体素质之外,更着重于培养学生的体育行为方法、文化素养和综合能力,体育文化作为体育的精神载体,在其中的作用不可小觑。体育教学想......

    基于学生体质健康的高校体育教学改革

    基于学生体质健康的高校体育教学改革 基于学生体质健康的高校体育教学改革 周辉1,王汉新2 摘要:造成我国多年青少年体质持续下降的因素是多方面的,学校体育教育的缺位是其中的......

    高校转型下环境设计专业教学改革论文

    摘要:以国家宏观政策为导向,以市场需求为根本,探讨地方本科高校向职业技术转型下的学科教学改革。文章以梧州学院环境设计专业为例,阐述了当前转型高校教学模式改革思路,为满足应......